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3 15:14:2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兒童發展心理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發展心理學 課程改革 研究能力
《發展心理學》課程研究個體從受精卵開始到出生、成熟、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發生發展的特點和規律。這門課程是心理學二級學科----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專業方向的一門重要專業基礎課,也是學生學習其他課程或從事其他專業學習的基礎,如教育心理學、心理咨詢等?!栋l展心理學》課程體系的改革,有助于培養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專業高素質的研究性人才,有利于該學科方向的發展。
《發展心理學》在心理學中是一門具有較長歷史的分支,科學兒童心理學(早期發展心理學的主要內容)誕生于19世紀后葉,發展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形成了眾多理論與研究成果。隨著描述性研究成果的越來越豐富,目前發展心理學的研究更多地集中在對重要的心理發展過程、發展原因及內在機制的考察。另外,隨著社會的發展與技術的進步,發展心理學的研究方法不斷地改進,研究手段也日益多樣化,例如,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的有機結合,跨學科多層面研究與跨文化研究的廣泛開展,縱向追蹤研究的不斷深入等等,不斷地豐富與加深我們對個體心理發展的認識??傊?,發展心理學這門分支學科發展到今天,已經有眾多的理論以及極為豐富的研究成果,然而如何選擇《發展心理學》課程的主題,如何把理論與豐富的研究成果進行整合,如何把經典的發展心理學實驗研究與現代的研究熱點結合起來,如何通過實踐讓學生加深對發展心理學研究方法的認識并提高相關的研究能力等問題將是《發展心理學》課程改革要考慮的主要方面。
我們期望通過《發展心理學》課程改革,學生不僅能夠獲得與個體發展相關的知識,特別是最近發展趨勢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學生對這些知識的應用,以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等研究能力的提高。基于以上目標,我們對發展心理學課程進行了四個方面的改革。
一、教學內容的改革促進學生提升研究能力
我們選取了有效的課程體系,增加了文獻閱讀,加強了理論知識和實踐的結合,從而訓練學生的基礎研究能力。
首先,我們進行了課程體系的評估與改革,《發展心理學》課程體系目前主要有兩種:一是按年齡階段描述各年齡階段個體各種心理活動的發展變化;二是按心理活動的發展(如感知覺、記憶、思維的發展變化等)以主題形式展開。兩種課程體系方式各有利弊,我們對此各進行了兩年的授課嘗試,即前兩年進行以心理活動發展主題為體系的授課方式,后兩年采用以年齡發展為體系的方式開展課程,每一年授課結束后,請教師和學生評價這類課程體系對于掌握該課程的內容及研究能力提升是否有幫助,最后,我們發現,以年齡發展體系按照課程的進度開展,在每個年齡段的心理發展內容按照相同的方式展開,并且每講到下一個年齡段的心理發展,會總結前面年齡段該內容的發展特點,這樣的授課方式對于學生掌握該課程更有效。
其次,加強了發展心理學的文獻閱讀,將最新的發展心理學進展的內容加入教學拓展中。教師在每章授課開始之前,布置該章需要中英文文獻閱讀的主題,請學生在該章結束之前完成1~2篇文獻提要,這一訓練幫助學生提早開始進行文獻閱讀訓練,這是研究能力的基礎。
第三,教學中加強了發展心理學理論知識與實踐應用的結合。林崇德(2009)提出中國的發展心理學必須面向中國的社會現實需求,面向各種實際問題的解決,加強應用研究和研究成果的應用。我們從兩個角度在這方面進行了改革嘗試,一方面,是理論知識與自身實踐應用結合,如在講授發展心理學理論這章時,要求學生選取童年印象深刻故事通過精神分析理論進行自我剖析,或者選取一首最喜歡的歌曲,用社會文化歷史的角度去分析自我成長;在講授幼兒期心理發展時,要求學生回憶童年曾經經歷過的游戲,反思這些游戲給個人帶來影響,等等;另一方面,是運用所學知識對熱點話題進行分析,如嬰兒顏色知覺發展的敏感期會影響其發生對眼和斜眼等不良視力現象的發生,如何根據幼兒的心理發展特點消除幼兒園教師的虐童對幼兒心理發展產生的影響,等等;這一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方式,一方面提升了課程的有趣性,另一方面促進了學生對發展心理學知識的掌握。
二、基于研究實踐的實驗教學的改革與完善
發展心理學實驗是心理學學科基礎實踐課程之一。借鑒桑標(2011)對心理系本科生研究創新能力的培養研究成果,通過改革實踐教學,給予學生進行研究實踐的機會,通過展示或激勵,激發學生的研究熱情。我們期望通過實驗操作,讓學生有重復經典研究,掌握基本研究方法,獨立完成一項研究的機會,通過答辯或優先開始進行畢業設計等方式激勵學生投入實驗的熱情。
我們開設的實驗內容以年齡為主線,兼顧研究方法多樣化訓練,分為四個必做的實驗主題:
(一)觀察技能訓練,主要以幼兒同伴沖突的真實研究錄像為實驗材料,訓練學生掌握觀察法這一基本的發展實驗方法,要求學生實踐觀察編碼,觀察記錄和對觀察數據的分析,并完成研究報告;此外,由于觀察設備的電子化,而市場上缺乏簡易方便的適合兒童觀察記錄設備,因此,我們對學生進行了觀察儀器安裝操作技能訓練,學生能夠快速簡單的安裝兒童觀察記錄設備。
(二)幼兒對因果關系和可逆關系推理的發展,以驗證皮亞杰認知發展理論為基礎,通過對兒童進行的守恒實驗,了解兒童是否真正掌握了守恒,以及他們思考問題的方式,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皮亞杰的理論,鍛煉學生的幼兒實驗技能,掌握訪談數據處理和分析的技能。
(三)小學生同伴關系特點的發展,以小學生為實驗對象,通過群體問卷的方式,調查三到五年級小學生的同伴關系發展特點,幫助學生理解小學生階段的社會化發展,以及鍛煉學生對小學生的實驗技能,掌握調查法,以及問卷處理和分析的方法,同時學生須針對所得調查結果中不良同伴地位兒童的影響因素,提出相應的干預方案。
(四)大學生心理特點的研究,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學生自選與大學生心理發展有關的自己感興趣的主題,自行設計研究方案,實施研究,匯報研究結果,這訓練了學生獨立完成一項研究的能力。
所有的發展心理學實驗均要求學生最后提供一份APA格式的研究報告,最后一次獨立研究,要求學生進行論文答辯,得到優秀的同學可以以此作為畢業設計題目,優先進行畢業設計,或者教師幫助學生一起。
三、考試內容和方式改革以及試題庫的建設
考試內容與方式的改革主要體現在:(1)考試內容不僅包含一些重要的理論知識,更多的將側重于這些理論知識的運用上,以盡量避免學生死記硬背的機械學習模式;(2)試卷的題型將多樣化,涉及填空、選擇、簡單問題解決以及對理論或研究問題的論述等方面;(3)除了試卷形式的考試外,實驗報告與研究綜述、課堂討論與結果呈現等將成為考試內容的組成部分。
通過多年的逐漸積累,我們已經形成電子化《發展心理學》試題庫,其題型將涉及填空、選擇、簡單問題解決以及理論或研究問題的論述四個方面,該題庫將在項目完成后的幾年逐漸完善,最后形成可以隨機產生的試題庫。
四、教學手段的改進
教學手段的改革基于學生的年齡特點,90后的學生喜歡直觀的視頻資料,我們通過剪輯或拍攝的方法,制作了一些心理發展的影像資料;優化了教學課件的呈現方式,使學生更有利于系統的邏輯的簡縮式的構建知識框架;建立了與學生交流的網絡平臺,通過QQ群和論壇的方式,與學生進行課程的相關溝通和互動,促進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1]林崇德.發展心理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林崇德,辛自強.發展心理學的現實轉向[J].心理發展與教育, 2010,(01):1-8.
[3]桑標,周永迪,吳慶麟.心理學本科生創新能力培養新舉措——華東師范大學心理學本科生創新能力培養實踐分析[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02):52-56.
[4]施德洪.談網絡交流平臺建設對課堂教學的促進作用——以“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為例[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1,(07):176-177.
一、思想認識方面:
本人在函授期間,能認真學習學院開設的《人格心理學》、《教育社會學》、《咨詢心理學》、《兒童發展心理學》等課程,對各種教育學和心理學理論有了較系統的了解和把握。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通過對兒童發展心理學理論的學習,本人了解到教師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要尊重、關愛全體學生;通過對人格心理學理論和咨詢心理學理論的學習,本人明白了只懂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師不是合格的教師。合格的教師不僅關注學生的學習,更關注學生的心理。塑造健康的人格和培養樂觀上進的心態是他們共同的目標。
二、業務知識方面:
三年的函授學習,實質上面授只有三個月左右。時間雖短,但本人覺得受益還是很大的。特別是學習了《教育原理》、《普通心理學》和《現代教育理論與實踐》之后,本人覺得自己的理論水平提升了許多。平時,本人會不由自主地把所學的理論運用到自己的教學和教育實踐中,效果都是相當不錯的。工作之余,本人還會積極地撰寫教學論文和教育案例,制作個人智客,并有多篇論文和案例獲得了縣級一、二、三等獎,個人智客在蒼南縣首屆教師智客、博克大賽中獲得二等獎。
三、專業技能:
本人是一名班主任。班主任的職責是管理好班級,為全體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怎么樣的班級才算是一個好的班集體呢?函授學習之后,我明白了一個良好的班集體的標志是:①班集體有了一個較穩定的、團結的領導核心,班干部能獨立開展各項工作;②班級目標已成為學生個體的奮斗目標;③學生是非觀念強,有正確的集體輿論和班風。這樣的班集體不是憑空產生的,它是班主任血汗和智慧的結晶。三年的函授,我還學到了班級組建技能、心理輔導技能、處理突發事件技能等,它們給予我無窮的智慧,讓我的學生越來越信賴我。
[論文摘要] 近十幾年來,由于跨學科合作的成果使得學習心理學的研究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人們對有效學習的觀念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教學的重心已從如何教轉向如何學,從結果轉向過程,從機械操練轉向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文章從發展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神經科學及新的研究方法和技術方面分別闡述了學習心理學研究領域的新進展,并在此基礎上討論了以往經驗的不足和未來學習研究的走向。
一、 學習心理學研究領域呈現的新特點
(一)學習已經成為一個跨學科研究的對象
從歷史看,有關學習的研究主要局限在心理學的領域。但是,今天與學習科學有關的研究領域已變得十分寬泛,其中包括認知科學、神經科學、腦科學、人類學、教育學、社會學、計算機科學、管理科學等跨學科研究,同時還涉及跨文化研究、各具體學科領域的研究。目前在學習領域已經取得的很多成果在很大程度上直接來自跨學科合作研究的重大進展,這種專業分布式的合作對于進一步發展學習科學是至關重要的。
(二)基礎研究、應用研究與開發研究相結合
學習研究的新進展已將科學與實踐的關系帶入一個新時代。研究人員正在走出實驗室,去關注學習發生的真實情境。學校中教師、學生、家長、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各行各業中的從業者和專家都已成為研究中的互動對象。正式學習與非正式學習、學校中的學習與工作場所中的學習一起進入了研究者的視野。研究中對于新興的信息通訊技術的關注更使得基礎研究上的投資能通過開發研究在實際應用中得到回報。
(三)學習理論流派紛呈
由于學習研究的跨學科性,所以研究者既可以從某一專業角度解釋人是學習本質,也可以通過跨學科的合作進行理論的互補與創新。因此,在今天的學習研究領域中,涌現出很多不同的學習理論流派,可以說是流派紛呈、視角多元。這在學習理論相對短暫的歷史上是很少見的,但更引人注目的是如此眾多的理論流派在有關知識和學習的理念和方法上竟是如此的一致,它們共享著如此理論假設和共同基礎??傊裉斓难芯空卟粌H對杜威、維果斯基、皮亞杰等的研究成國進行繼承與發揚、批判與反思,而且還十分注意在歷史傳承的基礎上依靠新的思想、新的方法、新的技術推陳出新并與時俱進地不斷創新。
二、 學習心理學研究的新進展
近三四十年發生的心理研究的革命對教育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新學習理論的產生為教學提供了新的見解、新的方法和新的手段??鐚W科的研究和新的科研合作形式使人們更清楚的看到了把基礎應用于教育實踐的希望。
(一)發展心理學領域學習研究進展
發展心理學的研究向我們展示,雖然有眾多的各個年齡層次的學習者,但兒童在很多方面區別于成人學習者。對幼兒的研究為我們打開了了解學習發展的一扇窗戶,這些研究還顯示學習隨著時間的推移所呈現的動態圖景。最新的對嬰兒認知和幼兒怎樣建立早期學習素質傾向的理解也提出一些讓幼兒順利過渡到正規學習情境的途徑。研究發現:(1)人具有學習特定領域知識的先天素質,幼兒主動的探究他們的世界。在特殊領域,比如生物學和物理學的因果關系、數、語言等,嬰兒和幼兒具有極強的好學易學的先天素質。這些對學習的偏愛有利于早期學習或使之成為可能,也為低齡學校教育鋪平道路。(2)學習策略很重要。事實上,兒童能夠通過純粹的意愿和努力學會任何東西,但當兒童被要求學習他并不具優勢的領域時則需要具備有目的的學習策略。兒童需要理解學習的含義、作為學習者他們本人的身份、怎樣作計劃、進行監控和復習,需要反思他們自己和別人的學習,學會自己理解問題。這些元認知技能為學習提供了策略性能力。(3)兒童既是問題解決者,又是問題制造者。他們試圖解決出現的問題,他們尋求新的挑戰。在遇到失敗時他們提煉并改進自己的問題解決策略,而在成功的基礎上建立新的策略,他們之所以能堅持下來是因為憑借自己的力量所獲得的成功和理解在激勵著他們。(4)成人在幫助兒童在新的情境與熟悉的情境之間建立聯系。兒童的好奇心和堅持性得到成人的支持和幫助,他們引導兒童的注意力、組織兒童經驗、支持兒童努力學習以及控制兒童所學信息的復雜程度和難度。所以兒童顯示出的能力是在他們與環境的經驗中和與照顧他們的成人的接觸中形成的。
(二)教育心理學領域學習研究進展
(1)學習環境設計
學習理論并沒有提供設計有效學習環境的簡單處方,但學習理論卻包含了設計原理。新的研究對學習環境設計提出了重要的問題--這些問題意味著人們需要重新考慮教什么、怎樣教以及怎樣評價學習。研究發現:第一,有效教學開始于學習者帶入教學環境的已有知識,包括文化實踐和信仰,還有學科內容知識。學習環境以學習者為中心的程度是與學習者用他們目前建構新知識的程度相一致的。第二,思維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要區知識的提取和運用變得容易。強調知識中心的教學引起一些質疑,比如教學聚焦與幫助學生使用他們當前知識和技能的方法的程度。第三,評價問題也代表了看待學習環境設計的重要視角。反饋對學習來說是基本的,但是課堂上的反饋并不常見。學生的測驗和論文可能得到分數評定,但這是發生在學習結束時的終結性評價。還需要形成性評價,為學生提供機會修改和改進思維和理解的質量。第四,有關學習環境的重要視野是學生促進理解共同體意義的程度。學生、教師和其他參與者分享同樣的標準,使學習有價值、有高的標準。這樣的標準提高人們互動、接受反饋、學習的機會和動機。
(2)有效教學
各類專業知識都不僅僅是一般的問題解決技能,還要求有組織有序的概念知識和探究過程。各種各樣的學科以不同的形式和方法組織起來,都有其各自的探究方法。研究發現:有效教學的教師需要"教育教學知識"--即有關如何教好特定學科的知識,而這又區別于一般的教學方法和知識。專家型教師了解他們所教學結構,他們以這種結構作為認知路標來指導學生的作業,來評價學生的進步,在平等討論的課堂教學中向學生提出問題。教師的學科知識和教育教學知識是相互作用的。學科知識結構本身并不能引導教師。以前錯誤的觀念是教學僅僅包括一些一般性的方法,一個好的教師能夠教好任何一門學科,學科知識本身就已經足夠。
(三)神經科學領域學習研究進展
神經科學發展證實了很多理論假設,包括發展過程中的早期經驗的重要作用。對于新的學習科學來說,它的新穎之處,就是它吸納了很多科學領域的重要觀點和例證。比如說發展心理學、認知心理學和神經科學,僅僅這三門科學,已經為學習科學提供了大量的例證。有關學習和發展的詳細研究匯集在一起便形成了一個關于智力發展的較為完善的圖式。神經科學對學習機智所作的貢獻是加速了非侵入性成像技術的出現,比如正電子放射X線斷層攝影術(PET)、功能性磁共振成像術(FMRI)等。這些技術使得研究者們能夠直接觀察人類學習的功能。關鍵性的發展是修正大腦結構建立心理結構的過程中經驗起著重要的作用:發展不僅僅是以前的程序化的模式展現。有些支配學習的規則已被揭示。其中一個簡單的規則是實踐增強學習。在復雜環境中經驗的多少與大腦結構改變的程度有很大的相關。研究發現:(1)學習改變大腦的生理結構;(2)結構的變化改變大腦的組織功能,換句話說,學習能夠組織和重組大腦;(3)大腦的不同區域可能在不同的時間進行學習。
(四)學習心理學研究方法和技術新進展
與學習科學有關的研究領域很廣,包括認知發展心理學、神經科學、人類學、社會心理學、跨文化研究等,學科學習領域研究有科學、數學、歷史等,有效教學方面的研究有教育學、學習環境設計。評價學習、追蹤學習的進展,需要新技術,而不僅僅是課程事實,開發有效的研究方法對這么廣泛的學科研究尤為重要。現今,學習研究領域新技術的一些特點與新的學習科學的原理是一致的。
由于新技術是互動的,現在為學生創造一種能夠在做中學,能夠及時得到反饋、不斷提升自己的理解深度、建立新的知識的環境變得更為容易。技術現在可以幫助人們把那些難以理解的概念可視化。學生能夠用類似于在學校之外環境中使用的工具的可視化建模軟件提高他們對概念的理解以及從學校環境遷移到非學校情境的可能性。新技術為我們打通了通向巨大信息源的通道,包括數字圖書館、可分析的真實世界數據以及能夠連接其他能夠提供信息反饋的人。所有這些都能加強教師、管理人員還有學生的學習。
新技術可以以多種方式幫助我們創建這樣的環境,既為教師,也為教師所教的學生。但是,在考慮如何使教師更有效地使用新技術方面又出現了很多新的問題。有關小過程教師們需要了解什么?有關教師對于技術本身需要了解什么?什么樣的培訓在幫助教師使用高質量的教學程序方面最有效?已開發出來的基于對學習原理有充分理解的好的教育軟件、教師支持工具還沒有達到標準。
三、 未來學習研究的走向
綜合分析當代學習心理學研究的新進展,筆者認為未來的學習研究應關注學習科學的研究基礎、科學學習的基礎、學習科學的新方法論、學習科學研究中的合作、學習技術的研究和教師的專業發展。
【摘要】美國兒童博物館收藏、開發、利用物品的歷史悠久,并
>> 藏品研究對提升博物館水平的作用和意義 論博物館本土題材藏品征集和展覽的意義及途徑 博物館文物藏品的管理 利用藏品提升博物館公眾吸引力 參觀美國的兒童博物館(上) 對我國中小博物館的藏品征集工作的幾點認識 對中國民間博物館及其藏品的幾點認識 基層博物館現代藏品征集的途徑 試述縣級博物館收藏品的防霉 淺析博物館典藏品入藏的條件 藏品與博物館發展的思考 淺談對博物館青少年觀眾講解及博物館教育的研究 現代音樂博物館征集藏品 淺談博物館藏品的管理保護和利用 美國的音樂博物館 美國:博物館的教育功能 博物館免費開放的意義 對博物館安全風險及防范的思考 關于我國博物館文物藏品利用研究 試析美國兒童博物館存在于社區的教育意蘊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
[4]張海水:《美國兒童博物館研究》,碩士論文,上海師范大學,2013年。
[5]
[7] .
[8]羅家英主編:《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科學出版社,2007年。
[9]穆憲主編:《當代幼兒教育實用大全》,海洋出版社,1990年。
[10]小巫:《給小孩自由――中西理念沖撞中的早教》,民主與建設出版社,2004年。
[11]珍妮特?岡薩雷斯一米納著,徐韻、周紅等譯:《多元化社會中的早期教育》,江蘇教育出版社,2008年
[12] http://.
[13][14]http:// bostonchild /exhbits-programs/collections.
[15]俞平:《論基層博物館的流動展覽》,《黑河學刊》2006年3期。
關鍵詞:親子親合;研究路徑;測量法;展望
一、前言
發展心理學對親子關系的研究主要沿動態路徑和靜態路徑展開,動態研究主要從父母對子女的教養、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溝通以及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系沖突展開進行;靜態研究則主要從親子依戀和親子親合展開進行。目前,從國內權威數據庫搜索到的關于親子親合的核心期刊發表的論文數量極少,本文根據所收集到的論文進行梳理,對國內親子親合研究進行簡要闡述。
二、界定
親子親合主要指父母與子女之間親密的情感聯結[1]。此定義包含兩層含義,其一是對象明確,特指父母親與子女,其二是目標范圍明確,強調情感聯結。由此可見親子親合應包括的內容主要涉及三個方面:一是父親與子女間的情感聯結合作;二是母親與子女間的情感聯結合作;三是子女與父母親之間的情感聯結合作。心理學界對親子親合的另一個相近似的界定是:親子親合是指既表現在養育者與兒童積極的互動行為之中,又可以表現為養育者與兒童親密感受中的父母與子女之間親密的情感聯結[2]。學界通常都把親子親合作為一種尺度來衡量兒童的發展成長,其原因在于兒童的正常發展受家庭環境中的親子溝通、親子沖突、親子依戀和親子親合的影響很大,親子溝通、親子沖突、親子依戀和親子親合通常被心理研究人員作為審視兒童是否正常發展的標桿來衡量兒童的發展狀況與水平。
三、內容
陳蔚萌的研究表明:對高中生的友誼質量、孤獨感和親子親合而言,父母教養方式都有影響[3]。張露的研究結果顯示:對高中階段的親子親合的而言,中學生受父母心理控制的影響顯著比中學生受父母行為控制的影響要高[4]。姚恩菊,陳旭認為研究群體的社會自我與父子親合、幫助陪伴、親密交流、肯定價值、信任尊重、親密性、反應性的多種因數之間,明顯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5]。趙景欣等人的研究結果表明:兒童的日常煩惱水平和兒童的親子親合水平是影響兒童偏差行為的兩個重要因素,前者易導致兒童偏差行為的產生發展,后者的作用則相反。因此要降低農村留守兒童偏差行為,養育者與兒童之間應注意建立緊密的情感聯系[6]。有研究表明:大多數青少年成員與養育他們的父母雙親沖突較少較弱,并且親合度較高,但也有少數成員與父母沖突較強較多;隨年級增長,青少年與父親的沖突和親合都較穩定,但與母親的親合降低。隨著年齡增長,青少年與父母間的沖突與親合并存關系發生改變的狀況是親合增加,沖突減少。涂瑾和符明弘的研究表明在民族、家中等排行維度上,青少年與父母的親子親合度存存在差異;他們跟父親親合度與他們跟母親親合度相比,差異明顯[7]。在親子親合的最新研究中,王美萍,張文新認為在多態性與父母教養行為共同對親子親合與沖突的關系產生影響[8]。朱溆湘等認為親子親合與共情均能顯著地預測學生的心理彈性[9]。
綜上觀之,可概括出關于親子親合研究的兩個基本觀點,一、在親子關系這一復雜系統中,親子親合這一因素一方面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另一方面,親子親合與其他因素結合,又共同對別的因素產生影響。二、親子親合因素與其他因素之間的關系極其復雜,要研究討論親子親合的性質特征,需要在具體研究情境中進行提煉才有可能達到。
四、方法
在親子親合研究中,研究人員主要采用的方法是問卷或量表測量法。在運用測量法進行親子親合的研究過程中,概括起來,主要經歷了循序漸進的“三步”發展進程。第一步,從國外引進研究相關親子親合的問卷或量表進行修訂,然后使用修訂的問卷或量表來研究涉及親子親合的課題,或把修訂的問卷或量表與其他量表搭配使用來對涉及親子親合的課題進行研究,如王美萍研究團隊及宮秀麗研究團隊所進行的各自研究。第二步,自編問卷和量表來研究涉及親子親合的課題,如陳蔚萌,姚恩菊和陳旭等人所進行的研究。第三步,結合具體研究實際,研究人員創造性地把問卷測量與其他研究方法相結合,運用“復合”式的方法來研究有關親子親合的問題,例如趙景欣等人在其專題研究中采用同伴提名法評定農村留守兒童在班級內的同伴接納和同伴拒絕情況。其次運用家庭適應和親合評價問卷的親合分問卷,采取自我報告的方式,測量了群體樣本感知到的父親、母親與他的情感聯系或支持狀況。最后采用謝克編制的中國人逆境信念量表進行測量所研究群體樣本的逆境信念。王美萍,張文新則采用創新實驗設計與問卷測量相結合的方法來研究涉及青少年期親子親合與沖突的關系課題。
五、展望
從國內發表的學界公認的有關親子親合的研究成果來看,我國心理學界對親子親合的研究還處在起步階段。與國外關于親子親合相比,不管是從研究的內容、方法以及成果上來說,都存在著很大的差距。但是我國心理學界對親子親合的研究的起步是一個良好的開端,目前已發表在核心刊物上的相關研究全是實證研究的論文,這表明,我國學界對親子親合的研究一開始就推行與國際接軌的方式,其無疑有助于國內對親子親合研究的良性發展。
但是,由于國內對親子親合的研究處于起步階段,因此對其研究存在很多不足,目前以下幾個方面的不足值得關注:
第一,研究取向單一,目前側重注重親子親合與其他因素的相互關系的研究,對親子親合的特征研究稍有涉及,而對親子親合的結構,機制、成因和影響等鮮有涉及。如果抱著當前研究的單一取向不放,不積極采取多元化、多樣化、復合化和高技術化的研究取向,將不利于心理研究人員對親子親合的研究的深入。
第二,把親子親合研究的年齡段放在一個相對狹窄的時段,沒有象發展心理學的其它研究從畢生的視角進行研究。
第三,與國外的研究相比,國內的研究在方法上還處于“模仿”階段,今后的研究應注重實現研究方法從“模仿”階段向“創新”階段的轉變。
第四,為了讓人更多了解國外的親子親合研究狀況,國內學界對國外關于親子親合的跟蹤調查有待加強,一些必要的關于國外親子親合研究的綜述和進展的研究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
(作者單位:貴州師范大學)
參考文獻:
[1] 宮秀麗,劉長城,魏曉娟.青少年期親子關系的基本特征[J].青年探索.2008.5
[2] 趙景欣,劉霞,張文新.同伴拒絕、同伴接納與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適應:親子親合與逆境信念的作用[J].心理學報2013,Vol.45,No.7,797-810
[3] 陳蔚萌.高中生孤獨感與友誼質量、親子親合的關系[D].福建師范大學.2012.3
[4] 張露.中學生父母控制及其與親子親合的關系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1.5
[5] 姚恩菊,陳旭.農村留守初中生親子同伴師生關系與社會自我的相關性[J].中國學校衛生2012年5月第33卷第5期
[6] 趙景欣,劉霞,李悅.日常煩惱與農村留守兒童的偏差行為:親子親合的作用[J].心理發展與教育2013年第4期
[7] 涂瑾,符明弘.云南省青少年親子關系親合現狀調查研究.[J].昆明學院學報2011,33(5):57―60
論文關鍵詞:個體道德發展 道德心理研究 兒童心理理論
一、引言
心理學自誕生以來,各種理論和流派百花齊放,相互影響和滲透。道德心理研究作為發展心理學中重要的研究領域也是如此,它受到不同時期相關心理學理論的影響。皮亞杰對道德發展做了開創性的研究。柯爾伯格在以往研究的基礎上對道德發展進行了大量系統的理論和實證研究。并以此構造了道德發展的三水平六階段理論。
“道德發展”這一術語逐漸被人們所熟悉??聽柌袼_創的公正主題和后來其他道德心理學家們提出的關愛和寬恕主題,成為道德心理研究的三大主題。從皮亞杰到柯爾伯格及其追隨者們,都明顯受到認知學派的影響。而同時行為主義心理學對道德心理研究也曾起過重要的作用。其中加裔美籍心理學家班杜拉最為突出。他認為德性的形成是通過直接強化和榜樣示范的間接強化而實現的,所以他對道德發展這樣的術語持有不同觀點,這直接影響了道德教育實踐領域出現的重獎勵和懲罰的德育方式。
兒童心理理論是近20年來發展心理學領域中一個比較活躍的研究課題,取得了很多有價值的研究成果,它對道德心理研究也產生一些重要的影響,本文擬對此進行探討,希望加深和擴展對兒童心理理論和道德心理的研究。
二、對“兒童心理理論”的剖析
在學術界關于“到底什么是兒童心理理論”眾說紛紜,一個基本的看法是,兒童心理理論是兒童對他人心理以及心理與行為關系的認知發展理解錯誤信念為兒童獲得心理理論的標志。從其發展過程看有兩個階段,即心理理論的獲得和心理理論的發展。經典研究主要是關于錯誤信念的研究,在此基礎上研究者們逐漸提出了兒童心理理論獲得和發展的模型。
(一)經典錯誤信念研究
兒童獲得心理理論的標志是理解了“錯誤信念”。目前以韋爾曼(wellman)和普那(pemer)的“錯誤信念任務”為這方面的經典實驗。如研究之一,兩個女孩,一個叫安娜,一個叫薩麗。
薩麗把一個小球放到一個筐里,蓋上蓋子,就離開了??墒钱斔_麗不在的時候,安娜把小球拿出來放到自己的盒子里。問兒童:“薩麗回來會到哪里找小球?”研究者發現,3歲的兒童多認為薩麗會到盒子里找,正確判斷率只有10%,而4歲的兒童多認為薩麗會到筐里找。這是因為三歲的兒童把人的心理認識(即wellman和pemer的信念)等同于客觀世界的事實,也就是不能認識到客觀世界是一樣的,但人的主觀反映卻可以不同,而四歲的兒童就可以突破這種限制。目前一般認為能正確解決“錯誤信念任務”,即能正確判斷他人的心理狀態。一般以此作為獲得心理理論的標志。
(二)兒童心理理論獲得的模型
有研究者在把“錯誤信念任務”作為兒童心理理論形成的標志以后,開始從整體上思考兒童心理理論獲得的模型。主要有下面三種觀點:建構理論認為,兒童對心理狀態的理解如同科學理論形成一樣是個理論建構的過程,并且隨著與環境的交互作用而發生一系列的變化。
模仿理論認為,兒童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通過內省自己的心理,從而間接體驗他人的心理活動。如果按照這一理論觀點,兒童心理理論是在自我意識形成的基礎上通過移情能力而獲得的。
匹配理論強調,兒童必須認識到自己與他人在各自心理活動上都屬于等價的主體,兒童不斷面對自己與他人在心理活動上的相似性,從而促使兒童不斷深入這種對等價關系的理解,逐漸形成系統的對心理活動的認識。
以上三者都有各自的實驗研究或演繹推理的支持,但它們不是互相排斥的。以上三者都認為兒童預先并沒有關于心理活動或狀態的知識,是后天形成的,這是共同的?,F在不排除這種可能,那就是兒童在認識了自己與他人的心理活動等價的主體地位后,才有可能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通過內省自己的心理活動間接體驗他人的心理活動,在這種復雜漸進的過程中逐漸獲得心理理論,也就是說三種模式都能說明問題的某一方面,但綜合起來可能更全面。
(三)兒童心理理論的發展模式
正確解決“錯誤信念”問題,標志著兒童獲得了心理理論。關于在此以后兒童心理理論是如何發展的,研究者們又出現了一些不同的觀點。
韋爾曼認為,兒童心理理論發展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是一個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日益復雜化和精確化的過程。兒童最初的理論是建立在“欲望心理學”上的,即他認為他人的行為是受欲望制約的。隨著年齡發展,兒童會發現,僅靠欲望來解釋人的行為是不夠的,漸漸出現了“欲望一心理理論”,即兒童通過對信念和欲望及其與行為關系的認知來解釋和預測行為。但是到了七八歲之后兒童又逐漸開始發展起對他人人格特質的理解,即不僅從信念和欲望這些方面來解釋行為,而且還會從不同時空中抽象出穩定的人格特質來作為解釋行為的又一依據。
普那認為,兒童在4歲左右擁有元認知能力后,標志兒童心理理論發展的一個質變,以后心理理論的發展只有量的積累,而沒有質的變化,其中量變主要體現在能夠理解的心理狀態的嵌入量在不斷增加,如:從對一級信念的理解發展到對二級信念的理解。前面的經典“錯誤信念任務”實驗是對一級信念的理解。對二級信念的理解就是認識到一個人關于另一個人信念的信念,如果把類似與前面的實驗情景改變一下就是考察兒童對二級信念的理解。故事如下,約翰和瑪麗在公園玩,有人在賣冰棍,瑪麗想吃冰棍,但沒帶錢就回去拿錢。過一會兒,約翰餓了也回家吃飯去了。約翰走后,賣冰棍的人到學校去賣了。
瑪麗拿錢以后半路上遇到賣冰棍的人,就跟他一起到學校去買冰棍。約翰后來到瑪麗家,瑪麗的媽媽說瑪麗去買冰棍了,約翰就去找她,問兒童:“約翰會niu1.,找瑪麗?”研究發現兒童只有6歲以后,才會認為約翰會到公園找瑪麗,即兒童能正確認識到“瑪麗認為賣冰棍的人在公園里”。這雖是個錯誤信念,但它卻是約翰實際的二級信念,約翰會按照自己的信念行事,所以到公園找瑪麗。
兒童心理理論雖然是個新名詞,但它實際上與我們發展和教育心理學中的許多已有研究是一脈相承的,是發展與教育心理研究中一個新的視角。而品德心理是發展心理學中重要的經典研究領域,兩者在內容和方法上是可以相互促進的。
三、從兒童心理理論看個體道德發展
自從20世紀初皮亞杰對道德心理學進行了開創性的實證研究以后,心理學家對個體道德發展展開了大規模的研究,其中柯爾伯格的道德認知發展理論影響最大。許多個體道德發展的研究成果如果從兒童心理理論角度來看,其實質內容與兒童心理理論是一致的。如:自我中心主義、他律和自律道德、觀點采擇和移情、道德情緒判斷研究等。
(一)自我中心主義
兒童獲得心理理論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必須認識到他人與自己一樣是有一套對外在事物的觀點,即擁有關于世界的信念,而每個人是按照自己的信念行事的,盡管這個信念可能正確也可能錯誤。也就是認識到別人可能具有與自己不同的信念,而不同的信念會引起不同的行為。皮亞杰的“自我中心主義”是特指兒童以自己的立場和觀點去認識事物,而不能以客觀的他人的觀點去看待世界,這種混淆使個體不能認識到他人觀點與自己觀點的不同。皮亞杰認為,自我中心主義是兒童思維處于前概念時期的標志之一。這個時期在4歲左右結束。很顯然。自我中心主義使兒童不能區分他人觀點與自我觀點的不同,而兒童心理理論的獲得要求兒童能認識到別人可能會有與自己不一樣的信念和行為,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心理理論的獲得是以擺脫皮亞杰所說的自我中心主義為前提的。從實際的研究結果也證明了這一點,韋爾曼和普那的“錯誤信念任務”研究發現4歲是兒童心理理論發展分界的年齡,而這也正是自我中心主義存在的前概念時期結束的年齡。
(二)自律道德
前面說過,兒童心理理論的獲得是以擺脫自我中心主義為前提。而皮亞杰認為自我中心主義和道德實在論是導致他律道德的關鍵的原因,自我中心的兒童分不清自我和外界,他們把環境看作是他自身的延伸,從而會自發的尊重準則和服從成人的權威,因此沒有獲得兒童發展理論的兒童是不會出現自律道德的。從他律到自律的原因就是他們在認識上逐漸成熟,削弱了自我中心主義傾向,能從不同角度去看待道德問題,從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發展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對他人的心理具有認知能力。也就是兒童心理理論的發展過程。
(三)觀點采擇與移情
觀點采擇,是區分自己與他人的觀點,并進而根據當前或先前的有關信息對他人的觀點作出準確推斷的能力,是一種特殊的社會認知能力。皮亞杰認為從他律道德到自律道德的原因之一就是角色承擔和角色扮演能力的發展,其中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觀點采擇能力。米勒等人認為,觀點采擇需要很多心理成分聯系在一起,具有遞推的性質。最初級的觀點采擇是直接對他人觀點進行推斷和認知,隨著社會認知能力的發展,兒童逐漸可以推斷他人如何對另一個人的觀點進行認知的,再后來,能對他人如何對另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觀點的推斷進行認知……,這種觀點采擇的間接性逐漸增強,說明了兒童在頭腦中能同時處理的心理成分在逐漸增多。.
移情,是一種特殊的觀點采擇,它是根據有關線索推斷他人內部情感狀態,并且自己也能體驗到相應的情緒反應。如覺察到他人傷心,自己也能體驗到一種難過情緒。許多心理學家認為移情是兒童利他行為和親社會行為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舴蚵赋觯阂魄闀蔀閮和袨榈闹饕獎訖C。艾森伯格也發現自愿助人與移情分數呈正相關。艾森伯格將良好的親社會行為產生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對他人需要注意階段、確定助人意圖階段、出現助人行為階段。其中,親社會行為形成的初始階段,即對他人需要的注意,他人的需要是屬于他人的個性傾向性,是他人的心理狀態,兒童能對其注意顯然本身就是兒童的心理理論發展水平的一個側面。
在整個兒童期;無論是觀點采擇還是移情都是品德與社會化發展中經常涉及的領域,觀點采擇與個人的移情相互作用進而促使了利他行為的產生,而觀點采擇和移情都需要正確地認知他人的觀點和情緒,這實際就是兒童心理理論的發展階段之一。特別是米勒關于遞推的觀點采擇理論與普那的兒童心理理論發展中“心理嵌入量”增加的觀點是異曲同工的。
(四)道德情緒歸國判斷
以往的研究者多把注意力集中在道德推理和道德判斷,即道德認知上。而在本世紀七八十年代,出現一種新的研究動向,即研究道德情緒及其歸因判斷。研究者們試圖探索個人在某種道德情境中對他人的情緒及其原因作出推論判斷。情緒對行為具有激發、維持和調節的功能,一個人具有了某種道德情緒,會成為個人產生某種道德行為的內部動力可以引發并維持個體的道德行為。如有人看到一個奄奄一息的老人受傷躺在路邊,心里覺得很同情,并且忿忿不平,想到底是誰把老人撞傷的,這種同情和忿忿不平的情緒促使他可能先把老人送到醫院再去公安局報案。
研究兒童的道德情緒判斷及其歸因能從另一個方面反映兒童的道德發展水平。對“快樂的損人者”現象的研究發現,兒童對犯過者的情緒判斷及歸因有三種模式,即高興——難過;難過——高興,難過——高興——難過。三種模式由于實驗設計的一些因素處理和研究重點不同,導致出現結果的差異,但是它們都是先提供一個犯過情境。然后讓兒童站在犯過者的角度推測犯對者的情緒反應。我們可以看出兒童作出正確判斷的前提是能從他人的角度考慮,意識到別人與自己一樣也有心理反映,也就是對他人心理狀況的認知。所以我們說情緒判斷及其歸因的研究與兒童心理理論在內容上是有一定重合的,前者是后者的一個子方面,即對他人情緒的認知。
四、從兒童心理理論看道德心理研究方法的深化和內容的擴展
(一)傳統的道德研究方法實際在某種程度上依賴于兒童心理理論的發展。
無論是皮亞杰的對偶故事法,柯爾伯格的兩難故事法,還是艾森伯格的親社會兩難情境法,實驗所用的材料多來自于兒童的實際生活,通過投射來進行研究。首先向兒童呈現一個道德故事,其后跟隨一個問題,如“你認為主人公會怎么做?”對這一問題的回答必須建立在兒童能在道德故事提供的線索基礎上對他人的道德抉擇過程有一個較清晰的認知,并能對其行為作出預測。因此支撐了道德心理發展了幾十年的傳統研究方法是以一定的兒童心理理論發展水平為前提的。很小的兒童如果還沒有獲得心理理論,那就無法使用對偶故事或兩難故事來測查道德心理發展水平。雖然現在有些研究者打破了單一的情景故事方法,開始使用其他的道德研究方法,如有人通過對品德詞語的內隱記憶研究來間接反映兒童的道德發展水平,但是使用最多的還是投射故事法,所以說道德研究方法實際在某種程度上依賴于兒童心理理論的發展。
(二)兒童心理理論促進道德心理研究內容的擴展。
兒童心理理論和道德心理研究的外延和內涵大小是不同的,前看是兒重對他人心理及其與行為關系的認知。而他人的心理內容很豐富,包括心理過程、心理狀態和個性心理,心理過程又有知、情、意三方面,個性心理又有個性傾向性和個性心理特征。兒童對他人心理的不同子系統及其與行為關系的認知就相應的成為兒童心理理論的不同研究內容,兒童對這些不同的子系統的認知發展水平是不一樣的。按照韋爾曼的觀點;對他人個性特質的認知是到七八歲后才能形成。品德是社會性中的核心成分,它們也分為認知、情感和意志,道德認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為,這些方面以及與它們相關的其他主題都是道德心理領域的研究對象。兒童心理理論雖然在次級結構中可以分為知、情、意,但就其是本質來說只是認知,因此要比道德心理的外延小一些。
邁克爾?路特(Michael Rutter,1933-)是英國著名的發展變態心理學家,被稱為“兒童精神病學之父”。1933年出生于黎巴嫩首都貝魯特城,1936年隨父母回到英國,1940至1944年被父母寄養在美國。1944年后在英國接受了正規的學校教育。
路特1955年畢業于伯明翰大學醫學院。在獲得神經病學、兒科和心臟病學的碩士學位后,1958年在倫敦莫茲利醫院(Maudsley Hospital)接受了精神病學的訓練,1961年獲得資格認證,然后去紐約愛因斯坦醫學院進行了為期一年的研究。1962年回國后,他加入了醫學研究委員會的社會精神病研究所,1965年應聘到倫敦大學精神病研究所,1966年在倫敦被指定為精神病學會的高級講師。1973年,他成為兒童精神病學教授、兒童和青少年精神病學系系主任。
1984年,路特創立了醫學研究委員會(Medical Research Council)兒童精神病學分會,于1984年至1987年擔任該會的榮譽主席;1994年,他又創立了精神病學會下的社會、遺傳和發展精神病學研究中心(Social,Genetic and Developmental Psychiatry Research Centre),在1994年至1998年間擔任該中心的名譽主席。他在1987年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院士,1992年被授予爵士爵位,是歐洲科學院(Academia Europaea)和醫學科學研究院(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的創始人之一。他還擁有萊頓大學、伯明翰大學、愛丁堡大學、芝加哥大學、明尼蘇達大學、沃里克大學等院校的名譽博士學位。現在,他擔任倫敦皇家學院精神病學院發展精神病學教授和倫敦莫茲利醫院的精神病顧問。
迄今為止,路特出版了38本專著,并發表了400多篇論文。最有影響力的著作是《母愛剝奪再評估》(Maternal Deprivation Reassessed,1972),被New Society評價為“兒童保育領域的經典”。路特被公認,為兒童精神病學在醫學和生物心理學領域打下了堅實基礎,并做出了卓越貢獻。1995年他獲美國心理學會頒發的杰出科學貢獻獎。在20世紀最著名的100名心理學家中,他排名第68位。
一、對母愛缺失與剝奪的研究
路特的研究思路主要是詮釋自然和教養之間的關系,研究論題圍繞母愛剝奪對兒童心理社會發展的影響展開。這個論題涉及依戀關系的缺失與剝奪、依戀關系的喪失等。
依戀關系的缺失與剝奪。母愛剝奪的相關研究,是路特研究的重要領域,形成了他關于兒童成長的心理環境的重要研究范式和觀點。路特認為,兒童依戀理論的提出者鮑爾比對母愛剝奪的概念過于簡單化。鮑爾比認為,母愛剝奪是指兒童與一個依戀的人分離,失去了依戀對象且沒有發展出對他人的依戀。路特認為,這些依戀的性質,每種都有不同的效應。為此他在缺失(privation)和剝奪(deprivation)之間作了區分。如果兒童根本未能形成依戀關系,這是依戀的缺失;而剝奪是指依戀關系的失去或受損害,即曾經擁有過以后的失去。依戀的缺失有兩種原因,一是兒童有許多不同的養育者,二是家庭不和阻礙了兒童和成人建立依戀關系。路特發現一個有趣的結果,對于兒童精神問題的風險因素而言,父母離婚和父母去世顯然具有相同的效應,然而,事實是父母離婚對兒童造成的負面影響遠遠大于父母去世。他認為,兒童期依戀關系的缺失可能導致了最初的粘滯、依賴行為,尋求注意和不加選擇地建立友誼等行為。然后,隨著兒童逐漸成長,表現出無法遵守規則,建立持久的人際關系或者有負罪感。路特還發現了行為的證據,情感障礙,以及語言、智力和體格發育的紊亂。出現上述問題,并非如鮑爾比所聲稱是缺失與母親的依戀關系所致,而是由于缺少依戀關系通常所能提供的智力刺激和社會經驗所致。
1989年,路特領導了英國和羅馬尼亞被收養者研究小組,跟蹤研究了許多十幾歲時被送到西方家庭中收養的孤兒,對于影響兒童發展的早期剝奪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包括依戀及新關系的發展,得到了樂觀的結果。尤其在實驗方法上他采用了更科學的方法,他將大量的時間投身于與兒童的接觸,采用自然實驗的方式發現可以得出因果推論的方法。作為一個臨床工作者對兒童的了解,與對細節或例外結果的關注,路特在彌補鮑爾比提出的依戀關系基礎之上,往前更邁進了一大步。
依戀關系的喪失――應對、心理彈性、遺傳因素和保護因素。路特著力考察了當面臨依戀關系喪失時,兒童的心理行為反應以及相應的機制。
第一,兒童需要考慮應對。即要么有身體上的應對,要么有心理上的應對。路特認為,兒童的應對行為包括問題解決和情緒調整兩種,這兩種方法中有許多屬于偏差行為或不良適應行為。
第二,兒童需要避免壓力和逆境,或者用某種方式減少壓力所帶來的影響。路特認為,在挑戰與壓力面前,兒童必須學會應對,一種方法是通過暴露,使兒童處于真實的危險中,只不過這種危險控制在兒童可以處理和應對的范圍內。這方面的思想和研究使心理彈性成為到目前為止產出頗豐的一個研究領域。
第三,涉及到遺傳因素。已有研究發現,遺傳因素在環境對人影響的易感性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因此,需要尋找涉及到壓力應對時的遺傳路徑,要么是增加風險,要么是增加保護性。
除以上所提到的三種面對壓力時可能的機制,路特也是較早關注到部分不利處境兒童發展依然較好的研究者。他特別關注兒童成長中的保護性因素,即那些使兒童免于受到傷害、減低傷害或者修通所受傷害的因素。包括兒童面對應激的性質、兒童生活境況改變、兒童自身的因素、家庭內因素以及諸如學校、家庭外因素五個方面。這些保護性因素的提出,對于早期剝奪兒童后期的治療工作提供了理論上的指導,尤其對研究處境不利兒童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不過,路特同時也強調,為了了解與加強心理彈性與保護機制,人們必須考慮到家庭與政治、經濟、社會、以及種族情境的互動,以及個人與家庭因而出現的衰敗或興盛。
二、孤獨癥的研究和思想
路特醫學和神經病學的特殊背景,使他關注到了其他研究者可能較少關注的社會行為遺傳因素,并且嘗試對其機制進行研究,這一點尤其反映在他對孤獨癥兒童的研究中。
孤獨癥的發病機理:遺傳因素的作用。20世紀60年代,人們普遍認為,孤獨癥是一種情感性的而非軀體,原因是不良的父母撫養方式和其他心理因素導致了該疾病的發生。1977年路特等的研究使人們開始認識到孤獨癥遺傳因素的重要性。該研究對象是21對英國雙生子,其中10對是異卵雙生子(基因相似性與普通兄弟姐妹一樣),并用嚴格診斷標準每對雙生子至少有一個是孤獨癥。結果發現,沒有一對異卵雙生子是同時發病的,也就是說,異卵雙生同時發病機率是0。這可能也是人們對孤獨癥的遺傳因素未給予重視的原因。這篇論文公開發表后,路特開始質疑自己的觀點,5%的概率是相當低,但是真正的核心不應該關注很低的絕對概率,而是相對于當時普通人群萬分之四的發病率非常高的相對概率,顯然,遺傳因素非常重要。關于這一點,路特從研究中找到了支持證據,即1977年研究中的11對是同卵雙生(基因100%相似),他們中有4對,即36%被同時診斷為孤獨癥。盡管該雙生子研究的樣本很小,但是兩類雙生子發病概率統計學上是具有顯著意義的。另外,他的研究設計非常精細,因此,該實驗對孤獨癥領域的研究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另外,基于路特與其同事的研究工作以及后來的驗證性研究,孤獨癥從作為一個環境影響的心理問題逐漸被理解為重要的遺傳性精神疾病之一,其結果大大促進了20世紀80年代的分子遺傳學研究,而孤獨癥則是研究者們首先關注的幾個重點領域之一。
孤獨癥的診斷。路特1977年的雙生子研究是另一個重要發現,涉及到孤獨癥的診斷,他提出了孤獨癥譜系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的概念,其征狀是社交及溝通上的廣泛性異常、異常局限性的興趣、高度重復性的行為。事實上,路特及其同事對參加實驗的42名兒童進行了細致的評估,包括社會、情緒、認知以及語言功能。最令人振奮的發現是,遺傳因素對孤獨癥譜系障礙的影響效應比對孤獨癥的影響效應更大:同卵雙生子的相似性竟高達82%,異卵雙生子的相似性僅有10%。
因此,路特與其同事認為,孤獨癥是與遺傳因素相關聯的廣泛性認知障礙。這些發現也在后續的追蹤研究中得到證實,即孤獨癥譜系的廣泛性診斷,以及同卵雙生子82%、異卵雙生10%的癥狀相似性。路特及其同事的研究工作表明:孤獨癥的行為如果被認為是從出生到童年早期的發育障礙所致更為合情合理,孤獨癥是一種軀體性的、與父母撫育方式無更多關聯的發育障礙。由于路特等的研究工作,到20 世紀70~80年代,人們基本上摒棄了孤獨癥所謂“父母撫養方式不當”的病因假說。無論是孤獨癥生物學病因探討,還是臨床實體的識別與描述;無論是相關癥狀群的分型,還是研究與其他精神障礙的聯系,均提示了對孤獨癥研究的一個全新時代即將到來,即明確了孤獨癥與精神分裂癥的區別。
三、遺傳和環境的交互作用
路特在2006年出版的《基因和行為:自然-教養的交互說明》(Genes and Behavior:Nature - Nurture Interplay Explained)一書中,系統闡述了遺傳與環境交互作用的觀點。他主要闡釋了基因是怎樣影響行為的,以及在理解各種行為特點和精神障礙的因果路徑中的重要性。他對行為遺傳學、精神病遺傳學以及環境對風險的調節效應研究等許多領域,進行了清晰而又通俗易懂的描述,尤其是對基本假設、方法的優點和不足之處的細致考慮,以及對研究結果的謹慎解釋。同時,路特也指出了純粹遺傳解釋的局限,其核心是基因和環境永遠不可能完全分開。路特認為,幾乎沒有例外,人的特點和障礙、體格和精神都是基因和環境多因素影響的結果,一方面,這意味著對所有的行為而言,遺傳因素盡管可能不一定是占支配地位的,卻是普遍的。這一點不僅對于障礙,而且對于普通人的心理特性,包括氣質和認知特點,甚至犯罪或離婚這樣的行為也同樣適用。另一方面,許多遺傳影響效應的例子也通過與環境的各種交互而發揮作用。因此,一些遺傳行為會在某種程度上暴露于環境的風險因素之下,即所謂的遺傳-環境相關。例如,父母有遺傳因素的行為,可能破壞家庭功能,反過來,它又把孩子置于形成行為的風險環境中。換言之,父母的基因通過環境的影響機制來增加孩子發展所面臨的風險。
路特認為,這種遺傳-環境的交互作用非常普遍,人們必須在研究中予以考慮?;虿皇菦Q定性的,他們不會以任何直接的方式,導致諸如孤獨癥和精神分裂癥等或者精神障礙的產生。基因作用于行為的效應是間接的,很大程度上通過環境的調節而產生。基因和環境相互接觸的主要途徑是通過所謂的遺傳-環境的交互作用,這說明了基因為什么影響一個人對環境風險的易感性。因此,遺傳學者和心理學研究者,不僅僅是說著相同的語言,還要共同工作。路特因其豐富的跨學科研究背景,以及強有力的分析方法歷史性地承擔起了這項工作。
三、小結與展望
路特的研究領域和研究跨度非常廣闊,包含了早期的流行病學研究、學校效能調查、社會心理學的風險調節測驗、訪談技術的研究,以及后期的定量研究和分子遺傳學,涉及到DNA研究、神經影像學、家庭及學校的影響、基因、閱讀障礙、生物和社會因素之間的交互作用、壓力等方面。他的臨床心理學研究的重心包含了孤獨癥、神經精神障礙、抑郁、行為、閱讀困難、剝奪綜合癥,以及多動癥等。這種跨學科研究思路和研究實踐,為后續相關研究奠定了堅實基礎,并給心理健康研究提供了一個新的研究視角,大大拓展了心理健康研究的內容和范疇。
路特提出的兒童面對依戀關系喪失時可能的應對機制,以及保護性因素的提出,不僅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也對兒童發展和學校教育具有現實指導意義。更為重要的是,他給面對不利處境的兒童工作者帶來了力量和希望。因為兒童所經歷的這些苦難,或許可以看成兒童生長所經歷的磨難,而不只是悲慘的不幸與無力的憐惜,這種信念可能同樣會傳遞給處境不利兒童,從而提升其自身的心理彈性。同時,也為早期剝奪兒童的后期治療工作提供了理論上的指導,尤其對研究處境不利兒童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這一點對于我國經濟快速發展過程中所帶來的兒童青少年社會問題尤其重要,大量的留守兒童顯然處在一個相對不完整的家庭中,父母不在身邊,養育者的變更把留守兒童置于處境不利地位,而在客觀現實無法改變的條件下,考察和研究其成長中的保護因素并應用于實際,對于留守兒童的教育發展更現實和可行。此外,路特對孤獨癥的研究,不但扭轉了人們對孤獨癥的看法,尤其是對孤獨癥兒童父母的看法,而且使孤獨癥兒童的父母尤其是母親,減輕了養育的心理壓力,從而使他們在對自己的養育能力方面減少挫折感,恢復養育孩子的信心。
路特關于遺傳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理論觀點,在理解個體差異的來源方面邁出了重要的一步,與此同時也推動了行為遺傳學研究方法的發展。
一是研究范式呈現多樣化。一方面加強了收養研究的力度,使收養研究與雙生子研究在行為遺傳學中擁有同樣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使這兩類研究成為確定遺傳與環境交互作用的重要研究范式。
二是由于統計技術的發展與完善,研究方法開始由雙生子研究、收養研究拓展到更為復雜的譜系研究,譜系研究可以為遺傳與環境的相互作用過程提供更為完備的信息。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未來或許可以關注兩個方面的發展問題:一是在發展過程中,遺傳與環境的作用是否會發生變化。比如,就認知能力來說,隨著個體發育發展,遺傳的作用不斷加強;共同的家庭環境對童年期的個體是非常重要的,但到青春期以后它的影響可能逐漸變小。一是在個體發展的過程中,遺傳與環境的作用在每個年齡階段是如何持續與變遷的。例如,研究已發現在認知發展方面,從童年期到成人期的,存在令人吃驚的發展連續性。對這些問題的關注,不僅對發展心理學,而且對兒童精神病學都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際價值。
無論如何,撇開路特對兒童工作的熱忱和天才的思想,單憑他對待科學研究善于質疑的態度,不盲從權威的科學精神,其“兒童精神病學之父”稱號,實屬名至實歸,名符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