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2 17:38:2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國際經濟合作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國際經濟合作》課程的特點
《國際經濟合作》是高等院校外經貿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課,內容繁雜,既有理論內容又有實務內容,包括國際直接投資和間接投資、國際服務貿易、國際技術貿易、國際工程承包、國際租賃等諸多內容。
首先,其理論部分并沒有一個嚴密的理論體系,學生學到的理論知識不是側重在基礎知識和原理的學習,更多的是為了讓學生了解:世界上出現的各種經濟合作方式的本質主要是生產要素在國際間的重新移動和配置。
其次,其實務部分更多的是介紹各種經濟合作方式的操作程序和環節,通過各種方式的操作步驟的詳細列舉,展示合作的方式方法,與國際貨物買賣中交易流程相比較,國際經濟合作中的這些程序與環節顯得不夠系統、規范。在教學過程中如果按照傳統的課堂講解方法傳授知識,就會因內容的枯燥和陌生,使學生無法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即使是我們在采用制作PPT進行多媒體教學后,通過學期末對學生的調查,得到的結果也是內容過多、過細、不好掌握,特別是涉及合作方式的操作環節,即使是運用幻燈片的制作技術展示,學生也覺得學過后沒有很深的印象。
根據這門課程的特點,教師必須找到一種較好的教學模式,幫助學生盡快理解和掌握這門課程的主要知識。我們引入了課程項目規劃的概念,并在教學過程進行了有效的實踐。
二、課程項目規劃法
課程項目規劃指的是在傳統的教學方式如講解課程內容,解析案例、課堂討論問答之外,根據課程的培養目標和方向,結合學生的能力和校內外資源,從三個方面將課程進行規范和計劃:從內容上分解成若干個項目;從程序上將項目從設計、跟蹤管理到項目的結束設置一系列的操作環節;從時間上看不僅僅是某一個學期才安排,也不只是課程項目實施的短期效果,更重要的是著眼于未來課程的發展??傮w而言,我們認為,課程項目規劃體現的不是短期的管理,而是長期的對課程的理解水平與預見深度。
具體到《國際經濟合作》這門課,我們在課堂復述、案例解析等教學方式外,將其內容分解成三大項目布置給學生,學生直接參與到項目的設計、操作和跟蹤之中,使學生掌握國際經濟合作的理論要點在于其合作的生產要素流動和配置的本質,了解和熟悉國際直接投資、服務貿易、技術貿易等經濟合作方式的內容和形式。
(一)三大項目的規劃
我們根據課程的國際投資、國際服務貿易、國際技術貿易、國際工程承包及國際租賃五塊教學內容,設計了三大項目(如圖1),分別為:
項目一:擬定一份國際經濟合作方式的可行性研究報告。
項目二:進行現場的模擬演示。
項目三:結合國際經濟合作內容設置的一個師生合作的課題。
以下分別闡述各項目的操作過程,其中重點闡述項目一。
1.項目一:國際經濟合作可行性研究報告。此項目主要是擬寫一份在某國開展某項經濟合作的可行性研究報告,使學生通過編寫可行性研究報告掌握報告里涉及的各項內容。在實踐中我們按照教學內容主要作如下操作(如圖2):
(1)分別設計7-8個子項目,每個子項目在設計的時候都盡可能地與國際直接投資、服務貿易和技術貿易有關,比如設計為我國某知名公司到某國投資設廠,其生產的產品涉及技術的轉讓,按照這樣的項目設計,學生在進行可行性研究的時候就會極大地關注投資設廠行為是屬于國際直接投資的內容,并將之和技術轉讓的行為與課本學到的知識進行印證。
(2)每個子項目各有一個小組負責執行。我們將全班按子項目數量分成若干執行小組,每個小組必須指定或選出一個組長,組員控制在6人左右,各人各司其職,有的負責市場分析,有的負責投資環境的分析,有的負責財務分析,等等。具體職責主要根據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各部分內容擬定,如果小組內成員因為自身知識有限而無法擔任角色,就可以自己或者請求教師向校內和校外資源尋求援助。
(3)提供查找資料的途徑,鼓勵執行小組自己尋找資料來源的途徑,并根據執行小組的要求提供必要的幫助,安排組長每月匯報一次項目執行的情況。
(4)可行性研究報告擬定后,邀請部分專家和教師對每個報告進行審核和評比,將評比的結果作為本課程期末成績的參考,并評出一等獎以資鼓勵。
2.項目二:現場模擬。主要是結合國際工程承包和國際租賃的教學內容,進行課堂現場的模擬,特別是針對國際工程承包的內容,將學生分成若干組,一組擔任招標商,3―4組擔任投標商角色,各組人員職責劃分好,組織學生準備資料后,在課堂上按照招投標的程序,依次演示發標、投標、開標諸環節。這是幫助學生學習程序性內容的一個輔助方法,其特點就是安排學生進行角色的情境模擬。
3.項目三:師生合作課題。主要是由教師根據本課的某個內容,比如直接投資的相關內容,結合目前國際經濟合作的實際,設計一個課題,組織學生參與,從資料的查找到論文的撰寫,教師給予詳盡的指點,最后以論文作為課題成果進行展示。
(二)關于課程項目規劃法的實踐總結
1.課程項目規劃法的主導思想是力求突破原有的以概念、定律、定理知識點層次遞進為主干的體系,以師生參與的方式來重塑專業課程的教學模式?!爸黝}項目”是學生最終要“制作出”的“成品”,是學生在本課程的學習目標。在課程開始前,把一幅“主題項目”的完整“肖像”放到學生面前,使學生首先了解各個分項目的輪廓,然后把分項目、子項目進行層層剝離、層層剖析,而后再層層組合。這樣依托一個完整的實際項目,使枯燥無味的專業術語和技術名詞等不再是支離破碎、不成體系的抽象概念,學生隨著項目的進展,不斷去欣賞、去反思自己制作的“產品胚胎”,并且通過評比獎勵等評價方法的實施,可以激勵學生,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最大的潛力和較高的效率去實現“主題項目”目標。
2.幫助學生理解課程內容。特別是在項目一中,學生只有掌握某項國際經濟合作方式的基礎知識才能夠對具體的子項目開展可行性研究,并且每個子項目均有“投資環境的分析”這一部分,這有助于學生對本課程主要知識的了解和熟悉。項目二中的設計有助于學生對國際經濟合作方式的流程的掌握。項目三幫助學生在了解一般性知識的基礎上更深入地了解和探析某項經濟合作方式,對學生知識的深化和知識體系的構建有著長遠的意義。
(三)一些思考
1.項目設計非常重要,特別是在給予執行小組的實施“方便”上特別重要。尤其對于項目一,其關于經濟合作方式在哪個國家開展經濟合作的設計會決定資料收集的困難程度,一般傾向于大國的大城市,這樣在搜集當地的投資環境、競爭對手、技術的指標的時候會比較容易找到資料;在設計合作方式的時候,虛擬的公司應該是知名的大公司,以方便學生查到該公司的管理資料;此外,關于項目給予的背景資料諸如設廠地點、項目所需資金等要盡可能詳細。
2.自始至終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教學。有些教師擔心采用這種方式組織教學難度大,仍習慣于在課堂上以自己為中心進行知識的復述;有些教師即便采用了這種教學方式,在實施中仍習慣性地發號施令,導致實施的效果不明顯。實踐表明,只有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教學,學生的求知欲、協作能力乃至責任心才會隨著課程的深入明顯提高。例如在項目一的實施中,教師指揮的角色盡可能弱化,盡量讓學生自行組織并安排自己的研究、修改并完成項目,這就給了學生更多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空間,極大地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3.這種教學方法需要學生具有更多的學科知識,特別在項目一的操作中,一份可行性研究報告涉及外貿、市場營銷、工商管理及財務等多方面的知識,因此相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本門課更適合高年級學生。但即使是高年級學生,在擬定一份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時候知識也不夠,這時候可以鼓勵學生先在組內尋找合作資源,然后可以擴展到本專業具有財務、管理等知識的資源,還可以進一步擴展到專業外校內的資源,甚至可以尋找校外的同學、朋友,請求對方給予相關知識的支持,這個時候就需要教師從旁指導學生對于資源的尋找和利用。
4.這種教學方式注重知識學習的長久獲得,因而應該是一個動態的規劃過程。對于課程項目規劃的實施,應該設定短、中、長期多階段,通過不同階段的實施來逐漸完善。此外,課程項目規劃方法的開發和實施是一項長期系統的工程,其教學管理、軟硬件建設必須與之相配套。
參考文獻:
[1]吳迪,黃安心,梁桃.《物業管理實務》網絡課程開發中的項目管理[J].廣州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4):6.
戰后以來,區域一體化蓬勃發展。根據WTO統計,截止到2005年11月12日,向WTO及其前身GATT通報備案的區域貿易協定中仍然生效的總計達142個,其中101個是1995年1月WTO成立后備案的。在所有WTO成員中,除蒙古國以外,其他都是一個或多個區域自由貿易協定的當事國;協定當事國之間的貿易額占到全球貿易總額的一半以上。區域經濟一體化對世界經濟諸領域、世界經濟的總體格局以及國際經濟秩序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區域一體化過程在全球展開,形式日益發展,排他性日益減少,合作領域日益擴大,從而為全球一體化的最終實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本論文在闡述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基本理論的基礎上,對美國和拉美對組建美洲自由貿易區各自所抱的動機及各自經濟一體化的進展情況進行了介紹和分析,接著對美洲自由貿易區的談判進程及其進展受挫的原因進行了介紹和分析,最后分析了美洲自由貿易區的組建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并指出了我國應該采取的幾點對策,即調整對拉美出口產品的結構,利用好拉美現有的區域市場優勢,與拉美一些國家先行建立自由貿易區,盡快推動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加速發展。
關鍵詞:區域經濟一體化;美洲自由貿易區;影響對策
引言
戰后的世界經濟是以貿易、生產、金融乃至經濟政策趨向全球一體化為特征的,而這種一體化又首先以區域經濟的一體化形式表現出來。20世紀50年代以來,區域一體化的蓬勃發展對世界經濟諸領域、世界經濟的總體格局以及國際經濟秩序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區域一體化過程在全球展開,形式日益發展,排他性日益減少,合作領域日益擴大,從而為全球一體化的最終實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本論文在闡述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基本理論的基礎上,對美國和拉美對組建美洲自由貿易區各自所抱的動機及各自經濟一體化的進展情況進行了介紹和分析,接著對美洲自由貿易區的談判進程及其進展受挫的原因進行了介紹和分析,最后分析了美洲自由貿易區的組建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并指出了我國應該采取的幾點對策。
一、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基本理論
區域經濟一體化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出現的新現象。它首先出現于西歐,其后,拉丁美洲、亞洲和非洲的發展中國家也紛紛仿效。
(一)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內涵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教授維納(J.Viner)于1950年在《關稅同盟問題》一書中首先引入了現代關稅同盟的理論。這一理論成為當時區域經濟一體化理論的核心。
在維納提出現代關稅同盟理論之后,荷蘭經濟學家丁伯根(J.Tinbergen,1954年)第一個提出了經濟一體化的定義。他認為,經濟一體化是指有關國家貿易的自由化,并將經濟一體化分為消極一體化和積極一體化。他認為,消除歧視和管制制度,引入經濟交易自由化是消極一體化;而運用強制的力量改造現狀,建立新的自由化政策和制度為積極一體化。
英國經濟學家賓德(J.Pinder,1959年)引申了牛津字典關于“將部分合成一體即一體化”的解釋,指出經濟一體化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不僅允許商品在它們之間自由流動,而且還允許生產諸要素自由流動,為此消除各國在這些方面存在的各種歧視,做出一定程度的政策協調。美國經濟學家巴拉薩(B.Balassa,1962年)在其論文中將經濟一體化定義為既定一個過程,又是一種狀態。作為一個過程的一體化意味著取消國家間的經濟歧視,強調了動態性質;作為一個狀態的一體化意味著國家間不存在各種經濟歧視,強調了靜態性質。
前蘇聯學者馬克西莫娃(Maximova,1976年)提出的有關經濟一體化的定義認為,一體化是國家經濟間發展深層次且穩定的生產分工關系的過程;是具有同類社會經濟體制的國家群體框架內的國際經濟實體的形成過程,這一經濟一體化過程顯然由統治階級所操縱,因而,也是一個商品政治化的過程。這一定義更多的是從政治經濟學出發,而不是從國際經濟學出發的。
霍茲曼(Holzman,1976年)強調,一體化是一個成員國家間相似產品和同類要素價格一致化的狀態。也就是說,經濟一體化是成員國間在有關便利的制度支持下貨物、服務和要素流動無障礙的狀態。這一認識實質上將區域一體化的討論由關稅同盟進一步引向了共同市場的層次。曼尼斯和素邁(Mennis和Sauvant,1976年)的研究則將經濟一體化同產業部門的融合,政策和行政的統一聯系起來。
馬洛和蒙蒂斯(Molle,1988年)強調了經濟一體化中傳統經濟地理因素的重要性。派內克(1988年)的研究則提出了一體化同開放經濟及經濟相互依賴等觀念的差別。
總之,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定義是隨著實踐的發展而演進的。這一定義所揭示的內涵在于:首先,區域經濟一體化最顯著的標志是成員國之間關稅等貿易障礙的消除;其次,謀求最佳的國際生產分工是一體化的根本原則;最后,區域一體化的出發點是使每一個成員國能獲取比單獨一國時更大的利益。
我國國內的學者們也對區域性國際經濟一體化的概念進行了深入探討。我們對于區域性國際經濟一體化的概念基本上可以歸納為: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的產品和生產要素可以無阻礙地流動和經濟政策的協調,一體化程度的高低是以產品和生產要素自由流動的差別或范圍大小來衡量的,從而區域性國際經濟一體化組織也有不同的形式。區域經濟一體化指的是:在世界生產力發展的客觀推動和各國謀求國民經濟持續發展主觀努力的綜合作用下,特定區域內的國家或地區通過達成經濟合作的某種承諾或者組建一定形式的經濟合作組織,謀求區域內商品流通、要素流動的自由化以及生產分工的最優化,直至形成各國經濟政策和區域經濟體制某種程度的統一。
(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組織形式
區域經濟一體化有其不同的組織模式。以一體化的目標高低為序,最低層次的是“自由貿易區”(FreeTradeZone)。在這一組織形式下,區內各國取消內部關稅和非關稅貿易壁壘,成員國的對外貿易等各項經濟政策仍保持獨立。
在自由貿易區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是“關稅同盟”(CustomsUnion),同盟內部除了商品自由外,最關鍵的是建立統—的對外關稅,從而在對外貿易政策上取得某種程度的一致。
較關稅同盟再高一層次的是“共同市場”(CommonMarket)。除了統一貿易政策外,各國間還實行各種生產要素(勞動力、資本、技術等)的自由流動。
“經濟同盟”(EconomicUnion)更進一步在超越交換關系安排的基礎上,將協調機制延伸至成員國國民經濟的幾乎所有領域,在財政政策、金融政策、貿易政策、產業政策、區域發展政策和社會保障政策等方面達成一致,并謀求建立基于成員國部分讓渡的超國家協調管理機制。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最高形式是“完全的經濟、政治一體化”(FullEconomic&PoliticIntegration),最終形成一套放大至區域尺度的“國民經濟體制”,超國家的管理機構享有相當充分的超國家,從而擁有區域內各國所認可的經濟、政治、社會諸領域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權。在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實踐過程中,除了以上各項謀求不同層次制度性安排的組織形式外,還出現了另一類更關注功能性目標的區域一體化組織形式,即所謂的“開放的地區主義”的合作方式。其特征首先是開放性,即在謀求區域內的經濟合作、經濟互補和經濟融合中反對對區外國家“以鄰為壑”;其次是非體制性安排,即支持為達成經濟一體化開展國家政府間合作和設立一體化的輔常設機構,但反對組建超國家的管理機構和讓渡。
關鍵詞:東北亞區域;農產品貿易。
1 東北亞農產品貿易的特征。
東北亞各國的經濟發展差距大,其中,日韓為發達國家,其2009年的人均國民收入分別為4。1萬美元和1。7萬美元,而蒙古和朝鮮的人均GDP只有0。16萬美元和0。18萬美元,還不到日本的1/20。
在農產品貿易方面,中國與東北亞區域各國呈現一定的互補性,這為各國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產業重組爭取了很大空間。在自然資源方面,中、俄、蒙三國地大物博,其自然資源非常豐富,而日韓兩國人多地窄,資源十分匱乏,其農產品主要依靠進口來維持供需平衡;在勞動力方面,中朝兩國勞動力富足且勞動力成本低廉,而其它四國存在勞動力不足的瓶頸;在生產技術方面,日韓兩大發達國家擁有雄厚的資金和先進的生產技術,而其它四國生產技術相對落后,產品相對較為低端。這些差異的存在為各國的農產品貿易合作提供了可能性。
2 中國與東北亞各國的農產品貿易現狀。
本文采用的農產品國際貿易額數據是按照HS分類的,其中我們普遍將HS前1-24章產品歸為農產品范疇。
總體來說,中國與東北亞區域國家貿易關系最密切的是海產品,2009年貿易總額占農產品貿易總額的45。8%,一方面,中國作為出口市場向日韓俄三國出口海產品,另一方面,中國又作為進口國向俄羅斯進口大量該類產品;其次為蔬果類產品,2009年貿易總額占農產品貿易總額的24。
5%,主要由中國向各國出口,且連續多年保持順差狀態。
正是由于這種持續的貿易順差,使得日韓兩國遲遲不愿對中國完全開放農產品市場,甚至不斷增加貿易壁壘。中國同各國貿易排在第三位的是谷類,其后為殘渣廢料類和其它可食用制品。
根據中國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同東北亞區域各國的貿易往來總體上講進展較快,每年是以一個很客觀的增長率增長。從貿易收支方面來看,中國同日、韓、蒙三國連續多年均表現為貿易逆差,而與朝、俄兩國連續順差。但就農產品貿易來說,中國除了與俄羅斯的貿易合作保持逆差外(僅2008年為微小順差),與其它各國連續多年均表現為貿易順差關系。
由于全球經濟的相互依存性,金融危機的爆發使全球經濟走向低迷,整體消費需求大大下降。在農產品貿易方面,中國同日、韓、俄三國的總額在經過2007年的小高峰之后均有所下滑,尤其是同韓國的貿易合作,2008、2009連續兩年負增長指數均高于10個百分點。其中,降幅最大的為海產品和谷類產品。(由UNComtrade統計數據整理而得)3 后金融危機時代中國與東北亞各國的農產品貿易對策。
有專家預測,本次經濟危機已經見底回暖,但后經濟危機時代東北亞區域乃至整個世界的經濟增長態勢并不穩定。中國在農產品貿易往來方面的連年順差導致日韓等國紛紛采取行動來對抗中國產品,反傾銷、保障措施、特保和反補貼等措施屢見不鮮;另外,一些國家還利用知識產權、勞工標準、技術壁壘、綠色貿易壁壘等措施來限制進口產品。在這種形勢下,東北亞若想效仿歐盟和北美形成一個自由貿易經濟體,就必須根據自身的特點,尋找一個新的積極的突破點。這需要各國共同努力,相互協調,力求能在貿易合作中找到一個互利互惠的平衡點。
對于中國來說,我們應通過完善自身來適應東北亞這個大環境。
(1)中國應加強與各國間的貿易合作與交流,積極組建自由貿易協定。
(2)嚴格把關產品質量,積極將高科技引入農產業,產出高端優質產品,提高我國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3)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農業資源配置中的作用,加緊我國農產業的產業結構升級,將重心從增加產品數量轉移到提高產品質量上來,發展多樣化產品,提高農產品的整體競爭力。
(4)積極應對貿易摩擦,建立貿易摩擦協調機制,對在無防備狀態下發生的急性貿易摩擦,要有緊急應對機制,能快速從突發事件回過神來,積極做好“售后服務”,并從突發事件中吸取教訓。
(5)完善農產品貿易服務體系,設立貿易咨詢機構,向貿易雙方提供農產品進出口貿易政策、市場信息、相關法律法規等方面的咨詢。
(6)完善國際貿易相關法律法規,加強法律法規的執行力度和執行透明度。
雖然現階段東北亞農產品貿易依然存在著重重障礙和貿易摩擦,但東北亞農產品自由貿易是各國經濟合作發展的必然趨勢。中國目前能做的就是從內部改善自身條件來適應這個大環境,同時加強與各國的聯系溝通,積極融入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中。
參考文獻
[1]李廣勳。東北亞經濟合作的現狀和展望[J]。北方經貿,2009,(5)。
[2]胡國良。后危機時代東北亞經濟合作機遇及對策分析[J]。生產力研究,2009,(21)。
一、國際經濟法的公平
任何一部法律都可以說自己在以公平為最終實現目標,但是以經濟學角度看來,經濟貿易中并沒有絕對的公平,因為利益不可能進行等分,權力也沒有辦法一一對等,只能追求相對的投資回報的比例,這就是國際經濟法和一般法律尤其不同的地方,這一原則大多數的經濟學家都是可以理解的。因為資本市場的競爭本來就沒有多少公平可言,國際經濟法論文的公平主要體現在它權衡了各個國家之間的權利和義務的關系,避免了獨立排他行為和歧視意識的肆意增長。
國際經濟法只能說局限的保留了各個國家的平等關系,但是同樣的,也保留了各個國家對內的經濟把控能力,在世界這個交易場所下,國家之間的交易主體都被國際經濟法賦予了平等的主權,而國際經濟法也提出了平等互利這一大原則,對“交易”有所限制,對“管理權”進行了界定和劃分,注重各個國家的政府機構的管理作用。
國際經濟法的公平是區分于國際公法的。從法律關系上來看,國家公法是從法律關系調整取向,選擇消極的避免爭議的方式來求得各個國家之間的共存。各國之間的條約和規章都體現出了這樣一種特點,用逃避的方式來避免糾紛的發生,為了維護國家的主權平衡而把糾紛擱置起來。國際經濟法對比國家公法來說更傾向于如何解決問題,尤其是針對經濟糾紛,經濟法需要盡快的指出如何高效的解決經濟糾紛,從而促進國際間的經濟合作,維護國際經濟的健康發展。所以說,經濟法的公平是完全不同于國際公法,也不同于一般法律,其平等離不開互利,只有利益才能促進經濟的發展,也同時利用利益來促進經濟問題的解決。
二、國際經濟法的公平互利原則的構成條件
之前已經介紹過了,國際經濟法律不同于一般的經濟法和國際公法,國際經濟法的構成條件也比一般的法律要復雜。
首先,國際經濟法公平互利原則需要各個國家的基本精神支撐,在國際活動中,每個人都希望能自己獲得最大的利益,所以無論是以前還是現在,恃強凌弱的事情一直沒有杜絕。所以,國際經濟法的基本精神就是要在國家之間的經濟活動中,明確各個國家對于自己經濟的主導地位,一再強調國家主權的平等,強調雙方對于國家主權的尊重,這樣才能有效的進行國際經濟秩序的維護。
其次是國際經濟法公平互利原則需要有更強的適用性,國際經濟法不能只是小范圍的適用,只有國際經濟法有廣泛的適用性,才會有良好的適用基礎,就像一個通用的可參照的經濟事項原則一樣,這樣才能引導經濟和平穩定的發展,從而真正實現其公平互利的原則。
最后,國際經濟法要有一般法律的強制性,國際關系本來就是瞬息萬變的,如果國際經濟法沒有一定的強制性,那就如同一紙白文,并不能對國家之間的經濟起到約束作用。只有國際經濟法也具有強制性并且得到執行的保障,這樣才會進一步接近公平互利原則的真正的實現。
三、國際經濟法的公平互利原則的必要性
國際經濟法的公平互利原則是必須要實現的原則,因為公平互利是維護國際經濟活動的關鍵,只有維護了國際經濟法的平等互利,才能讓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建立平等的合作關系,一方面擴大發達國家的市場,另外一方面也帶動了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在WTO的體制下,平等的待遇并沒有得到完善,所以現在也迫切需要國際經濟法能真正實施平等互利的原則。
只有堅持了平等互利原則,國家和國家之間只有保持了公平互利的原則,才能保證國際經濟向健康良性發展,才能真正維護國家主權之前的平等,這樣才能最終得到國際經濟和國際關系的和諧發展。對于經濟實力相差不多,經濟地位相差不多的國家,和平互利原則有利于其平等關系的維持,但是對于經濟地位差距較大,經濟實力差距也很大的國家,平等互利原則可以有效的保障經濟活動的實施。所以,雖然對于有的強國來說這并不算得上是一種公平,但是公平互利原則在世界角度上,是一種全方位的公平保障。
四、結語
很多人一提到經濟法的公平互利原則就會聯想到歷史中一些表面平等,實際是列強欺凌的各種條約,所以當代社會更應該堅守國際經濟法的公平互利原則,做到真正的公平,這樣才能給國際經濟帶來長足、穩定的發展契機。
[參考文獻]
[1]宋陽,穆凱盈.對國際經濟法與國內經濟法關系的再思考[J].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2:189-194.
【關鍵詞】中國 東盟 農產品 貿易
近年來,隨著中國與東盟國家的關系日趨緊密,有關中國與東盟農產品貿易的研究成果也頗豐碩。特別是在2001年中國提出建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設想后,掀起了對該領域的研究熱潮,涌現出了一大批論文和著作。本文對此進行了綜述。
一、關于中國與東盟農產品貿易關系的研究
王國平等(2007)針對“早期收獲”計劃,具體分析了云南—東盟農產品貿易。他們從研究“早期收獲”計劃對云南農產品與東盟進出口貿易的影響入手,全面分析了早期收獲”計劃對云南農業造成的影響,進而研究云南農業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優化產品結構和產業布局等方面的改革目標、政策措施,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陳俊偉(2006)主要對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區域分工進行了研究并著重討論了廣西的應對策略。他指出:“東盟是熱帶農業、林業資源豐富的地方,橡膠、棕櫚油、椰子等都可成為各種工業原料。中南半島幾條大河:紅河、湄公河、薩爾溫江、伊洛瓦底江的出海口都有土質肥沃的三角洲,是東南亞的“糧倉”。在進行農業合作與農產品加工方面都有合作商機。泰國是世界上第一大木薯出口國。在木薯生產上泰國與中國廣西開展技術合作,在木薯加工方面中國可以對泰國開展技術輸出型合作。緬甸的各種林產品都有待加工。越南的經濟林產品有松脂、桂皮、八角,這些與我國廣西的林產品恰好雷同。對此可進行技術交流合作。”鄭一省(2002)提出:“農業方面將是中國與東盟國家經濟合作的重要領域。”其判斷的主要依據是“中國與大多數東盟國家是以農業為主的國家,雙方都重視農業發展,相互之間互補性明顯,合作潛力很大”,但是沒有做更加具體的分析研究。孫林(2003)研究表明雖然中國在一部分農產品上和東盟國家存在著一定程度的競爭,但兩者的農產品貿易關系以互補為主。朱允衛(2005)對中泰兩國1996—2003年農產品產業內貿易的實證分析表明,中泰兩國農產品貿易主要以產業間貿易為主,貿易結 構呈現出很強的互補性。
二、關于影響中國與東盟農產品貿易因素的研究
李欣廣(2002)等對中國與東盟在經濟雙向開放與國際合作中的農業問題作了具體分析,他們認為中國與東盟的農業都不是很發達,都面臨著歐美加澳新(新西蘭)等國發達農業的沖擊。因此,中國與東盟有必要加強合作,共同面對外部競爭。孫笑丹(2003)利用出口相似性指數、需求反應度指數以及貿易分散度指數分別從產品和市場的角度分析和比較了中國與東盟農產品出口結構。研究結果表明中國與東盟三國的農產品貿易無論在市場結構還是在產品結構上都存在很高的相似性:在出口對世界需求反應程度方面,中國的產品結構反應水平高于東盟三國,但是市場結構反應水平低于東盟三國,反映出中國農產品出口開拓市場的能力不足等問題。彭茵(2006)分析了中國東盟農產品貿易的優惠性政策安排——早期收獲計劃。通過對早期收獲計劃框架的研究,她指出了早期收獲計劃對中國農產品貿易和東盟農產品貿易的影響并提出了應對措施。她認為應該加強雙方在農產品貿易的經濟合作,取得共贏。在研究農產品貿易方面運用比較多的模型是1951年由泰森斯基提出的恒定市場份額分析。(Constant Market Share Analysis,簡稱CMS)模型。Kevin Z. Chen,Lian Xu和Yufeng Duan(Kevin Z. Chen,Lian Xu and Yufeng Duan,2000)利用CMS模型對中國1980-1996年農產品出口競爭力進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中國農產品出口競爭力在此研究時期出現了下降趨勢,而政府農產品貿易政策改革加劇了農產品出口競爭力的下降。國外還有不少研究涉及到東亞和中國農產品貿易問題,這些研究多是利用CMS模型側重分析國家和區域之間農產品出口競爭力變化的研究。在針對中國與東盟國家農產品雙邊貿易關系實證研究不斷增多的前提下,能夠發現中國與東盟之間的貿易在1998年之后呈現不斷下降的趨勢,并且利用CMS模型對中國與東盟農產品貿易波動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的文獻還是不多的。
轉貼于
三、關于CAFTA建設對農產品貿易影響的研究
周建明等(2007)的研究表明: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立推動了廣西對東盟貿易的發展。從2004年中國與東盟十國的農產品關稅開始下調后,廣西與東盟各國的貿易額有較大幅度的增長,增幅大都超過20%,增長幅度最大的文萊甚至高達167%。與泰國、菲律賓、柬埔寨貿易的增幅都超過30%。“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立初建成效。但仍需根據具體情況區別對待,進一步挖掘潛力。盧肖平(2006)對中國東盟十國農業具體的現狀貿易方案進行了實證分析,并提出了在CAFTA框架下相應的政策建議。韋紅(2006)運用區域經濟學和地理經濟學的理論:指出了CAFTA對中國南方農產品不利,而有利于北方農產品的觀點。吳士存、朱華友(2006)具體分析了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文萊五國的經濟現狀,指出了具體農產品種類的互補性和競爭性,并簡要分析在CAFTA背景下中國應采取的對策。劉仁伍(2006)具體分析了2006年東南亞經濟運行情況,并指出了在CAFTA背景下我國農業的出口機會于以及有待改善的地方。呂玲麗(2004)采用顯性比較優勢指數(RCA)對中國和東盟各國農產品的出口比較優勢進行對比,認為:隨著CAFTA進程的不斷推進,中國與東盟農產品貿易規模將不斷擴大,貿易的種類將呈現多元化;中國與東盟主要農產品比較優勢呈現互補;盡管中國在農業上的比較優勢不及東盟主要國家,但在農產品加工方面卻顯示出了非常強大的比較優勢。孫雨嘉(2007)認為:中國與東南亞發展農業合作潛力巨大,中國與東南亞的農業合作已處于起步階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存在一些問題。中國與東南亞的農業合作有待于進一步發展,加強雙邊的農業合作可以通過加強制度合作,最大程度利用現有資源來進行。
參考文獻
[1]王國平,李見明,馬騰飛.“早期收獲”計劃與云南——東盟農產品貿易.東南亞,2007,(1).
[2]陳俊偉.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區域分工研究——兼論廣西的應對策略.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2006.
[3]鄭一省.中國與東盟經貿關系發展的機遇與挑戰.當代亞太,2002,(1).
[4]孫林,李岳云.中國與東盟主要國家農產品的貿易、競爭關系分折.世界經濟研究,2003,(8).
[5]朱允衛.中泰農產品產業內貿易的實證研究.農業經濟問題,2005,(7).
[6]李欣廣等著.中國——東盟經濟雙向開放與國際經濟合作.北京: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2.
[7]孫笑丹.中國與東盟國家農產品出口結構比較研究.當代財經,2003,(3).
[8]彭茵.中國東盟農產品貿易問題研究.華東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6.
[9]周建明,俸克昭,朱漢文.21世紀廣西與東盟貿易發展趨勢分析.青海民族研究,2007,(4).
[10]盧肖平.中國——東盟農業合作.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1).
[11]韋紅.地區主義視野下的中國——東盟合作研究.世界知識出版社,2006.
[12]吳士存,朱華友.五國經濟研究.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6.
[13]劉仁伍.東南亞經濟運行報告(2006).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論文關鍵詞:創新能力;國際貿易;應用型;課程體系
在經濟全球化不斷發展的今天,外資企業、跨國公司以及我國各類企業對涉外經濟人才的需求不斷增長,同時,對外貿人才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培養既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又具備綜合的實踐能力的復合型人才已成為高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在實現這個目標的過程中,課程體系的建設就顯得尤為突出。新的經濟形勢要求高校在構建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課程體系時,必須要堅持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和綜合提高的原則,注重知識結構和能力培養的整體優化,這樣,才能培養出符合時代和社會要求的實用型、復合型外貿人才。
一、國際經濟貿易人才的能力要求
在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社會對外貿人才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外貿工作者不但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還要具備綜合的實踐能力。具體包括以下幾方面:第一,具備較高的商務外語溝通能力和計算機應用能力;第二,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國際貿易專業人才必須掌握國際貿易專業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要通曉我國外貿政策和理論、國際貿易規則與慣例、進出易程序與合同條款等。除此之外,還要熟悉國際經濟金融、政治法律、社會文化等情況;第三,具有良好的綜合素質。國際市場競爭激烈,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必須具有不斷創新的能力。要時時注意外貿工作的動態、情況、問題,及時捕捉國際貿易信息和良好商機。要敢于創造新思維、探索新路子、開創新局面,從而在商戰中出奇制勝。
二、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課程體系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一)課程設置貪多求全,結構不盡合理
由于許多高校要求學生修滿一定的學分,因此設置了很多通識選修課和專業選修。學生學習負擔很重,疲于應付,難有時間和精力滿足不同學生的個性發展需要。在理論課與實踐課方面,許多高校過分重視理論課而輕視實踐課,甚至取消實踐課或任意縮短實踐教學的課時。導致學生動手能力差,學不能以致用,走向社會時,不能適應工作崗位的要求。
(二)課程內容交叉、嚴重重復
由于課程設置貪多求全,使許多課程的內容有所交叉。學生重復學習的積極性不高,上課不注意聽講,教師也難組織教學。除此,部分課程教學內容陳舊老化、更新慢,跟不上國際經濟發展的形勢,而在課時分配上,受傳統舊體系的影響,難于舍棄。
(三)工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的過分理論化
目前,畢業生就業壓力相對較大,在“以就業為中心設置課程”,“培養寬口徑復合人才”的指導思想上,部分高校依舊過分強調對學生基礎知識的講授,而忽略了某一方面或幾方面的實用技能的培養。
三、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課程體系的設計原則
課程體系構建的主導思想是以通識教育為目的,培養多元化和動態應用的復合型人才,強調所有課程模塊之間、教和學之間的有機聯系。在這種課程體系下,所有的知識都不是孤立的,所有的課程都可以找到與其相關課程的結合點,通過各課程模塊相互的結合點展開對各門課程的學習和研究。因此,在構建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課程體系時,應遵循以下原則:第一,以培養專業復合型人才為目標的原則;第二,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原則;第三,堅持以“就業主體”為主,兼顧個體發展的原則,國際貿易專業要以就業為導向,加強專業能力和專業素質培養,增強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適用性,實現人才培養與職業崗位的接軌,促進畢業生充分就業。
四、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課程體系的設計方案
在“以學生為本”的現代教育、教學理念基礎上,從知識、素質和能力三個方面,建立一切為了學生,適合專業培養目標要求的課程新體系。新體系要把掌握專業理論知識能力的培養,操作能力、綜合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素質教育、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有機融合起來,以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一)課程的設置類型
1.公共基礎課
公共基礎課主要培養學生的基本素質,包括政治素質、道德品質和身心素質,計算機應用能力,語言表達、應用寫作能力和外語應用能力。在基礎課設置上主要有:政治、計算機應用基礎、數學、外語、大學語文等。
2.學科基礎課程
學科基礎課程是經濟類學生必修的基礎課,它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的知識:一是經濟學基礎課程。是向學生講授經濟學的基本知識原理與理論。具體課程包括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經濟法學、經貿應用寫作、會計學原理、統計學原理、管理學原理、農業經濟學、產業經濟學。二是經濟類公共課程。包括金融學、國際貿易原理、風險管理概論、財政學等。三是經濟類基本專業課。讓學生掌握市場營銷原理與實務;掌握市場經濟與宏觀管理的基本理論知識及國際金融學理論知識。其課程主要包括市場營銷學、市場經濟與宏觀管理、國際金融學、計量經濟學。四是經濟類基本技能課。目的是讓學生掌握財務、企業、金融、電子商務等外貿業務中所涉及到的相關的理論知識。課程包括財務管理、國際企業管理、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公共關系學、現代企業制度、電子商務、CI策劃與企業文化、證券投資與期貨、企業戰略管理、消費經濟學。
3.專業課
在專業課設置上,應拓寬專業口徑,使學生在學習專業課時可以自由選擇。在重視理論知識傳授與學生具體技能培養的同時,重視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社會適應能力。專業課要與國際接軌,要注重實尉陛。通過專業課的學習,使學生具備較強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體來講,專業課可設置為四大類:專業基礎課、專業實務課、專業知識課和相關專業課。
(1)專業基礎課。讓學生掌握中國國際貿易的發展歷程及國際貿易基礎知識、國際商法基礎知識、商品相關理論知識。課程包括中國對外貿易概論、國際商法、商品學等。
(2)專業實務課。使學生掌握國際貿易實務、相關單據、結算的實務知識。課程包括國際貿易實務、外貿單證實務、國際運輸與物流、國際結算、外貿函電。(3)專業知識課。使學生掌握與國際貿易實務相關的知識。課程包括國際經貿地理、海關報關實務、世貿組織規則、外貿談判口語。
(4)相關專業課。目的是讓學生掌握生物技術企業生產經營與管理的基本知識、法律法規、經濟合同的簽訂執行原則及注意事項;具備生物技術產品市場調研、市場開發與營銷能力;掌握不同的貿易方式的理論及實物知識。課程包括經濟合同管理、國際投資與管理國際服務貿易、國際市場營銷、國際經濟合作等。
4.實驗與實踐教學
實驗與實踐教學主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綜合素質,使學生具備掌握學習方法,理解掌握和固化新知識的能力,社會交往能力,組織管理和協調能力,決策能力,接受挫折能力,競爭能力,團結共事能力,最后達到具備跨學科溶匯能力,綜合分析能力。課程包括國際貿易實務課程實習、ERP實戰模擬實習、海關報關實務課程實習,公益勞動、軍事訓練,畢業實習。
實驗與實踐教學環節是大多數高校教學中的薄弱環節,為培養國際貿易畢業生的實踐能力,可建立國際貿易網絡模擬實驗室與國際貿易場景模擬實驗室,將整個國際貿易流程中所涉及的內容全部設計在內。實習形式包括商貿實習、行業見習、專業講座和建立穩固的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加強學生的技能訓練。在國際貿易應用型人才應具備的知識與能力中,有相當部分只能在實際工作中獲得,因此應拓展教學空間,與行業、企業密切合作,建立互利互惠機制,共同建設與國際貿易專業相匹配的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培養實用型人才。
關鍵詞:區域;經濟一體化;國際財政
區域經濟一體化作為二戰以來世界經濟發展進程中一個十分突出的現象和趨勢,對世界經濟產生著極其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也成為一個倍受關注的熱門話題。而伴隨著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區域經濟一體化中的財政問題也不斷地凸顯出來,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同時,由于區域經濟一體化的不斷擴展,傳統的國家財政理論分析框架已經無法對區域經濟一體化中的政府經濟活動和經濟行為作出合理的詮釋,這需要我們從一個新的視野和分析框架———國際財政的角度去展開研究。因此,探討區域經濟一體化中的國際財政問題,不僅是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客觀需要,也是財政理論研究和分析方法的深入和拓展。
一、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財政問題
區域經濟一體化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經濟體,為了達到最佳配置生產要素的目的,以政府的名義通過談判協商實現成員之間互利互惠及經濟整合的制度性安排。區域經濟一體化的不斷興起,其背后隱含著多種因素,有著眾多的目標,既有促進貿易、收入和投資的需要,又有實現增長和發展的要求;既有獲取市場準入適應區域與全球化的意圖,也有出于安全和民主的考慮。這種以政府為主體的經濟活動和經濟行為,同時也是我們所討論的財政問題??梢?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財政問題,是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相伴而生并由區域經濟一體化的主體———政府的經濟活動和經濟行為決定的。
遺憾的是,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理論模型中卻很少直接關注財政問題。以被視為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理論核心的關稅同盟理論及其發展為例,維納(Viner1Jacob)及其后繼者們從貿易創造效應、貿易轉移效應、規模經濟效應、競爭效應、技術創新效應和投資效應等不同層面和角度,分析了區域經濟一體化對成員體、非成員體乃至整個世界的生產、消費、資源配置、收入分配、國際貿易、經濟增長等國民經濟的各個方面的利益或損害。雖然該理論是從關稅及其效應分析這一財政問題出發,而且后來約翰遜、庫珀和馬塞爾等人在1965年也直接將“公共產品”引入關稅同盟的福利效應分析,并得出了關稅同盟更能滿足成員體政府對各種保護主義傾向的商業政策以及對工業化目標的偏好的結論(田青,2005),但總體看來,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理論模型基本上是在國際貿易和國際經濟學的理論分析框架下的闡述,很少直接關注到區域經濟一體化中的政府經濟活動及其對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影響,也沒有對區域經濟一體化這一政府主導的利益追求和制度保障機制作出全面的闡述,并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制約。
總之,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財政問題,是由區域經濟一體化本身所具有的政府主導性和政府經濟活動和經濟行為性這一特征決定的,是區域經濟一體化產生和發展過程中的客觀存在,但卻不被區域經濟一體化理論所關注的重要現實問題。它不僅涉及到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財政效應這一基本問題的分析,更重要的是對區域經濟一體化中的政府經濟活動和經濟行為的系統闡述,是對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各國財稅制度協調及發展的研究。也就是說,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財政問題的提出和解決,不僅直接影響著參與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各國政府的經濟活動和經濟行為本身,而且還關系著區域經濟體各成員國之間乃至非成員國之間的財政利益和財政關系的協調;同時,將財政問題作為重要的變量引入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理論和實踐,還可以更好地從政府經濟活動的角度闡明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政府主導性及其機制,不僅有助于豐富和發展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理論,而且將直接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持續協調發展。
二、國際財政的理論體系和分析框架
一般而言,國際財政是伴隨著國際經濟活動的擴展和國家間經濟依賴的日益加強而在財政關系領域形成的一種國際經濟現象,是財政和國際經濟相結合的產物。關于國際財政的定義(董勤發,1997),理論界至少有兩種不同的觀點:一種觀點是從世界或全球角度來看的財政,即世界財政或全球財政,是以世界性的公共權力機構或世界政府為后盾的;另一種觀點是把國際財政看成是國際經濟中的財政,是國家財政在國際經濟中的延伸或變種,是國際經濟中的國家財政活動,是不同國家的財政通過國際經濟交往而相互聯系在一起所形成的國與國之間的財政關系。與國家財政相比,國際財政具有一般財政的普遍性特征,但又有其自身固有的特殊性,即國際性、整體性、復雜性和協調性等特點(林品章,1995)。雖然在歐盟的財源籌集方式、國際稅收合作組織研究以及聯合國發展計劃署于1999年提出的對電子郵件開征“比特稅”等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些世界財政或全球財政的影子,但在現代國家占據主導地位的時代,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一個超國家的全球權力機構或世界政府,國際財政就只能是國際環境下財政的作用問題。它主要表現為對國際經濟活動中的國家財稅制度協調和財政利益分配,是國家參與國際經濟活動的一種資源配置方式,其本質是國家間的財政關系。
在現代市場經濟中,國家財政存在的客觀前提在于國民經濟中的市場失靈。同樣,國際財政的產生和存在,也有其深刻的理論和現實基礎。首先,國際財政作為國際經濟活動中財政問題的國際化,其基礎是市場經濟;而由市場經濟的市場性和開放性決定的國際市場失靈,就直接成為了國際財政存在的理論基礎(董勤發,1997)。其次,基于不同的經濟社會條件和利益目標追求,各國政府財稅制度和政策安排往往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并直接構成為各國政府參與國際經濟活動的嚴重阻礙,因此,尋求和實現各國政府間的財政協調和合作,是國際財政存在的現實基礎。
從國際財政產生和存在的理論和現實基礎的角度出發,國際財政存在的意義就是矯正國際市場的失靈和實現各國財政的協調和合作。同時,又由于當前并沒有一個真正有效的世界權力機構,也就不可能有一個制定、頒布和執行國際課稅和支出方案的“國際財政當局”,更不可能形成一個有效的世界范圍內的全球財政制度。因此,國際財政只能采取多國財政合作的存在形式。根據合作的程度,國際上多國財政的合作方式大致分為財政協調(FiscalCoordina2tion)、財政同盟(FiscalUnion)和財政一體化(FiscalIntegration)。這三種基本合作方式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其中,財政協調是以既有國家為基礎的國際財政合作形式,是國際財政合作最初也是最重要的形式,它強調財政合作的自愿性和協商性,如現有的各種國際稅收協定等;財政同盟更多地以部分國家的讓渡為前提,它強調財政合作的一致性和強制性,往往是區域經濟共同體中較高級的合作形式,如歐盟內部廢除關稅、統一增值稅等;財政一體化則以國家財政的完全讓渡或消失為條件,實行超國家財政干預,它是最高級的財政合作形式,但由于其缺乏現實性,所以更多地成為了一種理想化的財政合作形式。而根據不同的國際經濟發展水平和程度,國際財政研究在存在形式上又有著不同的側重點。一般而言,國際財政協調是當前國際財政最重要的存在形式也是研究的核心內容,國際財政研究的理論體系也主要是圍繞著國際財政協調來展開。①
三、國際區域財政研究的基本框架
伴隨著區域經濟一體化而產生的財政問題,是國際經濟活動中政府經濟活動和經濟行為研究的范疇。而通過對國際財政的理論體系和框架的分析,我們找到了研究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財政問題的理論基礎和分析框架。也就是說,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財政問題實質上就成了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國際財政問題。因此,從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財政問題和國際財政的理論體系相結合的角度,我們可以構建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國際財政研究框架。
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國際財政研究框架,本質上就是要詮釋區域經濟一體化中的政府主導性和政府經濟活動性的運行機制及意義,通過推進和實現區域內外各經濟體的財政協調和財政合作,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和福利水平的提高。因此,循著從國家財政到國際財政的思路,借鑒馬斯格雷夫等人對國際財政的理論體系的闡述,通過在傳統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理論中引入政府及其經濟活動———財政這一變量,一種解決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國際財政研究的新視角和分析方法———國際區域財政研究的基本框架浮出了水面,②它大致由國際區域財政導論、國際區域財政支出、國際區域財政收入和國際區域財政政策等四部分構成。
國際區域財政導論主要闡述國際區域財政的含義、產生、研究范圍及方法等內容。借鑒國際財政的定義,我們可以給國際區域財政做出這樣的界定:它是指區域經濟一體化過程中的財政問題,是國家財政在區域經濟一體化中的延伸和發展。換言之,國際區域財政就是國際財政在區域經濟一體化中的具體存在和表現形式,是區域經濟一體化中的國家和國家間的財政關系,是我們從區域經濟一體化的主體———政府經濟活動和經濟行為層面的一種視角和分析框架。國際區域財政的存在,也有著其深刻的理論和現實基礎。區域經濟一體化,本質上是建立在市場經濟基礎上的一種資源配置方式和制度安排,而由市場經濟的市場性和開放性導致的市場失靈即國際區域市場失靈,就成為了國際區域財政產生的理論基礎。由于各國政府財稅制度和政策安排的巨大差異而形成的參與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各經濟體不斷尋求財政協調與合作的努力,現實地演繹了國際區域財政的存在。總體看來,國際區域財政研究的性質依然是財政學和國際經濟學的有機結合,研究范圍也包含著財政協調、財政同盟和財政一體化三種形式,且它們不同程度地在區域經濟一體化中存在。在研究方法上,國際區域財政也應遵循國際財政學的研究方法(董勤發,1997),即國家主義分析方法與世界主義分析方法的有機結合。
國際區域財政支出主要探討國際區域財政支出的形式及其效應。具體而言,國際投資和國際援助是其存在的基本表現,前者類似于國家財政中的政府投資,后者則更多地具有政府轉移支出的性質或類似于政府間轉移支付制度的意義。國際投資的基本理論和效應分析,是國際經濟學的重要研究內容之一。綜合國際經濟學領域的國際投資和國家財政中的政府投資,我們可以得到一個基本的分析區域財政支出中國際投資的框架。從現實來看,國際投資制度主要由各國家的投資制度、雙邊層次投資制度、區域層次的和多邊層次的投資制度構成,且它們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缺陷并成為國際投資的阻礙,因此,要從制定更權威的、高度自由化的投資制度和高標準的國際投資保護制度及公正高效的爭端解決制度等幾個方面來進行創新(柳劍平等,2005)。作為國際經濟合作的一種重要方式,國際援助在傳統的國家財政和國際經濟活動中的基本作用(鄖文聚,2000),主要是緩和國際政治經濟矛盾和促進國際經濟關系的協調,更多地是作為一種短期性、政治性和經濟戰略性的支出形式而存在。目前,除歐盟法中的國家援助為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國家援助制度提供了基本法律框架外,國際援助特有的規律和運行規則總體上與作為國際區域財政支出形式的內容和要求是不相適應的。因此,要實現區域經濟一體化中各經濟體之間收入的公平分配和促進區域經濟的均衡發展,必須著力構建一個能有效協調區域財政關系的經?;?、制度化的國際援助制度。
國際區域財政收入主要研究國際稅收、國際債務和區域國際組織的會費籌集等問題及其經濟影響。國際稅收是國際財政大廈相對獨立的體系和重要支撐,同樣也是國際區域財政收入中最主要的內容。國際稅收的研究,不僅表現在早期對國際稅收學科理論體系的建立和完善,而且反映在當前對國際稅收競爭、國際稅收協調、國際稅收合作與國際稅收組織、貿易與稅收摩擦、反吸收調查等領域的深入研究和擴展。由于受區域經濟一體化不同發展水平和存在形式的制約,國際區域財政中的國際稅收除國際稅收協調這個核心以外,還涉及到國際稅收同盟和一體化等表現形式,這在歐盟的統一關稅、統一增值稅和“自有財源”中可以得到初步的例證。也就是說,國際區域財政研究的國際稅收,必須密切關注和分析研究區域經濟一體化下國際稅收的各種具體形式和效應。關于國際債務的理論研究,我們可以在國際金融研究和國家財政的債務分析中找到較為完整的內容和體系。如何從現有的理論體系和框架出發,立足于促進區域經濟穩定與發展,探討區域國際債務的規模及效應和債務監控體系,構建一個與之相適應的高效的國際債務運行機制和風險防范體系,就成為了國際區域財政框架中的國際債務研究的主要內容。此外,為了避免如聯合國財政危機中的會費問題的尷尬,還應該積極研究關于區域國際組織的會費籌集方式,使區域國際組織能夠高效正常運轉,確保其對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組織作用的發揮。
國際區域財政政策主要研究區域內外財政政策協調機制及其實現。在區域經濟一體化過程中,經濟政策的國際協調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避免各國獨立分散決策的低效率,在不同程度上減低各國政策之間的相互沖突,共同應對突發事件的不良影響,穩定各國和區域經濟的穩定運行,獲得經濟開放帶來的多方面利益,只是這種協調要求在不同程度上限制各國政策的自主性。區域財政協調的理論分析指出,協調政策會減小針對繁榮或蕭條的財政擴張或收縮的溢出效應;在協調計劃中,任何國家的財政擴張或收縮都應該考慮伙伴國的財政政策所導致的溢出效應,它要求伙伴國的財政政策取向相同。國際區域財政政策的協調,又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指的是既包括區域內財政政策的協調,又包括區域內外財稅政策之間的協調;而狹義主要是指區域內財政政策的協調,即各國在制定國內政策的過程中,通過各國間的磋商等機制和方式來實現財政政策的協調。從政策協調的程度來看,又可以分為信息交換、危機管理、政策目標和行動的一致性協調、全面協調及聯合行動等層次;從協調方式的角度,可以分為相機性協調和規則性協調兩種。還需指出的是,國際區域財政政策協調還涉及到區域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匯率政策等的協調,它們共同構成區域宏觀政策協調的主要內容。
總之,國際區域財政作為一種重要的區域性制度安排,對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有著直接而深遠的影響。而國際區域財政研究基本框架的構建,不僅是這種區域性制度安排的重要內容和表現,而且還為區域經濟一體化中政府經濟行為及其效應分析提供了較為完整的思路和方法。
注釋:
①馬斯格雷夫教授從財政的國際協調和發展財政兩個方面概括和總結了國際財政的基本內容;而董勤發則是結合財政的經濟職能從國際財政合作形式的角度來構建國際財政的理論體系。
②區域有不同的層次劃分,區域財政也多以行政區劃確立的社會、政治、經濟區域為研究對象,但本文所論之區域指的是國際區域,國際區域財政指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國際財政。
參考文獻:
[1]BelaBalassa1TheTheoryofEconomicIntegration,Allen&UnwinLondon,1962121
[2]樊瑩.國際區域一體化的經濟效應[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51171
[3]MaurriceSchiff,L1AlanWinters.區域一體化與發展[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4141
[4]鄧力平,陳濤.國際稅收競爭研究[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41
[5]田青.國際經濟一體化理論與實證研究[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51421
[6]董勤發.國際財政研究[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199714、7、12-141
[7]林品章.國際財政若干問題的研究[J].財政研究,1995,(1)1
[8]理查德·A·馬斯格雷夫,佩吉·B·馬斯格雷夫.財政理論與實踐(第五版)[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31603-6511
[9]崔滿紅.區域財政理論研究[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2111
[10]柳劍平,譚本艷.現行國際投資制度的缺陷及創新趨勢分析[J].湖北行政學院學報,2005,(1)1
[11]鄖文聚.從國際援助的發展看中國對非農業援助[J].西亞非洲,2000,(2)1
[12]李風華,郭暢.論歐盟法中的國家援助[J].歐洲,2001,(2)1
[13]陳淑芬.聯合國財政危機中的會費問題[J].當代經理人,2005,(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