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2 17:41:2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工業經濟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后工業經濟時代
美國社會學家Bell在《后工業社會的來臨》一書中提出了"后工業時代"(thepost-industrialage)[7]。西方主流經濟學主要以技術經濟標準來劃分經濟時代:狩獵—采集經濟時代(thehunter-gathererage)、農業經濟時代 (theagriculturalage,亦稱"農耕時代/agrarianage")、工業經濟時代(theindustrialage)和知識經濟時代(theknowledgee-conomyage)。Cohen的《健康與文明的崛起》[8]6775、Johnson的《人類社會演進》 [9]53、Clark的《世界經濟簡史》[10]、Lenski&Nolan的《人類社會:宏觀社會學導論》[11]等書籍都對這種經濟時代劃分法有詳盡介紹和運用。本文根據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需要,采用這種劃分方法,并定義工業經濟與知識經濟之交的過渡經濟時代為后工業經濟時代。
(二)協同動力研究
協同論(Synergetics)是"新三論"之一,20世紀70年代由聯邦德國著名物理學家Haken創立,后被廣泛應用于科學、技術、社會、經濟領域,同時也給現代科學管理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思路。國外學者Faulkner認為,協同概念可以分解為"互補效應"和"協同效應"[12]。然而,在企業管理中對"協同"的態度并非都是積極的,雖然協同效能使企業趨之若鶩,但企業取得協同效應之艱難卻使其望而卻步,甚至產生質疑,亦即"協同陷阱"[13]。而我國學者在動力學研究方面成果頗豐,如:田會從宏觀角度闡釋了不同經濟時期企業動力系統模型[14];樊燕萍等應用系統思維方法、系統動力學來研究戰略并購問題[15];王光輝等基于動力學視角構建社會輿論形成及干預的動力學模型[16]。然而,關于協同學與動力學結合的研究主要在于理論探索。如:孟琦等通過構建協同動力模型對企業戰略聯盟自組織演化過程中協同機制的建立進行理論探索[17];郭明彬、張陸洋等運用協同學的伺服原理和自組織動力學模型來研究風險投資的競爭與協同機制[18]。本文嘗試構建主導要素協同動力模型來解釋企業聯盟內在協同動力機制,并通過考察納斯帕斯與騰訊的成功聯盟進行例證。
二、后工業經濟時代主導要素協同動力模型
(一)不同經濟時代的主導要素
不同經濟時代要素的構成是不一樣的,尤其是主導要素,可通過生產函數理論來解釋———人類社會的任何生產方式都是以當時最短缺、最重要的生產要素為自變量的一種生產函數。因此,在農業經濟社會,誰擁有了土地,誰就控制農業經濟時代;在工業經濟社會,誰擁有資本(機器、廠房、原材料等),誰就控制工業經濟時代;同樣地,知識經濟社會的主導要素就是知識。而后工業經濟時代作為一種過渡性經濟形態,知識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上升,所以此時經濟社會的主導要素便是資本和知識。
(二)后工業經濟時代主導要素協同動力模型
后工業經濟是以資本與知識為主導要素的混合經濟形態,此形態下資本與知識體現的是博弈關系還是協同關系,直接影響甚至決定事物的發展方向。所以,企業在投資與合作過程中,聯盟企業要正確處理好兩者(資本與知識)之間的關系,促使協同力始終大于博弈力,從而使聯盟發展壯大。在此,為了深入研究后工業經濟時代聯盟企業之間的協同模式與動態關系,引入動力學原理和方法嘗試建立模型來探討企業聯盟協同動力機制。我們建立主導要素協同動力模型如圖1,假設斜面上的球體為企業聯盟,斜夾角α代表后工業經濟向知識經濟轉型的速度。聯盟中的投資與被投資企業分別是主導要素(資本與知識)的代表,其中:Fk代表資本動力,Fi代表知識動力,這兩種力量成為推動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目標"的中堅力量。而同時存在與前兩種動力目標不一致的動力,即是企業聯盟的耗散力F= {F0,F1,F2,……}。這個模型簡明地反映了過渡期"后工業時代"聯盟企業形成的協同動力模型的變化過程。1.耗散力從投資到資金回報過程,聯盟企業既要受到市場經濟壓力的影響,又要受到來自文化背景、價值取向、信息擁有等差異造成的分歧和摩擦,這些力的總和我們合稱為耗散力(F)。對于企業聯盟而言,在耗散力的作用下,企業間的協同合作創造的價值將逐步減少,同時增大投資失敗的可能性。圖1可見,耗散力可以分解為與"協同動力"方向相反的企業聯盟內部阻力Fx以及與斜面垂直的市場環境壓力Fy。企業實現聯盟后,關于耗散力問題主要有三種情況:(1)α=0時,雙方積極共建和諧伙伴關系。最初聯盟內部的阻力并不明顯(Fx值趨向于0),耗散力取決于市場經濟壓力的大小,企業聯盟處于一種對外競爭狀態。(2)0<α<π/2時,內部阻力Fx逐漸上升,相反市場環境壓力將逐步減少,聯盟企業既競爭又協同,且后一種關系更為突出。(3)α=π/2時,表明企業已進入知識經濟時代,此時企業聯盟已經相當成熟,可以游刃有余地應對市場環境的各種變化(Fy值趨向于0),企業間的耗散力大小取決于聯盟內部阻力的大小,企業聯盟表現出強大的協同效應。2.協同動力企業聯盟為了克服耗散力的負面效應,從系統內部形成序變量即"資本+知識"的協同動力,促使聯盟企業相互融合來抵消耗散力以實現聯盟價值。因此,協同動力與聯盟利益的方向是保持一致的,協同動力越大,得到的利益越多,可以表示為:Fki=F2k+Fi√2Fk=Fk1,Fk2,Fk3({,…};Fi=Fi1,Fi2,Fi3{,…}),其中:Fki表示沿著斜面方向的協同動力,Fk,Fi分別是與橫坐標和縱坐標平行的資本動力和知識動力,且隨著經濟轉型速度α的加快,資本動力的引領地位逐漸被知識動力所取替,即資本動力趨于平穩,而知識動力順應時勢而越發強大,因此協同動力的大小某種程度上取決于知識動力的大小。
三、案例分析
近年來,中國IT行業公司中創始人離職案例漸多。諸如:盛大入主后,2011年酷六網創始人、CEO李善友離職;國美電器入主后,2012年庫巴網創始人、CEO王治全離職;雷士照明引入風投資本后,2012年創始人吳長江爭奪控制權失利而出局。從中容易引發我們思考,"外人"成為控股股東,公司由控股股東還是企業家(創始人)管理?或者說公司運營采取"誰投資,誰主導"模式還是采取"你投資,我經營"模式?從現實情況來看,絕大多數公司仍停留在" 誰投資,誰主導"模式上。然而,事實證明,后者才是后工業經濟時代企業投資與合作的理性選擇。下面通過納斯帕斯與騰訊聯盟的成功案例分析來說明這一問題。 1998年納斯帕斯曾經成立一家互聯網服務公司,后因經營效果不佳而關閉,而同時期的騰訊也陷入困境———因為用戶的激增與資源(資金、設備、服務器托管費等)短缺的內在矛盾,馬化騰險些把騰訊轉賣。納斯帕斯作為一家跨國大企業資本充足,卻缺乏一支知識豐富的經營團隊,相反,騰訊缺少的正是雄厚的資金做保障。所以,現實境況反而為兩者聯盟提供可能。
(一)納斯帕斯—騰訊聯盟
從1998年成立至今,短短十幾年間騰訊已發展到4.48億(一說6億多)活躍用戶,成為坐擁國內外最大客戶群的互聯網企業之一,2013年實現凈利潤170多億元人民幣;公司市值由2007年的100億美元猛增到2014年的1416.8億美元,7年增長14.2倍,年均增長率達46.04% (100×(1+x)7=1416.8,x=0.4604),其中2008、2009年環比增幅高達100%(見圖2);相比近一年面書(Fa- ceBook,也作"臉譜")、蘋果(AppleInc.)、微軟(Microsoft)等世界主要IT企業的市值漲幅(截止2014年3月,見圖3), 騰訊為106.93%,僅次于面書而遠高于其他同類企業。可見,騰訊迅猛崛起已成為當今世界最大互聯網企業之一。納斯帕斯成為這一奇跡的大贏家。2001 年納斯帕斯斥資3200萬美元入股騰訊,并以持股46.5%成為它的第一大股東。此后騰訊雖通過股市融資幾度調整股權結構,但至2013年納斯帕斯(通過其旗下子公司MIH)仍持有騰訊33.93%的股權,若以收市價360港元計,騰訊的總市值高達6690億港元,而MIH所持股票市值為2269億港元。若將納斯帕斯入股騰訊的3200萬美元按當時匯率折合約為1.95億港元計算,則它12年來獲利2267億港元,為其原始投資的1160多倍,年均增值率超過80%(1.95×(1+x)12=2269,x=0.801)。如此高額的投資回報和如此迅猛的資產增值速度,不僅讓納斯帕斯保持住非洲最大媒體公司的地位而且使其躋身世界IT投資巨擘之列。
(二)納斯帕斯與騰訊聯盟協同動力機制
根據協同學與動力學原理,在后工業經濟環境的作用下,資本、知識兩要素就會產生"協同序變量",使要素系統從無序進入有序運行狀態,并且序變量產生的動力將驅動著聯盟系統向更高級的方向發展。在納斯帕斯與騰訊聯盟系統中,納斯帕斯是資本的代表,騰訊是知識的代表,兩者所形成的協同動力機制無疑可以很好地回答"后工業時代為什么納斯帕斯與騰訊聯盟能取得輝煌成就"這一問題。在此我們將企業聯盟與其發展的歷程結合起來探析"納斯帕斯與騰訊聯盟協同動力機制"1.初始期2001年納斯帕斯斥資3200萬美元入股騰訊,實現了兩者在中國互聯網市場上的優勢互補。當年納斯帕斯占股46.5%,按照常規投資管理思維,納斯帕斯理應安排人員進入董事會或者掌控公司的經營管理,但納斯帕斯采取的卻是"被動投資者"策略,讓騰訊的業務獨立發展到今天———如2003年騰訊雖偏重即時通訊工具QQ業務,但為規避主打單一業務潛在的風險,同年騰訊推出集廣告、游戲、新聞等于一體的門戶網站。從圖4—Ⅰ可見,兩者聯盟正處于初始期,納斯帕斯(資本)成為驅動系統運行和完善的主動力,而騰訊(知識)在雄厚資金的支持下,能夠充分認識到未來經濟的發展趨勢,適時地調整和改變投資戰略和戰術來迎合發展需要。2.成長期2004年騰訊在香港證券交易所正式上市,標志著納斯帕斯與騰訊聯盟進入新的歷程。在騰訊的發展過程中,納斯帕斯加盟固然使騰訊"翻了身",而2005年職業經理人劉熾平的加盟也對騰訊的發展意義重大。納斯帕斯作為騰訊的第一大股東,與騰訊秉承相同的管理理念———實行"市場化、專業化"管理,積極完善激勵制度、產權制度、職業經理人制度,避免"內部人控制"現象。從圖4—Ⅱ可知,后工業經濟向知識經濟轉變的速度(α)越快,騰訊的運營模式顯得越來越重要,決定了聯盟的發展方向和動力大小。正因為騰訊重視管理、信息技術、制度等知識要素的作用,大力推進了電子商務、網絡游戲、網絡廣告的發展;同時在納斯帕斯強有力的庇護下,2008年騰訊收購納斯帕斯印度子公司的部分股份,加快了騰訊與大股東攜手海外投資的步伐。實踐證明,騰訊在自身"內修"和納斯帕斯"外助"的共同作用下,創造出更大的協同力,2009年騰訊QQ用戶超4.5億,高于微軟和Skype在中國的用戶數,同時當年股價屢創新高,成為了納斯帕斯的最優資產。3.成熟期2010以來騰訊大大加快投資并購的步伐。2010年與納斯帕斯聯合斥資6.88 億對Mail.ru集團(原名DST,美國facebook的主要投資方)進行投資,同年收購了Naspers泰國子公司49.9%的股份。并且據一項統計,2010 年之前的十年內,騰訊大約只進行了30次投資并購,而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已超40次[19]。國內創業板379家公司總市值為17000億元,而騰訊市值就近萬億,一家公司竟超過創業板市值的一半,其高成長性由此可見一斑[20]。無論從跨國投資并購還是從公司市值狀況來看,都可以體現出騰訊已是一家成熟的企業。所以,當今騰訊即使面臨奇虎360、阿里巴巴等同行企業的激勵競爭,也能完全適應新經濟潮流的沖擊而海內外,進而日益彰顯知識要素在新時代的主導地位,讓知識力量成為企業發展的根本動力(圖4—Ⅲ)。
經濟論文|證券金融|管理論文|會計審計|法學論文|醫藥論文|社會論文|教育論文|計算機論文|藝術論文|哲學論文
財政稅收工商管理財務管理公共管理理學論文政治論文文學論文工學論文文化論文英語論文應用文寫作指導
您現在的位置:>>免費論文>>工商管理>>電子商務>>論文正文電子商務個性化需求的條件研究
電子商務個性化需求的條件研究
作者:網友投稿文章出處:時間:2005-6-3
-
電子商務個性化需求的條件研究
摘要:個性化需求已經成為電子商務發展中一個重要的研究問題。本文從網站策略需求、產品策略需求研究個性化需求的內在性,從生產模式、經濟模式、經營模式、價值模式的變化和相關案例,研究電子商務活動的個性化需求的必然性,從而得出個性化需求條件形成之必然。
關鍵詞:電子商務,個性化服務,個性化產品,無差異產品
Abstract:Theindividualizationrequirementhasbecomeanimportantresearchquestionine-commercedevelopment.TheinherentindividualizationrequirementisstudiedfromtheserequirementsofWebsitetacticsandproducttactics,theinevitabilityofe-commerceactivity-basedindividualizationrequirementisstudiedfromsomerelatedcasesandthechangesofproductionmodel,economicmodel,managementmodelandvaluemodel,andthentogettheinevitabilityofformingtheindividualizationrequirementinthispaper.
Keywords:E-Commerce,individualizationservice,individualizationproduct,Non-divergenceproduct
0、引言
一場廣袤而深刻的變革已經來臨,不算上個世紀中葉起就有先知先覺的學者、政治家和企業家們,現實生活中的每一個人在進入新千年門檻時,都感覺到即將到來的震動,盡管這新的時代才露端倪,不管我們它將它稱為什么:“知識經濟”、“新經濟”也好,“數字革命”、“虛擬經濟”也罷,或是“網絡經濟”、“信息經濟”……我們知道它的主要來源是信息技術和網絡。網絡時代,使用者重新加入到生產中,通過因特網提供的企業與顧客即時雙向的交流通道,全球各地的顧客可隨時了解一個企業的產品或業務,獲得基于信息的服務,提出反饋意見,發出訂單乃至根據自己的要求參與產品的設計。
從[1]中利用個性化服務成功的范例說明了網絡營銷個性化服務的成功之道和實施個性化服務的局限性,到[2]中傳統工業的經濟、技術和管理等諸多方面闡述了前瞻性的理念所引入的個性化服務,到[3]中為了實現個性化服務從技術層面而提出的虛擬設計系統,它們各自從不同的角度或層面告訴了我們一個事實,基于電子商務的個性化服務已經成為一種現實,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因此,全面地研究電子商務的個性化需求,已經成為一種必然,尤其是從個性化服務和產品的條件形成上研究,更能充分地理解和應用個性化特色。
1、電子商務的個性化需求
電子商務的個性化需求包括個性化的服務和個性化的產品。
個性化服務是指商家根據每一位顧客的年齡、身份、職業、品味等個人特點,過去的購買行為和購買偏好等因素,因人而異的提供獨特的產品和針對。
在產品的表現上,產品的生命周期的各個階段,尤其是早期階段(包括概念設計、詳細設計、工藝規劃和制造階段),處理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吸引消費者對新產品的注意力,可以幫助制造企業設計和生產更加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
2、電子商務中個性化需求的內在性
當人們把電子商務活動說成是“鼠標+水泥”模式時,不管這種說法在初期的理解上的褒義或貶義,但是,隨著時間的延續和電子商務的發展,“鼠標+水泥”的確刻畫出電子商務活動的內在性。
從電子商務活動過程來看,“鼠標”表示了客戶的屬性,即客戶利用鼠標在網絡上對網站點擊的隨意或隨機性;“水泥”表示了網站的屬性,即,網站的吸引人之處,也就是如何利用個性化的服務和個性化的產品,有效地將潛在的客戶轉變成真正的客戶,將新客戶轉變成忠誠的客戶,轉變靠的就是“水泥”的“粘合”屬性。
2.1網站策略需求
網站策略是網絡營銷特有的策略。在網絡空間中,網站是企業最重要的標志,在Internet上設立網站是企業進行電子商務的基礎。網站不僅代表了企業自身的形象,而且也直接關系到網絡營銷的效果。通常,企業的網站策略主要是通過網站宣傳策略和網站設計策略來實現的。
網站宣傳可分為網絡渠道和傳統渠道兩大類。傳統渠道就是指借助于電視、廣播、報紙等傳統的媒體宣傳企業網站,這和傳統的廣告方式并沒有區別。另一種方式,則是借助于新興的網絡媒體宣傳企業的網站,其目標是設法使企業網站信息散布在眾多的網絡空間上,并建立從這些空間直接鏈接到企業網站的路徑。具體的方式就是采用網站登錄和建立鏈接。因此,網站的宣傳策略很難表現出網站本身的獨特個性化,更多的是需要網站設計策略的個性化。
網站設計是網站能否成功的關鍵,客戶登錄網站的首要目的就是要查閱相關的內容,獲得相關的信息。因此,在網站設計過程中,在符合國際通行標準的基礎上,滿足為客戶提供需要的內容和快速反應客戶的請求??蛻粼谠L問站點時,關心的不是管理者的個人信息,也不是企業的機構設置,而是你能生產什么商品或提供什么服務,商品與服務的質量、價格,以及售后服務等信息,因此,在以生產商品為核心的企業,產品應成為整個站點建設的基本核心;在以提供服務為核心的企業,服務就成為建站的核心內容。除了具體內容表現外,網站上商品和服務項目放置的位置,隨著客戶訪問的頻次動態調整,使客戶能更方便地獲取所需信息,體現出更多的個性化。
2.2產品策略需求
產品是傳統營銷組合理論中的核心,是企業實現利潤和再生產的保證。在“4Ps”向“4Cs”轉移的過程中,客戶占據了產品的中心的地位,但產品在營銷中的價值卻沒有降低。
在產品的各個層次(核心利益層次、基本產品層次、期望產品層次、附加產品層次、潛在產品層次)中,一方面,由于網絡市場所特有的虛擬性、與消費者交流的及時互動性和產品本身的不同特性,在網絡營銷的產品和傳統市場營銷中的產品有很大的不同。另一方面,由于消費者需要的個性化、多樣化,使產品概念中的核心利益層次、基本產品層次和期望產品層次已經不能滿足客戶的需要,附加產品層次和潛在產品日益成為企業獲得客戶的重要手段。
盡管網絡營銷和傳統營銷方式相比在信息渠道、交互性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但同樣在產品不可觸摸、缺少人情味等方面也處于明顯的劣勢,所表現來的、最為明顯的就是產品的無差異化。所謂的無差異化產品是指適合在互聯網上進行銷售的產品,而網絡市場是全球性的,產品在網上銷售將面對全球的消費者,并且都是以數字化的信息向消費者展示。
由于網絡產品展示的無差異化,很容易造成網絡產品的質量不確定性。原因是:①客戶通過瀏覽接觸產品,而產品的數字化則使客戶對產品的了解無法像傳統般對產品進行全面的了解,客戶只能從電子商務網站上了解到產品的價格、性能和大致的外觀等,無法真正了解產品的質量,數字產品更是如此;②INTERNET上信息的真實程度,無法得到識別;③目前INTERNET不屬于任何組織管理,廠商并無法保證信息能夠完全的、不被惡意修改的傳遞到客戶手中,客戶對此產生懷疑態度;④大部分網站高額的維護費用,形象包裝和廣告推廣費用,網上商品的價格不具有明顯的競爭力,一些網站為了生存,采取低價策略,用假冒商品替代,價格不一致,導致“檸檬問題”。上述問題的產生,是網絡產品的無差異化屬性,也是信息不對稱的結果??朔@些問題的最有效途徑就是使客戶能夠對產品有差異化的體驗,具體表現在無差異產品在不同商業運作方式網站所附帶的增值不同,能夠為客戶提供的如支付服務、物流配送、功能更多的后臺支持和網站功能及產品的相關信息服務。這也是產品策略個性化需求的因素。
3、企業經營方式的個性化需求
回顧十數年來從工業經濟到網絡經濟的轉換過程,我們不難發現,企業的經營方式正在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大致可歸類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3.1從大規模生產到敏捷制造
亞當·斯密的勞動分工理論造就了工業社會。專業化的生產提高了勞動生產率,降低了單位成本,形成了規模經濟。可以說,工業社會相對于農業社會的特征優勢就存在于大批量生產之中。然而,大批量生產并不是盡善盡美的:在農業經濟時代,生產者與使用者距離非常近,甚至是合一的,他可以制造出非常合乎使用者要求的東西。到了工業經濟時代,分工越來越細。環節越來越多,生產者與使用者的距離越來越遠,使用者的聲音常常由于過長的生產——銷售鏈而傳不到生產者的耳中。
從第5代市場營銷觀念的演進,我們可以看到工業社會為克服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分離而做出的努力:從亨利·福特的生產觀念到產品觀念,從推銷觀念到市場營銷觀念及社會市場營銷觀念所做出的轉變。但由于科技手段或稱為時代的限制,此種分離只能在一定程序上得以緩和卻無法完全消除。
但在網絡時代,使用者重新加入到生產中,通過因特網提供的企業與顧客即時雙向的交流通道,全球各地的顧客可隨時了解一個企業的產品或業務,獲得基于信息的服務,提出反饋意見,發出訂單乃至根據自己的要求參與產品的設計。這樣,企業的產品雖然可能由于顧客的個性化定制而各不相同,但是由于網絡的作用,而仍然享有大批量生產的規模經濟——即所謂“敏捷制造”。生產者和消費者因為工業革命而離異,現在卻由于網絡時代的敏捷制造而破鏡重圓,融合了農業經濟時代和工業經濟時代生產制作的優點,敏捷制造使得網絡經濟時代的產品不僅享有更低的成本,而且因此貼近顧客需求。借著信息技術,使用者和生產者已經合二為一了。
如果要以兩個人(其人名也恰巧是公司名)來形象的說明這一轉變,則最好的選擇是“從福特(FORD)到戴爾(DELL),正如享利·福特首倡了大規模生產并成為其代表一樣。戴爾卻是敏捷制造或曰大規模個性化定制(Masscustomization)的先驅和典型。
3.2從商品經濟到服務經濟
工業經濟向網絡經濟轉變,在產業結構上表現為經濟重心的角色轉換。20世紀80年代經貿組織成員國凈增的6500萬個工作崗位中,95%都是由服務業提供的。美國企業家保羅·霍肯在《下一代經濟》中提出:信息經濟的對立面是特質經濟。每一項勞動,每一件產品都包含物質和信息兩部分,如果物質部分占了很大的比重,就是物質經濟——即傳統經濟;那么,如果信息部分占的比重大,就是信息經濟——即下一代經濟。信息經濟是“智能”占主導地位的服務型經濟。
網絡經濟時代的服務性工作,與工業經濟時代的服務性工作不同,后者只限于生產輔助(如配送設施,銀行等)和個人服務(如商業零售、家政服務等),而前者先包含4個層面:①個性化服務;②商業服務;③交通運輸、通信和公用事業等方面的服務;④信息、教育、衛生研究和政府部門的服務。這些部門的中心任務是創造、處理和分配信息,其中前3個層面在工業社會也會有涉及,但對社會的發展最有決定意義的正是第四個層面服務的增加。
網絡經濟時代,企業之間在產品質量和成本方面的競爭將漸漸退出歷史舞臺,競爭焦點將轉移到服務質量上。IBM公司表示,該公司不是在從事電腦制造,而是在提供滿足客戶需求的服務。微軟公司總裁比爾蓋茨說過,今后微軟80%的利潤將來自產品銷售后的各種升級換代和維護咨詢等服務,只有20%的利潤是來自產品本身。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服務貿易異軍突起,發展迅猛,目前的經營額已超過全球貿易總額的1/5。
3.3從實體經營到虛擬經營
虛擬化這一嶄新的企業組織和經營方式,似乎以超光速的步伐向我們走來,一經出現就迅速在全球開花。虛擬化正為世界經濟提供一個全新的、倍增的拓展空間。其實,虛擬化經營說到底也是一種通過專業化生產提高效率的行為,類似這種行為早就存在于勞動分工出現后的人類歷史中。但是由于交易成本,信息溝通等問題,導致輔助專業勞動無法社會化?,F在,網絡的出現,使得這種輔助勞動大規范社會化成為可能,也是目前為止最有可能提供個性化電子商務的模式。
網絡經濟從兩個方面引發了虛擬化經營的出現:首先,國際互聯網絡虛擬化經營提供了物質基礎,使得企業在有限的資源條件下,為取得競爭中的最大優勢,可以僅保留其核心的功能,而將其他功能通過各種方式(如聯合、委托、外包)借助外部的資源力量進行整合來實現。其次,市場情況和競爭方式的新特點,形成了對虛擬化經營的內在需求。瞬息萬變的市場和服務競爭的取勝條件,要求企業必須具備靈敏的反應能力和富有彈性的動態組織結構,即需要建立虛擬企業。
虛擬企業一般有以下幾個特點:企業界定模糊;信息共享、彼此信賴;專業人員地位強化;虛擬經理的出現。應客戶要求,改變產品或服務的彈性大,由此帶來虛擬企業的如下優勢:有利于技術開發,有利于客戶關系管理方式開拓市場,有利于共同籌資,有利精簡結構,有利于專業化生產,有利于多元化經營。
3.4從價值鏈到價值網
由以上關于虛擬企及其合作和未來組織特點可以看到:網絡經濟時代,是傳統價值鏈重新構造的時代。工業時代企業賴以創造和建立競爭優勢的,由基本活動(內部后勤——生產作業——外部后勤——市場和銷售——服務)和輔助活動(采購——技術開發——人力資源的管理——企業基礎設施)組成的,已在企業內部強化了的一條價值鏈,在網絡時代,將由虛擬化經營,更加專門的分工與合作和網絡結構所代替。在網絡結構中,自由職業者將增多,企業、團隊乃至個人是一個個的節點或核心,承擔著相當于傳統價值鏈上某一個或幾個環節的更加專業化的核心業務,其價值將由他客戶聯系的多少,親疏和服務的滿意程度來決定。只有采取這種方式,個性化服務在電子商務中的開展才能面對最小的阻力,以最靈敏的狀態一一面對“新經濟”下的多樣客戶。
4、成功案例簡單分析
電子商務個性化的產品和個性化服務以滿足個性化的需求的成功案例或許更能說明問題。
4.1案例1
滿足個性化需求在電子商務活動中的成功者一定得談談PC零售業的巨頭——Dell公司。Dell公司是由其創始人MichaelDell于1983年在其德克薩斯州的大學宿舍創辦的,現在Dell公司年銷售額可達180億美元,共PC機的銷售量已經超過了老牌的電腦巨IBM.、Hewlett-Packard和Compaq。Dell公司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是與其獨特的經營模式是分不開的。電腦銷售,一般是通過商進行的,而Dell公司卻采取一種直銷模式即“按用戶訂單裝配電腦”的模式。用戶可以通過電話和互聯網將自己所需的電腦組合、配置、型號等資料告知Dell公司,Dell公司就按用戶的要求定制出用戶所需的電腦,從客戶訂貨到送貨時間不超過36小時。此外,Dell公司還為其最好的客戶創建了1500個個性化主頁,使得他們可以直接獲得公司的許多信息資料。Dell的個人電腦單機銷售額年增長率為70%以上,遠遠超過整個行業的平均增長率(11%)。
4.2案例2
如果說Dell是把一個新興的科技產業帶入個性化的大潮的話,那么Amazon就是把一個承續上千年的書籍銷售也帶入這場大潮。
Amazon是一個虛擬的網上書店,它沒有自己的店面,而是在網上進行在線銷售。它提供高質量的綜合節目數據庫和檢索系統,用戶可以在網上查詢有關圖書的信息。如果用戶認為需要購買的話,可以把選擇的書放在虛擬購書籃,最后查看購書籃中的商品,選擇合適的服務方式并提交訂單,那么讀者所選購的書在幾天后就可以送到家門上了。Amazon書店還提供了完善的售后服務,例如,讀者可以在拿到實質的30天內,將完好無損的書和Music退回Amazon。Amazon將原價退款。當然Amazon的成功還不止源于此,如果一位顧客在購買一本書,下次他再次訪問,映入眼簾的首先是這顧客的名字和歡迎的字樣;Amazon使用推薦軟件對他曾經購買過的書以及該讀者對其他書的評價進行分析后,將向讀者推薦他可能喜歡的新書,只要用鼠標點一下,就可以買到該書了;Amazon能對顧客購買過的東西進行自動分析,然后因人而異地提出合適的建議。讀者的信息將被再次保存。這樣顧客下次來時就能更容易買到想要的書。
4.3案例3
如果說Dell和畢盡是銷售有形的商品的話,那么前程無憂網就是地地道道的“人販子”了。因為人人都是不同的,那么這個“人販子”的生意就是徹徹底底的個性化,為買家量身訂做的了。
前程無憂網目前是業內公認的最大招聘網站,就北京地區而言,其網站收入占據了總收入的50%以上;他們的另一塊王牌就是前程周刊,這份由前程無憂自辦的報紙在武漢,西安、成都等內地城市有很大的影響力。其實,前程無憂所做的很簡單,人才來找它,用人單位也來找它,它只要把各方面的資料整合后再搬上平臺,本來沒什么可個性的,但因人才這種特殊的商品,使得前程無憂網在個性化服務方面就更加前程無憂了。
前程無憂網在2000年底就已經達到收支平衡,2001年收入達1.6億,預計2002度可以突破2.7億大關。就在本文成文前,本人收到來自前程無憂網的一封電子郵件,信中提醒我在其網站上注冊的個人簡歷已經半年沒有更新了,并建議我為了保證簡歷的實效性立即更新。前程無憂網就是這樣做到對客戶貼身服務。
5、結束語
由以上三個案例可以看出成功的個性化服務的電子商務化企業,無不是在其組織結構和產品組成上具有極強的敏捷性,要想在電子商務個性化的舞臺上有施展空間的話,除了應意識到滿足個性化需求的趨勢外,更應該理解滿足個性化的動因和必然性。
參考文獻:
[1]許統邦,寧亞萍,網絡時代的個性化服務,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卷第1期,2001年3月。
[2]高長明,當代水泥工業發展方向,水泥技術,1/2001。
[3]韓偉力,陳剛,董金祥,面向個性化服務的虛擬設計系統,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CIMS,第7卷第12期,2001年12月。
[4]趙林度編,電子商務理論與實務,人民郵電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
[5]吳叔平著,電子商務的價值鏈與贏利模式,上海遠東出版社,2000。
關鍵詞:半工業化;華北鄉村;近代中國
本文以近代華北鄉村手工織布業為個案,分析半工業化在近代中國的興起、發展及其衰退的全過程。半工業化是相對于工業化而言的,從一般意義上講,工業化是指非生物動力取代生物動力的過程,西方傳統工業化史論者認為,以技術變革為核心的產業革命是工業化的開端,德國經濟史學家魯道夫.呂貝爾特在其名著《工業化史》一書中就曾經典性地指出:“在機器時代破曉以后,隨著紡織的機械化,隨著蒸汽機作為一項新的能源,隨著從單件生產過渡到系列生產,過渡到大規模生產,人類社會才開始了巨大的變化,我們稱之為工業化的這種變化.”[1](P1)然而,20世紀70年代以來,西方經濟史學界強調制度變遷重于技術進步,提出了原始工業化理論,把工業化的歷史追溯到大機器工業產生之前的農村手工業經濟內部,著重探討原始工業化與工業化第一階段、即紡織工業之間的聯系,美國經濟史學家門德爾斯于1972年發表了其成名作《原始工業化:工業化進程的第一階段》,并不斷修正原始工業化的概念,最后將它表述為“為傳統組織的、為市場的、主要分布在農村的工業的迅速發展”。如果從人類工業生產活動的整體而言,原始工業化對工業化的導向作用無疑是存在的,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原始工業化才真正具有了“原始”的含義。但如果從單個國家和地區的情形分析,并非所有的原始工業化都能導向工業化,反過來說,并非所有的原始工業化都在工業化啟動并獲得一定發展之后便銷聲匿跡,尤其在落后國家和地區,由于工業化基本上是移植外來工業文明的結果,原始工業化甚至傳統鄉村工業仍在一定時間、一定范圍內繼續存在,不過,這時候的鄉村手工業作為工業化進程第一階段的“原始”意義就不再存在了。但是,在若干行業、若干地區,工業化早期的鄉村手工業與傳統意義上的鄉村手工業確實不同,其固有面貌正在日益改變,筆者主張用“半工業化”來描述這種現象,本文所界定的“半工業化”包括以下內涵:在工業化的背景下,以市場為導向的、技術進步的、分工明確的專業性手工業鄉村的興起與發展。在一個時期中,鄉村手工業在地區經濟總量及家庭經濟中的地位迅速上升,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鄉村手工業依附于農業的自然經濟狀態,轉向與工業化建立更密切的關系.19世紀末20世紀初至20世紀30年代,華北織布業中的若干區域,如高陽、寶坻、定縣、濰縣等就是半工業化特征最為明顯的地區.
首先,從技術進步層面分析.高陽、寶坻、定縣、濰縣等地先后使用了效率大大高于老式木機的鐵輪機,在整體上形成規模生產,如高陽,在1908年以前還使用雙手投梭的老式木機,生產效率低下,1909年左右,高陽旅外人士從天津引進鐵輪機,到1914年,“高陽有織機2500—3700架之數,其中木機約十分之一二”,鐵輪機已開始占據絕對的優勢,此后高陽區內鐵輪機迅速增加,1915年,為5726架,1917年突破l萬臺,1920年超過2萬臺,到1928年達到29631臺,其中擁有技術水平較高的簍子提花機4056臺(P9-18)。改良機的應用增加了土布的花色品種、提高了土布的標準化,高陽手織布的“最初制品僅有16支紗織成之白粗布、粗斜紋布兩種,宣統二年(1910—1911)間,添用20支及32支紗織標布、市布、細斜紋布、提花條子布、被褥被面等。民國元年更添用42支紗織造愛國布及各種袍料,民國七八年間更添用人造鷥造各色提花緞(俗名法麻緞,花色極繁).”同樣,定縣在清朝末年,“于引進機紗之外,定入復將投梭改良為拉梭式,生產力增加一倍。民元以后,又輸入鐵輪機,紡織兩方面技術上的限制,得此解除,定縣織業,方能迅速發展?!睘H縣織布區半工業化的興起和發展也離不開機紗的使用和改良織機的輸入,民國初年濰縣東鄉有人從天津攜機數架回鄉推廣傳習技術,改良出品,該機“系鐵輪木架之鐵木機,通稱鐵輪機.亦名腳踏織布機,各種輪軸系以生熟鐵制成,其架框則以槐楸木制之,高l公尺7寸,長l公尺l寸,寬2公尺,計重250公斤,能織白粗布、蚊帳布、斜紋布、線呢、嗶嘰及各種提花布、白細布等.”該縣東鄉濰河沿岸各村莊手織業者迅速接受了新式織機,1915至1916年間發展到500臺左右,1923年前后又由東鄉傳人南鄉、北鄉、西鄉,遍及全縣,布機達5萬臺以上,成為一個后起的半工業化地區。
其次,從市場層面分析,華北鄉村手工業生產的主要目的不再是家庭消費,而是為市場生產,尤其是為區域外市場生產.寶坻、高陽、定縣、濰縣等地區所生產的土布大多銷往本縣以外的市場,其中東北、內蒙古、西北等地是上述地區土布的主要市場,如寶坻土布業較為發達的1923年,棉布銷售額的92%和銷售值82%都在當時河北以外地區,具體銷售區域如表1:
表1 1923年寶坻棉布銷售區域
銷售區域|數量(匹)| 百分比|價值(元)| 百分比
熱河|3303000| 72|7392000| 6l
東三省| 680000| 15|1734000| 14
西北| 246000| 5| 792000| 7
河北| 360000| 8|2226000| 18
總計|4589000| 100|12144000| 100
資料來源;方顯廷、畢相輝:《由寶坻手織工業觀察工業制度之演變》,《政治經濟學報》第4卷,第2期。
高陽棉布銷售區域更廣,幾乎遍及全國各地,如表2所示.1932年河北本省銷售高陽布共計515581匹,占全國銷售總額的42.95%,銷售值4283301元,占全國銷售值的40%。無論是銷售量還是銷售值,高陽棉布的主要市場都在本省以外.值得注意的是,1932年是高陽織布業衰落的年代,在河北本省所銷售的棉布中,真正在本地集市上所售棉布僅為149889匹,銷售值為1379077元,在全國銷售額中的比重分別為12.49%和12.84%.
表2 1932年高陽布匹銷售區域分布情況
區域名稱|銷售數量(匹)|百分比|銷售價值(元)|百分比
河北| 515581.0| 42.95| 4283301.25| 39.88
山西| 238857.0| 19.s9| 1990542.62| l8.53
河南| 177515.0| 14.79| 1566649.14| 14.59
山東| 6700.0| 0.56| 82006.4l| o.76
綏遠| 52326.5| 4.36| 278953.55| 2.60
察哈爾| 21772| 1.81| 181374 15| 1.69
陜西| 82610| 6.88| 829698.81| 7.73
甘肅| 27386| 2.28| 247524.28| 2.30
湖北| 23309| 1.74| 324399.28| 3.02
湖南| 11571| 0.96| 163599.94| 1.52
四川| 31966| 2.66| 665700.58| 6.20
江蘇| 1168.5| 0.10| 13157.04| 0.12
廣東| 1965| 0.16| 37751.03| 0.26
貴州| 7184| 0.59| 85566.92| 0.80
總計| 1200361|100.00|10740224.90|100.00
資料來源:據吳知:《鄉村織布工業的一個研究》第 236—238頁表重新計算編制。
19世紀90年代初,定縣棉布開始銷往境外,后,專營口外貿易的晉商在定縣開設的布店日多,定縣土布輸出也日益增多,據估計,1913年達200萬匹,1914年達260萬匹,1915年達400萬匹,約值2494000元,是定縣土布輸出的最高記錄.另據估計,濰縣織布區,“每年出布約1000萬匹,約值7500萬元以上。其銷路遍及全國,而且以河南為最?!保≒132)后起的濰縣織布區也是以區域外市場為依托的。
最后,從鄉村手工業在農村經濟中的地位來看,手工織布業在近代華北鄉村尤其是河北高陽、寶坻、定縣、山東濰縣等地區經濟總量及其家庭經濟中的地位顯著上升,對傳統農業的依附性大大弱化,轉而與工業化建立更密切的聯系.在這些地區,農戶從事鄉村手工業所獲得的收人大大高于其他地區,如1924年,河北寶坻織布業經濟區內織戶每家依靠織布的平均純所得為105.1l元,依靠農作物的凈收入.佃農平均為26.38元,半自耕農為86.62元,也就是說,佃農農戶的織布收入約占總收入的80%,半自耕農的織布收入占總收入的55%,高陽織布區1932年共計50793人從事織布,據對344家織戶的抽樣統計分析,“平均每家全年收入152.91元,織布工資75.11元,占49.12元,自織布匹凈利45.60元,占29.82%,兩項合計為120.71元,占78.94%,而平均每戶耕地凈利僅27 96元,占18.29%,副業及其他工藝收入4.24元,占2.77%?!?p142)可見,手工織布業在高陽農民家庭經濟中的地位是相當重要的。定縣、濰縣兩大織布區的情形與上述兩地大體相似。
明清史學者對于明清之際的中國是否存在著原始工:業化現象歧見明顯,但基本上肯定在手工棉紡織業中沒有出現原始工業化的跡象。也就是說。直到前夕,鄉村手工棉紡織業仍然處在家庭自給自足的經濟體系之中,華北地區也不例外。那么工業化發生之后,為什么沒有摧毀手工棉織業?相反,是什么力量導致鄉村手工棉織業某種程度的發展呢?
首先,華北鄉村手織業的半工業化得益于早期工業化所帶來的技術進步。鄉村手工棉紡織業在我國農村有著悠久的傳統,這主要是受到農業生態環境惡劣、人均耕地嚴重不足的影響,直到前夕,以家庭為生產與消費單位的自給自足體系仍然廣泛地存在,“如果不受外來經濟勢力的推動,一切仍如從前一樣,那么相信它還會繼續下去的.”(P11)在半工業化的興起過程中,我們不必諱言外國先進技術的客觀作用,“倘無外國之貨物與
技術之輸入,中國經濟社會恐猶是二千年來之社會,而不能有絲毫之改變.今日之得有新式工業,豈非受外國工業品之刺激而始然乎?”(P390)所謂“外來勢力”就是大機器工業的全球化浪潮,對于傳統的手工業來說,工業化尤如一面雙刃劍,它既給傳統手工業以致命一擊,又在一定意義上激活了鄉村手工業中的某些生產環節。對棉紡織業來說,遭受致命打擊的是傳統手紡紗,質優價廉的機紗剝離了手紡紗與手織布的緊密聯系,剝奪了它賴以生存的出路;激活的是織布業,長期因紡紗的供不應求而得不到發展的手工織布業,因此解除了發展的“瓶頸”,它的發展反過來又進一步要求改良織機,提高效率。19世紀末20世紀初,我國相繼出現了改良的手拉機與足踏機,“拉機一人一日,約能織布四、五十尺”(P682),比起老式的木機來,手拉機的效率已大大提高。1905年后,又有日本鐵輪機的輸入,該機“每日可織布80至100尺之多,且無須用手來投梭,因此布面可加寬至2尺2寸以上,而仿制進口的寬面洋布?!?p11)改良織機的輸人大大提高了手工織布的效率,提高了土布質量,增加了花色品種,使其更適于市場需求。技術進步的機紗與改良織機的輸入與使用激活了鄉村手工業,“寶坻手織工業之興起,即系受新式織布機及洋紗輸入之影響”。華北其他鄉村織布業的半工業化亦莫不如此,這是就客觀條件而言的。
其次,在主觀上,在華北鄉村半工業化發軔的19世紀末20世紀初,晚清政府在“振興工藝”的口號下大力興辦工藝局,培養了一批適應半工業化所需的技術力量,這批鄉村技術人才的出現恰逢其時,他們回到鄉村,推動了半工業化的發展.如成立于1903年的直隸工藝局,所設實習工場從1903年至1907年,“先后畢業者共計二千余人”。此外,直隸各屬傳習工場藝徒人數達2712人[10](p526—532)。這些畢業生成為直隸乃至華北鄉村手工業的技術骨干,直隸“各屬民辦工廠,所用技師匠目,多屬該廠畢業工徒;東三省、山西、河南、陜西諸省官立工廠,來場調用工徒亦復不少。”[11](P1—2)“實習工場對華北手工業最大之貢獻,則為高陽土布之發展。蓋當時由工藝局行文各縣,提倡手工藝,經高陽李氏派人來實習工場實習機織,并由勸業鐵工廠供給織機。返鄉以后,逐年推廣,遂造成河北省高陽土布之巨大工業.”[12](p4—6)寶坻也同樣受益,直隸織布工場織染部設立后,“寶坻學生之來津習紡織者,即傳人日本機器及新式織布方法……肆意仿制,織布業亦于是發展矣?!鄙綎|各屬工藝局的“畢業工徒,無慮千數,分布各地,類能實行其所學說者。謂今日山東工業之發達,實基于此?!盵13]
民間組織與地方能人在華北鄉村半工業化的興起過程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僅以高陽縣為例,該縣土布的改良就是由高陽商務分會肇始,1906年“高陽商會集資向天津日商田村洋行購買織機,試辦工廠,是為高陽布實行改良之始,光緒末年商會諸人所辦之織布工廠已養成王徒多人,加以天津實習工廠及各縣工藝局養成之工徒,亦多散歸鄉間輾轉傳習,因之高陽附近農民熟悉織布新法日漸增多”,高陽商會還針對手織業者無力置機和購紗的狀況,“又聯合各布莊籌集資金,向天津購買大批織機,規定貸機并領紗織布之辦法”,同時“選本地良工巧匠仿做若干架,放給織布客戶,改織寬面土布,推廣實行,日增月益”[14](p225),該會還曾多次開會集議推廣鄉村手織業,僅在1910—1912年間就14次集會研究與土布有關的擴充鐵輪機、勸立織布場、籌議減免稅、設立工藝研究所等事宜,工藝研究所旨在“提倡織紡,振興實業,研究工藝,改良布質)”[14](p233)。正是由于該會“在事人員提倡織紡,悉心籌劃,調查本地之情形,因時度勢,煞費苦心,竭盡百般之心力,方成一邑之生計”[14](p227)。經過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發展,高陽織布區已擴展成為包括高陽、蠡縣、安新、清苑、任邱等五縣共計414村、43萬人在內的以高陽縣城為中心的手織業經濟區。民國時期的高陽縣志載:“張興漢,字造卿,以商起家.……與韓偉卿、楊木森、李秉熙等創辦商會,改良織布.二十年來,附高百里間,賴織布以營生者十居八九.”另外。高陽留祥左村人王士穎仿造改良機的示范效應也十分明顯,高陽購進東洋鐵機之初,“行之數年少成效.公研其故,仿其制而改造之,始適于用。自是高、蠡、清、安各縣機聲相接,布貨之流通,遍各省矣”[15](P11、12)。在高陽織布業最興盛時期,“本縣李叔良、李希古諸君賡續提倡,盛甲北省”[15](P6)。民國初年,蘇子權將提花機引進高陽。為高陽產品創新提供了技術支撐。還應指出,在高陽布業發展困難時期的1921—1925年,農村中一部分“能人”(一鄉或村中殷實而經驗豐富的機戶,在鄉里中較受人敬重)應商人之請,擔任“機領”或“機頭”,他們的職責:“(1)遇有商號須添雇機戶時,介紹新機戶;(2)指導督察他所領的機戶,努力工作,按時繳布;(3)如機戶有領線后,不能繳布的,代商號追索原料或償金.”(p22)“機領”或“機頭”的出現為高陽布業渡過困難時期作出了貢獻。
鄉村手工棉紡織業本來就是傳統農民家庭經濟的重要部分,是應對人口壓力、消化剩余勞動力的重要途徑,在農業的經濟效益尚未提高、新的就業門徑尚未開辟之前,農民不會輕易放棄傳統手工業,這并非農民保守使然,實乃生存所必需。機器棉紡織業發展的趨勢本來是要摧毀鄉村手工棉紡織業的,它也確實摧毀了鄉村手工棉紡織業中的紡紗環節,為自己造就了一些市場空間,使鄉村手工業陷入“山窮水盡疑無路”的困境,但它沒有足夠的力量完全取代手工棉織業,沒有使失業的手工業者得到新的工作機會,相反,它的畸形發展只有建立在手工棉織業的基礎之上,因此客觀上激活了手工織布業。近代華北若干地區的民間組織、地方能人在這種困境中利用早期工業化所造成的客觀上的技術進步,引進先進工具,培養技術人才,走上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曲徑,道路雖然崎嶇不平,但終究是一種進步??梢哉f,正是由于這些主、客觀因素的作用,才使得近代華北若干區域的鄉村手工棉紡織業進入半工業化發展階段。
但是,除個別地區外,近代華北鄉村手織業大體上在20世紀30年代早期就出現了明顯的衰退,有些地區的衰退出現得更早,其表現主要是生產萎縮、產量劇減、從事手工業生產的人數相應下降。如寶坻布業高峰時的1923年,依附于商人雇主的織機8180架,1933年減為375架,減少了96%,織戶由7620戶減至360戶,減少了95%,產量則由3222920匹減為105000匹,減少97%。又如高陽織布業在1929年時開工的平面織布機約25000架,提花機約4300余架,使用棉紗約80000包,人造絲約20000箱,1930年,仍在生產的平面機約20000架,提花機約2300架,1931年平面織布機更減為15000架,提花機約1100余架,使用棉紗約25000包,人造絲約4000箱,衰落趨勢十分明顯(p27)。濰縣是一個后起的鄉村織布業經濟區,1937年后,織布業跌人谷底,據調查,此前濰縣織布區擁有織機10萬臺,此后,布機數量大帽下降,濰縣織布區僅存5000臺,其它布機或被嚴重破壞,或被迫拆賣、或流往濟南、青島、徐州、煙臺等地,所使用的棉紗從全盛時期的10萬捆下降到1940年度的l萬捆,濰縣土布業從此一蹶不振[16](P30)。
原因究竟何在?時論認為“手工業因為技術的缺乏科學基礎,生產的不經濟,制品之缺乏標準,就造成其本身的不健全,年來之衰落,實由于此”[17],這是從手工業生產內部而言的,但并不是主要的原因。半工業化在不同地區、不同行業的發展程度不同,相對而言,高陽、濰縣等地織布業的生產技術與花色品種明顯高于其他地區,織戶不僅使用了技術冰平與效率均較高的鐵輪機和簍子提花機,而且所生產的布匹種類與花色繁多,基本上能滿足用戶的所有需要,如棉布類包括白布、色布、條布、格布、呢布、十字布、斜紋布、寬面床單布、格紋布、斜紋條、羅紋布、小提花布、電光布、袍料、裙料等等,麻布類有葛、綢、緞、羅紡、綈、麻絲格、襯里綢等。所以,調查者曾指出:高陽“所出各種布匹,名目過多,實舉不勝舉,且花紋顏色,日新月異”(p217—221)。還應指出,分散的農民織戶和富裕的農民已經出現了聯合開辦作坊、甚至手工工場的趨勢,以高陽最為典型,1926年至1932年,“興起了一種主匠制的家庭工廠和增加了許多織賣貨的織戶……工廠的廠主,大都就是織布工人出身,見織麻布的獲利,以他歷年的經驗和積蓄,自己或合伙開辦小規模的織布工廠,購織機自數架至十架不等,普通不過十架,招收工人學徒,代他做準備及織布工程,一切由自己監督指導,但很少再親自動手了。”[10]有些織布工場甚至開始了向小型織布工廠轉化的的嘗試,如“民國22及23兩年(1923、1924)之間,同和工廠曾首先購置電力絡經機3架,整經機2架,緯線機1架,電力提花鐵木機1架,電力條紋鐵木機2架,都是柴油引擎拖動發電機再轉動各機,試驗成績,已有可觀.”(P30)這表明,華北鄉村織布業中的半工業化已經顯露出向工業化過渡的曙光。但所有地區都無例外地在1930年代初處于衰退之中,可見,技術與效率等內部因素并非是半工業化衰退的主要原因。
那么,鄉村半工業化現象的萎縮是否是由于工業化的高度發展,已到了近代鄉村必須放棄傳統增長方式的地步呢?我們的回答也是否定的。就鄉村織布業來說,機織布與手織布生產效率及生產成本的比較,調查中的分歧較大,據嚴中平考證,“普通力織機。織造十四磅粗布,每十一小時工作日,平均至少可出布五十碼,可管理二臺至六臺,即以四臺計,每人每日可出布二百碼,約合五十丈。今日所通行之手織機,每人每十一小時工作日,至多可出布一百二十碼,是即一人使用力機的產量,為使用手機產量的四倍以上”[19](p688—689)。不過也有考證者認為,以人力為動力的鐵輪機與以電力帶動的鐵機每日(以12小時計)最高生產能力相等,均能織成長5丈2尺寬2尺4寸至5寸的32支頭等布一匹[20]。再比較生產成本.王子建曾對高陽織布區手織業與東南各省華商紡織廠作過以下對比,在高陽,每一機(鐵木機)每一天可以成布100尺,需人工2人以上,在華商紡織廠,每一力織機每天可以成布125尺,只需人工1人,高陽織100尺布的工資需七角七分半,而在大工廠里卻只要四角六分,即使把動力設備等統加上去,后者仍站在優越的地位上(p141).實際上,這是很不全面的、只作了人工成本的對比,人工成本之外,機織布的間接生產成本(如間接人工、折舊、輔助物料、動力費、稅捐、修繕、保險費、職員薪金、職工伙食、文具等)、推銷及管理費用等均作比較。我們仍訴之于王子建對七省華商紗廠的調查,表3是各種規格機織布每匹總成本:
表3 各種規格機織粗細布每匹總成本(單位:元)
成本分類| 細布7磅| 9磅| 10磅| 12磅|粗布13磅| 14磅| 15磅| 16磅
直接人工成本| 0.330| 0.424| 0.537| 0.587| 0.407| 0.492| 0.410| 0.394
間接生產成本| 0.686| 0.881| 1.146| 1.308| 0.869| 0.928| 0.883| 0.905
推銷及管理成本| 0.009| 0.011| 0.015| 0.016| 0.011| 0.014| 0.010| 0.011
總成本| 1.025| 1.316| 1.698| 1.911| 1.287| 1.434| 1.303| 1.310
貿料來源:王子建、王鎮中:《七省華商紗廠調查報告》第216頁.
下面是加上原料成本的進一步核算,以12磅細紗為例,每匹布除漿質外,約用紗u.1磅左右,假定經緯紗均為22支,每磅紗價為0.54元,那么原紗成本即為6.21元,加上1.911元的直接人工等三項成本,共計8.121元。按上海貨價季刊所載,1932年12磅細布,全年平均每匹賣價,折合成銀元為9.378元。這樣,每銷售棉布一匹,可獲毛利1.257元。在此基礎上減去應付的利息0.637元,以及官利0.360元,則所得純利益為0.260元。如按折合成銀元后的最低價、即7.832元售出,則又當虧損1.286元之多.因此,當時“若干布廠工程師,咸謂每織布一匹,當虧本一元”[21](P218),看來,并非夸張。如果我們再考慮到鄉村手織業低廉的人工(甚至不計成本的勞動力)、及無需付出管理費用的事實,那么,即使按力織機四倍于手織機的生產效率算,機織布在競爭中也未必能占據絕對優勢。這也就說明,鄉村織布業中的傳統增長方式尚未失去其生命力,其他鄉村也或多或少地存在著類似的情況,這種現象的存在是近代中國城市低度工業化狀況所造成的,在一個較長時間內,鄉村半工業化與城市低度工業化將共處共存.
從王業文明進化史看,近代華北鄉村手工棉織業中的半工業化不過曇花一現,但它卻留下了絢麗的光彩.它既不同于封建制度下的傳統手工業,也非工業化前的原始工業化,而是在大機器工業已經產生并獲得一定發展之后,傳統手工業尋求生存與發展的一種積極方式。盡管在種種外力的干擾下,華北鄉村手工棉織業中的半工業化進程被迫中斷,但就已經出現的向工業化轉化的趨勢來判斷,半工業化實際上是傳統手工業與大機器工業之間的一種動態現象.在落后國家和地區,城市低度工業化與鄉村半工業化將在一個相當時期內相互依存,如何促進半工業化向工業化轉化,是全面實現工業化不可忽視的一個領域.
[參考文獻]
[1] [德]魯道夫·呂貝爾特.工業化史[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3.
吳知.鄉村織布工業的一個研究[M].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
高陽之布業[J].中外經濟周刊,1927年1月8日(195號).
嚴中平。定縣手工棉紡織業之生產制度[J].社會科學雜志,1937年9月(3).
山東濰縣之織布業[J].工商半月刊,1934年1月(1)。
王子建.中國土布業之前途[千家駒編.中國農村經濟論文集[C].上海:中華書局,1936.
方顯廷,畢相輝,由寶坻手織工業觀察工業制度之演變[J].政治經濟學報.1936,(2).
.中國之工業化[A].全集:第9卷[C].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李景漢.定縣社會概況調查[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6.
[10] 彭澤益.中國近代手工業史資料:第2卷[Z].北京:三聯書店,1957.
[11] 孫多森.直隸實業匯編:卷6[Z].1910年勸業公所鉛印本.
[12] 周叔媜.周止庵先生別傳[M].民國37年鉛印本.
[13] 濟南土業勃興及其現狀[J].中外經濟周刊.1924年11月8日(87).
[14] 天津市檔案館.天津市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等.天津商會檔案匯編(1903—1911)[Z].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
[15] 李曉冷等.民國高陽縣志:卷五[M].民國22年鉛印本.
[16] 彭澤益.中國近代手工業史資料:第4卷[Z].北京:中華書局,1962.
[17] 顧毓泉.手藝工業與農村復興[J].東方雜志,1935年4月(7).
[18] 吳知.從一般工業制度的演進觀察高陽的織布工業[J].政治經濟學報,1934.(1).
[19] 彭澤益.中國近代手工業史資料:第3卷[Z].北京:三聯書店.1957.
[20] 程海峰.我國工人之工作效率[J].國際勞工通訊,1938年3月(3).
[21]王子建,王鎮中.七省華商紗廠調查報告[R].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
On the Rising and Declining of Village’s semi—indUStrialization of Moder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