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3 15:14:3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廢水處理工藝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專項任務名稱 制藥污水處理
姓名 雷紅彬 專業 資源環境與城市管理 班級 06級 學號 47
一、 任務情況描述:
1.了解制藥類企業的廢水的特點、原水水質、水量及出水要求;
2.收集資料,分析不同處理工藝的處理效果及優勢和不足;
3.結合自己所在企業的水質水量實際,選擇合理處理工藝,并加以分析;
二、任務完成計劃:
2.23~3.13熟悉污水處理工藝流程、平面布置;熟悉各處理設施的功能、結構、工作原理、運行參數,查閱收集相關資料。
3.14~4.24理解運行參數含義,進一步掌握工藝設備處于良好運行狀態的措施,逐步能獨立操作分析,做好論文撰寫準備。
4.25~5.25 分析解決運行中出現的突發問題,進行論文撰寫。
5.26~6.07 修改論文,準備答辯。
三、計劃答辯時間:
XX.06.11~XX.06.14
實習指導教師(簽字): 系學生頂崗實習領導小組組長(簽字):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學生頂崗實習造紙污水處理專項任務書
專項任務名稱 造紙污水處理
姓名 專業 資源環境與城市管理 班級 學號
一、 任務情況描述:
1.了解造紙企業的廢水特點、原水水質、水量及出水要求;
2.收集資料,分析不同處理工藝的處理效果及優勢和不足;
3.熟悉自己所在企業的廢水處理工藝、操作參數及處理效果,并加以分析;
4.分析現有廢水處理工藝易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方案。
二、任務完成計劃:
2.23~3.30熟悉現有污水處理工藝流程、平面布置;熟悉各處理設施的功能、結構、工作原理、運行參數,查閱收集相關資料。
4.1~4.24熟悉自己所在企業的廢水處理工藝、操作參數及處理效果,并進行分析,做好論文撰寫準備。
4.25~5.25分析現有廢水處理工藝的易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方案,進行論文撰寫。
5.26~6.07 修改論文,準備答辯。
三、計劃答辯時間:
XX.06.11~XX.06.14
論文關鍵詞:化纖廢水,混凝,活性污泥
江蘇某化纖廠主要生產粘膠纖維,每天產生廢水量約5000m3。廢水成分復雜,可生化性差,水質波動較大,屬于難降解有機工業廢水。企業內原有一套以水解、氣浮及生化為主體工藝的污水處理設施,但該工藝流程長,效率低。因此,以節能減排為指導思想,對企業原有污水處理設施進行了升級改造。
1 廢水水質
企業生產廢水主要來自于化纖原液的制備和紡絲工段,為三部分,分別是堿水、酸水及精煉水。廢水水質監測結果(監測平均值)如表1所示。
廢水排放指標中,對COD實行總量控制,執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的一級B標準,COD<60mg/L。其余指標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 8978—1996)的一級標準活性污泥,其中,pH 6~9,總鋅<2mg/L,硫化物<1mg/L。
表1廢水水質、水量
Tab1 Wastewater quality & quantity
廢水
指標
堿水
酸水
精煉水
pH
11.3
2.3
6.7
COD/mg·L-1
4108
509
471
Zn2+/mg·L-1
-
200
17
S2-/mg·L-1
5
-
5.2
水量
1000
關鍵詞:畢業設計;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環境類專業;改革與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247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2909(2015)05013804
應用創新型人才培養是普通高等學校人才培養的方向,而實踐能力的培養是其關鍵環節之一[1]。設計、實習、實驗、科研活動等是實踐能力培養的主要環節[2]。其中, 畢業設計作為大學教學中最為重要,與工作崗位接軌的實踐性教學環節,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的需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3]。
市政、環境類專業包括給水排水科學與工程(原給水排水工程)、環境工程、環境科學等專業,均屬于綜合性、應用性、交叉性強的學科,學科體系和內容上有諸多交叉滲透,相似性強,因此其畢業設計也有很多一致性。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給水排水工程專業和環境工程專業自1989年招生以來,經過幾代教師的努力,形成具有學校特色的理論和實踐教學體系,畢業設計的改革取得了諸多成果。文章結合學校市政、環境類專業畢業設計的實際情況,對畢業設計存在問題進行分析,介紹市政、環境類專業畢業設計改革的實踐成果,為相關院校畢業設計改革提供參考。
一、 本科畢業設計存在問題
據調查,自高校擴招以來,本科畢業設計普遍存在質量滑坡現象 [4],許多專家學者針對畢業設計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大量
研究[5-7]。筆者結合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實際情況,查找畢業設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利于提高市政、環境類專業畢業設計質量。
(1)設計選題不合理,多為紙上談兵,與實際工程脫軌嚴重。許多高校仍在實行約束性選題方式,在選題范圍上必然存在過寬或過窄的問題,題目陳舊,與就業實際需求相去甚遠,不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和主觀創造精神。2006年之前,學校給排水專業畢業設計題目主要集中在凈水廠設計、污水處理廠設計和建筑給水排水工程設計。設計題目范圍較窄,而且很多題目都是假題假做或年復一年的課題重復,與工程實際的設計要求差距較大。環境類專業的水污染控制理論方向,在污廢水處理設計中,工藝方案大同小異,缺乏創新。水環境質量評價選題,多運用模糊綜合評判等數學方法代數即可,創新性和實用性較差。這些導致學生參加工作后,一時很難上手,滿足不了設計與工程單位對畢業生盡快進入工作狀態的要求,與應用創新型人才培養目標存在較大差距。
(2)高校連續10多年的擴招造成學生數量急劇增加,與師資數量不足、教師工程實踐能力缺乏之間存在較大矛盾,直接影響畢業設計質量。1999年擴招以后,市政、環境類專業教師每人指導學生人數在10~20人,造成指導教師精力投入不足,指導深度不夠,監督和考核不到位等現象。同時,為了解決高校教師短缺問題,引進的博士直接進入課堂授課、指導設計,沒有經歷助教過程,缺少實際工程經驗,加上科研指標的量化,高校青年教師在教學和科研雙趨沖突壓力下,往往忙于寫論文、申請課題,從而造成重科研輕教學現象,這也導致青年教師的設計指導質量不容樂觀。另外,隨著畢業生人數增多,與設計相關的圖書資料明顯不足,設計室更是無法保證,失去了教師對學生的有效指導和監督。
(3)學生設計精力投入不足,態度不認真,有的甚至抄襲他人論文等。部分學生忙于找工作,考研面試等,無暇顧及畢業設計。值得指出的是,學校鼓勵學生到已簽約工作單位結合工程實際完成畢業設計,雖然初衷很好,但從畢業設計成果看,部分學生沒有取得預想效果。另外,畢業設計中抄襲現象非常多。通常,學生畢業設計被安排在最后學期的10~15周,設計時間短,任務重,同時,學生常在答辯前才加班加點,匆忙拼湊,敷衍過關。甚至存在照例題套構筑物計算、圖紙網上直接下載等現象。
(4)學生雖然對水處理專業原理性知識有一些了解,但是對一些具體的構筑物卻很陌生且很難在大腦里構建出這些構筑物,而在認識實習、生產實習和畢業實習時,看到的也只是構筑物外貌,由于池體被水充滿,很難看到構筑物內部結構,因此造成設計思路不清晰,設計參數盲目選擇,給構筑物設計計算帶來很大困難。
(5)高校畢業設計管理工作有待進一步提高。雖然學校、學院都針對畢業設計制定了相應的管理制度,但在執行過程中,各級管理部門和指導教師存在執行不嚴格、不規范現象,從而影響了畢業設計的質量。另外,畢業設計一次性考核模式(指導教師給予學生學習態度分占20%、評閱教師給予設計成果分占30%、答辯委員會成員給予答辯分占50%),導致學生沒有改過的機會,也達不到人才培養的真正效果。
二、 提高畢業設計質量的實踐
相信筆者所述我校市政、環境類專業本科畢業設計存在的問題在其他高校同類專業,甚至所有工科專業都不同程度地有所表現。為此,探究解決高校學生畢業設計解決方法,真正提高畢業設計質量,進而提升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就成為當前畢業設計改革工作中的重要課題。針對目前市政、環境類專業畢業設計存在的問題,結合我校近年畢業設計改革的新做法、新模式、新思考,借鑒國內改革經驗,提出畢業設計具體的改革建議[8-10]。
(一)重視畢業設計選題工作
首先,擴大選題范圍。目前來看,市政、環境類專業設計題目范圍較小,與學生就業范圍有較大差距。從畢業生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去凈水廠和污水廠的學生較少,去建筑施工單位較多。環境工程和環境科學專業利用學校地礦特色,去各企業工作學生比重較大。結合學生就業單位特點設計題目,能提高學生的設計興趣。因此,最近幾年,在了解學生就業方向基礎上,設計多個選題方向,學生先選擇設計方向,再結合具體工作情況選題,效果較好。在原有凈水廠設計、污水處理廠設計、建筑給排水工程設計、區域水環境質量評價、工業廢水處理站設計基礎上,增加的設計方向包括:城市給水排水管網系統優化設計、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設計、建筑小區中水回用工程設計、建筑小區雨水利用工程設計、工業給水處理工程設計、給水排水工程(環境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及工程造價等方向。在工業廢水處理工程設計中,每年結合學生未來從事工作,進行了礦山廢水、皮革廢水、化工廢水、食品廢水、制藥廢水、鋼鐵廢水等多種廢水的設計工作,得到學生和就業單位的認可。
其次,注重設計的靈活性和實效性。目前盡管設計做到了一人一題,但與實際工程結合不足,因此,我們在設計中進行了一些新的嘗試。例如,從事建筑給排水工程設計的學生,與學校建筑學、土木工程、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工程管理、電氣自動化等專業學生共同組成設計小組,一起完成學校新校區圖書館、博物館、實驗樓等同一實際工程設計,設計完成后指導施工,真正實現了“真題真做”,避免了抄襲現象,而且鍛煉了學生的組織協調能力。針對軟件學得較好的學生,兩名學生共同完成同一設計,一名進行筆算,另一名編制軟件程序,兩者互相校正,共同提高;針對考研學生,指導教師讓他們參加所主持課題的實驗研究中,跟研究生一起完成論文,使他們盡早進入研究狀態。一些學生簽到工作后,單位希望去實習,做單位的實際工程設計,對此,我們實行企業和學校雙導師制度,單位負責學生在該單位的學習、生活等情況,校內指導教師負責開題、中期檢查、畢業答辯,以及與就業單位的聯系,定期檢查學生畢業設計完成質量,使學生設計質量得到保證。
(二)用多媒體課件協助教師指導學生畢業設計
市政、環境類專業畢業設計方向性、規律性和系統性較強,由于學生較多,資源有限,教師每天親自指導較為困難,教師為學生畢業設計做的指導書又太過簡單,而且并不直觀。多媒體課件具有文字、圖、聲、像并茂特點,具有很強的生動性、直觀性和條理性,能化抽象為具體,化平淡為生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同時,還具有可反復播放特點,學生哪一步驟不懂,就可以對照課件進行觀察,直到理解為止。畢業設計指導課件每個設計方向一個,最終將課件模塊化,將教師從企業獲得的研究課題、合作教育中遇到的實際工程問題,凝練成畢業設計(論文)選題,均鏈接到設計模塊,建設成為虛擬實踐教育平臺,可切實提升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并可使資源由一?!蔼氂小?,變成多校“共享”。
以制作完成的工業廢水處理工程畢業設計指導課件為例,課件內容包括:(1)工業廢水處理站設計目的、要求、步驟和原則,設計所用參考規范、手冊,形成廢水站設計任務書和設計指導書各1份;(2)工業廢水處理站基本建設程序;(3)工業廢水處理站與污水廠設計的相同點與不同之處;(4)工業廢水處理站典型水質(化工廢水、鋼鐵廢水、印染廢水等)特點及出水標準;(5)工業廢水處理站設計前需調查分析和解決問題;(6)工業廢水處理站工藝路線選擇的基本步驟、比選原則;(7)工業廢水常見處理方法及國內典型工業廢水處理工藝流程介紹;(8)典型構筑物(調節池、隔油池、水解酸化池、曝氣生物濾池、生物接觸氧化池、膜法水處理系統等)設計基本理論、池體類型、優缺點及適用條件分析,設計規范要求,設計參考范例、計算軟件編制、構筑物運行動畫,現場實際運行工程照片。本部分是課件主體,共鏈接標準1部、參考計算書籍1本、主體構筑物運用動畫7個,制作計算程序3個,插入現場照片25張,圖片12張;(9)污泥處理的目的、常見處理方法及系統設計,插入現場照片4張;(10) 工業廢水處理站各構筑物的總體布置和廢水處理流程的高程設計,介紹了布置原則、計算方法及典型案例分析;(11)工業廢水處理工程經濟分析及概預算具體方法和軟件應用;(12)圖紙繪制標準及方法。
(三) 設計全過程管理與質量監控
實行畢業設計全過程管理,建立質量監控機制是保證畢業設計質量不可或缺環節,采用校、院及教研室三級管理機制來完善畢業設計的系統質量監控。
1.以指導教師、教研室為主的全過程管理
教研室主任制定本專業畢業設計管理辦法,從細節上對教師指導和學生設計要求進行規范,并組織中期成果匯報答辯。畢業設計成績構成改為:指導教師檢查設計效果10%+期中答辯20%+評閱教師質疑設計成果20%+畢業答辯50%。指導教師從學生選題、開題報告撰寫、方案確定、構筑物設計計算、繪圖全過程進行指導、檢查。筆者幾年的指導發現,指導教師平時考核不僅看學生出勤,平時提交成果,還要多問學生“為什么”。因為一些學生設計中往往從手冊或參考書上套公式計算,沒弄清構筑物去除污染物原理、構筑物結構等基本知識。比如氣浮池設計,要學生首先了解除油方法、選擇氣浮池原因、氣浮池種類、除油機理、運行過程、池體結構,然后繪出草圖,再設計計算,經過這樣的過程,學生才能真正學到知識。
2.院級教學管理與監督機制
學院形成以教學副院長為組長的指導、監督小組,成員包括各專業退休返聘的老教授、教務科教學管理人員。教務科教學管理人員從形式、進度進行檢查,老教授利用自己豐富的教學實踐經驗,不僅能指出設計存在問題,還能提出改進方案,在提高設計質量的同時,有效地帶動了年輕教師的成長。
3.校級教學管理與監督機制
學校制定了《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本科畢業設計(論文)管理制度匯編》,從畢業設計工作條例、寫作規范、校外畢業設計管理辦法、優秀畢業設計評選、成績不及格率最低3%的規定、開題報告、附本等方面進行規范化要求,并組成校督導檢查組,進行初、中、末的全程檢查,促進設計質量的提高。
三、 結語
畢業設計作為大學教學中的最后一個實踐性教學環節,可培養、提高和展示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及創新能力,對市政、環境類專業學生來講,更是緊密聯系工程實際,培養學生獨立工作能力的重要步驟。文章結合我校市政、環境類專業畢業設計中常見問題,提出了一些實踐對策,供同行參考,希望能有利于工程類高校實踐能力培養質量的提高。參考文獻:
[1] 潘一山.探索三學期制運行模式 推進校企合作教育[J].中國高等教育,2013(Z1):57-58.
[2] 王蕾,王秀麗.應用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思考[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2 (6):647-649.
[3]李喜林,曹啟坤,肖建華.大四學生教學管理中出現的問題分析及對策研究[J].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論與實踐,2010(12):58-61.
[4]郭登峰,潘劍波.高校本科畢業論文質量下降原因剖析及對策[J].江蘇工業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0(4):107-109.
[5] 張慶樂,董建,王虹,等.環境工程專業畢業設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2(5):66-67.
[6] 廖志凌,邵學軍,劉賢興,等.高校本科畢業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江蘇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4,26(2):82-85.
[7] 方茜.給水排水專業畢業設計質量的實踐與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09,18(6):118-121.
[8] 李喜林,劉海卿,曹啟坤,等.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合作教育模式[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6(4):430-432.
關鍵詞:太陽能 電池片 廢水處理 工藝
中圖分類號:TM914.4文獻標識碼:A
一、引言
隨著社會的發展,不可再生資源日益減少,尋求清潔可再生能源成為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太陽能、風能、生物能產業得到快速發展。太陽能光伏電池是一種新型的依靠太陽能進行能量轉換的光電元器件,它將太陽能轉換成電能,清潔無污染,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太陽能光伏電池作為一種清潔能源,應用前景廣泛。其生產廢水因含有,腐蝕性強,治理困難。采用兩級反應沉淀法,先添加氯化鈣除氟,再加絮凝劑和助凝劑進行沉淀,在一級、二級沉淀池中分別進行沉降。結果顯示,出水質量濃度降至10 mg/L以下,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 8978.1996)的一級排放標準,解決了企業廢水處理問題,廢水處理效果好,運行穩定,具有推廣價值。
二、單晶硅太陽能電池工藝簡介
太陽能電池片是一種能量轉換的光電元件,它可以在太陽光的照射下,把光能轉換成電能,從而實現光伏發電[1]。生產電池片的工藝比較復雜,一般要經過硅片檢測、表面制絨、擴散制結、等離子刻蝕、去磷硅玻璃、鍍減反射膜、絲網印刷、快速燒結和檢測分裝等主要步驟。
三、污水成分分析
電池片生產工藝中,單晶硅片制絨工藝是用堿(通常用氫氧化鈉)腐蝕硅片表面形成金字塔形貌,過程中用氫氟酸和鹽酸清洗,主要產生的廢水有濃堿廢水、酸堿沖洗廢水;去磷硅玻璃工序用氫氟酸去除硅片表面的磷硅玻璃,會產生含氟廢水。
從廢水的成分來說,主要有以下三部分,含氟廢水:主要包括含氫氟酸、硅類的含氟沖洗廢水,無機廢水主要成分為氫氟酸和SS,[H+]及氟離子濃度較高,酸堿廢水中含有硅粉等懸浮物,少量的氟化物,一定量的異丙醇,因此COD、SS污染濃度高[2]。因此,設計后廢水收集在兩個不同的儲罐和兩個集水池,分別為:濃堿儲罐、濃酸儲罐、酸堿廢水、含氟廢水,廢水按照濃度的不同,分開收集,做到輕污分流,節約處理成本。
四、處理工藝的建立
按照工藝的設計,廢水按照濃度和成分的不同,分別收集在不同的儲罐和集水池,分別為濃酸儲罐、濃堿儲罐、含氟沖洗廢水池、酸堿廢水。
濃酸儲罐主要收集酸洗和去磷硅玻璃工序中氫氟酸和鹽酸槽的廢水,廢水酸度大,氟離子含量高;濃堿儲罐主要收集制絨槽的廢水,有機物含量比較高(主要含異丙醇),含有硅粉等懸浮物,COD、SS污染濃度高;含氟沖洗廢水池主要收集硅片出氫氟酸槽后的沖洗廢水,廢水水量大,含有少量的氟離子;酸堿廢水池分別收集硅片出堿槽后的沖洗廢水、硅片出鹽酸槽后的沖洗廢水,處理工藝流程圖如下:
處理過程概述:提升泵把濃酸和濃堿儲罐的廢水提升到一級絮凝沉淀裝置,中和反應,并加入氫氧化鈉,調節pH在2-4之間,加入PAC,PAM助凝劑,絮凝沉淀裝置裝有攪拌機和曝氣管,加藥過程中攪拌機常開,自流到二級絮凝沉淀裝置,進行二次加藥,加入氫氧化鈉,并加入PAC,PAM助凝劑,調節pH在4-6之間,上清液自流到酸堿廢水集水池,同酸堿廢水一起提升到酸堿廢水絮凝沉淀裝置,酸堿廢水和含氟廢水加入氯化鈣和少量的氫氧化鈉調節pH,調節pH在8-9之間,酸堿廢水、含氟廢水最后經過生化處理,微生物處理能讓酸堿廢水出水BOD、COD穩定的達標[3]。
本工藝主要采用投加氫氧化鈉和氯化鈣的方式,一般廠家選用石灰投加的方式,這種情況下,投加石灰粉適合在酸性較強的場合,但溶解度低,由于生成的氟化鈣沉淀包裹在氫氧化鈣顆粒的表面,使之不能被充分利用, 因而用量大[4],沉淀壓濾后的殘渣量大,環保局回收費用比較高。
五、處理結果分析
生產廢水經過處理后,表一為濃酸廢水檢測結果,表二為酸堿廢水檢測結果,處理結果顯示,氟離子、COD的去處理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處理后pH的范圍7.5-8,處理后的污水統一排到公司園區管網,和其它廢水混合稀釋后排到市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達到一級排放標準,并結合公司生產實際,得出以下幾點建議。
(1) 為了防止濃酸濃堿腐蝕,儲罐選用PP材質,并且放置基礎都做了防腐處理,濃堿廢水集水池也做了防腐處理,工程設計中增加了應急事故池。
(2) 為了防止濃酸揮發出有害的氣體,在濃酸一級絮凝沉淀裝置增加了氣體吸收裝置,保證揮發出來的氣體經水吸收后再次進入酸堿廢水集水池。
(3) 每個絮凝沉淀裝置中都裝有pH計,能夠及時準確反映水質情況。
(4) 加藥泵選用進口高靈敏計量泵,根據水質情況,可及時調整加藥量,節約處理成本。
表1 濃酸廢水檢測結果
表2 酸堿廢水檢測結果
生產廢水經過處理后,表一為含氟廢水檢測結果,表二為酸堿廢水檢測結果,檢測結果顯示,達到污水處理一級排放標準。
六、結語
太陽能產業作為新興行業,有著很大發展空間,但是在擴大生產規模的同時,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因此,生產污水能不能達標排放是我們關注的問題。通過本論文的研究,可以得出結論:生產污水經過酸堿中和、絮凝沉淀、生化處理等工藝過程,處理后的水樣滿足污水處理達標排放的要求。因此,此處理工藝可用于處理單晶硅太陽能電池生產污水。
參考文獻:
[1] 熊宇,王伯鐸,蔣立榮.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生產的生產污水處理工藝[J]. 地下水. 2010(02)
[2] 童浩.半導體行業含氟廢水處理的研究[J]. 環境科學與管理. 2009(07)
[3] 殷志剛.太陽能光伏發電材料的發展現狀[J]. 可再生能源. 2008(05)
[4] 周傳華,陳礪.太陽能電池的研究進展與應用[J]. 科協論壇(下半月). 2008(08)
[5] 史紅香,胡曉敏.Fenton試劑氧化處理印染廢水的實驗研究[J]. 遼寧化工. 2006(04)
[6] 郭志球,沈輝,劉正義,聞立時.太陽電池研究進展[J]. 材料導報. 2006(03)
關鍵詞:銅礦廢水,銅,回收
金屬銅在國民經濟生活和工業生產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但銅礦開采和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的含銅廢水,如果不經處理排入環境中,銅離子通過水遷移、土壤積累和食物鏈的累積和放大效應,將對人體產生傷害,導致腹痛、嘔吐,甚至是肝硬化等[1-2]。我國已將銅及其化合物列入水體優先控制污染物的“黑名單”[3]。 同時鑒于金屬銅有較高的經濟價值,銅礦廢水中的銅離子不經回收直接排放將會造成很大的資源浪費。。目前,礦山污水的處理方法主要有中和法、硫化法、沉淀浮選法、萃取電積法、生化法等[4]。但是這些方法都存在著容易產生二次污染、產生大量的污泥、資源利用率不高等問題。反滲透(RO)和納濾(NF)是在高鹽水和苦咸水淡化過程中發展起來兩種新型膜分離過程,與傳統處理技術相比具有分離效率高,能耗低,無二次污染等優點[5]。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反滲透和納濾的應用領域越來越廣泛,除用于苦咸水淡化外還廣泛用于電力、化工、制藥、生化、食品、電子、飲用水生產等許多領域[6]。國內外的最新研究表明,將反滲透和納濾技術應用于含重金屬離子廢水的處理和回收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本研究以福建省某礦業公司的銅礦采礦廢水為處理對象,采用反滲透、納濾膜組合新工藝對該廢水進行濃縮和處理試驗,對濃縮倍數(濃縮液銅離子濃度)、透過液濃度、膜通量以及清洗狀況等進行了考察,檢驗膜分離技術應用于銅礦廢水處理的可行性,探索一條既有利于環境治理又有利于資源回收的新工藝路線。
1 工藝流程工藝流程示意如圖1。原水首先經過預處理,去除排放過程帶來的雜物和廢水中含有的懸浮物質SS后進入膜系統的進水罐,以滿足入膜的要求。進水罐中廢水經過泵提升壓力進入一級RO膜濃縮,一級RO濃縮將原水分離形成濃縮液和透析液,當一級RO膜濃縮的濃縮液濃度無法達到回收要求時,一級濃縮液進入二級NF膜濃縮,進一步提高濃縮液的濃度。由于二級濃縮是在比較高的原液濃度上進行的,因此采用更高的入膜壓力進行分離,以獲得更高的濃縮倍數。二級NF濃縮的濃縮液一般即可滿足回收離子的要求,可以進入后續萃取或精煉工藝提取出大量的銅,實現廢水資源化。而此時二級濃縮的透析液離子濃度較高,可返回進水罐,重新進入膜系統進行分離,繼續提取其中的有效成份。一級RO濃縮的透析液濃度依然較高,無法滿足水回用的要求,根據需要對其進行二級RO脫鹽過濾,濃縮液返回到進水罐中,透析出水則可直接回用,實現污水零排放。
圖1 工藝流程圖
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experiment flow
2 廢水水質與膜材料的選擇研究主要是以福建省某銅礦采礦過程中產生的廢水為原水進行,具體水質參數如表1。
表1 銅礦廢水水質情況
Table 1 The quality of copper mine wastewater
【關鍵詞】生物制藥廢水 生物安全性 檢測方法 深度處理
1 概述
在制藥過程中,主要的污染物都在生產過程產生的廢水中,其中包括洗滌廢水、冷卻廢水、廢母液等。生物制藥行業的廢水含有大量具有生物毒性的有機污染物,并且較難降解。其中殘留發酵基質、萃取廢液、蒸餾殘存廢液、染菌倒罐廢液中含有高濃度的COD、硫酸鹽和懸浮物,另外廢水中還會有抗生素、反應中間體等具有生物毒性的物質殘留,并且菌株發酵時會產生一些具有生物毒性的發酵衍生產物,都會對環境造成巨大危害。
本文從制藥行業現狀出發,對現今較為普遍的廢液處理方法以及生物安全性的監測方法進行了詳細的評述和分析,通過對比各種處理方法的優缺點,提出了現存問題的解決方法,并對未來的發展方向做了展望。
2 廢物處理現狀
追溯至上世紀70年代,我國制藥行業對廢水的處理方法主要有活性污泥法和厭氧法,經過將近十年發展,廢水處理技術突飛猛進,處理方法也層出不窮,到上世紀80年代已有SBR法、生物流化床法、生物接觸氧化法和UASB法等方法。這幾種方法各有各的優勢,可針對不同的廢水情況有針對性地選用,其中SBR法COD去除率高,生物流化床法運行穩定、效果明顯,生物接觸氧化法COD和氨氮的去除率皆較高,UASB法效果穩定,副產物具有一定的經濟效益??傮w來說,目前生物制藥廢水處理難度依然較大,處理后的廢水依然存在著一定的生物安全隱患,所以在生物制藥過程中需要建立生物安全性分析的工藝環節,進而針對分析數據和結果,采用合適的處理方法和工藝,對廢水進行有效的深度處理。
3 生物安全性檢測方法
3.1生物毒性檢測
生物毒性是指生物在某種物質的影響下發生生物體生理活動不良改變,主要包括急性毒性、慢性毒性和可遺傳性毒性。其中急性毒性是指廢水中有機污染物對生物機體在短時間內產生不良影響,對環境污染防治具有更為直接的指導意義,應用較為普遍。在急性毒性檢測中,通常選用魚類、浮游生物和微生物作為測試樣本生物,通過采集和分析污染物對測試樣本生物產生損害的數據,進一步評定污染物的生物毒性。雖然以魚類和浮游生物為測試樣本生物,對制藥工業廢水的生物毒性檢測靈敏度和準確度高,但其工作量大,測試周期長。以微生物作為測試樣本生物,具有高自動化、誤差小、檢測速度快等優點,目前應用最為廣泛。
3.2抗生素殘留檢測
微生物的基因會由于抗生素的存在而改變,隨食物鏈傳遞,人類生命健康也會受其危害,所以對抗生素殘留進行檢測是十分必要的,目前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微生物法、酶聯免疫法、液相色譜-紫外熒光法和液相色譜-質譜聯用法。其中,微生物法和酶聯免疫法具有較高的檢出限,應用不太廣泛。起初,液相色譜-紫外熒光法和液相色譜-質譜聯用法的檢測步驟繁瑣、重復性差、檢測限低,所以應用受限。近年來,這兩種方法的由于其靈敏度高,具有良好的特異性,并且與萃取技術組成串聯工藝使得檢出限變低,從而在食物和飲用水的抗生素殘留檢測中應用較多,但是受檢測條件限制較大,一般在不同色譜柱和不同萃取技術下的檢測效果皆不相同。
4 深度處理技術
在處理生物制藥廢水的過程中,常規工藝難以徹底除去其中具有生物毒性的污染物,所以需要研發深度處理技術,以去除廢水中的生物安全危害因素,目前的深度處理技術主要包括物化法、氧化法和組合法。
4.1物化法
物化法是指物理法和化學法相結合的方法,其中以混凝沉淀法、吸附法和透析法為主。
混凝沉淀法是在廢水中加入混凝劑,懸浮物和膠體凝聚,通過吸附其他的污染物進一步形成更大的沉淀,從而將污染物從廢水中出去。常見的沉淀劑有三氯化鐵、聚丙烯酰胺、硫酸鋁、水合氯化鋁等。
吸附法是采用具有吸附作用的吸附材料來吸附廢水中的有害物質,從而達到凈化目的的一種方法。使用吸附法之前通常先利用常規方法對廢水進行處理,這是因為吸附材料在高污染物濃度的廢水中容易達到吸附容量飽和,并且吸附材料再生復雜、損耗巨大。最為常見的吸附材料為活性炭。
透析法一般是利用具有選擇透過性的透析膜來處理廢水,從而將有害物質從廢水中隔離出去。這種方法的深度處理效果顯著,但是需要選用合適的透析膜材料,并且成本相對較高。透析法還可以實現廢水中抗生素的回收,具有一定的經濟效益。隨著科技發展,透析膜成本降低后,該方法將會成為一種具有發展前景的方法。
4.2氧化法
氧化法處理廢水的原理是利用自由基的氧化性將廢水中的還原性物質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對具有生物毒性的物質進行破壞,從而達到凈化廢水、消除廢水對環境和人類生命健康造成危害的目的。按照產生自由基的方法和原理的不同,通常包括光催化氧化法、電化學氧化法和化學氧化法。
4.3組合法
對于某些高濃度污染物含量的廢水,單獨使用一種處理方式已經不能滿足國家規范標準的要求,采用多種處理方法的組合工藝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污染物的處理效果,提高制藥廢水排放的生物安全性。一般的組合工藝都采用預處理技術,對高污染物含量的廢水進行預處理,除去大部分污染物,然后再利用深度處理技術,對難以去除的部分物質進行深度處理。
5 結語
本文簡單介紹了現今生物制藥行業的廢液處理現狀,并從生物毒性檢測和抗生素殘留檢測兩方面評析了生物安全性檢測方法。另外本文也從物化法、氧化法和組合法三個方面介紹了目前較為常用的廢水深度處理技術,通過比較和分析,組合法是未來廢水處理發展的方向。
參考文獻:
[1]殷智.抗生素廢水處理工藝中生物安全隱患[大連交通大學工學碩士論文].大連:大連交通大學,2007.
1工程分析的目的
生態影響型建設項目工程分析的目的和其他建設項目工程分析的目的是相同的,都是為下一步的工作打下一個基礎。環境影響評價中的工程分析是對建設項目本身進行系統的,對其中可能影響環境的因素進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確定主要影響因子,查清其影響過程及危害特性。一個建設項目的可行與否,主要是準確地分析產生污染物的源強及其排污流程,排污數量,為環境預測提供可靠的源強參數。通過工程分析,可以確定出工程的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同時對這些污染源應采取的治理措施及其效果進行分析對比,并對照排放標準衡量達標的程度。為環境治理和環境管理直接提供對策依據。工程分析的內容對預測計算模式的選用,預測計算內容,計算深度的選取均有決定性的作用。若污染物的排放量數據不可靠,則預測結果就無意義。
2工程分析的原則
2.1應體現國家環境政策
工程分析應貫徹國家環境保護的政策法規和生態保護戰略,并據此剖析建設項目對生態環境產生影響的因素,針對土地利用政策、區域規劃、產業政策、生態保護法等內容,提出相應的生態保護建議。目前,我國已就海洋、森林、土地、礦產、草原、漁業資源、水、野生動物、城市規劃、水土保持等頒布了專門的生態保護法律,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沙治沙法》等。國務院和國務院行政主管部門還頒布了許多專項法規,如“風景名勝管理暫行條例”(1985)、“土地復墾規定”(1988)等。此外還有各地方嚴于國家要求的地方法規和標準。在生態保護戰略方面,1999年1月,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并了《全國生態環境建設規劃》;2000年,國務院了《全國生態環境規劃綱要》;2000年,國發[2000]31號文《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推進全國綠色通道建設的通知》;2011年《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等。在工程分析中,這些都是需要貫徹的基本依據。
2.2應具有針對性和側重點
開發建設活動特點和周圍環境特點的不同使得工程分析必須具有針對性。各種開發建設活動的性質、內容和規模不同,其影響方式、影響時間、影響范圍、程度、性質等各不相同,進行工程分析時必須針對具體項目逐一分析;同樣的開發建設活動,同樣的影響方式或影響強度,甚至影響同樣的生態環境因子,作用在不同的地區或不同類型的環境上,其最終影響結果可能會有很大差異,進行工程分析時須“因地制宜”。在眾多污染因子中,要挑選出對生態環境破壞最大的污染因子作為特征污染因子,進行詳細的工程分析。
2.3應分析生態環境影響源強
對項目的生態影響源強盡量給予定量分析,如工程永久和臨時占地面積、工程土石方量、植被破壞量(特別是珍稀植物的破壞量)、淹沒面積、移民數量、水土流失量等。
2.4應從生態環保角度為建設項目選址選線提出優化建議
生態影響型項目的選址選線是非常關鍵的,應在工程分析中就替代方案的環境影響強度,特別是量化指標與推薦方案進行比選,從生態環保角度分析工程選址選線的合理性。
3工程分析的要點
3.1完整分析所有工程組成
工程分析要對擬建主、輔工程簡要描述及分析(主要工程措施、工藝、施工方法和運行特點)。一般建設項目工程由主體工程、輔助工程、配套工程、公用工程和環保工程五部分組成,在工程分析中必須考慮所有的工程建設活動,把所有工程活動都納入分析中,例如為工程建設開通的進場道路,施工道路、工業作業場地、重要原材料的生產(原料生產、采石場、取土場)、拆遷居民安置地等。評價人員往往容易忽視或漏掉主體工程以外的其它工程的分析,這就要求評價人員認真閱讀和分析工程設計文件中的各個工程部分,選取其中與環境有關的內容,做到“一個都不能少”。
3.2考慮全過程和各種不同的運行方式
建設項目根據實施的過程不同可將建設項目分為選址選線期(例如公路鐵路的選址選線和石油天然氣的鉆探選點)、設計方案期、建設期、運營期和運營后期(礦山閉礦、渣場封閉與復墾)。生態環境影響是一個過程,因此必須做到全過程分析。另外對于某些項目來說還需要進行生態恢復期的工程分析。不同的施工方式和運行方式會對環境造成不同的影響,進行工程分析時,需要考慮到這一點,如公路建設之橋隧方案或大挖大填、機械作業或手工作業等,集中開發還是分散進行,永久占地還是臨時占地。
3.3突出重點工程
以上兩點都是需要環評人員全面地進行工程分析,然而如果每個方面都進行詳細的工程分析是不需要也是浪費時間和精力的去除率在85%以上,出水優于《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中的其他排污單位一級標準。裴義山等[37]采用一體式好氧膜生物反應器(MBR)對難降解聚乙烯醇有機廢水進行實驗研究。結果表明,當進水COD為100~600mg/L時,控制pH為7~8,溫度為15~29℃,HRT為10~20h,SRT為100d,可使系統出水COD在40mg/L以下,平均為15.5mg/L,COD的平均去除率為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