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29 21:45:1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園林景觀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匾額
匾額最早見于南朝宋羊欣《筆陣圖》,具有文學形象的匾額始于中唐,宋后題額多擷歷代詩文名句而成。園林中的匾額主要被用作題刻園名、景名,陶情寫情詠景或頌人寫事,典雅含蓄,立意深邃,融辭、賦、詩、文意境于一爐,系詩情畫意于一詞,成為一種獨立的文藝小品。
匾額使物景獲得“象外之境、境外之景、弦外之音”,獲得靈魂和生氣,人們得以涵詠乎其中,神游于境外。如留園楠木廳懸有清代著名金石學家吳大澂篆書匾額“五峰仙館”,將人們的注意力投向廳南的湖石峰巒上,“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天秀出金芙蓉”,主人仿效的正是李白“巢云松”的風流。
匾額為游人點出景觀的美學特點,可“使游者入其地,覽景而生情文”,獲得綿綿無窮的深永意蘊。如避暑山莊“錘峰落照”、“西嶺晨霞”,觀朝暉夕影;避暑山莊“月色江聲”,賞月色波粼;拙政園“倒影樓”,看池中倒影;頤和園“玉琴峽”、耦園“聽櫓樓”,聽水聲淙淙;避暑山莊“曲水荷香”、獅子林“雙香仙館”、滄浪亭的“聞妙香室”聞鮮花馨香,等等。
寫意式的抽象題詠更催人遐思:擁翠山莊的“月駕軒”、滄浪亭的“陸舟水屋”、避暑山莊的“云帆月舫”,馳舫游之思;耦園的“宛虹舡”、拙政園的“小飛虹”、“依虹亭”,騁彩虹之想。點出了虛實相濟的園林欣賞空間主題,為風景傳神寫意。
匾額升華了創作情感,耐人品味、涵詠,給人以種種美感:
哲理美。留園書房額“汲古得綆處”,短繩難以汲取深井之水,汲取古人深遂的學問,也必須找一根長繩子。網師園“集虛齋”,“惟道集虛,虛者,心齋也”,出《莊子。人間世》,只有修持真道,才能至虛靜空明的境界,才能使自己成為完全保持自然性的人。圓明園“坦坦蕩蕩”,擷《易經》“履道坦白”和《尚書》“王道蕩蕩”之意,表達帝王愉悅坦蕩的心態。圓明園“魚躍鳶飛”、留園“活潑潑地”,都是講天機活潑,怡然自得的心理。哲理盎然。
理想美。有政治理想:帝王希望“天樂人和”(頤和園)、“萬方安和”、“九洲清宴”(圓明園)、“四海承平”(頤和園);有社會理想:士大夫愿意在“小桃塢”(留園)、“人境廬”中,采菊東籬,“悠然見南山”(拙政園、獅子林的“見山樓”),登東皋舒嘯(留園“舒嘯亭”),愜意地成為桃源子民;有宗教理想:或入“別有洞天”(拙政園半亭額)、“小蓬萊”(留園)、“方壺勝境”(圓明園),成方外仙客;或在佛國勝境“月地云居”(圓明園)、“四大部洲”(頤和園),大做夢中佛事;或在“參禪處”(留園)“面壁”(怡園)修行,參悟“亦不仁”(留園)法門;或夫婦“枕波雙隱”(耦園),眠云臥石(退思園“眠云亭”),與清風明月為伍(拙政園“與誰同坐軒”),扁舟一葉,江海寄余生(“不系舟”、“網師園”等),象莊子般濠梁觀魚、濮水釣魚(留園“濠濮亭”、北?!板╁чg想”)。
人格美。帝王追求“淡泊寧靜”(圓明園),注意“澡身浴德”(圓明園),景仰嚴子陵之風范如“山高水長”(圓明園),要學習三代有道明君,“山仍太古留,心在羲皇上”(承德山莊“靜含太古山房”),選賢任能,君臣和諧,如周代召、成卷阿之游(東宮“卷阿勝境”),常念創業之艱,感到熱去涼來(頤和園“無暑清涼”);文人追求人格完善,懷冰握玉(拙政園“玉壺冰”)。
人倫美。娛親的“豫園”、愛侶的“耦園”、兄弟怡怡的“怡園”,以及“敦宗”、“睦族”、“宜家受?!保í{子林)等。與朋友“詩酒聯歡”(耦園“載酒堂”)、聚飲于南雪亭梅花下(怡園“南雪”)等。
樸野美。頤和園如意的“樂農軒”、“豳風橋”、延賞齋、蠶神廟、織染局、水村居等,圓明園的“多稼如云”,一片田園風光;承德山莊有占地58公頃的天然草原、“萬樹園”,占地440公頃的山區,深山密林,一派天然野趣。私家園林中也有反映田園野趣的題名,如拙政園有“勸耕亭”、“菜花樓”,蘆荻、葦葉,棚架、花徑,一派田園風光。明祁彪佳的寓山園建有山村“豐莊”、“豳圃”,種有桑樹、梨、橘、桃、杏、李等果樹。展現了優美的耕樂圖。
園林許多門洞磚刻題名,大多是四字分刻兩首,或刻在門宕的正反門楣上,也有三字、四字的,文采飛揚,內涵豐富:點景、引景:如“入勝”、“通幽”;點出廳堂方位特色:如“迎旭”(東)、“延爽”(西):“東甾”、“西爽”。抒情寫志的:如“可以棲遲”:“巖扉”、“松徑”:“緣溪”、“開徑”等,大多典故出自古詩文名句,耐人咀嚼玩詠。當然建筑物本身還必須具有一定的符合這種取之象外的藝術氛圍,詩境和物境相通,才能使審美意境溶為一體,從而獲得綿綿無窮的深永意境。
中國寺廟園林匾額,帶有題撰者主觀認識與情感的題額,也都頗富文學色彩。如四川云陽張飛廟壁匾“江上清風”,刻畫了寺廟臨江坐落的別致布局,醒人耳目。有的題額巧妙地包容了許多內容,如杭州靈隱寺“靈鷲飛來”匾,兼佛教盛事和寺前飛來峰,言簡意賅,催人遐思。其他如“養心若魚”、“即景遐思”(四川成都武侯祠水榍、愛樹山房匾額)、“香國莊嚴”(云南晉寧盤龍寺)、“風流天下聞”(云南通海秀山武侯祠殿匾)等,或刻畫情感,或描寫環境,或蘊涵哲理,也足令人回味。
懸掛在廳館楹柱上的叫楹聯。它是隨著駢文和律詩成熟起來的一種獨立的文學形式,融散文氣勢與韻文節奏于一爐,淺貌深衷,蓄意深遠,既具工整、對仗、平仄、整齊對稱的形式美,又具抑揚頓挫的韻律美、寫景狀物的意境美和抒懷吟志的哲理美,是具有民族傳統性的一種文學樣式。
人文景觀的聯對,評說歷史人物,數語關情,使人感發懷古幽思。如蘇州滄浪亭原有清。齊彥槐的一幅對聯:
四萬青錢,明月清風今有價;
一雙白璧,詩人名將古無儔。
出句化用宋。歐陽修《滄浪亭》詩句,詠滄浪勝景及蘇舜欽當年買園本事。對句歌頌了先后成為滄浪亭園主的詩人蘇舜欽和抗金名將韓世忠。名人名園,相得益彰。
園林中的風景聯對,寫景狀物,可“使游者入其地,攬景而生情文”,成為美育輔導的生動指南。如頤和園南湖島月波樓對聯:
一徑竹陰云滿地,
半簾花影月籠沙。
上聯特寫云影徘徊的園林竹徑,那叢叢幽篁、朵朵行云,幽雅、清朗、靜謐。下聯則將視線移往樓內:門簾半卷,可納天地清曠,花影月色嵌入窗框,恰成一幅朦朧清冷的圖畫。全聯寫景聚焦在虛景“影”上:竹影、云影、花影、月影,天地之“影”渾融,形象超妙,給人以無盡美感。
寫景的對聯妙在切景,移他處不得,方稱佳構,如網師園“小山叢桂軒”北窗對聯:
山勢盤陀真是畫,
泉流宛委遂成書。
對聯懸掛在“小山叢桂軒”北面正中一扇正方形大窗的兩側。窗外假山一角恰如鑲嵌在窗上的一幅天然畫圖:但見山勢盤旋曲折,喬木叢生,畫意橫生。東側引靜石拱微形小橋下有一狹長溝壑,水流蜿蜒遠去?!巴鹞币辉~又恰為傳說中夏禹得金簡玉字之書的山名,寓變化于工穩之中,想象豐富而奇妙。
有的對聯緊扣園名內涵,也頗耐咀嚼,如避暑山莊有條對聯:
六月無暑,九夏生風;
峰回路轉,曲徑通幽。
上聯扣“避暑”之意:六月徐徐清風,毫無暑熱,清爽可人;下聯切“山莊”之景:山峰重巒起伏,峰回路轉,曲徑通幽,花木深邃,一片清涼世界!讀之頓覺遍體生涼。
園林對聯大量的是古代知識分子攬景抒情之作,可以使今人洞見古人的情感世界;如網師園琴室對聯:
山前倚杖看云起,
松下橫琴待鶴歸。
聯語將言志、抒情、狀景交融為一,充滿佛理禪機,表現出一派高人逸士那種脫離塵世、浮游于萬物之表的心境和隱適情調,意境淡遠怡美。上聯與唐。王維《終南別業》詩中的“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同一韻致;下聯則有宋。坡《放鶴亭記》的神采:“鶴歸來兮,東山之陰。其下有人兮,黃冠草履,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余以汝飽,歸來歸來兮,西山不可以久留?!比嗽诖笞匀恢?,任意停留觀賞那山光、松影、飛鶴、白云,清閑愜意,悠然自得。倚杖、橫琴,風神超邁。
有些園主自撰聯,或抒情,或敘事,或寫景,或寫景抒情結合,別有一種人文的美感。坐落在廣東梅州市楊桃墩小溪邊的“人境廬”是清著名詩人黃遵憲私園,自撰對聯一幅,懸于庭:
三分水,四分竹,添七分明月;
五步樓,十步閣,望百步長江。
上聯寫園中山水、植物以及自然風月,下聯寫園內的建筑及遠借長江之景色。聯語巧用基數字連接,虛實之景相互映襯,“七分明月”、“百步長江”,給人以境域浩淼聯廣宇的開闊之感,同時感受到主人欣喜自得的心情和開朗的襟懷。
名人名園,對聯往往映照出名主人的影子,如南京袁枚的隨園,有這樣一條對聯:
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
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
上聯用王羲之《蘭亭序》中句描寫隨園園景美色,下聯寫在這樣的園林美景中可以盡情飽攬中國古代的經典著作,全聯并未一字實寫園景,而是以虛補實;以古人名句相襯、以園主的飽學相映,既突出了名園幽雅宜人的環境,又令人相見著名文人袁枚的風采。
園林中有些對聯在技巧上頗下功夫。有采用雙關、象聲、疊字,或者嵌字、拆字、回文等形式和修辭手法,含蓄又俊逸,既成為一種清新奇巧的文化娛樂,人們又不禁為它的新穎構思和深遠意趣所折服。
如怡園石聽琴室一幅嵌字聯:
素壁寫歸來,畫舫行齋,細雨斜風時候;
瑤琴才聽徹,鈞天廣樂,高山流水知音。
聯語為園主顧文彬從辛棄疾詞中集出。上聯寫隱逸之趣,跌宕瀟灑;下聯以琴為中心,室內主人彈琴,窗外二石聽琴,高山流水得知音,且嵌進“聽琴”二字。既表達了園主的造景意圖,又顯得典雅、宛轉,韻味澄淡。
上海豫園對聯:
鶯鶯燕燕,翠翠紅紅,處處融融洽洽;
風風雨雨,花花草草,年年暮暮朝朝。
這是一幅回環聯,仿杭州西湖花神廟聯,順讀、倒讀都合韻律,自然流麗。全聯用十四對疊字組成,節奏鮮明,如美玉雙叩聲聲入耳,極富音樂感。聯文把形、色、聲、情集于一體,以狀艷冶之景;由于聯中語詞來自人們熟悉的詩文,這些詩文意境也增加了聯語的韻味和涵量。
拙政園荷風四面亭抱柱聯:
四壁荷花三面柳,
半潭秋水一房山。
此聯出句仿濟南大明湖歷下亭劉鳳誥所撰名聯,對句化用唐。李洞《山居喜故人見訪》詩名句,有移花接木之妙;巧蘊“一、二、三、四”之數;描繪了四季之景;且切合此亭之景。
著名的溫州江心寺聯以同音假借的手法,寫出了妙趣:
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
潮長長,長長長,長長長消。
水是生命之源,在物種起源到發展,都離不開水的痕跡。親水是人的天性,也是人與自然對話的語言。在中國的傳統園林之中,有“無園不水”的說法,“山水相依”“依山傍水”等,都是中國傳統園林建造的基本規律。濕地景觀就是利用現代的生態學原理和園林設計手法,重建和保護濕地生態系統用藝術的表現手法再現濕地景觀的自然風光,給民眾提供親水、娛樂的場所。
2濕地景觀的作用
2.1凈水排污
城市濕地景觀對凈化環境有一定的積極作用。隨著城市化的逐步加速,有些城市的環境污染是非常嚴重的,而濕地資源可以通過其生物多樣性改善水質。我國目前常用的是水平潛流濕地和表面流濕地,這兩種濕地景觀對改善水污染效果顯著,且價格低廉。
2.2調節氣候
調節區域的氣候,可以提高城市的環境質量,減低城市的熱島效應。相關科學數據表明,濕地中含有的炭素占陸地生物圈的35%,《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濕地公約》都強調,濕地對區域氣候的調節具有顯著作用。濕地中,植被葉面的水分蒸騰作用和其水分蒸發,都使得大氣和濕地間不斷進行物質和能量的轉換,由此帶動周邊氣候的轉變。
2.3保護生物多樣性
濕地的生態系統結構是非常穩定并且復雜的,濕地是遺傳基因的倉庫和許多生物演替的場所。自然濕地不但是水生動植物的生存場所,還為許多珍貴的瀕危物種提供了生活環境為許多水禽提供了棲息、遷徙、繁殖的場所。所以說,濕地是當之無愧的“物種基因庫”。
2.4豐富園林內容
過去,大多是園林景觀設計都是不太重視濕地景觀的,即使有些許水景,也沒有發揮濕地生態系統的作用,因此,其園林設計主要是針對陸地而言。而濕地景觀的形成,使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的設計范圍擴大到了地球第二大生態系統,并擴寬了園林理論的研究范圍。目前,全世界的園林景觀設計的潮流趨勢就是復興城市濱水區以及保護人類生存環境。從大量成功的園林設計案例來看,要建設城市濱水區和濕地景觀,不單單需要大量的綠地建設,還需要根據濕地生態系統固有的特性來進行綠化。不單單要種植水生濕地植物,還要改善其水底生態,充分發揮濕地景觀的作用,改善城市的生態環境。
3濕地景觀在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3.1應用形式
濕地景觀改善城市環境的作用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因此,在現代園林景觀設計當中,濕地景觀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當自然條件充分的情況下,有一定積水量的區域,可以建立濕地公園和濕地保護區。這些區域不需要過多的人為改造,主要以保護為主,使其成為改善城市環境的“衛士”。而人為建造的濕地景觀,是模仿生態系統建立的濕地景觀,引入濕地生物,將景觀設計和凈水排污結合到一起。人工濕地不受地域的限制,更具靈活性,可以廣泛運用于城市公園和居民社區。
3.2應用方法
濕地具有生物的多樣性和空間的復雜性,這樣一個特殊的生態環境決定了濕地景觀的設計并非那么容易的[1]。濕地景觀的規劃和設計涉及到生態學、社會和濕地學等多方面的知識,并要遵循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方能設計出生態系統穩定、景觀效果優美的濕地景觀。
3.2.1對于天然濕地,保護為主要目的許多城市都擁有生態條件比較好的自然濕地,是人們休閑娛樂的好場所,但伴隨著無限制的開發,已經遭受到一定程度的人為破壞。所以說,在天然濕地的設計中要遵循保護為主的原則,避免過度開發。以生態設計作為指導思想,在充分發揮濕地潛能的同時,保護濕地的完整性。在天然濕地景觀的設計之中,要合理利用現有資源,盡量圍繞水域建造生態長廊,適當增加其休閑娛樂的功能卻不影響生態,既滿足人們親近自然的需要,又避免了人們對自然的破壞。
3.2.2豐富人工濕地的植被景觀濕地景觀設計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植物景觀設計。我們應該充分運用大自然教給我們的知識,對植物進行合理配置。應該根據不同的水深和土壤含水量進行不同的選擇,建立物種豐富的濕地群落,形成生態系統穩定的濕地景觀。水生植物對水位的要求差異很大。大多數濕生、沼生植物只需要20~30cm的淺水、浮水和挺水植物所需水深一般為30~100cm,而水生高等植物則經常分布在100~150cm深的水域內。一般選用季節性變化明顯、體態優美的耐水濕植物來裝飾濕地岸邊,結合地形輔以灌木和喬木形成錯落有致的濕地植物。另外,在淺水區普遍選擇蘆葦、荷花等發達的莖葉類植物,用于凈化水源,美化環境。而在沼澤區經常種植鳶尾和菖蒲,不同的色彩、花期、品種搭配,與岸邊的植物相互呼應。需要注意的是,種植這些植物要和水域大小成比例,密集的種植是不太適宜的,但可以用多叢片狀的種植方式。而考慮到濕地景觀凈化水源的作用,所選擇的植物應該具有容易管理、凈化性高、抗逆性強等特點,運用時充分考慮到植物的更替和多重景觀的變化,才會達成美觀舒適的濕地景觀。
3.2.3對城市濕地資源進行合理規劃由于城市的環境質量在迅速下降,合理規劃城市的自然資源并加以保護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一些城市利用濕地資源來進行現代園林景觀的建設。但是,當城市的濕地景觀規劃不合理時,不僅影響了城市的環境質量,也破壞了濕地自然資源。在城市發展規劃之中,要重視對濕地自然的規劃和合理利用,結合城市的實際,增加城市建設和濕地景觀的協調性。首先,應借鑒中外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成功案例合理利用資源。城市的濕地資源不僅為市民提供了一個親近自然的好去處,而且擁有凈水去污、調節氣候等作用。在規劃設計的過程中,應該充分考慮到濕地景觀的生態作用[2]。其次,濕地景觀的規劃應該考慮到其價值和觀賞作用。開發利用城市濕地資源,也應該將其融入城市規劃發展,科學結合起來。對于城市中的濕地景觀,要進行定期的清理和凈化,避免人為污染對其的破壞。
4結論
案例位于木蘭溪的下游,全長共約3km,呈東西走向,沿溪岸進深約30~150m,總用地面積約28hm2,地勢北高南低,高差約4~9m;場地內有4條泄洪溝渠,東段有一座的金鳳橋,橋頭為規劃的工藝文化街及工藝博覽城;中段設有防洪堤;西段沿岸是大面積的低洼地、灘涂地,擬規劃成集休閑、娛樂、健身為一體的濱水綠帶,作為城市公共開放的活動空間。
2規劃中建議優化的部分
2.1交通組織
案例北面為城市主干道,設計師在南面臨木蘭溪處規劃一條濱溪主園路,中部規劃一條次園路,主次園路之間、次園路與城市干道之間穿插一些支路,形成環形游覽路線。規劃充分考慮了人的親水性,但容易形成人車混流,次園路與城市干道之間的景觀游覽路線不連貫,且各級園路頗為“一馬平川”。
2.2功能布局
案例規劃為健身運動區、工藝文化展示區、休閑娛樂區和濕地生態體驗區四個平均的功能區,雖然符合城市公共綠帶的定位要求,但各功能區布局過于均衡,沒有明確的分隔與聯系。
2.3景點設計
如家具印章、組合榕樹、風水球、12生肖雕塑等等(見圖1),造型巨大,成本高。
3提出建議
3.1梳理交通組織,加強園路在景觀空間變換的向導作用
園路是園林規劃的骨架,合理的園路組合是園林景觀空間分隔的基礎,其重要性不僅表現在聯系各個景點,還在于對游人心理的暗示和對游覽路線的引導,后者可使整體景觀達到移步換景、以小見大、以少總多、以有限表達無限的觀賞效果。如蘇州留園長達50余米的曲折走道,就成功的“引誘”了游客,做到了“曲徑通幽”、“峰回路轉”,成為古典園林中的藝術典范。因此,在未來仙游“新中式”園林的設計中,建議設計師提高對園路規劃的重視,加強園路在景觀空間變換中的向導作用,做到藝術上意境與功能上目的性的有機結合。以案例為例,設計師可考慮在尊重現狀地形地貌的基礎上,在中部規劃一條主園路(6~8m的鋪裝路),連接各個景區;南面臨木蘭溪結合慢行系統布置濱溪綠道(3~4m的組合木棧道)來滿足游人的親水性;為了保證人車分流,在北面臨城市主干道輔助開設一條連接到主干道的園務道[1](3m的裝飾性混凝土路),以便于區別內外交通和養護管理等需要;在此基礎上,根據各個功能區的不同需求,縈紆一些的林蔭道、休閑小徑、健康步道(0.6~1.5m的自然石板路、礫石路、鵝卵石路等),并適當地創造一些轉折和起伏,結合各種不同的廣場,組成“環網式”的交通系統。又因案例為狹長的地塊,導引游人的游覽路線就成了交通組織重中之重的任務。最直接的方法自然是利用不同的指示牌對游覽路線進行指引,也可通過交叉口置景石、景墻、花架及植物群落的圍蔽、開合,或在三岔口位置形成對景等對游人進行潛移默化的導向,讓游人不知不覺被“迷惑”到景區中去。
3.2彩(襯)云烘月,突出主景區及主景的特色
景區有主景區和次景區之分,各個景區內又有主景和次景之別,正是因為這種“尊卑有序”的區別,一座園林方能如一首優美的詩歌般,有開場、有醞釀、有還有讓人回味的余韻,在未來仙游“新中式”園林的設計中,建議設計師著重繼承古典園林這一精華,突出表現主要特色的主景區。以案例為例,各功能區布局均衡,景點分布較散,使得案例主景區及主景不明顯,規劃就缺少了特色。建議設計師可考慮發揮古典園林中“借景”的表現手法,在中部工藝文化區規劃大型的文化廣場,將已建成的古典工藝博覽城和規劃的工藝文化街組織到規劃中,成為案例的主景區;廣場周邊的綠化可考慮種植有古典工藝氣息的樹種如降香黃檀(花梨木)等,圓形廣場內可利用不同的鋪裝進行分層,中心為方形的文化圖案(如仙游九鯉飛升的圖案等),體現“天圓地方”的古韻情懷;臨木蘭溪側布置用古典元素鏤空(如云紋、竹、梅等)的波浪型連續景墻,把木蘭溪的水影、溪對面山體的綠屏也組織到主景區來,形成豐富的多層次園林景觀。
3.3將古典園林的“情境”造園手法加以發展,與仙游特色工藝、獨特文化相融合,營造具有仙游地域特點的“新中式”園林
(1)仙游“新中式”園林景點布置應體現出地方工藝文化特色,并挖掘和發揚更多的地方特色文化。鑒于仙游濃厚的古典家具氛圍,設計師在考慮景點布置時,建議應因地制宜,園林風格統一展現本土文化,以工藝文化作為基調,繼承古典園林“山水繪畫”的理念,認真把握景點的布置尺度,何處“攢”,何處“亂”,何處“線”,何處適當“留白”,做到“淡妝濃抹總相宜”的景觀效果。同時,設計師還可以挖掘仙游更多的特色文化如在鋪裝圖案設計上融入九鯉文化,在花架上融入根雕文化,在道路小品中融入石雕文化等,既保持工藝文化基調不變,也增加了地域文化的內涵。未來若條件許可,可考慮串聯整個仙游縣城文化,通過現有的環山區公路及濱溪慢道,以九鯉文化景區為主園,木雕、石雕、古典工藝、油畫、紅色文化等各為次園,園中再設具體的景觀園,園園相接,園園呼應,讓景蘊情,情生意,意添景,情境交融,建獨樹一幟的文化園林景觀。(2)“新中式”園林應繼承和發揚古典園林中空間效果應用。未來在仙游園林景觀設計中,建議設計師著重繼承古典園林造園手法,深入思考并施展才華加以展現:可通過對園林建筑、園路、水體、小品、植物群落的有機組合,在限定的空間內人為的制造出各種曲折回旋的變化空間(如圖2),從視覺上突破實體空間的局限性,保持游人高昂的游覽興致,打造出“雖由人作,宛若天開”的現代式古典景觀空間。虛實對景框景障景圖2“新中式”園林中應用古典園林空間效果(3)對傳統古民居進行簡化提煉,構建“新古典”園林建筑。仙游的古民居精致絢麗,精美的文武脊(燕尾脊)、豐富的幾何墻面裝飾、獨特的檁頭瓦和美麗的菱形歇山山花,都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是閩南建筑中的翹楚。建議在今后的園林規劃中,即使園林建筑風格根據設計要求需靈活多變,但在如屋脊、墻面裝飾、墻身等房屋的細節上有意識地保持傳統民居形式和風格特征,形成地域特征鮮明的“新古典”建筑,傳承地方文化。(4)加強園林景觀細部對傳統符號的提煉和運用。古典工藝家具本身就是一種將傳統符號用抽象或簡化的手法鑲刻于家具上的手工業,傳統符號有:福、祿、壽等吉祥文字;中國結、窗花、祥云、太極等民族圖案;貔貅、雙魚、蝙蝠等吉祥物;牡丹、石榴、松、竹、梅等寶相植物等等。筆者認為,這些經過提煉和概括的傳統符號,散發著獨特的古典工藝文化魅力,如果設計師能夠在園林規劃中加以運用,或將其鑲刻于園林景觀中的細部,如在景墻、廊架、景亭、地面鋪裝、座凳上,或以雕塑小品的形式出現,或與燈飾相結合等(如圖3),是最能體現古典家具特色,表達古典工藝氛圍的手法。如在木蘭溪景觀帶中,可考慮在適當的地段,通過古典元素符號的變遷,來演繹古典工藝家具從明代的簡練淳樸到清朝的精雕細刻到民國的中西合璧再到現代的形散神聚的發展,不僅是能體現出仙游獨一無二的園林景觀,也是記錄地方歷史文化的一種絕佳途徑。
4結束語
廣義的構成藝術是指所有依照主觀觀念來進行的、理性的拆分、組合而形成的具有意識形態性質和形式形態性質的藝術形式。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觸到的聲音、繪畫、文字等都屬于這一范疇。狹義的構成藝術指在藝術設計領域中的平面構成藝術、色彩構成藝術以及立體構成藝術。當前也有人把光影構成和聲音構成也歸入構成藝術的研究領域。構成藝術作為現代設計教育的基礎理論,是指導設計者如何利用某個或某些元素進行美的創造,研究形式美的構成規律的重要課程。概括而言,構成的本意就是“組合”“拼裝”,構成藝術其實就是“組裝”藝術,這個一過程的進行需要注入主體的主觀意識,并能夠帶給主體審美的愉悅。構成藝術的源頭可以追朔到人類文明的萌芽時期。人類的祖先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為了適應嚴酷的自然環境、抵御攻擊,發明了各種簡陋的工具。而這一過程是人類在觀察自然、改造自然的基礎上進行的,是有目的、有意識地組合拼裝行為,實踐過程中注入了人類的主觀創造意識,成為構成藝術的最初源頭。另外,原始文字、原始建筑以及原始化妝術等都是構成藝術的最初表現形式。構成藝術作為設計藝術的系統理念則起源于20世紀俄國的構成主義運動。構成一詞最初來源于“構成主義”。“構成主義”是20世紀初在俄國開始的前衛藝術運動,受到未來主義和立體主義的影響,是藝術流派的一種?,F在我們所講的構成藝術屬于設計和藝術的應用技術科學,它既非一種流派,也非一種風格,而是一種科學的、基礎的藝術設計思維方法。構成的概念從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就開始出現,無論是藝術設計還是繪畫,都主張放棄寫實的傳統,代之以抽象的表現形式。這種構成觀念經過俄國的構成主義、荷蘭的風格派、新造型主義,以及在理論推進中影響最大的德國包豪斯設計學校的持續創新中,逐漸從新的美學觀念和思維方式創立起一個全新的藝術原則。
二、構成藝術如何應用于現代園林景觀設計
構成藝術的基本要素包含點、線、面,另外還包括色彩與紋理。在園林風景設計中,把點、線、面等概念性的元素相互疊加,構成具有嚴謹邏輯的幾何圖案,物化為現實存在的植被、道路、景觀等,就是對構成藝術的基本應用。園林當中的樹木、山石、雕塑等獨立存在的東西可以被看作點,道路、溪流等帶狀出現的對象可以被看作線,草坪、廣場等大面積存在的景觀則是構成藝術中面的運用。園林中的小品景觀,通過點、線、面交叉運用,成為立體構成藝術的設計成果,能夠恰當地表現整個園林的節奏與韻律。設計者還會將色彩融入景觀布置之中,以抽象的造型來使整個園林產生協調舒適的氛圍。
(一)點元素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的運用在園林設計中,點元素可說是最微小的設計單位,但其作用卻不可低估,常常會起到畫龍點睛、升華主題的作用。雖然我們將其稱為“點”,但在實際運用中,“點”可以是一個圓形、三角形、正方形、橢圓形等,具有各種形狀和一定的體積。另外,一些小的雕塑、花草等的點綴也可以說是“點”的運用。恰當運用“點”的布局裝飾作用是園林設計師創造技巧的展現,其常用手法有如下幾種:陳列方式、自由方式、放射方式、旋轉方式、變異方式等,不同的布局手法會產生迥然相異的的視覺效果。點元素可以給我們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例如園林景觀中的孤植、片植、群植、假山等都可以通過“點”的形式體現在平面構成中,這些點元素的設計可以給人帶來一種豐富多彩的感覺。點元素的運用常常輕松、隨意,非常多元化,可以多角度體現設計師的創造力和審美意識,帶給觀眾眼前一亮的愉悅觀感。點元素的運用并非單純的、孤立地存在,而是可以和其他設計元素相互配合、交錯,為整個園林的氛圍營造和諧、錯落、富于韻律的美感。
(二)線元素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的運用線元素在園林景觀設計中指一切帶狀的景觀,如林中小路、綠植組成的籬笆、蜿蜒的溪流等。線又分為曲線和直線,曲線包含弧度曲線和幾何曲線;直線則可以分為垂直線、水平線,還有斜線,。不同的線條帶給觀者的審美感受不同。相比點元素來說,“線”更富于情感內涵和立體審美感受。如,平直的線給人以莊重肅穆之感,相對安靜呆板,相反,曲線就給人以自由流動、婀娜柔美之感。所以這兩種“線”常常運用于不同的園林風格營造中。比如在烈士陵園中,往往更多運用直線,以營造肅穆莊嚴之感。在其他日常游玩的園林景觀中,則更多運用曲線,營造曲徑通幽、閑適自然的園林環境。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線元素的長度、寬度、色彩、位置等的不同會呈現出不同的視覺效果,在具體的園林設計實踐當中,設計師要根據不同線性元素的不同特性,進行調配、運用。
(三)面元素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的運用如果說點和線是園林景觀設計中的點綴,那么能夠展現園林整體風格的就是“面”了。“面”主要包括大面積的草坪、開闊水面、廣場等。面可以規劃成各種形態,比如:圓形、菱形等形狀,不同的面還可以交叉、錯落、重疊,營造豐富的表現力。在進行設計時,要因地制宜、著眼整體,與點、線緊密結合,才能創造出有效利用園林資源的環境,產生和諧優美的整體感覺?!懊妗钡膶嵸|是點與線的結合,是點、線疊加的整體表現。由于“面”在園林中所占比例相對較大,所以對整個現代風景園林的整體風格產生著決定性的影響。在風景園林設計中,“面”的具體應用也可以分為“大面”和“小面”。在“大面”的景觀規劃設計中,首先要考慮園林的整體規劃風格和園林的功能,制定出相應的規劃方案,將不同的設計要素進行有比例地協調分配,突出園林的整體風格。在基本元素的構成應用中,因為設計規劃方式不同,表現出不同的審美效果。同直線與曲線的效果一樣,直線形的“面”給人一種簡潔有序、規整嚴肅的美感,曲線形的“面”則表現出圓潤舒適、活潑靈動的視覺體驗。“小面”則常指景觀墻、小水池、影背墻等設計元素,起立體裝飾、營造錯落感的作用,用來襯托園林的整體風格,為游客提供可供賞析的小情小景。色彩與紋理也是園林設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他們存在于園林的各個布局之中,與點、線、面相互融合,烘托園林的整體氛圍。色彩是最直觀的元素,不同的色調營造完全不同的氛圍。白色給人以圣潔高貴、冷清寂靜的感覺,黑色則讓人感覺莊重壓抑,綠色活潑舒適、紅色熱烈奔放等等。在運用色彩元素時,需結合園林整體風格予以變化和融合,在整體協調一致的前提下,力求營造變化,避免呆板的平鋪直敘。園林設計是一門綜合的藝術,不僅包含著景觀方面的藝術構成,還包括一些公共服務設施的安排。例如,園林中的洗手間、垃圾箱、停車場以及商品服務中心等,作為公共服務設施,不但要讓其美觀精致,同時要兼顧其更為重要的實用性要求。服務設施應合理布局,服務半徑應完全覆蓋整個園林。在外觀設計上也要和園林的整體風格相一致。
1.1園林景觀規劃中主題表達的重要性
利用景觀來凸顯主題是園林景觀規劃的最終目的。園林景觀的規劃通常是圍繞一個或多個主題來進行,其靈魂和精髓均需通過主題來體現,因此,主題的鮮明與否直接決定著園林景觀品質的好壞。園林景觀的規劃者在最初設計時,往往會花費大量精力來突出設計整個園林的主題。因為雖然現實空間是有限的,但精神空間卻是無邊的,對于園林設計來說,其主題就像文章的中心思想,只有主題明確,才能優化組合中各設計要素,使園林的整體品質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園林景觀建成后,主題便是游客參與游園的線索,因此,只有將不同游人的不同游園需求融合進園林景觀中,使其符合大部分游人的審美要求,園林才具有真正意義上的價值。
1.2園林景觀規劃中文化表達的重要性
園林景觀作為一種特殊的建筑符號,不僅要滿足其自身應具備的各種功能,還承載著文化傳遞的職責,從側面反映著整個社會的發展進程。在欣賞優秀的園林景觀時,人們往往可以感受到一種言之不盡的意境,而真正帶給游人這些深刻感受的不僅僅是園林景觀中具體的雕欄畫柱,而是游人將自身的生活經驗、文化素養和思想感情移情于景之后,體會領悟到蘊含在這些雕欄畫柱之中的文化內涵和人文價值。園林設計只有被賦予了深厚的文化內涵,才能成為值得被傳承的優秀設計。一些有名的園林景觀,其設計規劃往往氛圍融洽、意境豐富,在有限的地理空間中發揮出無限豐富的精神文化內涵。例如北京皇家園林,其建筑風格多變,色彩豐富,規模宏大,盡顯帝王氣派,園林中考究的園林構造和房屋結構,很好地展現出了當時我國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思想。因此,在進行園林景觀規劃時,不僅需要考慮園林自身的特點,還需要結合當地傳統民族文化特色,才能賦予其具有特殊意義的主題,為園林景觀的規劃增添色彩。
2、園林景觀在主題與文化規劃中存在的問題
2.1主題與文化成分不夠鮮明
在實際的園林規劃設計和建設中,由于部分規劃者的主觀傾向等各方面原因,設計元素過分強調“形式美”,盲目追求視覺和外觀刺激,導致有些園林景觀中被賦予太多主題,使其所要表達的文化信息顯得雜亂無章,大眾無心去探尋和挖掘其所想表達的文化內涵。還有部分規劃者片面認為建設大面積的綠地才是城市景觀園林建設的關鍵,卻忽視了其所服務人群的真實需要。例如,很多大廣場大樹稀少無處遮陽,缺乏必要的休閑功能,或者并未體現所在城市的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名人文化等文化主題,反而成為人與自然之間的阻礙。
2.2主題與文化和周圍環境不協調
盡管大部分園林景觀在規劃時已將景觀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統一考慮在內,但仍有部分園林景觀忽視了主題文化與周圍環境的融合,并未結合其所處環境的特點進行統一規劃,而僅僅將創新設計作為重點,使景觀所表現的主題與文化有失水準,無法詮釋城市生態環境,甚至還會對城市生態系統造成不利影響。2.3園林設計文化品味落俗園林景觀可以被看作是大型實體藝術品,其功能之一就是被人鑒賞。不同園林景觀規劃風格各不相同,有些讓人感覺華麗端莊,有些是寧靜清冷,也有一些讓人感覺舒適恬靜,這些不同的體驗都是由規劃者主觀注入在園林景觀主題與文化之中的。但是,現在不乏一些“媚俗”的園林景觀設計,有意或無意間營造出一種拙劣感,體現不出規劃者的審美追求,急需提高其文化內涵。
3、園林景觀主題與文化規劃策略分析
3.1園林景觀規劃應明確主題
在規劃園林景觀之前,常常會先根據園林整體定位確定主題,并依據園林所在城市的文化和基礎建筑類型來確定園林設計的風格。因此在開展設計工作之前,規劃者需結合設計現場實際情況進行前期考察和調研,結合當地文化和歷史特色,將生態環境、氣候等多項特征均考慮在內,有針對性地設計園林景觀的主題與文化,不管是整體設計還是細節處理,均應圍繞確定的主題與文化進行規劃布置,避免多個主題出現在同一園林景觀中。在規劃設計園林景觀的過程中,還需防止生硬地參考借鑒其他優秀設計,只是拼湊抄襲而沒有確定的主體成分,也不宜過于追求另類,不能符合大眾審美要求。
3.2園林景觀規劃應做到統籌兼顧
在園林景觀主題與文化的規劃過程中,為了更好地統一并突出其內在的主題與文化,就必須做到統籌兼顧,既要把握好整體設計,又要合理布局細節;既要尊重傳統,又要結合實際現狀合理創新;既要緊密結合當地的文化特色,注重歷史與現代文化的有機結合,也可借鑒西方同類型園林設計的表現形式,學以致用,設計具有當地特色的現代化園林。同時,規劃者還應了解研究大眾審美的標準,以科學嚴謹的態度去規劃設計園林景觀。
3.3園林景觀規劃應注重人性化設計
園林景觀設計和建造的目的就是為了給不同類型、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的人們提供游玩、休憩、交流的場所,其肩負著政治、文化、商業和休憩等多種功能,是城市人文風貌表達的窗口。由于不同類型的游人對園林景觀的功能要求不同,因此在規劃園林景觀的過程中還需充分考慮不同服務對象多樣化的需要,做到以人文本,體現對人的尊重和關懷。
3.4園林景觀規劃應注重與自然環境有機結合
在園林景觀規劃中,存在這樣一種現象,一部分規劃者單純側重于設計和建設,并沒有考慮園林整體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導致園林景觀建成之后才慢慢發現有些植物會影響城市的生態環境。因此,在設計園林景觀的過程中,不應只重視提煉主題與文化,也要注重對當地生態環境的保護。最好的解決方法是選用當地植物,既可以為打造具有城市特色的園林景觀打下基礎,又有利于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4、結語
成為一個地區鄉土樹種的植物都是經過長期的生態選擇存活下來的當地種群的重要組成者,對當地氣候的變化和生境條件等都形成了長期以來的地區適應性。鄉土植物是與外來植物相對比的一種稱謂,具有地帶性和非地帶性之分。其自然演替更新能力強、地域性強、分布范圍廣、代表性強,對當地氣候的變化反應敏感度差。鄉土植物的種種特性決定其在園林綠化中的地位。
2鄉土植物在園林建設中的經濟價值
經過長期的培育選擇,鄉土樹種的抗性和適應性是無可厚非的,只要通過科學的培育養護和合理配置,適應鄉土植物生長的自然規律,鄉土植物的觀賞性和景觀價值、經濟價值、生態價值等方面的價值便能充分體現。與外來種相比,鄉土植物同樣能夠展現良好的景觀效應,且成活率高。
3鄉土植物在園林建設中的后期撫育狀況
園林綠化的后期養護工作也是決定園林景觀營造成功與否的重要環節。植物生長具有周期性,只有生長穩定后才能形成穩定的景觀效應。所謂的鄉土植物就是土生土長的植物,對地區的適應性好,生長的穩定性好,扎根快,能夠在粗糙的環境下粗生粗長,在施肥、修剪、移栽、澆水等方面的養護技術已經很成熟。但引種植物的引種、馴化、培育、開發、推廣上都具有不穩定性,引種后在短時期內很難明確引種植物在被引種地的生活習性,所以,在后期的養護上對引種植物的光照、水分、溫度、土壤條件等各方面都要加強看管,尤其是適應性差的植物,不同季節的養護和管理更需要格外的小心。
4鄉土植物具有自我繁衍能力
鄉土植物被作為先鋒植物來應用栽培,是自然形成,具有自然性,而人工栽培植物的群落穩定性相對差,屬于近自然狀態。在水土保持、環境適應等方面與自然生態群落相比,優勢不足。論產生的生態效應,自然形成的鄉土植物更是優勢凸顯。由于對生長環境條件長期適應,使得鄉土樹種自我繁衍、自我更新的能力強,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既能很快生長成形,而引種植物只有在環境適宜的條件下才能繁衍。
5鄉土植物與景觀文化底蘊
規劃理念是貫穿于整個規劃建設過程的指導思想,對規劃起著統領性、方向性、約束性的作用,對導視系統的規劃亦是如此。導視系統設計是交叉學科,其中涵蓋了藝術、設計、建筑、規劃、心理學等學科。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導視系統已經成為一門獨立的成熟學科,廣泛地被應用在園林景觀與城市的規劃中。導視系統作為一個完善的信息傳遞規劃,可以分為3級,分別是一級景點介紹、平面圖信息及途徑的景點信息和位置等總體性的信息分類;而現有的很多導視系統的信息傳遞為平層傳遞,并未顯現出層次感,延緩了游客獲取信息的時間。蘇州園林是世界文化遺產,它是一張大名片,其實它可以囊括蘇州地區的所有園林,其中有拙政園、留園、獅子林、虎丘、網師園、怡園、耦園、滄浪亭等這些經典名園。當然也有一些沒有開放的小園林,比如蘇州古典園林。從一個大的角度去規劃,無疑是可行的,這樣一種整體設計的推廣,可以給人形成強烈的感官刺激,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在這樣的總體規劃中,也可以看到不同的主次關系,比如以拙政園、留園、獅子林、虎丘、網師園、怡園、耦園、滄浪亭等位于主要推出對象,其他次之。這種做法是較為可取的,可以讓人們直接了解到蘇州園林的經典所在。游覽過蘇州的人通常都會有所感嘆,會認為蘇州的園林都很相似,隨意游覽一處則可以以一代全。然而在仔細甄辨之余,每個園子都有其獨特之處,比如拙政園是蘇州園林中最大的,獅子林的太湖石形態各異,滄浪亭由一條獨特的長廊而著稱等。這些在蘇州園林的整體規劃中都沒有體現,游客看到的所有宣傳冊設計一致,沒有凸顯園林之間個體的顯著特征,正是這種整體設計上沒有考慮到游客觀看的層次感,而最終導致延緩了游客獲取信息的時間,從而影響了蘇州園林的整體形象。
2導視系統中的視覺設計
整個導視系統設計中的視覺設計部分是平面設計師負責的部分,大衛•吉布森稱之為“環境平面設計師”。而所有的信息與理念也正是由這個物質載體傳遞和呈現于游客,它是將其展現給觀者的一種手段和方法,也是一種使觀者與園區充分結合的通道,是一座園林景觀與游客的橋梁。它包括展示總體資訊的宣傳牌、DM宣傳手冊、園區內的警示牌、公共服務標識牌、有指示作用的標識牌等。設計大師安東•施坦科夫斯基認為,一套恰到好處的導向系統是內斂的,它能在人們需要的時候隨叫隨到,及時和準確地傳達信息,或者不動聲色地在一旁待命,絲毫不干擾訪者的視線。
2.1要遵循與園林景觀風格相一致的原則
導視系統設計不是園林景觀設計的附加物,它與園林景觀融合貫通,不可分割。因此,要注意設計風格的統一,以保證傳遞給游客一個整體的概念。以蘇州園林的留園為例,留園的導視系統設計整體呈現為古樸風格,與整個園林形成相映成輝的感覺,讓游客身在其中既能感受到它的存在,也不感覺孤立。
2.2設計字體應用與注意事項
字體設計是整體導視系統設計中應用最為廣泛的,它具有識別、警示和傳遞信息等作用,因此在設計中首先要注意根據不同功能進行設計,比如總體資訊性的文字設計(一般懸掛在入口處)應該以敘述性文字設計為主,又不失整體的設計感,在字體的選擇上以識別性高的字體為主,如黑體、宋體、標宋等字體系,不提倡使用時裝字體、變形字體及裝飾性字體系。而對于園區的宣傳掛旗則可以選擇時裝字體、變形字體及裝飾性字體系,因其作用的不同進行不同的設計,這可謂一條不變的法則。
3導視系統中的標識牌
3.1標識牌的視覺設計
標識設計是整個導視系統設計的核心表達部分,直接決定了整個導視系統設計的成功與否。科學合理的標識設計可以從心理上滿足游客對空間認知的需求,因此,標識牌的設計需根據消費者感覺、情感、思維、行動和關系的心理認知過程來進行,也就是“感官體驗、情感體驗、思維體驗、行為體驗和關聯體驗”的設計過程,所有的字體、色彩、版式等要素都要符合整體的心理認知過程,以便提高訪者的接受度和舒適度。
3.2標識牌的放置與觀者視場關系處理
“視場是指當雙眼注視一點時所能看到的范圍,它與目的物的距離成正比”所示,這是蘇州虎丘的憨憨泉標識,位于泉眼的后方1m處的墻上,距離觀者行走的主路大約有3m,也就意味著如果希望看清楚上面的信息,必須要繞道泉眼的后面。雖然石頭的刻文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不能完全代替標識牌,它只起到一個提示的作用,并不能讓人們從中了解到更為詳盡的信息。具有同樣問題的另一個例子是在蘇州虎丘的一個重要的道路指示牌。不論是從圓形門進來,還是由拍攝照片的位置走過去,這個標識牌都顯得位置隱蔽,不易被發現,距離道路較遠。視距的遠近對視野的影響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由此影響到了導視系統文字和圖形的辨認與識別。根據統計研究,公園導視系統設計者應該合理地規范導視牌的設置,滿足行坐立臥等多種姿態下人體視覺認知的要求,這樣才能真正的體現人性化設計理念。同樣的問題出現在蘇州獅子林,游覽過獅子林的人都了解,獅子林的出口在入園后的第一個大殿左方,筆者在這一位置大約停留了僅20s,便遇到3位游人詢問出口的位置。工作人員只能指著“出口”二字不厭其煩地進行解釋。如果能在進行導視系統設計時遵循人性化設計理念,以人的行為習慣、人體的生理結構、人的心理狀況、人的思維方式等方面為出發點進行整體設計,這些問題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3.3標識牌的制作材質的選擇
通常所見的標識牌材質有木質、石質、不銹鋼等質地的,當然,也有一些根據設計主題的需要來設計加工的特殊材質。在標識牌材質的設計與選材上。其一是標識牌的制作材質要與整體設計風格相一致。標識牌的制作材質也是設計主題和風格的體現和傳達,其質感可直接影響觀者的視覺感受;另外,設計主題與風格的統一,也會給游覽者帶來視覺識別上的便捷,亦即會給觀者帶來快捷識別的可能性與愉悅性。其二是標識牌的制作材質需注意與周邊環境的關系。標識牌制作完成之后需要放置在園林景觀環境之中,因此須考慮其放置地點對周邊環境的影響。比如周邊的環境以石頭材質為主,在標識牌的材質選擇上就應盡量避免相同材質,如果僅極個別區域屬于這類情況,也可考慮色系和設計造型上的不同,以達到易于識別、醒目的目的。如圖4所示,蘇州虎丘的入口指示牌很難被注意到,這樣的設計從視覺上來說,大大降低了視覺注意力,沒有起到指示作用。
4導視系統的品牌化傳達
導視系統是整個園林景觀的視覺窗口,目前大部分園林景觀中導視系統的設計沒有起到品牌理念與視覺傳達的作用,反而給人一種格格不入的感覺。如果希望避免類似問題,
1)導視設計理念應統一于園林景觀設計。理念決定了設計,也決定著設計的方向。不管是整體的園林景觀設計,還是在其園林景觀中的導視系統設計,都要遵循統一的設計理念。一般來講,導視系統設計延續了其園林景觀的設計理念,如若不能延續其理念的視覺表達,則可能出現其導視系統不能融入到園林景觀中的現象。
2)導視設計應結合園林的空間設計。以蘇州古典園林為例,其空間特點是開敞性庭院多以水面和山體為設計主體;封閉性庭院多配以平地和植物。因此,導視系統設計應針對不同的空間而進行不同色調和材質的設計,從而起到區分空間、提醒訪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