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1 17:12:1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社會熱點問題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管理科學與工程;研究熱點;發展趨勢;比較分析
中圖分類號:C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2)11-000-01
管理科學是研究管理過程中的帶有普遍性的客觀規律的科學。我國對管理科學的廣義范疇上的理解不同于國外管理科學的狹義范疇,國外的管理科學的產生和發展經歷了科學管理、行為科學、管理叢林三個階段;我國的管理科學發展同樣也經歷三個發展階段:改革開放以前的仿蘇模式,1977-1995年發展重建和現在的繁榮創新三個階段。由此可以看出我國的管理科學進入科學管理和管理叢林階段的時間晚于西方國家,而且二者研究的主要內容也有很大的差異。
一、國內外管理科學與工程研究的現狀特征
進入21世紀財富和經濟價值的創造都依賴于信息、金融資本、智能和觀念,使經濟社會跨進了信息與知識經濟時代。新世紀的到來,迫切的需要對適應信息時代知識經濟特點的新型管理科學的探討和研究。管理科學與工程主要是指通過吸收、改造、轉換其他學科的研究方法為管理科學的其他兩個領域提供基本技術、基本方法和基本手段。
1.國外的管理科學與工程研究的現狀特征
本文首先選用了60種有代表性的國外期刊,然后利用關鍵詞檢索的方法總結了在這十年的時間里被SCI和SSCI收錄的全部論文。從研究總量上來看,國外管理科學與工程研究的內容主要包括決策與對策理論、組織理論、運籌與管理;次之的是信息技術與管理、管理系統工程、評估技術、復雜性研究和一般的管理理論。而關于管理思想史、管理心理與行為理論、工業工程、預測技術等發面夫人論文相對來說要少很多。這主要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國外管理科學的研究重點是運用運籌學和系統工程等數量分析方法來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決策的精確度,受到了人們的高度重視。而管理思想史、管理心理與行為理論并沒有得到新學科的支持,所以其研究力量相對來說就會減弱??v觀歷史的發展變化,所有領域的論文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根據歷史的發展趨勢來看,運籌與管理、信息技術和管理將會保持繼續上升的發展態勢,得到研究人員的高度重視。
2.我國的管理科學與工程研究的現狀特征
這篇文章通過關鍵詞檢索,對在這十年里被中國期刊網收錄的44種期刊論文進行了系統的分析。我國的管理科學與工程研究中研究數量最多的內容是信息技術與管理和管理系統工程,然后是評估技術、預測技術和運籌與管理。而管理科學與管理思想史和管理心理與行為理論的數量只有不足20篇,不能發展成主流思想。這主要是基于信息技術的影響和國家對信息化戰略的高度重視,從歷史的縱向發展變化規律來看,信息技術與管理、管理系統工程、評估技術和預測技術的增長速度是最快的。在近幾年的發展變化中,管理系統工程、組織理論和預測技術保持持續穩定的上升趨勢,由此可以預見出未來的幾年中,他們將會成為研究的主要領域。此外,受政府政策和資助環境的影響,不同領域的論文數量增長波動大,落差也大,不利于學科的健康發展。
二、國內外管理科學與工程研究的熱點問題比較
“研究熱點”是反映在某一個時間范圍內,學術界對一些特定問題的關注程度??梢杂迷谀骋粋€領域內的情況和關鍵詞出現的頻率來說明對某一個理論研究的重視程度。熱點問題是隨著社會實踐的需要和理論研究的發展而發生變化的。研究熱點問題和研究的主流領域是相通的,也就是說一個問題成為研究的熱點問題,必然會引起該領域的專家學者的關注,必然推動了這一領域成為研究的主流領域。
1.國外的管理科學與工程研究的熱點問題
對于一個問題的廣泛關注,必然會引起這個問題所屬領域的專家和學者們高度重視和研究,也必然會使這個領域快速發展成為主流領域。通過對國外在這十來年收錄的論文的研究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國外研究的熱點問題主要是一般管理領域的知識管理問題、管理系統的哲學屬性研究、和團隊管理及信息管理的方法論。
2.我國的管理科學與工程研究的熱點問題
隨著改革開放的程度的不斷加深,現代科學管理理論在我國的管理實踐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受到理論界與決策接的高度重視。根據這十年收錄的重要的論文研究成果,我們得出結論是在一般管理理論領域中,我國研究的熱點問題是人本管理理論、管理模式的研究、知識管理的初步理論和基于知識的管理激勵。其次是運籌與管理領域的動態規劃、線性規劃、生產系統庫存優化理論和各種限制條件下的排隊系統。
3.國內外管理科學與工程研究的差異比較分析
根據這篇文章對國內外管理科學與工程研究的各個領域的分析,可以發現國內外在研究內容、發展趨勢和熱點問題等方面都存在明顯的差別。國內外共同的研究領域主要是運籌與管理、管理系統工程、組織行為和組織理念、評價理論與技術,這些也將是未來幾年的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重點,而一些在國外進行的復雜性研究、決策理論與技術等領域,在我國并沒有發展起來。但是受國外研究的影響,我國也將這兩個領域的研究作為熱點研究對象。
三、結語
進入21世紀以后,信息技術和知識資本的發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擴大了管理學科的研究內容,促進了改革方式的變革。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和理論研究的進步,誕生了很多新的領域,舊的領域逐漸被淘汰。而且國內外的管理科學研究的熱門話題也不斷變化更新。每一次新的研究都會促進管理學科與工程的進一步完善和創新,為今后的研究工作起到很好的指導作用。
參考文獻:
[1]鄒樹梁.張彩平.管理科學與工程碩士研究生復合型培養模式研究[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2010(05).
[2]許春燕,張亞麗.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論文選題方向與研究趨勢分析[J].科學時代,2010(12).
[3]繆園,張偉倩,李媛.國內管理科學與工程研究熱點以及發展趨勢——近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的非線性分析[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7(10).
關鍵詞:醫學專業生;思政課;概論;調查與思考
近年來,學校各級領導及思政課教師共同研討,提出了“專題教學、問題導入、中班授課、小班研討、實踐解讀”的教改模式要求。為研究“概論”課程,學校開展了本次問卷調查。調查于2015年9月在首都醫科大學大一學生、大二學生中進行,采取學生自愿參加的方式、當場發放并回收問卷,共發出問卷418份,回收有效問卷418份。其中,大一學生295人、占70.57%,大二學生123人、占29.43%;八年制學生278人、占66.51%,五年制學生107人、占25.60%,四年制學生33人、占7.89%。
結果與分析
1.近四成學生認為自己了解“概論”課程的教學內容,但是同時又有近八成學生感覺自己不了解“綱要”和“概論”兩門課程之間的關系
參加調查的學生中有59.09%認為“自己不了解本課程的教學內容”,認為“自己了解課程的教學內容”的學生高達 40.91%。其中,認為自己了解“綱要”和“概論”兩門課程之間關系的學生只有21.53%;而回答不了解的學生占78.47%,提示教師對教材第二章至第四章的內容[1]要給予特別的重視,使學生了解“概論”是“綱要”的必要延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是以中國近現代史為基礎展開的。關于教材,在三個選項中,希望“教師上課主要講專題,同時用少量時間指導學生理解教材”的學生最多,占59.81%;主張“教師上課完全按照教材體系和內容來講,以利于學生全面、完整掌握教材內容”的學生占31.82%;而認為“教師上課只講專題就好,教材完全可以由學生課下自學”的學生只占8.37%。近六成學生希望上課主要講述專題內容,同時也有三成學生更為重視全面、完整掌握教材內容。教師在重點講授專題的同時,也要重視指導學生掌握教材體系。
2.專題教學是學生非常喜歡的教學方式,他們希望通過社會熱點問題導入對理論的解讀
有高達73.68%的學生喜歡專題教學方式,希望能夠按照教材目錄講授教材內容的學生占比只有26.32%。專題教學方式具有內容集中、主題鮮明、深度探索的優點[2],有利于從更宏觀的背景上闡述理論問題。從這組數據來看,專題教學方式不僅是教師重視的教學方法也是學生喜歡的授課方式。92.34%的學生希望“教師通過社會熱點問題導入對理論的解讀”,只有 7.66% 的學生主張“教師上課直接切入主題講授理論”。對于學生來說,“概論”課程的理論內容相對來說比較枯燥,因此通過社會熱點問題導入對理論的解讀,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關于一些重大理論問題,如區域經濟、三農問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等,以及一些社會熱點問題,如食品安全、環保、看病難、上學難等,問卷設計了四個選項:A. 不了解也不關心,教師上課不必介紹;B.很了解,教師上課不用再介紹;C.不了解但是很關心,希望教師上課加以介紹;D.不了解但是很關心,可以先布置作業自己查資料思考,然后上課跟教師交流。四個選項當中,選擇C的學生最多,關于重大理論問題選此項的占 72.73%,社會熱點問題此項占比75.84%。選擇D的學生均超過一成,重大理論問題此項占 12.20%,社會熱點問題此項占14.11%。C和D兩項相加,兩個問題的數據都超過八成,說明絕大多數學生不是很了解這些重大理論問題和社會熱點問題,但是他們對此抱著非常關心的態度。選項B中選擇重大理論問題的學生只有 2.39%,社會熱點問題占5.98%,兩者都不多。但是選項A兩個問題的數據卻表現出差距:重大理論問題占 12.68%,有超過一成的學生對此不僅不了解、甚至也不想了解;而社會熱點問題這個選項卻只有4.07%。這表明:即使對理論問題完全不感興趣的學生中,也還是有學生愿意了解鮮活的社會熱點問題。
3.多數的學生認為,思政課教學內容應該結合學生所學專業的背景,學校學生對醫學相關社會問題或新聞事件,有較高的知曉度
調查中,認為“思政課教學內容應該結合所學專業背景”的學生占到了89.47%,而認為不應該的學生占到10.53%。醫學院校思政課如果能夠結合醫療衛生領域的熱點問題組織教學,會更加受到學生的歡迎。有96.65%的學生聽說過“非典”、96.41%的學生知道“三鹿奶粉事件”、“醫鬧”的知曉度90.67%,知道“毒膠囊事件”的學生有 81.10%、知道 “醫?!钡膶W生也有80.14%。認為思政課應該關注這些問題的學生占到97.13%,只有2.87%的學生選擇了“否”。作為醫學相關專題,高達79.90%的學生認為“概論”課程可以引入“醫患關系”問題,“醫學生職業素質”也占到60.53% ;“衛生管理體制改革”緊隨其后占56.46%;“醫療保險制度改革”比例相近,有54.31%。教師在選擇案例時可以適當向這些內容傾斜,同時也要注意引導學生更多關心關系到全社會的“衛生管理體制改革”和“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等內容。有68.66%的學生愿意以醫學熱點問題為內容進行網絡學習、完成課外作業并開展課堂討論??傮w來說,52.87%的學生感覺這些醫療衛生熱點問題對自己的影響是積極的,“我對國家、社會以及個人的未來更有信心了”; 而47.13% 的學生感覺是消極的,“看到這些消息后,對國家、社會以及個人的前途感到迷惘”。超過五成的學生感覺是積極的,這讓筆者稍感安慰;同時,更應該清醒地認識到,也有近五成的學生感覺是消極的。解決學生的這些疑惑,是思政課教學必須面對的。
4.小課堂討論頗受歡迎,而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是行之有效的社會實踐方法
關于討論課人數,選擇規模為 “20人” 的學生占38.04% ,選擇 “40人”的為 33.73%,而認為“80人”規模合適的只有 15.31%,“120人”的也只有 12.92%。從數據中可以看出,20人~40人的小課堂討論是頗受歡迎的。關于開展社會實踐的方式,83.97% 的學生同意“概論”課程可以利用網絡進行社會實踐,認為不可以的學生只有16.03%。因此,通過網上相關資料的收集、分析來解讀重大理論問題、開展社會實踐,是“概論”課程行之有效的社會實踐方法。此外,94.26%的學生認同醫學院?!案耪摗闭n程進行社會實踐,可以邀請醫院及衛生管理部門的專家介紹相關情況,占壓倒性多數;不認同的只有5.74%。以筆者多年的醫學院校思政課教學經驗來看,“概論”課程很多理論內容都可以與醫學管理學、醫學社會學、醫學經濟學等社會實踐相聯系,學生們希望可以直接與醫院或衛生管理部門的專家接觸,聽到第一手的情況介紹。
討論與建議
1.講好“概論”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是幫助學生理解后續課程內容的基礎
“綱要”和“概論”兩門課程的內容重疊度相當高?!案耪摗苯滩闹校ǜ呓贪妫?,第二章新民主主義論,是對“綱要”課程主體內容的回顧與總結;第三章社會主義改造理論,是從新民主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的過渡;第四章社會主義建設的初步探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開端。講清楚這三章,才能幫助學生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經歷了社會主義建設前三十年摸索的基礎上開始的,才能理解今天很多社會問題的復雜性、長期性與艱巨性。根據本次調查數據,不了解“綱要”和“概論”兩門課程關系的學生占78.47%,因此對教材第二章至第四章的內容更要給予特別的重視,使學生了解“概論”是“綱要”的必要延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是以中國近現代史為基礎展開的。
2.專題教學是“概論”更為有效的教學方法,應不斷加以凝練和完善
一些重大理論問題,如區域經濟、三農問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等,是組織專題教學的很好選題。超過七成學生對這些問題不了解但是很關心,并且希望教師上課加以介紹。如果再加上愿意先自己查資料思考,然后上課跟教師就這些問題交流的學生,總數超過八成。從前面的數據中可以看出,認為自己很了解重大理論問題的學生只占極少數,絕大多數學生雖然不是很了解這些問題,但是他們對此還是很關心的。組織專題教學還可以借鑒以往思政課“請進來”的傳統做法,發揮各校專業所長,邀請一線專業人士到學校介紹、講解涉及重大理論的現實問題。例如:醫療衛生管理體制改革、醫療保險制度的改革與發展,也是社會主義改革開放事業的一部分,在這些方面醫療衛生管理機構及工作人員比思政課教師更了解具體情況,邀請他們參與到醫學院校思政課教學中,會使醫學院校思政課得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另外,有超過九成學生特別在意專題教學過程中教材的作用。在組織專題教學時,也要特別注意處理好專題與教材內容之間的關系。
3.通過社會熱點問題導入對理論的解讀,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對于一些社會熱點問題,如食品安全、環保、看病難、上學難等,“不了解但是很關心、希望教師上課加以介紹”的學生,以及“愿意先自己查資料思考、然后上課跟教師交流”的學生,總數占到九成。與前組數據相類似,絕大多數學生不是很了解這些社會熱點問題,但是他們對此抱著非常關心的態度,這是專題教學非常好的切入點。與此相應,同樣超過九成的學生希望教師通過社會熱點問題導入對理論的解讀。對于學生來說,“概論”課程的理論內容相對來說比較枯燥。因此,通過社會熱點問題導入對理論的解讀,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
4.思政課教學內容結合學生所學專業背景,有助于提高課程吸引力
本次調查中89.47% 的學生認為思政課教學內容應該結合學生所學專業的背景。作為醫學生,他們對“非典”“三鹿奶粉事件”“醫鬧”的知曉度都超過九成。以這些公共衛生事件為切入點來組織“衛生管理體制改革”“醫療保險制度改革”“醫患關系”“醫學生職業素質”等專題教學,可以更好地使學生理解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相關理論問題。近十年,為落實思政課“05方案”,學?!案耪摗闭n程已經在這方面進行一些探索。在部分課堂的教學中引入了公共衛生事件,通過對公共衛生事件的分析透視中國近現代歷史的變遷,從而使學生更好地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所取得的偉大成績以及面對的新問題、新挑戰。思政課教學如果能夠結合學生的專業特點組織教學,會更加受到學生的歡迎。
5.思政課社會實踐可以采取更加靈活多樣的方式進行
借助網絡平臺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學生通過網上相關資料的收集、分析來解讀重大理論問題是思政課行之有效的社會實踐方法[4]。學校已經連續多年以命題論文的方式,要求學生在網絡中查找相關資料、開展小組討論、撰寫課程論文和社會實踐活動總結,收到了較好效果。此外,思政課社會實踐也可以考慮結合學生的專業特點。就醫學院校思政課社會實踐而言,可以邀請醫院、社區及衛生管理機構介入學生的實踐活動。例如:組織學生深入社區,感受社會主義建設中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問題和面臨的挑戰。社區是社會最基層的組織形態,它是聯系普通群眾與衛生管理機構和醫院的橋梁,每天的工作內容映射著醫療衛生系統跳動的脈搏。社區及工作人員對我們國家和社會的理解,與思政課教師有著不同的觀察視角,將他們的工作內容引入思政課的教學中,能夠使教學內容更好地做到理論聯系實際。
本文系首都醫科大學校長研究基金項目(項目編號:2015JYY48)
參考文獻:
[1] 本書編寫組. 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40-107.
[2] 郭鳳志. “基本原理概論”課專題教學的基本思路[J].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2010(9):70-73 .
[3] 林興龍. 社會熱點問題引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途徑分析[J]. 長春工業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 2011, 32(3):133-135.
關鍵詞:房地產稅;熱點問題;稅收調控
自國際金融以來,中國的房地產業受到影響,現在已經逐漸恢復平穩發展期。從現行的國際形勢和國內發展需求來看,中國要更好地發展,就要將原有的經濟結構打破,通過進一步深化改革,以使經濟發展機制得改變。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房產價格的不斷提升,各種房地產稅成為社會討論的焦點。
一、房地產稅改革是時代的必然
在中國的財稅領域中,房地產稅改革是重要的內容。多年來,國家都非常重視房地產稅改革方面的問題。在國家“十二五”規劃中,針對房地產稅改革就已經提出“要深入研究并對房地產稅改革加快推進力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針對房地產稅改革又提出了新的指導要求,即“要求對房地產稅從立法的層面實施管理,根據社會發展情況推進房地產稅改革。”中國的一些地區已經率先成為征收個人房地稅的試點,比如,上海、西安就已經開始執行相關政策,使得房地產稅改革成為公眾議論的焦點。房地產稅被劃歸為財產稅,屬于是不動產稅。雖然房地產稅與現行的房產稅只有一字之差,但是涉及到稅收的范圍以及稅收的依據,都會有所不同。房地產稅是與房產稅完全不同的稅種[1]。中國正在逐步探索房地產稅改革方面的問題,并從理論的層面進行深入研究,需要根據中國的國情以及社會發展實際制定操作方案。與房產稅相比,房地產稅所覆蓋的范圍非常廣泛,與中國現行的改革事項密切相關,而且關乎到多種利益。從國家財稅發展的宏觀局面來看,對于房地產稅改革要緊緊把握,落實到具體工作中,就需要關注房地產稅的熱點問題,以確保房地產稅工作順利展開。
二、當前征收房產稅的幾個熱點問題
(一)征收城市房產稅的熱點問題中國的土地歸國家所有,房屋產權局限于70年。如果國家政府要征收房產稅,就需要將原有的一些稅種,包括耕地占用稅、土地使用稅等等取消,結合替代性政策構成房產稅。雖然上海和重慶已經率先作為房產稅的征收試點,但是,在具體的運行中存在覆蓋面低的問題,明顯房產稅的征收力度不夠。根據有關報道,重慶市已經對高檔住房開始收稅,2013年為每平方米12779元,到2014年,就達到每平方米13192元。重慶從2011年就開始征收房產稅,三年來,每年對起征點都進行了調整而且逐年遞增。有研究專家認為,這種征稅趨勢明顯存在問題,而且會征稅工作的順利展開產生不良影響。無獨有偶,上海在房產稅的征收方面,不僅稅率低,而且過多的是考慮新購買的房屋,并沒有對存量房有所考慮,對房地產市場過熱的問題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2]。但是,由于政策“過于溫和”,就必然會存在諸多的弊端。比如,2013年,北京的二手房交易火熱,成交量已經突破了16萬套,與2012年的14萬套相比,上浮比例為13.4%。從成交金額來看,已經達到了4600多億元。如果北京征收個人房產稅按照上海市的房產稅征收政策,就很難執行。(二)征收農村房產稅的熱點問題關于房地產稅的征收,并不止于城市,農村地區的房地產也是征收的對象。從2013年起,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快速發展,房地產銷售事態良好。根據經濟媒體所提供的信息,住建部目前正在為進一步落實征收農村房地產稅制定村莊整治規劃措施。有關認識介紹,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已經提出房地產稅立法方面的問題,除了城市土地的房地產之外,農村的房地產也包括在內。雖然農村地區為集體土地的產權房屋,但是,也被納入到征稅范疇。這就需要將村莊整治規劃編制出來,為農村征收房地產稅奠定基礎。(三)不動產登記登記的熱點問題在房地產稅的征收方面,需要具備的基本條件是不動產登記,只有對不動產登記實施網絡管理并做到全覆蓋,才能夠確保房產稅開征的進度。2014年,自國土資源部提出對不動產統一登記,這就需要加快相關部門的建立,并制定不動產登記管理措施,以確保登記工作順利展開。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國家要征收房地產稅,就要對現行的房產稅實施情況進一步審視,要充分考慮到國情和社會發展實際。雖然國家征收房地產稅是時代必然,但是,房地產稅屬于是對不動產收稅,作為財產稅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就要做好籌備工作,針對可能存在的問題深入探討并不斷完善,以將科學合理的房地產稅體系構建起來,確保房地產稅征收工作順利展開。
參考文獻:
[1]王福重.房產稅能降低高房價嗎[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01):38—44.
河南大學的王振鐸教授在《亞洲風物》1995年第1期發表的《簡談編輯學三條原理》,提出編輯學的三條基本原理:文化締構原理、符號建模原理和訊息傳播原理。之后在與趙運通合著的《編輯學原理論》中,對這三條原理又作了更深入的闡述。他認為:“一切編輯活動大體上都是以這三條原理為基礎的。這三條原理可以說概括了編輯活動的基本規律?!雹傥幕啒嬙砗w編輯活動的性質、任務、目的和方法,總體指導編輯活動的實踐,是最基本的原理。符號建模原理和訊息傳播原理是編輯活動運作規律的概括,是實現締構社會文化目的的方法原則。筆者通過解讀王振鐸教授的編輯學三原理,從學術期刊編輯出版工作的幾個主要環節要完成的任務和工作目標出發,探討學術期刊編輯新聞意識的必要性。
編輯的新聞意識對學術期刊的策劃和選題組稿大有裨益
符號建模原理是從符號學角度研究編輯活動得出的結論。從符號學的視角來看,編輯活動主要是應用種種符號來建造各種文體模式與媒體模式的活動。出版業日趨激烈的競爭和出版業信息傳播的需要,使得期刊特色構建成為現代期刊世界性的競爭趨勢,也迫使學術期刊編輯將自己的主要精力和時間花費在媒體模式的建造上。一個學術期刊,只有在內容與形式、深度與廣度、速度與精度、時間與空間等各個方面展示出獨立的特色,才有可能在我國數千種學術期刊中脫穎而出,這需要在期刊策劃上下工夫。學術期刊策劃離不開對相關學科最新研究進展的了解,也和普通期刊一樣離不開對市場、稿源和讀者需求的了解。然而要做到以上的“了解”,新聞意識和信息意識是必備的先決條件。
文化締構原理是從社會精神文化的構成方面研究編輯活動而得出的一個規律性的結論。編輯工作作為社會精神文化的締構活動,在整個社會文化的生產和傳播過程中處于中心地位,起著樞紐作用。具體講,編輯活動對文化產品的生產起著引導、設計和組織等開發性的作用。這里的“引導、設計和組織”在學術期刊編輯工作中便是選題策劃。學術期刊編輯只有具備敏銳的新聞意識,才能通過報紙、電視、網絡等新聞媒介洞悉當前熱點問題、新型課題和科技動態,發現新的學科閃光點,保證學術期刊選題策劃獨具特色和內容新穎,進而組織到有前瞻性的高水平學術論文,保證期刊學術質量的不斷提升。
新聞意識的價值也體現在編輯對新的研究領域的引導作用
學術期刊的出版傳播,不僅在展示已經產生的最新研究成果,也在不斷地向社會和科學研究人員介紹或提示著沒有解決的或尚需進一步研究的學科信息。學術期刊的欄目和選題策劃,既是為了期刊特色的塑造,也是對熱點問題、新的研究領域的引導。編輯在學術期刊選題策劃上對學科研究領域的關注,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科研究的方向和熱情都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而要做好這項工作,在素材的獲取和積累上就需要編輯的新聞嗅覺和信息意識。有了對新聞信息尤其是科技新聞信息的捕捉欲望,學術期刊編輯就有可能隨時隨地有預見性和超前性地抓住相關學科的研究熱點和最新動向。
編輯是作者與讀者的中介,筆者認為,編輯的工作重心和難點就是“如何將作者的創造和讀者的需求有機地結合”,也就是如何參與文化締構。這里有兩層含義:一方面是編輯需要捕獲科學研究人員的研究動向,并以此規劃選題并推介給讀者,即引導讀者的閱讀趨向;另一方面是編輯去捕獲學科發展信息和讀者的需求信息,并以此引導科研人員的研究和創作,即引導科研和培養作者。這里用“捕獲”一詞,就足以體現學術期刊編輯新聞意識的意義。
訊息傳播原理是從傳播學角度研究編輯活動得出的結論。傳播什么訊息?怎樣傳播訊息?如何才能讓人接受這些訊息?這一系列問題都有賴編輯去解決。
首先是采集信息,并把信息加工轉變成為訊息。訊息是經過選擇和整理,形成具有特定文體模式的信息。學術期刊編輯首先需要有獲取學術信息的迫切愿望,和新聞記者一樣要加強新聞意識,把準確感知和使用信息作為工作生活的一部分,這樣才能有效完成訊息傳播活動的信息采集任務。同時,日新月異不斷出現的科研成果需要編輯敏銳的新聞嗅覺,才能縮短新知識和新成果的獲取途徑和時間。
其次是對訊息成品進行選擇和組合。河南大學的張如法教授在其專著《編輯的選擇與組構》中,也把“選擇”提到了相當的理論層面,更凸顯出選擇在出版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對學術期刊的編輯工作而言,組稿和審稿這兩個重要環節的工作成效都是“選擇”的結果。而“選擇”的成效也是離不開編輯的新聞意識的。具體講,只有編輯具備敏銳的新聞意識,才能及時了解最新的研究熱點、前瞻性的研究課題和最新的科技成果。并依此主動約稿,或從眾多的投稿中挑選出“政治性、思想性、科學性、創新性和文化積累性”較好的論文。同樣,編輯具備敏銳的新聞意識,就能及時了解相關學科的研究動向,掌握相關學科的專家信息資源,才能為待審論文選定最佳的審稿專家,也才有可能真正優選出高水平的學術論文,并對論文的進一步提高提供修改意見。
學術期刊知識傳播工作需要編輯的新聞意識
編輯活動產生于傳播信息的需要,訊息傳播是編輯活動價值的直接實現,這是訊息傳播編輯觀揭示的道理。傳播的目的、效果和方式是編輯活動的多方面追求。編輯活動遵循著訊息傳播原理運行,便形成這樣一條規律,即采集有關訊息,選其所需要者,加以整理并且編為特定的符號模式,構成完整的傳播媒體,借以實現最佳的傳播效果。
承載科研成果的科技論文,若不公開發表則必然自然消亡,公開發表卻不能有效傳播則無法實現其自身價值。隨著科學技術和市場經濟的發展,知識傳播的手段和方式必然會順應需求發生改變。學術期刊編輯必須像新聞記者那樣,具備較強的新聞意識和信息意識,才能及時了解出版市場,正確理解讀者需求、有效掌握讀者資源。也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解決好學術期刊知識傳播的速度問題、廣度問題和深度問題,最終實現訊息傳播的活動價值,實現學術期刊的社會功能和社會效益。
【本文為陜西理工學院校級科研基金資助項目(項目編號:SLG0836;SLG0713)】
注釋:
①王振鐸趙運通:《編輯學原理論》[M],中國書籍出版社,1997年版
②靖鳴:《新聞意識及其對新聞實踐的影響》[J],《當代傳播》,2004年第6期
一、自身定位。沒有參加過的公務員考試的,可以買試卷,對自身申論水平進行了解。試卷的話,市面上有許多,可以先把鄉鎮公務員考試歷年的真題卷買了,比照著參考答案,自己大致測試一下。參加過考試的,就不必多說了,可以回憶一下自己當時寫的內容,與真題答案做一下比較,也可以大致的找出不足。
二、多看、多讀。申論本身就屬于模擬行政,考察的一般是時事政治與社會熱點,所以多積累這些知識對申論寫作的至關重要的。可多參看《求是》、《半月談》、《新聞聯播》、《人民日報》、《新華網》等報刊、電視、網站中關于申論熱點的分析。只有積累夠一定量的材料,到時候才有話可寫,或者說,學習到一些看問題的角度。另外推薦《理論熱點面對面》系列,2012年的《辯證看,務實辦》,2013年的《理性看,齊心辦》,這系列書里面都是社會熱點,也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尋求對策。這個書辦事處、村里都發有,不需要額外買。
三、多練。重視練題。這里所謂"練題",指的是動手做題,進行實戰演練,這可以明顯提高現場答題能力,對考試來說,是非常關鍵的。"練題"的內容,包括兩個方面:首先是真題,即已經考過的試題。演練這類試題的意義,不在于這類試題重新再考,而在于它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它的基本題型、特點、方法技巧等,會在以后的考試中再現,對考生有相當大的啟發作用。其次是模擬題。這類題的各種版本的水平不見得盡如人意,但均從不同程度上反映當前的社會熱點問題,可幫助考生對社會熱點和答題技巧的把握。無論是演練"真題"還是演練模擬題,均不應孤立地就題練題,最好是在練題中,在解答各道題時,自覺地以寫作結構、寫作模式和寫作技巧為指導,通過演練,真正悟透和掌握運用原理的方法。
因為大村干已經參加工作,大部分也都成立了家庭,有了孩子,可能工作和家庭瑣事都比較多,能空閑下來系統復習的時間不多,所以,更應該高效的利用較少的時間來復習備考。練習的時候要制定計劃表,才能保證學習時間??筛鶕陨淼膶W習與生活習慣,訂做一個時間表,然后按照這個表格來復習。尤其是要對自身申論上的弱項得多花點時間復習。
四、練好字。漂亮、工整的好字是能給申論加分的。申論復習,不能像行測或者其他考試一樣能夠在短時間突擊復習,申論只有在日常學習中慢慢積累,并在學習過程中總結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論文摘要:《申論》考試,是具有模擬公務員日常工作性質的能力測試。閱讀給定的背景材料是其中最基礎的環節。在閱讀的基礎上,首先領會命題者的意圖;其次把握好材料之間的邏輯關系;第三,學會思辨性思維,來斟酌材料,選準突破口;第四,在雜亂的材料中要把握好主次關系。唯此,才能把握好給定的材料。
《申論》考試,是具有模擬公務員日常工作性質的能力測試。國家機關公務員錄用考試《大綱》指出:《申論》考試主要通過應考者對給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煉、加工,測試應考者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問題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
在《申論》考試中,閱讀材料、概括內容、提出方案、進行論述是四個主要環節。這四個環節前后銜接、互相呼應,共同構成“申而論之”的整體。而閱讀理解給定的材料則是其中最基礎的環節。一般來講,《申論》給出的背景材料約1500—3000字左右,其中心為某一社會熱點、難點或焦點問題,內容不局限于某一社會方面,也不偏重于某一學科領域,而是盡可能地全面鋪開,涵蓋了政治、經濟、法律、文化諸多方面。從材料的組合形式上看,《申論》的背景材料常常由幾十個或十幾個文字子材料組成(甚至包括一些圖表)。這些子材料的內容都具有相關性或連帶性。子材料的排列沒有什么固定的模式,而是錯落雜糅的綜合體??v觀近幾年《申論》考試的材料,其組合方式大致有兩種:第一種,按材料反映事件的性質來組合(或時間、案例、或社會現象)。各個材料緊緊圍繞某個社會熱點問題,摘錄一組具體事件或社會現象,組裝而成。各個子材料之間是一種并列關系,是一種橫式組合。如2001年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考試《申論》試卷(二)中,就“PPA”被列為禁藥一事給出的材料,就是從不同方面、不同國家,甚至不同藥品含此成分的不同反應來組成的;第二種,按時間發生的順序,即按事件發生、發展、、結局來組織試題材料,各則子材料之間環環相扣,共同講述某一社會事件,具有復雜案例的特色,是一種縱式綜合,復式結構。如2000年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考試中《申論》材料,就是按時間順序來組織的。
要順利通過閱讀這個環節,應解決以下四個方面的問題。
一、領會出題者的命題意圖
命題意圖為什么選擇這些背景材料,它究竟要考查應試者什么?命題意圖是作答的依據和切入點,出題角度不同,答題也應有不同的針對性。縱觀近幾年的《申論》試題,其背景材料都是社會上不斷涌現出來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熱點問題,如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考試《申論》試卷2002年的互聯網問題;2003年的安全生產與傷亡事故問題;2004年的汽車業的發展與交通擁堵問題……這些問題是國家、社會、個人所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理所當然也會受到命題者的關注,而且這些問題也是與國家發展,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實際問題。出題者正是從“熱”與“實”的角度入手,考查應試者認識實際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反映了命題與未來職位之間的必然聯系,反映了命題者的求實、務實精神。
二、理清材料的邏輯關系
快速瀏覽,是了解掌握材料的第一步。把給出每條材料都看明白,不能遺漏;要全面熟悉背景材料所包含的內容;由于是一組或幾組臨時拼湊在一起的材料,在閱讀時就要找準材料之間的邏輯聯系。
縱式材料,可按不同時段來劃分材料內容。如:2000年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錄用考試的《申論》試卷,給定材料的中心事件是“一樁復雜的噪音擾民訴訟案”。噪音污染引發的連環事件涉及居民群體、個人、印刷公司、市、區兩級環保局及市、區兩級法院,背景材料內容彼此交錯,紛繁復雜。材料中出現的時間按順序排列如下:1997年2月—1997年6月—1998年8月—1998年10月—1998年12月—1999年6月—1999年10月—1999年10月后的3個月,而且時間還可以劃分為“噪音污染—上訪—改造——再訴”等階段。閱讀橫式組合材料,可采用分類劃分的方法,根據不同性質來劃分類別,如2001年國家機關錄用公務員《申論》考試中,關于含有“PPA”成分藥品遭禁一組材料中,1、4、5、6說明中國、日本、墨西哥甚至英國各級政府的反應;3、9是律師、百姓專家的質疑、反應;2、7是醫藥公司新藥的迅速上市;10是北京市藥監部門對“康泰克”藥品的反應。通過分類合并,原本雜亂無章的材料就變的條理清楚。
三、學會思辨性思維
隨著《申論》這種命題的逐步深入,它的難度會越來越大。所謂思辨性思維,就是在給定的材料中,要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如2002年國家機關公務員《申論》考試中,關于“網絡熱”的一組材料,如果理解為僅僅說“網絡熱”這個社會現象,那就大錯特錯了,其實質是說“熱”的背后一些深層次的問題;其次要善于從性質矛盾的子材料中,學會辨證思維,找準切入點,選好突破口。所謂社會熱點問題,不是簡單地說好或說壞的問題,還以2002年《申論》試題為例,材料1、2、3、6都在說網絡的危害,廣告滿天飛,擾民信息不斷,甚至引發刑事案件不斷;而材料有在說網絡對社會的好處,商務辦公的自動化,現代教育的遠程化。這就需要我們很好地思考這一現象究竟是利大?弊大?該肯定?該否定?假如肯定,又如何克服不利?假如利大,又如何糾小弊?只有在思辨的基礎上,選定立足點,從矛盾處選準突破口,才能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
四、把握材料的主次關系
《申論》給定的背景材料文字很多,內容復雜,除有用材料之外,還包含著許多干擾考生閱讀的次要材料。要想在有限時間內全面把握背景材料,對材料的篩選就成了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篩選的原則一是考慮命題意圖;二是考慮在具體表達要點中的關系。關系密切可善用之,關系不大可概括或不寫。如2003年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考試中《申論》試題中關于生產安全與傷亡事故的社會熱點問題材料1中,萬載縣工商局幾名值班人員的譏笑與不屑,煙花鞭炮管理局的女干部的怪論,可以說指出管理者的麻木、漠然,但它與真正的主題之間關系究竟有多大呢?三是考慮特定情景,《申論》考試中往往有一種模擬場景,模擬場景所需材料,就是它的客觀事實背景,其它則次之。如2003年國家《申論》考試中有一命題“以煙花廠發生爆炸”為題替領導寫一即興講話稿。它的背景材料只能是緊緊圍繞此一爆炸事件為背景,其它則暫可不提。
總之,閱讀給定的材料是第一步,在閱讀的基礎上要學會分析,在思辨的基礎上,要學會概括。唯此,才能把握好材料的主與次,是與非,才好為下一步有針對性的分析解決實際問題做好鋪墊,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一)學生缺乏論文寫作經驗由于成人教育學生大多從事第一線的實務性工作,缺乏論文寫作的實踐機會,據我院對09級畢業班學生的調查,其中只有45%的學生在大專畢業時獨立完成過字數為5000字左右的論文,還有55%的學生在大專畢業時未獨立完成過畢業論文。在課程論文方面,在15門專業中,僅有3門課程采用課程論文的方式考核。在學生對課程論文的態度方面,87%的學生認為課程論文考核要比卷面考試容易,完成的壓力小。近70%的學生表示自己完成課程論文的態度不夠認真。在完成工作報告方面,僅有5.2%的學生在過去的三年時間中獨立或參與過字數在10000字以上的工作報告的撰寫,其余學生均未獨立完成或參與。在論文和工作報告寫作程序和要求的了解方面,近53%的學生表示對此方面知識十分缺乏,35%的學生表示略有了解,10%的學生表示有較多了解,2%的學生放棄表態。從上述數據可見,成人教育學生缺乏論文寫作經歷,對論文寫作的要求程序方法都知之甚少,需要指導老師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更為有效的方法加以指導。
(二)論文寫作能力未能在課程教學中得以充分培養論文體現了學生對某一具體問題的深入和全面的剖析的能力,這一能力的培養需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但目前的教學在對實踐問題進行剖析時,往往側重于解決方案的優缺點闡述以及如何選擇方案,而缺少對問題本源及其演變過程的分析。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傾向于得到實用的結論,對于如何得出結論則關注不夠。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大致有三點:一是對于問題本源的解釋和闡述,需引用大量理論知識,因成人教育學生理論基礎不夠夯實,為減少學生學習難度,很多教師簡化教學過程放棄對問題本源的闡述。二是實用主義急功近利的風氣影響教學過程,將成人教育重應用性的理念演變成實用性,將高等教育演變成只教授學生“怎么做”,不闡述“為什么這么做”的短期職業培訓。三是教師在對實踐問題深入剖析時學生參與度很低。2012屆金融專業學生課堂討論,學習報告、課程論文等形式的作業準時提交率只有35%,遠遠低于普通題目形式作業的提交率。學生的低參與率阻礙了教學過程對學生問題分析能力的培養。
(三)論文選題趨同化、熱點化為培養學生對實踐問題的分析能力和論文寫作興趣,畢業論文選題采用“學生自行選題,指導老師提修改建議”的方式。2012屆畢業班學生中有近62%未從事金融業工作,對金融業的實踐問題缺乏直觀認識和興趣,因此在選題時主要參考網絡上的熱點信息,出現論文選題趨同化、熱點化的特征,而部分的熱點問題帶有很強的時效性和政策性,深入研究的價值不大,作為畢業論文的選題有失恰當。(四)論文寫作“搜索化”我校圖書館數據庫學科種類齊全資料豐富,為學生的論文寫作提供強大的資料支持。但學生論文寫作出現“搜索化”,資料堆砌成文的現象時有發生。究其原因,主要有三點:一是,學生選取某些具有時效性和政策性的熱點問題作為選題。對于這類選題,學生受專業水平限制很難對其本源性進行探討,而對政策方向的把握能力又不夠。出于寫作成績的保險性考慮,學生往往只能資料剪接堆砌成文。二是學生在日常學習中已形成對網絡信息和資料的依賴,獨立思考能力下降,論文寫作過程中極度依賴網絡資料,由于資料分析刪選重組的能力有限,難免用資料堆砌成文。三是部分學生因學習動力和精力有限,或者指導老師疏于對論文選題、成文的過程控制,導致部分學生出現抄襲網絡資料現象。據我院2011屆金融專業畢業生論文來看,抄襲率達到11%,都被判為不及格,以致影響正常畢業。
二、金融專業畢業論文指導工作的改進措施
論文寫作工作遇到的上述新問題源自于學生背景、教學要求乃至社會需求的變化,因此要解決這些問題,并不局限于五個月的論文寫作過程,而應著眼于整個三年的教學學習過程,通過全程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來提高論文寫作質量。
(一)“循序漸進”式指導我院金融專業專升本專業學制為三年,畢業論文工作一般被安排最后一學期,論文寫作過程為期五個月。而全程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來提高論文質量不能僅僅局限于這五個月,而應貫穿于整個三年教學過程,采用循序漸進指導方式。首先,在新生開學教育時,老師應強調畢業論文的意義,它是綜合檢驗學生三年學習狀況的重要環節,也有助于提高學生對工作任務的闡述解釋能力。其次,開設學術修養培養課程,采用講座方式,每學期循環開設,學生必須在論文開題前選修完成。講座圍繞選題方法、數據庫使用與資料搜集、數據統計基本方法、論文寫作格式、問題討論交流方法五個主題展開。第三,從第二學年開始每學期至少有兩門專業課需采用課程論文考試方式,課程論文要求從易至難,依據學習筆記———綜述———問題闡述———完整論文,逐步提高要求。第四,配備輔導老師專業回復學生有關課程論文、工作報告寫作方面的問題。通過上述改進方法,使學生在開題之前具備基本論文寫作素養,減小不同背景和基礎學生之間在寫作知識掌握度上的差異,從而為最后一學期的論文寫作做好準備。
(二)主導師與導師委員會相結合2012屆前,學生畢業論文采用導師負責制,每位導師指導10名學生,全程負責學生論文的指導,此種模式在實踐中出現以下弊端:首先,指導老師受自身學術專業的限制,無法給學生提供最為專業的指導。其次,指導老師精力有限,同時指導10名學生的論文寫作,質量控制受限?;诖?,從2013屆開始,金融專業開始采用主導師和導師委員會相結合的論文指導模式,該模式有如下特點:選題及開題報告答辯由導師委員會共同負責,導師委員會的三名導師對學生選題的口徑、內容及可駕馭性共同做出評判;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有任何寫作問題,除了可向主導師尋求幫助之外,還可與導師委員會中任何一位導師進行學術探討。
(三)搭建網絡交流平臺基于學院搭建的教學平臺,開辟論文寫作指導網絡交流專業平臺,該平臺有助于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教師與教師之間的交流探討。網絡交流平臺設有多個專欄,有學生與教師的互動專欄,便于學生隨時提問,教師及時解惑;設有學生論壇,學生可就論文寫作中遇到的問題展開自由探討;設有分享資料庫,學生可將論文寫作資料上傳至資料庫,實現在同學中的分享,教師也可上傳學術資料、寫作建議、指導文件等各類文檔及視頻資料。
三、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