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石油化工安全生產論文
時間:2023-03-21 17:12:3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石油化工安全生產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石油化工企業 安全經濟學 安全投入 安全效益
一、石油化工企業安全經濟分析的意義
1.石油化工企業安全經濟分析有助于石油化工企業做出合理的財務預算和安全決策。企業管理層經過安全經濟分析,能夠明確包括安全決策本身在內的各項管理活動和各有關活動的安全性能要求,提出多重或雙重有效防護措施和應急救援措施,對可能發生的事故的負效益應進行充分的估計,并做出預防性準備。因而石油化工企業安全經濟分析是決策層制定經營戰略和安全決策的依據,是石油化工企業做出合理的財務預算和安全決策必不可少的工作。
2.石油化工企業安全經濟分析幫助企業合理進行資金分配。財務管理是石油化工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方面,處于整個管理的核心地位,如何合理地進行資金分配則是財務管理的重要工作。資金分配涉及到安全成本、生產費用、風險投資、福利保障計劃等。進行石油化工企業安全經濟分析,可在安全投入資金、設備折舊費、員工福利保障計劃、安全成本等方面,為安全決策提供參考依據,幫助企業進行合理資金分配。
3.石油化工企業安全經濟分析可以優化成本和效益的關系,使企業獲得期望的經濟效益。石油化工企業的安全成本和安全效益是企業總成本和總效益的重要組成部分。優化安全成本和安全效益的關系,使石油化工企業獲得期望的經濟效益。石油化工企業管理者通過事故預防的博弈模型,了解石油化工企業的不安全行為的成本對石油化工企業收益的影響,了解石油化工企業管理者監督成本與員工違章率的關系,以及從何入手采取科學的、有效的手段,加大事故預防和控制的力度。
二、石油化工企業的安全效益-經濟效益
石油化工企業安全效益可分為經濟效益和非經濟效益。無益消耗和經濟損失的減輕,以及對經濟生產的增值作用是安全的經濟效益。生命與健康、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安全與安定,是安全的非經濟效益,它們的實現是通過安全技術的、管理的、教育的手段,通過減少事故發生、危害事件發生來實現的。
安全經濟效益是指通過安全投資實現的安全條件,在生產和生活過程中保障技術、環境及人員的能力和功能,并提高其潛能,為社會經濟發展所帶來的利益。它包括如下兩個方面:
1.直接減輕或免除事故或危害事件給人、社會和自然造成的損傷,實現保護人類財富,減少無益損耗和損失,簡稱為減損收益。
2.保障勞動條件和維護經濟增值過程,簡稱為增值收益。
三、石油化工企業增值收益分析
石油化工企業安全增值是指安全對石化企業經濟生產的貢獻,這是“安全是生產力”作用的體現。安全的生產力功能通過三方面來實現:首先,職工的安全素質是生產力,即對于一個生產工人,提高其安全素質不僅是提高其防范事故的能力,重要的還在于其安全素質的提高能夠提高其生產的工效,體現在工人生產操作過程中的安全高效;二是生產資料中包括安全設施、裝置、設備等,生產資料是生產力,顯然安全設施、設備等也隨之與其完成生產力的作用;三是安全對于技術創造的安全環境,保證了生產技術功能的實現,因此,也從中間接體現生產力作用。增值收益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1.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
2.安全生產經濟增長貢獻的估算。
四、石油化工企業安全效益的估算
石油化工企業安全效益不但包括經濟效益,而且還包括非常經濟效益,因而單純的計算其中的某一部分還不能反映整個安全效益的全貌,在上面我們對安全的非經濟效益進行了簡單的定量化,但是由于非經濟效益定量化的復雜性,我們在具體的實踐中,很難精確化的計算出來,為了彌補這個不足,我們采用下面所介紹的層次分析法對其進行分析,以求出安全效益,層次分析法就是根據安全的宏觀效益和微觀效益對石油化工企業的安全經濟進行分析,分析得出石油化工企業的安全投入和安全效益的關系。
所謂安全宏觀經濟效益分析,就是對提高安全水平為國家、為社會創造的經濟效益進行分析和計算,以期在提高安全水平的同時,為國家和社會創造最大的經濟效益。
安全微觀經濟效益分析是指研究生產和生活中,安全活動投入所帶來的利益與投入消耗之間的數量對比關系[15]。所謂的安全微觀經濟效益就是對安全和安全管理進行經濟性分析和經濟效益評價,以期在改善安全的同時,為石油化工企業創造最好的經濟效益。進一步說,安全微觀經濟效益分析就是從經濟和經濟效益的角度,應有經濟分析方法對不同的安全水平和不同的安全管理措施進行分析和評價。
五、主要結論
本論文通過對石油化工企業安全投入和安全效益的理論分析,得出以下幾個主要結論:
1.對石油化工企業安全投入的合理確定以及優化問題嘗試著進行了理論上的評估,特別是對通常難以量化的非經濟效益進行了理論上的初步分析。
2.由于石油化工企業安全投入所產生的效益不像石油化工企業日常的生產經營活動那樣能夠取得最快最直接的經濟效果,它具有間接性、隱蔽性、潛在性等特點,因此不容易被人們所重視。長期以來,我國在安排生產性新建、擴建、改建項目時,往往由于投資不足或出于“節省”的考慮,對項目中配套的安全衛生設施隨意削減。這樣做的結果,往往使投產后的生產項目無法正常運轉,或生產不能健康運行。所以,要遏制重大事故的發生,提高我國的安全生產水平,加大安全生產的投入是一項提高安全生產水平的重要舉措。
3.從理論上求得石油化工企業安全投入的最優配置和其最優方案的選取,將提到的效益估算運用到石油化工企業之中,計算出石油化工企業安全投入和安全效益之間的關系,從實踐中為石油化工企業的投資決策提供了一個有益的參考。
參考文獻
[3] 李紅霞,田水承.企業安全經濟分析與決策[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6年4月:270-277.
[4] 林柏泉.安全學原理[M]. 煤炭工業出版社,2002年7月:1-12.
[6] 屈 奎.企業安全投入與安全效益分析[D]. 西安:西安科技大學,2005.
關鍵詞:卓越計劃,教學改革,化學工程與工藝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10-0101-02
引言:
依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2010年6月教育部啟動實施了“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簡稱“卓越計劃”)。擬用10年時間,培養“面向工業界、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創新能力強、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質量各類型工程技術人才”。2012年,我校成為國家首批“卓越計劃”試點單位。
我校石油化工專業的畢業生就業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本文針對我校石油化工特色及本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特點,為了適應“卓越計劃”應用型工程師的培養目標與要求,我校結合自身的優勢與特色,從培養思路、培養方案修訂、課程體系改革、校企聯合培養、教學團隊建設、課程與教學資源建設、教學方式方法改革、實踐教學環節等方面進行改革與實踐。
一、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優化
1.培養方案修訂。根據《教育部關于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若干意見》的精神和要求,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對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做了調整與修訂:
針對教育部“專業認證”中對學生12項能力的要求,學院組織了專家組對化工15級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了專題研討,對照學生12項能力要求,劃分課程群,針對每門課程,劃分知識點,優化整合每門課程的知識點,從而形成了特色更加鮮明的課程群。全面啟動了教學文檔的改革,從“教學大綱”、“授課計劃”、“考試大綱及試卷”、“學生課堂隨堂記錄”、“學生成績評價”、“教學反思”等到“課堂形式組織”,全部圍繞學生12項能力要求,重新進行修訂與調整,讓學生更加受益,期望使學生畢業5年后能夠達到培養目標要求,成為具有“較強工程實踐能力的工程應用型人才”。
2.課程體系改革。教育部提出的“專業認證”著重強調了培養學生“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因而就《化工設計》這門課程,分別聘請了“瑞派工程公司”副總經理雷云周、副總工程師吳伯明講授了“換熱器設計”、“配管設計”、“車間布置設計”、“反應器設計”等模塊的知識點,進一步加強學生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
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卓越班《仿真實習》兩周在“中石化茂石化分公司培訓中心”、“中石化茂名石化分公司研究院”進行仿真課程練習,其中包括“常減壓蒸餾”、“延遲焦化”、“催化裂化”、“丙烷脫瀝青”、“實沸點蒸餾”等裝置仿真練習。得到學生一致好評,反饋效果良好!
二、校企聯合培養
近兩年我校依托茂名石油化工公司、湛江東興石化公司和廣州石化公司等企業,獲批三個國家級工程教育實踐中心。使得化工認識實習、仿真實習及生產實習等實踐環節得到保障。充分利用可共享資源,培養工程素質好、動手能力強、踏實肯干的應用型人才。取得學校、學生、企業、社會多方共贏的效果,實現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學生在企業學習情況,由專家組采用現場考察或問卷調查等方式檢查企業培養方案的落實情況。
我校已制定完成“企業參與的3+1人才培養模式”實施細則,聘用企業技術人員參與制定人才培養的有關制度,明確人才培養過程中學校、學生、企業的權責,制定培訓費用、兼課人員的酬金發放、學生的實習生活補助等事項。學校與企業簽訂“實習基地建設協議”、“畢業生就業見習基地建設協議”等。完善各種配套管理機制,為落實人才培養方案提供保障。
三、教學團隊建設
1.學習交流,提高水平。近年來,我?;瘜W工程與工藝專業教師幾乎每位教師都會參加各類專題研討會,學院支持教師多進行學習交流,提高業務水平。提高本專業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和水平。
2.加強指導,培養青年教師。為青年教師配備導師,發揮老教師對新教師的“傳幫帶”作用。另外,有計劃地組織教師以科技專家特派員、生產單位掛職或定期調研培訓等形式到石油化工企業,深入生產一線,了解生產技術狀況及急需解決的生產問題,加強學術交流和聯合科技攻關,鼓勵教師參與企業的科研活動,開展科研技術服務工作,為企業解決生產難題,提高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
3.外聘專家,提升實力。聘請國內石油化工領域著名專家作為客座教授和學術顧問,指導學科專業的建設。充分利用茂名石化公司人才資源,聘請優秀專家及技術人員擔任客座教授、兼職教師,進行生產實習指導、生產技術專題講座、畢業論文指導等教學活動,并加強學術交流和產學研合作。聘請參與人才培養企業的各層次的技術人員、工人師傅進行石油化工工程能力、生產技術、實際操作等的指導。從而,建設一支熟悉社會需求、教學經驗豐富、工程技術能力強、專兼職結合的高水平教師隊伍。
四、課程與教學資源建設
1.加強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瘜W工程與工藝專業《石油煉制工程》、《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已獲批為省級精品課程、廣東省精品資源共享課,并有良好的教學網站資源?!妒突すに噷W》為校級精品課程,校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另外,2015年,《化工設計》、《化工熱力學》等申報校級精品資源共享課。
2.豐富教學手段。另外,本專業還建立了“油類”課程群精品課程網站。利用網絡平臺進行遠程教學,教師可通過校園網提供教學資料、實驗資料,并進行輔導、答疑、批改作業、組織討論等。利用全國高校教師網絡培訓系統,積極開展教師網絡培訓。
3.推進教材建設。聯合國內石油化工高校編寫出版高水平、適用的石油化工特色鮮明的系列教材。如《認識、生產實習指南》、《石油產品應用技術》、《石油化工專業英語》等。與企業技術人員合編更結合生產實際的《化學反應工程》、《化工原理》、《化工熱力學》、《化工設計》、《石油化工工藝學》、《石油煉制工程》、《石油化工安全生產管理》等特色教材。
五、教學方式方法改革
1.理論聯系實際,第二課堂建設與改革。我?;瘜W工程與工藝專業基于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和工程設計能力的培養,開設了三類有特色的“第二課堂”競賽訓練:“石油產品分析檢測競賽”、“大學生化工設計大賽”,“化工原理實驗技能操作競賽”。學生參與積極性高,反映理論與實踐得到完美融合!
2.科研促進教學,師生課外科技活動促進教學方式改革。學校為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提供了良好的課外科技活動創新平臺,以課外科技活動促進教學方式改革。如“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1+1導師成長計劃”等課外科技活動,項目進展順利。
3.生產促進教學,課堂實踐促進教學改革。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各類課程均進行了課堂實踐改革,同時引入“項目化”教學模式和“課堂實踐”教學模式。利用企業工程項目,培養學生工程設計能力;另外通過采取項目教學,改革化工設計課程的教學;其次是強化增加畢業環節設計類題目的比例。如《化工設計》、《專業英語與科技論文寫作》、《石油化工工藝學》等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引入各種與教學內容相關的“項目”,讓學生以項目為載體,以團隊形式完成課程項目,同時在課堂中鼓勵師生交流項目成果及心得。對表現好的團隊或學生給予肯定與獎勵。鍛煉學生文獻調研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及語言表達等各方面能力。
六、強化實踐教學環節
1.完善實驗實踐教學平臺建設。完善校企共建的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中國石化集團茂名石油化工公司、湛江石油化工公司、廣州石油化工公司)及相關產學研基地、實習實踐基地平臺建設,推進石油化工工程教育中心(廣東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學校石油化工工程中心、石油化工工業中心建設。
2.有效增加實踐教學時間。實施“企業參與的3+1人才培養模式”,實踐教學時間增加到1年以上,大部分專業實踐教學在企業進行。聘請參與人才培養企業的各層次的技術人員、工人師傅進行石油化工工程能力、生產技術、實際操作等的指導。努力提高學生的工程能力和工程素質。
3.充實實驗教學內涵。根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培養標準要求,改革實踐教學內容,改善實踐教學條件,創新實踐教學模式,增加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倡導自選性、協作性實驗。增加實驗教學內涵,教學內容注重工程意識培養。為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注意“四個相結合”:(1)實驗技術研究與理論教學研究相結合;(2)實驗內容與教師科研(教研)成果相結合;(3)專業技能競賽與實驗教學相結合;(4)創新實驗教學與科研項目相結合。
論文摘要:1997、1998年主要化工產品產量盡管增速放緩,但總體上還保持穩定和適度的增長,這說明石化行業運行機制出現了新變化:一是價格作用加大,但重要產品的價格信號卻嚴重偏離供求關系;二是銀行業加強風險管理的同時卻放大了實體經濟的短期波動;三是預期和信心在經濟運行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但目前缺乏管理預期的經驗和有效手段。本文最后提出六點具體的政策建議。石化產業振興既要立足當前,解決行業運行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又要考慮長遠,與技術創新和結構升級結合起來,提高產業的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價格暴漲暴跌打亂正常運行機制是化工行業增速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
過去幾年我國石油化工行業持續快速增長,2003~2007年產值年均增長28.5%,利潤增長32.6%,這一勢頭延續至2008年上半年。2008年上半年石化產業產值同比增長31.3%,增幅同比提高9個百分點。然而,進入2008年下半年后,行業增速突然大幅下滑。
因此,石化產業振興既要立足當前,解決行業運行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又要考慮長遠,與技術創新和結構升級結合起來,提高產業的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一、價格暴漲暴跌打亂正常運行機制是化工行業增速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
化工行業增速大幅下滑有下游行業需求下降的原因。其中,既有內需減少的因素,比如房地產和紡織服裝等下游產業與往年相比增速下降,也有外需減少以及出口政策調整的因素。但上述因素并不是主要的,因為從外需來看,石化行業是典型的逆差行業(需大量進口),除少數產品門類外,外需變化對行業運行的影響有限。從內需來看,主要下游行業的增速雖然有所下滑,但仍保持較穩定的增長,沒有出現增速暴跌和負增長的局面。因此,下游行業的需求增速放緩,不是化工行業下半年急劇回落的主要原因。
造成化工行業產值和產量2008年上半年暴漲、下半年暴跌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價格暴漲暴跌打亂了行業的正常運行。2008年上半年,在國際原材料價格,特別是原油價格大幅飚升的帶動下,主要化工產品的價格大幅上揚。銷售商和下游用戶在價格繼續上漲的預期下,大量囤積石化產品。當國際原油價格在急劇下跌后,各種石化產品價格也隨之大幅下跌。在此過程中,經銷商、用戶普遍預期價格繼續下跌,消化前期高價庫存,導致市場表觀需求低于真實消耗。
生產企業在看到市場需求減少以后,一方面減產或停產,另一方面為穩定企業現金流拋售產品,進一步導致價格下跌,這種惡性循環一直持續到2008年11月份。
二、增速大幅下滑的內在機制值得關注
石化行業作為中間投入產業,從歷史數據來看,行業增長是順周期的,經濟高漲期行業增速高于GDP增速,經濟回調期低于GDP增速。2008年下半年石化行業增速下滑與歷史上出現的情況有一定的相似性。與以往經濟回調期不同的是,這次調整石化行業增速下滑過快、下調更深。1997、1998年主要化工產品產量盡管增速放緩,但總體上還保持穩定和適度的增長,這說明石化行業運行機制出現了新變化:
一是價格作用加大,但重要產品的價格信號卻嚴重偏離供求關系。市場機制在石化行業發揮作用越顯著,生產者、經銷商和用戶對價格越敏感。但是原油價格這個石化領域乃至整個能源原材料行業最重要的產品價格不再由國內供需形勢決定,主要取決于國際原油價格,并且國際原油價格在金融炒作等因素的作用下,也越來越脫離供需基本面,出現大幅波動。
二是銀行業加強風險管理的同時卻放大了實體經濟的短期波動。目前,銀行業為防止風險,在經濟回落期普遍收緊信貸。一方面,促使企業在經濟回調后迅速調整生產,消化庫存,穩定現金流,這與以往企業不顧庫存增加仍按原計劃生產的情況有很大不同,說明市場機制發揮了作用。但另一方面,銀行業“嫌貧愛富”的做法在經濟的回調期會對實體經濟產生進一步的緊縮作用,加劇實體經濟的下滑。
三是預期和信心在經濟運行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但目前缺乏管理預期的經驗和有效手段。在市場機制代替行政指令協調經濟運行后,預期和信心的作用上升。石化行業由于存在產業鏈條長、固定成本高、石油產品價格受國外影響的特點,預期和信心尤為重要。目前還缺乏管理預期的經驗和有效的手段,這也是市場恐慌并引致價格非理性下跌的重要原因。
今年石化行業產出仍會保持一定的增長,但要關注企業經營困難的問題。目前,相當一部分的化工產品價格已跌破成本線,由于有實際需求的支撐,當化工產品庫存消化到一定程度以后,價格將逐步趨穩。截至2008年12月下旬,大部分化工產品價格止住暴跌趨勢,開始趨穩,部分化工產品價格還有一定的回升。張家港苯乙烯的價格由最低時的4500元噸回升到5000元噸,乙二醇的價格由最低3700元噸回升到4300元噸。價格走穩以后,化工行業的產出也會逐步止住跌勢。
2009年上半年,化工行業產出(產品產出和不變價產值)環比增速將止跌趨穩,但由于2008年上半年基數較高(2008年上半年同比增長30%以上),同比增速可能仍為負;下半年,隨著4萬億投資和相關經濟刺激政策落實到位,加上2008年下半年異常下跌(基數低),同比將會出現恢復性增長,預計化工行業2009年產出同2008年基本持平或略有增長。煉油行業由于每年新增800~1000萬汽車,煉油行業產出仍將會保持增長。石油天然氣開采行業由于主要取決于產能的增長情況,仍會保持前幾年略有增長的態勢??傮w來看,2009年石油化工行業仍會保持一定的增長。
與行業運行相對樂觀的形勢不同,2009年企業經營困難問題將更加突出。原因有三個:一是從2008年下半年開始,生產企業已面臨消化高價原料庫存和產品銷售大幅下滑的兩個不利局面,部分企業出現資金鏈緊張,經營困難。二是前兩年石化行業投資高速增長,2003~2007年石化行業固定資產投資連續四年增長在30%以上,2008年化工行業的投資增長37.8%。未來一段時間內,將是產能的集中釋放期,由于需求減緩,國內競爭會進一步加劇。三是國外同類產品可能會涌向中國,面臨進口產品的沖擊。國際大部分化工產品產能嚴重過剩,中國仍是世界上最好的市場,必將成為國外廠商重點爭奪的目標市場。特別是隨著韓國等周邊國家貨幣貶值,國外產品將以極低的價格進入中國市場。
三、具體的政策建議
一是增加原油、柴油和化肥等戰略性物資的國家儲備。柴油和化肥是季節性很強的產品,當前是需求淡季,由于市場預期不好,企業及用戶的庫存數量和意愿都很低,很多化肥企業處于停產關閉狀態。如果這一狀況持續下去,不僅不利于石化行業的運行,今年開春的柴油和化肥供應極有可能會出現供應不足,影響農業生產。因此,建議國家加大化肥和柴油淡季儲備力度,穩定市場信心,帶動社會淡季儲備,起到穩定企業生產、幫助企業走出困境的作用。
二是防止國外有機原料和合成樹脂的傾銷。最近由于世界經濟減速,國際有機原料和合成樹脂需求萎縮,產能嚴重過剩,加上一些國家貨幣大幅度貶值,中東、韓國、美國的廠商以極低的價格向中國傾銷上述產品,擾亂國內市場。盡管從長期來看,上述領域的貿易要遵守比較優勢原則,但在當前經濟動蕩時期也要防止國外廠商的傾銷,損害國內產業利益。對此,應密切跟蹤、預警,可通過反傾銷立案調查、與國外政府機構和行業協會進行溝通等方式以制止國外產品的傾銷。
三是加大信貸支持力度。目前石化行業尤其是化工行業部分企業已經出現資金鏈緊張的情況,經營困難,這一狀況在今年上半年以前難以改變,要盡量避免企業利稅下降后,信貸收縮帶來產業損害。建議適度放寬中小石化企業的信貸政策。
四是繼續推進節能減排和安全生產,加大財政技改投入。石化行業既是耗能大戶,又是高壓、高溫、高危險行業,能否繼續推動相關工作,不僅事關石化行業本身的可持續發展,也關系到“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能否實現和全國安全生產工作,必須堅持推進。具體辦法有:繼續淘汰落后產能,鼓勵優勢企業并購置換落后產能,加大節能減排和安全生產的指導檢查。另外,加大財政投資,利用財政貼息鼓勵企業進行結構升級、節能減排、安全生產、循環經濟等方面的技術改造。
論文關鍵詞:1,2-二氯乙烷氣相催化法制氯乙烯
二氯乙烷(EDC)和氯乙烯單體(VCM)是生產聚氯乙烯的原料。VCM由二氯乙烷(EDC)熱裂解生產,EDC由乙烯和氯氣生產。實際上所有VCM裝置都與EDC生產組合成一體化。全球約95%的EDC用于生產VCM,幾乎所有VCM用于生產PVC。EDC的其他用途是用在氯化溶劑,如三氯乙烯、乙胺、亞乙烯基氯和三氯乙烷,也用于生產四氯乙烯的中間體和用作生產六氯代酚基甲烷的催化劑。
氯乙烯(H2C=CHCl )是一種應用于高分子化工的重要的單體,可由乙烯或乙炔制得。為無色、易液化氣體,沸點-13.9℃,臨界溫度142℃,臨界壓力5.22MPa。
主要用于生產聚氯乙烯,并能與醋酸乙烯酯、丙烯腈、丙烯酸酯、偏二氯乙烯(1,1-二氯乙烯)等共聚,制得各種性能的樹脂。此外,還可用于合成1,1,2-三氯乙烷及1,1-二氯乙烯等。
1835年法國人V.勒尼奧用氫氧化鉀在乙醇溶液中處理二氯乙烷首先得到氯乙烯。20世紀30年代化工論文,德國格里斯海姆電子公司基于氯化氫與乙炔加成,首先實現了氯乙烯的工業生產。初期,氯乙烯采用電石,乙炔與氯化氫催化加成的方法生產,簡稱乙炔法。
以后,隨著石油化工的發展,氯乙烯的合成迅速轉向以乙烯為原料的工藝路線。1940年,美國聯合碳化物公司開發了二氯乙烷法。為了平衡氯氣的利用,日本吳羽化學工業公司又開發了將乙炔法和二氯乙烷法聯合生產氯乙烯的聯合法。
1960年,美國陶氏化學公司開發了乙烯經氧氯化合成氯乙烯的方法,并和二氯乙烷法配合,開發成以乙烯為原料生產氯乙烯的完整方法,此法得到了迅速發展。乙炔法、混合烯炔法等其他方法由于能耗高而處于逐步被淘汰的地位。
二、生產方法
乙烯、乙炔法的特點如下:
乙烯氧氯化法 :現在工業生產氯乙烯的主要方法。分三步進行:第一步乙烯氯化生成二氯乙烷;第二步二氯乙烷熱裂解為氯乙烯及氯化氫;第三步乙烯、氯化氫和氧發生氧氯化反應生成二氯乙烷。
①乙烯氯化:乙烯和氯加成反應在液相中進行:
CH2=CH2+Cl2→CH2ClCH2Cl
采用三氯化鐵或氯化銅等作催化劑,產品二氯乙烷為反應介質。反應熱可通過冷卻水或產品二氯乙烷汽化來移出。反應溫度40~110℃,壓力0.15~0.30MPa,乙烯的轉化率和選擇性均在99%以上。
②二氯乙烷熱裂解生成氯乙烯的反應式為:
ClCH2CH2Cl─→CH2=CHCl+HCl
反應是強烈的吸熱反應,在管式裂解爐中進行,反應溫度500~550℃,壓力0.6~1.5MPa;控制二氯乙烷單程轉化率為50%~70%,以抑制副反應的進行。
主要副反應為:
CH2 =CHCl─→C2H2+ HCl
CH2 =CHCl+HCl─→CH3CHCl2
ClCH2CH2Cl─→2C+H2+2HCl
裂解產物進入淬冷塔,用循環的二氯乙烷冷卻,以避免繼續發生副反應。產物溫度冷卻到50~150℃后,進入脫氯化氫塔。塔底為氯乙烯和二氯乙烷的混合物,通過氯乙烯精餾塔精餾,由塔頂獲得高純度氯乙烯,塔底重組分主要為未反應的粗二氯乙烷,經精餾除去不純物后,仍作熱裂解原料。
③氧氯化反應 以載在γ-氧化鋁上的氯化銅為催化劑,以堿金屬或堿土金屬鹽為助催化劑。主反應式為:
H2C=CH2+2HCL+?O2→ClCH2CH2Cl+H2O
主要副反應為乙烯的深度氧化(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和氯乙烯的氧氯化(生成乙烷的多種氯化物)。反應溫度200~230℃,壓力0.2~1MPa,原料乙烯、氯化氫、氧的摩爾比為 1.05:2:0.75~0.85。
反應器有固定床和流化床兩種形式,固定床常用列管式反應器化工論文,管內填充顆粒狀催化劑,原料乙烯、氯化氫與空氣自上而下通過催化劑床層,管間用加壓熱水作熱載體,以移走反應熱,并副產壓力1MPa的蒸汽。固定床反應器溫度較難控制,為使有較合理的溫度分布,常采用大量惰性氣體作稀釋劑,或在催化劑中摻入固體物質。二氯乙烷的選擇性可達98%以上。
在流化床反應器中進行乙烯氧氯化反應時,采用細顆粒催化劑,原料乙烯、氯化氫和空氣分別由底部進入反應器,充分混合均勻后,通入催化劑層,并使催化劑處于流化狀態,床內裝有換熱器,可有效地引出反應熱。這種反應器反應溫度均勻而易于控制,適宜于大規模生產,但反應器結構較復雜,催化劑磨損大。
由反應器出來的反應產物經水淬冷,再冷凝成液態粗二氯乙烷。冷凝器中未被冷凝的部分二氯乙烷及未轉化的乙烯、惰性氣體等經溶劑吸收等步驟回收其中二氯乙烷。所得粗二氯乙烷經精制后進入熱解爐裂解。
乙烯氧氯化法的主要優點是利用二氯乙烷熱裂解所產生的氯化氫作為氯化劑,從而使氯得到了完全利用。
乙炔法: 在氯化汞催化劑存在下,乙炔與氯化氫加成直接合成氯乙烯:
C2H2+HCl→CH2=CHCl
其過程可分為乙炔的制取和精制,氯乙烯的合成以及產物精制三部分。在乙炔發生器中,電石與水反應產生乙炔,經精制并與氯化氫混合、干燥后進入列管式反應器。
管內裝有以活性炭為載體的氯化汞(含量一般為載體質量的10%)催化劑。反應在常壓下進行,管外用加壓循環熱水(97~105℃)冷卻,以除去反應熱,并使床層溫度控制在180~200℃。乙炔轉化率達99%,氯乙烯收率在95%以上。副產物是1,1-二氯乙烷(約1%),也有少量乙烯基乙炔、二氯乙烯、三氯乙烷等。
此法工藝和設備簡單,投資低,收率高;但能耗大化工論文,原料成本高,催化劑汞鹽毒性大,并受到安全生產、保護環境等條件限制,不宜大規模生產。
氣相催化脫氯化氫法 :
本工藝利用特定的催化劑(由于涉及專利的問題,在此不作過多的介紹)在氣相條件下催化脫氯化氫,溫度控制在200℃左右,從而制得氯乙烯單體和氯化氫氣體。主要反應的方程式為:
ClCH2CH2Cl→CH2=CHCl+HCl
簡易工藝流程如下圖
三、高溫裂解工藝和氣相催化裂解工藝比較
通過對以上數據的對比我們可以得出:
1、氣相催化法可以提高產品轉化率,一般其轉化率在95%左右。
2、氣相催化法可比高溫裂解法降低200元/噸左右的成本,這只是看得見的經濟成本,還不包括社會效益和環保成本。
3、氣相催化法反應溫度低,反應比較溫和,結焦、結炭較少,環境污染也少,符合當前國家提倡的節能減排的要求和保護環境的要求。
4、項目投資較小,可以在現有的設備和工藝的基礎上進行工藝改進。
5、氣相催化法因為選擇性高(在該工藝中選擇性就是轉化率),因而副產物比較少,產物分離比較容易。
論文摘要:設備管理是指企業為了保證生產設備安全正常運行,最有效地發揮設備的效能,提高生產效率和經濟效果而對設備進行的采購、運行、維修、保養、改進等各種技術活動和管理活動的總和,且與企業的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節能降耗、產品質量、經濟效益都密切相關。文章結合了作者工作經驗,理順了企業設備管理的流程,總結了設備管理方法。
1.前言
設備管理與企業的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節能降耗、產品質量、經濟效益都密切相關,在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中,設備運行狀況好壞,不僅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生產效率、產品質量和成本費用,而且危及到重大設備損壞和人員傷亡等惡性事故的發生,因此,認真搞好企業的設備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下面,我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從管理網絡、管理制度和保障措施等幾個方面,談談如何做好企業的設備管理工作。
2.設備管理流程
設備一生的管理,指設備從規劃(方案討論)、采購、安裝調試、驗收、登記造冊到使用、修理、改造的全過程管理。設備的全過程管理必須以設備壽命周期費用最佳為目標,以提高企業生產效率為目的,這是有別于單一管理維修傳統設備管理的主要標志。
3.設備管理方法
3.1建立健全職責明確分工具體的設備管理網絡
3.1.1成立設備管理委員會,強化設備管理。設立多級設備管理機構,從廠、車間到班組,都應設立設備管理組織,明確規定各管理層具體的工作內容。
3.1.2 形成覆蓋全廠專人負責的設備管理模式。將全廠設備按照隸屬關系和職責劃分,劃歸部門管理,指定人員專管,具體負責設備的日常巡視檢查和維護維修任務,并承擔設備管理目標考核獎懲和事故處罰,保證臺臺設備有人管、每個故障責任有人承擔,構成基本的設備管理模式。
3.1.3 建立運行操作人員和檢修維護人員雙重負責的設備管理體制。建立運行操作人員和檢修維護人員雙重負責的設備管理體制,明確規定雙方設備管理職責。
3.1.4 明確現場監督檢查專職機構和人員。嚴格執行設備管理考核制度,進行事后獎懲很重要,但對設備管理進行事中控制,隨時現場監督檢查就顯得更為必要,能夠及時發現違章違紀行為和設備運行缺陷,保證設備的良好運行狀態。
3.2認真落實行之有效嚴格規范的設備管理制度
企業為了保證生產設備正常安全運行,保持其技術狀況完好并不斷改善和提高企業裝備素質而編制的一些規定和章程,主要包括如下管理制度:
3.2.1設備檔案管理。設備技術資料管理,是設備管理的基礎和核心,全面、準確、系統的掌握設備靜態和動態信息并不斷的整理完善可使管理工作更為高效。
單位要設有設備管理歸口處,負責設備檔案收集與管理工作。設備檔案管理內容包括:①設備明細目錄②安全使用說明書③設備清單④合格證⑤設備檔案登記⑥圖紙資料的保管⑦設備檔案資料借閱等。
3.2.2 設備運行管理。設備運行管理包括設備交接班制度以及設備點檢制度。
①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內容包括設備啟停記錄、運轉情況、設備運行狀況變更、運行參數變化、故障及處理情況等。
②嚴格執行設備點檢制度:崗位工人必須按照設備點檢要求對設備進行點檢并按規定作好記錄。嚴格執行設備巡回檢查制度,檢查的設備和內容,一般采用聽、看、聞、摸和測等檢查辦法,并按要求做好記錄。嚴格按照操作規程操作,真實登記設備運行中的技術性能和參數數值。
3.2.3 設備維護、檢修制度。
①定期維護檢修。每臺設備都應按照其安全標準和技術特性制訂日常維護及定期檢修制度,詳細規定設備維護檢修的周期、內容和要求,建立規范的設備檔案,完整記載設備的技術參數、檢修記錄、維護記錄和技改內容等,作為設備管理的基礎性技術資料。特別對重點設備,要根據技術要求和安全要求,科學安排停產檢查維護,一般以年度為周期,通常選擇在經營淡季或不利于設備運行的季節。
②故障管理、工單管理。設備檢維修工作主要通過故障管理和工單管理實現。設備發生故障時由車間設備員編制《故障通知單》,設備主任通過對故障性質的判斷確定處理方式,即應急計劃、月修理計劃、固定維護,維修完成后設備故障消除,實現閉環管理。
3.2.4 設備管理。設備是設備維護工作的重要環節。設備缺油,油脂變質或設備使用的材料不符合要求,必然會導致設備故障頻繁出現,甚至破壞設備的精度和功能。因此做好設備工作,是減少機件磨損、減少機械故障的重要手段。設備要嚴格執行“五定”(“五定”是指定點、定質、定量、定期、定人)制度。
3.2.5 設備維修維護費用的定額考核。加強設備維修維護費用定額考核,對促進設備管理、避免材料浪費是十分重要的。正常的設備維護材料費用是必要的,設備的故障檢修和零件損壞費用則是可以避免的,因此,通常以正常的維護費用上浮一定比例為基數,或以上年度月平均維修維護費用為基數對各個車間進行考核,實行節獎超罰,把獎勵和處罰的金額每月兌現到車間,車間按內部考核兌現到班組和個人,從而,激發各部門及員工的責任心,調動其積極性。
3.2.6 設備管理考評問責制度。設備的管理制度還包括檢修現場管理、檢修質量管理、工器具管理和設備衛生檢查評比制度等等,企業一般將設備故障次數、維修維護材料費、設備現場衛生狀況和違章違紀人次等主要因素作為指標對各車間進行設備管理綜合考核,每月按照得分高低對車間排序,并實施獎罰,年終將各部門的月考核得分匯總,得出年度設備管理考核分數,實施全年考評獎罰。
3.3 逐步培養設備管理的新思想、新理念
3.3.1培養以人為本的設備管理理念。要讓設備操作人懂得怎樣操作,讓維護人懂得怎樣維護,需要建立員工日常技術培訓制度,讓員工熟練掌握設備的結構原理、技術標準、安全標準、運行規程和操作規程等;要培養員工的敬業精神和創新意識,利用精神鼓勵和物質獎勵的辦法,通過激勵員工的責任心和積極性,打造一支高素質的員工隊伍。
3.3.2樹立設備人格化的管理思想。設備管理必須分工具體、職責明確,從客觀來講,不能出現時間上和空間上的管理空缺,從主觀來講,不能出現思想上和態度上的管理松懈,須將每臺設備管理任務分包到人。把每臺設備與承包人看成統一整體,“榮辱共享,利害相連”。
3.4充分發揮企業現有設備潛力 提高設備運行效率
3.4.1 應用現代化技術開展技術革新,對老舊設備進行改造與更新,改善和提高設備素質,增強設備效能,提高勞動生產率。
3.4.2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縮短檢修工期,減少停機損失,降低檢修成本。
3.4.3物盡其用,積極清理并調劑、利用閑置設備。
3.4.4采用新工藝積極開展舊件修復。
4.結束語
我廠通過這幾年對設備管理工作的落實、推廣,收到了明顯的效果。不但使企業每年的設備維修費用大大降低,而且干部職工的設備管理水平得到明顯提高,同時企業的凝聚力增強,企業經濟效益明顯提高。
參考文獻:
[1]李葆文.簡明現代設備管理手冊[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
(北方工業學校理科教研室,遼寧盤錦124021)
摘要:中職學校實訓教學能夠有效提高中職學生的實踐能力、專業技能以及綜合素質,因此,加強中職實訓教學意義重大。本文就中職實訓中化工仿真教學的應用情況進行探討,旨在真實模擬實際生產操作情況,解決學生脫離實際以及不能動手操作等問題。
關鍵詞 :中職學校;化工仿真教學;實訓教學;專業技能
中圖分類號:G71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580(2014)10-0087-02
中職實訓教學對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都具有重要意義?;し抡娼虒W在中職實訓中的應用也具有較大的課題研究價值。由于化工工業生產經常涉及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物料,常需要高溫、高壓、低溫、低壓等條件,因此,化工專業的學生在學習化工工藝與化工原理課程時,到化工廠實踐學習受到限制。為了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將化工仿真模擬操作與實訓操作裝置相結合,讓學生進行實踐學習,不失為有效的解決方法。目前,學校建有實訓操作裝置13套(流體輸送一套、傳熱四套、精餾四套、吸收一套、萃取一套、干燥一套、反應釜一套),化工仿真實訓機房4個(化工工藝仿真與化工原理仿真各兩個),能夠較好地滿足化工專業學生的實踐學習需求。
一、仿真教學軟件的特點
化工原理實習仿真系統(即CES)包括化工基本設備單元和典型單元操作,該CES系統是針對目前各類院校學生實習困難的問題開發的仿真教學軟件,其主要特點是:
(一)注重實效性。仿真教學軟件是在真實工業背景基礎上設計的,其中的仿真工藝流程、主要設備結構構成、自控方案等均與實際生產情況相一致?;嵙暦抡嫦到y包括如下實驗:離心泵特性曲線測定、流量計的認識和校核、流體阻力系數測定、傳熱(水蒸汽)實驗、傳熱(空氣蒸汽)實驗、精餾(乙醇水)實驗、精餾(乙醇丙醇)實驗、吸收(氨水)實驗、丙酮吸收實驗、干燥實驗、板框過濾實驗等。
(二)教學適用性。CES的教學功能適用性很強,軟件中包括實驗指導、實驗操作、數據處理、教學課件、素材演示五大功能菜單,具體功能如下:
1.實驗指導菜單。主要指實驗講義內容等,如實驗的基本原理、設備情況、一些計算公式和相關注意事項等。
2.實驗操作菜單。主要負責指導操作功能,與Windows程序里的幫助文件功能大體相同,能夠使用F1鍵調出使用。
3.數據處理菜單。主要通過數據處理窗口實現,具體負責數據的錄入、計算,繪制曲線以及公式回歸等。
4.教學課件菜單。主要指與實驗有關的教學課件內容,教師也可通過開放式設計自行制作設計。
5.素材演示菜單。主要展示各類真實設備圖像以及錄像等。
(三)適用面廣。化工原理實習仿真系統CES精選的單元操作內容都是化工工業中較為常見的內容,包括離心泵、精餾塔、壓縮機、換熱器、間歇反應釜、吸收解吸、液位控制系統、加熱爐、鍋爐、固定床反應器、流化床反應器、萃取、真空系統、罐區等,適用于化工相關的各類專業行業。
二、中職實訓教學中化工仿真軟件的應用
化工仿真教學即模擬教學,主要指通過建立數學模型來完成與現實系統趨于一致的操作控制系統,從而更真實地體現生產裝置狀況,實時動態地模擬真實的生產過程,并能夠利用計算機實現自動控制操控功能。中職實訓教學中化工仿真的特點是:
(一)仿真教學比傳統教學效率高
仿真教學教育方法科學,將傳統的灌輸式教學轉為研討式、啟發式、案例式教學。利用仿真教學能夠正確處理師生關系,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自覺學習、深入思考、主動探索,有效地促使其融會貫通地掌握知識,提升認知水平和發展實踐能力。學生在仿真環境里能夠更好地調動思維,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
(二)仿真教學具有很強的真實性與先進性
化工原理實習仿真系統CES模擬石油化工生產裝置實際生產操作的整個工作流程,能夠真實地體現出生產裝置冷態開車、穩定運行、故障處理以及正常停車等實際操作情況,真實全面地再現生產工藝流程,讓學生通過該系統了解、掌握化工生產裝置實際的生產操作情況,訓練其實際工作能力,將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有機結合,有效提升化工教學質量。此外,化工原理實習仿真系統CES可以在線升級,保證了仿真教學內容里的設備、工藝與企業里使用的最新設備、工藝相近,避免了課本教材與實際不符或落后于當前技術水平的缺點。
(三)仿真教學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化工原理實習仿真系統CES生動形象,操作便捷,能夠培養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可以讓學生通過理論知識學習、實踐設計操作、實驗組裝等多種途徑掌握專業技能?;诜抡嫦到y的交互性以及重復性等特點,學生可以充分利用該系統反復進行冷態開車、穩定運行、故障處理以及正常停車等訓練操作,真正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思想,讓學生結合自身實際,有選擇地進行學習,有效把握學習進度,達到個性化教學的要求和效果,并可通過反復訓練操作有效提高實踐專業技能。此外,還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全面降低教師的教學負擔。由于在傳統教學中教師需要面對諸多學生個體,很難對全體學生進行全過程的跟蹤掌握,因此,通過仿真系統的交互性能夠實現對全體學生跟蹤的目的。
(四)仿真教學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與成就感
通過仿真訓練能夠讓學生真正了解自身的狀況,更好地學習專業理論知識,并將理論知識更好地應用于實踐當中去,實現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的有機結合。這與傳統教學只重視理論學習而不進行實踐操作形成了鮮明對比。通過仿真系統可以實現模擬操作功能,對于評定學生成績、制定考核標準也具有重要作用。教師可以授權屏蔽操作指導,鍛煉學生的獨立操作能力,完成隨機考核,從而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CES系統功能菜單包括一些系統的設置以及一些實驗功能,其中的“思考題”功能能夠通過標準化試題測試和實驗操作情況對學生進行評分。此外,教師也可利用開放式設計自行編寫思考題考核學生。相對于作業本、試卷評分,此評分系統的評分更容易被學生接受,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五)仿真教學具有較高的安全性
由于仿真教學進行的操作并非是真實的現場操作,學生使用仿真系統進行操作訓練時,并無人身危險,也不會損壞設備和造成環境污染等。學生通過仿真系統卻能夠真實地觀察、了解和掌握平時書本和教學里無法發現的問題,例如離心泵不灌泵直接開車的氣縛現象,離心泵在打開出口閥情況下開車燒泵現象等等。計算機仿真教學既可以讓學生感受現實環境里可能出現的錯誤操作以及安全事故問題,又能夠加強實踐性教學內容,幫助學生樹立安全生產意識,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仿真教學能夠通過模擬實際操作,提高學生在生產過程中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使其更好地掌握專業知識,培養實踐技能,提高綜合素質。具體而言,通過化工原理實習仿真系統CES教學可實現如下效果:一是能夠熟悉常見化工設備,掌握典型單元操作技能;二是能夠有效提升復雜化工過程的動態運行分析及其決策能力,通過實驗可以實現開車和運行方案的最優化;三是能夠有效提升識別以及事故排除能力;四是能夠科學嚴格地考核和評價學生,讓學生通過訓練提高操作技能和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水平。
[
參考文獻]
[1]曾曉峰,楊勤,聶衛國,仿真教學模式探討[A]第五屆全國仿真器學術會論文集[C].2004
[2]荊濤,鄭永杰,田景芝,仿真技術在高校化工教學中的應用[J]高師理科學刊,2006(4)
[3]荊濤,趙光,田景芝,DCS仿真系統在教學中的應用[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2002(2)
【關鍵詞】資源;結構;質量 ;安全; 對策
我國是大宗資源性商品的進口第一大國。進口大宗資源性商品的質量狀況直接關系到我國的國家經濟和能源安全。近年來,質檢部門始終把“安全、衛生、環保”作為檢驗監管工作重點,進一步加強大宗資源性商品放射性和有害元素的質量監管,保護我國環境、生態安全和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取得明顯成效。為此,本文對2015年進口大宗資源性商品質量安全情況進行分析,結合工作實際,并就存在問題提出相關的對策與建議。
一、進口大宗資源性商品現狀
1.我國大宗資源性商品進口貿易情況
以2015年數據為例,全國共進口大宗資源性商品檢驗鑒定22萬批次、17.9億噸,同比分別增長-9.6%和0.02%。
(1)礦產品、原油和煤炭這三大類商品占進口大宗資源性商品總量的90%。
以重量計,這三大類商品共占進口總量的九成,其中礦產品占58.3%、原油占16.9%、煤炭占11.1%,為我國主要的進口大宗資源性商品品種。其中,進口礦產品以鐵礦為主,占礦產品90%以上,其余為銅精礦、錳礦、鉻礦和其他有色金屬礦產品,主要從澳大利亞、巴西、南非、印度、秘魯、智利、加拿大、伊朗等國家和地區進口,其中來自澳大利亞和巴西的鐵礦進口量之和占鐵礦進口總量的80%以上。
進口原油有160多個品種,主要從沙特、安哥拉、俄羅斯、伊朗、阿曼、委內瑞拉、伊拉克、哈薩克斯坦等47個國家和地區進口。其中從沙特、俄羅斯、安哥拉、阿曼、伊拉克、伊朗、委內瑞拉、巴西、科威特等國家進口,其中從中東地區進口原油占進口總量的49.74%;從非洲地區進口原油占進口總重的20.60%;從俄羅斯及周邊地區進口原油占進口總重的14.53%。
進口煤炭主要有煉焦煤、無煙煤、煙煤、褐煤等四大類,主要從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朝鮮、俄羅斯、蒙古國、加拿大、菲律賓、越南等國家進口。
(2)主要運輸方式為散裝船海運進口
進口礦產品和煤炭絕大部分以散裝船海運為主要運輸方式,少量采用集裝箱海運,內陸口岸采用鐵路運輸。進口原油主要采用海洋散裝油輪運輸,有部分采用管道運輸和鐵路槽車方式運輸。管道運輸包括中哈管輸原油和中俄管輸原油,其中中哈管輸原油通過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入境,中俄管輸原油通過黑龍江漠河口岸入境;從蒙古國進口的原油采用鐵路槽車方式運輸。
(3)沿??诎洞笞谫Y源性商品進口量占總量九成
以重量計,礦產品主要進口口岸為山東、河北、江蘇、天津、上海、寧波、云南、浙江、遼寧等9個,其進口量均超過3000萬噸,進口總量超過全國的89.2%;煤炭主要進口口岸為廣東、福建、廣西、江蘇、山東、內蒙古、浙江、河北、上海、廈門、寧波、遼寧等12個,每個口岸進口量均超過1000萬噸,進口總量超過全國的94.8%;原油主要進口口岸為山東、寧波、廣東、遼寧、浙江、福建、黑龍江、河北、新疆、天津等10個,每個口岸進口量均超過1000萬噸,進口總量超過全國的91.6%。
2.我國大宗資源性商品質量安全情況
2015年,全國共進口鐵礦6.08萬批,重量9.94億噸,貨值597.50億美元。批次、貨值與2014年相比分別下降15.13%和37.49%,重量比2014年增長2.40%。共檢出不合格鐵礦1.81萬批,重量3.23億噸,貨值192.51億美元,不合格批次比2014年增長63.98%,但不合格重量、貨值與2014年相比分別下降3.82%和42.18%,整體質量狀況仍然不容樂觀。主要是安全環保、品質、重量等指標不合格,其中安全環保不合格主要有放射性項目、有害元素含量超標,違規夾帶進口固體廢物等;品質不合格有貨證不符、以次充好、含水和雜質含量高、主含量偏低等原因。重量不合格主要原因有短重欺詐、明水、含水量偏大等情況。
二、存在的問題
1.自動化取樣設施不到位。檢驗結果的準確性80%是由取樣規范與否決定的,特別是礦產品和煤炭為固體物質,貨物質量不均勻,采用人工取樣不僅勞動強度大,而且國際貿易爭端經常發生,只有自動取樣才能有效解決問題,但由于歷史原因還有相當部分的口岸沒有配備自動化取樣設備。
2.一線檢力資源不足。進口礦產品和煤炭等大宗商品的檢驗鑒定工作程序多、時間長、工作量大,而且從2015年1月1日起,我國加嚴對進口煤炭環保、放射性等項目檢測; 5月1日起又對進口鐵礦中汞、砷、鉛、鎘、硫、氯、氟等7個有毒有害元素含量批批實施監測,而企業對檢驗周期要求比較迫切,造成檢力資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以福建泉州口岸為例,現年進口大宗商品達3000多萬噸,分別從相距70公里的國電、沙格、三梅、泰山、東港、鯉魚尾、青蘭山、黃干島等8個碼頭進口,而檢驗鑒定人員僅5人。
3.檢驗標準問題?,F行的大宗散貨檢驗標準體系存在不全現象,例如無進口原油、鐵礦的環??刂茝娭菩詷藴?,為此無法真正有效控制質量低劣的產品進口。有的標準不適用,例如原油取樣標準,按照標準需要取樣的時間長達10個小時以上,不適合目前我國進口原油快速通關和企業降低物流成本迫切要求。
三、對策與建議
1.完善進口大宗資源性商品質量安全評價體系
通過構建完善的大宗資源性商品質量安全評價體系,依法有效地對進口大宗資源性商品進行合格判定和處置,可以杜絕不法商人以次充好、虛報謊報、貨證不符等欺詐手段。將低品質、低檔次、高污染的產品拒之門外,為口岸執法把關提供科學依據。
(1)完善檢驗標準體系。針對原油、鐵礦、煤炭標準體系不全或標準不適用等問題,應組織專家開展研究,盡快整理、補充和完善,健全檢驗標準體系。
(2)完善口岸基礎設施。大力推行口岸安裝自動化取樣設備,同時進一步完善碼頭的制樣室、監控系統、值班室等設施,提高散裝貨物取樣的代表性,不僅可以降低取樣的勞動強度,還可有效避免國際貿易爭端。
(3)加強口岸能力建設。一是口岸應調整和加強大宗資源性商品產品的執法把關力量;二是發揮專家的“傳幫帶”作用,定期開展各個口岸的一線檢驗執法人員培訓和交流活動。
2.構建進口大宗資源性商品質量安全預警機制
(1) 建立風險分析和預警機制。圍繞安全、衛生、環保和防欺詐,開展進口大宗資源性商品的動態監測研究,全面收集、匯總來自不同國家或地區、不同品種的進口大宗資源性商品的風險信息并進行分析,及時向公眾進口大宗資源性商品安全、危險特性和預警信息。
(2)加強安全、環保等重點指標監控。檢驗檢疫部門應根據《商檢法》賦予的職責,及時將工作重點轉移到安全、環保項目的監控等方面,開展進口大宗資源性商品的硫、重金屬等有毒有害物質的監測,為國家節能減排和保護環境的政策實施提供技術支撐。包括開展進口原油運輸油輪硫化氫監測工作,保證運輸儲存環節安全生產。
3.建設大宗資源性商品質量安全信息庫
隨著國家大宗資源性商品安全戰略的調整,我國各口岸進口大宗資源性商品的品種更趨多樣化。不同大宗資源性商品的品質特性和風險差異較大,從而對檢驗監管、卸貨、存儲、出運、生產等方面造成不同程度的安全隱患。因此,建議通過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建立進口大宗資源性商品安全信息數據庫平臺,實現信息共享,避免高風險性大宗資源性商品給國家和企業帶來損失,有效維護貿易安全和國家安全。
4.創新模式,提升口岸檢驗監管技術水平
(1)探索分類管理模式。在風險分析、評估的基礎上,制定科學有效的檢驗監管模式,從而確保檢驗監管針對性、有效性。對企業進口自用或由誠信度好的貿易商長期進口的產品,研究制定符合國際慣例的合格評定模式,探討備案驗證管理、后續使用監管等方式。
(2)加強來料加工監管研究。2015年以來,原油以“來料加工”方式進口的比例呈增長趨勢。部分來料加工原油亦存在高硫、高鹽、高酸及硫化氫含量高現象,加工成品油復出口形成資源性產品“高耗能、高污染”事實,并將污染及其他風險留在國內。因此,應加強對來料加工原油的監管研究,出臺相關管理措施,規定原油加工企業來料加工原油品種范圍和質量要求。
(3)加強政府監管部門間合作。危險化學品(如原油、液化天然氣、化工品等)監管工作涉及到很多其他政府部門,如檢驗檢疫、海關、海事、安監、環保、公安、交通運輸部門等等。建議建立危險品監管信息共享平臺,口岸各機構對貨物進行共同審核把關,實現信息共享,預防和減少危險化學品事故。
(4)有效指導企業規避貿易風險。一是充分利用現有檢驗檢疫部門的人力資源和技術信息優勢,加強對國際大宗資源性商品市場的規則研究,防止一些國家濫用經濟壁壘阻礙國際正常貿易的行為,積極維護我國企業的合法權益。二是提醒收貨人在進口前確認貨物是否符合我國國家標準;三是要求進口企業盡可能在貿易合同中爭取以到貨港檢測結果作為計價調整依據,以便在貨物發生品質不符、重量短少等問題時,能有效地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參考文獻:
[1](徐濤)中國進口原油研究與分析《當代石油石化》2008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