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2 17:41:0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學校類教育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小編也結合以往的經驗,給大家講解基礎教育論文能順利發表的技巧,老師朋友們要根據
教育論文的專業方向和所屬分類,選擇相應的期刊,并且對期刊有個全面綜合的了解,一定要保障期刊的正規性,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查詢,如果作者忙于工作沒有時間,那么可以直接將需求告知我們的老師,他們會幫助您選擇。
大家發表基礎教育論文,選擇靠譜的機構是比較重要的,要多方面的考評,了解其口碑,規模,以及相關資質,像月期刊網就是大家的首選機構,可以與您簽訂正式合同,幫助您完成基礎論文期刊選擇,投稿等工作,還會按照編輯或者相關審核專家意見,修改基礎教育論文文稿,達到發表規范及要求。
最后小編在這里也給大家推薦基礎教育論文能投稿的刊物:
xxx同志熱愛教育事業,有良好的師德修養,治學嚴謹,作風扎實;勇于探索,成果顯著。從教以來,她一直擔任初中地理教學和班主任工作,成長為學校的骨干教師、地理學科帶頭人、德育楷模,在三尺講臺上干出了可喜成績,曾連續十五年被學校評為“優秀教師”或“模范班主任”;在近十年教職工年度考核中,她先后4次獲得“良好”等次、6次獲得“優秀”等次; XX年,在全縣初中八年級統考中,她任課的七個班級學生地理成績名列全縣第一;XX年全縣初中畢業會考,她任課的四個班級學生地理課人均成績高出全縣人均分4.3分,及格率高出全縣平均及格率20.87個百分點,兩項類比積分高出縣均線25.17分,居全縣第二名;同年,她任課的八年級三個班級,學生地理成績類比積分高出學校級均值11.5分;XX年5月,在全縣初中抽考,她在主攻九年級畢業班的情況下,所帶的八年級地理學科以遙遙領先的成績名列全縣第一名。XX年全縣初中畢業會考榮獲地理學科全縣第一名。
業精于勤,為人師表
xxx老師能長期自覺堅持政治理論學習,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不斷加強業務進修,教育理念新,教學思想成熟。勤懇務實,樂于探索,模范履行教師職責;嚴謹執教,科學育人,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為人真誠正直,謙和平易,深得同行的尊敬和學生的信賴,也贏得了社會的廣泛好評。
心理學教育論文2300字(一):淺析教育心理學在高校教學管理中的有效實施論文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日益提升,我國的高校教育事業也突飛猛進。為了確保教育的高效性,教育心理學越來越多的在各高校范圍內實施,根據這些實踐的總結,教育心理學的理論基礎也在不斷的深化與發展。教育心理學在高校教育管理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它有利于高校教學管理工作的開展,能夠提升高校學生對自身心理情況的認知,進一步提升高校學生的心理素質,有效促進學校教書育人的基本目的達成,為社會輸送人才,能夠為社會的穩定與發展做出貢獻。
關鍵詞:教育心理學;高校教學管理;有效實施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20)-16-377
首先教育心理學包含了教育學與心理學等多方面的學科知識,其主要研究的內容有學生的心理特征、老師的心理特征等。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成果使得其必須要經過大量的實踐反饋才能得到發展,只有經過反復實踐,綜合實踐表明其應用方法能夠使學生的學習情況得到改善、老師的綜合教育能力得到提升,能夠使得學生與教師步伐一致,才能進一步的對該應用進行深入挖掘與發展。
一、高校教學管理中教育心理學的重要性
1.當代大學生性格特點
現代社會中,由于我國對職業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以及普職分流愈近等原因,高校學校在招生時對學生的要求越來越低,招生的人數也在不斷的擴大。學生數量的增加與質量的參差不齊嚴重影響了高校學校的教育質量?,F代高校學校中,高校學生大部分年輕處于16-18歲之間,思想、心理、身體都處于發育的重要時期,不能有效對所接觸到的外界信息進行辨別,容易被各種不良的信息誤導,從而產生思想、心理等方面發育的偏差。高校學校的學生大部分都是城市或者農村中的獨生子女,大部分高校學生均屬于留守兒童,或者家庭方面存在缺陷。由于家庭教育的不足與年齡較小,其專業也剛剛處于初中畢業階段,高校學生的學習習慣并沒有得到很好養成,自覺性也相對較弱。在高校學校廣撒網的過程中,招收到的學生的個性差異會非常大,部分的學生性格特別任性,部分學生比較自卑,心理上較為脆弱,二者在生活與學習上等各方面的行為習慣并不相同,很容易產生沖突,激化矛盾。大部分的高校生都會存在自己是被淘汰的思想,認為自己很差勁,因此,對待學習時,他們更多是的一種缺乏自信的、消極的態度,在這種態度的影響下,這部分學生不能夠克服學習中的困難,在學校中得過且過的生活,只希望能拿到畢業證。因此,高校學校的教師需要更為強大的心理素質與教育綜合素養,在面對性格差異較大、學習能力差異較大、學習興趣差異較大等學生時,能夠對其有更好的教育方式,從而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與習慣、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1]。
2.教育心理學在高校教學管理中的重要性
在進行多方的實踐與研究后,本人發現現目前教育心理學在高校教學管理中并沒有得到很高的重視與應用。教育心理學綜合了教育學與心理學等多方面的知識,可以對高校學生學習與生活中遇到的多種問題進行引導解決,也可以對教師的教學心理與教學方法進行指導與幫助。教育心理學在高校教育過程中有著重要作用,能夠提高高校學校學生的整體素質,能夠提升學生對于學習與生活的主動性,也能夠使高校學生更好的適應高校學校的學習生活節奏,還能使高校學校的教學管理順利更加順利的進行。
二、現代高校在教育心理學工作方面的問題
1.高校對教育心理學工作重視度
針對高校學校的管理層及老師而言,高校學校的管理層及老師沒有意識到教育心理學的重要性,部分管理層及老師認為高校學校的主要教學任務是培養學生在實踐動手操作等方面的技術與能力,而不是對學生在心理方面的引導,這些管理層及老師忽略了學生的心理健康對學生成人成才的重要作用,只有學生在心理方面健康,學生未來的學習與生活才能更加順利[2]。
2.高校在教育心理學工作開展中資金投入及師資力量
針對高校學校而言,部分高校學校沒有資本對教育心理學進行建設,這里的資本包括資金成本以及師資力量,部分學校沒有足夠的資本開設教育心理學課程,也沒有專業的教育心理學課題研究的團隊。如果心理教育老師專業素質不足,也不能對高校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3]。
三、推進高校學校教育心理學工作流程
1.重視教育心理學工作開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高校學校需要進一步重視教育心理學工作,推動學校教育心理學工作的進行。在教育心理學的開展過程中,需要注重教師與學生的溝通。高校學生大多數心理比較敏感,教師應該更加關注其生活與心理的健康,并且尊重學生,信任學生,真正的為學生負責。當學生感受到教師真誠的關懷,學生才會更加信任教師,師生溝通才能更加深入與有效。例如:某性格較為自卑的學生考試成績差,在與其進行溝通時,需要語氣更為委婉地指出其不足,并告訴學生,老師相信他能夠有進步。
2.組建專業的心理健康團隊
高校應該組織專業的心理健康團隊,引進優質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師資力量。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過開設心理健康活動課、設置心理咨詢室等方式進行,需要注意的是,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隱私,心理咨詢室的位置可稍僻靜,學生咨詢的心理問題應該進行保密[4]。
教育心理學在高校教學管理中有著重要的作用,高校學校應該加強其在教學理念方面的重視,也應該在教學過程中得到實際的應用。高校學校應該對心理教學有更為專業、更為正規的實踐行投入,培養更多專業素質能力高、心理素質強大的、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心理學教育畢業論文范文模板(二):從心理學分析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現狀論文
摘要:當前中學生壓力不斷增大,有生活壓力、學習壓力,等等。由于壓力而產生的各種心理問題也不斷產生,這些心理問題嚴重影響初中生們的身心健康發展,甚至對他們的正常生活都有影響。在這樣的狀況下,我們應該多多注意初中生們的心理健康發展,及時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以此保證學生們的健康心理。本文以此為探究內容,探究初中生心理健康現狀,并提出科學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心理學初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生正是學業轉向繁忙的過渡階段,他們的心智開始成熟,也能夠接觸到更多的事物,在這樣的前提下,他們的心理變化是很敏感的。而家長、教師看到了當前的社會壓力,所以將孩子從小培養成才的心情十分強烈,但是這樣無形之中容易給初中生們造成負擔,往往容易出現逆反心理,沒辦法與教師或家長好好溝通。因此,教師應該多注意學生們的心理健康變化,結合實際情況,利用心理學科學、及時地解決他們的心理問題。[1]
一、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現狀
1.教育觀念落后
當前的初中生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在中考中考出一個好成績、升入一個好高中,最后在高考中大放異彩。這樣以成績為標尺的狀況已經屢見不爽。在這種思想下,學校將初中生們的大部分非統考科目課程全部壓縮用來學習統考科,非考試科目遭到擠壓。可想而知,在這樣的傳統的教育觀念下,大部分學校是不會拿出時間來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而且根據調查顯示,有很多學校甚至根本沒有開這門課。因此,重視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經刻不容緩。[2]
2.教師能力不夠專業
心理健康疏導可以是班主任或者是其他老師來進行,但是這不意味著心理健康教育的專業性不強,正相反,它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需要教學人員具備一定的心理學素質以及優秀的理論知識,并且從事過相關訓練。盡管很多地方已經開展了心理健康教育,但是就實際從教人員來看,很多往往是雜拼的教師,并不具備專業水平。也就是說,在不懂心理輔導策略和技巧的情況下,效果往往不明顯。很多地區為此開展了心理教師培訓班,但是由于教師們的不重視,再加上人數限制等次要因素,導致培訓效果并不理想。
3.教育的模式化
雖然很多學校已經開設了心理健康課程,但是教師大多在課程設計上照本宣科,沒有對學生們的具體心理狀況進行分析,無序化十分嚴重。不僅如此,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化還表現在:很多教師名義上是開心理健康輔導課程,但是往往草草講幾句就將時間劃為自習或是統考科授課;雖然很多班級開設了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但是大多是流于形式,僅僅是為了應付上級的檢查而進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沒有深入到個體,教師只是將可能的情況告誡學生,但是沒有對學生進行單獨的交流,導致學生們只能自己胡亂分析自己的心理問題,畢竟初中生思維能力有限,很容易自己走入誤區,使心理問題更加嚴重。[3]
二、從心理學分析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對策
1.提高心理學教師的自身素質,提高其實踐能力
上面提到,師資力量是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順利進行的關鍵。學校要在教師資源配置方面慎重對待,采用專業的人才來進行授課。對于心理教師,教師還可以采用統一培訓的方式,讓他們達到既能提高初中生對自身的認知了解,使他們能主動發現問題并尋求幫助;又能進行合理的團體和個人輔導,在兩種維度下自由切換的能力。當然,非本節課目的老師也可以進行培訓,防止有學生找其傾訴時不能給出正確的建議,要及時疏導,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心理學教師還應該具備實踐能力。教師要實際地解決學生們的心理問題,做出及時疏導,以便更好地幫助學生們。教師要多與學生們交流,要在實際的校園生活中觀察他們,深入了解學生們出現的心理問題。在與學生們的相處中應該敞開心扉,爭取達到亦師亦友的關系,這樣才能更加方便地看到學生們內心的問題,讓他們在潛移默化中更好地接受心理學的知識。
2.更新對學生的教育觀念,從根源上解決問題
雖然教育部號召學校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但是,在傳統教育觀念和錯誤認知下,開展過程并不順利。很多學校認為,只要抓好應試教育下的初中生成績發展,管理好學生的紀律和升學率就好,至于心理健康問題的輔導根本不在學校負責的范圍內,而且教師與學校也沒有專業的能力去解決問題。
但是,教師應該清楚地認識到,學生們大多數的心理健康出現問題,其根源就是學校過分重視升學率、忽視了學生天性發展的結果。要想讓孩子將更多的精力與能力投入到學習當中,就要及時地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解決他們精神上的痛苦,而后調動他們在學習上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樣才能讓他們健康地發展。因此,學校領導與教師的教育觀念對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解決學生心理問題起著決定性的因素。
3.號召家長的共同參與,給學生良好的心理發展環境
新課程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校要發展、要生存必須有一批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同樣未來的教師要生存要發展必須具有過硬的本領。在校長的指導下,我積極參與以人為本的校本教研計劃,匯同教導處和教科室人員一起組織新型的教學研究活動,通過集體備課-上課-聽課-研討這樣的案例分析,讓更多的教師參與到教學研討活動中來,增強了教研活動的實效性,提高了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我貫徹上級的有關教師培訓精神,能認真布置,及時宣傳,使廣大教師能及時領會,并能通過校培、自培、應用達到熟練掌握運用于教學,服務教學,讓教學受益,學生受益。
二、用活到老學到老的心去充實自己。
不滿足現狀,積極參加各類進修,不斷提升自身業務能力。我學習運用網絡資源優化課堂教學,學習制作課件,豐富課堂教學。本學期,我認真學習了新課程改革精神,積極撰寫教學論文,參與課題研究?,F在正著手積累課題材料,做個細心的人,記錄下教學中的點點滴滴。
三、用一顆熱愛教育的心去抓好語文教學工作。
熱愛教育教學工作是教師的天職。我是屬于熱愛教學工作的那種教師,我深愛著我的學生。在語文教學中,我竭力做到上好每一堂課;盡力關心和愛護每一位學生。本學期我服從學校安排,代九(2)班語文兼任班主任。面對即將面臨中考的學生,我千方百計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方法,比較圓滿地完成了教育教學任務。
四、用一顆勇于創新的心去對待學校工作。
1、常規教學工作。本學期組織了兩次常規教學檢查,參加了由教育局組織的送教下鄉活動。
2007年是“十五”繼續教育進入全面發展的一年,也是落實北京市和通州區教委“十五”繼續教育工作意見的關鍵一年。這一年,我們緊緊抓住有利時機,積極開展各級各類的培訓,教師培訓工作抓出成績、抓出實效,進一步推動了我區教師教育工作跨入新的發展時期。下面將2007年教學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抓好全區參訓教師的教學及教學組織工作
(一)、非學歷教育
1.啟動《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公共必修課培訓
2007年根據市區教委關于啟動公共必修課意見,我區組織了《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培訓。由我校教育理論組教師承擔面授、組織輔導工作。扎實、有效地做好《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培訓,通過講授、發放材料、錄制軟盤等形式,完成全區7218人的培訓任務。通過培訓進一步提高了教師對職業道德的認識和師德水平有了進一步的提高。
2.繼續教育面授專題培訓
為了提高中小學各學科教師的專業知識和教學能力,我們組織全區4209人參加學科面授專題培訓。培訓學科小學有語文、數學、科學教育、美術、體育;中學有數學、歷史、地理、美術、體育、政治等,通過請專家、教授、特級教師、名師講學,使教師對學科前沿知識、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有了深刻的認識,對教育教學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
3.信息技術應用培訓
全區中小學教師共有800人報名參加培訓,通過學習,參訓教師的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并較好地應用所學知識制作教學課件等。
4.新課程改革培訓
高中政治教師新課程培訓班。共40人參加培訓。培訓目標:幫助高中政治教師深入理解高中政治課新課程標準,把握新課標的理念、結構和內容,從而提高了高中教師實施新課標的教學能力和水平,為實施新課標、新教材做好師資準備工作。
中學政治骨干教師新課程理論與實踐研究研修班。聘請首都師范大學胡玉順教授到我區擔任本班指導教師。培訓目標是新課程下教師角色轉換的理論與實踐的探討。
中學地理骨干教師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方法研究研修班。聘請區級教研員和教改實驗區有經驗的教師承擔培訓任務,采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在進行理論學習的同時,帶領學員到基層中學開展聽課、評課等教研活動,收到了良好的培訓效果。
區級骨干教師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研修班。共120名骨干教師參加,學習時間為80學時。通過對網絡技術的學習,參訓教師搜集信息、分析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和制作課件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5.繼續教育專管員、信息員培訓
共160名學員參加了培訓。全區幼兒園、中小學、中等職業學校各單位信息員、專管員經過培訓,加強了繼續教育檔案管理的規范化和系統化。
6.區級骨干教師培訓
本學年主要對區校骨干教師進行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培訓:共502人參加培訓。對骨干教師進行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培訓,進一步提高了骨干教師師德水平。并組織骨干教師結合工作實踐又撰寫了師德案例,區繼教辦已經對骨干教師上交的師德案例進行篩選,并組織專人將優秀案例編輯成冊,擬出版《骨干教師師德論文集》。
7、新教師培訓。為了提高新教師的培訓質量,本學期修改了“十五”初期制定的新教師培訓計劃,更突出實效性、針對性。注重了對新教師的師德、教育教學技能、教學基本功的培訓,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全區共有261名新教師參加李培訓。
8、組織部分骨干教師參加“綠色耕耘行動計劃”的培訓:由北京教育學院組織實施的“綠色耕耘行動計劃”培訓項目,自2007年7月開始到今年年底,開展了集中培訓、跟蹤指導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培訓活動。本次培訓形式靈活多樣,內容豐富多彩,培訓效果顯著,深受學校領導和學員的歡迎。
我區共有252名學員參加了“綠色耕耘行動計劃”項目的培訓,包括:組織骨干教師利用暑期時間到教育學院參加集中培訓;教育學院教授來我區送教上門,全區150名小學英教師接受教育學院的教授、專家傳授知識;教育學院理科部李晶教授等來到了?t縣中學,聽取了校長的有關匯報,針對學校
共5頁,當前第1頁1 年青老師多、教師隊伍富有活力并有一定的教科研基礎這一有利條件,跟蹤指導活動結合學校發展,以教師反思為切入點,安排了3次講座。并確定?t縣中學為“綠色耕耘行動計劃”課題研究試驗基地。教育學院組織實施的“綠色耕耘行動計劃”通過課堂教學實錄、教育科研論文、調研報告、教學課件、個人成長案例、課堂教學設計、課堂教學技能等一系活動對推動我區新課程改革、提高中小學骨干教師教育教學和教科研能力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特別師在組織小學英語全員培訓項目上大大強化了英語教師的教學語言能力,參訓學員一致感到此次培訓收獲很大,這是發自內心的肺腑之言。在培訓結束后,教育學院組織了以區縣為單位開展得教學技能展示活動。我區代表隊經過積極準備、認真訓練,榮獲教育學院組織的“2007年京郊小學英語技能展示”活動的“教學設計獎”,獲得獎杯和獎狀。
(二)學歷教育
為提高我區教師學歷層次,拓展學科專業知識,2007年在我開辦學歷教育班16個,共有學員1276人。2006年新招學歷教育班四個,包括中文、教育學、英語本科班,小學藝術教育大專班,共計232人,錄取率在75%。研究生課程班:上半年已經結業5個班,共200人。2007年6月份新招生193人,目前已進入培訓階段。
在學歷教育方面,從總的趨勢看,參加培訓的人員是在逐年減少,重點已轉入非學歷教育,但是學歷教育的各項工作沒有放松,特別是緊緊抓住考前輔導工作,提高新生錄取率。2007年的專、本科考前輔導的應該說錄取率在70%左右。由我校教師承擔的語文、政治、英語輔導的科目,開始成績是較高的,對提高錄取率起到了較大的作用。
(四)校本培訓
1.開展《教育熱點問題研究》校本培訓教材的培訓
《教育熱點問題研究》一書是我區“十五”繼續教育自編教材,教材內容主要是突出先進教育理念的宣傳,為加強教師自身修養、更好地適應新課程改革提供幫助。此教材成為了全區教師對新課程理念的學習、理解和領悟的重要參考資料。各學校都組織教師進行了認真的自學,并完成了每人3000字以上的學習體會,全區7218人參加培訓。目前,教師通過學習撰寫的心得體會等材料已陸續上交區繼教辦,由繼教辦組織教師進行成績評定,并選出優秀文章給予榮譽獎勵。
2、抓好中小學校本培訓工作。今年6月份區教委人事科、區繼續教育辦公室對全區部分學校開展校本培訓調研。通過聽校長匯報,召開教師座談會,查閱檔案材料,交換意見等形式,較全面地掌握了各單位校本培訓情況。通過校本培訓調研,我們感到:校本培訓是“十五”繼續教育的重要培訓形式。校本培訓是受到各級領導重視,受到校長、教師歡迎的一種培訓形式,應當廣泛推行這種培訓形式。但是,校本培訓開展不均衡。表現在領導重視程度、教師的認識程度不均衡;學校硬件設施的利用率不均衡;師資隊伍不均衡等影響了部分學校較好地開展校本培訓。區教委人事科、繼教辦將調研情況上報教委后,教委認為有必要開展評選校本培訓示范校活動,帶動全區校本培訓活動的廣泛深入開展。在區教委的領導下,我們將調研與查看基層學校上報材料相結合,經過反復研究決定確定了13所中小學為校本培訓示范校,確定1所園本培訓示范園,通過幫教、幫訓、手拉手等形式,發揮優質校的教師、管理人員、設備的輻射作用,帶動一批薄弱校,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和水平,提高我區學校辦學整體水平,推動全區普教工作走上新臺階。
二、抓好學校校內的教學工作
(一)教師職業道德素質培訓
根據北京市教委《關于加強“十五”期間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校本培訓工作意見》和通州區教育委員會《關于中小學教師“十五”繼續教育校本培訓工作意見》,結合師資培訓工作特點和我校實際情況,制定了“十五”期間我校校本培訓工作意見及2007年校本培訓內容的計劃和具體安排。
今年10月學校召開教代會通過了《通州區第一教師進修學校校本培訓工作意見》《通州區第一教師進修學校論文評審條件》《通州區第一教師進修學校優秀班主任評選條件》。與會代表充分認識了學校開展校本培訓有利于提高學校教師自身政治、思想、道德素質,有利于發揮教師學習的主體作用,促進自身個性發展,有利于學校學習性組織的建設。并深深的感到開展校本培訓是全面提高我校干部教師素質提高教師培訓質量的重要條件。并決定于11月開始培訓。本年度的培訓重點:
(1)組織學習《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必修課教材,采取自學和輔導相結合的方式深入理解教材內容,并結合本職工作加強職業道德修養的提高。通過學習,教師深刻認識到,培訓者必須不斷提高素質,才能真正樹立為基層服務
共5頁,當前第2頁2的意識,才能為基層做好服務工作,才能保證培訓質量。
(2)、加強對教師現代信息技術應用的培訓,適應新課程改革和學習性社會的需要,提高教師終身學習的能力。組織40歲以下教師學習計算機基礎知識——Authorware5.0培訓50學時。并將考核與競賽結合起來,激發教師學習積極性。
(3)、強化教師教科研意識,提高教師教科研能力和水平。開展專題論壇活動,主題是:“繼續教育培訓內容,培訓模式,管理服務觀念、手段、方法的探究”。在全校教師、教學管理人員中廣泛開展“以師資培訓為中心”,更新教育觀念、管理服務觀念的研討活動,創造一個優質教學、優質管理、優質服務的進校形象。結合教師專業化和學校長遠發展的需要,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培訓科研型的教師隊伍,以促進學校可持續發展。
(4)校本培訓管理
學校校長是校本培訓的第一責任人,建立校本培訓領導小組,校長任組長,主管教學校長、主管教職工思想政治工作副校級干部任副組長,由師資培訓科研辦公室具體組織管理工作。學校為每位參訓教師建立檔案(一人一檔),記入繼續教育學分。并與評優、評先、晉職等掛鉤。
(二)、培訓者培訓。
為把我校建設學習性組織,提高教師整體素質,學校組織起草了《通州區第一教師進修學校校本培訓工作意見》,組織全體教師參加師德培訓、計算機應用培訓、繼續教育科研課題論壇活動。教師積極性較高,學習興趣較濃,效果明顯。同時組織教師參與市區組織的各項培訓。
1、北京教師培訓中心組織的各學科培訓者培訓:
2、計算機教師參加因特未來教育培訓和信息技術學科教學整合的培訓;
3、推薦教師參加英語全國骨干教師、普通話新大綱、初中政治和語文骨干教師培訓;
4、組織小學教師參加北京市小學數學、語文學科新課程課堂教學研討活動等。
5、推薦和組織政治、地理、英語、化學、物理教師參加北京教育學院組織的“綠色耕耘行動計劃”的培訓,我校教師普遍反映受益匪淺,對提高培訓者素質起了重要的作用。
通過培訓,拓展了培訓者的學科知識面,在教育教學能力和水平方面也有較大提高,為更好的開展我區教師培訓奠定良好的師資基矗
(三)教育科學研究
1、根據《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必修課”的教學反愧優秀案例評癬學分反饋等項培訓工作,組織編寫了區骨干教師《師德案例選編》。
2、組織教師進行“教育熱點問題研究”一書學習體會的評定學分工作,并將優秀論文編輯成冊。
3、強化研究意識,開展研修活動。學科教師圍繞“繼續教育培訓內容、培訓模式探究”的主題,結合教學實際開展專題研究。本學年末,根據研究情況教師、教學管理人員撰寫論文,學校組織論文評審,評選論文等級,學校給予獎勵,并召開學年度繼續教育教學、管理論壇會,組織編寫“十五”繼續教育論文集。
4、開展繼續教育論壇活動。本學期論壇的主題是:“繼續教育培訓內容,培訓模式,管理服務觀念、手段、方法的探究”。在全校教師、教學管理人員中廣泛開展“以師資培訓為中心”,更新教育觀念、管理服務觀念的研討活動,學期末共征集教育教學及教育教學管理論文25篇,評出一、二等獎,中獎率占50%。為創造一個優質教學、優質管理、優質服務的進校形象奠定了良好的基矗
5、堅持校內外調研制度。教師深入教學第一線,開展聽課、評課、教學研究、專題研討等活動,其中本學期教師聽課共計380節,人均達到了20節。把繼續教育的教研、教學活動著眼點放在適應教師新課程需要、為基層教學服務上,深受基層中小學的歡迎。
6、發揮教學指導組作用。本學期教學指導組的任務:
組織新教師學科專業培訓的開課匯報。共有13位教師講述了本人授課的教學設計思路,會上大家暢所欲言,并就熱點問題,難點問題進行了充分的討論。與會的教師深深感到:這種開課匯報形式好,教師間相互取長補短,有利于本校教師整體素質的提高。
各教研組長組織本組教師開展教學觀摩課、研究課、公開課活動;
組織繼續教育論壇,制定教學論文評審條件,開展論文評審活動,為我校建成學習型、研究型組織出謀劃策。
三、本學期教學效果
1、培訓。
(1)本學期圓滿的完成了學歷教育、研究生課程班和繼續教育的各項培訓工作,得到基層學校、教師和聯合辦
共5頁,當前第3頁3學單位的一致好評,培訓效果好。
(2)組織了全區中、孝幼、職、成教師繼續教育總結表彰會,認定通州區中、孝幼、職、成學校校本培訓示范校12所,表彰先進個人32名。此項活動對下一階段我區繼續教育工作深入開展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2、獲獎。
(1)繼續教育辦公室和我校英語教師(張淑清)組織指導了我區部分小學英語教師參加“北京市遠郊區縣小學英語教師技能展示”大賽,并獲得“最佳教學設計獎”,捧得獎杯和獎狀。
(2)學歷教育獲得“北京市師范大學2007年函授教育先進單位”獎勵。
(3)普通話水平測試獲得“北京市普通話水平測試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3、教育教學研究成果。
(1)繼續教育辦公室組織部分我校教師參加編寫的《骨干教師師德案例集》一書初稿審閱、編輯工作已經完成,待出版發行。
(2)學校校本培訓領導小組組織了“現代信息技術培訓”課件和繼續教育論文評獎活動,獲得一、二等獎教師的比例占參評教師總數的50%。
(3)參與北京市繼續教育校本培訓課題研究,我校承擔的子課題《校本培訓制度與管理研究》已取得中期成果——編輯出版了《校本培訓管理制度匯編》初稿,發至全市教師進修院、校。
4、教師個人獲獎、登載論文、參與教科研課題研究等
(1)劉志田撰寫的《信息技術課的實踐創新與課堂實踐》獲得通州區教育學會“創新教育與教育創新”征文一等獎。
(2)王金華撰寫的《激發思想政治課學習興趣的方法研究》獲得通州區教育學會“創新教育與教育創新”征文二等獎。
(3)明紀英撰寫的《應用討論法引導新教師進行討論式教學》一文在全國中小學計算機教育研究中心指定刊物“信息技術教育”第六期登載;并指導我區兩位新教師孫雪濤、趙云撰寫了《心路》《我的教學生活》論文,在“信息技術教育”第九期登載。
(4)張振松撰寫的《加強組織管理,切實抓好小學英語教師培訓工作》發表在《北京市中小學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繼續教育信息》刊物上。
(5)政治學科郭淑琴、王金華參與了北京市高中教師《生活價值觀》課題研究,成為該課題組成員。
(6)王學一被北京教育學院聘請為北京市“義務教育新課程教學資源庫”項目專家。
(7)崔靜平獲得通州區教育系統名師稱號。
五、2007年師訓工作特點
1、層次多,任務重。2007年是“十五”繼續教育的關鍵的一年,凡是“十五”期間開展的各項培訓今年全部啟動,包括提高學歷層次的培訓、三門必修課培訓、各學科骨干教師的培訓、小學、初中、高中的新課程培訓、信息技術培訓、校本培訓等。同時參加培訓的人員多,全區7000多人都要參加不同層次的培訓,培訓任務相當繁重。
2、培訓的時間長。2007年暑假培訓自7月10日至8月22日,每天都有教師在進行培訓,時間達到了43天。平時的雙休日也安排了培訓,時間超過了“八五”、“九五”以來的任何時間的培訓。
3、培訓的機構多。北京教育大會召開以后,教師參加繼續教育受到了高度重視,與師資培訓有關的大學、學院、教研部門等紛紛參與教師的培訓,我區現在與北京師范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北京教育學院、教師培訓學院和繼續教育學院等高校聯合辦學,充分發揮高校的資源優勢,提高我區教師的水平。
4、培訓的要求高。為了適應新課改的要求和教師本人的需求,對“十五”繼續教育的培訓內容和形式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從過去教師一人在課堂上講授逐步擴展到學員上講臺,師生互動,開展教學實踐,帶著問題進行培訓等,突出繼續教育的實效性、針對性。今年我區針對教師的需求開展了不同層次的培訓班。有高研班、研修班、新課程培訓班、骨干班、專業課專題培訓班、學歷班、研究生課程班等。聘請了大學教授、教育專家、特級教師、學科帶頭人、中小學骨干教師等,登上繼續教育講臺指導我區教師的培訓,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5、培訓難度大。一是時間已過半任務卻沒有過半,逼人緊;二是教師培訓大樓建設期間,需要的教學設備不能完全滿足,硬件條件差;在此基礎上要完成培訓任務,難度較大。但是,在區教委和各基層學校的大力支持下,在我校干部教師的共同努力下,2007年的培訓任務完成了,這使各方共同努力的結果,再此表示深深地感謝。
總之,我區2007年的教師培訓各項工作圓滿完成了。但
教師“科研素養”提升既是目標更是一種價值追求,是教師專業成長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自主發展、自我超越的過程。由于教師的專業發展需求具有差異化和多變特征,因此,教師科研素養提升既要體現教師專業素質要求,又要能滿足教師內在價值和潛能實現的本性,遵循的是 “自我導向性學習”和“用以致學”的學習理念。
一、 小課題研究
“小課題研究”是以教師自身教育教學過程中發生的具體問題為研究對象,以“問題解決”為目標的行動研究活動,能充分體現教師的教育教學的新理念、新方法。
教師“小課題研究”的過程是主動、積極實踐學習的過程,滿足不同年齡和學科的教師對于自身專業發展的內在需求,有利于教師樹立“問題即課題”“行動即研究”“成長即成果”的教育科研理念。
1.制度保障,營造教師“小課題研究”氛圍
學校教科室結合學校辦學理念,以“小課題研究”為載體,以“課題組團隊”建設為抓手,促使全體教師參與各級各類的教育教學管理課題研究。負責起草了《校本化科研――教師“小課題研究”實施方案》,從小課題研究的選題特點、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形式、研究操作流程和小課題研究管理措施等五方面提出相關要求和舉措。隨著教師小課題研究的開展,教科室相繼制定了小課題立項、檢測、結題等相關的制度,還編輯了“小課題研究”學習資料。學校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教育科研文化氛圍。
2. 講座沙龍,引領教師“小課題研究”實踐
科研沙龍是一種交流科研成果、探討研究問題的有效研究方式。教科室把“科研沙龍”作為教師課題研究過程動態管理的有效途徑。通過科研沙龍讓教師們交流教育教學過程中的經驗或困惑,討論教育實踐問題,提高教師對教育的理解和對教育實踐的把握。學校多次給全校教師作“小課題研究”的理論講座和案例指導。教師的科研問題意識和課題研究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
二、教學成果撰寫
教育科研成果是針對某種教育現象、某種教育理論進行實驗或論證后所得出的新的教育觀點、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育方法等。教學論文和科研總結報告是反映教育科研成果的兩種主要形式,是教師對“小課題研究”理論與實踐的總結。
課題研究成果報告的寫作過程也是對研究課題進行理性思考和理論建構的過程。了解撰寫教育論文、教育科研報告的一般程序對教師來說是十分必要的。
1.以校“暑期論文”評審為載體,促進教師提升教學反思意識
教育教學論文是教研成果的記錄,是教師日常教學工作的總結,它是衡量一個教師學術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一年一度的“暑期教學論文”評比是培養教師教學“科研素養”的有效途徑。??蒲刑幰卜浅V匾晫處焹炐憬虒W論文進行修改、提煉的指導工作。為幫助教師修改論文并編輯相關學習資料,使教師能從論文的題目、內容摘要、正文和具體案例呈現等方面知曉如何處理、總結提煉自己的教學經驗,促進教師科研反思能力的形成。
2.以區“課題成果”提煉指導為載體,促進教師提升教育研究能力
教育科研成果的提煉與表述,是一個嚴密的思維過程,需要一定的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的能力,要求具有準確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和技巧。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有助于培養、提高研究者的思維能力和表述能力,從而進行有效的科研活動。
每年2月,學??蒲刑幗Y合區科研成果評審的契機,對全校教師開展科研成果總結的講座培訓,并對立項課題負責人進行一對一的修改指導,幫助教師整理、歸類、提煉,拓展教師課題成果總結的視野。
三、校本課程開發
課程實施的創生取向使人們對教師與課程的內在關系、教師課程角色的理解和認識發生了質的飛躍:教師不再是教學計劃、教材的忠實執行者,而應是課程的開發者、創生者?!敖處熣n程創生”使課程的發展、教師的發展和學生的發展有機地融為一體,促進了教師的專業成長、提升了教師職業的內在生命價值,促成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1.以“社團課程”開發為載體,促進教師課程意識和課程能力的提升
校本課程資源開發需要有一批具備課程開發意識與課程開發能力的專業化教師的參與和支持。學??蒲刑幋_立了以“創新人才”培養為“校本課程”開發的目標價值取向,通過對學生興趣和潛能的調查,開展了各級各類的培訓,讓教師明確“校本課程”開發的基本方向和思路,掌握“校本課程”開發方法,提升了教師課程開發的意識和能力,構建了使國家課程校本化,校本課程生本化、社團課程多樣化的具有學校特色的“校本課程”開發路徑。
2.以“學習社群”建設為載體,促進教師“2+1”專業結構能力調整
專業學習社群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強化教師專業知能、增進教師之間合作,以幫助學生更有效的學習。教師“2+1”專業結構發展需要教師與專家對話;分享與討論學科專業、課程與教學、學習與評價等相關議題。學校為教師專業學習召集了校內同領域、跨領域的教師成立了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增進教師共同專業成長。“科研導師”旨在發揮學??蒲小皩W習共同體”的引領作用,促進更多的一線教師走上“教育科研”專業發展之路。為提高教師的科技素養,學校還成立了校外科技導師團,開發豐富的科技教育社會資源。
四、科研學術交流
學術論壇培育教師自由的學術思想、深邃的學術智慧,激發教師自覺行走在造福學生、幸福自我的教科研之路上。學術交流活動有很多專家參加,有不同學科的前沿研究成果被展示,有對熱點問題的深入研討,通過參與切實有效的學術交流,可開闊視野,啟發教師教育科研的興趣,調動教師學習的積極性,促進教育科研選題的產生,拓展解決問題的思路,進行學術思維的碰撞。
1. 以市區級“科研論壇”交流為載體,促進教師教育教學理念的表達
“科研系列論壇”活動能活躍學術氣氛,也便于廣大教師分享和交流對教育的理解與認識,激發教師的職業情感。學校科研處積極組織青年教師參加教育科研系列論壇活動,去年一個學期就有10人次參加了市、區各級“科研論壇”的交流,大大提升了學校青年科研骨干教師的專業理論水平。
2.以學?!翱蒲刑乜本庉嫗檩d體,促進教師教育教學科研理念的傳播
教育科研成果的價值最終要通過在實踐中的應用才能體現出來。價值的大小與其應用的范圍大小成正比??蒲谐晒耐茝V應用,是教育科研效益的直接體現,也是教育科研生存和發展的強大生命力和重要基礎,更是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必然趨勢。
論文關鍵詞:關于幼小銜接
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在教育目標、任務、內容、形式和方法等方面有明顯差異。長期以來,幼兒園和小學都忽略了兩者在教育教學方面應有的區別和聯系,造成了目前幼兒園與小學低年級,在教育教學的內容、要求、形式和方法方面缺少過渡,出現明顯的“脫節”現象。學生在新的生活、學習環境中,立即感受到了從未經歷過的來自各方面的巨大壓力,許多兒童的身心在適應新的生活和學習環境方面出現了較大的困難。使他們的認知興趣迅速下降,自尊心、自信心不斷的減弱。
面對如同白紙般的幼兒園和低年級學生,怎樣做好這一銜接工作呢?
一、充分了解幼兒和小學生的年齡特點。
5-6歲幼兒的好奇心已不再滿足于了解事物的表面現象,能靈活、協調地掌握基本動作,小肌肉發展迅速。幼兒腦發育顯著加速,隨著幼兒腦結構的形成,腦的機能也發展起來,幼兒的抑制過程加強,可以逐漸控制自己的行為,減少沖動性,幼兒的思維是具體的,在認知方面能根據概念分類;按類別記憶;掌握了部分和整體的包含關系;能夠掌握“左右”等比較抽象的概念;對因果關系也有所理解。
小學低年級兒童,他們的注意以無意注意為主,有意注意還不完善。他們的注意常常容易被活動的、鮮艷的、新穎的、有趣的事物所吸引。想象建立在表象的基礎上,以表象為素材。學齡前兒童的游戲活動強有力地促進了兒童想象的發展。自我控制能力較之幼兒階段有了發展,但仍比較差。
二、幼兒階段應初步培養幼兒良好的習慣。
我國著名心理學家林崇德教授指出:“由于小學兒童品德發展以協調性為特點幼兒教育論文,小學階段是道德行為、習慣培養的最佳期。盡管品德培養應該有多種起點,道德行為、習慣培養也離不開道德認識、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培養,但從道德行為、習慣培養入手,這的確是發展小學兒童品德的最有效的途徑。”
兒童的模仿性強,可塑性大,且兒童時期是道德行為習慣形成的最佳時期,在此期間,如能選擇恰當的教育內容,采用優化的教育手段,就能達到較好的教育效果。
1.從“坐、立、行”起步,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
學生在學校里學習,活動,離不開“坐、立、行”這些最基本的行為動作。雖然每個學生的行為動作都不一樣,但是“坐、立、行”的姿勢總有個規范cssci期刊目錄。俗話說,坐如鐘、立如松、行如風。訓練學生的“坐、立、行”等行為動作時,就要提出明確的要求:坐要坐得端正、立要立得精神、行要行得矯健。要通過長期的訓練,逐步使之內化為學生的一種習慣。其實,一個人“坐、立、行”的風度很重要,它不僅反映了人的教養、氣質,而且,直接影響著別人對這個人的評價與看法。
2.從孝敬父母、尊敬老師入手,培養文明的禮儀習慣。
幼兒的文明習慣可以體現在文明的交往中。小學生在家孝敬父母、長輩,在校尊敬老師、團結同學都是文明交往的表現。要學著幫助父母和老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等,從小事、小節做起,逐漸養成講文明、懂禮貌的習慣。
3.從課堂教學入手,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幼兒掌握正確的坐姿、寫姿、握筆姿勢。如果這些基本姿勢不正確,在進入小學以后糾正往往收效甚微。在大班后期以及學前班可以進行專門的訓練和指導,學寫一些簡單的數字,不要求快,只要求規范。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還要在常規上有要求。引導幼兒在集體活動時間里逐漸保持注意的穩定和持久,盡量在活動后喝水、上洗手間。集體活動時能專心聽講,積極發言,加強對孩子進行注意力和思維敏捷性的訓練。課堂上經常進行注意力集中訓練。
三、幼兒階段應培養初步的生活能力。
1.從簡單的學習用品的整理入手,培養幼兒的收拾整理的能力。
幼兒園應加強生活能力的培養。如:整理書包,管理自己的物品,準時上學,按時休息,在自由活動時會結伴玩耍,聽指令完成任務或聽老師口頭通知帶指定物品等,使幼兒在自理能力、時間概念、任務意識、責任感、解決問題的能力、獨立交往能力、以及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能力等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礎,減少初上小學時丟三拉四,東拉西扯的現象幼兒教育論文,逐漸學會管理自己,進入小學后能開始忙而不亂、有條不紊的生活。
2.從語言教育入手,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幼兒園要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要求教師注意語言的規范、優美、豐富多彩,不說臟話,給幼兒做好榜樣。幼兒教育應培養學生能簡單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思路,能和同伴、老師進行交流,基本能說簡單的完整的話。
四、幼兒園應主要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
放眼現在的幼兒園、學前教育,老師們為了提高學校的知名度,進行的教育大大超出了幼兒園的教學目標范圍。根據幼兒教學大綱,幼兒園小班重在培養幼兒自我護理能力,中班重在培養幼兒形成數的概念,到了大班才開始教孩子一些簡單的數的組成和加減法。對于大班小朋友也可適當學習小學的課堂紀律和行為規范,讓孩子對幾個月后的小學生活有所了解。讓孩子嘗試舉手發言,上課要尊重老師保持課堂安靜是很必要的,但不需要為應試布置作業。
幼兒園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幼兒簡單的學習興趣。國家教育部在1996年的《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指出,幼兒園的任務是:“實行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方面全面發展的教育,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對于智育目標,《規程》中指出,“發展幼兒智力,培養正確運用感官和運用語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進對環境的認識,培養有益的興趣和求知欲望,培養初步的動手能力。”可是,在現實生活中,許多家長望子成龍心切,錯誤地把開發幼兒智力與學習知識等同起來。誤認為:“孩子越小、識的字越多、數的數越多、智力開發得越好,孩子就越聰明。”其實不然,開發幼兒智力主要是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各種游戲活動來促進幼兒動手、動腦,從而培養幼兒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正是幼兒教育的主要任務。它比幼兒簡單地認識幾個字、背幾首詩、算幾道題(這些多是幼兒機械的記憶,并不理解)要高級的多,而學習知識的任務應該是從小學才開始的,因此我們常常發現某某幼兒在3歲就能背多少詩,識多少字等,一旦上了小學成績并不樂觀的現象??茖W研究表明,不適宜地過早讓幼兒學習知識,不但對開發幼兒智力無益,甚至有害。
重復教育,易使幼兒產生學習上的厭倦情緒。因一些學前班教材的部分教學內容與小學一年級教學內容是一致的,如拼音、書寫漢字、做算術題等,這部分內容是小學一年級應系統學習的,若孩子在學前班學習了這些內容幼兒教育論文,表面上看孩子在學習一年級課程時是重復的,但一年級學習的知識要比學前班學習的知識系統得多,也深入一些,而幼兒在學前班接觸過這些知識后,從幼兒心理上看是很容易產生滿足感,而不愿進一步去學習,時間長了便產生學習上的厭倦情緒,隨之帶來聽課不認真,作業不細心,學習態度浮躁等不良學習習慣。有的孩子由于在幼兒園時接受了這些知識,在進入小學以后產生一種驕傲情緒,這些將對以后的學習產生很不利的影響,這就是很多上了學前班的幼兒在小學高年級時成績并不優秀的原因之一cssci期刊目錄。
幼兒在學前班一旦接受了錯誤的知識,就容易產生一種思維定勢,在進入小學以后進行糾正就相對困難了。以數學教學為例,在幼兒園,雖然百以內的數的加減都在進行講解,但往往只注重計算的結果,不重視算理,進入小學后,進行加減法仍需借助小棒、手指等輔助工具,對學生的計算能力的提高有害無益。
五、要加強幼兒園和小學低年級教師、教學內容、教法的銜接和聯系。
1.加強幼兒園教師和小學教師的聯系。
幼兒園教師要了解小學教育的教育內容及階段劃分,不要過多過快地進行教育,宜遵循小學教學的階段性特點,合理安排教學內容,為小學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幼兒園教師要經常深入小學低年級聽課,了解小學教學內容、教學進度,教學方法。
2.加強幼兒園的教材和小學教學內容之間的聯系和銜接。
幼兒園的教學內容不宜過深,要適合學生的年齡特征,教學內容應該循序漸進,不能只顧教學內容的延伸而忽略對學生學習方法的知指導以及算理的講解。
3.加強幼兒園和小學教育課堂教法的過渡和銜接。
對于從幼兒園剛剛跨入小學大門的兒童來說,面臨著許多的變化:1、環境變化。學習生活環境由以家庭、幼兒園為主轉變為以小學校園、班級為主。2、活動變化。幼兒園活動是以游戲為主;進入小學后,兒童的活動轉為以學習為主。3、主要指導者的變化。學前時期幼兒的主要指導者是家長和幼兒園阿姨,進入小學后,主要指導者轉為小學教師。幼兒園的教育通常是寓教于樂,以游戲為主,進入小學以后,課堂教學時間由三十分鐘延長到了四十分鐘,學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要求小學低年級教師應采用靈活、新穎的教學方式,充分準備各種教具,調動學生的各個方面的感知和注意,完成課堂教學。課堂中可以進行中途休息,進行相關的游戲幼兒教育論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吸引學生注意,為下半節課的學習打下精力基礎。
同時,心理學研究表明,適當的贊揚對孩子的激勵、教育作用非常明顯,在學前教育階段,應多用摟抱、親吻、撫慰等動作,講故事,做游戲等簡單活動,漂亮玩具、好吃的東西等物質獎勵,豎大拇指、拍拍孩子的肩膀、恰當的贊揚、和幼兒交流,克服幼兒對學習的恐懼心理。在進入小學以后,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可以采用鼓勵、微笑、平易近人的態度、撫摸孩子的頭、對孩子的優點加以肯定,鼓勵孩子的點滴進步等促進孩子對學習的興趣,消除孩子心中學習辛苦的印象。
總之,不管是小學教師,還是幼兒園教師,都應該多閱讀相關的心理學、教育學書籍,了解小學生在入學以前的課堂教學經歷,并采取恰當的教學方式方法,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幼小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