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2 17:41:2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政治與經濟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我不屬于她們,至少在精神上。”她說。
事實上,“屬于哪個群體”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王煉利。退休后,王煉利寫了幾篇經濟論文,并開了一個關于經濟學的博客,逐漸在經濟圈里賺到一點名聲。在公開場所,她喜歡被人稱作“王老師”,盡管她只在學校讀到初中二年級。她是一個開了17年車床的退休女工。如今,她仍住在二十多年前的房子里,沙發、書柜、縫紉機擠滿了不到十平方米的客廳。退休后,第一個月拿到865元退休金的她清楚,自己其實跟樓下大多數退休工人沒什么區別。
但她并不甘心。從一開始,她就不愿意接受“小人物”的命運。她從小的理想是當政治家,剛上初中,就跑到華東政法學院,看國際政治系什么樣。12歲那年,她甚至一個人跑去上海青少年宮看秋瑾的血衣,她崇拜英雄。
只是,和大多數被淹沒的普通人一樣,生活沒有給她實現理想的機會——中止了她的學業。1977年,女工王煉利在剛恢復的高考中考了高分,但因政審不合格,她不得不再次回到機器旁。8年后,生性好強的她通過了17門課程的自學考試,成了四五千人的造船廠第一個靠自學取得大專學歷的工人。
1988年,王煉利換了工作,干起了工程預算、審計,整天跟數字打交道。她發現數字“像藝術一樣迷人”。1994年,“全廠審價一支筆”的她因為不肯在一份工程決算價只有10萬元卻報價100萬元的決算書上簽名,被迫從國營船廠辭職,此后,她在其他私營企業、上市公司輾轉,所從事的工作都離不開“用數字說話”。到2004年,她關于房地產、國企改制等問題的經濟論文先后發表。癟了多年的理想氣球,又漸漸膨脹起來。甚至有人稱她是“民間經濟學家”。她還學會用“列昂惕夫矩陣”、“無差異曲線”、“科斯定理”這些專業術語。她還能演算像天書一般奇形怪狀的數學公式。2002年冬天,當王煉利退休時,八十多歲的婆婆原指望她多承擔點家務,可她卻更忙了,成天在屋子里演算。有一次,為在電腦上找到程序算出數字的連續40次方,她熬了整整一夜,早飯也忘了做。
起初,王煉利的文章并不受內地媒體重視。于是她轉而把論文投到香港,甚至放到網上。她經常給著名學者寫郵件,兜售自己的觀點。漸漸地,她的論文在圈內有了一定影響。
她自稱自己“也許是中國最著名的退休女工”,然而她的家人絲毫不覺得她“著名”。她的論文,她老公一個字也沒讀過,她的兒子也稱“讀不下去”。有人問她:“退休了,抱個孫子享享清福,折騰這些干啥?”她說,搞學術研究的樂趣“無法用言語形容”。按她的解釋,做這些事最直接的原因是,她必須拿出數據說真話,以反駁某些官員的“謊言”。
1967年第一次見到巴金時,王煉利在離巴金僅幾米遠的地方高喊“打倒巴金”。38年后,再見巴金時,老人安靜地臥在玫瑰叢中,永遠睡著了。在無數的挽聯中,她記住了一個:“用懺悔拒絕遺忘,以真話抗拒謊言”。走出殯儀館,她暗下決心:“我一定要說真話。”
然而一個退休女工在學術圈說出真話并不容易。偶爾,王煉利也會受邀參加一些學術會議。有一次,她參加中國房地產稅務工作研討會,在介紹與會者的資料上,她被寫成了“北京大學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很多專家學者都稱她“王老師”。但當她在發言完畢及時對身份進行更正后,“一些專家學者的臉變得比六月天還快”。
政治經濟學論文3000字(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視域下的宏觀調控理論論文
一、馬克思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理論的主要內容
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理論是政治經濟學經典巨著《資本論》的核心理論之一,這一理論深入地闡釋了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以及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的實現條件。社會總資本是單個資本的總和。“各個單個資本的循環是互相交錯的,是互為前提、互為條件的,而且正是在這種交錯中形成社會總資本的運動?!鄙鐣傎Y本的運動不僅包含著保障生產消費的資本的流通,還包含著保障個人消費的一般商品流通。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理論以勞動價值論為基礎,以考察社會總產品的實現問題為核心,即如何實現價值補償(社會總產品的價值由商品形式轉化為貨幣形式)和實物補償(社會總產品的價值由貨幣形式轉化為物質產品和服務)的問題。
社會總資本在一定時期內執行的結果即為社會總產品。馬克思將社會總產品按用途分為生產資料部類Ⅰ和生活資料部類Ⅱ兩大部類,按價值構成分為不變資本c、可變資本v、剩余價值m三大部分。在簡單再生產條件下,要想實現社會總資本的再生產,就要保證全社會生產的生產資料、消費資料總供給和總需求的均衡發展,可用公式表述為:
I(c+v+m)=Ic+IIc
II(c+v+m)=I(v+m)+II(v+m)
實現條件I(v+m)=IIc
簡單再生產是積累的一個現實因素,是擴大再生產的物質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其中蘊含著擴大再生產的巨大潛力。通過上述公式可以顯而易見的推導出I(c+v+m)+II(c+v+m)=Ic+IIc+I(v+m)+II(v+m),由此可見,全社會生產的生產資料、消費資料之間的總供給、總需求只有保持數值和比例上的平衡,社會再生產才能順利開展。
馬克思認為,同樣的在擴大再生產條件下,要想實現社會總資本的再生產,就要保證全社會生產的生產資料、消費資料總供給和總需求的均衡發展,可用公式表述為:
I(c+v+m)=Ic+I(Δc)+IIc+II(Δc)
II(c+v+m)=I(v+Δv+m/x)+II(v+Δv+m/x)
實現條件I(v+m)>IIc
擴大再生產是對簡單再生產的發展與擴充,I(v+m)>IIc表明不能完全實現對生產資料部類和生活資料部類的等價交換,即擴大再生產過程中要存在多余的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通過上述公式可以顯而易見的推導出I(v+Δv+m/x)=II(c+Δc),由此可見,全社會生產的生產資料、消費資料之間的總供給、總需求只有保持數值和比例上的平衡,社會再生產才能順利開展。
二、馬克思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理論是宏觀調控的理論基礎
馬克思的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理論說明總需求與總供給平衡是社會再生產順利進行的條件。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理論所揭示的客觀經濟規律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也同樣適用,通過對馬克思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理論的研究不難發現國家對市場經濟的宏觀調控手段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內在需求。由于市場調節的自發性和盲目性,難以保障社會總資本再生產過程的順利進行,需要國家進行干預和調控。
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也存在著發揮政府宏觀調控職能從而確保以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理論為基礎的宏觀經濟正常運行的問題。面對我國當前產能過剩、經濟結構不合理、區域發展不協調以及有效需求不足等一系列的經濟問題。為保障總供給和總需求二者之間的平衡,國家進行了供給管理和需求管理,但需求管理存在著較大的局限性:難以解決長期經濟結構失衡的問題;缺乏強制性難以產生有力的調控效果;錯誤地認為市場機制可以自動解決資源配置的問題。故而要正確地處理好供給管理和需求管理二者之間的關系,從我國當下的經濟實際來看,從供給端發力迫在眉睫。
以馬克思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理論為基礎來分析我國宏觀經濟的發展狀況,相應地,宏觀調控方式的選擇也要依據馬克思的相關經濟理論和所處的經濟大背景以及實際進行。因此,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就需要把計劃和市場結合起來,在尊重市場對資源配置起決定性作用的同時發揮好政府宏觀調控的職能。實施宏觀調控要以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為主,輔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厘清市場和政府之間的關系;政府應該以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基點,調整優化經濟結構。并且宏觀調控手段實現的全社會總供給和總需求的平衡不僅僅是指價值量上的機械相等,而是一種動態的平衡,一種集總量平衡、結構平衡和國際收支平衡為一體的整體平衡,才能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最終實現經濟增長、物價穩定、充分就業以及國際收支平衡的宏觀調控目標。
三、馬克思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理論指導宏觀調控的現實意義
(一)強化了馬克思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理論的科學價值
依據馬克思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理論所指出的要想使社會生產順利進行,就必須保證全社會的總供給和總需求實現動態平衡。參照這一政治經濟學原理,有助于加速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實現資源合理配置,進一步提高生產資料的有效供給,便于實現社會生產的協調發展。社會宏觀經濟的合理運行,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馬克思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理論的科學性與合理性,這一原理蘊含著豐富的理性邏輯演繹體系。通過這一系列的邏輯演繹體系得出要以“看得見的手”和“看不見的手”共同協調社會經濟運行狀況,這種理性邏輯演繹體系有助于把復雜多變的社會經濟現象簡化為易于分析推理的公式,這對于我國宏觀調控的安排與布局都具有很強的借鑒意義,為我國的宏觀調控提供了方法論層面的指導。形成了新時代具有中國特色、體現中國智慧的社會主義宏觀調控體制,強化了馬克思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理論的科學價值。
(二)完善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是政治經濟學和當代中國經濟實際相結合的成果,同時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也需要對我國宏觀調控的理論體系進行研究。通過對馬克思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理論的研究,結合中國特色宏觀調控的實踐經驗,構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宏觀調控理論體系。與西方國家的宏觀調控相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宏觀調控機制能更好地發揮政府的作用,而西方卻以私有制為基礎,尋求資產階級利益的最大化,片面的追求GDP的增長。可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宏觀調控理論作為政治經濟學在中國的延伸和發展,為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支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不是無源之水,只有把馬克思的經典經濟理論貫徹落實到我國的經濟社會實踐中來,才能實現馬克思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理論的創新性發展,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
(三)促進了我國國民經濟平穩快速增長
新常態下,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由高速逐步轉為中高速;經濟發展方式由規模速度型逐步轉為質量高效型;經濟發展動力由依靠資源、勞動力逐步轉為創新驅動。必須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供給側”概念是對宏觀經濟政策思路的全新認知,也進一步指明了今后宏觀經濟政策的著力點以及落腳點。供給側改革盡管意味著宏觀著力點發生調整,但并不代表全盤顛覆所有經濟改革的舉措,而是一系列改革舉措更明晰、更具體的表達方式,從而有助于帶動改革紅利更快釋放出來。這些舉措既體現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普遍原則,同時也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使得市場經濟的長處以及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都得到了充分發揮。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了我國的國民經濟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消除了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相結合的障礙,形成了經濟增長和充分就業、物價穩定和國際收支平衡的良性循環。
政治經濟學畢業論文范文模板(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政治經濟學探究論文
摘要:本文從供給側改革和供給學派的理論差異入手,從社會商品部類的平衡角度和社會主義經濟本質的角度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行了探究,從而得到了立足于實際,發展中高端生產力、提振科技創新的結論。以期能夠由遠及近的保證我國市場能夠繁榮穩定。
關鍵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政治經濟學
中圖分類號:F12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20)03-0-01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依舊放在解放發展社會生產力方面,深化改革以推進結構調整與產業轉型,減少低端生產或無效供給,發展振興有效的中高端產業供給能力,在維持供給結構的穩定性和靈活性的前提下,盡全力提高商品的生產能力。經由政策手段、科技創新、實業經濟等措施,以解決我國供給側現存問題。
一、供給側改革與西方供給學派的不同
1.西方供給學派的現有觀點
西方供給學派片面性的強調供給可以創造需求,意圖從單純的供給方面推動經濟政治的發展[1]。增加供給和生產動力,最終使用的手段就是減稅政策,通過振興人民儲蓄理財的積極性。西方供給學派的思路不能說完全錯誤,但是過分突出稅率在經濟中的錯誤,特別是注重供給側而對需求側市場的忽視,只能說是一種完全放任的資本主義經濟理論。例如在今天如果生產大量的機械打字機,是很少有收藏家和獵奇者之外的市場存在的[2]。
2.我國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我國現行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立足于政府干預的基礎上,在考量社會需求的前提下,保證供給方面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完整性,從而發揮政府經濟部門在市場調控和生產資料配置上的領導作用,從而以其在周期性微調的情況下發揮長效的經濟振興作用。
二、社會總商品部類平衡角度的改革研究
社會總產品能夠分為兩類:其一為能夠進入或必須進入生產消費之中的生產資料商品,其二為進入個人消費領域的生活資料商品[3]。在商品部類的平衡性上,生產資料商品需要向生活自理商品提供生產資料,生活商品則必須向生產商品提供消費資料,其中的平衡關系是社會生產消費的基礎。舉例來說,工人需要買菜做飯來維持工作,生產出的商品換得工資來進行買菜做飯。這之間的比例是維持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在生產率不變的前提下,擴大生產需要雇傭更多的工人,從而使得工廠能夠消化更多的生產資料;但是更多的工人需要企業維持更高的人力成本,讓工人能夠消費更多的消費商品。如果生產緊縮,或是隨著科技的發展生產率大幅度躍進,就會出現供給擁塞的情況,這時的工廠倘若進行人力優化,工人失業或薪水降低,同樣也會降低消費商品的需求,造成更大規模的供給擁塞現象。為了避免這種鏈式經濟反應,需要保持平衡穩定的供給側和市場需求之間的比例關系。馬克思在社會總商品再生產理論的宗旨思想就是部類比例平衡。為了維持市場處于出清狀態,控制再生產和部類商品之間的交換關系,才能夠使經濟進入穩定發展階段[4]。
大的消費生產部類進入平衡階段,也就意味著各個細分部類也進入了合理的平衡比例,保證在各個小類之中的生產和需求達到了平衡,這樣才能夠維持整個社會簡單再生產與擴大再生產之間的正常運轉。如果某些小類出現了產品過剩,另一些小類出現了產品不足的現象,對整個社會都是一種嚴重的生產資料浪費,甚至會影響經濟的平穩運轉。
部類供需不平衡是我國當前經濟所面臨的問題,產能失衡是過去經濟飛速發展所遺留下來的合理問題。但是如鋼鐵、煤炭、石化方面產能嚴重擁塞,重工業領域產能過剩非常嚴重,因為技術問題,生產效率也較為低下。但是一些輕工業、新興產業的產能仍然不足,民生經濟無法得到足夠的生產資料,發展部分受限。早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前蘇聯就面臨著國防與民生經濟的嚴重失衡,并且最終導致了社會的巨大混亂。這種最深層次的產品部類供需失衡,仍然需要我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最大化的警惕。
三、社會主義經濟本質角度的改革
社會主義經濟是存在計劃特征的市場經濟,是在政府部分干預下的自主經濟。當前世界,除朝鮮、香港與美國外,全部國家或地區都使用帶有政府管控調節的市場經濟進行發展。從社會主義的本質出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進一步完善和調整,以最大限度的解放生產力為目標,提高生產資料的配置效率和產出結構,提升全要素的生產率,適應當前社會不斷發展的人民需求和國家福利。
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進程之中,生產力的解放與發展涵蓋了多個方面。從長效角度分析,科技創新和創新驅動的生產力發展是唯一出路。小平同志曾經指出:“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無論是貨幣經濟、資本經濟或許可以得到短期的效果,但是都無法在長效上與科技經濟比擬,這才是發展生產力的根本方法;中期角度分析,促使低端生產力轉型為中高端生產力,提高生產效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從而制定創新型的產業計劃從而發展生產力是核心步驟;中短期的角度分析,由政府主導的經濟活動可以有效的防治這些年經濟發展過快所帶來的一系列社會問題和市場經濟問題,維護生產力的不失衡是主要任務。因此,從微小市場入手,建立完整的中高端產業鏈,淘汰低端產能,振興教育,提振創新,從宏觀經濟態勢梳理當前形勢下的微觀小循環是由近及遠的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方法。
有關綠色經濟論文范文一:綠色經濟下林業產業發展研究
摘要:發展綠色經濟已經在全球達成共識,研究綠色經濟與林業之間的關系可促進林業的穩定、高效發展。本文闡述了綠色經濟的內涵,探討了林業在綠色經濟背景下面臨的機遇及挑戰,闡述了在綠色經濟背景下我國林業產業的發展成果及展望。
關鍵詞:綠色經濟;林業;機遇;挑戰
1綠色經濟背景
1989年,綠色經濟的概念由經濟學家皮爾斯提出,指的是以市場為導向,以傳統產業經濟為基礎,以生態環境建設為基本產業鏈,以經濟與環境的和諧為目的而發展起來的經濟形式。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在其的《綠色經濟報告》中,對綠色經濟給出的定義是,從長期上來看,能夠改善人類的福利水平,降低不平等程度,同時不會使后代面臨生態稀缺性和環境風險的經濟形式。在國內的研究中,一般認為綠色經濟分為狹義和廣義兩個層面。狹義的綠色經濟指的是環保產業;而廣義的綠色經濟除了環保產業之外,還包括諸如綠色消費與政府采購,綠色貿易與進入,綠色稅收與財政,綠色會計與審計等除生產領域外的一些綠色制度和行為[1]。近些年來,世界各國紛紛開展綠色經濟行動。2011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研究表明:實現綠色經濟不僅會實現財富增長,尤其是生態共有資源或自然資本的增益,而且還會在今后一段時期產生更高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為應對綠色經濟的發展趨勢,各國紛紛通過立法和出臺規劃開展行動。英國在倡導低碳、低排放,大力發展綠色能源,推廣新的節能生活方式;美國以開發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為主題,制定了綠色經濟復興計劃歐盟制定了環保型經濟的中期規劃;印度制定國家可再生能源政策草案,韓國通過了綠色工程計劃,日本在逐步擴大環境產業市場規模[2]。
2林業在綠色經濟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2011年聯合國森林論壇的第九次大會在探討森林造福人民、改善民生、消除貧困時提出,林業對構建綠色經濟的潛力巨大,要發展綠色經濟,必須將林業置于優先發展的領域。
2.1林業是發展綠色經濟的基礎和關鍵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報告對林業在綠色經濟中的地位給出定義:林業是發展綠色經濟的基礎和關鍵。林業為綠色經濟提供了生態基礎,在應對氣候變化、保護生物多樣性、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等方面有著重要作用;林業提供木材等木質原材料、產品和能源產品,具有清潔安全、可再生、可降解等優點;林業發展為全球近10億人口提供了生計,有利于增加就業、提高收入、提高居民健康水平等,促進人類福利的增加。
2.2林業對發展綠色經濟的重要作用和貢獻
在綠色經濟這一概念被提出伊始,林業發展通過保護和可持續地使用自然資源對綠色經濟所做出的貢獻就已經被認識。同時,林業在減少貧困、增加收入、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等方面對綠色經濟都具有十分突出的貢獻。從事林業基礎產業的人口往往與貧困人口相重合,因而發展高效可持續的林業就能夠有效地幫助依靠其生存的人們擺脫貧困。隨著應對氣候變暖成為全球共同行動,林業在固碳方面的貢獻被廣泛認識。2011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對林業對綠色經濟的貢獻方面進行了全面總結:經濟的進步和人類的福祉都依賴于健康的森林。森林提供碳匯、穩定全球氣候、調節水的循環,并為生物多樣性提供棲息地,同時保存了遺傳資源。經濟估值在不同的國家進行的研究表明,從森林的重要利益,特別是在調節氣候服務和存在價值。林業在綠色經濟中的貢獻已經獲得了更全面的認識。
3綠色經濟背景下的林業產業的機遇與挑戰
近年來,中國始終堅持把林業發展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布局,充分發揮森林在經濟、社會、生態、文化等方面的多種效益,逐步實現平衡發展,初步開始綠色轉型。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一是推動林業發展戰略的綠色轉型,促進綠色發展。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林業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實現了三次林業發展戰略的調整。二是大幅度增加綠色投資。1998年至今,中國實施的林業重點工程累計投入2886億元。建立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制度及林業公共財政支持制度,對國家級重點公益林、造林、撫育管理、林木良種等提供公共財政支持,逐步形成森林可持續經營的長效資金支持機制。三是增強森林可持續經營。提出將森林經營作為林業發展的永恒主題,從注重森林面積的增加到重視森林質量的提高和功能的增強,中央財政對森林撫育提供財政補貼,積極推動森林認證。四是大力發展綠色產業、增進綠色就業。制定激勵政策,實現林業從利用林木向利用森林環境的轉變,同時,逐步增加綠色就業。五是積極推動綠色改革。大力推動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維護農民權益,不斷提升林業對農民就業增收的貢獻。
3.1林業在綠色經濟中面臨的機遇
由于林業不僅具有經濟功能,還具有明顯的社會功能和生態功能,很多國家推出了刺激經濟的綠色發展規劃和戰略決策,將林業作為發展綠色經濟的核心;全球氣候變暖問題已經成為國際社會的頭號政治問題,森林對于降低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調節氣候、維護生態平衡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林業在應對氣候變化中具有特殊地位,全球生態危機和自然災害問題日趨嚴重,加強林業生態建設、保護和恢復生態系統的呼聲越來越高。在這一背景下,林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林業產業結構得到升級,林業發展方式不斷轉變,這有利于進一步發揮林業在減輕貧困、改善生計方而的特殊作用。
3.2林業在綠色經濟中面臨的挑戰
為了進一步提高林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戰略地位和作用,促進林業產業的發展,我們需要大力發展綠色經濟。但發展綠色經濟還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從全球范圍看,土地競爭引起的毀林和森林退化的壓力并不會消除。同時,由于林業生態效益的價值化、內部化還不能完全實現,林業被邊緣化的可能仍然存在。地方各級政府在經濟增長壓力面前,必然會面臨是要發展還是要環境的兩難選擇。而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對林業日益增長的需求與森林資源總量不足、質量不高之間的矛盾;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中存在的土地利用沖突;人口增長和農村貧困對保護森林資源和鞏固林業生態建設成果帶來的壓力;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和就業統計不完善,不能全而地反映林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森林經營管理體制改革滯后,林業信息化建設不能滿足森林可持續經營的技術要求等,也都會對綠色經濟中的林業產業發展產生挑戰。
4中國林業在綠色經濟中的展望
4.1林業在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將更加強大
綠色經濟是可持續發展的具體實現形式。發展綠色經濟過程中,生態基礎設施建設將使林業所具有的減污、減排、消納廢棄物的能力得到充分發揮;綠色融資機制將更多、更好地挖掘林業在保障生態安全方面的潛力;林業產業提供的綠色產品、生態產品、綠色就業在促進地區發展、改善民生、減輕貧困等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4.2林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將更加突出
在發展綠色經濟過程中,森林產品和服務價值通過森林價值核算將得到全面反映,森林對非正式部門的貢獻也會通過森林價值核算將得以充分體現;生態系統管理、綠色融資機制建立和綠色產業發展,將使林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得到充分釋放和倍數放大;林業的三大效益將得到社會的普遍認可,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將更加突出。
4.3林業發展資金將更加充裕,資金來源渠道更加多樣化
為降低生態稀缺性,在發展綠色經濟中公共財政對生態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將進一步加大。同時,森林將成為一種新的有較高收益的經濟資產,社會融資能力將明顯提高。在過去三十多年的改革和發展中,中國堅持將林業納入國民經濟發展大局,堅持興林富民的發展宗旨,堅持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的協調統一,初步實現了森林資源增加、生態狀況改善和林業生產者受益的目標,完成初步綠色轉型。中國的經驗表明,各國根據本國的具體情況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可以在減少環境風險和資源消耗的同時,增加就業和改善貧困,促進社會進步。未來,中國林業將繼續積極推進林業綠色增長,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瑩,劉波.我國發展綠色經濟的對策選擇[J].開放導報,2011(5):73-76.
[2]劉珉.綠色經濟背景下的中國林業發展[J].林業經濟,2013(2):22-27.
[3]劉東升.中國林業與綠色經濟[J].林業經濟,2012(1):12-15.
[4]李平,張繼梅,王作鐵.基于低碳經濟視角下的林業產業發展對策研究以黑龍江省為例[J].林業資源管理,2015(5):23-27.
[5]楊亞軍,李偉.我國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及策略分析[J].能源與環境科學,2013(9):184.
[6]張升,戴廣翠.綠色經濟與林業發展[J].林業經濟,2014(5):20-25.
[7]郎曉娟,沈若萌,劉珉.林業與綠色經濟研究[J].林業經濟,2013(1):36-41.
[8]李興軍,孫雯.淺析綠色經濟背景下林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J].林業經濟,2015(9):124-128
有關綠色經濟論文范文二:綠色經濟發展中地區差距分析
摘要:在實行改革開放國策以后,我國經濟取得了快速發展,但是,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生態環境問題卻日益嚴重,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發展綠色經濟不僅僅能夠對經濟增長進行提高,同時,對生態環境方面的問題也能進行解決。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東西中部經濟發展出現了很大程度的差距,對我國各個地區的經濟協調發展有很大影響。
關鍵詞:綠色經濟;地區差距;對策
1發展綠色經濟
1.1綠色經濟的內涵與特點
綠色經濟是一種現代生態經濟,它以人類的幸福生活為最終發展目標,實現了經濟再生產和自然生態自身循環的有機結合,是經濟發展過程中對全球氣候變化以及全球金融危機的一種新型社會發展模式。綠色經濟的顯著特點在于環境資源因素是經濟發展的內生變量,經濟發展的規模和速度必須以其所能提供的資源量和環境容納生產廢棄物的限度為硬指標,一旦超越環境容量和資源承載能力,自然將會集聚能量,最終足以使人類創造的燦爛文明重歸寂靜。這是因為:一是在綠色經濟發展中,經濟系統只是地球生態環境系統的一個子系統。經濟發展的規模和增長的速度必須與整個地球的生態系統相互依存。經濟生產從以原材料輸入作為開端經過交換,流通到最后產品被消耗產生廢棄物為一個流程。但整個流程都少不了要和地球環境資源系統的再生和可吸收進行交換。為此綠色經濟發展規模絕對不能超出地球生態環境資源系統的容納范圍。二是生態環境容量和自然資源承載能力都是有限度的。當經濟發展的規模和速度在自然資源的開采利用和自然環境所能容納排放廢棄物的范圍內,經濟發展和環境資源就能相互促進。
1.2發展綠色經濟的意義
世界經濟發展過程中,氣候變化、能源危機、金融危機都對經濟可持續發展有很大的影響,同時,導致生態環境承受能力也在面臨考驗。近年來,自然災害的頻發導致人們在生產生活中受到了嚴重的威脅,因此,轉變經濟發展模式成為了必然選擇。世界各國在經濟社會持續發展方面對綠色經濟都比較重視,這樣不僅僅使國家在經濟過程中能夠對金融危機問題進行解決,同時也能對能源危機和生態危機實現可持續發展。綠色經濟發展過程中帶來了新的產業革命,而且規模非常大,在工業發展方面非常罕見。
2區域經濟發展的差距原因
2.1自然條件
我國國土面積非常廣闊,尤其是中西部地區占據著總面積的百分之六十以上,但是中西部地區多沙漠戈壁,而且多高寒地區,自然條件相對比較惡劣,導致該地區人口分布非常不合理。中西部地形通常比較封閉,而且地理環境比較復雜,生存、氣候等條件也比較差,離經濟中心的距離也比較遠,盡管其有非常豐富的資源,但是因為這些原因,很難進行經濟發展,導致生產力無法實現。
2.2歷史因素
我國經濟在發展過程中,西部地區一直處于比較貧困落后的情況下,而且,歷史上也是從中原地區向四周進行擴展,但是在發展過程中還是出現了很大的差異。東部地區在經濟發展方面非常的快速,導致中西部地區發展相對于比較緩慢。西部地區地貌比較復雜,交通比較閉塞,而且信息傳遞比較緩慢,導致資源利用方面也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對經濟發展起到了負面影響。
2.3環境影響
西部地區在發展過程中,資源數量非常大,但是很多資源都處在環境比較險惡的地區,主要是因為這個地區平原比較少。經濟發展過程中需要便利的交通條件,西部地區交通比較落后,導致經濟發展出現了受阻現象。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是為了更好的發展經濟,但是,很多的經濟政策都是給予了東部地區,導致東部地區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高速發現現象。政策傾斜導致了全國經濟的發展不平衡,國家為了實現經濟的平衡發展實行了西部大開發戰略,實現了有計劃的開發西部。
3區域經濟發展的差距的對策
3.1國家的政策干預
在實行改革開放以后,我國經濟得到了明顯的改善,說明這項國策的實施非常成功,而且,為了縮小東部和中西部之間的差距,政府在通過宏觀調控進行控制,對不發達地區進行了更好的投資,并且對經濟落后地區進行了扶持,希望能夠更好的實現地區間的和諧發展。
3.2加強東西部的合作
近年來,西部地區在發展過程中,投資者為了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將東西部之間的優勢進行了互補,企業行為的自主選擇是政策效應必然形成的。西部大開發的實施是一項重要的戰略部署,在經濟以及整治方面都具備非常大的意義,在實施過程中取得的成績十分多,但是,還是出現了很多的新問題。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國家與國家、地區與地區之間的競爭非常的激烈,利益的爭奪也日益白熱化,東部經濟發達地區能夠憑借自身的綜合實力占據一定的有利空間,但是,相對于比較落后的西部,在經濟方面卻比較薄弱,這樣會處于相當不利的地位。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對技術、質量等方面要求越來越高,這樣就使得西部在競爭中承受的風險越來越大。
3.3突出地區優勢
我國各個地區之間的自然條件、經濟發展政策之間都存在著很大的差異,這樣就使得經濟發展速度方面也存在著很大的不同,導致東部與中西部經濟差距比較大。對東部發展優勢進行充分的發揮,這樣能夠更好的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生產力提高、對經濟差距進行縮小。東部地區在發展過程中具有更加明顯的優勢:
(1)市場優勢:東部地區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的時間比較早,因此,市場化程度也比較高,建立了比較完善的市場,為現代化發展提供便利條件。
(2)金融優勢:現代化經濟在發展過程中,金融是必不可少的部分,東部地區的人們金融意識比較強,金融體系比較完善,資金也比較充足,為經濟建設提供了條件。
(3)人才與技術優勢:在現代化發展過程中,技術是發展動力,人才是核心,因此,經濟發展過程中,技術和人才不能缺少任意一個,東部在發展過程中應用在研究和開發方面的經費遠遠超過西部,東部在發展過程中將傳統產業進行了改造,現在對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比較重視,因此,產業結構得到了升級,現代化建設也以后了明顯的改善。西部在發展過程中,為了獲得更好的發展前景,要對地區資源進行充分利用,并且對交通事業的發展給予重視,只有保證了交通事業的發展才能更好的保證經濟發展,對東部發展經驗也要進行借鑒。
4結束語
經濟發展過程中,綠色經濟發展成為了必然模式,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對生態問題,人們生活質量等因素進行了重視,這樣在發展經濟時才能避免出現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經濟發展現象。我國經濟體制在發展過程中經歷了非常重大的變革,因此,出現了經濟發展過程中地區差距非常明顯的問題,人們的生活質量以及生活幸福度也有很大的差異,為了對這些問題進行解決,在經濟建設過程中要對出現的地區差距問題采取措施進行解決,保證經濟發展的可持續。
參考文獻
[1]蔡,都陽.中國地區經濟增長的趨同與差異[J].經濟研究,2000,10.
[2]李國平,范紅忠.生產集中、人口分布與地區經濟差異[J].經濟研究,2003,11.
有關農林經濟管理類論文范文一:地方綜合性大學農林經濟管理專業探討
摘要:地方綜合性大學在制定農林經濟管理專業規范時應從自己的實際出發,明確自己的定位,遵循相應原則,形成自己的專業規范。
關鍵詞:地方綜合大學 農林經濟管理 專業規范
一、專業規范的作用
專業規范是高等院校深化專業建設與改革的基礎,它是對專業人才培養主要內容的總體規范。具體地說,專業規范是在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與實踐的基礎上,對本專業的知識體系、課程體系等給出的定性描述和量化規定。具體包括本專業培養目標、培養規格、教育內容、教學條件等。專業規范的核心是構建本專業的知識體系、課程體系與實踐教學體系,提出多層次的規范性質量標準和教學要求。
第一,專業規范是大學本科培養的基本規則。所謂規則,或是說在一定情況下你能做什么、應該做什么或是不能做什么、不必做什么。這就是制度的核心,制度構造了人們在政治、社會或經濟方面發生交換的激勵結構,制度變遷則決定了社會演進的方式。有了專業規范,各個大學就得按照專業規范的基本要求培養學生。
第二,專業規范是高校培養大學生的基本要求。制定專業規范有利于建立相應的社會評價、監督標準和機制。制定專業規范和教學規范是保證高校本科人才培養質量的基本措施,也為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履行宏觀管理職能提供了分類指導的依據。同時,在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的背景下,專業規范是高校交流合作的共同語言。高校間往往根據專業規范、課程設置與教學大綱等基礎文件,來進行學分互認、判斷是否授予學位等。
第三,專業規范是保證大學培養質量的基礎。從發達國家的經驗教訓來看,專業規范確立了大學教育的質量標準。美國原來沒有全國統一的教育質量標準,在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階段之后,就更是五花八門,各個學校制定標準的隨意性很大,差異懸殊。對此,美國高質量教育委員會1983年發表了著名的公開信《國家處于危險之中,教育改革勢在必行》。由此引發了美國新一輪的教育教學改革,改革的核心問題是提高教育質量,而提高教育質量的一項重要措施,是制定和推行全國大致統一的質量標準。從我國的情況來看,隨著大學擴招及學校升格,國家每年又新增很多本科專業,例如2010年公布高校新設置或調整的1733個本科專業和7個醫學類專科專業,2011年公布高校新設置或調整的1887個本科專業,分別從2010年和2011年開始招生。大學擴招,尤其是新增本科院校擴招,導致大學生培養質量下降。誠然,大學培養質量下降是多種原因導致的,但缺乏專業規范,一些院校沒有達到本科培養的基本要求就開始招生,或者得到國家批準為新專業之后,由于沒有專業規范等原因,沒有很好進行專業建設。因此,制定專業規范是保證大學生培養質量的基礎。
二、制定農林經濟管理本科專業規范的基礎
1.是社會對人才需求的多樣性
從本質上講,全國專業規范對大學某一專業人才培養的共同要求,有利于保證大多數學生達到一個基本水平。但我們知道,在高等教育大眾化時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是多種多樣的,這就使得我們不能只用一個標準來要求來衡量大學的人才培養質量和水平,應在保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制定多樣性的培養標準。在大學的人才培養過程中,不同大學應根據自己的市場定位確定相應的專業定位,使得各校本科人才培養目標、培養類型也應有所不同。以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為例,社會上對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的需求是有差異的,有些地區需求的重點是種植業經濟,有些地區需求的重點是草業經濟,有些需求的重點是可能是漁業經濟,有些需求的重點是可能是林業經濟管理,還有的地方需求的重點可能是海洋農業經濟管理等等。各校不可能培養具有所有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知識的人才,而只能在某一方向上體現人才的特色,這就決定了各校人才培養的多樣性。專業規范的制定就是力求人才培養目標和規格多樣性化基礎上的統一。
2.應從地方性綜合大學的專業定位出發
地方綜合性大學在思考自己本科專業定位時,應從地方綜合性大學的實際出發,如何培養農林經濟管理本科應有一個清楚的定位。我們認為,地方性綜合大學在培養農林經濟管理本科定位時,應立足于地方性、綜合性實際,讓學生具有較好的農學、林學、畜牧學、生命科學基礎,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質,尤其是有較好傳統文化中經濟、經營及管理素養;學生還要具有較強的數學基礎、經濟學基礎和行為科學的基礎;掌握現代經濟學、管理學的基本理論,具有較強從事實際管理工作的能力。
三、制定農林經濟管理專業規范的原則
地方性綜合大學制定專業規范應遵循以下原則:
第一,本科教育的基礎性原則。樹立終身教育觀念,注重本科教育的基礎性,構建人文社會科學基礎、自然科學基礎、專業基礎及基本技能等有機結合的大基礎教育體系。
第二,通用性與地方性相結合的原則。在做一種專業規范,應具有一定的通用性,要具有地方性綜合大學的一般性,能夠滿足地方綜合大學培養學生的需要,同時也對地方性綜合大學如何培養本科生提出一般性的要求。同時,由于各個綜合性大學都具有自身的特點,都有服務地方的任務,都有自己的地方特色,因此,在制定專業規范時,應充分考慮到地方性綜合大學的特殊性和地方性。
第三,專業建設應立足于綜合性。綜合大學不同于專業性大學,具有學科齊全、學科眾多的特點,因此,人才培養應充分發揮綜合大學的優勢,真正培養寬口徑、厚基礎的大學生。
第四,課程體系整體優化原則。立足教學全過程,科學地處理好基礎理論與專業知識、主干學科與相關學科、理論與實踐、知識與能力、一般與個別的關系,加強基礎,拓寬專業口徑,增強學生適應能力,有利于學生創新精神與能力的培養。
第五,加強實踐訓練,注重理論聯系實際。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加強實踐訓練,密切教學與科學研究、社會實踐的關系。提高課程設計、畢業論文(設計)、實驗、各類實習、社會實踐的質量,增強學生發現、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第六,培養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把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落實到理論與實踐教學的全過程中,改革教學方法,重視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應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加各類學術活動。一、二年級可結合課程學習寫讀書報告,鼓勵和支持學生成立各種科研興趣小組。院、系應創造條件吸納二、三年級學生,在導師指導下參加創新性實驗項目和科研活動。
四、地方性綜合大學農林經濟管理專業規范
1.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系統的管理科學和經濟科學的基礎理論和相關的農(林)業科學基礎知識,掌握農(林)業經濟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在各類農(林)業企業、教育科研單位、中介咨詢機構和各級政府部門從事經營管理、咨詢服務、科學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專門人才。
2.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管理學和經濟科學的基本理論和相關的農(林)業科學基本知識,受到調查方法、研究方法、項目可行性分析、專業寫作、計算機應用等方面的扎實訓練,掌握企業經營管理基本原則和管理技巧,具備從事經營管理、政策研究咨詢服務等方面的基本能力。第一,具備較深厚的農學、林學、畜牧學、生命科學、數學、計算機基礎知識,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和人文社會科學素質;第二,掌握經濟學、管理學的基本原理,對經濟學、管理學研究的最新成果有所了解,具備扎實的經濟學、管理理論;第三,能夠較為熟練地掌握和運用經濟研究方法、農村調查方法及分析方法,能夠熟練地撰寫各種專業文章;第四,對于會計、財務管理、統計學及項目可行性研究等應用較強的課程,不僅掌握基本原理,而且能夠熟練地運用;第五,具有獨立獲取知識、信息處理能力、較好的語言和文字表達、組織協調、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3.主干學科
農學,經濟學,管理學。
4.主要課程
農學概論、林學概論、畜牧學概論、人文科學概論、經濟學原理(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實驗經濟學、農業經濟學、制度經濟學、林業經濟學、管理學原理、企業管理學、農業經濟研究方法、農村調查方法、項目可行性研究、專業寫作與訓練、投資與理財、市場營銷學、統計學、財務管理、組織行為學。
5.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包括教學實習、課程設計、畢業實習、畢業論文、科研訓練、社會實踐等;專業實踐性教學環節學分比例占總學分的15-25%。
6.專業基本教學條件
(1)師資隊伍。專業教師12-15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4-5人,講師5-6人,助教1-2人,師生比20-25之間,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所比重應高于40%;其中60%以上的教師應具有碩士以上學位。
(2)圖書資料、教材。公共圖書館中有一定數量本專業比較典型的和本專業有關的圖書、刊物、資料、數字化資源的工具。人均圖書100冊,核心期刊應該全部訂閱,電子期刊包括CNKI、維普、人大復印資料、萬方數據庫、EBSCO全文數據庫、超星電子圖書館。要選用符合專業規范的教材,基礎課程的教材應為正式出版教材,專業課程至少應有符合本校教學大綱的講義,對于新開辦的專業,教材選用盡量用國家級教材,對于實力較強的地方綜合性大學,可以編寫自己的教材,但應由國家正規出版社出版發行,尤其是特色教材可以自己編寫。
(3)實驗室。基礎課程實驗室要達到一定的要求,每個學生擁有的實驗儀器設備要達到一定的數量。實驗設置除計算機外,還應有數碼照相機、數碼攝相機、錄音筆等。同時,還應有可供實驗用的教學實習軟件。另外,實驗室還將具備利用實驗形式講授經濟學理論的基本條件。專業實驗室儀器設備的固定資產總額應達到40萬元以上,應具有可進行經濟學實驗(或者開設實驗經濟學課程)、會計模擬實習、財務管理模擬實習、投資、理財模擬實習等的基本條件。
(4)實習基地。要有相對穩定的實習基地(包括校外)2-5個,實習基地應要能夠滿足進行農學、林學、畜牧學、農村調查、統計、企業管理實習等課程進行教學實習的基本條件,能夠滿足學生進行畢業論文調查的基本條件。
(5)教學經費。新設本專業,開辦經費一般不低于(不包括固定資產)20萬元。每年的生均教學經費不低于金額500元。
7.主要課程教學要求
農學概論:36-54學時,主要講授內容包括緒論、作物的生長發育、作物產量和產品品質的形成、作物與環境的關系、作物栽培措施和技術,等。
林學概論:36-54學時,主要講授內容包括林業及林學的基本概念、掌握森林植物、林木與環境關系、森林分布、森林分類、林木育種、森林保護、造林、森林植被恢復與重建、森林可持續經營、城鎮園林綠化等。
畜牧學概論:36-54學時,主要講授內容包括動物營養原理、飼料、動物遺傳基本原理、動物育種、動物繁殖、動物環境工程、動物保健、養牛生產、養豬生產、養羊生產、養禽生產、養兔生產等。
人文科學概論:36-54學時,主要講授內容包括語言文學、社會學、心理學、音樂、藝術等。
微觀經濟學:54-72學時,主要講授內容包括導論、需求、供給及局部均衡價格的決定、彈性理論、效用理論、消費者選擇、生產理論、成本理論、完全競爭市場、不完全競爭市場、壟斷競爭、博弈認入門、市場失靈等。
宏觀經濟學:54-72學時,主要講授內容包括導言、國民收入的核算與循環、簡單國民收入決定模型、貨幣市場的均衡、雙重均衡的宏觀經濟模型:IS-LM模型、總需求-總供給模型:AD-AS模型、宏觀經濟政策、通貨膨脹與失業、開放的宏觀經濟模型、經濟周期和經濟增長等。
實驗經濟學:54-72學時,主要講授內容包括市場均衡實驗、生產與成本實驗、廠商理論實驗、要素市場實驗、博弈化實驗、制度實施實驗、市場失靈實驗等。
農業經濟學:54-72學時,主要講授內容包括導論、農產品需求與供給、農產品市場與價格、農產品國際貿易、農業生產要素總論、農業自然資源:土地和水資源、農業勞動力、農業資本、農業科學技術、農業經濟的微觀組織、農業的宏觀調控、農業產業結構、農民收入與消費、現代農業與農業現代化、農業可持續發展等。
林業經濟學:54-72學時,主要講授內容包括導論、林業資源介紹、林業資源配置、林產品的供給與需求、林產品市場均衡、林產品貿易、林業市場失靈、林業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林業制度等。
制度經濟學:36-54學時,主要講授內容包括制度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及基本假設、制度的基本理論、交易費用理論、產權的基本理論、合約理論、制度變遷與制度創新等。
管理學原理:54-72學時,主要講授內容包括管理概述、道德與社會責任、信息獲取、決策、計劃、組織、領導、控制、創新等。
企業管理學:54-72學時,主要講授內容包括企業管理概述、企業管理的領導制度與管理組織、企業管理理論、經營策略、生產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庫存管理、質量管理、資產管理、財務管理等。
農業經濟研究方法:36-54學時,主要講授內容包括經濟研究、研究方法概述、規范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方法、文獻研究法、實證研究方法、實驗研究方法等。
農村調查方法:36-54學時,主要講授內容包括農村經濟調查的方法概論、調查方案設計、傳統的問卷調查方法、參與式的調查方法、質的調查方法、抽樣基本原理、樣本設計、問卷設計、指標與標度、調查的組織與實施、調查資料處理等。
項目可行性研究:36-54學時,主要講授內容包括導論、市場預測及建設規模、原材料及供應品、廠址選擇、方案設計、企業組織與勞動定員、項目實施進度計劃、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財務效益分析、國民經濟及社會效益評分析等。
財經專業寫作與訓練:54-72學時,主要講授內容包括專業寫作概述、財經寫作的概念、功能、特點極其要求、經濟發展規劃、經濟發展戰略、調查報告、工作總結、預測報告、經濟活動分析報告、經濟決策報告、招標書與投標書、經濟合同、經濟論文、本科畢業論文等。
投資與理財:54-72學時,主要講授內容包括投資與理財的基本知識、投資和理財的基本理論、投資和理財的環境、農業的投資和理財、工業的投資和理財、流通業和服務業的投資和理財、風險投資、銀行業的投資和理財、證券投資和理財、投資基金和基金投資、家庭(個人)投資和理財、投資理財的法律規范等。
市場營銷學:54-72學時,主要講授內容包括導論、營銷環境分析、市場定向、市場定位、產品決策、渠道決策、促銷決策、價格決策、營銷組織與控制、營銷哲學、營銷策劃案設計等。
統計學:54-72學時,主要講授內容包括統計數據與統計學的概念、統計數據的類型、數據的搜集、數據的整理與顯示、數據分布特征的測度、時間序列分析、指數等。
財務管理:54-72學時,主要講授內容包括導論、籌資管理、流動資產管理、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管理、對外投資管理、成本費用管理、銷售收入和利潤管理、外幣業務管理、企業清算、財務分析等。
組織行為學:54-72學時,主要講授內容包括組織行為學的研究對象與方法、知覺與個體決策、個體行為、態度與管理、激勵理論與應用、群體行為與溝通、領導行為與管理、組織行為與管理、組織發展與變革等。
會計學:54-72學時,主要講授內容包括導論、會計科目和賬戶、復式記賬、賬戶和復式記賬的應用、賬戶的分類、會計憑證、賬簿、會計核算形式、財產清查、會計報表、會計工作的組織等。
參考文獻:
[1]諾斯.制度、制度變遷與經濟績效[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出版社,1994:4
[2]徐定華,關勤,樓盛華.論高校專業規范與專業特色的內涵及關系[J].中國高等教育,2010(8):57-58
[3]蔡克勇.大眾化的質量觀:多樣性和統一性結合[J].高等教育研究,2001(4):7-9
有關農林經濟管理類論文范文二:淺談農林經濟管理
【摘 要】隨著現代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農林經濟的重視程度也逐漸增加。農村產業結構也跟隨市場經濟的變化在不斷調整和升級,農林經濟管理在此期間也面臨著很多矛盾和沖突,因此,對農林經濟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詳細的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們需要建設科學的經濟管理體系,為更好地打造健康科學的農林發展環境奠定基礎。
【關鍵詞】農林經濟;管理;存在的問題;分析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林經濟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現代化的農林經濟在不斷的完善和發展。但是現代的農林經濟管理模式還有待完善,發展農林經濟離不開完善的管理,需要我們從根本上研究農林經濟管理,了解國家對農林經濟實施的政策,才能解決農林經濟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通過對農林經濟管理體系建設的研究,希望能夠為農林經濟的發展做出一些貢獻。
1 農林經濟管理的現狀
目前我國農村人口數量眾多,農業發展雖然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是與農業強國比較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由于我國的農業種植土地分布的比較散,而且農業種植缺少現代化的種植生產技術,農民的農業工作效率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在一些經濟發展比較慢的山區,大型的農業機械設備不能得到廣泛的應用,還是需要靠人力去進行種植,嚴重制約了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另外,我國很多農村人員選擇進城務工,導致農村人口數量急劇的減少,大量的農田荒廢、出現嚴重的土地閑置現象,這樣家中了城市發展的負擔,也拉大的城市與農村收入的差距,對城鄉一體化建設產生了很多負面的影響。如果不能建立規范的農林經濟管理體制很容易導致農林經濟走下坡路。提高農林經濟的管理,對提高農林經濟競爭實力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可以解決農村人口吃飯難,生活壓力大等諸多問題。
2 農林經濟管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2.1 堅持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
解決農林經濟管理中的問題就要堅持不懈的走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通過科學的方法對農村建設進行合理的規劃,無論是農業發展還是工業發展都應該遵循減少農村勞動力的原則。農民的工作熱情要通過不斷的鼓勵來帶動,這樣才能讓農民獲得更多的利益,才能夠促進農業的發展,保障現代化技術的實施。對農林企業運用科學的管理理念是提高資源利用率的重要保障,也是提高農林經濟發展的重要依據。
2.2 農林業現代化管理的實現
農林業要實現現代化的管理模式,就要緊跟時代的步伐,根據農業的發展和改造情況進行規劃,制定行之有效的農林經濟的管理方法,提高農林建設人才隊伍的整體素質,要求工作人員不僅具備農業操作的理論知識,還具備綜合的實踐能力,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現代化的管理模式,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讓先進的科學技術真正應用到農林業的工作當中。
實現農林現代化的管理還需要有完善的社會服務體系,社會服務體系的建立能夠給農林業的生產和銷售方面做出正確的指導,同時政府部門的鼓勵政策也對農林經濟的發展產生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為實現農林現代化的管理提供有力幫助。
2.3 科技興農戰略的實施
農林經濟的管理問題關乎到國民經濟的發展,其正確的管理不僅能夠幫助農業企業穩定的發展,還能夠提高農林經濟的整體發展水平。而科技興農戰略的實施不僅能夠提高農林經濟的管理,還能夠使我國農林經濟的科技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F在我國農村普遍存在文化程度偏低的現象,不能夠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需求。所以科技興農戰略的實施,還需要盡快從農村教育抓起,提高農民的文化素質是非常重要的任務。在農林科技體系的改革方面也要加強,無論是從技術服務管理還是科技管理方面都要實施科技興農的戰略,只有加大農林經濟管理方面的力度,才能加強農林科技機構的管理,從而提高農林經濟管理水平。
3 農林經濟管理的教育與創新
農林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優秀人才的培養,因此,農林經濟管理的教育和創新至關重要。農林經濟管理的教育主要讓學生了解到農林經濟管理的重點內容和特色內容,以及如何協調好經濟與管理的關系,在傳統的農林經濟管理的基礎上如何進行創新。這也是農林經濟管理的教育的重要任務。農林經濟管理是以服務為特色的學科,服務于農林經濟的發展是教育的使命,只有適應于農林和農村教育發展的教育才能培養出有具有綜合素質的人才。目前農林經濟管理的教育正在不斷的創新和改革,是根據農村經濟的轉型所制定的。農村經濟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不斷的提高其生產水平,加強生產經營方面的管理。迫使農林經濟管理不斷的提高和完善。同時農林生產經營方式封閉的自給自足的供銷方式,需要改變為開放的生產和供銷一體化的經營方式。針對農業生產經營方式的轉型要進行深入的了解,可以通過具體的轉型案例來對農林經濟管理學科體系的建立進行指導。讓學生從資源的分配到產品的銷售進行全過程的了解??傊?,農林經濟管理的教育需要建立科學的教育體系,培養出具有專業知識技能和專業管理的人才,從而為我國農林經濟的發展做出貢獻。
結束語
本文對農林經濟管理的現狀及存在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措施對問題進行解決。農業經濟管理的重點內容就是農林技術的發展,需要從農林教育開始抓起,堅持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實施科技興農戰略。同時對農林經濟管理要建設完整的學科體系,對農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市場需求不斷的分析。在傳統農林經濟管理的方法基礎上,采用現代化的手段進行管理。不僅需要學校教育,還需要在農村開展技能培訓,提高農民的農林技術水平。相信隨著我國農林經濟管理體系的不斷完善,社會服務體系的不斷建立,以及科技興農戰略的重點實施,一定能夠使我國的農林經濟發展的更好,讓農林企業在市場具有很強的競爭能力,為我國農林經濟的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 沈宇丹,劉宇虹. 基于能力建設的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探究――以山西財經大學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為例[J]. 農村經濟與科技. 2014(04)
[2] 蘇紅偉. 我國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 2014(03)
[3] 徐秀英,付雙雙. 新時期農林高校農林經濟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改革研究――基于浙江農林大學學生的調查[J]. 人力資源管理. 2013(05)
【關鍵詞】管理會計;案例教學;學生素質
美國會計教育改革委員會的公報指出:會計教學的目的不在訓練學生即將畢業時即已成為一個專業人士,而是在于培養他們未來成為一個專業人員應有的素質。我國目前高等會計教育的教學方式仍是一種“以教師為中心”的“灌輸式”、“填鴨式”教學,這種方式培養出來的學生“重理論、輕實務”,“重記憶、輕理解”,不能適應紛繁復雜、瞬息萬變的社會,也無法在競爭激烈、淘汰率極高的社會中開拓適合自己的發展空間。針對這種情況,很多院校都作了積極的努力,探索出了不少好的教學模式,案例教學就是其中之一。
案例教學法(casestudy)最早是在哈佛商學院的MBA教學中采用的,在近一個世紀的案例教學實踐中培養出了無數個高級管理人才、政治家、作家和學者。我國從20世紀80年代引入案例教學法,近年來也被我國MBA教學廣泛采用。而在管理會計學科則運用較少,尤其在本(專)科教學中的應用更少。管理會計是以現代管理科學為基礎,以提高經濟效益為目的,以一系列特定技術、方法為手段,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進行預測、決策、規劃和控制的信息處理系統。管理會計的對象是企業中的生產經營活動,其內容表現出很強的實踐性,這就決定了管理會計學必須重視實踐教學。在管理會計學教學方法及手段的設計上,應盡量體現其實踐性特征,符合管理會計學的教學規律與特點。
一、管理會計教學中運用案例教學法的意義
(一)改善教學效果
引入案例教學法,可使教師既注重理論教學環節,更注重實踐教學環節。以管理會計案例情節為線索,可使學生自覺進入工作“現場”,充當其中的“角色”,讓學生具有“真刀真槍”的實踐經歷,促使他們勤于思考、善于決策、舉一反三,變學生被動聽課的過程為積極思索、主動實踐的過程。實踐證明,這種實用、有效的啟發式教學方法明顯地提高了教學的實際效果。比如,筆者在講授資本投資決策時運用了美國安達公司的案例,學生運用所學理論知識對投資方案的可行性進行評價,各抒己見,效果相當好。
(二)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質
目前,許多畢業生反映,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出的學生不能得心應手地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開展案例教學,可將企業的管理場景呈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以當事人的身份,探尋企業成敗得失的經驗和教訓,通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質。比如,筆者在講授變動成本法時運用了“格蘭仕成本管理”的案例;講授責任會計時,運用了“海爾的SBU戰略”,分析其成功的經驗;講授流動資金管理時,運用了“四川長虹的應收賬款危機”案例,分析長虹衰敗的表面原因以及根本原因。案例教學深受學生歡迎,有些學生會主動尋找案例進行分析,和老師、同學進行探討,學習主動性大大增強。
(三)促進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個性化發展
案例教學法的精髓不在于讓學生強記內容,而是迫使學生開動腦筋,鍛煉學生在信息不完全、不確定的條件下獨立思考、獨立決策的能力。案例教學法采用的每一個案例都是工商企業所遇到的真實問題,案例的最后總是問學生:你說,該怎么辦?不經過認真、周密的獨立思考,僅僅通過系統、規范的分析技術得到的答案是不現實的。案例教學法不是要求學生尋找正確答案的一種教學方法,實際上,根本不存在絕對正確的答案,存在的只是可能正確處理和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法。而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對或錯,依據的只是個人對企業經營狀況的理解和判斷。由于案例教學法不重視能否得到正確答案,重視的是得出結論的思考過程及解決問題的方法,因而可以不斷培養、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又因其倡導多向性、發散性的思維方式,不求惟一答案,不求聚合效應,從而可以充分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及想象力。
(四)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
采用案例教學法能促使教師深入到管理會計工作中進行廣泛的調查研究,對搜集的實務資料進行科學、合理的加工、整理,選編出適用于教學需要的不同案例,并依據管理會計實際活動的發展變化,及時進行必要的修正和更新。在此過程中,教師的教學、科研水平會不斷得到提高。與此同時,教師指導學生剖析管理會計案例、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也是教師再學習的過程,教師自身的業務素質會隨之進一步提高。
二、管理會計案例教學的實施
管理會計案例教學沒有固定的模式,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分析,但必須注重其基本程序并確保每一程序的有效實施,以保證整個案例教學的成功實施。
(一)選取適宜的案例
案例的實質是特殊的教材,案例教學內容選擇的成功與否,直接影響到案例教學的效果。管理會計教學案例應具有以下特點:1.多樣性。涉及各行各業,以適應學生未來發展的需要。2.適應性。所選案例應使學生易于接受和認同,教師自己也能夠把握。3.啟發性。教學案例設計的問題應該顯而不露,留待學生去挖掘。設計的問題并不在多,關鍵是能啟發學生的思維。4.針對性。教學案例的選擇要針對教學目標的需要,具有對已有理論知識和技術的涵蓋性,以滿足教學大綱的要求。5.案例應具有歷史的經典性和鮮明的時代性。6.生動性。案例必須生動活潑、引人入勝,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以便開展深入討論。
(二)案例討論前的準備
準備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教師。案例一旦選中,教師就要進行周密的教學準備,熟悉案例的內容和相關背景信息,并設計出一系列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討論。管理會計案例表現為多種形式:一種是評價型案例,它用來描述系統特征與決策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能夠幫助學生理解何時特定的管理方法和管理風格是有效的;另一種案例是決策型案例,它能使學生身臨其境地像企業決策者一樣進行思考。但更多的案例是把評價和決策聯系起來,要求學生不但要分析情況,還要給出行動方案。教師應充分分析其所涉及的知識點,并想象在討論中可能出現的任何問題,提前查閱資料以便應對。為了引導學生做好準備,教師可為學生準備《學案》,在《學案》中,可采取列條式或連續提問式,大概描述此案例應討論的問題及方向。學生在課前應仔細閱讀案例和相關的參考文獻,并根據教師發放的《學案》搜集相關資料,撰寫案例分析發言提綱,做好充分準備,以便在課堂上發言、討論。
(三)案例的分析與討論
討論可分組進行,討論結束后,每組選派代表發言。在這一程序,教師的任務是組織與引導。教師要善于創造良好的自由討論的氣氛和環境,并設法使學生成為討論的主角。教師在討論中不要直接表露自己的觀點,以免學生產生依賴心理。若學生之間觀點不一致,可使其展開討論;若學生分析判斷有錯誤,可采取故意提問的方式,使學生意識到問題所在,自覺加以修正。學生要在教師的指導下,學會從不同角度來剖析同一案例,闡述自己的看法,按照自己的思路去進行操作,而不拘泥于權威性的評價結論。學生一方面應珍視難得的發言機會,大膽、主動地表達自己對問題的見解,鍛煉自己的口頭表達能力、應變能力及掌握理論知識并靈活運用的能力;另一方面,在案例教學中,學生需具備一定的團隊組織能力和合作精神,在自己發言結束后,要善于聽取別人的見解,汲取他人的新觀點。我國本科院校的學生在這兩方面是非常需要鍛煉的。
(四)案例討論后的總結
案例討論結束后,教師應及時給予總結??偨Y并不是說出某個案例的標準答案,況且很多案例沒有標準答案,而是指出本次案例討論所運用的理論知識、討論難點、重點,需要深入思考之處,并指出本次討論不足之處與成功之處,而且需要對學生的表現加以評價,以激勵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同時,應根據學生在討論中的表現,在成績登記表中打分,作為平時成績的一部分。這一階段是案例教學整個程序的點睛階段。
(五)案例報告的撰寫
教師要在案例討論結束后,布置學生撰寫案例分析報告。教師要及時歸納、總結,重點是評價案例分析的思路是否正確、分析方法是否得當、解決問題的措施是否具有可行性,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自己的分析是否正確,學會取人之長,補己之短。這是案例教學的最后程序,也是引導學生由口頭表達上升為文字表達的重要階段。經過這一階段,學生可理性地對所討論的案例進行思考、總結;教師應對案例報告寫出評語并打分,作為平時成績的組成部分。同時,撰寫案例分析報告提高了學生的文字表達水平,可為經濟論文的撰寫奠定基礎。
三、管理會計案例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轉變觀念,正確看待案例教學,建立有效的教學管理機制
有觀點認為,案例教學不過是對前面已學課程的“炒冷飯”,不需教師投入過多精力;也有觀點認為,案例教學不是提倡學生參與、討論嗎?布置兩道題,讓他們自己準備、討論即可,完全可以“放羊”教學?;谶@些錯誤認識,某些院校核算案例教學工作量時就曾發生案例教學工作量被“打折”的現象。針對這種情況,筆者建議,應對實施案例教學的教師給予適當的課時補貼,將對案例收集、整理、編寫計入科研工作量;可組織全院師生進行案例教學的優質課比賽活動,對評出的優質課和優秀教師給予適當的物質和精神上的獎勵。同時,要在案例教學中引入競爭機制,實行優勝劣汰,由學生自主選擇任課教師,給教師以壓力和動力,提高案例教學的質量,從而促進案例教學的良性循環,促使新的實用案例不斷推向課堂,案例不斷推陳出新。
(二)正確處理好案例教學與傳統講授教學的關系
案例教學并不能完全取代傳統的講授教學,教師對一門學科的重點和難點進行適當講授,是教學中不能缺少的。在管理會計教學中,利用講授法,讓學生掌握管理會計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可為案例教學打好理論基礎。課堂講授應當是誘導啟發式的,應該與問題討論、案例教學結合起來,只有把三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三)正確處理好案例教學與其他教學手段的關系
培養學生的素質、提高學生能力、增長學生知識的教學手段很多,如,到企事業單位進行業務實習、進行管理會計模擬試驗、進行必要的測驗和考試、撰寫小論文等。這是案例教學手段不能完全替代的。
(四)正確把握教師與學生在案例教學中的角色
在案例教學法中,學生是主角,教師是導演。教師不能像傳統教學法那樣自己扮演課堂的主角,以自己的結論代替學生的分析討論,而是以課堂教學組織者的身份積極為學生服務,在必要時,給學生必要的提示和引導。老師的評論要簡短,不進行判斷,沒有導向性,而且通常應以提問的方式表達出來,以便使學生繼續討論。
在知識經濟時代,全球經濟趨于一體化,市場環境在發生劇烈變動,管理會計的內容在不斷的創新。運用案例教學法,通過對案例的講解使管理會計的有關知識、概念得到闡述、解釋,可使學生在豐富的案例里面學到實用的知識,學習解決問題的思路,這將對管理會計教學的改革及管理會計在我國企業的運用產生重要的影響。
【主要參考文獻】
[1]賀穎奇,陳佳俊.管理會計[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