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傳承中國傳統文化論文
時間:2023-03-23 15:15:5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傳承中國傳統文化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在各國文化不斷交織與共同發展的今天,保持中國傳統文化的合理發展與傳承是每一個國人的使命。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拓展與傳承,最為直接的方法便是將其與現代社會生活結合起來,使其充分融入到社會生活中來,從而營造良好的中國特色社會文化氛圍。中國特色社會文化氛圍的營造,會給設計本身帶來較為可觀的商業與審美回報。因此,在現代視覺傳達設計中,融入中國傳統文化對文化傳播與設計的表現效果都具有推動作用。
二、現代視覺傳達傳達設計對傳統文化的應用分析
1.現代視覺設計中傳統文化的借鑒應以設計為主體現代視覺傳達設計中對傳統文化的應用不是傳統文化代表性事物簡單的重復利用,也不是僅僅表現于對傳統事物的重現,而是應該將傳統文化的精髓融入到設計中來,以設計為主體展開對傳統文化的傳達。在經濟發展極為迅速的今天,設計者們在考慮經濟效益的同時,還應對設計的元素進行深究,使自身的設計重點不僅僅表現在商品經濟的需求上,還應表現出設計的藝術價值與文化價值。
2.傳統文化視覺表達過程中應考慮文化的象征意義中國傳統文化在現代視覺傳達設計中應用時,應對文化的象征意義進行更深層次的考慮。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內容十分豐富。設計者在設計應用時,可將中國傳統文化進行分類,將文化內容的運用與當地的風俗文化結合起來,使其更符合當地的設計特色,從而能夠達到良好的設計效果。中國傳統文化源于中華民族長久的歷史發展過程,是通過人民不斷的社會勞動下來的。因此在設計時,還應與人民群眾的實際生活相結合,充分利用文化的象征意義。
3.應注意現代化設計與傳統文化的融合程度在現代化設計時,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利用不應該僅僅停留在表面的利用層次,應該充分考慮現代化設計與傳統文化的融合程度。一項設計,如果與中國傳統文化偏離較遠,則無法充分表達中國特色,與傳統文化氛圍營造的理念相悖;如果在設計中,過分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生搬硬套,則會使設計顯得生硬,缺乏技術含量,反而無法起到美學與文化傳播效果。
三、結語
關鍵詞 中國 傳統文化 內涵
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中國出現了“傳統文化熱”的現象,我國哲學界、史學界、文學界等各界人士都致力于研究和反思中國的傳統文化,大量的著作、論文來立說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傳統文化的現代化問題甚為熱門。不過我認為要想研究好中國傳統文化,首先應該明確究竟什么是中國傳統文化,它的概念和內涵是什么?通過對一些專家學者們對傳統文化的探究我是收益匪淺,富有啟發性。在此,我大膽地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首先,從“中國傳統文化”這一概念中的“中國”這兩個字眼來看,“中國”指的是我們民族文化形成的搖籃。在古代,中國與“中華”、“中夏”、“中土”、“中州”含義相同,最開始是指天下之中央,后逐漸延伸為統治所及的區域。也就是說傳統文化是在華夏這片土地上以各個民族為主體所創造的文化的總和,這其中包括兩點:第一,中國傳統文化不僅僅是指中國漢族的文化,還包括少數民族文化。少數民族文化與中國漢族文化是相互融合,共同發展的。盡管在當時看來不論對于少數民族文化還是中國漢族文化都分別視彼此為異質文化,但他們在沖撞中不斷的交融與同化,共同成為了今天中國的傳統文化。如戰國時趙武陵王效法“胡服騎射”。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漢族文化自始至終都居于主流文化的地位,少數民族文化雖然受漢族文化的巨大影響,不過在這一過程中,他們仍然保留并繼承著本民族的文化,并不是一味的吸收、同化。所以中國傳統文化是多元的文化,中國少數民族文化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們不應該忽略它。第二,中國傳統文化不僅僅是指各個民族所創造的文化,還包括像佛教文化這樣的異質文化等,關于這一點后面會有涉及。
其次,從“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傳統”這兩個字眼來看,所謂“傳統”,如果從文化社會學的角度詮釋,是指世代傳承的具有自身特點的社會歷史因素,如風俗習慣、倫理道德、制度規范等。因此,中國傳統文化是那些在中國世代相傳,至今仍有影響的文化,必須是因其有價值,具有生命力而得以保存下來的文化,并不是在歷史上出現過所有的文化都稱之為傳統文化。春秋時期,文化、思想發展的是虎氣騰騰,出現了諸子百家學說,可流傳下來的,對后世產生深遠影響的又剩下哪幾家了呢?可見那些在古籍中記載,對人們的現實生活沒有什么意義的文化就不能稱之為中國的傳統文化。
從歷史學的角度詮釋,“傳統”是指在歷史的基礎上穩定起來,又隨著歷史的發展而不斷變遷的。傳統文化是歷史的產物,但他并不是博物館里的陳列品,毫無改變的保存著并傳給子孫后代,而是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東西。傳統是需要在穩定中延續的,不過沒有發展與變遷就談不上傳統了。不論在哪個時期,中國傳統文化都能夠吸收當時文化之精華,不斷地自我發展,自我完善。 就如袁行霈老先生所說的:“中國傳統文化并不是一潭死水,它宛若滾滾不盡的江河,不斷吸納支流,或直或曲,或急或緩,或漲或落,變動不居,只有不斷以新的形態代替舊的形態,才能永葆青春?!狈鸾淘谥袊膫鞑ゾ褪堑湫偷睦C。在兩漢之際,佛教作為一種異質文化傳入中國后,經過長時期的排斥、磨合、同化,最后在中國扎下根,為廣大中國人所普遍接受,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從語言學的角度分析,“傳統”與“現代”是相對應的。不過有一些人還沒有把傳統與現代化銜接起來,總認為現代化與傳統是不相干的,互不干涉甚好。我認為這樣的觀點是極為不正確的。中國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根,一個民族的標志,也是一個民族的驕傲,砍掉了一個民族的根,還如何枝繁葉茂?中國傳統文化就像牛頓所說的“巨人的肩膀”,我們要想看的更遠,做的更好就必須站在這巨人的肩膀上,而不是肆意的踐踏巨人的肩膀。雖然我們的傳統文化存在著一些糟粕,比如專制主義,官僚主義,特權思想和家長制,不重視時間和效率問題等;但同時傳統文化中也有精華,值得我們去研究和整理,使之成為進行現代化建設的有益資源。就如《甲申文化宣言》中提到:“中華文化注重人格、注重倫理、注重利他、注重和諧的東方品格和是放射和平信息的人文精神,對于思考和消解當今世界個人至上、物欲至上、惡性競爭、掠奪性開發以及種種令人憂慮的現象,對于追求人類的安寧與幸福,必將提供重要的思想啟示?!彼晕覀儧Q不能做到像民間流傳的那句話“把洗澡水和嬰兒一起倒掉”。況且任何文化的發展都不是一個消滅一個,一個取代一個的關系,必須是新的文化注入,過時的文化淘汰,有一個揚棄的過程,這就是傳統文化的現代化。其關鍵所在就是要自覺的主動的分清傳統文化的精華與糟粕,我們要繼續發揚優秀的傳統文化和不斷吸收外來的優秀文化,調整和摒棄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使之成為現代化建設的新動力,從而建設起適合社會發展的新文化。
最后,中國傳統文化成為人們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體現在廣大人民的言、行、思中。我們每個人每天都生活在中國的文化傳統之中,我們觀賞名勝古跡,朗誦詩詞歌賦,欣賞琴棋書畫……關于這一點不論我們喜不喜歡,承不承認都是毋庸置疑的。我們始終以自己的言語,行動和思維直接或間接的顯示出這個傳統或優或劣的特色,包括人民的衣食住行,人際關系,價值觀等。譬如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以對方的職務作為稱呼,像劉局長,李處長,孫主任,用這些稱呼來明確身份體現了傳統文化中的等級思想。還有平時我們講“非禮勿言”、“禍從口出”,這是與中國傳統的專制思想是有一定的關系的。再說近一點的2003年非典時期,2008年的抗冰雪災害和四川汶川大地震,全國軍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共度難關,這體現了我們傳統文化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強大的民族凝聚力。這些都說明了中國傳統文化作為歷史的積淀,仍然保留在中華民族中間,不論何時何地,他都在制約、影響著當今的中國人。
綜上所述,我認為中國傳統文化是指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在中國華夏民族的這片土地上以各個民族為主體創造的,中國人世代傳承的,至今仍有影響的文化;是在歷史發展中具有穩定形態且不斷發展延續的文化;是人們生活的一部分,體現在廣大人民的言語、行動、思維中的文化。
參考文獻
【1】葉圣陶研究會.《傳統文化與現代化》[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
【2】田廣林.《中國傳統文化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關鍵詞】中國傳統文化;高職學院;思政課教學;研究;策略
2013年,教育部副部長李衛紅在觀摩東北師范大學學院郭鳳志教授的思政課教學之后,從當前形勢與任務出發,提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的重要性,同時強調把教學方法改革作為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的切入點和突破口,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也是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要陣地,而思想政治教育必須植根于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深厚的土壤,從中汲取精華,從而真正發揮傳統文化在現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時代價值。中國傳統文化知識與現在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有許多相同之處,很多知識可以運用在思想政治課堂上,它既能豐富思政課堂教學內容,亦能創新思政課教學方法,使枯燥的課堂煥發生機,同時在一定意義上也有助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
一、高職學院思政課教學的現狀
筆者自制《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情況問卷調查問卷》,于2015年3月對長沙商貿旅游職業技術學院、湖南鐵路職院、湖南大眾傳媒職院、長沙職院四所高職院校進行調查,被調查學生有2013級和2014級,發放調查問卷400份,收回有效調查問卷389份,被調查的學生2013級有124人,占總人數的32%;2014級有265人,占總人數的68%。被調查的學生涉及會計、汽車維修、旅游管理、國際貿易、文秘、音樂表演等專業,有59.5%學生認為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有必要,超過一半的學生肯定思政理論課在其成才方面的價值,調查數據具有代表性。現狀表現如下:
(一)教學內容空洞、理論脫離實際。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存在的問題方面的調查中,63%的學生認為思政課缺乏實踐教學,53.8%的學生認為教學內容比較空洞,理論脫離實際。思政理論課有較強的理論性,必須聯系社會熱點、國內外事件等進行教學,同時實踐教學不可少,要徹底打破傳統的“滿堂灌”式、“填鴨式”教學。同時,在調查中,21.3%的高職學生認為中國傳統文化有用并有所了解,26.54%的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興趣,76%的學生清楚中秋節、端午節、清明節的時間并認為中國傳統節日重要,可見高職學生對中國創通文化知識感興趣,高職學院必須重視和加強中國傳統文化知識對思政課教學的滲透。
(二)教學方法單調、課堂氣氛不活躍。在調查中發現,60.1%的學生認為教師教學方法比較單調,14.9%的學生對思政課有興趣,2.1%的學生認為思政課是學校的規定沒有興趣也要學習,因此在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建議調查時,56.7%的學生認為教師應改進教學方法,增加實踐教學活動,增強教師授課的趣味性。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體系中,最常用的教學方法是課堂講授法,這種教學方法有優點,但它的缺點是只發揮教師的主體地位,而忽視學生主體地位,也會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思政課如果只采取講授法,會使教師重視理論灌輸,照本宣科,缺乏與現實的聯系,不接地氣,使學生對思政課更加沒興趣,教師講臺上聲嘶力竭,學生不聽課干自己的事情,最終教師也喪失教學的積極性。
(三)學生學習被動、缺少積極主動。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缺乏興趣,是高職學院普遍存在的問題,也是制約教學實效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調查中發現,有49.7%的學生認為思政課對自己未來就業沒多大影響。主要原因是,當前高職學生受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遇事即以功利的心態對待,認為思政課不如專業課對自己的求職擇業有用,學不學一樣,學習缺少積極主動,因此思政課堂上出現學生玩手機游戲、看電影、學習專業課知識等現象,而沉溺于手機中的這類學生,不喜歡與人交往,人際關系緊張。這就需要思政教師除了講授自證理論知識之外還要講述中國傳統文化知識,如講述《論語》,使學生明白孔子與弟子曾經探討過六種人際關系,并提出處理人際關系的原則。
二、中國傳統文化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
高職學院思政課教學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主陣地和主渠道,而中國傳統文化是我國文化的精髓所在,引導學生學習和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對增強思政課的文化內涵和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構建,具有重要意義。
第一、有利于思政課教學實效性的提高。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是幫助高職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政素質和優良的道德品質,使他們形成健康完美的品格,適應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中華民族具有幾千年的歷史,形成深厚的文化傳統和共同的精神家園。中國傳統文化與思政教課教學有著密切聯系,中國傳統文化知識可以有效對大高職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可以加強學生自身修養,使其樹立遠大理想,同時中國傳統文化知識還能拓展思政課教學內容,增加學生在傳統文化知識,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最終提高思政教學的實效性。
第二、增強思政課教學的針對性。伴隨文化多元化和全球化的發展,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在世界仍具有深遠影響。中國傳統文化涉及道德領域和社會層面的各個方面。如孔子提出和為貴,就是我們一直在提倡的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當前在校高職學生均為90后,這個年齡段的學生獨立意識較強,但缺乏吃苦耐勞精神、自尊心很強,只要遇到挫折就會心灰意冷、怨天尤人,更有甚,出現嚴重的心理問題。因此思政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借鑒中國傳統文化知識傳播正能量,幫助大學生樹立和諧心理,形成健全的人格。
第三、為思政課教學提供豐富的內容和素材。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優秀的文化內容,從而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極為豐富的教學素材。比如說,愛國主義教育是高校思想教育的重要目標,而中華民族無疑有著優秀的愛國主義傳統,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天下為公 克己奉公等精神,對于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具有深刻的啟迪意義 因而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過程中不斷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就能不斷地培養大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三、運用中國傳統文化探索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有效教學方法
思政課教學在當前復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中發揮對學生思想道德的引領作用,除了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改進考試考核方法外,還必須高度重視教學方法的研究與創新,運用中國傳統文化探索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有效教學方法,以提高思政教學的實效性。
(一)直面現實問題與與解決問題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中國傳統文化內容博大精深,滲透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也是真實反映社會各個方面。高職學生是思想比較活躍的群體,他們會比較關注各種社會問題及與自身成長成才的問題。思政教師一定要樹立強烈的問題意識,講真話,不回避矛盾,單純的理論講授并不會讓學生記憶深刻,在授課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多交流,了解學生關注的問題,回答學生遇到的問題,這些問題與中國傳統文化知識有哪些方面的關聯,把中國傳統文化知識與思政教學內容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學習理論的過程中加深理解,并解決自己的疑惑。
(二)運用中國傳統文化的通俗讀物,輔助理論知識教學方法。思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讓學生閱讀教學相關通俗讀物,如《國學》、《弟子規》等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會產生一定積極效果的讀物,思政教師根據教學內容、教學重點難點需要,借鑒吸收教學相關通俗讀物的內容對有關理論進行闡述解釋說明,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加深對所學內容理解和掌握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教”中“學”,自己參與到思政課教學當中,這樣會使思政理論課教學真正的“入學生的耳、腦、心”,以更好的提高思政教學效果。
(三)互動式教學方法,拓展教學新路徑。傳統的思政理論課教學教師是教育教學的主體,起主導作用,學生是教育教學的對象即客體,這樣學生在授課的過程中被動接受理論知識。而學生有思想,具有學習的主動性,因此,現在思政教學理論課教育教學主體不僅僅是指教育者,同時還包括受教育者,即學生,在思政教學中要充分發揮教師教學的主體性與主導作用,又激發學生主體性,尊重其學習主體地位,通過師生之間與學生之間平等交流、溝通、探討以促進師生交流與融合,實現教學相長目的的教學方法。思政教師在思政教學安排中安排實踐教學環節,而中國傳統文化可以作為實踐教學的一部分,如以重大傳統民族文化節日為契機,對學生加強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和熏陶民俗民風。利用中國傳統的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有特定意義的重大傳統節日開展活動,通過9月3日勝利紀念日活動傳承民族文化展演等形式,廣泛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教育活動,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民族精神的真諦,加深對思政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從而更好提高思政教學的實效性。
本文系2014年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會中青年教師專項研究課題:中國傳統文化背景下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研究(編號是14A07)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劉竹(1983―),長沙商貿旅游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思政教育,法律教育。
參考文獻:
一、中國傳統文化在大學生創業精神培育中的價值
就目前我國推廣中國傳統文化傳承的力度與情況來看,黨和國家機構給予了包括教育、立法等多個方面的支持,從而保證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并且伴隨我國當前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的背景下,做好大學生創業精神的培育工作是引導大學生積極創業的第一步。因此,通過發揮中國傳統文化在大學生創業精神培育工作中的借鑒價值,對創業培育工作而言是非常具有戰略意義的。在此其中,不論是教育機構還是各個高校都紛紛積極推行與開展創業精神培育的相關教育活動,并大量融合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創新思想”與“打破陳規”的基本理念,這在很大程度上真正的落實了中國傳統文化并推動大學生群體創業教育的進程。比如,在儒家思想主張的“仁、義、禮、智、信”基本理念中,其能夠大學生內在的心理素質和價值觀等方面都產生重要的引導性作用,教導了大學生在未來的生活與創業發展過程中要保持積極的態度來面對社會、面對形形人們,要保持一顆善良的心去感恩給予你幫助的人。這些思想都對大學生的創業之路起到了點撥性作用,能夠培育大學生在創業之初保持良好的應對心態,并不被艱難險阻所打敗,保持自身創業的正確態度。即引導大學生樹立以“仁”之心愛構建創業目的上;以“義”之行服務于創業行為上;以“禮”之姿融入在創業方式上,以“智”之舉推動創業方法上;以“信”之態表現在創業經營手段上。正是這樣極具中國傳統文化的創業精神教育,使大學生能夠樹立起了良好的創業思想觀與道德觀,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從而幫助大學生明確創業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服務社會做出良好的貢獻。就目前我國推行傳統文化引導下的創業精神培育工作以來,可以看出,其對于大學生的影響是非常顯著的,并且是具有一定成效的。很多的大學生會在畢業后選擇自主創業,并選擇主流化、合法化與積極性的創業行業,大批極具高素質、良好精神面貌的創業大學生不斷出現。這從本質上推動了我國大學生整體的創業素質,提高了大學生創業精神的精神層次,并且為我國傳統思想文化的傳承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使其真正成為傳承與教育的良性循環,良好的提升大學生創業素質與創業精神,充分發揮了中國傳統文化在大學生創業精神培育工作中的推動性價值、引導性價值與人性化價值。
二、中國傳統文化引導下大學生創業精神的培育路徑
中國傳統文化具備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特點,其不僅豐富了中華上下五千年的底蘊內涵,更對中華兒女的精神世界產生了深厚的影響。下面便依據當前的社會形勢,借助相應的文化成果,從而建立起了較為完善的、建立在傳統文化傳承基礎之上的大學生創業精神培育體系的具體路徑。首先,以課堂教育為主導,加強大學生傳統文化課程的建設。各個高校在開展大學生創業精神培育工作中要注重發揮課堂教育的基礎性力量,立足于課堂,發展于課堂,使課堂教育與中國傳統文化充分融合在一起,以此來共同推動大學生創業精神培育工作的高效化、全面化與科學化發展。高校通過專門設立關于傳統文化的基本課程,選取更具借鑒意義的傳統文化經典作品來作為開展創業精神培育的基本載體,如可以選取《中國傳統文化的智慧結晶》《儒家文化與創業學》以及《創業文化建設》等多元化書籍,為開展良好的創業精神培育奠定良好的基礎。其次,開展大規模的校園中國傳統文化創業實踐活動。通過開展定期、具備一定規模的校園傳統文化創業實踐活動,能夠從更具真實、更具多元性的形式上來培育大學生的創業精神。我國相關教育機構應該為大學生創業教育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這樣在定期舉辦校園內部傳統文化創業實踐活動的基礎上來營造良好的創業精神培育氛圍。例如可以以優秀傳統文化作品展(創業設計理念)、創業文化論文比賽以及動手實踐活動的形式,來培養大學生群體的責任心、團結精神、敬業精神以及良好的心理品質等。再次,全面加強關于大學生創業精神培育的教師隊伍建設。高素質的師資團隊的是開展良好創業精神教育的重要引導者與引路人,所以說教師自身的專業化程度、知識儲備結構以及綜合性素養對大學生能夠形成良好的創業精神發揮了關鍵的影響。通過全面提升高校教師的專業水平,打造更為契合大學生創業精神培育的人員隊伍,發揮育人育己、誠實守信、勇于創新以及無私奉獻的優秀傳統品德,來幫助和引導大學生樹立良好的創業理念與創業思想。最后,優化大學生創業精神培育資源,營造傳統特色的校園文化。以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校園文化作為環境烘托,來有效推動中國傳統文化在大學生創業精神培育工作中的運用,使大學生更具備良好的文化底蘊與傳統精神,在潛移默化的精神熏陶中提高大學生群體的創業理念與創業能力。
三、結論
綜上所述,本文通過以上論述,站在中國傳統文化豐富價值的基礎上提出了大學生創業精神的培育路徑,其主要包括為以課堂開發為基礎,融合中國傳統文化的創業教育課程;以不同規模的創業實踐性活動為動力,來全面促進大學生在文化環境中的創業精神得以良好形成;以優秀、高素質的師資資源為支撐,為有效培育大學生創業精神的文化傳承體系做出努力;以營造健康、綠色的、具備傳統文化特色校園文化為載體,來全方位熏陶大學生內在的創業精神??梢哉f這種建立在中國傳統文化基礎上的創業精神培育體系,充分證明了傳統文化其發展空間的廣闊、發展前景的多樣,以及文化包容力的深厚。
作者:姚圓鑫 單位:曲阜師范大學翻譯學院
參考文獻:
[1]朱廣華,陳萬明,沈召前.大學生創業教育、創業文化與創業政策的反思與調適[J].高教探索,2015,(06):122-128.
[2]王長恒.中國傳統文化精神與大學生創業精神的培育[J].河北理工大學學報,2014,(05):81-83.
[3]陳洪源,何小春.論大學生創業教育與高校黨建工作的有效融合[J].思想教育研究,2014,(12):82-85.
關鍵詞:文化自覺;武術文化;傳承
中國歷史淵源流長,華夏文化博大精深,武術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部分項目已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越來越多的專家和學者開始關注武術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以及中國正處于社會和文化轉型的艱難時期,中國的傳統文化正面臨著生存與發展的危機。“在這個過程中,喚起全民族的文化自覺意識,使文化自覺上升到理性的層面,成為全民族認同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方式,將大大推動民族文化的發展。”[1]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經典之作的武術文化需要傳承,唯有傳承才能不斷延續與發展。筆者基于文化自覺的視角下,對當代武術文化傳承提出一些拙見,希冀同行專家學者的批評和指正。
1文化自覺及其武術文化概念的闡釋
眾所周知,文化自覺最早是由我國著名社會學家、人類學家,北京大學教授先生提出來的。先生提出:“文化自覺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來歷,形成過程,所具的特色和它發展的趨向,……自知之明是為了加強對文化轉型自主能力,取得決定適應新環境、新時代文化選擇的自主地位。”[2]關于武術文化的定義,國內眾多的武術專家和學者各執一詞。肖紅征認為:“武術文化就是以攻防格斗的人體動作為核心所折射出來的人體文化。武術動作是文化的載體,武術動作內涵的文化形態,浸透著中國傳統哲學、美學、中醫學、軍事學、倫理學、宗教學、文藝學、社會學、經濟學、民俗學等人文學科的影響?!保?]秦志明指出:“所謂武術文化,是以武術具體的動作形態為載體,其內容具有哲理性和藝術性,其方法具有科學性的獨立完整的文化形態;是指以武術競賽為軸心內容的體育行為,競技行為,裁判行為,觀賞行為,經濟行為,廣告行為等各種行為的總和?!保?]著名的武術專家學者韓雪教授則認為:“武術文化應該是通過武術體現出來的一種思維和行為方式,是一種文化的‘綜合體’。”[5]
2影響當前武術文化傳承的因素分析
2.1政府因素
政府有關部門對武術及其武術文化的認知程度不夠是影響武術文化傳承與發展的主要因素。在國家大力倡導全民健身的今天,以武術文化為載體,積極開展各種群體活動,豐富百姓業余文化生活,增強國民體質,促進國民健康不失為傳承武術文化的最佳路徑。據筆者了解,目前,眾多的地市社區體育設施相當陳舊落后,遠遠不能滿足當前廣大群眾的體育鍛煉需求,政府部門對武術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和地位認知程度不夠,尚未意識到武術文化在市場經濟中的所起的重要作用。
2.2社會因素
現如今是市場經濟社會,追求經濟利益成為當代人最直接的現實,這影響了人們對傳統文化的敬仰和推崇,其武術文化的傳承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F代生活方式的變遷及其生活環境的變化逐漸改變了人們對武術文化的認識,不再過多追求武術文化的精髓之所在,從而使武術文化的傳承面臨著艱難的困境。隨著西方體育思想的不斷沖擊,傳統的武術文化一度受到威脅,“表演武術”、“競技武術”等成為當前武術發展的主流,其傳統武術文化中的“身心兼備”、“天人合一”、“武德文化”等逐漸被淡化,取而代之的武術表演商業賽事。古老的武術賽事已然無人問津。
2.3學校因素
學校是文化教育與傳承的圣地,各級學校均是武術文化傳承的重要戰略基地。眾多高校紛紛開設武術專業教學,高薪引進武術專業人才從事武術教學和研究,但高校武術教學多為競技武術教學,傳統的武術教學少之又少;中小學盡管開設武術課程,但也是競技武術占據主導地位,再加上新興體育運動項目的大力引進,對武術文化的傳承造成了一定的沖擊。
2.4自身因素
武術是中國的傳統體育運動項目,與田徑、三大球等項目存在一定的差異,中國的傳統文化中講求中庸和諧之道,武術文化蘊含了這一深刻哲理,缺乏一定的對抗性。西方的體育運動項目充滿了一定的暴力色彩,符合現代人的觀賞心理需求。因此,在文化多元化發展的今天,西方體育文化與傳統的東方體育文化相比要略勝一籌,武術文化是中國傳統體育文化的代表,不免要受到各種各樣的影響,繼而影響其進一步的傳承與發展。
3文化自覺與武術文化傳承的關系
在市場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文化遺產受到多種因素影響以及各種環境的威脅,正面臨逐步消亡的危險。我國大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在面臨著這種危險,其武術文化也不例外。武術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旦消失將是極大的損失,作為華夏兒女和炎黃子孫,我們有義務也有責任將武術文化繼續傳承與發展下去。對武術文化傳承進行文化自覺式的研究,是促進武術文化走上文化自覺道路的助力,也是對中國傳統文化復興和繼承的重要實踐。
4文化自覺視角下武術文化傳承的路徑
武術文化的傳承是近些年來學術研究的熱點,也一直是國內眾多專家和學者重點關注的領域。眾多的研究者從不同的方向、視角和層面對武術文化傳承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很多意見。筆者根據多年的習武和教學經驗,結合大量的文獻資料,基于文化自覺這一視角下提出一些促進武術文化傳承的路徑,旨在促進我國武術文化的良性傳承。
4.1結合政府職能轉變,積極引導,高度重視武術文化傳承
2014年12月12日,國務院總理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提出:“中國經濟向中高端邁進,打造中國升級版,必須轉變政府職能,建設現代政府?!闭e極轉變職能,簡政放權,管辦分離,推動體育運動項目及其文化的建設與發展。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各級體育部門要提高對武術文化建設與傳承的認知,積極引導,出臺一系列促進武術文化傳承的措施,建立武術文化傳承機制,不斷推動全國各地武術文化的傳承。
4.2以賽促傳,秉承傳統,積極傳承武術文化
賽事既是推動體育運動項目發展的有效路徑,也是促進體育項目文化傳承的得力措施。武術文化要想得到有效傳承必須借助武術賽事這一平臺。通過舉辦武術賽事宣傳與推廣武術文化,尤其是傳統武術賽事的舉辦,對于傳統武術文化有著推波助瀾的作用。中國是武術的發源地,武術流派眾多,其拳法也高達數百種,定期舉辦武術交流大會,百家拳法相互切磋交流,彼此共同提高,這對于繁榮和傳承武術文化能夠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4.3武術進校園,積極推廣段位制,提升校園武術文化內涵
校園是推廣體育運動的理想場所,也是培育體育文化的最佳場所。積極納武術進行校園,在體育課程中大力推廣武術運動,這對促進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建設也是有益的?!拔湫g段位制是1997年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對長期從事武術工作和參加武術鍛煉的人員在專業技術職稱、運動員等級以外的全面衡量他們在武德和專業技術等方面的統一標準?!保?]在高校推廣武術段位制,能夠幫助當代大學生更加了解傳統的武術文化,充分了解武術運動的鍛煉價值,加強對民族傳統文化的認知和了解,提高他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從而積極構建高校校園體育文化,提升校園體育文化的內涵。
4.4整合資源,發展武術產業,開發武術文化旅游
2014年10月20日,國務院頒發的《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中指出:“鼓勵地方根據當地自然、人文資源發展特色體育產業,大力推廣武術、龍舟、舞龍舞獅等傳統體育項目,扶持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發展,鼓勵開發適合老年人特點的休閑運動項目。”中華武術博大精深,武術之鄉比比皆是,各有千秋,應充分整合各地武術資源,大力發展武術產業。近年來體育旅游已然成為體育產業的重中之重,發展武術文化旅游,諸如登封可發展少林武術文化旅游、開封可以開展宋朝武術文化旅游等等。
4.5豐富武術文化理論研究,提供武術文化傳承理論載體
“武術文化要長遠發展,必須走科學化、現代化之路,必須以科學研究作為后盾?!保?]武術文化要傳承與發展,必須加強科學研究,為武術文化傳承提供理論載體。高校是國家重要的科研基地,學科齊全,利用進行武術文化研究,可以充分利用學校的教育資源和人才資源,對武術文化的發展與傳承進行全方面、深層次的研究,進而豐富武術文化傳承的理論成果。
5小結
武術傳承的文化自覺,任重而道遠。在當今全球一體化趨勢不斷加劇和傳統文化日漸消亡的今天,如果有效傳承武術傳統文化成為當務之急。積極引導,大力發展武術產業和推廣武術段位制,豐富武術文化傳承理論研究成果是眼下推動武術文化傳承的最佳路徑。
參考文獻:
[1]李宗桂.文化自覺與文化發展[J].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44(6):161-165.
[2].論文化與文化自覺[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190.
[3]肖紅征.武術文化與高校校園文化建設[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05,21(3):13-14.
[4]秦志明,張峰巖,臧威.論高校武術文化的建設與發展[J].搏擊武術科學,2009,6(2):24-25.
[5]韓雪.中州武術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6:12.
[6]刁振東,于德義.普通高校推廣武術段位制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08(1):82-83.
關鍵詞:儒家:孝道
“孝道”是孔子及儒家的重要思想核心之一,也是中國傳統文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正是由于“孝道”的影響,華夏民族才形成了尊老愛幼、撫幼養老的優良品德。中國古代的宗法家族社會,人際關系建立在血緣基礎上的親情關系以及等級制度上。恰巧,儒家“以孝治天下”的“親親”“尊尊”將親情、等級巧妙融合,被歷代統治者采納,“孝道”傳承至今依然指導當代人的生活,可見“孝道”無論對古代社會還是現代都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一、儒家孝道的發展
1.儒家孝道起源于孔子
孔子生在春秋時期,禮壞樂崩,傳統宗教瓦解??鬃犹岢觥叭收邜廴恕彼枷耄磹塾H(父母)、愛人(其他人)、愛物。重建人們的信仰。子日:“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里仁》孔子認為父母的年紀做孩子的不能不知道,知道父母高壽感到高興,同時害怕父母日漸衰老。孝親之道從小事做起,發自內心??鬃拥男⒌罋w其根本是:一、不要違背禮儀;二、一定要尊敬父母;三、態度要好,臉色溫和;四、子女保持身體健康不讓父母惦記。
2.儒家孝道發展于孟子
孟子生活在戰國時期,他對孝道的行為規范做了更細致的說明。例如:孟子認為世人尊敬父母必須發自內心,“孝子之至,莫過于尊親”――《孟子.離婁下》;孝順也表現在為家族傳宗接代“不小有三,無后為大”――《孟子.離婁下》。同時孟子將孝道上升到社會層面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3.儒家孝道踐行于曾參
曾子是儒家孝道的忠實實踐者。曾子日:“忠者,其孝自之本與?!熬恿⑿?,其忠之用禮之貴”――《大戴禮記?曾子立孝》人為什么要孝敬父母,一方面是發自內心的報答父母養育之恩,另一方面是希望晚年的時候自己的子女向自己照顧父母一樣照顧自己。
4.儒家孝道對古代社會的影響
漢武帝時期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孝治天下”。孝道的核心是:善事其父母。在宗族制度下引申為“以孝治天下”。我國古代社會是家天下適合“尊尊”“親親”的儒家孝道思想發展,天子是天下子民的父母,從某種程度上孝治天下減少了社會很多矛盾,并且維護了社會秩序的穩定。是社會長治久安的利器。
二、儒家孝道對當今社會的影響
儒家孝道思想深深植入華夏兒女心中,只要有家庭就會有孝道。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重,社會矛盾凸顯,養老問題的解決事在必行。孝道的發揚傳承是解決養老問題的重要解決辦法,孝道對當代社會具有深遠意義。其一,其有助于家庭的穩定;其二,有助于子女培養;最后,有助于社會秩序穩定。儒家孝道滿足人們對精神的信仰,其圍繞:發自內心、回報父母、尊敬父母,以禮相待。正是千百年文化傳承下來的精髓,大到適用于當今社會小到每個家庭。
三、弘揚孝道精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孝道是我國的傳統優秀美德,弘揚孝道精神是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轉化為人們精神追求的的現實途徑。孝道精神早已經不單單是個人情感問題,而是社會問題。同志指出,要切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于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首先,傳承孝道精神要通過學校的正確的教育引導、媒體正確的輿論宣傳、社會孝文化熏陶,形成孝道風尚。孝道精神踐行于每個家庭,蔓延于整個社會。將會實現“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偉大夢想。
其次,完善相關立法,讓法律為孝道保駕護航。老齡化加劇養老成為社會問題,但是由于發展經濟對外來文化過度吸收國人一度丟失了孝順的的良好品德,為了是社會長治久安國家積極頒布法律為孝道撐起一片天。
最后,作為公民我們應從自身做起,將孝道發揚傳承下去,支持國家立法。讓我們的社會早日變成:“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p>
參考文獻:
[1]期刊論文:張踐,[J],2000年,第3期.
[2]期刊論文:金小燕,[J],文化建設研究,2014年,第76-82頁.
論文摘要:作為一種“觀念游戲”,“現代性文化”觀念內蘊著“理性”向“合理性”轉化的癥候。作為一種“大眾文化”,“現代性文化”開啟了大眾或公眾基于“合理性問難”的文化批判向度。立足于“現代性文化”批判的視閡,“于丹現象”毋寧說是對“現代性文化”批判的別樣呈現。它的“粉墨登場”是中國社會現代化發展到這個特殊階段的必然要求,是文化中國站在在民族文化更新的角度對現代中國民眾特別是80后90后一代的“普遍理性啟蒙”。中國“現代性文化”的當代呈現,一方面需要立足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學派或現代群體的置換;另一方面,現代傳媒與高科技是當代文化再創造活動中不可或缺的應用開發資源。加速人自身的現代化成為中國現代化的關鍵,而加快中國現代性文化的自覺呈現卻是關鍵的關鍵。
一、現代性文化批判的呈現——“于丹現象”
文化“是一個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以及其他人類作為社會成員而獲得的能力和習性的復合體”川。對于這一“復合體”作出總體性的價值審視和觀念把握,從而達成人的文化自覺,便構成文化哲學的研究視0或使命。而作為一種自覺的哲學形態,文化哲學的基本規定范式、總體批判態度和理性重建勇氣都是人類文化實踐和文化“創制”所關切所追求的價值鵲的。其中至關重要的是對文化的適應性和文化的規范性二重功能的圓融性理解和理性適度把握。一般認為,文化的適應性即對文化現象的認同;文化的規范性則指范導性的原則說明和批判性的理性考察。二重功能互相制約、彼此牽制,共同模塑著人類文化精神的走向和社會文化現象的演進擅變。簡而言之,文化是在人類具體的社會實踐活動中發育積淀升華并反映人的本質性維度的“真實”存在。其一經形成,便通過“內化”作用承諾出不同的人生價值,衍生出不同的人生意義。并且,文化本身在此“內化”過程中得以建構,得以傳播,得以發用。
“現代性文化”觀念肇始于16世紀的西方,它以人性解放和知識統一性兩大“神話”為哲學依據。一般來講,其思維模式為二元對立或主客二分,價值邏輯上以“工具理性”為價值取向,方法論上站在“科學主義”的立場上,認識論上以“自我意識”為核心,社會歷史觀上高揚“人類中心主義”。作為一種“觀念游戲”,“現代性文化”觀念內蘊著“理性’,向“合理性”轉化的癥候。這一點已由馬克斯/韋伯的“祛魅后的諸神不和”所隱喻。作為一種“大眾文化”,“現代性文化”開啟了大眾或公眾基于“合理性問難”的文化批判向度。不可否認,“現代性文化”在現代社會共同體一系列領域的精心“設計”進程中業已彰顯其功效,正如哈貝馬斯所預言的“現代性是一項尚未完成的設計”。但同時,對“現代性文化”的疑懼也綿延起形而上的文化認同危機和針對“價值一意義”真空地帶的后現代文化“超越”之旅,盡管步履維艱,“樣態”百出。而正是在這疑懼與建構中,“現代性文化”獲得了自我批判與自我調適的能力和空間,從而在與社會大眾的深刻照面后愈來愈堅定地捍衛自己的現代“文化霸主”地位,呈現自己現代“文化批判”的“普遍理性”向度。這里所謂的“普遍理性”向度,不僅指技術性向度,更多地指向其公共性向度,規則性向度和超越性向度。
“于丹現象”的出現即為一范例。拋開這一夜串紅、倍受青睞的浮光抨影,靜心審視和反思這一文化現象的合理性、合法性,我們會不約而同地問到:這一現象背后究竟向我們昭示了什么?其合理性何在?有何意義?為何走紅?如何解讀?問題使人反思,反思使人發問。而發問本身就是對這一文化現象的本體論澄明。
立足于“現代性文化”批判的視閡,“于丹現象”毋寧說是對“現代性文化”批判的別樣呈現。
二、現代性文化的呈現是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
“現代性文化”自近代傳播發育到中國以迄,“科玄之爭”的陰霆就象幽靈般縈繞在我們心頭,激烈較量,復扎博弈,成了揮之不去的爭論話題。拋開“現代性”內在的沖突和風險性后果,以現代公民社會的“文化整體性人格”作價值承諾,客觀公允地講,“現代性文化”的“教化”和實踐無疑大大提升了我們國家的綜合實力。而伴隨綜合實力的增強,繼之而起的是社會價值信仰的迷茫和本土文化尋根的“熱情”。就個人層面講,“現代性文化”撕裂了農耕文明時代地域性傳統紐帶和“程式化”社會關系,形而上的“文化一價值”認同危機由此而發,并導致本土文化的“復興”和在“復興”中獲得“文化一價值”上的心靈阪依,以此來尋求精神上的生態平衡。
中國現代化進程發展到21世紀初,整個社會經濟高速運轉,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日漸看漲。在此大背景下,以儒家文化為核心的中國傳統文化理應獲得與其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一致的大振興。這是時展的要求。而就中國傳統文化本身來講,中國傳統文化在平衡社會發展、大眾心理失衡和價值歸宿上具有先天的優勢。它提供了生活的準則、行為的規范、生命的態度、追求的目標和價值取向[’〕。在社會分化多層次多元化、社會公正原則要求重新定位社會各階層的心理平衡的現時代,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便提上了議事日程。“于丹現象”正是在此社會大背景下向我們走來。可以說,它的“粉墨登場”是中國社會現代化發展到這個特殊階段的必然要求,是現代中國文化實踐從“應然”走向“實然”的特殊“樣態”,是中國文化站在在民族文化更新的角度對現代中國民眾特別是80后90后一代的“普遍理性啟蒙”。這也是文化規范性的內在要求和使命。
從大眾文化與大眾自身的精神需求處著眼,“于丹現象”的出場,以新瓶裝舊酒的“工夫”極大滿足了大眾的文化需求和精神慰籍。不同的是它選擇了一種“與時俱進”的道路,嘗試用古琴彈奏雅樂的時尚消費文化之路。這種大眾文化傳播與消費,以集體無意識的當代文化需求和時展為契機,創造了中國“現代性文化”實踐的新范式,呈現了“現代性文化”批判的新理念。雖然不免有“學術生態破壞”的質疑聲。問題是:中國傳統文化如何解讀?誰來解讀?曾經定于一尊的學術權威何以與大眾溝通?這一問題的實質其實是中國“現代性文化”的當代呈現問題,即文化創新問題。
三、現代性文化呈現的條件
中國“現代性文化”的當代呈現,一方面需要立足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學派或現代群體的生成置換,即融人“現代性”的闡釋視閡來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對話中國傳統文化的新質的“公共知識分子”的創生;另一方面,現代傳媒與高科技是現代中國文化再創造活動中不可或缺的應用開發資源,而現代中國處在經濟高速運轉、文化商業化的倫理變遷之路上。
“于丹現象”向我們昭示的正是對以上兩方面的文化創新自覺做出的努力和嘗試。“現代性文化”工程的當代實踐呼喚著這樣的“公共知識分子”:(1)他們具有自身的學識修養與個性解讀方式,通過自己的“創造式閱讀”,“走進文本”又“走出文本”(俞吾金語),堅信“人體解剖是猴體解剖的鑰匙”的自覺的歷史意識,把中國傳統經典文化“普世化”在大眾面前,形成與現代社會相一致的主導性價值觀,闡釋并守護“現代性社會”的當代意義,從而開啟現代文化社會“公共領域”的創生之路和當代“意義世界”的自為擁有空間。(2)但是,這些新質型“公共知識分子”所開創的這項“工程”必須負載著現代高科技與現代傳媒,以迎合以“市場經濟的契約性社會整合為方向的”現代“經濟一文化”社會。在現代信息社會和商業化產業化包裝打造的社會轉型期階段,跨時空地解讀、普及跨歷史的文本經典,不是收斂趨同,而是發散繁衍;不是簡單的還原和對接,而是文化搞客與時俱進的文化再創造,包括作為“第四種權力”的現代傳媒的介人。這也是文化的適應性。
從道理上講,一種文化模式自覺或不自覺的顯現映射著一個民族特定的生存方式,而一個民族不同階段的生存方式選擇也規范著特定的文化模式及文化現象的話語權。中國現代性文化在經歷了更多的基于“制度選擇”而大眾世俗生活由于“雙向掛空”而精神家園依然無所依憑的21世紀初階段,“廟堂文化”走向“大眾文化”,“神圣化”走向“通俗化”,“本本主義”走向“信息化時代”,“學術訓話”走向“平民化”的文化模式和文化觀念的再創造和傳播普及方式不失為一種有效而實際的大膽探索和創新之舉。從更現實處著眼,中國目前以“民生”為本位的“和諧社會”實踐(或構建)必須以“文化整體性人格”做價值承諾,在現代性文化的“醬缸”里汲取營養。而“民生”本位關涉的層面是全方位的,“文化民生”或者“民生文化”理應包括在中國現代性文化實踐創新框架內。當然,中國現代性文化的創新并不僅僅是一個理論問題,而是一個實踐問題。從這個層面上講,讓“于丹現象”就保留著它的開放性吧。而且,文化踐履活動本身不以真假為判斷尺度,而是根據大眾可接受的程度來估價。
四、加快中國現代性文化的自覺呈現
厘定文化現象對人的本質和主體性境遇所形成的文化精神批判范式,無疑是我們這個時代生活在文化中國的中國文化人骨子里的最強音。然而,一當面對文化學人的種種努力,“不為者”對“有為者”不是振聾發饋的質問,便是以“作秀”的美名嘲笑,真可謂“批判有余,建設不足”。如此這般,中國現代性文化的當代呈現就成了遙遙無期的等待,文化全球化的浪潮就會把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消餌在西方強勢文化的思想肌體中。也正因此,我們需要復興中國傳統文化,讓它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重新煥發生機,以此為中國社會轉型和中國現代化建設提供文化養料和理論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