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3 15:16:3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專業研究生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研究生論文檔案收集途徑的探討
研究生論文具有分散性,個體性的特點,比如我校,在研究生畢業離校之前,論文檔案尚分散在600多名研究生的手中。那么,我們如何來進行有效的保質保量的收集呢?在研究生畢業離校之前,我們把論文的歸檔工作作為他們離校手續中必辦的一項內容。如果他們的論文沒有歸檔,那么他們不能最后辦完離校手續,也就不能離校。
然后,具體該由準來進行收集呢?筆者最近走訪了幾所高校,一般由系里的兼職檔案員負責收集。兼職檔案員由研究生秘書或學科秘書,科研秘書,圖書資料員等來擔任,筆者認為由研究生秘書擔任的最佳。因為研究生秘書能和研究生取得直接聯系,有關論文歸檔的內容和要求可以提早通知他們。在實際工作中,往往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研究生拿了材料來歸檔,這時,如果論文不符合要求,他們會說事先不知如何要求,而現在他們馬上要畢業離校了,這不僅給收集工作帶來困難,也給即將離校的研究生造成不便。如果由研究生秘書擔任兼職檔案員來收集論文,一些歸檔需要的表格和具體要求說明提早交給研究生秘書,由各系研究生秘書發到研究生手里,也就可以對歸檔中的一些不合格品打一劑預防針。而由其它人員擔任,沒有研究生秘書所具有的優勢。
研究生論文檔案的歸檔工作,也是研究生管理工作中的一部份。復旦大學實行了部門立卷制度,即由研究生院統一歸口、立卷,然后移交學校檔案館,檔案館對他們作具體的業務指導和監督。這一途徑既符合部門立卷制度,又宜于做好研究生論文的歸檔工作。一方面,研究生院論文材料的內容最為熟悉,他們最了解檔案的完整與否及內容之間的相互聯系。另一方面,有利于檔案人員集中精力和時間,開發檔案資源,主動提供利用,同時,也可以更好地進行監督和指導。如果不經研究生院而直接歸到檔案館,首先,這不符合部門立卷制度;其次,研究生秘書不屬于檔案人員系列,檔案館對研究生秘書工作不能施加任何影響。因此,由研究生院統一歸口,有利于保證論文的質量。
二、研究生論文整理中組卷方式的探討
縱觀幾所院校,無外乎兩種組卷方式:一是按人頭組卷,即把一個研究生的所有材料都集中在一起,包括論文和評閱材料。另一種是論文和評閱材料分開組卷,論文以人組卷,而評閱材料按系或專業集中組卷。按人頭組卷,一個人的材料比較集中和清楚,然而,筆者以為還是論文和評閱材料分開組卷為宜。首先,從利用的角度看,一般來講,很少出現論文和評閱材料同時使用的情況,而對評閱材料利用較多的是各系在搞研究生教學質量評估或單個碩士點,博士點申報、評估的時候,即大量利用時,多以系或專業的單位。因此,評閱材料以系或專業為單位集中保管,有利于迅速地査借利用。其次,按人頭組卷,由于論文材料直接來源于研究生,而評閱材料往往以系為單位集中,要把一個人的所有材料都集中在一起。這樣,組卷工作就比較麻煩,這于實際工作并無必要。
三、研究生論文如何實行計算機管理:
研究生論文經研究生院部門立卷之后,移交到檔案館,然后,我們對它進行全面的計算機管理工作。計算機管理功能如下:輸入功能:我們設了與論文有關的以下字段,如分類號、排架號、排架流水號、密級、論文題名、系別、論文作者、導師、備注等。這些字段大致反映了論文檔案所要標識的所有內容。
統計功能:根據需要可以設多種統計功能,如“按系統計”、“按導師統計”等等。
修改功能:包括修改和刪除。
查借利用功能:結合輸入的字段,運用“與、或、非”的邏輯關系,可以提供多種檢索途徑。
打印功能:分類簿冊,總簿冊及各種統計報表等均可打印出來。
論文實行了計算機管理之后,直接輸入計算機,并在計算機上迅速地進行統計,修改、查找和打印各類簿冊。這樣,不僅大大減輕了手工勞動,而且為進一步開發檔案資源打好了基礎。
四、小結
關鍵詞:食品加工與安全領域 碩士論文 質量 思考
我國《專業學位設置審批暫行辦法》中指出:將專業學位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于培養具有特定職業背景的高層次專門人才。食品加工與安全領域農業推廣碩士是與農業生產、食品加工及安全監管等方面相聯系的專業學位,是以發展現代農業和食品產業為宗旨,為企事業單位和管理部門培養從事生產、開發、質量控制、分析檢驗等技術與管理方面的應用型、復合型高層次人才。本文試圖分析食品加工與安全領域專業碩士在培養過程中,完成的學位論文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以探討提高食品加工與安全領域專業學位論文質量的方法與途徑。
1.食品加工與安全領域專業學位論文中存在問題
1.1選題缺乏應用特色
從食品加工與安全領域專業的培養目標來看,是為了培養企事業單位和管理部門從事生產、開發、質量控制、分析檢驗等方面的應用型、復合型高層次人才。但從目前食品加工與安全專業學位論文選題來看,大部分仍是是以學術型研究為主。其原因是大部分導師具有較多的研究課題,但具體實施人員不足,因此需要專業型研究生參與并通過學位論文來完成,使得對其論文的指導仍偏重于學術指導,不少論文仍沿用了學術學位論文的選題標準,直接造成了應用型研究生論文的過于學術化。
專業學位論文選題大多由校內第一導師直接決定,研究生負責論文的實施過程,而校外第二導師多數僅作為一種形式,很難對研究生論文的完成提供足夠的建議,因此造成論文缺乏與食品生產、新設備研制與開發、技術推廣和管理實踐問題的有效結合,無法體現出專業型碩士注重與實踐相結合的目標。此外,部分(在職)研究生所從事專業與目前食品加工與安全領域專業對口性不強,也造成了其對整個論文深度把握不夠,內容缺乏生產應用特色。
1.2研究手段相對缺乏
從食品加工與安全領域學位論文內容來看,其研究手段多數相對簡單。論文中對技術指標的主觀評價方法(如感官評價法)應用較多,而化學分析和數據統計分析方法應用較少;應用常規手段進行理化指標分析的內容較多,利用先進儀器或方法揭示內在科學規律的研究較少。由于研究手段相對缺乏,造成論文研究內容水平較低,即使部分研究內容具有一定應用價值和推廣前景,但不少成果的認知度卻大大遜于學術型論文。
1.3工學矛盾影響論文質量
食品加工與安全領域非全日制研究生,絕大多數時間是在原單位邊工作、邊學習,其既是工作人員又是學生,具有明顯的職業性和實踐性,這個特點使得研究生有機會直接接觸實際,進行論文研究及撰寫工作,但同時也造成了嚴重的工學矛盾。目前,食品專業學位在職研究生主要來自質量及衛生檢測機構、食品加工企業、科研與教學單位,他們大多是原單位的技術研發、工藝控制或教學科研骨干,在讀期間其經濟利益、職稱晉升等與原單位緊密掛鉤,因此在完成論文同時,還得承擔本單位的工作任務。當工作需要時,學習便成為次要,因此較大的工作壓力嚴重影響了學位論文的質量。
1.4論文整體質量較差
文獻綜述能力不高。(1)整段摘錄,明顯缺少對文獻內容的整理與再吸收;由于每個人的表達方式風格迥異,整段摘錄造成語言可讀性較差、表達突兀,且存在剽竊之嫌。(2)文獻表述不當,歪曲原文報道內容,片面追求、夸大本研究的新穎性及原創性,缺乏嚴謹的學術性。(3)文獻現狀把握不清,無法全面表現該方向的研究進展、存在問題及解決問題的主要技術等。論文規范性較差。學位論文和科技論文都有規定的形式,便于交流和保證論文可讀質量。但部分專業學位論文存在繁簡不當、重點不突出;大篇幅文獻綜述充數、研究內容過少;圖表、文字編排不當,引文不規范等。論文內容提煉不夠。食品加工與安全領域學位論文注重成果的實際應用效果,即使很多論文結果具有較高實踐意義,但對試驗結果的規律性發現和提煉不夠,除單純地描述實驗現象、羅列數據之外,較少從理論上進行仔細的分析和探討,較難做到以理論知識指導生產實踐。
2.提高食品加工與安全領域專業碩士論文質量的幾點思考
2.1加強導師團隊建設,充分發揮“雙導師制”作用
導師在研究生培養過程中起主導作用,是保證學位論文質量的關鍵。食品加工與安全領域專業導師隊伍的建設,著重考察導師生產實踐能力,遴選應打破單位和地域限制,注重從國外引進優秀人才、從企業選聘生產一線人才、從社會上選拔優秀實踐兼職導師。導師素質和責任心是學位論文質量的重要保證,導師在學生選題及論文指導上,可堅持指導方式上的“雙導師制”,即由校內導師根據食品企業生產實際情況,在深入了解加工技術和工程管理方面實際需求的同時,與校外導師共同指導研究生選擇既緊密聯系生產、又適合于研究生獨立完成難度和范圍適中的課題,并盡量與導師學術專長和研究方向一致。校內、外導師與研究生定期溝通,商討選題、查閱文獻資料,確定研究方案等;建立校外導師對食品專業學位論文的實際指導機制,發揮校外導師實際生產研究的優勢。
2.2加強研究生培養環節的監管
食品加工與安全領域專業學位論文研究過程中,應充分發揮各方面對論文質量的監督和促進作用。(1)課程設置管理。著重體現學科間的滲透性、融合性及跨學科性,加大方法論課程和選修課比重。(2)教學方式多樣化管理。改善傳統“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實施多樣化教學模式改革。(3)督導管理:成立督導組對導師教學進行檢查,同時發揮研究生的評教作用。(4)加強實踐管理。積極聯系研究生培養基地,增強研究生社會實踐能力,實現學位論文研究與社會實踐的有機結合。(5)由導師團隊參加研究生的論文開題報告、中期檢查、實踐指導及答辯環節等,嚴格對照培養目標、培養計劃檢查落實,防止培養環節形式化。(6)研究生管理實行“彈性學制”,以學分制為基礎,依據學習情況實行彈性學制,鼓勵潛心做應用型、高質量學位論文。(7)研究和實踐定期匯報。要求學生每月(或每周)寫出工作總結及下一步計劃,定期與導師交流工作進展和存在問題。(8)加強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教育。引導研究生遵守學術規范、堅守學術誠信、完善學術人格,摒棄學術不端行為。(9)研究生日常管理規范化、制度化,減少管理環節,不斷提高管理效率。(10)研究生須完成培養方案規定所有環節,方可申請參加學位論文答辯。
2.3嚴格把關開題報告和中期考核
食品加工與安全領域學位研究生多數在單位獨立完成論文,其開題報告在此后的研究工作中的作用尤為重要,因此絕不可走過場,必須嚴格把握選題、開題報告關。研究生在開題前,必須查閱大量文獻,并進行必要的預備試驗,并針對性的進行生產實地調查,明確研究重點。研究生在完成課程學習、明確研究方向、收集資料和調查研究基礎上,由導師協助制定出課題研究方案及路線,編制出較為完善的開題報告。開題檢查應邀請校內外(5名以上)有關專家進行論證,充分發揮專家組的智慧和經驗,集思廣益,對選題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實現措施及計劃作出分析、評判,并提出建設性意見,使選題在原有基礎上更趨于科學和完善。開題檢查組重點審核論文選題內容的實際效果,是否符合生產實際需求,是否具有實踐普遍性等,避免因選題不當導致論文難以如期完成、工作盲目和簡單重復現象的發生。
開題報告后,研究生正式進入論文研究階段,這一階段任務重、難度大、問題多,因此,學位論文中期考核是保障學位論文質量的一個重要措施。首先,要求研究生論文中期檢查時間,應在完成論文開題后的半年左右進行,研究生必須按時提交論文中期研究報告。中期考核的實施由所在院系具體負責,組成評價考核小組,對研究生論文進展、階段性成果、存在問題、與預期目標的差距等進行評價,考核成績計入研究生檔案。建立嚴格的中期檢查制度,有利于學科組及導師及時發現論文研究中存在的問題,以便控制實驗進度,把握課題研究方向,又有助于研究生及時總結和分析前段時間的研究情況,明確以后的研究方向,對于論文的順利完成和質量保證具有承上啟下作用。
2.4嚴格審核學位論文質量
對于食品加工與安全領域學位論文的質量審核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1)論文規范。論文的外在質量即論文格式的規范性,規范的學位論文格式要求具有一個完整的體系,包括:論文封面、扉頁、論文使用授權說明、中英文摘要、目錄、主要符號表、正文、參考文獻、致謝、獨立完成研究工作的聲明及附錄等部分;此外,要求論文表述條理清晰、文筆流暢、書寫格式及引用規范等。(2)論文選題。要求應來源于生產實際,重點針對食品加工、貯藏及運輸過程中存在的關鍵問題,具有一定生產背景和應用價值。(3)文獻綜述能力。要求具有一定的文獻閱讀量,能夠反映本方向或相關領域最新理論和應用情況,且具備較強綜合分析能力。(4)研究方法和手段。要求論文體現作者較為全面掌握論文選題所涉及的科學技術的現狀,綜合運用現代科學理論、方法和技術手段解決所研究的問題。(5)研究結果效益。要求研究結果有一定的創新性,產生一定經濟、社會或生態效益,或是有潛在應用價值。(6)論文必須是基于一定工作量的實驗研究或調查研究,綜述性論文不得作為學位論文。
2.5改進論文盲審方式及評價標準
專業學位論文盲審專家遴選應在相應領域內領先的教授、副教授中選擇。盲審專家初步確定后,可由研究生管理部門與相應院校的研究生管理部門聯系,征得專家同意后,最終建立盲審專家庫,嚴格杜絕論文評閱過程中的人情現象。論文評閱意見書中應附帶一個量化詳細的評分表,確定若干個評分指標及相應的評分標準,并提供文字表述的評審意見。這種方式既能對論文的優缺點給出全面準確的評價,又方便對多篇學位論文進行橫向比較。
3.結束語
食品加工與安全領域專業學位加入我國學位培養體系以來,極大推動了我國復合型、應用型高層次人才培養工作。對于該領域研究生論文質量的改善,需研究生培養部門、導師、任課教師和教育管理者的共同努力,為研究生提供全面的綜合素質教育和現代管理模式,加強對農業推廣碩士的規范化管理,進而推動農業推廣碩士專業學位不斷向前發展。
基金項目:浙江海洋學院研究生教學項目“雙導師制與校外基地對研究生能力提高的研究”(11131064111)。
[關鍵詞] 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
[中圖分類號] G643.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5-4634(2013)05-0027-04
0 引言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國家對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僅僅培養學術型研究生已遠遠不能滿足社會經濟的需要,急需轉變培養模式。2009年教育部決定增加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計劃,從而推動了碩士研究生教育從以培養學術型人才為主的模式向以培養應用型和學術型人才為主的模式轉變。但是,由于已有的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對象主要是學術型研究生,如何培養以應屆本科畢業生為主要生源的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這已成為擺在高校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1 全日制專業學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自2009年3月教育部發出通知增加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指標以來,教育部又陸續發出一系列通知,要求規范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工作,主要強調教學方法和實踐教學等問題。針對教育部的要求,各高校在積極探索培養方式的過程中,發現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1 培養模式特性缺失
由于以應屆本科畢業生為主的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歷史較短,各高校在不斷摸索培養方式,目前大部分高校或是簡單套用學術型學位研究生的培養模式,或是參考??坡殬I教育的模式,但就用人單位和學生的反應來看,這兩種模式均不適合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培養,急需探索具有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特色的培養模式。
1.2 師資問題
專業學位的“專業性”對授課教師和論文指導教師提出了有別于學術型學位教師的要求,在注重理論基礎的同時,必須強化針對應用實踐能力和專業技能的指導與訓練。但目前高校師資普遍不能很好的滿足這一要求,原因有三方面。一是具有實踐經驗的師資短缺,雖然教育部要求高校在遴選全日制專業學位的授課和論文指導教師時應注重教師的實踐經驗,但是由于高校在招聘和考核教師時主要以教師的學術成果為標準,因此引進的教師普遍缺乏實踐經驗;二是授課教師仍以傳統的授課方式為主,在授課時注重講授理論知識,忽略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不能滿足專業學位研究生的需求;三是導師對專業學位研究生的指導不具有針對性,這是因為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剛剛起步,很多研究生指導教師尚未轉變觀念,仍用指導學術型研究生的方式指導專業學位研究生,使得二者差異無法體現,造成學生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踐問題的能力不足。
1.3 實踐問題
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以應屆本科畢業生為主,這些學生缺乏實踐經驗,而專業實踐關系到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課程學習的成效和學位論文質量的高低,是獲取學位論文選題和素材的主要渠道[1]。但目前高校在實踐環節普遍面臨兩個問題:一是實習基地少。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的主要培養環節是到企業實習,而對應屆畢業生來說自己尋找實習企業很難,因此需要學校利用各種途徑為學生提供實習機會,但由于全日制專業學位招生時間不長,許多學校尚未建立足夠的實習基地;二是實習形式化。雖然大多數高校都或多或少建立了實習基地,但是由于對學生的實習過程沒有有效的監督,造成多數學生的實習流于形式,沒有實際收獲。
1.4 論文問題
學位論文工作是研究生培養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不僅反映學生掌握基礎理論和專門知識的程度,同時也反映學生獨立從事相應技術研究工作的能力。但目前許多高校在專業學位論文管理方面存在一些問題。(1)論文評審指標不合理。由于專業學位研究生與學術型研究生的培養目標不同,對學生的考核也應不同,專業學位研究生論文的評審指標應有所側重,重點突出實用性和實踐性,但是目前大多數高校專業學位的論文評審指標與學術型的沒有本質差異,沒有有效突出專業學位的特性;(2)論文評審體系不健全。目前多數高校對全日制專業學位論文的評審與學術型研究生一樣,仍限于高校內的相關專家,而校內評審專家在評審論文時依舊采用學術型研究生論文的標準和指標,強調學位論文的理論深度和邏輯性,忽視論文的實用性和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對企業高級人才參與論文評審的重要性的重視程度不夠[2];(3)全日制專業學位論文與學術型研究生論文相混淆。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以應屆本科畢業生為主,缺乏實踐經驗, 學位論文的選題大多數與學術型研究生論文特性差別不大,偏研究型和技術應用型,僅有少部分為設計型和實驗型。此外,學生很難找到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點,而導師以前多是指導學術型研究生,實踐經驗相對不足,對論文的指導也偏向于理論性。這些因素導致全日制專業學位論文又走向了研究性、理論性的學術型研究生論文軌道[2]。
1.5 培養方案針對性不明顯
培養方案是研究生培養模式的核心,是圍繞研究生培養目標而進行的課程及培養模式的總體規劃,是人才培養活動及其模式的實質性要素,是體現教育思想及人才培養目標的載體。目前,各高校均存在以學術研究為主的學術型研究生和以應用為主的專業型研究生兩種培養模式。這就要求各高校在制定培養方案時應有明確的定位,有所側重。但從目前情況來看,各高校只是在原有學術型培養方案的基礎上進行了個別課程的改變,實踐性課程比較少,專業學位的特色不明顯,不能很好的滿足提高研究生解決問題和實際操作能力的需要,尤其是在教學方法上沿用了學術型研究生的模式,造成培養方案的針對性不強,沒有提高學生結合所學的理論知識,在生產實際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3]。
1.6 對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重視不夠
隨著國家對研究生培養結構的戰略性調整,未來專業型研究生將占整個研究生的一半,這部分學生將會成為研究生教育的主體,他們的思想狀況關系到和諧校園的建設。但是相對于本科生來說,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進校之后即分配導師,主要由導師負責管理,由于學習時間緊,導師較注重學生的科研能力培養,對德育工作的關注甚少;此外,由于招生時間不長,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方案不夠成熟,在培養方案中尚未有效體現育人功能[4]。這些因素造成專業學位研究生對專業的認可度較低,對學校滿意度不高,缺乏學習興趣,不利于學校的和諧穩定。
2 已有研究成果綜述
針對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工作存在的上述問題,研究者分別從培養模式、實踐環節設計、論文環節設計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相關研究成果綜述如下。
在培養模式設計方面,產學研合作培養模式的理論研究和實際應用是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研究的重要內容。張志紅從產學研合作角度出發,指出產學研合作培養是全日制專業碩士培養的最佳模式,并列出了具體合作的形式[5]。張建功運用系統理論及耦合理論進行分析,指出高校和企業只有在人才培養上形成“齒輪嚙合”效應,才能推動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過程中產學耦合進入良性循環狀態,從而提高應用型、高層次專門人才的培養質量[6]。徐小龍認為,傳統的單向循環培養模式(“學習-實踐-學習-實踐”)不利于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他在動態螺旋提升的理念下,針對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的特點,提出了“螺旋提升型”培養模式(“學習-實踐-學習-實習-總結”)[7]。而在實際應用研究方面,張吉雄以礦業工程為例,以過程管理理論為切入點改革了礦業工程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8]。
在實踐環節設計方面,研究者針對可提高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能力的實踐基地建設及有效利用展開了研究。宋平從校內實踐教學基地、校企聯合培養基地、以橫、縱向科研項目為媒介等三方面構建了全日制工程碩士的實踐能力培養體系,從而為其他專業學位的培養提供了依據。文冠華則認為充分的、高質量的專業實踐是達成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目標、實現碩士生培養類別成功轉型的關鍵,而做好專業實踐基地建設是實施專業實踐的基礎,抓好專業實踐的全過程管理是確保專業實踐成效的基本保證[1]。
在論文環節設計方面,創新全日制專業學位論文環節設計的研究逐漸成為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研究的重點。張笑燕對北京郵電大學論文過程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研究,提出新的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的過程管理體系,并從實證角度驗證了其學位論文過程管理體系的有效性[9]。張林林從專業學位的概念內涵、學位論文寫作標準、學位論文選題論證制度、學位論文評審體系等四方面提出了保障學位論文質量的策略[2]。
關于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培養模式、實踐環節和學位論文等三方面,但也有學者對影響其培養質量的其他因素做了研究。熊玲從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出發進行了研究,認為構建符合我國國情的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是保證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質量的前提,并論述了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構建原則、系統構成及功能[10]。奚社新從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角度出發,提出加強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措施[11]。
3 改進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對策
通過對目前我國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過程中出現的主要問題進行研究,結合學者們提出的改進方法,提出了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改進措施。
3.1 轉變觀念,高度重視全日制專業學位
觀念影響做事的態度和方法。為了提高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質量,高校首先要摒除培養專業學位研究生只是為了增加收入、專業學位的培養與學術型研究生培養差異不大的觀念,尤其要消除專業學位研究生不如學術型研究生的思想;其次要認真思考專業學位的特點,根據教育部的要求,積極探索,尋找適合自身特點并具有高校和所在區域特色的培養模式;再次要積極改善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待遇問題,如建立專業學位研究生獎學金制度,消除依據大學成績排名確定免試研究生、推薦工作的問題,確保專業學位研究生和學術型研究生享受同等待遇。
3.2 充實師資庫,提升教師實踐水平
為了解決高校普遍缺乏專業學位師資這一難題,各高??梢詮囊韵聨追矫嬷帧#?)積極采取措施引進企業高層管理人員擔任兼職教授。這部分人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除了可以為學生舉辦講座之外,還可以擔任論文指導教師,從應用性和實踐性角度對學生進行指導,同時還可以為學生提供實習崗位;(2)學校應積極安排校內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通過掛職,教師可以深入了解企業的運作過程,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踐問題,積累實踐經驗,從而豐富自己的教學內容,提升教學水平;(3)積極推進案例開發工作。實踐證明,案例教學更適合專業學位學生培養,雖然國外成熟案例較多,但是缺少本土特色,為了提升教學效果,高校應成立案例開發中心,編寫優秀的本土案例,以供教學使用。
3.3 建立充足的實習基地,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
實習基地是鍛煉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平臺,為了建立充足的實習基地,學校應充分調動各方資源。(1)充分發揮企業導師的作用,鼓勵企業導師根據學生興趣提供實踐崗位,并給與指導;(2)要求承擔項目的校內導師安排學生進入項目團隊,利用做項目的機會安排學生深入到企業實際,了解企業情況,解決企業實際問題;(3)通過校辦產業、專業實驗室、重點實驗室等為學生提供實習機會;(4)校方要積極尋找合作企業,建立專門的實習基地,以供學生實習。
3.4 完善論文管理體系,確保論文質量
為了確保學位論文質量,針對全日制專業學位的特點,筆者設計了論文管理體系圖(見圖1),在該體系中,將論文環節貫穿到整個學習過程中去。該體系將論文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第一學年)主要是學習理論知識和積累實踐經驗的過程,為撰寫論準備。在這一階段中,要求學生認真學好每門課程,同時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實習。由于這一階段中課余時間有限,僅要求學生通過實習找出自己的興趣愛好,以便于確定研究方向。研究方向確定之后,學校根據研究方向安排論文指導教師。
第二階段(第二學年)主要是根據自己的研究方向深入到企業實際進行實習,這是一個逐步深入的過程,在這一階段中,要求企業導師充分發揮作用,就學生研究問題的實踐性和實用性進行指導。當論文的實踐性和實用性得到認可后,學生即可進行開題,并由校內和校外兩位導師對論文的開題報告進行審核,通過之后,學生便進入論文撰寫階段。在這一階段中,校內導師和校外導師要充分溝通,共同指導學生,才能保證學生論文的實用性和理論性并存。
第三階段(第三學年)主要進行論文評審和答辯,這一階段主要由管理部門負責,學生按照管理部門的要求操作。在這一階段中,要求管理部門首先完善論文評審指標體系;其次建議采取論文評審的盲評制(即評閱人和被評閱人互不知道信息),同時要求評閱人中至少有一位是企業中具有高級職稱的專家;最后建議論文評審通過之后,為了避免學生在答辯時過分緊張,導師安排學生預答辯。通過預答辯,幫助學生熟悉答辯的流程,提醒答辯過程中的注意事項,有助于學生克服恐懼、緊張的心理,以便做好充足的準備。
3.5 增設專職輔導員,全面關注學生思想狀況
對高校來說,穩定和諧是頭等大事,而學生的思想穩定是確保校園和諧的重要方面。實踐證明,為本科生配備專職輔導員對本科生穩定起到了顯著作用。因此,建議高校應為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增設專職輔導員。增設這一崗位之后,一方面可以減輕導師的壓力,以便于其更好的指導論文;另一方面,專職輔導員可以做到一對一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更全面的關注學生的各方面情況,有利于提高專業學位研究生對學校的滿意度,從而促進校園穩定和諧。
3.6 健全系列監督考核機制,保障培養過程質量
無規矩不成方圓,如果僅是制定措施而無監督考核機制,很多措施最后只是流于形式,這在很多高校的實踐環節體現的最為明顯。為了保證上述措施能夠順利實施,需要高校建立系列監督考核機制,以保障培養質量。如建立企業導師考核機制、實習過程監督和考核機制、論文評審答辯監督機制、教學效果考核機制等。通過這些機制的建立,逐步規范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
4 結束語
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處于起步階段,但卻是我國今后高層次人才培養的主力軍,需要不斷探索、完善其培養模式。文章在研究大量已有文獻的基礎上,總結出新的培養模式,以期對今后的進一步研究提供依據。
參考文獻
[1]文冠華,姜文忠,陳宏量.抓好專業實踐環節確保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質量[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0,(8):1-4.
[2]張林林,羅堯成,孫躍東.論全日制工程碩士學位論文質量的保障策略[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3):73-76.
[3]張吉雄.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探究——以礦業工程為例[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1,(11):119-121.
[4]程斯輝,王傳毅.研究生培養模式:現實與未來——“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高端論壇綜述[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1,(3):50-53.
[5]張志紅,潘紫微. 全日制專業碩士: 產學研合作培養模式的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4):132-136.
[6]張建功,劉興華.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過程中產學耦合的機理研究[J].中國高教研究,2011,(5):38-41.
[7]徐小龍,孔媛媛,李夢娥.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螺旋提升型”培養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2):149-154.
[8]宋平,楊連茂,甄良,等.淺議全日制工程碩士生實踐:能力培養體系的構建[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1,(3):61-64.
[9]張笑燕,宋茂強. 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的過程管理與質量控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3):69-72.
[10]熊玲,李忠.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構建[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0,(10):4-8.
[11]奚社新.論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1,(9):78-80.
Research on education for full-time professional degree postgraduate
摘 要:導師在一個研究生的學習生活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導師指導安排學生的學習,直接影響了研究生的教育。導師的職責是否明確,直接影響研究生的培養,也直接影響研究生今后的發展方向。本文就導師在研究生培養中的作用作簡要分析。
關鍵詞:導師;研究生;研究生培養
在我國的研究生教育中,研究生在校期間基本上實行導師負責制,研究生導師在研究生的學習乃至生活中都發揮著重要作用。導師在研究生培養中的作用不僅僅只包括學術研究方面的作用,還應該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導師的科研能力水平從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著研究生的科研水平,所以,導師需要隨時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水平,才能提高所帶研究生的專業技能與科研能力水平,學校研究生的教育首先也要從導師科研能力的培養做起。另外,由于我國研究生教育實行導師負責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導師對研究生的培養同樣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導師的教學作風,思想狀態,直接影響著研究生的內心世界,對于學校研究生教育來講,這一點同樣值得重視。
下面就從學術研究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兩個方面談論導師在研究生培養中所起的作用。
一、學術研究教育方面
研究生教育中,導師在學術研究教育方面的作用是對研究生培養最重要也是最直接的影響。導師在學術研究方面的指導,直接影響著研究生的專業科研能力??偟膩碚f,在學術研究教育方面,導師對研究生的培養有以下幾個方面的重要作用。
1. 指導研究生的專業學習:與本科一樣,研究生教育具有專業化特點,而且相對于本科而言,研究生的學習更加深入,需要更強的自學能力,雖然同樣有專業課程,但是教師的授課模式相對于本科而言已經大為不同,更為抽象。在這種情形下,導師的作用就尤為突出。導師擁有多年的教學經驗,在相關專業領域,學習經驗豐富,在研究生眼中,導師是專業領域的專家學者,對該領域的大局和枝節都比較熟悉,研究生在專業學習方面如有遇到苦難,大多都會向自己的導師尋求幫助。因此導師指導下的專業學習往往更有效、更省力,而不是讓學生盲目地去學習,既浪費時間,又沒有多大的效果。在這一方面,導師掌握了最新的專業熱點與動向,可以為學生提供最新的學習資料。
2. 指導研究生的學術研究:研究生,顧名思義,就是以研究為主,追求知識的開拓創新,而不只是立足于知識的薪火傳承,學術研究才是研究生的根本。研究生導師要有一定的學術研究能力才能成為研究生的導師,他們有著多年的研究經驗,經驗豐富,所以指導起來駕輕就熟。如今,學術研究被許多研究生所畏懼,在他們看來,研究是一件高深莫測的事情,從開始就在打退堂鼓,自己給他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不可否認,在如今各個方面都已經很發達的社會,研究工作確實有一定的難度,但是也不是不可能。為了讓研究工作變得更加容易,就需要導師的指導,導師結合自身多年的經驗,在研究方法的領悟與研究方向的選擇等方面對研究生進行指導,需要時與研究生一起融入所研究的課題,可得研究更加容易步入正軌,并且還能與大家交流感情。
3. 指導研究生的論文撰寫:導師對研究生論文撰寫的指導不僅包括畢業論文撰寫的指導,還包括平時學術論文撰寫的指導。畢業論文與平時發表的學術論文是研究生學習中尤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尤其是畢業論文,它在研究生的學習中具有決定性的意義,是研究生幾年學習水平與綜合能力的展現。平時學術論文的撰寫時,導師起著積極引導的作用,為所指導的研究生把握好方向,為撰寫畢業論文打好基礎。畢業論文是研究生學習中含金量最高同時也是一項最艱巨的任務,對于大多數研究生來講,這是一個難點,在研究生學習,它歷時最長,需要閱讀大量的文獻,完成三到五萬字的寫作,很多人還會經過幾次的大型修改,很多人形容研究生論文是淚與血的結晶。畢業論文主要考研究生自己完成,但導師畫龍點睛的點撥和啟發與茅塞頓開的指點,能使學生增加信心,少走不少彎路,并且使論文更有水平。有人形容說導師是研究生闖過畢業論文難關的強力后盾。
專業學習的指導反映出一個導師的專業功底,學術研究的指導反映出一個導師的研究能力,學術論文的指導反映出一個導師的學術水平。一個導師的能力直接影響著研究生的專業學術能力的培養。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
對于研究生而言,導師的作用不光是指引專業學習和學術研究,導師也是一個有血有肉的并且具有一定個性化的人。許多導師思想精妙、行為高遠、個性鮮明、感情真摯,是難覓的為人治學楷模,與之相處可使自己得到全面熏陶,受益終生。
由于導師與研究深的接觸時最長,導師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導學過程中,研究生在學業、科研的過程中受到導師的指導,但是在學術之外導師的責任心、科學精神以及人生態度、價值觀等對研究生也進行了潛移默化的影響,甚至導師在物質、就業等方面對研究生的直接幫助,這些對研究生的思想和道德品質都會產生作用,從而產生溢出效應。所以,導師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因素,這也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特色。[1]
上海交通大學認為研究生導師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責任人。在學校里導師與研究生接觸的時間最長,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時機最多。導師有很多機會可以言傳身教,使思想教育工作做得親切自然。相對而言,到時最了解自己所指導的研究生的學習生活和心路歷程,對道德現狀有較為準確地把握。導師對學生的指導教育,能夠讓學生更多地感受到關心愛護,不易產生抵觸情緒,進而更好地把思想教育工作落在實處。同時,導師對研究生的學業完成和繼續深造就業等也有直接的影響。導師的思想觀念、治學態度和道德人品等對研究生又具有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間接影響,使他們成為對研究生最具影響力的人,成為道德的楷模。[2]
總之,導師在研究生的培養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導師的作用直接影響了一所學校的研究生教育水平。
參考文獻:
論文應符合專業培養目標和教學要求,以學生所學專業課的內容為主,不應脫離專業范圍,要有一定的綜合性,關于科技創新論文格式,
關于科技創新論文格式
(一)標題(前空2格,后面不接排正文)
1.標題(前空2格,后空1格,接排正文)
(1)標題(前空2格,后空1格,接排正文)
1)標題(前空2格,后空1格,接排正文)
①標題(前空2格,后空1格,接排正文)通常作整段接排時用,每個序號后通常用;號隔開,最后用句號。如①?***;②?***;③?***。
[關鍵詞]醫學研究生 學位論文 學術不端 復制比
[中圖分類號]G64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843(2013)06-0129-03
[作者簡介]馬玲,吉林大學白求恩醫學部研究生科助理研究員(吉林長春130021)
研究生學位論文是研究生培養的最后環節,是研究生在讀研期間所學知識的重要體現,因此,學位論文的好壞直接反映了研究生的培養質量。隨著研究生招生規模的逐年擴大,畢業學術成果要求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研究生觸犯學術不端底線,層出不窮的學術失范的事例令人心痛。本文擬從復制比這一視角,在相關研究的基礎上分析醫學研究生學位論文復制比的總體情況,找出醫學研究生學術失范的原因,提出提高學術道德的對策。
一、相關概念的界定
2007年1月16日,中國科協七屆三次常委會議審議通過的《科技工作者科學道德規范》(試行)對學術不端行為給予了界定,即指在科研和學術活動中的各種抄襲、剽竊和其他違背科學共同體慣例的行為;濫用和騙取科研資源等科研活動中違背社會道德的行為。
中國知網提供的學術不端行為文獻檢測系統分支下的學位論文學術不端行為檢測系統以《中國學術文獻網絡出版總庫》為全文對比數據庫,確定學位論文的重合字數,從而得出學位論文的復制比數據,根據復制比數據的高低來判斷學位論文寫作過程中是否具有抄襲、剽竊行為及其程度。論文復制比能夠比較真實地反映研究生學位論文中主要的學術失范行為。近年來國內高校普遍采取“學術不端行為檢測系統”對研究生學位論文的學術不端情況進行檢測,復制比也逐漸成為衡量研究生學術失范程度的重要指標。
二、結果分析
筆者針對某綜合大學醫學院2011、2012、2013屆共290篇研究生學位論文,以中國知網提供的“學術不端行為文獻檢測系統”內的“學位論文學術不端行為檢測系統”為檢測工具進行檢測,得出學位論文的復制比結果,并對復制比初次檢測結果進行了分析。其中201l屆72篇,2012屆99篇,2013屆119篇;博士研究生84篇,碩士研究生206篇。
1.學位論文復制比大部分達到要求,但仍存在嚴重的抄襲現象
從表1可以看出復制比小于20%的論文占全部抽查論文的83.1%。該院將研究生學位論文的復制比小于或等于20%作為合格要求,這表明大多數學位論文達到了學校的基本要求;其中,復制比小于或等于10%的論文占抽查論文的51%,說明超過一半的論文達到了我國有關政府部門規定的合理引用界限的標準。復制比高于20%、低于50%屬于中度重合的論文占15.5%,高于50%的重度重合論文雖然只有1.4%,其中最高復制比竟達到71%,表明被檢測樣本中仍然有部分論文存在嚴重的抄襲現象。
2.博士研究生的學位論文復制比情況明顯好于碩士研究生
從表2可以看出,復制比小于10%和10-20%復制比分布中,博士占的比例均高于碩士,而在大于20%的復制比中,博士研究生的學位論文所占比例則低于碩士研究生。由此可見,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的規范程度明顯高于碩士研究生的學位論文。
3.全日制研究生的學位論文復制比情況明顯好于在職專業學位研究生
調查顯示,全日制研究生的學位論文復制比最高的為34%,而在職專業學位研究生學位論文的最高復制比為71%,而且復制比超過50%的學位論文均為在職專業學位的研究生。從表3可以看出,初檢復制比在10%以下的全日制研究生、在職專業學位研究生論文篇數在同類學位論文綜述的比例分別為56.6%、30.4%;全日制研究生的學位論文在整個復制比10%及以下區段占據一半以上。復制比在20%及以上的學位論文中,全日制研究生、在職專業學位研究生論文篇數在同類學位論文總數的百分比分別為10.9%、42.0%,在職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論文在整個復制比大于20%的高區段中占據多數。由此可見,全日制研究生學位論文的規范程度明顯高于在職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學位論文。
4.研究生學位論文復制比情況逐年好轉
從圖1可以看出,2011-2013年研究生學位論文的平均復制比分別為17%,10.5%,10.3%,呈逐年下降趨勢。從表4可以看出,復制比小于20%的2011、2012、2013年在同類學位論文總數的百分比分別為70.8%、87.9%、89.9%,呈逐年上升趨勢,而復制比在40%以上的學位論文已經從2011年的9.7%下降到2013年的0篇,說明研究生已經開始逐漸認識到學術不端的問題,并有所改善。
三、造成學術不端行為的主要原因
1.注重科研能力培養,忽視學術道德教育
目前,我國高校的研究生教育者對學術道德教育重視不夠,缺少對研究生學術道德規范的明確規定,因此,研究生難以形成學術規范意識與行為。另外,社會整體學術環境混亂,抄襲現象層出不窮。處于這樣的學術大環境中,研究生難免被一時的利益和虛榮蒙蔽心靈。
2.導師重視不夠
部分導師只關注個人成果,在研究生教育中,重結果而輕過程,過分注重學生的科研成果數量,對學生的學術道德不關注,甚至導師本身也存在學術失范的行為,從而影響研究生的學術道德建設。相關研究也表明,導師的責任意識可以有效地防范研究生的學術不端行為。
3.在職研究生管理松散
研究生的整體水平良莠不齊,既有應屆生,也有在職研究生。除應屆生一般住校學習外,部分在職研究生只是上課時間到學校學習,學校對這部分在職研究生管理松散。而且部分在職研究生過于功利化、名利化,只是為了文憑讀取研究生,科研水平不高,難以完成學術論文,往往采取雇傭“”、抄襲等手段,導致研究生整體學術水平失衡。
4.學術行為監督不力
學術監督管理機制是治理學術不端行為、遏制學術道德失范的有效保障。高校學術行為監督體系不成熟,部分高校為了保證研究生畢業率,對研究生學術失范的行為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盲審系統不嚴格,送審的學校與盲審的兄弟院校之間“默契”十足,對送審論文實行“放水”,導致研究生學術論文水平差、抄襲情況嚴重。且懲罰機制不健全,部分院校沒有建立相應的懲罰制度,無法可依,一旦出現學術失范的行為也往往無法處理,只能口頭約束。
四、改善學術不端行為的建議
1.加強研究生學術道德教育
改善學術不端行為的首要步驟就是加強研究生學術道德建設,只有讓研究生從思想上認識到學術道德的重要性,才能從根本上杜絕學術不端行為的發生。學校應制定明確的關于學術道德方面的法規法則,嚴格按照規章制度執行,發現抄襲行為可通過取消答辯的方式及時處理。同時,學校應從研究生入學開始,開展科學誠信宣講活動,倡導科學精神和科學道德;組織開展學習講座,通過考試的方式督促研究生切實了解學術誠信、學術道德的基本含義及其重要意義。
2.加強碩士指導教師管理,提高碩士研究生培養質量
隨著研究生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碩士研究生的數量與日俱增,培養質量卻難以保證,碩士的學位論文復制比遠遠高于博士。有研究表明,影響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復制比的最主要因素是導師因素。因此可以通過開展學術道德和學術規范的培訓、建立獎懲制度等方式,促使碩士指導教師高度重視學位論文的指導,從而避免學術不端情況的發生。
3.規范在職專業學位研究生管理
在職專業學位教育是我國研究生教育的一種重要形式。為了滿足社會人員的學習需要,其招生規模逐漸擴大。但是由于該類型學位培養模式的特殊性,導致在職專業學位研究生的管理出現了問題,抽查的結果說明在職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學位論文質量確實不容樂觀。邊工作邊學習的狀況使研究生的學習時間難以保證,再加上有些學員學習態度不端正,為了順利完成學位論文,就會出現抄襲,甚至找“”。因此,學校要規范在職專業學位研究生的管理。
【關鍵詞】創新 研究生培養 團隊
目前我國研究生培養的規模在不斷擴大,研究生擴招帶來的突出問題就是導師數量不足,使得一個導師帶的研究生過多。解決該問題的方法之一是以小組和團隊的模式進行研究生的培養,以優化師資結構和資源配置,滿足社會發展的多元化需求,解決研究生擴招和師資力量不足的矛盾,集中精力完善和加強研究生的培養工作。研究生的教育是大學本科教育的延續,存在著多方面的不同,其中最為突出的一點就是研究生的教育是一種個性化的教育。如何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促進研究生教育規模、質量、效益的協調發展,已成為研究生培養的關鍵問題。研究生創新能力訓練和培養是研究生教育質量的核心,培養、提高研究生的創新能力,關鍵在于研究生創新意識的建立。
為了適應我校由教學型大學向教學研究型大學轉變的需要,為培養高素質的面向21 世紀實用高科技人才,我們依托甘肅省“通信與信息系統”重點學科,吸取國內外著名大學研究生培養的經驗,精心組建了信息與通信工程一級學科研究生指導團隊,結合一級學科體系結構的特點以及多年教學和科研的豐富經驗,對信息與通信工程的研究生培養進行了大膽改革與創新,并付諸實踐,取得了良好的研究生培養效果。
我們在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中,提出“四個轉變”的指導思想,形成以研究生為中心的培養模式,突出研究生探索精神、科學思維、創新意識的培養。
一 組建團隊和梯隊,變“單人指導”為“團隊指導”
為了更好地進行研究生指導工作,我們在培養小組的基礎上逐步擴大,組建了“信息與通信工程”一級學科研究生指導團隊,并吸收部分副教授和講師形成研究生培養梯隊。團隊碩導中有教授5 人,副教授3 人,博士3 人。整個團隊和梯隊年輕、充滿活力。各位教授專業特長各有側重,有的理論研究功底深,有的實踐經驗豐富,形成了年齡結構合理、特長優勢互補、專業知識強強聯合的團體,為研究生培養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團隊成員非常注重自身能力的修煉,不斷總結提高,培育創新成果,幾年來積累了良好的科研工作基礎,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獲得獎勵8 項,其中省部級以上獎7 項;申請專利2 項;出版著作10 部,其中國家級出版社8 部;100多篇,其中SCI 檢索2 篇,EI 檢索20 余篇。
二 探索創新型研究生培養模式,以“多元培養”替代“單一培養”
我們在指導研究生的過程中不斷探索創新型研究生的培養模式,以多種方式和多種手段來提高研究生的創新自主能力,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建立完善團隊研究生研討會制度
以前我們聯合組織的每周一次研究生討論會已經堅持了多年,后來又吸收和借鑒了國外先進的研究生培養經驗和管理模式,將原來的研究生討論會進一步完善和改進,打破了導師界限、年級界限和專業界限,由多位導師組成了研究生指導團隊,共同公開組織定期研究生研討會。每周布置專人進行專題講座,報告要求做成PTT 格式,事先將演講稿用電子郵件發給所有與會人員,以便讓大家有準備地進行探討,交流心得體會,學習相關專業發展新動向。通過專題講座和研討,不僅使每一個研究生得到準備專題講座文稿、演講的鍛煉機會,還促進了研究生自主開展學術交流活動的能力,開闊了研究生的視野,營造了啟迪智慧,提高了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學術研究氛圍。研究生研討會制度不斷完善,落實到位,活動內容豐富多彩,5 年來,記錄在案的研討會已成功組織了200 余次,專題講座進行了170 余次,其中導師專題報告20 次,外請專題報告10 次。
2.組織研究生課題小組
根據科研項目將研究生分成項目小組,每個課題小組3~5名研究生,由導師根據研究生具體情況分組,或由研究生通過查閱文獻和相關資料自己申報課題分組。分組時盡量體現因材施教的原則,注重發揮研究生個人特長和才能,突出研究生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每個小組指定組長負責,定期進行討論和研究,用集體智慧來攻克難關。
3.與企業聯合培養研究生
支持研究生到校外現場實習,主動為研究生牽線搭橋,與企業聯合培養研究生,使研究生在實際工作中鍛煉能力。目前已經有50 多人到現場實習,其中16 人通過實習經歷與實習單位簽訂了工作。
4.指導研究生參與教學工作
指導研究生參與本科生教學工作,如幫助導師批改作業、輔導質疑、實驗指導、輔導本科生畢業設計,積極承擔成教教學工作等。通過各教學環節的實際鍛煉,極大地提高了研究生系統學習的能力。
5.引導研究生發表高質量論文
引導研究生及時總結科研工作,撰寫高質量論文,積極參加國際會議,向核心期刊投稿。建立核心期刊獎勵制度。5 年來本團隊指導的研究生共70 余篇,其中EI 檢索5 篇,國內核心期刊20 余篇。
6.鼓勵研究生獨立申請課題
鼓勵支持研究生獨立申請和承擔科研項目。在甘肅省組織的2008 年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活動中,本團隊指導的研究生共有6組同學組織參加了科研項目申請,3 組申請成功。其中二組獲得甘肅省第七屆“挑戰杯”甘肅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獎,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
7.指導研究生參與科研項目
本團隊成員指導研究生積極參與多項科研課題,絕大多數研究生都參與了導師的科研工作。研究生通過參加調研、收集資料、寫論文、參與課題研究、輔導本科生參加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等工作,促進了求知的欲望,提高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一研究生在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指導中獲得省級一等獎。
8.利用多種手段加強聯系
充分利用現代化通信手段,利用網絡、電子郵件、QQ、MSN、飛信以及博客等現代信息手段,融合多種聯系方式加強與研究生的聯系,頻繁、方便的與研究生聯系,及時對研究生的疑問、意見和問題給出回應,實時地解決問題。
9.研究生論文選題嚴把關
注重研究生小論文和大論文選題的把關與指導。要求研究生從研一開始有目的地進行學習,由導師根據研究方向和科研項目提出一些研究題目,在滿足研究生培養方案基本要求的同時,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對研究生論文選題進行有針對性、有特色的指導,以便促進研究生個性發展。要求研究生論文盡可能地保持連續性,突出專業特色,把握本學科專業的發展趨勢,立足于較高的起點和學科發展的前沿,結合實際應用,使研究內容盡可能與實際應用相結合。本團隊指導的研究生論文選題70%以上來自科研項目,其余來自新技術研究。
10.全程調研畢業研究生
對畢業研究生進行全程跟蹤調研,加強與畢業研究生的聯系,了解研究生畢業后的去向、工作現狀,對學校工作的建議與要求,以便及時調整后繼研究生的教學和培養。
三 探索研究生教學方式改革,提高研究生教學質量
1.變“以教師為中心”為“以學生為中心”
改革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構建了既能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又能充分體現學生認知主體作用的多樣化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注重采用“互動式”“討論式”“研究式”“質疑式”教學方法。逐步形成“教研交融,師生互動”的教學方式,在教學體系中的作用地位上,從以教師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將教學的焦點由關注教師怎樣教轉到關注研究生怎樣學上來,使研究生對學習本身感興趣,最大限度地調動研究生學習的積極性,讓研究生主動地獲取知識。在課堂教學的信息傳輸上,由單向傳播轉變為雙向溝通。在教學管理方式上,從以教師組織教學為主轉變為以研究生自我控制為主。組織研究生在學習中進行討論,這是一種交互性強、鼓勵研究生積極發表意見的參與式教學方法。通過討論,研究生在與他人的交流中再次審視自己的觀點,在與他人的交鋒中鞏固自己的學習成果,培養批判思維能力。研究生在討論中,表達自己的觀點、了解別人的觀點,培養研究生從不同角度看問題的能力。
2.變“面向培養結果”為“面向培養過程”
在研究生教學培養目標上,從以傳授知識為主轉變為知識能力并重、促進研究生的全面發展。在研究生教學內容上,加強理論教學與科研實踐互通,教學與科研有機結合,不斷跟蹤新技術發展,拓展教學科研新內容。在研究生教學實踐中,根據現有實驗室設備資源,因地制宜。在教學組織和教學管理過程中注重教與學的互動、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組織學生走出課堂,到實際現場學習,如學校的計算機中心、電話信息中心、鐵通端局、實驗中心、聯通CDMA 和GSM 基站等地,請現場技術工程人員為研究生介紹實際運行的設備和網絡組成,使學生將書本的理論知識與現場的實際相結合,提高了研究生現代通信網及交換技術的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水平。注重對研究生學習過程的跟蹤,對學習過程實施全程考核,培養研究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有效保證學習質量。建立從學習、討論到總結,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多視角、多元化的過程性評價體系。從重“結果”走向重“過程”。
四 結束語
研究生教育作為高等教育中人才培養的較高層次,在實施科教興國的戰略中肩負著特殊而重要的歷史使命。幾年來,我們在研究生培養的過程中,不斷探索既適應市場經濟需要又具有專業特色的研究生培養方案,打破單一培養模式,突出研究生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的培養。我們打破導師界限、年級界限和專業界限,由多個導師一起公開組織定期研究生研討會,交流學習中的心得體會,討論學習方法,介紹相關專業發展新動向,共同研究科研中遇到的難題,集中集體智慧攻克難關。通過這樣的研討會,低年級的研究生可以向高年級的研究生學習,盡快定位,找到自己的學習方向。在學習交流中,擴大了每個人的知識量,因為一個人學到的知識畢竟是有限的,而相互學習將能多倍擴大每個人的知識量。這樣的研討會已經開展了幾年,有多人參加,已畢業六屆,研討會的形式得到了所有參加者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