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2 17:40:3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電子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1ARM處理部分
針對ARM內核的高速可順序執行特性,更適合處理復雜協議信息。ARM處理部分在設計中主要負責協議層處理工作,包括通信信息、人機交互設定、系統工作參數監測、報警數據設定、監測以及系統數據分析處理等多方面的工作,整體采用搶占式進行多任務分配,提高CPU利用率以及系統魯棒性。
1.2FPGA控制部分
總體來看,FPGA主要負責硬件設備底層驅動的讀寫,作為ARM的一個外部擴展RAM進行外設數據交換,所有FPGA采集、輸出的數據均可通過ARM的可變靜態存儲控制器(FlexibleStaticMemoryController,FSMC)總線讀寫。在設計中運用FPGA獨特的可多任務并行執行的特性,FPGA控制部分主要負責外部通信模式的選擇;外部模擬信號的采集、輸出溫度的控制、時鐘同步、時鐘移相、數碼管計數顯示等多項功能的處理。在外部模擬量、氫原子鐘內爐溫度采集部分,由FPGA內部硬件采用狀態機形式通過兩片AD7490D對外部32路模擬量采集,并直接用模數轉換器進行控制處理;另一個狀態機通過熱敏電阻對內爐頂,上,底等三部分溫度進行采集;在溫度輸出控制部分,通過三路PWM控制方式,以外部溫控器作為驅動信號,調節加熱功率。在模數轉換部分由專用基準電壓芯片REF192產生參考電壓,溫度轉換經過帶有前置運算放大器(Operationalamplifier,OP)的模數轉換器進行采樣,并同時具有抑制50Hz抑制功能,以抵消測量中所產生的工頻干擾。在通信電路的設計部分由FPGA來選擇所采用的通信方式,其中串口通信采用隔離式電平變換芯片,避免電平不兼容或是不同設備間的靜電釋放(Electro-Staticdischarge,ESD)所帶來的放電損壞;以太網部分采用專用以太網接口模塊,可同時兼容TCP/IPv4、用戶數據報協議(UserDatagramProtocol,UDP)等。
1.串口通信接口的電路設計
原本的串口通信設計為了滿足兩路串口通信的技術指標,采用AT89C52結合通用同步異步接收發送器8251A實現雙串口的擴展。本文采用ADM3251E[3]來解決多路串口的通信功能。ADM3251E是一款高速、2.5kV完全隔離、單通道RS-232/V.28收發器、具有isoPower隔離電源的雙通道數字隔離器,設計中無需使用單獨的隔離DC-DC轉換器。由于RIN和TOUT引腳提供高壓ESD保護,因此該器件非常適合在惡劣的電氣環境中工作,或頻繁插拔RS-232電纜的場合。ADM3251E采用ADI公司的芯片級變壓器iCoupler技術,能夠同時用于隔離邏輯信號和集成式DC-DC轉換器,因此該器件可提供整體隔離解決方案。
2.ADC模擬量采樣電路設計改進
原本的ADC采樣電路使用兩片ADC0816。ADC0816是逐次比較式16路8位A/D轉換器,其內部包含有一個8位A/D轉換器和16路的單端模擬信號多路轉換開關,轉換精度為1/2LSB,轉換時間為100us(時鐘頻率為640KHz)。改進設計中采用AD7490,它是一款12位高速、低功耗逐次逼近型ADC。同時AD7490采用單電源工作,電源電壓為2.7V至5.25V,最高吞吐量可達1MSPS;其內置一個低噪聲、寬帶寬采樣/保持放大器,可處理1MHz以上的輸入頻率;轉換過程和數據采集過程通過CS和串行時鐘進行控制,從而為器件與微處理器接口創造了條件。
3.溫度控制部分的設計改進
溫度對于氫原子鐘來說是個很重要的因素,溫度控制不好會引起氫原子鐘穩定度變差;溫度失控會直接導致氫原子鐘沒有中頻信號輸出。因此在溫度控制的設計中首先要做到可靠、穩定。原先的溫度控制系統采用模擬控制多塊電路板各溫度區域獨立控制模式,其缺點是變容二極管參數數值不在正常工作范圍內之后,需要人為調整電路板的電位器,即通過人為改變電阻的模式來達到調整溫度的目的。在數字化智能溫控設計中采用AD7792[4],AD7792具有兩個高精度的可編程恒流激勵源,內置有可編程的儀表放大器,可以對不同的輸入信號選擇相對應的放大倍數,實現信號的匹配。它內置16位ADC,采用SPI串行接口,容易實現光耦隔離,有三路差分模擬輸入,可以滿足設計中分別對內爐頂,上,底三部分溫度進行采集的設計要求。AD7792為適應高精度測量應用的低功耗、低噪聲、完整模擬前端,內置一個低噪聲、帶有三個差分模擬輸入的16位Σ-Δ型ADC。它還集成了片內低噪聲儀表放大器,因而可直接輸入小信號;內置一個精密低噪聲、低漂移內部帶隙基準電壓源,而且也可采用一個外部差分基準電壓。圖2中所示CHAN表示溫度區域,其中CH1代表內爐頂,CH2代表內爐上,CH3代表內爐底;ACTU代表采樣溫度數值,SET代表設定溫度數值,OUT代表了輸出功率的大小。
4.移相同步精度設計改進
傳統控制板同步精度為100ns±邏輯門延時(約幾個ns),移相分辨率為0.1us。經過設計改進后,采用獨特的先倍頻后同步技術,可大大提高移相同步分辨率。在本次應用中,先對外部輸入的10MHz方波信號,經過FPGA內部的鎖相環(PhaseLockedLoop,PLL)的配置進行零度移相五倍頻,得到和輸入信號零相位差的50MHz信號。上一幅為10MHz信號波形,下一幅為倍頻后的50MHz方波信號波形。
5.DDS電路設計部分
之前控制板在綜合器設計輸出時,采用AT89C52驅動三片74LS595串入并出輸出6位8421碼共24位數據信息經25芯彎角插座(DR-25)將數據傳輸至接收機控制板,再由CPLD處理后輸出所需的頻率信號。而目前設計中選取AD9956[5],使用直接數字式頻率合成器(DirectDigitalSynthesizer,DDS)技術直接從監控板輸出所需的頻率信號,AD9956是由美國AnalogDevice公司推出的高性能的DDS芯片,提供速度高達400MHz的內部時鐘,可合成頻率高達160MHz,支持2.7GHz的時鐘輸入(可選2,4或8分頻)、內部集成14位的D/A轉換器,具備快速頻率轉換、精細頻率分辨率和低相位噪聲輸出的性能,適用于快速跳頻頻率合成器的設計,本設計DDS輸出頻率信號可以根據鍵盤鍵入的頻率值不同而輸出不同的頻率值。
6.存儲器設計改進
氫原子鐘必需具有對時間以及對所監測數據實時保存的功能。然而外部存儲器的選擇也是多種多樣的,目前應用最多的仍是SRAM、EEPROM及NVRAM這三種方案。我們目前使用的存儲器就是采用SRAM加后備電池的模式,型號62256,它是組織結構為32K*8位字長的高性能CMOS靜態RAM。在設備掉電的情況下,存儲數據易丟失。同時SRAM加后備電池的方法增加了硬件設計的復雜性,降低了系統的可靠性;EEPROM方式可擦寫次數較少(約10萬次),且寫操作時間較長(約10ms);而NVRAM的價格問題又限制了它的普遍應用。因此越來越多的設計者將目光投向了新型的非易失性鐵電存儲器(FRAM)。鐵電存儲器具有以下幾個優點:可以總線速度寫入數據,而且在寫入后不需要任何延時等待;有近乎無限次擦寫壽命;數據保持45年不丟失;具有較低的功耗。設計中采用的FM25L16是串行FRAM。其內部存儲結構形式為2k×8位,地址范圍為0000H~07FFH,FM25L16支持SPI方式0和方式3。具有先進的寫保護設計,包括硬件保護和軟件保護雙重保護功能。FM25L16的數據讀寫速度能達到18MHz,可與當前高速的RAM相媲美。結束語從設計的測試結果來看,全新的設計模式對電路的性能,可靠性,穩定性等多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具體表現如下所示:
(1)設計中采用AD7490替代ADC0816,從而使得ADC精度提高8bit升級到12bit,精度提高了16倍,并且無需經過外接模擬開關,減少了信號經過多個模擬芯片引起誤差。
(2)溫度控制系統采用全數字化設計模式,提高測量精度,降低干擾,可避免處理運放電路所造成的對溫度飄移的影響以及多級模擬帶來的累計誤差,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用再人為的通過改變電阻模式來達到調整溫度的目的。
(3)綜合器設計部分采用DDS處理技術,直接從監控板輸出所需頻率信號,從而大大減少設計中潛在的故障點,大大提高了設計的可靠性,穩定性。
英文名稱:
主管單位:
主辦單位: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
出版周期:雙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語
種:中文
開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003-1928
國內刊號:11-2635/TN
郵發代號:82-15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85
期刊收錄:
核心期刊:
期刊榮譽:
聯系方式
關鍵詞 電力電子學 教學改革 教學手段
Abstract The teaching reform of power electronic technology is explore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as classroom instruction, tutorship after school, experiment and practice, examination and effect after teaching practice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power electronic technology teaching reform teaching method
一、前言
《電力電子學》是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工業自動化和其他相關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屬必修課。該課程的特點是基礎性強,體現了弱電對強電的控制;又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生產生活聯系緊密。
二、教學改革
隨著現代電力電子學的日新月異,《電力電子學》課程的內容也不斷更新、發展,越來越豐富。但由于專業課程的不斷增加,電力電子學課程的教學學時卻越來越少。這一矛盾對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教師的教學水平提出了嚴峻的考驗。為解決這一問題,實現把大學生培養成為基礎厚、知識博、能力強、口徑寬和適應性強的高素質人才這一教學目標,我們《電力電子學》課程組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教學改革實踐。
1、課堂教學。課堂教學是整個教學活動的主體部分,也是我們教學改革的重點。為了高質量、高水平地完成教學任務,我們從教學內容、教學手段、課堂教學組織幾個方面入手,借鑒其它學科的先進經驗,大膽革新,形成了自己內容豐富形式靈活的教學特色。
在教學內容上,我們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進行了梳理、精選和更新。根據各位授課老師多年的教學經驗,在教學目標分類法的指導下,我們將課程分為八個教學單元,每個單元確定一兩個重點內容授課時,以重點內容把所學單元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過程講清講透,強調基本概念和分析問題的思路,非重點內容則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擴展。這樣既避免了重復講述,又體現了知識的層次性和擴展性。精講必須多練。我們從能力培養著眼,對每一個重點單元精選例題和習題,注重講、練結合,保證練的比重,加強綜合訓練,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增強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大綱以外,授課老師增加了電力電子電路的部分仿真技術內容。實踐證明,這部分內容的引入對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更好地理解基本原理、概念,提高設計應用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實際授課時,我們還注重教學內容的不斷更新,及時將本學科領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引入教學,保證了課程內容的基礎性和先進性。
在教學手段上,我們采用了電化教學和多媒體教學的方式,并配合教材開發了一套多媒體 CAI課件。動畫和多媒體方式的引入,使電力電子電路中比較抽象的電特性變得直觀,使得原本難以理解的問題,如電路在不同時刻的不同等效形式,輸入輸出波形的產生等,變得比較容易。學生容易建立起相關電路的清晰概念。此外,電化教學和多媒體教學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立體化、直觀化地展現大量的教學信息,避免授課老師將大量時間用到在黑板繪圖上,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同時,多媒體課件的開放式結構也方便把最新技術不斷加入到課程的教學中來,以滿足學生對新技術的追求。
在教學內容和手段上進行改革后,課堂教學信息量增大,要求學生更加認真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否則可能出現“坐飛機”的情況。因此授課教師的課堂教學組織能力非常重要。為提高這一能力,我們授課組的教師一方面努力提高語言表達能力,采用生動幽默的語言激發學生興趣,另一方面精心組織教學,設計出提問,討論,課堂調查、小測驗,寫小論文等多種形式,及時掌握學生學習情況,調動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教學中來,讓整個教學過程既充實又有趣。
2、實踐教學。實驗教學側重于對思維方式和動手能力的培養,是理論教學的主要補充,它在整個教學環節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實驗教學改革是教學改革這一系統工程中的重要一環。我們把實踐教學分為基礎實驗、選做實驗、仿真實驗、課程設計等多個層次,結合課外科研訓練實踐、四川省和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等高水平的實踐環節,從而將綜合設計能力、創新設計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形成多層次、立體化的實踐教學特色。
為了開好基礎實驗和選作實驗,電氣信息學院投入實驗建設經費,購買了十套浙江天煌公司的“電力電子與自動控制系統”實驗平臺,同時增加了一些新的器件樣品,使學生有更好的硬件條件開展實驗。另外我們還自己動手開發出一個模擬實驗的軟件平臺。學生可以自由地調用仿真環境中的各種電力電子器件搭建各種電路,模擬實際裝置的全程動作情況。通過該仿真軟件平臺,我們可以實現EDA教學。 對于實踐教學,我們始終堅持理論與實踐的統一,一方面在學時安排上,實驗課與理論課緊密銜接,實驗內容與教學內容互相滲透,另一方面采用臺階式教學,教學目的層次分明,即采用驗證型、設計型、綜合型三個層次的實驗教學,這樣不僅延伸了教學內容,而且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應用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把課堂教學、實驗教學和EDA教學相互融合起來。課堂教學突出課程的基礎性,實驗教學強調課程的實踐性、應用性, EDA教學貫穿于課程的各個環節,體現課程的先進性。不同的教學環節各司其職,相輔相成,相互交融,有機結合,實現 “加強基礎,注重實踐,促進創新”的同一個目標。
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綜合性實踐能力,作為立體化實踐教學的擴展,課程組把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固化在教學任務中,建立了《電力電子學》系列課程本科生導師體系,在學生中建立學研小組,由授課教師指導學研小組。注意引導和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種科技競賽活動,積極組織學生參與校級、四川省和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取得了良好效果。
3、課外輔導。為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我們開展了一系列有效的課外輔導活動。這些活動主要有:利用校園網進行網上討論、網上答疑、網上批改作業等;指導學生課外閱讀與電力電子學有關的學術期刊,鼓勵學生寫小論文;開展與課程知識內容相關的設計及創新活動;在適當的時候,組織學生到校外參觀實習等。通過這些活動引導學生進入一種有意識的主動學習狀態中,提高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大大提高。
4、考核方式。為克服應試教育帶來的弊端,我們也改革了考試制度??碱}除了深度、廣度和難度符合教學大綱要求外,我們更著重對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考核。近年來我們在《電力電子學》課程的筆試考試中,采用半開卷考試,即學生可以帶一張A4紙正反面筆錄,便于學生在復習中進行自我總結,考試時不用死記硬背公式。筆試考試的組織嚴密、規范,試卷規范,評分客觀、公正,并建立了對考試結果進行教學質量分析的制度。成績中,除了筆試成績外,將作業、實驗、小論文和答疑情況也記入總成績,使成績考核更全面、客觀。
三、教學改革成效
《電力電子學》課程教學改革得到了上至學院領導下至選課學生的大力支持。學院鼓勵和支持課程組的教師以各種形式參加科研開發項目或進行理論研究,以便及時了解和掌握與本課程相關的科技發展最新動態和成果,并且將其融匯到課堂教學中去,使我們的教學工作既源自大綱,又不局限于大綱。以高水準的科研能力保證了教學質量的提高。同學們也提出了很多非常中肯的建議。在大家共同努力下,《電力電子學》課程自開始進行教學改革以來,課程組教師先后主持和參與完成4項教學改革項目,發表了數十篇教學改革論文,取得了四川省和學校的教學成果獎勵。
課程組教師改革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得到了廣大學生和同行的好評。在每學期課程結束前,請聽課同學提的意見中,都能看到感謝的話語和鼓勵支持;督導教師的多次聽課也表示了對我們教學方法和效果的肯定;每學期的教學檢查和學生評教,我們的課程均得到高出平均值的得分。近三年學生對本課程評教的無記名投票結果為:優占71.5%,良占28.5%。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也得到了較大的提升,在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屆全國大學生電子競賽中連續獲得國家一、二等獎。學生在相關后續課程的學習、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中也表現出較好的能力。隨著綜合素質的提高,畢業生的一次就業率也得到提高。一些進入研究生階段學習的學生也表示《電力電子學》課程給他們打下了較好的基礎,有助于他們進一步深造。校外專家也認為,盡管我校是四川省屬高校,但《電力電子學》課程在省內的學術地位和教學質量是靠前的。
四、課程后續建設
今后兩年課程建設著重于兩方面內容。一是總結多年來《電力電子學》課程教學改革和教學研究課題的經驗,不斷深化教學改革,進一步提高教師的英語水平,擴大雙語教學的學生比例。二是在學校適當增加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實驗裝置的基礎上,全面實行開放性實驗,增加設計性和綜合性實驗的比例,進一步提高學生實驗技能和工程實踐能力。同時,建立以《電力電子學》課程為基礎的電工技術實習基地,開展學研小組的設計和創新活動。
我們今后會繼續努力,本著保持特色,擴大范圍,深化內涵,提高質量的原則,爭取把課程建設成省級精品課程,邁上更高層次,以適應21世紀高素質工程技術人才培養的需要。
參考文獻
1.王兆安,黃俊.電力電子學[M].第四版.機械工業出版社,2000
英文名稱:Modern Electronics Technique
主管單位:陜西省信息產業廳
主辦單位:陜西電子雜志社
出版周期:半月
出版地址:陜西省西安市
語
種:中文
開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004-373X
國內刊號:61-1224/TN
郵發代號:52-126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77
期刊收錄:
核心期刊:
期刊榮譽:
聯系方式
英文名稱:中國郵電高校學報(英文版)
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主辦單位:北京郵電大學
出版周期:雙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語
種:英語
開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005-8885
國內刊號:11-3486/TN
郵發代號: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94
期刊收錄:
SA 科學文摘(英)(2009)
Pж(AJ) 文摘雜志(俄)(2009)
EI 工程索引(美)(2009)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2008)
核心期刊:
期刊榮譽:
SA 科學文摘(英)(2009)
Pж(AJ) 文摘雜志(俄)(2009)
EI 工程索引(美)(2009)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2008)
聯系方式
期刊簡介
論文摘要: 專業英語是大學英語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對專業課程的必要補充。對于高職院校而言,其專業英語教學相對普通高等院校又有自身的特點。本文針對高職電子信息專業英語,就教學現狀和教學改革等方面進行了研究和探討。
高職電子信息專業畢業生多從事電子制造業,通訊行業等,除應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外,對其專業英語水平也有較高的要求。盡管高職電子信息專業英語教學開展多年,但仍存在較多的問題。筆者結合多年從事電子信息專業英語教學的經驗,就教學現狀和教學改革進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索。
1.高職電子信息專業英語教學的目標
高職電子信息專業英語主要包括了電子學、計算機和通信等方面的內容。本課程教學目的是幫助學生在掌握一定專業英語詞匯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獨立閱讀本專業簡單的英文技術資料的能力,進一步加強對本專業所學專業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以提高其專業素質,增強其實際工作的能力。
2.高職電子信息專業英語教學的現狀
高職電子信息專業英語的教學工作已經開展多年,隨著時間的推移,雖然也在不斷完善和發展中,但現狀并不令人滿意,還存在較多的問題需要解決。
2.1教材方面
教材的選擇對于課程教學效果有著重要的影響。眾所周知,大學英語通常包括了精讀、泛讀和聽力等系統教材。相比之下,專業英語的教材選用上則顯得不夠規范和系統。各大高校的每個專業有著各自不同的教材,教材內容通常是對英文專業文獻的節選或是英文科普性文章,無論在規范性和系統性方面都無法和大學英語相比。同時,由于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教材內容常常嚴重滯后于現實發展,與實際嚴重脫節。例如電子信息技術專業英語教材中,在介紹操作系統時,仍以windows 2000為例,而實際生活中我們已在使用windows xp或vista系統。
2.2師資方面
考慮到專業英語自身的特點,除了要求教師具有較強的英語水平外,同時還要求其具備相關專業知識背景。這一要求引來了大量的矛盾,首先,老教師雖然專業知識豐富,但英語水平未必達標,而青年教師雖然英語水平較高,但專業領域的知識不夠全面;其次,專業教師通常都承擔大量的專業課程教學任務及科研工作,再要從事專業英語教學,教學質量也難以保證;最后,專業英語教學屬于語言教學,與專業課程在教學方法和手段上有較大區別,這也對教師提出較高的要求。
2.3學生方面
作為教學的受眾,高職院校學生與普通大學學生有一定的差異。無論是基本素質、英語基礎和學習積極性方面都有較多問題。如何能讓高職學生對專業英語感興趣,激發他們的學習主動性,達到較為理想的教學效果也是高職專業英語教學面臨的重大問題。同時,高職教育通常采用三年制教學方式,而專業英語課程通常都在第三學年開出,勢
必與學生就業和升學發生沖突,如何安排學時也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2.4教學方法方面
專業英語教學屬于語言教學范疇,與專業知識教學在方法和手段上都有較大的差異。而當前高職專業英語教學通常還是采用傳統口頭講授和黑板板書相結合的授課方式,教學內容也主要集中在詞匯的學習和文章的翻譯方面,對口語表達和聽力沒有太多的要求。這使得原本就晦澀難懂的專業英語變得越發的枯燥乏味,課堂氣氛沉悶,教學質量難以保證。
3.高職電子信息專業英語教學改革的探討
3.1教材選擇方面
教材在整個教學環節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選擇一本好的教材,對提高教學質量而言至關重要。當前市面上可以找到的高職電子信息專業英語教材數不勝數,如何挑選一本合適的教材,應遵循如下幾個原則:首先,教材內容應涵蓋多個專業領域,提高教材的適用范圍。通常情況下應涵蓋電子學、計算機學和通信等電子信息專業領域。其次,考慮到教材必然滯后于現實技術的發展,因此與其選擇當時的先進技術為主題,不如選擇較為經典的內容,如電子學方面可以選擇歐姆定律等,而將新興技術的介紹留到課堂授課時作為補充內容講授。最后,教材的難度應適度,同一章節中應盡量做到難易結合??紤]到高職學生英語基礎較為薄弱,如選用過于繁瑣和晦澀的內容,則會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不利于講授。
3.2教學方法選擇方面
多年來電子信息專業英語教學基本均采用傳統課堂講授的授課方式,考核方式也以傳統卷面考試為主。這種教學方法嚴重限制了教學質量的提高,也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筆者認為可以做以下幾方面的改革:首先,應采用多媒體教學方式??梢栽谡n件中加入大量動畫內容,形象展示所講授內容,給學生直觀的感受,加深印象。如果課時允許也可以播放較短的原版紀錄片,一方面可以向學生展現專業領域最新的技術發展,另一方面也可以鍛煉學生的英語聽力。其次,可采用“參與”式教學方式,在完成基本課程的講授之后,教師可以選擇某個主題,讓學生參與討論,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個人的見解。最后,考核方式可采用卷面考試與論文、報告相結合的形式,將閉卷考試作為對學生的一種督促手段,而論文報告則能綜合體現學生的學習效果。
3.3師資方面
電子信息專業英語教師的選擇和培養對本課程的發展至關重要。首先,應選擇英語水平較高,同時具備相關專業背景的教師。考慮到專業英語是專業技術與英語相結合的一門課程,只有英語基礎,而沒有專業背景的教師是無法向學生解釋清楚文章中的技術問題;同樣沒有較好的英語水平更是沒法上好這門課。其次,應加強對專業英語教師的培養,除了授課方法和授課技巧的培養之外。同時也應加強教師對本課程重要性的認識,改變專業英語是門副科的觀念。最后,應形成一批穩定的專業英語教師隊伍,專門承擔專業英語教學工作。
4.結語
本文結合筆者從事專業英語教學的實踐,對電子信息專業英語教學中的問題和改革作了初步的研究和探索,希望能為高職專業英語教學工作者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李燕斌等.電子專業英語的特點及教學要求[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02.6.
[2]徐靜等.高職院校專業英語教學探討[j].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2.
[3]余建.淺談《電子信息專業英語》課程的教學[j].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2.
【關鍵詞】電子學檔;規范;標準;解讀;
【中圖分類號】G40-057 【文獻標識碼】A 【論文編號】1009―8097(2009)01―0033―05
電子學檔自 2002 年進入國內研究者視野后[1],經歷了若干年的發展,其在教育領域中的應用得到廣泛認可。目前, 電子學檔已經成為一種重要的信息化教學工具,配合電子學 檔的各種教學模式也逐步成熟,取得了顯著的教學效果。除 傳統教育領域外,電子學檔在個人職業規劃、終身學習和職 業教育等多個教育門類的應用也方興未艾,電子學檔已經成 為一種具有說服力的教學評價工具。
作為學習者的學習績效、學習成果的記錄和作品展示, 電子學檔有時需要在不同的學習項目、教學機構甚至是國家 間共享或轉移,而且這種需要是終身的。電子學檔應用之初, 在結構上以傳統的文件夾為主,內容上采用靜態網頁和文檔 為主,直到最近兩年才開始使用業界流行的數據驅動的動態 網站形式。但是,在電子學檔的存儲和數據交換仍舊沒有廣 泛接受的標準,這給跨平臺的學檔數據共享以及學檔工具和 其他平臺的整合應用造成很大困難,也影響了電子學檔的進 一步推廣。
為了解決電子學檔的互操作瓶頸,信息化教育領域內的 標準化組織 IMS制定了一個關于電子學檔的規范,即 IMS ePortfolio(下文簡稱為 IMSEP)。該規范的 1.0 版本于 2005 年 7 月推出,即得到教育軟件開發者的關注,目前在國外已 經有使用該規范的主流教學平臺軟件[2]。由于規范的內容比較 專業,而且原文用英文,在國內并未產生較大影響。但 是無論是在理論還是實踐方面,該規范對于我們設計和開發 電子學檔系統、電子學檔相關工具,以及制定我們國家自己 的電子學檔互操作規范都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因此作者希望 通過本文的介紹,解釋這個規范的相關內容,幫助開發人員 和研究人員理解這個規范,并且促進該規范的實際應用。
一 電子學檔的定義
電子學檔的英文名稱是 e-portfolio,國內也有人將此翻譯 成為“電子檔案袋”,在本文中作者采用“電子學檔”這種 譯法,一是比較簡潔,二是將它和通用檔案的電子形式相區 別。由于不同學者對電子學檔的理解差異很大,IMS EP 對什 么是電子學檔作出了明確的定義:電子學檔是“真實的多種證 據的集合,從較大的(學習)結果中提取,用以向一個或多 個相關方就某種目的展現個人或機構的學習經歷” [3]。對這個 定義我們可以作進一步的分析:(1)電子學檔的內容是學習 證據的集合,來源于學習的成果。這些成果通常以某些特定 的形式展現學習、績效反思、對學習結果的解釋、證據等內 容。(2)電子學檔的閱讀對象可以包括教學評價機構、對工 作績效以及學術水平感興趣的潛在雇主和同事和學習者本身 等多種對象。(3)電子學檔必須完整和可信。學檔的內容不 僅僅來自學習者本身,還有第三方的提供的內容,因此內容 的真實性和完整性需要得到第三方認可。
IMS EP 對電子學檔的定義具有較大的外延,試圖描述實 踐中最復雜、最完整的電子學檔結構。其目的在于使得該規 范不僅適用于簡單的學檔,也適用于結構復雜的學檔,這是 因為在制定標準和規范時要盡量照顧到所有可能的實踐,而 在實際應用中往往不需要這么完整的結構。有些學檔僅包含 了學檔所有者和相關機構允許使用的部分信息,有些學檔沒 有反思和評價信息,甚至有學檔不包括如何顯示內容的相關 數據和方法。
二 電子學檔的類型和適用場景
在 IMS EP 的《實踐指南》中列舉了多種學檔類型,有評價型學檔、展示型學檔、學習檔案、個人發展檔案、多人學 檔和工作檔案等[4]。檔案信息通常不包括醫療記錄,財務記錄, 政府相關的犯罪記錄和司法記錄等涉及個人隱私的信息。
在設計學檔規范的時候 IMS 考慮了學檔規范所適用的場 景,這些場景是開發規范的背景,以及檢驗規范的依據,在 IMS EP 的實踐指南中列舉了使用學檔的四個場景[5]。
向外部的評估系統提交學檔:例如,學員向評估系統 提交學檔,然后評估系統再從學檔中將學習的證據和評估要 求相對應,以判斷學生是否合格。
和其他學檔系統共享學檔:例如,在大學的學檔系統 和公司的學檔系統間共享學員的學檔案,而不是重復建立兩 個同樣的學檔。
為獲得反饋而共享學檔:例如,學生將學檔和咨詢師 或教師共享,第三方使用學檔系統閱讀學檔,并提出反饋。
在學檔系統間轉移學檔:例如,學生轉校時需要將學 檔從一個教學機構完全轉移到另一個教學機構。
三 電子學檔規范的內容
IMS 電子學檔規范的目標用戶是電子學檔工具的開發 者、需要整合學檔工具到其他系統的開發者、為教學系統開 發電子學檔相關功能的開發者和其它關注電子學檔互操作的 相關方[6]。規范定義了學檔的組成模型和詞匯表,學檔的元數 據描述方法、學檔包裝和交換的方法等主要內容,主要包含 在下面三個文檔中:
信息模型文件(Information model):描述制定電子 學檔規范使用的信息模型,從語義和邏輯上解釋該規范的設 計思想:包括背景、適用領域、使用對象、原理、名稱定義 和結構模型等部分。下文簡稱為《信息模型》。
XML 綁定指南(XML Binding Guide):從技術的角 度介紹如何使用 XML 語言來描述信息模型,也就是在實際應 用中如何使用該規范來描述一個現實的學檔對象。XML 綁定 指南中介紹了學檔各組成部分的描述方法、詞匯表和注意事 項。它的主要閱讀者是使用該規范的開發人員。下文簡稱為《綁定指南》。
最佳實 踐和應用 指南( Best Practice and Implementation Guide):提供如何實現和使用該規范的補充信 息,一般是規范的應用場景和應用范例,以及對規范進行擴 展的方法。下文簡稱為《實踐指南》。
除上面三個文檔以外,IMS EP 還包括一個用于詳細描述 量規的子規范,定義了對于量規的核心內容的標準描述,同 時還提供了量規的 XML 綁定文檔和 XML 范例。
由于 IMSEP 是 IMS 標準族中的一員,為了“不重新發 明輪子”,學檔規范中的某些部分是通過已有的其他 IMS 來定義和描述的。例如,該規范使用學習者信息包裝規范 IMS Learner Information Package(LIP)描述和封裝學習者信息, 通過元數據描述目標和活動,通過內容表現機制來表述多種 支持的媒體。內容包裝規范 IMS Content Packaging (CP)則 在該規范中用于資源的描述和封裝,使得資源能夠在系統間 順暢的遷移和共享。學檔規范中對于學習目標和學習者能力 的描述采用 了可復用的 能力和教育 目標定義規 范 IMS ReusableDefinitionofCompetencyorEducationalObjective(RDCEO)。而學檔中的元數據則使用學習對象元數據規范IEEE Learning Object Metadata (LOM)描述。
四 電子學檔的包裝方法
電子學檔是通過一些數字資源來承載的,它的實質是用 于展示和交換的各種資源的集合,以及對資源和資源之間的 相互關系的描述。從這個角度看,學檔本身就是一個資源包, 因而 IMS 將學檔看作是一個標準的 IMS 內容包,用包裝規范 來描述學檔和包裝學檔[7]。學檔是由多種學檔元件組合在一起 的內容包。
電子學檔的綁定方法在《綁定指南》中說明,學檔的所 有上下文信息,如表現方式、關系等都在 IMS 內容包中定義, 每一個學檔元件都作為內容包的資源放置在包中[8]。內容包的 資源集合中包含了學檔中所使用的各種材料,如作品、資格 證書等。IMS內容包甚至可以用以交換一個以上的學檔。根 據 IMS CP 規范,內容包是可以嵌套的,我們可以將多個學檔 放置在一個學檔包內,并創建多個子 manifest 文件描述多個 子學檔包。
五 電子學檔的概念模型
IMS EP 在《信息模型》中對學檔組成部分的做出描述和 解釋:學檔由多個離散的部分組成,每個部分描述學檔主體 的某個方面[9]。學檔為一個主體(subject)所擁有,主體就是 學檔的服務對象。例如我們說某個學檔是關于小張的,那么 小張就是主體。為什么此處要使用主體這個概念?主要是因 為學檔規范的開發者認為主體和所有者(owner)是有密切關 系但本質不同的兩個概念,主體用于強調學檔服務的對象, 所有者用于說明學檔的所有權。當然一般情況下學檔的主體 就是學檔的所有者。
1基本模型
學檔規范的基本概念模型是:一個“所有者”擁有零到多個“檔案”;一個“檔案”包含一到多個“部分”,并且 有零到多個“外觀”(Presentation);“視圖”(View)是學 檔內容集合的一個子集,從某種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一個獨立 的學檔。這些學檔組成部分的關系用 UML 表述如下圖。
是電子學檔的主要部分,它包含了用以描述學檔組成部分的“學檔元件”和用以表述如何顯示學檔信息的“外觀”組件。一個檔案由一到多個“學檔元件”組 成,具有零到多個“外觀”。IMS EP 中定義了十幾種“學檔 元件”,將在本文的學檔元件模型一節中介紹。
所有者(Owner)用于標識對學檔擁有所有權的人。一個所有者可能擁有一個或多個學檔。在《綁定指南》中使用 IMS LIP 規范的項來實現。該項通過和標簽可以定義個人、多人和組織[10]。所有者是學檔必 須擁有的組件,每個學檔至少有一個所有者。
外觀(Presentation)用于描述學檔應該如何顯示或呈現 的相關信息,包括學檔組件的選擇和其排列方式,以及它們 的構成要素和相關屬性。學檔通過自身包含的外觀信息,告 訴學檔系統或學檔工具應該顯示哪些學檔內容以及如何顯示 學檔的內容。在《綁定指南》中規定,該組件通過學檔內容 包中包含 xslt 和/或 css 的文件決定學檔外觀的顯示方式。外 觀不是學檔所必需具有的組件,沒有表現形式的學檔也有其 存在的意義,可以通過系統默認的方式顯示學檔內容,或者 根本就不用于向學檔的閱讀者顯示內容。
視圖(View)用于表述需要根據特定的目的顯示的學檔 子集。視圖的結構和學檔相似,在邏輯上可以看作是另一個 學檔[11]。學檔中視圖的用法如同不同版本的簡歷。應聘者在 制作簡歷的時候根據投簡歷的對象的不同而制作不同的版 本。如高校版、公司版等。高校版主要是展示學術能力,公 司版主要是展示工作能力和成果,雖然簡歷的內容基本相同, 但是其側重點,或外觀不同。在學檔中,每個視圖可能具有 其獨自的外觀,也可以多個視圖共享一個外觀。
2學檔元件
“學檔元件”(PortfolioPart)是用以表述學檔組成部分的超集。一個學檔中包含一個或多個學檔元件。學檔元件本 身是一個抽象概念,它在信息模型中由很多不同類型的學檔 元件實例來實現,這些元件包括活動、聲明、類型等。通過 對這些元件的定義,我們區分了學檔的組成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間的關系。在信息模型中對這些要素作出了解釋,并以此構建了描述學檔內容語義空間?!缎畔⒛P汀分幸还捕x了18 個類型的學檔元件(見圖 2),主要包括:
(1) 活動(Activity):用于描述學習、訓練、工作、服 務的記錄和作品。在活動信息中包含了對課程描述和相應的評 價記錄。每個學檔可以包含多個活動,每項只記錄一個活動。
(2) 聲明(Assertion):存儲與學習者相關的、與學檔 元件相關的、或者是其它和學檔相關的文本信息,但是不包 含后面將要提到的反思內容。聲明的作者可以是包括檔案的 所有者在內的任何人。聲明的內容一般是證明文本,或是導 師、同事和他人的評價。一般情況下學檔元件的 項可以用于文字描述,但是當需要記錄一個學檔元件的多項 信息時,學檔元件本身的項就不夠用了,這時我 們可以采用“聲明”或“反思”記錄這些信息[12]。聲明的類 型可包括:“協定”、“注記”、“自我表述”、“內容定 義”、“優點”、“缺點”、“價值”、“內容定義”等。
(3) 能力(Competency):描述學檔主體擁有的技能。 技能與正式或非正式的訓練(通過活動描述)以及工作歷史 相聯系,可以用“資質”元件(通過記錄正式的獎項)佐證。 每一項描述一種能力用。在《綁定指南》中用 IMSLIP 規范 來描述該項,但是如果有可能的話,最好使用 IMSRDCEO 規范來描述。
(4) 目標(Goal):記錄學檔主體的目標和期望,包括 向著大目標前進的階段性目標。該項可以用來描述主體的任 何目標,包括已經完成的目標。將目標和學習成果相比較判 斷目標是否已經達到是反饋和評價學檔的一個重要依據。
IMS EP 將目標分為工作、教育、個人、發展、障礙、列 表等類型。目標和目標之間既可以是并列關系也可以是嵌套關系,即一個目標可以是某個目標的子目標。目標通過“關 系”元件和其它學檔元件相聯系,目標和活動間的關系一般 是活動“支持”目標,目標和能力、資質、成就間的關系一 般是目標是他們的“目的”。
(5) 興趣(Interest):記錄學檔主體的愛好和其他休閑 活動信息。興趣可以具有正式的獎項(在相關的“資質”中 描述),并可以用包括和興趣相關的電子版的作品作為佐證。 興趣和個人的動機以及創造力有關,因此可以用來促進對某 個人個性化特征的了解,是簡歷的重要組成部分。每項描述 一種興趣,不可嵌套。
(6) 作品(Product):是學檔所有者的創作成果,可以 包含電子化存儲或索引的任何材料。作品的包裝和存儲需要 使用 IMS內容包裝規范。
(7) 資質(Qualification):包含了資歷、認證和對于學 習者的獲獎情況證明,是對學習和工作的正式認可。本元件 中也可以包含頒發獎勵的機構和獎勵性質的相關信息,每項 定義一個資質、證書或獎項。
(8) 反思(Reflection):記錄學檔主體對某個學檔元件 的反思,例如對某個學檔元件的評論或解釋。反思在教學過 程和個人職業發展中很重要,反思的內容通常比較復雜,因 此需要用專門的反思元件來記錄,而不是使用學檔元件的
項。反思可以通過關系部件和其他學檔部件相聯 系。反思的類型可以包括“內容定義”、“優點”、“缺點”、 “價值”、“預期”、“方面”、“回想”等。
下面是一個反思的范例(來自于《實踐指南》)和對該范 例的解釋
(9) 關系(Relationship):是連接兩個學檔元件的元件, 用來表述兩者之間的聯系及其類型。通過關系,我們將不同 的學檔元件聯系起來,最后將學檔組織成為有意義的網絡, 就像概念地圖。這些關系不僅是內容的粘合劑,也是我們查 詢學檔的線索和界面?!秾嵺`指南》用了較多的篇幅來介紹“關 系”元件,列舉了不同的學檔元件之間的關系類型,例如能力 和目標之間是“支持”關系,作品和能力間是“證明”關系,活動 和目標間是“支持”關系。從設計的角度來看,學檔部件之間 的關系最好是一對一的。如果有一對多的關系,就需要將一 對多的關系化簡為多個一對一的關系[13]。關系的類型包括: “包含”( IsPartOf )、“支 持”( Supports )、“證 明” (Evidences)、“目的”(AimsAt)、“展示”(Presents) 和“反思”(ReflectsOn)等。
(10) 量規(Rubric)和量規項目(RubricCell):量規 是一種用于評價的學檔部件,它是一個二維表,一般縱軸為 評價的內容項,橫軸為評價的分數等級。對于量規和量規項 目的精確描述是通過一個子規范定義的,并且提供了對學檔 中其他部分評價的指導。量規二維表中的一格就是量規項目, 通常用于記錄根據量規衡量的學習結果。
除此上述學檔元件外,還有可訪問性(Accessibility)、從 屬關系(Affiliation)、身份識別(Identification)、其他(Other)、 安全鍵( SecurityKey )、成 績單( Transcript )、參與者 (Participation)等學檔元件,由于篇幅所限,不在本文一一介紹。這些術語大部分來自于 IMS 的另一個規范:IMS LIP,只有量規、量規項目、參與者、反思和證明幾項是電子學檔 規范中新添加的內容。在《信息模型》中很多項目只定義一 個概念,并沒有明確規定具體實現的方法,因此在實現的時 候可以選擇合適的技術手段。在《綁定指南》中,學檔規范 的制定者使用 IMS 的相關標準進行描述。不過,這只是建議 的描述方式,開發者也可以采用自己認為合適的技術實現, 但是會造成兼容性問題。通常在應用學檔規范時,為了獲得 較好的互操作性,除了要遵守信息模型外,還必須遵守《綁 定指南》中約定的 XML 視圖。
六 學檔規范的意義,不足和未來
IMS 學檔規范是世界上第一個關于電子學檔的行業規 范,它的出現具有重大意義。首先,IMS EP 對于電子學檔作 了較為科學的定義,并且建立了概念模型,學檔中的各組成 元素也做了較精確的定義。其次,IMS EP 可以自由使用,不 需要支付任何形式的付費,無需考慮專利授權。再次,IMS EP是一個開放的規范,它的制定過程是開放的,并且在全過程 廣泛接受業界的反饋和建議[13]。以上這些優點均有利于該規 范的推廣和應用。
IMS EP 是比較學術化的、研究性的規范。根據 IMS 規范 的流程,并沒有規定 IMS 制定的規范必須經過實際的應 用實踐測試,也沒有要求規范必須建立在實際應用的基礎上。 因此規范的可用性還需要通過大量應用的來檢驗。缺乏應用 驗證是 IMS EP 的最大的不足之處。在規范后,IMS 會對 規范進行修正和版本升級,如果規范有問題或是不妥當,將 有可能在高版本的規范得到修正。一般來說,1.0 版本規范的 實踐指南都沒有經過實際應用,僅相當于軟件的 beta 測試。 等規范升級到 1.1.2 版本左右的時候基本上成熟,規范內容也 會有一些變化。由此看來,1.0 版本 IMS電子學檔規范對于 我們來說意義大于實用,該規范還未成熟,仍舊有不少地方 需要修改,而 IMS 本身也希望通過早期版本的規范獲得 業界的廣泛反饋,特別是對綁定方法和相關的實現范例。
此外,筆者注意到,在《綁定指南》中,IMS EP 對很多 學檔元件都采用了其他 IMS 規范,如 IMS LIP 等實現。隨著 技術的發展,這些方案已經落后,語法復雜,難以使用,而 且在其它領域內并未廣泛使用。因此,我們可以使用一些已 為 IT 行業所接受的通用標準:如對資源的聚合可使用 Atom, RSS 等協議或規范,對人員關系的描述可使用 FOAF 協議[14], 這些都是對 IMS EP 在實踐應用中的嘗試和改進。從標準制定 的角度看,對 IMS 規范的補充和修訂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對于國內的研究者來說,現在是一個合適的進入時機,一方 面可以借鑒國外先進的思想和成果,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對標 準的修訂工作中提高自己的水平,以此為參考建立我國自己 電子學檔標準。對于國內教育軟件的開發者來說,IMS EP 在
《信息指南》中向我們展現了清晰可用的學檔結構,在《綁 定指南》和《實踐指南》提供了學檔的實現方法,這些都可以供我們在開發中借鑒。
參考文獻
[1]王佑美.論網絡環境下基于電子學檔的學習[J].開放教育研 究,2002,(6):37-40.
[2] Jim Doherty.IMS e-portfolio standard implemented in new Sakaitool[EB/OL].
[3][6][7][9]IMSGlobalLearningConsortium,Inc.IMS ePortfolio Information Model-Version 1.0 Final Specification [EB/OL].
[4][5] IMS Global Learning Consortium, Inc.IMS ePortfolio
Best Practice and Implementation Guide - Version 1.0 Final Specificatio[EB/OL].
[8] IMS Global Learning Consortium, Inc.IMS ePortfolio XML Binding-Version1.0FinalSpecification[EB/OL].
[10][12]ScottWilson.IntroducingIMSePortfolio, Part3: Binding[EB/OL].
[11]Scott Wilson.Introducing IMS ePortfolio, Part 1: Introduction[E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