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2 17:37:3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數學教學設計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數學任務框架理論側重于如何學,變易理論側重于學什么,兩種理論的有效結合,能夠最大程度地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水平,因為這兩種理論都聚焦于學生的學習效果及其原因分析,并關注一般思維方法和有意義的學習.三種學習內容(即預設的、實施的和實際的)之間的差別為我們提供了將教學(由教師預設和實施)與學習(學生實際學到的)聯系起來的一個平臺.一方面,變易理論為教學設計分析提供工具和素材(各活動階段的數學任務及其實施情況),任務框架理論為教學設計分析提供操作指南和方法;另一方面,數學任務框架理論為變易教學設計提供理論分析,變易教學設計將數學任務框架的思想落到實處.兩種理論能夠有效整合怎樣學(一般能力)和學什么(專項能力),幫助學生掌握解決數學問題的一般思維方法,使發現活動真正落到實處.基于對教學設計、數學任務框架理論和變易理論的分析,可以幫助師范生理解好的數學教學設計的特征,以及好的數學教學設計的理論依據;下面重點解決如何構建數學教學設計的基本流程框架及相應策略等.
2高師學生數學教學設計基本框架的構建流程和策略
2.1了解學生的數學認知能力和思維方法
高師學生數學認知基礎和思維方法是教學設計的前提,會影響任務活動或變易圖式的多少和復雜程度.熟悉學生和自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差異,然后考慮設計教學,學生才有可能掌握預期的教學內容.對于師范生來說,不太熟悉中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思維方法.認知水平高低主要體現在能否解決復雜的、非算法化的問題,思維方法主要體現在解決復雜的、非算法化問題的策略多樣性和優化程度.認知能力和思維方法決定學生平時學習方式是下位學習還是上位學習,數學思想、數學方法和算法技術是解決問題的關鍵要素.提高學生數學認知能力和思維方法有一些基本策略:預習和復習時多設計情景型、開放型和應用型問題,避免直接讓學生預習新課內容,簡單直接接觸數學結論,導致不能完全經歷再發現的過程;設計多層次水平的問題和變式練習;先形成概念性和策略性知識后經歷算法過程;分析代數內容的幾何意義;多介紹和運用科學思維方法,將教材中數學思想方法顯現化,積累基本思想方法和分析步驟等.
2.2辨析學習內容的關鍵特征
找出學習內容的關鍵特征是學生真正理解所學對象內涵的重要基礎,是達到預期學習目標的關鍵所在,我們在平時教學設計時,總發現學生不能以期望的方式學習,達不到預期的學習目標,很大的原因就在于學生沒有經歷關鍵特征的認識過程.由于我們自己具備成熟的知識體系而忽略提煉關鍵特征,更是阻礙學生學習的重要因素,所以需要我們基于對學生和學習內容的理解,分辨出關鍵特征特別是出現理解困難的特征,并將這些關鍵特征在教學設計過程中顯現出來.一般來說,找出學習內容的關鍵特征有以下方法:參考文獻及教師之間的經驗分享;訪談學生;設計分析性的前測、后測及仔細分析學生的答案;在課堂上細心聆聽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看法.下面結合典型的例子進行分析:“二元一次方程組”課題內容有四項關鍵特征:實際問題用方程來表示(方程思想和分類思想);理解兩個二元一次方程的意義和解(形式化和函數思想);構建二元一次方程組(形式化思想);求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公共數組(變元和定元轉化思想).我們師范生由于已經形成完整的方程知識體系,很難直接體會到初中學生學習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種種難點,導致初中生不能達到教學設計的預期要求,需要我們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多加分析.
2.3分析數學任務的情境與預設
情境教學能夠很好地體現新課標的基本理念,適切的問題情境能夠幫助學生迅速進入學習氛圍,特別是有效貫穿整節課的情境,能夠幫助學生充分認識到學習具體數學內容的必要性和意義.通過情境的設置,學生應能夠從情境中提煉出數學問題,產生數學認知沖突.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是接下來設計的關鍵,應該說大部分中小學生并不能獨立解決這些問題,預設的教學任務無法直接實現,可以根據任務的難度和學生的認知水平,在不改變任務認知要求的前提下,進行任務的分解和綜合,構建變易圖式,逐步發現數學內容的關鍵特征,促進教學預設和生成的一致性.在“二元一次方程組”教學情境創設中,大多數教師創設的情境會引導學生列出兩個一元二次方程,這樣既不利于引導學生理解兩個一元二次方程之間的關系;也不利于學生理解構建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必要性,以及對其解的唯一性意義的理解.在情境創設中,可以用一根32厘米長的鐵絲,在圍正方形和長方形的類比過程中,逐漸體會出方程組的形成思想.開放性問題的設置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而且通過該開放性問題讓學生真正感受到二元一次方程組形成的必要性,幫助學生經歷科學思維的完整過程.
2.4數學任務的組織與實施
確定了數學任務及其配套的教學情境之后,接下來關鍵是引導學生自主發現學習內容的關鍵特征,但學生最終學習效果會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甚至有可能達不到我們的預設要求,這時需要我們保持任務認知要求的前提下,通過分析綜合法,設計出輔助問題、引導問題、平行問題等變易圖式,經歷對照、區分、類合、融合四個階段,實現數學問題的有效表征,任務的改變引起學習內容的可變性,發現解決問題的一般過程,協作性活動和學生思考相結合才有效果.在認識函數概念的教學組織中,為了加深學生對函數符號的理解,區分代數式(符號代表數)、方程(符號代表未知數)和函數(符號代表變數),可以設計求長方形周長的三個輔助問題,已知長和寬分別為a和b,求周長計算公式;已知周長和長,求寬的大小;已知長為定值,周長與寬的關系等.通過變易圖式的設計,認識函數的關鍵特征,發現函數與代數式及方程之間的區別和聯系,進一步結合數學史的相關知識,體會函數實質是幾何的代數化.在數學任務組織和實施的過程中,課堂交流和應用是保持數學任務認知水平的兩個重要因素.隨著年齡的增長,數學課堂交流的差異性更為顯著,一方面,部分學生主動交流的意愿降低;另一方面是優秀學生得到更多的展示機會,成績一般的學生以接受信息為主,缺乏有意義的比較和優化,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我們提供的問題和交流方式,富有層次性和靈活性的問題往往能激發學生的參與性.
2.5數學任務的認知要求分析
數學課堂教學實施之后,需要對自己的教學設計流程進行重新思考和梳理,我們可以圍繞任務的三個階段進行反思對比,即比較預設的教學內容、實施的教學內容和生成的教學內容之間的關系.首先,分析預設教學任務的認知要求,是屬于高認知水平任務還是低認知水平任務,有沒有將低水平任務轉化為高水平任務的途徑,例如將重視算法程序的獲得轉化為概念形成和算法程序相結合;將隱含的數學思想方法通過預設任務顯性化;滲透一般科學思維的流程,重在整體思路和具體方法的獲得,避免過多低水平任務的重復訓練等.第二,盡管我們預設任務為高認知水平任務,但在教學任務實施過程中,由于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預設的高水平任務同樣也有可能被轉化為低水平任務,我們需要分析保持或降低數學任務認知水平的原因,思考保持數學任務高認知水平的方法等.例如預設任務的類化、分解以及分析綜合法的熟練運用,掌握基本的數學活動或數學實驗的方法.最后,需要科學地測量和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特別要注重數學活動能力和數學思維方法的考查,為學生能夠長期進行下位學習奠定基礎,避免同分不同質學生的混淆對待等.
3小結與反思
【關鍵詞】數學教育 實踐課程 能力 評價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6-0091-02
《中小學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在以學生為本、師德為先、能力為重和終身學習的基本理念下,三維空間上對中小學教師專業素質闡述三個方面的內容:專業理念與師德,專業知識,專業能力。作為一個特殊職業――數學教師,應具備的三維內容,在空間直角坐標系中的常規布局為:專業理念與師德是X軸,專業知識是Y軸,專業能力是Z軸。直觀上X和Y軸是整個坐標系的基礎,Z軸是高度。一名優秀的準數學教師――師范畢業生應該具備很強的專業能力。
針對我系數學教育實踐課程的評價方式的單一性,我提出了以下幾個方面的評價方法。
一、平時作業評價
作業評價猶如一架照相機,靜態的記錄某一課程日常學習階段學習的狀態和結果。通過調查發現大多數高校的數學教育實踐課程作業評價仍以書面解題、簡答題作業為主要形式。數學教育實踐課程的書面作業形式可是以多元化的,比如:閱讀、調研、合作解決問題、小論文、聽后感、綜述、教學設計等。比如:課程《數學教學案例分析與研究》、《數學教學設計》,講授基礎理論知識階段時作業類型可以抄寫理論知識以鞏固所學內容,可以指導學生查閱相關知識點并書寫小論文;講授如何進行教學設計時作業類型有查閱優秀的數學教學設計,調查某一教學課題的不同教學設計對學生產生的不同結果分析,數學教學設計中對教學知識點的不同理解或不同解決方法做小論文,一組討論、設計與眾不同的教學設計等。豐富的作業評價形式避免了習題作業評價導致的抄襲現象,同時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培養了師范生合理制定教學計劃,科學編寫數學教案,有效組織教學課堂的教育教學能力。
二、學業考試評價
學業考試評價猶如一幅畫,靜態的展示了作者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在某一方面的達成效果。學業考試評價是數學教學綜合評價最為傳統的評價方法,以書面考試為主要形式,其中尤為以閉卷考試為主,輔以開卷考試、書寫論文、作品展示等方式。實踐課程作為教育教學理論與實踐活動的統一體,其中含有一定的理論知識指導各項教學基本功和教學技能,但更多的偏重于實際教學活動。以書面考試為主要形式的評價可以考察師范生對“知”的掌握,同時促進師范生對理論的記憶和理解,進一步促進實踐教學基本功和教學技能的提升。但實踐課程不能完全按照書面考試評價學生學習能力,可以輔助實踐活動。比如:《規范漢字書寫》、《教師口語》、《演講與口才》、《數學課件與制作》等課程的學業考試評價可以由三部分構成:閉卷考試比例占20%,內容為這幾門課程的理論知識;作品展示比例50%,內容為一幅書法稿或一段朗讀音頻或一段演講視頻或一個課件;鑒賞與評價比例30%。課程《數學說課訓練》考查學生綜合掌握數學教育實踐課程情況,對學生的考核可以采取閉卷考試比例20%(理論知識),觀摩名師教學并評價比例20%,教學設計比例20%,課堂說課比例40%。多種形式的學業考試評價有助于師范生教學基本功和教學基本技能的提升。
三、同行、專家評價
同行、專家評價猶如一名醫生,毫不留情的指出被評價者身上出現的問題,同時也肯定了身上的優點。同行、專家評價包括大學同學評價、帶隊實習指導老師、實習單位指導老師評價和實習單位學生評價四個方面。大學同學評價類似于同行評價,此評價可能局限的反映評價者和被評價者的外顯基本功(粉筆字、普通話、語速、語調、表情、聲音、手勢、課堂氣氛);帶隊實習指導老師、實習單位指導老師評價類似于專家評價,能夠深入的評價師范生的內蘊能力(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解決數學能力的培養、教材的理解和處理方式、教學語言的藝術);實習單位學生評價作為受教育者較直接的反映師范生課堂的組織、課堂效率、課堂的流暢和傳授知識的教學基本功、教學基本技能和教學水平。比如:《專業見習》、《專業實習》師范生的兩門純粹的實踐課程,該課程的學習能力評價不是讓實習單位指導老師給出單一的優秀、良、合格、不合格成績,而是要綜合四個方面教學能力評價給出學生的綜合成績。
四、綜合檔案評價
綜合檔案評價猶如一架攝像機,動態的記錄了學生在不同階段,不同方面的發展變化過程。檔案評價有別于只注重結果的評價,它立足于動態發展的學生主體和“建構主義”立場,堅持測定與評價的分離,測定僅僅為評價提供有價值的信息。它不僅重視學習結果,更重視對日常學習過程的記錄和積累。檔案袋中所收集的內容,不僅包含已經完成的作品,而且還包括正在計劃完成的內容。它依據檔案袋中所收集的表示學生每次“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的內容,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綜合性評價。綜合檔案評價以個人檔案袋的形式存儲,檔案袋包括兩方面。一方面由學生自己保管,檔案盒的內容由學生自己完善,具體內容包括學生自己確定的研究內容或訓練課題,制定研究或訓練計劃,記錄研究或訓練的過程,總結和反思研究或訓練的結果,參加各種教學技能的獲獎證書和自我評價;另一方面由教師保管,檔案袋的內容由任課教師完善,具體內容包括該實踐課程的平時成績、學業成績、同學老師的評價成績、論文、作品、讀后感、教學基本功或基本技能各項比賽的成績和證書和對學生檔案袋材料的分析結果。
綜上所述,師范生的教學基本功和教學基本技能培養是高等院校數學教育專業長期、艱巨而意義重大的任務,而合理、有效的綜合教學評價機制乃師范生教學基本功和基本技能訓練的重要手段。
參考文獻:
[1] 劉洪.對學生數學能力評價方法的思考[D].遼寧:遼寧師范大學,2008.
關鍵詞:高職機電專業 高等數學 教學設計 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3)05(b)-0166-01
高等數學教學設計是高等數學教學的重要環節,是教育理念與教育實踐間的橋梁。高等數學教學是否成功與高等數學教學設計的優劣有非常密切的關系。教學設計主要是運用系統方法,將學習理論與教學理論的原理轉換成對教學目標、教學條件、 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環節進行具體計劃的系統化過程。教學設計以行為主義理論、認知主義理論、人本主義理論和建構主義理論為理論基礎。建構主義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強調情境、協作對數學學習活動的重要作用,教師是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學生應自主地建構自己的知識經驗過程,實現數學知識的意義建構。作為機電專業的必修課程高等數學是學習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的基礎,在后續課程中大量用到數學知識,因此對高等數學課程進行教學設計具有重要的意義,好的教學設計利于學生職業能力培養,能為知識應用與知識遷移奠定基礎。下面結合自己多年講授機電專業高等數學課程的教學經驗,談談高等數學課程的教學設計。
1 高職學生學情分析
1.1 學生來源調查
學院近幾年在提高生源質量,優化生源結構方面進行積極的探索,高職學生來源分三類:一是通過高考考入職院,二是通過單獨招生考入職院,三是通過對口升學考入職院,面對這三類學生,在教學時首先要了解學生的數學基礎,才能進行有效的教學設計。
1.2 認知情況調查
上課前,進行問卷調查,由學院組織召開師生見面會,通過調查發現學生對專業和將來從事的行業了解很少,對數學在專業中的用途了解更少,雖然高等數學中有些內容在高中涉略過,如極限和導數等內容,但是學生只是會套用簡單公式,僅限于表層的理解,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基于以上情況,在教學設計時側重于高等數學課程的基本概念的理解、基本原理的分析,掌握數學的基本方法、步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專業和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問題。
2 從職業崗位需求設計課程目標
高等數學課程是高職院校理工類機電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重要基礎課和工具課。高等數學課程緊緊圍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職業崗位需求,集理論與應用、知識與技能、提高與發展為一體,培養學生的基本素質、職業技能,為學生的后續課程學習提供支撐。通過對高等數學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獲得高等數學最基本的知識和必要的基礎理論及較熟練的運算技能,培養學生用數學分析的方法解決工程問題的能力,為以后學習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以及將來從事工程設計打下良好的基礎。
3 從職業能力目標的實現設計課程內容
教學內容體系應突出“應用”的主旨,從而與經濟建設、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要求相適應,應充分遵循“學有所用、學有所需”的原則,在一切教學過程中,都要從培養職業能力出發,發掘學生的潛在的創新思維,切實提高學生的綜合數學素質。
通過對職業能力目標認真分析,本課程在教學設計上把握以下原則:(1)優化課程內容,構建高等數學三維立體的課程體系,適應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2)以職業能力培養為切入點,充分體現課程的基礎性、應用性和可持續發展性;(3)教學中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主導,充分發揮學生學習能動性;(4)加強數學軟件與數學教學的融合,教、學、做融為一體,促進高等數學教學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5)構建本課程新的評價體系,全面評價學生。
自主編寫教材,在教學內容的選取上,站在企業用人的角度,以生活和專業背景的典型案例為切入點,教學案例通俗化、生活化、趣味化、專業化,緊密聯系專業知識,強化數學知識的應用性,突出應用與實踐,讓數學走進學生的認知領域,走進學生的生活。
為實現職業能力目標,教學時數安排72學時。教學內容設計為5個模塊:極限與連續、一元函數微分學及應用、一元函數積分學及應用、行列式與矩陣、概率論基礎與統計推斷。每個模塊進行教學設計時以專業案例或實際生活案例驅動,采取引、思、探、練相結合教學模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導作用。
4 教學過程的一體化設計
4.1 以培養學生能力為主線設計教學方法
恰當使用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除了用常規的講授法、講練結合法等教學方法外,還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采取案例教學法、問題導向法、設疑討論法和實驗教學法等教學方法。如在教學中融入數學建模思想,采取實驗教學法。借助計算機及數學軟件,通過學生親自設計和動手,在教師指導下,將實際問題提煉出數學模型,運用數學方法和手段,結合計算機軟件尋求解決問題。教、學、做一體化,讓學生邊學邊用,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不斷提高學生數學應用意識,促進知識向能力的轉化。
在教學中嘗試采用“小老師”方法,學生在當“小老師”的過程中,自然全神貫注,積極投入,竭盡所能。讓學生把自己的創造力激發出來,變觀眾為參與者,變聽講為傳授。學生在敢說、能說、會說、愿意說中,潛能得到最大限度地發掘。
4.2 選擇恰當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果
教學過程中,運用多媒體教學,將高等數學中的內容通過多媒體直觀、生動、形象地講授給學生,既加深對問題的理解,又增加教學容量,達到了抽象問題形象化、枯燥問題生動化的效果。
建立課程網絡交互平臺,實現教學資源網絡化,運用Matlab等數學軟件進行實驗教學,提高學生探索知識的興趣,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5 突出能力考核的評價體系設計
在評價體系中突出能力考核,突破知識考核,將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過程性評價占40%,終結性評價占60%。過程性評價包括課堂表現、出勤情況、平時作業完成情況、學生參與授課與討論、撰寫數學建模論文和專業相關的論文及報告等。終結性評價實行閉卷筆試,聘請校外專家分別出題,實行教考分離制。
總之,經過多年的探索與實踐,機電專業高等數學教學設計日趨完善,在實施過程中還會遇到新問題、新情況,教學設計永無止境,需要我們不斷地進行探索,打造出具有高職特色的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 何克抗,林君芬,張文蘭.教學系統設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論文摘 要: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讓形式更好地服務內容,一定要處理好數學課程改革中繼承的關系和學習方式與數學課堂教學內容的關系。
“內容決定形式,形式服從于內容”,這是教學辯證法,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也不例外。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設計中,要注意使初中數學的教學形式服從于教學內容,為此,教師必須處理好以下幾個關系。
一、處理好數學課程改革中繼承的關系
數學課程改革不僅是“課程內容的變化”,更注重的是“新教育理念的推進”。改革不是推倒重來,而是對傳統的教學內容在繼承基礎上的發展與揚棄,我們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不是否定教師的主導作用,而是在尊重教師主導作用的同時,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主動性、開放性,鼓勵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從而把學生的學習主體與教師的主導作用統一起來。比如對于教材的使用,新課程要求教師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教材只是“藍本”,而不是唯一的標準,教師可以根據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對教材有針對性地進行補充、延伸、拓寬、重組,并注重做到教材、生活和學生經驗的聯系和融合,同時鼓勵教師、學生對教材的質疑和超越。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教材的利用率,實現“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二、處理好課堂學習方式與教學內容的關系
確定課堂教學方式不能一味地標新立異、求活求趣,而應從每一節特定的課堂教學內容出發來選擇最恰當的教學方式。如在教授“分式通分”這一內容時,就應設計“自學自悟—類比發現—啟發講解—強化訓練”的教學程序來引導學生進行學習;而教學“三角形中位線”的內容時,恰當的教學流程應該是:動手實踐(畫圖度量一感知新知,剪圖重組—發現新知)—自主探究(證明結論)—交流評價(達成共識,形成結論)—變式運用(鞏固新知)—自主小結(積累經驗,升華思維),這樣設定的教學方式就與教學內容相適應。
另外,心理學研究表明,不經過學生親自探索和發現,就想把已知的真理變成學生的真知是不可能的。為此,教師必須把教材中的數學知識轉化為具有探索性的數學問題,在課堂上鼓勵每個學生動手,動口,動腦,參與數學的學習過程,在數學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實施積極有效的體驗。比如,在學習數學截一個幾何體這部分內容時,我們可讓學生利用馬鈴薯做成的立方體自己來切一切,看一看,這樣在真實的體驗中學生對知識的認識會更加深刻。
初中數學形式服從內容很重要,我們要注意正確處理好其中的幾個關系,唯其如是,我們在初中數學教學設計中,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首先在師德上嚴格要求自己,自從參加工作以來。要做一個合格的人民教師!認真學習和領會的十六大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時俱進,愛崗敬業,為人師表,熱愛學生,尊重學生,爭取讓每個學生都能享受到最好的教育,都能有不同程度的發展。基于以上認識,工作上兢兢業業,不敢有絲毫馬虎,備好每一節課,上好每一堂課,批好每一份作業,教育好每一個學生,努力去做一個深受學生尊重和信賴的老師。
一、做一個科研型教師
正是重新學習之時。新時代要求教師具備的不只是操作技巧,教師的從教之日。還要有直面新情況、分析新問題、解決新矛盾的本領。學校領導的指引下,積極投身于學校教科研,被學校聘為教科員,協助教科室開展教學研究工作。朱玉棣老師的指點下,成功申請了市級課題《綜合實踐活動設計模式的研究》由我執筆撰寫了東萊中心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方案》活動方案《奔向》也被選送蘇州。年4月,學校領導和市教研室傅強老師的指導下,綜合實踐活動課題組研討活動在校順利開展,并取得聽課老師的一致好評。去年4月,參加了全國首屆智慧學術研討活動,論文《大成智慧學與教育信息化》獲準大會交流,并入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現被張家港市智慧研究所聘為研究年4月,學校領導和市教研室傅強老師的指導下,綜合實踐活動課題組研討活動在校順利開展,并取得聽課老師的一致好評。去年4月,參加了全國首屆智慧學術研討活動,論文《大成智慧學與教育信息化》獲準大會交流,并入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現被張家港市智慧研究所聘為研究員,參與了國家級課題《智慧學理論在教育中應用研究》方案的撰寫。
二、做一個富有愛心的教師
就必須善于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愛學生。就必須把學生當作朋友,去感受他喜怒哀樂。要以尊重和依賴為前提,要做做到嚴中有愛、嚴中有章、嚴中有信、嚴中有度。經常從小處著手,從學生關心的事尋求最佳教育時機,給學生春風沐浴般的教育。工作隨筆《教育,從尊重學生的個性開始》實施“心情教育”培養健康心理》一瓶鋼筆水引起的思考》再富也不能富孩子》張家港日報《家庭教育》月刊上相繼發表。其次,和家長也積極共同探討教育孩子的方法,使家長的教育更具理性。實踐《別開生面的家長會》關心下一代周報》上發表,并在該社當年上半年好稿件評選中獲二等獎。思考《家庭教育中的素質教育》張家港日報《家庭教育》月刊刊登。
三、做一個理念新的教師
新一輪的基礎教育改革已經在張家港市全面推開,目前。認真學習新課程理念的基礎上,結合自己所教的學科,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數學課上,把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相結合,為學生創設一個富有生活氣息的學習情境,同時注重學生的探究發現,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合作交流,提高學習能力。信息技術課上,一改以往教師演示、學生模仿的傳統教學方式,學生中開展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的知識來源不只是老師,更多的來自對書本的理解和與同伴的交流,促使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學習。實踐的同時,也不忘時刻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教學設計《展現變化規律激發主動發現》市小學數學教學案例論文評比中獲一等獎,論文《小學數學教學探例》圓柱的認識”教學案例對比分析》中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初探》小學信息技術文字處理單元教學設計》論新課程標準下的信息技術教育》當教學設計面對新課標》相繼發表。年12月,市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基本功競賽中獲一等獎。
四、做一個信息時代的教師
【關鍵詞】高等數學;數學實驗;教學模式;素質教育
數學實驗是在高等數學教學改革和素質教育的形勢下提出的將數學知識、數學建模與計算機應用三者融為一體的教學模式.開展高等數學實驗教學,適應21世紀人才培養對高等數學教學的新要求.
一、高等數學實驗教學的必要性
在高等數學的完美公理體系下,發現問題、處理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軌跡常被掩蓋,學生在學習中感到被動.數學實驗拋開抽象的數學定理、公式的證明,利用可操作的程序,使學生在自己的探索實踐中體驗數學思維軌跡,對數學現象進行觀察、研究和分析,從而發現數學規律,建立數學模型,完整地模擬一個基本數學問題的解決.這不僅加深了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而且也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并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大量新興的數學方法在科學研究和生產管理等領域中被成功地應用,利用數學實驗這種方式可以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所以,數學實驗能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數學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及綜合素質.
二、高等數學實驗教學的設計與實施
1高等數學實驗教學的基本原則
在高等數學教學中,理論教學強化數學概念與定理的講授,而實驗教學則側重于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數學軟件的操作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教師應將實驗教學與理論教學融為一體,針對教學相關內容選擇實驗內容,將實驗作為輔助教學手段,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理論知識.教師在設計實驗時,應以循序漸進為原則,涉及的數學知識盡量不要超過學生學習的范疇,實驗盡量與專業相關,具有一定的實際背景和應用價值,讓學生在實驗中體會到理論和實踐的相互作用.隨著課程的深入,應逐漸增加案例的深度,實驗要具有一定的開放性,讓學生逐步學會從實際問題中提煉出數學模型.高等數學實驗教學強調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原則,學生對問題進行分析思考,獨立地利用計算機去編程、計算,教師只起著組織和指導的作用,這樣才能使學生體驗問題解決的全過程,從實驗中探索數學的規律性.
2高等數學實驗教學設計
(1)軟件條件
開設以算法設計、數據處理和初步的數學建模為主體的高等數學實驗課,首先應選擇合適的、功能齊全的數學軟件平臺.應用較多的是Maple、MATLAB、MathCAD和Mathematica軟件,其中,Mathematica把數值和符號運算結合起來,可以方便地作出函數的圖形,具有安裝快、啟動快的優點,比較適用于高等數學的實驗教學.
(2)編寫高等數學實驗教材
我校高等數學實驗課程尚屬建設階段,現用的數學實驗教材并不適用于計算機基礎知識及高等數學知識較為欠缺的大學一年級學生.為此,一方面,我們在自編高等數學教材中,針對具體內容,如函數的極限、導數、微分、積分、函數作圖以及微分方程求解等,穿插Mathematica編程計算的內容;另一方面,我們還編寫了適用于一年級學生的《高等數學實驗》講義,它主要包括Mathematica軟件速成及八次(16學時)實驗兩部分內容,其中第一部分比較系統地介紹了Mathematica軟件的常用方法,第二部分的每次實驗都有完整的實驗內容、步驟及練習思考,有效地保證了高等數學實驗教學的順利進行.
(3)高等數學實驗教學內容
高等數學實驗分為基礎實驗、探索性實驗和綜合實驗三個部分.基礎實驗主要包括計算、驗證、演示和模擬實驗.其中,計算實驗可以通過數學軟件求極限、導數和積分等.驗證試驗可以實現數學定理、公式的計算機證明,例如驗證兩個重要極限及牛頓—萊布尼茨公式等.演示實驗可以直觀地演示各種靜態和動態的圖形,將難以講解的數學規律呈現出來.模擬實驗可以模擬一些數學概念的形成過程和結果,使數學變得具體化,例如模擬數列和函數的極限等.探索性實驗是讓學生運用數學知識和實驗知識,獨立地研究一些與專業相關的小案例,設計算法,編制相應的程序來實現,從而體會其蘊含的基本數學思想和方法.綜合實驗是以高等數學為核心向邊緣學科發展,可涉及微分幾何、數值方法、數理統計、組合與圖論、微分方程、運籌與優化等.具體以學生的專業為背景,設計一些綜合的實際應用型案例,其內容可以取自科學研究中的基礎問題和工業、農業、工程、經濟、軍事、管理、生活等各領域的實際問題,選擇時應遵循可接受性、實用性、開放性等原則,讓學生體驗數學實驗的全過程.
利用Mathematica軟件,結合自編的高等數學教材和講義,我們在高等數學教學中安排了八次實驗,共16課時,分兩個學期開展.實驗一介紹數學軟件的使用方法,然后介紹一元函數的作圖方法、求函數值、方程與方程組的解法、不等式與不等式組的解法等等.實驗二介紹用數學軟件求極限、無窮小的階、函數的導數、函數的微分以及函數的極值等.實驗三介紹用數學軟件進行函數的積分運算和求微分方程的解,并掌握用定積分和微分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實驗四結合前面的理論知識及實驗,給出幾個小案例,教師分別闡述背景知識,讓學生利用已有的數學知識和數學軟件,自己編程,提出問題的解決方案.實驗五用數學軟件演示多元函數作圖,介紹如何求偏導數、全微分,演示曲面及其切平面,討論多元函數的極值、二重積分.實驗六介紹如何計算三重積分、曲線積分和曲面積分.實驗七介紹級數的運算、級數的收斂性和函數的逼近.實驗八屬于探索性和綜合性實驗,通過前期的積累,教師給出實際案例,讓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同時,結合學生的專業背景,討論近年來數學建模培訓及競賽的相關選題,讓學生體驗從實際問題建立數學模型,然后利用數學實驗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將數學模型教學進一步融入高等數學理論教學中.這八次高等數學實驗課,既實現了對高等數學理論教學的有益補充,又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基本滿足了高等數學理論課與實驗課的教學要求.
3高等數學實驗教學的實施
數學實驗教學模式是以問題為載體、以計算機為手段、以軟件為工具、以學生為主體的一種創新教學模式.高等數學實驗教學模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將數學實驗融入高等數學的教學之中;另一種是單獨開設數學實驗課,進行系統的講解和上機實驗.無論是哪種模式,基本都包括以下環節:
(1)教師通過計算機演示實驗目的,并提出實驗課題.
(2)教師講解實驗中問題的背景、相關的數學理論和實驗方法.
(3)組織學生分組討論,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和協作學習,設計求解的方案,探討解決問題的數學模型和算法,并進行討論交流.
(4)在教師的指導下,利用相關的數學軟件或通過計算機編程進行計算,對所得數據進行分析,找出可能存在的規律,并給出嚴格的論證,完成相應的實驗報告或實驗論文.實驗報告是實驗的成果體現,它包括實驗目的和要求、實驗內容、實驗方法和步驟、數據記錄和分析、實驗結果的分析和總結以及教師評價等內容.實驗論文類似研究論文,包括題目、摘要、正文、參考文獻等部分.基礎實驗一般采用實驗報告的形式,而綜合實驗則以實驗論文的形式為主.
4高等數學實驗課的考核
為了確保高等數學實驗課的教學效果,課程結束時可對學生進行適當的考核.實驗課的考核可與理論課的考核相結合,占該課程總成績的15%左右.實驗課的考核成績以學生提交的實驗報告和實驗論文為主,學生的每個實驗都由任課教師依據“真實性、知識性、實踐性、創新性”這四個方面綜合給出成績,試驗總成績根據每個實驗的成績平均得出.高等數學考核方式的改革更加重視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符合素質教育對高等數學教學模式改革的要求.
三、結 語
高等數學實驗課為學生創造出一個科研工作的模擬環境,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高等數學教師需要有扎實的數學理論基礎,并掌握幾種常用的數學軟件.教師應進一步探索更加靈活的高等數學實驗教學模式,鼓勵學生針對自己感興趣的數學問題設計實驗,使實驗課的內容更加生動,實驗的方式更加靈活.同時,擴大高等數學實驗的內涵,將實驗課的教學模式引入到工科數學的其他課程,進一步完善工科數學實驗教學體系,并逐步擴大范圍,將數學實驗課與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等活動有機結合,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這對提高教學質量、推動高等數學教學的全面改革、加強素質教育、培育復合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馬新順.在高等數學教學中引入實驗課的實踐[J].工科數學,2000,16(3):87-88.
自從參加工作以來,我首先在師德上嚴格要求自己,要做一個合格的人民教師!認真學習和領會黨的*精神和“*”重要思想,與時俱進,愛崗敬業,為人師表,熱愛學生,尊重學生,爭取讓每個學生都能享受到最好的教育,都能有不同程度的發展。
基于以上認識,我在工作上兢兢業業,不敢有絲毫馬虎,備好每一節課,上好每一堂課,批好每一份作業,教育好每一個學生,努力去做一個深受學生尊重和信賴的老師。
一、做一個科研型教師
教師的從教之日,正是重新學習之時。新時代要求教師具備的不只是操作技巧,還要有直面新情況、分析新問題、解決新矛盾的本領。在學校領導的指引下,我積極投身于學校教科研,被學校聘為教科員,協助教科室開展教學研究工作。在朱玉棣老師的指點下,成功申請了市級課題《綜合實踐活動設計模式的研究》,由我執筆撰寫了《*中心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方案》,我的活動方案《奔向二*八》也被選送*。20*年*月,在學校領導和市教研室傅強老師的指導下,綜合實踐活動課題組研討活動在我校順利開展,并取得聽課老師的一致好評。去年*月,我參加了全國首屆智慧學術研討活動,論文《大成智慧學與教育信息化》獲準大會交流,并入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現被*市智慧研究所聘為研究員,參與了國家級課題《智慧學理論在教育中應用研究》方案的撰寫。
二、做一個富有愛心的教師
愛學生,就必須善于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須把學生當作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愛學生,要以尊重和依賴為前提,要做做到嚴中有愛、嚴中有章、嚴中有信、嚴中有度。我經常從小處著手,從學生關心的事尋求最佳教育時機,給學生春風沐浴般的教育。我的工作隨筆《教育,從尊重學生的個性開始》《實施“心情教育”培養健康心理》《一瓶鋼筆水引起的思考》《再富也不能富孩子》在*日報《家庭教育》月刊上相繼發表。其次,我和家長也積極共同探討教育孩子的方法,使家長的教育更具理性。我的實踐《別開生面的家長會》在《關心下一代周報》上發表,并在該社當年上半年好稿件評選中獲二等獎。我的思考《家庭教育中的素質教育》在*日報《家庭教育》月刊刊登。
三、做一個理念新的教師
目前,新一輪的基礎教育改革已經在*市全面推開,在認真學習新課程理念的基礎上,結合自己所教的學科,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在數學課上,我把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相結合,為學生創設一個富有生活氣息的學習情境,同時注重學生的探究發現,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合作交流,提高學習能力。在信息技術課上,我一改以往教師演示、學生模仿的傳統教學方式,在學生中開展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的知識來源不只是老師,更多的是來自對書本的理解和與同伴的交流,促使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學習。我在實踐的同時,也不忘時刻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教學設計《展現變化規律激發主動發現》在市小學數學教學案例論文評比中獲一等獎,論文《小學數學教學探例》《“圓柱的認識”教學案例對比分析》《中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初探》《小學信息技術文字處理單元教學設計》《論新課程標準下的信息技術教育》《當教學設計面對新課標》相繼發表。20*年*月,在市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基本功競賽中獲一等獎。
四、做一個信息時代的教師
目前,以計算機和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正以驚人的速度改變著人們的生存方式和學習方式。信息社會的高度發展要求教育必須改革以滿足培養面向信息化社會創新人才的要求,因此,我們教師再也不能滿足于用粉筆來教學了,而要把計算機和網絡當作新的教學工具,進一步把我們的課堂進行延伸!在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上,在理論上我作了以下探索,論文《信息化環境下戰爭與和平的教學設計》《“形神兼備”的整合》《新課程:整合,可以更精彩》《信息技術與小學社會學科整合的實踐與思考》在國家級專業刊物上發表,我還積極參與第一、二屆*市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評優課活動,均獲三等獎。第一屆參賽學科是社會課,課題是戰爭與和平,第二屆參賽學科是數學課,課題是平面圖形的初步認識。我還參與了學校網站的建設,為老師和學生搭建了一個網絡化學習的平臺,為學校的教育信息化進程作出自己的貢獻。因我在這方面所作的努力,20*年被評為*市中小學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先進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