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2 17:39:4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林業科技大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 文獻檢索課教學 信息檢索 實訓平臺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的文獻檢索課教學經過多年改革和實踐后,現已列入研究生與本科生信息素質教育的必修課程和公選課程,對培養學生在獲取信息、使用信息、評價信息等方面的信息素質意識和信息素質能力起到良好作用。
1.文獻檢索課改革的三個階段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開設的文獻檢索課程,已經歷了以手工檢索為基礎的紙質文獻檢索課、以計算機和網絡化系統為主要手段的信息檢索課、信息檢索與科學寫作相融合的信息素質教育課這三個階段,現在文獻檢索課已成為學校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1.1紙質文獻檢索課階段
從上世紀60年代初期開始,我校就在研究生教育和來校進修教師中設置了文獻檢索課,主要由導師教授文獻檢索知識[1]。1985年,在原國家教委下達在全國各大專院校開設文獻檢索課的通知后,學校相繼在本科各專業開設了以手工檢索為基礎的紙質文獻檢索課,教學的重點是向學生傳授文獻檢索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為了配合文獻檢索課的開設,根據辦學特色,學校在圖書館四樓建起我國首個特用經濟林文獻資料查詢庫,采集和儲藏了國內外比較齊全的有關經濟林方面的文獻信息,既為林科各專業文獻檢索課提供一個實訓平臺,又為教師的教學與科研提供了一個查新基地。文獻檢索課進入課堂,對培養大學生的文獻情報意識和獲取文獻情報技能起到了良好作用。
1.2信息檢索課階段
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計算機異軍突起,迅猛發展,并在各個領域得到了廣泛運用。以計算機為工具的數據庫、多媒體等現代技術迅速進入高等學校,使各高校圖書館陸續具備了相應的計算機、網絡化系統的運行條件,推動著文獻檢索課的改革由以手工檢索為基礎的紙質文獻資料檢索階段進入到以計算機、網絡化系統、多媒體技術為手段的信息檢索課階段。為了緊跟信息檢索課教學改革的步伐,結合電子閱覽室建設,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在長沙校區新圖書館的四樓增建了多個學科的信息檢索數據庫,配備了200多臺計算機,在一樓左側建起學校網絡中心,開啟了校園網。多學科信息檢索數據庫和網絡化系統的快捷運行,提升了信息檢索課教學的實訓平臺,并為爾后學校獲得森林培育學、生態學、木材學等國家級重點學科,森林植物學國家級實驗教學中心,以及森林生態系統國家級重點野外科學觀測實驗站建設項目提供信息支撐平臺。
1.3信息素質教育課階段
培養高素質人才已成為21世紀世界各國應對知識經濟時代到來的戰略措施,實施素質教育被迅速列入我國高等教育的議事日程。世界發達國家將信息素質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很重視培養學生的信息意識、信息知識、信息能力。國內有識之士提出,大學生應在外語知識、計算機應用、文獻檢索三大領域培養信息素養[2-4]。文獻檢索課如何開設才會成為對學生進行信息素質教育的主陣地之一,已成為我國各高校面對信息時代新形勢亟待解決的一個重要課題。對此課題,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圖書館信息部承擔文獻檢索課的教師展開了新的探索。我們根據學校具有五十年以上辦學歷史,具有理、工、農、文、經、法、管、教學科門類,具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和博士學位授予權的實際,以及“立足中南,面向全國,以林為主,富有特色的教學研究型多科性大學”的新定位,首先對林科合格國家級建設專業的文獻檢索課教學進行改革。在充實和完善信息檢索課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吸納科研論文寫作課的相關內容,將培養學生的信息意識、信息能力與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科研能力結合起來,讓文獻檢索課的教學步入信息素質教育課新階段。在該階段的初期,我們分兩段組織教學,先由教文獻檢索的老師講授文獻檢索知識,再由教科技寫作的老師承擔科技論文的寫作知識[5]。課程考核時,由兩段任課老師聯合命題,以考核學生檢索信息、運用信息能力和科學研究、知識創新能力。自2005年以來,我們引進多名具有碩士以上學位,且學位論文為優等的人員承擔信息素質教育課的教學任務后,逐漸由一位教師講授科技文獻信息檢索與寫作,將兩課融合為一課,現正在完善該課程的多媒體教學課件。
通過三個階段教學改革的不斷探索,學生對本課程的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后,在撰寫學位論文或參加全國大學生科研項目競賽時,學生能自如地開展文獻信息檢索和運用所掌握的科技寫作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較準確地表達出自己對論文選項的科學技術認識相關理念,既提高了論文的質量,又提升了自身的綜合素養水平,為今后的發展夯實了基礎。近年來學生在參加競賽時,獲國家獎勵117項。他們得獎后很感激科技文獻檢索與寫作課的老師?,F在信息素質教育課已成為學校很受學生喜愛的課程之一。
2.以圖書館為依托,建設好實訓平臺是提高文獻檢索課教學質量的重要舉措
文獻檢索課是一門使用操作性很強的課程,除了重視培養學生的信息意識、信息知識外,更應注重培養學生的信息素質能力。因此實訓基地建設的程度是衡量該課程教學質量的標準之一。高校圖書館是搜集、整理、保藏書刊資料和儲存文獻信息的一個穩定的信息服務機構,數以百萬計的書刊,現代的信息檢索手段,使它成為建設文獻檢索課實訓基地的理想地方之一。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的文獻檢索課,無論是在紙質文獻課階段,還是在信息檢索課階段,或者是在信息素質教育課階段,都非常重視以圖書館為依托,建設好實訓平臺。2004年以后,學生數在1000人以上的院系圖書資料室建起了相關專業的文獻檢索實訓室。文獻檢索課實訓平臺的建立,既保障了該課程的教學實訓,培養和提高學生的信息素質能力,又促使圖書館的文獻資源實現優化配置,得到充分利用,發揮它為廣大師生服務的最佳功能。
3.始終為學校的發展出力是文獻檢索課教學改革順利推進的關鍵點之一
我們的文獻檢索課教學改革能夠如此順利地向前步步推進,是跟文獻檢索課的教學改革目標明確,為學校的發展作出一定貢獻,從而得到學校的長期重視和支持緊密相關的。早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配合學校第一個博士點學科的申報,當時承擔文獻檢索課教學的教師,結合教學,率領碩士研究生,以校圖書館和校檔案館為主要平臺,查閱和搜集了大量文獻資料,經整理,發現經濟林學是中南林學院最具優勢和最具特色的學科,建議并被學校采納申報經濟林學博士點,經國家學位委員會評議,該博士點被批準后,使學校的研究生教育和學科建設上了一個新臺階,學校也成為當時全國林業系統有博士學位授予權和列為重點建設的四所高校之一。投桃報李,為了提高文獻檢索課的教學質量和加強學科建設,學校在新竣工的株洲校區圖書館四樓建起經濟林文獻資料查詢庫,搜集和儲存國內外較為齊全的有關林業科技方面的文獻信息,配備了專用計算機。實訓平臺的構建,使文獻檢索課的教學改革得以步步推進。再舉2004年學校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工作為例,文獻檢索課教研室的相關教師,配合校教學督導團相關專家,從校圖書館的專用信息數據庫中查詢學校五十年林學專業辦學的歷史積淀,抽樣出林科教工程為學校的特色項目,經評估專家對該項目指標的評估,認定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特色項目鮮明,被評為優秀高校。由于文獻檢索課的教學改革始終緊跟信息學科的前沿,為學校的發展效力,從而得到學校的重視和大力支持,推動文獻檢索課教學改革步步深入,同時文獻檢索課教學改革的深入,又為學校的發展作出了新貢獻。
參考文獻:
[1]胡芳名,王錫忠.中南林學院校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夏曉慧.網絡信息資源組織方法研究進展[J].現代情報,2006(4):65-67.
[3]楊曉光.高等院校院校實施信息素養教育的幾個問題[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1,(1).
英文名稱:Furniture & Interior Design
主管單位:
主辦單位: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深圳家具研究開發院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湖南省長沙市
語
種:中文
開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006-8260
國內刊號:43-1247/TS
郵發代號:42-138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94
期刊收錄:
核心期刊:
期刊榮譽:
聯系方式
關鍵詞:全日制專業學位 培養質量 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
一、問卷設計與調查
(一)問卷設計
本問卷主要圍繞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過程監控和論文把關展開,過程監控包括培養方案、課程設置、實踐基地建設、導師隊伍配備、導師指導情況、教師實踐基礎,論文把關包括論文選題、論文形式、論文撰寫、論文答辯、論文審核。
(二)問卷調研與基本信息統計
本次調查采取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方法,定量為針對學生的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抽樣調查,定性為針對專任教師和導師的專家深度訪談;調查對象為全日制專業型碩士、專任教師以及全日制專業型碩士導師;調查時間為2015年10月7日至11月5號,歷時30天,回收有效問卷539份。
二、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質量滿意度定量分析
(一)總體滿意度調查結果與分析
全日制專業型碩士與全日制學術性碩士在教育方向定位上有明確的的區別,但在我們的調查過程中發現,仍然有329人認為全日制專業型碩士與全日制學術性碩士并無區別,這個比例占到了總人數的61%。
(二)過程監控滿意度調查結果與分析
過程監控對全日制專業型碩士至關重要,但從滿意度調查來看,滿意程度偏低。從圖1中得以得出,培養方案、課程設置、實踐基地建設、導師隊伍配備、導師指導情況、教師實踐基礎的不滿意比重(包括不滿意與很不滿意)分別占59%、28%、54%、26%、31%、48%。
(三)論文把關滿意度調查結果與分析
學位論文是研究生培養的最后關口,是研究生的代表性學習結果,是培養質量的主要標志。從調查結果來看(圖2),論文選題、論文形式、論文撰寫、論文答辯、論文審核的不滿意比重(包括不滿意與很不滿意)分別占36%、39%、16%、9%、43%,其中論文選題、論文形式和論文審核不滿意程度較高。
三、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質量滿意度定性分析
(一)應用性目標被弱化,未與學術型碩士區分開來
從全日制專業型碩士培養目標來看,培養過程中要把學生職業化能力培養作為重點,向專門化、職業化和應用性方向發展。但在實踐過程中,專門化、職業化和應用性的目標并沒有得到落實,培養單位實際執行過程中,模仿學術型碩士人才培養方式,偏離和模糊了培養目標,弱化了應用型目標。其中培養方案的設置是以科學研究為導向的,學位點設置具有鮮明的學科性,偏重理論研究和科學探索,與學術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基本相同,唯一的差別就是要求寬松些。我國大多數高校在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培養方案制定、課程體系設置等環節仍然存在“偏理論,輕應用”的情況。
(二)雙導師制形同虛設,教學實踐未落實
師資隊伍作為教育質量保障的重要部分,其作用毋庸置疑。全日制專業型碩士采用雙導師制度,校內導師主要沿用已有學術型導師,校外導師主要聘任專業領域相關工作中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專家。沿用的學術型導師隊伍長期居于理論研究前沿,在指導過程中還是注重理論研究,遠離實踐。
實踐教學是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核心內容,國家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要求實踐教學的時間原則上不少于一年,但實際教學過程中,專業實踐只是流于形式。
(三)論文選題實踐性不足,缺乏論文審核標準體系
目前,我國專業學位研究生在學時間短,不少學生選題準備時間倉促,并且很多導師對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還是按照學術型模式進行,導致他們學位論文仍然較大程度上地遵循學術型研究生的傳統形式,畢業設計內容及方法難以體現應有的實踐能力。
此外,在論文審核上也缺乏區別于學術性碩士的論文審核體系。學生無法精確獲取專業型碩士論文的具體要求,教育部也無相應的規范,只能沿用W術性碩士論文的模式,這導致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論文無法體現出應該具備的實踐性和職業性。
四、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質量滿意度提升的建議
(一)制訂實踐訴求的專業學位培養方案
專業學位培養方案制訂中既要考慮與學術性學位之間的知識結構與能力標準的顯著差異,又要結合其全日制教學方式的特點,突出其多元參與性與實踐性,尤其要加大實踐環節的比重,合理安排課程學習、科研訓練、專業實踐、論文撰寫的時間比例與內容銜接。
(二)培養實踐型師資隊伍,加大實踐教學投入
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關鍵在教師隊伍,這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全日制專業學位導師遴選標準,使得校內導師具備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能力,校外導師能夠充分深入學校指導學生實踐。為了培養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實踐性,加強實踐課程建設勢在必行高校應制定適用于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學業考核標準,穩打穩抓學生的實踐學習,鼓勵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積極創新,將學生的學業考核焦點應放在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校外培養過程上,從而來培養學生的實踐性和職業性。
(三)提倡論文形式多樣化,健全論文審核機制
高校應倡導專業學位的論文以應用為導向,論文選題必須來源于專業實踐或者急需解決的現實問題,研究成果要有明顯的實際應用價值,論文的選題與在學期間的實踐學習相結合,并且在校內導師和校外老師的共同指導下定題。針對全日制專業型碩士論文標準尚不明確的問題,相關部分應制定詳細的專業型碩士論文審核標準,使得導師在指導論文時有據可依,放心大膽的將專業型碩士論文往實踐性和職業性方向引導。
參考文獻:
[1]王健,曲魯平.我國全日制體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2,(10).
[2]萬安.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質量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4.
[3]李秀坤,李琪,高明生,孫鳳義,宋瑞琳.影響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質量因素及對策研究――以哈爾濱工程大學水聲工程學院電子通信工程學科為例[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1,(05).
[4]馬永紅,趙世奎,李曄.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跟蹤研究思考[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01).
關鍵詞:產學研合作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應用型創新人才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16-0081-03
在現代社會及知識經濟的背景下,大學與企業、研究機構合作,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助推器。因為產學研合作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與實踐結合緊密、創新精神需求較高而成為高等教育在新時代的發展趨勢,并成為現代高校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任務和必然選擇[1]。普通高校應依據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形勢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探索適應地方經濟發展需求的人才培養模式。下面將結合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下文簡稱“學?!保┒嗄陙懋a學合作實踐,闡述應用性產學研合作中的人才培養創新模式的幾點思路。
一、產學研合作教育與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的模式探索
傳統的專業課程體系是適應課堂教學需要而制定的,往往與生產實際之間存在距離而不利于工科人才培養[2]。為此我們嘗試在專業課程體系建設、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和實踐教學環節等方面予以改革,通過走產學研合作教育之路,建立創新人才培養的新模式。該模式具體實施特點如下。
1.以精品課程建設為契機,優化課程體系建設。學校非常重視打造精品課程,以精品課程建設帶動和引領專業課程建設水平的提高,努力解決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過于偏重自身基礎和特色的過專、過深問題,避免課程交叉重復,剔除陳舊知識,及時增補新知識,同時進行系統、細致分工,明確各位教師的主講范圍及覆蓋、延伸,這在以往的聽課或公開課環節是無法完成的,極大地解決了學生困惑和學時浪費,深受學生認可和歡迎。目前學校共有國家級、省部級精品課程各1門;2012年《非木材植物人造板》入選第一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Top Solid家具造型設計”榮獲湖南省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競賽一等獎;2011年《家具CAD/CAM技術》多媒體課件獲全國第十五屆多媒體教育軟件比賽二等獎,《家具制圖》多媒體課件獲湖南省普通高校多媒體教育軟件大賽二等獎;獲中國林業教育研究學會優秀教材一等獎1項。
2.多元化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推進創新型人才培養。學校重視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革,鼓勵教師將本學科領域最先進的科學研究成果和教學技術手段引入日常的課程、實驗和實習教學過程,創新教學體系,強化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踐行“感悟+介入+探究”協同教學理論,構建了“完善兩個體系,搭建三個平臺”的創新教育實踐教學體系,創新了“通用素質培養+專業素質培養+創造素質培養”創新人才產學研協同培養模式??朔蜗?、灌輸的教學,發展與推行“啟發式”、“參與式”、“討論式”、“互動式”、“研究型”、“創新型”等多元化教學方法,充分利用網絡教學、多媒體教學等現代化教學手段,以案例分析與情境教學開啟學生的思維閘門,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成為學習、應用、發展、創新知識的過程。近年來,“木材科學與工程特色專業課程體系與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榮獲教育部全國“十一五”教育科研成果特等獎,“木材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學科建設的實踐與探索”榮獲第四屆全國教育科研優秀成果一等獎,“木材科學與工程特色專業建設的研究與實踐”榮獲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三等獎。
3.狠抓實踐教學環節,確保創新型人才培養。學校為加強實踐教學,克服當前教學方法陳舊;對實踐教學重視不夠;畢業實習與就業矛盾,畢業論文的質量下降;教師創新精神欠缺,專職實驗教師隊伍結構欠合理。我們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①切實轉變實踐教學無足輕重的觀念。建立了完整和相對獨立的實踐教學體系和模式。在堅持“厚基礎、寬專業”的原則下,提高實踐教學的比例,增加實驗課比例和實驗學時,對基礎驗證型實驗內容進行全面整合、更新,增加綜合設計型、研究創新型實驗比例,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和創新熱情。②建立長期穩定的實習平臺。學校領導班子和相關專業、各教研室負責人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實習平臺。擁有“十二五”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林業工程實驗教學中心)。與18家大型企業建立了“實習基地”,其中張家界奧威科技有限公司和株洲翔發航空橡塑有限公司為湖南省大學生優秀實習基地。③抓好實驗實習教學環節,嚴把畢業論文質量關。改革實驗教學內容、實驗方法和手段,驗證性、綜合性、設計性和創新型實驗項目比例達80%,實驗項目開出率達到100%。為保證畢業生的論文質量,對課題申報、選題、中期管理、答辯以及論文格式等進行了規范。無主持或參與科研課題的老師不帶畢業實習,規定指導教師給學生下達的課題必須聯系科研和生產實際。學校從2012年開始實施,大四畢業生課題提前到大三第二學期開始,這樣既能保證學生有一年的時間準備畢業課題,又能更好地解決就業問題。
二、產學研合作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獲得可喜成果
1.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明顯提高。學校高度重視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以“校園文化活動創品牌”為核心,大力開展素質拓展和社會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全面促進學生成人、成才、成功。為切實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學校構建了課程學習與創新性實驗相結合的創新型教育體系,以科研促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近三年,學生設計的“安全大頭針”榮獲號稱世界工業設計界“奧斯卡”的“紅點設計概念獎”;以本科生為第一發明人進行申報專利,成功申請了國家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4項;獲“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三等獎1項;獲湖南省大學生化學實驗技能競賽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1名學生被評為“全國林科十佳”畢業生;獲湖南省大學生研究型學習與創新性實驗項目5項。
2.通過科研反哺教學,學生就業率和就業質量逐年提高。學校始終堅持將學科建設和科研工作的落腳點放在反哺教學上,以“學科、科研、人才培養三位一體”的思路指導工作,加強三者之間的有機聯系,推進高等教育的內涵式發展,全面提高學校的本科教育質量。近三年來,由教師的科研成果或在研項目轉化而來的教學項目達30余項,90%以上的畢業生通過參與教師科研項目或企業橫向課題的形式完成畢業論文,做到了將學科前沿技術成果及時融入理論、實驗教學和畢業設計等各個教學環節,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依托本院現有的國家和省部級重點學科,湖南省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省部級學科和科研平臺建設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工程實踐教育中心等實驗教學平臺及特色、重點專業,按照“高起點、重特色、講實效”的原則全面開展了實驗室、產學研實訓基地、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等建設,搭建“開放共享、布局合理”的實踐教學平臺。通過科研反哺教學,學生的知識面進一步拓寬,創新意識、實踐技能明顯提高,畢業生普遍受到用人單位歡迎和好評,就業率和就業質量逐年提高。2009屆林產化工專業畢業生中,2人被跨國公司選送出國培訓,2009―2012年木材科學與工程、林產化工等五個專業60多人在國內外高校及科研院所獲得免試攻讀研究生資格。
3.搭建了廣闊的實踐教學平臺。通過近五年的重點建設,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已經成為我校學科與專業基礎平臺齊備,教學與科研成果豐碩的教學研究型學院。在學校近三年的目標管理年度和屆期考核中,該院取得了三連冠的好成績。近年來,學校依托這些平臺,承擔了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項目、國家林業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重大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湖南省科技重大專項、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等國家和省部級項目100余項,產學研合作項目60余項,發表SCI、EI收錄論文250余篇,國家授權發明專利50余件,出版學術專著20余部,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湖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等國家、省部級科研獎勵10余項;獲全國“十一五”教育科研成果特等獎、湖南省徐特立教育獎、湖南省教學成果二等獎等主要教學獎勵13項,其中省部級以上教學成果獎4項,建設有包含《木材學》國家精品課程和“木材科學與工程”專業省級教學團隊在內的國家、省部級質量工程項目11項。
三、結論
目前,通過產學合作教育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方式已被教育界普遍認可,但是產學合作的模式不是統一模式,需要結合各地社會和經濟的發展進行創新性探索和實踐,研究出符合當地區域經濟發展,并具有特色的產學合作教育的人才培養創新模式并加以實踐。學校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高了應用型專業人才的培養質量,具有一定的推廣意義和示范效應。
參考文獻:
[1]代金平.產學研合作視域下的高校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25(3):127-131.
[2]胡慶,胡敏,韋紅.走產學研合作之路?搖探索教育與創新人才培養模式[J].教育教學論壇,2011,(27):116-117.
1工程類跨學科研究生培養的整體情況與方法
作為較早成立的老牌農林院校,中南林業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林科大”)的工程類學科巳經發展得較為全面,其中建設與發展得最為成熟的特色優勢學科木材科學與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都已建立了國家級工程實驗中心、國家重點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教育部和國家林業局重點實驗室與研究中心等。
為響應國家大力發展農林院校,發揮特色學科優勢,辦好多學科協調發展的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的號召,自2008年起,林科大開始構建學科交叉性科研平臺,并在校內選取了生源較好、科研能力較強、師資隊伍雄厚的5個學院、5個專業作為試點,嘗試探索工程類跨學科研究生(博士、學術型碩士兩個層次)培養的有效模式與方法。截至2014年底,這一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計劃已初見成效,并將進一步在其他學科和專業中擴展與延伸。
1.1制訂跨學科研究生聯合招考方案與計劃,確保招生質量
林科大在國家研究生錄取大綱的指導下,多次組織召開全校工科范圍內的評審和專題會議,尤其是針對5個試點專業的學術委員會特別會議,以“拓寬培養口徑、培養復合型人才”為目標,在保證考生具有一定的前期專業水平的基礎上,分專業擬訂了跨學科研究生聯合招考的專業條件、招生數量和考試科目。
因跨學科研究生錄取與單學科研究生招生有較大區別,在入學考試的專業課考察和面試環節中,林科大提倡以寬進嚴出為指導思想,實施較為寬松的、注重科研創新能力的錄取政策。尤其在確定推免生錄取方案時,適當放開導師自主招生的權利,并賦予導師跨學科、跨專業聯合招生的特權,鼓勵導師結合自身課題和培養條件招收跨學科研究生。
1.2針對不同學科要求制訂培養方案,革新學習方式
跨學科研究生培養更加注重教學內容與方式的改革,以最能反映本專業領域的創新理論和研究成果為依據編排綜合性、跨專業的課程。對于工程類研究生而言,則更應加強其對數學、力學和材料學科內容的學習,并在專業選修課中增加較為成熟、實用的優化理論、算法與軟件學習課程,如運籌學、有限元法、神經網絡工程應用等,使學生在后期的學術和學位論文撰寫中盡快進人角色,解決課題研究和工程應用中的具體問題。
林科大從根本上改變了單純依靠課堂講授與討論、提交作業與讀書報告的形式,采用課堂教學、現場實訓、模擬實踐、論壇匯報等形式相結合的方法,依托各學科專業科研條件良好的研究所、實驗基地和工程研究中心等,開展學生工程實踐訓練和科研實驗模擬。與此同時,積極鼓勵試點專業學生借助學科平臺,結合導師科研課題和自身學習興趣申報國家級/省級/校級研究生科技創新基金項目,并對具有一定前瞻性和創新性的基金項目給予適當的政策扶持和配套資金。
1.3有針對性地制訂學位論文考核制度與辦法
煙臺大學的馬曉麗教授曾明確指出:“跨學科人才培養應與跨學科科學研究相結合,與培育新興學科、交叉學科相結合,跨學科研究生教育的理論創新應與實踐創新相結合。”為真正實現培養工程類跨學科研究生創新思維與科研方法的目標,林科大研究生院經多方調研與論證,制訂了《工程類跨學科研究生學位論文考核管理辦法(試行)》,明確規定:“工程類跨學科研究生的培養及論文選題須結合科研課題實踐,……研究生第二學年參與課題研究的時間不得短于8個月?!睂⒐芾磙k法落實到具體考核指標上,則表現為由原來的考察專業知識轉變為考察學生結合專業知識解決學術前沿科學問題和獨立從事科研的能力。
1.4大力調整師資結構和管理制度,強化跨學科研究生導師隊伍建設
為最大限度地提升跨學科研究生導師的科研素質和指導水平,完善工程類跨學科研究生導師指導體系,林科大研究生院與各學院學術委員會和校人事處進行多次討論與磋商,決定嘗試采用“取消戶籍、強強聯合”和“建立小團隊”兩種方法,力爭在3~5年時間內初步建立一支具有跨學科指導能力的導師隊伍。
所謂“取消戶籍、強強聯合”,是指在當前現有條件下,改進導師指導體系,整合與優化現有師資力量,打破學院與學科間的“戶籍”壁壘,確立多學科聯合培養的基本職責。為此,研究生院建立了較為嚴格的跨學科研究生導師選聘制度,在充分考察每個學科內研究生導師學科背景、科研實力、指導水平、師風師德和責任心的基礎上,遴選出實力較強、師德高尚、素質過硬、責任心強的導師,在課題研究、薪酬分配、研究生招生和繼續教育方面給予激勵政策,取消跨學科招生導師原有學科和專業的“戶口”,并鼓勵導師根據課題和研究需要自主建立跨學科科研團隊,結合實際需求招收與培養跨學科研究生。
2構建具有專業特色的跨學科研究生人才培養模式
在培養優秀復合型人才的實踐中,林科大一貫強調發揮學校特色學科優勢、結合林業特點構建具有專業特色的跨學科研究生培養體系。工程類跨學科研究生培養改革實踐實施6年多以來,各試點學科與專業根據自身特點和實際需求,制訂課題攻關方案與研究生培養計劃,整個改革實踐取得了較為良好的效果。
2.1基于學科特色,搭建科研創新平臺
自2009年土木工程專業實施跨學科研究生培養以來,已初步構建了土木工程學科與生態學科、木材學科、食品學科和環境工程學科相交叉的科研創新平臺5個,各平臺研究隊伍分別來自不同學院,在增強了導師流動性的基礎上,整合了學校相關儀器設備和實驗場地,既避免了科研資源閑置與浪費,又提高了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實現資源共享。另一方面,土木學院還積極與行業企業、科研院所開展合作交流,在建設產學研科研基地的同時培養跨學科研究生。如與湖南省交通科學研究院開展聯合研究生培養,依托行業優勢和需求聯合招收、指導土木工程與交通工程交叉學科研究生,為服務社會、促進合作創造了條件。僅2012~2014年3年間,土木工程學科依托各交叉學科平臺已成功獲批國家級課題7項、省部級課題4項、地廳級及以下科研課題10余項,跨學科研究生培養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2.2結合科研課題,制訂跨學科研究生培養方案
為完善現有的培養方式與體制,各科研團隊結合學科特點對不同層次、研究背景的研究生“量身定制”培養方案,并為每個跨學科研究生選派了1位導師和1~2位副導多師,保證跨學科研究生培養的綜合性、靈活性、前沿性和創新性得以充分發揮和展現。如由土木院肖宏彬教授帶領的科研團隊結合承擔的國家林業局948項目“林草一體化髙穩定性生態護坡技術引進”’于2012年招收了本科專業為生態學的土木工程專業學術型碩士1名,為使該生能夠明確生態學科與土木學科對土壤、植被和生態防護研究的異同點和關聯性,盡快融人課題中,課題組為其制定了包括公共選修課(多元統計分析、高等工程數學等)、生態學科課程(高級土壤學、土地生態學、土壤微生物生態學及實驗技術等)、土木學科課程(高等土力學、有限單元法、巖土工程測試技術等)、學術報告與講座(生態學前沿及專題講座、恢復生態學與生態工程講座、植被生態學專題、生態護坡技術研究進展等)和生產實踐在內的一系列培養環節,并選定林學院一名教師為副導師,指導其學位論文研究方案中“建立網格型髙強度林草混交根系成型技術”部分內容。
2.3拓寬培養口徑,構建跨學科研究生立體知識結構
土木院研究生教育改革以加強能力訓練為基本思路,尋求構建跨學科研究生立體知識結構的途徑與方法。具體做法是:1)按照知識結構的需求和跨學科研究生的學科背景安排選修課程,同時鼓勵與引導學生參加科研實踐和社會活動,激發學生的能動性與創造力。2)改變理念、調整模式。在橫向上把相關學科和新興學科研究內容納入教學體系,在縱向上由過去的以專業理論和知識積累為中心,轉向既注重積累又強調專業研究能力和創新能力訓練。主要通過邀請跨學科專家講座、舉辦跨學科研究生學術論壇、建立校內和校企聯合實踐基地、增開工程實踐課程和軟件分析課程等方式,壓縮不必要的課程,培養在專業知識和實踐創新能力積累上有充分準備的、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3)對于某些跨學科課程采用分學科聯合授課的形式,條件允許時可采用模塊式教學方法,將整個課程劃分為不同模塊,各模塊可以課堂講授、專題講座、論壇等形式開課,拓寬學生的視野。如跨專業選修課“復合材料選論”目前已包括“高等膠凝材料”“新型建筑材料”“木材學”“現代材料實驗技術”“材料結構表征與應用”“材料科學工程導論”“現代材料成形理論與技術”和“工程材料設計與測試”在內的8個模塊。
3結語
林業院校工程類跨學科研究生培養體系的建立與機制的優化是一項長期的、復雜的系統工程,還有很多更深層次的問題需要研究與探索’林科大的改革實踐雖已取得初步成效,但受客觀因素的影響,在培養過程中還存在課程體系不健全、培養質量評價方法不完善、導師指導水平欠提升和跨學科研究生管理方法有待提髙等不足,這也是林科大今后在跨學科研究生管理與培養過程中需要進一步強化與完善的方向。
管理,就是“管”和“理”,先把整個流程理順,再按規章去管,因而有管理專家說:讓流程說話,流程是將說轉化為做的惟一出路。大學物理實驗管理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物”的管理,包括實驗室物理空間、實驗儀器、消耗材料物品、實驗檔案等;二是對“人”的管理,包括學生實驗過程、教師指導和評價、考核過程等等。為全面、規范管理流程,物理實驗室設計了實驗室主任崗位日志,用于制定學期計劃,記錄每個工作日主要工作內容;設計了實驗室記錄本,記錄實驗室主要儀器設備及耗材基本信息和每次實驗使用情況及學生信息(學生填寫)等;設計了物理實驗學生管理卡,實驗老師全程記錄學生實驗過程;設計了實驗情況記錄本,實驗員登記每次實驗所需儀器與耗材的使用情況等等。為了使實驗管理各環節有章可循,落實到位,實驗室完善了各項規章制度,重新修定了《物理實驗規章制度》、《操作考試評分細則》、《平時成績評分標準》等管理文件,協助設備處對實驗儀器進行清點核查登記工作,并用Excel電子表格制作了物理實驗室明細分戶賬。同時,為體現“師生共創”理念,引入“學生志愿者制度”,使學生參與實驗室管理工作(如儀器整理、實驗室清潔衛生等),并提供志愿者記錄,記入學生檔案。這樣,每個環節都有制度約束,每個步驟都有信息登記,使整個實驗教學過程可控、有序、規范、完整。學校建立了《高校學校實驗室管理系統》,所有管理系統都在學校校園網上運行,充分發揮了網絡技術在資源配置、調度和管理方面的優勢和特色。在此基礎上,物理實驗室自主研制開發了“大學物理實驗管理系統”,對實驗教學過程和實驗儀器使用情況進行分類管理,實現了實驗教學與管理過程全程電子化管理,流程規范有序,也大大減輕了實驗教師工作量。同時,還可通過該系統的質量監控反饋,及時調整實驗項目和實驗任務。另外還開發了仿真實驗室,主要發揮如下功能:預習功能,儀器結構及操作復雜的實驗可以先上機預習;知識擴展功能,學生可以憑興趣選做各種仿真實驗。
二、獨創“物理實驗學生管理卡”,集成學生實驗記錄
大學物理實驗的基本教學流程如下:(1)上課前檢查學生實驗報告冊預習部分,給出預習評分;(2)教師根據教學需要適當講解;(3)學生開始實驗操作,在實驗報告冊上輸入原始數據(數據修改處需要老師簽字認可);(4)教師查看原始數據,并結合實際操作情況給出學生操作分,學生的原始數據不能再修改;(5)學生處理實驗數據,完成實驗報告;(6)教師收齊實驗報告進行評閱,給出報告評分;(7)學生整理實驗器材,有序離開。為全程記錄學生實驗情況,物理實驗室設計了獨具特色的“物理實驗學生管理卡制度”。物理實驗學生管理卡上的主要內容有:學生每次實驗考勤登記、預習情況登記、操作成績登記、實驗報告成績登記等,還有學生中學期間物理實驗簡況和學生照片。物理實驗學生管理卡不僅加強了對學生實驗的管理,有效杜絕了學生替代做實驗的現象,同時也是教學情況的原始資料,便于老師掌握學生學習情況及方便檢查教學情況,規范了學生實驗質量評價??梢哉f“學生實驗管理卡制度”是整個大學物理實驗管理的核心。實踐證明,執行“學生實驗管理卡制度”效果顯著。
三、提升實驗教師隊伍層次,保障大學物理實驗教學的高質量
實驗隊伍是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科學研究、科技開發、社會服務及實驗室管理等方面的一支重要力量,實驗隊伍的思想素質、業務水平、工作效率等都直接影響著實驗教學的質量、科學研究的進程、實驗設備的使用效益以及實驗室建設和管理的水平[6]。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物理實驗室采取多種渠道充實實驗教師隊伍,形成了一支由專職實驗員、“雙師型”專職實驗教師以及大學物理理論課和應用物理專業課兼職教師組成的實驗隊伍,始終堅持讓高學歷、高職稱教師站到實驗教學第一線,鼓勵教師將最新科學研究成果改造成為教學型的實驗項目,促進實驗與理論、科研與教研的高度融合。同時,物理實驗室與實驗設備供應方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互動關系,根據教學需要常態化邀請廠房技術員開展引進新技術培訓、大型儀器設備及常規設備的維護和維修培訓、現代教育技術培訓等,并將教師在實驗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改進的思路不斷與廠家反饋、溝通,在實踐中持續提高教師業務水平。另外,從實驗室日常管理的角度來看,一個或多個負責、敬業且能全崗的實驗管理員至關重要。
四、制定科學、嚴謹的考核機制,完善實驗教學質量監控體系
物理實驗教學質量評估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制定正確的考核機制??荚囀且龑W生自主學習、檢查教師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根據大學物理實驗的教學目標,物理實驗作為一門實踐性學科,要求學生能借助實驗教材對實驗進行獨立操作,能對實驗數據做出科學規范的處理。物理實驗教學必須采用平時成績與操作考核的方式相結合,這樣才能全面考察學生的實驗素質和實踐能力,才能正確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和教師改善教學,起到良好的正反饋效果。因此,根據國家教委有關物理實驗教學的精神以及我校實驗教學特點,依托《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內部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實驗室制定了一套切實可行的物理實驗考核與成績評定辦法,綜合實驗預習、操作過程、實驗報告以及最終考核成績進行全面評價,調動了學生認真做好實驗的積極性,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平時成績包括實驗預習成績、操作過程成績及實驗報告成績?!胺彩骂A則立,不預則廢”,實驗預習的好壞決定了學生實驗過程能否取得主動以及實驗課收獲的大小。預習包括閱讀資料、熟悉儀器和寫出預習報告,重點解決三個問題,一是做什么、二是根據什么做、三是怎么做。然后老師根據學生所做的預習報告給出預習成績,沒預習者不能參加實驗。操作過程是指學生進入實驗室按照編組使用相應的儀器,在老師的指導下按預習時確定的實驗步驟進行實驗,采集原始實驗數據。老師根據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的具體情況給出操作成績。實驗報告則是實驗后對實驗原始數據進行科學規范的處理,要求列表報告數據、完成計算、曲線圖、不確定度的計算或誤差分析,最后寫明實驗結果。老師對學生完成實驗結果處理的正確性和規范程度給出實驗報告的成績。另外還有操作考核成績。學生以實驗組為單位通過抽簽確定所考項目,在規定的時間內,學生自行設計實驗方案、完成實驗并完成實驗報告。對于(光)電子類、通訊工程類、材料物理類等與物理學聯系緊密的學科專業的學生,可將考核方式變為完成報告或小論文形式。學生可結合自己所學專業特點,根據平時實驗情況選取設計性實驗或探索性實驗的實驗課題,以實驗報告或階段性小論文的形式完成考核。這樣既能充分、全面、科學地反映學生大學物理實驗的掌握程度,同時也為其專業畢業論文的完成奠定基礎。
五、結束語
論文摘要:介紹草履蚧的形態特征、生物學特性及其在徐州地區的發生規律,并從農業防治、化學防治、生物防治等方面總結了楊樹草履蚧的綜合防治措施,以期為當地楊樹草履蚧的防治提供參考。
徐州地區楊樹多分散承包經營,由于林農對草履蚧危害程度認識不夠,致使草履蚧時有發生,給楊樹生長帶來很大危害。因此,采取有效措施綜合防治草履蚧十分重要。
1形態特征
草履蚧雌蟲體長7~10mm,紅褐色,體被白色臘粉,腹部有橫皺褶和縱溝。雄成蟲紫紅色,體長5~6mm,有前翅1對。
2生活習性
一般1年發生1代,以卵囊在根際附近的土中、草堆下越冬。翌年2月10日左右開始孵化(氣候適宜,會提前4~5d),孵化后的若蟲仍停留在卵囊中,2月下旬后,隨著氣溫的升高陸續上樹,3月中旬開始為害。4月上中旬第1次脫皮,4月下旬至5月初第2次脫皮,雄若蟲不再取食,下樹尋找疏松土層或磚石縫處結薄繭化蛹,5月上中旬羽化。雌若蟲第3次脫皮與雄蟲羽化期一致。5月中下旬為盛期,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下樹入土分泌白色綿狀卵囊,在其中產卵并越夏越冬。若蟲的取食特點是初齡若蟲大部分選擇一至二年生嫩枝背部靠芽的下方群居為害,通過2次脫皮后刺吸能力增強,樹體幼嫩部均能取食,有些還爬至突出地面的樹根部為家。雄若蟲下樹化蛹和雌成蟲下樹產卵,均是直接從樹上落下,再尋找適宜場所。
3綜合防治措施
3.1農業防治
(1)樹干扎塑料布或纏塑料膠帶阻隔若蟲上樹法。于若蟲上樹前(2月10日之前)給樹干扎塑料布或纏膠帶。將樹干環刮老皮至光滑,寬約15~20cm,剪塑料布(新塑料布為佳),用訂書機固定環扎于刮皮處,阻隔率可達98%以上;再人工撲殺,效果明顯。
(2)樹干基部周圍培松土誘集雄蟲化蛹和雌蟲產卵法。以樹干基部周圍培厚土15~20cm,待雄若蟲、雌成蟲下樹后鉆入松土內,扒開后集中消滅。
3.2生物防治
草履蚧的天敵種類很多,如大紅瓢蟲、紅環瓢蟲、紅點唇瓢蟲、草蛉、螞蟻、鳥類等。天敵是控制草履蚧種群繁殖的重要因素,所以利用天敵不失為防治草履蚧的有效途徑,在生產中楊樹種植戶應當注意藥物的合理使用,盡量做到充分保護天敵昆蟲和鳥類。
3.3化學防治
(1)樹干注干機注藥??稍?月下旬至5月中旬進行,在樹干基部周圍每隔5cm斜向下呈45°打1孔,深達木質部,選用40%氧化樂果和40%久效磷殺蟲劑,春季可用原藥,夏季用3倍液(原藥對水3倍),然后用濕土封堵注藥孔,每隔10~15d防治1次,殺蟲效果都在90%以上。
(2)人工打孔注射防治草履蚧。此法的原理與樹干注射機注射防治相同,選用氧化樂果或久效磷原液,總的防治效果在90%~98%之間。
(3)藥劑涂干防治草履蚧。在若蟲孵化上樹前(徐州地區2月5日),采取剝皮涂藥和直接涂毒環的方法。前者選二至四年生以上楊樹,后者選一年生樹苗或泡桐等樹干較為幼嫩的樹。選用40%氧化樂果或40%久效磷殺蟲劑原液,或用敵殺死對廢機油以1∶100的比例或取廢機油1.1kg+石油瀝青1kg,加熱熬成粘蟲膠涂干,寬度為10~15cm,此辦法可以結合樹干扎塑料布或纏塑料膠帶阻隔若蟲上樹法實施,效果更佳。
(4)農藥噴霧法防治草履蚧1~2齡若蟲。在草履蚧1~2齡若蟲期(徐州地區4月20日之前),可選用50%久效磷1000~1500倍液、40%氧化樂果1500倍液+2.5%的溴氰菊酯乳油400倍液、狂殺蚧600~800倍液、30%的呋喃丹顆粒劑根施,用藥量根據樹的大小而定。每隔7~10d噴藥1次,防治效果均在95%以上。
4總結
(1)對草履蚧的防治應注意以下幾點:①應當準確的確定用藥時間,選擇最佳時機,不僅對天敵危險性最小,還能節約用藥成本;②應選擇高效、低毒、低殘留的內吸劑農藥;③掌握用藥濃度,以保護天敵。
(2)從草履蚧發生規律上看,該蟲危害期雖短,但對林木危害程度極大,特別對蘇北地區楊樹速豐林的生產造成的損失是巨大的。
(3)徐州地區楊樹種植戶若能高度重視,采取上述綜合防治措施,草履蚧是可以得到控制和消滅的。目前,最佳、最為有效的途徑是采用阻隔和化學防治相結合,防治效果可以達到98%以上。
參考文獻
[1]苗家宇,沙宇.草履蚧的生活習性與防治方法[J].安徽林業,2007(1):35.
[2]孫興華,胡英強,徐卿,等.楊樹草履蚧生物學特性和防治方法的研究[J].山東林業科技,2004(6):42-43.
[3]李召義,孟霞,楊末華.楊樹草履蚧發生特點及綜合防治對策[J].河北林業,2008(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