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3 15:16:5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小學論文語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生活資源
語文實踐活動是把生活和語文學習聯系起來的橋梁。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把更多的語文知識帶入到活動中去,讓學生在實踐中體會語文在生活中的運用。老師應做好積極的引導工作,幫助學生靈活運用課堂上學到的語文知識及邏輯能力解決生活中的種種問題,真正做到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體會生活的樂趣。此外,老師還應該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運用學?,F有的資源為學生開展各種各樣的實踐活動,當然也可以組織學生走出學校,進入大自然的世界,用語文的角度解讀自然之美。除了學校方面的支持,學生實踐活動的開展還離不開家長的全力配合。校方與學生家長可以增加合作,為學生的實踐活動創造更多的機會,在學校到公眾生活的大環境中,更加有利于學生養成自主探究的學習習慣。
2.地方文化
地方文化作為地方性的傳統文化具有極高的學習價值。老師可以充分運用地方的地域特色開展相應的實踐活動,比如在淮安就開展“的一生”“南船北馬時代的興起與衰弱”等探討性話題演講,并根據這些話題開展參觀活動、答辯賽或者書畫展覽等,充分發揮地方文化在學習中的積極作用,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此外,老師還要積極跟進教育改革的步伐,及時做好教育制度改革的準備。比如,在信息化時展的今天,老師可以運用計算機、網絡、多媒體等教學設備為學生進行講學。在開展實踐活動的同時,要把語文學習和社會生活貫穿其中,只有這種實踐活動的發展才會更加深入人心,并得到長足發展。
二、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1.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綜合實踐活動突破了被動式的教學手法,讓學生從被選擇者轉變為活動內容的制定者,包括活動規則、主題、形式等都由學生自己決定,給學生充分的權利和自由發展的空間。老師作為一個引導者要及時進行調整和監督,對不規范、不合理的地方進行提醒和糾正,對不公正和有誤差的地方進行監督和排查。兩方并行實現綜合實踐活動的快速發展。
2.發現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語文實踐活動是一種探究性的學習方式,它以語文知識為基礎,以問題為核心,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進行探索和發現,著重培養了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首先,讓學生自由探討活動的主題和內容,并進行提問,可以是相關內容說明方面的,也可以是知識擴展方面的,并把這些問題貫穿到活動中去,逐一解答。其次,引導學生自主解決問題。從分析問題開始,給學生足夠的自由討論時間分析問題發生的原因、解決的辦法。老師可以指導學生利用多媒體、報紙雜志、電視等方式搜集資料進行探究。遇到較難解決的問題也可以請教老師進行解答。最后,老師要引導學生注重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過程,讓學生在不斷的實踐中總結經驗和教訓,方便以后及早的發現和解決問題。
3.團隊合作能力的培養
學校讀書環境是一種語言,良好的讀書環境的能夠激發師生的讀書欲望。把班級布置成一個小型圖書室,開展了“自給自足”式的補充圖書方式,進一步規范了圖書角的建設,學生的課外書籍實現資源共享。充分利用教室的墻壁展出名人名言、經典詩文,乃至優秀學生的讀書自創“小名言”。如:“知識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泵恳幻鎵Ρ?,都浸潤著文化氣息,飄溢著濃濃書香。我們學校早已把課外閱讀列入課程表,每周三下午固定有一節課外閱讀課,它已成為綜合活動的主要課程。
二、培養閱讀興趣,讓學生愛讀書
興趣是閱讀最好的老師。只有讓孩子讀書的欲望增強,產生閱讀的內部動力,才能開發心智,主動去了解、研究,漸漸培養學習的持久性,提高讀書能力,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通過多種形式培養孩子的讀書興趣。
1、“以講誘導法”
孩子不愛課外書,從根本上說是對課外書缺少了解。老師可以利用各種契機,用自身的語言描述給孩子建立一個有趣的課外書表象,讓孩子產生對課外書的一種向往。每周三的閱讀課,我們根據不同的年級學生特點,適當安排一定的時間,引讀部分童話故事、成語故事、作文天地、精典名著,用生動的描述和精彩部分的嘎然而止,激發學生強烈的看書欲望,激發孩子閱讀類似書籍的興趣。
2、“以身示范法”
古語道:其身正,不令側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每次讀書時間,老師也和學生一起讀書、筆記;每次讀書展示周,老師和學生一起撰寫讀后感、共編閱讀小報。我們用自身閱讀的狀況、頻率、習慣等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以師道的示范作用帶動孩子,讓孩子們在不知覺中愛上課外閱讀。
3、“賞識激趣法”
“水不激不躍,人不激不奮”。為了學生能保持讀書的熱度,在閱讀教學的開展中,老師要以賞識的眼光關注每一個孩子的閱讀過程,發現其“閃光點”,不失時機為孩子某一做法進行激勵、表揚、喝彩,激發孩子的內在動力。我們還開展“讀書小明星”、“課外知識小博士”、“書香小姐”等榮譽的評比活動。我們通過多種途徑激發閱讀愿望,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三、傳授讀書方法,讓學生會閱讀
1、在閱讀中積淀閱讀方法
我們應當教會學生自主閱讀的方法,讓學生調動多種感官,發展多種思維,指導學生運用正確的讀書方法,提高閱讀能力。以下介紹三種:
選讀法。這種方法的運用一般是根據學生在課內學習或寫作上的某種需要,有選擇地閱讀有關書報的有關篇章或有關部分,以便學以致用。
精讀法。所謂精讀法,對于一本書中的重點篇章段落,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讀的閱讀方法。教師指導學生地進行課外閱讀的精讀,要求學生全身心投入,調動多種感官,作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邊讀、邊想、邊批注逐漸養成認真讀書的好習慣。
速讀法。速讀法就是對所讀的書報,不發音、不辨讀、不轉移視線,而是快速地觀其慨貌。這就要求學生在快速的瀏覽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處理和消化。
摘錄批注法。此閱讀就是在閱讀過程中根據自己的需要將有關的詞、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來,或對閱讀的重點、難點部分劃記號,作注釋,寫評語,做到讀與思共,思與讀隨。
2、在活動中礪煉閱讀品質
課外閱讀的習慣不是一朝地夕就能養成的,如果不及時檢查督促,容易自流。為了提高閱讀質量,把該項活動引向深入,每學期應進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閱讀檢查、評比,展開各類讀書活動,可以是“我是小小推薦家”、“我是小小評論家”、“我是小小創作家”、“我是小小編輯”……,還可以是讀書經驗交流會,與作家面對面等,這樣一系列的活動開展能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讀書的樂趣,在活動中礪煉閱讀品質,提升閱讀品位,從而進入閱讀的兩良性循環。
3、在評價中培養閱讀情感
閱讀到一定的程度,學生也會在日記中有所表達。因此,鼓勵學生在習作中運用積累的語言特別重要。對學生作文中的好詞好句,教師在修改文章時,用紅筆標出并加以好的評價,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慢慢體會到正確應用積累的語言的方法。同時,還要鼓勵學生在課外語言實踐中運用語言、評價同學的語言。在辯論會上,在小記者會上,在演講會上,對學生在表達時應用的好詞好句,都要予以充分的肯定。在班級制度中,組織學生運用多種形式交流所積累的語言,積極進行展評,從而給學生一個舞臺,讓積累騰飛。
四、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教是為了將來不用教”小學語文教學應立足于促進學生的發展,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教師理所當然要強化學生自主閱讀意識,培養他們良好的閱讀習慣,具體做法如下:
教會學生做文摘卡片。讓學生置備卡片盒,避免散亂,每張卡片應適當留有空白,以備補充資料。教會學生不僅會做文摘卡片,而且還要求學生勤做文摘卡片,蜜蜂一樣及時地不斷地把精彩的片段、重要的材料和信息隨時摘錄下來,指導學生到知識的海洋中去尋寶。
創造口頭交流信息機會,進一步加強指導怎樣選擇、積累有益信息,讓他們在交流中獲取更多信息。
“不動筆墨不讀書”。鼓勵學生多讀書勤動筆,既可以在書上做眉批,劃線打重點號,也可以邊讀邊思考,閱讀后用讀后感的形式對文章的內容發表自己的體會、見解,督促他們做到勤動筆多看書,及時寫自己的感受,促進理解消化,提高表達能力。
在學生認真寫讀書心得的基礎上,定期利用語文課進行交流,評出優秀讀者給予表揚,做到以讀促說,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學生在課外閱讀中,開闊了視野,增長了知識,同時也領悟到閱讀和寫作的方法,學?;蚪處熞m當地提供學生把閱讀的感受和習作展示出來的場地。
總之,課外閱讀不僅是學生開闊眼界、儲備知識、訓練能力的有益橋梁,而且更是大語文課堂所必不可確的一項重要內容。組織學生進行自主的、有序的、有效的課外閱讀學習,讓課外閱讀為學生的人生打好底色,為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包南麟主編;小學語文教師;小學語文;2007年第6期
[2]柳夕浪;從課外閱讀情況調查看課外閱讀指導;江蘇教育;1988年13期;19
[3]李運菊;百分之三十與百分之七十;小學教學研究;2000年11期;16
[4]胡培培;小學中高年級課文閱讀的層面淺探及操作策略;江蘇教育;2007年9期;10
1.獨立理解教材與處理教材
理解教材的能力要求是小學語文教師最重要的一項教學能力。首先,就是要講求科學性,字詞句章,聽說讀寫,知人論世,均不發生差錯。其次,就是要多問幾個為什么,不只淺層次地弄清文章寫了什么,還要深層次地弄清楚文章是怎樣寫,為什么這樣寫,應該引導學生學什么等問題。在正確深入地理解單篇課文的基礎上,還要正確深入地理解單元課文的量、序、度。即單元教材的知識結構、能力結構、思想教育結構,全冊教材的知識結構、能力結構、思想教育結構。
處理教材的能力要求:首先,教學目標的科學合理,課時切割的合理,一節課的密度容量的合理。其次,教學突破口選擇得巧妙,小設計得巧妙,啟發引導得巧妙。再次是有新意,課堂教學結構的新意,聽說讀寫能力組合訓練方式的新意等。理解教材與處理教材,是備課的兩項基本任務,作為一個有追求的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在培養和提高理解教材與處理教材的能力上下功夫,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教學風格。
2.選擇和運用小學語文教學模式的能力
小學語文教學模式是廣大小學語文教師長期教育實踐經驗的總結和優選出來的,并經過一定的理論概括,加工而形成的具有獨特的結構、階段和程序的施教形式或樣式。語言表達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師一項基本的內功,含有聲語、文字和態勢語三種。聲語的結構,根據不同的場合選擇不同語體和口氣,采用兒化語言來表情達意的能力;在課堂教學中能借助語言的情感力量,富有鼓動性與感染力地激起小學生真善美的共鳴,從交際方式上看,主要有無聲的和有聲的兩種,無聲的又有動態與靜態之分,有聲的則是一種并無固定的語義。作為一種教學語言,態勢語主要是通過眼神、手勢和神態的變化等來表情達意。小學教師應該自覺地加強教態的修養,以落落大方、優美高雅的體態語言,來陶冶并影響學生,使之共鳴和感化。文學語的寫作能力結構,應具有寫作實用文體的能力,具有寫作計劃、總結和教育教學研究論文的能力。還應具有觀察和分析生活的能力、謀篇立意的能力、遣詞造句的能力、文章的修改能力等
3.設計教學與管理教學的能力
組織與管理教學是保證課堂教學正常進行的手段。要優化語文教學過程,必須根據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學生特點和教師自身的素質條件,精心設計教學。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強化設計意識,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千方百計帶著學生走向教材,使學生越學越聰明。組織與管理教學就是把安排課堂教學的主動權掌握在教師手中,使教師得心應手、揮灑自如地駕馭調節課堂和駕馭調節學生的能力。一個好的小學語文教師,應注重課堂教學常規的訓練,在教學過程中不斷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建立正常的教學秩序,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認真學習、遵守紀律的自覺性。
4.全面創新的能力
創造沒有固定的模式,生活中無時無刻不充滿著創造的機會。教育的重要目的就是要發掘孩子身上蘊藏著的無限創造、無比潛能,這要求教師本身就要具有全面創新的能力。重視教師的知識更新能力和創新能力,是新課程對教師的能力所特別強調的。小學語文教師向學生傳遞語文知識,實際上就是向學生傳遞語文信息,教師必須具有非常靈活地適應教學技術和時代迅速變化的綜合性的能力,主要指語文信息處理能力和語文創新能力。
5.教學監控能力
教學監控能力,是指小學語文教師為了保證教學成功,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而在小學語文教學的全過程中,將教學活動本身作為意識的對象,不斷地對其進行積極、主動的計劃、檢查、評價、反饋、控制和調節的能力。它是教師的反省思維或思維的批判性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活動中的具體體現。
二、小學語文教師教學能力素質的培養
1.培養教師超前的教育理念
小學語文教育的社會效益具有很強的“后效對比”,這就決定了小學語文教師必須確立超前的教育觀念。面向新世紀的語文教育,需要有適應新世紀課程改革要求的新型教師。教師要在新課程環境下塑造自己的新角色,重視審視自己的教學理念。全新的語文課程將提升語文教師職業工作的技術含量,重建學生的語文學習生活,也將重建教師的教學理念。我們要從那種以傳授知識為本、以教師為中心、以被動接受性學習為主的陳舊不當的教學理念轉向以學生發展為本、以學生為中心,以自主學習為主的嶄新的教學理念。
2.培養教師教學監控能力
教學監控能力的培養是作為小學語文教師素質提高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這種能力主動脈可分為二個方面:一是教師對自己教學活動的事先計劃和安排,是對自己實際教學活動進行有意識的監察評價和反饋;二是對自己的教學活動進行調節、校正和有意識的自我控制。其實質在于小學語文教師教學的自覺意識,培養他們對教學活動的自我評估的習慣和能力,培養他們對自己教學過程進行修正和控制的方法和技能,培養他們對學生反應的敏感對比。有了這些能力和習慣,小學語文教師就可以面對變化的環境而應付自如地處理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就可以應付來自不同方面的挑戰了?!靶惺侵迹切兄伞?,由此才有我國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而不是“陶知行”。陶老認為:“人生兩個寶,雙手與人腦。有動手的嘗試,才有真知的收獲;有動手的實踐,才有創造的發明。”小學語文教師參加科研,可以更進一步認識小學語文教學規律,從而更好地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工作。小學教材中的許多課文都可以在“做中學”。
小學語文實踐活動是在課本知識的教學基礎上不斷總結和創新而存在的教學模式,其實是作為課堂教學的是一個課外補充和延伸.從人教版小學語文新課程所包含的實踐價值理念分析,小學語文課程所具有的實踐價值屬性,表現為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結合,其中包含了學習動力、學習積極性、學習自主的因素。小學語文實踐活動就是要將這些因素結合起來,變被動為主動,只要具備通過師生雙方活動形式形成學生能力的基本特點,都可以當作語文的實踐活動。
小學語文實踐活動的資源豐富多彩,其中有人文資源、自然資源、生活資源等形式。人文資源是學生所接觸到的精神文化和物質文化,一般包括了報紙、圖書、電影、電視、網絡、廣播以及可供學生學習的場所等。自然資源也是客觀資源主要是學生的生活空間和學校地域;生活資源主要是指生活中的勞動和人際關系的具體表現形式,如家庭、學校、社會等生活空間。
二、通過家庭生活開展語文實踐活動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努力選擇貼近生活的話題、采用靈活的形式組織教學,不必過多傳授語文理論知識父”。父母是兒童的第一任老師,家庭也是兒童成長的搖籃,家庭環境對學生的語文學習耳濡目染。所以,以家庭生活為題材的生活化實踐,可以拉近學生的感情生活、了解學生的內心想法,更具有親和力,所以更方便去實施。例如:開展《爸爸的鼾聲》活動課,就是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而開展的一次成功語文實踐活動。首先,通過閱讀《我們家的男子漢》,讓學生談談自己具備文中男子漢的哪些性格,并且明確男子漢應該承擔的責任,無論是在哪里都應該保護家人與朋友。再如,我們以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十三課《打電話》為內容,我們開展了相關的活動課程:擁有打電話的經驗教訓、接打完電話的感受、活動內容生動有趣,貼切學生日常生活,將學生家庭與課本內容緊密結合起來,從溫馨而真實的氣氛中,在活動過程中,師生互動中達到了理想的教學效果。
三、通過自然資源開展語文實踐活動
著名特級教師朱敬本講過“語文實踐的綜合性,要求教師轉變教學觀念,走大語文教育之路,特別是重視開放語文資源,拓展學生的語文實踐的空間,增加實際運用語文的機會”。語文是綜合性最強的學科,始終圍繞語文的人文性與工具性來開展的。在綜合學習中,其中人文性體現在知識的擴展與整合有利于學生的生活觀、人生觀、價值觀、審美觀及情感、態度等發展上;工具性則體現在語文綜合性學習要把重點放在讀和寫的基本能力上在相互結合中提高。在開展語文實踐活動的時候,我們要充分利用本地的自然性資源,將語文教學融入社會生活中去,將學生的語文學習走出局限的課堂,走向社會,將所有過程、目的、結果都開放,使其學生的個性可以充分得到開發。當學生踏入自然,自身通過實地的考察、詢問、觀察,感悟大自然的神奇的同時,也對聽說讀寫有了充分的發揮,溝通了課堂內外,融合了學習和實踐。
自然性的資源主要包括了自然界中神奇的自然形態,比如茫茫大海、冰雪風霜、連綿山峰等等,還有自然界經過人工打造的形態,比如花卉園林、農田果園、大壩水庫、人工防林等。在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的語文綜合性學習《自然之道》,我們就可以充分利用本地自然性的課程資源。首先,掌握了學生不同的個體及學習能力的差異,分成不同組合的學生,利用休息時間,可以去鄉間小村、港口、或者去登山,也可以去市區公園、學校的植物園區等地點選取其中獨特的風景點,將植物、山水作為觀賞素材,以感悟青山的綠和靈性為認識來欣賞山里的風景、探索山里的意境。在這個過程中重點讓學生在各項實踐中真正獲取對生活的感性和體驗。逐步學會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踏入社會,進行交往,把學習語文與做人的思想道德完美結合起來。
學生通過走進自然,實地考察,感悟自然,拓展了眼界,也豐富了課堂教學。然后將在實地感受景物的方法以及內心的感悟在班中同其他同學進行交流,學生們學會感悟了綠樹的生命力,逐步培養對家鄉的熱愛之情。通過過程中的小組的協調發展,加強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創新意識和求知欲望。通過對大自然的實踐性活動,學生們樹立保護大自然、珍惜大自然,積極響應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的人生價值觀。同時達到了《自然之道》綜合性學習課程的學習效果,使其每一位學生學會善于抓住自然特征,充分發揮想象。通過小組間的內部交換欣賞,選出比較好的在整個班上閱讀。通過這個環境的推動,學生綜合運用語文知識去探索問題,有利于加強學生語文素養。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又得到感情上的升華與自我態度完善,培養學生敢于探索和創新。
四、通過人文性開展語文實踐活動
著名特級教師朱敬本指出:語文實踐,最重要、最關鍵的是“用”。學習語文必須有足夠的“積累”,這是不容忽視的規律,但是“積累”是為了“用”。挖掘語文與生活的關系方面的內容,以豐富語文學習的資源。語文教師要充分掌握人文課程資源加以利用,引導學生通過了解民俗民情和民間文化等,擴展眼界,點燃學習的動力,增強活動的有效性。以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綜合性學習《鄉下人家》為題材,了解民間的風俗與習慣,教師不僅要考慮到“課程標準”所規定的“語文素養”的感悟、思維、文化品味、知識眼界、審美情感等內容,還將以學生的采訪實踐能力最量身的設計。比如:在端午節時期,讓學生進行“端午習俗民間探索”的實踐活動。先以分組分配選題,端午習俗特有的民間、鄉下的習俗賽龍舟、吃粽子、吃龍船飯選擇一方面;然后每個組在定出要探討的問題:吃粽子的起源、吃粽子的寓意、吃粽子的現實意義等等;最后安排一定的時間到鄉下去采訪,在進行采訪前做好準備工作可以先通過書籍或者到網上去找尋各類相關資料。進行采訪時要求學生帶好相機、錄音筆以及紙筆可以方便記錄相關資料。在采訪結束后提供充足的實踐去選擇題目內容,然后按組交流展示,豐富多彩的民間人文課程內容對學生的感情、態度、人生觀與價值觀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學生通過活動知道了吃粽子的意義,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就是紀念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最后當然是眾所期待的賽龍舟,可以凝聚民心、推動民間文化活動。這個采訪過程促進學生的正確的價值觀、高尚的人生觀、積極的態度和健康的情感。
五、學會學習提高語文實踐機會
作為一種重要的語言藝術的表達形式,古詩本身具有較強的藝術價值和美學價值。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材中,其古詩內容包含了眾多的文化元素,其本身對實現學生審美素質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培養學生對古詩音樂美的理解。很多詩歌都具有嚴格的格律與韻律,本身結構講究,每首詩歌本身閱讀起來都具有較強的節奏感。在開展古詩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范讀的方式,讓學生感受古詩的音韻與節奏,再配合學生的深入誦讀,體會到整個古詩當中所蘊含的音韻和節奏方面的美感和藝術特質。例如,在《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教案的設計上,教師可以播放王菲的《但愿人長久》,讓學生對于古詩中所蘊含的音樂美感進行體會。這種方式的教學設計,也可以讓學生的樂感得到培養,實現對學生音樂審美素質的培養。其次,讓學生感受古詩中存在的對稱美。在我國古代詩歌中,其中的詞句完整,格式考究,每一首詩歌都具有藝術對稱的美感。在進行古詩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要針對古詩的這一特點,在課堂有意識的對古詩的這一對稱美進行體現。最后,要將古詩教學中融入對古詩畫面美感的因素。詩情畫意是對古詩畫面美感形容的一個常見評價,古代詩詞經常具有強烈的畫面感。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引導學生對古詩詞中所描繪的內容進行充分的想象,讓學生更好地融入到古詩詞的已經當中,實現審美素質的提高。
2.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
在古詩教學開展的過程中,也要關注對古詩的寫作特點的運用,讓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和發展。對于我國古代詩詞來說,其中的字、詞、句、意都經過了提煉和豐富。在對古詩詞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學生對詩句的深入理解,進而實現對古詩的意境、語言美的體驗。相對于現代漢語來說,古詩本身相對簡潔,并且其中單音節詞較多。在古詩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要從每個字入手,對于詩句的含義進行深入的理解。與此同時,現代漢語和古詩的語序、表達手法也存在很大的不同,在進行日常古詩學習的過程中,要步步為營地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引導,讓學生對古詩的理解印象逐漸加深,進而達到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培養的目標。在傳統的古詩創作中,賦比興手法的運用,在古詩中顯露出獨特的藝術特點。賦比興的創作手法是較為常見的創作手法。例如,在《鵝》這首詩歌教學中“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青波?!钡脑娋?,采取賦的手法,對于白鵝嬉戲的姿態和神態生動逼真的進行表現,并且不利用任何修飾和鋪排。而杜牧的《山行》這首詩中的名句“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則采取了比的手法,對于詩人的情緒進行了表達,進而形成了一段名句。在賀知章的《詠柳》中,“二月春風似剪刀”這一種比的手法,讓作者對春天的感覺和情緒得到了體現,表達了作者對于春天的感受。在《鋤禾》中“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是著名的節約糧食的詩句,其采用興的手法,以鋤禾為引,對后續節約糧食的道理進行了闡述和表達。這種賦比興的手法的應用,是我國文學發展歷史中的重要技巧手段,在古詩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對這種技巧的教學,進而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也要對其中藝術形象創建的手法和重點進行有意的深度講解。在古代詩詞中,很多修辭手法的應用,創造了豐富多彩的藝術表達形式,并且得到了良好的表達效果。例如,對于“夸張”的意識表達手法來說,李白的《早發白帝城》一詩中“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以及《望廬山瀑布》中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將白帝城的高、輕舟的快、瀑布的壯觀進行了表達。在《贈汪倫》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一句,又將李白與朋友之間的深厚情誼進行了深入的表達。這些多種多樣的藝術修辭手法,對于詩詞的藝術效果進行了有效的增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掌握更多的修辭手法,可以更好地提高學生對事物的表達能力。另外,古詩詞中的結構也是非常精巧,并且蘊含豐富氣勢和意境的。通過作者巧妙地對古詩的內容進行構思和創作,表達了深刻的精神思想。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要讓學生提高對字、詞的使用準確性,最大限度地對自身情感進行表達。
3.結語
1.小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時沒有積極性
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如果沒有教師的幫助,學生之間的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就很難順利進行。如果小組成員的關系緊張,并且不會傾聽,只顧自己的看法和思想的表達,不懂得向其他小組成員分享自己所掌握的語文知識和學習方法,會為課堂教學中順利開展合作學習設置很多阻礙。并且很多學生并沒有課前預習的好習慣,不能獨立思考,所以在合作學習的時候,就不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來。一些成績較好的學生在接受新知識的時候,速度十分快,但是有些同學卻不能保證接受新知識的時候完全理解這些新知識,讓學生有一種囫圇吞棗的感覺,沒有學習積極性,進而造成學生學習不均衡的情況出現。
2.語文教師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
很多語文教師多比較注重合作學習活動之后的結果,忽略了合作學習過程中的指導和監控,進而導致了合作學習流于表面,無法起到其應有的作用。語文教師沒有把握好語文知識學習的切入點,沒有將語文教學的特點作為教學出發點,更沒有將學生們的學習能力進行充分考慮,就不能正確把握合作學習的關鍵和時機,也不能正確安排合作學習的時間,大部分都只是教師的一廂情愿,最后會導致學生不能很好地參與到合作學習活動中去。
二、提高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效率
在現代教育背景下,合作學習是具有發展性的一種教育方法,它打破了小學語文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壟斷整個課堂的教學局面,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不僅僅需要師生之間的互動,而且還需要學生和學生之間進行有效互動交流。
1.提高小學生的學習合作意識
語文教師應該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觀念,這是教師的一種責任和義務,但不是僅憑教師的說教就能輕而易舉地完成的。因此,語文教師要把合作觀念融入小學生的自覺行為中,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以及合作學習精神。應該以合作的形式開展課堂活動以及課后作業的布置,讓學生感到合作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漸漸地學生們就會形成合作意識,也會慢慢學會合作學習的模式。學生在合作學習的時候,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都會更進一步,讓同學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創造出更有益于學生學習的環境和學習氣氛。
2.提出有效的合作學習策略
1.由于語文教學教師的語文閱讀教學能力限制,比如理論教學基礎知識掌握不足或者不牢固,導致在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出現盲目性。
在以往的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一直忽視閱讀教學,不怎么重視這個項目,近些年,隨著教學的改革雖然把閱讀教學提高到重視程度,但是實際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這是因為只是單純的為了實驗改革教學方法,導致語文閱讀教學理論基礎的長期缺乏,沒有形成一套可行的語文教學理論體系,才會出現語文閱讀教學中的盲目性。因此,長期依賴教師的教學權威,學生逐漸對語文閱讀學習沒有了興趣,也不會積極主動地學習。
2.語文教學教師在制定語文教學計劃中對閱讀教學沒有明確的目標,因而也就沒有按目標制定的行之有效的教學計劃。
教學目標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它是教學的過程的首要任務,是整個教學的核心部分。如果一個教學過程,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沒有行之有效的教學計劃和方法,那么它的教學任務根本不可能順利完成。然而,在我國的語文閱讀教學課堂上,沒有明確的教學計劃和目標,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在教學過程中,大都是根據教學教師的能力和水平發揮,隨想隨講,隨意性很強。這樣的教學對學生來說非常被動,因為在沒有順利完成教學任務的前提下,最終會致使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和水平低下。
3.傳統的閱讀教學都是教師是主體,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只是被動接受,主動參與很少,因而導致學生逐漸喪失學習的主動性。
在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歷來都是教師的主體性發揮作用,而學生的主體性常被忽視,即便是在現在的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也普遍存在的現象。由于這種現象的存在導致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大大喪失了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就不讓廣大學生對語文閱讀產生學習興趣,最后又導致整個教學效果不理想。
4.科學有效的語文閱讀教學評價標準體系的缺失,導致不能對現階段的語文閱讀教學效果進行有效評估。
一直以來,我國還沒有建立一套科學地評價語文閱讀教學評價體系,沒有一個科學的評價標準。教學教師就是在這種教學環境下進行語文閱讀教學的,難免會導致最后在教學過程中出現想到哪里就講哪里的隨意教學。這種教學始終是教師本位,學生依然是很被動,而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始終都不理想。
二、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水平的有效措施
1.一定要明白確定閱讀教學的實效性,重點抓在閱讀教學中的實際效果。
我們之所以重視閱讀教學,就是引文它能夠大大提升學生在學習過程的閱讀能力和運用所學文字知識的能力,能夠達到教學計劃里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的實際效果。所以,在以后的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一定要把閱讀的實際效果當做首要任務,圍繞教學的實際效果這個目標,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充分發揮主體作用,真正注重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例如,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自己閱讀課文,不能以閱讀是否通暢和速度是否快速為評價標準,我們應該關注學生是否通過閱讀掌握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否能夠通過閱讀得來的知識運用到現實生活中,這樣語文閱讀教學才可能真正收到實際效果。
2.教師要做好備課工作,學生要做好預習工作,雙管齊下,兩手都要抓。
我們都知道,教學過程的順利開展并取得預期的實際效果,一方面依賴于老師的備課,這是關鍵的步驟,老師在課前應當做好相關工作,明確教學目標,制定詳細地教學計劃,做到有備無患;另一方面,要讓學生提前預習課文內容,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他們進行自主思維的預先理解和學習,為教學過程的順利開展奠定良好基礎??墒乾F階段,一些語文備課工作流于形式,備課沒有實效性,所以課堂教學就不能順利完成,也達不到預期效果。所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一定要重視備課和預習工作,同時明確教學目標、制定教學計劃、合理把控教學內容、得當分配課時。這就要求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教師提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的能力,結合教材實際和學生實際情況做好備課和布置預習工作,來滿足學生學習的需要,進而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
3.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結合課堂實際對閱讀教學進行綜合把握。
第一,依托課本,認真學習講授,挖掘課本里知識魅力,讓學生充分吸收這“養分”并轉化成自己的知識,以提高自身的語文知識素養和水平,為后面的深層次閱讀教學打下奠定基礎。第二,結合學生和課堂的實際,改變一成不變的單一授課模式,開展多種多樣的閱讀教學。在課堂中,教師要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了解、學習并掌握課文的字、詞、句里的知識,從而不斷提升學生對文句的閱讀、感知和理解能力。進而提高提升閱讀教學效果。
4.為了保障語文閱讀教學的效果提高和教學方式進步,一定要建立相關的評價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