時間:2023-03-23 15:18:0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語文味教學法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
所謂愉快教學法,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利用與之相關的材料或情景,為學生創設既感到輕松愉快又能產生積極注意的學習情境,以獲得教與學的高效率,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的種種調控手段的總稱。愉快教學法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學得輕松,學得主動。尤其是當學生對學科知識產生濃厚興趣以后,即使離開教師的引導,他們也能學得較為扎實。學生因之而終身受益。
初中拿初中生來說吧,他們剛剛走進中學語文殿堂的大門,有的甚至還在門外觀望徘徊。他們的語文知識及其運用能力實在是微薄和低下??慷潭痰娜陼r間,僅憑教材,教師與其把學生應掌握的知識倒給他們,不如在傳授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領悟和發現語文內在的無窮魅力,讓他們產生“我要學語文”的愿望、“我愛學語文”的情感和“我會學語文”的自信,學好語文的重要途徑課外閱讀也必將成為自覺。那么,語文知識的掌握培養,語文能力的培養和發展還有什么困難呢?
二
筆者以為,實施愉快教學法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條件:
首先,教師必須有高度的責任感和強烈的事業心。人民教師肩負著培養各級各類社會主義合格建設人才的歷史重任,只有在使命的感召下才能促使其去探索改革教學方法、尋求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新路子,并運用愉快教學法這條捷徑。由于任何一種教學法的嘗試都是創造性的勞動,不會輕易取得成功。這就要求教師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教師的勞動本來就是非常艱苦的,而實施愉快教學法其勞動將更為艱巨。愉快教學法過程本身可能是輕松的,但為這輕松的過程不知要花費多少時間和心血!
其次,教師應具備深厚的專業知識功底,掌握教育教學理論和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具有廣泛的興趣愛好和廣博的知識面,同時還應具備從事教學的基本能力。這一點,在教育界同仁中已達成共識,筆者無需重述。只是如果要在教學實踐中實施愉快教學法,無論是知識水平和能力結構都將對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有無對所教學科的知識進行加工處理的能力和一定的語言藝術功底,直接關系到能否愉快教學法實施及愉快教學法實施的成敗。實施愉快教學法,主要在于教師怎樣運用簡明而準確、嚴密而通俗的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化復雜為簡單,化深奧為淺顯,化困難為容易,化抽象為具體,化枯燥為生動有趣。離開這樣的能力,實施愉快教學法便是紙上談兵。誠然,語文學科中蘊藏著的美,有許多是外在的、淺露的,容易為學生發現和領悟。
三
初中生思維活躍,由于知識水平局限,其領悟能力和接收水平畢竟不高。愉快教學法以啟發性和直觀性的感性材料訴諸學生的感知為主要手段,是符合其身心發展規律和思維規律的,因而也是必然的。
當實施愉快教學法的條件已經具備,如何根據教學內容進行具體的啟發和直觀教學便成了愉快教學法實施的關鍵。需要指出的是:(一)不論采取何種教學方法,都應以愉快教學為宗旨、核心;(二)愉快教學法不要局限于課堂教學,在教師指導下的課外活動中也應大膽嘗試運用;(三)愉快教學法表現形式為課堂有生氣,師生配合默契。但教師必須注意調控,不能太隨意,否則將脫離教學內容的軌道,影響教學進程。
四
情感性內容,即各類文學作品和帶有一定文學性的其他作品。以自身的生動形象性和情感感染性產生審美娛樂性,容易吸引學生,實施愉快教學法相對容易。主要利用教學內容本身或與之相關的材料,經教師加工處理以直觀的語言為主要手段,引導學生進入作品中,認識感受乃至發現具體作品的顯性或隱性的美來。契合作品感情的范讀,故事情節的精彩敘述,生動的人物分析,逼真的景物描繪欣賞,把學生帶入深邃的意境中神游?;蛘咿o格運用和詞的錘煉的品味,乃至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軼聞趣事漫談等,無不可以吸引和感染學生,使他們在掌握知識形成能力的同時產生愉快的情緒體驗。
知識性內容,泛指情感性作品以外的其他教學內容。包括運用平實的說明文和大部分議論文等實用文體及相應的體裁常識及修辭以外的語基知識。如語法,字的形、音,詞義 ,絕大部分應用文。這類教學內容本身缺乏趣味性,實施愉快教學法相對較難。唯其如此,我們就更需要實施愉快教學法。
對這一內容的教學,筆者以為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一)抓好情感性內容的愉快教學,以此帶動知識性內容的學習和掌握。語文學科中情感類作品和知識性內容是有機聯系的不可分割的整體。學生一旦對前一類作品產生濃厚的興趣并學得扎實的話,一般也不會對后一類知識的學習感到厭倦。然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必然會感到自己知識的嚴重不足。要真正體會和發現語文學科中蘊含的美,必須具備較為扎實的語文基本功,從而認識到學好知識性內容是學習情感性內容的基礎和前提。當學生明白這一點后,便會產生“渴求知識的愉悅”。
(二)知識性內容的實用性強,與生活聯系緊密。教學中注意假設一些為學生熟悉的情景,逐步讓學生體會到,學語法是把話說得正確的需要;學修辭是把話說得好的需要;說明文能教我們認識事物和說明介紹事物事理;議論文能教我們怎樣發現意見;應用文更是交際中不能缺少的……總之,我們不具備一定的語文能力是不行的,這樣,學生就能產生“羨慕能力的愉悅”。
(三)戒絕“一言堂”,變單純的傳授為引導啟發學生自學學習獲取知識為主,激發學生的主動性,能使學生產生“主動參與的愉悅”。
(四)運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力避簡單的灌輸,注重點撥、啟發,能使學生感到新奇并產生“領悟的愉悅”。
(五)適當延伸、拓展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加強聽、說、讀、寫的綜合訓練,逐步形成能力,能激發學生的創造性,并產生“能力形成的愉悅”。
(六)學生參加需要各種語文能力的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的能力得以充分展示,從而認識自己的不足,深刻感受能力的需要,從而能使學生產生“自覺學習和提高能力的愉悅”。
【關鍵詞】閱讀教學;開創思維;研究性;語感;綜合閱讀;名作
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發展進步,人們要接受和處理的信息越來越多,越來越復雜,沒有一定的閱讀能力是應付不了的。所以,閱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中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基本任務。
下面就語文閱讀教學談幾點認識:
1.倡導開創思維的研究性閱讀教學法
“研究性閱讀教學法”的基本內容是:以目的性為閱讀前提,以信息論為閱讀理論指導;以圍繞閱讀目的的準確、快速、有效地把握文章的相關信息為基本原則,不斷提高學生篩選、認知、處理語言信息的能力,進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在這里,閱讀是被當作一種終身受用的技能看待的。
就中學閱讀教學的本質與根本目的的而言,要教給學生的就是這種篩選信息的能力,而不僅僅是如何通過閱讀教學來加強語文修養。不明了這一點,就永遠也走不出傳統閱讀法的圈子。我們知道,閱讀是人生基本能力之一,主要通過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來加以訓練。但我們不能因此就把它的主觀認定為語文學科的專利,更不能以語文學科的人文性特征來閹割它的技能性。有了這種閱讀觀念上的更新,再審視現在中學的語文閱讀教學,問題就明朗了。不妨舉一個典型例子比較兩種閱讀教學法的長短。
從來的文章家都提倡簡練,而列繁冗拖沓為作文病忌,這誠然是不錯的,然而,文章的繁簡又不可單以文字的多寡論。言簡意賅,是凝練厚重,言簡意少,卻不過是平淡單薄?!胺薄蹦?,有時也自有它的好處:描摹物狀,求其窮形盡相;刻畫心理,能使細致入微。有時,真是非繁不足以達其妙處。這可稱為以繁勝簡,看文學大師們的創作,有時用簡:惜墨如金,力求數字乃至一字傳神。有時使繁:用墨如潑,汩汩滔滔,雖十、百、千字亦在所不惜。簡筆與繁筆,各得其宜,各盡其妙。
傳統閱讀教學法閱讀設計:
1、給下列生字注音:冗 沓 賅 汩。
2、首句是多重復句,第一層在哪里?
3、文中第三處冒號,其作用是什么?
4、本段論述的大意是什么?
5、與本段觀點完全一致的一項是(
)
A刪繁就簡三秋樹,立異標新二月花。
B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C意則期多,字則唯少。
D句有可削,足見其疏:字不得減,乃知其密。
研究性閱讀教學法閱讀設計:
1、文中要闡明的觀點是什么?
2、文段從幾個方面論述了這個觀點?
3、請從作者的基本觀點出發,引申出一些新的觀點。
4、你同意作者的觀點嗎?結合你的寫作實踐談談體會。
很顯然,研究性閱讀教學法著眼文章信息的處理:整體把握,綜合分析,篩選重點,注重創新。
研究性閱讀教學法并不排斥對語文知識的學習,但它們的目的不是為了學習語文知識,因此,它從不重復學生已經能夠自己做好的事情,它從不要求學生識記可以通過工具書解決的一般性語文知識,它拒絕把語文知識性學習作為閱讀教學的能力訓練內容。學語文當然要注意字詞的讀音、字形、詞形、意義、修辭、句式、文章寫作知識等,但它們不屬于閱讀教學的范圍,更不是閱讀能力本身。
研究性閱讀教學法的課堂組織形式應該是合作探索型課堂模式。其基本流程是:(一)、問題中心,確立閱讀目標。(二)、自主探索,篩選目標信息。(三)、切磋問題,提高閱讀效能。(四)、交流評價,反饋閱讀質量。這種教學模式,在真正意義上將教與學完整的結合,實現了教學相長。
研究性閱讀教學法要求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因而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做通才教師,而不是只懂語文。
要特別重視自我全面發展;(二)、課堂教學的開放性,質疑問題的隨機性,使教學過程可能出現不可預知性,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有較強的智慧駕馭能力,還要有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機智敏捷的反應能力和開放、民主、寬容、合作、平等的教學心態;(三)、教師不應是知識的倉庫、權威和真理的裁判官,而應是學生學習的服務員,協助者和合作伙伴;(四)、要樂于吸取和研究新的教育教學理論,樂于學習和運用新的教學設備(計算機、多媒體、互聯網),樂于把閱讀教學與現實社會和生活實際聯系起來。
2.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感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讓學生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闭Z感是對語言文字的感知體會,語感水平是語文素養之一。培養語感就是引導學生通過對語言文字的閱讀分析,披文而入情,深入理解語言文字的內在含義,充分感受到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在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以下途徑來培養學生的語感。
(一)、在朗讀中培養語感
(二)、在想象中培養語感
(三)、從深究中培養語感
(四)、在應用中培養語感
總之,學生語感的培養貫穿于朗讀訓練整個過程之中。以上談的集中方法,應靈活運用于課堂教學之中?!敖o學生一杯水,老師就要有一桶水?!币箤W生的語感增強,使學生的朗讀水平提高,教師一定要加強自己的朗讀基本功訓練。
3.大力開展語文綜合閱讀
“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這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語文綜合閱讀正式順應這一基本理念應運而生的。語文綜合閱讀是立足于語文學科,整合學生閱讀能力、綜合能力、實踐能力、自我評價能力的綜合性學習課程。
(一)、首先明確閱讀目標
綜合閱讀應由圍繞話題的一組文章構成,這些文章內容廣泛,形式多樣,無論是從情感、趣味還是理念上,都具有較強的可讀性和較高的探究價值。
1、文學作品的閱讀:學生在讀課文時教師要強調對課文的內容表達有自己的心得,以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要激發學生的“體驗”意識,讓學生大膽設身處地,這有利于學生理解、品味文學作品;
2、科技作品的閱讀:在綜合閱讀中有一系列的科技作品,科技作品的閱讀不能走以往說明文教學文體化的老路,其閱讀目標是“領會作品中所體現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方法”,對學生所進行的是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的培養,從而體現出一種人文關懷;
3、議論文的閱讀:在綜合閱讀中議論文的閱讀重點是“區分觀點與材料之間的聯系,并通過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斷?!边@一閱讀改變了過去議論文閱讀的方向,將議論文閱讀上升到理性的高度。
(二)、其次提供交流平臺
在綜合閱讀中,交流是閱讀行為的延伸,是基于動口、動手的實踐性較強的合作與交流的學習行為。
1.續寫片段,想象交流:教材中有很多課文的結尾余意未盡,這給學生留下了一個想象的空間。教師可根據課文的特點,啟發學生進行合理的想象,達到開拓思維空間,創造想象的目的。
2.填補“空白”,發展想象:合理的想象就是一種創新。沒有積極的豐富的想象,既難以理解教材的內容,又難以發展語文能力。有些文章的中間和結尾等地方留下了一些“空白”,教師可以以此為引發點,發展學生的想象力。
3.身臨其境,情感交流:在教學中,教師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從而激起學生心靈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鳴,對于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十分必要。
(三)、最后形成評價體系
評價是對閱讀過程的反思。評價既著眼于整個學習過程,又著眼于學習結果;既著眼于全局,又著眼于某個局部;既有學生的自我評價,又有他人的學習評價,并涉及到教和學的雙方。設計評價的目的是為了引導學生注重學習過程,學會欣賞,學會共享,培養學生反思和批判的精神。
1.現場評價:在語文綜合閱讀課題實驗實施過程中,有許多活動必須現場予以評價。肯定學生的優點,指出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并提出一定的希望,這種評價雖然沒有給學生打分,也未給學生發獎品,但適度的現場評價對學生的能力培養是有好處的;
2.過程評價:在語文綜合閱讀中,許多活動的實施是一個較長的過程。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有的從網上找,有的在圖書上找,有的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進行創作,教師就應適時對學生的活動過程 進行評價,這種評價可以培養學生反思和批判的精神。
3.自我評價:在語文綜合閱讀課題實驗中,有一種最主要的評價---自我評價。學生自行評價自己的活動設計、活動方案?;顒舆^程 及活動預測結果。在自我評價過程中,學生學會接受有效建議修改、完善許多內容,這就是收獲。
4.鼓勵學生讀名作(經典)
關鍵詞:過程寫作教學法;高中語文;教學方法
寫作是一個可以展現學生知識掌握程度的過程,然而目前我國針對語文寫作的教學效果尚不明顯,學生的寫作水平還是語文教學中的短板,這主要是由于傳統教學模式的刻板、僵化使學生對寫作沒有興趣,缺乏寫作熱情,并且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著重關注寫作結果,忽視了對學生寫作過程的引導,進一步加劇了寫作的低質量現狀。為此,教師應該強化過程寫作法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應用功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寫作能力,重新塑造學生的寫作思維,進而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和質量。
一、高中語文教學中應用過程寫作教學法的現狀分析
過程寫作教學法最早被應用于英語寫作中,是一種脫胎于第二語言產生的教學方法,在英語寫作領域取得了較好成績后被眾多語文教師關注和研究,希望能在語文教學領域同樣取得良好的應用效果。但由于缺乏豐富的實踐資料做研究,過程教學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還需要進一步完善。比如,即使教學過程中應用了過程寫作教學法,但是很多教師由于缺乏專業知識無法給學生提供科學的寫作指導,不利于促進學生產生參與寫作的積極態度,并且過程寫作教學法與其他教學環節之間的銜接不夠完整,還需要進一步地融合。另外,還有一部分教師沒有按照過程寫作教學法的規律進行合理的教學方案設計,使學生陷入茫然無措的寫作困境。
二、高中語文教學中應用過程寫作教學法的意義
(一)幫助學生全面發展
過程寫作教學法具有激發學生寫作熱情、提升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團隊寫作能力的作用,能夠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寫作氛圍。在應用過程寫作教學法的過程中,通過合理地利用前期準備階段明確寫作主題,后期修改階段豐富內容等,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還能夠幫助學生建立科學、正確的寫作理念。例如,學生受過程寫作教學法的影響形成內在寫作動力,提升寫作的成就感。此外,過程寫作教學法還可以起到提升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作用。寫作的過程就是學生運用思維、情感等多種寫作要素共同展開的一種語言表達的轉換過程,使學生在將語言轉換成文字的過程中能夠利用自身的想象力展開文章的構思、寫作、修改等階段,進一步豐富了寫作內容和寫作情感,推進了整體寫作進程。
(二)幫助教師探索寫作思路
過程寫作教學法不僅對學生提升寫作能力起到積極的影響,同時也幫助教師進行新式寫作教學思路的探索添磚加瓦。比如,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進行具體的教學,實現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及時、高效地了解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產生的問題,有利于提升寫作教學的效果和效率,并且在應用過程寫作教學法的同時,語文教師能夠將注意力集中到教學情境的創設上來,使原本枯燥的寫作過程變得輕松且充滿趣味性,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的寫作積極性。但是教師也要重視發現自身的不足,在教導學生的過程中不斷地提升自身能力,結合前人的實踐經驗,取長補短,將過程寫作教學法的優勢發揮到極致。
三、高中語文教學中應用過程寫作教學法的策略分析
(一)為學生提供良性指導
如何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開展過程寫作法的教學步驟、運用模式,社會各界的專家學者已經經歷了多次反復的研究和探索。借助前輩們的實踐研究成果可知,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運用過程寫作教學法不僅可以為學生提供非??茖W的寫作指導,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感受到寫作的樂趣,從而愿意接觸寫作、展開寫作。寫作的過程具體可以劃分為以下幾個階段:(1)寫作初稿階段。(2)寫作修改階段。(3)寫作終稿的校對階段。教師既可以選擇在這三個階段引導學生進行全面、系統的前期思考,也可以引導學生在具體展開寫作的過程中融入個性化的元素,在寫作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表達的竅門。比如,以“酒香不怕巷子深”為論點展開議論文的寫作過程。首先,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進行寫作主題和寫作內容的分析確認工作,即督促學生將看見標題之后產生的想法詳細地記錄下來;其次,引導學生進一步構思主題,幫助學生展開頭腦風暴,利用思維導圖等形式列舉出論點、論據等與寫作有關的關鍵信息,構建好寫作框架,從而保證整個寫作流程的順利展開。并且教師務必時刻關注學生對寫作材料運用得是否準確、合理,避免寫作偏題的現象,同時引導學生精煉、簡化寫作語言,減少文章中過多的口語化表達。
(二)開發教材內容
在學生寫作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其中的各個環節,如寫作素材的搜集、文章的意思構建、寫作大綱的起草以及后期的加工修改等。并且由于過程寫作法在語文教學體系中存在的時間還比較短,相關理論基礎與實踐案例還不夠豐富,因此,對學生的教導要事先做好相關寫作課程的培訓工作,具體可以將寫作過程劃分為以下幾種類型:(1)文章立意的構思訓練課程。該課程主要是培養學生的思維發散與思維聚合能力。(2)初稿起草訓練課程。該課程主要是針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和提升,做到心中所想宣之于筆。(3)終稿的修改訓練課程,主要注重培養學生寫作完成后自主修改的意識。比如,在構思環節,語文教師可以選擇引導學生按照主題進行寫作思路的梳理,也可以激發學生的情感訴求和經驗累積展開知識的二次塑造;在起草階段,教師要幫助學生采用修辭手法、寫作方式等多種手段進行語言表達能力的反復訓練,有助于學生更準確地進行自身情感的表達;在修改環節,教師可以設置教師點評、學生互評、自我評價等多種形式的評價手段,促進學生主動、客觀地認識自身的不足。為了最大限度地保障過程寫作法的順利應用,實現寫作教學的高效與穩定發展,教師可以借助信息化的手段,即選擇互聯網、多媒體等多種載體輔助教學,利用互聯網搜集與整合寫作素材,更有利于幫助學生豐富寫作內容。例如,在后期修改文章的過程中,可以列舉在網上搜集的一些具有研究價值的典型例文,讓學生針對其中的錯誤進行批評式的學習和借鑒,在分析的過程中,學生會更有參與感,有助于提升自己的分析能力、評價能力,進而提高整體的寫作水平。
(三)符合階段性寫作的規律
文章的寫作過程主要包括四部分,即構思準備階段、文章起草階段、反復修改階段以及文章成型階段,這四個過程都有著各自適用的寫作規律。而想要保障文章的質量就必須嚴格地按照各階段的寫作規律進行學生寫作思維的培養塑造。比如,在文章的準備階段,要注重寫作視角的正確挖掘和分析、寫作素材的搜集與整合、文章結構的合理安排等,既關心學生素材分析能力的培養,又關注培養學生發散思維,最大限度地幫助學生開辟寫作新視角,增強文章脈絡的合理性以及文章內容的新穎程度。此外,語文教師還要經常鼓勵學生將自身的真情實感、親身經歷等融入寫作過程中,可以起到豐富寫作構思階段的情感素材,進一步促進學生的思維活躍程度,同時建立起篩選寫作素材的意識,提升對日常生活的觀察能力、感悟能力以及歸納總結能力。這樣的階段性教學,更有助于對寫作的各個環節進行針對性的研究與教學,逐個擊破,從而降低寫作難度、縮短寫作所需時間,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使整個寫作教學過程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綜上所述,過程寫作教學法有助于更生動、更直觀地將抽象的寫作過程形象地表現出來,為語文教師在寫作教學時增添助益,但事物皆有兩面性,在享受過程寫作法的價值時,也不能忽視它由于過度看重寫作過程而下意識地忽視其他教學環節的不足,會使學生無法真正地理解寫作的含義,長此以往,學生在脫離現實的寫作語境中逐漸喪失對寫作的興趣和熱情。為了充分發揮寫作過程教學法的價值,必須學會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結合實踐過程科學地對待過程寫作教學法。
參考文獻:
[1]賀娟.以高中議論文寫作為依托聚焦“過程寫作”教學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8.
[2]鄧瑕.探究過程寫作法在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8(10).
一、備課中重視設“趣”
語文教師在備課中設“疑”是實施情趣教學法的前提和基礎。
第一,備課時有的放矢地利用教材提供的有趣資料。初中語文新教材體系嚴密,圖文并茂,常常每課中和課后編有名人語錄、參考資料、小資料、圖片、“讀一睹”、“寫一寫”、“說一說”、“探究思考”、“研討與練習”、“調查和研究”,還有注解、統計表等,它們都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和趣味性。許多閱讀課文和名著導讀課文中就有非常豐富的趣味故事,語文教師在備課中可以充分發掘,加以利用。
第二,備課中善于捕捉與授課知識點相關的社會現象、學生思想實際的趣聞軼事。這樣做有利于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積極性。筆者仍然以這一閱讀課文為例,為了豐富學生知識,激發興趣,備課時特別準備了以下一些材料備用:(1)2002年4月,外號“狂人”的意大利科學家安蒂諾里對外宣布即將誕生克隆人。(2)克隆的發展歷史。(3)全世界都在為“克隆”技術興奮不已,尤其是對“克隆人”驚奇不以之時,一種另類“人體藝術克隆秀”已悄然在世界各地出現。
第三,備課中充分準備“多媒體”等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生語文的興趣。傳統的教學手段主要是粉筆和黑板,往往單調乏味。而多媒體可以為學生創設語言新情景、視角新情景,問題新情景,如果語文教師在備課時巧設音樂、動畫、錄像、電影、故事、游戲等,那定會使學生愛聽、愛看,興趣盎然,我在教《奇妙的克隆》這課時,就事先剪接了一段電視劇《西游記》中孫悟空吹毛變猴的錄像,以供學生上課觀看。
二、授課中善于激“趣”
語文教學中實施情趣教學法,激“疑”是核心,是關鍵。筆者這幾年在教學中主要嘗試采用三激法。
一激。用幽默的語言、詼諧的表演、飽滿的情感激趣。在教學中如果能準確、生動、富有情趣地講課,可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學效果。比如在教學《奇妙的克隆》這一閱讀課文時,教師一走上講臺就風趣地說:“同學們,你們認識我嗎?假如明天有三個同我一模一樣的人走進教室,你們有什么反應呢?”大家的臉上就會出現好奇、甚至驚奇的神態,非常愿意聽老師講下去。
其次,語文老師在教學中要有真摯的情感,要真的動情,要懷情而授。老師教學過程中充滿激情,學生的情感也容易被激發。學生的情感一旦被激發,學習的興趣就大增,容易出現良好的聽課情緒,進入最佳的心理狀態,往往表現為聽得專注,學得熱烈,讀得有味,練得流暢。
二激。用教法創新激趣。教學方法可以靈活多變,但必須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因文施教,不同的情況采用不同的教法。一是根據教材特點選擇方法。如政論文、雜文具有抽象性較強的特點,可采用歸納法、圖示法、辯論法等。如敘事散文內容簡單易懂,則采用讀書指導法、討論法、談話法等。二是根據學生的特點選擇教學方法。選擇教法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從學生的年齡大小、認知水平、個性特點出發,不同年級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初三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較強啦,就可以選擇啟發式、探究式、演繹式、探索式等。而初一年級的學生抽象思維能力較弱,可采用直觀演示法等。三是根據教師自身的特點出發去選擇教法,要揚己之長,避己之短,不可盲目模仿。如果自己個性豪放,在施教中就應上出情來,教出意來。如果長于啟發誘導,那么就應在教學中,熱情點撥,啟迪探索。
三激。用設置懸念、引導學生質疑激趣;運用教學過程的活動性、游戲性來激趣。語文課堂教學中要時時處處設疑,要善于在關鍵之處設疑,在模糊之處設疑,在易錯之處設疑,在不同之處設疑,更可以連環設疑,把學生的情緒推向,不斷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望和潛在需要。要激發興趣,還需要在語文教學中體現活動性。讓學生在動口、動手、動腦中產生需要。比如,在教學小說時,根據小說中的人物需要,讓學生充當角色,進行語言交流。這樣,既可以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又可以增強興趣,甚至可以在語文教學中創造性地進行課堂游戲活動。這樣不僅滿足了學生的心理需求,而且為他們積極主動地投入師生互動、為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內在動力提供了良好的基礎。通過適當的游戲,讓學生有“笑”有“鬧”,使課堂氣氛生動、互動,情趣盎然。
三、課外拓展中留意找“趣”
從課外拓展中引進趣味,既有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也能夠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與語文課的課內“小圈子”相比,課外卻是個豐富多彩、五彩繽紛的“大世界”。一個語文老師,只要時時注意,事事關心,勤于并善于博采,簡直是要什么有什么。事實也正是如此,凡是思路和視野開闊的老師,他們總是善于從課外“拾趣”,不斷從課外引進學生喜歡的東西,特別是面對著那些學起來比較枯燥的課文,更是不放松作這方面的努力。
課外拓展中留意找“趣”,首先要讓學生開展多種多樣的語文實踐活動。既可以讓學生對感興趣的事情搞社會調查,寫調查報告,學做小記者,作新聞采訪。也可以組織學生成立課外探究興趣小組,利用圖書館、互聯網獲取信息,搞文學研究。還可以建立文學社,開展業余文學創作,寫小說,寫劇本,當小作家。
課外拓展中留意找“趣”,更要進行課文內容的拓展。初中語文新教材種游戲的背景廣、知識面寬的中外小說和古代詩歌、散文。而課文往往節選其一小部分,學生讀起來可能以意猶未盡。如節選小說,有選自《水滸傳》的《魯提拳打鎮關西》和《智取生辰綱》,有選自《紅樓夢》的《香菱學詩》等,教學這類課文,就可以采用課內向課外拓展,從課外拓展中培養學習語文的濃厚興趣。
在醫藥類高職高專大學語文教學中運用專題教學法是由大學語文課程教學所面臨的處境決定的。目前大學語文教學課時極其有限,甚至在某些醫藥類高職高專院校根本未設置該門課程,即使開設了這門課程,教學效果卻不是非常明顯。出現這種狀況,究其原因大概有三:其一,是由重專業輕人文的思想意識導致的。在職業教育中《大學語文》教學學時極其有限,尤其是醫藥類高職高專院校,由于其專業特色較為顯著,且畢業生醫學知識與醫療水平直接關系到病人的生命,這決定了社會對畢業生的專業基本功、業務能力的要求較之其他專業性高職高專畢業要高得多;因而醫藥類高職高專院校將教學重點放在了專業教學與技能操作的實訓課上,嚴重忽略了人文公共課程。這就使得《大學語文》課程的課時一減再減逐漸成為豆芽課中的小小豆芽課,嚼之無味,棄之可惜;其二,由于近年來,高職高專院校示范評估帶動了專業建設,新專業的開發產生了很多新課程,新課程課時的新生又加劇了大學語文課與專業課課時的矛盾,結果是使得原本課時就極其有限的大學語文課雪上加霜;其三,高職高專醫學生主觀因素決定的。醫藥類高職高專學生除了護理專業學生80%以上為文科生外,其余專業如中醫學、針灸推拿、藥學等學生大多是學理科的,臨床醫學、醫學影像技術、醫學檢驗技術等專業學生100%是理科生。高職高專院校原本錄取的是高考末端的考生,更何況是理工科性質的醫藥類高職高專院校學生,語文素質以及相關的人文學科的知識結構更是殘缺不全。醫學生吸收文學知識與掌握賞析技巧就顯得非常吃力,而高職高專大學語文教學是區別于中學語文教學重在提升醫學大學生的文學素養與人文精神,但他們現有的知識儲備與領悟能力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對大學語文課程的興趣,致使大學語文課程教學效果不理想。此外,醫學生大多志在成為一名優秀的醫生,學習重點放在了專業課的學習上,大學語文課不過是點綴而已調解一下專業學習帶來的疲勞之苦罷了,甚至是一劑安眠藥而已;其四,大學語文教學內容脫離實際,未達到育人的目的。醫藥類高職高專院校的大學語文課未與醫學生的專業特色結合起來,對醫學生應具備的職業道德、職業能力結合起來;其五,大學語文任課教師,因該門課程的邊緣化處境而影響其教學的積極性??傊?,醫藥類高職高專院校大學語文課程由于以上種種原因出現了課時少,教學效果不理想,從而呈現出極度邊緣化的狀態。欲改變這種狀況,我認為應該從實際出發,改革教學方式,將大學語文教學內容與醫學生職業素質緊密結合起來,采用專題教學法,最大限度地發揮大學語文培養醫學生職業素養方面的重要作用。
2醫藥類高職高專大學語文專題教學法的具體運用
2.1結合醫學素養確立醫文兼容的專題
目前,以培養醫學生職業素質為教學目標實施大學語文專題化教學的醫藥類高職高專院校為數不多。以我校大學語文教學改革為例,探討大學語文專題化教學及其研究。我校自2013年以來對大學語文教學進行了改革,大學語文實施模塊化教學,將教材內容與醫學生素養結合起來,從敬畏生命、磨礪意志、仁愛、理想等七個方面將教學內容歸納為七個模塊,即熱愛生命、磨礪意志、愛之華章、放飛夢想、職業情懷等,將教材命名為《醫學生文學素養教程》。這種醫學生素養+選文的模塊化教學,頗為類似于專題化教學,可謂是對沉默已久、按步就班的大學語文教學的一項重大改革。我認為這僅僅是開始,尚需深入地探討扎實推進。醫藥類高職高專院校大學語文專題化教學效果是否明顯,是否能夠達到預期目的,關鍵在于準確把握醫學生對應崗位所必備的職業素養與選文的準確性兩個方面。因而,醫藥類高職高專院校在制定大學語文教學專題時一要考慮覆蓋全部專業學生,設置與中醫學、藥學、臨床醫學、護理、醫學技術等專業學生所具備的相關職業素養相適應的所有模塊,編入相應的選文,這樣教師在與不同專業學生上課時可以做到因材施教。每一專題首先要全面準確闡述專題內涵、目標、方法,然后恰當適量選擇與之相關的文學作品。在選擇文學作品時不能夠因教材編寫者個人的喜好而集中在某一方面,比如說有些編者專業特長為古代文學或現代文學,選擇文學作品時便側重于古代文學或現代文學的作品,使得學生營養不全面。筆者曾圍繞“你喜歡哪一種文學體裁(詩歌、小說、散文、戲?。??”“你喜歡哪一階段的文學作品(古代文學、現當代文學)?”做了一個調查,據統計在200名調查對象中,有70%學生喜歡小說,有80%學生喜歡現代文學。這是學生的心聲,編寫教材,確定教學內容及選文必須要適當考慮這些因素。專題既要體現出醫學生的職業素養,又要精選恰當地、緊貼學生實際與專題主題相符的選文。筆者認為可將醫藥類高職高?!洞髮W語文》提煉為以下幾個專題:一是醫德;二是醫術;三是醫患溝通;四是醫學科研;五是文化素養等五個專題。圍繞五個專題,選擇與各個專業相關的范文,比如醫德醫術專題,可選孫思邈名篇《大醫精誠》,以供相應專業學生的學習。
2.2采用有效的教學手段
教學手段是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得以實施的途徑,科學的教學手段對教學效果的提升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確定醫德醫術、醫患溝通、醫學科研、文化素養、職業素養等五個核心專題基礎上,針對具體專題教學時,教師應采取靈活多樣的方法達到最終的教學目標??梢圆捎梅纸M討論法、情景教學法兩種教學手段交替使用,相得益彰。
2.2.1研討法
研討法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圍繞專題搜集相關材料進行甄別、分析、提煉以及融合自己的思想重組知識結構,以分組討論,個人發言、辯駁,小組代表發言等形式,可形成書面的小報告、論文等成果。專題研討,必須緊密結合醫學生專業特點與醫學生職業素養。比如“醫德醫術”專題,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選文《大醫精誠》時,引導學生搜集當代德藝雙馨的名家名篇,或是簡報,或是電視、電影片段,或是文章等題材來源不限,形式多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用正反兩方面的典型事例,進行辯駁、論證,得出“要做大醫,不做庸醫;要做大醫,必要精誠”的結論,誘導學生樹立崇高的醫德,煉就扎實的醫術。
2.2.2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是較為常見的教學手段,給學生以直觀而鮮明的印象。教師圍繞專題讓學生搜集相應的案例,或者教師拋出案例。這些案例或是例文,或是教師口授,或是視頻短篇。教師指導學生獨立分析這些案列,啟發學生思維。
2.2.3情景教學法
參考文獻
[1]李建平,閆順麗.教師如何走進新課程——課程專家與課程實施者的對話[D].光明日報,2015,19(11):274-275.
[2]施海燕,何曉鳳.小學語文教學中故事的運用[D].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碩士專業學位論文,2014,16(01):154-155..
[3]徐波,何二元,王曉音.歷史故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石家莊學院學報,2015,14(05):13-15.
[4]文素芳,劉秋霞,彭立平.淺析歷史故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3,07(10):67-68.
[5]鄧俊華.淺談故事教學法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吉林教育,2014,19(05):131-132.
[6]胡燕.高中語文教學的人文精神滲透問題的分析葉課外語文(下),2015,(2):148-149.
[7]高越.高中語文教學的人文精神滲透問題田.青年時代,2015.(7).163.
[8]王歡.高中語文教學要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J].科技創新導
[9]王玉香.關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5,03:187-188.
[10]高曉梅.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才智,2013,05:126.
[11]孔雪清.關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4,23:56-57.
[12]王金禾.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現狀及對策[J].黃岡師范學院學報,2011,05:147-149.
[13]王標.兒童文學與小學語文課程資源開發[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0,05:35-38.
[14]白麗波.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現狀及對策[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09:197+212.
參考文獻
[1]戴睿.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教育教學論壇,2014,17:258-259.
[2]高曉梅.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才智,2013,05:126.
[3]朱紅梅.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的途徑與方法[J].成功(教育),2013,01:249.
[4]龍菁.淺析德育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體現[J].成功(教育),2013,08:274.
[1]胡朝萍.小學語文“導課”的幾點做法.東西南北·教育,2014(6)
[2]陳文一.小學語文導課技能策略.新課程學習·上旬,2015(1)
[3]林愛婷.淺談小學語文趣味教學.新課程·小學,2016(5)
[4]高成亮.小學語文導課藝術初探.都市家教(下半月),2015(4)
[5]牛傳發.淺談語文教學中閱讀能力的培養尋[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2(1).
[6]陸云峰.素讀:閱讀教學的根性覺醒——對現代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積極審視與本質探尋[J].新課程研究,2009(1).
[7]鄭麗萍.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閱讀能力[J].現代交際,2014(5):121-123.
[8]李方.現代教育科學研究方法[M].廣州:高校教育出版社,2013.
[9]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導論[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4.
[10]袁政國.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11]王鐵軍.中小學教育科學研究與應用[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12]顧春.中小學教育科學研究[M].北京:知識出版社,2014.(責編韋雄)
參考文獻:
[1]孫潔.關于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的研究[J].高考:綜合版,2015(9).
[2]程劍.淺談如何在中等師范生物教學中建立多元化教學體系[J].讀書文摘,2015(20).
[3]高安淑.淺析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4(17):45-46.
[4]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5]任俊.積極心理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6]江平.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關鍵詞】發現法;創新能力;培養;中學生
中學是鞏固基礎、積累知識的關鍵時期,也是為今后發展創造條件的黃金階段,但由于受傳統“填鴨式”教學觀念、教W模式、課程體系設置的影響,以及理論實踐經驗的不足,種種問題導致了教學活動中創新能力的缺失。因此,運用發現法教學,培養中學生的發現力和創造力、激發中學生的智慧潛能,不僅是現代教育自身發展規律的需求,也是培養創新型高素質人才的必要手段,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傳統教學法的研究現狀
在注重培養中學生綜合素質的今天,時代賦予了教育工作者培養中學生創新能力的神圣使命。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發展,產生了許多不同的教學理念。例如:填鴨式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情境教學法等。但現代教育所依附的教學法實際上存在著一定的弊端,不利于培養中學生的創新能力。中學生學習不同于小學生學習,相對而言中學知識體系更為系統化,課程門類也逐漸增加;學生成績日益分化;自主學習能力日顯重要。中學生課業難度增加,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除了傳授知識外,更主要的是要注重激發智慧潛能,培養創新能力,使其具備獨立的學習能力。然而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法依然盛行且占主導地位,倚重灌輸注入知識體系,忽視了中學生的主體性,泯滅了中學生對知識的求知欲,束縛了中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容易讓中學生形成思維定式,失去自我思索探究的能力。墨守成規的教學觀念一味地將教師自身所固有的知識體系傳授給中學生,這種落后的教學觀念違背了人的創造本性。教師機械式講解,學生循規蹈矩,不加以思考,造成創新能力的缺失,所培養出來的中學生往往眼高手低,不具備社會發展所需求的條件,淪為應試教育高分低能的廢材。而發現法教學主張自主探究摸索,利用理性的邏輯思維推論、辯證,從直觀感受提煉出事物發展變化的律,有利于提高學學習效率、培養創新能力。
二、發現法教學的特點
(一)有利于培養中學生的創新意識
中學生正處于成長期,他們思維敏捷、有個性、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強,而且還富有想象力和創造力。雖然教師能傳授知識本身給中學生,但是無法將創造力教給他們,教師在學生心目中不應該被“神化”。運用發現法教學,使中學生變被動為主動,轉變教師傳授主導的地位,營造一種和諧的教學氛圍,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提問權利和質疑空間,有利于培養中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師要鼓勵中學生大膽假設,思我所疑、說我所想、解我所惑,并善于發現和肯定中學生的獨特見解。
(二)有利于激發中學生的智慧潛能
以中學生為主體,激發他們的智慧潛能,培養自主學習探究的能力。創新能力發展水平取決于創新意識的培養和智慧潛能的激發,并作用于以中學生為主體的探究活動。運用發現法教學,倡導中學生大膽提出假設并以事實為理論支撐依據加以驗證,引導中學生思考、討論、分析、比較、概括,對探究信息進行整合加工、轉換歸納,以確定假設。鼓勵中學生積極參與思考、交流和討論,調動思維的活躍性與參與度,挖掘中學生潛在的智慧潛能。
(三)有利于調動中學生的學習動機
傳統的教學法一味的將已有的知識體系以講解傳授的方式灌輸給中學生,長此以往就會潛移默化的抑制了中學生的創新能力,將思維局限于狹小的知識圈里百學不怠。中學生正處于可塑期,發現法教學以教學目標、中學生的認知結構能力、學習素材為基礎,設計激發中學生興趣的問題情境,引發中學生的問題思考。激發中學生對知識的探索求知欲,充分調動內在探索學習動機,引發思維的想像創新。
三、如何更好地培養中學生的創新能力
(一)因勢順導中學生的“好學深思”
“好學深思”就是要激發創新意識,發現和提出問題。發現和提出問題不僅需要有強烈的創新意識,還需要仔細的實驗觀察和豐富的背景知識。思想上的創造力也是具有沖擊力和爆發力的,任何學習都是一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究過程。有的教材本身還是存在一定欠缺的,要試圖去打破“教材本位論”,敢于去思考,敢于提出質疑,敢于從多方位多角度去解析探索求知。
(二)正確引導中學生的“奇思異想”
正確引導中學生的“奇思異想”就是引導想象和聯想,將發現的問題和知識信息整合。想象力是創新能力這個三角架的支點,聯想力是定點。沒有絕對的理論,也沒有絕對正確,更沒有絕對的錯誤。發現法教學,首先要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在此基礎上發展創造想象。
(三)激發培養中學生的“標新立異”
教師要善于引導中學生去學習,要“盡可能保留一些令人興奮的觀念的系列,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只有建構起了意識概念,才能進一步激發中學生求知渴學的欲望,不要去按圖索驥束縛學習本身。重視中學生的思考和發現,發展中學生的智力和創造才能。發現法教學在于讓中學生作出自己獨立決策,拿捏外來知識信息量的攝入,有了創新意識大腦才能有意識構建知識信息庫。因此,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是很有必要的。
【參考文獻】
[1]布魯納.發現教學法[J].哈佛教育評論,1961(1):26
[2]王曉瓊.“發現學習”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D]:[碩士學位論文].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7
[3]王曄.發現法教學與學生能力的培養[J].滁州師專學報,2002,(2):69-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