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1 17:12:3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中小學心理教育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1調查對象:選擇我市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教育先進(標兵)單位復評檢查的中小學校,學校分別是高(職)中10所,初中9所,小學7所,共26所。其中1所高中,市區學校11所,農村學校15所。每所調查學校隨機抽取師生6名作為訪談被試,被試來源與分配情況是小學4~6年級,每個年級師生各2名;初、高中每個年級師生各2名。師生各156名,男女比例為1∶1。1.2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編制了《僑鄉中小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狀況調查問卷》,內容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組織領導、機構建設、師資隊伍、教學、咨詢、宣傳與普及與教研等。其中機構建設包括功能室與相關制度建設;教學包括課程設置、教學計劃與總結、心理健康教育課和團體輔導等;宣傳與普及包括講座、板報、校園廣播欄目及社團活動等;咨詢包括功能室開放、專(兼)職教師值班狀況和咨詢記錄;教研包括學生心理測試與檔案建立、課題研究和教育等。問卷經過相關專家評定、修改后,具有較好的內容效度和信度,能真實反映當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實際狀況。訪談法,制定了師生對心理咨詢輔導行為和態度的訪談提綱,隨機抽取所檢查學校部分師生,在指定地點進行訪談。1.3調查實施與數據處理:正式調查由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會的工作人員在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教育先進單位復評檢查中進行,研究人員對被檢查學校根據實際狀況認真填寫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狀況調查問卷,然后由研究人員在檢查中核對和評定,保證所采集信息的真實性和有效性,最后統一收回調查問卷。抽樣訪談是根據事先擬好訪談提綱進行面對面的交談,研究人員作好信息收集記錄。調查研究分3組,時間2d,最后獲得有效問卷26份,抽樣師生共156名。對所收集到的信息和數據,輸入計算機,使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數據分析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僑鄉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整體狀況:所抽樣的26所中小學中,100%都建立了組織領導,58%建立了功能場室機構,42%有專業和開展教學工作,50%開展心理咨詢輔導服務,81%開展宣傳及普及工作,58%組織開展教研工作,31%總體工作開展較好。2.2僑鄉中小學師生對心理咨詢輔導的行為與態度:中小學生抽樣中,84.6%認為進行心理咨詢是有意義和必要的;26.9%接受過心理咨詢輔導;43.5%認為有需要時找不到心理老師;28.8%不敢去心理咨詢;23.1%怕別人嘲笑;8.3%擔心患有神經病。教師抽樣中,90.4%認為心理健康教育有意義有必要;43.6%兼職心理咨詢輔導;46.2%認為自己不會咨詢輔導;75.0%認為忙,沒有功夫;12.8%認為不是自己分內的事;5.1%認為自己都需要咨詢輔導。2.3僑鄉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狀況差異比較:在抽樣的26所學校中,城區82%建立了功能場室,91%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社團活動,91%定期開放功能室,100%有咨詢記錄,82%安排教師值班,82%建立了心理檔案,91%開展了課題研究和相關論文撰寫,有73%有專業教師。而鄉村地區以上指標分別是40%、33%、20%、53%、33%、47%、53%和20%,兩區域χ2值分別是4.547、13.095、13.595、8.474、9.758、6.205、5.488和7.867(P<0.05),城區學校功能室、社團活動、咨詢工作、研究工作和專業教師5個方面顯著高于鄉村學校。其他指標,城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各學段學校在功能室建設、計劃與總結、開展講座、定期開放功能室、咨詢記錄、教師值班、心理測試與檔案、課題研究、心理健康教育論文和專業教師配備等方面的百分比,小學分別是28.5%、42.9%、28.6%、14.3%、42.9%、14.3%、14.3%、14.3%、42.9%和0,初中分別是55.6%、66.7%、44.4%、44.4%、44.4%、55.6%、44.4%、55.6%、66.7%和44.4%,高中分別是80.0%、90.0%、100.0%、80.0%、100.0%、80.0%、90.0%、90.0%、90.0%和70.0%。以上指標χ2值分別是4.487、5.338、10.575、7.283、8.607、7.171、9.988、9.697、6.872和11.250(P<0.05)。功能室建設、計劃與總結、開展講座、定期開放功能室、咨詢記錄、教師值班、心理測試與檔案、課題研究、教育論文和專業教師等方面高中高于初中,初中高于小學,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他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所抽樣學生中認為心理咨詢輔導有意義有必要、去心理咨詢怕自己真的有神經病態度上城區87.9%和4.8%,鄉村82.2%和12.1%,χ2值分別為0.935和2.149,城鄉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不敢去咨詢、怕別人笑和需要時找不到心理老師這3點行為和態度上,城區15.2%、10.7%和27.2%,鄉村39.2%、32.2%和53.3%,χ2值分別是10.453、10.023、8.213(P<0.05),鄉村顯著高于城區。接受過心理咨詢輔導的城區48.5%,鄉村11.1%,χ2值為27.033,P<0.05,城區高于鄉村。在不同學段上,認為心理咨詢有意義有必要、接受過心理咨詢輔導和需要時找不到心理老師的行為態度上,高中高于初中,初中高于小學;不敢去咨詢,初中高于小學,小學高于高中;怕自己有神經病,小學、初中和高中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怕別人嘲笑的態度,初中高于高中,高中高于小學。
3討論
關鍵詞:高中生;心理健康;調查分析
一、對象與方法
本次心理健康測驗對象是黑龍江省阿城市一中2004級高中生,測試時間是2004年9月。從所得的有效問卷中抽取一部分作為研究樣本,樣本的抽取方法是分層隨機抽樣,每班抽取20份問卷(男生10份,女生10份),共220份問卷。
測驗分析采用的工具是癥狀自評量表SCL—90(SymptomCheckList90),即90項癥狀校核表。使用的測驗版本是汪征宇的翻譯本,測驗采用五級記分。將所抽樣本數據錄入電腦,利用SPSS11.0社會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二、結果與分析
1.高中生心理健康整體狀況
研究得出,癥狀總均分大于或等于3分的學生有3名,占總人數的1.4%。在一個或多個因子上檢出的人數是45人,檢出率是20.5%。據表1可知,各因子均值(M)由高到低為:強迫>人際敏感>抑郁>偏執>敵對性>焦慮>精神病性>軀體化>恐怖。
有的研究者發現“當前我國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小學生有心理和行為問題的占總數的10%左右,初中生占15%左右,高中生約為19%,并有逐年遞增的趨勢”。調查結果提醒我們,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應該引起我們尤其是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
高中生的心理問題主要為強迫、人際敏感、抑郁等,其原因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1)對初中到高中生活環境變化的不適應,很多學生第一次住校,而且進入省重點高中,學生強強相遇,對自己要求較高,學習壓力大;2)對學習方式變更不適應,高中需要學生具有更強的學習主動性,很多學生由過去初中老師的掌上明珠“淪為”普通學生,產生了心理問題;3)高中生源的差異較大,農村、城市學生聚到一起,人際關系和生活方式需要協調和相互了解;4)經濟、社會的巨變,使人們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有些人面對變化后的不適應而產生心理壓力,調整不好就表現出各種心理問題。
2.高中生與常模SCL-90各因子比較
從表1可知,高中生樣本數據與常模統計比較后的結果是,高中生樣本的軀體化因子顯著高于常模(p<0.05),強迫極其顯著地高于常模(p<0.01),人際敏感顯著低于常模(p<0.01)。從各因子得分排序來看,位于前三位的在高中生樣本組依次為強迫、人際敏感、抑郁,常模組依次為人際敏感、強迫、偏執。
從高中生研究樣本與常模比較看,學生軀體化和強迫問題較多,應該引起重視,采取積極的教育措施。強迫是指主觀上體驗到源于自我的某些觀念和意向的出現是不必要的,或其重復出現是不恰當的,但又難以通過自己的意志努力加以抑制,從而引起強烈的緊張和嚴重的內心沖突并伴有某些重復動作和行為。這種強迫的心理問題也可能引起“軀體化”問題,就是心理問題軀體化。
科學地休息和調控情緒,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和娛樂活動,閑暇時間有自己的愛好,在飲食上注意調配等措施有助于緩解學生的強迫和軀體化問題。
3.高中生SCL-90各因子的性別比較
由表2知,各因子≥3分的檢出率中,男生在軀體化、強迫、敵對性、恐怖、精神病性5個因子上的問題檢出率高于女生;女生在抑郁、焦慮、偏執3個因子上的問題檢出率高于男生。經過平均數差異顯著性檢驗,男女生在抑郁因子上有顯著差異(P<0.05),女生明顯高于男生,見表3。
從各因子分≥3的情況(檢出率)和男女生各因子差異的顯著性檢驗中發現,在心理問題上存在性別差異。因此,對高中生進行心理教育、輔導時要注意性別上的差異,有針對性開展心理教育工作。
有學者研究表明,“高中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性別差異女生在焦慮、抑郁方面的心理健康問題多于男生,反映了青少年心理發展的一個特點,即女生大多感知細膩、思維具體、情感上脆弱、敏感、多疑及自卑自輕,她們產生內心沖突的機會比男生多,因此更易產生焦慮、抑郁方面的心理健康問題。這一結果同國內有關研究是一致的”??傊?,性別的差異是生物基礎和社會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具體原因有待深入研究。
三、建議
2002年8月國家教育部頒布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指出:“運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和方法,培養中小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他們身心全面和諧發展?!毙睦硭刭|是人的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心理教育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筆者對在高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提以下幾點建議:
1.開設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
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是以學生的心理發展為出發點,師生共同確立活動目標,通過師生共同的活動,幫助學生學習處理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問題,以學生學會自助為歸宿,關注學生的活動過程。整個活動以學生為主體,活動形式多種多樣,諸如情景體驗、角色扮演、談話交流、行為訓練等。心理教育活動課就是讓學生在活動中去體會、感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能動性和創造性。
2.建立心理咨詢室,進行個別心理輔導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指出:“進行個別咨詢與輔導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條有效途徑。有條件的學校開設心理室,排解學生的心理困擾,并對有關的心理問題進行診斷、矯治。”學生實際上是贊成學校提供心理咨詢服務的。筆者對阿城一中2005級398名學生的調查顯示:47.5%的學生贊成學校開展個別心理咨詢(贊成課堂心理教學的占24.6%,贊成集體心理講座的占27.9%)。
學校心理咨詢是由受過專門訓練的心理教師運用心理學的理論、方法和技巧,通過言語、文字或其他信息傳遞方式,給學生以幫助、啟發和教育的工作過程。心理咨詢的形式多種多樣,如直接咨詢、電話咨詢、信函咨詢、報欄咨詢、網絡咨詢等等。
3.各學科教學滲透
各學科的教學都要求學生的各種心理活動的參與,要認識到智力教育與心理教育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道理。學習是學生的主導活動,學生大量的心理困擾都產生于學習過程中,理應在教學過程中得到滿意的解決。通過在各學科的教學中增加心理教育內容,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培養學生正確的認知、健康的情緒和堅強的意志品質,以利于心理的健康發展。心理教育滲透到學科教學中,不僅擴展了心理教育的空間,而且還有利于各學科教育質量的提高。為此,心理教師不應將自己封閉于咨詢室中,要積極與廣大學科教師、領導交流教育教學心得,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4.建立學生心理檔案
學生心理資料的收集意義重大,許多資料具有保密性,由專職心理教師負責收集和管理。建立學生心理檔案可以了解學生群體心理與行為的發展現狀與趨勢;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監控自我完善過程;為學校心理輔導研究和教育科學研究收集信息。
學生心理檔案收集要全面,既要有班級和學校的團體資料,又要有反映學生個體各方面特征的資料;既要有數量化的資料也要有非數量化的資料。最為重要的是要從積累的檔案資料、數據中分析總結出有價值的信息,而不僅是為了應付檢查和存貯檔案,要為師生和學校提供及時有價值的反饋,為有效開展高中生心理教育服務。
參考文獻:
[1]朱永新.校園守望者:教育心理學論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論文摘要〕班級是由一群學生與教師共同生活、學習與成長的場所。班主任運用團體動力進行有效的班級管理,將是學生健康學習與成長的重要因素。本文擬從團體動力的角度出發,探討中小學教師班級輔導策略:首先,對團體動力的理論基礎進行介紹;其次,認識班級管理中的團體動力形態;最后,提出班主任運用團體動力的班級輔導策略。
一、 團體動力的理論基礎
團體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互相影響、互相依賴,且具有共同的目標,為了完成特定的目標而相互結合成的組織。團體具有互動與相對動態的性質,是具有社會互動性質的組織,團體遵循共同的規范,具有目標性。
團體動力是指某社會團體之所以形成的原因,以及維系團體功能的一種力量或一種方式。團體動力學是社會科學的分支,是一門探討團體結構及團體與成員間相互動力關系的學問。其理論有場地論、因素分析論、社會團體工作理論、心理分析理論等。場地論代表人物勒溫認為,應該把團體看作是一個生命的空間,它是由一些力量或變量組成,它們是影響團體內成員的重要變項。根據此理論,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班主任若能將班級作為心理場地并作數量化呈現,才能分析、控制班級與運用班級動力。因素分析論的代表人物卡特爾認為,團體動力主要受到某些重要因素的影響,領導者在決定團體的發展時,需要了解團體內的關鍵因素。根據卡特爾的理論,若能對團體內的各項屬性一一加以評估,掌握有關的獨立變項,可以有效運作團體。社會團體工作論是將團體工作者的敘事性記錄及團體成員的個案史等資料加以分析,以了解團體對成員人格發展的影響;重視團體經驗與個體成長的交互作用,注重行動研究,即領導者如何有效利用學習遷移,促發成員轉移團體咨詢情景的積極經驗,以協助成員產生建設性行為,增進社會適應。心理分析理論強調團體歷程中有關的情感因素,包括領導者和成員、成員與成員、成員與他人,強調透過對成員過去經驗的了解及個案記錄的分析解釋,促發動力性的團體經驗,協助成員產生積極的行為改變與人格發展。
班級是一個團體,班主任是團體的領導者。如何消除團體的沖突,促進團體凝聚力的提升,進而形成團體的動力,并運用團體動力的輔導策略,這些是班主任科學管理班級應涉及到的內容。了解團體動力理論,借鑒動力理論,有助于班主任形成自己有效管理班級的教育理念。
二、認識中小學班級中的團體動力形態
21世紀社會急劇的變遷與轉型,使得傳統的結構功能論受到現代文化的挑戰。班級是學校教育中最基層的單位,而過去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室管理模式較忽視與壓抑班級團體動力的影響性。班級中存在著許許多多的小團體,這些小團體具有其潛在的影響力。作為班主任,應善用這些團體動力來使得班級管理更具有成效。
(一)非主流文化團體取向的小團體
所謂的非主流文化指相對于主流文化之外的其他文化,它是邊緣的、附屬的與次要的文化。中小學學生的他律性較強,容易受到同輩團體的影響而在班級中形成學生非主流文化團體,容易受到媒體與流行文化等因素的影響,而形成一種屬于次級文化的小團體。例如在中小學中流行的女孩們的影視歌星崇拜現象,中小學男生當前所流行的網絡游戲,如魔獸爭霸等,都是典型的學校非主流文化。班主任若能留心觀察學生無意間形成的非主流文化團體,運用引導的方法把這些團體的動力凝聚起來向著具有教育性的方向發展,對于班級管理是有所幫助的。
(二)以個性、興趣結合和教師評價取向的小團體
一般來說,中小學生在教室中的小團體比較傾向于個性與興趣的結合。但也可能會因為受到功課與教師的標準化評價而形成所謂的好學生小團體與調皮學生的小團體。通常所謂的好學生小團體對班級管理會產生積極的幫助,而調皮學生的小團體可能造成班級管理的問題所在。因此,班主任要平等對待學生,必須消除個人的喜好,對于還正在成長中的學生不要給予社會的標準評價,因為每位學生的潛力是無限的,教師必須循循善誘,引導這些班級中的小團體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三)以座位分配取向的小團體
中小學生常會因為在教室中的座位分配而影響到學習的效果,而由于座位的分配所產生的班級氣氛值得教育心理學工作者進一步探討。一般來說,中小學生若與不喜歡的同學坐在一起,會影響其學習動機;而若與喜歡的同學坐在一起,則會非常興奮而顯得士氣高昂。因此,在班級座位安排方面,班主任必須作適時的調整與更新。在座位的分配方面,必須考慮每位學生不同的學習表現,將學習表現好的學生與學習表現差的學生交錯分配在一起,如此才不容易造成學生的被標準化。此外,高效能的學生座位安排將有助于師生之間形成密切的互動。班主任對于班級中的分組也需要思考,應打破性別意識與學業成就的界線,善用小組間積極的合作與競爭模式,培養學生的主動精神與民主素養,如此將產生最佳的團體動力。
(四)以性別取向的小團體
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和中學生進入了青春期,而這個階段女生的發育比起同年齡的男生要早,因此這個階段的性別界限特別明顯。在這個青澀的成長階段,中小學生的智力、學習開始初步定型,自尊心與好勝心、喜歡與厭惡、好奇與排斥等特別明顯。一般來說,小學高年級和中學的女生在班級中常會組成許多小團體,這些小團體會基于興趣與個性而組成在一起,且團體之間的界線會比中低年級的學生們來得更明顯。而小學高年級的男生和中學男生在心智與生理發展方面顯著慢于同齡的女生,會有被同齡女生領導的現象,因此小學高年級和中學的男生的小團體界線比較模糊。中小學教師在這個階段的班級管理要特別留心于性別因素所產生的影響,應避免性別間的小團體沖突,并善用此階段學生的語言模式與學生溝通,盡量以“活動式”與“主題式”的策略激發學生的團體動力,并善于借助相互合作與競爭之間產生的最大的效能。這將有助于教師的班級管理。
三、班主任運用團體動力的班級輔導策略
在中小學中,過去偏向于以班主任為中心的班級管理,其目的在于幫助教師控制學生的常規與秩序。而在新時代的班級管理中,必須融入民主的精神與多元的風貌,運用團體動力的心理輔導策略。在實踐中,教師要善于利用師生間的人際影響,進行師生間的積極溝通,尊重學生,傾聽學生的聲音,并適度地給學生建設性的反饋,最終形成科學的管理理念。
(一)角色意識培養策略
在班級這個生命空間中,每個學生的動力聚合成班級的凝聚力。要形成班級的凝聚力,教師要抓好班級成員的角色意識培養,通過班級的正式角色和非正式角色的合理安排,使每個學生都能形成積極的角色意識和角色行為,使每個學生能夠感到自己在班上是受重視的,是有地位的,是負有責任的,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增強學生的責任感、義務感、安全感、歸屬感和集體主義榮譽感,從而自覺接受各種集體規范,不斷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會適應能力。如在班級實行值日班長制度,使學生的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得到培養。再如,通過各種集體活動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鍛煉機會,讓每個學生負責一些事務,鍛煉他們的能力。這不但可以促進學生的良好個性品質的發展,促進其動力的產生,也能不斷提升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營造健康民主的心理環境的策略
心理環境包括班風、校風、輿論、同學關系、師生關系等。建立良好人際關系,培育健康的輿論、風氣,能夠使學生經常受到積極的感染和熏陶,逐漸形成積極上進、開朗樂觀、關心集體、團結互助的良好的性格特征,不斷提高對人際環境的適應能力。目前教師必須改變過去權威者的角色,站在指導學生學習與成長的立場,適時引導學生,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能力,使學生能在民主的氣氛中,展現自己的特色與風格,并學習其他人的優點。教師應在民主健康的氣氛中引導班級向積極正向發展,建立積極、正確和健康的輿論導向,尊重學生所提出的觀點,并讓學生經由民主的程序共同建立班級的規則與秩序,達到學生之間的相互約束與互相學習,從而獲得全班的凝聚力與向心力,這有助于教師成功地管理班級。
(三)班級學習分組策略
學生非主流文化所組成的小團體以及班級內的各式各樣的小團體所產生的團體動力,與教師的班級管理有著密切的關系。中小學教師在管理班級時,需要關注時代的發展,融入民主的精神,改變以往以教師為中心的班級管理策略,轉向教師與學生共同管理的模式,培養學生的責任感。教師可進行引導而不急于幫學生作決定,如此將有助于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能力。在班級教學分組方面,必須著眼于班級成員的全面提升,把各類不同學習成績的學生分散并綜合,這將使得每一個小組的成員都可以進行相互指導。這種學習成績混合的分組為學習成績高的學生提供了成長的機會,同時也為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提供了補救的機會。善用此類分組方法將會激發學生產生學習上的最佳團體動力。此外,教師也可以根據不同性質的內容或不同的活動形態進行分組,如此將增加班級成員間的互動,增強班級成員的向心力。
(四)團體游戲輔導策略
狹義的團體游戲輔導是指游戲、唱跳,唱跳包含了歌唱與上下肢體移動的音樂律動。從兒童發展理論中可以得知,游戲在兒童發展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團體游戲能增進學生的感情交流,增進學生對組織的向心力,對于激發學生新的創意與新的思維模式大有幫助。團體游戲輔導有助于學生的人際關系與發展,也是培養學生團體生活技能,培養學生健全人格的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團體游戲對于培養創新性的兒童,對于激發班級的團體動力,具有很大的幫助。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適度運用團體游戲輔導的理念與技巧,并遷移至學生的學習上,可以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效。
班主任是教師中的優秀代表。他們除了應具備普通教師的基本素質之外,還應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熱愛學生的職業素養和科學的管理能力。“當教育者贏得了學生的信任時,學生對接受教育的反感就會被克服而讓位于一種奇特情況,他們把教育者看作一個可以親近的人”。學生在與班主任朝夕相處時,容易產生依賴和歸屬心理,班主任將成為學生最為親近和信賴的人。
參考文獻
[1]石文山,陳家麟.論班級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基本特征.河北師范大學學報,2004,(5).
[2]沈貴鵬.師生互動的隱性心理教育價值.當代教育論壇,2004,(11).
[3]賈曉波.陳世平.學校心理輔導實用教程.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
[4]陳曉紅.班主任應成為青少年學生心理健康的呵護者.教育探索,2006,(2).
[5]劉興翠.“心”“法”“德”并舉.育時代新人.基礎教育研究,2006,(2).
與嚴峻的心理問題現狀相比,我國現有的在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制度、人員配備、資金投入等都存在不足,干部、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和能力水平無法滿足教育需要。就本校而言,心理教師雖然接受過專門培訓,但由于沒有專門的課時,又身兼數職,接觸學生的時間有限。班主任雖然每天與學生在一起,但未系統學習過心理健康教育理論與方法。心理教師和班主任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力量,如果二者密切合作,優勢互補,則會產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那么,學校心理教師與班主任在合作的過程中,該遵循那些原則和策略呢?
主要概念界定
合作 合作指個人與個人、群體與群體之間相互配合做某事或共同完成某項任務的過程。成功的合作需要具備的基本條件主要有:一致的目標、統一的認識和規范、相互信賴的合作氣氛、合作賴以生存和發展的一定物質基礎。本校的心理教師與班主任(課題組成員)具備初步合作的基本條件,心理教師與班主任在平時的工作中已經建立起了良好的工作關系,同時課題是由學校的政教處、教科研室共同承擔,這些都為有效的合作提供了保證。
策略 策略包含三層含義,一是指可以實現目標的方案集合;二是指根據形勢發展而制定的行動方針和斗爭方法;三是指講究斗爭藝術,注意方式方法。本課題所指策略即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心理教師和班主任有效合作的方針、機制及共同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與途徑。
合作策略 合作策略一詞始于企業間的合作與聯盟,它是指合作雙方一起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是一種互惠互利的雙贏。雙方的需要都是合理或重要的,而且雙方相互支持,高度尊重,愿意以合作來解決問題。
課題研究成果
從2011年9月至2013年7月,經過歷時兩年的行動研究,本??偨Y出以下五大策略,即目標引領策略、尊重支持策略、溝通協調策略、資源共享策略、問題學生轉介策略。
實施目標引領策略,激發教師合作的熱情 共同的目標是合作的動力。學校把課題研究的目標確定為“預防學生心理問題的發生,提高學生心理健康素質,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提升實驗教師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和水平”。這一目標得到了課題組教師的高度認同,因為它既關注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關注了教師的發展,這是實驗教師迫切需要的。
另外,心理教師將總課題分解,要求課題組教師在總課題的范圍內,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結合班級實際,確定研究專題。實驗教師確定的研究子課題包括以改善初中生親子關系為突破口的調查研究、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行動研究、初中生青春期逆反心理行為及對策的研究、初中生挫折教育的實踐與研究等。從課題研究方案的確定到實施,學校給予全方位的指導,使實驗教師在總課題的帶領下,一步步加以實施。而子課題的確定又使其研究有了重點,目標更具體,更有針對性,也激發了實驗教師參與課題研究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課題組成員在繁重的工作之余積極主動學習、實踐,還承擔了對各年級學生、家長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訓任務,并將其視為提高自己、教育學生的良好契機。其中部分班主任從未參與過科研課題的研究,但他們積極主動地學習有關理論知識,購買相關書籍或申請外出學習培訓。
實施尊重與支持策略,增強解決問題的力量 相互尊重是合作的基礎,彼此支持是合作保障。課題組中,成員都是平等的,有活動共同參與設計和實施,有問題共同商量解決,以對彼此的尊重換來相互的信任和支持。此外,在心理教育工作中,小組成員不僅是一個學習的共同體,還組成了一個精神的家園。每當煩惱和苦悶的時候,相互之間幾句安慰、勸導的話語,就可以起到精神撫慰的作用,及時化解教師的情緒,從而以一種健康愉快的心態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之中。這樣,小組成T起到了相互督導的作用,這是心理教師自我成長所必需的過程。
實施溝通與協調策略,提高心育工作效率 在合作過程中及時的溝通與協調是合作成功的關鍵。為了保證溝通渠道的暢通,學校課題組建立了每周一次的小組會談機制,小組成員每周一次例會,談一談本班的問題、個人心育工作現狀和體會,共同商討、應對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調整教育和轉化工作的重點和對象。同時,建立情況通報機制,定期出版“心育研究簡訊”,通報本課題組研究進展情況,宣傳有關心理健康教育信息等。此外,心理教師還將個體輔導的結果及時通報給班主任,班主任則在轉介學生時將學生的基本情況和已經做的工作通報給心理教師,從而增強工作的針對性。除此之外,學校還建立了網絡交流機制,利用信息化手段為課題研究服務。如設立組內專用郵箱,及時將有關資料、通知發到郵箱中;建立QQ群、微信群,使課題組成員之間的溝通更加便捷、暢通,也使課題研究中的問題及時得到解決,同時把課題組教師緊緊聯系在了一起。
實施資源共享策略,為教師的教育活動服務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國還屬于新興學科,由于本學科的特殊性,很難有統一的教材,相關的資料也只能通過教師去搜集,因此教學每一節課,教師都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作為基層學校的教師,個人所能了解和掌握的資源非常有限,而要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層次、上水平,就需要掌握更多更好的資源。于是本校建立了自己的信息資源庫,一是將學校心理咨詢室的心理測量軟件對課題組教師開放,以保證學生現狀分析及問題學生確定的科學性和準確性;二是把教師個人手中的資源集放到心理教師手中,課題組教師隨時可以借閱觀看?,F在學校已擁有相關圖書150余冊,課例30余節,報刊雜志4種,還有其他心理活動器材、數字資料若干。另外,本校資源庫也對全校教師開放,很多教師在班會、家長會、主題活動課之前也紛紛通過資源庫尋找資料,使教師養成了隨時積累素材、資料的習慣。
實施問題學生轉介策略,為學生提供有效的指導和幫助 在個別心理咨詢的過程中,對自己幫助不了的來訪者要及時轉介,以免延誤病情。這一原則也同樣適用于學校個別問題學生的心理輔導工作,只是這種轉介是心理教師與班主任間的互相轉介,而非單方面。為此課題組設計了“問題學生轉介卡”,班主任可以將本班級的問題學生轉介給心理教師,但需認真填寫轉介卡,讓心理教師更多地了解問題學生的情況,減少工作的盲目性。心理教師對其進行輔導后,再將所做的工作、取得的效果填在表上,交給班主任,請班主任配合做工作,使學生得到一致的、持續的教育和幫助。有時問題比較復雜的學生,需要經過心理教師和班主任之間反復多次的相互反饋、輔導,才能見到效果。此外,由于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需要教師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以便盡早發現學生心理的異常狀況,做到早發現、早干預,為學生提供及時有效的心理援助。但班主任沒有經過專門的培訓,在對有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初級心理干預后,如果發現問題嚴重,必須轉介給學校專職心理教師。對于問題比較嚴重的學生由心理教師向家長提出建議,由家長帶學生做專業的心理咨詢。這樣就保證了每個問題學生能得到及時、有效的幫助,避免意外事件的發生。
結論與建議
實驗班學生心理健康素質明顯提高 運用師大易度心檢系統對部分實驗班學生進行前期(2011年9月)、中期(2012年9月)和后期(2013年6月)的“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結果表明,學生中心理問題人數有明顯下降。為此,我們對實驗班心理問題學生人數進行了統計對比,共計246人(見下表)。
說明:所運用的師大易度心檢系統《中學生心理健康自評量表》包括適應、困擾與復原力三個分量表,從學習適應、人際適應、青春期適應、問題行為、抑郁、焦慮、強迫、恐懼、自信、積極認知、自我調節、社會支持12個維度評測中學生心理健康水平。
從上表數據可以看出,實驗班心理問題學生的檢出率明顯下降。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促進了學習效率的提高。實驗班的任課教師普遍反映學生的精神狀態普遍好于非實驗班,他們積極樂觀,學習態度有了明顯轉變,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增強了,學習的興趣更濃了,學習成績也明顯提高。
課題組教師心理健康教育意識增強,知識和能力水平大大提升 教師對待學生更像朋友和親人,因而師生關系更加和諧。多位教師的心理教康教育論文和課例在市區級獲獎。同時,課題組教師為學校的班主任、青年教師所進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訓,為學生所做的專題講座,都得到了師生的好評。
促進了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 現在,課題組教師不僅僅是一個研究者,還成為了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領頭人。他們為全校班主任和青年教師開展講座、做觀摩課,為全校學生上團體輔導課,為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在他們的影響下,許多教師主動要求成為課題組成員,經過認真的篩選,參與課題研究的班主任由原來的5人擴大到現在的12人。學校的心理健康工作也得到了極大的促進和提高。V大干部教師關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關心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形成了良好的氛圍。學校對心理健康工作越來越重視,添置心理測評軟件、購買輔助教材、光盤資料,支持教師外出培訓學習等,在人員、財力、時間上給予充分的支持,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了區教師研修中心德育部的充分肯定,并于2013年在玉橋中學召開了全區中小學心理健康――生涯教育研討會。
及時對每天的教育教學活動進行反思,用筆隨時記錄下來抽時間整理,并爭取能夠上網站發貼,與同行們進行交流與對話,共同切磋,共同進步。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2021年小學教師個人學習計劃5篇,供大家參考。
小學教師個人學習計劃1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全面實施新課改,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在教師,只有高素質的教師才能培養高素質的學生。因此,提高教師的政治素養、科學文化素質和身體心理素質便成為我們教師的當務之急。
為切實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質,從而適應新形勢下的教育教學要求,在學校的指導下,結合學校自身實際,加強學習和自修,爭取在短期內使自己的綜合素質有較大的提高。特作如下計劃:
一、不斷加強學習,提升自我,完善自我
當今世界,社會高速發展,知識瞬息更新,我們幾乎每天都面臨著一個新的世界。不學習,就跟不上時代的步伐。
只有不斷補充自己,更新自己,才能適應不斷發展的教育形勢和滿足不斷變化的教育對象之需要,蘇霍姆林斯基曾說:“真正的教師必是讀書愛好者。”
學校教育雖說是由師生兩個主體共同完成,但關鍵還是在于教師。教師的主導、導向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用什么樣的教育思想、理念、模式、方法、途徑來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導,將直接影響到學校的教育教學效果。
因此我重點學習《校本教研面對面》《新課程師資培訓精要》《教師教學究竟靠什么》《新課程推進中的問題與反思》等,教師只有讀那些能喚醒靈魂、令人感動、發人深省、讓人精神沉醉的書籍,才能真正與自己的思想相碰撞,相融通,才能不斷提升自己、完善自己。
二、注重自察自省
在學習過程中要善于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不清楚或不懂的地方要虛心地向老教師和有經驗的教師多請教、多提問。多參與集體的學習與討論,做好案例分析以及教學反思,及時歸納,及時總結,共同學習,共同提高。
三、認真學習,做好筆記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誰要是自己還沒有發展、培養和教育好,他就不能發展和教育別人?!彪y以想象,素質低下的教師能培養優秀的學生,為此,在學習過程中,要認真做好筆記,多寫心得體會,適應素質教育的需要,不斷完善更新知識,完善知識結構,完善能力結構,強化教育教學水平,發展自己的教學藝術,精益求精,一絲不茍,同時要創新施教,要做到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培育一化新人。
四、端正態度,提高實效
提高自身素質,增強自身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一年一年地,一步一個臺階地,扎扎實實地學下去,這不僅是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培養全面發展的合格的跨世紀人才的需要。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
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要不斷學習,不斷完善自身,培養成具有高尚師德,業務力強,具有高素質教育能力水平的人民教師,迎接新世紀巨大的挑戰。
蘇霍姆林斯基對教師要求的口號是:“讀書,讀書,再讀書”。在蘇霍姆林斯基看來,任何人都要過一種精神生活,都有必要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那就必須要讀書。對教師而言,讀書就成為雙重需要。讀書,不僅是教師本人精神的需要,還是教師工作的需要。
小學教師個人學習計劃2作為一名小學教師,在學習與日常工作中讓我深刻地認識到,身為教師肩上背負的重要責任。人們常說:“學生是祖國的花朵,教師是辛勤的園丁”。
祖國要振興,教育是基礎。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而今時代的不斷進步就要求教師要不斷地學習文化知識,逐漸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迎接時代的挑戰。
通過學習,樹立“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的教育觀念?!盀榱艘磺袑W生,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
始終將學生的利益放在首位。學習新的教育理論,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提升自己的教學理念,在教育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中都要尊重學生人格,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
為此,特擬定個人繼續教育學習計劃如下:
1、積極參加小學教師遠程培訓,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
2、結合教師教學經驗和案例分析,掌握新課程下教材的使用與創新技能、課堂教學情景創設技能、課堂上提問技能、課堂調控技能并做出相應的創新與發展。
3、結合教師的教學實踐和自學,掌握新課程下備課與教案生成技能、教學內容呈現方式技能、課堂拓展技能。
4、在相互尊重,友愛寬松的環境中,提出問題并積極發表個人見解,體會同伴互助、共同發展的樂趣、提升自我發展的意識,在學習、交流的基礎上形成校本培訓的方案。
5、樹立良好的敬業精神,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校,熱愛學生,遵紀守法,養成職業紀律和道德規范,熟悉學校的各種規章制度。
6、完成教育教學任務,教案規范,符合基本要求。
所任學科,教學工作得到大多數學生的認可。
7、熟悉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能管好課堂,完成學校分配的班級德育管理工作。
8、熟悉本專業、本學科的最新知識和信息,完善知識結構,更新教育教學觀念。
9、把握教材重難點,自如地駕馭和處理教材。
10、開展教學探究、解決教育教學中實踐問題、總結教育教學經驗。
11、按學校繼續教育自學規定的繼續教育教材的學習。
12、積極參加學校及上級舉辦的各級各類培訓和學習。
13、積極撰寫繼續教育論文或心得體會等。
14、積極配合學校做好教育工作。
15、認真做好專題研究,及時學好教學反思。
16、積極跟蹤聽課,積累豐富的教學經驗。
小學教師個人學習計劃3為了提高本人的政治業務素質和教育教學能力,根據學校安排,特擬定個人學習計劃:
一、培訓內容:以《新時期師德教育》和“八榮八恥”為主的“師德教育”培訓;以《新課程推進中的問題及反思》為主的“新理念”培訓;以《校本研修面對面》和《新課程理念下的創新教學設計》為主的“新課程”培訓;以《教育技術培訓教程》為主的“新技術”培訓以及骨干教師培訓。
二、參加培訓時間:20__年9月——20__年1月
三、學習、培訓活動安排
1、集中學習培訓
按照學?!杜嘤栍媱潯?,準時參加學校組織的集中學習培訓,認真做好學習筆記;虛心接受授課教師的輔導;認真完成授課教師布置的作業。
2、自主學習
利用空閑時間自學,認真做好?a href='//xuexila.com/fanwen/shiji/' target='_blank'>事跡擻孟執逃際踅鋅翁媒萄У目渭?/p>四、達到的目標
1、努力完成學習任務,按時參加省統一考試,力爭取得好成績
2、通過集中培訓、自主學習、專項活動、專題討論、師德論壇、案例分析、自我反省,對照檢查、撰寫心得體會等形式,樹立正確的
社會主義榮辱觀,從而更加愛崗敬業、樂于奉獻、關愛學生,使自己具備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素養。
小學教師個人學習計劃4新的學期又開始了,作為一名教師,我深刻地認識到,身為教師肩上背負的重要責任。人們常說:學生是祖國的花朵,教師是辛勤的園丁祖國要振興,教育是基礎。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
而今時代的不斷進步就要求教師要不斷地學習文化知識,逐漸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才能迎接新的挑戰。為此,特擬定新學期教師個人繼續教育工作計劃如下:
一、加強政治學習,充實自己的思想政治知識以提高職業道德素質。
平時要關心時政學習,積極擁護黨的方針政策,認真學習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學習《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專業指導精神,堅定愛崗敬業、獻身教育的信念,堅持以學生個體發展為本的宗旨。要依法執教,嚴謹治學,團結協作;要廉潔從教,以身作則。
二、積極投身于課程改革實驗中,不斷更新教育觀念。
在個人角色定位上:
一要從單純的教育者轉變為教育的有心人。在教學過程中,置身于教學情境中,用研究者的眼光分析教學理論和實踐問題,反思自己的行為,積累經驗,探索教育的新理念;
二是從書本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創造型教師,用自己的創造性言行潛移默化的感染學生,為他們提供寬松、愉快的創造氛圍。
三、認真學習,努力實踐,合作交流,充實專業知識,培養專業技能。
積極參與校本培訓,要以問題為中心,以崗位為課堂,以實踐為老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注重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和教育教學實踐能力的發展,突出對課堂教學實際情境與自身教學經驗的多視角、多層次的分析和反思,要以回顧學生的視角進行反思,以教師的視角對自己教學觀念、行為、設計觀念進行深刻的審視。
要通過孩子的眼睛來反思自己的教學,要通過同事間的互聽互評活動,觀察研究教學來反思,要通過撰寫教學反思及經驗總結等文章來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要通過家長對孩子的發展要求反思自己的教學。
以上便是我本學期的繼續教育學習計劃,總之我會從各個方面不斷的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學習,努力實踐,為迎接新的挑戰而做準備。
小學教師個人學習計劃5一、學習內容:
1、繼續學習20__年新修訂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相關的法律法規。
2、學習《小學數學課程標準》。
3、讀一本好書《創新能力—開發與培養》。
二、學習目標:
1、通過自我學習教育熱愛教育事業,熟悉《課標》、教材,掌握教學常規提高其教育教學能力,盡快適應新教學崗位的教育教學工作需要。
力求達到:
1)樹立良好的敬業精神,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校,熱愛學生,遵紀守法,養成職業紀律和道德規范,熟悉學校的各種規章制度。
2)完成教育教學任務,教案規范,符合基本要求。熟悉所任學科《課標》,教學工作得到大多數學生的認可。
3)熟悉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能管好課堂,完成學校分配的學科教學任務。
4)熟悉本專業、本學科的最新知識和信息,完善知識結構,更新教育教學觀念。
5)把握教材重難點,自如地駕馭和處理教材。
6)參與教學探究、解決教育教學中實踐問題、總結教育教學經驗。
2、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和20__年新修訂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為主要內容提高自己的師德修養,樹立“為群眾服務,辦好群眾滿意的教育”的理念,重視家校關系,密切家長學生關系。
3、認真參與網絡培訓學習。
與同行老師認真交流,請教自己不知的和一知半解的問題。并做好相應的記錄。
1)注冊、完善自己的博客。
2)與同行交流,提高自我。
4、加強新理念的學習,讓自己認識到“終身學習觀”是教師自身的需要,是工作實踐的需要,將先進教育理念內化為自己的教育思想,變固步自封為改革創新,變教書為育人,實現教學相長。
5、在學習和教學工作中努力打造自己,要練好“講好一口普通話,寫好一手字,用好一種信息技術。
”的基本功。
三、學習措施:
1、參加學校組織的集中培訓和政治業務學習。
2、參加年級組學習。
課標解讀、教材研討、觀摩示范課。
3、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自學和互聯網個人自主選擇式學習。
4、按學校繼續教育指南,自學規定的繼續教育教材。
5、積極參加學校及上級舉辦的各級各類培訓和學習。
6、作好學習筆記,做到時時學習,處處學習,把終身學習作為自己的一生的學習目標。
實施“快樂教育六年 幸福相伴一生”,重點是轉變教師的教育思想,創新教育觀念,改革堂教學模式,全面落實課程方案。按照國家規定的教育教學內容和課程設置開展教學活動,不隨意增減課程和課時。除搞好基礎文化課教學外,還要特別關注藝術、體育與健康、綜合實踐活動四個領域的教育教學工作。嚴格遵守《普通中小學管理基本規范辦學40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
一、三個建立——為快樂教育奠定基礎
1. 建立健全各項制度。學校的規章制度,是學校各項工作規范有序開展的堅實基礎,是學校內部的“法律文書”。為了保證學校工作的順利進行,學校制定、完善了各種規章制度,如教職工出勤制度、教職工考核細則、班主任考核細則等。
2. 建設兩支高素質隊伍:行政干部隊伍和教師隊伍。一代師風,影響著一代人風。學校的良好運作首先要有良好的師德師風作為基礎。因此,師德師風建設是教師隊伍建設的基礎,也是關鍵。首先,確立師德導向目標:“德高為師”。以新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為標準,用這六條標準衡量教師言行,不斷提高自身修養,力求達到這個高度。其次,建立師德導向機制。師德建設的導向機制包括培養機制、激勵機制、監督機制、評價機制等。建立教師師德培訓檔案,制定配套的培訓計劃和方案。
3. 健全和完善教育教學質量監控機制。小學教學質量監控是教育質量監測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教學質量監控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精神為指導,以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目標,樹立新的教學質量觀,積極推進中小學教學質量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加強教學質量管理,努力提高學校教學質量。學校建立了教學常規檢查通報制度、常態課堂教學情況抽查與反饋制度、學生學習質量抽查與分析制度、建立和完善學科學段學習目標檢測與分析制度、建立學生學習能力測查與分析制度等。
二、五個一——為快樂教育提供保障
1. 確立一個目標:做最完善的自己。教師校本培訓能否有效開展,確立共同目標是前提,培訓工作的針對性、實用性是關鍵。學校經過廣泛討論、醞釀,確立了“做最完善的自己”的培訓目標,并根據學校年輕老師多、發展潛力大的實際,提出了合格教師“四個”(會教書、會育人、會服務、會發展),教師個人基本素質“四個會”(會想工作方法技巧、會上高水平的觀摩課、會說工作心得體會、會寫實踐經驗文章)等具體要求,引導教師了解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
2. 探索一種模式:以“教育教學論壇”展評活動引領教師專業成長。學校從2008年啟動了“教育教學論壇”展評活動,效果甚好。其主要特點有:“論壇”活動目的“三突出”。一突出實踐,二突出實用,三突出實效;“論壇”活動專題系列化、梯次化。關注教師成長,落腳校本研究平臺;“論壇”活動壇主多元化。每屆論壇或每個專題設立壇主進行主講,壇主可以是專家、領導、教研員,也可以是教師,還可以是家長;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群體;“論壇”活動形式多樣化。論壇活動根據實際需要變換活動形式,如才藝展示、基本功大賽、課堂教學展示、研訓教一體化等等。
3. 營造一種氛圍:由“他培”到“自培”,再到“專業發展提升”。教師培訓的最終目標是實現教師“自培”。由此,學校在校本培訓中做了以下嘗試:首先,開展教師自主發展能力培訓。其次,建立教師個人特長資源庫。每個教師能成為最好的自己,重要的是揚教師專業之長,發現特長并總結出來。每個人的特長集中起來就是學校的群體特色。本著這樣的理念,學校讓每個教師申報或發現自己的特長項目,集體再進行設計、強化、包裝,使教師獲得專業發展的成功和自信,使原來被共性知識培訓淹沒的教師個性特長顯露出來了。
4. 提升一種境界:問題即課題,把工作做實、做細、做精。首先,做好課程研究。實踐證明,教師進行專題研究活動是將工作做實做精的好方法。學校特意給各學科安排了專門的時間、地點、開展不同主題的活動。如,研究教材、處理教材、學生分析的研究;加強教師的集體備課。每位教師要研究每節課的教學重點與難點并進行練習設計,將這些研究轉化為授課實踐加以落實,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
其次,做好小課題的研究。小課題研究是將工作做細做精的好方法。鼓勵教師在工作實踐中思考教育實踐、總結教育行為、提升教育理論。為此,就是要求教師以教學后記、教學案例、教學隨筆、教育論文等形式勤動筆,勤思考,使他們關注問題并付諸行動。
5. 建立一種機制:教師專業發展激勵機制。建立有效的以“教師為本”促進專業發展的激勵機制是校本培訓能夠長期順利進行的重要保障。為此,我們主要從競爭激勵、成就激勵、評價激勵三個方面激勵教師。
三、三項措施——把快樂教育落到實處
1. 改進教學模式,構建高效課堂。學校全面落實“345”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創建整體優化快樂的課堂結構,探討實施快樂教育的途徑和教學方法,打造了開放式、多元化、自主參與、張揚個性的課堂,使我們的課堂教學充滿生機與活力。構建和諧的課堂必須做到:一是與時俱進地選擇好教學內容,扎扎實實地為學生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定好位,打好樁。二是以滿腔的熱情、智慧的頭腦、敏銳的觸覺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喚起學生的智慧、啟迪學生的思維。三是小心翼翼地呵護孩子的學習熱情,想盡辦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全力以赴地保護好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數學的價值,不斷地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2. 把握“三度”,精心設計作業。我們要求在作業布置上把握住三個“度”:(1)適宜度。課堂作業應緊扣本課的教學實際,力求在課上完成。課外作業(家庭作業)要控制作業量,不得加重學生作業負擔,特別是機械重復地抄寫作業必須杜絕,不得有偏題、怪題。(2)新穎度。精心設計,突出教學重點、難點。作業按場合分有課內、課外作業兩種,它們是相輔相成的。要做到:“講科學、重實效、嚴要求”。書面作業形式以外,應根據新課標的理念布置動口、動手的實踐作業,如調查、觀察等。重視課外閱讀,重視實踐與創新,突出語文綜合素養的培養。(3)滿意度。教師將布置作業的權利交給學生,學生可根據自己當天所學習的知識內容、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力大小以及對教材重、難點的把握選擇適合自己的作業。內容可多可少,可自行設計,也可廣泛參考。基本要求:做你喜歡做的作業;做你自己認為真正需要做的作業;做你能夠完成的作業。這樣的讓作業能夠讓學生充分展示才藝特長、張揚個性,讓作業成為學生生活中的樂事、趣事。
3. 打造兩個環境,和諧六個關系,積極營造“和諧樂園”。兩個環境:(1)打造平安和諧的校園環境。“安全無小事,責任大于天”。學校從“交通安全教育”入手,確立“以學生為中心,工作走在學生前,工作做在問題前”的管理理念;實行“三空值勤制”,校領導以身作則,在大門口執勤,接送學生過馬路;積極開展“小手拉大手”活動,學生組成“小交警”、“文明勸導隊”,同交警一起走上街頭,維持放學交通秩序,發放交通安全宣傳材料,勸導不文明交通行為,把交通安全知識帶到千家萬戶。(2)打造積極向上的人文環境。為強化學生的環保理念,豐富學生的環保知識,學校積極開展綠色學校創建活動。定期發放環保知識宣傳材料,開展“共建美好家園”活動,組織學生走進社區,清潔綠地,宣傳環保知識,舉辦征文、手抄報比賽和以環保為主題的文藝匯演。學校高度重視校園環境建設和校園文化建設,校園內干凈整潔,綠草如茵,教室內、走廊上富有哲理的名人名言,起到教育“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關鍵詞:班主任管理機制;班主任心理;班主任節;班主任名師工作室;獲得感;成就感
正文:首都師范大學附屬紅螺寺中學是一所與共和國同齡的學校,現有32個教學班,普通高中班15個,內地新疆班8個,美術實驗班6個,音樂實驗班3個,共有來自13民族的1133名學生。多個民族學生構成的群體,多樣的人才培養模式,多元的文化背景,多彩的風俗習慣,復雜的學生心理特點,不同民族的文化碰撞與交融,要求班主任不僅有愛心,更要有科學的教育管理方法.因此,我們在培育班主任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仁愛之心、扎實學識,特別是積極心理、陽光心態以及專業能力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一、班主任隊伍建設主要成效
高度重視班主任隊伍建設,是首師大附屬紅螺寺中學德育工作的傳統。多年來,學校取得了顯著教育成效,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優秀的班主任隊伍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學校先后獲得 “全國德育實驗?!薄ⅰ叭珖桨埠椭C校園”、 “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北京教育系統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北京市控煙示范?!钡榷囗棙s譽稱號,班主任功勞第一。
全校開設了30個高中教學班,2個預科班(初三),每年暑期聘任班主任崗位時,都有50―60位老師主動要求擔任班主任工作。女教師楊贊穩退休前一年,還在高三年級班主任崗位上辛勤工作,高秀英老師一直當到退休都擔任新疆生的班主任。
在學校搭建的平臺上,諸多班主任獲得很多榮譽,先后有5名班主任榮獲北京市“紫禁杯”特等獎和一等獎;11人獲得全國班主任課例評比一、二等獎,有兩名班主任在全國德育大會上展示;在懷柔區班主任基本功大賽中8名班主任獲得一、二等獎,占了全區設獎總額的60。班主任的成長離不開學??茖W的班主任支持系統,班主任關注學生心理,科學有效工作,在辛苦的同時享受科學育人幸福感。
近四年,班主任團結科任教師,培養了北京市優秀中學生袁秀龍,5名清華、北大、中央美院學生,央視星光大道選手瑪伊努爾、影視界明星白敬亭等。
二、調查研究,找準教師躲避班主任工作的真因
班主任,是班級的“教導主任”,擔負著德、智、體、美、勞、心理等全面的教育管理任務,是如校長一般不可替代的“領導者”,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決定性力量,是培育學生核心素養的主力軍,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者,高度影響著全班三四十個、四五十個家庭的幸福程度,影響著國家的未來。
然而,在農村城鎮高中校里,過去老師們很少有人主動申請擔任班主任工作。暑期聘任班主任工作崗位時,只有幾人填寫班主任工作崗位意向表,多數崗位要靠學校領導苦口婆心勸說,才能湊夠需要數額。
調查發現,老師們不愿意擔任班主任工作,最主要的原因:
第一,調查表明,百分之70以上教師缺少教育信仰、教育情懷,只把教師當做職業,遇到班主任這種艱難險重的崗位就退卻了。
第二,班主任工作負擔過重,承擔著無限責任。調查結果顯示,班主任工作職責竟有65項左右。
第三,待遇過低,承受任務之重和享受報酬之低反差太大。做的是教師滿工作量一半的事情,獲得的是微薄的報酬。
第四,專業地位不公。班主任工作被行政部門和學術領域公認為“專業”,但中小學職稱系列中,卻沒有設立“班主任職務”的專業名分。
這些主要原因,嚴重影響教師爭當班主任的積極性。只有心理健康的班主任才能培育心理健康的學生,因此我們把培育班主任積極心態作為首要工作。
三、創新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機制、策略、方法
(一)成立“2211名師班主任工作室”,培育骨干
聘請德育特級教師于榮學主持班主任工作室,創新班主任培訓模式,培育班主任積極心理、解決教育教學管理中的實際問題,提升班主任專業水平;提高學校的整體辦學水平、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在教育教學理論素養、德育課程開發與建設、德育科研課題的研究,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方面得到更大提升,極大地帶動了班主任的工作熱情。
(二)注重班主任心理健康,增強班主任幸福感
1、只有心理健康的班主任才能培養健康的學生,因此學校配備兩名專兼職心理教師;學校申請專項112萬元建設心理健康指導中心,中心有心理活動室、沙盤室、潛能開發室、測試室、地面減壓互投、心理圖書和音像資料等,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了經費和物質保障。學校有兩名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在為學生服務的同時,也為班主任打開大門,緩解班主任壓力。經過多年培養,班主任們干勁十足,2013年 學校出版《陽光班集體建設策略》為班主任進行全面指導。
2、舉辦心理活動周
活動以積極心理學理念為指導,以“了解自我 實現夢想”為主題,通過廣播、《紅螺心語》小報、旗下講話、心理教育講座、戶外拓展和時光軸展示等活動普及心理健康。教育了學生,為班主任減輕了負擔,班主任的參與,也讓班主任體驗了積極語言、積極心理的魅力。學校關注班主任心理健康,黨支部開展了關于班主任幸福感的調查,了解班主任幸福感狀況,制定提升班主任幸福感的措施。3、設立班主任節
從2013年起,學校設立班主任節,每年的12月第一周為班主任節,在班主任節期間,學生們自行組織感恩班會,為班主任寫詩、畫畫、唱歌,以此回報班主任;學校組織專題講座,提升班主任管理水平;組織趣味運動會,放松班主任身心;班主任節閉幕式上,對在紅中擔任班主任工作十年以上的10名教師和在班主任安全教育論文評選中獲獎班主任進行了表彰。豐富多彩的活動,讓班主任感受到尊重與愛,在過節同時提高班主任班級管理水平和教育能力。
(三)堅持應用北京市班主任培訓科研成果,開辦班主任業余培訓學校
科研課題《農村城鎮高中班主任培訓模式研究》在北京市兩次經驗推廣,里面提出四種培訓模式:以問題研究、案例學習、業余學校培訓、網絡傳媒為主要方式的培訓模式。
持續舉辦研修班38期,通過講座、交流、展示等形式,參考《班主任雜志》趙福江社長主編的培訓教材對班主任進行積極心理、陽光心態的專題培訓。邀請趙福江主編到校校授課、邀請楊丙濤為班主任做“讀好用好班主任雜志,提升專業水平”報告。參加“班主任雜志”每年每次舉辦的征文比賽,在反思工作的同時提升理論水平。
邀請北師大二附中語文特級教師何杰做《積極心理主題班會的設計》專題報告,邀請《班主任》雜志社編輯楊丙濤進行“如何疏導不良情緒”培訓,我校兩名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每月定期M織班主任展開心理小游戲培訓。班主任把學到的理論與工作實際相結合,積極樂觀的開展班級工作。
(四)建立副班主任制度,減輕班主任工作負擔
學校2002年建立副班主任制度,選取有責任心、年富力強的青年教師擔任副班主任,他們經驗還不豐富、組織能力還不是很強,可以協助班主任管理日常事務,跟班主任學習管理策略,一般2-3年,就能承擔班主任工作。同時大大減輕了班主任負擔,分擔了班主任的壓力。
(五)創新育人機制,實施“全員育人”“黨員導師育人”制度
學校實行“全員育人”“黨員導師育人”制度,干部首先創新育人工作,遵守學校制定的《干部工作守則15條》和《干部10種工作意識》,帶頭負責2-3名個別生的教育和幫助,在干部帶領下,教職工樹立全員、全程、全方位德育觀念,實行全員育人機制。德育工作貫穿各個工作環節的始終,任何空間,任何地點。為了將此項制度落實到位,真正起到教育效果,學校對教職工設置育人津貼,并與教職工的執行情況掛鉤,真正形成事事有人管。這極大減輕了班主任的工作壓力,縮短了班主任工作時間。
政教處組織開展學生喜愛的班主任評比活動。學生們利用廣播宣傳班主任的事跡,通過征文活動表達對班主任的熱愛,電教組錄制“班主任一天”讓學生們知道班主任的辛苦,政教處召開“如何做一個好班主任”經驗交流會,班主任們結合自己多年班主任工作談了自己的做法,表達了自己對班主任工作的熱愛,對學生的辛勤付出,動情之處,潸然淚下,感動了現場所有人。
四、創造保障條件,努力提高待遇.
(一)改進班主任工作評價體系和獎懲制度
對長期從事班主任工作或在班主任崗位上做出突出貢獻的教師定期予以表彰獎勵,評選北京市道德模范王萬仁老師捐資設立的“紅螺園丁獎”條件中,考核獎勵向班主任傾斜。選拔學校管理干部應優先考慮長期從事班主任工作的優秀班主任。學校為班主任開展工作創造有利條件,每年投入績效約40萬元保障其享有的待遇與權利;同時為班主任和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了經費和物質保障。評職稱、評先進、評優秀都向班主任傾斜,占到評選總人數的百分之60以上,我校32名在職班主任,平均年齡34.8歲,已經有11名班主任被評為高級教師。
(二)做好輿論宣傳,在績效工資分配中努力提高班主任報酬比例
在績效工資改革中,學校組織支委會、教代會充分研討,確定班主任每月績效津貼為1000元。因為每個班級中都有來自新疆的學生,為了方便與家長的聯系,減輕班主任的經濟壓力,學校為班主任報銷電話費。雖然這些報酬與班主任們的付出不匹配,但是在研討的過程中,全體教職工形成共識,了解班主任的繁雜與艱難,因此在工作學習中主動幫助關愛班主任,班主任體會到同事間濃濃的愛意。
(三)盡可能為班主任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
班主任工作要與時俱進,尤其是在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們為班主任提供多元平臺進行學習。
師徒結對是我校的光榮傳統,為了讓青年教師和班主任盡快成長起來,每學年初組織召開青年教師和班主任拜師會,校長親自參加并講話,希望老師們做四有教師,自覺增強責任意識,堅定理想信念,牢記教書育人神圣使命,師徒合作共贏,做有特色的老師,做一名優秀教師!
學校從2002年開始舉辦班主任研修班活動,目前已經舉辦38期,針對班主任工作中的典型現象和典型問題,召開班主任研討會,老師們結合自己班主任工作進行典型經驗交流、互相借鑒、集思廣益。
校內的師徒結對及研討針對具體問題,那么專家引領和走出去培訓可以提升班主任的理論水平和教育思想。 近四年,組織班主任去美國、芬蘭等國家深入了解國外教育發展狀況,去浙江、海南、江蘇、山東、北京等地培訓開闊視野,了解高考改革中的教育實施途徑,百分百的年級組長和班主任外出培訓過。
五、結論
1、打牢全體教師的師德底色,是爭當班主任的基礎。
教師能心甘情愿的擔任班主任工作、喜歡班主任崗位,全體教師的師德水平是基礎。提出的“四有教師”的要求,也是中國好班主任的標準。在四條標準中,“師德要求”占了三條,教師沒有較高的師德水平,不會主動選擇擔任班主任這個需要高度奉獻的崗位;不情愿的服從學校安排,不大可能做好立德育人的工作。因此建設班主任隊伍,師德教育優先,教師走上班主任崗位,在持續培養過程中,必備品格是基礎,關鍵能力是重點,在越來越重,越來越難的班主任工作任務面前,教育信仰未成、理想不明、信念不堅,仍然會打退堂鼓,因此持續強化師德教育,增強工作動力。通過師德報告會、樹立榜樣、評選師德標兵等形式打牢是的底色,學習我校王萬仁老師的無私奉獻精神,將要出版“榜樣的力量”作為師德校本教材。
2、減輕班主任壓力,誰主管誰負責
學校樹立大教育觀,任課教師課堂安全由任課教師負責、宿舍安全由安全辦和宿辦老師負責、組織活動安全由組織活動部門和班主任一起分擔責任;設立副班主任減輕工作壓力,這樣班主任安全壓力減少了。
3、改進分配制度,合理提高待遇
在現有條件下,盡最大努力,不斷改善班主任待遇,也是隊伍建設必不可少的,教師看到學校努力了,也就理解了,幸福感就逐步增強了。
4、引領專業發展,實現自我需求
為班主任提供專業發展平臺,引導班主任追求專業能力提升,啟發班主任的責任學習力需求,激發班主任自主發展需要,能夠保持教師擔當班主任工作持久的激情,班主任產生了自我實現的內在需求,可以“不用揚鞭自奮蹄”。否則,教師會“人在曹營心在漢”。
總之,面對老師們不愿意擔任班主任工作,我們通過培訓、樹立榜樣等形式打牢全體教師的師德底色;通過設立副班主任、誰主管誰負責的機制減輕班主任壓力; 通過改進分配制度、合理提高待遇、設立班主任節等培養班主任積極心態、提高班主任幸福感;通過引領專業發展,實現自我需求為班主任提供專業發展平臺,用學校最大努力引領教師喜歡班主任工作崗位,促進學校發展。
參考文獻:
1. 孟萬金《積極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