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3 15:16:4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經濟學與生活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三農問題,《農民的道義經濟學:東南亞的反叛與生存》
“三農問題”[1]是我國當前建設中面臨的最大問題和挑戰,它與城鄉二元結構問題,西部大開發問題緊密相連。這一問題不解決,我國的現代化就難以真正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也就不能真正的實現。故此,歷屆政府高度重視,并在黨的十六大、十七大報告中作了特別強調。學界對這一中國當前最大的現實問題也極為關注,研究成果不勝枚舉,研究內容更為廣泛,成為當前經濟學理論界討論的熱點問題之一。在眾家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筆者有幸逢閱了美國耶魯大學政治學和人類學家的《農民道義的經濟學:東南亞的反叛與生存》一書,受益匪淺,感觸頗深,誠然此作之說可為我國農民問題的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一、《農民的道義經濟學》簡介
詹姆斯????C?斯科特于2001年和2004年先后兩次在中國發行的《農民道義的經濟學:東南亞的反叛與生存》一書,以其獨特的研究視角和學術魅力,在我國學界引起了強烈的反響[2]。該力作集中反映了科斯理論闡釋與個案分析相結合的實證主義研究特色,從現實出發來考察東南亞農民生存倫理和反叛邏輯。通讀此作,我們很容易發現作者深厚的人文關懷主義情操,他是真正站在農民的立場,深入農民的心理行政管理畢業論文,為社會的弱勢群體說話的學者。書中大膽采用了經濟學和人類學的研究成果,從理論上構建了“生存倫理”對農民經濟活動的重要意義,肯定了其規范性和道義,并實證了“安全第一”原則的決策性和普適性。正如譯者所言,本書是一部真正從農民的角度出發,更為現實的考察農民生存和反叛問題的力作。它對研究亞洲乃至世界其它國家的農民問題,都有著極為現實的借鑒意義。
二、啟示――“三農問題”
透過此書看當今中國社會的“三農問題”,啟示重重。筆者認為 “三農問題”要根本的解決,也要深入農民的心理,站在農民的立場解決問題,而不是紙上談兵。雖目前國家已投入人力、物力來改善農村環境、提高農民收入、增加農業產值,然大量問題尚未解決,大部分農民的貧困問題依然存在,這將很大程度上影響我國各項事業的發展進程,必須高度重視。筆者在接受詹姆斯????C?斯科特思想與理論的基礎上,綜合國內對“三農問題”的研究成果以及部分個人調查結果,依據現象學的部分理論,對當前我國的“三農問題”提出以下三點建議:
(一)切實發揮政府的援助機制
《農民的道義經濟學:東南亞的反叛與生存》一書指出:“在家庭之外有一整套網絡和機構,在農民生活陷入經濟危機時常常起到減震器的作用。一個男性親屬、朋友、村莊、有力的保護人,甚至包括政府(雖然較為罕見),都會幫助度過疾病或莊稼歉收的難關。”這就是斯科特所說的援助機制。但顯而易見的是,作者對政府援助行為的可靠性難以置信,認為“傳統的國家和現代國家都能幫助農民生存下去。然而國家的援助,如果說總會有的話,也是很難靠得住的”。當然這只是作者的主觀理解,不管怎樣,政府的援助還是存在的。尤其就我國當前的社會而言,政府對“三農問題”極為重視和關心,但重視關心的效果如何,就需要考究了。因此,筆者認為政府應該切實發揮其最基本的援助職能。然當下中國農民的基本生存已不是問題,政府的資助已漸趨落實并明朗化,如農村教育、鄉村交通建設及農稅取消等等。話雖如此,但我們政府一直所倡導的建設新型農村并沒有實現(只有小部分),農民只是暫時滿足了基本生活,而在廣大農村,子女上學及醫療問題依然很嚴重,貧困依舊是農民的心病??傊r民脫貧的目標遠遠沒有實現,治富就更不用談了。因此就需要政府伸出援助之手,解民于危難之中行政管理畢業論文,切實發揮其援助機制,盡可能地縮減貧富差距,實現共同脫貧,共同富裕。
那么,政府如何更好的發揮其援助機制呢?《農民》[3]在對“剝削”進行了現象學分析時指出,“為了達到剝削農民收入的一定平均值的目的,精英階層可以有極為不同的方法。雖然農民對任何此類索要都會感到不滿,但使他感到自己被剝削的最為嚴重的是那種最經常的威脅其生存要素的、最經常的使其面臨生存危機的索要。在農民詢問被拿走多少之前,他先要問的是還剩下多少,他要問涉及農民利益的制度是否尊重其作為消費者的基本需要。”從這段闡釋我們可了解到,農民真正需要的是維持基本生存的安全感。回歸到政府的援助問題上來,我們發現農民需要的其實很簡單,就是“安全第一”的生存。簡言之,政府保證了農民的安全感,自然就保住了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我們經常宣揚,現代社會農民要治富,就要發展副業,創辦自己的企業。然而,斯科特給我們揭示了一個重要的農民行為――規避風險行為。并引用了生存農業經濟著作的話作為解釋,即“對于勉強生存的農民來說,可惡的風險會相當厲害,因為高于期望值的利潤也許抵消不了低于期望值的回報所造成的嚴重損失”,如此就需要政府來解決農民的風險問題。筆者認為,政府應發動群眾挖掘地方特色資源,發展地方特色產業,并首先由政府在本地創辦企業,作為示范點。這一方面可以給農民提供就業崗位,保障其“安全第一”的生存;另一方面可以吸納技術人才,尤其是大學生,也就相應解決了部分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在政府的引導之下,一些有思想有能力的農民看到創辦企業的益處,也就必然加入到創業的行列中來。長此以往,毋庸置疑,整個農村的經濟就會慢慢發展起來,農民的基本保障和治富問題也就相應的解決。
(二) 加強農民的專業知識教育
《農民的道義經濟學》中指出:“安全第一原則并不意味著農民屈從于習慣:即使是可以避免的風險也不敢承擔。當旱季作物、新種子、新種植技術以及市場生產等新事物提供了明確的、實質上的收益并且對生存安全沒有風險或風險不大時,人們會看到農民們是沖到前面的。”如此說來,農民需要進行一定的革新[4],只要不是高風險的革新,但是“大量農民的革新行為具有孤注一擲的特征,這使得農民不得不為未知事物而拼搏一番的經濟背景同其常見的懷疑主義謹慎態度”行政管理畢業論文,因此,農民要通過革新改善自己的境遇,就要承擔一定的經濟風險,而這種經濟風險只要不是很大,農民就可以堅持下去,不幸的是風險超過預期目標就必然中途放棄甚至破產。在安全第一原則的限制下,農民不會去冒險,只會選擇投資少而風險也小的革新,慢慢改善。
鑒于上述一系列農民自身的主觀和客觀原因,要設法改變農民的生活境遇,降低經濟風險,在保證安全第一原則的基礎上轉變農民的思維,達到投資少風險小的經濟目的,同樣需要政府這一強大支柱。從長遠利益考慮,解決本質問題,筆者認為應該加強農民的專業知識教育,把新的技術、新的經營理念、新的作物品種、新的行業選擇等定期傳授給他們(當然初期是針對農民中的精英階層,因為他們有對新事物的優先和樂于接受能力),使農民掌握更多的專業技術(如防蟲、播種、育苗等技術)。這樣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不必要的損失,并減少風險,以增加利潤。當農民真正看到教育帶來的現實利益時,必然會全身心地投身于農業生產。如此不僅提高了農業生產率,最主要的是農民的生活得到了安全保障,政府的作用也就真正的發揮出來了,其形象也相應的提高了。并且,通過接受教育,農民的個人素質也相應提高,并更能深刻體會到知識的作用,這就對教育在農村的普及起到催化作用,。如此良性循環,相信我國的農村、農民、農業問題就會穩步、良好的解決。
當然筆者的觀點有一定的空想成分,這一政策要真正實行是不容易的。由于廣大農民同胞知識水平非常有限,認為教育只是年輕一代的任務,他們多年的經驗積累是不需要進行教育的,而且可能對農業知識教育有排斥心理(不懂其中的摘要農民中的精英階層的支持,然后再將其經驗傳授給其他的農民。等農民看到了新技術的成果時,自然就投身于學習及實踐中去。
(三)整合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斯科特在《農民的道義經濟學》中引用了S?愛潑斯坦的一句話:“賤民階層之所以樂于接受這種給予這種固定報酬的制度,是因為即使遇到災年它也給予安全保障”。對農民而言,穩定的安全保障比市場經濟利潤等重要,而土地就是農民最穩定的保障。因此行政管理畢業論文,對土地的優化分配和合理利用是關鍵。當然,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實行的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然而現代科技日新月異,以家庭為主的小塊土地已不能適應現代科技社會發展的要求。在調查中我們可以明顯的發現小塊土地的效率低下問題。由于整塊的地被分成若干個小塊頭,尤其是在平原地區,本來大型的機器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作業,但是由于地形問題或是面積問題,導致大型先進的機器作業很難實施,只能進行小機器作業,效率相對底下,而且耗時耗力。再者其農產品(如小麥)在市場上進行銷售時,必然會因為量少且質不高而廉價出售,如此,農民的經濟收入就明顯降低,若遇上災年后果不堪設想。因此,很多農民覺得發展本業不能維持正常的生活,不得不背井離鄉,外出打工,農民作為一種特殊的群體進入城市,搖身變為農民工,并成為現代城市一道新的風景線。他們的生活狀況、心理健康成為近年來社會關注的熱點??梢娡恋貙ΜF代的中國農民而言已經不是最穩定的收入了(當然是最基本的生存保障),要提高和改善農民的收入及生活水平,就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從農民的本業――土地出發,對其進行優化管理及合理利用。
那么怎樣施行此項任務呢?筆者認為應重新整合土地,即全部沒收農民的土地,并將土地轉讓給承包商,再由政府發給農民固定的生活補助(當然是要滿足農民的生存),這樣農民的生活得到保障,有穩定的收入,可以像產業工人或公務人員一樣,每月有固定的工資。如此農民為了生活的更好,外出務工,就可得雙份的工資,社會上存在的看不起農民的思想也就慢慢的消失,農民的待遇提高了,整個社會也就和諧了。再回到土地上來,承包商可以利用大片土地進行大機器作業,不僅效率高,省時、省力,而且經過專業技術的指導(承包商有條件雇傭農業專家進行技術指導),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也就隨之提高。這種上下兼顧的政策才是解決三農問題之道。
綜上所述行政管理畢業論文,要真正解決好“三農問題”,需要政府的財政支持和政策轉變,在保證農民“安全第一”的生存原則之下,通過一定的援助機制及智力支持幫助農民脫貧治富,協助農村發展事業、推進農業進入現代化軌跡。
三、結語
詹姆斯????C?斯科特的《農民道義的經濟學:東南亞的反叛與生存》這部力作對農民問題進行的深刻剖析對于我們解決“三農問題”有很大的啟示,無論是理論闡述還是個案分析,都本著客觀的原則,聚焦于農民的切實感受和切身利益,這種替弱者說話的個人主義情操實為可貴。中國作為農業大國,處理好農民問題是重中之重,而解決農民問題的關鍵就是要理解農民,滿足農民的心理需求,從農民的切實感受和切身利益出發,真正站在農民的立場上,而《農民道義的經濟學:東南亞的反叛與生存》就是很好的理論與實踐教材,從中汲取營養,才是治“三農問題”之本。然該力作是以東南亞農民為例進行的考察研究,是否符合中國農民的實際尚存爭論,但筆者認為其理論(如生存倫理,安全第一原則)是完全可以解釋中國乃至亞洲所有農民的實際狀況的。基于此,筆者在粗淺理解該作的基礎上,對我國的“三農問題”提出一點看法,意在對此問題的解決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美]詹姆斯????C?斯科:農民道義的經濟學:東南亞的反叛與生存 ,譯林出版社,2004. 5
[2]馬遂:中國三農問題研究,中國時政經濟出版社,2003.3
【關鍵詞】生態倫理學;生態經濟學;馬克思;社會歷史哲學;現實意義
當下,國際金融危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我們發現這次深刻的經濟危機,可能引起全球性的決策機制空前的改變,生態問題在可見的將來必然會成為經濟政策的主導因素之一,整個生態運動的理念也將會產生一次歷史性變化。這樣,無論在西方,還是在中國,政策制定者既有的觀念系統必須適應新的挑戰。中國政府在其既有的觀念系統中要找到相應的思想資源,并不困難,問題在于需要在本土實踐中根據這種資源,不斷作出切題的再思考。
一、生態運動的價值論階段及其局限
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盡管利奧波德(Aldo Leopold)早在上世紀四十年代就提出了“大地倫理學”的概念,但學者群體系統地回應生態危機、構造生態哲學僅僅有45年左右的歷史。這幾十年間,人文社科界的生態學說風起云涌,頓成西方學術界之顯學,學派林立,并且涌現出人類中心主義(anthropocentrism)與生態中心主義(ecocentrism)兩大陣營的爭論。不管以人類為最高的價值目標,還是以自然系統為最高的價值目標,這些生態學術運動的主線是一種價值學說,換言之,生態倫理學是這45年來整個生態哲學和生態社會科學的軸心。但是過分地從倫理學角度考慮我們的生態困境,不可避免帶有強烈的局限性,其缺陷主要有以下兩方面:
論文摘要:關于勞動價值論中勞動創造價值、物化勞動是否創造價值以及勞動價值論的現實指導意義等問題的認識,必須建立在尊重勞動價值理論的基礎之上。
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創立100多年來,一直存在多方面的爭議,其中包括價值是不是由勞動創造的,勞動價值論以現實指導意義何在,物化勞動是否創造價值等等。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生產自動化、電子化甚至電腦化的出現,生產中需要投入的活勞動要素相對減少,而需要大量資金投入的包括機器、設備、新工藝、新產品在內的資本要素,即物化勞動要素卻急劇增多,很多產品似乎不需要人的活勞動參與就能生產出來。那么,該如何看待這些問題?筆者認為,討論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必須采用全面的觀點,整體地看待勞動價值論的真正含義。
一 關于勞動創造價值問題
勞動價值論從無產階級立場出發,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方法揭示出“人類的抽象勞動是商品價值的唯一源泉”這一原理,為以后的無產階級革命提供了堅實的理論根據。伴隨科技進步和社會生產力的日益發展,特別是今天社會主義社會形態下的經濟關系、勞動過程,均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因此,“結合新的實踐,深化社會主義勞動和勞動價值論的認識”,已經成為新的歷史條件下面臨的一個重大理論命題。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早期著作中曾表現了對價值問題的極大關注。馬克思的博士論文《德謨克利特和伊壁鳩魯自然哲學的差別》(1841)中,曾對人的自由與必然和反對神本主義價值觀等問進行過探討。在《資本論》、《政治經濟學批判》手稿和其他經濟學著作中,馬克思對各種不同意義的價值概念作過考察和把握。他首先嚴格區分物品的使用價值和商品價值、交換價值,立足于對交換價值及其內在尺度的考察,揭示了商品生產的秘密,從而在勞動價值論的基礎上創立了剩余價值學說。在這個過程中,馬克思面對利用混淆商品價值與使用價值來否定他的政治經濟學理論的庸俗經濟學觀點,進行了堅決的、毫不妥協的斗爭。他反復強調一般意義上的價值和使用價值同政治經濟學意義上的價值“毫無共同之處”同時,馬克思并未因此而將它們的差別絕對化,并未否認在一般科學的范圍內研究使用的價值的意義。
在以往的經濟學著作中,“價值”一詞有時表示商品的價值,有時表示交換價值,有時則表示使用價值,其含義往往只有根據上下文聯系及作者的思想才能具體地確定。雖然一些英國經濟學家曾有用“worth”(價值)表示使用價值、用“value”(價值)表示交換價值的習慣,但無論是日耳曼語源的“worth”,還是羅馬語源的“value”,都只是“價值”一詞的兩種不同語言符號形式罷了。為了避免象這樣多義地使用“價值”一詞所造成的混亂,馬克思對“價值”、“交換價值”、“使用價值”這三個概念作了明確的區分,并分別用三個不同的詞,且Ⅱ“value”、“usevalue”、“exchangevalue”來表示它們。換句話說,在馬克思的經濟學著作中,與價值問題直接相關的,實際上有三個概念,其中,“價值”概念指的是商品中所凝結的社會必要勞動,“交換價值”概念指的是商品價值在社會交換過程中的表現形式,它們都是經濟學領域的概念;而“使用價值”概念則不完全是一個經濟學概念——只有“作為交換價值的物質承擔者”的使用價值,才屬于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那樣,“作為商品的使用價值,不屬于政治經濟學的研究范圍”。
勞動價值論認為,只有勞動才創造價值(“value”),而且是活勞動,不是物化勞動,它強調勞動價值論中“勞動”二字的含義及其理論價值。它強調和認可了勞動在創造社會財富方面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揭示和確認了勞動是人類存在、發展的動力和條件。
馬克思認為,價值是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在商品中的凝結,價值實體是抽象勞動;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該商品的勞動量,即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生產商品的勞動量是衡量商品價值量大小的唯一尺度;從價值量的變化規律來看,商品的價值量與生產該商品的勞動量成正比,與生產該商品的勞動生產率成反比。商品價值量的變化,歸根到底是由勞動量的變化引起的。勞動生產率的改變,并不直接改變商品的價值量,而僅僅是改變生產單位商品所需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從而影響單位商品的價值量。
與馬克思所處的時代相比,今天人們生產產品、創造價值的勞動,不再是以生產簡單工具和簡單日常用品為基礎的,只需要很簡單的工藝流程就可以完成的簡單勞動,而是需要許多現代化的機器設備等資本要素的社會化大生產條件下的復雜勞動,生產和消費之間的鏈條也大大地拉長了。但是,即使是最復雜的生產工具和機器設備,如果向前層層推移,最終都歸結于人類的活勞動,勞動在社會生產過程中仍然起著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勞動創造價值仍然是正確的。
二 關于物化勞動是否創造價值問題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眲趧右纬蓛r值,光靠勞動自身還不行。如果只有勞動而不具有諸如土地、機器、原材料等物質生產要素,無論如何是生產不出商品來的。沒有商品,自然也無價值可言。關于產品的生產要素,馬克思明確指出:“不論生產的社會形式如何,勞動者和生產資料始終是生產的因素作為產品的生產過程,“勞動過程所需要的一切因素”,包括“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即生產資料和勞動力”。 ‘脅”“勞動并不是它所生產的使用價值即物質財富的唯一源泉。正象威廉?配第所說,勞動是財富之父,土地是財富之母可見,在任何社會和任何時代,勞動力和生產資料都是產品的生產要素,這是馬克思關于生產要素的基本觀點。
近年來,有人認為,生產的過程是一個由活勞動與物質生產要素共同作用的系統工程,勞動與資本彼此之間誰也離不開誰,因此,不能說剩余勞動僅僅是由活勞動創造出來的。尤其在今天,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物化勞動包含了大量的科技因素,具有巨大的生產能力,發揮著不可替代的、越來越大的作用,否定它在價值創造過程中的作用,就不能客觀地、科學地、正確地認識先進技術、先進設備、新材料、新工藝的作用和功能。因此,認為應該是價值及剩余價值是由物質生產要素和活勞動共同創造的。 我們認為,物質生產要素雖然不是價值的源泉,但它在價值形成過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物質生產要素本身的價值是商品價值的組成部分。物質生產要素本身也是商品,也有價值。它的價值通過具體勞動轉移到新產品中去,成為新產品價值的組成部分。需要指出的是,在商品生產過程中,物質生產要素的消耗只有在社會“平均消耗”的情況下,其價值才能轉移到新產品中去。如果大于社會“平均消耗”的范圍,就意味著物質生產要素的浪費,超出部分的價值不能轉移到新產品中去。反之,如果大力節約物質生產要素,使物質消耗大大低于社會的“平均消耗”,就有利于降低生產該商品的個別勞動時間,從而有利于商品生產者實現更多的價值。其次,先進的物質生產要素有利于勞動者從事復雜勞動,在單位時間內創造更多的價值。同樣的勞動者,如果他們使用的勞動工具不同,在同一勞動時間內生產的產品數量就不同,創造的價值也不同。但是,物質生產要素的先進程度要與勞動者的素質相適應,不是越先進越好。
但承認物質生產要素在生產商品價值中的作用,并不否定勞動是價值唯一源泉這個勞動價值論的基本觀點。這是因為:第一,前者說明的是商品價值形成的條件,沒有這些條件,就不能創造商品價值;后者說明的是商品價值形成的源泉,沒有勞動這個唯一源泉,無論物質生產要素多么先進,多么豐富,同樣創造不出商品價值。第二,物質生產要素對商品價值的作用是通過勞動為媒介而實現的,它并不改變勞動量是衡量商品價值量的唯一尺度這個勞動價值論的基本觀點。
三 關于勞動價值理論的指導意義問題
對價值規律的揭示是勞動價值論的重要內容。根據勞動價值論,商品生產的價值規律以及競爭規律是商品經濟條件下刺激生產力發展的強大動力。在商品生產過程中個別勞動與社會勞動之間的矛盾運動,必然會促使商品生產者設法提高勞動生產率,從而使生產力向前發展。市場化改革20多年的成就證明只要我們尊重價值規律,我們的事業就能向前發展;相反,如果忽視價值規律的作用,我們就必然走彎路。在這方面我們是有教訓的,由于認識上的偏差,在很長時期內,我們實踐上把商品經濟、價值規律統統視為異端,簡單地認為我們可以不經歷商品經濟的充分發展,就能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的目標,這種違背客觀經濟規律的做法,結果證明是行不通的。
大一經濟學基礎論文范文一:經濟現象分析
這個學期,我們學習了經濟學基礎這門學科,一個學期下來,對經濟學有了基本的了解。經濟學是人類關于各種經濟活動和各種經濟關系進行研究的學科,當今世界經濟全國化,國家經濟發展快速,我們要學好經濟學知識和智慧運用到生活和工作中去,讓我們生活更加美好,在這里,我對生活中一些經濟現象進行分析。
一、消費者的購買能力分析
2014年11月11日,阿里巴巴公司旗下的淘寶店,天貓店交易額為571億元,在雙11這天購物節,大部分剁手黨將前些天收在購物車的寶貝進行下單,這一天內,大部分人通過手機,電腦進行購物,在進入雙11這天時,一份十一秒之內交易額突破一億,三分鐘便突破10億元,五分十七秒時突破二十億,十四分零二秒突破五十億元,三十八分二十八秒的時候突破了一百億。這一天內,快件達五億多件,14家快遞125萬快遞員進行收件,打包,運輸,派送。五億多件可以看出來我國國民的需求量大,消費能力,購買能力強,消費金額高。購買力促進的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
分析:調查顯示,65%的消費者認為價格較低,吸引其購買。44%的消費者確實有需要購買的物品,等待雙11優惠的到來。62.5%的消費者認為雙11的價格可以接受。其次,有抽獎活動,吸引購物者抽獎消費。高消費額是因為需求量大,國民消費購買力強。購物街的趨勢讓商品暢銷,購買者心情愉悅。
二、產品價格影響因素分析
產品價格決定性因素有獲取利潤收益,占領市場,國家調控。商品的定價因素是以下幾點,一是商品價值,商品價值量的大小決定著商品價格高低,二是商品的成本,成本是商品價格構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成本包括生產成本,銷售成本,貯存運成本,機會成本。商品的市場因素也影響定價售價,商品的市場供求狀況,市場競爭,還有就是消費者行為心理因素,在消費過程中,必然會產生種種復雜的心理活動,并支配消費者的消費過程,所以,產品價格定價要從多方面進行分析制定。
三、宏觀經濟政策
宏觀經濟政策是指國家或政府為了增進整個社會經濟福利,改進國民的運行狀況,達到一定的政策目標而有意思和有計劃地運用一定的政策工具而制定的解決經濟問題的指導原則和措施。我國的宏觀經濟政策只要有: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和產業政策。
(1)宏觀調控是指政府對宏觀經濟運行進行干預和調節,以達到一定的目標。我國的宏觀經濟調控的主要目標是:第一,促進經濟增長。第二,增加就業。第三,穩定物價。第四,保持國際收支平衡。
(2)促進經濟增長是宏觀調控的最重要目標。第一,經濟增長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持續快速的經濟增長是實現國家長遠戰略目標的首要條件,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首要條件。因此,促進經濟增長是宏觀調控的最重要的目標。第二,促進經濟增長是在調節社會總供給與社會總需求的關系中實現的。只有社會總供給與社會總需求基本平衡了,宏觀經濟才能正常進行,經濟增長才能順利實現。因此,為了促進經濟增長,政府必須調節社會總供給與社會總需求的關系,使之達到基本平衡。如果社會總需求明顯超過社會總供給,出現商品普遍供不應求、物價全面上漲,這時宏觀調控的重點就是抑制投資需求、消費需求,并適當減少出口,同時鼓勵增加供給,適當增加進口;如果社會總供給明顯超過總需求,出現商品積壓、生產下降、物價下降、失業增加,這時宏觀調控的重點,是刺激投資需求、消費需求的增加,并鼓勵增加出口,同時適當控制供給增加,減少進口。
(3)就業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眾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徑。就業的情況如何,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關系到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關系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關系到實現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促進充分就業是我國政府的責任。我國面臨嚴峻的就業形勢,一方面勞動供給數量龐大,另一方面勞動力需求數量有限。因此必須堅持實行促進就業的長期戰略和政策,長期將增加就業的宏觀調控目標落到實處,并嚴格控制人口和勞動力增長。就業的增長取決于經濟增長速度和經濟增長的就業彈性。要增加就業,首先要促進經濟持續快速增長,這是增加就業的基礎。只有經濟快速增長了,經濟、社會各項事業才有加快發展的可能,對勞動力的需求才可能有較快的增加。同時還必須提高就業彈性。經濟增長率確定,提高就業彈性,也就是增加就業量。為了提高就業彈性,要積極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第三產業、中小企業、非公有制企業,要大力推進城鎮化,回收小城鎮建設。
(4)在市場經濟中,價格的波動是價格發揮作用的形式。但價格的大幅度波動對經濟生活是不利的。如果物價大幅度上升和通貨膨脹,會刺激盲目投資,重復建設,片面追求數量擴張,經濟效益下降;如果物價下降和b通貨緊縮,則會抑制投資,生產下降,失業增加。在社會主義市場條件下,絕大多數商品和服務的價格由市場決定,但政府可以運用貨幣等經濟手段對價格進行調節,必要時也可以采用某些行政手段,以保持價格的基本穩定,避免價格的大起大落。
(5)國際收支是一個國家或地區與其他國家或地區之間由于各種交易所引起的貨幣收付或以貨幣表示的財產的轉移。影響國際收支的重要因素,一是進出口貿易狀況,二是資本流入流出的多少。如果一國的國際收支出現不平衡,尤其是出現較大逆差時,對本國經濟是不利的,需要采取適當措施加以調節,使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其措施主要有:增加出口,減少進口,運用外匯儲備,引進外資,必要時還可以動用黃金,讓本國貨幣貶值。國家財政機關運行好政策。為了國家經濟更好,更快的發展,讓國家繁榮富強。
經濟學,讓我們了解生活,讓我們領悟生活,指導著我們的生活,讓我們生活更加美好。
大一經濟學基礎論文范文二:經濟學基礎期末論文
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和課堂上的吸收,我對經濟學基礎有所收益。該課程的理論知識課一般分析方法對于我來說,從懵懵懂懂到開始有些頭緒。經濟學基礎一開始就論述經濟學的由來,基本問題以及定義,然后就是對經濟學的剖析研究工具、方法、層面(微觀和宏觀);接觸了相關理論后,正式進入實質性的學習。從微觀入手,由價格推出需求和供給,需求又與消費者消費相關,所以引出了消費者行為理論。供給又與生產者生產相關,所以引出了生產者行為理論。另外在微觀中也提到了效用該知識點,記得老師的思路是從消費者偏好的基數效用論和序數效用論得到效用最大化,再推出消費行為。在宏觀方面,我們先學了市場的結構,然后到收入分配 市場和政府,老師重點講了宏觀經濟運行(通貨膨脹理論、失業理論、經濟增長和經濟周期理論)。
轉眼間大一上學期即將結束,在將近三個月對經濟學基礎的學習中,我的感覺好像坐過山車一樣跌宕起伏。為什么這樣說呢,記得經濟學的第一堂課,經濟老師并沒有講書本的知識,而是在關門的前提下向我們講述財管會計專業的內容與就業前景,還把他多年的經驗告訴我們。這不但讓我來到這大學后重燃希望,而且找到了高中時代朝氣蓬勃的感覺。然而,往后的學習中并不如我想像中那么簡單。在前面一、二、三章中,我在課堂上都能聽得懂,而且能跟上老師的思路。經濟學的概念理論、基本假設、研究方法我都能看懂。在價格理論當中,老師在課堂上點出需求與需求量的區別,還有需求量的決定因素(1.消費者偏好2.消費者收入水平3.相關產品的價格4.消費對未來價格的預期5.其他因素)。個人需求方面,重點是需求曲線,需求曲線是一條向右下傾斜的直線,它隨其價格下降而增加,這又引出了需求定理: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商品的價格與其需求量之間存在著反向變化的關系。供給方面,重點講了供給函數和供給曲線。按照供給法則,供給曲線是一條向右上遞增的直線。在第三節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均衡價格的變動(1.需求變動引起的均衡價格變動2.供給變My experience
動引起的均衡價格的變動3.需求和供給同時變化引起的均衡價格的變動)。彈性方面,我學會了需求價格彈性的分類,以及彈性系數的公式理解和影響價格需求彈性的因素。消費者偏好方面,從商品的不同組合及相同的效用,我們引入了無差異曲線,通過無差異曲線的斜率,我們又學到了邊際替代率及其遞減規律,最后是消費者均衡及其條件。第四章的生產與成本關系與前面的消費與價格的關系非常類似,就是字母改變了一下,所以我第四章也能理解。但是在之后的知識點,我學得開始朦朧,在課堂上也跟不上老師節奏了。
雖然說大學的課程比起高中來說相較于輕松,但是大學里的學習要靠自覺,除了掌握老師課堂上講的內容,還要利用課余時間閱讀其他相關的書,查找資料。這無疑是我的一大難題,因為我在高中的時候沒有養成該習慣,現在回想起來,確實有點后悔。在經濟學基礎的宏觀經濟方面,我學得比較吃力。曾有一天,我去圖書管找過相關書籍,但借回宿舍看又看不進腦子里,因為沒有環境。隨著時間的推移,剛開始的那股沖勁慢慢消失。我知道這是我自己的問題,是我沒能Hold住激情。但我還是堅信老師,堅信經濟學能對我的未來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不過,經過反復的琢磨,我還是弄懂了市場的結構。先是市場的分類(完全競爭市場、壟斷競爭市場、寡頭市場和壟斷市場),然后分別對各種市場的詳細描述,均衡條件、市場特征等都是比不可少的。這個知識點讓我聯想起高考完后的那個暑假。
緊張的高考結束了,整個人的狀態從繃緊突然松弛了,在玩了幾天之后,突然想起了高考之前一直想做的事:找一份暑期工。暑期工,是之前中考之后一直想做了很久的事情。以前總聽別人說,打暑期工如何如何的辛苦,但是又如何如何的快樂,總是讓我覺得心癢癢,下定了決心高考之后一定要找份暑期工,好好的充實一下自己。于是我托我舅舅找到了一份暑期工,是到番禺卓華服裝有限公司那里做個跟單。那時我見識到大公司的工作模樣,我還偷偷地觀察那些會計是怎么工作的。在那個公司發生的一件事和現在學的完全競爭市場非常相似。那天,上頭發下了一個叫Palmers客的文件叫我們跟單部跟,第二天就完成了,接著又來了一個AVON客的文件。我看了之后,兩件貨的相似度非常高,是同質或無差別的。在與社會接觸過之后讓我感到:在學校,只要你裝得樣子乖巧,學習好,就能輕輕松松地獲得你想要的,而這一切完全是由我們單方面決定的,然而在社會,并不是你學歷高,學校好,成績好就能獲得你想要的職位,想要得更高的報酬,除了看自己表現行不行,還要看對方是否對你滿意。
記得在宏觀經濟運行中,老師在課堂上講通貨膨脹理論和失業理論的時候,由于是理科生,所以在課堂上聽得不太懂,突然腦海中浮現出信息時報的一則歷史新聞: 2004年的通貨膨脹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較為嚴重的一次。2004年和2005年上半年GDP增長9.5%,投資增長有所放慢,凈出口對GDP的貢獻增加,消費需求依然較強,GDP構成發生變化。通脹同比指數在2004年三季度一度高達5.3%;再結合老師的解釋于是我懂了,通貨膨脹條件下的物價上漲必須持續一定時期。如果物價只是一次性、暫時性、季節性上漲,都不能稱為通貨膨脹。接著是失業理論,其實在上高中的時候就聽老師提過:失業是當今市場經濟國家普遍存在的一種經濟現象,把失業降到最低水平成了各國政府宏觀經濟調控的主要目標之一。在我國,一方面由于人口基數大,近年來勞動力增長快,待業人數增加;另一方面,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導入,原來靠犧牲效率而處于隱蔽狀態的失業,在市場化過程中成為公開的失業。因此,在目前的經濟問題研究中失業問題日顯重要;
在課堂之余,老師還特意介紹了3本書給我們,分別是《曼昆的經濟學原理》《怪誕行為學》《無價》。由于各種關系,我只閱讀了最有趣的那本《怪誕行為學》?!豆终Q行為學》是從另類的視覺看世界,與平常的經濟書的視覺完全不一樣非常的過癮,看完之后有種不夠侯的感覺。它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二章的供求關系的謬誤,為什么珍珠無價?還有第五章的性興奮的影響,為什么熱烈比我們想的還熱?。最近在網上找到了它的第二部,準備在寒假期間連同另外兩本一起看完它。
還有就是課前的10分鐘新聞見解;其實我老早就把新聞見解寫在了紙上,但是一到上課的時候我就不敢上去,戰勝不了心魔。另一方面,女生太多,一般上去都要搶著上。經過一次又一次的退縮,不知不覺就到了學期末,連上去的機會都沒了。我決定,下學期一定要上去幾次。在高中的時候一般都是老師提問,站起來回答比較自然,可能我還適應大學的方式,所以顯得不夠大膽。我覺得高中的教育教育就是應試教育。雖然應試教育一方面加強了人們在知識上的認知,推動了國民素質的提高,但另一方面,泯滅了創新理念,一味的應試教育,不利于個性的發展,忽視了其個人能力的培養。然而成績不等同于能力,應試教育造就出的高才生其本身可能存在的能力上的本領,只是高學識低動手實踐能力,但是社會上需要的卻是全面發展的人才。來到了大學,讓我見識到與應試教育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我覺得大學更注重的不是學生的成績,而是學生的能力。
一、新時期經濟學人才培養面臨的形勢
(一)《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對經濟學人才培養提出了明確要求。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就高等教育明確提出了“牢固確立人才培養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著力培養信念執著、品德優良、知識豐富、本領過硬的高素質專門人才和拔尖創新人才”的基本要求。探索建立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機制,促進拔尖創新人才脫穎而出,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歷史要求,也是當前教育改革的當然之舉。在經濟學人才培養方面,培養大批具有全球視野、能夠適應國際競爭的經濟學拔尖創新人才,是我國經濟學高等教育所面臨的重大使命和基本任務。要實現這一目標,探索具有創新性的人才培養模式必不可少。
(二)經濟全球化和信息化發展趨勢對經濟學人才綜合素質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經濟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快速發展,對經濟學人才的層次結構、知識結構和素質結構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技術條件下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現代產業的不斷升級與創新,迫切要求經濟學人才具備市場意識、競爭意識、創新意識、合作意識和國際意識,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質、職業素質、心理素質、身體素質,以及知識更新能力、創新能力、管理能力、協作能力和認知能力等高級技能。而當前我國的經濟學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模式,尚不能完全滿足高層次、國際化、復合型人才的培養需求。
(三)經濟學教學環境的變化對當前我國經濟學人才培養模式提出了挑戰。
近年來,我國經濟學高等教育的培養對象逐漸由“80后”轉為“90后”。很多“90后”學生思想活躍,易于接受新鮮事物,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對于傳統教育方式和內容容易產生疑問。如何適應這一轉變,是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人才必須認真考慮的問題。此外,各高校經濟學專業的師資來源、構成及其知識結構也發生了很大變化,一大批擁有博士學位和海外學習經歷的“海歸軍團”加入到高校經濟學師資隊伍中。他們接受了現代經濟學的系統訓練,掌握了現代經濟學的理論和方法,熟悉歐美等發達國家的經濟學教學模式,但他們中有較多的人不熟悉中國國情,也缺乏實踐經驗。[1]如何處理好國際化與本土化的關系,成為經濟學人才培養改革無法回避的問題。
(四)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迫切需要能夠對中國經濟建設提出獨到見解的經濟學人才。
目前我國一些高校的經濟學教育存在重模型而輕思想、重知識而輕方法、重西方理論而輕中國實際的問題,這種模式培養出來的學生對西方主流經濟學中的經濟人假設、理性選擇、效用最大化、一般均衡等方法過分依賴,而對中國改革發展的歷史和現實不了解,很難對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提出獨到見解,較少用中國的理論、方法和語言講中國的“故事”,研究中國的問題,為中國的發展服務。[2]它培養出來的是知識型人才,而非創新型人才。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一項前人不曾有過的偉大實踐,迫切需要創新型經濟學人才為之獻計獻策。許多發達國家都把培養創新型人才作為增強國際競爭力的重大舉措,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更要主動地變革傳統教學模式以適應時展要求。
二、新時期經濟學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
(一)創新型人才:經濟學人才培養的重要目標。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創新型人才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提升我國綜合國力的重要力量。知識經濟時代對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要求,這就是加強素質教育,特別是提高受教育者的創新意識。素質教育就是在教育過程中通過對創造力的挖掘、訓練、強化,提高受教育者的創造性和創造力。衡量教育成功與否的一個重要方面是看它能否把人變成人力資源,也就是具有隨時掌握新技術、新知識的能力和素質的人。創新意識和精神是創造力培養的前提,經濟學人才培養必須以創新型人才為目標,把培養創新型經濟學人才貫穿于高等院校的整個經濟學教育改革之中。
(二)理論與應用:經濟學人才培養的二重定位。
經濟學專業既要培養能夠從事經濟理論研究和分析工作的人才,又要培養能夠從事經濟管理和實踐工作的人才。理論經濟學專業與應用經濟學專業的內部分工,是經濟學人才培養模式適應社會需要的客觀體現。理論經濟學專業在經濟類專業體系中居于基礎地位,它是新型經濟類專業的孵化器,是新經濟學科的生長點。理論經濟學專業的畢業生主要從事經濟學理論和政策研究,為政府、企業和家庭進行各種經濟決策提供理論依據;應用經濟學專業畢業生則主要定位為未來的經濟管理人才,直接參與市場經濟實踐活動。
(三)知識寬厚:經濟學人才培養的基本素養。
創新型經濟學人才必須具備基本的素養:首先,要掌握政治經濟學的基本經濟理論和相關分析方法,并用以分析現實經濟問題。其次,要熟練運用現代經濟分析方法?,F代經濟學經過眾多經濟學家的不斷完善,已經形成了一套成熟、科學和規范的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3]規范地運用現代經濟分析工具是進行國際學術交流、對話的平臺,運用這些工具處理和分析經濟數據,將經濟學基本原理應用于政策分析,是創新型經濟學人才必須具備的素質。最后,能夠對中國經濟建設提出獨到見解。對國際經濟形勢和國內經濟狀況有比較廣泛的了解和把握,能夠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提出獨到見解,是培養創新型經濟學人才的重要目的。
三、新時期經濟學人才培養的基本路徑
(一)明確指導思想,突出經濟理論的主導地位。
經濟理論在經濟學專業課程體系中的主導地位是由經濟理論的特殊性質決定的。經濟理論從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中揭示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為人們認識和改造社會提供了科學的理論指導。對經濟學專業學生進行系統的經濟理論教育十分必要,一方面可以為學生認識社會經濟制度及其發展規律提供正確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指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堅定社會主義信念;另一方面可以為學生奠定堅實的經濟理論基礎,使學生能夠自覺運用經濟理論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解決學習其他經濟學課程時所遇到的問題,正確理解和認識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面臨的實際問題。
突出經濟理論在課程體系中的主導地位,就是要在加強經濟理論研究的基礎上,豐富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更新教學手段,講授政治經濟學的理論、歷史及其在當代的發展。同時,旗幟鮮明地以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和批判精神研究、總結當代社會經濟生活中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分析和評價各種經濟思潮和流派,不斷更新課程內容,提高課程建設水平。
(二)科學設置課程,堅持“強、拓、深、提”的教育原則。
“
強”即強化基礎,就是要加強基礎課教學?;A課不僅是專業知識結構的基本骨架,體現經濟學學科的基本特征,而且是進行專業研究和獲取新知識、增強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知識基礎。因而要根據基礎課教學的完整性和系統性的要求來確定教學的課時量和教學內容的結構,以保證學生能夠通過基礎課教學獲得深厚扎實的知識基礎,例如強化導論性課程、中級課程等。
“拓”即拓寬口徑,就是幫助學生開闊視野,從更廣闊的領域觀察和思考經濟問題。這類課程主要包括外延性課程、國際性課程和公共部門課程。外延性課程包括經濟史、經濟思想史、產業經濟學、比較經濟制度、區域經濟學、發展經濟學等;國際性課程包括國際貿易、國際金融、世界經濟等;公共部門課程包括公共財政和稅收、公共選擇理論、勞動經濟學等。
“深”即深化培養,就是進一步加強對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使其具備更為扎實的經濟學基礎。要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結合課本知識而又超出課本范圍,開設高水平的選修課程。通過這樣的教學,可以使學生了解經濟學理論的發展和演變,掌握經濟學的最新動態和前沿觀點。
“提”即提高能力,就是通過各種實踐活動使學生更好地消化所學的知識。社會實踐可以使學生了解社會,認識社會,增強社會責任感,可以使學生聯系實際,發現和提出問題并運用所學理論加以解決,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可以使學生親自檢驗自己的實際水平和能力,發現自身的不足,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加強教學實踐環節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增強學生的求知欲和創新能力。這方面的課程主要有社會實踐、實驗教學、科研實踐、高年級論文寫作等。
(三)完善教育模式,培養跨學科復合型創新人才。
建立跨學科培養模式。積極發揮經濟學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特色專業建設、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等質量工程的改革示范作用。通過嚴格的基礎課程訓練為學生理論創新和實際應用奠定扎實根基,充分依托各學校的優勢學科,采取雙學位制等方式培養復合型創新型人才。
采取人性化培養模式。幫助學生適應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最大程度地實現學生興趣和專業導向的一致性,充分發掘學生的內在潛質。貫徹“優中選優”、“精品教育”、“高端育人”的理念,采用具有針對性的培養模式,如對專門的實驗班進行單獨建制,嘗試小班教學,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引入導師培養機制,從學生的課程選擇、學習進度和論文寫作等各方面給予指導;對學有余力的學生“量身定做”課外學習計劃,為每個班級配備答疑助教和生活輔導員,解答學生在學習和心理上的困惑。
推進創新型研究模式。專業學習與創新型研究并重,注重學生科研創新思維的培養。采用啟發式教學,加強師生互動。課間,教師應要求學生閱讀相關領域的前沿文獻,了解學術前沿動態;課外,可建立由教師指導、學生自發組織的研究小組,鼓勵學生發揮創造力,進行觀點碰撞。同時,舉辦高水平學術講座和前沿課程,創造條件讓學生參與各種高質量科研活動。鼓勵學生參與各級各類課外學術作品大賽和創新項目,甚至在老師的指導下參與部分科研課題的研究工作。
(四)調整學科專業,加強重點領域人才培養。
針對目前經濟學學科專業結構和人才培養的現狀,建議適度調整專業目錄,將目前已經布點的一部分社會需求量大的經濟學類目錄外專業納入本科專業目錄;鼓勵部分高水平大學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在經濟學大類下自主設置專業和靈活設定專業方向,如設置“經濟與金融”、“經濟與管理”、“經濟與法律”等寬口徑專業。
適應國家對重點學科、領域、行業拔尖創新人才的需要,在專業發展上加強重點領域人才培養。如可以實施“理論經濟學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計劃”(以國家經濟學基礎人才培養基地為依托),利用國內外優質教育資源,借鑒世界一流大學人才培養理念,培養一批既熟悉政治經濟學又通曉西方經濟理論,并了解中國國情的創新型人才;可以實施“金融高層次人才培養計劃”,鼓勵有條件的高水平大學擴大本科直接攻讀碩士生和博士生的規模和渠道,在研究生教育中設立金融專業學位等,為社會培養一大批金融工程師、保險精算師、理財規劃與管理師、投資分析與管理師等現代金融業急需人才和金融學理論創新人才。
(五)擴大對外交流,提升經濟學人才培養的國際性。
推進經濟學教育的國際化,鼓勵高校進一步開拓國際國內各種資源,在人才培養、教師學生交流、課程建設等方面拓展國際交流合作;鼓勵有條件的學校推進國際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綜合改革,參考國際規范引入人才培養新機制。
“廣交友”:要進一步加強與國際一流大學的交流合作,實現“強強對話”和資源共享,開展“互派師生與合作研究”等項目,使教師和學生能夠直接感受國外高校經濟學的教學與研究水平。
一、實施兒童經濟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在我們國家,對孩子實施經濟教育往往是不被理解的。首先,是由于經濟學本身所給人的“晦澀”感覺;其次,在我們國家歷來奉行的是“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的思想,錢財乃身外之物,談錢俗。在金錢問題上,家長們一概包攬,覺得這壓根不是他們該操心的事情,長大了自然而然就會了。然而,小時候“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長大了就能夠運籌帷幄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得有聲有色了嗎?在現如今的社會里,越來越多的家長在孩子的消費問題上“被孩子牽著鼻子走”,陷入高消費養孩子的泥潭中不可自拔;越來越多的家長望著小小年紀的孩子深諳攀比虛榮之道而束手無策;越來越多的“月光族”與“啃老族”令人無可奈何。
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迅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兒童手里的零花錢越來越多已成為不爭的事實,據國家統計局所屬美蘭得信息公司的一份調查表明:全國0至12歲孩子每月的消費總額超過35億元,在眾多家庭中,一個孩子每月的平均消費超過一個大人。lunt在其1996年的研究中講到:消費者社會的擴大越來越多地把兒童吸引到經濟活動中來,再加上在當今社會中年輕人也相當富裕,這些情況造就了這樣的兒童,他們一面熟悉這個經濟世界,一面積極參與其中。兒童這樣卷入經濟社會會演變成為一個潛在的“社會問題”,已經可以看到,一些問題迫使人們加以研究。
近些年來,這些問題其實已經開始引起人們的關注,其表現之一就是兒童理財的興起。在各大金融機構與媒體的大力宣傳之下,兒童理財這個詞已經逐漸成為一種家長們追逐的“風尚”。為了滿足家長們的需求,各個金融機構與教育機構爭相開發出一個個的項目與產品,來搶占這個悄然升起的兒童市場。在當前的社會里,兒童理財指的是一個個的兒童教育儲蓄、兒童保險與兒童教育儲蓄開發基金,是銀行為宣傳其理財產品而推出的一個個理財教育活動,是一些教育機構推出的高價精品課程,然而兒童對經濟知識的初步了解和認識,對金錢的態度以及他們消費習慣的培養等,這些經濟教育本身所包含的內容絕非僅僅是金融機構或者少數教育機構所能承擔起來的,學校作為教育的重要陣地和場所應該承擔起這個責任。
二、實施兒童經濟教育的可能性分析
由于兒童這一教育對象的特殊性,使得在給孩子們進行經濟教育時必須注意以下兩點:首先是要以孩子們的認知發展水平為依托,其次是要以孩子們的日常生活經驗為依據。倘若脫離了這兩點,兒童經濟教育便會成為空談。
(一)實施兒童經濟教育的心理學依據
關于兒童與金錢的研究,在國外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kohler,1897;dismorr,1902)。自那以后,人們開始出現了對兒童的金錢知識和工作經驗的強烈研究興趣(witryol and wentworth,1983;mortimer and shanan,1994),以及對兒童和青少年在經濟生活方面進入社會的學術與實用意義的研究。這些研究大都依據兩個基本研究范式展開,一是皮亞杰的兒童發展理論,另一種是兒童的“樸素理論”。
在第一種研究范式下,他們對兒童經濟學知識的發展是否遵循皮亞杰的智力發展的普遍階段感興趣,研究大多依據兒童經濟學知識的理解隨著年齡的增長將不斷加深與拓寬這一基本假設而展開。研究結果表明:兒童經濟學概念的發展存在一個總體的發展水平線,從斷斷續續的觀念開始,如僅僅會對一些可見的經濟交換現象的處理,到開始認識到生產過程的存在,并且把它與關于銷售和消費的逐漸清晰的范式相聯系,再到他最終能夠建構一個復雜而相對精確的經濟學結構的表征。還有一些研究者甚至把兒童經濟學認知的發展劃分為類似于皮亞杰認知發展的階段:如伯蒂和博比(berti and bombi,1988)在20世紀80年代末針對兒童對工作、貨幣、商品和產品等概念的認識,以及人為什么工作、誰來付錢、錢從哪里來、如何獲得某項工作,貧富、銀行的功能、商品的來源、生產和分配、貨幣在買賣中的價值和作用、商品價格的區別、價格的形成等問題展開研究。也將兒童的經濟認知劃分為了:概念的前運算階段(3~6歲);概念的直覺水平(6~7歲);概念的具體運算階段(7~10歲);概念的形式運算階段(11~14歲)四個階段。
兒童的樸素理論,強調的是特殊領域知識的重要性。以韋爾曼 (wellman)和格爾曼 (gellman)為代表的發展心學家提出,兒童可以自動構建其自身內部的理論來解釋周圍的事物,這個內部理論是由常識性的特定領域的相關知識組成,兒童思維發展的差異就體現在兒童所形成的關于世界這些內部“理論”上,獲得這些知識對兒童特定領域內的問題解決和其他信息加工活動具有重大而普遍的影響。由于這些知識的組織具有理論的基本性質,同時又屬于一種非正式的樸素的“理論”,因此,也被稱為“樸素理論”(native theory)。簡言之,“樸素理論”即兒童在一些領域獲得的非正式的、前科學的知識框架。他們認為一個特定領域的樸素理論必須包括,該特殊領域的認知對象集合、特殊領域的因果原則集合與一個內部關聯的、可以對各種現象進行一致性解釋的知識體系這三方面的內容。西格勒和湯普森(siegler and thompson,1998)經研究認為,經濟學也是兒童認知的一個核心領域,具備核心領域的三個特征:本體區分(如買主和賣主),因果機制(如供求關系)和理論建構間的一致關系。
由于我國經濟教育的特殊現狀,使得兒童經濟教育在我國鮮有研究,2007年華東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毛妮娜在其碩士論文《3~6歲兒童對經濟學知識理解的發展研究》以上海3所普通幼兒園中120名3~6歲兒童為對象,對他們對基本經濟學概念的認知能力、錢幣的應用能力以及商品價格與材質對應關系的認識和商品等價交換的意識展開了研究,研究表明:3~6歲的兒童對一些基本的經濟學概念已經形成了自己的認識,且存在顯著的年齡差異,隨年齡的增長兒童對錢幣的認知與比較能力都不斷提高。
這些研究都在一定程度上為我們開展兒童經濟教育奠定了基礎,它們是我們開展兒童經濟教育的依據和前提。
(二)實施兒童經濟教育的教育學基礎
教育要從兒童的生活出發,它是對兒童開展教育的一個現實依據。隨著社會環境的日益豐富,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開始越來越多的接觸一些經濟經驗,比如生活習慣的培養、零花錢的應用、玩具的選擇,對超市、銀行的認識等等。這些社會環境的變化與更新而引發的一系列問題,不能不引起我們教育者的關注,而它也是我們確定教育內容,展開教學活動的前提。
在國外,在心理學研究的基礎上,也有一些研究致力于探究促進兒童經濟學認知提高的教育干預措施??祭餇査够?kourilsky,1977)經過調研證明,甚至在幼兒園開始培育懂經濟的公民都不算早,在一個名為“兒。童經濟”的教育計劃中,孩子們懂得了什么叫短缺、決策、生產、專業、消費、分配、供需、生意、金錢、以物易物等概念。由此向我們說明,一個兒童能成功地作出經濟上的決定,接受的適宜發展性教育或輔導比單純的年歲增長更有關系??祭餇査够?kourilsky,1987)認為,在每個年級水平上,如果能給提供適宜的策略和材料,孩子是可以學習經濟學的;處于不同學業能力水平的孩子是有能力學習經濟學概念的;來自不同社會經濟階層的兒童也是有能力學習經濟學概念的;兒童可以通過許多教育方法學習經濟學概念(如基于說教/材料的方法、基于科技/媒體的方法、基于調查導向/經驗的方法等)。
三、實施兒童經濟教育應注意的問題
首先,經濟教育尚未納入到教育體系中去,但是經濟教育范屬社會科學,因此可將其納入至社會科學課程中去,成為其一部分,這樣不但有利于幫助孩子們了解一些基本的經濟學知識,也有利于發展孩子們的社會認知能力。
其次,經濟教育是與孩子們的認知發展緊密相連的,如對數字的認知等,因此要注意以此為基礎,循序漸進。
【關鍵詞】社會保障 經濟增長 理論
收入水平及收入分配是影響消費需求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國社會保障收入分配功能的弱化是制約消費需求增長和需求結構升級的主要瓶頸。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強化社會保障收入分配功能,對于改變我國社會收入分配結構、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進而提升消費需求增長率和優化消費結構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也是應對金融危機、消除消費梗阻、支撐我國新一輪經濟快速增長和經濟持續協調發展的戰略舉措。
有效消費需求的增加主要取決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和邊際消費傾向的提高。在不斷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和強化社會保障收入再分配功能的基礎上,改善廣大居民的未來收支預期、通過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來擴大中等收入階層的比重,是未來引導合理消費和實現消費升級的關鍵。
中國30年的轉型歷程與高速經濟增長過程中,財政政策尤其是財政支出政策在我國的宏觀經濟調控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財政支出在地區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影響,而社會保障支出作為財政支出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保障支出對經濟增長影響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一、國外研究現狀
早期關于社會保障對經濟增長影響的討論,主要源于新古典增長理論的結論。即一國經濟增長速度的快慢取決于一國儲蓄水平的高低,因此討論社會保障制度是降低還是提高一國儲蓄率是研究兩者關系的關鍵。由于社會保障的現收現付制和基金制的差異,這對人們儲蓄行為產生不同的影響。最終結論是現收現付的社會保障對國民儲蓄具有一定的“擠出”效應,降低了國民儲蓄率妨礙了經濟增長。而基金制可以提高國民儲蓄率促進經濟增長。以弗里德曼(1957)為代表的經濟學家認為,社會保障制度可以減少個人退休后的后顧之憂,也會顯著減少人們在就業時期的儲蓄需求。Barro(1974)認為人們儲蓄目的不僅是保障退休生活,還想為子女留下遺產以提高其福利水平(遺產動機)。其結論是社會保障制度不會影響人們的消費和儲蓄行為,對私人儲蓄和社會財富積累的作用是中性的。Lainter(1987)在Barro結論的基礎上進一步證明,如果子女對父母的贍養大于父母給予子女的財產時,社會保障制度更有利于私人儲蓄和物質資本的積累。
20世紀80年代的新增長理論認為物質人力資本積累是經濟增長的源泉。經濟學家們從人力資本積累的角度分析在社會保障的引入下,個人預算約束是如何影響人們對人力資本水平的選擇,進而對經濟增長產生根本性影響的。在探討不同社會保障制度對人力資本積累影響時經濟學家大都偏向現收現付模式,即人力資本的積累有著很強的正外部性,現收現付制可以達到社會帕累托最優的一種手段。老年人獲得的養老金是由年輕人繳納的社會保障稅作為支持的,即現收現付
制下的養老金是上一代人對下一代人教育投資的回報。這種聯系鼓勵了父母對子女的人力資本的投資,而基金制缺乏鼓勵人們積累人力資本的激勵無法達到這種效果。以Sala為代表的經濟學家將人力資本與生產能力直接掛鉤,討論社會保障如何通過對當期的人力資本水平發揮作用。Becker、Muphy(1988)認為教育和養老金福利是存在于兩代人之間的“社會契約”,即上一代人向下一代人投資―――教育、食物、時間等,同時下一代人在現收現付制度中為上一代人養老供款。kennitz、wigger(2000)認為個人增加教育投資不僅可以提高自身的人力資本水平,也會提高下一代的人力資本水平。
Casey B. Mulligan(2003)認為社會保障的可持續發展需要政府公共政策的支持。關于社會保障支出是否要納入財政預算,國外學者持有不同的觀點。PeterA.Diamond,Peter R.Orszag(2004)認為政府預算的財務不應該被社會保障收支扭曲,社會保障收支應該放在聯合預算管理中。但是Martin S.Feldstein(2005)認為收入分配并不是社會保險的特定目的,并且提倡不要將社會保障收支納入政府的聯合預算中。
二、國內研究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