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3 15:15:0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農村金融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農村金融有效性;農村金融適應性;農村金融結構
有效性低,適應性弱,是長期以來農村金融存在的兩個相互聯系的深層次問題。提高農村金融適應性和有效性,關鍵在于構建與金融需求相適應的農村金融結構,同時要處理好金融競爭與合作、進入與退出、對外開放與對內開放、農戶融資模式創新等問題,為之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一
農村金融的有效性,是指農村金融機構通過向農村金融需求主體有效提供金融產品和服務,滿足后者的金融需求,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在此過程中提高自身的金融效率。
農村金融有效性,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其一,農村金融產品供給的有效性。農村金融機構必須提供有效金融產品,才能使其運行得以繼續和深化,如果供給無效,則金融有效性便無從談起。其二,農村金融機構提品后價值實現的有效性。如果金融需求主體通過使用金融產品和服務,能有效地發展經濟,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則農村金融機構便擁有相應的優質資產,能獲取預期的效益,其金融有效性便得到提高;反之,金融需求主體在使用金融產品和服務后,卻因種種原因產生經營失效,甚至出現了虧損,本息逾期難以歸還,則金融機構由此多了一份不良資產,其金融有效性便降低。至于金融需求主體逃廢債務,則會使金融機構血本無歸。
農村金融與農村經濟內在聯系、相互依存,因而不能封閉地考察農村金融,也不能孤立地談論其有效性。農村金融有效性,是同農村經濟有效性內在聯系的。農村金融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金融支持,促進農村進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而農村經濟的持續發展,反過來又為農村金融提供良好的基礎和平臺。相反,如果農村經濟的金融支持力日趨弱小,農村經濟便會因資金制約而難以發展,其結果便會造成農村金融的基礎日漸薄弱,農村金融的有效性不斷弱化。
當前,農村金融的一個基本特點是低效性,其主要表現為:農村金融機構推出的某些產品難以為客戶和中小企業所接受;而農戶和中小企業期盼和歡迎的產品,農村金融機構又不推出來。許多農村經濟主體對信貸資金的使用缺乏效益,還本付息存在問題,使農村金融機構的不良資產增加。農村金融機構的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較高,農村金融效益遠低于城市金融效益。農村金融低效性的原因很多,歸納起來,一是農村金融機構自身的原因,主要包括農村金融結構不合理,金融機構管理水平不高,創新能力不強,經營機制不活等。二是農村經濟較為落后,農業經濟存在較高風險,農民收入總體較少,農村經濟實體的規模化經營水平較低,農村制度尤其是土地制度對農村金融產生抑制作用,農村社會信用體系很不完善等。
農村金融低效性,給農村經濟金融發展帶來了諸多問題。低效性使得金融機構的生存和發展能力衰弱,導致許多農村信用社陷于資不抵債的困境,而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商業銀行紛紛撤離農村金融市場,轉而進入城市金融市場,即使是定位于服務農村的商業銀行和信用社,也減少了不少支農業務。農村資金供給原本就存在巨大缺口,但低效性使得農村資金大量外流,這對于農村經濟無疑是雪上加霜。農村亟待形成多種所有制和多種經營形式的金融體系,然而低效性卻增加了非公資本進入農村金融業的憂慮。低效性給農村經濟實體造成許多困難,農戶和中小企業向正規金融機構融資困難重重,這迫使他們轉向高利率的民間借貸,從而增加了他們的生產成本。農村金融低效性加重了農村經濟低效性,而農村經濟低效性又使農村金融難以擺脫低效性的困境。
提高農村金融有效性,不僅是農村金融發展的重大課題,而且是解決“三農”問題的迫切需要。農村金融改革和創新的目標,在很大程度上便是提高農村金融效率,增強農村經濟發展的金融支持力,實現兩者的良性互動和協調發展。
二
農村金融適應性,是指農村金融供給與農村金融需求相互適應。農村金融適應性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總量的適應性,即農村金融供給總量,與農村金融需求總量相互適應;二是結構的適應性,即農村金融供給結構,與農村金融需求結構相互適應。
農村金融有效性與農村金融適應性是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的。農村金融有效性,既是對適應性的檢驗,又是提高適應性的動力,它反映農村金融適應與否及適應程度,推動適應性的提高。適應性是有效性的基礎和前提。農村金融與農村經濟相互適應,農村金融供給與金融需求相互適應,才能提高農村金融有效性。農村金融曾出現過一些奇怪而有趣的現象:國家為提高農村金融有效性,設立了政策性金融、商業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構成的農村金融體系,但是,這三類金融機構并未解決農村金融需求的缺口問題,而農村民間借貸在滿足農村金融需求方面卻表現出了較強的有效性,農戶融入資金的70%是通過民間借貸而實現的;大型商業銀行出于支農考慮推出了小額農貸產品,但是這一產品卻難以做大做強,小額農貸甚至貸不出去,而另一方面農戶和中小企業融資心切,農村資金需求缺口呈擴大之勢;大型商業銀行出于有效性考慮,紛紛撤出農村縣以下機構,而民間借貸同樣由于有效性原因,反而規模越做越大,形式越來越多。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大型商業銀行的金融供給不適應農戶和中小企業金融需求的特點;小額信貸雖有創新之名,但其限制太多,要求過嚴,手續甚繁,因而與農戶金融需求特點相背離;民間借貸雖不具備合法地位,但由于其適應農戶和中小企業金融需求,因而效率較高,發展較快。由此可見,農村金融適應性是有效性的決定性因素。
長期以來,農村金融存在許多弊端,然而根本性問題,在于農村金融供給與金融需求不相適應,由此派生出許多具體的矛盾和問題。農村金融體制幾經改革,但由于未將適應農村金融需求作為基本依據,而是在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動下對原有的適應性頗弱的金融供給框架予以小修小補,因而問題未能根治,甚至不相適應的程度有增無減。例如,農村信用社的改革,陷于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相互博弈中,囿于雙方對農村信用社修補成本的分攤,而農村金融需求主體即農戶和中小企業未被納入其中,適應性原則未被置于應有的位置,致使農村金融的適應性難以提高,有效性自然也就難以增強。
當前,農村金融需求出現了新變化。農村金融需求總量大為增加,據測算,到2020年新農村建設新增資金需求總量約為15萬億元,其中大部分由金融機構提供。農戶資金需求規模不斷擴大,借貸發生率和戶均借貸次數也在增加。隨著農業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優化,諸如無公害、綠色、有機作物和優質果品生產,規模化和標準化種養業正加快發展,對資金需求將大大增加。溫飽性農戶在創業中存在金融需求,而小康型和富裕型農戶在擴大經營規模中對資金需求量更大。在經濟較為發達農村地區,農戶需要更多資金用于發展特色農業和外向型農業。而在經濟較為貧困農村地區,農戶依靠開發脫貧、項目致富的愿望日益增強,因而生產性借貸的比重在逐步擴大??h域工業園區和農村企業的快速發展,促進各類經濟實體征用土地、構建廠房、添置設備、擴大營銷,使農村企業的資金需求隨之加大,以往那種較為普遍和分散的小額借貸,正向集中的大額借貸發生轉變。農村社會化服務的各類經濟組織對資金的需求快速增加,而現代農村物流業發展的資金需求規模在快速擴大。在農村產業發展的同時,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尤其是供水、供電、公路和小城鎮建設將加快發展,這方面資金需求在農村資金需求總量中的占比將提高。
農村金融需求結構進一步復雜化。當前,廣大農戶要求農村銀行業創新金融產品,渴望無抵押的貸款方式,希望信貸品種和期限能與農業生產特點和周期相適應,貸款手續簡便靈活,能快速、就近地獲得借款。許多富裕起來的農戶手握閑置資金,他們購買國債、企業債券和投資股市的要求日益迫切。在許多種養殖地區,農戶對農業保險的需求日益強烈,但這方面的需求難以得到滿足。在中小企業的金融需求結構中,短期借款占絕大部分,但近幾年來長期借款的需求越來越大。由于受到信用資源短缺等因素的制約,其長期借款難以得到滿足。許多中小企業不得不將短期借款轉化為長期借款來使用,他們在短期借款到期后只付息而不還本,使本金轉為下一期短期借款而循環使用。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不僅希望農村銀行業創新更多產品來滿足其間接融資的需求,并且希望通過兼并重組而進一步擴大其經營規模,通過發行股票和企業債券來更多地實現直接融資。
總之,隨著農村經濟發展和新農村建設推進,不僅農村金融需求總量快速擴大,而且農村金融需求結構日益豐富;不僅現實的金融需求更為強烈,而且潛在的金融需求被不斷激活,并加快向現實的金融需求轉化。多元化、多層次的農村金融需求,客觀上要求多元化、多層次的農村金融供給與之相適應。
然而,當前農村金融恰恰存在兩種不適應性,即總量的不適應性和結構的不適應性。我們只有提高這兩個方面的適應性,才能從根本上提高農村金融的有效性,增強農村經濟發展的金融支持力。
三
提高農村金融的有效性和適應性,關鍵在于構建合理的農村金融結構。
在農村金融研究中,人們較為關注的是農村金融總量增長,尤其是農村信貸總量增長。但是,農村金融結構問題決不能被忽視。農村金融結構,是指農村金融體系中各個組成部分和各種構成要素的數量比例、空間分布、相互作用、相互配合的狀態。農村金融發展包括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農村金融總量的增長;二是農村金融結構的優化。一般而言,總量指標反映農村金融的總體規模,只具有直觀的表征意義。結構指標則能反映總量指標所不能反映的問題,能透視出農村金融深層次的矛盾和弊端,從而幫助人們推進農村金融的改革和創新。農村金融總量受制于農村金融結構。在農村金融結構不合理的情況下,單一的金融總量擴張,必然因其不能解決適應性問題而陷于低效性,這種粗放型的增長勢必不具持續性。因此,提高農村金融有效性和適應性,不僅要重視擴大農村信貸總量,而且要大力推進農村金融結構的調整和優化,唯有如此,才能實現農村金融同農村經濟的良性互動,促進農村金融真正實現總量擴張和層面提升。
當前,農村金融供給結構與需求結構存在許多矛盾。農村金融的結構性缺陷主要表現為:隨著農村經濟發展,農村金融產品需求越來越呈現多樣化趨勢,潛在的金融需求被加快激活,而當前農村金融產品供給卻十分單一,幾十年一貫制的“存貸匯”產品結構,同日趨復雜的金融產品需求不相適應。農村金融行業單一,主要是銀行業、非銀行金融業缺乏,其供給遠不能適應農村金融需求。農村銀行業存放類資產占比過高,貸款類資產占比較低,長期貸款類資產比例尤低,證券和保險類資產的比重甚微,投資類資產不斷萎縮。農村融資屬于銀行業占絕對主導的模式,基本上是一種間接融資,不能滿足農村企業尤其是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直接融資的需要。農村公有金融壟斷著農村金融市場,大型商業銀行的金融供給難以適應農戶和中小企業金融需求的特點,而能適應這種需求特點的非公金融,卻“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
農村金融結構,包括許多具體的子結構。根據農村金融需求當前情況和進一步發展的客觀要求,我們應通過構建以下合理的子結構,達到農村金融整體結構的合理狀態。一是完善農村金融產品結構,不僅要在資產抵押貸款、關系融資等方面創新產品,而且要在資本市場投資、農業保險等方面推出非銀行業金融產品。二是構建合理的農村金融資產結構,農村存款類金融機構應降低存放類資產比重,增加貸款類資產比重,擴大中間業務和投資業務,適當提高投資類資產的占比。三是逐步改善農村融資結構,在繼續擴大間接融資量的同時,大力提高農村經濟規?;?、市場化、股份化和證券化程度,大力培育農村資本市場,通過股票上市、發行企業債券等形式,擴大直接融資的比重。四是構建合理的農村金融行業結構,在農村銀行業方面,廣泛發展新型的農村社區銀行;在非銀行金融業方面,積極發展農業保險業、農村信用擔保業,創造條件逐步建立農村投資銀行業,相應發展農副產品期貨業、農業資產評估業、產權交易業、信托投資業、租賃業、典當業等。五是構建合理的農村金融所有制結構,在公有金融為主的前提下,積極穩妥地發展非公金融業,支持非公資本進入農村金融領域,形成投資主體多元化格局。
構建合理的農村金融結構,必須堅持明確的目標,這就是提高農村金融效率,為農村經濟提供強有力的金融支持,實現農村金融同農村經濟相互促進和持續發展。實施這一工程,必須堅持適應性這一基本原則,始終將適應農村金融需求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在總量增長的前提下,以增量調整為重點,同時協調存量調整。增量進入能較快確立自己的市場定位,有力改善原有的金融結構。存量的調整一方面要做到強化優勢、轉化劣勢、開拓市場、提高效率。農村金融結構的構建,要以市場力量為主,依靠市場內生力量;另一方面,市場力量和作用也不能代替政府力量和作用。農村經濟金融比較落后,市場力量相對弱小,完全依靠市場力量來優化農村金融結構并不現實,會產生一定的盲目行為,同時要歷經很長時間。因此,市場力量和政府推動要相互結合,政策推出則應遵循農村金融與經濟自身的發展規律。
四
提高農村金融的有效性和適應性,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不僅要依靠農村金融自身的改革和創新,而且有賴于農村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為了有效推進這一工程,需要系統思考、統籌兼顧,處理好一系列問題。下面僅擇其犖犖大端,談點意見。
1.在金融業拓展對外開放的同時搞好對內開放。在對國外開放的條件下,農村金融結構在越來越大的程度上會受到國外農村金融結構的影響。外資金融機構進入農村金融市場是遲早之事,目前初見端睨。隨著外資金融產品、金融業務、金融技術進入農村,農村金融結構的調整和優化必然加快步伐。但是,農村金融業在對國外開放的同時,決不能忽視對內開放。對內開放既包括對農村地區的開放,也包括對城市的開放。金融業對內開放和對外開放,是相輔相成的兩個方面。農村金融業必須通過對內開放進一步夯實對外開放的基礎,以做到有能力充分利用對外開放帶來的機遇,有實力應對對外開放中出現的挑戰。進入新世紀以來,農村金融業在對內開放方面進展甚微,金融壟斷的思維方式依然存在,農村金融的行政化色彩依然濃重,這無疑給提高農村金融的適應性和有效性造成了障礙。農村金融業對內開放,主要包括金融體制和金融業務的對內開放,這兩個方面對內開放,所要達到的目標在于提高農村金融的適應性和有效性。我們必須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進一步推進農村金融業對內開放,在增強適應性和有效性方面,放寬某些條件,簡化審批手續,放松某些行政管制,出臺配套支持政策。
2.建立農村金融的競爭與合作機制。引入競爭機制,是提高農村金融適應性和有效性的必由之路。金融競爭與合作具有共生性。不同的金融行業、同一金融行業中不同的金融企業,各有其不同的特點和作用。競爭能促進各類金融機構之間功能交叉和揚長避短,從而推動他們彼此合作、互為補充。金融合作則促進競爭在更高層面上展開,達到互補多贏的效果。
以金融競爭推動金融合作,以金融合作促進金融競爭,實現兩者作用的相互轉化,必須建立相應的競合機制:第一,完善農村金融準入機制,充分發揮這一機制促進競爭與合作的功能。準入時應考慮農村金融機構的合理分工,小型金融機構以零售業務為主,以避免同大中型銀行的無序競爭。準入時還應考慮在空間布局上的問題,農村新增金融機構應在發達地區、一般地區和貧困地區形成合理的空間結構,以避免一齊擠進發達農村地區而引起惡性競爭。第二,形成產品結構優化機制。如果產品結構雷同,農村金融企業之間的排斥力就會加大,吸引力便會減弱。反之,金融企業的產品各有特色,分別與不同層次、不同主體的金融需求相互適應,他們之間的吸引力就會增強,排斥力就會減弱。因此,應建立農村金融產品優化機制,促進金融機構根據所在區域的不同情況,積極創新和推出適應不同需求的金融產品,以促進金融競爭和合作的健康發展。第三,完善農村資金的價格機制,在農村逐步推進利率市場化。在利率未完全放開前,可繼續擴大利率浮動范圍。這樣既可以促進金融競爭,又不致于造成競爭過度。第四,建立競爭合作協調機制。在農村金融企業之間建立對話機制,以及時溝通他們之間的觀點,化解利益矛盾和沖突,協調彼此立場,避免惡性競爭發生。建立信息共享機制,以幫助金融企業提高經營決策能力、風險管理水平和合作自覺性。建立農村金融行業協會,作為行業自律組織,一方面他能較好地協調金融企業經濟利益關系,維護他們之間的公平競爭,引導他們妥善處理競爭中出現的矛盾;另一方面,又能為他們創造合作機會,提高合作效果。
3.建立退出機制。提高農村金融的適應性和有效性,必須妥善處理金融機構進入與退出的關系,做到有進有退,能進能退。在農村金融競爭中,優存劣汰、優進劣退現象必然產生。競爭促進金融業務不斷向優質金融機構集中,他們將不斷擴大資本實力和經營規模,獲取更大的生存和發展空間。相反,劣質金融機構的業務將不斷流失,其生存和發展空間將日益萎縮,如果他們不能扭轉落后局面,且達到了退出標準,就只能選擇退出。有進有退,才能在合理的流動中增強農村金融的適應性和有效性;無進無退,則會造成農村金融的固化和劣化,增加改革成本,浪費金融資源,甚至引發農村系統金融風險。建立退出機制,應配套建立風險預警機制、風險救助機制和存款保險機制。
4.創新“農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村金融機構”的融資模式,通過龍頭企業的作用,將農戶、專業戶的融資需求與農村金融供給較緊密地聯系起來。農業產業化是建設現代農業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金融適應性和有效性的重要基礎。龍頭企業作為農業產業化利益共同體中的核心和骨干,既是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重要組織者,又是夯實農村金融發展基礎的推動者。既有將萬千農戶與市場溝通起來的功能,又有將廣大農戶與金融機構聯系起來的作用。龍頭企業熟悉農戶的金融需求和經濟信息,又與金融機構有著較為緊密的業務關系,他們有可能在對自身經濟利益關心的基礎上,通過信用擔保和信用評價等多種方式,提高廣大農戶金融需求的滿足程度。因此,提高農村金融的適應性和有效性,需要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健全龍頭企業與農戶的利益聯系機制,創新以龍頭企業為中間環節的農戶與金融機構的融資聯系機制,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融資促進功能。
5.繁榮農村經濟,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民增收,建立和完善農村信用體系。農村金融的低效性,從根本上來說是由于農村的弱位性、農業的弱質性、農民的弱勢性。諸如農業經濟的高風險、農村微觀經濟主體的規模不經濟、農戶和中小企業資金使用效益低下、農民收入較低等,都是導致農村金融低效性的因素。同時,農村社會信用體系的不完善、農村對經濟主體在金融活動中的理性程度不高、農村信用的法律供給不足、失信懲戒機制運用的權威性不夠等,也對農村金融的有效性產生了不良影響。在農村金融的經濟基礎較為薄弱的情況下,金融的低效性往往又加劇了金融的不適應性。因此,促進農村經濟科學發展,加快完善農村信用體系,從政策、市場、信息、人才等方面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才能從根本上提高農村金融的適應性和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韓俊,等.中國農村金融調查[M].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2007.
第一,江蘇各地的農村信用社怎么改革,是否該借鑒江蘇銀行的改革經驗將城市金融改革的成熟經驗延伸過來,采取全省合并的統一模式,這是首先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全省合并的優點是顯而易見的,如資本規模大、抵抗風險的能力強等等。同時,合并的困難也是很明顯的,如各地信用社資產相差懸殊的狀況使得統一的阻力不可小視、過多的不良資產、薄弱的農村經濟環境中到哪里去籌集充足的資本金等等。如果不合并,其優點和缺點也十分明顯。不合并的優點是各地信用社可以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和自身的經營狀況制定適合自身利發展的改革思路;不合并的缺點是,每一個信用社資產規模均很難形成較強的抵抗風險能力。第二,政策性金融將在很大程度上為農戶提供資金支持,但其高成本性、低盈利性將限制其持續發展。商業性金融將很可能使很多農戶無法獲貸,從而無法發揮支農作用并阻礙新農村的和諧建設進程。那么,未來農信社的經營方針是政策性金融還是商業性金融,或者借鑒農業銀行“一行兩制”的經驗兼顧商業經營和政策扶持,或是還有其他可能的方式。第三,關于采取什么樣的產權和經營形式,一種觀點認為農信社應改制成股份制商業銀行,但其反對者認為股份制商業銀行不利于對弱勢群體給予幫助,不利于緩解社會矛盾,合作金融機構才是農信社的改革方向;還有一種觀點認為,股份合作制保持了股份制企業籌集資金、按股分紅和經營管理方面的合理內核,集股份制與合作制優點于一體,股份合作制才是農信社的改革方向;但也有反對者認為,股份合作制具有股權相對封閉、管理自我循環等缺點。從江蘇已改革的農信社來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有股份合作制農村合作銀行,幾種形式在實施中均出現了一些問題,如委托缺乏效力、“內部人控制”明顯、關聯交易風險嚴重等等。未改制的信用社采取哪一種產權和經營形式,各地農信社還需要什么樣的制度創新,均有待研究。
二、省域內農村金融改革模式選擇建議
針對第一個問題,本文認為目前不宜采取全省合并的統一模式,但從長期來看,條件成熟的農信社可以相互合并,甚至是全省歸一。首先,與城市金融相比,農村金融有著許多不同的特征,如農村覆蓋面廣、信息不對稱程度高、信貸額度小、經濟基礎相對薄弱、非生產性信貸多、缺乏足夠抵押物、信貸成本高等特點。因而,江蘇城市金融全省合并的模式還很難延伸到農信社的改革上來。其次,從金融供給來看,蘇南蘇北農民收入的區域差異較大,由此形成的金融供給能力明顯不同。從金融需求而言,蘇北的支農任務明顯重于蘇南,非生產性支出在蘇北的金融需求比重明顯高于蘇南,因而目前不宜采取全省合并的策略。各地農信社應根據當地的經濟特征、生態環境等因素,制定適合自身的改革思路,不全省并一也將有利于鼓勵競爭,各地信用社應著力加強信貸管理和內部管理制度建設,充分保證信貸質量。再次,江蘇省應改變目前縣級信用社資本過低的現狀,可考慮地級市內縣級農信社的統一合并,區域農村經濟發展水平接近、經營特點類似的農信社之間,可以考慮跨越地級市進行合并。一定范圍內跨市合并的模式既有利于提高抗風險能力,還將有利于解決地方政府對農信社過多行政干預的問題。
在改制時,資產歷史質量較差的農信社可考慮在股東結構中吸引國有銀行、城市銀行、外資銀行或其他跨省市的農信社等銀行金融機構,這樣不但可以充實資本金,而且也可以通過他們的“股東身份”將先進的經營理念和高超的風險處理能力借鑒過來。目前,對江蘇農信社而言,最緊迫的任務是盡快理順省聯社同縣聯社、信用社的管理體制,確?;鶎愚r信社的獨立性。省聯社要在尊重法人經營權的前提下,樹立服務意識,充分發揮人才、信息、管理上的優勢,建立有效的金融創新機制,開發適應農村各類市場主體需要、具有差異性和多樣性的系列金融產品。最后,江蘇應通過財政支持與市場激勵的有效結合,建立起完善的南北合作機制。對于需要幫助的蘇北一些農信社,江蘇可考慮依賴蘇南成功農商行的資本和經營水平實施市場化的并購或控股。這不只是解決資金的問題,更是在很大程度上傳輸了經營理念、經營管理技術,這將會從根本上改善農信社資產質量差的狀況。即使對于較成功的農商行,也應積極引進銀行業的戰略投資者,將戰略投資者的利益與農商行的利益通過市場化的機制捆在一起,從而積極提升江蘇農村金融的綜合競爭力,并為走出江蘇、邁向全國奠定強有力的基礎。在強化農村金融組織社會服務意識的同時,對于承擔了緊急援助、支農等某些政策的扶持業務,政府可進行適當的稅收優惠或政策支持。稅收支持可打破單位性質的約束,從單位享受稅收支持調整為具體貸款投向或業務享受稅收支持。針對第二個問題,本文認為政策性和商業性并存,是江蘇農信社經營方針改革的主要方向,但目前江蘇農信社的功能定位應以服務“三農”為主。首先,無論在發展中國家還是在發達國家的金融市場,商業金融和政策性金融并存是各國農村金融市場發展的共同特征?;蛘哒f,商業性金融在農村不會取代政策性金融,這是由各國經濟發展水平在不同階段、不同地區、不同人口群體、不同產業之間差異形成的金融需求不一致造成的。只要在任何社會的某一發展階段,其經濟發展的非均衡性和多層次性是客觀存在的,作為農村合作金融組織的組建主體和服務對象的經濟弱勢群體就會一直存在,政策性金融組織的存在就具有客觀必要性。其次,明確各類管理部門職能并強化服務意識,是確保江蘇商業金融與政策性金融共同協調發展的重要保障。對于農村金融機構自主經營的部分,管理部門應盡量減少不合理的干預,應通過相應法律法規的完善來加強監管。農村金融機構的水平目前并不高,這需要管理部門進行政策指引并組織成功的銀行來進行技術、業務指導。管理部門應積極引導各級農村金融組織構建信息共享平臺,減少借款人的信息不對稱,組建科學信用評估體系,共同提高信用評估水平。在遵循相關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對于已改制的農村商業銀行,管理部門應充分尊重農商行股東大會的意見,將管理層的外部治理與農商行的內部治理有效結合。土地、公安、工商、安全、消防等其他管理部門應簡化程序,強化服務意識,積極配合農村金融組織的產權改革和新區域業務拓展。再次,在實行政策性金融與商業金融共同發展的模式時,應建立對歷史遺留問題的有效市場化解機制。由于農業發展銀行在縣鄉機構的缺乏,許多農村信用社承擔了較多的“三農”領域的一些政策性金融功能,同時也遺留下了許多壞賬等歷史問題,一些地區的農信社甚至出現了連央行票據都不能兌現的現象。對于這些歷史問題,目前的解決途徑主要是政府主導,一些業績不錯的農業商業銀行承擔起了“救火”的奉獻角色,紛紛新增資金或技術。對于較發達的農村商業銀行而言,這種奉獻是必須的,這對于縮小地區差異,構建和諧江蘇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然而,如果這種政策性輔助成為常態,那么政策性金融的負擔將大大增加,因此應該盡快建立起歷史遺留問題的有效市場化解機制??傮w上,江蘇農信社的改革應當是商業金融與政策性金融共存,相互補充,共同發展。針對第三個問題,本文認為江蘇農信社應根據各農村不同的經濟發展水平的需要,實行不同的產權和經營形式。
達茂旗為解決農牧民貸款難問題,從2002年開始,金融機構根據全旗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在國家產業政策指導下,開展了農村小額信貸業務。目前在達茂旗,開展農村小額信貸業務的金融機構有達茂旗農村信用合作聯社、達茂旗包商惠農貸款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及2家民間小額信貸公司。目前,達茂旗小額信用貸款包括以下幾類品種:①由達茂旗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從2002年開辦并推廣至今的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和農戶聯保貸款;②由內蒙古首家貸款公司包商惠農貸款有限責任公司發放的額度為3萬元~5萬元的農村小額貸款,此類貸款主要針對于個體工商戶;③則是由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及民間小額信貸公司發放的農村小額貸款,此類小額信貸占比較少。筆者研究的重點為達茂旗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發放的農村小額信用貸款。達茂旗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是農村小額信貸的主力軍,發放數額約占85%左右,包商惠農貸款有限責任公司約占8%,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約占5%,其余民間小額信貸公司占比2%左右。
2達茂旗小額信貸實施中存在的問題
2.1農戶融資需求多元化與農戶貸款渠道單一化相矛盾
近幾年,恰逢金融體制改革和國有商業銀行調整經營戰略,農村金融機構網點數量減少,信貸權限上收,用于農村的信貸資金大量減少,很難滿足新農村建設多元化的融資需求。
2.2農村小額信貸業務產品單一
達茂旗農村信用合作聯社主要發放農戶小額信貸和農戶聯保貸款兩類信貸產品。貸款投向結構單一、額度小,很難滿足農牧民發展高效農業、畜牧養殖、農產品加工和流通的大額資金需求;貸款期限限定嚴格,降低了資金的使用效率。
2.3信貸風險亟須防范
農村小額信貸主要面向農、牧民發放,是一種無抵押的扶貧性質貸款,而自然災害對農、牧業生產影響較大,加之貧困人口抵御風險能力本身就差,一旦遭遇嚴重的自然災害,這種農業風險就會部分轉化為信貸風險;借款人的信用水平不可避免的也會發生變化,從而信貸機構需承受部分借款人的違約風險。綜上,信用機構亟須防范的主要風險即為農業風險、信用風險及市場風險。
3達茂旗農村小額信貸可持續發展的對策分析
3.1拓寬農戶融資渠道,解決資金供求矛盾
當前,達茂旗農村信用合作聯社一枝獨秀的亟須改變,應當盡快構建民營性、政策性、商業性、合作性金融機構合理分工、功能互補、有序競爭的多層次農村金融組織體系,從而達到拓寬融資渠道的目的。
3.2豐富小額信貸形式,完善信貸體系
達茂旗金融機構應當根據農牧民生產、生活及消費需求的內容和特點,使消費信貸品種多樣化,積極拓展農村消費信貸業務,滿足農民多層次的消費需求。
3.3健全信貸體制,及時防范小額信貸風險
農村小額信貸主要為農民服務,而農民的收入大部分來自農業生產,所以,農業生產穩定能有效防止農民由于還款困難而產生的信用危機,從而降低違約風險發生的概率,進而提高資產收益率。貸前調查時,可以利用客戶評級將貸款客戶進行分類。通過一系列的模型和指標,對準客戶進行全面的調查和審核,并將其劃分為不同的風險等級。只有那些風險等級在銀行接受范圍內的客戶才能得到貸款。這是在貸款前采取的甄選活動,通過該活動,信用社就可以把高風險的借款者排除在外,從而降低其面臨信用風險的可能性。貸后檢查是指在貸款發放以后,信用社應持續關注客戶的經營情況及資金應用情況,并通過模型更新客戶的信用評級,一旦客戶經營出現困難,信用社就應當采取進一步措施,要求客戶馬上還款或協商延期還款,從而防范信用風險。
4結束語
(一)健全的農村金融管理體系是新農村建設的組織保證
國家近幾年從法律上賦予縣級人民銀行領導和監督管理包括銀行、證券、保險業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職能,使現有人員在開展農村金融工作時有法可依,能夠更好更快地促進新農村建設。而且各級銀監管理部門通過認真落實《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關于調整放寬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準入政策更好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積極推進在縣域農村地區增設金融機構,鼓勵為農村提供更多的資金,為支持新農村建設提供完善的組織保證。
(二)農村金融機構為新農村建設提供重要的資金支持
進行新農村建設,資金是關鍵因素。近年來,各金融機構加大了對新農村建設的支持,業務范圍不斷擴展。單從郵政儲蓄來看,其貸款業務由原來的只存不貸,改變為又存又貸。而且,為了加快推動新農村建設,國家還成立了一系列的新型農村金融結構,這些按照商業可持續發展原則設立的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在農村地區初步形成了投資多元、種類多樣、覆蓋全面、治理靈活、服務高效的金融服務格局,為滿足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不同層次的資金需要提供支持。
(三)農村金融為新農村建設提供動力支持
農村金融的發展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國家采用市場和政策干預的最佳組合,在明確經濟走向的基礎上,運用金融工具形成一個良好的經濟發展氛圍。這就需要很好地發揮金融業對實體經濟的服務功能,提高實物資源的配置效率,以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生活水平,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
二、農村金融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現狀
(一)金融產品和服務手段不斷拓展
為了推動新農村建設,促進新農村發展,國家指導農村金融機構積極研究推廣農村信貸,探索多種形式的抵押、質押和聯保貸款的辦法,切實解決貸款難問題,為農民提供全方位、多功能、多層次的服務,為農村金融市場提供多層次、差異化、精準化的金融服務產品。在經濟較發達地區,還設立更多的金融產品,擴充服務功能,發揮對農村經濟強有力的拉動作用。
(二)融資渠道不斷拓寬
縣域金融機構開辦了個人、企業委托貸款業務,通過金融手段引導民間資本有序流動。鼓勵和積極培育農村小額信貸組織,大力發展非政府專業小額貸款機構,拓展了商業銀行的資金回流制,增加了農村可使用的資金量。郵政儲蓄在積極辦好儲蓄定期存單小額質押貸款業務的同時,也不失時機地開拓信貸服務品種,努力為農村發展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務。
(三)農村金融文化建設得到加強
通過適時開展金融知識普及活動和組織實施“金融人才工程”,為金融業務開展奠定了群眾性基礎,營造了社會氛圍,也培養了農村金融專業人才。農村金融機構及時地構建農村金融政策和金融信息的傳導交流體系,增強了金融工作的透明度。通過制定自己的企業文化并進行宣傳教育,使企業明確自己的社會道德,使企業的每個員工都樹立高度的社會責任感,為新農村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產業投資基金在農村得到發展
為緩解新農村建設資金緊缺,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可以招標的形式交由公司利用產業投資基金興建。這樣做,一方面給公司提供了更多的發展機會,創造更多的GDP;另一方面,有利于促進儲蓄向投資轉化,配合國家投資改變我國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的局面,推動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改善農村產業結構,促進新農村發展。
三、農村金融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金融機構面向農村的業務萎縮
目前,農村金融機構從農村吸收的資金只有部分被用于新農村的建設。工商銀行從本世紀伊始就大規模從農村撤離,農業發展銀行基于面臨市場化改革,不愿意在農村開展過多的業務,農業銀行的涉農貸款僅占全部貸款的30%,而郵政儲蓄銀行更是只存不貸,大量抽走農村資金,使得農村融資難、貸款難問題一直得不到根本解決。農村資金供求矛盾日益突出,農民的消費性金融需求幾乎不可能再從正規金融體系中獲得滿足,從而嚴重阻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發展。
(二)農村金融生態環境欠佳
農村金融生態環境的優劣直接決定金融支持新農村建設的績效的高低。當前,農村誠信教育和宣傳工作滯后,信用文化缺失,農戶和農村企業的誠信意識淡薄,導致逃廢金融債務現象屢有發生,再加上適用于農村信貸的可抵押物缺乏,貸款安全難以保證,從而影響了農村金融機構對新農村建設投入的積極性。我國的金融生態環境的法律環境、信用環境不佳以及擔保體系不完善,使得金融機構自我維權能力不足,對惡意逃債人缺乏強有力制裁手段,導致金融債權得不到有效保護,嚴重影響了農村正常金融秩序,也就無法滿足金融支持新農村建設所要求的外部環境。
(三)農村保險市場發展滯后
目前,我國農業保險的發展規模小,數量較少,供求結構失衡,農民的購買力較低,賠付率居高不下。所以,一般的商業性的保險公司不愿開辦此項業務,只有政策性銀行經營此項業務。2006年,全國農業保險的保費收入是8.5億元,全國財險保費收入是1509.4億元,農業保險的保費收入尚不足財險的0.6%。從這一組數據中,可以明顯地感受到我國農村保險市場發展的滯后,難以滿足新農村建設的需要。
(四)農村金融體制改革落后
我國農村金融體制呈現出二元結構特征,即由農業發展銀行、農業銀行和農村信用社組成的主導型制度與由地下錢莊、高借貸等組成的民間金融并存。對于后者,政府一直是限制其發展的,而前者始終在政府規定的低利率水平下運行。由于資金使用成本極低(在通貨膨脹時甚至為負數),形成了旺盛的資金需求。在資金缺乏、供不應求的情況下,金融部門只能在政府控制下以“配給”方式提供信貸,這嚴重阻礙了農村經濟的發展,使農村長期存在嚴重的金融抑制。
四、農村金融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對策
(一)國家要加大力度扶植和支持農村金融發展
農村金融的發展離不開國家的支持。國家可以通過稅收優惠、財政補貼、金融政策支持、加強金融監管等途徑,支持農村金融機構壯大經營實力,全面促進農村金融的可持續發展。盡快制定適合農村金融發展的法律法規制度,為新農村建設中金融資源安全運行提供強有力的法律保障。中央銀行要加大對農村金融的宏觀調控。對資金困難的金融機構,人民銀行要給予臨時貸款支持,同時,要允許貧困地區的銀行機構少繳或免繳存款準備金。在利率方面,對于貧困地區的貸款要實行差別管理,通過宏觀調控引導資金流向農村。
(二)進一步規范民間金融行為
農村金融制度供給的錯位與不足,使農村正規金融供給短缺,農村資金超出需求得不到滿足,使得農民不得不轉向民間金融。但是,民間金融伴隨而來的高利息、高風險給農民帶來了高成本、高負擔。要加強政府對農村金融機構風險的管理力度。要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明確民間借貸政策,規范民間融資合法經營。通過降低農村金融機構的準入門檻,參照國外經營理念,從農村的實際和農民的需要出發,進一步扶持專門為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發展服務的農村金融投資公司,引導、規范民間互助會等互的融資形式,使更多的民間資本有組織、有計劃地注入農村金融市場,為新農村建設提供各類金融服務,或者建立相應的中介機構,增加民間金融交易的正規性和安全性。
(三)鼓勵和吸引更多的金融機構進入農村金融市場
新農村建設要想得到充足的資金支持,除得到現有的農村金融機構支持外,還要充分利用農村自有優勢去吸引其他的金融機構進入農村金融市場。中國加入WTO后,外國銀行將進入中國金融市場。對于外資企業,可以吸引其在中國農村直接投資。但也要注意在吸引更多的金融機構時,忌盲目引入,要切實兼顧好各方面的利益,保證我國的新農村建設向健康的方向發展。
(四)進一步完善農業保險體系,為農業生產發展提供保障
要加快農業保險制度建設,把發展農業保險納入農村經濟發展的總體規劃,考慮組建政策性農業保險機構,或者委托政策性銀行開辦農業保險業務,政府可以對參加保險的農戶實行保費補貼,培養農民的參保意識,健全農村保障體系。根據農業發展和農民的實際需求,不斷增加農業保險的險種,擴展我國的農村保險事業,為新農村建設起到保駕護航的作用。
(五)切實改善農村金融環境
要積極改善農村信用環境。大力推進信用村鎮、信用企業和信用農戶活動,在農村開展誠信教育,大力倡導信用文化,切實增強農民的金融法制意識,營造穩定、和諧的融資環境。建立失信行為懲戒機制,嚴厲打擊逃廢債行為,依法保護金融債權,提升金融機構對農村金融市場的信心。積極探索農村金融生態環境建設的考核機制,制定落實嚴格的獎懲措施,把農村金融生態環境建設納入到部門考核范圍中,形成優化農村金融生態環境的長效機制,為農村金融機構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
參考文獻:
[1]高發.充分發揮市場作用,重構農村金融體系[J].廣西金融研究,2008,(4).
[2]管紅彬.當前金融支持新農村建設的著力點[J].現代金融,2008,(4).
[3]鐘兵.農村金融面臨的困境與出路——基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思考[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2008,(3).
[4]李穎.發展壯大農村金融的探討[J].經濟,2008,(3-4).
關鍵詞:村鎮銀行;農村金融體系;交易成本;產權改革
從2007年3月1日第一家村鎮銀行在四川開業拉開村鎮銀行試點的序幕發展至今,村鎮銀行體系已初具規模。我國村鎮銀行是在國家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背景下,借鑒國外農村金融機構發展模式的基礎上,伴隨農村商業銀行,小額農貸公司等新型金融機構試點而產生的。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國的村鎮銀行是帶著政策的光環誕生的,是政策的產物。
1我國農村金融組織體系現狀及問題
我國農村金融組織體系包含兩個層次,以中國農業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以及各種正規金融組織和民間金融組織。就正規金融體系而言,這樣一個以政策性、商業性、合作性金融組織為主體的框架,基本涵蓋了大部分的農村地區。
1.1農業發展銀行政策支農功能弱化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實行的是總分行制,省以下分支機構的缺位使得它的資產運營目標難以得到至上而下的貫徹,不得不將大量業務委托農業銀行,一方面農業銀行的營利性特征讓它有足夠的動力來挪用這部分資金甚至直接占為己有;另一方面,農業發展銀行的業務過分局限于糧棉收購,對于亟待政策資金扶持的農業開發、農業技術進步以及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近乎漠視。
1.2農業銀行的撤離造成農村商業金融安排空位
自1979年從中國人民銀行中分離出來以后,中國農業銀行在我國農村金融體系中一直處于核心地位,主導農村金融。然而隨著改革的深入,各類銀行業務的交叉使農業銀行不再固守農村金融這一傳統領域,而逐步將眼光轉向農村金融以外的業務領域。在商業化的思路指引下,農業銀行更明顯的以一個商業銀行的姿態參與同其他商業銀行的競爭,營利性成為其首要目標,并由此開始了大規模的“洗腳上岸”式的戰略調整,大量拆并縣及其以下的分支機構,業務中心開始向大中城市轉移,農業銀行的撤離,必然造成農村金融主體的缺失,直接在原有金融體系中打開缺口,造成商業性金融機構部分產生供給空白。
1.3農村信用社存在諸多問題
1.3.1產權歸屬不清
信用社發展到如今,信用社的產權關系卻變得越來越模糊:一些農村信用社的員工并沒有將信用社當成是農民的,而把他當成是商業銀行看待,為農意識淡薄;一些農民也不把信用社當成是自己的,而是把他當成是國家的或是商業的銀行。
1.3.2不良貸款比重高,資產質量差
農業生產的低效益性和較大的不確定性,使得農信社的農業貸款面臨較大的損失風險。
從上表中可以看到:近些年,農信社的資產質量有所提高,但從絕對比重來看,其比率依然很高。過高的不良資產比率使農信社面臨巨大的經營壓力,而不得不審慎對待農村貸款,限制其農村業務的開展。
2設立村鎮銀行,完善農村金融體系
2.1培育了新的農村金融主體,彌補商業性金融機構“空位”
從交易成本的角度來看,農村商業性金融機構必不可少。所謂“交易成本”是指利用經濟制度的成本。即交易成本=簽約成本+信息成本+管理成本+成本。
交易方式或交易機構的選擇取決于實現交易成本的最低。在交易層次比較低的時候,民間金融和合作金融的優勢比較明顯,而當交易層次提高以后,伴隨資金交易的擴大,商業金融的規模效應就會體現出來。隨著交易規模的擴大,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就暴露出來,相應的彌補資金風險的信息成本會增加,這些通過大額資金借貸的高利率體現出來。但對于商業性金融機構來說,現有的安全評估成本會因為資金規模的增加而降低其單位水平,同時單位簽約成本也會因此而降低,如圖1所示。
圖1
所以為實現交易成本最小化,不同的金融機構應有自己不同的市場定位,民間金融和合作機構應著力于分散性、小額性的資金需求,而對于集中性、大額性和共性化的市場需求,則安排商業性的金融機構能使交易成本最低。我國現有金融體系中本來包含有商業金融的安排,但是,農業銀行的“洗腳上岸”已經在事實上打破了原有的“三足鼎立”的局面,直接形成商業金融的缺位,導致整個農村金融體系交易成本的非最優化。我國村鎮銀行是按照公司制新組建起來的企業法人,或是其他商業銀行在農村的分支機構。從性質上來說,它屬于商業銀行,按照商業性的原則在農村開展金融業務,它的設立彌補了農行撤離所留下的農村商業金融空位,也緩和了這種空位下的交易成本問題,從而保持了原有體系的完整。
2.2創造競爭環境,推動農信社產權制度改革
我國農村金融體系的重建不應該只單純依靠設立幾家新的金融機構,對原有金融機構組織的改革同樣重要,對于農信社來說,改革的核心在于重塑合作制。
另一個關鍵在于競爭機制的培養。村鎮銀行作為一個獨立的經濟主體入住農村,從業務來看,它和農信社存在很大的交叉領域;從水平上來看,農信社屬土生的金融,管理技術和水平遠不如下鄉的這些村鎮銀行。
2.3帶來協整效應,增加農村金融市場的有效供給
關鍵詞:農村金融有效性;農村金融適應性;農村金融結構
有效性低,適應性弱,是長期以來農村金融存在的兩個相互聯系的深層次問題。提高農村金融適應性和有效性,關鍵在于構建與金融需求相適應的農村金融結構,同時要處理好金融競爭與合作、進入與退出、對外開放與對內開放、農戶融資模式創新等問題,為之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一
農村金融的有效性,是指農村金融機構通過向農村金融需求主體有效提供金融產品和服務,滿足后者的金融需求,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在此過程中提高自身的金融效率。
農村金融有效性,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其一,農村金融產品供給的有效性。農村金融機構必須提供有效金融產品,才能使其運行得以繼續和深化,如果供給無效,則金融有效性便無從談起。其二,農村金融機構提品后價值實現的有效性。如果金融需求主體通過使用金融產品和服務,能有效地發展經濟,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則農村金融機構便擁有相應的優質資產,能獲取預期的效益,其金融有效性便得到提高;反之,金融需求主體在使用金融產品和服務后,卻因種種原因產生經營失效,甚至出現了虧損,本息逾期難以歸還,則金融機構由此多了一份不良資產,其金融有效性便降低。至于金融需求主體逃廢債務,則會使金融機構血本無歸。
農村金融與農村經濟內在聯系、相互依存,因而不能封閉地考察農村金融,也不能孤立地談論其有效性。農村金融有效性,是同農村經濟有效性內在聯系的。農村金融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金融支持,促進農村進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而農村經濟的持續發展,反過來又為農村金融提供良好的基礎和平臺。相反,如果農村經濟的金融支持力日趨弱小,農村經濟便會因資金制約而難以發展,其結果便會造成農村金融的基礎日漸薄弱,農村金融的有效性不斷弱化。
當前,農村金融的一個基本特點是低效性,其主要表現為:農村金融機構推出的某些產品難以為客戶和中小企業所接受;而農戶和中小企業期盼和歡迎的產品,農村金融機構又不推出來。許多農村經濟主體對信貸資金的使用缺乏效益,還本付息存在問題,使農村金融機構的不良資產增加。農村金融機構的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較高,農村金融效益遠低于城市金融效益。農村金融低效性的原因很多,歸納起來,一是農村金融機構自身的原因,主要包括農村金融結構不合理,金融機構管理水平不高,創新能力不強,經營機制不活等。二是農村經濟較為落后,農業經濟存在較高風險,農民收入總體較少,農村經濟實體的規?;洜I水平較低,農村制度尤其是土地制度對農村金融產生抑制作用,農村社會信用體系很不完善等。
農村金融低效性,給農村經濟金融發展帶來了諸多問題。低效性使得金融機構的生存和發展能力衰弱,導致許多農村信用社陷于資不抵債的困境,而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商業銀行紛紛撤離農村金融市場,轉而進入城市金融市場,即使是定位于服務農村的商業銀行和信用社,也減少了不少支農業務。農村資金供給原本就存在巨大缺口,但低效性使得農村資金大量外流,這對于農村經濟無疑是雪上加霜。農村亟待形成多種所有制和多種經營形式的金融體系,然而低效性卻增加了非公資本進入農村金融業的憂慮。低效性給農村經濟實體造成許多困難,農戶和中小企業向正規金融機構融資困難重重,這迫使他們轉向高利率的民間借貸,從而增加了他們的生產成本。農村金融低效性加重了農村經濟低效性,而農村經濟低效性又使農村金融難以擺脫低效性的困境。
提高農村金融有效性,不僅是農村金融發展的重大課題,而且是解決“三農”問題的迫切需要。農村金融改革和創新的目標,在很大程度上便是提高農村金融效率,增強農村經濟發展的金融支持力,實現兩者的良性互動和協調發展。
二
農村金融適應性,是指農村金融供給與農村金融需求相互適應。農村金融適應性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總量的適應性,即農村金融供給總量,與農村金融需求總量相互適應;二是結構的適應性,即農村金融供給結構,與農村金融需求結構相互適應。
農村金融有效性與農村金融適應性是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的。農村金融有效性,既是對適應性的檢驗,又是提高適應性的動力,它反映農村金融適應與否及適應程度,推動適應性的提高。適應性是有效性的基礎和前提。農村金融與農村經濟相互適應,農村金融供給與金融需求相互適應,才能提高農村金融有效性。農村金融曾出現過一些奇怪而有趣的現象:國家為提高農村金融有效性,設立了政策性金融、商業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構成的農村金融體系,但是,這三類金融機構并未解決農村金融需求的缺口問題,而農村民間借貸在滿足農村金融需求方面卻表現出了較強的有效性,農戶融入資金的70%是通過民間借貸而實現的;大型商業銀行出于支農考慮推出了小額農貸產品,但是這一產品卻難以做大做強,小額農貸甚至貸不出去,而另一方面農戶和中小企業融資心切,農村資金需求缺口呈擴大之勢;大型商業銀行出于有效性考慮,紛紛撤出農村縣以下機構,而民間借貸同樣由于有效性原因,反而規模越做越大,形式越來越多。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大型商業銀行的金融供給不適應農戶和中小企業金融需求的特點;小額信貸雖有創新之名,但其限制太多,要求過嚴,手續甚繁,因而與農戶金融需求特點相背離;民間借貸雖不具備合法地位,但由于其適應農戶和中小企業金融需求,因而效率較高,發展較快。由此可見,農村金融適應性是有效性的決定性因素。
長期以來,農村金融存在許多弊端,然而根本性問題,在于農村金融供給與金融需求不相適應,由此派生出許多具體的矛盾和問題。農村金融體制幾經改革,但由于未將適應農村金融需求作為基本依據,而是在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動下對原有的適應性頗弱的金融供給框架予以小修小補,因而問題未能根治,甚至不相適應的程度有增無減。例如,農村信用社的改革,陷于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相互博弈中,囿于雙方對農村信用社修補成本的分攤,而農村金融需求主體即農戶和中小企業未被納入其中,適應性原則未被置于應有的位置,致使農村金融的適應性難以提高,有效性自然也就難以增強。
當前,農村金融需求出現了新變化。農村金融需求總量大為增加,據測算,到2020年新農村建設新增資金需求總量約為15萬億元,其中大部分由金融機構提供。農戶資金需求規模不斷擴大,借貸發生率和戶均借貸次數也在增加。隨著農業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優化,諸如無公害、綠色、有機作物和優質果品生產,規?;蜆藴驶N養業正加快發展,對資金需求將大大增加。溫飽性農戶在創業中存在金融需求,而小康型和富裕型農戶在擴大經營規模中對資金需求量更大。在經濟較為發達農村地區,農戶需要更多資金用于發展特色農業和外向型農業。而在經濟較為貧困農村地區,農戶依靠開發脫貧、項目致富的愿望日益增強,因而生產性借貸的比重在逐步擴大??h域工業園區和農村企業的快速發展,促進各類經濟實體征用土地、構建廠房、添置設備、擴大營銷,使農村企業的資金需求隨之加大,以往那種較為普遍和分散的小額借貸,正向集中的大額借貸發生轉變。農村社會化服務的各類經濟組織對資金的需求快速增加,而現代農村物流業發展的資金需求規模在快速擴大。在農村產業發展的同時,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尤其是供水、供電、公路和小城鎮建設將加快發展,這方面資金需求在農村資金需求總量中的占比將提高。
農村金融需求結構進一步復雜化。當前,廣大農戶要求農村銀行業創新金融產品,渴望無抵押的貸款方式,希望信貸品種和期限能與農業生產特點和周期相適應,貸款手續簡便靈活,能快速、就近地獲得借款。許多富裕起來的農戶手握閑置資金,他們購買國債、企業債券和投資股市的要求日益迫切。在許多種養殖地區,農戶對農業保險的需求日益強烈,但這方面的需求難以得到滿足。在中小企業的金融需求結構中,短期借款占絕大部分,但近幾年來長期借款的需求越來越大。由于受到信用資源短缺等因素的制約,其長期借款難以得到滿足。許多中小企業不得不將短期借款轉化為長期借款來使用,他們在短期借款到期后只付息而不還本,使本金轉為下一期短期借款而循環使用。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不僅希望農村銀行業創新更多產品來滿足其間接融資的需求,并且希望通過兼并重組而進一步擴大其經營規模,通過發行股票和企業債券來更多地實現直接融資。
總之,隨著農村經濟發展和新農村建設推進,不僅農村金融需求總量快速擴大,而且農村金融需求結構日益豐富;不僅現實的金融需求更為強烈,而且潛在的金融需求被不斷激活,并加快向現實的金融需求轉化。多元化、多層次的農村金融需求,客觀上要求多元化、多層次的農村金融供給與之相適應。
然而,當前農村金融恰恰存在兩種不適應性,即總量的不適應性和結構的不適應性。我們只有提高這兩個方面的適應性,才能從根本上提高農村金融的有效性,增強農村經濟發展的金融支持力。
三
提高農村金融的有效性和適應性,關鍵在于構建合理的農村金融結構。
在農村金融研究中,人們較為關注的是農村金融總量增長,尤其是農村信貸總量增長。但是,農村金融結構問題決不能被忽視。農村金融結構,是指農村金融體系中各個組成部分和各種構成要素的數量比例、空間分布、相互作用、相互配合的狀態。農村金融發展包括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農村金融總量的增長;二是農村金融結構的優化。一般而言,總量指標反映農村金融的總體規模,只具有直觀的表征意義。結構指標則能反映總量指標所不能反映的問題,能透視出農村金融深層次的矛盾和弊端,從而幫助人們推進農村金融的改革和創新。農村金融總量受制于農村金融結構。在農村金融結構不合理的情況下,單一的金融總量擴張,必然因其不能解決適應性問題而陷于低效性,這種粗放型的增長勢必不具持續性。因此,提高農村金融有效性和適應性,不僅要重視擴大農村信貸總量,而且要大力推進農村金融結構的調整和優化,唯有如此,才能實現農村金融同農村經濟的良性互動,促進農村金融真正實現總量擴張和層面提升。
當前,農村金融供給結構與需求結構存在許多矛盾。農村金融的結構性缺陷主要表現為:隨著農村經濟發展,農村金融產品需求越來越呈現多樣化趨勢,潛在的金融需求被加快激活,而當前農村金融產品供給卻十分單一,幾十年一貫制的“存貸匯”產品結構,同日趨復雜的金融產品需求不相適應。農村金融行業單一,主要是銀行業、非銀行金融業缺乏,其供給遠不能適應農村金融需求。農村銀行業存放類資產占比過高,貸款類資產占比較低,長期貸款類資產比例尤低,證券和保險類資產的比重甚微,投資類資產不斷萎縮。農村融資屬于銀行業占絕對主導的模式,基本上是一種間接融資,不能滿足農村企業尤其是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直接融資的需要。農村公有金融壟斷著農村金融市場,大型商業銀行的金融供給難以適應農戶和中小企業金融需求的特點,而能適應這種需求特點的非公金融,卻“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
農村金融結構,包括許多具體的子結構。根據農村金融需求當前情況和進一步發展的客觀要求,我們應通過構建以下合理的子結構,達到農村金融整體結構的合理狀態。一是完善農村金融產品結構,不僅要在資產抵押貸款、關系融資等方面創新產品,而且要在資本市場投資、農業保險等方面推出非銀行業金融產品。二是構建合理的農村金融資產結構,農村存款類金融機構應降低存放類資產比重,增加貸款類資產比重,擴大中間業務和投資業務,適當提高投資類資產的占比。三是逐步改善農村融資結構,在繼續擴大間接融資量的同時,大力提高農村經濟規模化、市場化、股份化和證券化程度,大力培育農村資本市場,通過股票上市、發行企業債券等形式,擴大直接融資的比重。四是構建合理的農村金融行業結構,在農村銀行業方面,廣泛發展新型的農村社區銀行;在非銀行金融業方面,積極發展農業保險業、農村信用擔保業,創造條件逐步建立農村投資銀行業,相應發展農副產品期貨業、農業資產評估業、產權交易業、信托投資業、租賃業、典當業等。五是構建合理的農村金融所有制結構,在公有金融為主的前提下,積極穩妥地發展非公金融業,支持非公資本進入農村金融領域,形成投資主體多元化格局。
構建合理的農村金融結構,必須堅持明確的目標,這就是提高農村金融效率,為農村經濟提供強有力的金融支持,實現農村金融同農村經濟相互促進和持續發展。實施這一工程,必須堅持適應性這一基本原則,始終將適應農村金融需求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在總量增長的前提下,以增量調整為重點,同時協調存量調整。增量進入能較快確立自己的市場定位,有力改善原有的金融結構。存量的調整一方面要做到強化優勢、轉化劣勢、開拓市場、提高效率。農村金融結構的構建,要以市場力量為主,依靠市場內生力量;另一方面,市場力量和作用也不能代替政府力量和作用。農村經濟金融比較落后,市場力量相對弱小,完全依靠市場力量來優化農村金融結構并不現實,會產生一定的盲目行為,同時要歷經很長時間。因此,市場力量和政府推動要相互結合,政策推出則應遵循農村金融與經濟自身的發展規律。
四
提高農村金融的有效性和適應性,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不僅要依靠農村金融自身的改革和創新,而且有賴于農村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為了有效推進這一工程,需要系統思考、統籌兼顧,處理好一系列問題。下面僅擇其犖犖大端,談點意見。
1.在金融業拓展對外開放的同時搞好對內開放。在對國外開放的條件下,農村金融結構在越來越大的程度上會受到國外農村金融結構的影響。外資金融機構進入農村金融市場是遲早之事,目前初見端睨。隨著外資金融產品、金融業務、金融技術進入農村,農村金融結構的調整和優化必然加快步伐。但是,農村金融業在對國外開放的同時,決不能忽視對內開放。對內開放既包括對農村地區的開放,也包括對城市的開放。金融業對內開放和對外開放,是相輔相成的兩個方面。農村金融業必須通過對內開放進一步夯實對外開放的基礎,以做到有能力充分利用對外開放帶來的機遇,有實力應對對外開放中出現的挑戰。進入新世紀以來,農村金融業在對內開放方面進展甚微,金融壟斷的思維方式依然存在,農村金融的行政化色彩依然濃重,這無疑給提高農村金融的適應性和有效性造成了障礙。農村金融業對內開放,主要包括金融體制和金融業務的對內開放,這兩個方面對內開放,所要達到的目標在于提高農村金融的適應性和有效性。我們必須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進一步推進農村金融業對內開放,在增強適應性和有效性方面,放寬某些條件,簡化審批手續,放松某些行政管制,出臺配套支持政策。
2.建立農村金融的競爭與合作機制。引入競爭機制,是提高農村金融適應性和有效性的必由之路。金融競爭與合作具有共生性。不同的金融行業、同一金融行業中不同的金融企業,各有其不同的特點和作用。競爭能促進各類金融機構之間功能交叉和揚長避短,從而推動他們彼此合作、互為補充。金融合作則促進競爭在更高層面上展開,達到互補多贏的效果。
以金融競爭推動金融合作,以金融合作促進金融競爭,實現兩者作用的相互轉化,必須建立相應的競合機制:第一,完善農村金融準入機制,充分發揮這一機制促進競爭與合作的功能。準入時應考慮農村金融機構的合理分工,小型金融機構以零售業務為主,以避免同大中型銀行的無序競爭。準入時還應考慮在空間布局上的問題,農村新增金融機構應在發達地區、一般地區和貧困地區形成合理的空間結構,以避免一齊擠進發達農村地區而引起惡性競爭。第二,形成產品結構優化機制。如果產品結構雷同,農村金融企業之間的排斥力就會加大,吸引力便會減弱。反之,金融企業的產品各有特色,分別與不同層次、不同主體的金融需求相互適應,他們之間的吸引力就會增強,排斥力就會減弱。因此,應建立農村金融產品優化機制,促進金融機構根據所在區域的不同情況,積極創新和推出適應不同需求的金融產品,以促進金融競爭和合作的健康發展。第三,完善農村資金的價格機制,在農村逐步推進利率市場化。在利率未完全放開前,可繼續擴大利率浮動范圍。這樣既可以促進金融競爭,又不致于造成競爭過度。第四,建立競爭合作協調機制。在農村金融企業之間建立對話機制,以及時溝通他們之間的觀點,化解利益矛盾和沖突,協調彼此立場,避免惡性競爭發生。建立信息共享機制,以幫助金融企業提高經營決策能力、風險管理水平和合作自覺性。建立農村金融行業協會,作為行業自律組織,一方面他能較好地協調金融企業經濟利益關系,維護他們之間的公平競爭,引導他們妥善處理競爭中出現的矛盾;另一方面,又能為他們創造合作機會,提高合作效果。
3.建立退出機制。提高農村金融的適應性和有效性,必須妥善處理金融機構進入與退出的關系,做到有進有退,能進能退。在農村金融競爭中,優存劣汰、優進劣退現象必然產生。競爭促進金融業務不斷向優質金融機構集中,他們將不斷擴大資本實力和經營規模,獲取更大的生存和發展空間。相反,劣質金融機構的業務將不斷流失,其生存和發展空間將日益萎縮,如果他們不能扭轉落后局面,且達到了退出標準,就只能選擇退出。有進有退,才能在合理的流動中增強農村金融的適應性和有效性;無進無退,則會造成農村金融的固化和劣化,增加改革成本,浪費金融資源,甚至引發農村系統金融風險。建立退出機制,應配套建立風險預警機制、風險救助機制和存款保險機制。
4.創新“農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村金融機構”的融資模式,通過龍頭企業的作用,將農戶、專業戶的融資需求與農村金融供給較緊密地聯系起來。農業產業化是建設現代農業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金融適應性和有效性的重要基礎。龍頭企業作為農業產業化利益共同體中的核心和骨干,既是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重要組織者,又是夯實農村金融發展基礎的推動者。既有將萬千農戶與市場溝通起來的功能,又有將廣大農戶與金融機構聯系起來的作用。龍頭企業熟悉農戶的金融需求和經濟信息,又與金融機構有著較為緊密的業務關系,他們有可能在對自身經濟利益關心的基礎上,通過信用擔保和信用評價等多種方式,提高廣大農戶金融需求的滿足程度。因此,提高農村金融的適應性和有效性,需要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健全龍頭企業與農戶的利益聯系機制,創新以龍頭企業為中間環節的農戶與金融機構的融資聯系機制,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融資促進功能。
5.繁榮農村經濟,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民增收,建立和完善農村信用體系。農村金融的低效性,從根本上來說是由于農村的弱位性、農業的弱質性、農民的弱勢性。諸如農業經濟的高風險、農村微觀經濟主體的規模不經濟、農戶和中小企業資金使用效益低下、農民收入較低等,都是導致農村金融低效性的因素。同時,農村社會信用體系的不完善、農村對經濟主體在金融活動中的理性程度不高、農村信用的法律供給不足、失信懲戒機制運用的權威性不夠等,也對農村金融的有效性產生了不良影響。在農村金融的經濟基礎較為薄弱的情況下,金融的低效性往往又加劇了金融的不適應性。因此,促進農村經濟科學發展,加快完善農村信用體系,從政策、市場、信息、人才等方面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才能從根本上提高農村金融的適應性和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韓俊,等.中國農村金融調查[M].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2007.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和“十一五”規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要從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出發,實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在經濟發展中,資本投入作為主要因素的作用已經為許多學者的研究所證明。我國的部分學者研究認為資本形成不足是造成“三農”問題的根源,只有加速農業資本的形成,“三農”問題才能得到根本性的解決?!笆晃濉币巹澮蔡岢鲆獔猿帧岸嘤枭偃》呕睢?,加大各級政府對農業和農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的范圍??韶斦D移支付畢竟有限,在中國間接融資占主導地位的情況下,信貸資金投入對農村經濟發展的作用不言而喻。但目前農村貸款異常艱難已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瓶頸”,如何解決信貸支農問題,成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必須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對此問題許多學者從不同角度進行了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就目前來看,還沒能很好的解釋此問題,也沒有給出合理化的建議。另一方面,早在上個世紀初,西方學者就注意到了信貸市場中這種借款人愿意支付現行利率,卻不能按照這種利率獲得貸款的現象,將其定義為“信貸配給”(CreditRationing),并從信用可獲性、風險與利率因素、隱含性信貸合約、不完全信息、信貸合同的執行和法律制度等角度進行了解釋,但這些主要以完善市場經濟為研究對象的理論僅一定程度上適合中國農村,轉型時期的中國農村信貸配給現象還需要結合其特殊的經濟、金融情況進行解釋。
本文借鑒信貸配給理論,運用信息經濟學、產業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和農村金融理論等,采取微觀分析與宏觀分析相結合、功能分析與機構分析相結合,在借鑒國外相關經驗的基礎上,結合中國轉型時期的經濟、金融特征,對中國農村的信貸配給現象、原因和為解決此問題而需進行的農村金融體系重構思路作一些探討。
在分析中國農村信貸配給問題時,多數學者側重于分析宏觀層面,分析政府約束和制度性問題,如政府的偏向城市和工業化的宏觀政策導向、規定利率上限及資金短缺等。但目前農村信貸市場的情況是:在放開了商業銀行貸款利率和擴大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浮動范圍的情況下,一方面政府強調加大對“三農”的信貸支持,并采取了一系列的貨幣政策,另一方面卻是農村貸款在整個貸款中的比例逐年下降;一方面政府發放支農再貸款,另一方面農村資金卻通過信用社在內的金融機構大量流出;一方面是農戶和鄉鎮企業貸款難,另一方面卻是金融機構難貸款,大量信貸資金閑置甚至虧損。這說明僅從宏觀層面分析不能解釋農村信貸配給問題。有鑒于此,本文試圖從信貸交易系統的內部出發,以不完全信息理論和信貸配給的微觀基礎——金融機構主要是商業銀行的行為特征為基礎,將產生并影響信貸配給的各種因素融入一個模型,分析銀行信貸配給的原因、配給的標準和方法,及市場競爭結構、宏觀經濟環境、金融基礎設施等因素對信貸配給程度和范圍的影響。
在對中國農村信貸配給現象及配給程度進行實證分析的基礎上,運用上述模型說明中國農村信貸配給雖然根源于信息不均衡使商業銀行只能用一定的標準來分配貸款,而中國轉型時期的“二元經濟”導致的信貸市場分化使農戶和鄉鎮企業作為一個整體成為銀行信貸配給的目標。但中國農村信貸配給之所以如此嚴重,主要還在于金融體系本身的不完善導致的信貸資源配置功能的失效,包括金融機構由于內、外因素導致的對經營目標的偏離,中國銀行業寡頭壟斷市場結構以及由此造成的近似完全壟斷的農村信貸市場,金融風險補償、分擔和轉移機制欠缺,金融基礎設施不完善等因素進一步加深了中國農村信貸配給的程度和范圍。因此,要解決農村信貸配給問題,必須在通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實現城鄉協調發展的同時,重構農村金融體系,完善其信貸資源配置功能。
農戶和中小企業貸款難是世界范圍內存在的普遍現象,但這個問題已經在一些國家得到了較好的解決。他們的做法可以為農村金融體系重構提供經驗和借鑒。
在此基礎上,本文提出的農村金融體系重構的思路是:運用機構觀和功能觀相結合的方法,適應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多層次信貸需求,構建商業性金融、合作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其他形式農村金融組織各有定位、功能互補、產權明晰、監管有力、可持續發展的多元化的競爭性的農村金融體系。在我國財政轉移支付能力有限,以間接性融資為主且絕大部分農村經濟主體不具備直接融資條件的情況下,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必需的資金支持。具體包括:通過國家信用的退出、建立地方中小金融機構、打破信用社地域和業務限制等來建立競爭性的銀行業市場結構以增加信貸供給總量;通過深化商業銀行改革,進行股份制改造并建立良好公司治理來加強利潤的激勵和約束力,提高以高風險獲取高收益的積極性,增強對風險較大的農村信貸市場提供信貸的能力。采用稅收和補貼等經濟手段,引導商業銀行增加對農村的信貸供給;通過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增強信用社支持農村信貸的能力;加大政策性金融的支農力度,除了直接發放政策性貸款外,更重要的是建立信用擔保機構和農業保險來分擔和轉移金融機構風險,以提高金融機構提供農村信貸的積極性;通過確立穩定與效率并重的銀行監管目標,減少監管對銀行競爭的限制和對金融機構公司治理及內部控制的副作用,增強對信貸資源配置的積極作用;通過加強金融基礎設施建設來擴大信貸市場的規模和深度。
本文的主要創新之處在于:
一是不同于以往大多數學者在分析中國農村信貸難問題時,側重于宏觀層面,分析政府約束和制度性問題,本文試圖從信貸交易系統的內部出發,以信貸配給的微觀基礎——主要是信貸市場非均衡信息下金融機構的行為特征為基礎,來解釋中國農村的信貸配給現象。
二是已有的信貸配給理論在解釋信貸配給原因時,基本上都只從一個角度進行分析。本文將產生并影響信貸配給的各種因素融入一個模型,闡述這些因素的相互聯系,以微觀基礎分析為重點,同時分析宏觀環境對微觀主體行為的影響。
三是首次對信貸配給的過程進行了闡述,分析了信貸配給的標準和方法,抵押物、銀企關系、資產規模、社會信用、貸款利率管制、法律制度、信息共享機制等在信貸配給中的作用。在分析農村金融機構的行為時不是就現象而分析現象,分析了現象背后的深層原因,如商業銀行限制對基層機構的授權、上存資金、“惜貸”等行為。
四是運用一些方法如部門分析法、調查法和計量經濟模型對中國農村信貸配給現象和配給程度進行了實證檢驗。
五是指出農村信貸配給根源于信息的非均衡使信貸配給作為一種長期均衡而存在,而中國轉型時期的“二元經濟”導致的農村信貸市場分化使農村整體受到信貸配給。同時,農村金融體系本身存在的一些問題如金融機構由于內、外因素導致的對經營目標的偏離,中國銀行業寡頭壟斷市場結構以及由此造成的近似完全壟斷的農村信貸市場,金融風險補償、分擔和轉移機制欠缺,金融基礎設施不完善等問題導致了農村金融體系信貸資源配置功能的失效,加重了的農村信貸配給的程度,擴大了農村信貸配給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