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2 17:41:0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虛擬樣機技術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論文關鍵詞:汽車設計,教學改革,探索
1 引言
《汽車設計》是車輛(汽車)工程專業或方向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也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該課程任務是使學生學會分析和評價汽車及其各總成的結構和性能,合理選擇結構方案及有關參數,并學到一些汽車主要零部件的設計和計算方法和總體設計的一般方法,為從事汽車技術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然而《汽車設計》課程因為涉及內容廣泛、概念眾多、公式量大,因此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社會需求的發展[1]。目前我校汽車設計課程在教學中存在教學過于理論化,學生對于其理論知識的學習深度不夠,知識難以接受理解。實踐教學相對理論教學滯后,因此有必要對課程教學方法進行改革。
2教學方法改革
2.1多媒體演示教學
將多媒體教學課件引入到汽車設計理論教學中,具有以下幾個優點:①圖文并茂;它既能通過圖形的講解去理解結構的設計原理,又能通過文字對內容的歸納進行理論教學[2]。②信息量大、滿足教學要求;枯燥的理論教學激發不了學生對課程內容的興趣,通過課件可以引入很多實際設計中的知識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激情。③三維動畫能清楚反映總成部件的相互運動情況,從而更好地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如手動變速器的設計教育論文,由于涉及眾多齒輪的設計公式,教師很難講授清楚,學生理解起來也很吃力。通過計算機課件,把變速器的設計過程通過動畫直觀展示,使學生形成清晰的感官認識,對正確理解和掌握知識點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不僅順利完成了難點教學,也使學生體驗到科學的奧妙和技術的強大動力。④通過課件的聲、圖、文字、動畫有機的融合,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能夠集中注意力進行聽課,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效果。
2.2 CAD/ CAE/ VPT等先進設計方法引入汽車設計教學中
隨著計算機相關技術的發展,幾何模型的設計從二維轉向三維。在實現CAD/ CAE/ CAM 一體化的過程中,產品的設計、制造、檢測全部實現無紙化,因此在汽車設計的教學中要與時俱進,將現代的設計手段、設計方法引入到汽車設計教學中[3-4]。
在汽車設計的教學中,對于傳統部件的設計,可以采用CAD的設計方法進行教學,教學的重點可以通過使用三維設計軟件進行汽車總成部件的設計。如圖1所示,左圖為變速器設計中所用設計公式的計算小軟件,通過課程教學中的演示學生可以清楚地看出設計的步驟,根據計算后的結果引入CAD設計軟件,最終形成右圖所示的三維總成件,整個變速器的設計清楚可見,同時又通過先進的設計方法使學生掌握了現代汽車設計的相關方法論文格式范文。目前,機械CAD軟件可以實現從概念設計、三維零部件建模到裝配分析等各功能的設計。
圖1 變速器設計實例
CAE設計方法的引入是汽車設計教學中又一個形象的方法。目前汽車制造企業在樣機的制作、實驗和性能評價過程中會充分利用計算機技術進行分析和仿真,這樣無疑可以減少樣機或試制品的制作次數。在三維模型組裝完畢后,可將模型轉化到仿真軟件上進行動態仿真,模擬真實環境進行三維動態和碰撞等的分析,可以發現部件運動以后的問題,還可將關鍵部件或部位放在有限元分析軟件中,對其在各種工況下的受力和變形進行分析,及時發現設計的薄弱環節,避免設計缺陷。CAE設計方法引入汽車設計課程教學中,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課本理論知識的理解,更可以使企業實際需求與學生學習相結合,從而引導學生進行更加有針對性的學生。如圖2所示,為轉向節設計的CAE受力分析結果圖,通過改組圖片對比學生可以容易明白轉向節在設計時應該考慮到三種特殊工況情況下的受力分析。
(a)車輪越過不平路面工況(b)緊急制動工況(c)側滑工況
圖2轉向節設計實例
虛擬樣機技術(VPT)就是在建筑第一臺物理樣機之前,設計師利用計算機技術建立機械系統的數字化模型,進行仿真分析并以圖形方式顯示該系統在真實工程條件下的各種特性,從而修改并得到最優化設計方案的技術。虛擬樣機技術利用虛擬環境在可視化方面的優勢以及可交互式探索虛擬物體的功能教育論文,對產品進行幾何、功能、制造等許多方面交互的建模與分析。它在CAD模型的基礎上,把虛擬技術與仿真方法相結合,為產品的研發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設計方法。圖3為引入VPT技術形成的車橋差速器仿真模型,通過該模型的運動仿真可以清楚地分析出部件在運動過程中的受力變化情況。
圖3VPT設計實例
只有這樣才能夠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增加學生對汽車設計理論的直接了解,有利于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水平。
2.3 項目教學法引入到汽車設計教學工作中
項目教學法是一種以項目為導向,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先進教學方法[5]。汽車設計課程因為所涉及實際性較強,教師在教學中可以設立相關小的項目。項目教學法便于用在汽車某個總成或部件的設計項目上,如轉向器的設計、麥弗遜式獨立懸架的性能計算、離合器膜片彈簧的優化設計等。通過項目教學進一步鞏固學過的知識,強調學生的動手能力。
3.結束語
綜上所述,通過對汽車設計課程教學方法的改進,按照新的教學改革思路,經過這幾年的摸索,不斷總結經驗,初步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學生對于汽車設計課程的教學測評已經連續2年獲得優秀等級,達到了課程的培養目標。
參考文獻:
[1]羅永健.汽車構造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廣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增刊):80 - 82.
[2]田國紅,衛邵元,李剛.汽車構造課利用多媒體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遼寧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0(2):121-122.
[3]段紅杰,于善武.面向三維CAD/CAM技術的機械類專業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26(5):125-127
[4]石良武,王建明.精品課程網絡教學模式的研究[J]教育與現代化,2006,(2):45-49.
[5]羅云輝.項目教學法在汽車專業的實施與效果[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6,(6):17-19.
關鍵詞:虛擬制造技術;現代機械工程設計;機械制造;機械產品;機械設計
文獻標識碼:A中圖分類號:TH166文章編號:1009-2374(2016)05-0073-02
作者簡介:伊紀斌(1994-),男,山東淄博人,山東理工大學國防教育學院學生,研究方向:機械設計
隨著知識經濟和工業制造的快速發展,現代化的市場要求產品生產廠商要以最快的速度、最優的品質、最短的研發時間、最低的成本消耗和最佳的服務來滿足顧客的需求。傳統設計一般是在圖紙結合產品的特性和設計的具體要求進行的,在機械設計的過程中需要提前對設計中的設備裝配的干擾因素的不確定進行考慮,但是產品在裝配中的缺陷只有在產品開發的后期才能暴露出來或者在產品的試制階段和裝配中顯現出來。如果設計的零件已經開始投入生產了,那么損失就更加嚴重了。產品的質量在傳統的設計和制造方式上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證,并且傳統設計的工藝比較粗糙、開發的效率低、花費時間比較長、耗費的資金比較大。在變化速度快、持續性發展和不可預測性市場中難以適應。因此,企業的生產活動需要具備高度的柔性和快速的反應,與此同時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保證了機械制造的先進性,信息化的使用對于現代機械工程設計十分重要。
1虛擬機械制造技術
以往傳統的機械設計技術的設備條件比較差,設計技術性不強,傳統的設計觀念比較保守,設計的手段主要依靠的是粗略的計算和估算,主要是在較多的簡化和靜止化假設中完成機械工程的設計,傳統設計具有較大的隨意性,并且設計的關鍵過程還對設計者的經驗和設計習慣具有很大的依賴性。設計的過程很難實現合理、高效和準確。但是在現代化虛擬設計的相關技術可以很好地實現設計經驗依賴性強、設計過程靜態性和設計理念隨意性向現代化設計精確性、以數據知識工程和專家系統為保證的設計方式的發展,虛擬計算機技術需要對必要的信息進行檢索、分析和收集。最終找出最優的設計方案和數值運算的方式,當然也會對CAD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數據庫技術等進行大量的應用。虛擬機械制造技術主要是在虛擬環境下對計算機的模型進行虛擬分析的一種計算機設計技術。該技術集成并綜合應用了綜合性的機械制造環境,主要包括了各種仿真、分析、應用等工具以及信息模型和控制工具等。虛擬制造需要經歷的主要階段有裝配產品的概念設計、動態仿真、回收利用。依靠虛擬制造技術,機械設計人員不需要將所有的零件設備生產制造出來,可以通過對零件模型的建立,隨后對零件進行虛擬裝配,并對各零件部位之間的裝配間隙進行干涉、對裝配的狀態實現檢查,對零件設計中的錯誤及時發現,如果零件不符合設計要求,可以依靠計算機技術方便及時更改模型,最后形成新的零部件設計圖和裝配圖,達到設計、裝配和制造檢驗的協調。
2虛擬制造技術的關鍵
虛擬制造技術包含了許多方面,主要有設計技術的提出、產品制造過程的抽取、原模型的建立、集成基礎結構、建模仿真等。下面就對虛擬制造技術中的關鍵技術進行詳細的介紹:
2.1虛擬技術中的建模技術
虛擬指的是在系統中將現實制造系統映射到虛擬環境下,主要涉及了RMS的模型化、形式化、計算機化的抽象描述和表示。VMS建模的主要內容有生產模型建立、產品模型建立、工藝模型建立的信息化體系結構的建立。生產模型中有靜態描述和動態描述兩種。靜態描述主要是關于對系統生產能力和生產特性。動態描述是在已經被得知的系統狀態和需求的性質上對產品的整個過程進行全面的預測。在制造過程中我們將種種實體對象總的稱之為產品模型。在產品的模型建立中需要對產品的明細、形狀特征等方面進行描述。對于VMS而言,要實現產品實施過程的全部繼承必須具備完整的產品模型。因此在虛擬制造中的產品模型不再是單一和靜止的,它可以運用抽象的技術實現各種模型面貌的提取。工藝模型主要指的是在制造過程中對產品的工藝參數和關于產品功能的各種因素進行聯系,最終實現對產品模型和生產模型之間相互作用的反映。
2.2虛擬制造技術中的仿真技術
仿真指的是通過計算機實現復雜現實系統的抽象化和簡潔化最終形成的系統模型,并且在仿真的基礎上對模型進行應用,最終得到相應的系統性性能分析。仿真主要以系統模型為主體的研究方法,它對實際的生產系統沒有直接的干擾作用,并且仿真系統可以對計算機的計算能力進行應用,實現在短時間內完成在實際工作中需要很長時間的工作,有效縮短了生產決策的時間,最大化地避免了對人力、物力和資金的投入以及浪費。計算機技術還有很好的仿真修復功能,最大化地保證了方案的最優。仿真技術過程的主要步驟有系統研究、數據收集、系統模型建立、仿真算法的確定、仿真模型的計算、仿真模型的運行、結果的輸出和分析。仿真在產品的制造過程主要被分為制造的仿真和加工的仿真。在系統產品的開發中主要涉及的是產品建模、設計交互行為仿真等。方便對設計結果的評價,及時進行反饋,降低產品設計中的錯誤。加工過程的仿真主要有切削、裝配、檢驗及焊接、壓力加工和鑄造等。以上兩種仿真過程是相對獨立的,兩者不能實現集成,而VM中應建立全面過程的統一仿真。
2.3虛擬制造中的虛擬現實技術
虛擬現實技術的目的是改善計算機的交互方式,提高計算機的可操作性,它是在對計算機圖形系統和多種顯示以及控制等接口設備的基礎上,以交互的三維環境為人提供沉浸體驗的技術。虛擬現實技術主要由圖形系統和多種接口設備組成,使人在虛擬環境中感受到真實的沉浸感覺,交互性計算機系統是虛擬現實系統的基礎。虛擬現實系統中有操作者、機器和人機接口。它幫助提升人和計算機間的和諧度,同時也是最有力的仿真工具。在VRS的作用下實現對真實世界的模擬。在用戶交互輸入以及輸出修改虛擬環境的條件下,使人達到身臨其境的沉浸感覺。VM的關鍵技術之一就是虛擬現實技術。
3機械虛擬樣機技術介紹
虛擬樣機技術在機械工程設計中被稱作機械系統動態仿真技術,它是20世紀80年代在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中發展起來的一種計算機輔助技術。在計算機建立樣機模型后,對模型的多種動態性能進行具體的分析,最后對樣機方案實現改進。用數字化模型代替物理性的樣機。通過虛擬樣機技術的作用,簡化了機械產品的設計開發過程,有效縮短產品開發的時間,最大程度降低產品的開發成本和費用,實現產品質量和系統性能的提升,使設計產品實現最優化和最具創新性。綜合以上優勢,該技術一經出現就受到了眾多工業發達和高等院校及設計和生產企業的重視,許多著名的產品開發設計者都對該技術進行了引入并運用在自身產品的開發中,并且取得了極好的經濟和生產效益。在機械工程設計中應用仿真技術對零件進行設計、生產工序等方面的選用以及工藝參數、加工工藝、裝配工藝等構件的運動性等均可以實現建模仿真。
4虛擬制造技術在機械工程中發揮的優勢
4.1強大的通用性和分析處理復雜問題的能力
虛擬樣機技術建立和發展的基礎是分析力學和多體運動力學,該技術的關鍵是對復雜機械系統進行自動建模。因此,大多數的虛擬樣機技術軟件主要運用的是帶約束乘子的微分代數混合方程。令每個構件都有六個自由度是它的核心,還要要求其對多余的自由度進行限制,實現其具有良好的通用性,達到適用性強的目的。與此同時,虛擬樣機技術還對機械系統的詳細環節進行考慮,具體指彈性、接觸和摩擦等因素。
4.2為機械系統建模帶來便利
傳統的機械系統建模中要先建立運動分析,隨后在運動分析的基礎上進行動力分析,這中間需要許多的圖形分析和公式推導。但是圖形的分析和公式的推導過程往往比較復雜,并且錯誤率高。同樣的建模過程中設計人員只需要將機械的構成方式和連接方法以及相應的物理參數實施輸入,其后的建模和求解只需要計算來完成就可以了,極大地幫助設計人員承擔了許多的設計難度。
4.3強大的后期處理能力
在傳統的分析方法上通常得出的是大量的數據,數據的理解還要依靠豐富的經驗和理論。但是運用虛擬樣機計算軟件為復雜性的數據提供了可視化技術,使得設計人員直觀地看到機械設計的性能和運動效果。
5結語
虛擬制造技術實現了現代工程機械工程設計領域中的設計、試制等一系列過程的直觀性。實現了在產品真正制造出來前,可以在虛擬的制造環境中生成產品的原型,更好地替代現實中的硬件產品,更方便地對設計產品的性能和可生產性進行評估,極大地縮短了產品的設計和生產周期,最大化地節約了產品開發的成本,保證產品的開發和設計可以適應市場的靈活性的變化。虛擬制造技術是現實技術和計算機仿真技術在機械制造中的綜合應用。在現代化計算機虛擬設計技術的幫助下實現對眾多產品的開發和設計,不僅不會造成實際物質的浪費,并且還能更直觀地了解產品生產的具體情況,打開了機械制造和設計的全新局面。
參考文獻
[1]李銳.虛擬制造技術在現代機械工程設計領域中的應用[J].河南科技,2013,(13).
[2]劉玲娣.淺談虛擬制造技術在農機設計制造中的應用[J].河北農機,2013,(2).
[3]孫福臻,閻勤勞,單忠德,等.機械虛擬現實技術的應用與發展[J].機械設計與制造,2010,(5).
[4]郝虎.虛擬樣機技術在采煤機械設計中的應用[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1,(25).
[5]陶表達,姚桂玲.虛擬技術在現代機械產品研發中的應用[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0,(2).
【關鍵詞】虛擬加工;虛擬樣機;運動模型
一、引言
虛擬樣機技術是一種在產品設計開發過程中,在計算機上建立產品的模型,進行仿真分析,預測產品的性能,進而改進產品設計、提高產品性能的新的設計方法[1]。
在虛擬制造的全過程中虛擬加工環境是比較重要的環節。虛擬加工環境是將切削刀具、數控機床等機械制造資源和工件以數字化的模式建立在計算機內,利用計算機圖形學和計算機技術實現工件的加工過程虛擬仿真。因此,虛擬加工環境能夠有效地提高產品研發進度,降低研發風險和成本。
在此我們對自行研制的數控沙發扶手三軸聯動機床,用Visual C++ 6.0和OpenGL進行程序編制,實現對機床的運動學和動力學仿真分析。
二、仿真系統的總體結構
對一個虛擬加工環境而言,其必須與實際加工系統具有功能和行為的一致性。虛擬加工環境系統結構主要包括機床模型、工件模型、刀具模型、夾具模型、NC代碼解析模塊、加工過程仿真以及三維建模和數據庫等模塊組成,系統總體結構如圖1所示。
圖1 系統總體結構
其中三維建模模塊包括幾何建模、行為建模和其他建模。加工過程仿真模塊包括加工過程幾何仿真和圖形顯示。NC代碼解析模塊用于對數控程序進行檢驗,并對數控加工過程仿真的動作和狀態起控制作用。
三、系統實現的關鍵技術
(一)虛擬加工環境的幾何建模
幾何模型的表示是虛擬加工環境幾何建模的關鍵,也就是說,要采用什么樣的數據結構和方法來構成虛擬加工環境的結構。由于沙發扶手加工機床的幾何模型是一個比較復雜的裝配體,裝配模型是幾何模型的基礎,同時,裝配模型定義了各個部件之間的裝配層次關系和相對位置,它反映了各個零部件間相互約束的關系。因此,模型的相應數據結構描述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用來存儲機床零部件間的裝配關系,二是描述各零部件幾何模型的幾何信息和拓撲信息[2]。
加工設備的幾何模型是真實設備在虛擬環境中的映射,必須保證模型具有結構和功能的相似性[3]。機床由床身和各運動部件裝配而成,是一個層次式的裝配體,其組成部件的對象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具有運動特性的對象;另一類是靜止對象?;诖丝砂褭C床分解為床身、工作臺、夾具、毛坯、刀具、刀庫等幾個基本類。限于篇幅,以下僅給出床身類的類定義。
Class ChuSheng
{
public:
ChuSheng (); //構造函數
ChuSheng (GLfloat x, GLfloat y, GLfloat z); //重載構造函數
Protected:
Void ChseMaterial (); //床身材質
Void ChseColor (); //床身顏色
Void ChseList (); //床身顯示列表
};
(二)虛擬加工環境圖形顯示技術
動態圖形虛擬仿真需要很快的顯示處理速度。但進行實時動態控制、消隱和光照等操作的數據運算量非常大,它們的計算速度是影響虛擬仿真圖形顯示速度最關鍵的因素。虛擬仿真數控加工沙發扶手過程的圖形顯示表現為動態顯示木料的去除,工作臺運動和刀具運動。由于每次切削過程,顯示圖形僅僅是工作臺、刀具切削的局部和木料的位置產生了變化,因此在沙發扶手虛擬加工系統的軟件編制過程中,應用了局部刷新技術。所謂局部刷新技術,主要思路就是確定模型幾何信息發生變化的空間范圍,僅對該范圍內的模型的幾何信息進行顯示運算,在變化范圍之外的模型信息并不參與運算。僅有在該范圍內的顯示圖形發生改變,在該范圍之外圖形維持原來的狀態。虛擬仿真沙發扶手的加工過程中,重新計算場景信息非常耗時,可將場景信息復制到OpenGL的緩存中,每次刷新顯示畫面前將場景信息復制回顯示緩存,這樣就顯著提高了圖形的顯示效率。
(三) NC代碼解析模塊技術
由于在沙發扶手加工過程仿真中的虛擬機床不能執行數控代碼,因此,需要經過解析模塊來將數控程序轉換成虛擬數控機床可識別和執行的程序,即實現NC程序檢驗和產生虛擬仿真驅動數據的功能。預處理負責對工件數控程序的語法與詞法的識別。經過語法檢驗,如果存在語法錯誤,則進行相應的修改,然后按照修改后的數控程序更改數控數據結構中對應項。提取控制虛擬刀具、虛擬機床和木料相對運動的狀態信息和相關動作,從而形成虛擬仿真加工沙發扶手的驅動文件,實現NC程序驅動的加工過程虛擬仿真。
在NC代碼解析過程中,用來存儲從NC代碼中提取的影響工件和機床運動信息的數據結構非常重要,本文采用了如下的數據結構。
Typedef struct ShuKong
{
Int iGdai ; //G代碼
Int iMdai; //M代碼
Int iCXnum; //程序段
float fJinGei; //進給速度
float fDaoJuPo; //刀具位置
bool iZhuZhou; //主軸轉向
int iZhuZhouSpeed; //主軸轉速
Int iTdaoj; //刀具號
} ShuKong;
四、結論
本系統通過對輸入的數控加工代碼的圖形驗證,實現了數控加工過程的仿真且具有如下特點:
(1) 采用局部刷新技術,提高了圖形的顯示速度,實現了實時仿真的要求。
(2) 仿真時模擬加工環境、材料去除過程、木料幾何體、刀具幾何體及刀具路徑,避免了因NC代碼誤差而導致的工件的報廢、機床夾具、刀具損壞等問題。
(3) 在編譯和檢驗NC代碼的基礎上,通過對夾具、刀具、工件和機床的圖形顯示,實現了實際切削加工沙發扶手過程的仿真。
此外,該系統可作為虛擬制造中的一個制造單元工具,實現產品的數字化生產,亦可用來培訓數控編程人員。有關物理仿真中的工件材料缺陷、運動控制誤差、工藝系統、相對振動等,還有待進一步研究,使本系統更加完善。
參考文獻
[1] W P Wang. Solid Modeling for Optimization Metal Removal of Three-dimensional NC End Milling[ J]. 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Systems, 1998, 7(1): 57~65.
一、招生人數
學院2016年計劃招收博士研究生46名,實際招生人數以總部下達計劃為準。
二、報考條件
我院博士研究生只面向現役軍人招生,報考2016年博士研究生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1、品德優良,遵紀守法,立志獻身國防事業;未受過紀律處分。
2、軍隊在職干部按師(旅)級單位推薦、軍級單位政治部審批、軍區級單位政治部干部部門核準、總政治部干部部備案的程序進行審批,由師(旅)級單位干部部門開具介紹信。軍隊院校應屆碩士畢業生經所在院校政治機關審批同意。
3、身體健康,體能達標,年齡不超過40周歲(1976年9月1日以后出生)。
4、在職干部須獲得碩士學位,其中本院在職干部報考工學博士須有被SCI或EI收錄的以第一作者發表的學術論文;應屆碩士畢業生須完成學位論文初稿,在中文核心期刊(含錄用通知)或國際會議發表2篇以上學術論文。
5、有兩名與報考學科相關的高職人員推薦。
三、報名手續
考生持公民身份證和軍官證(學員證)于2015年9月20日至30日到學院教學實驗綜合樓研究生招生辦公室(1127室)報名,外地考生可函報。報名時應提交:
1、填制完畢的《2016年報考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登記表》和《報考軍隊院校研究生政治審查表》(9月1日后,院內考生可從學院研究生處網站下載;院外考生可來電索要)。
2、已獲碩士學位者,提交碩士課程成績單、碩士學位論文及評閱意見書復印件;應屆碩士畢業生提交碩士課程成績單、碩士學位論文初稿、已發表學術論文版權頁或錄用通知。
3、碩士學歷、學位證書原件及復印件(應屆生于獲得證書后補交)。
4、檔案所在師(旅)級單位干部部門同意報考的證明信。
5、一寸正面半身免冠照片3張,報名費300元。
上述手續齊備,審查合格者發放準考通知,考生可于10月9日到研招辦領取《準考證》。
四、考試安排
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總分值為600分,包括六項內容:英語筆試、數學筆試、科研學術成果計分、碩士學位論文評分、專業綜合面試、綜合素質面試,每項內容滿分100分。
考試時間擬定于2015年10月11至12日,考試地點和具體安排詳見《準考證》。
五、其他
1、考生可于2015年11月初查詢錄取情況,入學時間為2016年3月份(詳見通知書)。
2、我院提供部分往年考試試題,考生可登錄學院研究生處網站下載。
六、聯系方式
聯系人:譚繼帥(參謀) 手機:13831189507座機:0311-87992123(地);0221-92123(軍)
E-mail:tanjishuai@126.com 通信地址:河北省石家莊市和平西路97號研究生招生辦公室(050003)
招生專業目錄
專業代碼、名稱及研究方向
導師
專業綜合(面試)
數學(筆試)
080200機械工程
01機械性能檢測與診斷
張英堂
測試技術與信號處理
矩陣理論
02地面運載平臺維修理論與技術
張培林
狀態監測與智能診斷技術
03機械振動與沖擊防護
白鴻柏
振動理論
04機電液集成系統控制技術
何忠波
車輛工程
05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
倪新華
斷裂力學
080300光學工程
01軍用光電系統設計與應用
劉秉琦
陳志斌
應用光學、物理光學、光電測試技術
矩陣理論
02激光技術
沈學舉
激光原理及應用
03光學信息安全
光學信息技術原理與應用、光學信息安全
04微納光學
汪岳峰
光電子技術
080402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
01測試性設計與分析
黃考利
測試技術
矩陣理論
02精密儀器與微系統
王廣龍
03裝備狀態監測與故障預測
李洪儒
測試與診斷技術
矩陣理論或應用數理統計
04網絡安全技術
王 韜
計算機網絡
081100控制科學與工程
01裝備測試與故障診斷
尚朝軒
測試與診斷
矩陣理論或應用數理統計
02火力與指揮控制理論及應用
全厚德
孫世宇
數字信號處理
矩陣理論
03武器系統建模與仿真
朱元昌
系統仿真
04電子裝備自動測試、故障診斷及可靠性
蔡金燕
測試與診斷
05目標識別與信息處理技術
王春平
圖像工程
06精確制導理論與技術
楊鎖昌
精確制導、控制與仿真技術
07無人機數據鏈抗干擾技術
陳自力
線性系統理論、數字信號處理
08目標探測與識別
馬彥恒
數字信號處理、現代控制理論
09飛行器控制
齊曉慧
線性系統理論
10無人機協同控制
李小民
現代飛行控制理論、導航控制技術
11無人機信息處理與傳輸技術
王長龍
數字信號處理
12非線性系統的穩定性與控制
徐 瑞
動力系統的穩定性理論
082600兵器科學與技術
01裝備輕量化技術
鄭 堅
火炮與自動武器原理、材料學
應用數理統計
02兵器試驗理論與技術
秦俊奇
火炮專業相關理論
矩陣理論
03裝備維修理論與技術
陶鳳和
火炮與自動武器原理、現代機械測試技術
04兵器性能檢測與診斷技術
房立清
機械裝備故障診斷與預測、武器系統裝備知識
應用數理統計
馮廣斌
火炮與自動武器原理、工程信號處理、現代機械測試技術
矩陣理論
05兵器結構動力學理論與應用
王瑞林
槍炮設計原理、振動理論、電磁場理論
06武器系統仿真與虛擬樣機技術
馬吉勝
振動理論、動力學仿真
07彈道學理論及應用
宋衛東
彈道學理論、制導理論與技術
08彈道修正理論與技術
彈道學、自動控制與導彈設計理論
矩陣理論或應用數理統計
09兵器性能檢測與故障診斷
唐力偉
振動理論
10兵器新材料技術
王建江
材料學
應用數理統計
11彈藥系統設計與試驗評估
高欣寶
系統仿真技術及其在信息化彈藥工程中的應用
矩陣理論
羅興柏
爆炸及其防護技術在彈藥保障中的應用
12彈藥保障與安全技術
安振濤
炸藥理論、彈藥保障及安全風險評估
穆希輝
彈藥保障
矩陣理論或應用數理統計
13信息感知與控制技術
齊杏林
彈藥引信論證、設計、試驗及評估理論與技術
14防護材料與特種能源技術
杜仕國
防護材料與特種能源技術及其在彈藥工程中的應用
矩陣理論
15電磁發射理論與技術
雷 彬
電磁場理論、測試技術
16武器系統建模與仿真
蘇群星
武器系統仿真與模擬器設計
17紅外圖像末制導技術
高 敏
彈道學、自動控制與導彈設計理論
矩陣理論或應用數理統計
18裝備維修保障理論與技術
賈希勝
石 全
康建設
趙建民
可靠性、維修性、維修工程
應用數理統計
朱小冬
可靠性、維修性、維修工程、建模與仿真
矩陣理論或應用數理統計
19裝備維修性理論與應用
郝建平
可靠性、維修性、維修工程、虛擬仿真
20電磁防護理論與技術
劉尚合
魏光輝
電磁場理論、微波與天線
矩陣理論
王慶國
大學物理、有機化學、固體物理、電磁場理論
譚志良
電子技術基礎、通信原理、微波與天線
21脈沖電磁場測試技術
朱長青
電路分析、電磁場理論和微波技術、數電模電
110900軍事裝備學
01裝備保障信息化
盧 昱
網絡信息安全保障
軍事運籌學
02裝備保障理論與應用
石 全
軍事裝備學、戰役基本理論
應用數理統計或軍事運籌學
于永利
可靠性、維修性、維修工程、建模與仿真
軍事運籌學
柏彥奇
高 崎
無
(f0003)《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信息與管理工程版)》征稿啟事 無
科技信息
(i0001)《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信息與管理工程版)》第34卷(2012)總目次 無
學術論文
(667)開溝鋪管機自動導航系統設計與試驗 偉利國 胡小安 王麗麗
(671)基于虛擬樣機的減振器阻尼特性仿真與調試 張杰 諶文思 李伯華 毛利劍 胡三寶
(675)混合數據模型在建筑物三維建模中的應用 王育堅 許承福 劉立平
(680)基于進程核心的網絡仿真建模及統計分析 李清平
(684)一個分布式可信中心的門限盲簽名方案 胡建軍
(687)凹版印刷電雕網點自動檢測系統研究與設計 孟艷敏
(690)基于evm矩陣求解關鍵路徑的方法 林銘德 戴一璟
(695)基于floyd算法的校園最短路徑問題分析與實現 嚴曉鳳 陸濟湘 唐雙平
(699)基于本體的移動商務信息檢索 毛一梅
(704)城市應急平臺地名查詢方法研究 張郁 王敘泉
(708)柴油機添藍供給系統試驗研究平臺設計及應用 顏伏伍 芮鵬飛 劉傳寶 胡杰
(712)大功率智能充電機的設計 羅冰洋 徐文靜 劉思寧 莫易敏
(715)基于空間擴散模型的重金屬污染源位置的研究 方璽 葛權耕 何朗
(719)外轉子諧波電機的研究與分析 吳應軍 喬維高 蹇林旎
(723)一類負系數解析函數族的子族 李小飛 朱志鋒 王今朝
(726)基于克隆選擇的免疫算法研究 周金龍 王仲君
(729)網格環境下汽車營銷資源配置及其效率評估 王虎 張建友 李冰
(733)基于危機周期理論的應急管理技術創新體系 馮艷飛 黃宏純
(737)新時期下我國經濟增長傳導路徑的實證研究 張泉樂
(742)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運輸型物流企業競爭力研究 劉丹 陳麗芳
(746)名人微博的影響力評價指標研究 劉雁妮 賀和平 彭文莎
(751)基于arcgis的三維輔助規劃設計 龔珍 吳浩 黎華
(754)個人所得稅和企業所得稅的一體化研究 徐進 楊雙
(759)艦船維修經費投向的群決策分析 李璐 張亞迪 彭志高
(763)上市公司社會責任績效影響因素實證研究 陳曉芳 孔繁國
(767)基于garch模型的證券市場風險的var度量 程淑芳 陳盛雙
(772)校園一卡通資金的財務核算與核對問題研究 龔林紅
(776)基于粗糙集的空管安全風險預警指標優選 楊智 羅帆
(781)b2b市場中基于mediator調節的雙邊協商模型 庫洪鋒 吳清烈
(785)動態產品供應鏈績效及其驅動因素結構分析 劉進
(789)廈
市住宅地價預警研究 孫宇 葉青
(793)廈門市地價時空動態變化分析與研究 袁琳 葉青
論文關鍵詞:并紗機,控制結構,參數化設計
1.引言
FA702并紗機用于將棉、毛、絹、化纖等寶塔筒子單紗及細紗管紗并成股紗供捻線用,外形最長尺寸達13.670米,排布的零部件很多,如需更改總體的尺寸,如按照常規的設計方法,需更改細節的零件參數,再重新調整裝配約束,這樣耗時且很容易出錯。
UGNX/WAVE技術使設計者將驅動設計結構中最重要的總體設計參數建立在具有相關性的控制結構中,僅用幾個設計變量表達式就可以控制設計的總體結構、尺寸,修改關鍵設計參數及表達式,可使整個零部件自動更新。因此,在這一設計過程中,設計員只需對關鍵部件的關鍵參數進行修改就可以得到正確的設計結構和數據。
2.FA702并紗機的結構和特點
(1)結構特點:
設計新穎,結構合理,車速高,噪音低,操作方便。整機為兩面車,分離傳動,易于調整。筒錠為雙支撐形式,運轉平穩,適應高速生產。
(2)結構簡介
本機由以下部分組成:車頭傳動,機架,卷繞,斷頭自停,托盤,車尾傳動,供紗架與張力裝置等部分組成。
(3)主要機構
1)卷繞機構2)防疊裝置3)斷頭自停機構
(4)總體布置
圖1FA702并紗機的總體布置圖
3.UGNX/WAVE技術
(1)UGNX/WAVE基礎知識
WAVE是一種實現產品裝配的各組件間關聯建模的技術,采用關聯性復制幾何體方法來控制總體裝配結構,從而保證整個裝配和零部件的參數關聯性,最適合于復雜產品的幾何界面相關性、產品系列化和變型產品的快速設計。
總體設計可以嚴格控制子系統和零部件的關鍵尺寸與形狀,而無需考慮細節設計;而子系統和零部件的細節設計對總體設計沒有影響,并無權改變總體設計的關鍵尺寸。因此,當總體設計的關鍵尺寸修改后,子系統和零部件的設計自動更新,從而避免了零部件的重復設計的浪費,使得后續零部件的細節設計得到到有效的管理和再利用,大大縮短了產品的開發周期。
(2)基本概念
1)控制結構:傳遞產品全局性的參數、外形、基準位置等約束條件至零件進行詳細設計的樹狀結構。
2)起始部件:包含零件詳細設計所必需的各種約束條件的Ugpart文件。對于不同零件所需的不同約束條件,通過CopyGeometrytoPart來包含不同的約束條件,可以通過引用集的區分不同的幾何體。
3)連接零件:產品結構樹和控制結構樹發生關聯的UGPart文件,在其中進行詳細設計,使其成為產品結構樹中的零件或部件。
4.WAVE應用在FA702并紗機設計的實例
(1)確定FA702并紗機設計的總體控制參數及子系統的設計控制參數
總體控制參數:并紗機的總長、總寬及總高,各子系統的位置及總體形狀,子系統的總體布置、形狀參數,建立用于控制系統的主參數。
(2)建立并紗機的控制結構
確定完控制參數之后,應先建立總體裝配結構的樹形結構,協調所有子系統之間的幾何關系和位置關系。樹形結構以每個功能部件族作為子節點,父節點與子節點之間的幾何關系及各節點之間的位置關系則由相關幾何參數和位置參數來確定。
圖2FA702并紗機的總體控制結構
圖3FA702并紗機的總體控制結構裝配樹
(3)建立并紗機子系統的控制結構
同上,建立子系統的控制結構,如車尾傳動的控制結構
圖4FA702并紗機的車尾傳動部分控制結構
(4)零件細節設計
根據建立的子系統控制結構,再分解到進一步的子零件控制組件,建立起始部件,進而建立連接部件,在連接部件中進行零部件的細節設計。
(5)產品裝配
完成整個零部件模型詳細設計后,使用UGNX的裝配功能將零部件進行裝配,生成產品裝配??梢酝ㄟ^調整主參數來驅動整個模型,在控制結構的管理和控制下,設計整個產品開發形成一個有機整體。圖5為完成的FA702裝配圖。
圖5FA702并紗機的裝配模型
5結束語
WAVE技術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工作平臺,總體參數的定義與應用完全可以用控制結構來實現,當上一級參數發生改變時,下一級參數也會發生改變更新,一旦總體參數發生改變,零部件的控制幾何體自動更新,這樣既保證了整體裝配結構的一致性,又使得設計效率大大提高。
參考文獻
1 美]Unigraphics Solution Inc.UG WAVE產品設計技術培訓教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杜,2002·
2 李維,李志超.應用UGNX進行吸塵器的并行設計[J] .現代制造工程,2005-50-52 (8) .
[論文摘要]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高速發展,傳統的制造業開始了根本性變革,工業發達國家投入巨資,對現代制造技術進行研究開發,提出了全新的制造模式。在現代制造系統中,數控技術是關鍵技術。
一、國內外數控系統發展概況
目前,數控技術正在發生根本性變革,由專用型封閉式開環控制模式向通用型開放式實時動態全閉環控制模式發展。在集成化基礎上,數控系統實現了超薄型、超小型化;在智能化基礎上,綜合了計算機、多媒體、模糊控制、神經網絡等多學科技術,數控系統實現了高速、高精、高效控制,加工過程中可以自動修正、調節與補償各項參數,實現了在線診斷和智能化故障處理;在網絡化基礎上,CAD/CAM與數控系統集成為一體,機床聯網,實現了中央集中控制的群控加工。長期以來,我國的數控系統為傳統的封閉式體系結構,CNC只能作為非智能的機床運動控制器。加工過程變量根據經驗以固定參數形式事先設定,加工程序在實際加工前用手工方式或通過CAD/CAM及自動編程系統進行編制。CAD/CAM和CNC之間沒有反饋控制環節,整個制造過程中CNC只是一個封閉式的開環執行機構。在復雜環境以及多變條件下,加工過程中的刀具組合、工件材料、主軸轉速、進給速率、刀具軌跡、切削深度、步長、加工余量等加工參數,無法在現場環境下根據外部干擾和隨機因素實時動態調整,更無法通過反饋控制環節隨機修正CAD/CAM中的設定量,因而影響CNC的工作效率和產品加工質量。由此可見,傳統CNC系統的這種固定程序控制模式和封閉式體系結構,限制了CNC向多變量智能化控制發展,已不適應日益復雜的制造過程,因此,對數控技術實行變革勢在必行。
二、數控技術發展趨勢
(一)性能發展方向
(1)高速高精高效化。速度、精度和效率是機械制造技術的關鍵性能指標。由于采用了高速CPU芯片、RISC芯片、多CPU控制系統以及帶高分辨率絕對式檢測元件的交流數字伺服系統,同時采取了改善機床動態、靜態特性等有效措施,機床的高速高精高效化已大大提高。(2)柔性化。包含兩方面:數控系統本身的柔性,數控系統采用模塊化設計,功能覆蓋面大,可裁剪性強,便于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群控系統的柔性,同一群控系統能依據不同生產流程的要求,使物料流和信息流自動進行動態調整,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群控系統的效能。(3)工藝復合性和多軸化。以減少工序、輔助時間為主要目的的一種復合加工,正朝著多軸、多系列控制功能方向發展。數控機床的工藝復合化是指工件在一臺機床上一次裝夾后,通過自動換刀、旋轉主軸頭或轉臺等各種措施,完成多工序、多表面的復合加工。數控技術軸,西門子880系統控制軸數可達24軸。(4)實時智能化。而人工智能則試圖用計算模型實現人類的各種智能行為。
(二)功能發展方向
(1)用戶界面圖形化。用戶界面是數控系統與使用者之間的對話接口。由于不同用戶對界面的要求不同,因而開發用戶界面的工作量極大,用戶界面成為計算機軟件研制中最困難的部分之一。圖形用戶界面極大地方便了非專業用戶的使用,人們可以通過窗口和菜單進行操作,便于藍圖編程和快速編程、三維彩色立體動態圖形顯示、圖形模擬、圖形動態跟蹤和仿真、不同方向的視圖和局部顯示比例縮放功能的實現。(2)科學計算可視化??茖W計算可視化可用于高效處理數據和解釋數據,使信息交流不再局限于用文字和語言表達,而可以直接使用圖形、圖像、動畫等可視信息??梢暬夹g與虛擬環境技術相結合,進一步拓寬了應用領域,如無圖紙設計、虛擬樣機技術等,這對縮短產品設計周期、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產品成本具有重要意義。(3)多媒體技術應用。多媒體技術集計算機、聲像和通信技術于一體,使計算機具有綜合處理聲音、文字、圖像和視頻信息的能力。在數控技術領域,應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做到信息處理綜合化、智能化,在實時監控系統和生產現場設備的故障診斷、生產過程參數監測等方面有著重大的應用價值。超級秘書網
(三)體系結構的發展
(1)集成化。采用高度集成化CPU、RISC芯片和大規模可編程集成電路FPGA、EPLD、CPLD以及專用集成電路ASIC芯片,可提高數控系統的集成度和軟硬件運行速度。應用FPD平板顯示技術,可提高顯示器性能。平板顯示器具有科技含量高、重量輕、體積小、功耗低、便于攜帶等優點,可實現超大尺寸顯示,成為和CRT抗衡的新興顯示技術,是21世紀顯示技術的主流。應用先進封裝和互連技術,將半導體和表面安裝技術融為一體。通過提高集成電路密度、減少互連長度和數量來降低產品價格,改進性能,減小組件尺寸,提高系統的可靠性。(2)模塊化。硬件模塊化易于實現數控系統的集成化和標準化。根據不同的功能需求,將基本模塊,如CPU、存儲器、位置伺服、PLC、輸入輸出接口、通訊等模塊,作成標準的系列化產品,通過積木方式進行功能裁剪和模塊數量的增減,構成不同檔次的數控系統。(3)網絡化。機床聯網可進行遠程控制和無人化操作。通過機床聯網,可在任何一臺機床上對其它機床進行編程、設定、操作、運行,不同機床的畫面可同時顯示在每一臺機床的屏幕上。(4)通用型開放式閉環控制模式。由于制造過程是一個具有多變量控制和加工工藝綜合作用的復雜過程,包含諸如加工尺寸、形狀、振動、噪聲、溫度和熱變形等各種變化因素,因此,要實現加工過程的多目標優化,必須采用多變量的閉環控制,在實時加工過程中動態調整加工過程變量。加工過程中采用開放式通用型實時動態全閉環控制模式,易于將計算機實時智能技術、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CAD/CAM、伺服控制、自適應控制、動態數據管理及動態刀具補償、動態仿真等高新技術融于一體,構成嚴密的制造過程閉環控制體系,從而實現集成化、智能化、網絡化。
三、智能化新一代PCNC數控系統
當前開發研究適應于復雜制造過程的、具有閉環控制體系結構的、智能化新一代PCNC數控系統已成為可能。智能化新一代PCNC數控系統將計算機智能技術、網絡技術、CAD/CAM、伺服控制、自適應控制、動態數據管理及動態刀具補償、動態仿真等高新技術融于一體,形成嚴密的制造過程閉環控制體系。
參考文獻:
[1]電動機降壓起動器的選擇與分析,凌浩,2000.12vol.20P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