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3 15:14:5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非物質文化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高校公共藝術教育作為一項重要教育內容,對于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培養團隊意識和創造性思維,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實現。藝術教育能夠加強學生的審美能力,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和綜合素質,因此,高校公共藝術教育是其他任何學科都不能替代的一門重要學科。為了促進學校公共藝術教育的實施,我國教育部先后頒布實行了《學校藝術教育工作規程》、《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公共意識課程指導方案》等條例,加快了公共藝術教育的制度化與規范化進程,并且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我們在為高校公共藝術教育取得成績感到欣喜的同時,還要清醒地認識到其存在的突出問題。從我國高校公共藝術教育的整體情況來看,基本上都設置了相關課程,但是得到的重視程度卻比較低,甚至沒有配備專業的老師,存在其他學科教師兼職的情況。另外,公共藝術教育的課程體系不夠合理,教學內容和形式比較單一、落后,只是機械地向學生灌輸理論知識,忽視了實踐的環節,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上課的目的主要是湊學分或者是單純地覺得好玩,很難達到藝術教育原本的教學效果。
在世界歷史發展的長河中,中國以一個悠久的國家屹立于世界的東方,從古代中國到現在經濟、綜合國力等方面都很強大的現代化的中國,積淀了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文化沒有中斷的國家。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表演藝術、傳統手工藝、社會禮儀、節日、風俗等方面,與藝術之間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我國國務院于2005年頒布了《關于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其中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做出這樣的界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種以非物質形式存在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世代傳承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包括口頭傳述、傳統表演藝術、民俗活動和禮儀與節慶、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間傳統知識與實踐、傳統手工藝技能及與上述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文化空間。”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人們普遍熱衷于追求快節奏、現代化的生活方式,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識和了解越來越少,如果任這種情況繼續發展下去的話,將來的某一天,我們的子孫后代可能無法體會到優秀非物質文化帶來的民族自豪感。保護與傳承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加深人們對非物質文化的了解,也有助于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讓中國文化之魂在世界上長盛不衰。
三、高校公共藝術教育引入區域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策略
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種寶貴的教育資源,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民族榮譽感和自豪感,還能發揮藝術的熏陶作用,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高校公共藝術教育的開展,應當實現與區域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結合,讓文化的魅力得到充分的發揮,提高藝術教育的效果。
(一)樹立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教育理念
我國高校公共藝術教育的專業性和系統性比較強,主要引用的是一些正統的文化和藝術,忽視了對本土非物質文化的引用,還沒有正式把非物質文化遺產納入課程體系中,因而造成公共藝術教育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脫節現象。高校公共藝術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充分認識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教育價值,逐漸養成“文化自覺”的思想,讓優秀的傳統文化發揮出現代價值,不斷豐富高校公共藝術教育的內容,實現藝術教育與文化傳承的有機統一。
(二)構建科學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課程體系
區域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當地勞動人民生活與勞動的積淀,具有很強的地域性和針對性,對區域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整理和提煉,挖掘其中的藝術內容和教育價值,并融入到高效藝術教育課程體系中,可以建立一套科學的課程體系,讓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精神內涵繼續發揚光大。高效公共藝術教育要實現與民間音樂、舞蹈、工藝美術、雜技等的融合,不斷拓展其題材和內容,吸引更多學生的眼球。
(三)建設一支非物質文化遺產教師隊伍
從高校公共藝術教育的師資力量來看,他們大都畢業于正規的藝術院校,正朝著年輕化的方向發展,他們掌握了豐富的藝術理論知識,但是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識和了解較少,很難實現文化傳承與藝術教育的融合。針對這樣一種情況,高校要加強對藝術教師的培訓,讓他們掌握一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鼓勵他們深入研究與文化遺產有關的課題,不斷提升教學素養和能力,為藝術教育效果的提高打下基礎。
(四)實現課堂教學與參觀實踐的結合
非物質文化的教育功能,主要通過其藝術載體展現出來,如果單純依靠老師的講解或者是欣賞圖片、觀看影響的形式,則不能收到較好的藝術效果。高校公共藝術教育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要走出課堂的限制,讓學生近距離與文化藝術進行交流,在輔助以必要的講解,把遺產中蘊含的民族精神和藝術思想傳達給學生,教會學生一些欣賞藝術作品的方法,引導學生提出新穎的看法,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筆者于公共藝術教育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兩者融合的實際教學中總結出如下一些經驗。
1.將公共藝術教育當作融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教學平臺,并將其納入專業課堂。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這個教學平臺必須要與社會需求相適應。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讓學生知道,知識應該更新換代,并不等于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就要遭到拋棄,與之相反,對其傳承與發揚理念應當貫穿于公共藝術教育的始終。
2.在教學中抓住校內建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以及一定數量的校外實踐基地作為教學的基礎元素,積極踐行設計實踐、采風實踐以及假期社會實踐和畢業實習,并且帶率領學生進行實地考察,這樣可以將民間工藝美術在校內外得到廣泛傳承和發揚。
3.使用多媒體以及校內刊物作為公共藝術教育的學術交流和專業教學的平臺,配合與公共藝術教育相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窗口和欄目,征集理論上有創新學術上價值的觀點和論文,以便輔助高校公共藝術教育教學,從而提高設計的教學效果,達到設計的教學目的。
4.老師可以利用假期或周末,組織學生參觀當地的博物館,或者拜訪一些民間藝人,讓學生記下心得體會,鼓勵學生發掘更多的本地文化遺產。
四、結語
在非遺各眾類別中,有許多類別本身就是由各種民間休閑活動組成,如節日類國家級非遺春節(臘月初八喝臘八粥、二十三日祭灶、吃關東糖和糖粥、除夕夜包餃子、包湯圓、做年糕、吃團圓飯守歲、貼春聯、年畫、剪紙和放爆竹)、元宵節(開大市、迎財神、吃元宵、游燈會、猜燈謎、戴柳、踏青、放風箏、蕩秋千、娛樂游戲等)、清明節(禁火、掃墓、戴柳、踏青、放風箏、蕩秋千、娛樂游戲等)、端午節(.劃龍舟、吃粽子、各種防五毒習術等)。這類非遺有擁有長久歷史并且在大范圍具有影響力,是活態傳承至今的文化精品。由此可見,我國節日類非物質文化本身就具有天然的休閑性,由一系列休閑活動組成,通過一系列的休閑活動提升了民族了凝聚力,并且創造了更為燦爛的文化,休閑是文化的基礎。通過非遺與國民休閑基于邏輯層面上及天然的關系可知:非物質文化與與國民休閑有縷不斷的天然淵源關系,同時非遺的活態傳承與創新也需要把非遺推向休閑市場。
二、吉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性旅游休閑產品開發
(一)吉安自然、人文及非物質文化遺產概況吉安,位于江西中部,羅霄山脈中段,贛江的中游,東西南三面環山,以漢民族為主,并且多達37個少數民族雜居于此,山地文化與平原文化相互交融形成著名的廬陵文化區。廬陵文化以“崇文重教、寬厚包容”為典型特征,自唐以來先后18位狀元,16位榜眼,14位探花,近三千位進士,文風鼎盛。據2013年對吉安一市兩區十縣的非遺實地調查:其中國家級非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簡稱非遺)是長期以來人類活動的產物,同時也要受到當今人類活動的影響,隨著大眾休閑時代的到來,人們也越來遺項目有3項,省級非遺項目共計72項,市級非遺項目有95項,縣(區)級非遺項目多達320項;從種類上看,吉安市非遺項目涵蓋了非遺全部十大門類;在省級非遺名錄中其中主要類別分別是民間文學類占15%、傳統舞蹈類占21%、傳統技藝類占24%,民俗類占17%,四項合計占77%。吉安的非遺雖然數量多,種類豐富,品級較高。但是由于現代社會環境的改變,非遺面臨資金、技術,特別是人才匱乏使得非遺的傳承受到嚴峻考驗.
(二)吉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性旅游休閑開發1、吉安非遺保護性旅游休閑開發在非遺的十大類中,在保護的前提下,利用非遺與現代休閑的淵源,可以將各類別的特點開發成相對應的休閑旅游產品,在推向旅游市場的同時使自身得到活態的傳承與保護。2、體驗性文化休閑體驗產品一般分為靜態產品、單向動態產品、雙向動態產品。在非遺分類中,民間文學、傳統醫藥及非遺相關的實物及場所可以開發成靜態產品;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曲藝、傳統美術可以開發單向動態產品;傳統技藝、民俗可以開發雙向動態產品。吉安民省級以上間文學類非遺主要以文天祥、楊萬里等名人故事傳說為主,對于這類非遺可以制成書籍、音像制品等供游人當作紀念品或者閱讀。非遺相關的實物及場所(古祠堂、古民居、古書院、古寺廟道觀、古牌坊等)是吉安廬陵文化主要組成部分,這些實物是游客感受非遺的重要媒介,同時也可供游人休憩。吉安非遺中可供開發的單向動態產品比較多,但這類非遺在休閑旅游開發中容易造成表演的常態化、碎片化,將的舞蹈、音樂、曲藝剝離原生環境,造成非遺的異化,這就需要建立相對健全的文化生態博物館,另外,為了更好的保護傳承以及方便游客體驗,可以對技藝類非遺進行生產性保護。這類非遺的文化屬性主要依存于生產的實踐過程、形態特征和功效作用,也只有在生產實踐的具體活動中才能得到展現和發揮。這類非遺與旅游市場的結合無疑是煥發了新的生命。3、養生文化休閑現在人們越來越注重身體的健康,養生也成為休閑旅游的熱門。在個人養生方面,吉安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它有一批富有文化內涵的名村及名鎮如永和鎮、富田鎮、渼陂村、燕坊村等,并且環境優美。還有一些名山名寺如玉笥山、青原山的凈居寺,這此禪宗圣地為喜好清靜的游客提供絕佳之處。這客觀為一些可供養生類非遺的活態傳承提供了良好的基礎。4、特色小吃文化休閑特色小吃在旅游休閑中不可或缺。這為食物技藝類非遺保護提供了動力支持。吉安非物質遺產中有一大批是屬于這一類的技藝如安?;鹜戎谱骷妓嚒{江米粉制作工藝、永豐玉扣紙制作技藝、永新和子四珍制作技藝、吉安薄酥餅制作工藝、泰和醬菜手工腌制技藝、峽江店頭絲糖等。這些技藝在激活提高休閑滿意度的同時也為擴大了自身的生存空間。
三、結語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五千年來傳統文化的精華,但作為活態文化遺產它不是靜止不動的在原生環境,這不僅不利于自身的發展,也是不現實的。本文以吉安非遺為例,在保護前提下將休閑與非遺開發進行探究,并得出以下結論:
(一)非遺與國民休閑具有的天然關系。不論當今二者發展所需還是由古代至今休閑發展演變以及非遺與休閑內在關系的探究,都可以得出:非遺與國民休閑具有的天然淵源關系。
(二)提倡體驗與文化消費休閑的今天,非遺的活態性在為開發成休閑活態產品的最大優勢,但同時也是非遺中最為脆弱的環節。在現實的旅游的開發當中很容易使非遺剝離原生地,特別是傳統音樂、傳統舞蹈為了迎合旅游者口味進行表演常態化、刻意美化。
工業設計介入“非遺”生產性保護,不僅可以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而且能更大限度地滿足人們物質生活的需要,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出貢獻。
(一)“非遺”的內涵與外延“非遺”的內涵是指處于核心地位的地域文化,它是項目傳承人祖輩相傳的,是我們發展民族文化的根?!胺沁z”的外延是其本身豐富多變的外在形態,它是文化內涵的物質載體,具有多變性和流變性的特點。如竹編技藝制成的用具中包含涼席、涼枕、籮筐、竹籃等眾多形式。傳統手工技藝是銜接“非遺”內涵和外延的橋梁,是其生命延續的手段,也是“非遺”產品具有獨特文化價值和藝術魅力的技術保障?!胺沁z”的內涵和外延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就如同果實的結構一般,文化內涵是“果仁”,手工技藝是“果核”,而外在形態則是“果實”的外表?!吧a性保護”主要是要保護作為核心的手工技藝和文化內涵,而“非遺”產品的生命延續又必然借助于外在物質形態的創新。工業設計的介入主要是對“非遺”的外延產生影響,同時對內涵也有積極的能動作用。
(二)工業設計在“非遺”生產性保護中的作用
1.提高民族文化的自覺和自信。如今全球化和西方文化的“入侵”使年青一代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了自己的思維和生活方式,很多“非遺”項目正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但同時一些本土元素卻在國際舞臺大放異彩。如俞孔堅的作品以現代性和鮮明的中國特色,以生態和人文的精神,贏得國際聲譽;2012年獲得普利茲克獎的王澍,其設計特色突出體現了“中國傳統空間的韻味”。這些案例無不說明中國傳統文化正在被世界所認同??梢哉f,目前我們所缺少的是對于自己民族文化的自覺和自信,而工業設計的介入能夠使本土文化走向世界,隨著承載中國傳統文化和技藝的產品在全球市場的成功,能夠為世界開啟一扇了解中國文化的窗口,也有助于使青少年建立起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2.促進“非遺”產品的創新。設計是地域文化傳承和發展的重要手段。通過設計能夠使本土產品走向世界,同樣,通過與外界的交流又能反過來促進本土產品的創新發展。“非遺”產品的內容和形式應當與當下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的生活緊密相連,只有這樣才能順應時展的步伐。這就需要在傳統的“非遺”生產性項目的合理利用方面融入或引進現代設計理念,關注當代人的審美心理和觀念。但由于地理環境及觀念等限制,傳統的“非遺”項目傳承人往往在手工技藝上非常出色,但在產品形式的創新上特別是與時俱進方面有所欠缺。工業設計可以在素材和材料選擇、外觀造型等方面為“非遺”產品的創新出謀劃策,使其更具時代感和藝術魅力。
3.塑造和提升“非遺”品牌形象。工業設計的品牌策略能夠為“非遺”項目提供品牌策劃服務,通過品牌形象的提升增加“非遺”產品的附加值,提高消費者對“非遺”項目的認知度。如法國FORTROYAL公司通過品牌塑造的方式,集中了多個領域優秀的手工藝人,使古典園藝、古典家具制作等多種瀕危的傳統技藝得以傳承和發揚。另一方面,品牌策略有助于集中專業人才,壯大行業力量,實現“非遺”技藝的專業化、集約化和高端化。文化部于2011年10月設立了首批41家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這一舉措為我國“非遺”項目品牌戰略的建立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二“、非遺”生產性保護中工業設計的介入策略
(一)文化尋根與立足當下時至今日,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很多傳承已久的“非遺”項目卻陷入了瀕危的窘境。對傳統美術類等“非遺”項目采取生產性保護,通過保護其核心技藝的方式,使其在新的文化生態中得以更好地繼承和發展,其目的就是為了保留民族文化的“根”。在“非遺”的生產性保護中,文化的“尋根”不是要回到過去,不是仿古或復古?!胺沁z”產品要滿足現代人的生活,應立足于當下的社會、經濟和文化環境,使人們重新建立起對民族傳統文化的覺醒,使傳統文脈得以傳承。正如俞孔堅所說的那樣:“當挖空心思尋找千年古跡和傳統形式,以求地方文脈和精神的時候,突然發現,這種精神就在足下、就在眼前。”工業設計的介入并不是簡單地將“非遺”技藝應用于現代產品的生產,更不是用現代工業技術取代傳統技藝,“拿來主義”只會造成“非遺”的研究和保護失去文化之根。因此,只有深入挖掘民族文化中的營養元素,同時立足當下,才能實現“非遺”生命的延續。
(二)保護為主與合理利用“非遺”項目生產性保護的目的是“保護”,而不是“開發”,在注重經濟效益的同時更應注重社會效益。為此,保護活動應遵循以下原則:
1.堅持手工藝原則。“非遺”生產性保護和工業產品在生產方式上的區別在于其堅持手工藝的原則,而非批量生產和流水作業。那種用現代工業技術粗制濫造地“復制”“非遺”產品,以追求經濟效益的做法必將斷送傳統文化的生命。手工制作不同于機械生產,傳承人的制作過程同時也是創造的過程,“非遺”產品的文化價值和藝術魅力同樣是在傳承人的手工制作過程中被賦予和實現的,保留手工技藝就是保護傳統文化的內核。工業設計的知識體系本身就包含材料學、形態學和工藝學,工業設計的介入應尊重手工制作的方式,加強對傳統工藝的研究和保護,從而為“非遺”生產性保護提供動力和資源。
2.協同合作原則?!胺沁z”的延續是以地域文化和傳承人所構成的文化圈為內力展開的,但“非遺”的生產性保護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文化學、形態學、符號學、材料學、工藝學、歷史學等多門學科的知識;需要地方政府、“非遺”專家、教育機構、工業設計師、消費者等多種外力的介入和努力。工業設計學科和工業設計人員的介入除了需要從自身的專業領域出發開展保護工作外,還應當處理好與其他學科、部門和人員的協同關系,共同促進“非遺”保護工作的健康發展。
百色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開展得比較晚卻成績顯著,但由于外來文化的影響,絕大部分民間文學、民俗民風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逐漸遠離人們生活,甚至有的已消亡。地方政府用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經費十分有限,使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工作任重而道遠。
二、民族地區學校教育傳承與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意義
百色市有關部門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作了大量工作也出臺了相關措施,這些措施對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做了一些努力,為了延續民族古老文化的生命力并使之發揚光大,學校教育應該而且必須為民族文化傳承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實現民族文化的可持續發展
促進社會的穩定和民族的團結民族地區學校教育傳承與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方面有利于充分發揮學校的智力優勢,篩選、整理、加工、保存、傳遞、交流、吸收、融合、更新、創造非物質文化資源,實現民族文化的可持續發展,打造非物質文化品牌;另一方面有利于培養既了解和掌握本民族地方傳統文化知識、自覺維護和宏揚民族文化,又能融合多民族文化創造現代文化能力的新人,培養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和民族精神,形成良好的國家認同感和民族認同感,這不僅是實現民族文化傳承與發展的一大舉措,還可促進社會的穩定和民族的團結。
(二)有利于加強人文教育
構建起新的人文精神支柱中國科學院院士楊叔子指出,一個民族的凝聚力,主要體現在對本民族人文文化的認同程度。百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底蘊深厚,有極高的歷史價值與時代內涵,是不可多得的教育資源。讓學生了解自己本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可以豐富人文文化教育的內容,熏陶和感染學生的心靈,提升民族凝聚力,構建新的人文精神支柱,培養民族人才。
(三)有利于填補學校教育中地方民族文化的缺失
彌補國家課程的不足地方民族文化作為一個地區地方傳統、生活歷史和精神觀念的結晶,是該地區最為寶貴的資源和財富,深入挖掘其內涵及發展價值,選擇對個人、對社會發展有用的部分納入課程體系,不僅能促進個體的成長發展,還能推動該地區的社會進步與發展。然而,傳統的學校課程體系以國家課程為主,地方傳統文化這一瑰寶一直被排斥在學校課程之外,難登大雅之堂,使得學生對自己本民族的文化越來越冷漠、越來越陌生,最終會倒致民族傳統文化的消亡。因此,學校應加大地方傳統文化引進力度,通過開設相關課程,引導學生從中汲取有益的精神營養,不僅能增強民族的認同感、自豪感、歸屬感,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化石”得以長久保存并繼續發揚光大,還能彌補國家課程的不足,實現課程三級管理,辦出學校特色。
三、民族地區學校教育傳承與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現狀分析
(一)傳承與發展工作的現狀
民族地區由于意識和能力問題,學校在傳承與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與困難,具體表現為:
1.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發展的意識能力有待提高由于地域、文化、經濟等多方面因素,百色市的教育水平還比較落后,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發展工作也因意識和能力等問題難以進入到民族地區的學校教育,成為教育的內容。目前只有少部分具有較強師資力量和設施完備的示范性學校,進行傳承與發展工作。
2.教育內容單一,穩定性差,不能推動傳承與發展工作傳承與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的師資非常有限,主要由有這方面興趣特長的教師和有一定技能的民間藝人承擔,出現因人設課的現象,因面教育內容顯單一,不豐富,僅限于民間音樂、民間舞蹈,如黑衣壯民歌、馬骨胡演奏等,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實施過程中也會因師資問題難于維持,不利于推動傳承與發展工作的開展。
3.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內涵把握不準,機械模仿有些學校把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引入學校課堂,但沒有深入地挖掘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精神內涵及潛在因素的教育價值,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還是以技能模仿訓練為主,學生的學習方式依然是接受性學習和簡單的模仿性學習,體現不出傳承與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真正內涵。
(二)傳承與發展工作現狀原因分析
1.繁重的教學任務使教師們無力顧及傳承與發展工作隨著國家對教育的重視,適齡兒童入學率不斷提高,很多學校出現了師資短缺、老化現象,面對簡陋的教學條件、繁重的教學任務,新的課程改革、傳統單一的評價機制,升學的壓力等一系列問題,教師們對于傳承與發展工作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2.教師參與傳承與發展工作的意識和能力水平低非物質文化遺產因不占有任何具體的物理空間,看不見,摸不著,只能被人們的感覺所感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這種特殊性決定了民間文學、民間美術、傳統手工藝、民俗民風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要進入學校,成為教育內容有一定的難度,加上教師教育教學觀念較陳舊,對于教育傳承與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意義認識不到位,改革和創新意識缺乏,影響了民族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展。
[關鍵詞]地方高校圖書館 非物質文化遺產 白鶴梁題刻
[分類號]G258.6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和文化空間,具有無形性、活態性、傳承性等特征和歷史傳承、審美藝術、科學認識、社會和諧等重要價值。我國是一個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十分豐富的國家。位于重慶涪陵長江江心的白鶴梁題刻記載了1200多年來長江72個枯水年份的水文信息,空前規模的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和葛洲壩電站的設計,賴此得到了計算水量的史料數據;它對研究長江水文、區域及全球氣候變化的歷史規律有重要的科學價值,是“世界水文資料寶庫”,又是集文學、書法、繪畫、石刻等藝術為一體的“世界水下碑林”。受長江三峽水利工程的影響,白鶴梁將永沒庫底。為此,位于三峽庫區的長江師范學院圖書館為白鶴梁題刻的搶救性保護做了大量工作。筆者曾在該館從事圖書資料管理工作10余年,也曾參與白鶴梁題刻保護的相關工作。本文將結合筆者自身的工作經驗和體會以及該館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整體思路和具體實踐,探討地方高校圖書館應如何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發揮重要作用,以期為地方高校圖書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提供一些參考和借鑒。
1 圖書館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意義
1.1 保存、傳播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圖書館的重要職責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為圖書館有四項職能,其中保存人類文化遺產位居第一。圖書館自誕生之日起就擔負起保存人類文化遺產的神圣使命。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搶救、保護、傳播與研究,使圖書館的知識組織與知識服務研究植根于本民族深厚土壤中,是圖書館正視知識文化、維護文化多樣性的選擇,也是圖書館義不容辭的職責。高校圖書館特別是地方高校圖書館除了為學校教學科研提供保障之外,還應肩負保存地方文化傳統、為本地政府提供決策所需的信息資源、為本地區經濟發展服務、支持地方建設的社會職能。
1.2 有助于拓寬圖書館學知識研究領域
與物質文化遺產相比,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更多、更鮮明的跨學科、跨領域的文化特征和知識屬性,因此,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與現象,需運用多門學科領域的知識,需要與社會學、人類學、歷史學、民俗學、教育學、語言學、心理學、美學、藝術學、文獻學、信息技術等學科進行交叉研究。圖書館學正是與許多學科發生交叉或關聯的一門學科。圖書館將活態知識適度地納入研究范疇,可擴大圖書館學知識研究領域,開拓學術視野,增強圖書館學研究的活力。圖書館學本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更應有學術的自覺,到生動豐富的民間社會活動中尋找研究課題,促使圖書館學在不斷解答問題中得到發展。
1.3 圖書館的經驗和方法可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提供借鑒
目前,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相對滯后,且處于無序狀態,迫切需要有關部門的組織領導和專業人員的業務指導,對流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保護。圖書館作為保存人類文化的重要部門,具有科學組織、科學分類、科學研究各種文獻的經驗與方法,諸如文獻分類法、版本法、主題法、目錄、索引等比較完整的科學的圖書館學研究方法,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搶救、保護、研究等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和借鑒意義。數字圖書館的現代技術手段可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提供其所需的各種技術,即將處于隱性、零散狀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進行概念化、顯式化、形式化的本體化加工處理,使之成為可交流、可共享的顯知識產品,為其保存、利用提供條件。
1.4 地方高校圖書館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優勢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各級文化行政部門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主要機構;同時,鼓勵學術研究機構、高等院校、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等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地方高校圖書館作為高校的學術性研究機構,總體來講,其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4.1 豐富的地方文獻資源
地方文獻是指記載一定地區范圍的自然、社會、風土人情等特定資料,含有某一地區豐富的地方文化、自然和社會信息,是研究地方文化傳承、發展、變更的重要史料。非物質文化遺產涵蓋于地方文獻內容之中,是地方文獻的一種表現方式。地方高校圖書館是為學校的發展服務的,其文獻信息資源建設與學校的辦學定位始終應保持一致,即為地方經濟文化發展服務。地方文獻作為研究地方經濟文化發展的重要載體,理應是地方高校圖書館的收藏重點。為打造館藏地方特色,長江師范學院圖書館自2001年升本以來,突擊性收藏地方志3000余冊、中文書刊1.5萬余冊,成為該館的一大亮點。而當地文化館、博物館、公共圖書館則相差甚遠。區縣公共圖書館中條件最好的涪陵區圖書館也只是零星收藏有一些方志、縣志。涪陵區文化館、博物館僅僅依靠政府有限的撥款維系著日常運轉,談不上對地方文獻的收集整理。不僅如此,高校圖書館的性質決定了其館藏文獻信息資源層次高、內容豐富等特點,可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確認、項目申報及論證工作、民族民間文化研究提供切實的文獻資源保障。
1.4.2 高素質的人才資源 人才素質決定著圖書館的服務能力。以長江師范學院圖書館為例,該館自2002年成立烏江流域經濟文化研究中心以來,十分重視人才隊伍建設,通過引進、外聘、培訓等方式,擁有一大批專兼職高層次研究人員,其中包括外聘的教授3名、博士生導師2名、碩士生導師5名,本校的專兼職教授17名、博士碩士研究生19名。他們當中不乏計算機專家、圖書情報專業的專家和文獻信息資源收集、整理、開發利用的專家。他們不僅熱衷于非物質文化的保護、宣傳、研究等工作,還具備相關的知識積淀,是參與非物質文化保護的堅強后盾。此外,學生社團和本館職工也是不可或缺的人才資源。經過4年的努力,該中心已發展成為重慶市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而當地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至今尚無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人才,初、中級職稱的工作人員達78%。可見,地方高校圖書館具有明顯的人才資源優勢。
1.4.3 現代化的服務能力 為適應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需要,目前我國高校圖書館絕大多數實現了網絡化、現代化管理,信息服務能力顯著提高。如長江師范學院圖書館信息存儲容量達22TB,實現了業務管理自動化,采用圖騰集成管理系統處理采訪、編目、典藏、流通、公共檢索、連續出版物管理等業務;電子閱覽、視頻點播、信息檢索、文獻傳遞、用戶培訓等服務實現了網絡化;開通網上圖書館、手機短信、科技查新、定題跟
蹤、信息推送、館際互借等服務。而涪陵區圖書館、涪陵區文化館、涪陵區博物館至今還未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化管理,有的部室還要借助手工借還,正在學習、借鑒長江師范學院圖書館的成功經驗,向現代化、網絡化管理的目標邁進。
1.4.4 得天獨厚的地域優勢 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一個地區、一個民族的文化符號和生命記憶,主要還是藏于民間,具有明顯的區域性特征,帶有強烈的地方色彩,這些古老的文化因子在農耕大地上被傳承下來,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目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最大困難就是要提高群眾對非物質文化的保護意識。地方高校圖書館地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腹心地帶,對本地區的非物質文化比較了解,方便從事田野調查、民間資料采集整理以及開展對群眾非物質文化保護的普及宣傳教育。與其他高校圖書館相比,區域位置決定了地方高校圖書館在本地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3 地方高校圖書館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應采取的措施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認為:“保護”是指確保非物質文化遺產生命力的各種措施,包括遺產的確認、立檔、研究、保存、保護、宣傳、弘揚、傳承(特別是通過正規和非正規教育)和振興。筆者認為,地方高校圖書館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應采取如下措施:
3.1 立檔保存:對無形文化遺產的有形物化
保存是基礎,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首要程序。保存不是封存,是將傳統文化元素有效地保護起來,供研究人員及后人研究借鑒。地方高校圖書館首先應通過多種途徑采集非物質文化遺產信息,組織專業人員深入民間實地考察,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普查要堅持全面性、代表性、真實性的原則。全面性是指兼顧城鎮和鄉村、兼顧不同人群的全面調查和采錄;代表性是指在全面掌握某地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蘊藏情況的基礎上,選擇有代表性的民俗事象,加以認真、科學地采錄;真實性是指普查時要忠實地采錄講述者講述的原貌,按照民間文化作品和民俗表現形態,保持原狀、不加修飾地將其記錄和描述下來。符合這三原則的采錄成果,才是真實而有價值的,才能經得起歷史的檢驗。凡具有歷史、科學、藝術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均在普查和保護之列。普查還要掌握科學方法。根據不同情況采用不同的調查方法,如重點走訪、抽樣調查、開小型調查會、觀摩民間藝術家的表演、參與民俗節慶活動等。調查采訪者以筆錄、攝影、錄音、錄像等方式真實地記錄現場考察成果,同時還要注意搜尋民間傳抄的唱本、長詩、鼓詞、皮影腳本、經書等手抄本。要對采集到的口頭文學、民間藝術品、民俗事物、攝影攝像等進行詳細登記。普查之后,要進行總結評估,寫好調查報告,對遺產進行登記、分類、整理,對普查結果進一步系統化、規范化、檔案化。同時,也應進一步挖掘現有館藏的地方文獻資源內含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信息,收集整理非物質文化遺產申遺材料和保護過程的檔案,如申報項目的文本附件、音像資料、數字化多媒體等。然后,利用現代技術手段將收集整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料轉化為文字、光盤、磁帶等,或建成非物質文化遺產特色數據庫。有條件的地方高校圖書館,還可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或民俗博物館。長江師范學院圖書館用文字、錄音、錄像、數字化多媒體等手段,對白鶴梁相關資料進行真實、全面、系統的記錄,建成白鶴梁專題數據庫;利用現代技術手段將其轉化為文字、光盤、磁帶等物化資料,并按照專題集中的原則,使用圖騰集成管理系統軟件分編入藏:①進入編目系統,將文字資料做成機讀MARC記錄,在MARC記錄的010字段標注含光盤、磁帶或圖片集,210字段標注光盤X片、磁帶X盒或圖片X張,MARC做好后,打印書標貼于文字資料上;②進入書標打印系統,依據做好的文字資料的條碼號,在含光盤或磁帶的專用書標上打印出該文字資料的索書號和相應的光盤號、磁帶號或圖片集號,在文字資料和光盤、磁帶或圖片集上分別貼上該專用書標;③再次進入編目系統,在MARC機讀記錄中打開館藏信息,在下掛數據記錄中添加光盤號、磁帶號或圖片集號;④進入典藏系統,將分編好的文字資料分配給“非遺”書庫,并將圖片、磁帶或光盤移交“非遺”書庫保存。
3.2 價值研究:挖掘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價值精髓
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歷史、文化、審美、教育、科學、經濟等多方面的價值。挖掘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價值精髓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關鍵環節。比如,正因為葛修潤等科學家研究發現了白鶴梁的重要價值,國家才不惜耗資1.89億元修建“水下博物館”,既將其妥善保存,同時又開發其旅游價值??梢?價值研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搶救與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是一個實際操作的問題,更是一個需要澄清理論觀念的問題。理論上模糊不清,就難以對保護對象做出科學的界定和評估。地方高校圖書館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應做好保護前的甄別鑒定、價值評估等先期工作,有的放矢地進行保護和合理利用。一般來講,只有具備如下三個條件的文化形式和產品,才是急需得到搶救與保護的:一是具有民族獨特性,深深扎根于文化傳統或有關地區文化歷史之中;二是具備一種或多種科學的、獨特的、珍貴的價值;三是具有鮮明的個性化特征,同時表現出創造者豐富的想象力和高難度的技藝,是同類文化樣式的典范。長江師范學院圖書館積極組織專家學者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價值研究,或與其他有關機構進行合作研究;用錄像和記錄等方式將民間藝人的技藝整理、保護下來,組織專家對傳承人的成就和傳承工作進行學術性、專業性的分析和評估;支持項目申報、論文撰寫、論著出版等工作。該館相關課題有184項(國家級12項),發表相關學術論文400余篇,出版專著、編著30余部;其中白鶴梁題刻研究成果有曾超的專著《三峽國寶一白鶴梁題刻匯錄與考索》(中國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周晏的論文《白鶴梁蒙文題刻背景追述》(《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6期)、李勝的論文《白鶴梁石刻題名人考按五十六則》(《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1期)和《釋文校讀記》(《重慶社會科學》2005年第10期)等。此外,該館學者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在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價值理論研究的同時,還親自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實踐,使遺產價值理論在實踐中得到檢驗和發展。
3.省略/gwge/2005-08/15/content_21681.htm
[2]王云慶,圖書館等文化事業機構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措施圖書情報工作,2007,51(8):132-135
[3]葛修潤,國寶“白鶴梁”,中國三峽建設,2006(2):73-79
[4]方允璋,圖書館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96-98
[5]張小芳,對高校圖書館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若干思考情報探索,2008(03):32-33
[6]黃峒勝淺談公共圖書館地方文獻數字化建設,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9(12):107-109
[7]金文堅,高校圖書館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圖書館學研究,2007(7):90-92
[8]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第一章總則,[2010-05-19]unesdoc.省略/images/0013/001325/132540c.pdf
論文摘 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旅游開發對弘揚傳統文化、保持民族文化個性具有重要的意義。針對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存與發展現狀,將非物質文化遺產推向市場,進行適度的旅游開發便成為目前公認的一種有效的保護方式。以旅游業的發展帶動保護工作的更好開展保護和傳承本民族的傳統文化,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也成為一種必然的趨勢。
保護和開發非物質文化遺產對弘揚傳統文化、保持民族文化個性具有重要的意義,將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化資源借助旅游加以開發、利用與發展,這將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適應現代社會并得以發展的重要途徑。
一、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開發現狀及存在問題
(一)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開發現狀
隨著世界、國家和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相繼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列入名錄的遺產項目給遺產地帶來的知名度的提高和人們對不同文化現象的好奇與探究是必然的,無形中促進了旅游目的地的發展。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基本集中在偏遠地區和較為落后的西部地區,改革開放以來,民族地區充分利用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加大了對民族文化旅游的開發力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以民族成分構成最多、非物質文化遺產最為豐富的云南省為例,云南省率先確立了“文化立省”大戰略,旅游業作為云南省文化產業的主導行業,并成為該省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云南省還設計了多條民族文化旅游線路,如西雙版納的潑水節、“二月街”民族節、苗族“趕花節”等。
(二)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開發存在問題
1.生存環境惡化,開發工作困難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種類繁多,是中華民族五千年以來創造的極其豐富和寶貴的文化財富。但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面臨的最大威脅就是逐漸失去其賴以產生、發展的社會環境,文化生態環境發生了變化。社會條件的變遷、技術的發展使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再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而逐漸地被人們所忽視。因此在開發的過程中存在諸多困難,第一,是對于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整體狀況、存在種類、數量和消失的狀況等認識不清,調查了解和掌握不夠;第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缺乏法律依據,現有的法律法規,不能適應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需要;第三,缺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教育及人才培養體系。
2.開發模式單一,缺少吸引力
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的興起,在一定程度上刺激遺產地居民大打“旅游牌”的信心和決心。但在旅游規劃過程中,遺產地居民的極大熱情往往會導致對科學規劃工作的干擾。近年來,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依托的民俗村、寨、博物館在一些地區比較時髦,致使有關民族文化旅游的人造景觀越建越多,且形式上大多雷同。長此以往,勢必造成人造景觀泛濫,導致其吸引力大大降低。不僅發揮不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吸引力,反而會使遺產地背上沉重的經濟負擔。
3.資金投入不夠,開發力度不足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存得較好的地方一般都位于西部地區或偏遠的民族地區,而“老、少、邊、窮”一直是用來特指這些地區的同義語。民族文化資源豐富,卻沒有充足的資金投入進行開發,則不可能變成現實的旅游產品。由于缺少資金,導致整體接待水平偏低,配套設施不完善,影響開發力度,大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資源至今還未開發利用。多數地方沒能把非物質文化遺產開發工作擺上重要的位置,不能正面主導、參與這項工作。
二、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開發的必要性
旅游開發是傳承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有效手段,只有采用開發式的保護措施,文化遺產才會活生生的傳承下去,才不會讓我們的文化遺產消失。于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性旅游開發成為一種必然的發展趨勢。 轉貼于
(一)旅游開發有助于保護和弘揚民族傳統文化
一個地區的旅游業越發達,當地居民以及城鄉居民的收入水平就越是依賴于旅游業,他們對當地的文化和自然環境就越重視,自然也就會自愿和竭力地加以保護。事實上,許多瀕臨滅絕的民間工藝品、傳統食品、戲劇曲藝、民風民俗等就是在這種背景下,才得到重新發掘、整理、更新和提高的。如果這種源于經濟原因的傳統文化保護意識能夠同提高人民的文化教育水平相聯系,則這種保護就將獲得更為有力的保證。
(二)旅游開發可以為保護提供資金支持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發展旅游業的重要資源,發展旅游業,資源是基礎,吸引力是關鍵。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旅游開發有機結合起來,不僅有利于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展、有利于弘揚地方與傳統文化,進一步惠及當地的經濟發展。如過去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都是靠國家或地方政府十分有限的財政撥款,旱澇不保,難以起到有效的保護作用,而通過發展旅游業,可以將參觀游覽的門票等旅游收入,全部或部分地用于對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從而使得保護工作有了更充足的資金。
(三)旅游開發有利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
近年來,隨著旅游業對國家經濟建設的重大貢獻,民族文化因它在旅游市場上占據的優勢而成為重要的旅游資源被開發利用。許多原先幾乎被拋棄的文化遺產不僅隨著民族旅游文化的商品化而獲得了新生,而且成為獨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資源。通過這些具有民族歷史價值的人文旅游景觀的再現和重組,一方面展示了少數民族自身文化智慧和創造力,重新喚起了各民族成員的歷史記憶,增強了內聚力、自信心和自豪感,從而塑造出良好的形象;另一方面,也使得主流文化群體的旅游者在民族旅游中獲得對少數民族文化的新的認知和再認識,總之,民族旅游文化的商品化推動了各民族傳統文化的復興,增強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利于民族傳統文化變遷朝著健康的方向進行。
參考文獻:
[1]梁學成.對世界遺產的旅游價值分析與開發模式研究[J].旅游學刊,2006,(6).
[2]楊麗.我國博物館特色旅游開發芻議[J].經濟地理.2003,(1).
[3]李宗輝.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法律保護[J].知識產權,2005,(6).
[4]馬勇,舒伯陽.區域旅游規劃-理論、方法、案例[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9.
【關鍵詞】西北民族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產權
隨著我國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知識產權保護的興起,西北民族地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知識產權保護同樣引起了學術界的重視。據統計,近10年來國內涉及西部民族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的論文多達160多篇。加上西北地區幅員遼闊,少數民族眾多,收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擴展項目名錄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190項,如何保護本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知識產權,成為迫在眉睫的事情。構建本地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知識產權保護,需要從以下做起。
一、堅持以人為本,尊重客觀規律,注重利益合理分配
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族本族群群體智慧的結晶,本組組員應當是享有真正權利的主體。因此,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過程中要堅持以人為本,尊重本民族群眾的意見。不宜采取圈隔固守、異地轉遷、搜集保存等直接的行政手段干預,而應該在充分尊重其非物質文化發展規律和實際特征的基礎上,結合市場化和現代化方向進行開發利用,從靜態維護轉移到內在生命力的維護上來。尤其要重視利益的合理分配,培育少數民族群眾的知識產權意識,從而激勵少數民族對本民族非物質文化的傳承和創新。
二、積極立法,結合本地實際,建立地區特色法律制度
健全法制對西北民族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產權保護具有重要意義,特別是像我國這樣一個具有制定法傳統的國家,制度層面上的建設更顯成效。盡管我國于2011年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但西北民族地區各地文化差異較大,民族地區缺乏地方立法保護。西少數民族地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產生、發展始終與本地區的特色相伴,外來因素影響較小。如果只注重從全國范圍內制定法律法規來保護,勢必會在實際中損害本地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如果在遵循《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的基礎上,加快完善本地區的相關法律制度建設,并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做到一個少數民族的具體情況進行保護,必定會發揮法律制度的積極功效。當注重民族自治地方立法,這既是民族文化自治權利的體現,又能更好的反映出非物質文化的民族性和地域性。
三、加快知識產權理論創新的步伐,使其與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相融合
從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特征中,可以發現它是一種特殊類型的知識產權,與傳統知識產權體系存在著諸多的差異性。但從根本上講,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樣具有知識產權的本質特征,盡管關于其獨創性、權利主體和權利性質的不容易被認定,但并不意味著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群體權利和財產利益的必然喪失。因此,要進一步加快知識產權的理論創新的步伐,使其能夠與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現實需要緊密契合。
四、學習國外先進經驗,實現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制化
1、著作權保護制度。為了能夠有效地保護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中的無形文化表達,應當借鑒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的示范條款,采用獨特的保護非物質文化表達的機制。此外,還應采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版權條約以及表演和錄制品條約,建立強有力的保護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表達的版權和相關權利機制。
2、商標權保護制度。含有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的商品或服務可受《商標法》的保護,并且可以尋求注冊集體商標和證明商標的方式來達到保護目的。此外,當商標的注冊和使用可能侵犯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權利時,或商標由于虛假表示而形成與其相聯系的事項構成,或商標對其造成侮辱或有損名譽時,國家應拒絕注冊該商標或在任何時候撤消該商標。
3、專利權保護制度。對于少數民族醫藥、手工技藝、鑄鍛技巧、織染和蠟染技術等民族民間傳統手工藝可以按照《專利法》的有關規定進行保護。并且應在“申遺”的基礎上建立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文獻制度,當專利申請所涉及的發明對非物質文化有特定的文化和精神意義,或這種申請有可能被認定侵犯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權利時,應拒絕該申請。
五、建立和完善實現西北民族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財產性利益的分配制度
在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知識產權制度聯系的同時,需要建立和完善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財產性利益的分配機制,一方面有利于調動各方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通過財產性利益實現增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的物質基礎。
轉化少數民族地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為旅游資源,積極拓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資金渠道。西北少數民族地區應當把地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推向市場,推動旅游業的發展,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為其保護自謀資金,實現雙贏。
六、加強責任認定制度
權利實現的過程同時也是義務履行的過程,而侵犯權利或不履行義務就需要承擔責任。
如果沒有完善的責任制度,法律所追求的制度目的就不能很好實現。在民族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產權保護中,責任制度不完善、司法資源短缺的問題比較突出。
因此,在明確歸責原則、責任承擔方式、非物質文化遺產侵權認定等方面的制度內容同時,還需要大力培育司法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安雪梅.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知識產權制度的兼容與互動[J].河北法學,2007,(25),65-70
[2]王莉霞.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產權研究進展[J].人文地理,2009,(5),7-11
[3]曹新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模式研究[J].法商研究,2009,(2),75-84
[4]楊森,張仲謀.2001-2008年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綜述[J].徐州工程學院學報,2010,(25),61-68
[5]歐陽正宇.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開發SWOT分析[J].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11,(7),201-208
[6]彭金山.西北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現狀分析[N].中國藝術報,2010
[7]江媛.非物質文化遺產應列入知識產權保護體系[N].江蘇經濟報,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