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2 17:37:3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藥物學畢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摘要:
探討高職高專專業人才培養問題。教育部最新文件要求將現有藥物制劑技術專業、生物制藥技術專業、中藥制藥技術專業合并為藥品生產技術專業,專業合并需對現有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修訂和整合,適應專業發展和市場需要。該文對此進行了討論。
關鍵詞:
藥品生產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考核制度
為進一步規范高等職業教育專業(以下簡稱高職專業)設置管理,指導高校依法自主設置和調整高職專業,教育部對《普通高等學校高等職業教育(??疲I目錄(2015年)》和《普通高等學校高等職業教育(專科)專業設置管理辦法》進行了修訂,制定高職專業目錄(2015年)。其中將生物制藥技術、藥物制劑技術等六個藥品制造類專業合并為藥品生產技術。原有的人才培養方案不滿足合并后的藥品生產技術專業的需要,結合我校當前教育資源和教學改革實際情況,經研究決定對現有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修訂,制定更加適應社會發展和市場需要并具有我校特色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1專業現狀
目前,在我國舊的普通高職專科專業目錄中藥品制造類專業有生物制藥技術、藥物制劑技術等六個專業,專業類別繁多,學生填報專業時不知道這些專業間的區別和聯系,尤其化學制藥技術與藥物制劑技術、生物制藥技術與生化制藥技術不好區分[1]。同時用人單位在招聘時往往也根據自己企業情況選擇相應專業,導致這個專業的畢業生不能到其他專業對應企業就業。藥品制造類專業劃分得過細、專業面太窄無形縮小學生的就業面、限制了專業口徑,不利于復合人才的培養、不利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人才的需求[2]。在這大的背景下,教育行政部門根據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將藥品制造類相關專業合并為藥品生產技術,有利于學生更好就業和滿足市場需求。
2根據專業調整進行人才培養方案修訂
以強化培養職業道德、職業能力及綜合素質為出發點,積極探索建立了“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產學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制訂出具有我校特色的新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以更好地為地方經濟建設、醫療衛生事業培養高端技能型專業人才。
2.1制定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培養方案
深入企業一線開展廣泛的社會調研,召開畢業生和用人單位座談會、認真聽取對人才培養方案的意見,了解該專業畢業生在用人單位的表現以及對畢業生的評價,以便準確定位人才培養的目標規格和就業面向。組成了由企業專家,校內領導、專業帶頭人、專業教師的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充分發揮由企業專家參與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的作用,聽取了對該專業的教學培養方向、教學計劃和課程設置等寶貴意見和建議,共同制訂專業人才培養方案[3]。在新的人才培養方案中對職業面向、工作任務與職業能力、培養目標進行了重新修訂,突出了初始崗位群和拓展崗位群、職業能力、知識目標、能力目標、素質目標。
2.2構建培養職業能力為主線的課程體系
遵循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的成長規律,對接職業標準、職業資格標準,結合生產過程和典型工作任務,合理設置課程、安排教學內容,構建了以“重基礎、寬口徑、強實踐、高素質”為職業能力培養主線的課程體系[4]。將課程分為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必修課程包括公共必修課、專業必修課、綜合實踐課,選修課程包括公共任選課和專業限選課。
2.2.1公共必修課
按照教育部統一要求開設形勢與政策、英語等公共必修課;針對學生目前比較嚴峻就業形勢,開設就業指導加強就業思想教育、引導畢業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同時針對大學生心里健康問題發生率比較高的情況,開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導大學生從正面進行自我教育、自我指導,主動正確認識自我、積極悅納自我、有效控制自我、正視現實。同時開設相關課程實踐教學活動,以利于加強學生思想素質、文化素質及心里素質的教育,培養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專門人才[5]。
2.2.2專業必修課
專業必修課包括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基礎理論課教學要以應用為目的,以必需、夠用為度,以講清基本知識、強化實際應用能力為教學重點,同時為專業課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因此,將無機化學、分析化學合并為藥用基礎化學,將人體解剖學、生理學合并為人體解剖與生理,為了適應藥品生產企業質量檢測崗位的現代檢測技術需要單獨開設儀器分析技術,也為后期學習藥物檢測技術課程學習奠定基礎。同時為了體現原有生物制藥技術、中藥制藥技術兩個方向,同時開設了生物化學、藥學微生物基礎技術、天然藥物學;專業課教學要加強針對性、實用性、能力和素質,注重學生適應現展需要,具備一定的可持續發展能力,開設藥物檢測技術、藥物制劑技術、藥物制劑設備等十二門專業課。為了進一步完善“雙證書”制度,促進“課證融合”,將考證課程納入課程體系。
2.2.3綜合實踐課
為了強調知識與技能的應用、學科關聯與溝通、校內實驗教學與企業真實場景相結合、培養學生獨立工作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減少校內驗證性和重復性的實驗內容,增加了實踐性、技能性、工藝性綜合實踐課,利用我校中央財政支持的生物制藥實訓工廠和藥品檢測中心,開設了貼近生產和檢驗的藥物制劑生產技能實訓、藥品檢測技能實訓。藥物制劑技術課程一些驗證性和重復性的實驗在藥劑實驗室開設,一些實踐性、技能性、工藝性綜合實訓在生物制藥實訓工廠內進行,保證了學生有足夠時間、足夠機會進行實際動手訓練,校內的實驗實訓課占到課時總數27%,加上頂崗實習、畢業實習,實驗實訓課數和理論課數比高達1∶1。
2.2.4選修課
選修課程包括公共任選課和專業限選課。公共任選課包括大學語文、美術鑒賞等十六門課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進學校教務系統進行任選一門課、由學校教務處統一安排教學和考核,有利于學生發展個人興趣愛好,提高情操。為了提高學生文獻查閱能力、為后期撰寫畢業論文或專業綜述提供幫助,開設了藥學文獻檢索;為了擴展學生就業面,增設專業拓展課程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藥品市場營銷學、藥學綜合知識與技能;學生可以根據以后就業方向從四門專業限選課中任選兩門進行學習和考核,考核成績錄入學生成績檔案,也作為是否能夠畢業的一項指標。
2.3完善考核制度,構建合理、全方位的考核體系
在校學習期間課程考核分考試或考查兩種方式,成績采取百分制形式,考查在平時的教學中進行,考試由全校統一安排時間進行,凡有國家統一能力等級考試的均參加統考。在實習期間,由實習的科室(部門)進行不定期考核,結束時、由實習的科室(部門)給出實習鑒定,根據學生實習期間表現采用優、良、中、及格、不及格進行評價,評價結果記入學生學籍檔案,成績不合格者不予以畢業[6]。畢業考試進行專業技能考核,考試時間考慮到學校和學生實際情況、將畢業考試安排在學生進實習點前組織考試,畢業考試內容包括藥品生產技術專業基礎綜合知識、藥品生產技術專業專業綜合知識,凡獲取專業相關資格證書可代替專業綜合知識成績。畢業實習結束后進入畢業論文或專業性專業綜述撰寫階段。修滿本專業規定所有課程且成績全部合格,完成畢業實習、畢業論文或專業性專業綜述,并符合國家教育部、安徽省教育廳及我校學歷管理的要求,授予國家全日制普通專科(高職)藥品生產技術專業畢業文憑。
參考文獻:
[1]馬寧,張青松.綜合型藥學人才培養新模式的構建[J].中國醫藥導報,2015,22(12):55~58.
[2]別同玉.高職藥學人才需求分析及展望[J].當代職業教育,2012,10(5):221~223.
[3]蔡晶晶,王雅潔,王薔,等.生物制藥技術特色專業建設的探索[J].安徽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14(2):84~86.
[4]馮年平,范廣平,林長興,等.中藥學專業課程體系改革探討[J].藥學教育,2002,18(1):15~16.
《太陽照在桑乾河上》是女作家丁玲的著名小說,曾榮獲1951年斯大林獎金二等獎,被譯成10余種文字。2002年1月,丁玲的丈夫、年逾80歲的陳明先生來到國家圖書館,當他在時隔半個世紀后重新又看到丁玲《太陽照在桑乾河上》的手稿時,激動不已,忍不住熱淚長流。這部樸素熟悉的手稿,勾起老人對那段難忘生活的深切回憶。小說手稿共三冊,第一冊是用白報紙訂成,紙又簿又脆,據陳明先生介紹,當時條件十分艱苦,能找到可以習字的紙已經非常好了。后兩冊是日本人丟棄的記帳簿,質地較好,是丁玲的孩子從廢品堆里揀回來的。這三冊故人的手稿,讓老人又回到了當年雖然艱苦但充滿激情的歲月,回憶起丁玲與他討論小說人物如何出場及埋頭創作的情景,因此情緒格外激動,這就是手稿的獨特魅力。
手稿是作者親筆手書的文稿,包括詩稿、日記,書信、讀書筆記、采訪筆記,題詞等,是最具個性化的書寫和創作。一份名家手稿,包含了作者思考、創作、書寫、修改并從心到手的勞作過程,正是這種可以看到整個過程軌跡的“手工制作”,才是研究者、收藏者最看重的,從中既可以感受作者的寫作習慣、思維方式,又可以欣賞每一位名家不同的書寫個性和書法技藝,這是“機器生產”所不能的。
館藏特色
國家圖書館名家手稿文庫,收藏十分豐富,有中國近現代300多位著名作家學者的手稿近5000件,其中很多是手稿中的珍品精品,館藏具有以下特色:
1.國學大師、文學泰斗的手稿數量多,精品薈萃
梁啟超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資產階級改良派政治活動家、思想家和學者。曾就任京師圖書館館長和北京圖書館館長,著述宏富。1954年梁氏家屬慨然捐贈梁啟超全部手稿。這批著作手稿共393種,包括全部《飲冰室文集》。
章太炎是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先行者和國學大師。一生七次被追捕,三人牢獄,手稿難有集中完整的保存。然而,國家圖書館卻珍藏著章氏的手稿百余件,
我館保藏魯迅先生的珍貴手稿百余種,包括先生晚年最重要的雜文集《且介亭雜文》、《且介亭雜文二集》、《且介亭雜文末編》、《朝花夕拾》、《集外集》、《集外集拾遺》等。
國學大師王國維的手稿在我館有百余種。含有他最著名的著作《人間詞》、《人間詞話》、《觀堂集林》及遺書。同時還收藏了羅振玉、顧頡剛、、梁啟超、沈增植,容庚、唐蘭等名家在內的50余人的書札近500通,記錄了各界與大師的學術交流。
現代著名學者鄭振鐸是我國的積極倡導者之一,他把畢生的精力都貢獻給我國的新文化事業。鄭振鐸先生的手稿幾乎全部收藏在國家圖書館,有300件之多。
著名詩人、學者、民主戰士聞一多先生遺稿171種255冊。聞先生善治印,書寫受篆刻影響,筆法剛勁有力,古樸厚重。正如朱自清所記:“我敬佩聞一多的學問,也愛好他的手稿。聞的稿子卻總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工楷,差不多一筆不茍……看了先就悅目?!?/p>
現代著名作家巴金先生多次捐贈手稿,館藏巴金手稿包括小說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愛情三部曲《霧》、《雨》、《電》,及晚年著名作品《隨想錄》中的幾十篇文章。巴老不僅將自己的多部重要手稿捐給國家圖書館,同時也是捐贈其他名人手稿最多的捐贈者。
這些國寶級大師的手稿,哪怕擁有一件都無比珍貴,值得炫耀,國圖卻幾乎擁有他們存世重要作品的全部,其價值真是怎么估量也不過分。
館藏中有許多文學家、詩人、劇作家的手稿,其中不少是他們的成名作、代表作。如馬烽、西戎合著的長篇章回小說《呂梁英雄傳》;周立波著名小說《暴風驟雨》,周而復長篇小說《上海的早晨》,郭沫若先生在重慶創作的5個歷史名劇《屈原》、《南冠草》、《棠棣之花》、《孔雀膽》、《筑》,劇作《北京人》、老舍劇本《龍須溝》,柳亞子的《南社紀略》、茅盾的《團的兒子》,阮章競的長篇敘事詩《漳河水》;徐志摩的《愛眉小札》以及傅雷、卞之琳、蕭三、羅念生、穆木天等著名翻譯家的名著譯稿等。
2.歷史學家手稿多
在館藏名家文庫中,歷史學家的手稿十分引人矚目,上個世紀許多著名歷史學家的論著都可以在這里看到。我館收有著名歷史學家朱希祖、陳寅恪、陳垣、鄧之誠、向達、賀昌群以及思想史家侯外廬,中西交通史家馮承鈞、考古學家郭寶鈞、石璋如,甲骨學大家董作賓、胡厚宣,中國古代史專家李亞農,勞干,岑仲勉、張蔭麟、鄧廣銘、陳述,、王崇武、李晉華、李光濤、鄭天挺,史專家羅爾綱,中國革命史專家胡華、榮孟源,中國古代經濟史專家梁方仲、全漢升等幾十位歷史學家的手稿,其中很多是他們的代表作或是創作高峰期的力作。
3.科學家手稿涉及多學科、多領域
我館收藏的名家手稿雖以人文和社會科學家的文稿為主,但自然科學家的手稿也不少,且涉及領域廣泛:橋梁學、植物學、藥物學、土木建筑、地質學,地層學、本草學、生藥學、農學,水利工程、天文學、細菌學,以及一些學科史的研究,如數學史、化學史、動物學史、水利史等。館藏科學家的手稿包括:中國近代著名工程師詹天佑的畢業論文及其日記、信稿,均為英文手書。著名數學家蘇步青,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地質學家、地層學家俞建章的論文手稿,農學家馮澤芳的代表作《中國的棉花》,天文學家戴文賽的《普通天文學教程》,著名的文獻學家、化學家袁翰青先生將他的20種手稿,分4次捐贈我館收藏。
手稿數量減少
名家手稿因具有研究與收藏的雙重價值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這不僅因為前輩著名學者作家大師們的手稿已隨他們的故去成為“不可再生的資源”,還由于現當代作家大多換筆改用電腦寫作,手寫的文稿已成為“稀缺資源”。更何況所有的手稿原件都是孤本。
隨著國家經濟的日益強盛和文化事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收藏機構及個人認識到名家手稿的重要價值,都在四處搜尋,努力征集。給我們的手稿征集工作增加了難度。過去我館入藏的手稿,幾乎都是名人或其家屬子女、出版社、編輯部無償捐贈的?,F在除了接受無償捐贈,我們也向收藏者購買,還參加古籍手稿的拍賣會。市場經濟的發展使一些名家手稿走入流通領域,而手稿數量的有限、稀缺,收藏機構與個人的大量人市,使手稿拍賣行情持續走高,對國家收藏影響很大。
國內外收藏機構
在國內,除了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和中國現代文學館也是手稿收藏的大戶,在數量上甚至超過國家館,并形成了自己的收藏特色。在中國現代文學館的網站上,就可看到其館藏作家手稿、書信的目錄。他們在征集作家手稿方面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