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2 17:40:3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線路設計法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本工程是為了新建廣州至珠海城際輕軌的建設而進行的升高改造,本工程新建鐵塔兩基:N11A、N12A;基礎全部采用灌注樁基礎。但是由于現場青苗賠償等問題無法施工,使得N12A鐵塔需要沿大號方向移位102m,移位后基礎位于山腳下方。4基礎設計:基礎位于山腳下,現場初步勘測,由于樁機等大型施工機械無法進場施工,暫定基礎采用大板基礎或人工掏挖基礎(需根據地質勘測報告確定)。5地質勘測:Ⅰ腿淤泥:4.3m、強風化2.0m、中風化5.0m;Ⅱ腿淤泥:5.0m、強風化1.4m、中風化5.0m;Ⅲ腿淤泥:5.1m、強風化1.2m、中風化5.0m;Ⅳ腿淤泥:4.2m、強風化2.3m、中風化5.0m;
2基礎設計存在問題
N21A鐵塔基礎作用力為T=90t、N=120t、HX=25t、HY=10t。根據原設計的初步假想,采用大板基礎或人工掏挖基礎;但根據地質報告情況,此處鐵塔基礎位于山腳下,地質按一定坡度進行分布,如果采用大板基礎,基礎底板需置于持力層,此處選擇在強風化層,但是考慮到地質按照一定坡度分布,如果僅置于強風化層的表面,則基礎抗側滑強度不足,但如果基礎底板置于強風化層下方,則基礎埋深在5m以上,由于無法進大型施工機械,且需進行鋼板樁護基,無形中增加了施工危險及施工成本;即便是修通道路進入大型施工機械,則成本比原設計所用灌注樁基礎要大很多。根據地質情況也無法采用采用人工掏挖基礎,因為上半部分為淤積地質。采用人工掏挖基礎危險系數相應增大很多,淤泥下方為強風化、中風化采用人工掏挖基礎也不現實。
3基礎設計處理方法
由于電力工程《架空送電線路基礎設計技術規定》仍然采用安全系數法,故此處設計僅需滿足設計中所要求的下壓、上拔、傾覆演算的要求即可,經過現場多次勘查,結合地質報告,最后征得施工部門意見確定此基礎設計的條件如下:基礎埋深要小大于2.5m(基礎維護可以采用松樁處理);如果需采用灌注樁基礎,則灌注樁基礎深度不能深于中風化(不能采用沖鉆,因為此合同為總包合同,如果超出原合同部分則由施工部門自行承擔)?;A材料用量、地基處理措施等費用不能超出原設計范圍。根據以上條件,結合本基礎所處地基情況,以及原設計所用費用經綜合考慮,采用斜柱基礎與灌注樁基礎相結合的方式,基礎側向位移采用松樁擋土墻處理方法。根據斜柱基礎與大板基礎的對比知道,基礎作用力相同的情況下斜柱基礎受力形式更加好,且節約材料用量。數學模型的建立,本工程所用基礎由于沒有具體的數學模型,所以參考承臺灌注樁基礎,基礎下壓由斜柱基礎底板承擔,基礎上拔由斜柱基礎和基礎下灌注樁部分(僅考慮自重部分)承擔,基礎水平作用力由斜柱基礎和基礎下灌注樁部分共同承擔;考慮到基礎所處地質情況結合鉆探資料,基礎側位移需做擋土墻,而此條線路改造根據火炬開發區的規劃及供電局的規劃,此段線路需要近期改造拆除(施工圖已出),所以此次改造為臨時改造方案,故擋土墻處理采用松樁擋土墻。斜柱基礎下方仍采用松樁地基處理。最終設計的基礎形式如圖2所示。上部斜柱基礎埋深1.5m,下部灌注樁基礎在基礎底部以下4.7m,入中風化巖層0.5m以上。
4設計中需思考的問題
本工程是為了解決復雜地質情況下施工工藝問題而進行的基礎變更,基礎采用的是斜柱基礎與灌注樁基礎相結合的處理方式,在上拔演算中由于數學模型建立方面缺乏經驗,此次上拔演算中未考慮到灌注樁基礎摩擦力。雖然本工程已經竣工運行將近兩年多時間,但是卻給我們設計人員一個提示,就是我們在新型設計方面還存在一定的不足,還需要繼續學習實踐,搜集更多的同行所做的優秀設計作品,為我們以后的設計打下良好的基礎。
5以后設計的展望
1、10kV配電線路設計法流程影響
配電線路設計法質量的因素有很多,所以在設計過程中,需要對每一個環節的質量進行嚴格的控制,保證每一項設計都能落實到位。對于配電線路的設計,其主要流程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在接到設計后,需要明確配電線路的導線截面、線路起點、終點;2)對配電線路沿線的地形、路徑的進行了解,并確定初步的設計路徑方案,進行現場測量計算,繪制出配電線路路徑圖;3)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包括導線截面、檔距、轉交、路線場地等,合理選擇桿塔的形式;4)根據設計,列出詳細的材料清單,并對設計費用,設計定額、計費編制等進行合理預算;5)對各個設計方案進行對比,選擇最佳方案。最后對最終的方案進行整理,為配電線路具體設計實施提供完整的設計資料。
2、10kV配電線路設計法要點
1)配電裝置的合理選擇。對于10kV配電線路配電裝置的選擇方面,其設計技術要點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在電器一級裸導體的選擇方面,應該滿足溫度條件。溫度環境的設計依據應該以每年最熱月中最高溫度的平均值。對于屋內電器以及裸導體選擇方面,應該根據以往的溫度統計資料,以最熱月平均溫度+5度的基礎上進行設計。當溫度低于儀表電器的最低允許溫度時,要加強保穩措施防止冰雪事故的發生。另外隔離開關設置的破冰厚度要大于最大的覆冰厚度。②配電裝置的抗震等級應該滿足國家相關文件的規定,目前我國主要的相關文件為電力設施抗震等級設計規范。③在配電裝置最大風速設計過程中,應該以10米高空中30年內最大風速10分鐘的平均值。如果最大平均風速大于每秒35米,安裝戶外配電裝置時,應該保證安裝高度低于10米,并采取相應的加固保護措施。
2)配電線路中電器、導體的設計選擇。在配電線路導體以及電器的設計過程中,其技術要點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相關導體以及電器的絕緣水平應該滿足相關標準。②保證選用電器的承受電壓,確保其高于該配電回路中的最高運行電壓。設計中選用的導體,其允許的最大電流應該大于該回路匯總最大的持續電流。并且導體、電器等在設計中需要考慮日照對其的影響。③在導體、電器熱穩定性、動穩定、開斷電流驗算設計過程中,應該嚴格的按照設計規劃進行,并考慮配電系統長遠的規劃。具體的計算應該按照三相短路實施相關的驗算。④當配電線路電壓互感器回路采用熔斷器進行保護石,不用對其熱穩定以及動穩定進行驗算。如果用高壓限流熔斷器對其進行保護,需要根據限流熔斷器的特性實施熱穩定以及動穩定的驗算。
3)配電線路路徑的選擇。在配電線路路徑設計選擇方面,主要的設計選用原則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配電線路的選擇盡可能的方便施工,盡可能避免對農田的占用,需要具有便利的交通條件以及運行維護條件,保證路徑選擇經濟合理、安全。②在配電線路選擇上,應該避開一些特點的場所,包括不良地質、油廠、軍事重地、機場等;③在配電線路出線端一般采用12、16、24電纜溝,盡可能減少重復施工;④光纜的走線一般是根據10kv架空線,其配備一般以1到2千米為宜,如果光纜過長,會給線路維修與施工增加難度,線路果斷會增加接頭的數量,對信號造成影響;⑤盡可能的考慮到直線轉角問題,將其設計為直線轉角桿塔。
4)對路徑的初步設計。在10kV配電線路路徑的初步設計過程中,具體的設計內容包括總線路設計法、線路機電路線設計、桿塔與基礎設計??偩€路:總線路設計法方面,一般包括線路走徑設計、設計依據一級一級工程設計三個方面。對于線路設計法依據應該從線路設計法原則出發,滿足當地的實際情況毛病根據相關的設計文件與規章設計執行。制定工程設計各個分項目的任務書,并簽訂設計合同,對相關的文件與編號進行認真審批。機電路線設計:在機電路線設計方面,包括了導線架設計、氣象內容、金屬機具設計與組裝設計、絕緣子串設計、導線防震設計。保證機電線路在可能發生的惡劣環境下,也能夠安全穩定的運行。導線架的設計應該滿足最大盈利,其材質結構等都需要滿足配電線路的送電能力,提升線路的防震性能,采取相應的防震措施。桿塔與基礎設計:10kV桿塔主要包括直線、轉角、耐張、終端等幾種形式。塔型以及高度的選擇是配電線路設計法中關鍵的內容,必須堅持維護方便、經濟、穩定等原則。耐張桿塔選擇中,需要盡可能選用高度較低的桿塔,保證桿塔具有較為良好的受力條件。在塔型選擇方面,需要根據10kV配電線路工程實際情況,加強新工藝、新材料的推廣與應用。這樣也能降低對材料的使用,縮短工期,為成本控制提供有力的幫助。
3、總結
【關鍵詞】高速鐵路 平面控制 控制測量 布設等級 測量精度
中圖分類號:U238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高速鐵路已經進入了大規模的建設階段。我們所說的高速鐵路,就是指那些能夠使旅客列車的最高運行速度高于200千米每小時的鐵路。在我國當前主要是依據鐵道部在2003年制定頒布的《京滬高速鐵路測量暫行規定》來進行高速鐵路平面測量工作的。在我國高速鐵路的發展相對較晚,可以說還是一個新的事物。因為高速鐵路使得旅客列車的行車速度大大提高,所以就會給鐵路的建設帶來一些新的挑戰和問題,理所當然對高速鐵路平面的工程測量工作也帶來了新的挑戰。在我國,高速鐵路工程測量的標準和規范還沒有正式的制定,其中還有許多的問題要進一步的研究和探討。所以本文就針對一些具體的問題作了簡單的探討。
二.高速鐵路平面控制測量布設的原則
我國《京滬高速鐵路測量暫行規定》中的相關條文指出,高速鐵路的測量全過程為:通過我國國家三等大地點測量加密GPS點,在GPS點的基礎上做鐵路五等導線測量,利用導線點測設線路中線控制點和鋪設軌道。
當前如果是新建鐵路,那么在其勘測中,一些鐵路的勘察設計部門也正在努力的尋求一些方法來改進鐵路勘測的流程,這個過程中提出了一次布網的方法,這種方法就是把各個階段的控制點一次性的布設成為同一個等級,與此同時統一其平差測量的控制網,使的初測、航測、定測以及施工各個階段的測量都可以在同一控制網的控制下,這樣可以大大的減少工序,大幅度的提高測量效率。
當鐵路在運行階段的時候,為了使軌道的結構保持著良好的狀態,就必須加強對軌道的平順度以及整體幾何形狀進行定期的檢測。所以,控制測量還必須能夠滿足運行階段的高速鐵路檢測的標準和要求。
我國的高速鐵路一般采用GPS測量法進行首級平面控制測量,也就是在沿線路大概每隔5m左右的距離設置一對互通視點,在定位時必須要保證其長期有效且穩定。如果在線路的定測和初測階段時,要盡可能的利用GPS RTK來進行控制點的加密以及線路的中線測量。如果有一些不方便采用GPS RTK測量的路段,則可以采用GPS測量加密之后,再來布設線路初測以及定測的導線,集中來進行高速鐵路中線的測量。對于一些大中型的構筑物,如果要布設其施工控制網,那么構筑物的軸線位置必須滿足線路的整體形狀的一些要求。也就是說要在其鋪軌之前,布設精度較高的導線,以此來滿足測量軌道的整體形狀的要求。
三.高速鐵路平面控制測量的精度要求
根據德國實踐的經驗,影響以及控制行車速度的原因有:線路平縱斷面以及線路的平順性。為此,德國鐵路對于軌道不平順限速的管理標準比較嚴。而且,國內外一些專家的看法基本一致。這樣能夠有效保證其安全性和舒適度。
線路的平順度和控制測量精度有聯系,相對于線路形狀而言,平順度是局部的誤差。雖然采用測量的方法不容易達到高速鐵路對于線路平順度的要求。但是,也不能夠依據線路平順度的要求來作為控制測量精度的標準。下面分析一下線路平順度誤差對線路位置誤差的影響。
用直線路來討論,圖1中AB為設計直線線路位置,當在10米處產生2mm不平順度時,線路將出現β角的轉折,使直線B移至B點。其中不平順度有偶然性,所以,由各段不平順度產生的B點位移可利用直伸等邊支導線終點的橫向中誤差公式計算:
假定AB=200m,則S=190m,n=19,按式(1)計算得199mm。
可見高速鐵路控制測量不是控制線路局部的平順度,而是控制整體線路的形狀。這里提出:高速鐵路在5公里范圍內,無論是直線段或曲線段線路平面位置偏離設計位置最大不超出50毫米,偏離幅度不超出100毫米,線路平面位置偏離設計位置的中誤差為25毫米。因此,高速鐵路線路平面位置不僅要滿足局部平順度的要求,同時需要滿足在5公里范圍內的一個直線段或曲線段中,線路偏離幅度最大不超出100毫米的要求。
由以上分析,高速鐵路平面控制測量的點位中誤差在線路的垂直方向不大于25毫米。如果在鋪軌前,布設鐵路五等導線,并適當提高測角精度,假定測角中誤差為3.5,按等邊直伸導線計算,導線最弱點的橫向中誤差為:
式中,S=5000m,n=10,則m=24.5mm。
高速鐵路的首級平面控制測量采用GPS測量方法,其精度等級應相當于國家四等大地點。GPS點每隔5公里左右布設互相通視的一對點,作為附合導線的方位邊。因此,GPS控制網應布設成帶狀網連式網,相鄰同步圖形之間以通視的一對點作為公共基線連接,需要有4臺或更多的GPS接收機觀測。國家三角測量規范中規定:四等三角測量最弱邊的方位角不大于4.5。假定,按GPS網相鄰兩點的橫向誤差等于基線長度的精度,則可由式(3)計算一對通視點之間的最短長度:
式中,d為GPS網一對通視點之間的長度,a為固定誤差,b為比例誤差系數。設a=10mm,b=10,則d=520m??梢?,GPS點每隔5公里左右布設互相通視的一對點,其距離不應短于600米。
四.五等導線測設軌道中心精度的分析
在高速鐵路鋪軌前布設五等導線測量,利用全站儀在導線點上直接測設軌道中心點。假如忽略由導線點測設軌道中心點的誤差,可以把導線點之間的相對誤差認為是軌道中心點之間的誤差。五等導線可看作為在GPS點之間的直伸附合導線,導線點的相對橫向中誤差可按下式計算:
其中:
假定k=5,f=7,兩點相隔1000米;k=4,f=8,兩點相隔2000米;k=3,f=9,兩點相隔3000米,如圖3所示,分別計算導線點的相對橫向中誤差,其結果列于表1:
由以上分析可知:布設五等導線點測設軌道中心點,其線路偏離幅度可滿足不超出100毫米的要求。這里需要指出的是,當較長的曲線位于兩個GPS跨段時,應在曲線的兩端加密GPS點,使曲線段處于同一條五等導線內。
五.結論
鐵道部2003年頒布的《京滬高速鐵路測量暫行規定》,對高速鐵路平面控制測量布設等級和精度的規定可滿足工程測量要求,但建議適當提高五等導線的測角精度,測角中誤差為±3.5??紤]到一次布網的優點和不同階段對測量精度的要求,采用GPS測量法進行首級平面控制測量,也就是在沿線路大概每隔5m左右的距離設置一對互通視點,在定位時必須要保證其長期有效且穩定。如果在線路的定測和初測階段時,要盡可能的利用GPS RTK來進行控制點的加密以及線路的中線測量。如果有一些不方便采用GPS RTK測量的路段,則可以采用GPS測量加密之后,再來布設線路初測以及定測的導線,集中來進行高速鐵路中線的測量。對于一些大中型的構筑物,如果要布設其施工控制網,那么構筑物的軸線位置必須滿足線路的整體形狀的一些要求。也就是說要在其鋪軌之前,布設精度較高的導線,以此來滿足測量軌道的整體形狀的要求。如在運行階段仍需保持高速鐵路軌道的整體形狀,應根據檢測的需要,進行控制測量的定期復測工作。
參考文獻:
[1]潘正風 徐立 肖進麗Pan ZhengfengXu LiXiao Jinli高速鐵路平面控制測量的探討 [期刊論文] 《鐵道勘察》 -2005年5期
[2]汪曉英 高速鐵路平面控制測量的探討 [期刊論文] 《科海故事博覽?科技探索》 -2011年4期
[3]李林 潘正風 徐立 肖進麗 高速鐵路平面控制測量的探討 [會議論文],2005 - 2005現代工程測量技術發展與應用研討交流會
[4]安國棟AN Guo-dong高速鐵路精密工程測量技術標準的研究與應用 [期刊論文] 《鐵道學報》 ISTIC EI PKU -2010年2期
[5]黨軍宏 雷旭華 陳龍 平面控制測量方案設計在高鐵專線中的應用 [期刊論文] 《山西建筑》 -2012年29期
[6]陳新煥 高速鐵路控制測量的精度研究 [期刊論文] 《鐵道勘察》 -2004年1期
關鍵詞:輸配電線路,運行,管理制度
1.運行值班制度
交接班制度:值班人員應按交接班制度中規定的值班方式、交接時間、交接程序、交接內容等進行交接。未辦完交接手續,交班人員不得擅離工作崗位巡視與檢查制度:電氣設備在運行中的巡視,可分為定期巡視、特殊巡、登桿檢查。
2.運行維護管理制度
線路運行維護工作必須嚴格遵守電力行業標準DL/T741《架空送電線路運行規程》和DL409-1991《電業安全工作規程》(電力線路部分)的規定,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工作方針,認真搞好線路的運行維護工作,即做好巡視、檢修及反事故措施的實施工作。運行單位必須建立健全崗位責任制,其所屬(包括代管)的每條線路都應有專人負責運行維護。
每條線路必須明確其所屬的線路運行單位,并明確劃分運行維護界限。一條線路屬兩個及以上線路運行單位維護時,應有明確的運行分界點,不得出現空白。對于重污穢區、多雷區、重冰區、洪水沖刷區、不良地質區等特殊區段和大跨越的線路,線路運行單位應根據沿線地形地貌和氣候變化等具體情況及時加強巡視和檢修,并做好預防事故的準備工作。
3.設備缺陷管理制度
在線路運行維護工作中發現的設備缺陷,必須認真做好記錄,及時匯報,并根據設備缺陷的嚴重程度進行分類和提出相應的處理意見。對于近期內不會影響線路安全運行的一般設備缺陷,應列入正常的年度、季度檢修計劃中安排處理。
對于在一定時期內仍然可以維持線路運行,但情況較嚴重并使得線路處于不安全運行狀況的重大設備缺陷,應在短期內消除,消除前要加強巡視。
對于已使得線路處于嚴重不安全運行狀況、隨時都可能導致事故發生的緊急設備缺陷,必須盡快消除或采用臨時安全技術措施后盡快處理。
4.設備的檢修管理制度
4.1檢修原則:①運行單位必須認真抓好設備檢修工作,加強設備檢修管理,使線路設備經常處于健康完好狀態,保證電網安全經濟運行。②線路設備檢修,必須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堅持“應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則,并逐步過渡到狀態檢修。③線路設備檢修,應采取停電與帶電作業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并逐漸減少停電檢修的次數。論文格式。④線路設備檢修,要盡量采用先進工藝方法和檢修機具,提高檢修質量,縮短檢修工期,確保檢修工作安全。
4.2計劃管理:①運行單位應根據線路設備健康狀況、巡視檢測結果、設備檢修周期和反事故措施的要求,確定下一年度線路設備的計劃檢修項目。②運行單位應在每年九月份根據線路運行工區申報的計劃檢修項目,編制下一年度的檢修計劃,并報上級部門審批。③運行單位應根據上級審批的年度檢修計劃內容和實際情況,編制季度、月度檢修計劃。④線路運行工區在檢修計劃下達后,應認真做好各項檢修準備工作,嚴格按計劃執行。
4.3施工及質量管理:①檢修施工中應健全完善檢修崗位、施工質量和安全工作等責任制度,要認真執行工作票和工作監護制度,并做好檢修施工記錄和帶電作業統計工作。②重大檢修項目和大型更改工程要按正常審批程序,完成施工設計,編制施工技術、安全、組織措施,明確工藝方法及質量標準,并認真組織實施。③參加帶電作業、焊接、爆壓等技術項目的檢修施工人員,必須經專門技術考試并持有合格證明方能上崗操作。④檢修施工所用器材及更換零部件必須選用經鑒定合格、性能符合要求的產品。⑤檢修施工的外包工程項目必須簽訂正式合同或協議,并認真做好中間驗收和竣工驗收工作。
5.基建工程管理制度
5.1設計審查:①運行單位應參與新建(或改建)線路工程的規劃及設計審查工作,并參與設備選型及招標工作,根據本地區的特點、運行經驗及反事故措施,提出相應的要求和建議。論文格式。②運行單位應參與線路工程終勘定線、定位、斷面地質勘測工作。
5.2設備驗收管理:①運行單位應選派有實踐經驗的人員擔任常駐施工現場的質檢員,負責施工質量檢查和中間、隱蔽項目驗收工作,對施工質量不符合要求或施工中采用未經設計、運行單位認可的代用設備、材料時,質檢員應拒絕簽字驗收。②運行單位應嚴格執行部頒的《電氣裝置安裝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110kV及以上送變電基建工程啟動驗收規程》的規定,全面做好工程工作。對不符合設計、施工驗收規范和安全運行要求驗收的不合格工程,線路運行單位應拒絕接收運行。③在新線路投運后的一年試運行期間,線路運行單位應加強巡視、檢測,對發現的問題應協同設計、施工單位認真分析,各負其責,積極處理。
5.3生產準備:①運行單位應搞好新工程投運前的生產準備工作。②運行單位在新工程投運前,應根據有關標準和定額指標,配齊經過培訓的運行維護人員和專用交通工具、通訊設施、儀器儀表、備品配件等生產、生活設施裝備。
6.技術專檔管理制度
①運行單位應按照其運行管理范圍,分別存立或建立線路設備技術專檔,專檔形式可結合本單位的實際情況進行設計,并逐漸實現微機存檔和管理。②線路新設備投運或舊設備更新后,運行單位應及時建立或更新技術專檔,保證資料與現場相符。
7.運行分析與故障統計制度
①運行單位應加強線路運行分析工作。對線路運行狀況、設備存在缺陷以及所發生的線路典型障礙、跳閘、事故的原因進行認真地分析,并協助安監部門搞好事故調查。論文格式。②運行單位應及時分析設備故障原因。搞好線路故障調查統計、掌握事故規律、積累運行經驗,提高送電專業生產管理水平。
8.輸配電線路運行人員的技術培訓
開展技術培訓和方法、手段可采用多種多樣形式,如定期技術問答、現場考問講評、短期講座、反事故演習、實際操作和基本功演習等等。
9.輸配電線路的安全管理
安全生產是的一項綜合性工作,必須實行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管理。
9.1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在輸、配電部內形成主任與班組長、班組長與班員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各級管理網絡。安全責任制包括:輸配電部主任的安全責任制、班長的安全責任制、安全員的安全責任制、班員安全責任制。
9.2開展安全活動班(組)應開展經常性、多樣化的安全學習、宣傳教育和崗位練兵活動,使職工熟練地掌握本崗位的安全操作技術及安全作業標準,不斷提高職工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安全活動包括:①安全日活動;②安全生產的自查、互查和抽查;③安全分析;④安全例會;⑤定期反事故演習;⑥班前會和班后會;⑦開展事故調查活動;⑧安全培訓。
參考文獻:
[1] 施工、輸配、營業三位一體[J]城市煤氣,1995,(10) .
[2] 李建忠. 如何做好輸配電線路安全運行維護工作[J]電力安全技術, 2007,(05) .
[3] 梁勇,余華. 輸配電線路運行管理[J]農村電氣化, 2005,(02) .
[4] 沈義福. 輸配電線路在特殊氣候條件下的安全運行[J]農村電氣化,2003,(04) .
[5] 左仲坤. 輸配電線路的運行與保護[J]中國電力企業管理, 2007,(06) .
現將2010年度主要工作總結如下:
一、文檔類
.
完成標書(貴陽\寧夏\連江\衢州\陜西地調陪標書)
.
修改論文(修改標準化的碩士論文\武漢工程碩士的論文)
.
完成自動配置裝置的需求說明書
.
完成變壓器典型參數完善的需求說明文檔
.
完成操作日志完善的需求說明文檔
.
完成多套保護定值存儲方案的需求說明文檔
.
完成線路增加編號的需求說明文檔
.
完成人為設置默認配合及定值配置圖的顯示(天津)的需求文檔
.
完成上海變壓器計算參數的需求文檔
.
完成配網整定參數錄入的需求說明文檔
.
完成配網整定計算需求文檔
.
完成配網整定計算概要設計文檔
.
完善提交了變壓器后備部分的修改說明文檔
.
初步完成了變壓器后備部分的數據庫創建及升級部分,未實際運用
.
完成成都項目申請書初稿、整理完成南網項目的投標書初稿
.
組織云計算部分的討論,整理其相關的討論文檔
.
修改運城技術建議書的PPT\做陜西地調版繼保軟件的陪標用戶PPT\做太原繼保系統的項目匯報PPT
.
寫寧海電廠的項目建議書\凱里供電局的繼電保護技術規范\邕寧供電公司的調度票系統技術規范書和繼保整定系統的技術規范書
.
寫相關程序的測試任務書
.
寫配網合環的項目建議書初稿
.
整理上海需要回復澄清的函,出差后寫上海市調繼保處澄清問題的會議紀要
.
修改滄州的驗收材料
.
… … … …
二、程序類 優化主網線路保護整定部分程序
.
寫創建升級線路保護優化升級部分的數據庫代碼
.
修改新建線路保護部分的代碼
.
修改配置線路保護界面中涉及到的保存、刷新、載入部分的程序代碼
.
修改設置原則和系數為本電壓等級通用部分的程序代碼
.
修改校驗靈敏度部分的程序代碼
.
修改升級線路保護原理部分的程序代碼
配網整定計算部分程序
.
相關數據庫的升級
.
配網電氣量的添加及其取值部分相應程序的修改
.
配網裝置整定計算部分的程序修改
其他程序Bug類
.
修改了(轉載自中國教育文摘edUzhai.net,請保留此標記。)線路互感部分的程序
.
修改了多點等值程序中自動選擇相關支路部分的程序及幾個小Bug
.
修改了保護方案重命名部分的程序
.
修改了Bug(手動整定電流最值選擇框最大化問題)
.
修改了Bug(增加整定計算書中紅字提示)
.
修改了Bug(整定中定值如果出現負值,給予紅字提示)
.
查找、修改自動配置線路原理保護標簽刷新Bug
.
修改了整定方案重命名Bug
.
修改了海南手動整定中關于線路取測量阻抗錯誤的問題
.
修改了手動整定中靈敏度校核原則部分取值問題
.
.
修改了互感拾取支路部分的Bug
.
修改了配合定值取值為空時軟件報錯的Bug、測試
.
修改了上海變壓器計算參數的程序、測試
.
修改Bug(零序電流III段中與相鄰線路的接地距離II時間定值配合報錯)、測試
.
查看關于T接線手動整定部分測量阻抗取值問題的BUG
.
… … … …
三、其他
.
最初兩個月學習繼保業務部分及C#編程基礎
.
確定石家莊所要添加的原則,完成石家莊原則添加
.
測試下自動配置保護裝置
.
測試操作日志部分程序
.
測試配網參數錄入部分程序,整理測試后的配網參錄入數的問題及完善建議
.
查找石家莊電網中存在的問題(供電方案失效問題\拓撲未完成\多點等值無法計算問題)
.
多次內部學習培訓以及相關問題的學習討論
.
審(修改)一些相關的文檔(如測試任務書\相關論文\修改開題報告等)
.
參加聯合培養研究生中期匯報會\加聯合培養研究生開題報告匯報會
.
隨同出差上海調研配網部分,去北京朝陽供電局調研
.
參加北供需求討論會
.
出差太原做新版繼保軟件的技術交流
.
… … … …
【關鍵詞】現代建筑,電氣設計,方案措施
中圖分類號:S61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一.前言
伴隨著我國現代化的進步,人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時,對建筑整體功能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現代建筑的電氣設計是整個建筑功能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將會直接關系到居民的切身利益。近些年來,由于建筑電氣設計所引發的電氣火災越來越多,造成了很嚴重的經濟損失,同時,電氣設計的不合理,也使得建筑電氣能耗日漸增長,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建筑的整體運行成本,在建筑電氣設計中實施現代智能化技術,具有一定的社會現實意義。
二.現代建筑電氣設計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措施
1、建筑電氣防火設計不合理問題和解決措施
(一)電氣消防設計中可能存在的問題
根據對建筑火災原因的統計,由電氣問題引發的火災成為主要因素,這些電氣問題主要有:電氣設計有缺陷、不完善,施工不嚴格按照國家相關規范的規定來進行。具體來說:首先是電氣設備長時間使用,年久失修,超負荷運行,很容易導致事故。比如說電弧接地短路故障或電氣設備線路短路、斷路等。其次是不按照國家的相關規范的規定進行電氣的設計和安裝。比如說,在進行電氣安裝的過程中,采用易燃塑料或者在進行穿管的時候保護不到位遺留下先天性的火災隱患;電氣線路在進行鋪設的時候直接敷設在可燃、易燃的材料內同時不進行適當的穿管保護;在建筑物內部的電氣安裝過程中,不嚴格的執行國家的相關規定和技術規范,鋪設不符合消防要求的配電裝置或者是電氣線路,給建筑電氣的安全使用留下安全隱患。
(二)解決措施
為了有效防止建筑的電氣火災,要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在電氣設計的時候遵守規范和規定的要求,重視細節的設計 。所有的建筑在進行電氣設計的時候都應該嚴格的按照國家的相關規范規定的要求,不允許有偷工減料的行為發生,同時要格外重視電氣設計中的細節問題。具體來說,在民用建筑電氣設計過程中,為了防止因為接地電弧的短路而引起的電氣火災事故的發生,可以采用具有漏電保護功能的斷路器,因為這種斷路器對于電弧短路電流有著很高的動作靈敏性,可以在電弧發生短路后及時的做出反應,迅速切斷電源,從而防止電氣火災事故的發生。同時,對于架空進線進戶時必須要使用合適的、符合國家安全規范的電涌保護器,這種保護器的作用在于它能夠有效的防治高電位的侵入,從而避免因為高電位侵入導致的電器毀壞和火災事故的發生。
其次,在進行電氣設計的時候要充分的考慮到電氣負荷的問題。我們前面已經知道,電氣線路如果長時間的負荷運行,很容易出現電氣問題,從而導致火災事故的發生,所以在進行建筑電氣設計的時候,就要充分的考慮到電氣負荷的問題。具體來說,在進行電纜的選擇時,要充分的考慮所要使用的電器設備,在使用范圍內進行適當放大,留下一些空間。當然這個范圍應該適度,不能過大,過大是資源的浪費,當然也不能過小,過小就沒有起到該有的作用。
開關的選擇可以根據近期負荷的需要設定整定電流,以滿足當下和以后發展的需要。同時在電氣設計過程中也要注意具體的回路分配,具體內容可以參照國家相關規定的要求。從而有效的避免電氣線路的過負荷運行,降低電氣火災事故的發生。
再次,使用耐火耐熱的電氣配線。耐火耐熱的電氣配線可以減少因為線路問題而導致的火災事故,同時一旦火災事故發生,耐火耐熱的電氣配線也可以有效的阻止火勢的蔓延,并且耐火耐熱的配線可以在離開火源之后自行熄滅,從而防止電氣線路因燒斷而發生短路、接地故障等事故,這樣就可以保證消防設備的正常和安全的運行,使火災事故救援能夠及時的、安全的、順利的進行。
最后,注意建筑消防設備配電線路的防火性。建筑內部的消防設備按照其功能的不同主要可以分為火災自動報警系統、人員疏導及物資疏散裝置系統、固定滅火裝置系統、控制及通訊設施系統、防排煙設施系統等等幾類。因此我們在進行消防設備的配電線路的防火性設計時,要充分的考慮到各種消防設備的不同功能以及設備的不同特點,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設計,確保各種消防設備的配電線路能夠達到防火要求,在火災救援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2、建筑電氣中的能耗問題
(一)存在的問題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建筑物的使用要求也越來越高,城市集中建設供熱系統,改善冬季室內熱環境,以及夏季空調的大量使用等等,同時建筑物及其相應配套設備的大量興建,使得建筑物的能耗問題變得越來越重,這將帶來極為沉重的能源負擔,加劇我國能源供應緊缺的狀況。及時的對這一問題進行研究并找到相應的解決措施已經成為重中之重。
(二)解決措施
為了有效降低建筑的能耗,要采取以下節能措施:
第一,設計時要合理的計算用電的負荷,從而合理選材,達到節能目的。建筑內用電負荷的計算方法是很多的,具體來說可以按照下面的原則進行選?。涸陔姎庠O計進入到方案設計階段時我們可以使用單位指標法;在電氣設計進入到施工圖設計的階段或者是初步設計的階段時可以采用需要系數法等等。
第二,電氣設計過程中對計量裝置也要設計合理。如住宅中,單元總配電箱設置在首層,內設總計量表。各層配電箱內設置分戶電表。由總配電箱到各層的配電箱采用樹干式配電,各層的配電箱到的分戶配電箱采用放射式配電。
三、現代建筑電氣設計中的智能技術
1.建筑設備監控技術
二十世紀8O年代主要采用計算機集中監控的方式,由于可靠性較差,運行速度較慢,90年代以后已經很少采用,取而代之的是集散式控制方式。在90年代末,隨著計算機技術、控制技術、網絡與通信技術的發展和結合,建筑設備監控技術得到了迅速發展。
2.安全防范技術
安全防范包括閉路電視監控、入侵報警、通道控制(門禁)、巡更、對講、周界防越等子系統。安防系統從最初的各子系統相互獨立,發展到如今的各子系統之間的聯動,極大地提高了安全防范的嚴密性、可靠性和實時性,為人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提供了安全保障。
3.綜合布線技術
綜合布線是智能建筑中數據、語音以及多媒體通信的基礎平臺, 自該項技術進入我國市場以來,由于其優異的性能,給國內的智能建筑市場帶來了一種新理念、新技術,并立即在建筑行業引起了巨大的反響,被各類智能建筑所廣泛采用。為了適應網絡傳輸帶寬和速率的發展,綜合布線新產品相繼問世,從最初的3類線、5類線到6類線,甚至出現了超前于標準的7類布線系統產品,以滿足千兆網的需求。隨著網絡傳輸速率的提升,為適應其發展的萬兆光纖網也已投入市場,新型的多模和單模光纖將作為良好的傳輸介質得到廣泛的應用。銅纜從三類到五類、超五類、六類甚至更高類別,從銅纜發展到光纜,技術和產品不斷更新,充分體現了通訊技術發展的迅速以及智能建筑應用新技術的廣闊前景。
四.結束語
電氣設計成功合理與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現代建筑的安全性與可靠性。因此現代建筑的電氣設計問題不可小視。我們在建筑電氣設計的過程中要注意它所存在的主要問題,參考已有的這些問題的解決對策,積極創新,構建安全可靠的供電使用環境。
參考文獻:
[1]陳元麗,劉興順,倪冰,杜群,試論建筑電氣設計中的節能方式[會議論文] 2009全國建筑電氣設計情報網年會
[2]林士玉,郭英偉,綜合布線系統的電氣保護[會議論文] 2010 - 第五屆全國石油和化學工業電氣管理(技術)交流研討會
[3]王薇,現代建筑工程電磁干擾(EMI)與防護設計[會議論文] 2009 - 2009年全國建筑電氣設計技術協作及情報交流網年會
隨著我國社會與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區域治安環境以及安全防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同時現代化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犯罪更趨智能化,手段更隱蔽,所以保證區域的安全必須從運用現代化的防盜報警技術。在現代化防盜報警技術中,紅外技術有四大優點:環境適應性好,在夜間和惡劣天候下的工作能力優于可見光;隱蔽性好,不易擾;由于是靠目標和背景之間、目標各部分的溫度和發射率差形成的紅外輻射差進行探測,因而識別偽裝目標的能力優于可見光;紅外系統的體積小,重量輕,功耗低。但有三大因素制約著其效果:目標的光譜特性;探測系統的性能;目標和探測口之間的環境和距離。所有探測技術的發展都有三個階段:a.探測信號的強度,得到目標的"黑白照片",這是初級階段;b.探測信號的強度和波長,得到目標的"彩色照片",達到中級階段;c.探測信號強度、波長和相位,得到目標的"全息照片",這才達到探測技術的高級階段。目前的紅外技術處于其初級階段的后期,正向中級階段發展,其標志是研制出了雙(多)色紅外探測器,得到了目標熱圖象的"彩色照片"??梢灶A計,今后雙色探測器將隨單波段探測器及其配套技術的成熟和市場需求的增加而加快發展,并將集中在以下五個方面:(1)集成化的雙色探測器有利用簡化系統結構,能充分利用半導體材料制備技術的最新成果,便于器件焦平面化,其中HgCdTe合金系和各種量子阱/超晶格材料系統將得到重點發展。(2)采用焦平面器件,更好的滿足系統的要求,同時也有利于簡化系?統結構,降低成本。(3)為明顯的提高系統的性能,雙色探測器將向大面陣和長線列發展。(4) 雙波段系統將克服在光學設計和加工、信號處理和顯示等方面的困難,縮小體積、減輕重量等,以便擴大其應用范圍。 (5) 隨材料、器件和系統技術的進步,雙色探測器將向更多的光譜波段發展,既包括拓寬光譜波段,也包括將光譜波段劃分成更為細致的波段,以獲得目標的"彩色"熱圖象,更豐富、更精確、更可靠地得到目標的信息。
課題研究目標、內容、方法和手段:
本課題研究紅外監控系統的設計與實現。主要實現對象是被動紅外防盜報警探測器。其包括硬件和軟件兩大部分。主要包括對于硬件的構成以及軟件的接入進行描述。通過51單片機、驅動電路、傳感器、GSM等技術來進行設計與實現。
設計(論文)提綱及進度安排:
4月6日至4月25日
分析題目查閱資料學習與畢業設計相關的知識
4月25日至5月15日
硬件實現、軟件編寫、進行方案論證
5月15日至6月10日
測試硬件、調試軟件撰寫畢業論文并征求導師意見,修改畢業論文,進行畢業論文的評議。
主要參考文獻和書目:
[1]張玉香.新型遙控接收模塊HS0o38〔J〕.無線電,1998,7
[2〕高茹云.通訊電子線路仁M〕.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1999。
[3]李華.MCS-51系列單片機實用接口技術.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1993年。
[4尤一鳴等.單片機總線擴展技術.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1993,11。
[5]蔡軼.通用遙控解碼電路.電子技術1995 .1
[6]施德恒,郭峰光譜識別型激光警戒系統述評激光與紅外l99929(l):9一13
[7]盧萬欣,梁桂云,韓永林激光預警裝置激光技術199218(3):180一183
[8]沙占友,王彥朋,孟志永等.單片機外圍電路設計. 北京: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3。
[9]周航慈.單片機應用程序設計技術.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2。
[10]付偉激光告警中的多元相關探測技術紅外與激光技術1992(6):23一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