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3 15:16:3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哲學研究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總的說來,國內學術界將近20年的文化哲學研究,迄今為止已經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為文化哲學研究進一步實現實質性的理論突破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準備了比較充分的條件。但是,當前欣欣向榮的研究狀態背后,也隱藏著難以回避的深層次理論難題;毋庸諱言,當前文化哲學研究的繁榮局面也包含著不少虛假的成分,以至于難以取得真正能夠指導當今社會實踐的理論研究成果。
概略說來,這些深層次理論難題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從研究對象的角度來看,難以真正從馬克思實踐哲學所要求的批判探索精神出發,對作為文化研究和文化哲學研究對象而存在的“文化”,做出既經得起嚴格的學術推敲、而又富有現實針對性和理論解釋力的定義。綜合觀之,無論國內目前進行文化哲學研究的各家各派提出何種“獨特”的文化定義,都基本上仍然停留在把文化視為“生活方式”的水平上,不同之處只在于具體的表述方式而已。而這樣一來,不僅素以學術研究的嚴格性和深刻性著稱的“文化哲學”研究,必然會因為無法確切界定其研究對象的獨特本質特征、存在方式和發揮社會作用的具體形式和途徑,而處于非常尷尬的學術研究境地,難以建立起真正具有哲學理論高度的、系統全面的理論體系。而且,更加重要的是,正因為它主要是沿襲以往的、早在時期就已經出現的“大而全”的文化定義,試圖把人類社會生活的所有各個方面都當作文化現象來加以研究,而沒有加以更準確的界定。所以,它在具體進行各項研究的過程中,往往“越俎代庖”地研究其他學科的研究對象、沖擊其他學科的研究領域,而不是真正發揮自己的理論優勢和指導作用。
第二,從理論創新的角度來看,難以真正從馬克思實踐哲學所要求的批判探索精神出發,進行面對現實的、扎扎實實的學術研究和深刻徹底的哲學批判反思。真正實現對西方主流的唯理智主義傳統思維方式所表現出來的基本立場,研究模式和方法論視角的突破和徹底變革。找到既符合馬克思實踐哲學的基本精神,又適合作為其研究對象的文化活動和文化現象之本質特征的哲學研究框架、基本立場和方法論視角。而是不加任何批判反思地完全照搬以自然事物為研究對象的自然科學的研究模式,甚至根本沒有意識到有進行這樣的扎實研究和批判反思的必要。因而只能通過不斷擴大研究對象的范圍,不斷探究研究對象的細枝末節而維持表面繁榮的不斷“發展”局面。從嚴格的學術研究角度來看,這樣的研究雖然得出了不少具體研究結論,但由于沒有找到真正適合于對文化活動和文化現象進行哲學研究的基本立場和方法論視角,因而不可能得出具有哲學的理論深度和高屋建瓴視野的研究成果,更不用說建立相應的、系統全面的文化哲學理論體系了。
最后,從理論研究的現實意義角度來看,由于上述兩個方面的基本理論難題所導致的根本性理論研究缺陷的存在,國內迄今為止的文化哲學研究雖然各種專著、論文不斷涌現,研究領域也不斷擴大和細化,但從根本上說,文化哲學研究實際上仍然處于嚴重滯后于現實要求的狀態。這既表現在它作為哲學的一個理論分支,沒有為當今蓬勃發展的各種文化研究和文化產業研究提供有價值的概念、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同時也表現在,它對一些具有至關重要的現實意義的理論問題往往束手無策,甚至避而不答:諸如“文化在現實社會生活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什么是先進文化”,“評價文化先進與否的標準是什么”,“是否科學技術發展了、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了,就意味著文化一定是先進的”,“先進文化與先進生產力的關系是什么”,等等。顯然,這樣的研究狀況是根本不可能完成文化哲學所應當肩負的現實重任和歷史使命的。
綜觀當前國內文化哲學研究的現狀和存在的上述主要基本難題,我們認為,對于今后的文化哲學研究來說,雖然“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也“是曲折的”——當今的文化哲學研究者若希望取得根本性的理論研究進展,或者希望取得嶄新的學術突破,就必須充分認識到這三個方面的基本問題的存在,從馬克思實踐哲學的基本立場出發,并且通過自己所進行的、密切關注現實和嚴肅認真的學術研究,真正把文化哲學研究提升到哲學研究的理論高度上來,從而使自己不辜負這個迅速發展的時代所賦予的天職和使命。
一、二、國內文化哲學研究的現狀
從國外學術著作的翻譯引進角度來看,從由周谷城等任主編、浙江人民出版社推出的系統介紹國外文化研究成果的《世界文化叢書》開始,包括商務印書館的“漢譯名著”系列、三聯書店的“文化:中國與世界”大型系列叢書在內,國內各大出版社所組織的翻譯叢書之中都包含有若干文化研究和文化哲學研究的重要著作。自90年代起,特別是自2000年以來,商務印書館推出的“文化和傳播譯叢”、南京大學出版社推出的“當代學術棱鏡譯叢·全球文化系列”,以及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推出的“知識分子圖書館”翻譯系列叢書等等,更是為國內這個方面的學術研究引進了比較系統的參考材料,同時極大地縮短了翻譯引進和原作出版在時間上的距離,為國內的文化研究和文化哲學研究與世界學術界同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其不足之處主要在于,翻譯和引進尚缺乏明確的問題意識,由于沒有對這些著作的學術發展脈絡進行必要的梳理而顯得有些雜亂,而且嚴格的文化哲學方面的著作偏少。
自20世紀80年代中葉以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步伐的不斷加快、社會物質和精神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國內學術界的文化研究和文化哲學研究也逐漸開始崛起并迅速發展。通過概覽國內學術界引進的外國學術著作和自己的研究成果,我們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這一點。
但這里要談的還不是作為1種理論形態的新實用主義的復興,而是作為1種處理問題的方法和人生態度的實用主義傳統在當代美國哲學中的表現,以及這種傳統在新世紀的繼續。據說,富蘭克林在向歐洲人描述美國時曾勸告訴他們說,如果他們僅僅是出身高貴而別無所長的話,就千萬別去美國,因為美國人對1個陌生人從來不問他是何等人,而是問他能干些什么。富蘭克林說這番話時大約是在1872年,遠在詹姆士1898年正式提出“實用主義”這個概念之前。這表明,實用主義的出現不過是從哲學上反映了美國人奮發圖強、與自然環境相抗爭的奮斗精神,而行動第1的指導思想也使得哲學家們把思維的興奮點集中在使用、效果之上,從而使古希臘的審美性世界觀讓位于現代美國的實用性世界觀。正是這種世界觀指引著美國人在2百多年的奮斗史中不斷取得驚人的成績,而作為世界觀理論體現的美國哲學也就深深地烙上了實用主義傳統的痕跡。
在當代美國哲學中,除了理論化的實用主義體系之外,這種傳統痕跡明顯地表現在:1方面,哲學家們特別注重對理論的實踐層面的說明,無論是何種理論出現在美國哲學界,馬上就會有人對這種理論做出“導論式”的說明,類似產品的“說明書”1樣,告訴人們這個理論究竟是說些什么、它為什么會這么說以及我們應當對它說些什么等等。與其他國家的哲學著作相比,這種帶有教科書性質的哲學著作是美國哲學中最豐厚的部分。同時,哲學家們還能夠把那些連產生地國家的人們都難以理解的哲學觀念或主張,用較為通俗的語言表達出來,使讀者能夠基本上理解它們,當然這種表達究竟是否準確就不得而知了。所以,在當代美國哲學中,比較有市場的往往是那些能夠說清楚的哲學觀念,比如分析哲學、科學哲學、物理學哲學,當然還有實用主義,而像人格主義哲學、過程哲學等帶有濃厚形而上學色彩的哲學理念則很難得到人們的共鳴。
另1方面,當代美國哲學家們在處理比較棘手的哲學問題時往往采取寬容和解的態度,并不深究各種不同觀點的差異,而是竭力在它們之間尋求某種平衡,這特別體現在對待分析哲學與歐洲大陸哲學之間的分歧上。我們可以看到,在美國的哲學出版物中,關于分析哲學和歐洲大陸哲學的論著都占有很大的比例,隨便翻閱1下美國的哲學雜志,就會看到關于分析哲學和大陸哲學的文章幾乎占有相同的比例,而且,還有不少的哲學家喜歡把大陸哲學中的1些概念術語用于解釋分析哲學,或者相反。
美國哲學家對各種哲學理論的處理上采用實用主義態度還表現在,他們通常并不固守某1種哲學觀念,而是不斷根據理論需要改變自己的思想。這當然不是由于他們的思想總是隨風倒,而是因為美國哲學沒有沉重的傳統負擔,他們不需要為了回應傳統而給自己加上某種歷史的責任。他們只需要能夠自己自圓其說就行,不用考慮是否符合某種傳統的要求。所以,在當代西方哲學家中,美國哲學家最善于修正自己的理論。
【關鍵詞】連續性/間斷性/傳統理性主義/思想資料
【正文】
人文社會理論和自然科學理論的發展都要受社會實踐的制約。但是,自然科學的發展主要是受物質生產活動和交往活動的直接制約,人文社會理論的發展從歸根到底的意義上講,也要受到社會物質生產狀況和社會交往關系的制約,但它主要表現為受人們的社會交往活動的直接制約。因此,人文社會理論的發展在受社會制約的方式、程度和條件上都有自己不同的特點。
一、人文社會理論發展的非獨立性
人文社會理論發展的一個特點就是它的非獨立性。馬克思、恩格斯說:“道德、宗教、形而上學和其他意識形態,以及與它們相適應的意識形式便失去獨立性的外觀。它們沒有歷史,沒有發展;那些發展著自己的物質生產和物質交往的人們,在改變自己的這個現實的同時也改變著自己的思維和思維的產物。”(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人民出版社,第1卷,第31頁。)因此,人文社會理論的發展沒有絕對獨立的歷史。
當然,任何理論的發展,包括自然科學理論和人文社會理論的發展都是連續性和間斷性的統一。但是,與自然科學的發展相比,人文社會理論發展的間斷性要顯得更為突出。這是因為人文社會理論不僅在其形成和發展上,而且在成果上都要受社會狀況的高度制約。因此,思想史的就不能局限于思想本身的發展,而應遵循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則,到社會生活的變遷中去尋找根本原因。前蘇聯學者托爾斯特赫指出:“歷史唯物主義力圖把意識看成客觀進行的過程,即在自身運動中不是由個別人(乃至天才人物)的主觀心理觀點,而是由人們的社會活動的普遍機制來調節的過程。與此同時,歷史唯物主義為自己提出一個任務:克服以往家認為這個過程所具有的那種‘獨立性的外觀’。正如歷史唯物主義創始人不止一次強調的那樣,這種外觀對以往一切哲學都抱有空想,這不單純是哲學家們的主觀謬誤,錯誤判斷的結果,而是哲學(一般地說,也是任何形式的意識)客觀狀況在社會分工和勞動與人的異化系統中有意識的表現?!保ㄗⅲ和袪査固睾盏取毒裆a》,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88年版,第135~136頁。)
唯心主義者把思想史看成理論自我演變的歷史,認為在這一演變過程中,只是純理論、純邏輯的因素在其中起作用。因此,在克服思想史問題上的唯心主義理解,打破思想理論發展的獨立性的外觀,就必須看到理論以外的因素在理論發展中的作用。這樣,傳統理性主義的研究思想史的,即把思想史看成理性自身運作的過程,看成與人的社會生活無關的這樣一種方法是應予以拋棄的。這種方法同傳統理性主義的認識論和真理觀是一致的,它解釋不了這樣的事實,即為什么兩個人用同樣的邏輯規則來看待同一個問題,仍然會得出很不相同的結論。實際上,造成這種差異的根本原因只能到思想領域以外的社會生活中去尋找。
進入以來,特別是隨著唯物史觀的的逐步擴大,西方許多學者越來越對思想史領域的理性主義解釋感到不滿,他們在思想史研究中逐漸把目光投向客觀的社會因素。“環境解釋學派”的出現就說明了這一點。該學派主張在思想史研究中要注意環境,特別是社會環境的作用,認為社會經濟環境、政治環境、環境和思想家的生活環境對于思想的發展具有決定性的影響。他們中有的人用社會經濟因素來解釋國家憲法的形成,有的人用社會環境的變遷來說明社會思想主流的演變,有的人則用環境來解釋政治家的思想傾向。雖然他們中許多人走向了“環境決定論”的極端,沒有看到“環境的改變與人的活動的一致,只能被看作并合理地理解為革命的實踐?!保ㄗⅲ骸恶R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18、50、43、78、78、36、602頁。)但他們的觀點畢竟具有唯物主義的成分,這一方面說明了唯物史觀的影響的與日俱增,另一方面也說明,用思想本身來解釋思想史,把思想史看成思想獨立發展的歷史,這終究要走入困境。
二、人文社會理論發展的具體社會條件
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馬克思說的社會存在是一個十分寬泛的概念。以往人們認為,社會存在主要是指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這種看法在靜態地社會結構這個范圍內是正確的。但是如果我們在認識論的意義上考察“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這一原理,我們就必須看到社會存在這一概念的豐富內涵,馬克思說:“人們的存在就是他們的實際生活過程”。(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18、50、43、78、78、36、602頁。)而人們的實際生活過程本質上也就是他們的物質實踐活動。因此,用社會存在去說明社會意識就是要用物質實踐活動去說明社會意識。“這種歷史觀和唯心主義歷史觀不同,它不是在每個時代中尋找某種范疇,而是始終站在現實歷史的基礎上,不是從觀念出發來解釋實踐,而是從物質實踐出發來解釋觀念的東西?!保ㄗⅲ骸恶R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18、50、43、78、78、36、602頁。)唯物史觀強調生產力對于社會發展的作用,認為有什么樣的生產力,人們就會有什么樣的活動方式。但是生產力并不是與人的活動無關的東西,“生產力與交往形式的關系就是交往形式與個人的行動或活動的關系。”(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18、50、43、78、78、36、602頁。)因此我們
應當從人們的物質活動出發,看到“這種活動的基本形式當然是物質活動,它決定一切其他的活動,如腦力活動、政治活動、宗教活動等?!保ㄗⅲ骸恶R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18、50、43、78、78、36、602頁。)同時要看到物質活動的多樣性和復雜性,看到生產力作用于人們的思想觀念的多種中介因素,這就需要對社會存在作寬泛的理解。從人文社會理論的發展來看,至少有以下社會因素對它有重要的影響和推動作用:
第一,社會分工推動人文社會理論的發展。哲學、神學、道德等等首先是物質勞動和精神勞動分工的結果?!胺止ぶ皇菑奈镔|勞動和精神勞動分離的時候起才開始成為真實的分工。從這時候起意識才能真實地這樣想象:它是某種和現存實踐的意識不同的東西,它不用想象某種真實的東西而能夠真實地想象某種東西。從這時候起;意識才擺脫世界而去構造‘純粹的’理論、神學、哲學、道德等等?!保ㄗⅲ骸恶R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18、50、43、78、78、36、602頁。)由此造成了一大批哲學家、家和人文社會理論領域的其他思想家,這一方面促進了人類思想的發展,另一方面又給大多數人造成不幸,使之成為終生從事體力勞動的勞動者。即使從事社會精神文化創造的人的活動也成為被分工束縛的終身從事一種職業的活動。這也同人的才能的全面發展相悖。舊的社會分工的產生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歷史必然,它又將在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高級階段被歷史所消滅。馬克思反對把某種工作作為人的終生職業,但并不反對專業化,因為專業化同職業化是兩碼事,專業化同人的全面發展并不存在必然的矛盾?!叭说膶I化活動即有具體內容的活動是以完整的個性為前提的,因為創造性地掌握某種專門知識就要有廣泛的各種才能。
”(注:見托爾斯特赫《精神生產》,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88年版,第92頁。)
第二,群體利益制約和推動人文社會理論的發展。物質利益原則不僅引導著人們的經濟活動,而且引導著人們的政治活動和思想活動。法國復辟時代的歷史學家的貢獻之一就在于看到了人們的物質利益對思想的作用。梯葉里認為,對于宗教問題,不能僅僅用信仰來解釋,而應當從物質利益出發來解釋?;魟t指出了階級利益和財產關系對于政治制度、思想發展以及風俗習慣變化的影響和作用,并且用財產關系的變化來說明文學藝術的發展。因此恩格斯說:“人的思想究竟從哪里來的,政治變動的動因又是什么——關于這一點,沒有人發問過。只有在法國史學家和部分英國史學家的新學派中,才產生了一種信念,認為歐洲歷史的動力——至少從中世紀起——是新興資產階級為爭取社會和政治的統治同封建貴族所作的斗爭。”(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40頁。)思想斗爭是思想發展的重要途徑,而在看來,思想斗爭應從不同階級和社會集團之間的利益沖突出發來加以說明。
第三,階級斗爭、歷史環境的變遷等因素也是推動人文社會理論發展的強大動力。恩格斯指出:“正是馬克思最先發現了偉大的歷史運動,根據這個規律,一切歷史上的斗爭,無論是在政治、宗教、哲學的領域中進行的,還是在任何其他意識形態領域中進行的,實際上只是各社會階級的斗爭或多或少明顯的表現,而這些階級的存在以及它們之間的沖突,又為它們的經濟狀況的發展程度、生產的性質和方式以及由生產所決定的交換的性質和方式所制約。”(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18、50、43、78、78、36、602頁。)在階級社會中,思想斗爭是階級斗爭的重要形式,而人文社會理論的發展往往要通過思想理論的斗爭為自己開辟道路。
歷史環境的變遷對人文社會理論的發展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在看來,理論思維是歷史的產物,隨著時代的變化,理論從內容到形式都要發生變化。制約和推動人文社會理論發展的社會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上述客觀條件外,人們的生活經驗、社會制度、文化傳統、社會心理等,也是影響其發展的重要文化條件。此外,自然科學的發展狀況對人文社會理論的發展也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因此,我們應當全面地理解人文社會理論發展的社會條件。
三、正確看待人文社會理論發展與社會的關系
雖然人文社會理論的發展要受各種社會條件的影響和制約,但是這種影響和制約關系是復雜多樣的,而且人文社會理論仍然可以有自己的相對獨立的發展過程,其發展道路與自然科學相比,也有著自己的特殊性。這就要求我們在這一問題上力避簡單化,采取合適的態度和方法。
第一,不能把社會對思想理論的制約作用看成機械的因果決定。社會對思想理論的關系是復雜的,正象恩格斯在晚年指出的那樣,在這一問題上,不能把唯物史觀理解成經濟決定論,而要看到多種社會因素的交互作用以及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雙向作用。因此,在社會制約思想理論這一方面,我們也應看到這種制約作用的靈活多樣性,不應將其等同于僵硬的機械因果決定。
許多西方學者對唯物史觀關于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這一論斷提出質疑,有人認為這一論斷會導致相對主義,因為人們的社會存在是各不相同的,如果人們的思想是由社會存在決定的,那么思想也就再無客觀性可言。另一些人則認為思想一旦為社會存在所決定,人們會產生什么思想都是既定的,這樣思想家的活動就再無自由可言。實際上,這些片面的看法都同簡單化、機械化的思維方式有關。社會存在對思想的決定作用并不是簡單的機械因果決定,它帶有以下特征:一是開放性,作為人們的實際社會生活過程的社會存在是一個開放系統,這在近、現代表現得十分明顯。因為人的需要是不斷擴大的,滿足需要的社會生產力是不斷擴大的,人們的經濟交往是不斷擴大的。由此決定了反映社會存在的社會思想,觀念也要隨之而擴大視野。二是全面性,社會存在并不簡單地等同于一兩個經濟因素,而是范圍十分廣泛的領域;因此,要用全面的觀點理解社會存在及其由之決定的思想觀念。三是中介性,社會存在對思想的決定要經過一系列中介,人們的生活經驗、社會政治生活、思想家的認識圖式等在這其中都會起作用。四是動態性,只有從人的實踐活動出發,從人們的實際社會生活過程出發,才能闡明社會存在是如何決定社會意識的??傊挥修q證地理解存在對思想的決定作用,才能把必然性和偶然性,相對性和絕對性統一起來。
第二,要看到人文社會有相對獨立的道路。社會對思想的制約并不排除史、思想史、倫史、史的存在。因此思想理論作為人類文化現象,總要一代代地流傳下去,并在流傳中不斷地更新發展。因此思想資料的流傳這一事實本身就決定了人文社會理論有自己相對獨立的發展道路。恩格斯在說明上落后的國家在哲學上仍然能夠演奏第一提琴這一事實時指出,這是因為“每一的哲學作為分工的一個特定的領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驅者傳給它而它便由此出發的特定的思想資料作為前提?!保ㄗⅲ骸恶R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485、486頁。)經濟因素,政治因素和其他文化因素對于思想發展的是要通過思想資料才能起作用的。這些因素通過各種途徑作用于思想家的價值取向,從而影響著思想家對思想資料的選擇、舍棄以及對這些思想資料進行改造的方式和方向。因此經濟因素、政治因素在這里主要是影響思想資料流傳的方式和方向。脫離了思想資料本身,思想的發展就無從談起。恩格斯曾經指出:經濟發展的支配作用是發生在思想領域本身所限定的那些條件的范圍內?!袄缭谡軐W中,它是發生在這樣一種作用所限定的條件的范圍內,這種作用就是各種經濟影響(這些經濟影響多半又只是在它的政治等等
的外衣下起作用)對先驅者所提供的現有哲學資料發生的作用。經濟在這里并不重新創造出任何東西,但是它決定著現有思想資料的改變和進一步發展的方式,而且這一作用多半也是間接發生的。”(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485、486頁。)因此,思想資料的流傳和變化既要受社會因素的制約又有其相對的獨立性,人文社會理論的相對獨立的發展應立足于這方面來說明。
肇始于20世紀80年代的國內行政哲學研究很少系統地探討行政哲學的研究對象。從近年召開的哲學或行政學研討會上的發言和已經發表的少量涉及行政哲學的有關論著看,國內對這一問題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三種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行政活動”是行政哲學的研究對象,行政哲學是“關于行政活動的普遍本質和一般規律的科學”。事實上,對“行政活動的普遍本質和一般規律”有成效有意義的研究只能屬于行政科學研究范圍,是理論行政學的研究對象?!靶姓顒拥钠毡楸举|和一般規律”在行政哲學研究中,是終極意義的研究對象,行政哲學不可能也不能夠取代行政科學去直接研究行政活動。第二種觀點認為,行政哲學是以行政科學、行政理論為研究對象,是行政科學的一個分支學科,即元行政學。這種基本思路是可取的,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符合邏輯的,但由于把行政哲學當成了行政科學的一個分支學科(元行政學),因而存在兩個難以自圓其說的問題:其一是如果把行政哲學當成行政科學的一個分支學科,即名曰行政哲學又是行政科學的一個分支學科,顯然就會產生一個學科性質問題。人們必然要產生行政哲學究竟屬于哲學學科還是屬于行政學科的疑問。雖然行政學家和哲學家是可以而且應該聯盟的,但行政學屬于社會科學,它與超越科學的哲學在知識性質上有本質的區別,因而行政哲學不可能既是哲學的又是具體科學的。否則,只會產生一種非哲學非科學的怪異知識和學科。目前出現的那種把哲學的概念、術語往現實行政生活貼標簽的“研究”,和直接借用哲學的原理、規律構建的種種行政哲學體系的“研究”,無不是受此種觀點的影響。其二是把行政哲學當成行政科學的元理論,即元行政學,也不符合國際通行的學科研究規范。行政科學的元理論準確地說應該是“行政學學”或“行政學學理”。行政哲學屬于“行政學學”的范疇,但行政哲學不同于“行政學學”,只是其一部分。行政學學或元行政學從不同的角度和領域對行政科學進行研究,行政哲學則是從哲學角度研究行政科學的行政學,它可以屬于元行政學的一部分,但不能等同于整個元行政學。因此,行政科學、行政學學(元行政學)和行政哲學是三個不同的概念。第三種觀點認為,行政哲學的研究對象是行政科學,是對行政科學的哲學考察。即,行政哲學以行政科學為研究對象的哲學。就學科性質而言,行政哲學屬于部門哲學,是哲學的分支學科。
對行政哲學的研究內容,國內一些學者在涉及到行政哲學的論著中也作了一些簡略的描述。如王滬寧認為,行政哲學主要研究和分析一定行政活動和行政關系的性質、行政活動的目的和宗旨、行政活動中的價值觀念、道德規范倫理原則等基本理論范疇[1]。薄貴利則將對人性的基本判定、政府的價值取向和現代政府的責任問題作為行政哲學研究的基本問題[2]。顏佳華在《行政哲學論》一書中構建了一個行政哲學的研究框架:行政活動論(邏輯起點)、行政主客體論、行政認識論、行政實踐論、行政方法論、行政價值論[3];后來,他又在《行政哲學:一個亟等進一步開拓的領域》一文中,將行政哲學的研究內容界定為:行政哲學導論、行政學對象論、行政學結構論、行政學功能論、行政學評價論、行政學發展論等[4]。
仔細分析國內行政哲學研究對象和研究內容的界定我們不難發現,在我們稱之為“行政哲學”的名稱背后,實際上存在著兩種行政哲學:一種是以行政活動為研究對象的行政哲學,一種則是以行政科學為研究對象的行政哲學。為了研究的方便,我們分別用“行政活動的哲學”(簡稱為“行政哲學”)與“行政(科)學的哲學”(簡稱為“行政學哲學”)這兩個稱謂來標示行政哲學研究的上述兩種主題、兩個方向。這兩種行政哲學,一個涉及“實際的行政活動”領域,一個涉及“理論的行政科學”領域。
行政活動的哲學主要研究行政的本質及其分界、行政的基本假定、行政的目的和宗旨等問題。由此可見,行政活動的哲學是對“行政活動中的問題”或簡稱“行政問題”做出根本性的尋根究底的反思,以便為行政活動提供一些根本性的實踐原則或“行政觀”。這些根本性的實踐原則不等同于各種具體行政行為的“規范”、“準則”,而是后者的“原理”、“基礎”或“根據”具體行政行為的“規范”、“準則”除了要依據于這些原理之外,還要考慮具體實踐過程中諸多的內部和外部條件,包括那些隱而不顯的“緘默因素”。
行政學哲學則主要研究行政科學發展的模式、行政科學理論評價、行政科學研究方法及其評價、行政科學研究的價值判斷等問題。由此可見,行政學哲學是對“行政學活動中的問題”或簡稱“行政學問題”進行根本性的尋根究底的反思,以便為行政學研究提供一些根本性的指導原則或“行政學觀”。同樣,這些根本性的指導原則也不等同于各門具體的行政科學的研究規范、方式、方法,而是為后者的研究提供認識論和價值論的“原理”、“基礎”或“根據”。
二
行政哲學的上述兩個研究主題之間存在著邏輯的與歷史的聯系:
從邏輯上看,對“行政學問題”的哲學研究是對“行政問題”研究的“次一級”的研究,是對實際的“‘行政問題研究’之研究”,具有元研究的性質。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人們對任何行政問題的研究總是先在地包含一個方法論,即總是從某一個特定的角度、立場來研究的。這種角度、立場盡管可能不為研究者自己所知道,但卻客觀地存在著。而且,這種角度、立場本身就制約著對行政問題的認識結果。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立場出發往往得出不同的結論。要對這些結論的可靠性做出判斷,就必須檢討他們的方法論。按照荷蘭著名經濟學家庫普曼(197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的研究,無論是在自然科學中,或者是在社會科學中,任何系統的理論體系均表現為一個“價值觀假定+邏輯推理”的結構[5]。庫氏的這一邏輯式提示,至今尚未遇到有力的挑戰。顯然,任何行政學理論體系,均是從某種價值觀或方法論見解出發的邏輯推理系統,其中的價值觀或方法論假定,只能表現為某種行政哲學。因此,任何行政學理論體系都是以某種行政哲學的邏輯展示的,它不能不內含著某種行政哲學。從這個意義上說,“行政學哲學”是以“行政哲學”為思想資料的和最終歸屬的。我們也只有對行政學的根本問題進行了哲學的研究,才能真正地把行政問題的研究提升到一個自覺的、理性的水平和高度。
從歷史上說,對行政活動根本問題的哲學研究是古已有之的事,歷史上許多偉大的哲學家、政治家都對此做過深入的論述。而對行政學根本問題的研究則不過是近100年來的事。按照時間順序,對行政活動的研究先后產生了行政思想、行政理論、行政學說或行政學、行政科學、行政哲學。其中行政思想是先于行政理論的分散的、不系統的、粗淺的行政理論;行政理論則是后生于行政思想的比較完整、系統、深刻的行政思想;行政學說或行政學往往是較為完整、系統的關于行政的知識體系;而行政科學則是更加系統化、科學化了的行政思想、行政理論、行政學說、行政學,是關于行政活動的基本規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學;行政哲學則是對行政理論、行政科學研究活動進行思辯的產物,是行政科學的哲學。由此可見,“行政學哲學”不是從來就有的,而是在出現了獨立的行政科學時才出現的,是行政問題研究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歷史必然,對行政學活動的哲學思考是人類的行政認識和行政實踐從童年走向成熟的一個重要條件。行政學哲學與行政科學研究的問題是顯著不同的,各自的任務和目的也是不同的。行政科學是通過對行政活動的考察——這種考察主要包括歷史上的各種行政思想、行政理論和行政方法——概括出行政活動的一般原理,形成理論并給出某種行之有效的合目的的行政方法或模式。也可以說,行政科學主要關注的是為實際的行政活動提供一套具有普適性的系統的行政知識、思想、原則和可操作的方法,它的特點即在于它的工具性。行政科學為行政學哲學提供思想,行政學哲學則對行政科學起指導作用。任何時代的行政學哲學,除依據各自的一般的哲學觀外,都必須吸收以往的以及現時代的行政科學研究成果。反之,行政科學研究要接受行政學哲學的指導,這不僅體現在任何行政科學研究者都要在一定的行政哲學觀的指導下從事研究,而且,行政科學體系的構建、其邏輯分析與論證也要符合哲學方法論的要求。由此可見,行政學哲學考察的是行政科學的基礎,行政科學的基本問題便是行政學哲學的研究主題。那么,這個基本問題究竟是什么呢?
一般而言,行政科學的基本問題,在正常的或是在大多數的情況下,是行政學者以及行政人員較少或不特別考慮的問題。情況也許就是這樣,人們通常是在一種沒有批判的前提下,追求行政知識的增長,提出概念、形成理論,獲得某種高效的行政方法。這一切都是圍繞著行政活動的目的而進行的,行政學者為的是行政知識的不斷增長,而行政人員則是把行政學者的研究成果,諸如理論、方法、模式等,作為正確的東西應用于行政活動之中。他們的問題常常是一種理論或方法對他們的行政活動是否有效,也即如何使用一種理論或方法才能夠達到一種活動的預期目的。人們一般并不考慮一種理論或方法的合理性問題,只是在少數情況下,比如當理論或方法的功用開始減弱或失效的時候。一些人才可能會對已有的關于行政的一些最基本的假定、理論和方法本身進行反思。在這個時候,我們可以說他們正在進行著對行政中的某些基本問題的哲學思考或批判。而所謂的對行政科學中的基本問題的研究,就是對關于行政科學元問題的研究。這個元問題就是行政科學中的最基本的核心概念“行政”。行政哲學正是以此作為出發點而展開討論的,對“行政”這個基本問題的明確和把握,就構成了行政哲學的研究主題。
三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得到如下結論:行政哲學是對行政本質以及行政科學發展進程進行考察和反思的哲學。行政哲學能否有一個好的發展前景,從根本上為行政科學呈現出實質性的理論進步提供基本性的支持,使實際的行政活動更富有成效和具有合理性。這首先取決于我們對行政哲學本身是否有一個正確的理解和把握。如果在行政哲學的研究主題這一根本問題上,我們不能達成一致的意見,那么,不要說對行政科學的發展不會起到推動和支持的作用,就是行政哲學本身的發展和存在,都將會面臨巨大的困難。筆者在本文的討論中,就是試圖在這個重要的問題上使概念理解得到澄清,消除“行政哲學”這一概念本身及其研究對象上存在的歧義性和含糊性。當然。我們在這里給出的關于行政哲學的研究主題的討論還只是探索性的和試驗性的。但是,只要我們能夠真正把握住行政哲學的精神實質,研究主題的問題就不再是一個理論難題了。因為,它將會隨著我們研究的深入而不斷得到擴展和進一步的完善。
【參考文獻】
[1]王滬寧.行政生態分析[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89.
[2]薄貴利.中國行政學:問題、挑戰與對策[J].中國行政管理,1998(12).
[3]顏佳華.行政哲學論[M].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
關鍵詞:董仲舒;易學哲學;元論;天止人繼說;人文宇宙觀
AnanalysisonDONGZhong-shu’sphilosophyoftheYilearning
Abstract:Beingabundantandprofound,DONGZhong-shu’philosophyoftheYilearningisthecoreofhiswholephilosophicalsystem.ThisismainlyembodiedbythatDONGZhong-shugrantedtheYuan,origin,inYiZhuanthesignificanceofbeinglogicallypriorandtheoriginofvalue,indicatingtheYuanwasanontologicalcategoryofvalue.Hetransformedthetheoryof“succeedinggoodnessintonature”describedinYiZhuanintothetheoryof“heaven’sboundarybeingsucceededbyhuman”,reflectingaconsciousspiritstressingthepositionandsignificanceofhumanintheuniverseandthemyriadbeings.Healsodevelopedtheideologicalconceptof“accomplishmentofhumansociety”explicatedinYiZhuaninto“humancosmicview”,examininghumanculturefromtheheightoftheworldoutlookandexaminingtheuniversefromtheangleofhumanculture.Thusheunitedtheworldoutlookandculturaloutlookintoone,indicatingthattheuniversewastheoriginandbasisforhumanculturalcreationandhumanculturedevelopsandperfectstheuniverse.Andthereforehehighlyconfirmedandstressedthesublimesignificanceofhumanvaluefromtheheightofworldoutlook.
Keywords:DONGZhong-shu;philosophyoftheYilearning;theoryofYuan;heaven’sboundarybeingsucceededbyhuman;humancosmicview
自近代康有為著《春秋董氏學》以來,學界探討董仲舒思想時,大多討論他的春秋公羊學,而鮮有論及董仲舒思想中的易學問題。這是令人遺憾的。從古代天人關系論角度而言,《周易》和《春秋》這兩部經典具有密切聯系?!吨芤住飞仆铺斓蓝鋵嵱谌耸拢洞呵铩飞蒲匀耸露线_天道??梢詳嘌裕偈孀鳛槲鳚h大儒,他除了精治《春秋》的“微言大義”,還深研《周易》的“天人之學”。事實上,董仲舒不僅多次論及《周易》內容及其特點(關于董仲舒論《易》,試舉數例如下:(1)“《易》無達占,《春秋》無達辭?!保ā洞呵锓甭丁ぞA》)(2)“其在《易》曰:‘鼎折足,覆公餗?!蚨φ圩阏?,任非其人也。覆公餗者,國家傾也?!保ā洞呵锓甭丁ぞA》)(3)“《詩》、《書》明其志,《禮》、《樂》純其養,《易》、《春秋》明其知?!保ā洞呵锓甭丁び癖罚腋鼮橹匾氖?,董仲舒還改造、吸收了《易傳》天人觀,從而構成董仲舒哲學思想中的核心內容,也即董仲舒的易學哲學思想。本文即著重闡發這一點。
一、元論
研究董仲舒易學哲學思想,首先面臨的一個根本性問題,就是如何理解和把握董仲舒元論的確切內涵。馮友蘭先生指出:“董仲舒所講的‘元’究竟是什么東西,我們還不能作出明確的說明。有一點是明確的,在董仲舒的體系中,‘元’不可能是一種物質性的實體?!瓋H僅依據后來某些公羊家認為‘元’就是‘氣’的說法,便得出董仲舒的哲學體系是唯物主義結論,這是站不住的?!?第65頁)[1]這里有三點需要說明:其一,馮先生是從公羊學角度探討“元”的內涵;其二,他探討這個問題的目的,在于說明董仲舒哲學思想的性質(即唯心、唯物問題);其三,探討的結果是尚不清楚“元”的內涵。那么,董仲舒所講的“元”,究竟是什么呢?
臣謹案《春秋》謂一元之意,一者萬物之所從始也,元者辭之所謂大也。謂一為元者,視大始而欲正本也?!洞呵铩飞钐狡浔?,而反自貴者始。故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萬民,正萬民以正四方。(《天人三策·第一策》)
是故《春秋》之道,以元之深正天之端,以天之端正王之政,以王之政正諸侯之即位,以諸侯之即位正竟內之治,五者俱正而化大行。(《春秋繁露·二端》。以下引用該書只注篇名)
唯圣人能屬萬物于一而系之元也。終不及本所從來而承之,不能遂其功。是以《春秋》變一謂之元,元猶原也,其義以隨天地終始也。故人唯有終始也而生,不必應四時之變,故元者為萬物之本,而人之元在焉。安在乎?乃在乎天地之前。……故春正月者,承天地之所為也,繼天之所為而終之也。其道相與共功持業,安容言乃天地之元。天地之元奚為于此?惡施于人?大其貫承意之理矣。(《重政》)
從上述關于“元”的使用意義上看,董仲舒賦予“元”以一種人文性的內涵,這種人文內涵貫穿于所謂“反自貴者始”(實即“正身”觀念)至“五者俱正而化大行”(即指“王化”大行),可謂“其義以隨天地終始也”,體現了“大其貫承意之理”的理念。這一理念一方面與《公羊傳》關于“(隱公)元年春王正月”的闡釋相通;另一方面,也繼承了《易傳·彖》關于“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的思想。但董仲舒所講的“元”,從形式上講要比《公羊傳》的“元年”和《易傳》的“乾元”更為抽象;從內容上講,卻又包涵了更為豐富的人文內涵,表示其“純正”、“重始”的價值理念。董仲舒所謂“以元之深正天之端”,這個“天”本是天地之天、自然之天,但經過“元之深正”以后,這個自然之天也就獲得了一種人文意義。董仲舒講“元者為萬物之本”,特別是,所謂“人之元”“乃在乎天地之前”,表明了“元”具有邏輯在先的重要意義,而“元”本身并非一種實體性的存在。由此表明,“元”是董仲舒的一種價值理念,表示其“純正”、“重始”的人文價值內涵。或可借用宋儒張載的一句話來幫助闡明,就是“為天地立心”。這個“心”并非實體,而是人文之義。
如上所述,“元”與“天”的關系主要表現在以“元”正“天”,從而賦予“天”以一種人文內涵。所謂“仁,天心”(《俞序》),即集中說明了這一點。當然,董仲舒所講的“天”,并非只有人文性,它還包涵宗教性與自然性。其中,宗教性是由董仲舒所處的歷史條件和思想背景所決定的,這一意義的“天”主要用于“君權神授”和“神道設教”。人文性是由董仲舒思想中的儒學內容所決定的,這一意義的“天”主要用于倫理政治方面。自然性是由宇宙萬物的自然本性所決定的,這一意義的“天”(即“氣”)主要用于一切自然事物(天地、陰陽、五行與萬物)和人(包括人事治亂),這是董仲舒天人感應論的基礎。應該說明,這三種含義的區別只是相對而言的。實際上,董仲舒所講的“天”往往同時涵蓋這三種含義,而不能截然分開。也就是說,這三種意義的“天”常?;ハ酀B透、互相融攝。學術界以往過多地討論、批判董仲舒哲學思想中關于“天”的神學意義,這顯然是很偏頗的。[2]
總而言之,董仲舒所講的“元”具有人文價值的終極根源之意義,可以說是一個價值本體范疇;而“天”則是宇宙萬物的本原依據[3][4],是一個哲學本體范疇。以“元”正“天”表明,宇宙萬物的價值意義都是由人所賦予的,從而改造、發展了《易傳·彖》關于“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的哲學思想。
二、天止人繼說
天人觀是《易傳》哲學思想的精華。而《易傳》關于“繼善成性”的人性論思想,又是《易傳》天人觀的精髓。學術界討論董仲舒的人性論思想時,只注意到董仲舒所受孟、荀的影響,而沒有注意到,董仲舒所受《易傳》人性論的影響更為重要、更為深刻。董仲舒的人性論主要就是對《易傳》人性論的一種繼承和改造,成為董仲舒易學哲學思想的重要內容之一。
故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為善也。善與米,人之所繼天而成之外,非在天所為之內也。天之所為,有所至而止。止之內,謂之天性;止之外,謂之人事。(《深察名號》)
善如米,性如禾。禾雖出米,而禾未可謂米也。性雖出善,而性未可謂善也。米與善,人之繼天而成于外也,非在天所為之內也。天所為,有所至而止。止之內謂之天,止之外謂之王教。王教在性外,而性不得不遂。故曰:性有善質,而未能為善也。(《實性》)
這兩段話的中心意思是一致的,可以概括為“天止人繼”說。“止”是指“善質”乃“天之所為,有所至而止”,“繼”則指“性善”乃“人之所繼天而成之外”。由“善質”到“性善”,關鍵在于一個“繼”字。顯然,這是接受了《易傳》“繼善成性”說的思想。“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保ā断缔o上》)對此,余敦康先生闡釋得很好,他說:“天人之間的溝通,關鍵在一個繼字,繼是繼承,繼續,繼之則善,不繼則不善。如果人不繼承天道之陰陽,就沒有本源意義的善。如果人不發揮主觀能動性去實現此本源意義的善,就不可能凝成而為性。”(第25頁)[5]當然,董仲舒并沒有全盤接受《易傳》“繼善成性”說,而是有所改造。不過,這種改造在今天看來欠缺積極意義,主要表現在:第一,董仲舒過份強調“止之內”與“成之外”的區別,從而有割裂天人之道的連續性之嫌。因為,從天人連續性的觀點看,“人道”即“天道”,“人為”即“天為”,其間不存在截然之別,正所謂“道一也,豈人道自是人道,天道自是天道!”(《二程遺書》卷十八)第二,董仲舒賦予“一陰一陽”以倫理善惡、主次等級的性質,從而有損《易傳》所謂“一陰一陽之謂道”哲學思想的普遍性意義。(王夫之說:“天降之衷,人修之道。在天有陰陽,在人有仁義;在天有五辰,在人有五官。形異質離,不可強而合焉。所謂肖子者,安能父步亦步、父趨亦趨哉?父與子異形離質,而所繼者唯志。天與人異形離質,而所繼者惟道也?!保ㄍ醴蛑渡袝x》)所謂“形異質離,不可強而合焉”,可以說是對董仲舒天人相類觀點的一種批評。而他講人之“繼”天道,猶子之“繼”父志,又比董仲舒說得更為清楚、明確而沒有流弊。)第三,在此基礎上,董仲舒過份抬高了“王教”對于完善人性的重要性,從而降低、甚至于消除了個人所具有的“繼善成性”的主體意義和普遍意義。這一點應該說是嚴重的不足。不過,從董仲舒所處的歷史背景看,他之所以抬高“王教”,目的是為了維護和推崇西漢“大一統”的政治格局。這在當時倒是有積極的歷史意義。
值得注意的是,董仲舒除了從人性論角度提出“天止人繼”說之外,又從養生學角度提出了“人其天之繼”的命題。他說:
循天之道以養其身,謂之道也?!枪侍扉L之而人傷之者,其長短;天短之而人養之者,其短益。夫損益者皆人,人其天之繼歟?出其質而人弗繼,豈獨立哉?。ā堆熘馈罚?/p>
這段話的語境雖然是針對養生之道而言的,但它所提出的“人其天之繼”,確是具有哲學的普遍性意義。特別是所謂“出其質而人弗繼,豈獨立哉”,這就突出了個體的主體性意義,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上述抬高“王教”的不足。杜維明先生說,“個人本身有內在的生命與內在的價值,包括自己的修身、身心性命之學,其基本精神就是‘天生人成’?!保ǖ?頁)[6]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理解董仲舒關于人性的“天止人繼”說,以及“人其天之繼”這一哲學命題(顯然,“天止人繼”與“人其天之繼”的內涵本質上是一致的。養生與修性是統一的。故為行文方便,以下只提“天止人繼”),自然會另有一番新意。因為學術界一般認為,董仲舒只是發展了先秦儒學的外王思想,對關乎身心性命的內圣之學則付諸闕如了。這個觀點是經不起檢驗的。陳來先生指出,學界習慣于把孟子、《中庸》視為儒學關于“內在超越”論的源頭,其實,《易傳》關于“繼善成性”的思想也不容忽視。(第143頁)[5]如果肯定這一點,那么董仲舒關于“天止人繼”的思想又豈容忽視?所以,借用杜維明先生的話,董仲舒這一思想的基本精神就是“天生人成”。事實上,董仲舒本人就曾明確講過“天生人成”的思想,他說:“天、地、人,萬物之本也。天生之,地養之,人成之。天生之以孝悌,地養之以衣食,人成之以禮樂?!保ā读⒃瘛罚┛梢姡疤熘谷死^”與“天生人成”的思想內涵是相通的,其基本精神都是指天地生長、化育萬物,而人類則在此基礎上進行改造和發展,以使包括人類在內的萬事萬物都達到一種盡善盡美的境界。
綜上所述,董仲舒的“天止人繼”說是一個具有超越性和普遍性的哲學命題。從本質上講,它反映了人類在宇宙萬物中之地位與意義的一種自覺精神。這種自覺是人類特有的一種自我意識,即自覺繼承宇宙的大化流行,使生命不斷向上超越和發展。(梁漱溟先生對此作過重要闡述,參見梁漱溟《人心與人生》,上海,學林出版社1984年版。)所以,這個命題堪稱董仲舒天人關系論中的哲學思想精華。遺憾的是,這一點竟被學術界所忽視。學術界以往只注意討論、批判董仲舒的天人感應論。殊不知,董仲舒天人感應論只是針對西漢初期的政治狀況而言的,其哲學意義自然就比不上“天止人繼”這一命題了。
三、人文宇宙觀
學術界討論董仲舒的天人之學時,大多批評他的“天人感應”論或“天人相副”說,而很少注意到,其實董仲舒也像荀子一樣,也講“天人之分”。他說:“察天人之分,觀道命之異,可以知禮之說矣?!保ā短斓朗罚╋@然,所謂“察天人之分”,與荀子所講“明于天人之分”(《荀子·天論》)是相通的。董仲舒還講“天、地、人,萬物之本也。天生之,地養之,人成之。天生之以孝悌,地養之以衣食,人成之以禮樂,三者相為手足,全以成體,不可一無也”(《立元神》)。這種“天生人成”的思想顯然也與荀子所謂“君子者,天地之參也”(《荀子·王制》)的思想相通。特別是,關于儒家人文思想的一個重要觀念“禮”,董仲舒是這樣定義的,他說:“禮者,繼天地,體陰陽,而慎主客;序尊卑貴賤大小之位,而差內外遠近新舊之級者也。”(《奉本》)董仲舒對“禮”的界定,是從“繼天地,體陰陽”的哲學高度論起,最核心的精神仍是一個“繼”字。
人有三百六十節,偶天之數也;形體骨肉,偶地之厚也。上有耳目聰明,日月之象也;體有空竅理脈,川谷之象也;心有哀樂喜怒,神氣之類也。觀人之體,一何高物之甚,而類于天也!物旁折取天之陰陽以生活耳,而人乃爛然有其文理。是故凡物之形,莫不伏從旁折天地而行,人獨題直立端尚,正正當之。是故所取天地少者,旁折之;所取天地多者,正當之。此見人之絕于物而參天地。(《人副天數》)
對這段話,不少學者拘于所謂“偶天之數”、“偶地之厚”等表面性的類比,而不理會它的精神實質,就批評這種類比的“牽強附會”。其實,董仲舒的本意在于表達“人之絕于物而參天地”,這是一個卓越之見,也是先秦儒家關于人在宇宙萬物中之地位及其意義的一個共識。如果說上面那段話只是一種類比性的描述,那么,以下兩段話則是純粹的理論闡述了。
“天有十端,十端而止已。天為一端,地為一端,陰為一端,陽為一端,火為一端,金為一端,木為一端,水為一端,土為一端,人為一端,凡十端而畢,天之數也?!保ā豆僦葡筇臁罚?/p>
天地陰陽木火土金水,九,與人而十者,天之數畢也。故數者至十而止,書者以十為終,皆取之此。圣人何其貴者?起于天至于人而畢。畢之外謂之物,物者投所貴之端,而不在其中。以此見人之超然萬物之上,而最為天下貴也。(《天地陰陽》)
在這兩段話中,董仲舒從宇宙觀的高度論述了人類在宇宙萬物中的卓越地位與意義,即所謂“人之超然萬物之上,而最為天下貴”。董仲舒講“人之為人本于天”(《為人者天》)、“起于天至于人而畢”,這包含兩方面的意義:“天”是“人”之所“本”;“人”是“天”之所“至”。合而言之,即是“天人本至”的觀念。(“天人本至”這個詞的用法出自張岱年先生20世紀40年代所作的《天人簡論》一書,第一節就是“天人本至”:“天為人之所本,人為天之所至,即自然中物類演化之所至。凡物有本有至。本者本根,至者最高成就。本為至之所本,至者本之所至?!保ㄒ姟稄堘纺陮W術論著自選集》,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1993,第265-266頁)張先生這段話表達的是他個人的哲學思想,而不是從哲學史的角度論述的,所以沒有注明它的出處。張先生把它收入90年代出版的《張岱年學術論著自選集》一書,表明張老對這個思想的重視。事實上,“天人本至”這一用法很精煉,表達了一個很深刻的天人觀點,值得我們重視并加以研究。)這一觀念甚為深刻,表達了天人之間的一種辯證關系。這個思想觀念淵源于《易傳》天人觀。
天地之大德曰生。(《系辭下》)
有天地,然后有萬物;有萬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婦;有夫婦,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禮儀有所錯。(《序卦》)
顯然,上述“生”是指天地萬物的生長發育,“禮(儀)”是人文化成。也就是說,在《易傳》看來,“自然”與“人文”不是斷裂、對立的,而是連續、統一的;宇宙的演變、發展是一個連綿不斷、生生不息的歷史過程,是一個從“天地”到“萬物”、再到“男女”(即人類的代稱),直至“禮儀有所錯”(即人文化成)的發展過程。因此,天地是人類之所“本”(本源和基礎),而人類則是天地之所“至”(發展和完善)。這就是“天人本至”的思想。這個思想被董仲舒所繼承和發展。他在《天人三策》中說:
人受命于天,固超然異于群生,入有父子兄弟之親,出有君臣上下之誼,會聚相遇,則有耆老長幼之施,粲然有文以相接,歡然有恩以相愛,此人之所以貴也。(《第三策》)
對這段話,楊向奎先生作了高度評價。他認為,這是對“人”的重大發現,對人生價值的重新估計?!岸偈鎻娬{人為萬物之靈,萬物之中人為貴,我們不能小看了這種發現,發現人,重視人,才有人文,才有文明,使人們了解是人主宰世界,而不是神!”“‘人受命于天’而超出群生,有父子之親,長幼之序,燦爛有文,歡然有愛,此皆為天地之性之表現于人類者。從邏輯上講,從自然本身的性質來說,這都是卓識,相反,不會有人生,不會有人類文明,如果不是有這么一個合理的宇宙?!保ǖ?5-76頁)[7]這個評論是很恰當的。董仲舒的宇宙觀與他的文化觀是有機結合的,故可稱之為“人文宇宙觀”。
綜上所述,董仲舒“人文宇宙觀”的獨特意義表現在:它繼承和發展了《易傳》人文化成的觀念,從宇宙觀高度審視人類文化,又從人類文化角度看待宇宙,宇宙觀與文化觀合二為一。它反映了宇宙是人類文化創造的本源和基礎,人類文化是宇宙的發展和完善,從宇宙觀的高度肯定、突出了人文價值的崇高意義。
四、結論
總結全文,董仲舒易學哲學思想是他的哲學體系的核心內容。其中,“元論”是對《易傳》乾元思想的發展。董仲舒所講的“元”,除了具有本始、始基之義,還具有人文價值的根源、本體之義,可以說是一個價值本體范疇。“天止人繼”說是對《易傳》“繼善成性”論的一種改造和發展,是一個具有超越性和普遍性的哲學命題。從本質上講,它反映了人類在宇宙萬物中之地位與意義的一種自覺精神?!叭宋挠钪嬗^”是宇宙觀與文化觀的有機統一。它表明了宇宙是人類文化創造的本源和基礎,人類文化是宇宙的發展和完善。這就從宇宙觀的高度肯定、突出了人文價值的崇高意義。由此可見,董仲舒的易學哲學思想在其思想體系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與意義。而以往學術界由于忽視了這一點,致使研究領域局限于董仲舒的春秋公羊學思想,有失片面。因此,其評價也就難免有失公允和恰當。
參考文獻:
[1]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第三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2]李英華.董學特性新論[J].社會科學論壇,2000,(12).
[3]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卷二[M].臺北:學生書局,1979.
[4]周桂鈿.董學探微[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89.
[5]何光滬,等.對話:儒釋道與基督教[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8.
互聯網所創造的文化精神狀態與形而上學傳統教育我們的精神狀態一點兒也不像。這里的關鍵詞是“相像”,與這個詞的“家族相似”的詞語還有“反映”、“代替”、“代表”、“模擬”、“表達”等等。這些詞加起來,形象地勾畫出了傳統哲學認識論的基本特征,這個基本特征人為地劃分出認識的形式和內容兩個方面,我把這里所謂“形式”理解為我們常說的“表達工具”,比如說文字、說話的聲音、美術作品中的色彩和線條,這些“認識的形式”與它們所要表達的對象之間,有一種反映、代替、代表、相像的關系;這里所謂“認識的內容”,就是我們常說的觀念、意義,或者直接就是外部世界中我們感覺到的客觀事物。我這里的說法可能與恩格斯在《費爾巴哈論》中對哲學基本問題的歸納有所不同,但我認為就精神實質而言,我與他的說法是一致的。換句話說,我這里忽視恩格斯所重視的唯物論與唯心論、可知論與不可知論之間的區別,而重視它們之間的一致性。再換句話說,恩格斯所謂的“哲學基本問題”只是傳統哲學的基本問題,不是當代哲學的基本問題,更不是網絡哲學中的基本問題。
我們不知道網絡技術的初衷是否要模擬蜘蛛網的功能。也可能發明輪子是為了模擬腳走路的功能,但無論怎樣,這里的關鍵詞是“不像”,它們之間一點也不相像。所謂“不像”就是發明了一個原來世界上所沒有的東西?!鞍l明”與“發現”的區別就在于“發明”可以無中生有,沒有根據,沒有原因。并不“反映”、“代替”、“代表”、“模擬”、“表達”在它自身之外的一個東西,與世界上現存的東西保持距離,發明一個新東西,與原來的東西沒有關系,它自己就是一個東西。
無獨有偶,盧梭在他的《懺悔錄》中也描述了類似的精神狀態,他從對華倫夫人的思念中得到了更多的幸福,而真正得到她時,由于緊張和恐懼,并不感到快活。當華倫夫人不在場時,盧梭感到真正的自由和暢快,并且他的愛情更加熱烈,比如盧梭不由自主地撫摸華倫夫人房間的家具。他用隱晦的語言說,他愛華倫夫人的方式對華倫夫人的貞潔是沒有什么風險的,但盧梭說他用自己的方式,也就是用想象的方式已經大大地享受過了,并且保全了自己純潔的感情。盧梭的這種感覺和我們上網沖浪的體驗是相似的。比如盧梭的方式使對方看不見他、這是一種孤獨的快樂、但極為方便、保持距離又沒有距離、呼之則來,揮之則去,而且這些方式與華倫夫人本人的身體無關。盧梭把這種不可思議的幸福狀態稱為“增補之鏈”,德里達說是一種“危險的增補性”。盧梭的愛情方式與被愛的人本身無關,不必事先征得對方的同意。
我以上列舉的例子在哲學史教科書中是從來不提的,我稱它們是一種微妙精神,一種“橫向”思維。它的特點是與對象無關,或者說,與源泉、原因、根據這樣的問題無關。就像我前面講的,不模仿、不表達對象,與對象一點也不像。
為什么把網絡中的精神狀態稱作“沖浪”?沖浪是一種極限運動,或者叫高難動作,日常生活中體驗不到,無法實現的東西,在“沖浪”中可以體會到。比如在網絡中尋找,但在通常情況下,在找到目標之前,我們早就移情別處,一路上總是遭遇意外,走岔路,就像愛爾維修說的,人們并沒有得到所欲望的對象,但人們已經享受過了。和享受相比,最初愿望的實現已經變得不重要了。點擊鼠標本身構成一個事件,無數的點擊組成無數事件之間橫向的聯系,或者叫做沒有聯系的聯系,這些聯系形成的圖象是任意的,網絡沖浪者不得不以極快的速度轉移自己的興趣方向,并使頭腦始終處于高度興奮狀態。
網絡對人的誘惑力還在于,它幾乎取消了時間性問題,因為在網絡中的一切因素都是同時發生的并列關系,一種空間關系。這種關系極好地演繹了人的想象功能,是有形狀或畫面的想象。網絡給人的快樂甚至不是愛爾維修說的“預料的快樂”,而是預料之外的快樂,因為走神或走岔路是我們在網絡中最常見的精神狀態??偸窃庥瞿吧偸窃诨艁y中做隨意的選擇,除非你關閉網絡,這個過程就沒有完結。選擇,就是選擇一條路,無數的選擇組成了無數條路,這些路形成了復雜的網絡,四通八達,永遠不會出現無路可走的情形。
一、西方哲學對中國哲學的理解
首先,我認為,西方哲學家對中國哲學的理解并非全部是誤解。相反,事實上,西方哲學家對中國哲學存在兩種不同的態度,一種是否定的,一種是肯定的。
1.對中國哲學的否定態度
在否定的態度中還存在兩種情況,一種是忽略,一種是誤解。在第一種情況中,某些西方哲學家并不關心除了西方哲學之外的其他任何哲學,包括中國哲學以及其他亞洲哲學。在他們看來,哲學僅僅誕生于古希臘,所以,任何被稱作哲學而又不同于西方哲學的東西都不在他們的哲學研究范圍之內。譬如,文德爾班在他很有影響的《哲學史教程》中就完全沒有關注到中國哲學。在他看來,哲學史就應當是西方哲學史。但這種情況自上個世紀以來有些變化:開始出現一些哲學史教程和著作包括了對中國哲學的描述和解釋,特別是在對世界哲學的導論性著作中。至少一些哲學史的著作開始有意識地標注為《西方哲學史》,而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哲學史。這表明,他們開始縮小對哲學史理解的范圍。
對中國哲學的另外一種否定態度就是誤解。我這樣說并不意味著存在對中國哲學的正確理解,而是說,西方哲學家對中國哲學的解釋完全出于自身需要,脫離了中國哲學的語境或背景。黑格爾對中國哲學的解釋就是這樣的典型。黑格爾否定了中國傳統哲學中可能存在形而上學的思想。在他看來,中國哲學完全就是一種宗教,即孔教。但顯然,正如許多評論家指出的,對中國哲學的這種解釋是錯誤的。我在后面將指出,中國哲學與西方哲學之間的相似性不僅存在于道德思想中,同樣存在于形而上學中。黑格爾把中國哲學僅僅看作一種道德理論,其原因在于,在他看來,中國人不可能有形而上學的或超驗的思想,中國哲學應當是絕對精神在歷史中的一部分,而西方哲學才應當被看作是哲學的主流。
我認為,如今已經很少有哲學家仍然同意黑格爾的這種解釋。但毫無疑問,這種誤解已經根植于西方哲學對中國哲學的理解之中。我想提出的對這個判斷的一個證明,就是中國哲學在西方大學哲學系中的尷尬地位。據我了解,西方國家的大學中很少把中國哲學作為一個學科,看作哲學系的組成部分。大多數講授中國哲學以及相關學科的教師可能會是在與宗教或文化研究相關的系或研究所里,比如宗教學系或東亞系等。然而,相反,我們有西方哲學研究、東方哲學研究、哲學研究等,作為中國大學哲學系的組成部分。
2.對中國哲學的積極態度
引人注目的是,對中國哲學發生興趣的西方哲學家數量正在增加。他們相信,中國哲學中有一些東西值得西方哲學家去學習,這在當代西方哲學(特別是在后現代哲學)中變得比較流行。我認為,一般而言,對中國哲學的這種積極態度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好奇,另一種則是謙遜。
歷史地說,西方人對中國以及中國哲學的興趣從中世紀就開始了??梢岳斫?,對西方的先輩來說,遠離他們國土的中國大陸是非常奇特和有吸引力的。他們對中國的一切都非常好奇,對到中國的傳教士帶回的中國物件和中國哲學也很感興趣。在18—19世紀,當時的許多貴族家庭非常時興有一間特別的中國房間,用來自中國的絲綢或繪畫裝飾這個房間。在18世紀的法國,知識分子中也有一種潮流,就是談論中國和中國文化,引用一些對中國經典的翻譯,比如伏爾泰的《中國孤兒》(1755)就是對中國元代古典悲劇《趙氏孤兒》的法文翻譯。然而,我認為,這些知識分子對中國文化的心態主要是對新奇之物的好奇,而不是他們認為有必要關心中國哲學。不過,西方人了解中國和中國哲學總比忽視或否定要好得多。
對中國哲學的另一種積極態度就是謙遜,即某些西方哲學家非常希望能夠從中國哲學中學習到許多東西,用以支持他們的哲學理論,或者是拯救危機和沖突中的西方哲學。譬如,在第一種情況中,萊布尼茲對中國哲學的興趣,目的在于構造他的單子論。有明顯的證據表明,萊布尼茲在1701年收到法國著名的傳教士白昔(JoachimBouvet)的來信后,更加確信了這個信念。白昔在信中附上了伏羲易經圖。珀金斯在他的《萊布尼茲與中國》(2004)一書中描述了這個過程:“當時,白昔正在研究易經,確信它包含了某些神秘的知識,因為它與伏羲和最高主教有某種聯系。正在這時,他收到了萊布尼茲對二進制的描述,因此白昔對這兩種二進制的相似性——他看作是同一的——感到震驚。這種相似性特別令人感到驚訝,是因為陰陽圖的傳統排列,即邵雍所做的《暹闐圖》,稍加改動,就成了萊布尼茲二進位制的排列。白昔確信,陰陽圖就代表了二進位制,1701年他把這寫信告訴了萊布尼茲,這使得萊布尼茲也確信了這一點?!捎谌R布尼茲相信存在一種中國算法,因此二進位制與陰陽圖之間的聯系就對萊布尼茲關于中國的看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個發現使得萊布尼茲更加相信,古代中國的智慧超過了近代中國,他相信,歐洲人可以幫助他們重新發現這些真理。這種聯系也使得萊布尼茲逐漸確信隱藏于中國語言背后的理性結構。”(PP116-118)這段引文足以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萊布尼茲的思想與中國哲學的關系。由此可以得知,萊布尼茲的二進位思想的確是西方哲學與中國思想交流的結果。
海德格爾也是意識到中國思想對西方哲學具有重要意義的哲學家之一。叔本華非常欣賞印度的佛教思想,但與此不同,海德格爾更尊重中國哲學中的道家思想。他與中國哲學家蕭詩毅于1946年合作把《道德經》譯為德文。雖然這個工作沒有完成,但顯然,海德格爾受到了老子《道德經》思想的啟發或影響。蕭詩毅寫道:“有一次,海德格爾本人曾對他的德國朋友說,通過從事對老子思想以及孔孟思想的工作,他學到了許多東方的思想?!保≒93)
更為明顯的是,后現代主義哲學家喜歡從中國古代哲學中尋找他們的思想資源?;舸缶S(DavidHull)在他論述現代中國與后現代西方的文章中,就試圖用現代中國的方法解釋后現代的西方,他力圖表明:“傳統中國哲學包含的思想資源可以回答關于現代性與后現代之爭所表現出來的某些問題。的確,霍大維是要真正表明,古典的(也可以說成是‘前現代的’)中國思想就是后現代的。特別是,他認為德里達的延異概念以及無法由表達真理的哲學話語所掌握的東西所具有的首要性觀念,對道家和儒家思想都是核心概念?!保≒512)
毫無疑問,逐漸關心中國哲學的西方哲學家數量正在增加。我認為這對中國哲學與西方哲學之間在不遠的將來相互之間更好地交流具有重要的意義。但在我們評價這種前景之前,應當清楚中國哲學這個詞究竟意味著什么,或者人們是在什么意義上使用這個概念。
二、兩種“中國哲學”概念
西方哲學家通常認為,中國哲學應當是指古代中國的哲學。在這種意義上,他們把中國哲學就看作是博物館中的古代文物,而不是看作當代社會中活生生的觀念。從當代的觀點看,這種理解完全錯了。我在這里就想區分兩種“中國哲學”概念:一種是古代的中國哲學,一種是當代的中國哲學。
1.古代的中國哲學
大多數西方哲學家都熟悉古代中國哲學中的某些概念,至少他們認為是熟悉的,但實際上存在很多混淆。我認為,第一個也是主要的混淆是,儒家思想被解釋為古代中國的惟一占統治地位的哲學。這顯然不是真實的。自戰國以來,古代中國哲學就包含了許多不同的流派和主張。即使是在漢代,漢武帝確立了儒家思想為惟一正統的哲學,把其他哲學流派都斥為異端,中國哲學中仍然存在著各種不同的理論主張,比如道教思想、法家、名家等。所以,古代中國哲學的概念很復雜;當我們在討論中國古代哲學時,首先需要弄清楚我們究竟是在討論哪一個流派或哲學家的思想。這就意味著,我們應當集中于不同哲學理論中的具體概念或觀念,而不是泛泛地談論中國哲學。
我認為,西方哲學家對中國哲學的另一個混淆,就是認為古代中國哲學是儒家、道家以及佛教思想的大雜燴。歷史地說,這些流派具有許多明顯不同的特征。簡單地說,根據馮友蘭1948年的《中國哲學史》所說的那樣,儒家注重的是現實世界中的道德生活,這被稱作是入世的哲學;相反,道家的思想被稱作出世的哲學,因為它關注的是道法自然。我們知道,佛教思想起源于印度,但它自進入中國之后就從一種宗教轉變成了一種哲學。因此,在理解中國哲學的時候,重要的是要意識到各種流派和理論之間的這些差別,正如西方哲學中的各種差別一樣。這樣就有助于理解這些流派和主張得以形成以及有時出現相互沖突的各種背景。
我很欣賞馮友蘭的這樣一段話,他說,中國人并不關心宗教,這正是因為他們更多地關心哲學;他們不是宗教的,因為他們主要是哲學的。馮友蘭把中國哲學的一些主要特征描述為:“大部分中國哲學家都不把知識看作某種自身具有價值的東西,所以他們并不是為了知識而尋求知識;即使是在實踐知識的情況中,它們也是直接承載著人類的福祉,中國哲學家主要是應用這種知識到現實活動,這就會直接帶來幸福,而不是被看作關于幸福的空洞討論。因此,中國人并不把著書立說看作僅僅是在建立理論主張,而是看作最高幸福的目標本身。大多數中國哲學流派都教導人們所謂的‘內圣外王’的方法?!保≒2)
2.當代的中國哲學
我在這里想特別強調當代的中國哲學。什么是當代中國哲學?我相信,大多數西方哲學家都會認為,哲學是當今中國的主導的或官方的哲學。這既是對的但又不全對。如同古代中國哲學一樣,當代中國哲學也是很復雜的。事實上,它主要由三個部分構成,即哲學、新儒家哲學和外國哲學研究。
的確,哲學在當今的中國哲學界仍然占據主導地位。、列寧主義和思想仍然對中國的哲學研究在意識形態上產生重要影響。盡管如此,哲學研究中也提出了一些重要的問題,值得我們關注。根據最近一次關于哲學在當代社會的學術研討會的情況報道,當前的哲學研究主要集中在三個問題上:第一個是關于哲學中的問題和問題中的哲學;第二個問題是關于哲學的現實性以及對社會實踐的普遍意義。對當今中國的哲學家來說,緊迫的任務就是要處理哲學與中國社會的現實性和普遍性之間的關系;第三個問題是關于如何在今天保持哲學的創造性。
作為哲學傳統的一部分,當代中國哲學有著無法歸之于古代哲學的問題。這些問題包括了作為一門哲學學科的中國哲學的合法性、中國哲學的方法論研究以及中國哲學經典在當代的意義。
第一個問題首先就與西方哲學有關系。在19世紀末之前,中國沒有“哲學”這個概念,它是從日文翻譯而來的。但這當然并不意味著在古代中國沒有哲學思想。關于中國哲學史的第一本書《中國哲學史大綱》(1919)是由杜威的學生在20世紀初寫的,這被看作中國哲學作為一門學科在中國的誕生。然而,它是根據西方哲學的模式撰寫的中國哲學史,把哲學思想分為幾個不同的部分,如本體論、認識論、方法論和道德哲學或社會哲學。馮友蘭的《中國哲學史》也是把西方哲學的模式復制到了中國思想中。這種復制的好處在于,很容易按照不同的哲學分支對歷史上的哲學文獻做出分類和整理。但它的壞處也很明顯,因為它按照完全不同于經典最初方式的西方哲學方法重新排列了所有的材料,這就歪曲了歷史的事實。這樣,中國經典的歷史意義就會被消解掉了。對中國哲學的這種狀態的反思,自和馮友蘭以來就一直是中國哲學家關注的問題。最近的一種觀點認為,今天的中國哲學家應當用自身的方式而不是西方的模式去解釋中國思想和中國哲學。這是對自身哲學傳統的一種自我意識。但關于中國哲學的學科地位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因為這門學科本身的確是按照西方的模式建立起來的。我們如何能夠在完全不受西方哲學的影響下去做中國哲學?這是我們面臨的首要的緊迫問題。
中國哲學家面臨的第二個問題是關于中國哲學史中的方法論問題。中國哲學史中一直有一種解釋古代文獻的訓詁學傳統,這被看作是研究中國哲學史文獻的主要方法。由此,我們今天讀到的大部分儒家經典都是這些作者對先前文本的注釋,例如孔子對六藝的解釋。通過這樣的解釋,孔子教授他的學生,并形成了自己的經文學派,即“經學”,這自漢代以后就被推崇為中國社會中的主導意識形態。但事實上還存在著另一種傳統,這就是對當時的社會問題和人類理性做出的反思和批判?!墩撜Z》就是這種傳統的一個代表。這個傳統被稱作“子學”。當我們分別反思這兩個傳統的時候,就會提出這樣的問題:我們如何能夠脫離經典所產生的語境去理解經典的意義?我們知道,這些經典的作者試圖回答或解決他們的時代所面臨的問題,因為大多數經典的教導都與作者的時代相關,在他們看來,一個理論或主張的責任就是要回答那個時代的問題。這種對待理論的態度與西方完全不同;對西方哲學家來說,更為重要的是從具體的經驗中能夠得到抽象的或一般的概念,而不是去解決他們當下面臨的問題。所以,中國哲學家面臨的第三個問題就是,如何能夠找到中國哲學經典對我們當今現實生活的普遍意義。
由于作為一門學科的中國哲學的建立和發展一直受到西方哲學的影響,中國哲學家們就像熟悉自己的哲學一樣熟悉西方哲學。隨著傳教士進入中國,西方哲學自16世紀起就開始引入中國。從此以后,中國哲學家就通過在西方最新出版的哲學著作了解西方哲學,有時也通過日本人寫的西方哲學著作。這就意味著,中國哲學家了解西方哲學恰恰是從西方最新出現的思想流派和理論開始的。特別是,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和詹姆士、杜威的實用主義開始出現時,中國哲學家就對他們的理論產生了興趣,并把他們的一些論著翻譯成中文。而更讓人感到奇妙的是,維特根斯坦的《邏輯哲學論》在1921年出版僅6年之后,中文版就于1927年出版。歷史地說,這是除了德文和英文之外的第一個其他語言的翻譯。如今,西方哲學中的大部分經典文獻都已經被翻譯成了中文,而且有些著作還有不同的中文譯本。所以人們就說,中國哲學家了解西方哲學比西方哲學家了解自己的哲學傳統還多。
對中國哲學家來說,研究西方哲學的首要步驟就是把西方哲學著作翻譯成中文。而對我們的最大問題是,如何在中國哲學的語境中理解西方哲學。石里克20世紀30年代的學生洪謙以及海德格爾20世紀20年代的學生熊偉,把他們的一生都奉獻給了在中國的西方哲學介紹和研究工作。他們是自1949年解放以后西方哲學研究中的重要代表,但即使是在學術圈里,也很少有人能夠理解他們所做的一切工作。金岳霖于20世紀20年代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和英國倫敦大學學習,他一生的工作就是系統地把亞里士多德邏輯介紹到中國,但到了晚年,他卻關注中國傳統哲學,用邏輯方法分析了道家思想。他的主要著作《論道》(1940)和《知識論》(1983)就表明了他具有強烈的中國哲學情結。我們知道,和馮友蘭最初去美國是學習西方哲學,但他們的學術興趣轉向了西方哲學,正是他們根據西方哲學的模式建立了獨立的中國哲學學科。
以上這些表明,中國哲學家始終在從事西方哲學研究,這不是出于好奇,而是要理解西方哲學與中國哲學之間的相似性。然而,這兩種哲學之間的張力又使得中國哲學家一定會對中國哲學獨有情鐘。我認為,要使得這兩種哲學之間能夠更好地相互理解,關鍵在于找到它們之間的共同之處,而不是它們之間的差別。
三、兩種哲學之間的差別與相似
顯然,差別總是比相似更容易得到認識。有時,我們只需要通過表面的觀察或簡單的分析就可以找出差別,但相似性卻必須通過對差別的比較和深入分析才可能得到。我認為,對相似性的認識要比對差別的認識困難得多。
1.首先是差別
我在前面已經指出,中國哲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是根據西方哲學建立起來的,但它仍然具有中國的文化傳統與西方對哲學思想的表達方式之間的矛盾。一般地說,我們發現它們在三個方面有所不同:在出發點上,在方法上以及在哲學的目的上。
在出發點上,西方哲學強調的是個人的自由或個人表達自己思想的權利,這樣,個人就可以成為哲學研究身心關系等問題的中心。雖然亞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學導致了中世紀的神學,使得每個人都應當把向上帝奉獻自己作為自己獲得生命意義的方式,但每個個體在上帝面前都是平等的。而在中國哲學中,個體之間并非是平等的,因為他們要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成為圣人,這樣他們就有了在社會中的不同地位。中國哲學家在分析人性等問題時,更多地是關注個人在社會中的作用。在中國哲學中,每個人都是社會的動物,沒有個人的特性。根據馮友蘭的觀點,在積極的意義上,圣人就是我們每個人在精神上要追求的道德理想。
從這個觀點出發,中國哲學家更關心的是沉思和踐行,而不是像西方哲學那樣的學習知識和訓練邏輯。有趣的是,通常會把沉思和踐行看作宗教上的活動而不是哲學的活動,但中國哲學思想卻是很少或沒有宗教意義的。所以,中國哲學家對他們的觀點和理論主張缺少嚴格的邏輯分析和論證,邏輯和認識論在中國都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
最后,東西方哲學在哲學研究目的上的差別也是非常明顯的。早在古希臘,亞里士多德看到,對世界的驚奇是西方哲學的開端。因此,西方哲學的主要任務就是要探究關于世界的真理以及世界與人類的關系。這樣,西方哲學家們就總是關心我們具有的東西,比如知識、理性能力和邏輯。但對中國哲學家來說,哲學的主要任務是要告訴人們如何成為一個道德意義上的人。所以,馮友蘭說:“總之,中國哲學往往強調的是人是什么(比如他的道德屬性),而不是他有什么(比如他的思想能力和物質能力)。如果一個人是一個圣人,即使他完全缺乏知識,他也仍然是圣人;如果他是一個邪惡的人,即使他擁有無數的知識,他也還是邪惡的?!袊枷爰覐娬{‘是什么’,而不是‘有什么’,這就不是在強調純粹的知識。這就解釋了為什么中國只有科學的開端,但缺乏得到恰當發展的科學系統?!保≒P2-3)這就意味著,中國哲學研究的目的是要成為一個圣人或好人,而不是獲取關于世界以及人類自身的知識。
2.中西哲學的共同之處
我已經指出,差別是很容易識別的,但要發現這兩種哲學之間的相似卻更難。通過分析上面提到的各種差別,我把它們之間的相似歸結為三個方面:關于宇宙的本源、關于生命的意義和關于社會的規則。
馮友蘭說,中國哲學不強調形而上學。他以內圣為例說明中國哲學研究是自我陶冶的方法。但內圣的理想卻只是儒家思想的一部分,雖然是核心部分,但并非是中國哲學的全部。我在前面已經提到,儒家思想與道家思想之間存在著某些微妙的差別。儒家強調對行為的研究,而道家則關注超驗的東西,這被看作是自然的法則。例如,老子就說過,“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25章)。根據老子的觀點,道僅僅是萬物之道。除了道家之外,佛教和陰陽學派也在形而上學的意義上討論了宇宙的本源問題。例如,陰陽學派就提出了對天的神秘解釋,把天就看作是宇宙。他們認為,宇宙就是由陰陽結合而成的。正是這個理論激發了萊布尼茲對中國哲學的極大興趣,使得他能夠把他的二進位制用于解釋宇宙的最初因。在中國哲學中,陰和陽是宇宙的兩種不同本源:陰具有女性的特征,是消極的、被動的;而陽則具有男性特征,是積極的、主動的。它們都是宇宙萬物的最初因。
天人合一被看作是中國哲學的主要特征;因為人本身就是天的一部分,它們相互不可分離。雖然對天人合一以及人對天的服從歷來有各種不同的解釋,顯然,中國古代哲學(特別是儒家和道家)都是試圖用一種本源而不是各種理論來解釋宇宙的最初因和本質。所以,對它們來說,天和道都是惟一的,都是高于人類的,但又是只有通過人類才能得到,這就是所謂的“替天行道”,也就說,人可以以天的名義實踐道。天人合一這個觀念的前提是相信,人和天或自然之間是沒有分別的,因此,人和天被看作是同一的。這與西方的二元論思想完全不同。根據西方的二元論觀念,主體和客體是分離的。而正是中國哲學的這個觀念,使得后現代主義哲學家宣稱,他們在中國古代哲學中發現了某些相似性。這里至少可以提到兩個觀念:一個是開始于19世紀末的反二元論觀念;另一個是訴諸于混沌(但不是混亂)的觀念。的確,某些西方哲學家已經注意到,古代中國哲學中的某些形而上學思想可以拯救西方哲學面臨的在科學技術控制下的人類生活中出現的危機,保持人類與自然的和諧,例如保護動物和自然環境。
許多哲學家已經指出,中國哲學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倫理具有首要性。的確,孔子關注的焦點是自己如何做到內圣外王。道教雖然被看作主要關心宇宙的本源或本質,但它也關注道德問題。例如,《道德經》就是由兩部分構成的:《道經》關心的是世界萬物成為自身的方式;《德經》關心的是人類的德性?!暗郎?,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保ǖ?1章)這就意味著,當我們由道而生,我們就應當由德而養。道是我們無法用語言去要求的,我們只能遵從或服從它;而德性則是我們可以通過訓練和陶冶而得到的。為什么中國人很少宗教性而更多哲學性,原因之一就是,我們不能去追問道是什么或通過宗教的方式去追求道,而只是追問我們如何能夠成為一個好人或圣人。由此,中國哲學家就愿意討論這樣的問題:生命的意義是什么?如果我們想做一個好人,我們應當如何去做?我認為,中國哲學的好處就在于它不需要上帝作為判斷善惡的絕對標準;因為即使上帝被從至高無上的地位拉了下來(就像尼采做的那樣),我們也不會迷失方向。我發現最近西方哲學家出版了許多關于生命意義的著作,比如約翰·科廷漢、安東尼·格瑞林和約翰·斯庫頓等。他們都很好地對公眾討論這個問題,但最終他們都要求諸于神學的解釋以獲得對這個問題的確定回答。當然,我知道他們大多數都是無神論者。我的問題是,我們是否可以不用神學的或基督教的解釋就可以解決我們生活中的問題?如果我們考慮一下中國哲學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我想答案應當是肯定的。當然,我在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對中國哲學或西方哲學沒有任何偏好。我的策略是比較這兩種哲學,由此我們可以更好地解決我們生命中的同一性和社會地位等問題。
最后,這兩種哲學在社會制度的建設上也有相似之處。中國有豐富的如何建立社會制度的思想資源。在古代,有學問的人或受過教育的人的最高理想是做政府的官員??鬃釉凇墩撜Z》中說,“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第19章)。在《道德經》中,老子同樣為君王提供了許多如何治理國家的建議。他的政治理想是由圣人治理國家。他說:“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保ǖ?章)這個理想歷來遭到許多批評,被看作是一種愚民政策。但在老子的時代,很難要求君王去關心人民的疾苦和幸福。所以,老子就以這種方式提出好的君王應當如何善待他的人民。因此,作為君王的圣人就是哲學王。的確,中國哲學中的一個傳統就是,幾乎所有的帝王都宣稱要成為圣人,他們是從上天得到權位的。
根據西方最新的政治哲學發展情況,政府與其人民之間的關系在關于民主、政府職責等問題的討論中成為焦點之一。如何處理最小政府的問題就成為政治哲學家面臨要解決的問題之一。我們可以說,來自儒家和道家的中國哲學思想可以有助于當代政治哲學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