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2 17:39:1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中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細化足球教學目標
中學足球運動依據班級人數多和場地規模,參考每個鋒位上對球員的身體條件、身體素質、技術特點和比賽需求等的要求不同,在教學中對場上每個隊員都有相對固定的位置和分工,課堂上將學生按不同的場上位置分為幾個教學小組(前鋒、前衛、后衛、守門員等),分別進行具有針對性的技戰術教學與訓練。同時輪流學生在日常比賽過程中進行裁判實習工作,以此做到理論知識和實踐教學相結合,使教學目標更為細化,充分發揮出學生的潛能,更有利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在細化足球教學目標中,要重視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的多維發展,在落實學生主體性的前提下,科學、人性化設置足球教學體系,以滿足中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需求、突破傳統教學模式,將足球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與競技性相結合,運用游戲法、競賽法及多媒體教學法等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要延續中學生足球學習的興趣性,逐步培養中學生足球鍛煉習慣和終身足球鍛煉習慣的形成。
二、靈活運用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教師和學生為了實現共同的教學目標,完成共同的教學任務,在教學過程中運用的方式與手段的總稱。中學足球教學中,應啟發和引導學生發揮其積極性、主動性創新精神,逐步提高其反思能力,從而達到舉一反三,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認知提升過程。傳授某一技術動作或技戰術時,首先向學生簡明扼要傳授動作要領,讓學生對此動作在腦海中形成一種表象,接著教師來分解示范,然后由學生邊復述動作要領邊進行練習,讓學生自己學習踢球的方法。再如布置某一技戰術動作時,由學生來講解示范給其他同學,教師再強調補充。另一方面還要多安排接近比賽條件的練習和各種活動性游戲,以提高學生在對抗中鞏固技戰術。靈活運用教學方法不僅能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而且還能迅速提高其實戰能力。在教學方法的運用上也要盡量把射門、對抗和比賽結合起來,這樣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可以增強糾錯的能力。另外,每次課都應安排一定時間的比賽,這對提高中學生的學習興趣,正確認識自身的足球水平也有很大的幫助。
三、構建多元化評價體系
評價是依據一定的價值觀對評價對象進行價值判斷的過程。一般認為教學評價的對象主要是學生的考核分數。評價的依據是教學目標。目前普通中學足球的普修和專修課的學習評價主要由體育教師考核學生的基本技術為主要依據,這種單一的評價體系,必然導致學習內容的狹隘、方法手段單一,從而導致學生的足球知識結構單薄。因此,在新課改精神指導下應構建多元化評價體系;在評價內容上,應包括認知、技術技能和情感三方面;在評價方式上,要根據教學目標進行,不僅要評價教學活動的結果,還需要評價教學決策過程,評價教學活動的過程。為此應改革現行的評價方式。足球專修和普修考試不應僅注重基本技術,應將理論知識筆試、教學實踐能力考察以及對足球專業知識的理解和學習態度等結合進行,建立多元化的教學評價體系,從教學要求上來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需求。
四、小結
科學工作者寫的科學論文,是指作者根據所制定的科研項目和確定的科研課題,通過實驗、觀察等手段,獲得大量的科學數據,在此基礎上,再進行分析研究,得出科學結論,從而寫出的科研報告。同學們寫的科學小論文,比科學工作者寫的科學論文要短一些、淺一些。
科學小論文實際上是同學們在課內外學科學活動中進行科學觀察、實驗或考察后一種成果的書面總結。它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對某一事物進行細致觀察和深入思考后得出結論;可以是動手實驗后分析得出的結論;也可以是對某地進行考察后的總結;還可以靠邏輯推理得出結論……
現在我就來說一下我的小論文:
前幾天,叔叔阿姨們就送來了好幾盆花和幾株樹。門口、客廳里、房間里和陽臺上都擺上了盆景。我對爸爸說:“我們家都有成植物園了,擺那么多的植物干嗎?”爸爸笑著說:“植物能制造氣氛,凈化空氣,人和動物誰都離不開它們,離開了它們都有不能生存?!比嘶騽游镫x開植物后不能生存?為什么人或動物離開植物后不能生存?我將信將疑。決定做幾個小實驗來證明這個問題。
星期天,我從車庫里抓來兩只老鼠。這兩只可憐的小老鼠即將成為我的實驗品。它們不停地掙扎著,圓溜溜的一次性薄膜桌布小眼睛瞪著我。我把第一只小巧玲瓏老鼠放在一個大魚缸里,用把玻璃瓶封得嚴嚴實實的,生怕瓶里的空氣與外界的空氣相通。我仔細地觀察著,只見小老鼠沿缸著壁,繞著缸底快速地向前竄。咦,小老鼠不是活得好好的嗎?難道爸爸說的不是真的?可是,沒過幾分鐘,只見小老鼠繞圈的速度越來越慢,直到停滯不前,奄奄一息的樣子。頓時,我把一次性薄膜桌布輕輕拿開,捉出第一保小老鼠,放進第二只小老鼠,又搬入了四盆枝繁葉茂的植物。然后輕輕蓋上一次性薄膜桌布。我不停地拍打魚缸,只見小老鼠驚慌地亂竄。過了好久也沒要咽氣的樣子。這個實驗證明了植物可以輸送動物所需要的氧氣。
為了進一步證明人類和動物對植物的依賴性。我來到我們家附近一個飼料加工廠。那兒的空氣里到處彌漫著一股噥噥的灰塵味,熏得我直咳嗽。我感到十分難受。然后,我又跑向我們家屋后的一片竹林里,那是一個空氣新鮮的地方,我感覺極為清爽。這個實驗證明植物可以凈化空氣。使人呼吸順暢。
審美是一種能力,審美不單單作用于人的感覺器官,更重要的是心靈。美是一種客觀存在,更是一種心理體驗。優美音樂是心靈的棲息地,高中階段的音樂教育,就是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知力,提升他們的音樂素養。在潛能開發方面,挖掘不同學生的長處,并對音樂知識進行合理化分析,對有音樂特長的學生進行重點關注,對音樂類藝術考生進行專業的音樂知識和理論的輔導。同時,為有特殊音樂愛好的學生提供發展個性的可能和空間,滿足不同學生的審美發展需要,這一切都是音樂課程所要達到的教育目標。在體驗的層面,音樂有著非比尋常的粘合力,音樂無時不在,無處不在,音樂在當下人們的生活中占據著消遣娛樂的大部分,音樂對于人的生活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音樂可以讓人產生癲狂、悲憤等各種狀態,也可以讓人獲得希望,體驗巔峰感受,所以培養音樂價值觀顯得尤為重要。正確的認識和理性的思維是我們應該客觀對待音樂的態度。由于學生的認知水平及不同階段學校培養目標等方面的差異,中小學和高中的音樂課程價值也有所不同,集中體現在高中音樂課程加入了有關發展學生個性的內容。這一內容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一方面是基于學生的個人興趣愛好的選擇,另一方面是滿足學生的個人發展需求,包括有助于培養學生初步的職業意識和人生規劃能力。無論是興趣愛好,還是發展需求,都是展現學生個性的過程,也都是為發展學生個的。也可以說是對“促進學生全面的、有個性的發展”的強調,是高中音樂課程價值與九年義務教育音樂課程價值的主要不同點。審美能力的培養是通識教育的要求。在人格培養和個性塑造上對學生的世界觀、文藝價值觀都具有積極的引導作用。創造性發展是高中階段的關鍵期。研究表明,人在高中階段的創造能力最強,我們的音樂教育就是要鼓勵和提升他們的創造精神,在精神層面鼓勵他們、感化他們、激勵他們,音樂教育要體現示范性作用,要在審美熏陶的前提下,樹立積極健康的人生觀。在高中階段加強審美教育,加強道德情操的培養是培養人才的客觀需要。中國民族音樂需要繼承和發展,靠的不單單是藝術院校和藝術研究單位,還需要以高中為起點的教學單位的高度重視。
二、創造性發展價值
藝術是審美的世界,音樂是聽覺的享受,在詞曲旋律的創造上,音樂沒有止境。創造最好聽的音樂是所有音樂人的夢想。高中生年齡在l4—18歲,正處于青年初期。研究發現,14歲是創新的最佳時期。這一時期高中生的成人意識開始覺醒,有了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是非觀念是這個年齡段學生的主要心理特征?!盀槭裁磳W習”和“怎樣學習”是他們首先需要解決好的問題。高中生開始有了獨立的思考能力,有了自己的創造性的思維能力,他們有自己認識世界的方式,他們也想用自己的創造讓大人們正確的認識和評價他們,成人感和認同感及自我價值的實現是他們渴望成功的動力。創新能力的培養,其核心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新思維不是來自高考的應試教育,而是非智力因素的綜合運用。創新思維是在人的意識中潛移默化的培養應用性能力的直接體現。心理學研究揭示了這樣的一個事實,培養中學生的創新思維,必須要和培養與創新思維有關的非智力因素結合起來,這里的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求知欲、獨立性、靈活性、堅韌性、強烈的動機、熱情、自信心、吃苦耐勞等等。創新是每個人都有的內在潛能,要有效地開發出這些潛能,需要個體有從事創新活動的驅動力,個體的興趣和動機是從事創新活動的內驅力,非智力因素減弱以至降到很低水平,是創新思維不活躍的關鍵因素。要培養學生的創新因素,就要激發強化他們的非智力因素。要做好這項工作,首先,要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要讓他們相信自己有創新能力,有能力受到他人的尊重,有能力獨立地解決各種問題。其次,要尊重學生的想象力,鼓勵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永遠保持好奇、質疑、探索的自覺意識。最后,要形成一種商討氣氛,允許不同意見的存在,這應成為每個集體成員的共識。培養中學生的創新能力,除了創新思維,還要有實現創新設想的能力。這些能力既包括思維能力,也包括實踐動手能力。21世紀極具挑戰性和競爭性,發展中學生的創新思維,開發其創新潛能,是中學生教育必須解決的重要問題,沒有中學創新教育的成功,就沒有中華民族強大的創新能力。
三、社會交往價值
音樂的功能體現在情感的共鳴,進入21世紀,物質文明得到了極大的豐富,但是精神文明卻在鋼筋水泥的城堡里被高強度的生活所拋棄。人類自己的精神家園需要維護,人們在溝通和交流中需要情感的相互關懷。音樂是傳遞情感的最恰當方式,無論什么樣的心情,無論什么樣的狀態,也不論什么樣的視聽要求,都可以找到合適的音樂,音樂類型的無疆界和音樂創造的多維性,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豐富多彩的藝術享受。同時也在人群中起到劑的作用。身教勝于言教,我們的音樂老師站在講臺上,不僅僅教學生們知識文化,更是給他們樹立榜樣,讓他們有理想,有追求。在音樂的課堂上,在試聽歌曲的享受中,我們開始不需要去懂得歌詞的意思,跟著節奏和旋律就能自己哼唱;自己學會唱歌的時候,了解了歌詞的深意,更會身臨其境?!堕L大后,我就成了你》就是即可以安靜欣賞的歌曲,又是可以歌唱的音樂,在歌詞的表達中把我們老師和孩子們緊緊地拉到了一起??梢曰?,可以溝通,更可以角色互換。很多學生談理想的時候,都希望自己將來當老師,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長大后,我就成了你》就是最好的榜樣,歌曲具有很強的代入感,讓老師想起上學時候的樣子,也讓坐在教室里的高中生有空間去想象自己以后當老師的樣子。這份感動從音樂中款款而來。也就形成了教師和學生的良好互動,同時又把現實和理想進行了對接,對高中生思考和審視自己的未來具有良好的緩沖作用。
四、文化傳承價值
音樂的作用不但是審美,更重要的是文化傳承的載體。我們知道文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原始社會的物物交流促進了語言的產生,同時也就產生了交換的文化。最早期的文化是以口對口進行傳播的,說唱就是原始傳播的方式,文學和音樂一開始是不分家的,口頭文學就是以音樂的方式呈現的,而且世界各地都一樣,希臘有古老的《荷馬史詩》,中國有先秦的神話故事,都是有故事情節的文化。而隨著生產力的進步,文人開始對口頭文學進行了潤色,音樂的節奏和韻律在文學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詩經》中絕大部分詩歌是用來歌唱的??v觀中國的詩歌史,詩歌的押韻和形式美都是對音樂的借鑒。音樂在民族文化的傳承中占有重要地位,越來越多的歌曲改編自文學名著。從欣賞的角度,聽覺的愉悅更適合積極的記憶,而唐詩、宋詞、元曲無一不體現音樂的傳承價值。高尚的審美情操、良好的藝術品鑒能力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音樂教育就是在聽和唱的欣賞過程中挖掘藝術的魅力,在休閑和愉悅中得到身心的愉悅,這是所有人追求的目標。高中生更需要精神世界的休息和調整,音樂及時地滿足了他們個性化的需求,又培養了他們的審美情趣。但是在教學中有一個問題不能回避,那就是對音樂過分地追求給學習帶來的不良后果。改革開放以來,社會上“追星”的現象嚴重,音樂教師在課堂的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正確的藝術觀是教育的目的性要求。
1.效率取向:中學英語課堂時間管理研究
2.提高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探索
3.中學英語教學中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的現狀調查與思考
4.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校與中學英語教師教育的契合
5.淺析中學英語教學中的錯誤分析
6.創新教育下的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分析
7.中學英語課堂教師反饋語的類型與特征研究
8.中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誤區
9.中學英語教學應加強標準聽寫訓練——一項關于聽寫在上海市中學英語教學中使用現狀的調查
10.2000~2009年我國中學英語口語教學研究述評
11.論中學英語課堂教學的生態化
12.中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現狀及其需求分析
13.中學英語教師教學效能感調查研究
14.中學英語教師話語狀況調查與分析
15.中學英語教師培訓模式綜述
16.中學英語課堂教學需要關注的三個問題
17.農村中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現狀及改進方案
18.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策略
19.中學英語教師課堂話語語法復雜度——一項基于課堂話語語料庫的對比研究
20.中學英語課堂培養學生英語文化素養分析
21.緩解教師職業壓力 關注教師身心健康——關于中學英語教師職業壓力狀況的問卷調查分析
22.淺談中學英語詞匯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
23.淺談中學英語聽力教學
24.中學英語教材的活化策略
25.中學英語語法教學的方法及其分析
26.行動研究在中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中的作用
27.中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有效詞匯教學的研究
28.情景教學法在中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29.河北省中學英語教學模式調查報告
30.中學英語課堂反思性教學的探討
31.新課程改革環境下中學英語教師教學觀念與教學行為特征及其相關性研究
32.中學英語教學滲透中國傳統文化的現實問題與對策
33.新課程改革下中學英語教師教育的目標與模式研究
34.中學英語教學與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
35.新課改背景下的中學英語教師現狀調查研究
36.努力提高英語教師的英語文化素養——談對中學英語教師的繼續教育
37.例析中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批判性思維的培養
38.淺談中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誤區及策略
39.農村中學英語教學問題與對策研究
40.中學英語新課標實施中教師專業化成長的內涵特點
41.對中學英語閱讀課常見問題的分析及改進建議
42.中學英語課堂中教師語碼轉換使用的態度研究
43.淺談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設計的有效性
44.新課改背景下的中學英語課堂互動探究
45.從教學模式的改革談中學英語大學英語教學的銜接
46.中學英語教師教學準備行為現狀調查報告
47.自媒體時代中學英語教學的思考
48.中學英語教師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現狀調查及思考
49.淺析中學英語閱讀的整體教學法
50.職前中學英語教師教學實習中的認知發展:一項基于日志的個案研究
51.探討中學英語教學中的文化導入問題
52.中學英語閱讀障礙分析及對策
53.中學英語教師業務素質評估標準研究
54.論中學英語教師實踐性知識的生成、創新及共享——基于知識創生理論的視角
55.認知視角下中學英語與大學英語教材銜接問題之探析
56.中學英語教育中創新性教育模式探討
57.中學英語課堂教學質量的三維解析
58.新課程改革背景下中學英語教師的角色定位
59.以評價導引為依托的中學英語寫作同伴互評
60.關于大學英語與中學英語教學銜接的實證研究
61.中學英語初任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的自主路徑
62.中學英語讀寫教學實驗研究:基于文學讀本的閱讀與寫作
63.中學英語寫作研究現狀的調查與思考
64.中學英語教師文化意識現狀調查與對策
65.關聯理論視域下的中學英語閱讀教學
66.中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現象歸因與發展途徑探究——以省級教學名師為研究個案
67.以合作學習策略為指導的中學英語閱讀教學實驗
68.對中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教育的調查
69.社會文化視域下的中學英語課堂話語實證研究(英文)
70.基于多元智能理論談中學英語教學
71.中學英語閱讀教學的語篇分析理論教學體現
72.論21世紀中學英語聽力的培養
73.新課改下的中學英語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研究
74.中學英語課堂中的互動式教學方式解讀與分析
75.關于中國西部地區中學英語教師職業倦怠調查與研究(英文)
76.中學英語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反思
77.對中學英語教師課堂活動組織的調查與分析
78.中學英語課堂合作教學模式探究
79.“零適應期”中學英語教師培養模式研究——影響教師成為未來“零適應期”中學英語教師諸因素的調查與分析
80.情景教學法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81.淺談中學英語教學策略的創設
82.關于中學英語閱讀能力培養的策略分析
83.論中學英語教師繼續教育的課程開發
84.少數民族地區中學英語教育現狀與對策分析——以西藏拉薩市城關區初高中為例
85.關于中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哲學思考
86.基于混合式學習的中學英語課堂教學設計
87.基于語料庫的中學英語課堂規約話語研究
88.淺談中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創新教育
89.西部地區中學英語教師培訓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
90.建立輕松活躍的中學英語課堂
91.基于語料庫的中學英語教師課堂話語標記語研究
92.圖示理論在中學英語口語教學中的運用
93.中學英語教師教育科研中的問題與對策
94.中學英語課堂互動教學的策略研究
95.基于信念意識下中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策略
96.論如何把深層閱讀技巧與方法引入中學英語教學
97.淺析中學英語學困生及其轉化策略
98.中學英語教師教學策略設計的現狀研究
99.中學英語教學要重視文化教育
100.中學英語教學所面臨的困境
101.蒙古族中學英語教師素質現狀調查研究報告
102.談中學英語教師的角色轉換
103.中學英語聽力障礙分析及教學策略研究
104.提高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探索
105.中學英語課程優化國際理解教育的措施
106.基于情感因素的中學英語教學方法
107.中學英語寫作教學中形成性評價的應用
108.淺析中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策略研究
109.基于MS-EEPO有效教育的中學英語課堂互動有效性研究——以福綿二中為例
110.國際理解教育實施的有效策略——以中學英語課程為例
111.中學英語閱讀教學探析
112.城鄉中學英語教師專業素質對比研究
113.新教材下中學英語教師提高專業能力策略研究
114.淺談中學英語詞匯教學
115.情境教學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116.中學英語教師能力提高的內容及策略
117.中學英語閱讀教學的原則和策略
118.中學英語語音教學的問題與思考
119.淺談中學英語詞匯教學
120.中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問題與對策
121.探討中學英語聽力教學
122.中學英語課堂教學中語碼轉換現象分析
123.在中學英語教學中正確認識和使用交際法教學
124.新課標下中學英語課堂互動現狀調查與分析
125.探討如何在情景中進行中學英語語法教學
126.中學英語口語教學的困難與應對措施芻議
127.如何在中學英語教學中實施有效的同伴合作學習策略
128.實踐經驗對中學英語教師PCK發展的影響研究
論文摘要:文章以新課程改革為背景,簡要分析了中學政治教學在新課程改革中所面臨的挑戰,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和方法,最后呼吁方法措施,大家重視中學政治教育。
1、前沿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全面推廣作為普及教育中的基礎學科—中學政治教育教學怎樣把握和開展好就成了擺在每一位政治學科教師面前的不能回避且必須明確解決的問題。新課改的中學政治教育和政治教學并不只是應采用什么現代手段來完成某一知識點某一節課的簡單形式問題,而應看成是一個長期的系統工程。政治教育應根據社會需要提出和規定政治教學的內容綱要和目標。面臨著新課程教學改革的推進.中學政治學科迫切的需要在挑戰中抓住機遇.在改革中謀求發展。中學政治教師只有樹立改革意識認清改革的形式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才能更好的建設政治學科。
2、新課程改革下政治教師所面臨的問題
新課程改革中對教師教學觀念、學科教學目標、教學方式等諸多方面都提出了具體的要求。這些組成了新課程改革的重要因素.體現了現代教育的科學性與規范性。在中學政治教育改革中政治教師面臨著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2.1門角色發生轉變
在以往的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同樣也是知識的主導者其在教學中擁有獨特的地位。而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的主體角色地位正發生著微妙的變化,教師逐漸由教學的帶頭人操縱者變為教學的輔導者,而學生的主體地位逐漸得到鞏固與發展。因此作為中學政治教師在教學改革過程中認清著一事實.將教學的主動權轉讓給學生.使得他們在教學中擁有更多的自主能力.發揮其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尤其重要。
2.2教學方式發生轉變
教學方式的轉變是新課程改革對政治教學提出的要求。提倡多元化教學方式的新課程改革要求我們政治教師在教學中運用小組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式學習等教學方式去開展教學活動這些教學活動的開展符合學生的主體發展規律符合政治學科的教學特點同時彰顯了學生的個性.發掘了他們的知識才能與創造力.是素質教育目標下的重要嘗試。在教學中.教師只有通過自身實踐通過教學獲得經驗.大膽嘗試才能更好地推進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在教學中的運用。
3、中學政治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采取的措施
3.1中學政治教育的目標的明確
中學政治的升學成績只能是政治教學活動情況的一個組成部分.反映的是學生學習情況的一個側面。政治教育目標達到的情況只能由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綜合反映.它是幾代人共同努力協同奮斗的結果。作為基礎學科的中學政治教育教學活動應以普及科學文化知識.培養造就信科學、懂科學、尊重科學、會用科學的觀點方法觀察事物和探索自然規律在改造自然,建設社會的活動中具有開拓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時代新人為中學政治教育的奮斗目標。并用這一思想指導政治教學和研究政治教學問題。有了明確的目標中學政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擺正思路.事半功倍!
3.2應當重視學生主體地位
思想政治課如果離開了學生的主體性參與.那么其基本教學目的將失去意義。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實現:(1)強調對話教學。對話教學使教師和學生一起成為課堂的主人,在“對話”中教師與學生、學生與一文本“之間不再是認識與被認識、灌輸與被灌輸的關系而是一種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之間雙向交流的關系,學生通過理解和“對話“獲得人生體驗和生活智慧。師生之間、學生與“文本”之間是一種“我—你”的精神上平等交流的關系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建構。(2)開展實踐活動實施情感體驗。這要求通過學生主體性的培養強化他們對社會的認識.增強愛自己.愛家庭,愛社會的世界觀的形成。這就需要教師組織指導學生參加有目的、有計劃的教學實踐活動以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3.3應當加強興趣教學活動的開展
課堂應當是快樂的場所。因此,政治教師應當為沉悶的課堂增添樂趣給學生提供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教師應在有限的講授時間里充分發揮語言魅力引起學生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如有關的故事、名言、諺語有關感興趣的問題;國內外發生的一些重大時事等等,都能引發學生注意焦點增強學生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3.4應當注重情感和道德實踐
在中學思想品德課的教學中.要積極開展活動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成長?;顒诱n的開展可以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提高學生行為的正確性使學生在活動中感悟道理并內化為自己的信念和品質。教師在教學中,必須結合實際情況,包括當地學校及教師自身條件和學生的特點,以及時事背景,選擇適當的活動方式和內容。這些活動實際是學生互動、交流、溝通、對話的平臺,要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體驗中感悟在交流對話中提高。
4、總結
[關鍵詞]中學語文教師網絡環境任務策略
(一)
2000年10月26日,教育部決定從2001年起利用5到10年時間在全國中小學基本普及信息技術教育,全面實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的化,實現教育的跨越式,并提出要加快信息技術教育與其它課程的整合。網絡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實踐和,業已拉開帷幕。網絡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巨大動力推動著教學內容、教學、教學技術以及教學過程中的一切因素進行革命。隨著網絡技術在學校教學中的廣泛運用,網絡環境中的教學以其特有的性和高效性,成為現代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顯示出獨特的內在魅力。
語文,是人們從事學習、工作,賴以思維并進行交際的基本工具。當信息化成為當今人類的重要特征,信息高速公路上的WWW(全球信息網)、E-mail(郵件)、Archie(信息查詢)、Netnews(網絡新聞)等多種服務正在明顯地改變著人類交往、學習乃至工作、生活方式的時候,傳統的語文教學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網絡環境下閱讀和寫作方式正在發生巨大的變革:在閱讀方式上,將從文本閱讀走向超文本閱讀,從單純閱讀文字發展到多媒體電子讀物,并在同電子資料庫對話中進行高效率的檢索式閱讀;在寫作方式上,將從手寫走向鍵盤輸入、掃描輸入和語音輸入,從傳統純文本寫作到超文本結構的謀劃與寫作,并在與電子資料庫對話中走向閱讀與寫作的一體化,以及在遠程交流中閱讀與寫作的協同化和群體化(如上傳、下載、聊天等)。網絡環境下閱讀和寫作方式的這些變革,是不以傳統的經典的語文教師的意志為轉移的。
,我國大多數中學語文教師機能力還不強,掌握網絡技術和學習新的閱讀及寫作方式都存在著很大的困難,語文教育者對于現代信息技術與本學科教學整合的爭論多于行動,因此,我們必須正視現實,轉變觀念,認識網絡,積極探索基于網絡環境的新型的語文教學模式,大力促進信息技術教育與語文課程的整合。
(二)
所謂網絡環境,是指構成國際互聯網(Internet)以及與國際互聯網相連的局域網絡物理空間的各種硬件設備,以及形成網絡正常運行空間的各類軟件。網絡信息,是指網絡上儲藏著的各種形式的信息的集合,包括信息內容本身、記錄信息的載體、信息的表達形式、信息組織的結構和信息傳播的手段等要素。網絡教育信息資源是指經過人們選取、組織、序化后的有用信息的集合。網絡信息資源的內容特點,在數量上具有海量性,在種類上呈現多類型、多媒體、跨地域、跨語種的特點;在分布上是分散、開放但具有獨特的超文本鏈接和模糊檢索關聯的統一體;其形式特點則凸顯出交互性,基于電子平臺、數字編碼基礎上的多媒體超越了傳統的信息組織方式,集中了語言、非語言兩類符號,能從一種媒介流動到另一媒介,能以不同的方式述說同一事件,能觸動人類的不同感官經驗,在本質上成為人機互動的共享媒體;在效用方面,具有共享性、時效性、強轉移性、強選擇性和高增值性等特點。網絡信息資源的上述特點,決定了網絡環境下的教學過程的開放性、學習過程的交互性、學習內容選擇的自主性,這就恰恰應合了人本主義和素質教育倡導的主旨。當不少語文教師正在對傳統的CAI課件欲做不能、欲罷不舍的尷尬局面中,基于網絡環境的語文教學,已經展現出更廣闊的天空。一位具有感和責任感的語文教師,不能不對此予以強烈的關注和積極的投入。
語文教育信息資源是網絡信息資源的一個組成部分。根據它在網絡計算機上的存儲位置,可分為泛在資源、導航資源和本地資源。泛在資源即未做過信息的學習網站,包括大型網站的搜索引擎以及其它廣泛存在的網絡信息資源。導航資源一般作為學習的輔助材料,它通過目錄的形式已完成了非本地資源的信息工作。P2P導航資源,是頁面到頁面的組織方式。它主要以標題的形式組織信息資源,點擊標題即可到達文章的真實IP地址;S2S導航資源,則是站點到站點的組織方式,如網站首頁的友情鏈接等。本地資源是指存在本地服務器或計算機上的信息資源,內容經過深度加工,結構良好,如CSC電子備課系統、K12教學資源等也屬于此類資源。語文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的不同階段,結合學校的網絡硬件環境實際,選擇利用不同的教育信息資源。
近兩年來,中文網絡教育資源與日俱增,以語文教學為主題的教育網站也有了一定的數量。過去語文教師中只有極少部分的先行者費時費力封閉式地制作課件輔助教學的狀況,將由于網絡環境中教學資源的日益豐富和開放而得到根本的改變。如下列的教學網站(頁)就蘊藏著極為豐富的語文教學資源。
作文快車(/~zuowenpal)
作文教學網()網上免費作文集,每周作文教學,語文教參,作文論壇,學生bbs。
作文島(/~zowendao)
中學語文網(/helixing)有不少用PowerPoint制作的多媒體課件。
中學語文教學資源網()中小學flash課件下載,超大規模教學論文庫,教案庫、教師交友,php維護,強勁數據庫支持。
中小學生作文網(/index.htm)
中山語文()
中基網語文教育(/xueke/yuwen/index.htm)
正宗語文網(/~zowendao)
語文之友(/~lzyjm)
語文在線課堂()
語文網園()"語文教學與多媒體網絡"相結合,有各類豐富的語文教學資源。
語文網絡教育頻道()
語文大觀園(/~wcunzhi)大語文網站,有邏輯、修辭、詩詞、對聯、開心果園等版塊。
語文E網()
一葦渡航()
新華拼音輸入法()新華拼音輸入法,漢語拼音文字,中文速記,漢字編碼,語文現代化,中國語言文字,漢語普通話。
網上語文課堂(/index.htm)華南師大中文系網上教學課題組主辦。
網上語文課堂()提供語文教學輔導及高考信息。
天方網()初中語文學習輔導與練習,并提供解答。
人教社中學語文(/zhongyu/index.htm)
全語文五程式學習鑰匙方略()課題組的一些資料和活動的最新信息,語文學習的討論和研究,文學社、課件、教案等。
黃金書屋-成語故事(/book/41/104005.html)
漢拼文與文字碼(/%7Ehpwen)
高中語文輔導站()
高考語文復習教與學()
高考網址(/gaokao/url.htm)會集全國各地高考網址,其中有大量的語文教學資源。
成語查詢系統(/file/utility/otheru/2000083104.shtml)
K12-語文教學天地(/teacher/sub_edu/chinese)
4U電腦書庫()中華文化通志,漢語大詞典,中華古漢語字典的Internet版。
(三)
近年來,隨著當代信息技術向基礎教學領域的迅速擴展,信息素養(InformationLiteracy)及其培養在各國受到越來越廣泛的關注。美國對中小學信息素養的要求,簡而言之有以下八條:1、具有信息修養的學生能有效和高效地獲取信息。2、能熟練地批判性地評價信息。3、能精確地創造性地使用信息。4、能探求與個人興趣有關的信息。5、能欣賞作品和其他對信息進行創造性表達的。6、能力爭在信息查詢和知識創新中做得最好。7、能認識信息對民主的重要性。8、能實行與信息和信息技術相關的符合倫理道德的行為。語文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其根本的教學目的,就是要訓練者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以信息論看理解能力,它應當包括高效獲取信息,熟練、批判性地評價信息,有效地吸收、存儲并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而表達能力,則應當包括運用文本和超文本表達信息、創造性地使用信息,并將以上一整套駕馭信息的能力轉化為自主、高效地學習與交流的能力。基于上述的理解,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教學的整合,不僅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是完全可能的。
在語文的理解和表達體系中,閱讀與寫作是最重要的板塊。如前所述,在信息社會的環境下,閱讀和寫作方式正在發生重大的變革。因此,我們必須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大力培育學生的信息素養,指導學生學會網絡環境下的閱讀和寫作。
中學語文的閱讀教學大致有五種類型:一是為大體了解讀物內容的瀏覽性閱讀,二是為透徹理解讀物內容的理解性閱讀,三是為獲得審美愉悅的鑒賞性閱讀,四是為提高寫作能力而進行的借鑒性閱讀,五是為研討特定的探究性閱讀。從當前的語文教學現狀看,瀏覽性閱讀(博覽)和探究性閱讀(精讀)未能受到重視。因此,網絡環境下的閱讀應以博覽精讀為目標,使學習者以現代化的開放性的閱讀心態,適應網絡信息全方位、高密度的資源特征和呈現方式,適應信息社會對新一代公民文本表達并兼具超文本表達能力的要求。
瀏覽性閱讀要求是經常瀏覽書報雜志和網絡信息,能快速提取主要信息,準確篩選所需信息。探究性閱讀則要求圍繞專題搜集、整理相關材料,并能針對專題提出自己的某種見解。閱讀過程中的瀏覽與探究,整體教學過程中的閱讀與寫作,都是一個有機的結合體。在上,可以指導學生圍繞一定的主題,按照點圓式信息傳輸路徑閱讀大量的有關文本,并進而開展探究性的系列活動。在教學過程上,湖北省李克剛老師設計過如下的學習流程:1、明確方向,提出建議。如在教學《記念劉和珍君》時,組織學生在Internet環境下,以"傳記文學"為方向進行閱讀,進而要求學生在網絡上把該文改寫成《劉和珍君傳》。2、主題搜索,制作卡片。在明確方向的基礎上,要求學生搜集某一主題的相關資料,制作讀書卡片,初步篩選、收集信息。如在開展《祝?!烽喿x教學時,有的學生就通過搜索引擎在網上尋找相關信息,把魯迅筆下的女性形象集中在一起進行。3、歸納整理,分析理解。即引導學生對各種資料進行歸類,學生整理歸納信息的能力。4、展示觀點,深入認識。在占有大量信息并進行初步歸類加工后,引導學生繼續完善、加深對閱讀主題的認識,對重點信息進行深度加工,從不同角度去認識、理解事物事理。在網絡環境下可以組織學生在聊天室里寫作,發表看法,交流意見,衍生創造出新的信息。
網絡環境下以博覽精讀為目標的閱讀,是以信息論為指導,以圍繞閱讀目的準確、快速、有效把握文章相關信息為基本原則,不斷提高學生語文能力和信息素養的教學模式。學生的閱讀對象除了傳統的書籍報刊外,還有更為豐富的即時的網絡資訊、多媒體信息。通過博覽精讀,學生將獲得大量的感性材料,為聯系生活提供更多的條件,從而擴大學習時空,激發寫作興趣,有效地強化作文能力的培養和綜合素質的提高。時下的網絡空間已經為學生發表作品提供了極為自由和廣闊的陣地,學校、學科、班級、個人主頁正層出不窮,E-mail(電子郵件)、ICQ+Netmeeting(網絡尋呼+聊天室)、BBS(電子公告欄)等也都可以成為學生發表作品交流信息的良好載體。學生對作品發表欲的滿足,將直接激發創作欲,形成良性循環,促進語文能力和信息素養的同步提高。
我國教育技術專家桑新民博士指出:"網絡教育模式必須完成教師灌輸為主向學生自主與協作學習為主的性轉變"。教師有各自不同的專業,但各專業教師共同的使命則是教會學生如何學習。網絡技術當然不是包治教育百病的靈丹妙藥,但毫無疑問網絡環境下的學習是一種高效的學習。要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包括語文科在內的各專業教師首先必須自己先學會高效地學習。這是我們最重要的任務。
[]
1、陳至立:《在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會議上的報告》,
2、桑新民:《基礎教育如何迎接數字化生存的挑戰》,《人民教育》2001年(8);《從印刷走向信息時代》,《福建教育》2001年(3)
3、李克剛:《網絡環境中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實踐和探討》,
4、俞高敏:《信息技術與語文創新教育課題報告》,/teacher
【論文摘要】: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是激發學生學習化學興趣的源泉之一,是培養和發展學習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在化學教學中逐步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和自學能力等,重視科學態度的培養和科學方法的訓練,并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一、在化學實驗中的培養學生觀察能力
化學實驗現象千變萬化,它為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提供了豐富多彩的內容和廣泛的途徑。從科學的角度看,任何一種事物及其變化都具有科學觀察的價值,也就是說觀察是有目的性的。因此,在進行化學實驗觀察時,首先要讓學生明確觀察的目的,并制定觀察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進行觀察。否則,學生往往只是注意那些感覺新奇的表面現象,而錯過了實驗目的所要求觀察的重點內容。
對于實驗現象觀察的范圍,不同的實驗要求不同:有的實驗要求全面地觀察,有的要求有重點的觀察。如對于具有代表性、典型的物質性質實驗,往往需要全面而系統地觀察,以便能較全面地了解物質的性質。例如,鈉單質放在滴有酚酞試液的蒸餾水中,觀察反應過程時,有的學生只是聽到了"嘶、嘶、嘶"的響聲,有的則只看到鈉在水面上四處游動,而未注意到鈉已熔成一個小球,還有的學生只看到溶液變成紅色。有些反應的主體特征較微弱,易被次要現象所掩蓋,此時就必須提示學生排除干擾,對關鍵現象進行重點觀察。簡言之,為了便于學生觀察,老師要精心準備好每一個演示實驗,關鍵之處要引導學生,力求達到最佳效果,實現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的目的。
二、通過試驗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化學實驗的目的是讓學生由現象到本質地認識事物的性質、規律及其應用,即最終是要解決實際問題。因此,化學實驗教學中,還必須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即讓學生學會思考。實驗現象是啟迪思維的最好材料?;瘜W實驗中的豐富內容非常有利于培養學生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的能力、想象力以及辨證思維能力。教師只要適時點撥就可引發學生積極、活躍的思維活動,從表面的、個別的實驗現象中發現本質的、普遍的規律。雖然其結果只是驗證某些科學上已知的結論,但對于學生來說卻是親身體驗的科學實踐。這就要求教師在整個教學活動中突出思維能力的培養和訓練?;瘜W實驗教學也是如此。教師要善于提問,激發學生思考。一個適時恰當的提問,隨時都會激起學生對未知領域的"進攻",對容易忽略的問題緊追不舍。
在講硝酸的氧化性時,做銅片與濃硝酸及稀硝酸反應實驗之前,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讓學生思考:"硝酸跟多種金屬反應放出氫氣,那么濃硝酸、稀硝酸跟銅片反應放出的氣體是否也是氫氣?為什么?"那么學生通過觀察實驗現象發現:濃硝酸跟銅片反應放出的氣體呈紅棕色;稀硝酸跟銅片反應放出的氣體盡管起初是無色的,但當空氣進入試管后,氣體也變成了紅色;而氫氣為無色,也不與空氣反應。二者對比得出結論:不論是濃硝酸還是稀硝酸與銅片反應后放出的氣體都不是氫氣。同時也就能進一步明白為什么實驗室在制取氫氣時只能用稀鹽酸或稀硫酸而不能用硝酸的原因,這樣的提問,不但能啟發學生連續思維,而且能將學生的思維導向知識的核心。
三、培養學生設計實驗的能力
我們正在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但是已經實行多年的應試教育對追求高升學率產生的正面影響已是根深蒂固,很難一下消除。學生自己很少有自由支配的時空,這就使他們的某些潛能受到了壓制,得不到充分的發揮,具體表現在化學實驗教學上,那就是學生"高分低能、動手能力差"。因此,面對新的課改和教改,我們應該逐步改變過去那種"程式化"的實驗教學方式,把實驗交給學生,讓他們逐步地學會獨立設計實驗并獨立解決實驗問題,這對于幫助他們學好化學及今后從事科研工作具有重要意義。具體在訓練學生的這種能力的時候,可按如下步驟進行:首先培養實驗設計的思路和方法。設計實驗涉及的內容包括:實驗名稱、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用品(儀器、藥品及規格)、實驗步驟(包括實驗儀器的裝配和操作)、實驗現象、數據記錄及結果處理、問題和討論。設計實驗前首先必須讓學生明確實驗目的,教師可設置問題,引導學生根據目的要求,對實驗進行構思,設計實驗方案。
化學實驗設計沒有標準的步驟和方案,教學中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給學生主動探究的空間,互相交流、評判、質疑的時間,選擇最佳的實驗方案。對實驗設計的方案應從科學性(即實驗原理、操作程序和方法必須正確);安全性(即用藥量及操作要注意安全,注意環境保護等問題);可行性(要滿足學?,F有的實驗條件和設施);簡約性(裝置簡單、步驟少、藥品用量少、時間短等)四個方面進行正確的評價。只要學生掌握了評價實驗方案的要領,他們就可以自己駕馭實驗,積極動手了。最后,創造條件開展自主探究式的實驗。探究性化學實驗主要是指面對現實的化學問題或化學實驗教學中出現的疑難問題,通過設計一系列的實驗并付諸實踐,根據實驗現象或實驗結果進行嚴密推理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一種實驗方法。學生通過自主參與類似于科學實驗研究的學習活動,獲得自身體會,逐步形成善于質疑、勇于探究、努力求知的態度,就能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實驗設計習慣和創新意識,從而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化學實踐能力。
總之,化學實驗是理論和實踐的結合點,是體現人的認識過程從思維到再創造應用的最生動典范。在化學實驗教學中,不但要體現教師的指導作用,更應該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思維空間,優化實驗環境,創造條件,鼓勵學生以積極求實的態度、刻苦鉆研的精神,敢于提出問題,大膽假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喚起學生的實驗設計能力,促進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立明淺談實驗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實驗室科學,2006,(02)
[2]張麗萍化學實驗教學中幾個問題的思考[J]甘肅農業,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