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2 17:39:3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教育歷史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論文關鍵詞:人生觀,景物描寫
2010年的最后一天,史鐵生因病去世。坐在輪椅上的他,曾以一支筆教會我們思考。他依靠著對生命的堅強、樂觀創作了知名散文《我與地壇》、短篇小說《我的遙遠的清平灣》以及《老屋小記》等優秀的作品,感動了一代讀者。這些用汗水和心血凝成的文字,并未因作家的離去而喪失價值。
《我與地壇》是史鐵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其中的一二部分已被選入蘇教版的高中語文教材。在史鐵生逝世不久之際,重讀這篇課文,對史鐵生的人生觀有了另一種感悟和理解。
所謂人生觀應該包含著對出生、活著和死亡三個問題的思考。出生是經常為人們所討論的話題。人為什么來到這個世界上?人來到這個世界上是有目的還是無目的的?很多哲人一輩子都在探討這個問題。然而史鐵生對于出生的問題,這樣認為:一個人,出生了人文歷史論文,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在他看來,出生是個不必要討論的問題,應該自然接受。對于死亡呢?古往今來,無論名流千古的偉人,還是平常普通的百姓,都在潛意識里非常懼怕死亡,這是人之常情。但經歷了巨大的人生苦難的史鐵生,沉浸在地壇的寧靜中,對于死亡早已參透: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將死亡比作節日,史鐵生已然抱著一種輕松、愉悅的心態來看待生死了。
參透了“生”與“死”,“剩下的就是怎樣活的問題了”。史鐵生自己說“這卻不是在某一個瞬間就能想透的,不是能夠一次性解決的事”。而事實上,文中的景物描寫,分明又是對這個問題的暗示和回答。但是很多教師在執教中對于這一問題或避而不談,或淺嘗輒止。要回答“怎樣活著”這一問題,我們不妨看看文中幾處景物描寫。
“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剝蝕了古殿檐頭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門壁上炫耀的朱紅,坍圮了一段段高墻又散落了玉砌雕欄,祭壇四周的老柏樹愈見蒼幽,到處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蕩。”
對于這段景物描寫的理解,不少教師認為是作家初到園中,筆下景物的荒蕪冷落人文歷史論文,而野草的自在坦蕩“我”卻不能,正是他悲苦心情的寫照。這種理解當然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們再細細看看這些景物:浮夸的琉璃,炫耀的朱紅,一段段高墻,玉砌雕欄,這類景物的共同特點就是它們都是人工建造的,是非自然的景物,它們象征著尊貴、莊嚴、肅穆,然而它們的結局呢?卻是被剝蝕、淡褪、坍圮、散落,好不慘淡!“是非成敗轉頭空”,在史鐵生看來,這類景物并不是他所欣賞的美,真正令他欣賞的則是祭壇四周愈見蒼幽的古柏樹,是茂盛得自在坦蕩的野草荒藤,是亙古不變的太陽……這些景物是大自然的杰作,是非人工加造的,它們雖然平淡,卻可以自在,可以永恒,甚至輝煌。在史鐵生看來人文歷史論文,這些才是人間之大美!
人工與自然景物的兩相對比之下,作者的審美觀顯露無遺,兩類景物的對比正是作者對兩種生存狀態的對比與思考。一個人的審美觀總是與他的人生觀相交叉、相一致的。自然的、充滿生機的景物是美的,這樣的人生也是美的。
作者對于這樣的自然之美的觀察可謂細致入微。他在地壇中“坐著或躺著”,看著周邊的世界。
“蜂兒如一朵小霧穩穩地停在半空;螞蟻搖頭晃腦地捋著觸須,猛然間想透了什么,轉身疾行而去;瓢蟲爬得不耐煩了,累了,祈禱一會兒便支開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樹干上留著一只蟬蛻,寂寞如一間空屋;露水在草葉上滾動,聚集,壓彎了草葉,轟然墜地,摔開萬道金光。”
史鐵生是一位智者,他遇到問題善于觀察,也善于思考。在雙腿殘疾的日子里,他卻于細微處看出大千世界的燦爛輝煌。在園中目睹萬物皆自由,到處充滿生機,心靈擺脫了死神的糾纏,胸懷大為開闊。一切景象人文歷史論文,螞蟻的搖頭晃腦、瓢蟲的展翅升空,在他眼中都變得美妙異常,就連小小的水珠也倍增光彩,充滿詩意,被作者描寫地如此光芒萬丈!
清人王國維云:“一切景語皆情語。”作者所描寫的自然之景中,有著鮮明的主觀投入,傾注了作者的主觀情感――一種愉悅之情,作者已完全融入到這生機勃勃,生意盎然的大自然中,正像柳宗元在《始得西山宴游記》中所說的“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自然之物是美的,這樣的自然之態也是美的,自身浸潤其中,融為一體。作者在園子里發現了生命的原生狀態,而此時的他已漸漸地心清如水了。
“幸好有些東西是任誰也不能改變它的。譬如祭壇石門中的落日,寂靜的光輝平鋪的一刻,地上的每一個坎坷都被映照得燦爛;譬如在園中最為落寞的時間,一群雨燕便出來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蒼涼;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腳印,總讓人猜想他們是誰,曾在哪兒做過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兒去了;譬如那些蒼黑的古柏,你憂郁的時候它們鎮靜地站在那兒,你欣喜的時候它們依然鎮靜地站在那兒,它們沒日沒夜地站在那兒,從你沒有出生一直站到這個世界上又沒了你的時候;譬如暴雨驟臨園中,激起一陣陣灼烈而清純的草木和泥土的氣味,讓人想起無數個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風忽至,再有一場早霜,落葉或飄搖歌舞或坦然安臥,滿園中播散著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落日、雨燕、孩子的腳印、蒼黑的古柏、泥土的氣味,這些都是平凡之極的景物,但是在作者看來,雖為落日,卻也能照得燦爛;雖為古柏,卻有著執著的追求;雖為落葉,卻飄搖歌舞,為秋天增添一點靈動的色彩。平凡的事物也可以如此美麗人文歷史論文,平凡之極也可以絢爛之極!領悟了這點,作者似乎參透了生死,他便徹底釋然了――心清如水,淡泊寧靜地安心人生。
讀懂了這些景物,才能真正讀懂史鐵生。既然生與死是不可改變的,那么無需為之焦慮,這不是頹廢,而是一種從容,從容地接受自然法則。史鐵生早已在自然景物中參透了人間生死,平凡也可以絢爛,自然才是永恒,所以他選擇了安心人生。
史鐵生已離我們遠去,但這個偉大的作家留給我們的感悟和啟示有太多太多,他讓我們一次又一次地想起巴爾扎克的名言:“苦難是天才的進身之階,信徒的洗禮之水,能人的無價之寶,弱者的無底深淵。”
參考文獻:
1、劉巧芳《<我與地壇>中史鐵生的人生觀》,文學教育,2009年04期
2、劉小華《解讀景物就是解讀生命》,中學語文,2007年01期
3、韓曉武《感悟作者心靈的律動》,中學語文,2006年11期
4、韓建超《物我交融理深情長―<我與地壇>中的三處景物描寫賞析》,閱讀與鑒賞(教研版),2006年Z2期
論文關鍵詞:趙貞吉詩文,整理,版本,論文
一、趙貞吉詩文的整理
(一)、子弟與門人對趙貞吉詩文的整理
最早對趙貞吉詩文進行系統整理的是趙貞吉之子鼎柱、景柱與門人龔懋賢、鄧林材等。他們在趙貞吉逝世八年以后,終于綴遺稿為詩抄、文抄、講章凡二十三卷,名《趙文肅公全集》,于萬歷十二年刻,有高啟愚序、陳文燭序、姜寶序、許孚遠序、王藩臣跋、詹爾選跋、肖如松跋、陳謹策序。出版了《趙文肅公全集》。先有蜀刻本,閔刻本《趙文肅公文集》,后有南京、內江翻刻本《趙文肅公全集》。
(二)、內江市政協趙貞吉研究小組的整理
20世紀八十年代初,四川省古籍整理領導小組將《趙文肅公全集》列入重點整理書目。內江市政協趙貞吉研究小組先后編印了《趙貞吉研究初集》和《趙貞吉研究資料集》。
(三)、官長馳編撰《趙貞吉詩文集注》
內江師范學院官長馳先生,積十余年辛勞對趙貞吉詩文進行整理,1999年由巴蜀書社出版了《趙貞吉詩文集注》,列入建國五十周年《四川出版界推薦重點書目》。這對于研究趙貞吉其人及明代政治史、思想史、文學史均有重要學術價值。
《趙貞吉詩文集》原名《趙文肅公全集》,凡二十三卷。《趙貞吉詩文集注》是趙貞吉詩文結集問世四百對年來,對趙貞吉的第個注釋本。填補了我國古籍整理的空白。
這為后世學者研究趙貞吉與明代社會、政治、歷史、哲學、文學等文獻資料方面提供了極大便利。做了開創性努力。為深入整理、研究和利用趙貞吉詩文中的寶貴文化遺產奠定了基礎。
官長馳1998年撰寫《趙貞吉詩文集注》后記說明[1]:
本書主要面向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讀者,故箋注力求簡明扼要人文歷史論文,習見的熟語典故或略而不注,或僅簡單提示。箋注者對某些不了解的人名、地名、典故、出處,為免詞費,大多為予注明。
(四)、《內江風物詠叢》輯錄箋注趙貞吉吟詠內江風物詩賦四十七篇
(五)、箋注研究論文
1、羅寧、武麗霞的論文《趙貞吉詩文集注》勘補《趙貞吉詩文集注》初閱前六卷之詩詞及7卷九至卷十四講章部分,獲益良多,贊嘆之余,偶見其失漏之處。
2、陳世英論文《趙貞吉詩文集注》點校商議 從《趙文肅公文集》的版本和流傳情況,對官長馳先生的《趙貞吉詩文集注》的訛誤脫漏之處一一進行正誤補脫。本部分還對較完整的二十三卷本《趙文肅公文集》未收錄的和官長馳的《趙貞吉詩文集注》漏輯的趙貞吉的作品進行輯佚。
3、鄧國軍博士論文《(趙貞吉詩文集注>點校注釋商兌》對《趙貞吉詩文集注》中的部分點校、注釋、系年之誤漏作出舉正。
二、趙貞吉生平研究
主要是針對《明史?趙貞吉傳》作了校正和補充,并將其為官情況制成《仕途履歷表》。
《年譜》;《內江縣志》卷十一收錄(鄧林材撰《趙文肅公先生年譜序》)按趙大洲自著《趙文肅年譜》,鄧石陽萬歷六年戊寅(公元1578年)為該譜作序。在此基礎上,曾孔恕、黃世杰編《趙貞吉年譜》,是趙貞吉生平研究重要資料。
三、趙貞吉的政治思想品格和軍事思想研究
陳世英論趙貞吉的政治品格
趙貞吉的政治思想豐富,無論是在用人,還是在守業方面;無論是在處理君臣關系,還是在治民方面,他都有自己的一番見解。
趙貞吉的政治品格是兩方面的,既有正直敢言的優點,也有“好剛使氣”、“動與物迕”的缺陷,這也是其政治主張難以實現的重要原因。
以趙貞吉在“庚戌之變”時的主戰和“隆慶和議”時的主和來說明其軍事思想的靈活性。同時介紹了趙貞吉重視防務、主張恢復明初分府分兵的舊制和重視賞罰分明在軍事中的作用等軍事思想。
四、趙貞吉的學術思想研究。
韓國學者李慶龍《趙大洲二教參究和經世思想》,論文認為:趙大洲等泰州學派的學者們,起初學習王陽明良知教,最后轉出于儒教;趙大洲之子趙臺鼎承繼家學參究佛道二教修煉,對“本體即工夫”有獨到的解釋;趙大洲對陽明學作出自己的解釋,特別是對“良知”在儒家學術上所起的作用作出極高的評價,他有出世經世、體用一源的與從前儒家不同的特點。
陳若愚教授的論文,全面深入地分析了趙貞吉的思想與貢獻
指出:本文以《趙貞吉詩文集注》本所收266篇文章為評述對象,對明代中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學者、文學家趙貞吉的學術思想、政治建樹、道德境界、文章成就進行了系統的評述。
陳世英論趙貞吉的學術思想
論述趙貞吉的學術思想存在一個淵源辨別的問題,黃宗羲將之歸入泰州學派,本文主張不在其學派歸屬問題上爭執不休人文歷史論文,而從整體上對其學術思想作一梳理。本部分主要介紹了趙貞吉的“出世入世說”、對“心學”的發揮、禪學觀、儒佛道一家等學術思想,并介紹了其學術思想的變遷與博采眾長的特色。
梁明玉的論文《論趙貞吉的人才觀》探討了趙貞吉的管理、教育思想。
五、趙貞吉的文學、禪學成就研究。
明清人對趙貞吉的詩文的評語,并對趙貞吉的詩文選材和詩文特色予以分析。其選材有反映為國為民的詩文,有反映自身經歷的詩文,有送別贈別詩,有應和之詩,有游歷詩,有祝壽詩等。其詩文特色主要是多宗教用語、善用典故、文辭氣勢雄偉和以古論今,闡發道理。
釋智常、鐵波羅論文《趙貞吉的資中情結和他的寓教于禪》、
孟光全《趙貞吉筆下的明代內江佛寺》從地方文化建設的角度對趙貞吉的作品進行了研究。、
曾明教授交了論文《略談趙貞吉詩的用典》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趙貞吉詩歌的藝術特色。
曾良教授論文:《佛學對趙貞吉詩歌的影》闡述了趙貞吉信禪的主觀愿望是溝通儒佛之辨,使出世為入世服務,但客觀上佛學對其人生態度和生活情趣等產生了復雜影響,使詩歌增強了表現力,形成了迷茫幽境的意境,增添了藝術情趣。
張文進、段庸生提交的論文《論趙貞吉的詩風》從比較的角度對趙貞吉的詩歌藝術特色進行了探索。
王發國教授論文《趙貞吉(雜詠六首>官注漫議》對官長馳先生的《趙貞吉詩文集注》中的部分詩歌的注釋提出商榷。
六、內江師范學院召開紀念趙貞吉誕辰50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
鄧國軍博士撰寫紀念趙貞吉誕辰50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
除以上例出相關文章外,研究員錢明提交了論文《王學在新安地區的遭遇與挫折——以王守仁與汪循關系為例》,為趙貞吉哲學思想研究提供了可資利用的哲學文化背景資源。
吳震教授提供了荒木見悟著、廖肇亨譯《趙大洲的思想》,把日本學者研究趙貞吉的特殊視角展現在與會者面前。
本次研討會除了論文豐富多彩外,熱烈的討論也是一大亮點。北京語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黃卓越認為:李贄是弘揚趙貞吉思想的功臣,趙貞吉有三大貢獻:政治功績、哲學思想、詩文成就。鄒作圣先生認為趙貞吉的疏奏價值極高,并對趙氏“性命為根、經世為用、文章為枝葉、人世為根本”進行了闡釋。
內江市佛教協會會長釋智海認為趙貞吉的最大成就是“王學”,并聯系高校培養人才的實際對趙貞吉的人格魅力進行了分析。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吳震教授、西南交通大學羅寧博士、四川大學周斌教授、內江師范學院鄧國軍博士等人對部分文獻展開了非常激烈的論爭。
此次研討會對促進明代哲學思想的研究、宣傳四川文化名人、推進四川文化建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七、趙貞吉詩文整理研究的現實意義
在趙貞吉留下的著作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對明代社會、政治、經濟的深刻剖析和革故鼎新的主張;他是一位哲學家,“左派王學”的代表人物,對人生、物我、性命之學沒每有沉思妙悟;他還是與楊升庵、任少海、熊南沙,并稱“蜀中四大詩文家”之一。
趙貞吉是位著名的愛國主義者、銳意改革的政治家,教育家;王陽明、王艮學派傳人。趙貞吉最能代表內江文化人的精神與氣骨。
通過對趙貞吉詩文進行系統整理研究,對發掘地方歷史文化資源,批判地吸取傳統文化的精華,古為今用,增強地方歷史文化底蘊;發揚其崇高的愛國精神,宣揚其對敵斗爭非凡的膽識,配合歷史知識及愛國主義教育,對當前的社會的改革開放人文歷史論文,建設文化內江,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趙貞吉詩文博大精深,而且不少是文言文,官長馳撰寫《趙貞吉詩文集注》是趙貞吉詩文結集問世四百對年來,對趙貞吉的第一個注釋本。填補了古籍整理的空白。這為后世學者研究趙貞吉與明代社會、政治、歷史、哲學、文學等文獻資料方面提供了極大便利。
但“該書主要面向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讀者,故箋注力求簡明扼要,習見的熟語典故或略而不注,或僅簡單提示。箋注者對某些不了解的人名、地名、典故、出處,為免詞費,大多未予注明。[1]”一般的讀者讀起來還有障礙,要使其通俗易懂,還需要做大量的箋注。
所以對趙貞吉詩文進行系統整理研究方興未艾,需要同仁和有志者,繼續努力。
參考文獻:
[1]官長馳趙貞吉詩文集注[M] 成都: 巴蜀書社 1999
[2]趙貞吉趙文肅公文集[M] 四庫全書存目從書影印本 濟南:奇魯書社 1997
[3]內江政協文史委內江文史資料選輯第21輯[M] 內新出內(2005)002號
[4]洪若內江風物詠叢[M] 內新出內(2006)008號
論文關鍵詞:語言交際中的會話含義
1 引言
語言在人類勞動過程中產生,是社會交際的重要工具。在日常語言交際過程中,人們并不總是有話直言,言無不盡,出于共同的知識背景人們會自動遵守經濟原則,導致“惜語如金”的結果,或為了獲得特定的交際效果比如委婉、回避、幽默等,而是采用間接策略,話里有話。如果對這些語言現象視而不見,必然會導致交際的失敗,甚而影響人際關系。格萊斯提出的會話含義理論及后人對此理論的發展為分析語言的藝術和人們有效的言語溝通提供了科學的方法。
2 研究綜述
美國語言哲學家格萊斯(Grice)于1957年發表的《意義》一文中從語言交際的本質出發,把意義分為“自然意義”和 “非自然意義”。在言語交際中,話語的非自然意義指人們意欲表達的意義,即在特定的場合下表達出交際者意圖的語用隱含意義。在此基礎上,1975年格萊斯在“邏輯與會話”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會話含意理論及人類會話活動的一條指導原則——合作原則, 對解釋人類的語言交際活動起了重要作用。英國學者Leech 從社會學、心理學、修辭學的角度回答了人們為什么要違反合作原則,他提出人們出于“禮貌原則”人文歷史論文, 常常不愿坦率明言或者常常故意聲東擊西,解決了“合作原則”難以解釋的話語現象(索振羽 2007:87)。隨后Levinson(1987)的會話含義三原則——信息、數量和方式原則對會話含義理論進行了修正補充。徐盛桓的《會話含義理論的新發展》(1993)等多篇文章中探討了會話含義理論的內部機制,給出推導會話含義的一般規則論文開題報告范例。沈家煊把列文森《語用學》一書的各章先后譯成漢語, 內容涉及指示現象、會話含義、言語行為、預設和會話結構(高航 2004)。冉永平(2007: 56)嘗試運用非單調邏輯的推理形式來分析話語中的含意,彌補Grice含義推導的不足,為會話含義的語用推導提供不同的視角。熊學亮(2007)綜合前人的研究,進一步構建出會話含意的推理模式,使對會話含義的理解變得具體形象化。
國內研究者還探討分析了二語聽力中對會話含義的理解狀況。尚曉明(1996)以新格賴斯會話含意理論為基礎,指出“含意否定”、“語用移情”和荷恩等級概念對英語教學的指導作用。楊連瑞,張德玉(2004)撰文會話含義理論有助于對語境中話語意圖的正確理解。倪秀英(2008)的研究發現中國學生對于理解言外之意的題目,正確率很低,學生的會話蘊涵推理能力普遍較弱。
3會話含義理論及應用
3.1合作原則
在所有的言語交際活動中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是有目的性的,或溝通信息、咨詢意見或要求索取等等。格萊斯會話含義理論提出,為了達到共同的目標, 說與聽者雙方存在著一種默契, 一種兩者都應該遵守的原則,即“合作原則”(何兆熊,2000:154)。具體體現為四條準則,概括而言:數量準則即所給信息不多也不少;質量準則即說真不說假;關聯準則即說話要切題;方式準則即表達簡潔忌晦澀。Grice認為說話人違反合作原則下四個準則中的一個或多個準則,就會產生特殊會話含義,聽話人根據這些原則, 結合語境,經過語用推理,得出多于字面意義的會話含義,即“言下之意”。 在合作的基礎上交際才能順利進行,但是真實交際中或出于禮貌或委婉等因素有太多“話中有話,弦外之音”等違反準則的現象,事實上這些都是說話人基于“愿意合作”的前提下違反準則而產生的特殊會話含義。熊學亮在?語用推理?一書中根據會話含意理論的合作原則,構建出會話含意的推理模式(2007:25):(A)話語+語境→含義 ;(B)違背準則→特殊含義。
如下是一個真實有趣的生活場景片1:
A: 誰把草莓全吃完了?一個不剩!
B:好像C很滋潤嗎!(B, C竊笑……)
B并沒有回答誰吃完了草莓,是違反了關聯準則,聽者應該究其原因,得出C吃了草莓,生活中B和C是兄弟,B覺得直接告狀有那么點不夠意思,又覺得不說不快或不答也不對,所以選擇了這種違反合作原則的方式,即維護了自己“不是小人”的面子人文歷史論文,又小小的“挑釁”了兄弟C。無論是當事人還是旁聽者一定能感受到這種違反合作原則而產生的語言幽默感,至少弱化了矛盾。試想如果硬生生的直言,會有這種交際效果嗎?說不定還會有言語沖突。
3.2 Levinson新格賴斯會話含義理論
Grice的四準則主要研究特殊會話含義,并且其特殊含義的推導也常憑感覺經驗而來,沒有給出具體的推理模式,眾多學者對此進行了修正和補充。Levinson提出的會話含義三原則—信息、數量和方式原則是在Grice會話含義基礎上發展而來,被稱為新格賴斯會話含義理論。不再以遵循或是違反準則來推理特殊會話含義,而是以常規關系為支柱,以研究一般會話含義為核心,并且建構出會話含意的具體推導機制。這使新格賴斯語用推理機制可以在生活上得到普及運用論文開題報告范例。概括而言,根據⑴數量原則—說話人陳述信息上要不弱于你所知道的程度,聽話人則以弱否強,即“說弱不聽強”;⑵信息原則—說話人只提供不多于交際目的所需的最少的語言信息,聽話人則擴充理解,即“說少含義多”;⑶方式原則—說話人不要無故使用冗長的、隱晦的或有標記的表達式,聽話人則根據表達方式的異常推導特殊含義,即“標記意深長”。
應用量原則進行推導,有關的句子應該含有可以比較其信息強度的詞。Levinson利用荷恩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荷恩等級關系”。如下列各組詞的“荷氏關系”:<certain that p, probable that p, possiblethat p> <none, not all><love, like> <all, most, many, some,few> <always, often, sometimes> <must, should, may> <cold,cool>……
在荷恩等級關系中,強項蘊涵弱項,弱項否定強項。句子里有能夠進入“荷氏關系”的詞,就可以根據它們的信息強度進行推導。如生活場景片段2,媽媽到校了解孩子的表現情況:
媽媽:這孩子最近表現怎么樣?
老師:還可以吧,……
根據數量原則及荷恩等級關系,<表現不好,還可以,好,很好>,媽媽可以做出“說弱不聽強”的推斷,這孩子可能不是自己想象或期望的很優秀。相信這個場景很多家長都遇到過,老師的委婉表達避免了尷尬局面,家長聽了這句話也做好了思想準備討論孩子的問題。
Levinson還表明三原則的運用中人文歷史論文,數量原則>方式原則>信息原則,并且如果并存兩種(或多種)意義相同的表達式,無標記的用信息原則推導其會話含意,有標記的用方式原則推導出無法應用恰當的信息原則推導出來的會話含義。如2009年12月大學英語四級聽力對話理解:W: I need to talk to someone who knows Baltimore well. I’mtold you lived there.
M: Oh, but I was really young atthe time.
Q: What does the manmean?
男士的應答應與女士提出的告知巴爾的摩的情況相關,但是他既沒有回答是否告知,也沒有對巴爾的摩進行介紹,而是說“我那時很小”,聽者根據“說少含義多”的推理方式和話題關聯性,擴充說話人的信息內容,推理出言外之意“現在對那里不熟悉”。事實上此處也就是把他的話與話題聯系起來,補充完整成一個清晰的因果關系“I was really young at the time,soI can provide little useful information”。
4 結語
語言交際中的會話含義現象處處可見,所謂“聽鑼聽聲,聽話聽音”,我們需要了解一些語用學知識,避免不必要的誤解,共建交際和諧,促進人與人之間有效的溝通交流,同時使我們的語言更加藝術化、生動化。
參考文獻:
[1]高航、嚴辰松.語用學在中國20年綜述[J]. 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 2004 (4).
[2]何兆熊.新編語用學概要[M]. 上海: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00.
[3]倪秀英.聽力訓練中培養推理能力的實驗研究[J]. 外語教學, 2008 (4).
[4]冉永平.語用學縱橫[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5]尚曉明.新格賴斯會話含意理論與外語教學[J]. 外語學刊, 1996 (3).
[6]索振羽.語用學教程[M].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7.
[7]熊學亮.語用使用中的推理[M]. 上海: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07.
[8]徐盛桓.新格賴斯會話含意理論和語用推理[J]. 外國語, 1993 (1).
[9]楊連瑞,張德玉.會話含義理論與英語聽力教學.山東外語教學.2004(1).
歷史學科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社會、家庭對于這一點都有共識,然而學生歷史水平低又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為什么會出現如此的反差?我想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應試教育方面的原因:雖然學習是一個人不斷完善、提高自己的主動性的過程,但是人畢竟是社會的人,人的學習不可能不受外界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許多人學習帶有強烈的功利性,這是影響歷史教學的大環境:二是當前使用的傳統的歷史教學方法方面的原因:手段單一,教學方式死板,教師一根教鞭、一支粉筆、一張嘴的填鴨式教學模式越來越壓抑學生的個性,影響學生的思維,使本身對歷史抱有濃厚興趣的學生也離歷史越來越遠了,這是影響歷史教學的小環境。
當前的歷史教育,特別是初中歷史教育的現狀使我們不得不考慮從教學思維、教學方式、教學模式乃至教學評價進行全方位的轉變。在短期內,影響歷史教學的大環境不可能發生根本的變化,這就意味著中學生學習歷史的需要和動機也不會有根本的變化。我們要尋求學生學習歷史的動力,只能從影響歷史教學的小環境,即從教學方法人手,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歷史學科自身的特點也為此提供了可能的條件。
從上學期開始我和另外兩位教師承擔了一項如何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的科研課題。課題的重點在于尋求提高學生學習歷史興趣的方法手段和教育模式,以達到提高學習效果、培養學生能力的目的。在教育實踐中,我們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
一、歷史知識的文學化
1、故事化
許多學生對先人的豐功偉績、各種事件的動人故事懷有濃厚的興趣,因而普遍希望教師能以講故事的方法來講述歷史。據我們課題組對初一學生的問卷調查表明50%的學生喜歡的教學方式是講故事形式。誠然。教師講故事并不是一味地迎合學生,而是將課一下改編,使課文的主要內容貫穿于故事中去。這樣,既能使學生產生興趣,又能使學生掌握知識。這種方法對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文字駕馭能力有較高的要求。
2、詩歌化
在古文學中,詩歌是高度凝縮的文學。優秀的詩歌具有高度的藝術性和思想性,能很快把人帶人歷史情境中去,并迅速產生共鳴。如講《三國鼎立》這一課時,由蘇軾的《赤壁懷古》引入,使學生的思緒隨著滾滾的長江飛向“檣櫓灰飛煙滅”的古戰場,從而迅速切入主題。在講《樂府詩》時著重講《十五從軍征》一詩,通過教師飽含激情的朗誦和講解,使學生體會詩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從而總結出樂府詩的特點。
3、戲劇化
講臺不僅可以是教師的舞臺,也可以是學生的舞臺。初中歷史的故事性為學生扮演歷史中的人物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如《戰國七雄》一課講“商鞅變法”時,可以編一個歷史短劇《商鞅舌戰公孫龍》,找兩個學生分別扮演商鞅和公孫龍,辯論是變法還是守祖宗之法:講遠古人類時??梢宰寣W生扮演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或自述歷史,或二者、三者對話。通過戲劇化的過程。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熱情,使學生親臨歷史的情境中感受逝去久遠的歷史。從而增進學習效果;另一方面還可以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和表演能力。
二、歷史知識的形象化文物(模型)圖片在歷史教學中的運用
文物是史實的實證。歷史圖片是史實某一瞬間的再現。前者如山之鐵證,后者以具體形象,給學生形成形象的歷史觀念、歷史概念提供了豐富可靠的想象和判斷依據,并能激發學習興趣,增強記憶。歷史文物反映著我國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在教學中運用歷史文物,能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和民族自豪感,并能陶冶他們的情操,提高他們的藝術修養。通過歷史圖片,有助于培養學生觀察、分析能力和藝術鑒賞能力。
1、幻燈教學
幻燈教學是當前普遍運用于各門課程的電教方法。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選擇有關的文物圖片、歷史地圖或歷史圖表等在課堂上放映,便于教師配合圖像進行講解。它的作用雖類似掛圖,但是,比掛圖更迅速、更準確、更逼真地反映歷史真實。因此,教學效果遠遠超過演示掛圖。
2、錄音教學
在歷史教學中還應充分發揮錄音機的作用。教師的講解過程中用磁帶配上解說或音樂,不僅能加強歷史的生動性,還可活躍課堂氣氛,豐富教學內容。這要求教師平時注意搜集與教學有關的音響資料,以配合使用。
3、電視和錄相教學
電視和錄相教學是聲音和圖像的最佳結合,它能使歷史教學更生動、更形象、更直觀。它能以多種方式刺激學生的大腦,能把已逝去的歷史現象有血有肉地復現出來,從而達到加深學生的印象、增強記憶的效果。
當然,以上的這些教學手段隨著現代化的發展趨勢,還是一個不斷發展的探索領域,也是我們在教學手段研究中的一個重點。
三、歷史知識的個性化
歷史知識個性化的特點在于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通過討論會、演講會、寫歷史論文等方式讓學生自己去感受歷史,獨立地作出對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的評價,它主要強調學生的活動。
1、專題討論會
為開拓學生視野,培養學生探索、研究問題的能力,由教師給學生介紹一些報刊上有爭論但又有教育意義的材料或直接就書上的人物、事件,讓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并展開討論。專題討論會可開闊學生的眼界、形成歷史思維,從而培養學生分析歸納能力和從現象看本質的能力。
2、歷史演講會
在學生講故事的基礎上,選擇內容較好、思想性強的材料,由表達能力較強的學生舉辦歷史故事演講會,并進行評比。這對普及歷史知識、培養學生能力和進行思想教育都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3、寫歷史論文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有的學生對某些歷史問題的看法是相當深刻的。教師可以根據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在布置家庭作業時,讓學生通過查找資料寫自己感興趣的歷史問題的論文。
四、歷史評價的多樣化
【關鍵詞】新課程 高中歷史 反思性教學
所謂新課程要求下的反思性教學研究,即將新課程教學思維和中心思想融入傳統的教學中,老師在這個過程中對以往的教學方式、教學內容、教學成果進行反思,既完成新課程的教學任務,也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在高中教育中,由于歷史形成的尷尬地位,使得歷史教育長期以來不溫不火。教學方式單一、教學內容固定,教學結果的評價方式呆板,這些問題一直得不到解決,就讓高中歷史越來越受到冷落,老師只求完成課堂任務,學生只求一個過得去的分數,這些顯然無法滿足新課程教學的要求。因此,高中歷史教學就需要進行反思性教學的探究,從教學本身入手,解決這些問題,達到歷史教育教書育人、培養學生人文素質的根本宗旨。
一、反思教學方式
在歷史教學中,記憶和背誦無疑是提高成績的有效方式,但因為對歷史教育的重視程度不足,一些老師在教學方式上尋求方便,將死記硬背作為歷史教學的唯一手段,這就導致了歷史教學方式的停滯不前,面對高中生叛逆的性格上不僅無法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還可能造成逆反心理。因此,反思教學方式成了老師必須要進行探究的課題之一。
比如,在學習《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和發展》這一單元時,老師可以采用借助歷史史實的方式讓教學更加具有畫面感。如在講開辟新航路時,可以穿插維生素C的發現過程,講一講哥倫布的航海經歷;在講第一次工業革命時,可以講一講瓦特三次改良蒸汽機的歷史性過程;在講第二次工業革命時,可以講一講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的故事。通過這些故事,學生的注意力會被吸引,更容易將歷史事件融入歷史進程中,簡化記憶過程。
又比如,在學習《中國近代社會生活的變遷》這一單元時,老師可以組織小組討論學習活動,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有印象的,或是正在接觸的反應社會生活變遷的事物和例子。那么學生就會舉例說通訊設備在進步,從傳呼機演變成智能手機;交通工具在變遷,從自行車到音速飛機,到磁懸浮列車等等。在對這個話題進行討論的過程中,學生一直處在一種和諧放松的學習氛圍中,并且一直積極思考,踴躍發言,這樣就打破了傳統歷史教學的沉悶模式,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感覺。
反思教學方式,就要打破傳統教學單一的模式,做到吸引學生注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二、反思教學內容
傳統的歷史教學內容大致上包括時間、事件、結果及影響等等,這就讓學生形成了一個思維定式,認為歷史學習就像流記水賬的作文一樣,只要記清楚時間、地點、人物就可以了。這是歷史學習的一大誤區,究其原因,是因為傳統歷史教學內容固定而枯燥,因此,讓歷史學習的內容豐富起來,是完善高中歷史教學的必經之路。
比如,在學習《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這一單元時,老師可以將教學的內容細化,從第一世界到第三世界為學生展現當今世界的整體局勢,從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分析主要國家的政治思想,不同政治思想指導下國家的發展進程有何不同。通過對比分析,讓學生對全球局勢的認識更加具體。
歷史事件是歷史教學內容的一部分,也只是歷史教育的引子,通過事件反應的事實和引起的反思才是歷史學習的關鍵,因此,老師在教學時除了擴展教學內容,還要借豐富的內容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
比如,在學習《專制理論與民主思想的沖突》這一單元時,老師可以讓學生先分析專制理論的優缺點,如專制理論可以加強中央集權,方便改革,但它也加速了國家權力的腐朽,給人民造成苦難,再對西方專制主義的興盛到民主思想萌芽的這個進程展開分析,讓學生領會到沖突中的主次地位,以及沖突對社會產生的影響。學習過后,老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聯想,說一說現今社會存在的專制主義和體現民主思想的地方,通過豐富的教學內容,讓學生以史為鑒,培養他們的歷史思考能力。
擴展歷史教學的內容,主旨是培養學生以歷史的角度來看待問題的能力,讓學生擁有正確而獨立的歷史觀,為自己的人格品行找到指導與參照。
三、反思教學評價機制
對歷史教學內容的反思,決定了歷史教育不能僅僅局限于文字表述,還要注重歷史思想的教育,在這個前提下,對歷史學習的評價就不能只局限于分數之上,要求老師、學校,乃至整個教學體系,反思歷史教學的評價機制,將關注的重點轉移到學生的歷史觀上來。
比如,老師可以采用日常學分的形式來代替一部分最終成績的判定,學生在日常學習中表現出的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對歷史獨特的解讀,都可以當作考試成績的一部分。學??梢圆捎酶咝5恼撐脑u價機制,讓學生通過寫歷史論文的形式獲得歷史學習的成績。這些措施都能體現出對歷史學習評價的反思,在評判上更具空間性,為學生歷史成績和思想的提高提供了更多可能。
結語
新課程下高中歷史的反思性教學,要求高中歷史教學打破傳統歷史教學的束縛,符合新課程以老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根本要求,從方式方法到教學內容,再到評價機制都有根本的轉變和長足的進步。反思性教學對老師的要求頗高,老師在日常的歷史教學中要注意突破自身對歷史教學的己見,充分利用教學環境和資源,求實創新,讓高中歷史教學與時俱進。
【參考文獻】
[1] 王麗丹. 高中歷史反思性教學實踐探索[D]. 福建師范大學,2008.
【關鍵詞】初中歷史 教學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2.082
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歷史,只有知道民族的歷史,才能夠增加民族自信心與自豪感。我們常說,文史不分家,但是相對于文學而言,歷史又是文學家所鉆研不透的,很少有人可以兩面精通,因為歷史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它包括地理、人文、政治、經濟、文化、風俗等等,這樣廣闊的學科涵蓋量,是任何一門學科也無法比擬的。但是歷史又是極為簡單的學科,相比于數理化等不斷發展的學科,歷史的內容相對固定,它是不斷學習過去的文化,因而具有很強的穩定性,一般不會有太大的改變,直到考古有新的發現。因此初中歷史教學應該深刻遵循這兩點特點進行教學模式的創建,貼切教學內容,為學生的學習提供良好的歷史學習氛圍,而不是和其他學科一樣,否則就沒有任何可以彰顯本學科特質的形式,也就無法提高初中歷史的教學質量與教學水平,實現教學目標。在本文中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就新課改下初中歷史教學的有效性進行探究,希望對教師的教學有所幫助。
一、初中歷史教學的現狀
就教師的層面而言,主要是教師的教學觀念與教學方法的落后。傳統的教學方法能夠流傳這么久,一定有其支撐發展的力量,那就是不斷地在原有的基礎之上注入新鮮的教學力量與教學理念,使其適應現在的學生觀念與教育理念。有的教師會問,為什么一定要改變原有的教學觀念與教學方式,傳統的教學不也教出了優秀的歷史人才嗎?之所以出現這樣教學質量低下的情況,不僅有教師的問題,還有現代學生自身的問題,但是如果教師的教學符合學生的口味,何愁學生不喜歡歷史呢?但在當下的課堂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模式占大多數。首先傳統的教學可以減輕教師的教學任務,教師的任務主要是授業,只要完成了教學的內容,教師就沒有什么事情,所以教師不需要準備更多的教學形式,只需簡單的備課就好,如果是多年的老教師,甚至可以將以前的教案稍作修改就可以完成教學。這就是為什么現在的學生更喜歡年輕教師的講課形式,因為老教師在他們看來就是無趣的代言人,呆板固執,不可理喻。
從學生的層面上而言,學生最為重要的是缺乏學習歷史的興趣,因而沒有學習歷史的動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是學生在歷史的課堂上沒有展現出強烈的學習欲望,他們的眼中投射出來的是“波瀾不驚”。學生已經不再是原來的學生,他們深受高科技的影響,他們知道如何獲取這些“過去”的知識,如果教師一味地照本宣科,就會嚴重的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我們要做的是加入一些新鮮的,學生不知道的內容,借此激發學生對于歷史的好奇心,同時初中學生都有著獵奇的心理,他們對于新事物有著強烈的渴求欲望,教師應該改變過去只寫板書的習慣,采用多媒體等多樣的現代教學技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二、初中歷史有效教學的意義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歷史教會我們的是如何看待現在的人與事,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增強學生的民族意識。歷史的長河中包含著恒河沙數的星星,這些璀璨的明星分散在這歷史的天空中,如果學生能夠知曉更多相關知識,那么對提高他們的人格魅力就會有很大的助益,當與別人交談的時候不會顯得那么的尷尬與無知,可以盡顯自己的才華,這是人際交往的一種資本。另外學習歷史最為直接的就是對學生升學的作用不可小覷,學好歷史不僅可以考出高分,同時也可以幫助學生積累作文素材,從而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總之,歷史于學生而言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三、新課改下初中歷史教學的創新
(一)加強教師自身的知識水平能力培訓
歷史教學要求教師有著較高的專業素養,能夠對于歷史內容脫離教材,侃侃而談,但又始終圍繞著教材的教學內容展開。筆者通過一些調查發現,學生對于史學知識淵博的教師都有濃厚的興趣,能夠專注的聽老師滔滔不絕,因此教師必須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不僅對于正史有著深入獨到的見解,同時對于野史也要有所涉及,因為學生對于野史有著更多的興趣,但是我們又不能為了學生的興趣將野史作為教學重點,這不符合我們的教學大綱。因此,為了確保學生能夠進行正常的學習成長,這就客觀要求教育機構能擁有一支高素質的初中歷史教師隊伍,建設一支一流的教師隊伍,可以有效的提高初中教育的質量和教育業績,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素養。
(二)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的創新
理念是指導教學方法的思想,在正確教學理念的指導下,歷史教學才能夠有突破性的發展,因此教師必須對自身的教學觀念進行改造。在師范類大學或者學校的教師專業培養中,一定要運用新的教育理論武裝教師的思想,確立以學生為主導的新式教育理念,并且利用各種機會和各種形式,尤其是現代網絡技術的發展與普及,為老師們接受新思想、學習新技能提供可能。在實際的實踐過程當中,主要培養歷史教師對于搜索歷史資料、歷史論文等方面的能力,對于歷史上的大歷史事件進行進一步專業的學習。就教學方式上而言,學生需要的不是照本宣科,他們除了課本上的知識,就沒有其他的知識來源,因此這就需要教師在遵循課本的基礎上拋棄課本,將古今中外的歷史知識融會貫通,拓寬學生的思維與眼界。比如在講到一位歷史人物的時候,教師可以多講一些他們的逸聞趣事,以此激發學生對于歷史人物的興趣。
創設情境也是初中歷史教學常用的方法之一,在特定的情境中進行豐富、有趣、真實的教學,是學生深切感受到歷史的魅力。教師可以在歷史課程上,充分運用影視資料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一些優秀的歷史題材電視劇與紀錄片,正是引導學生學習歷史的良好教材,教師應該通過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歷史態度。
中圖分類號 G6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0457-6241(2013)21-0062-06
隨著高中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國許多地區的歷史考試,融入課程改革的新理念,設計了基于材料的歷史論文題(或稱材料論證寫作題)。該題型在測量內容上,強調的是歷史課程知識而不是教材知識;在考核目標上,立足歷史思維能力而不是史實的簡單記憶,希望以測量內容、目標與形式的變化來推動高中歷史課程改革的深化。但是,受各種條件的制約,一些題目的考查功能沒有得到充分發掘,命題從實踐經驗到技術理論都需要進一步提升。本文希望通過探討國外先進地區的試題命制,借鑒命題思想方法,以期煥發我國歷史材料論文題的活力,使歷史測量題型不斷推陳出新。
美國AP(Advanced Placement)課程是大學前置課程,課程的主要對象是一些學有余力的高中學生,他們學習AP課程,并通過AP測試,AP測試的學分可以折抵大學課程的學分。AP世界歷史課程內容涵蓋各大洲,主要關注五個主題:人類與環境的相互影響;文化的發展與影響;國家的構建、擴張和沖突;經濟系統的創建、發展與影響;社會結構的發展與演變。其試卷結構如表1:
從表格和相關資料看,美國AP歷史測試中論文寫作占有重要地位,其寫作題型之一的材料論文題更是頗具特色。論文題基本由情境和寫作設問兩大部分構成,試題情境可以是文字、圖表在內的各種與歷史有關的一手或二手資料,也可以是模擬性的視角描述,而論文設問規定了寫作的方向、范圍和要求,寫作的角度基本由情境與考查目標而定。一般地,歷史材料論文題的考查目標覆蓋記憶、理解、應用三個層次,重心則偏向于考生的歷史創造性思維。請看下面一道AP測試的世界歷史試題。①
例題:運用材料,分析19世紀80年代到20世紀30年代,日本和印度在棉紡織業工業化進程中的異同。請補充一條材料,并說明該材料對論述棉紡織業工業化這一論題的價值。
材料一:印度棉紗和棉布的產量
――來自英國殖民當局的數據
材料二:日本棉紗產量(包括手工和機器生產)
――來自日本內閣統計部門的數據
材料三:早上,天還沒有亮,我們就在亮著燈的工廠里上班直到晚上。下班后,我們幾乎沒有力氣站起來。晚上,我們工作到很晚,她們偶爾會給我們一個甘薯。然后,我們還得清洗,弄好頭發等等。那時候大概都11點了。即使在冬天,也沒有暖氣,為了取暖,我們不得不擠在一起睡覺。第一年我們是沒有工資的,第二年我的父母會拿到35日元,接下來會有50日元。
我上班不久,我的妹妹阿希也到這家工廠上班。我想她大概工作2年,就病倒在床。那時候工廠里大約有30個人生病。那些已經確診為肺病的人立刻被遣送回家。每個人都害怕肺結核,沒有人靠近這樣的病人。阿希也被送回家了,很快就死了。她才13歲,她當時決心成為一個能拿100日元一年的工人,讓我們的媽媽高興。當她面色蒼白地離開工廠時,我永遠不能忘記她的眼睛。
――來自兩個女工對她們少女時代
在日本紡織廠工作的回憶,約1900年
材料四:一個工廠女工掙的錢常常比一個農民的全年收入都高。對于這些農村家庭來說,女孩是收入的重要來源。這一時期,貧窮的農民要把60%的收成上交給地主。因此,這些窮苦的農民只能把拌著野草的米飯當做食物。他們僅有的救濟就靠那些去工廠上班的女孩。
――來自一個日本僧人的敘述,約1900年
材料五:那些低廉的工人從哪里來?他們全都來自農村,來自于那些耕種自己的或者租種的土地但有剩余勞動力的家庭。他們來到城市,來到工業區成為工廠工人。農田上的收入提供家庭所需,維持父母兄弟姐妹的生計。那些受雇于工廠的人與家庭沒有多少聯系,他所要做的就是掙足夠的錢養活自己。那就是為什么工人的工資很低。這說明農業對我們國家商業和工業的發展是一支多么重要的力量。
――來自日本實業家鶴見俊輔,約1900年
材料六:在過去的幾十年里,由于機器生產的競爭,整個國家手工織布工業迅速下降。盡管許多人仍然穿著用手紡機織出的布做成的衣服,但很多手工織布者已經丟棄了他們的手紡機。
當地紡織業把它們的存在、發展、成長歸因于那些有進取精神的本國銀行家和投資者,作為股東、投資者、金融家,他們向紡織業投入了大量的資本。
――來自印度經濟學家拉達卡瑪?慕克吉
《印度經濟學基礎》,1916年
材料七:女性紡織工人百分比
――來自論文“日本的工業化與婦女狀況”
1973年
材料八:日本日貿棉紡織廠圖片(圖片略)
――來自20世紀20年代的一部官方公司歷史
材料九:大部分棉紡織廠工人來自于小農、村莊的農業工人和失業的手紡織工。他們居住在租來的小屋里,一個工人通常會在一個工廠里工作不到兩年。工資很低,在過去的幾十年里沒有明顯改變。
――來自印度英國皇家勞工委員會的報告
加爾各答,1935年
材料十:印度紡織廠圖片(圖片略)
――來自紡織業主協會國際聯盟英國官員
阿爾諾?皮爾斯的關于“印度紡織業報告”
1935年
這道試題讓我們感受到AP歷史材料論文題所給的材料豐富,閱讀量非常大。例題中呈現了數據表格、圖片、回憶錄、調查報告等多種形式的材料,這些材料閱讀上并無太大障礙,但要把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提取出來并合理地運用到論文寫作中,并非易事。此外,材料論文題考查的結論大都是開放的,考生很難從教材和提供的材料中找到現成的答案,這導致材料論文題“與普遍流行的材料解析題的設問不同,這種將材料解析與撰寫小文章結合起來的設計嘗試,有助于鼓勵學生自選角度來分析歷史,利于考查學生的綜合素質?!雹?/p>
AP歷史考試的材料論文題,不僅有利于命題者抓住重點內容,考查學生的理解、應用能力,而且有利于評估題目的難度和區分度,彌補其他題型在考查功能上的不足。結合上述例題和相關資料,我們對歷史材料論文題的測量功能,可以得出以下五點認識:
1.考查知識學習的深度
從測量和教育理論上看,材料論文題考查歷史知識學習的深度,既是指兼顧命題評價的可操作性、史學方法及考生的思維開放與心理水平,提高考查記憶水平的效度;又是指考生建構知識的發散性思維和創造能力,考查較高層次的理解和應用能力,使題目的難度、區分度以及考生能力呈現收到良好的測評效果。從美國AP試題中,我們可以發現,材料論文題考查知識學習的深度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所選取的材料豐富、來源廣泛,為考生對論題進行深入分析提供了有效平臺。二是所學知識和所給材料在答題中不僅是被引用、轉述、復述的對象,而是用來理解并說明問題的;考生要對一些材料要進行批判性的閱讀,關注材料所反映的問題、作者的觀點與立場,揭示材料是否存在“價值偏見”。也就是說,考生只有在客觀、深刻地理解材料的基礎上,方能為寫作奠定基礎。三是圍繞所給材料確定一個合適的論題,而不是漫天撒網的泛泛而談。寫作應該緊扣所確定的主題,充分挖掘材料中的有用信息,進行全方位、多視角、深層次的分析論證,從而達到對論述主題的深度理解和認識。正如建構主義所認為的那樣,當考生對當前學習內容所反映的事物的內在結構(如性質、規律)及該事物的外部結構(即與其它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達到較深刻的理解時,考生才能真正掌握學習材料的內涵,從而把握歷史知識的實質。
2.考查歷史認知的過程
傳統的歷史考試題型主要考查歷史知識的固定結論,學生自然也死記教材的結論。歷史材料論文題的考查要求則不同,它要求考生由淺入深地理解材料(獲取有效信息),提煉材料中所隱含的歷史主題,運用基本的闡釋、說明、反駁等史學方法作出較為完整的論證。這種考查要求再現了知識的認知過程,凸顯了“過程與方法”。為了引導考生展現歷史知識的認知過程,論文往往以某一線索或主題為線軸,形成材料背景,提供開放性的論題,要求考生觀點明確,史論結合地論證問題,并得出自己的個性理解和思考,其考查目標集中于考生對已學知識的理解、論證與再創造。在這一認知過程中,融入了探究性學習的思維,即:從已知信息中發現問題――擬定議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在已有知識材料中收集查證――論述結論。該思維過程完整地再現了考生認知歷史的心路,展現了“過程與方法”考核特色。
3.測量凸顯人本的復雜思考
人本主義認為,學習過程“應是學生獲得相應學習方法、促進其健全人格形成的過程?!雹趶拿绹鳤P歷史題看,考生在作答時,提煉論題、組合材料、理解和運用材料中的觀點進行論證,展現了考生對試題的思考過程,這種思考過程以論文形式呈現,真實地再現了考生的思維品質,自然滲入了人本精神。美國AP測試歷史材料論文題,往往從人類物質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等視角出發,選取有史學意義和教育價值的主題,挖掘人本主義的內涵,對歷史知識進行重新整合,試題蘊含的人本精神主要有:關注社會發展中的熱點及歷史學界爭論的話題,以命題反映熱點,讓考生分析爭論性“話題”,從不同的角度考察各種情況,倡導多角度、多視角論述問題,審視人本精神的價值,思考當時人們是如何去應對歷史難題的;命題還不斷引進新鮮的史學觀念,倡導考生“同情”地理解問題,關注普通大眾的感受和個體體驗,而不是高高在上地排斥生活。在這一過程中,試題設計者補充并挑戰傳統的史學觀念,修正舊有的歷史觀念,重新審視“發展”的定義;此外,陶冶學生道德情操,養成以熱愛生命為核心的生活精神,對人類文明發展具有責任感和使命感,也是其命題創新追求之一。
4.測量注重學科思維能力的考量
AP歷史材料論文題注重歷史學科的思維測量,尤其是高層次的思維能力,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試題提供的材料豐富,考查了考生多層次、多角度綜合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從上述試題材料來源看,有來自英國殖民者和日本官方的統計數據,也有來自民間普通女工的真實回憶和日本僧人的所見所聞;有來自學者、經濟學家的研究成果,也有實業家自身的見解;不僅如此,試題還要求考生額外補充一條材料,以充分論證主題。這些材料開闊了考生的視野,使考生洞察歷史人物在決策時所面臨的復雜環境,全面認識歷史事件產生的復雜背景和歷史事件中不同群體的真切感受。
二是從AP歷史材料論文題的寫作要求看,其測量目標歸納起來有三點:(1)正確理解和合理使用材料;(2)有效整合和分析材料;(3)依據材料進行合理的論證、評價和創作。這些考核目標體現了歷史學科的高層次思維能力測量。AP歷史材料論文題,在理解材料觀點的基礎上,既著力于求證思維的考查,對歷史教材知識和史學觀念、基本方法進行整合,然后分析、說明或駁斥一定材料下的某種歷史觀點;又不斷突破求證思維的框架,考查考生發散型思維,在相對開放的條件下,要求考生提出自己對歷史文明的個性理解。因此,材料論文題可以真實地展現考生甄別史料、理解和運用、分析和評價等高層次歷史思維能力。此外,歷史材料論文題要求考生領會與主題有關的文字、圖表等史料,以通順的文字、條理清晰的層次、合乎邏輯的結構,靈活運用歷史知識、史學觀念和歷史研究方法來評價、論證問題。這種呈現方式也是測量高層次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反映了考生的學科素養和水平。
5.測量關注評分規則的調控策略
材料論文題能否測量出考生的真實學業水平,除試題本身的影響外,評分標準也是一個關鍵因素,科學合理的評分標準可以客觀地考量出考生的思維能力水平,不僅如此,評分標準還直接影響到考試成績, 進而影響評價試題的難度、區分度、效度等各項測量指標。
美國AP歷史材料論文題的評分標準是基于歷史基本技能的核心要素評分,主要樣式參見表2:
從AP測試歷史科材料論文題試題結構和測量功能看,歷史材料論文題的評分標準,主要由論題、材料討論、材料理解、材料運用和語言組織等多方面要素構成,這些評分要素是考生需要展現的基本歷史技能。評分標準中有兩大類:基本分和附加分,以此來區分考生的歷史技能水平。透過AP測試,材料論文題的評分標準可以從論題、觀點、史實、結構、文字等方面去規劃,并分層次評價判分。結合表2信息,可以設計出如表3的評分構想。
從表3看,考生能夠利用試題提供材料以外的知識來完成論文寫作,算是其特長的發揮,應該判給附加分。上述評分量規的要素,是根據分析材料所必須考慮的歷史技能來設計的。這一評分方法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沒有具體的知識點來呈現試題的答案,而是以寫作題需要的歷史技能作為評價的要素。這顯然與在評卷中經常使用的采分點給分不同。論文題的評分基本理念,應該是沒有唯一的正確答案。因此,評卷教師可以根據特定的評分量規,彈性地評估考生的答題。
隨著學生主體性教育理念的凸顯,關于學生怎樣學習的研究取得了重大進展,圍繞怎樣運用測量評價盡可能多地抓住學生的學習表現,已成為當前國內外教育測量領域的研究熱點和難點問題。從國外歷史考試測量的經驗看,我國歷史考試的論文題研制可結合下列三個方面進行理性思考:
1.測量目標切實可行,寫作設問注重開放
論文題測量目標的具體明確、易于操作,體現了評價目標的層次性和序列化原則。新課程提倡的三維目標落實到具體的試題研制中,究竟應該如何合理地、有層次地進行分解,為測量提供切實可行的指引,這是我國考試命題首要回答的問題。從國外經驗看,測量目標的層次化可以用圖表來示意,具體內容見表4。
從表4信息看,歷史測量目標是依據課程目標而確定的,由課標而來的測量目標具有抽象的概念性和高度的概括性,必須進行定量性轉化表述,并界定具體行為,形成歷史筆試考查的可操作目標與要求。所以,清晰化的測量目標是歷史考試必備的。有了明確、清晰的測量目標,考生作為被測量對象,其價值的追求與實現,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賴于試題的開發。一旦論文題以單一的、統一的價值標準去要求考生,考生就會“不合時宜”地順應要求。所以,論文題評價主要體現在測量價值觀的開放、試題內容的開放和答題過程的開放。當論文題營造出體現價值尊重的考查氛圍中時,考生才會樂于參與評價的過程,受益于考試評價的結果,進而不斷促進自己的進步。
2.命題路徑科學合理,價值訴求滲透對話
在論文題的研制中,設問的謀劃、問題的制定,并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國內外的經驗表明,命題必須符合科學要求的基本程序和條件,建立在一定條件的材料之上,才有助于考生展現測量目標所要求的各項能力。材料論文題不僅要具備設計的具體條件,還要在考查價值上追求“理解與對話”,試題考查考生的知識與能力的同時,還要滲透對科學素養的考查,激發考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促進“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實現。
由此,命題路徑與條件的邏輯關系形成了“命題指導思想”“歷史學科能力”與“歷史知識內容”的一個三維體系。這種邏輯關系中滲入了“理解與對話”?!懊}指導思想”是指對理論聯系實際的對話;“學科能力”是對高校選拔人才的理解;“知識內容”是對歷史在生產、生活等方面應用的反映。理解與對話的根本目的,是為了能夠更好地促進考生綜合表現的改進與發展??忌鳛闇y量活動的主要利益相關者,可參與到試題解密后的評估中,對“理解”的表達與分享,是需要通過“答題”來實現的。論文題變革的過程,需要有“理解”的彰顯,以此作為研究的起點,測評主體、客體雙方的心理要求。
3.測量理論聯系實踐,技術創新海納百川
傳統的歷史試題認為只要行為目標規范化,情境創設得當,就可以通過設問操作來再現考生的能力。這樣的命題實踐往往會把考生看做是“給予”的對象,考查過程也就是一個靜態且線性的過程。但是,新課程改革下的考生成長歷程,是動態且非線性的,命題者應該能動地使測量過程動態化,不僅要關注考生的知識素養,隨著設問的深入,還要重視對考生公民素養、學習能力、表現能力等的診斷。對于國外新的測量理念和考查方式,要不斷地學習、引進,以促成當前國內測量研究的欣欣向榮景象。中國未來的歷史考試測量研究,理所應當對相關研究進行“何以可能、何以必須”等問題進行論證,對國外測量的研究邏輯應進行定位和思考。結合已有的命題經驗與教訓,來自各方的有效反饋,改進試題研制的思路,及時尋找到行之有效的發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