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3 15:14:5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生態農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1基礎條件薄弱
由于獨特的地理條件,境內溝壑縱橫,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難度較大,長期以來投入不足,農田基本建設和水利基礎設施不足,且布局不均勻,資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并存,嚴重制約了生產發展;坡地多,耕作條件差,且多數未開發整理,土地生產能力較弱。
1.2勞動者素質低
由于受地理、歷史、文化等諸多因素制約,農村人口受教育程度低,思想觀念落后,市場經濟意識淡薄,加之近年來農村青壯年外出務工增多,留守人員年齡偏大,粗放生產管理的傳統方式還沒有根本改變。
1.3扶持政策資金不足
一方面由于受縣級財力所限,地方財政對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貸款貼息無法安排,對龍頭企業的優惠政策也無法兌現;中央和省級財政安排的農業產業化貸款貼息資金,對于規模小的企業很難享受這些優惠政策。另一方面按照有關規定,申請項目貸款可以享受貼息政策,但企業反映辦理手續非常繁雜,關口多、門檻高,無法爭取。
1.4技術力量薄弱
專業技術推廣體系不健全,科技人才總體結構不合理,農技專業人員少,素質不高;沒有一套有效的科技投入機制,科技經費投入嚴重不足,導致農產品缺乏科技含量,在品質上缺少比較優勢。
2對策和建議
2.1優化立體產業區域布局
要依托獨特的自然資源優勢,按照“高海拔地區抓林果、中海拔地區抓糧煙、低海拔地區抓熱作、科學發展畜牧業”的立體空間布局,優化種植養殖結構調整。要在特色上做文章,用好特色、用足特色、開發好特色。
2.2建優勢特色產業基地
按照“突出特色建基地、圍繞龍頭建基地”的原則,把基地建設與特色產業培育緊密結合起來,進一步優化區域布局,以大莊、法〇、妥甸等鄉鎮為主發展優質糧食、蠶桑、早青蠶豆、優質油菜生產基地;以大麥地、安龍堡、愛尼山等鄉鎮為主發展冬早蔬菜生產基地;以法〇、鄂嘉等鄉鎮為主發展茶葉生產基地;以獨田、愛尼山等鄉鎮為主發展生態豬牛羊生產基地。加快綠汁江流域綜合開發,以蔬菜、鮮食葡萄、農作物繁種、熱區水果、中藥材等特色種植為重點,大力發展熱作經濟。
2.3激發發展活力
鼓勵農村專業大戶、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外出務工經商回鄉創業者等經營主體通過土地流轉,結合雙柏主導產業和特色產品,建立生產基地,開展適度規模經營。對受讓面積較大、流轉期限較長的經營主體,各級財政應給予適當獎勵,金融機構應把其作為信貸支農的重點,并優先安排農田基本建設、土地整理、農業綜合開發、特色農產品基地等建設項目和農機補貼項目。
2.4培育發展主體
要著力提升壯大一批、培育發展一批、引進嫁接一批,實現貿工農一體化、產供銷一條龍,形成良性互動。大力支持城鄉民營企業當龍頭,鼓勵城市工商企業帶著資金、信息、技術參與農業開發,開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和系列加工。積極引導龍頭企業與農戶建立新型利益分配機制,逐步由契約聯結、服務聯結向資產、資本聯結方向發展,形成更為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
2.5提升人員素質
強化縣鄉農業科技服務體系建設,加強種養殖業重點示范戶培育,采取派出去、引進來的辦法,聘請有專業特長的人員指導特色農業開發和生產。有針對性地搞好科技培訓,要與產業發展緊密結合,以重點村、重點產業為主導,對農民進行種養加工業生產操作技能培訓,力爭培訓出一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
2.6打造綠色品牌
1.1農業生態學的發展農業生態學是由生態學發展起來的,是生態學的一個分支,它從有機體與環境關系角度為農業提供一些原理與觀點。例如資源負擔原理、食物鏈原理、能量金字塔原理、十分之一定律等等。生物體必須與環境條件相適應才能生存和發展,這是生態學的基本原理,也是農業生態學的基本原理。例如小麥、棉花多分布于北方冷涼干燥的環境,水稻、甘蔗則多分布于南方高溫多濕的環境。隨著農業現代化的發展,工農業結合日益密切,科學技術在促進農業發展的同時,也給農業生產帶來了環境污染、能源不足和生態失調等反效果。
1.2“生態農業”的內涵生態農業是按照生態學原理和經濟學原理,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成果和現代管理手段,以及傳統農業的有效經驗建立起來的,是能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現代化農業。生態農業的基本特點是:充分利用人力、畜力和積極推廣農業機械化相結合,不排除對先進技術的應用;科學合理地施用工業化肥、生長劑、保水劑等,擴大農業生態系統的物能轉化;在植物保護方面,盡量采用耕作措施和人工措施防治農田病、蟲、草害,積極研究高效、低毒、無殘毒的化學農藥,把農藥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采取食物鏈加環的方法,發揮生物能轉化效率;推廣太陽能、風能、沼氣等非礦物能源的利用。
2農業生態學對生態農業建設的啟示
“生態農業”與“農業生態”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農業生態實際是農業生態學,是研究人為干預下農業生態系統的生態問題的科學。農業生態研究的就是這種人為干預或控制下農業生物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從而為人類調控和合理開發提供科學的依據。所以,它是一個專門的學科,側重于原理的探索和規律的追求。“生態農業”從字面上看,它本身是一種農業類型,它和旱地農業、能源農業、有機農業等一樣,是一個以特殊方式經營的農業生產體系。生態農業的理論基礎是農業生態學,生產對象是農業生態系統。它們是理論與實踐的關系,是不能分離的。
3新時期中國推行的生態農業建設
3.1中國生態農業的類型無論什么樣的生態農業模式,都是在一定區域的土地類型上進行的,無論其規模如何,它們都是一個農業生產的系統,并且是一個結構和功能都優化的生態農業系統。依據各生態農業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特征,中國的生態農業可以分為以下五種生態農業系統。
1)生物立體共生的生態農業系統:根據各類生物群落的生物學、生態學特征和生物之間的互利共生關系,考慮到不同的生物對空間、時間、物質和能量等的不同需求進行合理組合,最終實現不同生物立體共生的生態農業類型。
2)物質循環利用的生態農業系統:一種按照生態系統內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規律設計的一種良性循環系統。
3)主要因子調控的生態農業系統:針對當地的主要環境問題,采取人為措施對其農業生產和生態環境的主要因素加以調控和治理。
4)區域整體規劃的生態農業系統:在一定區域內,運用生態學規律,提高自然環境的協調能力,從而取得較高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3.2中國生態農業模式案例探析—以貴州從江縣為例中國幅員遼闊,沿海較發達地區和內地欠發達地區在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等方面存在非常大的差異,從而使得兩者的生態農業在發展過程、模式選擇和發展水平等方面不盡相同。本文以貴州省從江縣為例,總結了其生態農業發展模式的經驗,對本省同類型城市生態農業的發展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3.2.1從江縣區域發展概況從江縣全縣山地面積2963km2,占總面積的91.34%,壩子面積64km2,占2%,河流灘涂面積占4%。從江縣屬中亞熱帶溫暖濕潤山地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8.4℃,森林覆蓋率65.13%。從江縣屬珠江水系,支流縱橫、水源豐富。通過資料研究發現,這是一個典型的傳統農業地區,耕地資源相對缺乏,且以梯田為主,糧食生產難度極高,產量低。
3.2.2從江縣因地制宜的生態農業模式
1)稻田養魚、稻田養鴨模式:從江人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積累了豐富的稻魚共生、玉米同收的生態農業模式,根據稻魚鴨共生的原理,在稻田養魚模式的基礎上,結合當地實際進行生產經營。
2)特色優質農產品產業化農業模式:從江縣因地制宜地生產發展高品質、特色農產品,加強產業化建設,一方面減少了糧食生產的壓力,另一方面促進了高品質農產品的生產發展。
3)以沼氣為紐帶的物質循環利用模式:農村沼氣建設已經成為為民辦十件實事之一,沼氣起著連接種植與養殖、生活與生產用能的紐帶作用。
4)旅游業的發展:從江縣是少數民族聚居地區,旅游資源豐富,由于相對閉塞的環境得到較為完整的保存,從江縣擁有獨具特色的苗族、侗族的民俗文化,有足夠的旅游吸引力。
3.2.3從江縣生態農業模式經驗總結從江縣根據該縣的實際情況發展起來的生態農業模式積極推動了當地的農業經濟增長,但還是存在著一些問題,本文根據這些問題總結了相應的解決對策。首先,存在大面積的單家獨戶的生產模式,某些模式的應用推廣比例在不斷減小,對此國家政府部門應出臺相應的扶持政策,形成多方面的參與機制;其次,優質農產品種植面積不大,基礎設施薄弱使得對自然災害的抵御能力較差,應在優化農產品內部結構的同時建立各產業的農民協會,改善基礎設施;最后,農村勞動力減少,交通不便利,一些先進生產技術的運用又需要農民從生活習慣上作出改變,政府需要制定相關的支持措施,加強對農民的技術培訓,建立完善的后期保障服務體系。
3.3中國生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展望目前,中國農業已經進入嶄新的發展階段,隨著全面推動小康社會的發展建設,社會對農產品和食物上的要求不僅是滿足數量上的需求,更多的是從農業生態環境和食物安全方面對農產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專業技術人才需要做更多的系統研究,使科技順利地融入到生態農業的發展當中,例如利用遙感技術,對土地鹽漬化、作物病蟲害、環境污染等進行動態研究;應用衛星成像系統,辨別農作物病蟲害,及時采取措施,避免情況惡化。中國農業應建立因地制宜的生態農業模式,利用自然生態環境本身的系統能力,減少人為和藥肥的投入,改變其現有的落后的生產方式,提高資源環境的綜合利用率,最終實現走生產安全可靠且高質量的農產品與生態環境健康和經濟效益統一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4結語
1.傳統農業產生環境污染問題諸多的環境問題與現行有關農業生產方式密切相關:合成化學殺蟲劑和肥料污染土壤、水和空氣,危害環境和人類健康。據國務院2010年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結果顯示,農業污染源是造成環境污染的主要原因,農業源也是總氮、總磷排放的主要來源,其排放量分別為270.46萬噸和28.47萬噸,分別占排放總量的57.2%和67.4%。[1]我國的農藥、化肥、農膜等使用量據世界首位。然而,由于農業對環境、人類健康和社會有重大的影響,這會直接引起生態危機。人類已經從事農業上萬年,但是只有在過去的50年左右,農民嚴重依賴合成化肥、農藥、化石燃料和農業機械。在這半個世紀的崛起中,農業大幅通過提高作物產量、植物品種、機械化和合成化學物質輸入,增加收益。例如過度耕作,過度放牧,過度使用的水和創建新農田或新牧場,直接導致沙漠化,使得生態系統失衡,更容易引起干旱。世界上的人均耕地面積一直在下降,我國也是如此。
2.傳統農業威脅生物多樣性單一栽培正在侵蝕生物多樣性,土壤中過剩的氮威脅著植物物種的多樣性,以及減少生物的生長繁衍。農業是依賴生物多樣性而存在的,但與此同時,也會威脅生物多樣性。傳統農業侵蝕生物多樣性,不僅因為它有利于單一栽培,也因為這些單一栽培取代不同的棲息地。例如大米的生產方式的單一栽培,排擠當地野生品種。在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其他一些發展中國家,超過80%的農民栽種現代水稻品種。在印度尼西亞,這導致了1500種當地水稻品種的滅絕。傳統農業對合成化學物質的依賴減少了昆蟲的多樣性。殺蟲劑殺死了野生蜜蜂和其他有益的物種。此外,傳統農業還會導致全球變暖和氣候變化。
3.威脅人類的健康土壤侵蝕改變了土地的肥力和營養,食物供應變得更加密集。飼養場和工廠化農場(雞、豬、牛、羊)是密集型的單一栽培,為了增加產量,他們過量使用化學物質如抗生素。最常見食源性病原體絕大多數是與動物有關的產品,其中大部分來自農場和工廠的加工設施。由于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動物性飲食在我國逐年上升,成為危害環境和公眾健康的主要原因。慢性疾病的誘因大多是這種飲食的轉變,在1950年之前,麻疹、肺結核和衰老是三個最常見的死亡原因,但在1985年以后,惡性腫瘤、腦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臟病是最常見的死亡原因。農藥殘留進入我們的身體、空氣、水和食物,提高患某些癌癥的風險以及生殖內分泌系統紊亂。高速肉類生產導致更大的病原體風險,在養殖的牲畜中過度使用抗生素可能產生耐藥菌株微生物,人吃了這些肉會轉移到人體內。我國肉類飲食逐年上升,而這些高飽和脂肪的飲食導致慢性退化性疾病,是在富裕人群中最常見的死亡原因。
二、傳統農業問題的成因分析
1.過于追求市場利潤如果我們現在的農業系統是有害的,不可持續的,但為什么還被延續?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強大的經濟利益,那些受益集團得利于當前的農業現狀。因為,農民為了從他們的作物中獲得更大的收益率,嚴重依賴外部輸入(如合成化學肥料、化石燃料、農藥、機械等),但更大的收益率一直喜憂參半,據農業經濟學家分析,在過去的半個世紀里,農業利潤主要是以降低成本,擴大生產等。然而,每一新的一輪削減成本技術已經導致了增加產量和更低的價格,消除最初的盈利能力。因此,追求更大的收益,農民越來越依賴非農形成的資源和遙遠的農貿市場獲得盈利。
2.違背自然生態規律生態是萬物生長的自然生存狀態,具有自身變化發展的客觀規律,人類不能盲目地任意地從事各種活動,生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人類只有在不違背自然規律的前提下能動地為活動創設條件。否則,人們違背生態規律就會帶來各種危機。生態危機是人類活動的負性后果,生態本應是合目的性與合規律性的矛盾運動。馬克思指出:“動物只是按照它所屬的那個尺度和需要來建造,而人卻懂得按照任何一個種的尺度來進行生產,并且懂得怎樣處處都把內在的尺度運用到對象上去?!保?]在人類的農業活動中,人既要掌握與利用生態農業規律,使生態農業符合與適應人的需要,又要服從農業發展的自身規定性,受制約于生態規律。否則,一旦生態危機的出現了,會給人造成物質上和精神上的損害和困擾,甚至會中斷人類社會發展,動搖人類生存的根基。如果人類能深刻認識到生態危機已嚴重威脅到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并深刻反省自己的所作所為,消除盲目的活動,及時作出卓有成效的應戰,那么生態危機就會嬗變為人類的美好的契機,整個人類社會也會獲得更好的發展。
三、現代生態農業體系構建的途徑
生態農業體系是指在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和水平的基礎上,在市場經濟調控和政策支持下,通過農業各種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全方位的整合,使生態體系協調發展。在經過沉痛的工業化負面效應的反思以后,建設生態農業體系應運而生,并提到了國家的議事日程。生態農業體系是基于相對較少盈利的農業,使用更少的非農輸入,使得動植物生產保持一個較高的生物多樣性,采用適當的生態技術生產規模,并過渡到可再生能源。這對建構生態農業體系是前提和基礎。生態農業體系應更少的依賴化學物質的輸入和減少經濟效率,同時把生產成本分流給社會。
1.運用生態系統方法簡而言之,生態系統方法是一種建立或維持自然生態系統及其功能和價值的方法的總和。生態系統方法強調自然生態系統與社會經濟系統之間的協調和共生,如應考慮到長期或短期的生態利益,即所有可以預見的和確認的生態及經濟后果;加強政府內部機構間及社會各個組織的協調統一;在各級政府與當地民眾、土地所有者及相關方之間形成緊密合作的一體關系;積極加強與普通大眾之間的合作交流;采用生態科學技術;建立生態信息網絡和數據管理系統;如良好的土壤管理,通過科技檢測對其化學、生物和物理性質進行維護和有效管理。傳統農業傾向于只強調土壤的化學性質。一英畝良好土地的土壤可以包含4噸的生物,構成土壤的生態系統,包括有機質、有益的細菌、真菌、線蟲和原生動物。如果管理得當,這些土壤生物能執行至關重要的功能,不容易受到害蟲侵蝕。種植不同的作物能緩解生態問題。單一栽培更容易受到害蟲及其市場價格的波動。通過作物品種還可以創建更多的更加細化的市場管理。此外,通過不斷移動動物的不同放牧地區,循環放牧可以防止水土流失,保持足夠的植被。它也可以節省飼料成本,增強土壤肥力。
2.維持整個生態系統的平衡如果要建構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生態農業體系,必須維持整個生態系統的平衡?!吧鷳B農業實質上就是把生態環境效益列入目標,采用節約資源、構建循環、保護環境等措施,使農業生產步入生態文明的一種實踐方式?!边@不僅是一個可持續的食物系統,還有諸多其它社會系統的協調。農業生態體系的子系統如食物系統,需要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更緊密的聯系,即農業生態農場,農民合作社等通過農貿市場,向當地消費者直接營銷食物,把生產風險與社會共同承擔。據估計,世界人口將繼續增加,在未來的50年將增加約18億人,所有的增長將發生在城市地區(人口增長加上繼續遷移到城市)。這使得農業生態體系發展成為越來越重要的組成部分。因為它會產生更接近消費者,降低能源成本,農業運輸、存儲和減少包裝費。此外,它還為城市提供了一個可行的廢物循環系統(如廢水灌溉),既能創造經濟發展,又能改善糧食安全。例如CSA模式,農民可以通過增值產品或直接從農貿市場或營銷策略獲取更多的利潤支持農業。消費者購買“共享”一個農場和接收部分收成。在生長季節和保證市場的開始時就支付給農民足夠的工作收益。消費者建立直接聯系他們的食物供應和輸入。因此,我們應扶持更多的生態農場業務。
(一)生態農業產業化的概念
生態農業產業化實際上就是生態農業與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有機結合。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精髓是種養加、產供銷、貿工農的一體化經營,延長產業鏈,提高效益。生態農業的精華則是生態學原理和生態技術的運用。如果我們把這兩方面結合起來就可以克服二者各自的局限性,既兼顧了生態的良性循環與維護,自然資源的合理開發與利用,又獲得了規模效益。因此,有學者把生態農業產業化定義為:生態農業以產業化經營的方式來規劃、布局、組織與運作。具體說就是把綠色農產品生產作為一個產業,以市場為導向,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并重,以綠色農業技術體系為主要依托,實現種養加、產供銷、農工商一體化經營。
(二)生態農業產業化的意義
第一,實現綠色農產品的規?;I化生產。小規模、低循環、低效益是我們生態建設的一大特點。從事生態生產的基本單位是農戶,其生產呈孤立、分散的狀態,生態效益不是很明顯,經濟效益也很有限。而且生態農業的物質循環大多只局限在農業生產體系內,產業鏈單一,缺乏與農業系統外二三產業的結合。那么,如何讓分散的農戶組織起來,將綠色產品推向國內外市場呢?答案是采用產業化的經營方式。生態農業產業化經營能有效地克服小規模分散經營的弊端,通過采用種養加、農工貿和產供銷一條龍的經營體制,可以將農業的產前、產中、產后組成一個較完整的產業體系。分散的農戶通過與龍頭企業或農民經濟合作組織簽訂合同的方法組織起來,形成各種不同的專業性的產業鏈條,原來分散的小農戶變成了產業鏈上的一個個“生產車間”,龍頭企業依托市場指揮農民進行有計劃的生產。在種植或養殖的過程中統一生產資料供應,統一技術要求和產品檢測標準,統一銷售。生態農業生產不再局限于一家一戶的生態小系統,而是在更高層次上和更大規模內實現了組織協調。生態農業產業化經營走的是“小群體-大規模,小農戶-大基地”的發展路子,這種經營方式在總體上既能獲得優質、安全的綠色產品,又能使這一生產產量最大化,從而實現經濟和生態運行的良性循環,實現生態環境與經濟社會的相互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第二,實現綠色農產品的標準化生產。生態農業產業化經營能實現綠色農產品的標準化生產。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農產品品質和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在歐美等發達國家,農業是以高度標準化為基礎生產的,他們從種子選育到播種、收獲、加工整理、包裝上市都有一套嚴格的標準。綠色農產品標準化的核心是建立一整套質量、綠色標準體系和操作流程,建立監督檢測體系,建立市場準入制度,使綠色農產品有標生產、有標上市、有標流通。面對國內外綠色產品市場,特別是國外的“綠色壁壘”,沒有標準化生產是根本行不通的。生態農業產業化經營能將農民組織起來,通過各類龍頭企業引導,實行農業標準化生產,做到統一環境標準,統一技術培訓,統一產品檢測,統一產品包裝,統一商標品牌。生態農業的標準化生產,能有效避免農業生產中的環境污染,減少各種添加劑的使用,不用或少用化肥、農藥,提高了綠色農產品品質,增強了市場競爭力。
第三,延長產業鏈,實現高效化生產。能提高經濟效益,這是生態農業產業化的特點之一。常規農業產業化把農產品的生產、加工、運銷等環節結合起來,組成規?;?、專業化、市場化的生產體系。而生態農業則強調生物能量的多級利用,廢棄物資源化。生態農業產業化融合了二者的精華,實際上是物質沿著“食物鏈”多次利用外,又沿著“加工鏈”進行了深度加工,多次增值,實現了生態系統的“食物鏈”與經濟系統的“加工鏈”及“銷售鏈”的有機結合。通過“食物鏈”,有機物、廢棄物得到了多級利用,既提高了利用效率和投入產出率,又避免了環境污染,節約了資源,取得了生態效益。“加工鏈”就是根據市場的需要,對綠色農產品進行多級加工,開發出新產品、新產業,延長產業鏈。而綠色農產品在深層次加工中則不斷增值,獲得較高的生產率和經濟效益?!斑\銷鏈”則是綠色產品運輸、銷售環節,通過“運銷鏈”綠色產品再次獲得收益。由此可見,生態農業產業化的高效益主要來源于生產、加工、運輸的一體化經營,尤其是其中的加工環節。沒有生態農業的產業化就沒有產加銷、貿工農一體化經營,就沒有生態農業的高效益,生態農業就難以擺脫困境。
第四,提高農民素質,增加農民收入。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條件。產業化經營組織已經成為培養新型農民的基地。龍頭企業與農業科研單位、高校有長期穩定的聯系或者他們自己就有研發機構。為了進行標準化、專業化生產,為了適應市場的需要,他們會經常推出新品種、新技術。為了讓農民生產出符合要求的農產品,龍頭企業會利用各種培訓資源對農民進行技能培訓。企業化管理、市場化經營以及龍頭企業的培訓必將改變農民的思想觀念、經營理念,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生態農業產業化把“小農戶”、“小生產”與“大市場”聯系起來,把現代工業和生態農業聯結起來,最終擺脫了以前生態農業低效益的困境。常規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各參與主體要建立互利互惠的利益關系,要“風險共擔,利益共享”。
二、總結
關鍵詞:生態農業農業發展障礙探討
Abstract:Atpresent,althoughourcountryinaspectsandsoonecologicalagriculture''''sfundamentalresearch,experimentaldemonstration,promotedpopularizationhadalreadymadetheverybigprogress,butcannotdeny,butalsohassomeproblems.Thesequestionsarebecomingthebarrierwhichthelimitecologicalagriculturefurtherdevelops.
keyword:Ecologicalagricultureagriculturaldevelopmentbarrierdiscussion
前言
理論基礎尚不完備生態農業是一種復雜的系統工程,它需要包括農學、林學、畜牧學、水產養殖、生態學、資源科學、環境科學、加工技術以及社會科學在內的多種學科的支持。
以前的研究,往往是單一學科的,因此可能對這一復雜系統中的某一方面有了一定的、甚至是比較深入的了解,但是對于這些方面之間的相互作用還知之甚少。因此,需要進一步從系統、綜合的角度,對生態農業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特別是要素之間的耦合規律、結構的優化設計、科學的分類體系、客觀的評價方法方面。這種研究應當建立在對現有生態農業模式進行深入的調查分析基礎上,必須超越生物學、生態學、社會科學和經濟學之間的界限,應當是多學科的交叉與綜合,需要多種學科專家的共同參與,需要建立生態農業的自身的理論體系。
政策方面存在著需要完善的地方如果沒有政府的支持,就不可能使生態農業得到真正的普及和發展。而政府的支持,最重要的就是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勵機制與保障體系。雖然目前中國農村經濟改革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對于生態農業政策的貫徹,還有許多值得完善的地方。在有些地方,由于政策方面的原因,使得農民不能對土地、水等資源進行有效的保護。
技術體系不夠完善在一個生態農業系統中,往往包含了多種組成成分,這些成分之間具有非常復雜的關系。例如,為了在魚塘中飼養鴨子,就要考慮鴨子的飼養數量,而鴨子的數量將受到水的交換速度、水塘容積、水體質量、魚的品種類型和數量、水溫、鴨子的年齡和大小等眾多條件的制約。在一般情況下,農民們并沒有足夠的理論知識和經驗對這一復合系統進行科學的設計,而簡單地照搬另一個地方的經驗,也是非常困難的,往往并不能取得成功。但目前在生態農業的實踐中,還缺乏技術措施的研究,既包括傳統技術如何發展,也包括高新技術如何引進等問題。
而農產品價格方面的因素,有時也成為生態農業發展的一個限制因素。因為對于比較貧困的人口來說,食物安全保障可能更為重要;但對于那些境況較好的農民來說,較高的經濟效益,可能會成為刺激他們從事生態農業的基本動力。
服務水平和能力建設不能適應要求對于生態農業的發展,服務與技術是同等重要的。
但目前尚未建立有效的服務體系,在一些地方,還無法向農民們提供優質品種、幼苗、肥料、技術支撐、信貸與信息服務。例如,信貸服務對于許多地方生態農業的發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對于從事生態農業的農民們來說,盈利可能往往在項目實施幾年之后才能得到,在這種情況下,信貸服務自然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以外,信息服務也是當前制約生態農業發展的重要方面,因為有效的信息服務將十分有益于農民及時調整生產結構,以滿足市場要求,并獲得較高的經濟收益。另外,盡管必要的激勵機制是十分必要的,但生態農業應當更趨向于開發一種機制,以使農民們自愿參與這一活動。要想動員廣大的農民自覺自愿、并能夠自力更生地通過生態農業發展經濟,能力建設自然就成為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到目前為止,并沒有建立比較有效的能力建設機制,對于更為重要的基層農民來說,很少得到高水平的培訓與學習的機會。
農業的產業化水平不高發展生態農業的根本目的是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但在中國的許多農村地區,促進經濟的發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仍然是一項緊迫的任務。目前生態農業的實際情況還不能滿足這一需求,因為在一些地方,僅僅依靠種植業的發展,難以獲得比較高的經濟收益。中國加入WTO,既為中國生態農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也使之面臨著新的挑戰。為適應這一新的形勢,生態農業的發展還有許多的問題有待解決,而其中,農業的產業化無疑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方面。
從另外一個方面來看,人口問題一直是中國社會發展中的主要問題之一。據估計,到2030年前后,中國人口將達到16億。土地資源相對短缺,耕地面積還在不斷減少,而人口在繼續增加,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也已經成為困擾農村地區可持續發展的一大障礙。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也必須通過在生態農業中延長產業鏈、促進農業的產業化水平來實現。
推廣力度不夠雖然生態農業有著悠久的歷史,政府也較為重視,但仍然沒有在全國范圍內得到推廣。101個國家級生態農業縣與全國相比是一個非常小的數字。因為從總體而言,沉重的人口壓力,對自然資源的不合理利用,生態環境整體惡化的趨勢沒有得到根本的改善,農業的面源污染在許多地方還十分嚴重。水土流失、土地退化、荒漠化、水體和大氣污染、森林和草地生態功能退化等,已經成為制約農村地區可持續發展的主要障礙。從某種程度上說,目前的生態農業試點,還只不過是“星星之火”。
關鍵詞:生態農業農業發展障礙探討
Abstract:Atpresent,althoughourcountryinaspectsandsoonecologicalagriculture''''sfundamentalresearch,experimentaldemonstration,promotedpopularizationhadalreadymadetheverybigprogress,butcannotdeny,butalsohassomeproblems.Thesequestionsarebecomingthebarrierwhichthelimitecologicalagriculturefurtherdevelops.
keyword:Ecologicalagricultureagriculturaldevelopmentbarrierdiscussion
前言
理論基礎尚不完備生態農業是一種復雜的系統工程,它需要包括農學、林學、畜牧學、水產養殖、生態學、資源科學、環境科學、加工技術以及社會科學在內的多種學科的支持。
以前的研究,往往是單一學科的,因此可能對這一復雜系統中的某一方面有了一定的、甚至是比較深入的了解,但是對于這些方面之間的相互作用還知之甚少。因此,需要進一步從系統、綜合的角度,對生態農業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特別是要素之間的耦合規律、結構的優化設計、科學的分類體系、客觀的評價方法方面。這種研究應當建立在對現有生態農業模式進行深入的調查分析基礎上,必須超越生物學、生態學、社會科學和經濟學之間的界限,應當是多學科的交叉與綜合,需要多種學科專家的共同參與,需要建立生態農業的自身的理論體系。
政策方面存在著需要完善的地方如果沒有政府的支持,就不可能使生態農業得到真正的普及和發展。而政府的支持,最重要的就是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勵機制與保障體系。雖然目前中國農村經濟改革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對于生態農業政策的貫徹,還有許多值得完善的地方。在有些地方,由于政策方面的原因,使得農民不能對土地、水等資源進行有效的保護。
技術體系不夠完善在一個生態農業系統中,往往包含了多種組成成分,這些成分之間具有非常復雜的關系。例如,為了在魚塘中飼養鴨子,就要考慮鴨子的飼養數量,而鴨子的數量將受到水的交換速度、水塘容積、水體質量、魚的品種類型和數量、水溫、鴨子的年齡和大小等眾多條件的制約。在一般情況下,農民們并沒有足夠的理論知識和經驗對這一復合系統進行科學的設計,而簡單地照搬另一個地方的經驗,也是非常困難的,往往并不能取得成功。但目前在生態農業的實踐中,還缺乏技術措施的研究,既包括傳統技術如何發展,也包括高新技術如何引進等問題。
而農產品價格方面的因素,有時也成為生態農業發展的一個限制因素。因為對于比較貧困的人口來說,食物安全保障可能更為重要;但對于那些境況較好的農民來說,較高的經濟效益,可能會成為刺激他們從事生態農業的基本動力。
服務水平和能力建設不能適應要求對于生態農業的發展,服務與技術是同等重要的。
但目前尚未建立有效的服務體系,在一些地方,還無法向農民們提供優質品種、幼苗、肥料、技術支撐、信貸與信息服務。例如,信貸服務對于許多地方生態農業的發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對于從事生態農業的農民們來說,盈利可能往往在項目實施幾年之后才能得到,在這種情況下,信貸服務自然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以外,信息服務也是當前制約生態農業發展的重要方面,因為有效的信息服務將十分有益于農民及時調整生產結構,以滿足市場要求,并獲得較高的經濟收益。另外,盡管必要的激勵機制是十分必要的,但生態農業應當更趨向于開發一種機制,以使農民們自愿參與這一活動。要想動員廣大的農民自覺自愿、并能夠自力更生地通過生態農業發展經濟,能力建設自然就成為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到目前為止,并沒有建立比較有效的能力建設機制,對于更為重要的基層農民來說,很少得到高水平的培訓與學習的機會。
農業的產業化水平不高發展生態農業的根本目的是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但在中國的許多農村地區,促進經濟的發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仍然是一項緊迫的任務。目前生態農業的實際情況還不能滿足這一需求,因為在一些地方,僅僅依靠種植業的發展,難以獲得比較高的經濟收益。中國加入WTO,既為中國生態農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也使之面臨著新的挑戰。為適應這一新的形勢,生態農業的發展還有許多的問題有待解決,而其中,農業的產業化無疑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方面。
從另外一個方面來看,人口問題一直是中國社會發展中的主要問題之一。據估計,到2030年前后,中國人口將達到16億。土地資源相對短缺,耕地面積還在不斷減少,而人口在繼續增加,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也已經成為困擾農村地區可持續發展的一大障礙。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也必須通過在生態農業中延長產業鏈、促進農業的產業化水平來實現。
推廣力度不夠雖然生態農業有著悠久的歷史,政府也較為重視,但仍然沒有在全國范圍內得到推廣。101個國家級生態農業縣與全國相比是一個非常小的數字。因為從總體而言,沉重的人口壓力,對自然資源的不合理利用,生態環境整體惡化的趨勢沒有得到根本的改善,農業的面源污染在許多地方還十分嚴重。水土流失、土地退化、荒漠化、水體和大氣污染、森林和草地生態功能退化等,已經成為制約農村地區可持續發展的主要障礙。從某種程度上說,目前的生態農業試點,還只不過是“星星之火”。
1.土地資源不足
梁平土地資源可以概括為邊緣性、稀缺性、脆弱性和碎片化等特征,具有典型的西南山區特色。即土地資源在空間上遠離都市經濟中心,信息閉塞;量上不足,人均占有量少(全縣宜農耕地106.35萬畝,人均耕地僅1.15畝),加上梁平每年平均4.02‰的人口自然增長率和各種建設用地的增加,將進一步激化人地矛盾;質上劣化,耕層變淺,肥力下降,有機質不高,pH值降低;分布上零散,成片開發難度較大。這種特殊的土地資源狀況決定了農業產出率低、勞動強度大和勞動成本高,構成對傳統農業生產最基本的制約。因此,要實現科學發展、富民興梁,必須發展生態農業。
2.水土流失嚴重
據統計,梁平水土流失面積已達673.27km2,占幅員面積35.62%,其中中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積382.15km2,土壤平均年流失總量422.86萬噸,年平均侵蝕總量227.35萬噸,年均每平方公里侵蝕模數3376.83t,年流入江河泥沙達11.84×105t,每年隨泥沙帶走19.67×103t氮、磷、鉀物質,水質富營養化,生態環境惡化,使坡耕地普遍簿瘦,保水保肥能力逐年降低,塘庫河道淤塞,河床升高,可利用水資源減少。這些生態環境問題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過發展生態農業來緩解或解決。
3.農業結構性矛盾突出
梁平現有的農業結構不合理,具體表現為以“以糧為主”的農業生產結構和“糧—豬”型的傳統農業經濟結構,屬典型的二元經濟結構。這種結構與渝東北生態涵養發展區的經濟環境及新階段梁平農業發展的要求不相適應??梢钥闯?,未來生態涵養發展區產業結構調整是在生態、環境背景下的適應性調整?;谶@種調整,梁平迫切需要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建立優質、高效、低耗的新型生態農業結構。
二、總體方向
梁平地形地貌類型多樣,呈現“三山五嶺,兩槽一壩,丘陵起伏,六水外流”的自然景觀,山、丘、壩兼有而以山區為主,土壤類型多樣。鑒于該縣地形地貌、土壤立體分布明顯,故其生態農業發展模式設計在充分發揮地區比較優勢的基礎上,應具有較強的抗逆性和避災減災功能。因此,梁平生態農業產業模式應由中低山立體開發保護帶、低山丘陵林果糧畜復合生態農業帶、平壩綜合生態農業帶及增值型綠色產品加工業等有機構成,其中每個產業帶又由若干關聯性強的生態模式復合而成。
1.中低山立體開發保護帶
中低山區,主要分布于縣內東、西、中山的中上部及其嶺脊部分,包括蟠龍、鐵門、竹山及屏錦等鄉鎮的部分區域。本區主要以合理開發利用山地生態資源為出發點,以發展山區特色農業為切入點,改變傳統的用材林、經濟林等單一開發模式,發展生態林和山地名優特產,建立以特色種植業為主體的山地垂直綠色產業帶。海拔在500~1000m地區,耕地較少,植被覆蓋率高,立體地域優勢明顯,農副土特產種類多,具有很好的開發價值和巨大的開發潛力,是油桐、柑桔、獼猴桃、板栗、核桃、竹子、牛羊等主產區。針對這一特點,該區在鞏固退耕還林(草)成果的基礎上,建立農林牧復合型生態農業發展模式,主要采用輪作、間作套種等方式,以發展玉米、雜糧、薯類、魔芋等農作物為主,以農作物及其副產品來發展草食性畜牧業和加工業,建設小片商品雜糧基地、優質薯類魔芋基地、人工牧草和草食性畜牧基地等。同時,打造以干果、中草藥為主的林藥果蔬立體開發模式,重點發展板栗、核桃等為主的干果林和優質用材林,開發銀花、杜仲、黃柏等中藥材,利用海拔較高的優勢種植具有比較優勢的山地反季節、中晚熟蔬菜,建成優質中藥材生產基地、“無公害”綠色蔬菜生產基地。海拔1000m以上區域,地勢陡峻,植被好,是天然林的主要分布區,應以森林保護為重點。主要是在疏林地帶栽植松、杉等,采取封山育林、涵養水源。
2.低山丘陵林果糧畜復合生態農業帶
低山丘陵區,分布于縣境中西部的高灘河、新盛河、普里河和西北部的波漩河沿岸,地勢起伏,森林植被率低,水土流失較嚴重。該區是蠶桑、油桐、梁平柚、柑桔、花椒等經濟林木和小麥、油菜、玉米、紅苕、花生、水稻等糧油作物的適作區。針對以上特征,本區應以調整種植結構、優化產品品質為出發點,以實施生態工程為切入點,建立以優質糧油作物基地為主體的林果糧經生態農業帶。糧食種植推廣保護耕作模式,用秸稈殘茬覆蓋地表,通過減少耕作防止土壤結構破壞,有效保持土壤結構、減少水土流失和提高土壤肥力。同時,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在林果間放養牛、羊、雞、鴨等,增加農業產值,發展間套作農作物等糧經復合生態農業模式,開發林間藥材、稻田養魚、果園種菇等,形成農林牧漁復合生態系統,建成優質谷物、經濟林和優質經濟作物基地。
3.平壩綜合生態農業帶
平壩地區,分布于縣境內中部腹心地帶,部分零散于丘陵、低山沿河兩岸和漕谷內,地勢平坦,條件較好,是糧油蔬等主要農產品生產和加工基地。然而,在傳統農業生產過程中由于大量使用化肥農藥及一些養殖場糞便處理不當,農業面源污染較為突出。因此,本區域應以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和治理污染為重點。針對上述特點,該區應在推廣生物農藥、無公害有機肥、可降解農膜及回收處理農業生產廢棄物的前提下,發展以糧—油—豬—沼氣—菜以及稻田養殖等為主的生態農業模式。主要以糧—油—蔬為重點,發展菜園、生豬、沼氣等,建成優質糧油、蔬菜和生豬基地。在生態條件較好、交通便利的城郊以“菜籃子”和“米袋子”放心工程建設為中心,建立城市服務型和觀光生態農業模式,強化農業的觀光、休閑、教育和自然等多功能特點,形成具有第三產業特征的農業生產經營形式,如高科技生態農業觀光園、生態觀光村、生態農莊等。同時,充分利用梁平旅游文化資源,如西南佛教圣地雙桂堂、百里竹海、梁平竹簾、梁平年畫以及挑花、刺繡、皮影、燈戲等。這些資源為梁平生態農業的發展提供豐富的文化底蘊,把梁平民俗文化和觀光生態農業有機結合起來,通過旅游產品的開發推銷本地特產,增加產業鏈環節,達到增收的目的。
4.增值型綠色產品加工業
梁平在選擇合適的生態農業模式基礎上,發展具有地域資源優勢、無污染的綠色產品加工業,實現農副產品的加工增值和農業產業化經營。根據本縣綠色產品資源優勢,可選擇以下四方面作為農林牧產品加工業發展的突破口:一是中藥材加工,如白術、銀杏、杜仲、黃連等系列產品開發;二是精瘦豬肉、牛羊肉、雞鴨肉系列產品開發;三是某些有資源優勢的林果系列產品開發,如竹、柚、臍橙、柑橘、板栗、核桃、油桐等;四是加強特色生態示范農業園區建設,如城郊現代農業園區、鴨柚循環生態農業園等。通過以上措施達到增加農產品附加值、提高經濟效益、保障生態涵養的目的,更好地實現循環經濟和諧共生的要求。
三、對策建議
1.科學規劃,實現可持續性發展
生態農業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不能指望畢其功于一役,其建設要求人們牢固樹立科學的農村經濟發展觀,堅持“統一規劃、分部實施、點面結合、示范帶動、突出特色、科技創新”的方針,緊緊圍繞渝東北生態涵養發展區的總體要求及梁平“137”總體部署,調整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最終實現可持續發展。一是要使其建設持續、健康地推進,必須在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結合“十三五”計劃與2030年遠景目標,對國土資源進行新的科學規劃,制定一個既切合梁平實際,又適應市場經濟規律的生態農業發展總體方案;二是未來縣內的農業工程與開發項目,必須在全縣的總體框架內實施,做到其建設有章可循,防止各部門、各地方從眼前利益出發,忽視整體利益或是只強調經濟發展而不注重生態環境保護,重蹈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增長的覆轍。
2.因地制宜,合理配置有效資源
梁平由于地形地貌、自然環境、資源配置、經濟基礎等的多樣性,因此,必須遵循自然條件和生態規律,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的生態農業發展模式。首先,在建設生態農業項目時,必須充分考慮當地基本條件,力求達到區域條件與引進項目的最優組合。其次,梁平資源優勢明顯,開發潛力巨大。因此,在生態農業產業化發展過程中,要根據其優勢資源,確定主導產業和龍頭企業,再通過股權融合、利益共享把龍頭企業與基地、農戶緊密結合起來,打造獨特的產業鏈,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再次,梁平要利用重慶加快渝東北生態涵養發展區建設的良好時機,積極發展一批目前區域稀少的、有優勢的特色新產品,確立自己的品牌和名牌。
3.優化結構,促進快速健康發展
梁平發展生態農業,必須堅持以市場為導向,進一步調整農業經濟結構,優化農業區域布局。一是要積極推進其產業化發展和無公害生產,發展多種生產類型和經營模式、多層次的農業經濟結構,促進農牧漁、種養加、貿工商的有機結合,構建農、工、商的有效鏈接,形成產、加、銷一體化產業體系;二是推廣優質稻米、名優特色水果和茶葉、中草藥、優質蔬菜、名優特新稀雜糧等,打造“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的格局;三是在控制人口自然增長率的同時,大力推進梁平工業發展和小城鎮建設,吸納農村富余勞動力,把農村人口從第一產業分流到二、三產業中去,降低農業人口比重,優化調控農村人口及其就業結構,減輕人口對生態環境的壓力,促進其持續快速發展。
4.依靠科技,加快技術推廣步伐
梁平在高科技人才不足、條件相對較差、任務艱巨、目標要求高的環境下發展生態農業,只能依靠科技支撐,才能取得良好效果。首先,要依托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對其關鍵技術及體系的研究,針對該縣發展生態農業的重大科技問題開展基礎性、戰略性、綜合性研究,研發并應用高產高效的生態種養技術,建立具有梁平地域特色的生態農業發展技術體系。其次,要選擇自然條件不同的區域進行生態農業試驗示范,建立一批高科技、高效益、高水平、易操作、強輻射的“生態農業示范區”。再次,引進、推廣國際國內先進技術到梁落戶,促進梁平生態農業的發展。
5.爭取資金,健全社會保障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