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2 17:38:0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大學創新教育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大多數學生都認為學習英語沒有多大的必要,就是為了多修幾個學分,所以,在進行英語學習的時候,沒有積極性和熱情。
同時,對于大學英語課時的安排來講,課時安排的時間很少,教學的內容也不多,由于英語教師在進行為學生授課的過程中,總是以自己為教學的中心對象,不重視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經常的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對于教材上的英語知識,按部就班的講授給學生,根本就不重視對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分析問題能力的培養,因此,出現學生上英語課的時候感到乏味,積極性不高的現象。從當今的英語教育教學來看,英語教育教學的創新教育勢在必行。
2、英語教學創新教育與傳統教育之間的差別在英語教學創新教育中主要是在沿襲傳統教育的基礎上培養創新型人才的創新教育模式。
它和傳統的英語教育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教育模式。在傳統的英語教育教學中,學生只為了考試而學習,教師只是為了考試而教,學生長期的處于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只是傾向于理論知識的學習、理解固定的學習內容,聽從教師的安排,將英語考試作為學習的目標,善于運用模仿的學習方式,會按照教師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這樣,不僅壓抑了學生的自主性與創造力,更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直接影響到英語課堂教學學生創造思維的培養。由于受到傳統的英語教育教學模式的影響,很多英語教師沒有創新意識,在英語課堂教學中以書本為教學中心,把自己看成是教學的主體,沒有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忽視了對學生的創造性的培養。而在當今的英語教育教學創新教育中,學生除了學習書本上的英語知識以外,還喜歡傾向于探討自己在學習中遇到的一些問題,不會受到教師授課內容的限制,針對于英語教師在講課中持有異議的話,會積極主動的進行更正,他們有批判的精神,通時還善于發現問題,具有極強的創造力。
二、實施大學英語創新教育相應對策
1、教師要有創新教育的觀念
英語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采用創新的英語口語教學。在傳統的英語教學中,英語教師注重講解英語知識,學生在下面聽,老師提問學生進行回答,這樣的教學模式導致出現了“高分低能”,啞巴式的英語,對于英語口語教學來講,學生回答老師提的問題只是一個片面的教學。從語言學習角度來看,學生對語眼看到的和耳聽到的,經過大腦之后,形成一個概念。所以說,英語教師要盡量的使用英語進行教學,少用母語,來增加學生的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同時還要激發學生經常使用英語進行口語語言活動的交際。
2、英語教師要為學生創造英語情景教學。
英語教師通過給學生創建良好的英語情境教學,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樂趣,該能讓他們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英語學習中來,從而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欲望。所以說,英語教師一定要將教材中的重點知識提前設計成英語對話的的情景進行英語教學,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掌握語法和句型,還能讓學生進行英語實踐的練習,更有利于學生掌握英語教材中的知識,達到提高他們口語交際的能力。
3、創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在英語教學中,良好的教學氛圍有賴于教師對學生的關心、愛護和尊重,平等對待學生。師生間的平等不僅體現在人格上的平等,也思想意識、情感體驗行為方式上的相互尊重。教師要有寬容的態度,沒有教師的寬容就沒有學生的自信。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常常遇到學生回答問題有錯,不會聽寫英語單詞,閱讀理解困難,甚至提一些答非所問的問題,對于這些,教師不應求全責備,挖苦諷刺學生。教師應對學生耐心細致地講解,循循善誘地解釋。努力創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教師的寬容、大度和鼓勵能使學生樹立自信、自強的學習信念。
三、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1、培養學生自信、靈活、好奇的個性,發展學生的興趣和愛好。
心理學家認為:創新能力需要良好的個性。在大學英語教學中,要增強學生學好外語的自信心,克服懷疑心理。要善于在某一語言形式上集中注意力,或及時轉移注意力,發現錯誤的詞語及時糾正。另外,在實際教學中要增加學生的靈活性和選擇性。事實證明,過多的規定性、責任性的學習往往阻礙學生創造性的發展。創造性強的人在校成績不一定很高。
2、培養學生敢于創新、不怕犯錯誤、敢于從失誤中取得知識的精神。
怕出錯是培養創新能力的最大障礙。創新需要探索和嘗試。在大學英語教學中要培養學生善于運用已學過的語言知識創造新句、表達自己思想的能力;鼓勵學生爭論與自己看法不同的語言表達形式,不怕出現從語言學、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等方面探討語言,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四、結束語
一、抓好全區參訓教師的教學及教學組織工作
(一)、非學歷教育
1.啟動《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公共必修課培訓
20xx年根據市區教委關于啟動公共必修課意見,我區組織了《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培訓。由我校教育理論組教師承擔面授、組織輔導工作。扎實、有效地做好《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培訓,通過講授、發放材料、錄制軟盤等形式,完成全區7218人的培訓任務。通過培訓進一步提高了教師對職業道德的認識和師德水平有了進一步的提高。
2.繼續教育面授專題培訓
為了提高中小學各學科教師的專業知識和教學能力,我們組織全區4209人參加學科面授專題培訓。培訓學科小學有語文、數學、科學教育、美術、體育;中學有數學、歷史、地理、美術、體育、政治等,通過請專家、教授、特級教師、名師講學,使教師對學科前沿知識、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有了深刻的認識,對教育教學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
3.信息技術應用培訓
全區中小學教師共有800人報名參加培訓,通過學習,參訓教師的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并較好地應用所學知識制作教學課件等。
4.新課程改革培訓
高中政治教師新課程培訓班。共40人參加培訓。培訓目標:幫助高中政治教師深入理解高中政治課新課程標準,把握新課標的理念、結構和內容,從而提高了高中教師實施新課標的教學能力和水平,為實施新課標、新教材做好師資準備工作。
中學政治骨干教師新課程理論與實踐研究研修班。聘請首都師范大學胡玉順教授到我區擔任本班指導教師。培訓目標是新課程下教師角色轉換的理論與實踐的探討。
中學地理骨干教師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方法研究研修班。聘請區級教研員和教改實驗區有經驗的教師承擔培訓任務,采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在進行理論學習的同時,帶領學員到基層中學開展聽課、評課等教研活動,收到了良好的培訓效果。
區級骨干教師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研修班。共120名骨干教師參加,學習時間為80學時。通過對網絡技術的學習,參訓教師搜集信息、分析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和制作課件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5.繼續教育專管員、信息員培訓
共160名學員參加了培訓。全區幼兒園、中小學、中等職業學校各單位信息員、專管員經過培訓,加強了繼續教育檔案管理的規范化和系統化。
6.區級骨干教師培訓
本學年主要對區校骨干教師進行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培訓:共502人參加培訓。對骨干教師進行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培訓,進一步提高了骨干教師師德水平。并組織骨干教師結合工作實踐又撰寫了師德案例,區繼教辦已經對骨干教師上交的師德案例進行篩選,并組織專人將優秀案例編輯成冊,擬出版《骨干教師師德論文集》。
7、新教師培訓。為了提高新教師的培訓質量,本學期修改了“十五”初期制定的新教師培訓計劃,更突出實效性、針對性。注重了對新教師的師德、教育教學技能、教學基本功的培訓,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全區共有261名新教師參加李培訓。
8、組織部分骨干教師參加“綠色耕耘行動計劃”的培訓:由北京教育學院組織實施的“綠色耕耘行動計劃”培訓項目,自20xx年7月開始到今年年底,開展了集中培訓、跟蹤指導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培訓活動。本次培訓形式靈活多樣,內容豐富多彩,培訓效果顯著,深受學校領導和學員的歡迎。
我區共有252名學員參加了“綠色耕耘行動計劃”項目的培訓,包括:組織骨干教師利用暑期時間到教育學院參加集中培訓;教育學院教授來我區送教上門,全區150名小學英教師接受教育學院的教授、專家傳授知識;教育學院理科部李晶教授等來到了漷縣中學,聽取了校長的有關匯報,針對學校
年青老師多、教師隊伍富有活力并有一定的教科研基礎這一有利條件,跟蹤指導活動結合學校發展,以教師反思為切入點,安排了3次講座。并確定漷縣中學為“綠色耕耘行動計劃”課題研究試驗基地。教育學院組織實施的“綠色耕耘行動計劃”通過課堂教學實錄、教育科研論文、調研報告、教學課件、個人成長案例、課堂教學設計、課堂教學技能等一系活動對推動我區新課程改革、提高中小學骨干教師教育教學和教科研能力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特別師在組織小學英語全員培訓項目上大大強化了英語教師的教學語言能力,參訓學員一致感到此次培訓收獲很大,這是發自內心的肺腑之言。在培訓結束后,教育學院組織了以區縣為單位開展得教學技能展示活動。我區代表隊經過積極準備、認真訓練,榮獲教育學院組織的“20xx年京郊小學英語技能展示”活動的“教學設計獎”,獲得獎杯和獎狀。
(二)學歷教育
為提高我區教師學歷層次,拓展學科專業知識,20xx年在我開辦學歷教育班16個,共有學員1276人。2006年新招學歷教育班四個,包括中文、教育學、英語本科班,小學藝術教育大專班,共計232人,錄取率在75%。研究生課程班:上半年已經結業5個班,共200人。20xx年6月份新招生193人,目前已進入培訓階段。
在學歷教育方面,從總的趨勢看,參加培訓的人員是在逐年減少,重點已轉入非學歷教育,但是學歷教育的各項工作沒有放松,特別是緊緊抓住考前輔導工作,提高新生錄取率。20xx年的專、本科考前輔導的應該說錄取率在70%左右。由我校教師承擔的語文、政治、英語輔導的科目,開始成績是較高的,對提高錄取率起到了較大的作用。
(三)校本培訓
1.開展《教育熱點問題研究》校本培訓教材的培訓
《教育熱點問題研究》一書是我區“十五”繼續教育自編教材,教材內容主要是突出先進教育理念的宣傳,為加強教師自身修養、更好地適應新課程改革提供幫助。此教材成為了全區教師對新課程理念的學習、理解和領悟的重要參考資料。各學校都組織教師進行了認真的自學,并完成了每人3000字以上的學習體會,全區7218人參加培訓。目前,教師通過學習撰寫的心得體會等材料已陸續上交區繼教辦,由繼教辦組織教師進行成績評定,并選出優秀文章給予榮譽獎勵。
2、抓好中小學校本培訓工作。今年6月份區教委人事科、區繼續教育辦公室對全區部分學校開展校本培訓調研。通過聽校長匯報,召開教師座談會,查閱檔案材料,交換意見等形式,較全面地掌握了各單位校本培訓情況。通過校本培訓調研,我們感到:校本培訓是“十五”繼續教育的重要培訓形式。校本培訓是受到各級領導重視,受到校長、教師歡迎的一種培訓形式,應當廣泛推行這種培訓形式。但是,校本培訓開展不均衡。表現在領導重視程度、教師的認識程度不均衡;學校硬件設施的利用率不均衡;師資隊伍不均衡等影響了部分學校較好地開展校本培訓。區教委人事科、繼教辦將調研情況上報教委后,教委認為有必要開展評選校本培訓示范?;顒?,帶動全區校本培訓活動的廣泛深入開展。在區教委的領導下,我們將調研與查看基層學校上報材料相結合,經過反復研究決定確定了13所中小學為校本培訓示范校,確定1所園本培訓示范園,通過幫教、幫訓、手拉手等形式,發揮優質校的教師、管理人員、設備的輻射作用,帶動一批薄弱校,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和水平,提高我區學校辦學整體水平,推動全區普教工作走上新臺階。
二、抓好學校校內的教學工作
(一)教師職業道德素質培訓
根據北京市教委《關于加強“十五”期間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校本培訓工作意見》和通州區教育委員會《關于中小學教師“十五”繼續教育校本培訓工作意見》,結合師資培訓工作特點和我校實際情況,制定了“十五”期間我校校本培訓工作意見及20xx年校本培訓內容的計劃和具體安排。
今年10月學校召開教代會通過了《通州區第一教師進修學校校本培訓工作意見》《通州區第一教師進修學校論文評審條件》《通州區第一教師進修學校優秀班主任評選條件》。與會代表充分認識了學校開展校本培訓有利于提高學校教師自身政治、思想、道德素質,有利于發揮教師學習的主體作用,促進自身個性發展,有利于學校學習性組織的建設。并深深的感到開展校本培訓是全面提高我校干部教師素質提高教師培訓質量的重要條件。并決定于11月開始培訓。本年度的培訓重點:
(1)組織學習《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必修課教材,采取自學和輔導相結合的方式深入理解教材內容,并結合本職工作加強職業道德修養的提高。通過學習,教師深刻認識到,培訓者必須不斷提高素質,才能真正樹立為基層服務的意識,才能為基層做好服務工作,才能保證培訓質量。
(2)、加強對教師現代信息技術應用的培訓,適應新課程改革和學習性社會的需要,提高教師終身學習的能力。組織40歲以下教師學習計算機基礎知識——Authorware5.0培訓50學時。并將考核與競賽結合起來,激發教師學習積極性。
(3)、強化教師教科研意識,提高教師教科研能力和水平。開展專題論壇活動,主題是:“繼續教育培訓內容,培訓模式,管理服務觀念、手段、方法的探究”。在全校教師、教學管理人員中廣泛開展“以師資培訓為中心”,更新教育觀念、管理服務觀念的研討活動,創造一個優質教學、優質管理、優質服務的進校形象。結合教師專業化和學校長遠發展的需要,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培訓科研型的教師隊伍,以促進學??沙掷m發展。
(4)校本培訓管理
學校校長是校本培訓的第一責任人,建立校本培訓領導小組,校長任組長,主管教學校長、主管教職工思想政治工作副校級干部任副組長,由師資培訓科研辦公室具體組織管理工作。學校為每位參訓教師建立檔案(一人一檔),記入繼續教育學分。并與評優、評先、晉職等掛鉤。
(二)、培訓者培訓。
為把我校建設學習性組織,提高教師整體素質,學校組織起草了《通州區第一教師進修學校校本培訓工作意見》,組織全體教師參加師德培訓、計算機應用培訓、繼續教育科研課題論壇活動。教師積極性較高,學習興趣較濃,效果明顯。同時組織教師參與市區組織的各項培訓。
1、北京教師培訓中心組織的各學科培訓者培訓:
2、計算機教師參加因特未來教育培訓和信息技術學科教學整合的培訓;
3、推薦教師參加英語全國骨干教師、普通話新大綱、初中政治和語文骨干教師培訓;
4、組織小學教師參加北京市小學數學、語文學科新課程課堂教學研討活動等。
5、推薦和組織政治、地理、英語、化學、物理教師參加北京教育學院組織的“綠色耕耘行動計劃”的培訓,我校教師普遍反映受益匪淺,對提高培訓者素質起了重要的作用。
通過培訓,拓展了培訓者的學科知識面,在教育教學能力和水平方面也有較大提高,為更好的開展我區教師培訓奠定良好的師資基矗
(三)教育科學研究
1、根據《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必修課”的教學反愧優秀案例評癬學分反饋等項培訓工作,組織編寫了區骨干教師《師德案例選編》。
2、組織教師進行“教育熱點問題研究”一書學習體會的評定學分工作,并將優秀論文編輯成冊。
3、強化研究意識,開展研修活動。學科教師圍繞“繼續教育培訓內容、培訓模式探究”的主題,結合教學實際開展專題研究。本學年末,根據研究情況教師、教學管理人員撰寫論文,學校組織論文評審,評選論文等級,學校給予獎勵,并召開學年度繼續教育教學、管理論壇會,組織編寫“十五”繼續教育論文集。
4、開展繼續教育論壇活動。本學期論壇的主題是:“繼續教育培訓內容,培訓模式,管理服務觀念、手段、方法的探究”。在全校教師、教學管理人員中廣泛開展“以師資培訓為中心”,更新教育觀念、管理服務觀念的研討活動,學期末共征集教育教學及教育教學管理論文25篇,評出一、二等獎,中獎率占50%。為創造一個優質教學、優質管理、優質服務的進校形象奠定了良好的基矗
5、堅持校內外調研制度。教師深入教學第一線,開展聽課、評課、教學研究、專題研討等活動,其中本學期教師聽課共計380節,人均達到了20節。把繼續教育的教研、教學活動著眼點放在適應教師新課程需要、為基層教學服務上,深受基層中小學的歡迎。
6、發揮教學指導組作用。本學期教學指導組的任務:
組織新教師學科專業培訓的開課匯報。共有13位教師講述了本人授課的教學設計思路,會上大家暢所欲言,并就熱點問題,難點問題進行了充分的討論。與會的教師深深感到:這種開課匯報形式好,教師間相互取長補短,有利于本校教師整體素質的提高。
各教研組長組織本組教師開展教學觀摩課、研究課、公開課活動;
組織繼續教育論壇,制定教學論文評審條件,開展論文評審活動,為我校建成學習型、研究型組織出謀劃策。
三、本學期教學效果
1、培訓。
(1)本學期圓滿的完成了學歷教育、研究生課程班和繼續教育的各項培訓工作,得到基層學校、教師和聯合辦學單位的一致好評,培訓效果好。
(2)組織了全區中、孝幼、職、成教師繼續教育總結表彰會,認定通州區中、孝幼、職、成學校校本培訓示范校12所,表彰先進個人32名。此項活動對下一階段我區繼續教育工作深入開展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2、獲獎。
(1)繼續教育辦公室和我校英語教師(張淑清)組織指導了我區部分小學英語教師參加“北京市遠郊區縣小學英語教師技能展示”大賽,并獲得“最佳教學設計獎”,捧得獎杯和獎狀。
(2)學歷教育獲得“北京市師范大學20xx年函授教育先進單位”獎勵。
(3)普通話水平測試獲得“北京市普通話水平測試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3、教育教學研究成果。
(1)繼續教育辦公室組織部分我校教師參加編寫的《骨干教師師德案例集》一書初稿審閱、編輯工作已經完成,待出版發行。
(2)學校校本培訓領導小組組織了“現代信息技術培訓”課件和繼續教育論文評獎活動,獲得一、二等獎教師的比例占參評教師總數的50%。
(3)參與北京市繼續教育校本培訓課題研究,我校承擔的子課題《校本培訓制度與管理研究》已取得中期成果——編輯出版了《校本培訓管理制度匯編》初稿,發至全市教師進修院、校。
4、教師個人獲獎、登載論文、參與教科研課題研究等
(1)劉志田撰寫的《信息技術課的實踐創新與課堂實踐》獲得通州區教育學會“創新教育與教育創新”征文一等獎。
(2)王金華撰寫的《激發思想政治課學習興趣的方法研究》獲得通州區教育學會“創新教育與教育創新”征文二等獎。
(3)明紀英撰寫的《應用討論法引導新教師進行討論式教學》一文在全國中小學計算機教育研究中心指定刊物“信息技術教育”第六期登載;并指導我區兩位新教師孫雪濤、趙云撰寫了《心路》《我的教學生活》論文,在“信息技術教育”第九期登載。
(4)張振松撰寫的《加強組織管理,切實抓好小學英語教師培訓工作》發表在《北京市中小學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繼續教育信息》刊物上。
(5)政治學科郭淑琴、王金華參與了北京市高中教師《生活價值觀》課題研究,成為該課題組成員。
(6)王學一被北京教育學院聘請為北京市“義務教育新課程教學資源庫”項目專家。
(7)崔靜平獲得通州區教育系統名師稱號。
四、20xx年師訓工作特點
1、層次多,任務重。20xx年是“十五”繼續教育的關鍵的一年,凡是“十五”期間開展的各項培訓今年全部啟動,包括提高學歷層次的培訓、三門必修課培訓、各學科骨干教師的培訓、小學、初中、高中的新課程培訓、信息技術培訓、校本培訓等。同時參加培訓的人員多,全區7000多人都要參加不同層次的培訓,培訓任務相當繁重。
2、培訓的時間長。20xx年暑假培訓自7月10日至8月22日,每天都有教師在進行培訓,時間達到了43天。平時的雙休日也安排了培訓,時間超過了“八五”、“九五”以來的任何時間的培訓。
3、培訓的機構多。北京教育大會召開以后,教師參加繼續教育受到了高度重視,與師資培訓有關的大學、學院、教研部門等紛紛參與教師的培訓,我區現在與北京師范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北京教育學院、教師培訓學院和繼續教育學院等高校聯合辦學,充分發揮高校的資源優勢,提高我區教師的水平。
4、培訓的要求高。為了適應新課改的要求和教師本人的需求,對“十五”繼續教育的培訓內容和形式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從過去教師一人在課堂上講授逐步擴展到學員上講臺,師生互動,開展教學實踐,帶著問題進行培訓等,突出繼續教育的實效性、針對性。今年我區針對教師的需求開展了不同層次的培訓班。有高研班、研修班、新課程培訓班、骨干班、專業課專題培訓班、學歷班、研究生課程班等。聘請了大學教授、教育專家、特級教師、學科帶頭人、中小學骨干教師等,登上繼續教育講臺指導我區教師的培訓,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何為“TRIZ”
TRIZ是什么?它是俄文縮寫轉換為拉丁文字,其意義為“發明問題解決理論”,也有中國專家給它取了一個中國化的名字叫“萃智”理論。
“舉個例子,要讓干果、種子的外殼和果實分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專家對許多物理現象和發明專利進行研究后發現,通過緩慢加壓(大氣壓)然后瞬間減壓,就可以使緊貼在一起的物理性狀不同的物質分離開。掌握了這個規律,許多問題就觸類旁通了。TRIZ就是這樣一門研究發明創造背后的規律、培養創新思維的理論?!眲撛鞂W專家張武城教授說。
據介紹,TRIZ理論是前蘇聯學者阿奇舒勒歷經50多年,對數以百萬計的專利文獻加以整理、歸納、提煉和重組,建立起的一整套實用的理論方法體系。
在前蘇聯,以TRIZ為核心的創新方法學的教育非常普及,TRIZ是理工科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必修課。
目前美國、韓國、日本和北歐及西歐一些國家,不僅在高校開設TRIZ相關課程,還面向不同年齡青少年開展相關創新教育。
在我國,以TRIZ理論為基礎的創新教育剛剛起步。高校開展的TRIZ理論教育培訓,都選擇了與目前市場上唯一的專業咨詢服務機構---億維訊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該公司創新產品業務部總經理林岳,就是中國第一位專門研究TRIZ理論的博士。
創新理論應用成效明顯
“TRIZ是解決發明創新問題最有力的理論工具,而CAI(計算機輔助創新)是解決發明創新問題最有力的信息化工具,二者的結合解決了無數的工程難題,也為高校創新教育提供了現實路徑?!绷衷勒f。
目前國內已經有北京理工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天津大學、東北林業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等30多所高校與安世亞太公司合作,引人TRIZ和CAI開展創新教育。目前,我國高校中開展的TRIZ理論相關教育,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開設選修課或與高校開設的設計類課程相結合,選修課一般32個學時,學生修完可獲得2-3個學分;另一種形式是以TRIZ理論為指導,結合CAI,輔助學生進行畢業設計,或輔助有課題的在校師生進行創新設計。
TRIZ作為一種舶來品,能否與中國教育順利嫁接?林岳介紹說,前蘇聯國家的TRIZ教育重在數理分析,而中國高校在開展TRIZ培訓時,弱化推理而強調興趣引導,注重生活案例和工業案例分析。
在開設TRIZ課程或進行畢業設計時,教師要求學生提交具體問題,在學習期間運用TRIZ理論獲得解決方案。在此過程中,學生的創新思維被激發,一大批成果脫穎而出。2007年4月,北京聯合大學在畢業設計中引入CAI高校解決方案,學生全部順利完成畢業論文撰寫和答辯,其中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學生劉峰完成的“手機電池彈片塑料熱熔焊接機設計”目前正在申請專利;天津工業大學2004年下半年開始在創造學課程中開展創新能力拓展培訓,20余名大學生在校期間就申請了專利;東北林業大學31名博士、教授在TRIZ師資培訓的過程中,申請了兩項專利。
與此同時,一大批接受TRIZ培訓的學生在全國創新設計大賽中獲獎。
創新教育需進一步拓展范圍
創新理論教育要想在高校中產生更大影響,尚需進一步拓展范圍。在日前舉辦的一場創新教育論壇上,與會專家認為,TRIZ理論培訓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它是一種思想武器和“方法論”,不僅僅適合理工科學生,而是具有一定的普適性。據了解,復旦大學正計劃將TRIZ理論引入藝術人才的培養領域。
以培養應用型技能人才為宗旨的高職院校,已經意識到加強創新教育的重要性。在一次高職高專院校的會議上,70多所高職院校的領導表示希望引人TRIZ理論培訓。將創新理論教育與高職的實踐教學緊密結合起來,培養的人才不僅具有較強的動手能力,而且頭腦思維靈活,富有創意。
關鍵詞:語文活動課程;內涵;作用
隨著新課改的全面推進,怎樣結合語文學科的特點,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及實踐能力,促進素質教育的發展,就成了探索的必要。
一、“活動課程”的理論背景
(一)“活動課程”的理論來源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形成的“活動課程”理論,有的來源于“自然教育”和“實用主義”思想,有的則來源于“活動主義”思潮。而無論哪種“活動課程”都體現出同一種教學思想,即“活動教學”的思想,活動教學的思想最早萌芽于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以維多利諾、拉伯雷和蒙田為代表的一批人文主義教育家,在對中世紀封建教育的批判中最先表述了活動教學的某些觀點;他們反對摧殘兒童身心發展的強制性教學,反對純書本學習,提出應尊重兒童的個性,主張讓兒童通過觀察、考察、游戲和勞動等活動來理解事物,獲取經驗。
到了近代,活動教學的思想在以盧梭為代表的浪漫自然主義教育思潮影響下得到迅速發展。盧梭主張教育要適應兒童的自然發展,要保持兒童的自然本性,他認為“我們真正的老師是經驗和感覺”;他不僅要求從現實中去找真理,而且在教學方法上,反對教條主義而著重行以求知,他說:“在任何可能的情況下,你都要從做中來教學,而且只有在做的方面沒有問題時,才進行文字教
學?!盶+①他的后繼者裴斯泰洛齊提出“教育適應自然的原則”,福祿倍爾則主張“自我活動”。這些思想的發展極大地沖擊了傳統教育理論和方法,促進了歐美各國新教育運動的開展。
美國教育家杜威提出了“學校即社會”這種哲學認識和“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經驗的繼續和不斷改組”、“從做中學”、“兒童中心”等觀點,杜威認為教育“它首先是一種聯合的方式,是一種共同交流經驗的方式,是個人各種能力的自由發展”,\+②并在此基礎上建立了一套系統的課程理論即后人通常所說的“活動課程”理論,且具有深刻的人文精神。關于活動教學所具有的人文性,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對人的活動的本質所做的明確規定也可以作為佐證,他把人的實踐活動規定為本質活動,他既不同意費爾巴哈的純客體理解,也不同意黑格爾的純主體的認識,而是“把他們當做人的感性活動,當做實踐去理解。”\+③我們可以看出,無論“活動課程”來源于什么,其要義都只有一個,即教育應當以兒童的活動為基礎,圍繞兒童的活動來設計課程,重視兒童的本性與自由,體現出濃郁的人文精神。
隨著1896年~1903年杜威芝加哥實驗學校活動課程的開展,這種以實用主義教育哲學為基礎的活動課程,在美國歷時五十多年,影響深遠。我國于1922年制定的《壬戌學制》中就有關于活動課程的規定,日本1947年制定的《學習指導要領》中規定日本初中開展“特別活動”,這些舉措顯然都受到了杜威實用主義活動課程理論的影響。
(二)新型活動課程界定
我國新型活動課程是對杜威“活動課程”理論的揚棄與創新,杜威主張為了學習,必須動手做些事。他認為“教育最根本的基礎在于兒童活動的能力”\+④葉圣陶也說過“凡為教,目的在達到不需要教?!盶+⑤新型活動課程吸收借鑒前人的理論精華,以充分而有特色地發展學生基本素質為目標,以最新信息和學生在活動中獲取的直接經驗為主要內容,按照各種實踐活動項目和特定活動方式組成的一種輔的課程形態。
我們把“活動”定義為一切內隱和外顯的精神和肌體動作,是“外在的物質活動與內在的觀念活動”的統一。\+⑥新型活動課程同學科課程相比,從內容上看,活動課程主要是學生以直接經驗的形式來掌握的、融合于各項實踐活動中的最新知識、技能和技巧;從師生關系來看,活動課程主要表現為學生的獨立自主活動,教師則起輔導作用;從活動的空間來看,活動課程不受課堂限制,可以靈活選擇,既可選擇在課堂內或課堂外進行,也可以在校外社會實踐活動中進行;從學生所處的狀態和地位來看,活動課程表現為學生的親自實,動手操作,手腦并用,學生始終處于動態的活動之中,居于主體地位;從活動組織形式來看,活動課程可以開展群眾性活動、個別活動和小組活動。盡管在課程計劃中,學科課程是主要部分,活動課程是輔助部分,但活動課程可以彌補學科課程的諸多不足,具有學科課程不可替代的功能。在學科課程的學習中,學生以學習間接經驗為主,學習直接經驗為輔,學科課程可以滿足學生掌握間接經驗的需要,卻不能滿足學生掌握直接經驗的需要,而間接經驗的學習也必須通過活動來幫助理解,從而形成能力,培養情感。同時,活動課程與學科課程又相互聯系?;顒诱n程通過學生自主活動,掌握學科課程難以包容的最新信息,同時使學科課程知識融于主動積極的活動之中,在加深理解的基礎上真正變成學生的有機知識構成;育人功能上與學科課程相互補充,使學生個性全面發展的同時又能實現特色發展。
二、語文活動課程的內涵
要充分說明語文活動課程的內涵,應當從什么是“課程”和“活動課程”開始。課程論專家鐘啟泉老先生在《課程設計原則》一書中論述了課程設計應該以學科、學生和社會為理論基礎,由此就構成現代課程的三個板塊,即:理科課程、實用性課程和人文社會課程。而語文活動課程便是以學生因素和社會因素設計為主的,是一門實用性課程?;顒诱n程又常被人們稱為兒童中心課程、經驗課程。目前學術界對于活課程的內涵的理解尚未達成共識,可以說是見仁見智、眾說紛紜?!毒拍炅x務教育活動課程指導綱要(討論稿)》中對活動課程內涵的論述為:活動課程是指在學科課程以外,學校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通過多種活動項目和活動方式,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開展以學生為主體,以實踐性、自主性、創造性、趣味性以及非學科性為主要特征的多種活動內容的課程。
三、語文活動課程的作用
語文活動課程在語文教學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走向素質教育的橋梁。
(一)語文作為一門基礎學科,決不是簡單的起傳授知識的作用,更應當承擔起素質教育的任務?!艾F代課程論力求把理論框架放在一個三角形上,三角形的中心為人的素質。在這個理論框架下,語文才可以改變單一的課程結構,設立必修課、選修課、活動課三個板塊。這樣才真正有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個性的發展,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需要?!盶+⑦而語文課外活動是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一條有效的途徑。一堂好的語文活動課,最終實現的教學目標不是單一的,而往往是多種語文能力的綜合實現,甚至是多學科的綜合運用。而且在實施的過程中,教學目標是具有開放性,決不是僅限于語文科內。
(二)語文活動課有助于語文知識技能的形成和系統化。學生語文知識技能的形成,不僅需要有較高的認識能力、閱讀能力,還要有廣闊的知識面,具有較好的智力品質和非智力品質,而這些素質的培養,可以通過語文課外活動來進一步完成。語文活動課決不是教師的講解課,而是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實際操作。在活動中學生必須運用課內所掌握的語文知識,獲得對語文知識的直接經驗,從而進一步深化對語文知識的理解,在熟練的基礎上高度遷移,形成語文能力。語文活動課課題的確定、內容的選擇、形式的安排、方法的采用,都要經過形象生動的感知性活動上升到理性活動,所以在活動中有助于使學生的知識技能系統化、完整化。
(三)語文活動課能做到把思想性寓于知識性之中,用趣味性帶動知識性,使知識活靈活現,更好地把語文教學的審美和人文因素挖掘出來。比如在詩歌和散文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充分感受詩歌的意境之美,可以開展配樂的朗誦比賽。
(四)語文活動課有利于因材施教原則的實施。課堂教學的一個明顯的弊病就是不針對每一個學生的個別情況進行教學。學生在個體上存在著差異,每個學生的興趣所指向的對象是各不相同的,而多樣的語文活動課正可以提供給他們一個選擇的機會,發揮自己的個性特長。教師也可以針對不同學生的個性以及知識能力缺陷有目的地加以鍛煉。學生可能在 “聽”“說”方面的能力較差,那在語文活動課中通過教師的誘導鼓勵他參加演講比賽,使學生在語文的缺陷方面得到鍛煉和補充。
(五)語文活動課有助于促進學生思維的多樣化,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語文活動課程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極佳途徑。語文活動課以課堂為陣地,但也可以走出課堂,如參觀人文景觀、檢查城鎮標牌規范用字情況、了解民風習俗等等。而活動課程的這種與生活貼近性的特征,有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
(六)語文活動課有助于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在教與學的關系中,長期以來比較強調教師對學生的指導作用,忽視了學生在學習和自我教育中的主體作用。近年來學生的主體作用已經得到了較大的重視。在現代的建構主義理論中就非常強調利用情境、協作、會話等學習環境要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在語文活動課中不但要求學生在協作和會話中完成任務,而且特別強調滿足學生個性心理需要,充分發揮他們的特長,從而使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也得到培養。
伴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語文教學改革的層層深入,通過語文活動課這座橋梁,將使語文教學走向生活這片廣闊的天地,使語文教學走向素質教育的廣闊天地。
[注釋]
①滕大春.盧梭教育思想述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117頁
②趙祥麟、王承緒編譯.杜威教育論著選.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1年版,第163頁
③選集編委會.馬克思恩格斯選集.馬克思恩格斯選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第1卷第18頁.第2卷第118一119頁
④趙祥麟、王承緒編譯.杜威教育論著選.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1年版,第189頁
⑤葉圣陶.葉圣陶語文教育論文集(上、下冊)[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年版第717頁
⑥王升.主體參與型教學探索[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第15頁
⑦陳鐘墚?中學語文教育參考?西安:陜西師范大學雜志社1994年第8-9期16頁8
[參考文獻]
[1]滕大春.盧梭教育思想述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2]趙祥麟、王承緒編譯.杜威教育論著選.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1年版
[3]葉圣陶.葉圣陶語文教育論文集(上、下冊)[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年版
[4]王升.主體參與型教學探索[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26-0218-02
2015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提出了完善人才培養質量標準、創新人才培養機制、健全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改革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強化創新創業實踐、改革教學和學籍管理制度、加強教師創新創業教育教學能力建設、改進學生創業指導服務、完善創新創業資金支持和政策保障體系等主要任務及措施。而隨著我國研究生招生數量和培養規模逐步擴大,研究生就業形勢日益嚴峻,甚至出現了高學歷與就業率“倒掛”的現象。此次調研旨在了解高等農業院校研究生創新創業的情況,為高校在開展研究生創新創業引導、服務及解決研究生就業難和就業質量不高等問題提供參考與建議。
一、調查背景與總體情況
本次調查問卷通過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各學院負責就業工作的輔導員于網絡平臺,最終回收386份有效調查問卷,涉及文、理、農、工各類專業,其中,男生153人(占39.64%),女生233人(占60.36%);碩士研究生共328人(占84.97%),博士研究生58人(占15.03%)。
二、當前我國研究生就業情勢嚴峻的事實及其原因分析
隨著我國研究生招生數量和培養規模的逐步擴大,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發展戰略已初步形成,與此同時研究生的就業問題也隨之加劇,2016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為765萬人,就業形式依然嚴峻。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5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顯示,2015屆畢業研究生達2180人。研究生總就業率為95.55%略低于本科生。畢業研究生就業流向以企業就業、事業單位就業、升學和出國(境)為主。
2016年我國在校研究生人數超過200萬人,研究生教育規模位很大。據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5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顯示:除去升學、出國畢業生,有86.56%的畢業生正常就業,其中有36.48%的畢業生進入黨政、事業單位工作,47.14%的畢業生進入企業工作且以教育,農、林、牧、漁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行業為主,而所有畢業生中選擇自主創業的不到1%。在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下,可以看出畢業研究生的就業選擇還是傾向于相對穩定、創新性低的黨政、事業單位工作,這也解釋了當前公務員考試持續火爆的社會現象,由此不難看出,研究生就業難,并不是研究生數量飽和,而是研究生的擇業觀念有待轉變,更加缺乏創新創業的意識。
三、研究生對創新創業的認知與態度
本次調查中,19.17%的調查對象認為創辦一個企業或公司即為創業10.88%的調查對象認為創業是指開發一項前沿的科技項目,而多達61.92%的調查對象認為只要開創一份事業都可以稱為創業??梢钥闯觯^大多數調查對象對于創新創業的理解仍然較為片面、較為狹隘。
而在創新創業涉足領域方面,有超過一半以上的調查對象表示會優先考慮在自己研究相關領域或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內進行創業,也有部分調查對象選擇在當今熱門領域或啟動資金少的領域中開始創業。對于不同的群體對創新創業的理解也不盡相同。根據調查顯示,男性認為創業過程中個人的魄力和創業頭腦比較重要,而更多的女性認為創業過程中一個優秀的團隊相對重要。而我校作為一所高等農業院校,農科類學生在選擇創業項目時更愿意選擇與自己研究相關的領域。由此可見,在進行創新創業教育和服務時,應注意個體化差異,分類指導幫扶,提升服務質量。
四、研究生創新創業的現狀與思考
1.研究生創新創業現狀。在本次調查中,調查對象普遍贊成創新創業的嘗試,認為創新創業將會是一次很好的鍛煉機會。此外,62.05%的調查對象雖未參與創業,但仍對創業抱有濃厚興趣,30.77%的調查對象也同樣對創業抱有一定興趣。然而,真正已經參與到創業團隊中的調查對象比例僅占3.85%,且有少數調查對象對創業沒有興趣。
2.研究生對自主創業缺乏興趣的原因。當前,研究生對創新創業主動性不高,缺少創業熱情,原因何在呢?第一,研究生過度追求穩定的心態。當前,多數研究生對自身定位較高,對工作單位的性質、穩定度、薪酬福利要求較高,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5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表明,選擇進入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的畢業研究生比例則高達36.48%,也說明了這一點。第二,研究生創新創業的能力還有待提高。本次調查中,超過三成的調查對象認為個人魄力和創業頭腦是創新創業的必要條件,而也有部分調查對象認為適合的社會環境和政策支持、創業導師及學校提供的各類創業培育和服務以及一個優秀的團隊也是創業中的重要條件。第三,對創新創業時機的選擇。本次調查中,大多數調查對象將最適合創業的時間段放在了工作一段時間后,而選擇在畢業之后立即投身創新創業的調查對象僅占21.77%。而這也與調查對象認為創業過程中存在的潛在障礙有關。第四,創業過程中存在的潛在障礙。大部分的學生都對創業的興趣極高,但各種各樣問題的產生阻礙其創業的進展,甚至創業還沒有開始就遭到了放棄。本次調查中,調查對象普遍認為在創業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障礙多數集中在資金不足和經驗不足的問題上,也有一定比例的調查對象認為沒有良好的創業項目、缺乏科學性指導、缺乏創業平臺以及由于要完成試驗、論文而導致精力不足是阻礙其參與創業的主要問題。
五、對高等院校在推動研究生創新創業工作中的建議
1.要健全完善研究生創新創業教育制度。完善的教育制度保障是實施研究生創新教育的關鍵。通過在研究生培養過程中不斷規范、完善和豐富相關教育制度,確保研究生教育活動的有力執行。只有規范化和制度化的研究生創新教育,才能確保研究生教育質量的穩步提升。
2.利用新媒體平臺,推動網絡化轉型,提升創新創業服務質量。當前,多數高校的研究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方式方法老套,往往局限在開展相關講座、培訓班等形式,調查現實學生往往對這些傳統手段興趣不高。
3.整合資源,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營造良好的創業氛圍。經調查顯示,多數研究生認為學校的創業文化氛圍淡薄。而高等院校應積極發揮自身優勢,整合各方面的資源,做好創業訓練營、創新創業專題培訓等活動,組織開展研究生創業成功案例經驗分享、創業沙龍等活動。
4.搭建校、企合作平臺,增強創業實踐體驗。經調查顯示,研究生在創業中最大的障礙是經驗不足,缺乏社會資源。高等院校要廣泛利用社會資源、校友資源,建立創新創業實踐基地。通過與相關企業的合作,增強研究生創實踐體驗,達到培養創業能力的目的。
主要工作成績和存在問題
一、學術研究與成果
1、調入學院后,2010年9月嘗試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2010年度課題申報。以《高等職業教育雙證制及其校本實施策略研究》為研究課題,盡管沒有結果,但是為今后相關課題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2010年12月在由教育部主管、中國教育學術委員會主辦的綜合性、教育學類核心期刊(國際標準刊號issn1687-1784、國內統一刊號cn54-1190/g,)《中國教育月刊》上發表題為《xx》論文,并或論文一等獎。
3、圓滿完成了碩士研究生論文答辯,并得到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外審專家的好評,希望能將課題在工作實踐中不斷深入研究并加以應用。
二、新環境、新起點、新目標、新角色
新的起點,必須要保持長期一貫的敬業奉獻精神,堅持和發揚勇于吃苦、做事干練、悉心全面、有張有持,在總結提煉中有所創新的養成性工作習慣;堅持團結合作、踏實做事、正直做人、相互補臺的做事做人原則;立足本職、兼顧全局、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的工作之道?;谶@樣一種心態,基本圓滿地完成了工作目標和交辦的其它臨時性工作,無以權謀私和徇私舞弊的行為。
三、主要工作完成情況:
1、先進的教育理念是開展人才培養工作的航標,為了學習和借鑒國內外先進的高等職業教育思想和經驗,一方面,與高教所聯合籌備、策劃“高職教育論壇”,已舉辦三期,第四期正在組織中;另一方面,組織實施全院指導性教育理論、教學信息、教改經驗等各類專題學習8次;
2、三次參與組織了院級和省級優秀多媒體課件、網絡課堂和網站的評審推薦工作;6次參與2010年研究生人才引進的聽評課工作;
3、正在準備2010年8個教學專項課題的結題驗收工作和2010年教學專項課題指南的初步擬訂工作;
4、還分別到上海和南京參加高等職業教育精品課程和專業建設學習班及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現場推進會,會后分別以內參資料和會議紀要的方式向有關領導和教師進行了專題匯報。
5、負責對新進教師進行有關教學管理制度文件的學習指導,并對新教師學習情況進行驗收。
6、組織了系部教學檔案的檢查工作,對檢查情況進行了匯報反饋,并提出整改建議;
7、針對信息類職業院校專業建設中的具體情況,進行《關于信息類職業院校專業設置的相關分析》,力圖從全局的角度、行業的視角,在對比分析中立足學院實際,把握我院專業建設的關鍵要素;
8、先后組織了16院級教學專項研究立項及成果的補報和廳級10門精品課程、6個教改試點專業的申報工作;
10、組織了公共課教改情況研討交流會,之前對承擔公共課的系部、其他各系以不同的方式對公共課施教進行了調研工作指導,為保證此項工作富有成效的進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之后對公共課研討交流情況以會議紀要和簡報的方式進行匯報和交流;
不足:由于剛到新環境工作,針對一些具體工作,雖然有一定的想法和工作熱情,但是在執行中存在顧慮較多、謹慎有余、果敢不足的情況。由于對學院以往情況和上半年工作了解不夠,在工作點面相互結合上,在整體系統化推進上略顯不足,被動。
努力方向:圍繞學院的教育教學工作的總體目標,結合部門工作實際,扎實有效、有所創新的做好2010年的各項工作成為工作的努力方向。
2010年,我相信我還會有更多的任務需要我去解決,不過現在的情況下,我還是需要繼續不斷的努力,因為我還是沒有達到我自己對自己的要求,我會一直認真的努力下去,相信自己能夠做好,現實情況下,這些都是要做好的。教師工作本來就是這樣,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在自己的機會之中,我相信我在2010年的工作中會做的更好!
查閱更多 【教務處副處長2010年工作個人總結】
關鍵詞:重要性;管理目標;管理方法
一、食堂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小學食堂的安全管理關乎師生人身安全和學校的管理秩序,需要引起學校的充分重視。由于小學階段的作息時間大體為“早八晚五”的時間段,所以住處距離學校稍遠的學生在學校吃中午飯的情況是最多的,早飯和晚飯則較少一些。對于一些提供住宿的學校中的住宿生來說,則幾乎一天三頓飯都是在學校食堂解決。對于廣大教師而言,中午飯也多在學校食堂解決,偶爾會在學校吃晚飯。通過以上基本情況的分析,可見部分學生和教師的三餐中至少有一餐是在學校食堂吃。而由于學校食堂也會開設一些特色檔口,會吸引部分學生留在學校吃午飯。總體而言,在中午這個時間段食堂的人流量非常大,其他時間也會出現人流高峰。人多就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安全隱患。所以小學食堂的安全管理就顯得非常重要,要保證學生和教師能夠安全地在學校度過午餐時間。此外,諸如食品安全問題,更需要引起學校的充分關注。這直接關系著師生的身體健康,不容存在僥幸心理。科學對學校食堂進行安全管理可以更好地服務于學生,取信于學生,同樣也可以保證師生的飲食安全,以維持學校管理秩序,維護學校名聲等。
二、小學食堂安全管理的目標
小學食堂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對于小學階段的食堂安全管理,應該達到什么樣的目標呢?可以從如下方面進行考慮。第一,秩序井然,文明禮貌。小學食堂作為人流量大的地方或多或少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隱患。單靠管理無論如何都不能避免問題的產生,只有靠學生和老師共同努力,首先從自身做起,在高峰時間點一定要遵守秩序,禮讓他人。所以食堂安全管理首先需要進行安全教育,教育老師和學生守規則,懂禮讓,逐漸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這也是食堂安全管理的應有之義。所以,良好秩序是小學安全管理的首要目標,也是保證安全的前提條件。第二,保證食品安全。這同樣是小學食堂安全管理需要達成的重要目標。只有保證食品安全才能夠從某種程度上保證師生的人身安全,而學生和老師的自身利益是學校的最高利益。此外,安全、干凈、衛生的食品也是提升食堂形象的重要內容??傊?,小學食堂安全管理應該達成的目標還有很多,也包括很多細則性內容,本文在此只列出最重要的兩項,以引起充分注意。
三、小學食堂安全管理的具體方法
小學食堂安全管理的具體辦法應該從主管單位和學校這兩個層面進行考慮。第一,定期檢查,做到未雨綢繆。對于學校食堂主管部門,應該定期對學校食堂的用餐秩序進行維護和管理,發現問題要及時開會討論,并出臺可行的辦法。還要對食堂的各種設備定期進行檢查,以防產生重大安全隱患。對于年久失修的陳舊設備一定要及時申請更新。第二,落實責任追究制度。對于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應該及時總結,及時發現是在哪個環節出現的問題,并且要追究相關管理人員的責任,這樣才可以使管理人員時刻保持警惕而不松懈,才能夠最大限度地做好食堂安全管理。第三,學校應對學生進行充分地安全教育,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小學階段的學生對于公共場合還沒有足夠的安全意識,所以在學校層面上,應該時常對學生開展食堂安全教育,讓學生形成強烈的安全意識。學生自己注意到之后,才能更有力地保護好自己。具體的形式可以開展相應的安全教育活動,還可以開展主題班會,繪制班級板報等。班主任教師在教育W生的過程中應該發揮積極作用。
總之,小學食堂安全管理的方法應該從以上三個方面進行考慮。首先要弄明白學校食堂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學校領導、主管部門都應該充分認識到安全管理對學校師生和學校發展的重要意義。第二,應該制定食堂安全管理的目標,一方面要構建井然的秩序,另一方面要保證食堂衛生和食品安全。第三,管理的具體方法應該從學校和主管部門兩方面入手來考慮,要落實責任追究制度,還要進行安全教育等。
參考文獻:
[1]孫德君.淺談小學食堂衛生管理[J].第四屆世紀之星創新教育論壇論文集,2016(3).
[2]郭玉生.基于食品安全的鄉(鎮)中心小學食堂管理要點:以吉林省永吉縣雙河鎮中心小學為例[J].第二屆世紀之星創新教育論壇文集,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