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21 03:31:2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地理研修總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未來教育,唱主角的不再只是取決于教育信息和教育產品,而是人;未來的教育組織關系、教學關系也將與今天不同,將出現微組織化、個性化、特色化,甚至未來一多半的教育教學也將是多元化的。這些新型的教學組織關系需要人脈教學網絡將其“鏈接”。從課堂教學個性化、特色化角度看,教學信息永遠都是不對稱的,更何況現在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自媒體教學研修時代雖然已經來臨,但它在網絡媒體方面內容傳播的影響已經成為話語權的一極。因此,在個性化的自媒體地理教學研修中,只有找到有用的教育信息,才能創造出價值。1.通過“在線學習”形式,形成多維立體的學習聲納原,可以不受時間、地點、人員的限制,只要有一臺電腦,并且能夠上網,就可以開展泛意義性質的網絡學習、交流,整理相關信息資源。2.通過多方信息整理、加工,融合自己的觀點、想法,將外部信息內化為自己的思想,并發現教育自為的道路。3.廣泛的閱讀量以及實際操作經驗沉淀后經整理形成自己風格的內容。自媒體教學個性化研修的發展是網絡教育的一個新高度,它高于網絡培訓機構、高于普通的網絡教研會議等簡單形式,可以在研修者的親力親為中形成個性化的網絡自我研修教育和教學交流的旗艦。4.具有“自組織”“自學習”“自凈化”“自提升”的功能。即在評論、轉發教學資源或教學信息時,能夠更理性、更謹慎;或者是對網友的資源、觀點進行質疑、辟謠,當然也包括對科學知識正確認識的事實澄清。自媒體個性化地理教學研修包括但不限于個人微博、個人日志、個人主頁等,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托管平臺是美國的Facebook和Twitter,中國的Qzone、新浪微博、騰訊微博和人人網、微信公眾平臺、皮皮精靈等。網上海量的資源、公開課,更是讓我們接觸到不一樣的課堂。常言道,要讓自己的地里不長雜草,那就要種上莊稼,并且勤加管理。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生產力,再小的個體,也有自己的品牌。
二、自媒體個性化地理研修的形式與應用
教師教學自媒體研修的核心價值主要體現在:自媒體能提高教師教學實踐專業化發展的個性化品牌的認知度和教學品牌的信度與忠誠度,其終極目標是幫助教師建立自己的“教學粉絲”,并為目標學生提供特色化的教與學服務和優質化的教學產品,從而打造教師自身的核心教學競爭力。教師教學的自媒體研修拼的是教學品牌,是教學個性化教學品牌的信度和學生學習的忠誠度、美譽度。隨著新課程的進一步推廣和實施,一線教師對自己的課堂教學品牌的打造顯得加倍重視,因為隨著教學質量化、均衡化、優質化、多樣化需求的逐漸滿足,教師課堂教學的個性化需求日益凸顯,通過教師個性化教學品牌溢價效應來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會使教師自己的從業口碑廣為傳播,從而在其教學品牌的信度和忠誠度上具備更多的話語權。質量化是教學發展的必然和應然,教師要想高效拓展自己的課堂教學品牌渠道,必須擁有自己的教學“粉絲”,這就像“蘋果”之于“果粉”,“小米”之于“米粉”一樣,教師與自己的課堂學習粉絲“同呼吸共命運”時代,已經成為教師教學創造個性化品牌的必由之路。
(一)自媒體地理教學思想研修當下,中學地理教師聚在一起開展教研活動時,主要交流的已不再是“我是怎樣教地理的”“今后應該如何改進地理教法”等內容,取而代之的是“學生是怎樣學地理”的話題。因此,地理教師教學實踐專業化成長需要漸進式形成自己的地理教育教學思想,并把這種自媒體研修理念轉化到自己的教學行動中,融匯于自己的備課、說課、上課、作業設計、試題評析,以及地理課題研究、地理教科研活動中。教師是學??茖W發展的第一要素,是學??沙掷m發展的潛力和實力所在。盡管課堂教學的臉面應該是一件藝術品,但支撐課堂教學內涵的仍然應該是大腦,也就是課堂教學的科學規律和教師的教學理性。以地理教師教學實踐專業化的自媒體研訓培育和個性化專業發展為本的現代教學理論學習研修,對于創造性地實施地理新課程,全面落實地理課程改革的目標,切實提高地理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地理教師個性化專業成長和學生可持續發展,形成地理教師個性化、專業化、特質化的教育教學特色具有重要的意義。教育教學理論是教學實踐的經驗總結和積淀,是教學實踐的行動指南,是教師教學實踐專業化發展的基礎和根基。所謂的教學實踐專業化,就是指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的實踐過程之中,利用自己的個人品德、職業道德、學識學養、教學基本理論、教學實踐活動,以及學校的特色校園文化氛圍等來影響學生群體化、個性化、特色化成長的專業理念、態度和能力水平等。這里的教師教學實踐專業化,是從教學一線教師的個案研究中提煉出來的,是教師教學專業實踐工作的重要策略之一。有鑒于此,筆者除在新華書店購買《小組合作教學》《中小學有效教學導論》《課程文化》《課程管理》等新教學理論著作進行理論學習“充電”外,還憑借網絡電子書報的強大平臺,積極鏈接一些教育大家、名家的博客,如朱永新論新教育、李鎮西的博客等,實時學習新教育理論思想,并應用于自己的地理教學之中。在自媒體地理教學思想研修中,要積極開展自媒體自助式“五學”:“專家引領學”“課題研究學”“帶著問題學”“同伴互助學”“上網‘淘寶’學”。初步形成一套具有個性化研修特色的“理念研修——專家引領——聯合助學——行動實踐——同伴互動——研修反芻——成果彰顯——群體共振(進)”的地理教學思想研修運營機制;同時,形成地理教師特色化、個性化、優質化成長的“四個一”地理教學思想研修模式:一個好的成長定位,正確樹立自我研修進步的標桿;一個好的課題,用于個體研修的抓手,課題要對地理教育教學起到“能引領、有內涵、成體系”的促進作用;一個好的自媒體地理教學理論研修成長網絡,為地理教師自媒體個性化研修、幸福成長助力;一個好的自媒體教學理論研修氛圍,以營造優良的自媒體地理教學理論進步平臺,為有志于成“名”成“家”的青年地理教師助威鼓勁、搖旗吶喊。
(二)自媒體集群式(團隊式)研修自媒體集群式研修,也稱團隊式研修,即個人研修者依托一個或多個固定的地理網絡研修團隊的集體智慧力量,研修者參與其中,或網絡展示自己的地理教學課件,或集體研修某一個地理課題,或就大家共同感興趣的開學地理第一課進行磋商,或就一個具體的地圖教學問題展開研討等形式的研修。這種團隊式研修,可以讓研修者獲得自己需要的教學技能技巧。如星韻地理群中,江蘇常州一中李萬龍教授的“幸福地理”和電子白板技術、山東省淄博市臨淄中學李斌老師的“戶外活動與地理”、河南省鄭州市四十七中趙偉杰老師的“高中地理室外探究活動課”、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景城學校徐艷老師的“以礦石為載體的中學地理社團建設探索”、江蘇省溧陽教研室賀丹君老師的“基于學生差異的教學微設計”培訓等;四川鐘天平老師的“Word地理畫圖群”面向全國地理教師的Word制圖技術動畫模擬輔導;藍月亮YY頻道約請全國著名的地理現代教育技術教師對青年教師的課堂教學技術、技能培訓,全國高考地理試卷的“十大好題、十大差題”講座、交流并獲得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學地理教學參考》雜志的青睞刊載;同時YY頻道組織的2014高考試題風云榜“經典、困惑”評選獲得教育部中國教師發展基金會主辦的《教學考試》的鼎力支持并刊載;中教網地理官方群以安徽淮南二中劉登宇老師為龍頭開展全國地理高考試卷的評析系列講座受到青年地理教師的熱愛;星韻地理學堂約請華東師范大學附中馮丹老師、華中師大一附中初中部陳麗娟老師、人教社編審丁堯清、湖北省特級教師程良安、福建省福鼎六中陳競宇、安徽省淮南五中孫峰等就學生社團、地理八年級教材解讀、微課視頻的分段播放技術、中學地理課堂游戲的開發與設計、地理與生活等進行有針對性的訪談節目,都有千余地理教師的積極參與、追隨、發問、交流和捧場,并且這種形式的培訓和訪談都有極強的地理教育教學“”“吸睛”磁力場作用,很受全國地理教師的喜歡。而這種培訓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教育行政培訓的空白。
(三)自媒體個性化(特色性)研修1.參加網絡在線學習課程如筆者參加的“江蘇在線學習”,就可以不受時間、地點、人員的限制,只要你有一臺電腦,且能上網,你就可以隨時上網學習?!敖K學習在線”學習內容新穎、豐富,有16000多門課程,包括工作、生活、修養等方面,你不妨去“江蘇學習在線”進行注冊,然后進行實名認證,嘗試看看,說不定你對它會感興趣。“人教網地理”以其深厚的地理教育教學理念、豐富的教學資源和教學案例等,引領著全國中小學地理教師的教學實踐專業發展。網站里有面向教師的“同步教學資源、教材培訓、教學園地、高考專欄、個人專輯、專題探討和地理學會”欄目,內容豐富,極大地補充了教材以外的地理信息,對教師課堂教學及課外活動的開展幫助斐然;有面向學生的“同步學習資源、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區域地理、學生作品、地理人物、學習指導、解題指南、復習指導”欄目,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外豐富學習內容,提升地理科學素養。更值得一提的是,網站自辦的“高中地理E刊”“初中地理E刊”,匯聚了地理教師的教育教學實證案例、課件、動畫、教學感悟等,極大地豐富了地理教師課堂教學內外的“案例式”自主研修的內容,這種在線式的網絡研修,既有教師個性化教學成果的展示,又有教師共性教學的需求,圖文并茂,動態生成,深得廣大一線地理教師的喜愛,“E刊”鼓勵教師參與其中,積極分享自己的地理教學成果,并汲取他人的教學經驗得失,“品味”地理教育教學“味道”。2.自媒體地理教學隨筆、散記撰寫梯度開發理論告訴我們,由于教學者的經歷、受教育程度、對事物認識視角的不同等,人們所需要的知識階層亦有所差異。但是人們都有一種積極而旺盛的理論思想渴求,那就是希望獲得地理新教育理念的引導,并指導自己的地理教育教學實踐行動。于是,一部分地理教師就在網絡里開辟自己的博客、建立自己的網頁,把自己的地理教育教學實踐所做、所得、所思、所悟、所感等變成“網絡鉛字”分享給網友。在互聯網上,我們的每一個教學研討賬號,都像一個小小的新媒體。我們就教育教學中的感悟、困惑等發帖子、轉微博、評新聞……我們的信息、觀點、態度便匯入了互聯網的比特之海。在教師教學研修中的自媒體——自我的小媒體,在全球數億網民、數億微博的努力之下,煥發出巨大能量。如王樹聲名師工作室、常州市李萬龍地理名教師工作室、靖江市嚴俠華名師工作室、蘇州市蔡明濕地文化研究、揚州市朱雪梅名師工作室、常熟名師大俠沈國明、南粵女俠馮丹、滬“大地之鷹”王亞東、寫在人生邊上的孫德勤、一支筆魯愛華、福建漣水陳立新博客、淮南朱慶龍、甘肅康慶琪、瓜山居士楊清、常熟一哥邵俊峰、龍城帥哥胡星榮、鎮江才俊田宏文、河南李新運、prezi壇主司林剛和陽兆衛、風靡全國的“小蘋果、大中國”之四川羅春等,他們都是有思考力、有創造力、有執行力、有影響力的中學地理教學大佬、新俊,他們是全國地理教師的楷模,他們以自己優秀的地理人生行動和理念感悟引領著青年地理教師的教學實踐專業化成長。
(四)交互式濡染性(交叉式)研修在地理教學的新自媒體時代,我們人人都有麥克風,人人都是教學者,人人都是科學知識的傳播者。這種媒介基礎憑借其交互性、自主性的特征,自由度顯著提高,教師的教學實踐專業化發展及教學傳媒生態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轉變。網上有許多熱情的教師,他們寫博客、建群、開講座、做課堂等,做教育公益,指導一切愿意學習的教師。網絡既是學習平臺,又是展示平臺。記錄點滴感悟,和廣大網友進行思維碰撞。網絡,讓我們發現自己,發現同行者??鄲灒恢皇俏易约?;快樂,你有,我也有。自媒體個性化教學網絡研修,讓我看到前進的方向,走在前進的路上。它既有自己的主動選擇,又有團體的無言督促。如藍月亮中學地理教研YY頻道中的陳國祥老師就在與廣大青年地理教師的交流中用先進的地理教育教學理論、現代教育技術理念引導青年才俊們去思考自己的備課、上課、教學反思等;內蒙古白絮飛教授以案例教學理論引導青年地理教師進行有效教學備課設計;吉林楊劍老師用先進的教學課件設計思想指引著青年地理教師的個性化自媒體研修方向;常州五中的胡星榮老師以其扎實的地理基本功競賽業績和理念與青年地理教師們交流競賽心得;四川王智勇老師用實例地圖融匯于自己的地理教學實踐等等。
(五)實戰性自媒體研修在自媒體個性化地理教師網絡研修活動中,在地理教師QQ群、博客群里,地理教師可以充分感受地理教師成長性教學研修的“新空氣”。大家以地理教科研論壇研修為互動平臺,盡情地在虛擬網絡世界里對地理教學,或者就一節地理課、一個地理觀點進行討論,發表充滿“地理味道”的個人見解,以弘揚“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良好網絡研修新風尚。網上集體備課時,共享無極化網絡資源。由于新教材需要教師對新課標有較深的理解力和吃透力,教師們對新教材的備課產生或多或少的疑惑。于是,這些地理教師依托自媒體網絡,本著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的精神,實行“主備人上傳個人備課案例,組內同學科評議切磋,做到‘三統一’,即學單元‘主體’,學重難點,學進度,并最終形成電子個案共享”備課方法。大家在網絡集體備課時,就怎樣使地理教學更有“地理味道”制訂了各種不同形式的電子教案范例,并留出電子教案紙張的一部分作為其他教師個性化教案的補充,以適合自己的地理教學風格與學生的實際。網上論壇里,交流相互間的問題與思考。地理教師創設具有“地理味道”的網絡論壇活動時,大家分別在BBS里開設不同的網絡研修主題,采用回帖或跟帖的方式在網絡中進行對話和交流互動。研修活動分兩種形式開展:一種是對共性問題,每次由主研教師提出一個最近的研修專題,大家通過網絡課堂積極開展諸如“動態地理課堂問題生成研究”“二氧化碳的是是非非”“為什么在內陸城市的夏季經??梢浴春!钡妊行藁顒?并通過網絡進行地理課堂“會診”;另一種是在“斑竹”的帶領下,大家在新浪、百度等網上注冊博客,實現智慧共享。同時共同自覺抵制和屏蔽網絡流言蜚語,凈化地理網絡教學研修空間。網絡平臺中,切磋教學課錄制成視頻,共同剖析著自己的“經典”案例。在自媒體個性化地理教學研修中,通過語音視頻方式為自媒體個性化地理教學研修者用戶提供個性化“內容流”服務,自覺過濾掉教學品牌渠道拓展中的冗余環節,讓自媒體個性化地理教學研修的價值得到最大化發揮。如2014年7-8月間的“臺風為何扎堆來?”問題,大家經過網絡檢索、研討后發現,歷史上亞太地區10天內3個臺風連續登陸的情況的確少見,但今年的七八月份是西北太平洋臺風生成的高峰期,所以也不算太奇怪。利用周末或假期,犧牲休息時間,有組織地參與QQ網聊,進行交流,碰撞思想。如2014年8月2-3日,筆者等眾多地理教師在星韻地理QQ空間中集體參與了由重慶市地理學會、星韻地理和重慶市楊家坪中學共同舉辦的“山城論道:2014年星韻地理年會”的互動,聆聽了王建力、楊華、李萬龍、馮丹等教授、名師的前沿講座,分享了“長江口口”等星韻網友的精彩視頻報告等。
一、通過學習,解決了我在實際教學中遇到的很多疑難問題,如:解決問題教學如何創設切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情境,合作學習如何做到恰當的時間利用等。使自己在師德修養、教育理念、教學方法、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駕馭課堂、把握教材、交流溝通、教學設計、教學反思的技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時更新了教育理論,豐富了教學經驗,為今后從事數學教學工作,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同時也結識了許多優秀的教師,開闊了視野,充實了自己。
二、教師要不斷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不斷促進自己的專業成長。要以這次國培研修培訓為契機,繼續加強自身的學習和提高,利用各種形式廣泛收集課程資源信息,認真向課程專家團隊和同行學習,不斷充實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和業務素質,以勝任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
三、通過這次國培研修,在我的頭腦中進一步確立了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轉變教育教學理念的重要性,使自己堅信只要堅持搞好素質教育,堅持以學生的發展為核心,以教師的專業發展為支撐,進一步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就可以實現學生的素養發展和教學成績的雙贏。
問題一:教師片面地理解網絡研修
網絡研修是依托網絡平臺,基于學校、為了學校的網絡教研陣地,在一定程度上,它屬于實踐者的研究,屬于解決教育教學中問題的學習研究。然而,談及網絡研修,部分農村中小學教師就理解為上一上網絡、看一看視頻、寫一寫作業而已。據筆者調查,大部分農村中小學教師認為自身教學工作任務重而繁雜,沒有時間進行網絡研修。究其原因,有如下幾點:其一,農村中小學開展網絡研修,缺乏必要的理論支撐,沒有系統地研讀過有關網絡研修的實踐理論與方法,致使教師們理解過于片面,無心真正潛入研修中。其二,農村中小學教師對自身發展關注不夠。尤其是農村小學教師大多教學工作任務繁重,普遍兼教好幾門課程,部分教師還是包班教學,備課、閱卷等日常工作充斥工作時間,教師們無暇思考自身的發展道路,即便有些許時間,教師們也對自身發展表現出茫然,不知從何入手。
問題二:學校形式上開展網絡研修
第八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全面實施,以校為本的教育理念廣為傳播,校本研修在信息網絡時代必然有了新的更高要求。教育管理部門要求中小學校將“網絡研修”付諸實施,各學校亦進行了有益的實踐、探索;但據筆者了解,農村中小學所呈現的網絡研修現狀并不容樂觀。
(1)農村中小學的網絡研修缺乏針對性和系統性,未形成一系列適于農村中小學的網絡研修制度。有的學校在工作計劃中雖提出“加強網絡研修,促進師生發展和學校發展”,卻缺乏長期跟蹤、監督、反饋的計劃與策略,僅僅停留在口頭督促的表面或者干脆不聞不問,只要求交差了事。校長作為“校本培訓的第一責任人”的職責不明、熱情不高;個別教師為了完成網絡研修任務,居然采取視頻掛機、復制粘貼、漫無目的地評論留言等手段來應付!正因為網絡研修沒有基于學校、基于教師、基于學生,主題性、探究性、針對性不強,也談不上有效的監管策略,致使網絡研修實效性頗低,教師們也缺乏相應的網絡學習熱情。如此一來,網絡研修該作何詮釋,從何談及師生的發展、學校的發展?
(2)學校對教師的專業成長關注不夠。教師的專業成長是教師以自身的已有基礎為出發點,朝著既定目標,努力提高自身專業素質,并創造出業績的過程;而網絡研修正是教師反思性的實踐和專業成長的過程。據筆者調查了解,部分農村中小學教師認為學校勤抓升學質量卻疏于自身建設,網絡研修與日常工作有一定的距離,難以深切感受到網絡研修所帶來的促進、發展。這就說明學校在關注教師成長、引導教師網絡研修方面做得還很不夠。
問題三:評價方式單一或缺乏評價
網絡研修實施過程中,評價是必不可少的;既要求培訓機構、所在學校對教師參與網絡研修的情況進行評價,又要求教師發揮主體作用對網絡研修的內容及方式進行評價,同時還應積極地進行自我評價。筆者所了解到的是,網絡研修評價往往呈現單一化,較為注重學習參與率、結業率的評定,相對缺乏過程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難以使網絡研修的典型、經驗得到相應推廣、普及。
農村中小學網絡研修的現狀如此,筆者認為可采取如下對策:
1.倡導讀書活動,加深理論功底
課改的實施,給廣大中小學教師提出了挑戰,如果沒有對教學理論、新課程理念的透徹理解,很難把握新課標和新教材,教師的專業發展更無從談起。在網絡研修中,教師要發現自己教育教學中的問題,并針對問題進行設計,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劉良華教授指出,只有當教師大規模地有了閱讀的情緒,教師才會獲得發現問題的“教育理想”和“教育心情”。只有當教師有了閱讀之后的心領神會,教師才有研修和交流的沖動。當然,不是雜亂地讀書,而是讀經典的、公眾認可的好書。學校可先制定教師讀書行動計劃,列出推薦書目,引導教師從“教育新理念類”“課程改革類”和“教育隨筆類”中選出自己感興趣的書來讀。當然,還要引導教師將讀書心得轉化為教學行為。在讀書過程中,學校領導和骨干教師更需作出榜樣,以此來影響其他教師。教師的書卷氣增加了,理論功底加深了,自然有益于網絡研修的順利實施。
2.立足本校實際,講究研修實效
學校管理者應立足校本、師生來組織和實施網絡研修。具體操作如下:
(1)基于學校找問題,關注師生需求和立足學校長遠發展。農村中小學校可通過科學的調查,切實了解掌握本校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教師專業發展的要求,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開展網絡研修,幫助不同層次的教師制定出不同的發展規劃,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切實提高全體教師的綜合素質,以此提高學校的辦學質量和辦學品位。
(2)采取靈活多樣的網絡研修形式。從理論層面來看,諸如課題研究、案例研究、敘事研究等均是網絡研修的形式。作為農村中小學,筆者在具體操作時,如下一些做法值得借鑒:①運用“自修—反思”模式進行學后思;②進行問題研究,開展專題討論;③開展線下交流,既實現資源共享,又提升教師業務水平;④建立教師成長檔案。活動的形式是多種多樣,選擇時需著眼于本校實際,以便扎實、有效地推進工作。
3.注重專業引領,提升教師參與度
網絡研修不能回避校本培訓,可以借助三條基本途徑來實現提升,即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專業引領,其中的“專業引領”是理論對實踐的引領、指導,是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是專家與實踐者的對話。
新課程強調,教學要改變傳統的“講授式”“灌輸式”,要讓學生由被動地“聽”轉變為主動地“學”。筆者認為,這也同樣適用于專家引領這一領域,要讓教師們從“聽”專家講,轉化為“自主—合作—探究—反思”地參與式活動,敢提問、敢置疑、敢研討,與專家平等對話、交流,與專家共同分享、體驗、感悟、總結,真正讓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讓專家與一線教師在平等、民主、熱烈的研討氛圍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這樣一來,網絡研修充滿了張力,教師的提升必將帶來學校的發展。
4.加強評估管理,期待更大發展
以往校本培訓的實施情況雖已納入上級對學校評估管理之列,但網絡研修很多方面仍未納入量化目標責任之中,因此,我們必須加強農村中小學網絡研修的評估和管理,學校和教師依據上級精神制定好《網絡研修實施方案》和教師個人自我發展計劃,確保網絡研修有針對性地、有實效性地開展。廣大中小學校還要采用多元的評價方式進行評估總結,每學年對教師學習、發展情況進行檢查、量化評估,并把評估結果記入個人檔案,再由鄉鎮中心校對各學校的活動開展情況進行量化評估,形成評估報告下發至各學校。這樣逐步使農村中小學網絡研修制度化和規范化。
一、中學職初教師校本研修課程內容模塊的編制
從職初教師崗位實踐和專業提升的需要角度看,基于導師指導的職初教師校本研修課程的內容結構如圖1所示。
(一)“課堂教學的組織”課程模塊內容要點
在導師的指導下,職初教師應通過教學實踐、課例研修與自主反思等活動,達到以下專業要求。
(1)落實教學計劃的制訂。依據課程標準,初步把握一學年的教材總體特點、學段教學基本特征以及學生學習的認知規律;能結合上級部門下發的學科課程計劃,在備課組長指導下,結合學情,完成“課程綱要”以及學期、單元、課時計劃的制訂,并以此確定課堂教學的進程依據。(2)科學編制課前的導學問題。能結合學習內容,科學安排與布置課堂預習與導學問題,樹立面向全體、關注學習困難學生的意識。(3)養成提前候課、按時下課的習慣。能夠提前適當時間到任教班級,檢查和督促學生做好課前準備,并與個別學生進行課前交流或學習檢查。不把教師的個人不良情緒帶入課堂,同時有計劃地安排教學進程,按時下課,不拖堂。(4)做好教學資源的準備。能夠根據教學任務,精心備課,為保證教學正常進行,提前做好教學前的相關實驗、資源準備,并自主檢查教學設備狀態,保證教學的正常需要。(5)幫助學生樹立課堂規則意識。能夠有效指導學生制訂課堂學習規則,注意采取“解釋、演練、強化、提醒、體驗”訓練程序,培養課堂學習的規則意識,使其有序參與課堂討論;注意引導學生珍惜學習時間,尊重他人發言,會與他人分享學習成果和學習經驗。能有效控制和化解課堂突發事件。(6)重視教學情境的創設。注意通過多種情境的創設,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與氛圍,激發與保護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高效地投入學習活動。(7)著眼學生問題意識培養。以多樣化的探究活動為載體,培養學生問題意識,能夠合理調節與控制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和主動探究,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8)根據教學任務選擇適合的課型。根據不同課型,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合理安排教學活動時間,規范地進行教學示范或實驗演示,通過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等多種教學方式,有效實施學科教學。(9)實施基于目標導向的教學。會規范編制課時教學目標,陳述發生預期學習的條件,并明確規定學習行為達成的標準或水平;能圍繞課程標準和教學目標進行教學,有效調控教學過程,對學習困難學生提供及時指導與幫助,最大限度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合理處理課堂偶發事件或破壞課堂紀律的行為,對學生的問題行為能機智地引導和調控,保證教學沿著正常軌道展開,避免基礎薄弱的學生過早掉隊。(10)合理運用信息技術手段輔助教學。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習要求,有效地將現代教育信息技術手段整合應用到教學過程設計中,促進教與學方式的轉變。(11)熟練使用多種教學方式組織教學。課堂上能夠熟練應用多種教學方式,促進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會控制各個教學環節或步驟的過渡時間,對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能進行有效的指導與評估,并結合合作學習的進展,進行適度的教學過程調整,促進和保證學生實現有效學習。(12)科學安排和實施反饋矯正。能夠針對學習目標,恰當運用課堂的矯正與反饋手段,及時了解和把握學生學習效果和狀態,有效鞏固學生所學內容。在教學中注意進行教學調控,對學生實施多樣化、激勵性的評價語言,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得學生最大限度地獲得成功的情感體驗,保證教學目標的高水平達成。(13)增加課堂提問的效度。能善于結合教學內容設計具有簡潔性、啟發性與導學性的問題,激發學生思維,促進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思考和理解;能把握提問的時機性、層次性、針對性和科學性,注意先提問后叫答學生姓名,提問后要留給學生適度的思考時間,并且能進行恰當的追問。(14)重視教學語言的錘煉。課堂語言應規范、簡潔,有啟發性、激勵性、幽默性,語言的內容能切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學習經驗,有效集中學生注意力,避免不必要的口頭禪(語),不對學生使用侮辱、歧視性語言;注意引導學生規范使用學科語言進行學習和交流。(15)科學布置鞏固性的作業。根據課堂教學的實施效果,結合學情特點,布置鞏固性的作業。作業內容應是所學內容的鞏固,作業容量適度,能啟發思考,不得布置懲罰性作業。作業的形式避免單一化,可以采取書面作業或實踐性作業;作業的內容應有層次性,可以給學生提供選擇;布置的作業教師必須事先做一遍,凡布置的書面作業應及時批改,實踐性作業應及時講評,學生作業中的錯誤必須及時糾正。
(二)“監測試卷的命題”課程模塊內容要點
在導師的指導下,職初教師應通過教學實踐、課例研修與自主反思等活動,達到如下專業要求。
(1)把握課程標準的內容和評價理念。學習和了解學科課程標準的“內容標準”和探究活動。知道“內容標準”和探究活動中各條目考查水平的具體要求與層次,對學科標準中的“評價建議”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把握學科評價的基本理念和原則,以及筆試內容考查的命題要求。(2)落實基于課程標準的目標分解。針對課程標準的“內容標準”和探究活動的具體條目,結合教材特點、學情特點,能對課程內容的具體目標進行初步分解,細化對課程內容具體目標的理解和認識。(3)掌握教學評價的基礎知識。知道有關命題編制的一般理論,了解評價一份試卷的常用指標,如均分、眾數、中位數、難度、信度、效度、區分度、差異系數、標準差與方差、標準分等基礎知識。(4)熟悉試卷命制的技術和流程。掌握基于課程標準開展試卷編制的一般過程,會根據命題任務,準確確定考查內容和水平要求,科學編制雙向細目表,合理確定考查覆蓋度,題型結構與分值,控制試卷總體難度、容量,注意試題語言、字體和圖表的學科規范,命制一份合格的試卷,制訂科學的評分標準或細則,并能根據網絡閱卷的需要編制合乎規格的試卷。(5)初步掌握三維目標達成的評價命題技術。能夠結合學科的課程標準,針對三維目標的具體內容,熟悉和掌握三類目標命題的一般特征和試題的呈現形式,科學編制信度高、區分度好的試題。(6)基本把握不同類型試卷的命制要求。能根據學科評價的功能,結合教學任務,命制形成性評價試卷和總結性評價試卷。能根據評價需要,制訂表現性評價的方案或評價量表。(7)規范落實學業試卷的評閱。根據試卷評分標準,合理判分。注意在評卷中收集學生典型錯誤信息,反思教學的得失;同時,能熟悉“網絡閱卷”的一般流程,掌握“網絡閱卷”的具體方法,并能利用閱卷平臺提供的功能,收集數字化的學生錯題信息或典型答題案例,并能結合閱卷數據進行書面的診斷分析。(8)實施學業監測后的診斷分析。根據試卷評分標準,能夠合理判分,并進行學生學業成績的判定與統計;能借助一定的質量分析系統或平臺的監測數據,進行任教班級學業質量測試后的診斷分析,形成學業質量診斷分析報告,并制訂教學改進方案或措施。
(三)“教學課例的研究” 課程模塊內容要點
課例研究,是基于日常教育教學中需要解決的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持續進行實踐改進,直至問題解決的一種研究活動。它將教師的研究、進修和日常教學實踐緊密聯系,具有基于專題、持續研究、見證效果、形成成果等特點。在導師的指導下,職初教師應通過教學實踐、課例研修與自主反思等活動,達到以下專業要求。
(1)認識教學課例研究的實踐意義。教學課例研究的目標指向職初教師個體課堂教學技能,著眼教師專業的成長。開展課例研究的目的是改進自我教學,發展自我,為自己而研究;通過同伴互助,幫助教師理解自己的教學行為,并在同事或同行間建立起牢固的、專業互助的伙伴關系。(2)明確教學課例研究的一般方法。知道課題研究是貼近教師專業實踐最為緊密的質性研究方式。其主體研究方法是基于教學中的問題,在行動中研究、行動中學習,一邊工作,一邊研究。具體可以采取觀察法、調查法、經驗總結法、行動研究法。(3)把握教學課例研究的基本流程。教學課例研究以問題為導引,基于教師自身專業提升,具體遵循確定主題、教學設計、課前會議、課堂觀察、集體反思、自我完善、總結分享、循環跟進的程序。(4)整合教學課例研究的活動形式?;谥黝}的教學課例研究的形式應避免單一化,力爭研究主題系列化;在一課一議的基礎上,可以將研究形式拓展為同題異構、同課一人多輪循環、同課多人多輪循環、基于網絡的團隊協作教研等多種形式。(5)規范教學課例研究的實施過程。能根據研究任務和專業研修需求確定研究主題和教學內容,切合研修專業需求和同伴認同態度,成立或組建研究團隊,合理進行研究的協作分工;能圍繞研究的主題,設計課例研究的實施方案,根據研究方案開展實踐研究。研究中善于建立對話互動的平臺和氛圍,著眼同伴互助,能夠聚焦主題開展對話,梳理和形成促進課堂教學問題改進的措施與基本經驗。(6)優化教學課例研究的技術手段。課例研修主要以課堂觀察為主,采取集中評課、議課的方式進行。應掌握課堂觀察基本方法,根據研究的側重點,科學制訂課堂觀察量表,開展課堂教學觀察實踐。初步熟悉和了解基于信息技術的視頻課例錄播系統,恰當地運用DV、手機、數碼相機等低成本技術工具,能夠進行視頻教學研究課例的診斷分析與研究。(7)初步掌握教學課例評課議課的方法。在開展教學課例研究實踐活動后,能根據課例評課的標準,聚焦主題,展開深入研討。評課議課應定量評價和定性評價結合,評課觀點的陳述應基于具體、典型的課堂觀察證據,不輕易做主觀性的價值判斷,對于課例實踐中任教教師專業優點的評述不吝嗇,對于專業不足的闡述要到位,不走極端,做到客觀、公正、準確。(8)善于提煉教學課例研究的成果。能夠帶著目的進行課例觀察,暢所欲言地表達;對研究的過程進行詳實的記錄和整理,并基于觀察數據,理清課堂教學改進的脈絡,并在此基礎上形成成果文本,得出有價值的結論,從而保證后續研究更加深入;善于挖掘課例研修的價值,針對課例中典型的共性問題,能轉化和上升為課題進行深入研究。
(四)“學生學法的指導” 課程模塊內容要點
在導師的指導下,職初教師應借助教學實踐、課例研修與自主反思活動,達到如下專業要求。
(1)把握學科學習規律。應初步把握本學科學習的一般特點和規律;知道學科認識過程包括感知、理解、鞏固、應用四個基本階段。能在學科學習中采取四輪學習方略(也把一節課分為四輪):第一輪——預習,查出障礙;第二輪——聽課,破除障礙;第三輪——復習,掃除障礙;第四輪——作業,學會應用。預習是為了對一節課初步感知,聽課就是為了更好地理解教材,復習是為了鞏固,作業就是對所學知識進行應用。能堅持“前移后續”的策略,培養學生“先預習再上課,先復習再作業,先思考再求助”的學習習慣,有效落實四輪學習方略的指導。(2)善于集中學生注意力。能夠從學習目的、學習內容難度、心理壓力、疲勞程度等方面進行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歸因分析;能指導學生采取放松訓練、調節學習難度、多感官協同、排除干擾等多種方法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3)學會制訂學習計劃。能根據學生特點,指導學生制訂學習計劃。制訂計劃要保證學習任務實現的可能性,明確哪些學習內容是必須做的,是否應該做的,是否能夠做的。同時要明確學習計劃落實的具體安排,計劃目標要求明確化,可衡量,可達成,符合實際,并且有時間限制。突出針對性、可操作性,提高學習整體實效。(4)學會有效聽課與筆記。指導學生領會聽課的作用,學會選擇性地進行筆記。學生不僅要注意把握每一節課的重點和核心,而且要根據自己學習的需要,選擇性地記載關鍵知識和疑難知識。在每章復習結束時,還要經常反思自己在哪些方面比較成功,哪些還存在問題。(5)有效開展學科訓練。明確學科練習和訓練的功能主要是鞏固、反饋與強化,作業訓練要精選試題,強調訓練的計劃性,著重練習的針對性。具體要求做到:一是加強習題選擇的典型性,學會一題多變,一題多解;二是加強錯題鞏固的自覺性,重視測試中錯誤類型的歸類,注意習題解題方法的歸納,注意定期進行錯題重做;三是注意習題訓練的科學性,抓好基礎訓練、專題訓練、模擬訓練,突出訓練方式的科學選擇,即要科學安排分層訓練、循環訓練、規范(性)訓練以及限時訓練,答題要克服猶豫心態,從而達到有效訓練的目的,留給自己思考的時間;四是加強習題訓練的規范性。習題訓練要注意規范化,處理好“求快與求準”“會做與得分”“難題與易題”的關系,避免粗心大意和熟題答案的思維定式的影響,避免“看錯、想錯、算錯、寫錯、抄錯”,抓穩基礎分,做到“該得的分一分不能少,能得的分一分不能丟”。(6)學會選擇教輔資料。資料是復習的補充,要指導學生 “抓綱務本”。抓綱就是要正確認識考綱對學習的指導作用;務本就是要充分利用教材,拓寬知識內容,延伸課后習題。挖掘教材,注意細節。一般一門學科配置1~2本綜合性教輔用書即可,堅持舉一反三,“以一當十”,即聽懂一題會解一類題,引導學生避免過分依賴資料的習慣性心理,決不能舍本逐末。(7)做好學生的心理輔導。注意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內驅力,對學生加強克服考試綜合焦慮癥或考試綜合恐懼癥的心理輔導,要讓學生能夠正確認識焦慮和壓力,合理歸因;合理確定學習目標,調整考試動機,將外部動機轉化為內部動機;提高對考試環境的適應性,擺正心態,避免怯場;學會積極的自我暗示、自我放松。(8)學會巧用草稿紙。指導學生平時的草稿要整潔,草稿紙使用要便于檢查。不要在一大張紙上亂寫亂畫,打草稿也要像解題一樣,一題一題順著序號往下寫。為了便于練習做完后的復查,草稿紙一般可以折成4~8塊的小方格,標注題號以便核查,保留清晰的分析和計算過程。(9)定期自主診斷。指導學生認真、客觀地對學習進行總結與反思,及時彌補,尤其是對薄弱環節加強反思診斷,及時確定查漏補缺的重點學科,保證學科的均衡發展。
二、中學職初教師校本研修課程的實施要求
中學職初教師校本研修課程的實施,應結合學校特點,總體上采取導師負責專業指導,職初教師落實知行結合、自主實踐與自覺反思,職初教師所在學校承擔過程監控與效果評價的方式。具體說,導師、職初教師、學校應分別落實課程實施的具體要求。
(一)校本研修教師課程實施的導師要求
(1)落實課程實施計劃。根據校本研修教師課程實施指南的基本要求,導師針對每一校本課程制訂課程實施計劃與方案,明確每門校本教師課程評估的基本要求,并要求職初教師了然于心。(2)實施課例研修指導。導師能在安排自身工作的同時,隨機觀摩和觀察職初教師的常態教學情況,有計劃地組織職初教師開展主題性、專題性、系列性的課例研修,主動聽取職初教師的匯報課,做好課堂觀察的記錄,能結合課堂診斷情況,給職初教師提出書面的教學改進建議和措施,并明確職初教師落實整改的時間要求。(3)落實課堂教學組織的指導。導師能對職初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組織的理論學習指導,結合自身教學示范,幫助職初教師形成課堂教學組織的基本規范。(4)落實學業評價的專業要求。導師能對職初教師的教學命題評價提出具體技術指導,定期對職初教師的學科命題提出任務性要求,明確具體數量和內容要求,能針對職初教師編制的試卷給予具體的專業指導,并落實書面改進意見,同時能保存好試卷命題改進的過程性資料,作為職初教師檔案袋評價的基本證據資料。(5)落實學法指導的建議。導師能給職初教師提供適合學科特點的學法指導建議,并在教學實踐中對職初教師學法指導的落實進行督促和檢查,為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供必要的專業支持。
(二)校本研修教師課程實施的職初教師要求
(1)虛心聽取導師專業意見。能按照校本研修教師課程指南的要求,虛心聽從導師的專業指導,規范落實研修的任務和要求。在教學實踐中,善于聽取導師的專業指導意見,進行課程研修和專業實踐。(2)定期開展研修總結。要能養成獨立思考的專業習慣,定期進行專業研修的反思和總結。針對課程研修中出現的專業問題,能主動思考解決辦法,并善于結合導師的指導意見,創造性地進行落實,不盲目從于導師的建議。(3)主動落實課堂研修要求。根據課堂教學組織課程研修的要求,圍繞課例進行專業研修,能主動定期觀摩和聽取導師的常態課,學習導師的課堂專長,并主動開展課例研究教學實踐,征求導師或同行的意見。(4)主動落實學業命題研修要求。能根據導師對學業試卷命題的指導意見,主動進行命題實踐,同時主動學習有關命題評價的相關理論,充實自我對學業試卷命題的評價理論水平;同時能夠根據研修的要求,在研修期間提供規定數量的學業試卷。(5)做好研修材料的積累。能夠根據導師要求完成各類專業研修過程資料和評估資料的填寫,并做好專業研修過程中各類研修課程過程性資料的積累,能夠選擇和提交體現專業研修成效的典型性材料。
通過這次網絡培訓學習使我對新課程理念下的教育教學又有了更深的認識。特別是我們工作室的《打造精彩課堂--讓我們的美術課堂更精彩策略初探》的分析、討論等,對指導我們今后的教育教學無疑是一劑劑靈丹妙藥。優秀教師精彩的課堂導入的策略、課堂結構的策略、課堂總結的策略、作業評價的策略、課前準備的策略使我茅塞頓開,幫助我解決了在教育教學方面很多的問題和困惑。通過培訓學習我還與各位教師之間相互交流、切磋,受益匪淺。下面就這段時間的學習談談自己的學習體會。
第一、通過學習,我的教育教學理念得到了加強,視野逐漸開闊,教育教學方法不斷更新。
第二、要做一位好老師,只有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和觀念,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才能教好學生。自身不斷的學習,才能摒棄舊的教學方法,把先進的教學模式引入課堂。通過培訓我認識到:“合作學習”、“主動探究”、“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這些新的教學模式給學生更加自由的學習空間,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理念,使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民主,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師生關系融洽,才能充分體現素質教育的根本目標。
第三、名師的工作室,為我們創造了一個前所未有的、令人耳目一新的學習環境。在這樣的學習環境里,我們除了能閱讀相關理論知識的文字圖片資料外,還可以觀看一些名師授課的視頻,觀摩各種類型的優質示范課錄像資料,另外,還可以通過論壇跟自己同專業的教師學員交流學習體會,加強學員之間的聯絡和交流,實現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第四、把培訓中學到的東西應用到實際的教育教學之中。()運用新課程理念指導教學,怎樣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參與性,從各個方面來培養學生探究事物的興趣和積極的態度,以培養學生的能力為中心作為重點。同時加強教師自身素質要高,能夠熟練駕馭課堂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中學地理教師;信息技術培訓;現狀;需求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7503(2015)17-0018-03
21世紀是信息數字化時代,信息技術成為人類社會發展的主旋律。面對日趨激烈的國力競爭,利用信息化手段培養大量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已成為許多國家的戰略選擇。教師隊伍建設是教育信息化可持續發展的基本保障,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是信息化社會教師必備專業能力[1]。因此,建設一支適應時展的高質量的教師隊伍,提升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才能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
任何的教育改革都是外在的,只有教師的積極有效參與,才能夠將外在的教育改革目標內化為課堂上的教學實踐活動[2]。因此,我國于2013年啟動實施了“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旨在通過提升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突破我國教育信息化發展遇到的瓶頸問題。但目前大部分中小學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較差,不能滿足教育信息化快速發展的需要,本文以2014年頒布的《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課程標準(試行)》為依據,探討中學地理教師信息技術應用的現狀和培訓需求,以使新一輪的信息技術能力提升培訓更加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
一、調查基本情況
1.調查目的
提升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融合是促進學校教育信息化應用的基本手段[3]。目前,大多數教師比較缺乏信息技術知識和能力,阻礙了學校乃至國家教育信息化的推進。為此,筆者采用訪談法和問卷調查法,主要從應用信息技術優化課堂教學、應用信息技術轉變學生學習方式及應用信息技術支持教師三方面了解城市中學地理教師信息技術應用的現狀和培訓需求,希望在新一輪的信息技術提升培訓中,切實提升中學地理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地理信息化教學能力和專業發展能力。
2.問卷設計
本次調查所用問卷是在分析2014年教育部頒發的《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課程標準(試行)》基礎上,參考大量文獻后編制的。問卷主要分為四部分,分別是教師個人基本情況、學?;厩闆r、中學地理教師信息技術應用現狀與培訓需求,最后是一道開放題“在信息技術培訓中,您最希望提升哪些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是對前面調查內容的補充。
3.問卷的實施
筆者于2014年11月-12月主要對洛陽市和開封市的城市中學地理教師進行了調查,共發放問卷118份,回收118份,有效問卷112份,問卷有效率為94.92%。
二、調查結果統計與分析
1.對多媒體教學常用設備操作比較熟練,需求度較低
由調查可知,地理教師對多媒體計算機、電子白板、投影儀、幻燈機、觸控電視和交互式電子白板等六種常見多媒體設備的使用現狀方面,操作較為熟練的是多媒體計算機、電子白板和投影儀,基本能滿足教學需要。而在所列多媒體設備的培訓需求方面,排在前兩位的是交互式電子白板和觸控電視,需求度分別是32.61%、26.52%。
2.檢索獲取數字教育資源的能力較強,對優秀數字資源的需求也較高
據調查可知,經常下載地理數字教育資源的教師比例最高,達到了60.71%;想嘗試但不會和從不使用數字教育資源的地理教師僅有10人??煽闯?,大多數地理教師具有主動運用信息技術的意識,也具備搜索和下載地理教育資源的能力。但現有網絡資源存在商業化較強、共享度較低的問題影響了現有資源的利用率。因此,高達97.33%的中學地理教師希望在信息技術培訓中了解一些獲取優秀地理數字教育資源的途徑和方法,以幫助其提升運用數字教育資源進行地理教學的能力。
3.教學通用軟件的掌握狀況不太樂觀,但其需求度較高
問卷主要調查了文檔處理、動畫制作、音頻與視頻處理、多媒體課件制作等六種通用軟件的掌握情況。統計結果表明,地理教師普遍對文檔處理顯示軟件(如PPT、Word)操作較為熟練,比例高達91.87%,而對其余軟件使用現狀并不樂觀,尤其是多媒體課件制作(如flash、AuthorWare等)和動畫制作軟件,一半以上的教師幾乎不會使用。
關于地理教師對上述軟件的培訓需求情況,按照需求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動畫制作、音視頻編輯、圖片處理、多媒體課件制作以及文檔處理顯示軟件。此外,在訪談過程中,地理教師認為,他們目前對Word文檔的操作水平能滿足其教學需求,無需加強培訓,而對于信息化教學使用最多的PPT,他們希望能進行較深程度的培訓,如插入動畫、超文本等,提高其制作高質量課件的能力。
4.地理學科專用軟件的掌握狀況很不樂觀,但需求度較高
如圖1教師常用地理教學軟件的情況調查可知,地理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使用最多的地理學科專用軟件是谷歌地圖,應用頻率達到了30.42%。谷歌地圖因簡單易學、上手快得到了大部分地理教師的青睞,因此,在教學中使用得較多。其次是Word(繪圖功能)、Google Earth和Photoshop(繪圖功能)。而在地理教學中使用較少的是GIS、3Dworldmap和Marble,所占比例之和僅為9.16%。從整體來看,地理教師對地理學科軟件的應用現狀很不樂觀,缺乏主動使用地理學科軟件的意識?!D1 教師常用地理教學軟件的情況調查
通過進一步調查發現,91.96%的地理教師希望信息技術培訓能夠提高其操作地理學科專用軟件的能力。而少數地理教師選擇不需要培訓地理學科專用教學軟件的原因,主要是受學校教學條件的制約和豐富的網絡教學資源的影響。
5.簡易多媒體環境下地理教師教學能力較強,需求度也較高
在訪談過程中,大多數地理教師認為,他們能夠在簡易多媒體環境中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僅有部分教師認為其教學能力還有待提高,特別是信息化教學中的教學設計方面。但由進一步調查得知,高達91.96%的地理教師仍然希望自己進一步提升簡易多媒體環境下的地理教學能力。
6.交互多媒體教學環境中的教學能力較差,但需求度較高
調查得知,在教學中能較熟練操作交互式電子白板基本功能的地理教師所占比例為20.53%,而79.47%的地理教師不能熟練地運用交互式電子白板,表明地理教師在交互式多媒體教學環境下的教學能力普遍偏低。此外,大多數地理教師不能熟練操作交互式白板的交互功能,更不熟悉白板的內置資源與地理學科軟件。而教育信息化越來越重視交互式多媒體設備在教學中的運用,大多數地理教師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因此,高達90.17%的地理教師希望加強交互式電子白板的相關培訓。
7.教學各環節運用信息技術的情況良好,需求度高低不一
對地理教師在各教學環節使用信息技術情況的調查發現,被調查的所有地理教師都有在教學各環節使用過信息技術和數字教育資源,其中,課件制作和課堂講授環節使用信息技術頻率最高,所占比例分別為21.52%、19.07%;而利用信息技術和數字教育資源較少的教學環節是教學評價與反思。經調查可知,地理教師對技術支持的課堂導入、課堂講授、總結與復習、教學評價以及學生地理空間能力培養的培訓需求層次不一,其中,對信息技術支持課堂講授的需求度最高,達到了96.43%。
8.應用網絡學習空間和網絡教學平臺的狀況不樂觀,但需求度較高
調查數據顯示,61.61%的地理教師不了解“網絡學習空間”和“網絡教學平臺的”的概念和功能,僅有10.71%的教師對其比較了解,從整體來看,大部分地理教師不具備應用網絡學習空間和網絡教學平臺的信息技術能力。在有關培訓需求的調查中,82.14%的地理教師希望通過培訓提升自己應用網絡學習空間和網絡教學平臺的能力,但由于學校不具備相關教學條件和多數學生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較差,他們僅想對其基本的操作功能做些許了解。
9.數字化環境下構建新型教學活動的現狀不太樂觀,但需求度較高
數字化環境主要指網絡教學環境和移動學習環境。從調查的數據可看出,地理教師在網絡教學環境和移動學習環境中構建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活動的現狀很不樂觀,63%以上的地理教師沒有組織過相關的教學活動。又經分析可知,地理教師對在網絡教學環境和移動學習環境中開展自主合作學習活動的需求度均較高,所占比例分別為81.25%、77.68%。
10.應用信息技術支持教師專業發展的現狀不樂觀,但需求度較高
教師工作坊和網絡研修社區是支持教師進行學習、研討、交流等活動的網絡平臺,保障了教師開展常態化研修。調查可知,完全不了解兩者概念和功能的地理教師有86人,占總人數的76.79%,而對其了解的地理教師僅占總人數的7.14%,可看出,信息技術支持的教師專業發展新途徑并沒有引起大多數教師的關注。統計發現,地理教師對于信息技術支持的教師專業發展的培訓需求較高,83.03%的地理教師認為需要加強這方面的信息技術培訓。
三、調查結論與反思
在上述具體調查結果分析的基礎上,總結出城市中學地理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現狀和對信息技術培訓的需求,主要結論有以下幾點。
1.從整體來看,地理教師的信息技術知識現狀不太樂觀
對調查數據分析可知,大部分地理教師信息技術知識比較匱乏,信息化教學水平不高,尤其是應用地理學科軟件進行地理教學的能力、教學通用軟件的熟練操作程度及在信息技術環境中構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活動等方面。
2.地理教師在應用信息技術優化課堂教學方面需求較高
總結與分析中學地理教師信息技術知識需求情況發現,信息技術知識需求度排在前兩位的是優秀地理數字教育資源和信息技術支持的課堂講授,而教師對應用信息技術轉變學生學習方式方面的需求度普遍較低,如:網絡學習空間、數字化環境下新型教學活動的構建等。
3.信息技術支持教師專業發展的理念未深入人心
教師工作坊和網絡研修社區是目前信息技術支持教師專業發展的主要途徑,而大部分地理教師對其不了解,也很少有人參與。這表明教師對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促進自身專業發展方面還沒有形成完整的認識,教師常態化的專業發展手段仍停留在了傳統的繼續教育方式上。
教師是推進教育信息化的執行者,其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直接影響著信息化教學的深度和廣度。培訓機構需堅持以受訓教師的學習需求和興趣為導向,分析不同學科教師的不同學習需求,才能使培訓達到預期目標[4][5]。關于中學地理教師信息技術培訓的研究還需要系統的分析所有的地理教師尤其是農村中學地理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現狀和培訓需求,進而構建適合中學地理教師的信息技術培訓課程內容體系,切實提高信息技術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關于實施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 的意見[Z].教師廳[2013]13號文件.
[2] Armstrong, P. Teacher pay in South Africa: How attractive is the teaching profession[R]. Maitland: South Africa,2009,15- 18.
[3] World Bank.ICT in School Education (Primary and Secondary).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for Education in India and South Asia[R].Washington, DC: info Dev/World Bank,2010.
從基礎階段早期開始培養外語人才是基礎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無論對這個任務的目的與效果在現時有多大的異議,我們的小學英語教學正在這個任務的驅動下努力前行。我區的英語教師大多已從教十余年的時間,工作越久,對專業知識的掌握難免就越僵化、不靈活、少新鮮,也就越希望得到相應的、行之有效的、系統的培養與培訓,以期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有的放矢、更好地開展工作,這也是我們建構并實施培訓課程的初衷。在實施的過程中有成功有不足,有收獲有反思,更重要的是讓我開始有了真正意義上的對學科課程建構的思考。
1.對已實施的培訓課程的思考
雖然準備的時間比較長,但真正理解培訓和課程還是在完成這次培訓之后。培訓的過程既是對一線教師的一次專業引領也是對自己工作的一次專業提升,在具體實踐中讓自己的思路變得逐漸清晰起來。
1.1 對培訓的理解。培訓的目的就是使其成員通過一系列的學習,在態度、知識、技能和行為上有所變化,從而適應組織發展的需求,提高組織成員的工作效率。英語教師培訓就是在專業發展基礎上,將一般理論個性化與教師個人情感、知識、觀念、價值、應用場景相融合的過程,是一個英語教師主動發展自己,反思自己的教學,觀察自己的課堂行為,評估自己的教學效果,開展教學行為中的科研,在教學中不斷拓展自己的一個過程。
1.2 對課程的理解。新時代要求小學英語教師不僅具備優秀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英語教學基本理論知識,還應該具備良好的教育教學理論基礎知識,同時,掌握較高的教學技能,很強的科研能力,自我反思能力以及信息技術操作技能和應用信息技術開展小學英語教學和研究的能力,將先進的教育教學觀念與技能和小學英語知識體系有機結合,采取有效的方式組織小學英語的教與學的活動。那么我們所設計的課程就應該以此為目標,從宏觀的角度來設計課程的整體框架,從微觀的角度來設計能將具體理念與具體實踐有效結合的課程內容,以系列化的方式來盡量涵蓋這些內容。
1.3 對首次培訓的總結
1.3.1 有關培訓內容:雖然在課程方案匯報時讓領導感覺自己的課程內容過于理論化,但是自己的初衷是想將每一個問題的培訓都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有限的時間內用通俗的方式將理論與方法都傳遞給我們的一線教師。因此在培訓的過程中我全部采用了教師們都親歷的優秀課例和實際使用的教材內容為范例進行講解,教師們都覺得聽得明白,并能直接在實際教學中進行模仿運用,較有實效。
1.3.2 有關培訓方式:我采用了三種方式,首先是自己全程站著上課,這個視角能更清晰地觀察每位教師的聽課狀態,更利于自己與教師們的視線與情感交流,同時通過這種方式讓教師看到自己的辛苦付出,激發她們的教學同感;其次是設計了讓本學期參加學科教研活動的教師介紹課例打磨實錄和團隊學習匯報的環節。課例打磨實錄為這些優秀教師搭建更多的展示平臺,延續她們的成功感,對其他教師也是一次真實的勵志教育,而團隊匯報則使每位教師都有任務,用任務驅動法使全體教師都能參與研究討論;再次是設計了比較嚴格的評價制度,從出勤、發言到交流討論都做了比較明確的規定,因此教師們能夠認真聽講、主動思考交流,并積極匯報。用這些明暗結合的方式來達到更佳的培訓效果。
1.3.3 培訓后反思:雖然此次培訓受到了教師們的肯定與贊揚,但在培訓過程中還是覺得自己對有些問題的講解不夠清晰、深入,需要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在時間的掌控上欠缺經驗,還缺少將問題系統化的能力,所以感覺呈現給教師的東西還不夠立體,教師在一線遇到的問題是綜合性的,而在培訓中所學到的還是分散的點,如何在培訓中跟教師一起將點穿成線再組成面,更有實效地指導教師進行教學是個新的課題。
2.對未來實施的培訓課程的思考
2.1 明確自身水平實際,以專業理論書籍為指導。一個人能做什么取決于他已經做了什么和他想要做什么。已經做了什么決定了他的認知水平與經驗,想要做什么決定了他的努力方向。我現在迫切需要的是大量的專業閱讀,用閱讀來豐富提升自己的內涵,而且只有以專業理論為基礎的培訓課程才能為教師終身的專業發展提供持續的、鮮活的、有著時代氣息的、不斷進發出創新理念的外部環境。
2.2 明確設定課程目標,以我區教師實際為基點。每一次培訓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起著至關重要的一項對策應是課程目標的正確確立。有了清晰而明確的課程目標,就如同航船有了航燈,是保證課程培訓順利開展的必然條件。因此設定的階段課程目標應該是與我區英語學科研修目標相一致,符合我區教師自身水平、能力現狀實際的。
2.3 系統安排課程內容,以學科研修工作為支架。進行課程培訓是要以問題入手,啟發或傳授給教師解決教學過程中遇到問題的對策,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和能力,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讓教師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和價值。從什么樣的問題入手,什么樣的問題是共性的,是阻礙教師發展和學生學習的,這都要從平時扎實的學科研修工作中去尋找。可以先設定課程總體框架,再按照主題在研修工作中積累問題,充實內容;也可以將學科研修工作中發現的問題系統分類,組成系列的培訓課程,學科研修工作既是課程的支架,也是課程服務的對象。
2.4 探究培訓課程的有效性,以教師專業發展為目標。培訓課程的有效性,可以理解為對于教師培訓結果的評價,這種評價涵蓋了教師培訓的效果和教師培訓的效率兩大方面。我們應當思考的最終目標不應當是在培訓課程中提供給教師什么,而是教師通過培訓課程改變了什么。對于參加培訓的教師來說是自己的觀念、能力、知識和技能向著積極的方向改變了多少,而對于我們設計者來說就是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利用最小的物質投入,獲得被培訓教師的最大改變。我們的最終靶向目標是教師的專業發展,促進了教師的專業發展才能證明我們的培訓課程最終是成功的。
希望自己的思考能積淀出思想,幫助我建構出豐富有效的學科培訓課程,使船營的小學英語培訓課程成為船營教研一道獨特的風景,也使我的老師們能在課程培訓中成長、成熟,實現自己的職業價值!
參考文獻:
[1] 李晴.當前新課程教師培訓值得注意的幾個問題7J〕.地理教育,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