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2 17:41:0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水景設計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1管道材質的選擇
在早期的園林水景工程中,熱鍍鋅鋼管受到熱捧,雖施工成本不高,但因長時間處于水中而表面被腐蝕,影響水景觀的欣賞效果。為了設計出合理的水景,可以采用不銹鋼管與upac管相結合,這樣不僅控制水景工程施工的成本,也防止水管長期浸于水中而被侵蝕等問題,可以合理有效地解決水景工程建設中管道材質的問題。
1.2水景設計的不同方法
1.2.1建立人工噴泉。人工噴泉適合建立在許多地點,如大型廣場、小型公園等,根據園林景觀的整體空間大小,選擇人工噴泉的大小,并可以建立音樂噴泉,使水流與音樂節拍相互配合,形成美輪美奐的表演。
1.2.2建立人工瀑布。在園林景觀設計中,人工瀑布是最為常見的水景設計,人工瀑布既能實現水的循環使用,又能通過水流形成氣勢磅礴的園林景觀,使得園林景觀層次豐富,更為吸引。
1.3水景水位設計
如今,水景已普遍進入城市居民小區,且大多水景工程采用雪松噴頭等射吸式噴頭,這類噴頭對水位的變化十分敏感,若水位稍有變化,噴射的高度和水形就會產生極大的變化,給賞玩的居民帶來不悅的情緒,因此對水位的控制非常有必要。裝置性能良好的溢流管路等裝置,以便液位超過時,能迅速溢流排出多余的液體,可以很好地控制水位,再采用水位液壓式控制閥以及水位獨立平衡閥,并且通過連通管道連接水景水池。
1.4動植物搭配設計
首先,選擇植物時,應選擇具有美感的水草,搭配與種植不同水草,盡量避免選擇繁殖能力過于旺盛的水草,以免造成水草遍布整體水體環境,甚至導致水體被破壞,影響水景設計的效果。其次,在選擇動物時,可以在水景設計中飼養部分的水生物種,如鯉魚等,通過水生物種的繁殖與生長,可以帶動水景的循環,防止水體出現固化,成為死水。此外,通過水生動物,還能增強水景設計的觀賞性,使得水景設計充滿生機,不至于單調乏一。3.5建設與水景設計相符合的建筑物在進行水上建筑物的設計與建筑時,必須將安全放在第一位,只有保證建筑物的安全與實用,才能進一步去考慮建筑物的美觀與設計,使得建筑物與園林整體景觀設計相協調。在現代園林景觀中,較為常見的建筑物是水景橋,水景橋的設計有許多種類,從設計風格來看,既有中式傳統橋廊設計,又有西式宮廷設計;從建筑材料來看,既有傳統的石橋,又有現代化的木橋,設計與建筑過程中,應結合園林景觀的整體風格進行選擇,使得建筑物與園林景觀相映成輝。
2結語
關鍵詞:水景藝術 環藝設計 室內設計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此乃謙下之德也。”說明了水的謙虛,靈動的品格。而水景,正是通過以水為主的造型手段把水這種品格融匯到室內環境當中。水景藝術是環境藝術設計中一個很重要的造型手段,主要通過利用,巧借,引入,模仿水的形態進行造型,以及如何將這些手段按照形式美的法則進行創造。水景藝術在室內設計中的發揮,使室內空間內涵更加豐富,視覺形態效果的更加多元化。
一、水景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價值
早在周代,水景就成為我國園林游樂的主要內容。隋唐時期,園林水景處理往往規模很大。到了明清,私家園林的數量大大超過前代,文人士大夫的意趣與造園結合更緊密,為追求自然,一方面,利用天然水面與泉水成景;另一方面,巧于因借、以小喻大,以簡喻繁的手法豐富起來,其極至是缸荷、碗蓮的出現,真可以說集天地自然于一壺。歷史發展過程中,水景在中國宅邸的藝術審美越來越重要。
而在西方,早期的水裝飾也多體現在園林水景中。如意大利園的水法注重動勢,并且其特有的山地為這種做法提供了勢能。法國園林多用靜水,面積大,以氣魄與寧靜取勝,形成典雅、從容的風格。
隨著居住的環境對于人們的越來越重要,不僅僅只是滿足于外觀,更多的在于設計的實際,在于人的居住感受??梢?;水景藝術在環境藝術設計的審美上具有不可或缺性。它可以賦予環境空間更多的精神需求和人文的關懷。
二、水景在環境藝術設計上的應用
現代水景有很多種形式,大概可以歸為四大類;模擬式、點綴式、自然式、主題式。而在表現形態上則有水池、池塘、噴泉、瀑布、流水等。其中,水池、池塘為靜態水體,是位于人造的容器環境內的水景,對視覺有擴大的作用,對環境有降溫和生態作用;而噴泉、瀑布和流水為動態水體,是水由高處往下流落所形成的景象,這對觀者有引導和暗示的作用。
(一)模擬式水景
模擬式水景是模擬自然水景的各種形態而設計出的,其形式有瀑布、噴泉、流水配合水池。如大多數的酒店或一些大型點的室內公共空間都會放置模擬式水景。每個空間的水景風格是根據其室內設計整體風格而定,有大的瀑布水池,也有小的流水溪澗,其水景都賦予了酒店或當地的人文文化和精神思想;如廣州的白天鵝賓館,中庭的大型水景是運用了嶺南園林的風格設計而成。小亭瀑布和小橋流水的景象既蘊涵了嶺南文化的精髓,又表達出鄉土情結的中國傳統思想。
(二)點綴式水景
這類水景實則是一個微型的小景觀,在家居空間有限的占地面積中畫龍點睛般地做些小景,或荷花狀噴泉、或層疊形小瀑布、或淺至腳背的水溪等。這類水景點綴的形式相當普遍。
(三)自然式水景
自然式水景多以自然住宅區為主:此類住宅區有一定小區規模,在建筑覆蓋率相對較低的狀況下,利用天然小河、小湖、進行改造。
(四)主題式水景
主題式水景主要是為表達某種主題和文化。它是科學技術和藝術造型的結合,造型多樣,隨著需求的不同而形式不同。其式多為噴水和水池,利用機器抽水噴水,并配搭燈光照射。水池中按一定的形狀分布放置噴水管,隨著播放的音樂作出各種變化的噴水表演。
三、水景藝術的未來展望
(一)從水景藝術的形式美上
當代技術不斷,水景藝術在技術進步的支持下,形式和藝術方面必有很大發展,如公共場所的水景設計,作為城市公共空間的一道亮麗風景,融入更多未來設計手法及理念,注重創意與構思,蘊涵了更多人性的、自然的思索。而未來水景的設計利用高端科技手段如光纖照明,智能控制的噴泉造霧等對現代水景藝術進行繼承和發展。突破現有的形式及內涵。
(二)從生態環境和精神層面上
我們的生活用水都是淡水,但地球上的淡水資源非常缺乏,隨著現代工業的發展和人口的增加,人類對水的需求與日俱增,大面積的水景會使用到更多的淡水。如果在一些非親水性的水景中應用海水,這樣一來則可以大大減少淡水的支出。還有人口的不段增長,我們居住的陸地面積有限,如果可以在海岸旁多建些淺灘式、小島式或海底式的住宅或其他用途的建筑,這樣既可以減少人們對陸地的需求量,又可以直接運用海水來制造水景。對于一些公共場所的水景可以推廣水幕電影,夜晚再在水幕上投放影視供觀眾觀賞影視節目。我們還可以設計些多功能結合的水景,如既可觀賞游玩,又可使人的身體得到理療的親水性水景,使水景的功能多樣化。這樣的水景對于嚴重缺水地區水景的營建具有特殊的意義,推廣應用這樣的水景更易于帶給人對水更多的思考和體驗。
四、結語
水景在我們居住環境中一直處于重要的角色。水景藝術不論在形式美上還是生態環境和精神需求上,都要有所新發展,才會更好地應用結合在室內設計中。某種程度上水景是以各種設計及技術手段去體現水的特性,每種水的營造都和建造技術的進步密切相關。通過對水的形式美創新, 水景藝術的發展是室內設計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柱。繼承現代設計的造型手法,把環境藝術開拓到更大的領域。
參考文獻:
1.陳燕靜.《水景公共藝術》,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2年版。
2.蘇丹.《風土――當代景觀設計中的中國意識》,河北美術出版社, 2003年版。
關鍵詞:城市廣場;水景觀;公共環境
中圖分類號:J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3)29-0284-01
水景是構成城市廣場的重要要素之一,水景觀已經逐漸成為了展現廣場魅力的重要角色。人與水的關系可以說與生俱來。中國受傳統文化的影響,人們普遍認為水是富貴的象征。中國園林素有“有山皆是園,無水不成景”的說法,“水對于人有一種無法形容的感染力,人們四周任何形式的水景,都會使人輕松、愉快、振奮,甚至浮想聯翩,遐念古今。所以由此也可見水對于景觀的重要性。在現代城市廣場的設計中,水景成為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我們也可以看到,大部分的水景的設計都擺放到了廣場的重要的位置。比如一個廣場的入口處或者是可以供人們休息處。
水是生命之源,在現在這個鋼筋混泥土的年代。人們可以接觸到的廣場之水少之又少。所以本論文是根據這些現有的現狀進行研究。以水作為空間的主要結構體系。如我國傳統園林中以水為整個園林的血脈,亭臺石木穿插點綴?,F代城市水廣場,更是體現水的各種形態和特性的整體水環境。
城市廣場是城市空間中最具公共性、最富藝術魅力、也是最能反映都市文明和氣氛的開放空間。它通過各種景觀要素的集合形成完整的空間形態、功能。水景的形態要符合一定的形式美的規律――與廣場的和諧關系:主從與重點、韻律與節奏、比例與尺度,這些關系無論是在形態上還是主題上的建立都要從廣場的整體統一性出發。水體在廣場中的形態是通過邊界的圍合而形成的,圍合可以是通過硬質材料、也可以通過自然元素圍合以及它與其它要素結合成的水景都是需要通過廣場的承載來實現。廣場水景存在于城市的開放空間,具有面向公眾的特點,是城市的公共藝術品?!肮菜囆g”是指在城市建設中對環境進行藝術性的規劃設計和在城市開放空間等公共性場所中,具有文化性和美感因素的美術品、構筑物及具有美感因素的實用物品的藝術設計與制作。公共藝術的形式又可分為靜態公共藝術和動態公共藝術。靜態表現形式是通過媒體的物質狀態來表達文化的內涵;動態表現形式是通過社會性的公共文化活動來完成。
環境要素的尺度要以人的生活尺度為基本標準,設計具有親和力的水景觀。首先,要把握好整個環境和水體的關系,這決定了水體是否和環境相協調,以及水體在環境中的地位關系,注意水體能否讓人接近,如池岸的高度,水的深淺,以及水的形式能否滿足人的親水性要求。
水景的尺寸和水量與它所在的整體空間環境有密切的關聯,這意味著不僅要考慮水景的平面尺寸,而且還須將其放在立體的、綜合而精確的多維空間尺度里進行檢測,要在整體空間的體積感上進行調整與對比。所以在進行尺度設計時應注意其所在空間的面積比例,即水景設置時所占的高度、寬度與深度,需要結合環境進行綜合的考慮。因此,水景的尺度可以從水景與環境的尺度對比,水景與人的尺度對比進行討論。
水景在廣場空間的尺度感是通過與廣場界面的圍合、人工要素、自然要素的體量對比而得到的。如同蘆原義信認為的:在圍合空間,界面之間的距離是影響景觀環境中空間效果的重要因素,人們將隨著圍合空間的實體高度與實體之間的距離的變化產生不同的心理感受。
從整體布局來設置點、線、面形式的水景,形成各有特色的空間。結合外部空間等點式開放空間,以臺階、綠化等為開敞的分隔界面,使水景成為多角度的觀賞對象,能改善行人、停留在廣場或開闊場所的游人的視覺效果。一些街道利用線式水景、綠化組織空間,點式水景點綴其重點?;蛑挥醚b飾性強的點式水景結合照明、綠化、坐凳等。這種環境需要完全的放松和隨意的氛圍,結合水景的設置能讓人放松和吸引人的視線。帶有音樂的噴泉、涌泉、水臺階、水位的高低變化都能激發環境氣氛。利用水體反射的霓虹燈、招牌、櫥窗等街景能更有色彩效果。在公共建筑的外部空間設計中結合周圍的環境中的水景整體設計,使之成為開放的整體外部空間。常采用水面落差小,水面周圍無太多遮蔽物創造具有特殊的氛圍的開放空間。泰姬陵以水面包圍建筑是建筑師經常采用的手法,它能提供開闊的前景空間,建筑和景物的倒影更能產生魔幻般的效果。在建筑密集度高的城市環境,可利用水面來分割建筑和道路,同時也能豐富街道景觀。穿插的、室內外貫通的水面可以靈活布置,聯系建筑的室內外空間、豐富建筑的空間層次。
參考文獻:
[1]王宏建.藝術概論.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1年版.
關鍵詞:校園;景觀水體;設計
校園空間是城市生態系統的一個子系統,好的校園環境能促進老師和學生身心健康的積極發展。相當多的校園空間都有水元素,水景在整個校園景觀布局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水作為重要的造園要素,在國內很多學校校園環境營造與構建中均得到了廣泛應用,水體景觀設計已成為一項重要的研究內容。
1 景觀水體設計的背景及現狀
景觀水體設計在中國古代高等教育史上就開始有所體現。國學大學者先生認為,中國古代書院可以和歐洲的大學相提并論,并認為“書院之廢,實在是吾中國一大不幸事,一千年以來學者自動的研究精神,將不復現于今日了”。運用軸線來組織景觀是這一時期的主要特點。在此以后,我國校園建設速度加快,校園規模也逐漸變大,景觀設計形式也比較成熟。進入18世紀后,封閉模式學校開始轉變成開放且輕松活潑的自由民主校園模式。在這樣的趨勢下,學校開始變得重視校園環境建設,關注校園與大自然的融合,水景景觀也逐漸引用到校園景觀之中,并成為校園景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從中國知網上檢索“大學校園景觀水體”關鍵詞,可以看到近年來,每年都有相當數量規模的學術論文,從不同的側重點對校園景觀水體進行理論研究。例如,四川大學江安校區利用岷江的支流江安河、明遠湖等自然水體,通過打造學校獨有的歷史文化水景來突出大學精神。校園景觀水體設計一般從景觀水體布置、水生植物選擇、駁岸設計、水資源利用等方面進行。由于高校所處地理環境的差異,不同的高校對于景觀水體設計的方案是不同的。以武漢為例,武漢大學依東湖而建,華中師范大學、華中農業大學等則坐落于南湖之畔;以蘇州為例,蘇州大學老校區坐落于古老的相城河邊,而新校區則建立在風景優美的獨墅湖畔,蘇州科技大學則依石湖建立。他們普遍將校園傳統文化和當地中原文化融入設計中,成為校園景觀的主體。特別是校園水景要體現其文脈特質,彰顯學校歷史進程中的文化沉淀。還有一部分高校由于環境理念的不同,一部分以校園總體為規劃,從立體層次來進行景觀水體設計;有的以突出校園文化特點,同時滿足觀賞性和功能性原則來設計景觀水體;有的從學生角度,思考學生行為角度和心理角度來設計景觀水體;有的以突出校園經典形象,同時激勵學生對于學校的向往感覺來設計景觀水體,使景觀水體變成學生休息小憩的好地方。雖然各個高校的方法不同,但是校園景觀水體設計得到重視是不容置疑的。
2 景觀水體設計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
在校園景觀水體設計備受關注的時候,仍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校園景觀水體設計新興,設計規劃的同時會存在一些問題,在這些突出問題尚未解決前我們該如何發展景觀水體的設計。
2.1 突出問題
突出問題主要表現在:盲目的設計方法加上不完善的管理與維護體系,給后期的水體維護帶來諸多不便,缺乏對生態環境的保護;配套的綠化設計不合理,不注重對原有植被的保護,通常是先破壞,再進行改造,對沒被破壞的環境也沒有采取有效的保護措施。
2.2 解決方案
在解決問題中,可以結合實際情況提出正確的解決方案。例如,湖中景觀水體,如果水位下降或者枯水季節,水景就會失去趣味,這是湖中景觀水體存在的主要問題。通過保持池水的飽滿就可以解決問題,從問題的發現和解決過程中,得到景觀水體設計的新方法、新理念。
關鍵詞:低碳經濟 景觀設計 可持續
維基百科在2010年公布的由美國“二氧化碳信息分析中心”為聯合國收集的數據顯示中國以8,240,958(千噸)的排放量高居榜首,約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總量的25%,遠遠超過以5,492,170(千噸)的排放量排名第二的美國。在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前十位中,亞洲國家(中國、印度、日本、韓國、伊朗)占據一半之多,由此不難想象“亞洲褐云”的形成也不足為奇。[1]
相對于亞洲大多數發展中國家而言,歐美發達國家對大氣污染的關注要早很多。2003年的英國能源白皮書“我們能源的未來:創建低碳經濟”中第一次提出了“低碳經濟”的概念,隨著人類危機意識和環保意識的提高,低碳社會、低碳生活,低碳景觀等低碳觀念已經成為現性社會的時尚用語。隨著經濟的發展,景觀設計也進入了新的階段,如何使景觀建設朝著科學的可持續的方向發展,低碳景觀理論的豐富與實踐無疑會發揮重大的作用。
相對于發達國家而言,我國經濟相對落后,景觀設計和建設的起步較晚、發展時間較短且缺乏經驗,諸多問題凸顯出來,如忽視城市空間、基礎設施落后、自然環境遭到破壞、公眾參與力低等。除此之外在低碳領域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能源耗費巨大
在景觀中主要耗費能源的部分是水和景觀照明。水的部分包括景觀水景里的噴泉、跌水等。還包括園林植物的養護、灌溉?,F在我國電能的來源很大一部分是煤電,數據顯示,每千克煤會產生2.493kgCO2。然而,在景觀建設中,一些人一味追求大面積的水景及絢麗的照明效果,水景及硬質鋪裝面積的增加勢必會導致綠化面積的減少,植物對CO2的吸收減少,這樣就對小氣候產生了不良影響。而且大范圍的水景及照明需要耗費大量的能源去維護,增加了后期管理的成本。[2]
建材的浪費
景觀中應用的材料,如景石、地磚、植物等,他們在收集、運輸中都要消耗能源,產生碳的排放。一些高消耗的材料,如室外防腐木、玻璃及不易成活的樹木等,建材受損樹木死亡后就需要更換,由此又產生了以上的能源及費用消耗的過程,且這種消耗是巨大的,反復多次的。除了以上所說的,目前景觀建設中還存在一個問題,就是施工前缺乏整體的規劃,不等各方面都安排妥當,為了趕工期開始無計劃的施工,出了問題再拆除重建,這種做法更是產生了巨大的浪費。[3]
植物的應用不合理
現在的園林建設中,人們急于求成,在營造植物景觀時犯了很多錯誤,例如不顧植物正常的生長周期,盲目的大量移植大樹,將外地的奇花異草一股腦引進當地的做法,大部分植物很難成活,移除補栽的過程消耗能源和費用,即使能夠成活,也要經過引種、馴化,后期的精心維護,這都要消耗人力物力。此外還有植物配置的形式過于簡單,不 能形成喬灌草合理搭配的植物群落,不能很好的形成穩定的植物群落,有效的起到固碳的作用。 景觀的生命周期過短,頻繁重建為行業人士的共識。人們希望運用低碳理念及先進的技術手段,在營造景觀的過程中實現最低的能耗、最低的投入,達到最好的景觀效果的目標。這就要求節能高效、循環利用等理念貫穿整個景觀設計的過程中。為城市的低碳、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加之我國建設部在2006年提倡節約,批判了景觀建設中的浪費之風。提出城市景觀的建設應符合國家提倡的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要實現城市規劃,生態先行。
國外關于低碳園林建設沒有太多的理論文獻可供參考,但許多城市的景觀生態設計卻很突出:2001 年,美國芝加哥為了節約能源開支和美化城市環境,特別推行“立體綠化”進行太陽能儲備和雨水收集與利用的政策與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每年能夠節約近億美元的能源支出。
德國的雨水收集與利用技術經過長期的發展已經相當成熟,現在國內的大部分景觀水體補水都是經過處理的雨水。例如慕尼黑國際展覽中心有著一套完善的雨水收集與利用系統,首先有一個蓄水池收集展覽大聽屋頂的雨水,經處理后蓄水池內的一部分水用于人工湖的景觀水體補水,滿足景觀用水的要求后,多余的水將補充地下水。人工湖的周圍種植水生植物,一方面能夠美化展覽中心的環境,軟化建筑線條,另一方面還起到凈化水體的作用。低碳即降低 CO2 排放量,低碳經濟則是指溫室氣體排放量盡可能低的經濟發展方式,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產業轉型、新能源開發等多種方法的運用, 最大程度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以達到經濟社會與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4]
低碳生活是一種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的生活方式,是一種健康、自然、安全的生活方式。低碳生活追求著美好的價值理念。低碳生活追求的是一種綠色生活。低碳要求體現出對生活的地球的尊重和感恩,是這個星球給了我們賴以生活的基本條件,要好好保護它。低碳及低碳生活與“環?!?、“生態”、“綠色”的價值取向一致,實際上就在于通過人的生產生活行為的改變,處理好人與資源環境的關系,謀求人與自然的永續發展?!熬G色”以形象化的方式傳遞著尊重自然、愛護環境的理念。將“低碳”理念應用于景觀領域,是景觀工作人員將可持續發展理論、節約園林理論、景觀生態理論結合起來,系統的思考,深入的考量,充分挖掘“低碳”的引申含義,形成了低碳景觀思想.
1972年《人類環境宣言》在聯合國第一次環境會議的通過宣示著環境保護的理念第一次在全球范圍內產生影響。20年后《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在內的多個重要文件和公約充分體現了世界各國對環境問題的重視,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思想應運而生,隨后就迅速的被多行業多領域接受,引起共鳴。景觀行業也不例外,行業內首先將可持續發展理念引入的是美國景觀設計師協會(英文簡稱A SL A ),他們在20世紀90年代提出將可持續發展理念應用于景觀,深入探討、列舉了一系列原則,包括:將環境保護提升到和保護歷史文化一樣的高度,只有這樣,人類的社會才會取得長遠的發展;人類社會、文化的繁榮發展是與環境的和諧健康分不開的,他們是互相影響的;為實現人類社會、經濟、環境的可持續發展,自然生態系統的作用不可忽視。景觀工作者都意識到景觀的內部也是一個小型的生態系統,也在不斷的發展變化,不斷的再生和更新,只要景觀內部這種再生更新能夠健康的進行,就能促進景觀的可持續性發展。這是景觀設計工作者要追求的目標(俞孔堅 2007)。就這樣,我國的景觀行業走上了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5]
參考文獻:
[1]俞孔堅,李迪華,2005.韓西麗.論“反規劃”[J].城市規劃.
[2]樊濤, 2008.以生態優先原則打造節約型園林[J].現代農業科技.
[3]汪繼明,2008節約型園林建設中水景設計手法初探[J].綠化與生活
關鍵詞:應用型高校;風景園林;畢業論文
當前,我國風景園林事業正面臨著新的形勢與挑戰,對風景園林人才培養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風景園林人才培養過程中,畢業論文無疑是實踐教學環節中最重要的一環,對促進學生的專業綜合能力提升具有顯著作用,因此,加強對畢業論文實踐教學環節的改革研究有助于檢驗教學中存在的不足,進而增強專業教學效果,同時,對風景園林專業內涵的提煉與發展均具有重要且深遠的意義。目前,針對風景園林畢業論文的研究文獻較少,主要集中在風景園林畢業論文問題與對策[1-2]、風景園林畢業論文指導方法[3-4]、風景園林畢業論文質量管理等幾個方面[5-6]。筆者通過對安徽科技學院近5屆(2016-2020)風景園林畢業論文進行分析研究,針對存在的共性問題,重點對風景園林畢業論文教學改革及能力培養進行了研究探索,為進一步提升應用型高校風景園林畢業論文質量,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理論、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供參考與幫助。
1風景園林專業畢業論文現存問題
1.1學生做畢業論文的熱情不高
風景園林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的高素質應用型專門人才,能夠從事風景園林規劃設計、施工管理等相關崗位的工作,對學生的專業知識與實踐能力要求較高。在實際調研過程中發現,很多學生還存在被動學習的習慣,求知欲不高,對風景園林行業缺乏必要的了解,甚至在少部分學生中還存在“畢業論文是一門課程、一份作業”這樣的概念,沒有對其給予足夠的重視,因此,在畢業論文上花費的時間和精力較少。部分學生抱著一種能通過即可的心態,“東拼西湊”“敷衍塞責”“糊弄過關”的情況依然存在。另一方面,指導教師數量偏少的現狀也導致了指導教師精力投入不夠,不能做到對所指導學生及時有效地深入指導和管理,以上兩個方面可以說是導致畢業論文質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1.2畢業論文選題不夠科學合理
筆者對安徽科技學院風景園林專業2016-2020共5屆(416人)畢業論文題目進行統計分析,從結果來看,畢業論文選題過于集中,選擇城市公園、廣場和居住區景觀規劃設計作為畢業論文題目的最多,能夠占到70%~80%。很多題目都是真題假做或假題假做,真題真做的少之又少。學生在畢業論文選題上比較隨便,沒有從實際項目中出發,所以導致設計內容流于形式,而畢業論文選題范圍過大的問題占比也比較高,有的規劃面積達到十幾公頃至幾十公頃,在畢業論文有限的時間內,規劃如此大尺度的場地是不可能做到詳細規劃的程度的,只能達到概念性規劃層級。綜合以上內容能夠發現當前風景園林畢業論文脫離實際情況的現象依然存在,而如果任由這種現象繼續發展下去,將會導致畢業論文的實際意義和價值欠缺,最終的結果會是畢業論文將成為一項可有可無的工作。
1.3畢業論文標準不夠完善
目前針對風景園林畢業論文標準要求較低,且研究深度要求不夠。以規劃設計類畢業論文為例,文字部分要求不少于5000字的設計說明,圖紙部分則要求包括區域位置圖、現狀分析圖、總平面圖、鳥瞰圖、功能分區圖、交通分析圖、植物配置圖、節點平面詳圖、節點效果圖、豎向設計、意向圖等,可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增減,但應不少于八幅A3圖。論文標準不高導致部分學生的畢業論文圖紙數量過少和深度不夠,甚至有個別學生以“總平面圖+意向圖”的方式來應付。
1.4畢業論文存在重圖紙、輕實際的現象
畢業論文流于形式,很少與實際工程項目相結合。重圖紙效果,輕實用功能的現象比較明顯。部分學生將大部分精力花在如何提高圖紙表現藝術效果上,過于重視規劃圖紙的表現效果,從而忽視了對場地設計對象的詳細設計與分析,沒有真正有效地解決實際問題,致使設計方案中存在較多不夠合理的地方。部分學生的畢業論文中雖在文字上提到了“以人為本”“生態優先”等規劃原則,但在其圖紙表現中卻看不出這方面的考慮,重視表現及整體效果,忽略細節設計與表現,這種現象也比較常見。這在一定程度上與設計行業的大環境相關,但作為風景園林專業來講必須要考慮實際問題,研究如何通過規劃設計解決實際問題,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環境的需求。風景園林學科的特點是科學與藝術并存,但在規劃中不能過分強調藝術效果而忽略實際使用者的需求,也不能只考慮實際功能而舍棄藝術,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1.5畢業論文專題化研究比例過少
從近五年畢業論文統計情況看,風景園林專業畢業論文進行專題化研究的比例過少,某某公園、某某居住區、某某廣場景觀規劃設計的題目比例最多,而針對于如兒童活動場地景觀設計、公園景觀小品詳細設計、風景區植物種植詳細設計、住區水景詳細設計等相關的題目幾乎沒有。畢業論文研究深度不夠,缺乏綜合性與系統性,往往停留在概念性規劃的層面。此外,圖紙數量偏少、表現內容過于簡單、規劃設計深度不夠等問題的存在也能夠反映出當前風景園林專業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還很不夠,與用人單位對人才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2風景園林畢業論文改革的途徑
2.1重視學生綜合能力的鍛煉與培養
風景園林人才培養方案中設定了學生在畢業時應達到的能力需求,其中有文獻研究、規劃設計與圖紙繪制、相關繪圖軟件應用等方面的能力,同時,能夠綜合應用理論知識,發現問題并對實際問題進行分析、規劃設計的能力,從而有效解決場地所存在的問題。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始終將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放在首位,堅持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根本任務,不斷修訂與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同時,在論文指導過程中,也應時刻關注學生的實習效果與學習狀態,加強過程管理,關注學生按規范完成畢業論文的能力。在畢業論文選題指導上,要求學生選擇難易程度適中的題目,能夠保證有足夠的時間來完成,如果難度過大,則不能保證畢業論文質量,在論文完成過程中,要給予學生創造性的發揮空間,提高畢業生的整體素質,畢業后學生能夠很快進入崗位角色。
2.2鼓勵學生參加學科競賽
事實證明,參加學科競賽能夠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團隊協作能力、創新思維和實踐動手能力。如“園冶杯”大學生景觀設計競賽,其中就有畢業作品類和畢業論文類等參賽類別,涵蓋面也比較廣泛。將專業競賽與畢業論文有機結合是一種新的嘗試,其核心目的是培養學生將理論知識進行綜合運用的能力,這種以競賽促進教學的方式目前比較受到歡迎,學生們可以把在課堂上學習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并且可以和自己的設計思路和創新點與實際項目有效結合,通過學科競賽的鍛煉,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目標。這種方式既可以提高學生們的動手能力,加強團隊的合作意識,也能夠增強學生對專業課程學習的興趣,是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培養的有效嘗試。
對小區景觀設計的概述
1.概念
小區景觀是居住環境主題,是對自然環境的恢復和對城市環境的補充。小區景觀設計范圍包括所有空間環境構成因素,如各種休息設施,植物配備以及停車唱,公共服務設施等。
在進行景觀設計的時候,不能拘泥于一種風格流派,而是應該視具體條件和構思而定。我們的追求是要追求宜人、舒適、富有美感的居住環境。創造出一種可參與,可觀賞,輕松有情趣的居住空間。以下是我們進行居住小區景觀設計的一些理念。
(1)確立以人為本的思想
以人為本,就是要以人的需要為導向。設計者應該更多地從人體工程學,行為學以及人的需要為出發點。
(2)融入生態設計的思想
生態設計思路的融入,使我們更多的考慮如何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使設計從單純的體現功能最大化到考慮居住環境的整體生態性轉變。
(3)追求生活情趣
緊張的人或使人們愿意在工作之余有更多的休閑和放松。
(4)強調可參與性
居住區的景觀環境設計,創造視覺效果是其一個目的,但其最終目的還是為了居住者的使用。所以我們在設計時要強調人的參與性。
2.人居環境與居民行為心理
一般來說,人的居住環境是由眾多因素構成的:樹木,草坪,雕塑,噴泉等。這些因素都有明確的功能與意義因此我們在進行居住環境設計的時候,應該充分考慮到每個因素的功能和意義,才能做到真正設計出適合人居住的環境。
人類有著復雜的行為模式。在居住環境中的活動也一樣(這里的居住環境主要是居住小區的環境)。而在人類復雜的行為模式中,在居住環境中的行為卻是以步行和坐下這兩種基本行為為基礎的。為了弄清楚怎樣的小區環境才適合居民的活動,應該這兩中人類最基本的行為---坐下和行走入手。
人居環境新理念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以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人居環境需要以人為本,人與環境相和諧的新理念,新思維。人居環境是一個涉及面廣、綜合性強的復雜的系統,擁有著邊緣學科的特點。根據以上特點,人居環境應是地理、城市規劃、社會、生態、人口、園林、環保、建筑等學科的互相滲透。
新理念在小區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1.在水景設計中的應用
水具有兩個重要特點,一是人的親水性。在居住區里,可以在安全的情況下可以讓人融入到水景中,直接接觸到水。
水的第二個特性是:在常溫下水是一種液體,無固定形狀,其視覺效果取決于于容器,周圍的環境。容器設計得好,周圍環境好,我們設計所期望的效果就出來了。
為此我們可以根據不同的元素不同搭配,以達到我們的設計目的。水景設計一般有兩種形式。一是自然水景,自然水景與海、河、湖、溪流有關聯。因此在設計這類水景時必須遵從原有自然生態景觀。設計者在設計這類景觀時,要充分利用自然生態景觀,創造出新的親水型景觀形態。二是瀑布跌水,城市里,一般會利用人造的小型瀑布改善小區景觀。瀑布跌落有很多形式,每種形式又表達不同的情感。
2.在植物配置中的應用
小區植物選擇原則如下:
(1)優先選擇鄉土樹種。選擇鄉土樹種的好處在于鄉土樹種絕對適宜當地氣候,易于維護管理。(2)以喬木為主干。喬木樹冠面積大,能夠制造更多氧氣,也能吸收更多灰塵和有害氣體。(3)保健樹木的選擇。我們在選擇樹木時,也要考慮樹木的保健,香味。既要有利于人的保健,又有利于調節身心健康,美化環境。
小區植物配置原則如下:
(1)植物要層次分明、注重色塊。在小區植物進行配置時,要注重其層次的搭配。使得顏色在三維空間中都有表現,使空間具有自然節奏。(2)季節性觀花觀葉植物相搭配。季節變化對景觀設計也提出一些要求,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證每個季節的顏色不單調,觀花植物和觀葉植物互相補充。達到一年四季景色不斷的效果。(3)以草本花卉彌補木本之不足。草本花卉相對來說容易成為造景要素,與木本植物可以互補。但是在組合時,一定要考慮到小區植物的高度,形狀,和顏色搭配。使之和諧一致,互相協調。
小區人居環境的趨勢
發生在上世紀70年代的環境與能源危機讓我們對居住環境有了新的理解。我們不再一味強調人對環境的塑造,而是看到人與環境的和諧相處??傮w上講,景觀設計呈現了以下趨勢。
1.生態化
首先,21世紀的住宅向著更加人性化,生態化的方向發展,越發強調生態平衡。我們希望設計出的景觀能與自然和諧統一,也希望其可持續,不成為自然的負擔。
2.個性化
景觀不是元素的簡單搭配,而是要考慮因地制宜,根據特定的環境來設計景觀。
3.回歸自然
目前景觀設計日益呈現精細化和復雜化的傾向。但使用材料的多樣化導致污染。這種看似精細和復雜的設計反而讓人們越發脫離自然。我們的設計應該盡量體現自然之美,充分發揮自然優勢,讓自然東西發揮作用。
結束語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類越來越關注自己的生存環境,對景觀設計提出了新的,具有挑戰性的要求。景觀設計不再是元素的簡單堆砌,不再是照搬已有的模式,而是需要設計者運用自己的智慧設計出富有創造力的、集美的享受和功能化為一體的景觀環境。當前,我們面臨著生態,和能源問題。如何使我們的景觀設計既符合生態學又能做到可持續發展,是每個設計者應該考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