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3 15:17:2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移動營銷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老百姓平時所知道的數字電視實際是由彩電生產企業熱炒的一個產品概念。數字電視包含的是電視節目采集、制作,信號傳輸、接收等整個鏈路的數字化,而僅信號傳輸角度又可分為三種方式:衛星數字電視、有線數字電視、地面數字電視。數字移動電視其實就是地面數字電視,與傳統的模擬無線廣播電視相比,最大優勢在于,它可以支持在移動狀態下接收。
二、市場營銷環境的概念
市場營銷環境是企業營銷職能外部的不可控制的因素和力量,這些因素和力量是與企業營銷活動有關的,影響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外部條件,它通過內容的擴大和自身各因素的不斷變化,對企業營銷活動發生影響。
三、數字移動電視市場營銷的宏觀環境
宏觀環境是由人口、經濟、科學技術、政治法律、自然、社會文化等環境因素所組成。這些環境因素對移動電視市場營銷活動的影響,主要是以間接的形式而作用于企業的營銷行為。
1、媒介自身的趨利性促使其不斷地尋求新的經營增長點
在中國數字電視發展的過程中,一方面可以看到新興的數字技術推動中國廣電經營的升級、發展,另一方面也呈現出廣電經營不斷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探索新的經營突破口的戰略姿態。當前的廣電經營正逐漸轉型,由一個已經恢復自主經營意識的個體,向一個具有自身發展邏輯和自身發展能動性的產業過渡。
2、人口因素與移動電視市場營銷的關系十分密切
人是市場的主體,人口容量決定了市場規模,數字移動電視針對的是一個特殊的受眾群體,主要包括城市的公交車、出租車等公共交通工具內和車站的戶外流動人口,他們大多處于無事可做的空閑狀態。傳統的電視針對的是在某一個地方相對“靜止”的人群,而白天出行在外的人群是傳統電視媒體無法覆蓋的。這個群體不僅流動性大,而且隨時段呈現規律性變化,為移動電視開展市場營銷提供了更多的機會。
3、有線網絡資源積極推動數字電視的發展
數字化是一場世界范圍的新技術革命,數字技術雖然只是充當了廣電業調整產業結構、提高經營效益的技術基礎和手段,但它自身的優勢是對營銷的有力支持。
四、數字移動電視市場營銷的微觀環境及優劣勢分析
企業的微觀環境包括企業本身、顧客、競爭者和社會公眾。前面我們提到,數字移動電視從傳統的“盲區”中挖出一個龐大的受眾群體,它針對的是一個特殊的受眾群體——移動人群,這就是移動電視廣告營銷潛力蘊涵的根本所在。
1、受眾群體的流動性大
以車內受眾為例,乘客們乘車去往不同的目的地,在車內停留時問各不相同,這個時間因城市規模的差異而不同。
2、受眾隨時段呈現出規律性變化
不同時段內,乘客的人員結構呈現明顯的一致性。比如說,早晨6:30到7:00,乘客以10幾歲的學生為主;7:00到8:30,乘客以上班一族為主,收入水平非常近似;16:30到18:30,又以20到40歲的上班族為主。因此,不同時間段的觀眾結構是可控,相對穩定的。客戶可以根據不同時段的不同群體,進行針對性的廣告投放。
3、對受眾的壟斷和伴隨性傳播
移動電視的行動路線長而且固定,它的流動也導致電視廣告能不斷在特定路線上反復,從而增加了廣告受眾的數量和接觸頻牢,決定了移動電視廣告的優越性,能使信息更精確、更有效的擊中目標受眾。但另一方面,數字移動電視傳播環境中的干擾因素比在家里更多,觀眾的心態也更浮躁不安,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注意力,雖然關注屏幕頻次高,但是單次連續觀看時間短。
4、無競爭傳播空間
移動電視將電視媒體從戶內搬到了戶外,搬到了一個低干擾的環境里,搶占了傳統電視媒體無法覆蓋的空間。但同時,觀眾也要求伴隨在身邊的移動電視能提供更實用,更有效更貼近的資訊。觀眾是媒介微觀營銷環境中最重要的因素,它是媒體產品的最終購買者或消費者。對消費者的把握,要從規模和觀眾需求的質與量兩方面分析和了解,從營銷學的角度來考察,為特定受眾服務,創造出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才能最大限度地滿足廣大受眾多方面、多層次的需求。
五、移動電視市場營銷的環境威脅和市場機會
環境威脅。環境威脅是指市場環境中不利于企業營銷的因素,對企業發展形成挑戰,對企業的市場地位構成威脅,對移動電視而言,環境威脅來自于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節目好壞是影響其經營的關鍵所在。由于乘客在車內停留時間不長,在公交車上的收視常常呈現為一種伴隨性的行為,移動電視的覆蓋率和滲透率相對大眾多媒介而言,還是小眾媒體。如果不能根據自身傳播條件及特色來生產節目,將很難維持市場優勢。要把握目標受眾,移動電視應該按營銷學的思路來組織和設計自身的傳播產品,有效吸納受眾注意力,使觀眾獲得滿意的心理報酬,從而更有利于營銷活動的開展。
第二,技術層面的問題對收視效果造成不利影響。音量的大小,人聲與車聲的嘈雜程度,乘客的密集程度,人群的流動性,移動電視圖象信號的接收情況等,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到電視的傳播效果。
第三,模式是運營中實際的問題。在模擬電視經營模式當中,主要是媒介、廣告公司、客戶之間的三角游戲。作為廣告經營的重要依據,數字移動電視收視效果檢測機制的建立速度遠遠落后于技術和節目的發展。此外,數字移動電視該如何贏利,依據什么樣的價格體系,什么樣的成本核算才能贏利,以及用什么樣的方式開拓用戶市場等問題,仍具備一定挑戰性。
市場機會。市場機會是指對企業營銷活動富有吸引力的領域,在這些領域,企業擁有競爭優勢。
第一,媒介產品的質量是根據受眾滿意來定義的,數字移動電視可提供的實用性信息包括:時政新聞、交通路況、出行氣象、車位引導、消費資訊、商場促銷等,這些信息看似平常,傳統電視媒體也可以提供,但因為移動電視在戶外實時傳播的媒介先天優勢,使這些信息具有更大的實用性,也使用廣告的傳播更有效,人們可以根據實時交通路況選擇出行路線,可以根據消費資訊改變吃飯的地點,可以根據商場的促銷信息決定逛街的去向等等。
第二,隨著技術的發展,移動電視已經實現了在手機終端夢想成真,實現了面對面的商業傳播。所謂“得終端者得天下”,撥開趨同認識的霧障,彰顯自己的個性才能贏得市場。
六、結論
市場營銷環境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要素所構成的統一整體。移動電視作為營銷系統整體,是一個由若干相對獨立而又有一定方式相互聯系的部門所組成的有機整體,它同時又存在于一個由人口、資源、社會文化等組成的大系統之中,它既受大系統的影響和控制,又反作用于大系統。
廣告媒介市場營銷環境直接影響到廣告傳播價值和企業營銷策略的制定,移動電視在做市場營銷管理決策時,必須把與自身有關的環境和營銷活動作為一個系統,統籌兼顧各系統中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各個構成部分,才能產生增效作用,提高經濟效益。
1.1是順應消費客戶行為變化的需要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和應用,極大的改變了消費客戶的行為習慣,手機作為移動互聯網的一個最主要的客戶終端,其成為多數人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根據工信部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當前我國移動互聯網用戶每天接觸手機互聯網媒體的時間是5.8小時,而且隨著大批90后和00后的成長,其在移動互聯網用戶中占據的比例達40%,而傳統的電視、報紙計算機互聯網作為信息傳播渠道方式的比例正在逐漸的縮小,這種趨勢的發展使得房地產營銷不得不重點關注移動互動互聯網。
1.2移動互聯網有效的推進了全民營銷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其搭建的全民營銷的平臺,打通了開發商、營銷商以及消費者之間的壁壘,極大的推進了全民營銷的進程。特別是例如微信等自媒體工具的發展,不僅實現了信息的實時傳播,對于現代電商的發展也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而在房地產行業利用移動互聯網的傳播的廣泛性和全民性開展營銷,可以有效的發揮移動互聯網的優勢,優化房地產營銷,促進其發展。
1.3移動互聯網成本低、傳播速度快
移動互聯網的推廣,有效的解決了時間和空間的問題,相對于傳統的計算機互聯網,其有著很大的優勢,而且隨著移動電商的發展,微信營銷等移動端的營銷方式的日益普及,房地產行業的也可以說是全面的進入了移動互聯網時代,對于房地產營銷也有著深刻的變化。
1.4移動互聯網還有利于提高客戶的推廣度
客戶的推廣度是評價營銷成效的一個重要方面,有效的客戶推廣,增加了客戶之間的粘性,提高了客戶的成交基礎。隨著微信、微博等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梢杂行У膶崿F開發商和消費者之間的互動,在營銷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宣傳一些優惠促銷的方式,吸引意向客戶在移動互聯網上的轉播,推薦給更多的客戶,提高了項目的價值的傳播,提升了關注度,營銷效果自然也就更好。
2.移動互聯網時代開展房地產營銷的實施要點
基于移動互聯網開展房地產營銷的必要性,下面是筆者結合自身的工作實踐提出的一些關于移動互聯網時代房地產營銷的實施要點,具體的有以下幾點:
2.1建立健全一個有效的移動互聯網營銷平臺
從當前移動互聯網發展的趨勢來看,移動終端可以說已經逐漸成為未來信息傳播的最主要渠道,因此,房地產企業搭建完善自身的移動終端營銷平臺是其必然的選擇,也是實現移動互聯網營銷首先要做的,通過移動微博、微信的公眾賬號的開通,或者自主開發APP,結合大力宣傳自身微博、微信以及APP的二維碼,通過提高下載率,提升關注度,推廣企業的知名度來開展營銷。
2.2設計形式多樣且內容豐富的宣傳內容
搭建好宣傳平臺之后自然就是設計形式多樣而且內容豐富的宣傳內容,這一過程既需要根據企業自身的企業文化,結合企業產品的特點進行設計,另一方面,也需要了解當前消費者對于房地產商品的喜好等設計宣傳內容。另外,對于客戶與營銷方的溝通,要以方便及時為主要前提,通過實時互動進一步的加強對于購房者的購房動力。在設定信息推送以及互動游戲時,需要以吸引客戶瀏覽為前提,提高客戶的到訪體驗,增加成交率。
2.3做好線下與線上的配合
雖然移動互聯網可以有效的提高房地產營銷的效果,但是畢竟營銷的成功都需要線下來做最后完成,這就需要不僅完善線上的各項營銷工作,還需要對線下營銷進行一定的調整,做好現場的體驗活動,確保在展示區和樣板間的體驗感受要高于線上體驗,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客戶的滿意度,另外還有就是做好接待活動和服務水平,這一環節也是非常的重要,因為如果這一環節沒有做好,出現負面的信息,那么線上的宣傳有時甚至會導致相反的效果。
3.結束語
互聯網信息背景下的移動電子商務價值鏈與傳統意義電子商務價值鏈具有本質上的不一致性。主要表現在移動電子商務價值鏈是以通信互聯網移動運營商為起始點,通過相應的移動客戶終端制造商、移動技術平臺支持商、銷售服務商、金融、物流服務供應商,最后鏈接到實際的消費者,構建出科學邏輯合理化的產品價值產生和服務系統平臺。這種營銷模式使得傳統意義上消費者的消費理念發生了改變,使得價值鏈體中的企業之間破除行業上的區別化限制,形成一個具有生態經濟學視角下的鏈條價值增值動態,實現企業間合作共贏可持續發展模式。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以及移動通信網絡由3G向4G的快速發展,移動通信網絡中數據的傳輸、更新和執行效率以及數據的安全性都將會得到很大的提高,這也為移動電子商務價值鏈的完善提供了必要的技術和環境支持,移動運營商、終端制造商、技術平臺支持、服務供應商在價值鏈條中的獨立性地位也相應的發生了變化性的調整。同時移動電子商務價值鏈的變化也促進其他行業的協同發展,促使各相關企業積極有效的參與進移動電子商務的營銷服務中來,價值鏈系統的價值增值不再依靠各個企業之間獨立的自身發展,而是成為一個更加強調協調互補多贏的各企業協調市場自由競爭。
2.移動電子商務模式價值鏈整合
以往移動電子商務營銷價值鏈模型通常情況都是基于通信移動運營商、產品供應商和銷售服務商為中心建立起來的單一中心化模型。由于移動電子商務廣闊的市場發展前景,進入到這個領域的行業企業也在不斷增加,市場的主要參與已經不僅僅是通信移動運營商、產品供應商和銷售服務商,一些金融服務商、物流服務商等也不斷的把資源投放到移動電子商務產業中,并成為移動電子商務價值鏈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越來越多的參與者與競爭者的加入使得移動電子商務產業鏈越來越完善和成熟,但由于利益關系這些參與者之間又存在著既相互競爭又相互合作的交錯復雜的關系?;谝苿与娮由虅债a業適應市場自由優化配置的競爭模式以及實現社會經濟價值的有序增值的需要,對于移動電子商務的價值鏈整合已經成為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策略。通過系統控制方法策略對移動電子商務價值鏈進行以移動服務運營商、供應商和客戶需求為中心的價值鏈進行整合,構建完成后的價值鏈整合模型的主要特點是:一是企業多維共贏成為價值增值目標,企業不再以自身價值利益最大化為目標,而是在實現價值鏈整合模型之后,通信移動運營商、產品供應商和銷售服務商依靠不斷地提升自身優勢為輔助,實現市場占有率的提高,主要是因為價值鏈體中的企業能夠在企業之間的信息化資源共享、協同合作和發展的基礎上有效地進行市場需求分析和產品生產服務,實現整個移動電子商務營銷價值鏈的系統化增值,構建起企業綠色生態可持續發展的有效平臺;二是基于客戶需求為主導的電子商務營銷價值鏈增值,市場決定下的資源優化配置,用戶對產品服務的滿意程度,成為企業提高市場占有率的重要因素,獲得用戶成為移動電子商務營銷價值鏈條中的最終目標,整合通信移動運營商、產品供應商和銷售服務構建各企業協調統一有效資源優化配置下的滿足客戶需求之際實現產品價值增值的價值鏈條,促進整合后價值鏈中的各企業協同共贏;三是堅持以運營商為主體,供應商和服務商為客體,移動通信運營商是移動電子商務營銷的核心主體,其提供的創新化技術平臺為產品供應商和銷售服務商提供關鍵環節支持保障,而產品供應商和銷售服務商是移動通信運營商價值得以實現增值的手段,以及市場需求狀態的重要反饋通道,移動電子商務營銷模式價值鏈整合,建立運營商為主體、供應商和服務商為客體的系統分層雙向動態自適應控制反饋網絡。綜上所述,建立移動電子商務價值鏈的營銷模式整合,對于移動電子商務行業的各企業之間市場占有率有著重要的實際應用意義。
3.移動電子商務營銷模式創新
在分析移動電子商務營銷價值鏈整合模型的基礎上,始終堅持客戶需求及滿意度為價值鏈中各企業價值增值的主要標準和目標,以移動通信運營商及產業鏈條為主導,結合各金融行業、生產服務企業及商業銷售企業進行移動電子商務營銷模式的創新性研究,建設性提出為以下四個方面的創新營銷模式:
3.1生態經濟學的跨行業博弈共贏模式
中國夢實現需要堅實的經濟發展成果基礎,也需要考慮社會經濟發展同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關系。目前產品產業分工更加細化和標準化,移動電子商務營銷模式的健康發展應該是在生態與經濟協同發展觀的指導下,對移動電子商務價值鏈上各組成部分進行生態規劃,獲取生態經濟的最佳效益,實現多元化的行業融合和價值共贏。移動電子商務營銷模式的價值鏈整合后,將會促進價值鏈網絡中各行業交互式的協同發展,減少資源不必要的浪費,各行業的產品服務價值增值再不是孤立于整個價值鏈網絡體系內,而是相互的協調共生的關系。需要建立生態綠色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跨行業博弈共贏體系,一是構建現代信息技術下的資源共享平臺,通過資源的有效配置減少價值鏈網絡中的不必要價值損失,樹立起信息互動、優勢互補、共生共贏的生態圈理念,實現移動電子商務營銷服務業的快速穩步發展;二是有效推進移動電子商務營銷網絡的創新式發展,更加關注人民的基礎性生產生活,實現多領域背景下應用拓展,尤其是在智能交通、物流和基礎商貿,實現多元化的移動電子商務營銷模式價值增值;三是移動電子商務營銷的跨行業和領域,要科學合理的進行合作模式的選擇,通過生態經濟學博弈權衡利益均衡方法,在跨行業和領域的業務拓展初期,要實現通信運營商業務鏈條企業和合作伙伴之間,選用現代管理模式下的股權合作方式,廣泛應用契約式手段,價值鏈網路中實現利用共享和風險共擔。
3.2構建產業聯盟集合體模式
移動電子商務營銷的價值鏈整合網絡中,應積極推進構建通信移動運營商、產品供應商和銷售服務為主體的移動電子商務營銷產業聯盟體。始終堅持現代計算機信息互聯網技術、管理模式、系統控制理論等多學科多技術融合,強調保持信息資源的共享,完成移動電子商務營銷的核心技術不斷完善和創新。依據市場主導下的資源優化配置,有效推進產業聯盟,基于用戶需求服務為價值目標的前提下,結合現代生產服務業手段,進行產業聯盟至下而上的產品銷售、生產和研發網絡化整合。政府應積極引導和鼓勵,移動電子商務價值鏈網絡中的各企業進行集約式的發展,利用產業園的獨特優勢和發展體系,凝聚內外部優勢資源,科學合理的圍繞移動電子商務營銷產業價值鏈的主體地位,通過現代企業發展模式中的融資、兼并和重組方式進行相應聯盟式資源優勢合理配置,建立起移動電子商務營銷服務戰略聯盟的產業集群。
3.3行業的準入模式
目前我國移動電子商務營銷還處于探索發展的階段,為實現移動電子商務的健康可持續發展,還應結合我國市場企業發展實際情況,在政府政策性法律法規指導下,進行合理行業準入規范化制度制定、完善移動電子商務的行業準入統一管理機制,才能更加有序進行各企業產業化的持續穩步發展,為用戶提供最優質的滿意度服務。一是結合目前的新技術和新理念,建立更加完善的電子商務行業準入規范,對于電子商務營銷的整個價值鏈網絡所應用的相關POS付款終端的開發和產品制造商、電子商務營銷的財務開發軟件平臺及通信射頻芯片的供應商,進行企業自身質量服務管理機制的完善。對于手機支付金融支付便捷手段,更加需要依據移動通信供應商和行業規范,進行嚴格的技術應用和業務審核工作;二是依據國家關于科研技術創新的實際應用要求,推進企業與科研院所的實質合作,實現移動電子商務的關鍵技術例如移動核心芯片、交換業務等規范標準的相關制定工作。借鑒國外標準的同時,結合國內實際電子商務的發展情況,逐步推進和實現電子商務標準的統一。三是始終依據國家的相關政策和法規,嚴格建立電子商務企業、商戶的準入機制,實現市場的合理規范化,維護好企業與用戶的合法權益,鼓勵開展積極的自由市場競爭,不斷完善電子商務的準入機制,形成一種動態良性的移動電子商務營銷新模式。
3.4商業安全服務模式
移動電子商務營銷服務的目標是用戶,企業的長期有序發展需要用戶進行反饋評價和推進,移動電子商務營銷需要建立基于用戶商業安全的保障服務體系,設計用戶信息數據安全、技術支持及資金管理,一是要確保移動電子商務營銷用戶數據源安全性。移動電子商務企業要依據相應的法律法規和實際情況,在業務的分類子平臺中建立責任負責機制,對于能夠獲取用戶信息的人員,簽訂合法的保密協議,通過對數據的定期動態循環計算機維護和運行檢測,推進用戶信息的安全管理機制;二是通過移動電子信息網絡安全管理技術,更加完善移動電子商務的及非金融行業產品支付的手段和標準,建立起分層次化的移動電子商務營銷的用戶安全性,做好企業服務底層的用戶信息使用管理,可以建立基于智能手機攝像頭下的安全驗證機制,實現使用移動電子商務產品用戶的抗風險能力;三是用戶的資金安全,該問題也是移動電子商務營銷的關鍵點和難點,以用戶信息數據的安全和網絡層次安全管理為基礎,實行移動電子商務企業和用戶的資金風險權利和義務共擔的模式,在法律法規政策的指導下,提高用戶的資本風險控制機制及企業對用戶的資本補救機制,真正將用戶利益放在第一位,這樣有利于推動移動電子商務營銷模式的長足進步和提高,建立其用戶和企業的良性循環機制。
4.結論
【關鍵詞】場景;學術期刊;在線出版
作為學術出版形式的一種,學術期刊通常是指以研究報告、學術論文和綜合評述等為主要發表內容的期刊,其目的是向科學共同體報告新的發現,以獲取認可。因此,一般而言,學術期刊的內容必須經過同行評審認可后才能予以發表。由于作者和讀者對象往往是同一學科或領域的專業學者,屬于同一群體,學術期刊就具有者和接受者高度重合的特征。
學術期刊的功能大致包含三個方面:一是公示性,即要展示學科、學術前沿發展最新成果和成就,能發揮宏觀學術領域引領功能;二是交流性,即要為學術研究同行搭建權威、公平、公正的學術交流互動平臺;三是傳播性,即學術期刊要能增進學術傳播、推動學術研究。科學發現與發展的歷史表明,學術期刊是國家、民族、個體進行學術交往的工具,是體現基于社會實踐歷史累積并從中升華的國民思維,因此,學術期刊既是傳承學術思想的主要載體,也是國家軟實力和文化自信體現的重要媒介。就發展歷程來看,從1665年在法國誕生的《學者雜志》開始到20世紀90年代,學術期刊一直處于印刷環境之中。1997年湯森路透集團Web of Science電子資源網絡版,英美等國的學術期刊開始走向數字出版時代。
新的媒介傳播環境中國際學術期刊有哪些變化?我國學術期刊可以借鑒哪些經驗?本文試圖探討這兩方面的問題。
一、國際學術期刊三大變化
場景原本指電影拍攝的場地和布景,但在羅伯特?斯考伯和謝爾?伊斯雷爾的著作《即將到來的場景時代》一書中這一概念則專門指向傳播,主要指同時涵蓋基于空間和基于行為與心理的環境氛圍[1],也就是互聯網場景,包括虛擬場景和應用場景兩個方面。所謂虛擬場景,就是網絡游戲、QQ秀之類的虛擬化情境。應用場景則指互聯網的一個應用(產品)使用或用戶所處的場景,在作者看來,它涉及五種要素,即大數據、移動設備、社交媒體、傳感器和定位系統。而且這五種要素會改變和提升消費者或用戶的體驗,從而改變企業組織自身。如果說傳統媒介環境下,人們主要看重媒介所承載的內容與呈現形式,內容為王和眼球效應受到強調;網絡時代到來后,社交成為媒介的中心要素,內容生產必須依附于社交動力才能進行有效傳播,關系網絡因而成為信息內容的主要傳播渠道。
據2014年度互聯網趨勢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5月,全球移動互聯網使用量占到互聯網使用量的25%,亞洲高達37%。另據2014年CNNIC的《第3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報告》顯示,中國手機網民規模已超八成。移動互聯網與手持終端的普及預示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隨之凸顯的移動場景就需要相應的適配信息或服務。正如彭蘭教授所說:“移動時代場景的意義大大強化,移動傳播的本質是基于場景的服務,即對場景(情境)的感知及信息(服務)適配,移動互聯網時代爭奪的是場景?!币簿褪钦f,移動場景中用戶具有時間碎片化和場景變換性的行為特點,相適配的內容就必須簡要化、視覺化以與特定場景的閱讀需求相匹配。具體表現來看,除其他休息或閑暇時間外,原來傳統意義上屬于報紙和雜志的“衛生間”和“床”成為重要的移動傳播場景。同時,從交通工具乘坐到吃飯娛樂,移動終端的伴隨性特征也越來越體現出來。
那么,場景是如何構建的?暨南大學譚天教授認為可以從人性、社會和文化三個層面來進行設計,即要滿足欲望、響應需求和創造價值?;ヂ摼W不斷發展,用戶需求也在不斷發展,響應用戶的需求變化和場景需求就是文化內容產品所必須考慮的問題。作為一種組織實體,國際學術期刊在這樣急劇變化的內外環境中因時而變、與時俱進做出了應對策略與行為調整。
(一)出版環節融合化
在傳統的印刷環境中,出版產業鏈大致包含信息采集、加工、加載和四個環節,也就是寫作、編輯、印刷和發行環節。對于在線出版的學術期刊,在寫作和編輯環節,為使稿件能夠適應學術期刊數字出版網絡平臺和格式要求,作者自身往往需要對已寫作好的稿件進行加工、修改并做一些編輯工作,因此,相應的學術論文翻譯、學科專業內容審查、結構邏輯、格式編輯、參考文獻及語言校對潤色等服務應運而生,信息采集和加工環節協作更為密切、更加融合,并形成一個行業,如美國的Editage和Crimson Interactive Inc就是這樣的學術咨詢服務企業并深受作者和期刊歡迎。[2]國際知名學術期刊Nature則早就采用高效的數字化編審系統,所有投稿、審稿和同行評議全部在網上進行。傳統意義上的印刷環節演變成為適用于數字網絡下載的數字化加載及各種格式的電子書或電子文件制作,編輯和合二為一,如eGloo Technologies開發的XML標準語言就大大促進了電子終端的信息加載,也加速了信息加工和流程。[3]即使要進入傳統印刷環節,美國赫斯特集團和《時代》雜志這樣以出版為主的公司也會利用數字技術做附加、增值服務。就編輯和流程來說,一方面,諸多編輯業務被融合到印刷部門;另一方面,印刷企業也擁有了文字編輯業務,信息加載過程同時成為信息過程。為適應這種產業鏈融合,美國康涅狄格州的Westchester出版服務公司應時而動,把編輯、信息加載和發行等環節協調統一,形成組合業務并根據需要Apple,Kindle,Nook及PDF等不同格式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就論文投稿、審稿和發表而言,國外一些學術期刊還實行了一種“先發后審”的出版模式。所謂“先發后審”,就是作者投稿的論文只要沒有實質性的技術差錯,在邏輯和行文上合理流暢,即可首先在線發表,論文學術質量由用戶或學術共同體即時在線進行評論。[4]美國物理學會所屬期刊最早在2011年開始嘗試這一全新的出版模式,半年內即收到2000多篇論文投稿;美國化學學會則將未經排版的論文直接放在網上供用戶閱讀。這種先發后審的流程完全顛覆了傳統的論文三審制度,使作者免除了專家復審的漫長等候周期,加速了出版進度。事實上,先發后審的出版模式在2003年就已在中國進行實踐,經教育部批準、由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主辦的“中國科技論文在線”就是為論文快速發表和科研成果及時轉化而建立的學術出版平臺,用戶只需簡單注冊成為網站會員,利用模板在線投稿后,初審即可在線。作為傳統出版制度的有效補充,先發后審的在線出版模式對科學研究具有快速傳播和推進作用。
(二)存在形態在線化
2008年的一項數據顯示,國際學術期刊中,人文社會科學類數字化比例達到86.5%,科學技術醫學領域則達到了96.1%。[5]這一時期,學術期刊的數字版與印刷版共存,是學術期刊的“雙軌制”時代。目前,一些國際期刊開始進一步取消傳統印刷版,而只以單一的數字出版形態存在,如英國醫學期刊(BMJ)在線出版全文,印刷版僅提供論文單頁概述;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美國化學協會(ACS)、南非家庭實踐(South African Family Practice)印刷版只提供論文目錄及摘要,《骨關節外科》(Journal of Bone & Joint Surgery)雜志印刷版也只提供論文首頁內容。截至2012年11月,以e-only為基本出版形態的開放出版期刊超過8000種。[6]學術期刊在線出版使得用戶可以在頃刻之間即能獲取全球范圍內專業的文獻數據、最新研究成果,了解學術前沿進展,有效提高了科研工作和學術研究效率,還節約了大量紙張資源和存儲空間,具有環保功能。相比紙質學術期刊,在線期刊更快捷、更方便地滿足用戶需求,已從根本上動搖了紙質學術期刊的市場地位,成為學術期刊出版模式發展的必由之路。
需要補充的是,一定數量的學術期刊還可以進行按需印刷,如上文所述,學術期刊在線出版論文全文,印刷版提供目錄、摘要或概述等簡要信息,重要文章全文印刷;一些期刊雖僅提供首頁內容,但在右下角卻提供快速識別OR碼,用戶利用手機掃描就可獲取在線全文及相關評論信息。按需出版的另一種方式是在線期刊出版的同時保留印刷期刊,但根據客戶需要運用JournalsXpress等數字技術小批量印刷紙質期刊,既能降低印刷成本,又可做到零庫存。
(三)營銷傳播社交化
借助互聯網、信息通信技術及社交媒體進行數字化營銷是學術期刊提高知名度、擴大影響力,從而達到傳播效果的一種新興手段,其形式多種多樣,包括網站、博客、搜索引擎廣告、社交網絡、電子郵件、聯盟營銷以及網上新聞。[7]其中,所謂聯盟營銷是指網絡聯盟營銷,包括廣告主、聯盟會員和聯盟營銷平臺三大要素,也就是廣告主或商家(在網上銷售或宣傳自己產品和服務的廠商)利用專業聯盟營銷機構提供的網站聯盟服務拓展其線上及線下業務,從而擴大銷售渠道和銷售空間,并按照營銷效果支付一定費用的網絡營銷方式。數字化營銷不僅運行成本低廉,而且精準、快速、有效、曝光度高,讓學術期刊“無處不在”,同時實現了學術期刊對新市場的開拓和新用戶的挖掘,這就是學術期刊的“可見性”功能。所謂可見性,就是不管基于搜索引擎、社交網絡、零售電商還是其他數字媒體,用戶都能以最簡捷的方式、最低的成本獲取信息內容?!翱梢娦浴弊畛跏蔷W絡營銷業界針對廣告投放的概念,但對于學術期刊的品牌傳播同樣適用。論文題目、作者介紹、內容概要及相關評論等元數據信息在可見性概念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是搜索引擎和社交媒體利用關鍵詞搜索以吸引潛在用戶的基礎。學術期刊的受眾分散、專業、小眾,因而精確的數字化營銷和社交化手段就有利于學術期刊的傳播。
如英國著名學術期刊Nature,最早建立學術期刊門戶網站并專門開通用于新聞、廣告和職場的網站;還于2006年開設Nature專屬播客,創建各種社交網絡客戶端和新媒體APP。Nature甚至還著力于打造類似于虛擬世界第二人生(Second Life)類型的Second Nature。[8]基于傳播方面的種種努力與出色表現,Nature門戶網站早在2008年即獲得Webby Award最佳科學網站獎,客觀上大大提高了其在信息快速傳播時代的影響力和地位。
二、國際學術期刊在線出版對于中國學術期刊的啟示
21世紀以來,世界范圍內學術信息的在線使用量以每年50%―100%的速率遞增,學術期刊的在線使用遠遠超過印刷期刊的使用。[9]就中國而言,根據騰訊企鵝智酷2015年首份微信數據報告顯示,我國移動網民規模目前已達6億,其中移動閱讀用戶占到91%,傳統的紙質期刊不再是用戶查閱和探索研究成果的主要途徑,在線學術期刊成為學術成果傳播的趨勢將不可避免,基于互聯網的微博、微信等方式逐漸成為具有強大影響力的學術傳播媒介。
一方面,從作者投稿、編輯審稿及同行評審角度來說,在線學術期刊應當盡快建立屬于自己的網絡推動平臺和服務平臺,向一流國際學術期刊Nature學習,利用高效的審稿系統,快速在平臺上發表學術論文并推出期刊成果,擴大期刊影響力和滲透力。據統計,相比傳統的人工校稿,一位大學學報編輯使用信息軟件的校稿效率提高了70%。[10]在同行評議審稿環節,編輯部通過網絡交流和在線審稿方式即可綜合專家或審稿人意見。由此可見,在線信息技術以其快捷化和網絡化的特點可以極大地提高編輯部的編輯和審稿流程,縮短出版流程。同時,為應對移動化的閱讀場景,在線學術期刊也有必要從月刊或雙月刊的固定方式轉變為每時每刻的即時出版,力爭讓用戶在需要查詢特定學術信息的時候第一時間找到。
而就先審后發還是先發后審的出版模式來說,需要反思同行評審制度的真正原因,或許只有清源,才可以正本。從實體出版的成本考量,傳統媒介環境下出版所需的紙張和印刷技術相對比較昂貴,為保證刊印出來的論文或書刊不至于一無是處或毫無價值,出版商才會邀請學術共同體中比較有名望的學者對將要印刷的論文進行檢查,以剔除那些沒有價值的論文,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因為刊印“無價值論文”所造成的在時間與金錢上的雙重浪費。[11]可以說,同行評審是出版商為免遭商業利益損失的一種不得已的做法。但進入網絡時代后,學術論文的出版不一定要像以往一樣依附或依賴于印刷和紙張,論文在線出版大大節省了紙張和機器所花費的高額成本。如《浙江大學學報》就實行了單篇論文為單位的“在線優先出版”(Online First)措施,并實現了在浙江大學出版社、學報網站、中國知網、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臺及教育部科技論文在線等多平臺的優先出版,論文周期大大縮短。
雖然由在線發表后的社區評論代替傳統的編輯審稿和同行評議一直頗有爭議,但這種出版模式尊重了作者的發現權,即因科學發現、經評審而獲得的榮譽和物質獎勵權利,保障了具有領先意義成果的首發權,保護了作為作者版權的知識產權。當然,先發后審模式在合理性與嚴肅性方面也具有自身的先天性缺陷,因此,為保證科學研究的公正性、權威性和前沿性,就需要對先發后審模式進行一定程度的修正。也就是說,論文在線只是對于論文觀點的一種確認,是一種認證行為,嚴格地遴選、把關和編輯依然必不可少,傳統的三審制和同行評議制仍舊要發揮至關重要的決定作用,這樣既能保證原創思想的作者權利,又能提高學術期刊的出版效率。為進一步去除先發后審模式的弊端,為改革傳統的“同行匿名審稿制度”而創辦的Science Open雜志,是一個可資參照的樣本。Science Open雜志的流程大致如下:第一步是編輯部請專人檢查投稿論文,以剔除反科學的內容。第二步是在線發表達到編輯部內部檢查標準的論文,由編輯部進行排版。第三步是進行同行評審,而且,評審人員必須實名,評審意見必須公開。如果審稿人與作者有學術聯系,系統會“特別”顯示強調出來;如果論文評審出現技術性錯誤,期刊還會給作者兩次申訴機會。事實上,Science Open雜志在一定程度上重新定義了“出版”,即出版本質上是出來,然后再由科學共同體進行討論和檢驗。對于學術期刊來講,這種先發后審的修正模式可以吸引和留存優質稿件,客觀上提高期刊的權威性與影響力,提升學術期刊質量。
另一方面,通過在線網絡和社交媒體客戶端,出版社或發行機構可以將學術期刊極具專業水平的分析見解和富有參考價值的學術內容進行加工或可視化處理,提供到移動平臺以發掘潛在的用戶群體,增強期刊的滲透力。在這方面,創刊于2012年6月的在線開放獲取國際學術期刊Peer J的行銷方式值得借鑒。首先,Peer J 基于開放獲取的文章內容可以保證在第一時間被Google Scholar,Microsoft Academic Search,Pub Med,Pub Med Central,Scopus及ACS等數據庫和知名檢索機構檢索到,學術傳播的時效性、首創性等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其次,每篇所投論文都配發有唯一的電子標識符,作者待刊發文章的首發權和著作權得到充分保護,用戶的原創性創作投稿也受到激勵;再次,基于網絡單篇文章影響因子評價方法的使用促使學術期刊傳播中的文章被閱讀、引用、轉載、轉發、評論、在線圖書館收錄等數據資料得以有效采集,期刊傳播效果得到透明化監測與評估。[12]
就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營銷傳播而言,除建立數據庫、官方主頁、官方博客、官方微博、官方APP客戶端外,學術期刊還可以建立微信公眾號或訂閱號等,以便讓用戶隨時隨地登錄,了解投稿信息、期刊公告、學術會議、過刊文獻及論文下載等最新服務。而且,學術期刊還可以鼓勵編輯使用微博、微信等工具,通過“微編輯”平臺創新用戶服務模式,利用微博形成自媒體用戶圈,并進一步利用圈的效應進行分享、轉發、轉載等,使期刊信息內容得到快速的傳播。此外,通過激勵用戶邀請同仁同好就某一論文或研究熱點進行閱讀或評論,形成互動機制,期刊微信號可以成為期刊編輯、專家與用戶良性討論的公共平臺。在互動溝通服務中,用戶間的人際傳播得到強化,對于期刊的信息反饋與信息分析得以有效收集,學術期刊既可以培養忠誠用戶,又可以發掘潛在作者。更為重要的是,話題的及時更新和轉發擴散的加速還可同時提高學術期刊的知名度和輻射力。
總之,移動互聯網時代所產生的新媒介使用制造了嶄新的閱讀場景,而內容產品的生產者對于用戶的爭取就必然爭取用戶所在的碎片化和移動化場景,投審稿程序數字化、數據資源在線獲取、與社交網絡緊密結合從而成為學術期刊出版的必然趨勢,也是現代出版生存與發展的基礎。更為重要的是,學術期刊不僅是科學信息的傳播媒介,更是一種品牌資源。吸引大量高水準的作者、刊發高品質的論文,并及時把握學術前沿成果,是學術期刊品牌美譽度的直接體現,二者相輔相成、良性循環,最終助推中國學術期刊向國際一流期刊發展。
參考文獻:
[1]彭蘭.場景:移動時代媒體的新要素[J].新聞記者,2015(3).
[2]孫萬軍,朱曙光.數字革命催生的英美出版產業鏈融合與出版服務業的繁榮[J].科技與出版,2015(4).
[3]孫萬軍,朱曙光.數字革命催生的英美出版產業鏈融合與出版服務業的繁榮[J].科技與出版,2015(4).
[4]徐銘瞳,吳星.國際學術期刊數字出版創新模式的思考與啟示[J].科技與出版,2015(4).
[5]徐銘瞳,吳星.國際學術期刊數字出版創新模式的思考與啟示[J].科技與出版,2015(4).
[6]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EB/OL].http:///,2014-12-18.
[7]劉佩英,張揚,徐建梅.論學術出版之數字化營銷[J].中國編輯,2015(1).
[8]吳志祥,蘇新寧.國際頂級學術期刊Nature的發展軌跡及啟示[J].圖書與情報,2015(1).
[9]任勝利.國際學術期刊出版的數字化發展[J/OL].中國社會科學報,/xspj/201411/t20141105_1391000.Shtml,2013-11-29.
[10]張慧萍.信息技術在科技期刊編輯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J].吉林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10(12).
[11]Sebastian Alers.Rethinking Scientific Publishing[EB/OL]..https:///editorial/04c2b65c-2966-4ac4-9037-8cdf9d9edb3e;jsessionid=yJ-817mdTJKn7cGhI5F98uUa.master:so-app1-prd?0.
[12]謝文亮,王石榴.學術期刊的傳播力與傳播力建設策略[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5(4).
1.如何從中國情境中創新營銷理論?——本土營銷理論的建構路徑、方法及其挑戰
2.基金營銷與資金流動:來自中國開放式基金的經驗證據
3.移動電子商務互動營銷及應用模式
4.企業市場營銷戰略創新
5.國外移動圖書館營銷案例分析及其啟示——以加拿大伯靈頓公共圖書館為例
6.基于5T理論視角下的企業微博營銷策略及應用分析——以歐萊雅的微博營銷為個案研究
7.大數據時代的聯動式數據庫營銷模式構建——基于“一汽大眾”的案例研究
8.移動互聯網環境下互動營銷策略對消費者行為影響實證研究
9.中國壽險業營銷效率評價研究
10.我國汽車行業營銷趨勢研究
11.社會化媒體時代的內容營銷:概念初探與研究展望
12.人力資源經理的議題營銷過程及策略研究
13.控股股東卷入、兩權偏離與營銷戰略風格——基于第二類問題和終極控制權理論的視角
14.保險營銷策略問題初探
15.社會化媒體營銷研究述評
16.論“共主體”營銷話語的建構與踐行——關于現代營銷近視癥的矯治研究
17.學科服務目標的精確定位與學科服務的精準營銷
18.基于IPA的旅游目的地意象整合營銷傳播——兩個江南水鄉古鎮的案例研究
20.政府旅游公共營銷的實現機制和路徑選擇——基于扎根理論的一個探索性研究
21.我國汽車營銷現狀及創新分析
22.目的地營銷績效:現狀及價值鏈模型
23.移動營銷消費者采納行為動態演化研究
24.網絡營銷新渠道:SNS營銷
25.我國智能手機營銷策略分析
26.基于體驗營銷的酒店品牌建設研究
27.我國高校圖書館營銷新方式
28.國外圖書館社會化媒體營銷的案例研究及其啟示
29.多渠道零售商線上線下營銷協同研究——以蘇寧為例
30.東風商用車網絡營銷對策
31.網絡營銷績效評價體系的研究評述
32.雙元營銷能力平衡、戰略地位優勢與新創高技術服務企業績效
33.營銷能力對技術創新和市場績效影響的關系研究——基于我國中小上市企業的實證研究
34.4R營銷理論與學術期刊網絡營銷策略
35.多市場接觸下的聯合非倫理營銷行為——基于市場集中度和產品差異度的二維分析模型
36.企業微信營銷研究及策略分析
37.企業微博營銷效果和粉絲數量的短期互動模型
38.基于自媒體的旅游景區營銷策略研究
39.關于逆營銷的效果研究:基于CLT理論的視角
40.全渠道營銷理論——三論迎接中國多渠道零售革命風暴
41.搜索引擎營銷研究綜述及展望
42.技術與生存:數字營銷的本質
43.基于DEA的企業微博活動營銷效果評估——以S企業官方微博為例
44.基于營銷理念的高校圖書館數字參考咨詢服務
45.電子商務對營銷渠道管理的影響
46.中國市場營銷研究英語論文綜述——基于內容及來源的描述分析
47.中國煙草業營銷分析
48.“大數據”背景下營銷體系的解構與重構
49.保險營銷渠道團隊管理研究
50.企業微博營銷中品牌曝光度對網絡口碑的影響研究
51.論旅游景區的差異化營銷策略選擇與組合
52.創新高職市場營銷教學 促進學生職業能力培養
53.我國網絡營銷發展策略研究
54.銷售低迷狀態下的白酒營銷回歸與創新
55.新媒體環境下高校圖書館移動信息服務微營銷研究
56.基于消費者懷舊的品牌營銷策略
57.關于我國汽車營銷模式發展的探討
58.口碑、口碑傳播和口碑營銷的辨析
59.供應鏈下的市場營銷資源合理運用問題探討
60.大數據時代營銷創新研究的價值、基礎與方向
61.旅游產品體驗營銷中的價格影響因素及定價策略
62.社會資本、組織學習對企業國際營銷能力升級的影響機制——基于海信集團國際化發展的縱向案例
63.基于groupon模式的我國經濟型酒店網絡團購營銷研究
64.保險O2O營銷模式的實踐與研究
65.“心”營銷:文化藝術產業新媒體營銷策略研究
66.企業網絡社區營銷價值、機理及模式研究
67.關注和融入中小企業成長——論中小企業銀行服務營銷
68.互聯網對我國保險營銷渠道影響分析
69.高科技企業市場營銷策略研究
70.論企業應對市場營銷環境變化的策略
71.微博網絡營銷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及對策
72.公益事件營銷中企業—消費者契合度和宣傳側重點影響效果研究
73.體驗式營銷在汽車營銷中的應用
74.關系營銷導向對營銷創新的影響研究
75.傳播學視角下微信營銷的利與弊
76.市場營銷專業復合型人才“三位一體”培養模式研究——以重慶大學市場營銷特色專業建設為例
77.金融服務營銷的核心理念——價值的共同創造
78.企業社會化媒體營銷傳播的效果分析——以微博擴散網絡為例
79.微博營銷信息的時空擴散模式研究——以曲江文旅為例
80.旅游目的地營銷績效評價研究現狀與展望
81.制度壓力、合理性營銷戰略與國際化企業績效——東道國受眾多元性和企業外部依賴性的調節作用
82.關于紅色旅游市場營銷研究——以云南省為例
83.我國自主品牌汽車的市場營銷策略研究
84.傳播學視角下即時性營銷模式與戰略實現——以微信營銷為例
85.網絡拓撲特征對病毒式營銷傳播動態影響的研究——基于新浪微博大數據的實證分析
86.高校圖書館微博營銷策略研究——以清華大學圖書館為例
87.市場營銷理論、實踐、教育的創新與融合——2014中國市場營銷國際年會綜述
88.面向Y一代用戶的大學圖書館服務營銷策略研究
89.贛南臍橙三位一體營銷戰略探討
90.我國網絡營銷的現狀與發展趨勢研究
91.關系資源對營銷能力的影響機制:顧客導向和創新導向的中介效應
92.營銷動態能力的概念與量表開發
93.新形勢下電力市場營銷模式與新型電價體系
94.基于內部營銷視角的圖書館管理新策略
95.消費者參與社交網絡營銷因素的實證分析
96.深入理解營銷渠道研究的過去和未來
97.關系營銷導向對企業使用渠道權力的影響
98.論中小企業的市場營銷策略
99.基于全方位視角的企業營銷績效評價研究
100.基于藍海戰略的保險營銷創新研究
101.我國汽車營銷模式的現狀與創新方向
102.我國網絡營銷中的道德問題及其對策
103.綠色營銷研究:內涵、現狀與對策
104.國外綠色農產品營銷的特點及借鑒
105.小微企業營銷現狀與對策研究——以廣東省中山市為例
106.體育賽事營銷的本質及營銷觀念創新研究
107.內部營銷對酒店員工工作滿意的影響研究——以組織承諾為中介變量
108.營銷管理的新趨勢——績效營銷研究探析
109.保險營銷模式的轉變與發展——電話營銷與網絡營銷模式的互補
110.我國自主品牌汽車的國際化營銷戰略淺析
111.中國汽車營銷渠道的現狀與發展趨勢
112.當前中國電影營銷的關鍵問題研究
113.全球化時代的城市大事件營銷效應:基于空間生產視角
114.我國高校圖書館營銷現狀調查及分析
115.IFLA圖書館國際營銷獎及其背后的營銷理念
116.營銷刺激、心理反應與有機蔬菜消費者購買意愿和行為——基于有序Logistic回歸模型的實證分析
117.感性消費時代的企業色彩營銷策略
118.淺析我國保險網絡營銷的問題與對策
119.營銷策略對品牌忠誠的影響:顧客感知價值的中介作用
120.體驗營銷研究前沿評介
121.國內市場營銷研究進展分析
【關鍵詞】 手機終端銷售項目管理
目前個人手機終端設備已經邁入了網絡時代,在3G時代,各種移動電子設備也開通了上網的功能。銷售管理系統本身就是作為企業信息管理系統的一個重要分支。因此對于移動公司而言,建立智能手機銷售項目管理系統已經成為企業生存和發展必不可少的措施之一。由于現有的移動通信市場已經處于一種高度飽和的狀態,手機終端市場的競爭很大程度上就是取決于客戶保有量以及新增用戶之間的拉鋸戰。由于在手機終端銷售的質量管理方面涉及到企業多方面的而工作崗位,市場人員在具體執行銷售目標的過程中經常不能做到顧全大局,所以本文嘗試使用項目管理的方法。來實現企業手機終端銷售質量的控制,為拓展手機終端類的銷售渠道盡可能的提供一種標準化以及可執行的項目管理的方式。
1 手機終端銷售目前存在的問題
該公司在手機終端類銷售渠道質量的控制上主要有以下幾個問題:
(1)社會銷售渠道的投入與產出的效率偏低。該公司的銷售渠道的數量在經歷了初期的快速增長以后,手機終端的營銷商家基本上穩定在4000家,站到全市行業的70%以上,但是在每年新增市場的份額中卻不到50%,充分說明了該公司銷售質量的管理已經處于市場落后的狀態;(2)對手營銷能力的快速擴張,一方面,電信從2010年開始了3G渠道網點的飛速建設和升級,另外一方面聯通與IPHONE手機等移動終端展開深入的合作,通過明星移動終端來提高自己的市場核心競爭力;(3)手機終端的銷售渠道與用戶的使用要求并不匹配。該公司的仍是以傳統的銷售終端為主,在全球網上使用套餐、銷售質量控制和相關的服務功能嚴重缺失。(4)手機終端銷售渠道掌握較弱,違規現象十分的嚴重。
2 如何使用項目管理的方式來加強產品銷售質量的控制
筆者針對目前該公司手機終端銷售數量的下降,新增市場不斷下滑的問題,該公司的項目管理小組從市場人員管理、市場競爭形勢、銷售渠道管理以及相關銷售人員的薪酬體系等四個方面進行了相關的分析。
2.1 手機終端銷售的項目管理的定義與啟動
本項目小組成立的目標分為總體質量目標和次級銷售質量目標。總體質量目標為確保手機終端銷售總量在新增市場的占有率達到65%以上,并連續穩定至少三個月以上。所謂的次級銷售目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包括渠道酬金優化,其中酬金獲取來源種類不低于20%;其次是對公司的業務產品進行升級換代;最后通過銷售渠道管理來提升網點人員的滿意程度從而防止網點銷量被競爭對手搶走。該項目的周期共計6個月,主要包括銷售渠道資金的優化、產品的業務升級、網點布局優化、渠道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對于項目的四個階段采取里程碑的方式來逐一進行。由于手機銷售渠道提升的項目所涉及公司的項目較多,工作量較大,時間跨度較長,所以筆者根據該項目的具體特點,建議采用矩陣組織結構形式。這種矩陣形式的銷售人員的管理模式充分體現了公司的領導層對銷售質量提升的重視。
2.2 制定項目計劃
項目計劃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即項目進度計劃和項目質量控制計劃。在具體的項目進度計劃中,對其中的該公司的業務與產品進行升級、手機銷售渠道的資金優化、銷售網點的布局調整以及手機移動銷售終端的提高四個方面的工作進行具體的細化。只有細致的劃分每個階段的具體工作內容和工作目標,才能夠確定手機終端銷售質量提升的項目總工期。對于該項目的執行質量計劃而言,是通過對該項目具體實施的過程的控制來實現的,在項目具體的執行過程中的每個階段,要針對這個階段所要實現的具體目標編制實際的質量計劃。
2.3 執行該項目所列出的計劃
在執行該項目的開始階段就要建立一支高效的項目團隊。在控制項目進度方面主要做兩個方面的工作,首先對該項目進行進度檢測,包括關鍵點檢查,所謂的關鍵點就是在項目計劃當中的每個里程碑的時間點;其次撰寫每周進度報告,在本項目的執行周期內,每周都要制作項目狀態的進度報告,從而報告給項目經理,目的是為了更方便的安排下周的具體工作。
2.4 本項目執行的結果進行質量驗收標準
對本項目執行結果的質量驗收,筆者認為主要從四個方面進行考核。(1)對手機移動終端在新增市場的占有率方面是否有達到項目的預期目標。(2)從手機銷售終端的社會渠道進行產出效能的相關評估,不僅對社會銷售渠道整體銷量進行評估,還要對具體每個銷售網點的實際銷售能力進行考核,從而判斷手機銷售的產出效能是否有所提升。(3)對手機銷售渠道的掌控能力,各個銷售網點要達到銷售目的,就必須加快銷售的流轉速度,很多銷售網點為了提高銷量都采取了降價的措施,從而進一步帶動了其它渠道商的降價,很大程度上可以刺激消費者的消費需求。(4)從銷售網點布局的改善進行考察,主要包括銷售渠道網點空白區的補點,實行一村一點和一廠一點的銷售模式。其次對銷售渠道的扎堆區進行集中清理,銷售網點的扎堆會直接導致消費者的忠誠度降低。
3 結語
隨著手機終端類3G時代的來臨,銷售市場的競爭逐漸激烈。本文通過大量的參考文獻的調研,主要分析了某公司在手機終端銷售市場目前所存在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筆者從項目管理的角度,闡述了如何使用項目管理措施來實現對手機終端銷售質量的控制,具體項目的實施過程主要包括四個階段,手機終端銷售的項目管理的定義與啟動、制定項目計劃、執行項目計劃、最終對項目的實際效果進行考核。
參考文獻:
[1]趙俐淵.項目管理理論在銷售渠道管理中得實踐與應用.碩士學位論文[D].成都:電子科技大學.2012,46.
[2]張旭.項目管理在信息安全企業的應用.碩士學位論文[D].西安:中國政法大學.2011,34.
關鍵詞:社交媒體;企業營銷;消費者
近年來,社交媒體的迅猛發展不但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同時也為各行各業的發展創造了更多的機會。企業的市場營銷工作范圍也逐漸向社交媒體擴展,社交媒體營銷工作的重要性已經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認知,未來的企業營銷必將會以社交媒體營銷作為營銷的主要方式。社交媒體由于平臺的廣泛性、自由性、不受制約性等優勢特點,為企業社交媒體營銷工作的開展及未來的發展奠定了最堅實、最便捷的基礎。通過社交媒體,企業能夠實現與客戶、潛在消費者的雙向溝通,可實現即時溝通交流互動,增強彼此的依賴性。此外,社交媒體還在塑造品牌形象,進行產品宣傳,進行危機公關等多個方面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社交媒體的定義與分類
社交媒體的原始技術是web2.0系統,該系統包含了大量的與網絡相關的應用。主要是借助互聯網技術和移動平臺技術實現公司組織機構、政府機構、社區和個人之間的溝通聯絡,用戶可以達到創建、交流、消費等目的。Wikipedia網站上對于社交媒體是這樣定義的:社交媒體其實是一個虛擬的社區和網絡平臺,用戶借此來實現創作、交流彼此觀點和意見。相較于一般常見的社會大眾媒體,社交媒體的顯著特點是可以讓用戶享有自己的創作權及言論自由權,自由進行各種編輯創作工作,并可以進行相互交流、分享。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日趨成熟,社交媒體可以以文本、圖像、聲音、視頻等多種多樣的形式呈現出來。當今國內比較流行的社交媒體的形式十分眾多,諸如新浪微博、騰訊微博、人人網、支付寶、微信、QQ等。國外比較流行的社交媒體的形式主要有Facebook、Twitter、Line、Google+等。
根據奧美中國對社交媒體類別進行的研究,社交媒體主要分為以下幾種:專業社交網絡(professional SNS);移動聊天(Mobile Chat);即時消息(Instant Messaging);在線交易(Online Trade);微博(Micro-blogging);博客(Blogging)圖片分享(Photo Sharing);視頻分享(Video Sharing);知識問答(Q&A);百科知識(Wikis);在線音樂(Online Music);簽到(Check-in);留言板(Message Board)等。
2.企業社交媒體營銷的特點
企業社交媒體營銷通常以微博、微信、支付寶等平臺為基礎,通過社交媒體企業需求或企業產品信息,從而達到市場營銷的目的。企業社交媒體營銷通主要有以下特點:
2.1自媒體化
企業的客戶不再只是局限于受眾群體,客戶同樣可以參與產品的營銷。
2.2互動化
企業與消費者之間可以通過社交媒體進行互動交流。
2.3全媒體化
企業、客戶可以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等多種形式對產品進行描述、營銷。
2.4信任化
社交媒體特有的性質使得企業和消費者建立起彼此間的信任。
2.5關聯化
在互聯網時代的環境下,社交媒體可以實現多種媒體之間的相互關聯。
3.企業社交媒體營銷的實際應用
3.1展示企業品牌
口碑傳播的力量是在營銷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這是因為口碑傳播更貼近于日常生活,是人際溝通交流的主要方式。如今在我們的生活中充斥著各種形式的廣告,而生活中我們都離不開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因此,相比于廣告的信息,我們更傾向于相信口碑,尤其是來自親朋好友的推薦。當我們的微信朋友圈或者微博上有人曬出自己使用的并且覺得很好的某種產品或服務時,我們大多數人如果自己有需要都會去進行購買或嘗試。所以說通過社交媒體可以廣泛展示企業品牌、營銷企業產品或服務。
3.2 創建忠實用戶群
企業可以依靠社交媒體的營銷方式檳勘昕突Т罱ㄒ桓齬餐的交流平臺,即忠實用戶群,使目標客戶群能夠從中得到有價值、有意義的信息,比如企業相關的行業新聞、企業動態、生活小貼士等信息內容。從而企業可與目標客戶可以通過社交媒體平臺及時進行溝通交流,消費者可以快速準確的獲得企業相關消息。忠實用戶群的創建有助于企業贏得消費者的信賴和尊重。
3.3 提升企業服務水平
社交媒體平臺使得企業與客戶間的交流更為透明化,客戶可以對企業提出意見和建議,從而使得企業可以對自身進行及時改正和產品升級優化,提升企業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
3.4 提高企業銷售業績
企業中一個合格的銷售人員不可能離開社交媒體的幫助。每個銷售人員都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并幫助企業獲得更多的潛在客戶,不斷提高企業的銷售業績。
3.5 降低企業運營成本
廣告費用的投入是企業進行產品服務宣傳必不可少的,而通過社交媒體軟文、廣告等信息內容可以幫助企業節省大量的廣告宣傳費用,并收到良好的效果和回報。因而利用社交媒體進行廣告宣傳具有低投入、高回報的特點。
結語
社交媒體由于平臺的廣泛性、自由性、不受制約性等優勢特點,為企業社交媒體營銷工作的開展及未來的發展奠定了最堅實、最便捷的基礎。因此,未來的企業營銷必將會以社交媒體營銷作為營銷的主要方式。
參考文獻:
[1]張淼.社會化媒體在市場營銷中的應用研究――以消費電子行業為例[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
[2]彭蘭.社會化媒體與媒介融合的雙重挑戰[J].新聞界,2011(01)
[3]斯科特 斯特萊登.強關系――社會化媒體營銷制勝的關鍵[M].魏微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
[4]鄒立清.論社會化媒體發展趨勢下的營銷變革[J].科學科技社會,2012(01)
[5]唐興通.社會化媒體營銷大趨勢[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