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1 17:12:3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高中語文閱讀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創設情境的方式多種多樣,任何一個語文閱讀教學環節中都能夠創設情境。在閱讀教學中,創設有助于學生閱讀的教學情境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因外,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進行積極、自主的探究性學習,有效地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效率。
1.創設民主、和諧的探究情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創設民主和諧的探究情境,使過去的單向交流方式轉變為多向交流方式,使師生關系更加密切,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從而提高閱讀教學效率。例如,我在教學《我有一個夢想》一課時,充滿感情地和學生討論交流如下這個問題:學習完本課后,大家也來談談你們的夢想是什么吧。在教師的倡導下,學生紛紛討論起自己的夢想,各抒己見,課堂氣氛變得熱鬧歡快起來。
2.教師要通過創設教學情境,引領學生走進作者的“心境”,品味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真摯的情感、深遠的意境。例如,我在教學《再別康橋》一文時,師生先共同對“柳樹”這個傳統的意象進行了詳細的分析:“昔我往矣,楊柳依依”,柳諧音是“留”,是中國文化中傳統的別離意象,古人早就有折柳送別以表依戀與牽掛的習俗。然后再分析此時的柳的意境,并讓學生將所學的知識運用于具體的情景中,實現知識的遷移。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獲得知識,還能提高他們的能力,豐富他們的情感體驗。
二、利用多媒體進行閱讀教學,提高閱讀教學效率
利用多媒體進行閱讀教學,能夠充分調動學生閱讀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比如,我在教學《沁園春•長沙》這一課時,在課堂上播放電視劇《恰同學少年》中的一個片段,青年與同樣是熱血青年的同伴駐足于橘子洲頭,看船來船往,論古今國事,激情澎湃地喊出“看蒼茫大地,誰主沉浮”,通過讓學生觀看此視頻,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又如,在教學蘇軾的《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愤@一課的時候,我通過多媒體播放一段根據這首詞的內容而創作的沙畫視頻,讓學生在沙畫中感受該詞的內容和情感,從而降低他們學習此詞的難度,這樣,學生也很容易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有效地提高了語文閱讀教學效率。
教師利用多媒體或網絡,通過一些生動有趣的畫面、聲音、圖像、動畫等,以生動活潑的形式展現課文內容,刺激學生多種感官,誘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的情感參與,使學生先對課文有一個整體感知,再向學生提出思考的問題,引導學生帶著問題進入下一環節。
二、自主學習
學生帶著問題通過操作多媒體課件,觀察課件中的動畫、聲音、文字,調動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多媒體閱讀具有超文本的結構特性,學生在閱讀中遇到難以理解的內容,可以通過“熱鍵”隨時在計算機上查閱他所需內容,學生還可以根據自己的進度安排學習,學生也可以通過關鍵詞在網絡上搜尋相關信息,在搜集的過程中,隨時制作電子讀書卡片,將相關文字、插圖有機結合,進行信息的初步篩選、整理。此時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通過人機交互自主獨立學習,掌握學習重點,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觀點。在學生對閱讀教學內容有了一定的認識和理解后,要在應用中內化為自己的知識。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網絡把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呈現給學生,在學生學習過程中起主導性作用。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利用已掌握的信息技術能力和現有信息資源做更進一步的學習。教師通過多媒體教學網絡系統監控學生的學習過程,發現問題,及時對學生進行個別指導。
記得那一次,心里原是有些不快想讀篇小說來解悶的,順手就翻到了汪曾祺自選集中的《受戒》篇,讀著讀著,心中的那份浮躁和不滿便風清云淡了。小說中的明子為生計十三歲就出家做了和尚,可依舊把日子過得有滋有味?,F實中這樣的生活可能是凄苦無奈的,可讀來倒讓人生出幾許羨慕來。在那些美麗的文字背后,我似乎聽到一位智者娓娓的告誡:活著本身就是一件美好的事,有些煩惱、有些不快是生活中再自然不過的事,沒必要跟它過不去。
文中還有這樣富有情韻的描寫,“鄰居小姑娘赤腳走在田埂上,留下了五個小小趾頭,腳掌平平的,腳弓部分缺了一塊,這一串美麗的腳印把小和尚的心攪亂了?!痹瓉硪淮_印也是可以美麗到把人心攪亂的。
汪老只是用恬淡自然的文字為我講述了一個生活中的故事,可是卻似有一束陽光穿越過荒蕪的心靈,帶走了那些沒來由的陰霾,又似有一股潺潺的清泉,滌凈了我內心的喧囂世俗。靜默中我突然間就豁然開朗了,不管是身處逆境還是順境,不管是平凡的人生還是坎坷的人生,生活的美麗和韻味無處不在,無論何時何地,只要用一種積極樂觀的態度來直面生活,哪怕是人生的苦難挫折,也可以找到一種美的感覺。
我喜歡這種風骨浪漫的文字。不輕佻,不賣弄,不世俗,不華麗,不張揚。它們或者清新詩意,如朱自清如沈從文;或者樸實雋永,如季羨林如汪曾祺;或者幽默率性,如梁實秋如董橋;或者從容睿智,如史鐵生如賈平凹……它們貌似平靜其實卻暗藏波濤,對心靈極富沖擊力,這是因為,在他們的文字深處,都藏著一份相同的悲天憫人的情懷,都有著對真善美的情有獨鐘,和一顆蔥綠茂盛的未泯童心和永遠活潑潑的生活情趣。閱讀他們的文字,幸福和溫暖總是觸手可及。
該怎么形容閱讀帶給我的這種實實在在的感覺呢?記得剛過去的這個冬天,有些特別,寒冷和暖和好象突然在某一個冬日的黃昏完成了交接儀式,天氣一下子就變得出手成冰了。我在教室的講臺上來回地呵著手,不時微微地跺著腳取暖,同時耐心地等待著上課的鈴聲。這時,一位短發的女孩跑上來,遞給我一個小小的暖手瓶——就是那種普通的玻璃飲料瓶,裝滿了開水而已。教室里掠過波光閃耀一般短暫的停頓,然后便亮起一陣善意而會心的微笑。在那片閃耀著光亮的微笑中,我的心頭蕩漾過一波又一波的幸福漣漪,那般純凈而溫暖。閱讀帶給我的,正是這樣細微而充實的溫暖和幸福。
【關鍵詞】高中;議論文;生活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在我國新課程改革綱要中明確提出:“在寫作教學中應該鼓勵學生積極地去參與生活,體驗生活,關注生活熱點,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與欲望?!庇捎诘貐^的基礎教育教育理念與方式還相對比較落后,尤其是高中語文寫作方面,很大程度上都是采取傳統的教育模式,在議論文教學中普遍存在“重閱讀、輕寫作”,忽視引導學生關注、思考生活,從而導致學生出現寫作興趣低,寫作基礎薄弱,文章理論性偏強,缺乏生活元素等。鑒于此,筆者將從生活教育理念角度出發,根據自身教育經驗提出一系列改進地區高中議論文寫作教育教學的策略。
一、激發、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
筆者在長期調查中發現,在地區的高中學生中對議論文寫作普遍存在不感興趣現象,這樣成為制約地區高中議論文寫作低效的主要原因。因此,激發、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是目前高中議論文寫作教學的首要解決問題。
首先是關注學生寫作狀態,采用正確寫作觀念給予指導。傳統議論文寫作教學中,“命題―指導―批改―講評”都是由教師來完成,學生只負責將文章寫好就行了,這種現象顯示出語文教師只注重完成教學任務,而忽略了學生寫作的狀態。在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關注學生的寫作狀態,尤其是在選題時應該注意結合學生的生活閱歷、生活積累,盡量選取學生感興趣的命題,讓學生有話可說,樂于表達。
其次放寬條件限制,讓學生在自由狀態下寫作。教師在議論文寫作練習時對立論、結構以及論證語言等都進行嚴格限制,使得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由于束縛太多而無從下手,難以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為了能夠凸顯學生的議論文寫作的創新性、個性與深度,教師需積極鼓勵學生關注生活,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勇于自由地表達個人的觀點[1];另外還可采取讓學生進行自主擬題,最大限度讓學生進行自由創作,讓學生的思想在自由環境中縱情飛揚,毫無顧忌的傾訴自己的情感,這樣便可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
二、“引”“導”議論文寫作的源頭活水
高中學生在寫作議論文時,主要的兩個源頭就是:閱讀、生活。若要學生寫出好的議論文,教師必須引導學生從閱讀、生活兩個方面進行議論文寫作,從而讓學生的寫作源泉更加豐富而不枯竭。
生活是議論文寫作的源泉已經是人們的一種共識,但是在談及高中學生議論文寫作存在“議論空洞”、“語音枯燥”、“缺乏真實情感”時,很多教師都認為是由于學生生活方式單一,循規蹈矩,缺乏社會生活經驗等。但是筆者認為,學生的家庭生活、學校生活也是非常豐富的,所有問題的癥結不在于學生缺乏鮮活的生活,而是缺乏關注生活的意識。因此,我們需要喚醒學生關注生活的意識,讓學生養成主動觀察、認識、總結生活的習慣,并善于發現、積累生活中的寫作素材;營造良好的寫作氛圍,筆者認為首先需要從課外練筆開始。教師應該鼓勵學生養成寫隨筆或者日記的習慣,將生活發生觸動心靈的人或事記錄下來,及時捕捉心靈的感受。只有讓學生養成這樣的習慣,他們才能夠主動地去關注生活、思考生活,且在寫作時可真實、完整地展現自己的內心生活。
三、“以讀促寫”積累議論文寫作經驗
高中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是兩項重要任務,兩者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系。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睂W生若能擁有廣泛地閱讀視野,可培養學生的情感,陶冶學生的思想情操,從而對議論文寫作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2]。
在閱讀中積累論據材料。議論文寫作的關鍵在于積累大量的寫作論據。筆者在實踐中發現,高中學生在議論文寫作時基本上都是應用陳舊、無新意、無說服力的論據。因此,在高中議論文寫作教學時應該讓學生養成在閱讀中積累論據材料的習慣,這樣在議論文寫作所積累的歷史事件、人物典故、詩詞名句等等都可作為議論文寫作的論據。在平時教學中,教學可以讓學生寫作短小的讀后感,指導學生注重分析文本的結構、寫法以及語音特點,這樣可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與思考,從而實現“以讀促寫,讀寫結合”。
四、結語
生活是文學創作的源泉,同時文學創作與生活也是密不可分的,高中議論文寫作更是如此。但是在地區高中語文議論文教學中,教師往往忽略了生活對議論文寫作的意義,從而導致學生失去議論文寫作興趣和激情。生活教育理念積極倡導教育要與生活相互融合,并強調教育過程與生活過程保證一致性,運用生活教育理念來指導高中語文議論文寫作,可激發學生寫作興趣,豐富議論文寫作源泉,拓展學生閱讀視野,培養學生的情感,從而達到提升學生議論文寫作能力的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互動—探究”教學模式
1 引言
對于高中語文教學而言,閱讀教學是其中的主要組成部分,閱讀教學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也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因此,閱讀教學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加強“互動-探究”的學習方式顯得十分重要。“互動”是閱讀教學過程中的主要組成要素之一,使用互動教學,可以幫助學生直接與教材和教師對話,這樣不僅能夠對教材進行補充和修正,也能加深學生對教材的理解能力。
2 “互動-探究”教學模式的特點
2.1 以學生為主體,著重加強學生與教材、教師、學生之間的互動
“互動-探究”的教學模式必須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學生對教材有初步探究的基礎之上要突出學生和教師以及學生與學生間的交流。實際上,教師教學行為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學生的“學”,在閱讀教學中,學生的學習有著特定的對象和內容,這種特定的對象和內容就是學習過程中的客體,而學生就是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從這一層面而言,學生才是閱讀學習中的主人,只有學生積極主動的學,自己細細的體會教材,才能得到最真實、真切的感受,這種自主學習的過程是任何教學方式都難以替代的。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常常存在這樣的現象,即教師講的天花亂墜,學生聽的昏昏欲睡,這是由于教師未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進度進行深入的了解,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導致學生喪失了學習的興趣。因此,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必須要使用各種方式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突出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以及學生與教材之間的交流,尊重學生中出現的不同見解,全面的激發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2.2 學生與教材、學生、教師之間的互動都要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
雖然“互動-探究”教學模式必須要充分的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但并不意味著這種教學模式是一種無序的教學模式,并不能完全放任學生去自主的探索,教師必須要發揮出應有的主導地位,對學生進行全程指導。為此,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出一個以“學習”為中心的學習環境,同時要為學生提供適當的指導和幫助。傳統的閱讀教學模式往往使用的是一種填鴨式教學的模式,即教師講、學生聽。在“互動-探究”教學模式下,必須要改變這種傳統填鴨式的教學模式,以學生與教材、學生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為主,教師再對學生進行適時的點撥,這樣既可以發揮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也能夠實現閱讀教學水平的提升。
3 “互動-探究”教學模式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3.1 注重導語的功能
在語文閱讀教學之中,很多教師沒有意識到導語的重要地位,在教學過程中僅僅隨意的設置一些導語,就拉開了教學的序幕。實際上,導語對于閱讀教學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成功的導語能夠讓學生受到震撼,可以為后續的教學打好堅實的基礎。例如,在講解《紀念劉和珍君》這一課時,可以將事件與魯迅先生悲憤的情緒結合起來,利用時事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樣就能夠有效的調動起學生的主動性,積極的與教師和其他學生溝通。
3.2 注重朗讀與范讀的功能
朗讀和范讀對于閱讀教學均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朗讀和范讀是一項口頭表達的藝術,這種藝術能夠使無聲的書面語言轉化為豐富的口頭語言,寫作是一種創造,而朗讀與范讀就是對寫作的再次創造。因此,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尤其是對于詩詞教學,必須要重視朗讀的作用,鼓勵學生主動的讀、有感情的讀,同時,教師也要進行范讀,這樣才能夠增強閱讀教學的感染力。
3.3 重視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
在學生對教材進行探究之后,教師要組織學生針對之前的問題進行總結,同時,在課堂上鼓勵學生積極的與其他學生來交流,將自己探索到的信息和答案記錄下來,并做好筆記。這種二次交流能夠實現資源共享的效果,待交流工作完成后,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來說出對文章的閱讀體會,強化學習的效果。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發揮好主導地位,同時將收集好的文章、圖表等反饋給學生,這樣才能夠完成“互動-探究”的教學過程。
3.4 注重傾聽和評價的作用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充分發揮出自己的主導地位,還要學會傾聽,有效的傾聽能夠促進理解和溝通,在傾聽中溝通、在傾聽中交流才能夠全面的提高教學效果。但是,由于各種因素的限制,教師往往忽略了傾聽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一味的講解,為了追趕教學進度,也未給學生留出充足的發言時間,這并不符合“互動-探究”教學模式的需求。此外,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還要重視評價的作用,開展學生自評、學生互評以及教師評價的多種評價模式,這樣才能夠全面實現教學效果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陳法.高中語文閱讀“互動—探究”教學模式初探[期刊論文].中國校外教育,2009,08(20)
[2]趙維.信息技術與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整合中“自主-互動”教學模式的探究[期刊論文].科技信息,2011,12(05)
1、《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3(人民教育出版社)
2、《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4(人民教育出版社)
二、學情分析:
經過高一上學期的磨合,學生基本適應高中階段的語文學習,大多數同學擺脫了初中時段機械地、死記硬背地學習語文的思維定勢,大體上能感覺到高中語文學習與以往有所不同,懂得了主動學習、主動選擇和確定學習內容,最起碼有了這種認識、這種欲望了。
在上學期期中考試中,許多學生摸不著頭腦,從不知考什么中反映出不知學什么,很迷茫。到期末考試時,大多數同學知道高中語文學什么,以及怎么學了。當然,迷惘的同學也還有不少。這需要我們進一步激發和引導他們學習語文。
三、教材分析:
本學期學習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3和必修4兩本書的內容。
必修3的“閱讀鑒賞”部分所選的課文既有古代詩歌散文名篇,也有中外小說和科普科幻作品。四個單元分別是:人物與環境(小說一),感受與共鳴(唐宋詩),質疑解難(古代議論散文),啟迪與想象(科普科幻作品)。
“表達交流”中的寫作部分主要訓練一般議論文的寫作,寫作專題分別是:多思善想——學習選取立論的角度;學會寬容——學習選擇和使用論據;善待生命——學習論證;愛的奉獻——學習議論中的記敘??谡Z交際專題為議論。
“梳理探究”設計的專題為:交際中的語言運用;文字作品的個性化解讀;語文學習的自我評價。
“名著導讀”介紹《紅樓夢》和《高老頭》。
必修4的“閱讀鑒賞”部分所選的課文,有中外戲劇,宋元詞曲,古代人物傳記及社會科學論文。四個單元分別是:性格與沖突(中外戲劇),情思與意境(宋元詞曲),理清思路(社會科學論文、隨筆),知人論世(古代人物傳記)。
“表達交際”中的寫作部分主要訓練議論文的寫作,寫作專題分別是:解讀時間——學習橫向展開議論;發現幸福——學習縱向展開議論;確立自信——學習反駁;善于思辨——學習辯證分析??谡Z交際專題為辯論。
“樹立探究”設計的專題為:邏輯和語文學習,走近文學大師、影視文化。
“名著導讀”介紹莎士比亞戲劇和朱光潛的《談美》。
四、教學目標和要求:
擬在期中考試前完成必修3內容的學習,其中安排3次寫作訓練,2次月考或單元測試;期中考試后完成必修4內容的學習,其中安排3次寫作訓練,1——2次月考或單元測試。
教學中要求做到:
1、依據新課標,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模式,力求獲得的教學效果。
2、認真鉆研、領會新教材和新大綱,提高課堂效益,向45分鐘要質量。
3、本學期要完成必修3和必修4兩部書的教學任務,時間緊,任務重,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還要強化語文基礎知識的訓練與提高。
4、本學期在寫作上,著重培養學生寫作議論文的能力。先了解議論文文本的相關知識,提高學生議論說理的興趣和能力,訓練學生的理性思維。
五、改進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措施
1、做好學情分析,面對高一下學期文理分科的現狀,認識并了解新的學生,盡快熟悉學生的情況,有針對性地做到因材施教。
2、繼續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在平時的教學中,圍繞學法設計教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3、講究提問設計,板書設計,幫助學生進行知識歸類、梳理。
4、利用課外時間給學生解疑答難,加強輔導,補學補差。
5、強化基礎知識的教學,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6、在集體備課和教學中,以培養閱讀能力為中心,在作文備課和訓練中做到系列性、科學性、實效性。
六、教科研設想:
1、充分認識到教科研工作在實施語文教學、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主要性。
2、認真學習、鉆研新課程理論,切實轉變教育教學理念,用科學的教育理念來指導語文教學。
3、堅持集體備課制度,集思廣益,群策群力,用群體智慧和力量,提高整個高一年級組各位語文同仁的語文教學水平和能力。
4、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發揮筆記本電腦在備課、教學、輔導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5、課外認真學習有關語文教學的雜志,如《中學語文教學參考》《語文學習》等,廣泛吸收,不斷充電,以期高屋建瓴地實施教學。
總之,不能做經驗型語文教師,而要做科研型語文教師。
七、教輔用書及參考資料:
科學小課題開題報告范文一、開題活動簡況(開題時間、地點、評議專家、參與人員等)
時間:20XX年8月10日上午9時 地點:XXX中學會議室 參與人員:校長XXX、副校長XXX、教務主任XXX及XXX中學語文教研組老師
二、開題報告要點(題目、內容、方法、組織、分工、進度、經費分配、預期成果等)
(一)、課題的提出
20XX年,語文新課改在啟動,新課程理念如雨后春筍,遍布語文教學百花園,語文課堂從此嘗試力改一言堂、填鴨式等傳統教學模式,廣大語文教師從語文教學“誤盡蒼生”的社會輿論責難聲中進入更新一層的學習、實踐、總結。于不斷深刻的反思中豐富著新課程改革之理念,許多優秀的語文教師、專家因此脫穎而出,他們以熾熱的激情詮釋著語文教學的理論、實踐,書寫著語文教學的華美篇章。因此,對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探究,廣大語文工作者一直就沒有停止過。然而,不可否認的是,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現今的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仍是語文教育教學的熱點和難點,有建樹而具有實踐性的成果仍不多,故加強對這一課題的研究具有很強的現實性。
基于以上的認識,也鑒于目前學生--課堂教學的主體對象呈現個性化、多元化的情勢,我們課題組同仁覺得有必要探究提高語文課堂教學中效率之一系列途徑,構建師生之間知識的良性互動模式,提升教師自身的業務素養,而尤為重要之處在于--讓更多的學生喜愛語文課。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的意義在于:打破陳舊的教學模式,科學組織語文教學,最大限度地發揮語文教學的育人功能,進一步提高國民的素質,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給學生創造一個更加廣闊的學習空間,促進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以適應教育現代化的發展,為社會培養更多的符合知識經濟發展需要的合格人才。
(二)、實驗假設
通過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使教師找到了在新課程教學中自己的位置,自覺地轉變教師角色,同時培養了學生科學系統的學習意識和習慣,使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和技巧,使學生語文學習成績有明顯提高,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獨立性,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和自我創新能力,并通過語文學習方法和技巧的遷移作用,促進其它學科學習成績的提高,也為培養學生“大語文觀”的形成,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和實踐依據。
(三)、理論依據
(1)“綱要信號”教學法體系
前蘇聯教育學家沙塔洛夫倡導的“綱要信號”教學法認為,知識是由關鍵的字、詞、句,醒目的圖示(或圖表)、符號(箭頭)組成的教學信號系統,調動學生視覺這個分析器,加工成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比較與鑒別。這種教學方法的顯著特點是:重點難點知識以簡練的語言表述,列成綱目,教學中研究問題的思路由圖示、箭頭的指向深入展開,充分體現了“提綱挈領、簡明扼要、信息集中、思維對號”的教學特色。
(2)建構主義理論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習是知識的建構過程。教師的作用是研究學生的知識和經驗,促進學生認知框架的不斷變革和重組,促進學生的認知結構不斷地生成、完善和發展,讓學生體驗自身主動建構的過程、探究新知識的艱辛及獲得新知識的愉悅,從而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
(3) 多元智能理論
美國哈佛大學研究所發展心理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Howard Gardner)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Multiple Intelligences)認為:人類至少具有七種以上智能--言語-語言智能、音樂節奏智能、邏輯數理智能、視覺-空間智能、身體-動覺智能、自知-自省智能、交往-交流智能,應該進行全面教育,開發每個人身上的七種智能,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潛能。這一理論也最終促使了美國歷史上一次重大的教育變革。
(4)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目標:使學生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科學和人文素養以及環境意識;具有適應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因此要改變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使學生學會學習;改變過于注重書本知識的現狀,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系;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性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四)、實驗目標和主要內容
1、實驗目標
(1)通過研究,使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角色轉變,并找到適合本校特點的系統有效的教學方法。
(2)學生語文學習成績有顯著提高,并學得輕松愉快有興趣。
(3)提高學生的學習意識,培養學生科學的學習習慣,學習能力有明顯提高。
(4)通過語文學科教學方法的改變,提高語文學科學業成績,并促進其他學科學業成績的提高。
(5)使實驗教師的綜合素質有明顯提高,明確在語文教學中的位置和作用,實現由經驗型向研究型轉變。
2、實驗內容
本課題研究要求研究者首先要廣泛閱讀有關新課改方面的教育教學理論和論著,熟悉目前所有的各種教育理論和教學方法,特別是要全面分析了解已經實行新課改省市語文教學方面的成功經驗。然后進行合理分工,進行分類研究。準備從單個研究和集體研究兩個方面進行:單個研究就是研究者根據語文教學中所出現的各種問題各自處理,并將處理的結果及經驗教訓記錄下來;集體研究就是針對語文教學中所出現的重大問題,由課題組負責人召集所有成員根據以往有關同類問題的處理范例,集體研究一個可行性方案,然后予以實施,并對處理的情況跟蹤調查,寫出評價報告。本課題研究具體分以下四大部分:
(1)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詩歌和散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閱讀研究。
(2)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說明文和議論文閱讀教學的的有效性研究。
(3)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小說和應用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研究。
(4)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文言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研究。
(五)、課題研究的原則
1、系統性原則:力求對語文教學方法進行系統研究,從宏觀策略的研究到微觀領域的實際操作,形成整體結構。
2、實踐性原則:本課題研究的宗旨是探索改變原有的教學方式,因此必須以指導學生學習的教學改革實驗為基礎。
3、實效性原則:課題研究的實效性體現為學生科學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的形成,初步落實在學生學習成績提高,最終體現于學生未來的發展中。
4、規范性原則:課題研究按研究規范操作,包括課題立項、研究方案、教學觀摩活動、階段成果交流、原始資料積累與整理、數據統計分析、結題報告等。
(六)、實驗方法
教育實驗法、教育調查法、對比法、教育觀察法。
(七)、實驗步驟
1、準備階段(20XX年8月-20XX年9月):申請課題、確定人員分工、制定研究計劃。
2、教學研究階段(20XX年1月-20XX年11月):各位參加研究的教師在自己負責的研究的子課題范圍內先采用一些新方法進行教學,突出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然后通過和學生座談、問卷、考查等方式,確定一些最適合的教學方法,然后通過考試成績分析、問卷調查等了解教學效果,如果效果不夠理想,課題組負責人召開課題組會議進行分析,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寫出經驗教訓,并向報刊投稿。
3、總結階段(20XX年XX月-20XX年3月)參加研究的教師將自己研究的所有材料進行整理,寫出各自所承擔的模塊的實驗報告,然后轉交負責人,負責人根據所有材料,寫出綜合實驗報告和研究論文,結集投稿,并編出研究集。
(八)、實驗的階段成果形式
1、實驗報告 2、教學敘事 3、研究論文
(九)、實驗的組織與管理
1、成立課題領導小組,以保證課題研究工作的實施。
學術顧問:XXX XXX
組長:XXX
副組長:XXX
組員:XXX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2、分工情況:
XXX XXX:負責整個科研課題的理論指導和協調工作,不定期地對研究工作給予督查,同時對課題研究成果進行整合,將研究成果在全校加以推廣。
XXX XXX:負責制定研究方案,組織課題研究,及時召集有關會議,處理研究中存在的問題,擬訂課題研究計劃、報告等。
以下為課題分工研究方向(第一位為負責者):
(1)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詩歌和散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閱讀研究:xxx xxx xxx
(2)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說明文和議論文閱讀教學的的有效性研究:xxx xxx xxx
(3)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小說和應用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研究:xxx xxx xxx
(4)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文言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研究:XXX XXX
3、學校:XXX中學
4、實驗管理
(1)建立實驗管理制度,實驗材料實行檔案管理。
(2)對實驗教師每學期培訓一次,培訓有計劃、有落實。
(3)實驗校要寫出階段實驗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