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2 17:41:0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經濟與環境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商業銀行的經營目標是安全性、流動性和盈利性,銀行穩健經營是在保證安全性、流動性的前提下,追求銀行的最大盈利性。國內外關于宏觀經濟環境、政府監管對銀行風險(或是銀行績效影響)的研究較多;而把安全性、盈利性和流動性綜合考慮,研究宏觀經濟環境、政府監管對銀行穩健性影響的較少。已有的對銀行穩健性影響的研究基本上是獨立展開的。
(一)宏觀經濟環境對銀行穩健性的影響
BarryEichengreen和CarlosArteta(2000)研究發現,信貸規模的增長會導致銀行危機的出現[1];BorioFurfine和Lowe(2002)發現,存貸差、貸款損失準備的順周期性特征會放大經濟波動;SebastianEdwards(2004)認為,外來資本的過度流入降低了銀行體系的穩健性;SaibalGhosh(2010)選取印度銀行為樣本,研究信貸增長和銀行穩健性之間的關系,發現信貸增長會降低銀行穩健性;DenizIgan和MarceloPinheiro(2011)以90個國家銀行為樣本,發現信貸膨脹和銀行穩健性存在正相關關系[2];WahyoeSoedarmono等(2011)以12個亞洲銀行為樣本,實證研究發現銀行業市場競爭越激烈,銀行穩健性越差;Dib(2010)、Chris-tenden等(2010)的研究表明,正向的宏觀經濟沖擊會增加銀行信貸,但宏觀經濟沖擊對銀行風險的影響存在差異。
(二)政府監管對銀行穩健性的影響
關于銀行準入監管主要是從特許權價值角度進行分析。Furlong和SimonH.Kwan(2006)、李燕平和韓立巖(2008)、尚文程等(2012)發現,特許權價值會減少銀行風險[4];而Fisher和Gueyie(2001)等發現,特許權價值會增加銀行風險。后一種觀點也不是對前一種觀點的否定,他們認為特許權價值減少銀行風險必須符合特定條件,否則特許權價值會增加銀行風險。而后許國新和石琴(2009)、彭壽康和戴亭園(2011)、曲洪建等(2013)發現內生性的特許權價值會降低銀行風險。資本監管制度通過規定最低資本要求,緩解了銀行風險,維持了銀行系統的穩健性。這一觀點得到了很多學者的認可,Pasiouras(2008)實證研究發現,資本監管能夠提高銀行效率;FotiosPa-siouras等(2009)實證分析發現,資本監管力度加強會降低了銀行成本,從而提高銀行績效;宋琴和鄭振龍(2010)的研究發現,資本監管能夠有效降低銀行風險。然而反對的觀點依然存在,Shrieve和Dahl(1992)認為,資本充足率監管不僅降低了銀行效率,而且會增加銀行風險;蔣海和王麗琴(2011)研究表明,金融危機強化了銀行資本監管效果,但也增強了銀行風險,這與監管當局初衷相違背[5]?,F行的存款保險制度主要有兩種:顯性存款保險制度和隱性存款保險制度,現有的研究主要從這兩個方面展開。關于顯性存款保險制度,由于該制度為存款提供一定程度的保障,即使保障是不完全的,存款人對風險監督動力也會削弱,這一結論得到很多研究的支持,GeorgeG.Kaufman(1996)認為,政府監管和銀行安全網削弱了存款人對銀行監督的動力;Nier和Baumann(2006)的研究發現,未保險存款能夠約束銀行降低風險,但是當政府給銀行提供保護時,這種風險的約束效應降低。關于隱性保險制度,張正平和何文廣(2005)認為,隱性保險制度會增加商業銀行的經營風險;Imai(2006)對日本商業銀行的研究發現,隱性保險制度會降低銀行風險的約束效應;曲洪建則發現,隱性保險制度削弱了銀行穩健性,且隱性保險制度覆蓋全部銀行。從國內外文獻綜述可以看出,學者們關于銀行穩健性的研究只是強調銀行風險或者是銀行績效,很少涉及銀行流動性,而關于其影響因素只是強調宏觀經濟環境或者政府監管中的一個方面,很少有關于宏觀經濟環境和政府監管對銀行穩健性(風險性、盈利性和流動性)共同影響的研究。本文認為銀行穩健性包含三個方面內容:安全性、盈利性和流動性,三者相互影響、相互協調,共同決定銀行穩健性狀態?;诖?,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采用銀行風險、銀行績效和銀行流動性指標度量銀行穩健性,研究宏觀經濟環境和政府監管對銀行穩健性的共同影響。
二、研究設計
本文選擇16家上市商業銀行①2006—2012年間的數據作為樣本,進行非平衡面板數據分析。其中,資本監管的數據根據銀監會年報整理得到,其他數據由上市商業銀行的半年報和年報整理得到。
(一)變量的選取
1.被解釋變量。本文認為,銀行穩健經營應該包含安全性、盈利性和流動性三個方面的內容,所以,選取不良貸款率、撥備覆蓋率、凈資產收益率、成本收入比、流動性比例、存貸比六個指標考察銀行穩健性。本文對銀行穩健性的所有指標以均值和標準差為基準進行標準化,然后進行算術平均合成銀行穩健性指數BSI,其中,由于不良貸款率、成本收入比和存貸比對銀行穩健性的貢獻為負,因此,先對三個指標取倒數,再進行標準化和算術平均合成。2.解釋變量。關于資本監管的度量,Shrieve和Dahl(1992)、Jacques和Nigro(1997)、李維海和王營(2010)都是設置虛擬變量考察資本監管力度,與他們不同,本文構建資本監管指數度量資本監管力度。關于隱性保險的度量,與李燕平和韓立巖(2008)不同的是,本文認為,國家對于工、農、中、建四大銀行的隱性保護比較多,因此,設置虛擬變量對其性質進行控制,工、農、中、建四大銀行為1,其他為0。關于宏觀經濟環境,選取GDP增長率、信貸資金增長率、上證指數三個指標。
(二)回歸模型的構建
以銀行穩健性的指標BSI作為被解釋變量;以FV、RGEI、DIS、GDPGR、CFR、TSCI為解釋變量,構造中國上市商業銀行面板數據的多元回歸模型如下:BSIi,t=β0i,t+β1FVi,t+β2REGIi,t+β3DISi,t+β4GDPGRi,t+β5CFRi,t+β6TSCIi,t+ηi,t(1)其中,BSIi,t代表銀行i在t時期的穩健性不同度量指標,β0i,t是截距項,β1、β2、β3、β4、β5、β6分別代表特許權價值、資本監管、隱性保險、經濟增長、信貸變化、股市波動對于銀行穩健性的回歸系數,ηi,t是誤差項。
三、實證結果分析
(一)描述性統計
文后表2列出了變量的描述性統計,其中,特許權權價值、GDP增長率、信貸資金變化率和上證指數相差較大;特許權價值最小值為0.995968,最大值為1.786764,說明銀行準入以后,由于銀行經營狀況的不同帶來了特許權價值的差異;GDP增長率最小值為0.076858,最大值為0.233981,說明經濟波動幅度較大;信貸資金變化率最小值為0.032714,最大值為0.266470,說明信貸資金的量也是不斷進行調整的;上證指數最小值為1820.8,最大值為5261.6,說明股市波動性較強。
(二)相關性分析
研究發現,被解釋變量銀行穩健性與解釋變量政府監管、宏觀經濟環境有一定的相關性,說明基本符合回歸分析的要求。而部分解釋變量之間存在相關性較大的情況,說明解釋變量之間可能存在多重共線性問題,為了進一步檢驗多重共線性問題,本文進行VIF檢驗,研究顯示,VIF最大值為5.716,最小值為1.005,都小于10,因此,不存在嚴重的多重共線性問題,可以進行回歸分析,從回歸結果可以看出:
1.FV對BSI影響的顯著性水平為38.7%,沒有通過顯著性檢驗,說明特許權價值的自律效應沒有顯著提高銀行穩健性。從已有的研究結果看,特許權價值能夠約束銀行行為,降低銀行風險。本文研究銀行穩健性既包含銀行風險,也包含銀行績效和流動性,說明特許權價值對銀行績效和流動性的影響較小,從銀行穩健性的整體看,二者之間沒有顯著性關系,也符合商業銀行現狀。
2.REGI對BSI影響的顯著性水平為4.3%,通過置信度為5%的顯著性檢驗,說明資本監管力度增加可以顯著提高銀行穩健性。資本監管是提升銀行體系穩健性、維持銀行業公平競爭的主要手段,監管力度的提高,增強了銀行抵御經營風險的能力,可以使銀行及時沖銷由不確定性帶來的損失,從而保護存款人的利益,減少銀行危機發生的概率,維持整體銀行系統的穩健。
3.DIS對BSI影響的顯著性水平為8.1%,通過置信度為10%的顯著性檢驗,說明隱性保險制度能夠提高銀行穩健性。隱性保險制度對工、農、中、建四大銀行保護效果明顯,而對其他銀行的保護效果不明顯。工、農、中、建四大銀行在整個銀行體系中所占的比重較高,國家為了維持經濟的平穩運行,順利實施貨幣政策,會通過財政注資、不良資產剝離等措施保護其發展,這些保護提高了銀行穩健性,但也增加了銀行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隱性保險制度從短期看效果不錯,從長期發展的角度看,不利于四大國有銀行提高核心競爭力,也不利于提高整個銀行體系的穩健性。
4.GDPGR對BSI影響的顯著性水平為6.4%,通過置信度10%的顯著性檢驗,說明國民經濟增長可以顯著提高銀行穩健性。當宏觀經濟發展處于繁榮期時,一方面,企業發展狀況較好,企業貸款能夠及時償還,銀行的盈利水平上升,銀行風險下降,銀行穩健性提高;另一方面,銀行利率下降,企業債務負擔減輕,企業抵押貸款價值上升,將導致銀行風險水平下降,銀行穩健性提高。
5.CFR對BSI影響的顯著性水平為0%,通過置信度1%的顯著性檢驗,且回歸系數為負值,說明信貸資金的增長會降低銀行穩健性。信貸資金是人民銀行貨幣政策調整的主要手段,信貸資金數量一般是逆經濟風向調整,經濟繁榮時控制信貸資金數量,經濟衰退時增加信貸資金數量。信貸資金數量增加意味著原來不符合貸款要求的銀行也會獲得貸款,而這部分貸款變為不良貸款的概率提高,銀行的風險加大,銀行績效降低,銀行穩健性降低。
6.TSCI對BSI影響的顯著性水平為94.1%,沒有通過顯著性檢驗,說明股市波動對銀行穩健性沒有顯著性影響。從理論上說,銀行與股票市場之間存在相互替代的關系,在資金量保持不變的情況下,銀行信貸資金與股市資金存在此消彼長的關系。
一、新課標的要求
新課標前沿中指出:“現代社會要求國民能夠在科學認識人口、資源、環境、社會相互協調發展的基礎上,樹立可持續發展理念,形成文明的生活與生產方式?!边@對高中地理學科提出了總的要求。在課程性質當中指出:“地理學是研究地理環境以及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相互關系的科學?!边@一性質規定了地理學科中環境意識教育是地理學科的重要內容。在課程的基本理念中則明確提出:“關注人口、資源、環境和區域發展等問題,以利于學生正確認識人地關系,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觀念,珍愛地球,善待環境?!痹谡n程目標中進一步細化為“樹立科學的人口觀、資源觀、環境觀和可持續發展觀念”。
二、地理課堂中學生環境意識培養的重要性
環境教育的終極價值追求是要改變人類自身的存在狀態,建設新型的文明形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在生態文明大力建設和推行的今天,中學地理教材中對于環境問題的探討變得更多了起來,而作為教學主陣地的課堂是承擔培養學生環境意識的重要場所。
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引導者,承擔的重要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的環境意識,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環境觀。在發展的過程中如何與環境和諧相處是當今世界普遍關注的問題。在人類社會漫長的奮斗歷程中,在改造自然和發展經濟方面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由于人們在利用自然的時候沒有合理地處理和自然的關系,甚至無視自然的規律,最終在享受發展成果的同時不得不承受越來越突出的環境污染和生態失衡的惡果。因此,人類必須尋求一條人口、經濟、社會、環境和資源協調發展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在這樣的一個大背景下,在地理教學中向學生滲透環保理念并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環境觀就變得尤為重要了??梢赃@么說,地理教材是介紹、接觸環境教育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所以作為教師就要注意引導學生在全人類角度去理解環保的重要性,從而在這樣的理念的指引下把環保貫徹到行動中,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這是素質教育的組成部分,是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是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必然訴求。
三、地理教學中學生環境意識培養的可行路徑
1.直觀講解法
教師要精心備課,充分利用好教材資源。現行高中地理教材有許多章節涉及到了環境問題,教材準備的資料非常詳實,從不同的章節分為不同的角度向學生呈現了當今世界的環境問題。所以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精心備課,在講授原理的同時把環境問題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例如,在講到我國的水資源時,可以從短缺、污染等不同的角度對環境問題進行分析,并讓學生結合實際來討論可以采取的措施,從而讓學生直觀地面對我國的資源現狀。在這個基礎上,可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資源觀。
2.圖片引導法
在講授地理知識的同時,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通過典型圖片展現在人類發展過程中對大氣、水等自然環境的破壞,對土地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水資源等的浪費以及造成的嚴重后果。當我們通過圖片展現出非洲小朋友因為缺水而生活在困苦中時,比教師單純教育學生保護水資源效果要好得多。
3.課外活動法
對學生進行環境教育,最好的方法是讓學生親臨其境。讓學生參與的過程中了解環境問題的由來及解決的途徑,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方式。因此教師必須組織多種形式的課外活動,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在體驗中領悟,在體驗中成長。
(1)舉辦環境知識專題講座。教師可以結合近期的環境熱點問題,選取學生感興趣的角度來組織專題講座。教師可以提前把講座的主題告訴學生,讓學生搜集這方面的信息。通過主題講座,學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相關知識。
(2)舉辦環境夏令營或者環境調查活動。新課改后的課堂上,非常推崇的一種教學模式是探究性教學。而地理的探究性教學不可能事先不做準備而照本宣科,所以教師可以結合地理教學中的探究性教學,在節假日組織學生進行夏令營或環境調查活動,讓學生帶著發現的眼睛和探究的新奇去實地考察,去親身實踐。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去搜集有關的環境數據和環境資料,在整理搜集資料、撰寫報告的過程中學生會對自己調查的這一問題做一個整體的分析整合。在分析整合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對自己所學的環境知識來個大綜合,這樣提高的不僅是分析能力,他們的環保意識也會大大地提高。
[論文摘要]根據多年道路設計和施工的經驗,淺談了道路設計和建設中應加強對環境的保護,并提出了在設計中環境保護要考慮的問題和注意事項。
隨著西部開發戰略的逐步實施,公路建設進入了前所未有的飛速發展時期。環境保護成了人類為解決現實的或潛在的環境問題,協調人類與環境的關系,保障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 保護人類的生存和健康,所采取的各項措施的總稱。在公路建設中,我們只有保護建設環境的責任,不能也無權恣意消費。良好的生態和獨特的資源是自然風景區發展的優勢,也是最大的資本。發展生態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是社會發展的必然,是人類文明進步的表現。設計良好的公路能同時滿足人、車、路環境及景觀的要求,富有行車誘導性,將人、車、路、環境構成一個統一的整體,不僅使公路本身形成一個行車迅速、舒適、清潔、安全的環境,還要創造一個沿線地區經濟發展的綠色生態環境。公路的綠色文化全新概念,強調公路是景觀、文化、旅游資源,與沿線風土、歷史和時空相適應,與時代感相適應,與運動中人的感知和靜態中人的觀察相適應,與環境相適應。反映當地風土人情,在滿足人民精神需求,增進人類健康,促進人和自然和諧等方面具有重大價值,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改建公路與環境保護
在今后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改建公路仍將作為公路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是不必要的重復改造,不但造成了大量的資金浪費,也加大了不必要的土地浪費和自然環境的破壞,所以有必要從根源上進行探討。
(一)公路建設必須著眼于高起點。過去由于資金短缺和對遠景交通發展規劃不足,公路等級和技術指標采用較低,不論是線型、縱面、橫向寬度還是路面結構,都只能緩解短期之急。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公路運輸對道路的技術標準的要求也就越來越高,但公路建設的發展卻滯后于經濟的發展和運輸業的要求,在舊路改造中還存在著短期效應的現象。對公路發展缺乏預見性,往往采用低限指標,以致剛改造的公路通車不久,很快就不能滿足運輸的需要,不得不進行新的改建。所以公路改建必須要著眼于高起點,線型上要滿足發展要求,紅線范圍滿足拓寬要求,無論在斷面上一次改造,還是分期改造,都應將環境保護與植被恢復措施考慮周到,并付諸實施。同時改造過程中要盡可能繞避村鎮,靠村不進村,以保證道路暢通,減少干擾及污染,真正起到便民、利民的效果。
(二)廢棄公路的合理處置。舊路改建必然要廢棄一部分原有舊路,在本著盡量利用原有線位、提高路線標準的前提下,適當開辟部分新路是必要的,而處理好廢棄的舊路也是必要的。對于改造成高等級的公路,廢棄舊路可視其價值的多少作為輔道,否則應因地制宜進行舊路還田或者綠化,使土地得到有效的利用。這項工作應在公路改建中完成,舊路路堤可作為新路的取土場,或者平整周圍地表的土方來源。廢舊油皮及其他不適宜于還田綠化的廢棄物,運走集中處理,以便有效地保護環境,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二、新建公路與環境保護
公路建設必須要經過工可研、設計、施工三個主要環節,對環保認識不足都可能在公路建成后,對路線周圍造成難以想象的破壞,必須要引起高度重視。工可研階段對環境保護的影響作為項目建設的前期準備,工可研階段在投資費用估算、經濟費用及效益分析上的考慮,基本建立在實地踏勘和調查上,但是目前在論證項目可行性時,對自然環境論述較少,大多局限于一些古跡和自然保護區,在滿足技術指標的前提下,許多大填大挖的方案很少考慮自然環境及植被保護。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提高,公路建設對自然環境的影響評估勢在必行,工可研階段應該把環保與效益分析等論證放在同等程度 ,盡可能提出一些切實可行的措施,以指導后期的測設、施工。測試階段對環境保護的影響公路測設是在工可研的指導下,具體確定路線的布局。線位的具體設置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公路建成后的使用情況以及與周圍環境的協調,所以公路測設在滿足技術等級要求前提下,不但要考慮線形指標,還要考慮環境保護,盡可能地優化方案,力求技術可行,經濟合理,少破壞自然環境,減少水土流失,無論永久性占地、還是臨時性占地,都應有合理的環保設計。對于在建設中破壞的植被應提供恢復措施設計,防護工程應優先考慮植物防護。這樣,雖然初期投資可能大一些,但從長遠看,無論對公路本身的發展還是對自然環境的保護都十分有益。
三、采取的措施
(一)公路設計階段環保措施??尚行匝芯考俺醪皆O計階段進行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為進行環境保護設計和采取環保措施提供依據。初步設計及施工圖設計階段進行環境保護設計。正確處理造價與環境保護的關系。重視大型結構物設計與自然景觀的協調。路線走向應盡量減少避免穿越對地球生態至關重要的濕地、林區等。保護原有地質結構的穩定性。公路建設破壞了山區或丘陵本來的自然穩定性,由于開挖導致應力釋放引起坡度滑動。目前的設計很少考慮應力釋放,只簡單地考慮土質的自然休止角,只做一些較粗的地質勘探,出現滑坡后治理的費用遠遠超過先期避免滑坡所投入的費用。重視排水、防護設計。公路排水設計不暢,不但對公路本身造成損壞,并且對環境造成破壞,在公路運營階段仍然存在水淹耕地、沖刷原地表的現象。
公路設計并不是一個獨立的階段,它融貫于公路規劃、設計、施工過程的始終。隨著時間和沿線環境的變遷,公路的影響因素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因此,我們需要建立動態設計的概念,運用先進的技術,結合施工現場的情況,需隨時間、空間的推移不斷地進行補充和完善,經過反復的調整及技術經濟比較,才能設計出經濟、與環境協調的公路方案。
(二)公路施工階段環保措施。在公路建設中,要做到填挖平衡,土方開挖避開雨季,保護水利設施等措施,采用多種方法進行邊坡防護和綠化,可以有效地保護水土流失。減少公路的水毀,保證公路的安全。廢棄土石方要進行妥善處理,不能就地亂堆亂放造成新的環境破壞。最好的做法就是選擇農田耕地少,不易引起水土流失的山洼作棄土場,把廢棄的土運往填土場堆放,用壓路機分層碾壓達到一定壓實度,然后進行植樹、種草、綠化美化,恢復生態環境。當施工路段距住宅區距離小于150m 時,為保證居民夜間休息,在規定時間內禁止施工。注意機械保養,使機械保持最低聲級水平;安排工人輪流進行機械操作,減少接觸高噪聲的時間;對在聲源附近工作時間較長的工人,發放防聲耳塞、頭盔等,對工人進行自身保護。公路施工堆料場在空曠地區,不應有集中的居民區、學校等。瀝青、油料、化學物品等不堆放在民用水井及河流湖泊附近,并采取措施,防止雨水沖刷進入水體。施工駐地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糞便等集中處理,不直接排入水體。
(三)公路運營階段環保措施。對公路附近的住人地方,根據具體情況采取噪聲防治措施。附近有學校的路段兩端設置禁止鳴笛標志。嚴禁各種泄漏、散裝、超載車輛上路,防止公路散失物造成水體污染。
參考文獻
[1]李慶忠,周明,唐依偉.公路建設與環境保護[J]. 水利科技與經濟, 2006,12(7):440.
論文關鍵詞:商務英語,任務型教學,教學改革
1.引言
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中國與世界經濟貿易往來越來越頻繁。而英語作為一種世界語言在商務中的地位也會日益凸顯。商務英語作為一種專門用途英語與大學英語的講授有著很大的不同。它更加注重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英語的能力,為學生日后工作做好更為充足的準備。為了增加學生英語學習的多樣性,浙江理工大學在研究生第一學年的第二學期為學生開設了商務英語選修課。研究生在結束兩年半的研究和學習后,除部分學生繼續深造,大部分學生將面臨畢業找工作的問題。在就業過程中,能否熟練應用英語成為很多企業挑選員工的重要標準,商務英語課程的開設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把學到的英語技能更好地運用于職場。
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生,他們英語基礎知識扎實,自學能力強。鑒于此,研究生商務英語課的教學模式也必然也要適應于這種特性。任務型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可以給予學生更多自主參與學習的機會,而教師則要為學生設計出有趣、切合學生需求、具有廣泛參與度的教學任務。
2.任務型教學法
任務型教學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TBLT)興起于20世紀80年代, 是基于“交際教學法”(Communicative Teaching Approach)發展起來的。魏永紅1認為,任務型教學法是指一種以任務為核心單位計劃、組織語言教學的途徑論文開題報告范文。任務型教學法強調“做中學,在用中學”,在“用語言做事”的過程中,使學習者始終處于一種積極的、主動的學習心理狀態。
程曉堂2把任務型教學法的特點歸納為以下幾點:(1)通過任務來學習語言(2)強調學習活動和學習材料的真實性(3)學習活動以表達意義為主,不是以操練語言形式為主(4)強調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的主要任務是設計任務,提供必要的材料,提出活動要求教學改革,并監控學生完成任務的情況(5)鼓勵學生創造性地使用語言(6)鼓勵課堂教學活動之間的聯系
在傳統的商務英語教學中,往往是以填鴨式的教學方式為主,老師一味地把知識灌輸給學生,這在一定程度上扼殺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而自主的學習不但有助于學生在發現的過程中得到成就感的滿足,而且能夠更好地提高求知欲。筆者在第一次開課時采用的正是填鴨式教學方式,盡管老師講得嘶聲力竭,內容翔實,課堂氛圍卻比較沉悶,學生逃課現象時有發生。
相比傳統的教師角色,任務型教學法的實施使教師的作用也變得更為重要,對老師的要求不是降低而是更高。學生成為課堂活動的主體后,教師就由以前“教學”變為了現在的“導學”。一方面,教師根據自己的教學內容和進度給學生設計出可以獨立完成或者以小組形式完成的學習任務;另一方面,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起到組織和監督的作用,監督學生積極參與到任務的完成中,并根據任務的完成狀況給予相應的評估和指導。筆者在總結第一次開課的經驗教訓后,研究并實施了任務型教學法,成效立竿見影,學生課堂參與的熱情立馬提高,課堂氛圍活躍,逃課現象也很少見。
綜上所述,任務型教學法體現了外語教學從關注如何教到如何學,由教師為中心轉向以學生為中心;更加強調學生用語言做事情,使其真正的為教學活動的主體;更好地讓學生在任務完成過程掌握好語言的形式和結構,語言的意義和功能,最終培養其應對真實生活中交際問題的能力。
3.任務型教學模式在商務英語教學中的操作模式及應注意的問題
在為期一學期的商務英語選修課中,教師設計并開展了三種任務,并在課程結束后對選課的69名學生進行了匿名調查問卷,回收率為100%
(1)陳述(presentation)
課堂陳述方式在國內外的課堂中運用廣泛,即要求學生對一些感興趣的話題在課堂進行講解。教師將這種教學方式進行相應改變,便于學生更好開展任務。由于選課的學生來自各個不同的專業,為了便于他們課下的合作和交流,教師將任務進行了如下安排:將學生按各自專業劃分小組,隸屬于同一個學院或專業的學生劃歸同一個小組,每組成員由3-5個同學組成,要求他們就某個商務知識主題搜集相關資料,分工協作制成課件,當輪到該組做課堂陳述時,小組自主決定選派一名同學完成任務。這種教學方式在英語課堂也應用很廣,但考慮到如何體現商務英語課程如何體現商務這個背景教學改革,筆者沒有由學生任意選話題,而是設計了一些和商務相關但又能夠激起學生興趣的主題并分給相應的小組,避免話題出現“撞車”現象,這些主題包括參加商業展覽會流程和注意事項、商務禮儀、商務談判技巧和商務信函寫作等。
對于這種形式的任務,64%的學生選擇了很感興趣或者感興趣,33%的學生選擇了感興趣程度一般,剩下3%的學生選擇不感興趣。 對于不感興趣的學生分析得出基本屬于盲目選課的同學,所以目的性不太明確,對于任務參與的熱情也不高。被問到協作方式時,80%的同學選擇小組成員積極討論,分配任務,每個成員積極參加,20% 同學選擇將任務交給某個同學完成,其余同學搭便車。教師在課堂發現,組員積極參與的課件完成質量高,而由某個同學單獨完成的課件內容相對簡單,所以如何避免同學在完成任務的“搭便車”現象,也需要老師進一步想辦法解決。另外,對于學生的表現,老師應該對內容和在陳述展現進行相應指導,一方面給表現好的小組給予精神上的鼓勵,對不足的地方進行點撥,這樣可以更利于他們以后的進步;其次,由于有些學生知識水平和演講技巧有限,并不能把所展示的相關主題(topic)的內容講解透徹,這時候教師應對學生沒能夠講解清楚的地方做些適當補充,從而讓傾聽的學生更好掌握了解相應的知識。
(2) 商務模擬對話(role-play)
商務模擬對話就是對實際商務環境中發生的場景進行模擬,來增強學生在商務背景下運用英語的能力。開設這門課時,教師在教材的選用上進心了精心挑選??紤]到學生的英語水平和教材摘要求更高,有助于學后的長期記憶,更有效地提高他們日后在商務環境下運用英語的能力。根據調查問卷的信息反饋,當問到如何提高他們參加這一活動的興趣時,30%的學生認為應當把對話的課堂表現算入平時成績,49%認為應當適當增加表現機會,55%同學認為老師應對同學表現做些總結或點評,多給些鼓勵。可見,學生希望有更多展現自己才華的機會,并且對教師的總結和評價有著很高的期待。
(3) 案例分析(case-study)
任務型教學模式強調真實的場景,即引入真實的語料,讓學生直接接觸目的語的文化教學改革,獲得真實的體驗,參與有意義的情景交流,而不是僅僅展示自己的語法和詞匯方面的知識。而案例分析恰恰為學生提供了較為真實的商務環境論文開題報告范文。因此教師使用“真實”的材料進行案例分析,有助于讓學生融入于真實的商務文化情景中,并培養出用英語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商務英語的教學應當以“真實性”為原則,重視商務背景知識,選擇真實的語料。因此,考慮到學生來自不同的專業背景,教師選擇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的真實節目《飛黃騰達》(The Apprentice,又譯做《學徒》))作為案例素材,它的舞臺是每一個成年人都熟悉的、無處不在的辦公室。它提供了讓每個觀眾了解商業成功秘密的平臺,在節目中表現出來的殘酷商業競爭和錯綜人際關系完全是真實商業社會的縮影。教師的任務設計是先組織學生課堂觀摩案例前面部分,接著進行分組討論節目中參與創業者的職場表現,分析總結他們失敗和成功的經驗,并由每組選派代表進行總結發言,最后教師對學生提出的觀點總結分析,然后觀看案例中人物的職場命運。學生對案例觀摩后反響很大,覺得在討論中所獲頗豐,明辨了思維。
4.任務型教學模式運用在商務英語教學中的意義
在對于任務型教學模式成效的總結中,90%的同學認為與傳統的“滿堂灌”的授課形式相比,把任務型教學法引入商務英語課堂是非常有必要或者有必要的;74%的同學認為任務型教學法是一種非常好或者很好好的教學方法;74%同學覺得任務型教學法對于提高對商務英語這門課學習的積極性的作用是非常有效或者有效的;當問到任務型教學法強調同學間合作,對于同學間合作對問題的解決是否有促進作用時,84%的同學認為非常有作用或者有作用;除此之外,任務型教學法還有很多其它的積極意義,例如,61%的同學認為參加任務的形式能夠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更加增加了學習這門的課的熱情;74%的同學認為在討論的過程中,激發思維,拓寬知識面;70%的同學在參與任務的過程中做到更加積極搜查資料,自學能力提高;50%的同學認為在看到同學優秀的表現, 極大地激起自己的學習意識;61%的同學認為在合作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大大提高了團隊合作的意識。
5. 結語
通過兩學期的采用不同教學方法的教學實踐和調查問卷的結果分析,我們對任務型教學法得出如下結論:
(1)教學任務的的設計應當難易適中,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在已有的知識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圖書館和網絡搜集資料來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因此要讓學生明白資料搜集和整理的過程是非常有效的學習方式。(2)每次學生完成任務后,教師要做出相應的點評,總結學生任務完成的情況,指出其中有待改進之處。這樣讓其它學生也做到心中有數并相互學習提高。(3)目前國內就業形勢嚴峻教學改革,用人單位不僅看重應聘者的個人能力和專業實力,也看重他們的合作能力和英語的交際能力,老師要讓學生明白,協作完成每一次任務,就是對他們合作能力和英語交際能力的鍛煉,使其明白團隊精神的重要性。(4)根據學生們所提建議,提醒老師,開展任務型教學的課堂,選課學生不宜過多,一方面不利于任務的開展,另一方面學生得不到足夠的表現機會反過來會打擊他們參與任務的積極性。因此,為了確保學生有足夠的訓練機會,教師應對選課的學生人數進行限制。
總之,將任務型教學模式引入商務英語課十分有必要,它打破了以往“滿堂灌”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參與任務的過程中,自己動手,有了更多主動思考,協作解決問題的機會,在掌握語言知識的同時,也熟悉了相應的商業應用環境,提高了用商務英語語言和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魏永紅.《任務型外語教學研究認知心理學視角》[M].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p21
[2].程曉堂.《任務型語言教學》[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關鍵詞:會計電算化;生態教學;路徑選擇;重要意義
中圖分類號:G71文獻標識碼:A
專業是高職院校最基本的建設單元,從生物學的角度說也就是最基本的生態系統,由于系統具有層次性、開放性、拓展性等特點,所以本課題選擇會計電算化專業作為具體的研究對象,從底層生態系統研究出發,以專業建設為切入點,一個專業建設好必然帶動相關專業形成專業群,專業群的發展必將帶動其他專業群的發展,繼而推動整個學校的發展,學校的發展必將帶動周邊兄弟院校的發展,這種連鎖的示范效應必將促進整個社會辦學水平的提高。
一、國內外生態教學研究現狀
(一)國外對教育生態學的研究?!吧鷳B學”一詞在教育研究中正式使用始于美國教育學家沃勒。1932年他在著名的《教學社會學》中曾提出“課堂生態學”的概念。20世紀七十年代是國外教育生態學研究的興旺時期,各種研究趨向紛呈。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師范學院前院長克雷明于1976年在其所著《公共教育》一書中正式提出了“教育生態學”這一術語,并列專章進行探討。幾乎同時,英國學者埃格爾斯頓于1977年出版了《學校生態學》一書,以研究教育的資源分布為主旨。20世紀八十至九十年代,教育生態學研究范圍更為廣闊,研究深度也有所增加。如萊西和威廉斯合編的《教育、生態學與發展》(1987),把教育放在為世人矚目的環境與發展的大背景下進行研究。華盛頓大學的古德萊德則從微觀層面入手,提出學校是一個“文化生態系統”的觀念。
(二)國內對教育生態學的研究。在我國,生態學的研究由來已久。中華民國時期,我國學者便對生態學開展了相關研究,但最初的研究范圍主要是植物生態學領域。發展至今,我國關于生態學的理論著作和論文已有很多,研究范圍包括了種群生態學、系統生態學、行為生態學、全球生態學、古生態學、教育生態學、景觀生態學、植物生態學等等。但教育生態學的研究起步較晚,其中中國臺灣和香港的研究早于大陸。臺灣師范大學是較早進行教育生態學研究和教學的大學。20世紀六十年代,中國臺灣“教育部”要求各大學廣泛開設教育科學分支學科,臺灣師范大學教育學系方炳林率先從事這一領域的研究,并著有《生態環境與教育》一書。到20世紀八十年代,又出現了一些教育生態學的專題研究,李聰明所著《教育生態學導論》(1989),將臺灣地區對教育生態學的研究推向新的。
我國大陸的教育生態學研究始于20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雖然剛剛起步,但它的胚胎早就根植在古代的教育中??鬃樱ü?51至公元前479)在《論語?陽貨》中說:“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又說“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說明當時人們已經意識到環境因素對教育的作用和影響。孟母三遷的故事,更說明當時人們已注意到教育與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的關系。但是,在我國古代的教育發展歷史中,一直沒有將教育學與生態學真正地結合。直到20世紀三十年代我國學者對德、日兩國學者關于教育環境學的研究譯介為教育生態學研究打下了一定的基礎。而后較長的歷史時期內,這一研究卻又近乎中斷。至今出版的相關論著主要有《教育生態學》(吳鼎福、諸文蔚,1990;任凱、白燕,1992;范國睿,2000)。還有一些學者從微觀層次對教學環境和教學動力進行了深入的具有生態學意義的研究,如《教學環境論》(田慧生,1996)、《教學動力論》(李森,1995)等等。
目前,在國內生態教學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小學和本科院校方面,由于高職院校起步較晚,關于高職生態教育的研究則不是很多,關于高職院校具體專業的教育生態研究則少之更少,由此可見對高職院校專業生態教學研究則剛剛起步。
二、高職院校會計電算化專業教學生態現狀分析
各種教學政策、教學理念、教學導向與教學條件的提升都在催生著教育教學模式的變革,倡導著人情化、生本化教學真諦的回歸。教育的嬗變也孕育著人們開始追求教學理性的返璞歸真,注重學生的和諧發展狀況,引導著我們探尋師生成長的樂園。
回顧高職教育教學歷程,我們有自豪的一面,但也有負疚的一面。就如我們的經濟發展一樣,在很多情況下,我們的教育教學成就是建立在對“環境”的破壞上,屬于“高耗低效”的產出。具體有以下幾個表現:一是掠奪性開發。現在的高職院校大都是原來中專學校升格而來,隨著近幾年高校的擴招,尤其是高職院校在校學生數幾乎成幾何級數上升,遠遠超出了學校硬件資源的承載量。作為會計電算化專業,更是一門應用性、專業性很強的學科,需要一對一的輔導,而在現有的辦學條件下,手工實訓室、會計電算化實訓室以及師資是難以滿足該專業個性化的輔導的,只能進行大批量的生產;二是封閉化的系統難以與外界實行能量的互換。系統是與周圍環境相互依存的,一方面要從環境中吸收能量,同時也要釋放出能量。而現在的狀態是教師被繁忙的教學任務所累,難以走出去補充能量、更新知識,外界的行業專家進入學校的渠道又不夠暢通,所以學生在源頭上很難獲得活水。由于會計專業的特殊性,實習的面比較窄,因此要加強校內的實訓,校內的實訓和校外的實習應緊密聯系起來。但現在的狀況是校外的實習幾乎沒有,校內的實訓也只是做題,與真實的情境相差甚遠,仿真度太低,所以用人單位往往傾向于那些有工作經驗的人員,剛畢業的大學生苦于沒有工作經驗而就業難,究其根源是我們的教學系統與外界脫節的關系;三是生態平衡失調。主要表現為系統內各要素之間的關系不夠和諧,那種原本的生態的有機聯系遭到破壞。比如師生關系,長期以來還是“填鴨式”的教學方法,老師講,學生聽,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效果不顯著。
目前,我們已經開始得到“環境”的顯性報復:教師的職業倦怠、教師的人格退化、師生人際沖突、學生人格扭曲、學生學習動力的衰退、學生道德滑坡、師生情感淡漠、人生價值的迷失、創新與進取精神的后滯以及大學生就業難等問題都開始不斷地爆發,并出現了一系列的并發癥與后遺癥,也開始進行著循環性的惡化。在痛定思痛之時,我們不得不去尋找癥結的根源,不得不對我們的教學生態環境予以高度的重視與深度的剖析和研究。
三、高職院校會計電算化專業生態教學路徑探索
(一)研究思路。本文以教育生態學、教育心理學、人際關系學為理論基礎,既秉承教育教學發展的歷史沉淀性成果,又對教學發展的機制加以突破與創新。既對專業教學進行深入研究,又涉及學校中的各環節。通過對會計電算化專業的深入調查研究,從生態學的角度出發,以綠色設計的理念,設計出生態教學指標體系,通過高職院校在會計電算化專業教學中所呈現的生態特征,經過比較分析,提煉出同質性和差異性,從而構建出會計電算化專業的生態教學體系,揭示生態教學模式的內涵。
(二)研究方法。本文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比較法、實驗法與社會測量法,同時,也采納案例研究法、采樣分析法、個案跟蹤研究法、分組實證法與行動研究法等。
(三)技術路線。本研究是按理論到實踐――實踐到實證――實證到理論提升的一個研究過程,按個體到群體進行分析與研究。
(四)實驗方案
1、個案研究。首先是對課堂教學情景進行分析與研究。以課堂聽課、評課、教師自我反思、學生信息采集、組員評議等方式進行操作,尋找到課堂教學情景的不足與成功之處,并進行生態場比較與研究。
2、群體交叉性研究。通過對高職院校會計電算化專業生態教學環境進行分析與研究,可以單個學校環境為研究對象,也可以進行組合交叉研究。在操作過程中,要注意幾個要求:一是允許進行個案分析,如某位教師的人際生態環境;二是每一次活動都要完成相關表格或研究小結報告,并進行數據統計與柱狀圖的描繪;三是要對隱性環境因素進行挖掘,而不能流于淺層,并要及時說明各因素的因果關聯性;四是及時存檔。
3、選取實驗班,進行比較研究。在平衡班的基礎上選取有代表性的生態實驗班,進行全程監控、長期跟蹤、長期分析。在研究時,要注意幾個要求:一是要對幾個實驗班級隨時作出數據分析,數據要真實有效,及時匯總;二是對實驗班的相關數據要作出科學的定性分析,要研究其教學生態的差異性與產生的具體原因。
四、高職院校會計電算化專業生態教學研究的重要意義
(一)會計電算化專業是財經高職院校的一個主要專業。不少工科高職院校也相繼開設了會計電算化專業,該專業的開設的面比較廣,且自辦高職以來也是首批進入專業目錄的專業,開設的時間長,在高職院校中會計電算化專業的學生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因此,選擇會計電算化專業作為研究對象具有很強的代表性。
(二)專業是高職院校的基本載體。從生態學的角度,對專業建設進行深入的剖析,通過在會計電算化專業的教學過程中,對教師、學生和教學環境各種生態要素的具體分析,以及教學生態系統中各要素之間相互關系的深入研究,揭示其內在的有機聯系,從而構建一個和諧的、有序的、持續發展和充滿活力的專業教學生態系統,對于正在進行的示范高職院校建設提供一個很好的切入點。
(三)從生態學的角度,生態系統具有層次性、適應性和開放性。社會是個大系統,學校是社會大系統中的一個小系統,專業則是學校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系統之間是相互聯系,不可割裂的,把會計電算化專業的教學研究置于學校乃至社會這個大系統下研究,專業教學隨外部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及時地培養出社會所需的有用人才。系統適應研究,系統又是動態變化的,將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就業率。
(四)高職院校是培養高技能專業人才的基地,專業教學則是培養人才的具體途徑。若把學生比作產品,從生態學角度出發,構建一個良好的生態教學系統,則必然會培養出大量的“綠色有機產品”,在市場上必然受熱捧,訂單會紛沓而至。從生態角度,以綠色設計出發,構建一個和諧的、持續發展的、充滿活力的生態教學系統,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形成生態培養模式。
(作者單位:安徽財貿職業學院大位會計學院)
主要參考文獻:
[1]彭蕓,李金平.高職《會計電算化》教學內容和方法研究[J].會計之友(上旬刊),2009.4.
(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 廣州 510507)
摘 要:運用資料索引、實證研究、綜合分析與歸納方法,結合理論與實踐的新進展,通過匯集眾多學者的觀點對企業資源觀理論及其運用進行綜述,闡述了企業資源觀的主要觀點及其新進展、動態能力與資源利用的關系、企業資源配置原理與方法和企業資源的隔離機制、企業資源優勢的核心剛性防范與網絡資源的認識利用等企業資源利用配置的相關問題。
關鍵詞 :企業資源觀;動態能力;資源配置;網絡資源
中圖分類號:F272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4.022
作者簡介:楊志(1956-),男,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管理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企業管理(兼物業管理)。
收稿日期:2015-05-01
1 關于企業資源觀的認識
企業如何獲取競爭優勢,歷來為學術界和企業家關注。人們對于企業競爭優勢的認識,先后出現過各種不同的理論和見解,美國學者科斯曾提出“交易成本理論”,認為企業可以通過節約交易成本來改善經營績效,獲取競爭優勢;有人發表過“產業環境論”,認為企業競爭優勢來源于企業所處的產業環境;有人提出過“經營機會論”,認為可以通過博取企業經營機會來獲取競爭優勢。這些理論和見解對企業經營實踐都曾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到20世紀80年代,以邁克爾·波特為首的產業組織理論學派認為,企業的競爭優勢來源于優勢產業,產業結構是企業獲利的主要因素。但這一理論受到了理查德·魯梅特的挑戰,他通過實證研究,證明了產業內長期利潤的分散程度比產業間利潤率的分散程度高3~5倍,指出了最重要的超額利潤的源泉是企業內部資源所具有的特殊性,而非產業間的相互關系,由此,“企業競爭優勢內生論”隨之產生,隨后,認為企業競爭優勢來源于企業資源的企業資源觀理論也在此基礎上誕生,并對企業經營產生深遠的影響。
企業資源觀理論源于Penrose,他在《企業成長理論》中,用經濟學原理探討了企業資源與企業成長間的關系,提出了組織不均衡成長理論,認為企業成長的源泉來自于企業的內部資源,企業內部的資源和能力是企業績效和發展方向的堅實基礎。到了1984年, Wernerfelt的論文《企業的資源觀》發表,獲得應有的重視, 后來一些學者對其進行了豐富和完善。如今,企業資源觀已成為詮釋企業競爭優勢來源的重要理論。
早期的企業資源觀,其資源視角是一種面向企業內部的視角,資源指的是企業內部擁有資源,忽視了對外部資源利用。但隨著認識的深入,企業資源觀視角也發生了變化,方剛、胡保亮在引述企業資源觀時談到,面對動態多變的環境,企業還需借助外部資源構建自己的競爭優勢,Conner認為,企業的績效是企業的資源、同行的資源和外部環境共同交互的結果;Dyer和Singh認為,對企業的競爭優勢有影響的資源可以超越企業的邊界,并嵌入在組織間的規范和過程中。這種組織間的競爭優勢來源于關系資產、知識共享慣例、互補資源和有效治理。當今企業實踐眾多的事實也證明,企業外資源的有效利用,可以幫助企業形成競爭優勢。
基于企業資源觀,難以模仿的資源是企業獲取經濟租的來源,也是形成競爭優勢的根本所在。林萍在引述企業資源觀時指出,企業的競爭優勢來源于其在不完全要素市場和不對稱信息約束下獲取與配置資源和能力的異質性。由于企業擁有稀有、獨特、難以模仿的資源和能力,使得不同企業之間可能會長期存在差異,長期占有獨特資源的企業會更容易獲得持久的超額利潤和競爭優勢。
2 動態能力與資源利用的關系
資源,一般的意義是指資財來源,即社會財富的來源。在經濟學上說,資源是為了創造財富而投入到生產活動中的一切要素。企業資源,指的是對企業產出創造具備有效增長功能的各種投入的集合,它可以劃分為有形資源和無形資源。有形資源是企業的固定資產以及其它以有價證券形式存在的財富資源,例如,廠房、設備、土地、其它資本貨物和債券、債權和銀行存款等;無形資源是能夠為企業創造收益,但不具有獨立實物形態的資源,主要包括商譽資源、技術資源和企業文化;而人力資源是介于這兩者之間的至為關鍵的重要資源?;谄髽I資源觀,企業擁有有價值的、具有稀缺性、不完全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的(資源的VRIN特性) 獨特資源,才可以保證企業取得持久的競爭優勢。
企業資源觀討論涉及到資源與能力兩大概念,文哲明認為,對于資源與能力的辨析有兩種明顯的取向:一類認為企業的資源包括企業能力(Barney);另一類則將資源與能力明顯區別開來(Grant)。Grant根據資源與能力之間的差異來定義企業的資源與能力,把資源定義為生產過程中的投入物,包括資產設備、員工個人的技能、工廠、品牌名稱、資金等等,認為資源與能力之間存在關鍵差別。對于資源與能力的認識,郭小金解釋說,資源是主體的作用對象和作用產物,具有相對清晰的邊界,除了人力資源外均可以獨立于人而與別的載體結合,可以隨著其載體實行永久性所有者轉移;而能力則是主體的作用力,邊界不清晰,無法實現永久性所有者轉移。企業能力是企業資源之間以及企業與環境之間交互聯系的能動機制和紐帶。一個企業的成功不僅因為其擁有豐富的資源,還因為其隱藏在企業背后的配置開發使用和保持資源的能力,這是產生企業競爭優勢的深層次因素。羅輝道、項保華解說道,由于企業生產活動需要組合和協調各種資源,各種資源只有結合起來才能發揮作用,因此,需要企業有把一組資源結合起來用于執行一定的任務或活動。企業能力是將企業的各種資源組合起來完成一定任務的能力。企業能否通過合理的資源配置方式獲取企業發展所需的資源決定了企業的競爭能力。魏強認為,改變企業能力的能力是動態能力,動態能力是企業能力系統的子能力,是整合構建和重置公司內外部能力“以適應快速變化環境的能力”。它是企業為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所具有的不斷更新自身資源的能力。動態能力具體表現為適應能力、吸收能力和創新能力,諸如感受到威脅和機會的能力、抓住機會的能力。通過提高、耦合、保護、重新配置企業無形資源和有形資源來獲取持續競爭優勢的能力,均可稱之為動態能力。當資源的VRIN特性隨著環境的變化不再存在,就需要以動態的觀點來審視企業的資源,重新塑造適合環境變化的新的VRIN資源,從而適應環境的變化。一個企業的成功不僅因為其擁有豐富的資源和VRIN資源,還因為企業擁有有效配置開發使用和保持資源的能力。隨著環境不確定性的日趨加劇和先進技術的飛速發展,企業的競爭不但圍繞著資源這一焦點來展開,還會圍繞著資源利用的動態能力這一焦點來展開,企業能不能在競爭中獲得優勢,這兩方面都非常重要。
3 企業資源配置原理與方法
面對動態多變的環境,企業要獲取競爭優勢,除了擁有資源,還要合理配置資源。李國英對資源配置解析認為,如何提高資源配置力已成為當今企業能否構建和提升其競爭力的核心和關鍵。企業競爭力等于企業資源潛力乘于企業資源配置力。而企業資源潛力等于企業資源數量乘于企業資源質量;企業資源配置力等于企業資源定位力乘于企業資源整合力。資源定位,即確定企業資源的分配方向(領域)。在確定資源分配方向時,既要考慮目標市場的收益率,又要考慮企業資源的稟賦適應性;既要遵從市場機制的調節,又要充分發揮企業的主觀能動性。資源整合并不是把單項資源簡單加總,而是將經過篩選的所有的資源有機結合地組建成一個有序的整體,使其達到“1+1>2”的放大效應,是按一定規則使相關資源有機組合起來,使之具有較強的柔性、條理性、系統性和價值性,形成一定的生產力。它包含資源的整理、協同、綜合、系統化、集成、融合等,其核心是要確定企業資源之間的各種動態配合關系:物質資源之間的配合關系(如廠房、生產線以及機器設備之間、固定投入與原材料之間的配比安排等等)、人力資源與物質資源之間的配合關系,人力資源之間的配合關系。譬如在“一帶一路”的投資發展活動中,中國企業可以利用自己的資金、技術、管理、知識等的優勢,外資本土企業可以利用其對本國市場、經營環境了解,熟悉有關法規政策、有較好的關系網絡,實行中外合資企業的資源整合,共同開展工程項目的投標,這樣做,容易獲取良好的競爭優勢,取得投標的成功。
4 企業資源利用與配置
4.1 企業資源的隔離機制
企業是依靠異質性資源和能力的積累形成持續競爭優勢的。從根本上來說,企業資源的VRIN特性使企業有能力進入某一市場,或限制別的企業進入某一市場,這保證企業獲得與它期望的利潤水平,獲得超額的租金。資源的組織嵌入性(是指企業資源很難甚至無法與其原有企業相分離)、難以模仿性(是指企業資源難以被復制運用到其他組織環境中)和隱性(是指建立在個人經驗基礎之上的,難以用文字、語言、圖像等形式表達清楚的技能、技巧、訣竅和各種無形因素如心智模式、信念和價值觀等知識資源)等是使競爭對手企業難于獲取原有優勢企業資源的障礙。黃忠東指出,資源的隔離機制是形成資源不可流動性的原因,隔離機制由特定的歷史條件、因果模糊性和社會復雜性等引起,資源異質性與隔離機制交互作用,使資源形成更大的模仿障礙,從而阻礙競爭者的模仿。為了維持競爭優勢,企業還必須實時監控競爭對手,通過建立一定的阻礙隔離機制,如技術訣竅保密、專利保護、復雜的資源使用管理制度、獨特的資源使用運行系統等,來阻礙競爭對手對同類資源的獲取,以防止獨特的制造技術和能力等被競爭對手竊取、模仿、淘汰和替代,從而保有自己的競爭優勢。
4.2 企業資源優勢的核心剛性防范
企業資源觀為研究企業競爭優勢提供了非常好的切入點,企業必須注重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創造企業競爭優勢。但也要看到,凡事有利的一面和也有弊的一面,Leonard就曾指出,企業的核心能力一旦形成,往往會出現核心剛性問題,在快速變化的環境中,核心能力常常無法隨之改變。此時,企業原有的核心能力不僅不能為企業帶來持續的競爭優勢,反而會成為企業競爭優勢發揮的阻礙。所以,在利用資源優勢的同時,企業也要防止由于依靠豐富資源形成核心能力而遇到核心剛性,試驗精神減少,開發新資源的動機降低以及外部對其戰略透明度的要求越來越高而無法適應變化的環境,不能為企業帶來持續的競爭優勢,反而阻礙企業競爭優勢發揮的問題的發生。
4.3 網絡資源的認識和利用
“網絡”指的是由節點與連線構成的一種特定結構。企業處于一個由供應商、顧客和競爭對手、中介組織等相互作用的網絡中(Allee),網絡是由一組自主獨立、互相有聯系的顧客、企業或者機構,根據專業化的分工和協作或市場聯系而建立、形成的網狀結構組織。資源不僅僅存在于企業內部,也存在于企業間的網絡之中。趙晶、朱鎮認為,網絡結構、網絡成員身份和聯結形態都能視為一種網絡資源。網絡結構資源包括企業能與之合作的伙伴的數量、多樣性和企業在網絡中的位置,通過成員間的信息共享或知識轉移,對企業績效具有積極的作用。網絡關系資源來源于成員間的密切關系,企業間基于信任、尊重和友誼的關系可以促進相互學習,尤其是推動隱性知識的轉移。網絡為創新提供了必需的信息流和知識流,網絡成員不同資源的有效組合,有助于企業實現資源配置的最優化。在企業網絡中,既有商業伙伴或聯盟伙伴,技術合作伙伴,還有政府機構、利益相關者、銀行等,那些擁有更多關鍵資源的合作伙伴可以為企業提供更多的幫助和有用信息,更好地促進企業提升績效。不同的企業網絡具有不同的網絡組態、構成模式和治理結構,對網絡中的企業的影響具有差異性,所以網絡資源具有異質性,與企業內部資源一樣具有價值性、稀缺性、不可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因而網絡資源也是競爭優勢的源泉。不同的企業網絡之間是異質的,帶給嵌入其中的企業的影響或好處也是不同的,因此,有些企業網絡能比其他網絡對網絡中的企業績效具有更大的正向影響。由于企業之間存在資源和能力的異質性,企業可以借助網絡資源與客戶、供應商、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獲得互補性的資源、知識和能力,增強競爭優勢。在全球化、信息化、網絡化的背景下,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物聯網資源等網絡新型資源層出不窮,已經成為形成企業競爭優勢的重要資源補充,催生各種經營創新沖動,對企業經營績效與競爭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當前,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網絡資源的重要性,都在加快新型的網絡渠道建設,利用網絡,改善信息資源共享、市場集成與供應鏈協同,打造全新的資源組態,以博取市場競爭的新優勢。
5 結語
企業資源觀理論對企業如何在經營博弈中獲取競爭優勢有重要的指導作用。但不少企業對如何利用與配置資源以獲取競爭優勢的機理還缺乏操作層面上的理解和認識。本文結合理論與實踐的新進展,通過匯集眾多學者的觀點對企業資源觀理論進行綜合梳理,目的就是為了抽絲剝繭,讓人們能更好地認識理解企業資源觀的理論原理與應用方法,將其用于指導企業經營實踐,使理論與實踐能更好地結合,創造出更多的實踐應用成果。
參考文獻
1 吳琨.基于資源能力理論的企業核心技術聯盟形成動因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09(10)
2 楊春華.資源基礎理論及其未來研究領域[J].商業研究, 2010(7)
3 郭小金.解讀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源泉—基于資源、能力、環境整合視角[J].企業改革與發展,2010(5)
4 丁榮貴,呂冠珠,孫濤.基于資源觀的虛擬企業項目治理中契約關系研究[J].山東大學學報,2009(10)
5 魏強,陳傳明.對動態能力的理性思考[J].現代管理科學,2013(4)
6 方剛.網絡能力結構及對企業創新績效作用機制研究[J].科學學研究,2011(3)
7 趙晶,朱鎮.企業電子商務價值創造過程模型[J].管理科學學報,2010(12)
8 羅宣,傅為忠.基于團隊創新和能力整合的企業集團競爭優勢研究——一個社會網絡的分析視角[J]. 財經問題研究,2010(3)
9 方剛.網絡能力結構及對企業創新績效作用機制研究[J].科學學研究,2011(3)
教育不能在“象牙塔”中進行,它既要適應社會發展又要引領社會發展。在理論的萬花筒中,探求最貼近教育形態的思維模式,以形成扎根性教育理論,是教育理論發展最本真的訴求。在世界范圍內,伴隨著自然、社會與教育生態危機的凸顯,生態學的地位與作用也日漸彰顯。人們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關注生態問題,這是人類付出沉重代價后的明智選擇?!翱梢哉f,當生態學發展到人和自然普遍的相互作用問題的研究層次時,就已經具有了哲學的性質和資格,它已經形成了人們認識世界的理論視野與思維方式,具有了世界觀、道德觀和價值觀的性質。”①方興未艾的生態范式將是開拓視野看教育的新范式,或許它的思維模式本身更貼近教育的形態。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師范學院院長勞倫斯•A.克雷明1976年在《公共教育》一書中正式提出了“教育生態學(EcologyofEducation)”一詞,并列專章進行討論;20世紀60年代,阿什比用生態學詮釋大學,用生命的觀點提出了著名的“突變說”、“遺傳環境論”等高等教育發展的新理論;1977年,英國學者埃格爾斯頓出版了《學校生態學》,以研究教育資源分布為主旨;華盛頓大學古德萊德主編的美國教育協會第86期年鑒的主題為“學校革新的生態學”;斯坦福大學的艾斯納在哥倫比亞大學《師范學院學報》上發表了《教育改革與學校教育生態學》;波特蘭州立大學的鮑爾斯教授等人則多年來堅持研究生態危機給文化、學校的教學、課程等帶來的影響;美國加州成立了伯克利生態學方法讀寫學習研究中心,并將生態學原則解釋為“對于所有有機體和系統的發展提供活力的引導原則”,等等。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中國教育研究的“生態潮”現象有增無減,近幾年更為興盛。
目前,已出版關于教育生態的專著7部,發表關于教育生態的研究論文2878篇。這些論著涉及到教育的宏觀研究(教育理念、教育環境、學校制度等)和微觀研究(大學學術、課堂教學、課程和教學環境等)。當我們領略教育生態研究的進展時,似乎省察出其邏輯架構上的問題:中國的教育生態學研究還剛剛起步,人們忙于將生態學的原理和方法運用于對教育現象與教育問題的分析與研究上,忙于確定教育生態學的研究對象和研究領域,忙于使教育生態學真正成為具有科學性的教育科學的分支學科,卻忽視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性條件:生態學對于教育現象和教育問題研究的適切性確證。這個問題如果在理論上沒有回答清楚,那么在哲學、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經濟學、法學、政治學、文化學、管理學、行政學等學科之外,獨辟蹊徑的生態學研究將會是多余的;如果這種適切性被確證,生態學對于教育研究的分析視角則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二、“生態”、“生態學”、“生態觀”的內涵
在某種意義上,學科體系即概念體系,因此,學科話語是在理解概念及概念間的相互關系后的準確表達,“理解一個概念,把握表達這個概念的詞的含義,至少應了解支配著這些詞的使用的規則,從而把握這個概念在語言和社會生活中的作用?!雹谡撟C生態學對于教育研究的適切性,首先就要理解和把握“生態學”的詞義及其使用規則?!吧鷳B學”(Ecology)一詞由希臘文Oikos衍生而來,Oikos的意思是“住所”、“家務”或“生活所在地”,可以用“Eco”表示,而“Logos”則是表示學科及理性之意,后來演變成為“Ecology”。“生態就像一個家,家是什么?實際上,家始終不可能只是一套房子、幾件家具擺設或者純粹的人口數量總和,顯然,家應該首先是一種關系復合體,蘊涵著深厚的并且難以被我們作知性認識的關系結構?!雹?869年,德國生物學家??藸柺状翁岢錾鷳B學一詞,并定義為研究有機體彼此之間以及整體與其環境之間交互關系的一門科學。
從一開始,生態學關注的就是“共同體”(Community)、“生態系統”(Ecosystem)和“整體”(Holism)。雖然“生態學”一詞出現較早,但它成為一門初具理論體系的學科,還是20世紀初的事。生態學是在多學科背景下進行跨學科綜合的產物,是交叉學科的一個重要門類———綜合性學科的典型代表。作為自然科學的生態學,在其早期的研究過程中就顯示了宏大的綜合特征。它既包含了眾多學科的內容,又與一些基礎學科交叉,同時還大量運用物理、化學、生理、氣象等多學科的研究方法和技術。1935年,英國生態學家坦斯利首先提出“生態系統”這一概念,明確將有機體與其生存的環境視為一個不可分割的自然整體,并引入熱力學的能量循環思想對生態系統進行研究。繼他之后,美國學者林德曼提出了營養級位生態金字塔學說。進入20世紀50年代以來,生態學吸收了“舊三論”和“新三論”等系統科學思想,使其理論更趨合理與完善。生態學的發展歷程并非一帆風順,先后經歷了從傳統到現代,從淺層到深層,從以研究生物為主體,以個體、種群、群落為重心的自然科學到以研究人類為主體,以生態系統為重心,并致力于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交叉、滲透和融合,以探討和研究當代人類面臨的重大問題為己任的方向發展的轉變。這種轉變既是實踐的需要,也是學科發展的需要,而轉變的基礎是自然與社會(包括人)有著共同遵循的生態學原理。
有學者認為,目前已經被普遍使用的“生態”概念,一般都具有兩種詞性。一是作為形容詞的“生態”,主要指有利于生物體生存的、對一切生命持續存在有所幫助的,如在生態農業、生態食品、生態住宅、生態社區等詞語中,“生態”即指“生態的”。二是作為名詞的“生態”,指環境總體以及包括人在內的物與物的相互關系,如在自然生態、社會生態、行政生態、文化生態、生態環境、生態保護等詞語中,“生態”即指一種利生性的總體關聯。作為現代漢語的“生態”,一方面始終保持著與生存、生命、生產的密切關聯,另一方面,又具有總體性、整體性和全面性的指稱。④由此可見,生態的觀點,從根本上說就是生命的觀點、有機的觀點、自組織的觀點、內在關聯的觀點,它把世界包括人、自然、社會看做是鮮活的生命體。而生命的重要特性就是有機性,有機性的本質就是內在的關聯,“生命有機性”是生態合理性的首要原則。
三、生態學對于教育研究的適切性
現代學科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綜合,其發展呈現開放、滲透、融合、共生等特點。在教育研究的實踐中,人們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許多教育問題和現象,如教育公平、學校職能、學校效能、教師專業發展、素質教育等,很難用一元的、單向度的主客兩分的思維方式進行滿意的解釋,也難以用單一的因果關系或矛盾關系的原則進行恰當的解決。論證生態學對于教育研究的適切性需探討理論的適切性、實踐的適切性和方法論的適切性等三方面的課題。理論的適切性,即在學科既高度綜合又高度分化的背景下,如何構建和確證揭示自然之生態規律的原則與揭示人類之教育規律的原則的價值適切性和現實適切性;實踐的適切性,即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的和諧社會的構建、建立創新型國家等),如何構建和確證教育與生態的理論合理性和現實適切性;方法論的適切性,即面對世界科學技術中心的轉移,面對全球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形成,面對世界教育的巨大發展,面對“知識本位”與“關系本位”,“社會本位”與“個人本位”的價值合理性方法的艱難選擇,面對從“沖突論”向以“和諧論”為哲學基礎的教育理論發展,當代中國的教育應建構怎樣的價值觀,教育研究應實現怎樣的方法論超越。
在這三個課題的研究中,方法論的適切性往往是前提性的,因為“方法論研究是應人類認識發展需要新的認識方式而產生的”,⑤方法論的適切,是夯實教育理論之基的關鍵,它為理論的適切性和實踐的適切性提供了必要條件。生態方法論之精髓在于“整體關聯”和“動態平衡”,在此,筆者將生態的方法論與和諧價值觀通稱為“生態學原則”。揭示生態學對于教育研究的適切性可從下表中得到說明。表中生命的和社會的生態原則分別引用美國學者卡普拉和蘭伯特的描述,⑥并略做修改而成。在此基礎上,通過對教育的生態學原則進行闡釋、比較,可以看出,自然、社會和教育系統有共同遵循的生態學原則,在和諧價值觀的觀照下,生態智慧可以應用于教育研究,生態思維模式本身更貼近教育形態。
四、生態學研究教育的方法與視角
普通生態學認為,指導生態學研究的理論觀點主要有四個方面。第一,層次觀。生命物質有從分子到細胞、器官、機體、種群、群落等不同的結構層次。生態學是研究機體層次以上的宏觀層次。第二,整體論。每一高級層次都有其下級層次所不具有的某些整體特性,這些特性不是低層次單元特性的簡單相加,而是在低層次單元基礎上重新組建時出現的整體涌現性。整體論要求始終把不同層次的研究對象作為一個生態整體來對待,注意其整體的生態特征。第三,系統學說。在生態學中,系統觀點與整體論和層次觀是不可分割的。生物的不同層次既是一個生態整體,也是一個系統。第四,協同進化說。在自然界中,各種生命層次及各層次的整體特性和系統功能都是生物與環境長期協同進化的產物。⑦
由此,指導生態學研究的理論觀點可歸納為系統觀、平衡觀、動態觀和整體觀四個方面。而生態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則主要有實地觀測、受控實驗以及生態學的綜合等方法。實地觀測指在自然界原生境對生物與環境關系的考察,包括野外考察、定位觀測和原地實驗;受控實驗指在模擬自然生態系統的受控生態實驗系統中,研究單項或多項因子相互作用及其對種群或群落影響的方法技術;生態學的綜合方法指對原地觀測或受控生態實驗的大量資料和數據進行綜合歸納分析,表達各種變量之間存在的種種相互關系,反映客觀生態規律性的方法技術,包括資料的歸納和分析、生態學的數值分類和排序以及生態模型與模擬。顯然,這三種基本的研究方法在教育學科的研究中具有通約性。除了上述具體方法外,生態學研究教育有其獨特的研究視角,作為跨學科研究,教育生態學的分析視角(I),既包括普通生態學的某些基本范疇所構成的研究視角的“集合”(A),也包括教育學的某些基本范疇所構成的特定的研究視角的“集合”(B),即它是兩者研究視角“集合”的“并集”。也就是說,針對教育問題的研究,生態學研究教育的分析視角可用I=A∪B表示。
由于概念和范疇是人們在一定實踐經驗積累的基礎上認識客觀事物的結果,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們對世界的認識水平,一定時期內也能體現事物的基本規律,但學科的發展和社會的變化,使人們認識世界的視野需要不斷拓展,因此,研究視角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它將隨著人們對客觀世界的研究和認識水平的提高而變化和豐富。固定不變和不斷發展相統一是正確理解“研究視角”的前提。結合生態學、教育學等學科特性,筆者認為教育問題的生態學研究的分析視角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1.主體與環境。主體的分析視角是按照主體基本特征(選擇性、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等)的作用取向及標準,去認識、整理、要求教育活動和現象。這一角度所注重的是活動本身所具有的意義和存在價值,把發展性作為研究和分析各種教育活動的出發點和本位。環境的分析視角是按照聯系的、優化的、整體涌現性的假設或模式去認識教育活動和現象。這一角度所注重的是教育活動與條件之間所具有的意義和價值,以環境為本位,把環境促進學生的發展作為研究和分析各種教育活動的出發點。
2.遺傳與變異。遺傳與變異是知識傳承和知識創造的兩個基本出發點與本位,與上述分析視角相比,遺傳與變異的分析視角屬于教育生態學特有的一對分析視角。遺傳的分析視角,是指按照事物的“基因”自身所固有的邏輯和法則去認識、整理各教育現象和問題。因此,教育活動只有堅守教育品性,才能成其為教育。變異的分析視角,是指按照適應變化、發展求新的觀點或標準去認識、整理和評價各種教育現象和問題。也就是說,它從變異的角度賦予教育現象和問題以意義和價值,并對各種教育現象和問題進行定位。由此,對教育創新的現象和問題,其賦予的是意義和價值的優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