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2 17:39:4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教育教學論壇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此次論壇的順利舉行,得到了各城市教育裝備部門的大力支持,得到了廣大企業的鼎力相助,也得到了各界朋友、各位嘉賓的關心和關注。在此,我謹代表論壇理事會,向所有支持、幫助、關注論壇的各界人士表示最衷心的感謝!
本屆論壇是教育裝備行業內的一次“平等、合作、學習、交流”的頂級峰會,是一次引領中國城市教育裝備事業科學發展、持續發展的高端論壇,也是一次促進教育裝備部門、學校、教育企業密切合作的交流平臺。無論是論壇的舉辦方、發起者,還是參會的嘉賓、代表,或是優秀的企業代表、觀眾,都分享到了論壇的成果??梢哉f,本屆論壇達成了既定目標,獲得圓滿成功!
本屆論壇在首屆城市教育裝備合作與發展論壇成功舉辦的基礎上,呈現出以下特點:
規模之大:本屆論壇由《中國現代教育裝備》雜志社主辦,知名企業藍鴿集團有限公司協辦,廣州市教育裝備中心等14個城市的教育技術裝備部門共同倡議發起,共有來自廣州、深圳、上海、南京、北京、成都等17個全國重點城市,珠海、蘇州、佛山、唐山等28個知名城市的教育裝備部門及學校、知名企業代表200余人參加。
規格之高:本屆論壇的輪值城市—廣州本身就是一個極具現代氣息的城市,其教育裝備的發展一直走在全國前列,這也為本屆論壇增色不少。廣東省教育裝備中心薛彪主任到會致開幕詞,并對論壇的學術性及對教育裝備行業的溝通交流的平臺作用給予充分肯定。廣州市教育局吳強副局長致開幕詞并宣布開幕。本屆論壇協辦方—藍鴿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語言教育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教育技術協會常務理事、中國英語輔導電視運營公司董事長張新華先生也到會致詞。上海、南京、廣州等城市教育裝備部門都在主論壇上作了報告。微軟(中國)有限公司、網件(北京)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德州儀器公司等業內國際知名企業均受邀作技術報告。
內涵之豐富:本屆論壇旨在進一步推動“十二五”期間中小學教育技術裝備的發展,提升教育技術裝備工作對于學校教育教學的促進作用?!笆濉逼陂g,教育裝備工作的重點是圍繞實現教育現代化、推進教育均衡化開展工作,本屆論壇充分領會“十二五”教育規劃精神,與時俱進,無論是主論壇還是分論壇,都圍繞“實驗室建設促進實驗教學”“中小學數字化校園建設”“書香校園建設”“裝備標準化建設”等與教育教學發展趨勢密切相關的重點議題進行;本屆論壇還開展了征文評選活動,共收到論文299篇,通過專家評審委員會的評審,有5篇論文獲得了優秀獎,為提高論壇學術水準、推動廣泛參與起到了積極作用;同時,論壇安排了參觀廣州市特色學校及考察業內知名企業,使各位代表親身感受到了廣州的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的魅力,充分展示了教育裝備在創新教育教學工作中的強大推動力。今天下午,我們還將驅車前往中國第一個特區城市—深圳,相信我們將能更深的感受現代教育裝備的強大感染力。
影響之深、之廣:首先,本屆論壇參會人員涉及教育裝備陣線、教育教學陣線、教育企業陣線,能密切交流、達成共識、形成合力,推動教育裝備事業科學協調發展。其次,本次論壇將極大提高主辦城市廣州在教育裝備行業內的知名度,并將有效推動其教育裝備事業的發展。另外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論壇主辦方還邀請到了臺北市教育局督學以及臺北市、高雄市相關學校校長參會,介紹臺灣的數字化校園建設情況,擴大了交流覆蓋面和論壇影響力。
在過去的幾年中,XXX老師一直在堅持著主持或參與各項教育課題的研究工作。從學校畢業,進入善耕工作就開始參與“九五”課題《計算機學科教學及輔助各科教學》的研究工作,并主筆完成該課題的結題報告;接著負責“十五”課題《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形態研究》中的子課題《信息技術在輔助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的研究工作,并完成結題工作,同時負責蘇州市教育科學立項課題《校園英語氛圍的形成對促進學生英語素質的研究》的研究工作,并完成結題工作;隨著“十五”課題的結束,“十一五”課題的開始,現在又投入到“十一五”課題的研究工作。
XXX老師不但注重研究,還能不斷地總結經驗并撰寫成文。撰寫的《信息技術課程的研究性教學》一文獲“全國中小學基于網絡環境的教與學暨高中研究性學習研討會”論文評選二等獎,《網絡能為教育做什么?》一文獲“網絡及工具平臺在中小學教育中的應用研討會”論文評選二等獎,《小學校園網建設和應用初探》一文獲“全國中小學基于網絡環境的教與學暨高中研究性學習研討會”論文評選三等獎,《網絡環境下研究性學習》一文獲“首屆全國中小學網絡主題探究暨教育特色網站展評研討會”論文評選三等獎。
在參與和主持課題研究的過程中,還積極探究與嘗試校園管理信息化的模式,在不斷地努力創設一個良好的校園信息化管理辦公環境,現已逐漸顯示成效。20*年善耕校園網正式建成,同期善耕校園論壇也正式開通,該論壇的開通不僅能將信息及時地傳遞給各位老師,還能提高學校辦公的透明化,同時也節約了學校以往印發通知的經費;20*年家校路路通系統在善耕正式啟用,該系統的啟用大大地提高了老師與家長之間的聯系頻率,同時也減輕了以往老師需要登門家訪的壓力;20*年善耕博客網正式開通;20*年學校網站全面改版;同年百年校慶網站正式開通,最近又在著手準備開通校園郵箱以及校園QQ能方便教師之間交流的平臺。
能夠不計報酬與得失的情況下,堅持利用休息時間對教師進行信息技術使用能力培訓,并取得一定的成效。先后進行了:網絡瀏覽、電子郵件收發的培訓,通過這次培訓,我校45周歲以下教師都能獨立在因特網上瀏覽與完成電子郵件的收發;校園論壇使用培訓,通過這種培訓教師能夠使用校園論壇查看相關學校的信息以及能夠將自己的需求反饋給相關部門;第二輪教師信息技術能力考核培訓,通過這次培訓我校應參考人員的合格率為百分之百;青年教師的網頁制作培訓,通過這期培訓,青年教師都獨立制作了屬于自己的個人網頁,并協助班主任老師制作完成班級網頁,同時個人網頁和班級網頁業能定期更新;家校路路通使用培訓,通過這種使用培訓,教會了教師如何去使用家校路路通平臺更快更方便的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新三機一幕使用培訓,第一次的培訓是針對已配備新三機一幕設備的教室的任課老師,通過培訓,所有參加培訓的教師都能正確地使用這些設備進行教育教學工作,并且在使用過程中普遍地覺得越來越離不開這些現代化設備了。
同時XXX老師還利用假期和休息時間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教師使用信息技術情況考核和積分制度,該制度主要是對每位教師使用信息技術進行教育教學工作的一個統計,并結合統計情況給教師打一個分值,學校根據該分值的積累,給予教師相應的獎勵。
很多人在寫論文的時候不知道為什么要寫參考文獻,認為論文的內容才是最重要的,對參考文獻也不是特別重視,參考文獻的寫作對論文來說是有很大的影響的,可以通過它來看出論文的學術研究價值。下面是千里馬小編收集的基因工程論文參考文獻,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幫助。
基因工程論文參考文獻:
[1]賀明艷.基因工程疫苗在動物疾病防治中的應用[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5(11):222,175.
[2]王玉堂.疫苗在水生動物疾病預防中的作用及應用前景(二)[J].中國水產,2016(5):65-68.
[3]鄒偉斌,陳丹,謝少霞,等.基因工程活載體疫苗的研究進展[J].廣東畜牧獸醫科技,2016,41(4):1-5,8.
[4]田尊明,李禎祺,于建榮.疫苗相關專利的全球研發態勢分析[J].生物產業技術,2014(3):66-72.
[5]徐云.轉型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思考[J].新余學院學報,2015(2):11-14.
基因工程論文參考文獻:
[1]李玲,孫文松.基因工程在農業中的應用[J].河北農業科學,2008.12(12):149-15.
[2]朱旭芬,趙小立,丁鳴,金文濤.“基因工程實驗”精品課程建設的探索與思考[J].中國大學教學,2011.8:54-55.
[3]任如意,魏繼承.基因工程實驗教學改革初探[J].高等理科教育,2008.6:112-114.
[4]阮小蕾,李華平.研究生《基因工程實驗技術》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8):62-63.
[5]姜大剛,李靜,姚涓.研究生基因工程實驗教學改革探討[J].生物學雜志,2011.28(2):103-104.
[6]馬婧,眭順照,李名揚.園藝專業研究生《基因工程實驗技術》課程教學探索與實踐[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39(6):152-155.
基因工程論文參考文獻:
[1]陳觀水.農業院校基因工程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J].中國科技信息,2011(18):140.
[2]馬靜云.基因工程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1(07):121-122.
[3]蘇澤紅,練高建,何淑雅,等.生物科學專業基因工程教學改革初探[J].廣東化工,2013,40(18):157.
[4]劉曉丹.應用型本科院?;蚬こ陶n程教學改革探析[J].現代交際,2016(02):236.
[5]李曉薇.基因工程教學改革的思考[J].創新教育,2016:120.
[6]肖國學.生物技術專業基因工程課程反思性教學探討[J].生物技術世界,2015(02):135-136.
[7]李曉薇,董園園,李海燕.《植物基因工程》教學實踐的幾點體會[J].高教學刊,2016(03):116,119.
[8]李相前.應用型生物工程專業基因工程教學思考與實踐[J].廣州化工,2008,36(04):64-65.
[9]安新民,李云.網絡資源在“基因工程”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林業教育,2014,32(02):60-62.
[10]王敏,黃璐琦,李萌萌.藥用植物基因工程研究和應用展望[J].中國中藥雜志,2008,33(12):1365-1370.
[11]董妍玲,潘學武.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下基因工程實驗教學改革的實踐[J].黑龍江畜牧獸醫,2013(06):175-176.
[12]裔傳燈,周勇,張昌泉,等.基因工程實驗教學的改革與實踐[J].科教導刊,2015(03):103-104.
[13]趙春梅,薛仁鎬,郭寶太.基因工程實驗教學的改進與問題剖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5(50):256-257.
大學環境類課程報告論壇由高等教育出版社發起并獨家資助,旨在為全國高校環境學科的教師建立一個長期、穩定的教學研討和交流平臺,圍繞廣大教師在課程建設和提高課程教學質量過程中的實際需求開展廣泛交流和深入研討,以期達到有效推動我國高校環境教育教學改革、促進優質教學資源建設與共享的目的。首屆論壇由全國高等學校教學研究中心、全國高等學校教學研究會、教育部高等學校環境科學與工程教學指導委員會、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主辦;湖南大學作為執行主席單位,全力承擔了本屆論壇的籌備工作。
在論壇開幕式上,教育部原副部長、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會長周遠清教授首先作了關于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和發展的重要報告,指出我國高等教育已經步入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的新階段。教育部高等學校環境科學與工程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郝吉明院士結合環境學科綜合性和交叉性強、知識體系龐大、涉及的應用領域廣泛等特點,分析了目前我國高校環境類專業課程設置與課程建設存在著較大差異、各自特色和優勢明顯的狀況,指出在這個時期舉辦大學環境類課程報告論壇的重要意義和作用。國家環??偩中麄鹘逃緞⒂奄e副司長提出在加快我國環境保護工作實現三個轉變的過程中,需進一步強調“環境保護,教育為本”,廣大環境教育工作者應當攜起手來,為培養滿足社會需求的各類環保人才而共同努力;論壇的召開,必將有力推進我國環境教育和環保事業的蓬勃發展。高等教育出版社劉燕書記在向與會代表介紹高教社創設“報告論壇”的目的時表示,“報告論壇”不是推廣或變相推廣高教社產品的會議,而是為高校教師搭建的以課程為單元、以課程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為基礎、以課程優質教學資源的建設與共享為核心的教學研討和交流平臺,根本目的是滿足廣大教師對課程教學的實際需求,這是高教社在“植根教育,服務教學”的辦社理念指導下實現集成服務的重要舉措。
本屆論壇以“環境學科的發展與大學環境類課程教學改革”為主題,設立1個主會場和3個分會場,共15個大會報告、31個分會報告,此外有近200篇書面交流論文。清華大學錢易院士、北京大學唐孝炎院士、南開大學戴樹桂教授的報告從戰略層次上回顧和總結了中國高等環境教育的經驗,深入分析了高等環境教育面臨的新挑戰和新機遇;“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獲得者、南京大學左玉輝教授對環境調控理論作了深入淺出的介紹;東北師范大學黨委書記盛連喜教授、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副校長王焰新教授、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副校長王曉昌教授、北京大學邵敏教授、哈爾濱工業大學任南琪教授、湖南大學曾光明教授分別從不同的角度,針對不同類型學校的特點對環境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了分析和探索;清華大學副校長陳吉寧教授介紹了國際上工程教育理念的變革趨勢和環境專業在不同類型大學中的學科定位;國家環保總局宣教司原司長王耀先、同濟大學周琪教授則從環境人文學科建設與可持續發展教育的角度分析了加強大學生人文素養和可持續發展理念的重要性。這些報告給予參會代表很大的啟示。
短短半天的分會報告安排得緊湊充實,會場氣氛熱烈、和諧。3個分會場的代表分別從環境工程、環境科學和生態學、公共環境教育等角度出發,結合不同學校的教學實際,針對課程體系優化、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優質教學資源建設與共享、實踐教學等熱點問題展開了交流和探討。將環境素質教育與環境人文學科的課程建設提高到重要的位置,強調理、工、文融合的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是本屆論壇的主要特色之一,體現了高等環境教育發展的新趨勢和社會對人才培養的新要求。報告中多媒體、網絡化教學手段的精彩演示引起了眾多與會代表的關注。課程教學中應當充分利用新技術、實現教學方式的多樣化、注重學生興趣的培養、加強師生互動,已成為共識。
論壇結束后,代表們紛紛表示:論壇為大家提供了一個了解學科前沿、與專家面對面交流、學習先進課程教學經驗、分享優質課程教學資源的機會,符合當前廣大一線教師的切身需要。很多代表還就論壇專題的設置、大會報告、分會場交流形式等對下屆論壇的舉辦提出了許多建設性的意見,希望論壇能夠持續辦下去,并且越辦越好,真正成為植入廣大課程教師心中的品牌。
一、“課題牽動”提高教師綜合素質
而今,教學的外部環境正在不斷發生變化,教學的內部環境也在不斷進行調整,所以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應繼續走老路子,用老辦法解決新問題,而應多一些專研和探索,努力成為科研型、專家型的教師。在不同學習階段、不同環境之下,學生會產生一定的心理變化,教師可針對這些變化開展新的課題研究,如《如何加強學生自我認知智能研究》等,此類課題的研究成果將有助于推進教育教學工作深入開展。
二、“教研拉動”提高教師綜合素質
除了開展典型的課題研究外,經常開展常規性的教研活動也是促使教師提高自身素質的有效舉措。常規性的教研活動一般包括集體備課、結隊子聽課、微型課展示、觀摩教學、公開課、教育教學論壇等,通過這些教研活動教師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學習,從而發揚優點,克服自身不足。同時,常規教研活動也能為教師開展課題研究提供寶貴經驗。
三、“活動促動”提高教師綜合素質
這里所說的活動是指學校統一組織的大型比賽性質的活動。這種競技活動有如下優勢:一是給教師提供提高自身素質的相對活躍的環境,增強教師的緊迫感;二是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在競賽活動中使教師充分認識到提高自身能力的重要性;三是加強教師間的合作交流,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四是給教師創設一個展示自我的空間,養成終身學習的好習慣。通過開展此類活動,我校教師素質得到了明顯提升。
四、“網絡帶動”提高教師素質
一、抓好全區參訓教師的教學及教學組織工作
(一)、非學歷教育
1.啟動《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公共必修課培訓
20**年根據市區教委關于啟動公共必修課意見,我區組織了《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培訓。由我校教育理論組教師承擔面授、組織輔導工作。扎實、有效地做好《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培訓,通過講授、發放材料、錄制軟盤等形式,完成全區7218人的培訓任務。通過培訓進一步提高了教師對職業道德的認識和師德水平有了進一步的提高。
2.繼續教育面授專題培訓
為了提高中小學各學科教師的專業知識和教學能力,我們組織全區4209人參加學科面授專題培訓。 培訓學科小學有語文、數學、科學教育、美術、體育;中學有數學、歷史、地理、美術、體育、政治等,通過請專家、教授、特級教師、名師講學,使教師對學科前沿知識、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有了深刻的認識,對教育教學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
3.信息技術應用培訓
全區中小學教師共有800人報名參加培訓, 通過學習,參訓教師的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并較好地應用所學知識制作教學課件等。
4.新課程改革培訓
高中政治教師新課程培訓班。共40人參加培訓。培訓目標:幫助高中政治教師深入理解高中政治課新課程標準,把握新課標的理念、結構和內容,從而提高了高中教師實施新課標的教學能力和水平,為實施新課標、新教材做好師資準備工作。
中學政治骨干教師新課程理論與實踐研究研修班。聘請首都師范大學胡玉順教授到我區擔任本班指導教師。培訓目標是新課程下教師角色轉換的理論與實踐的探討。
中學地理骨干教師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方法研究研修班 。聘請區級教研員和教改實驗區有經驗的教師承擔培訓任務,采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在進行理論學習的同時,帶領學員到基層中學開展聽課、評課等教研活動,收到了良好的培訓效果。
區級骨干教師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研修班。共120名骨干教師參加,學習時間為80學時。通過對網絡技術的學習,參訓教師搜集信息、分析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和制作課件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5.繼續教育專管員、信息員培訓
共160名學員參加了培訓。全區幼兒園、中小學、中等職業學校各單位信息員、專管員經過培訓,加強了繼續教育檔案管理的規范化和系統化。
6.區級骨干教師培訓
本學年主要對區校骨干教師進行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培訓:共502人參加培訓。 對骨干教師進行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培訓,進一步提高了骨干教師師德水平。并組織骨干教師結合工作實踐又撰寫了師德案例,區繼教辦已經對骨干教師上交的師德案例進行篩選,并組織專人將優秀案例編輯成冊,擬出版《骨干教師師德論文集》。
7、新教師培訓。為了提高新教師的培訓質量,本學期修改了“十五”初期制定的新教師培訓計劃,更突出實效性、針對性。注重了對新教師的師德、教育教學技能、教學基本功的培訓,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全區共有261名新教師參加李培訓。
8、組織部分骨干教師參加“綠色耕耘行動計劃”的培訓:由北京教育學院組織實施的“綠色耕耘行動計劃”培訓項目,自20**年7月開始到今年年底,開展了集中培訓、跟蹤指導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培訓活動。本次培訓形式靈活多樣,內容豐富多彩,培訓效果顯著,深受學校領導和學員的歡迎。
我區共有252名學員參加了“綠色耕耘行動計劃”項目的培訓,包括:組織骨干教師利用暑期時間到教育學院參加集中培訓;教育學院教授來我區送教上門,全區150名小學英教師接受教育學院的教授、專家傳授知識;教育學院理科部李晶教授等來到了漷縣中學,聽取了校長的有關匯報,針對學校年青老師多、教師隊伍富有活力并有一定的教科研基礎這一有利條件,跟蹤指導活動結合學校發展,以教師反思為切入點,安排了3次講座。 并確定漷縣中學為“綠色耕耘行動計劃”課題研究試驗基地。 教育學院組織實施的“綠色耕耘行動計劃”通過課堂教學實錄、教育科研論文、調研報告、教學課件、個人成長案例、課堂教學設計、課堂教學技能等一系活動對推動我區新課程改革、提高中小學骨干教師教育教學和教科研能力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特別師在組織小學英語全員培訓項目上大大強化了英語教師的教學語言能力,參訓學員一致感到此次培訓收獲很大,這是發自內心的肺腑之言。在培訓結束后,教育學院組織了以區縣為單位開展得教學技能展示活動。我區代表隊經過積極準備、認真訓練,榮獲教育學院組織的“20**年京郊小學英語技能展示”活動的“教學設計獎”,獲得獎杯和獎狀。
(二)學歷教育
為提高我區教師學歷層次,拓展學科專業知識,20**年在我開辦學歷教育班16個,共有學員1276人。20**年新招學歷教育班四個,包括中文、教育學、英語本科班,小學藝術教育大專班,共計232人,錄取率在75%。 研究生課程班:上半年已經結業5個班,共200人。20**年6月份新招生193人 ,目前已進入培訓階段。
在學歷教育方面,從總的趨勢看,參加培訓的人員是在逐年減少,重點已轉入非學歷教育,但是學歷教育的各項工作沒有放松,特別是緊緊抓住考前輔導工作,提高新生錄取率。20**年的專、本科考前輔導的應該說錄取率在70%左右。由我校教師承擔的語文、政治、英語輔導的科目,開始成績是較高的,對提高錄取率起到了較大的作用。
(四)校本培訓
1.開展《教育熱點問題研究》校本培訓教材的培訓
《教育熱點問題研究》一書是我區“十五”繼續教育自編教材,教材內容主要是突出先進教育理念的宣傳,為加強教師自身修養、更好地適應新課程改革提供幫助。此教材成為了全區教師對新課程理念的學習、理解和領悟的重要參考資料。各學校都組織教師進行了認真的自學,并完成了每人3000字以上的學習體會,全區7218人參加培訓。目前,教師通過學習撰寫的心得體會等材料已陸續上交區繼教辦,由繼教辦組織教師進行成績評定,并選出優秀文章給予榮譽獎勵。
2、抓好中小學校本培訓工作。今年6月份區教委人事科、區繼續教育辦公室對全區部分學校開展校本培訓調研。通過聽校長匯報,召開教師座談會,查閱檔案材料,交換意見等形式,較全面地掌握了各單位校本培訓情況。通過校本培訓調研,我們感到:校本培訓是“十五”繼續教育的重要培訓形式。校本培訓是受到各級領導重視,受到校長、教師歡迎的一種培訓形式,應當廣泛推行這種培訓形式。但是,校本培訓開展不均衡。表現在領導重視程度、教師的認識程度不均衡;學校硬件設施的利用率不均衡;師資隊伍不均衡等影響了部分學校較好地開展校本培訓。區教委人事科、繼教辦將調研情況上報教委后,教委認為有必要開展評選校本培訓示范校活動,帶動全區校本培訓活動的廣泛深入開展。在區教委的領導下,我們將調研與查看基層學校上報材料相結合,經過反復研究決定確定了13所中小學為校本培訓示范校,確定1所園本培訓示范園,通過幫教、幫訓、手拉手等形式,發揮優質校的教師、管理人員、設備的輻射作用,帶動一批薄弱校,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和水平,提高我區學校辦學整體水平,推動全區普教工作走上新臺階。
二、抓好學校校內的教學工作
(一)教師職業道德素質培訓
根據北京市教委《關于加強“十五”期間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校本培訓工作意見》和通州區教育委員會《關于中小學教師“十五”繼續教育校本培訓工作意見》,結合師資培訓工作特點和我校實際情況,制定了“十五”期間我校校本培訓工作意見及20**年校本培訓內容的計劃和具體安排。
今年10月學校召開教代會通過了《通州區第一教師進修學校校本培訓工作意見》《通州區第一教師進修學校論文評審條件》《通州區第一教師進修學校優秀班主任評選條件》。與會代表充分認識了學校開展校本培訓有利于提高學校教師自身政治、思想、道德素質,有利于發揮教師學習的主體作用,促進自身個性發展,有利于學校學習性組織的建設。并深深的感到開展校本培訓是全面提高我校干部教師素質提高教師培訓質量的重要條件。并決定于11月開始培訓。本年度的培訓重點:
(1)組織學習《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必修課教材,采取自學和輔導相結合的方式深入理解教材內容,并結合本職工作加強職業道德修養的提高。通過學習,教師深刻認識到,培訓者必須不斷提高素質,才能真正樹立為基層服務的意識,才能為基層做好服務工作,才能保證培訓質量。
(2)、加強對教師現代信息技術應用的培訓,適應新課程改革和學習性社會的需要,提高教師終身學習的能力。組織40歲以下教師學習計算機基礎知識——authorware5.0培訓50學時。并將考核與競賽結合起來,激發教師學習積極性。
(3)、強化教師教科研意識,提高教師教科研能力和水平。開展專題論壇活動,主題是:“繼續教育培訓內容,培訓模式,管理服務觀念、手段、方法的探究”。在全校教師、教學管理人員中廣泛開展“以師資培訓為中心”,更新教育觀念、管理服務觀念的研討活動,創造一個優質教學、優質管理、優質服務的進校形象。結合教師專業化和學校長遠發展的需要,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培訓科研型的教師隊伍,以促進學??沙掷m發展。
(4)校本培訓管理
學校校長是校本培訓的第一責任人,建立校本培訓領導小組,校長任組長,主管教學校長、主管教職工思想政治工作副校級干部任副組長,由師資培訓科研辦公室具體組織管理工作。學校為每位參訓教師建立檔案(一人一檔),記入繼續教育學分。并與評優、評先、晉職等掛鉤。
(二)、培訓者培訓。
為把我校建設學習性組織,提高教師整體素質,學校組織起草了《通州區第一教師進修學校校本培訓工作意見》,組織全體教師參加師德培訓、計算機應用培訓、繼續教育科研課題論壇活動。教師積極性較高,學習興趣較濃,效果明顯。同時組織教師參與市區組織的各項培訓。
1、北京教師培訓中心組織的各學科培訓者培訓:
2、計算機教師參加因特未來教育培訓和信息技術學科教學整合的培訓;
3、推薦教師參加英語全國骨干教師、普通話新大綱、初中政治和語文骨干教師培訓;
4、組織小學教師參加北京市小學數學、語文學科新課程課堂教學研討活動等。
5、推薦和組織政治、地理、英語、化學、物理教師參加北京教育學院組織的“綠色耕耘行動計劃”的培訓,我校教師普遍反映受益匪淺,對提高培訓者素質起了重要的作用。
通過培訓,拓展了培訓者的學科知識面,在教育教學能力和水平方面也有較大提高,為更好的開展我區教師培訓奠定良好的師資基礎。
(三)教育科學研究
1、根據《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必修課” 的教學反饋、優秀案例評選、學分反饋等項培訓工作,組織編寫了 區骨干教師《師德案例選編》。
2、組織教師進行“教育熱點問題研究”一書學習體會的評定學分工作,并將優秀論文編輯成冊。
3、強化研究意識,開展研修活動。學科教師圍繞“繼續教育培訓內容、培訓模式探究”的主題,結合教學實際開展專題研究。本學年末,根據研究情況教師、教學管理人員撰寫論文,學校組織論文評審,評選論文等級,學校給予獎勵,并召開學年度繼續教育教學、管理論壇會,組織編寫“十五”繼續教育論文集。
4、開展繼續教育論壇活動。本學期論壇的主題是:“繼續教育培訓內容,培訓模式,管理服務觀念、手段、方法的探究”。在全校教師、教學管理人員中廣泛開展“以師資培訓為中心”,更新教育觀念、管理服務觀念的研討活動,學期末共征集教育教學及教育教學管理論文25篇,評出一、二等獎,中獎率占50%。為創造一個優質教學、優質管理、優質服務的進校形象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5、堅持校內外調研制度。教師深入教學第一線,開展聽課、評課、教學研究、專題研討等活動,其中本學期教師聽課共計380節,人均達到了20 節。把繼續教育的教研、教學活動著眼點放在適應教師新課程需要、為基層教學服務上,深受基層中小學的歡迎。
6、發揮教學指導組作用。本學期教學指導組的任務:
組織新教師學科專業培訓的開課匯報。共有13位教師講述了本人授課的教學設計思路,會上大家暢所欲言,并就熱點問題,難點問題進行了充分的討論。與會的教師深深感到:這種開課匯報形式好,教師間相互取長補短,有利于本校教師整體素質的提高。
各教研組長組織本組教師開展教學觀摩課、研究課、公開課活動;
組織繼續教育論壇,制定教學論文評審條件,開展論文評審活動,為我校建成學習型、研究型組織出謀劃策。
三、本學期教學效果
1、培訓。
(1)本學期圓滿的完成了學歷教育、研究生課程班和繼續教育的各項培訓工作,得到基層學校、教師和聯合辦學單位的一致好評,培訓效果好。
(2)組織了全區中、小、幼、職、成教師繼續教育總結表彰會,認定通州區中、小、幼、職、成學校校本培訓示范校12所,表彰先進個人32名。此項活動對下一階段我區繼續教育工作深入開展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2、獲獎。
(1)繼續教育辦公室和我校英語教師(張淑清)組織指導了我區部分小學英語教師參加“北京市遠郊區縣小學英語教師技能展示”大賽,并獲得“最佳教學設計獎”,捧得獎杯和獎狀。
(2)學歷教育獲得“北京市師范大學20**年函授教育先進單位”獎勵。
(3)普通話水平測試獲得“北京市普通話水平測試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3、教育教學研究成果。
(1)繼續教育辦公室組織部分我校教師參加編寫的《骨干教師師德案例集》一書初稿審閱、編輯工作已經完成,待出版發行。
(2)學校校本培訓領導小組組織了“現代信息技術培訓”課件和繼續教育論文評獎活動,獲得一、二等獎教師的比例占參評教師總數的50%。
(3)參與北京市繼續教育校本培訓課題研究,我校承擔的子課題《校本培訓制度與管理研究》已取得中期成果——編輯出版了《校本培訓管理制度匯編》初稿,發至全市教師進修院、校。
4、教師個人獲獎、登載論文、參與教科研課題研究等
(1)劉志田撰寫的《信息技術課的實踐創新與課堂實踐》獲得通州區教育學會“創新教育與教育創新”征文一等獎。
(2)王金華撰寫的《激發思想政治課學習興趣的方法研究》獲得通州區教育學會“創新教育與教育創新”征文二等獎。
(3)明紀英撰寫的《應用討論法引導新教師進行討論式教學》一文在全國中小學計算機教育研究中心指定刊物“信息技術教育” 第六期登載;并指導我區兩位新教師孫雪濤、趙云撰寫了 《心路》《我的教學生活》論文, 在“信息技術教育” 第九期登載。
(4)張振松撰寫的《加強組織管理,切實抓好小學英語教師培訓工作》發表在《北京市中小學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繼續教育信息》刊物上。
(5)政治學科郭淑琴、王金華參與了北京市高中教師《生活價值觀》課題研究,成為該課題組成員。
(6)王學一被北京教育學院聘請為北京市“義務教育新課程教學資源庫”項目專家。
(7)崔靜平獲得通州區教育系統名師稱號。
五、20**年師訓工作特點
1、層次多,任務重。20**年是“十五”繼續教育的關鍵的一年,凡是“十五”期間開展的各項培訓今年全部啟動,包括提高學歷層次的培訓、三門必修課培訓、各學科骨干教師的培訓、小學、初中、高中的新課程培訓、信息技術培訓、校本培訓等。同時參加培訓的人員多,全區7000多人都要參加不同層次的培訓,培訓任務相當繁重。
2、培訓的時間長。20**年暑假培訓自7月10日至8月22日,每天都有教師在進行培訓,時間達到了43天。平時的雙休日也安排了培訓,時間超過了“八五”、“九五”以來的任何時間的培訓。
3、培訓的機構多。北京教育大會召開以后,教師參加繼續教育受到了高度重視,與師資培訓有關的大學、學院、教研部門等紛紛參與教師的培訓,我區現在與北京師范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北京教育學院、教師培訓學院和繼續教育學院等高校聯合辦學,充分發揮高校的資源優勢,提高我區教師的水平。
4、培訓的要求高。為了適應新課改的要求和教師本人的需求,對“十五”繼續教育的培訓內容和形式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從過去教師一人在課堂上講授逐步擴展到學員上講臺,師生互動,開展教學實踐,帶著問題進行培訓等,突出繼續教育的實效性、針對性。今年我區針對教師的需求開展了不同層次的培訓班。有高研班、研修班、新課程培訓班、骨干班、專業課專題培訓班、學歷班、研究生課程班等。聘請了大學教授、教育專家、特級教師、學科帶頭人、中小學骨干教師等,登上繼續教育講臺指導我區教師的培訓,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5、培訓難度大。一是時間已過半任務卻沒有過半,逼人緊;二是教師培訓大樓建設期間,需要的教學設備不能完全滿足,硬件條件差;在此基礎上要完成培訓任務,難度較大。但是,在區教委和各基層學校的大力支持下,在我校干部教師的共同努力下,20**年的培訓任務完成了,這使各方共同努力的結果,再此表示深深地感謝。
關鍵詞:學校發展;教育科研;推動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3)06-003-2
江蘇省東臺中學是一所具有一百多年辦學歷史的江蘇省首批四星級高中、新課程改革實驗樣本校。學校從2001年起,在全市率先進行高中新課程改革,積極探索新課程開設的特點和規律,引導學生通過親身體驗進行學習,學校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攀升,素質教育成績捷報頻傳。自學校的辦學質量進入高位運行狀態后,學校領導深深意識到,教育科研應該是學校內涵式發展、可持續性發展的后勁,是教師成長的助推器。2007年9月份從骨干教師中聘請了20名教師擔任教科處的兼職教研員,建立了一支教科研骨干隊伍,對全校的教科研工作的開展起到了引路作用,教師在參與教育科研的廣度上和深度上均有了新的突破,促進了教師和學校的發展。2008年我校成為第一家通過了鹽城市首批“教科研先進學?!彬炇盏膶W校,2011年學校被評為江蘇省“教科研先進集體”。
一、以理念為引導,體現教育科研的生命力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對學校的領導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領導,其次才是行政的領導?!卑崛胄滦^后,學校明確提出“讓我們共同獲得發展和成功”的辦學理念,這個與我們以前提出的“以育人為本,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的辦學理念是一脈相承的。“讓我們共同獲得發展和成功”具體闡述了“以人為本,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的理念,而且它更為具體,更為形象,更為個性,也更為人本?!白屛覀児餐@得發展和成功”,包含我們每個東中人,老師、學生、職工,甚至每個到東中的人,都要在百年老校東中不斷得到發展,進而在各個不同的層面、不同的層次上獲得成功。我們所說的發展和成功是分層面、層次的。只要在你所在的位置、所在的層次上向前邁一步,哪怕只是一小步,就是發展,就是成功。以前有許多教師認為教學研究是教研人員的專利,自己只要能夠教好書就不錯了。即便是借鑒別人的經驗,由于沒進行深入的思考,也常常是只學其形,而未領其神。為此,學校通過舉行座談會、舉辦教師論壇等多種途徑,使大家認識到教學科研是一種學習、工作和研究三位一體的學?;顒雍徒處熜袨椋粌H是教師的個人行為,也是學校提高教育質量,創建個性化、特色化學校的主要途徑之一。也使大家真切感受到,在新課程理念下,沒有絕對的權威和專家,人人機會均等,只要自身努力,成功之路就在腳下。
二、以課題為抓手,提高教育科研的生成性
課題拉動是促進學校教育科研發展的良好的方式。學校班子成員是教育科研的組織者、領導者與身體力行者。因此我們要求領導班子成員要積極為學校營造嚴謹、務實、民主、寬松的教研氛圍,積極參加各種業務培訓,親自參與建立學校教學教研的導向、激勵與保障機制,挖掘整合學校各種教育教學資源,發動全體教師積極參與校本教研活動。校領導班子成員率先垂范,一些研討親自參加,帶頭參與課題研究,大力解決了一些存在的困難,增強了教師投身教育科研的決心與信心。學校在“十五”“和十一五”期間順利且高質量地完成了十二項省市級課題,完成的質量之高和數量之多在鹽城市所有學校中是非常少見的。學校以《充滿生命活力的學校教育生態環境的探索與研究》、《新課程理念下普通高中生態課堂構建研究》、《普通高中學生學業不良常見表現及有效學習策略的研究》等省級課題為抓手,在理念上研究,在實踐中探索,努力構建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新的教學模式與方法。2011年3月份,由王兆平校長主持的國家級“十一五”規劃課題《新課程背景下普通高中教師專業發展的校本實踐研究》將要進行結題論證,這項課題的過程,有力地推動了我校教師專業發展。
三、以校本教研為載體,促進教師的成長
我們的校本教研主要是以教學活動為載體,讓生命活力與成長信息充盈我們每一堂課之中,全面促進教師成長。
1.開展每半月一次的校本教研活動
每半月我們進行一次教研活動,做到定時間、定地點、定發言人、定主備課人。每次活動先由教師上研討課,并說課,其他教師評課,研討,肯定成績,解決問題,達到共同提高之目的。之后每位參與活動的教師發言,主要圍繞在課程改革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與困惑、優秀教學案例、優秀教學經驗和實踐探索等。每次活動,各年級分管領導都要參加,為教師搭建一個自主、寬松、平等的研究平臺,努力讓研討會成為教師展示自己、相互交流、迅速成長的場所。走到研究前面的教師,我們跟蹤指導,重點培養,給他們提供更多的對外交流機會,在不斷的探索研究中,成為課改的骨干力量,成為我們自己的專業引領人才。
2.精心組織學術節工作
我們學校舉辦學術節到現在已經是第十二屆了,內容分為教育論壇、教學論壇、“紅燭杯”會教、對市內外開放公開教學、專家講座等。全體教師積極參與,扎實教研,堅持有思想的教學,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近幾年,圍繞“與新課程同行”、“追尋教育的有效性”、“生態課堂與有效教學”、“課程能力與教育創新”、“課程基地 引領學校特色發展”等主題,開展教育教學論壇、“紅燭杯”會教和各級“十五”、“十一五”課題階段性研究、結題等活動,為教師展示自我、碰撞思維、共享智慧提供平臺,成為全體教師享受校本研究幸福的節日。學術節的開展全面推進了校本教研的深入開展,極大地促進了我校教師研究探索實施新課程的積極性。
3.鼓勵教師撰寫論文,凝練專業素養
為了更好地引導教師們樹立科研意識、名師意識,全面科學地梳理、提煉教育教學工作中的經驗和教訓,我們鼓勵教師發表研究論文,參加論文競賽,重視了對論文的收集工作,認真實施學校關于研究成果的獎勵制度。①近3年組織教師參加省“師陶杯”論文競賽,其中獲獎論文50多篇,獲獎情況居鹽城四星級高中之首。②組織教師參加省市教育學會組織的教學論文競賽,參賽人數和參評論文質量都比以往有較大幅度的提高,有60多名教師獲獎。到目前為止,經過教科處統計,全校教師累計發表或獲獎的文章達到了三位數。③為搞好我校教科研成果的匯總工作。我們還花了較大的功夫對2003年以來的教師在各級期刊上發展的論文進行了認真的統計和匯總,收集完整了文章的復印件和電子文稿,并在此基礎上匯編了《與新課程同行》、《追尋教學的有效性》、《課程能力與教育創新》、《思想決定境界》和《做最好的自己》等論文集。
四、以研究性學習活動為紐帶,發揮示范輻射作用
研究性學習活動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學生能力和科學素養的很有效的途徑。我們學校的研究性學習,要求師生全員參與,人人有研究課題,了解或掌握科研方法或手段,真正做學習的主人,為學生終身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學校的研究性學習,經過了十多年時間的運行,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并且有許多做法在東臺市范圍內進行了推廣。
1.學校通過現場開放、網頁展示、會議交流等途徑,介紹學校研究性學習課程建設成果,努力發揮四星級高中的示范輻射作用,專題經驗在江蘇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與實驗》等刊物發表。
2.一大批不同類別的研究性學習成果在校、市獲獎;項目設計類《成績處理系統》、課題研究類《透視當代中學生課外閱讀現象》、《東臺超市發展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等5項成果獲東臺市首屆高中研究性學習優秀成果評選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