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1 17:12:1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資本市場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自1993年深交所對“世紀星源”進行資產重組以來,我國資本市場上便陸續開展了資產重組活動。資產重組活動的開展,不僅使原有會計主體的邊界發生改變,導致某些會計主體的消亡,而且由于資產重組結果的不確定性,極大地沖擊了會計主體、持續經營和會計分期這三項基本會計假設,從而使相應的會計原則和會計處理方法與一般財務會計有著巨大的差別。因而,在此情形下,有必要對會計假設作出相應的修正。
一、資產重組對會計主體假設的修正
會計界主流觀點認為,會計主體是能夠控制資源、承擔責任,并進行經濟活動的經濟單位。這實際上是把會計主體等同于經營主體。事實上,企業會計只關注企業范圍內的經濟活動,并向有關各方提供會計信息。將會計主體等同于經營主體是解決企業與其他企業之間、企業與出資者之間、企業與職工之間信息混淆問題的辦法。但這暗含一項前提條件,即它們相互之間不存在任何關聯交易,交易行為遵循市場規則。然而,在現階段,這個前提條件難以得到保證。因為廣泛的資產重組活動,在企業之間編織了一張以產權為紐帶的關系網,形成了錯綜復雜的關聯關系。關聯企業之間的地位不再是獨立的,關聯企業往往借助關聯交易操縱利潤,其在會計信息中摻雜了大量不易觀察的信息,導致真假信息混淆。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關鍵是應當擴展會計主體的內涵,即把會計主體從經營主體的概念擴展成產權主體的概念。所謂產權主體是指以產權為紐帶的一組企業,不僅包括經營主體本身,而且包括以產權為紐帶的其他關聯企業。將會計主體從經營主體擴展為產權主體,并不是要會計人員把核算的觸角伸到其他經營實體中去,而是把關聯企業的交易和經營主體與獨立企業的交易加以區別,解決信息混淆問題。
二、資產重組對持續經營假設的補充
持續經營假設,即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企業將會按當前的規模和狀態繼續經營下去,不會停業清算。持續經營假設的定義是有局限性的,它容易使人們產生一種錯覺,即企業經營狀態只有兩種:要么持續經營,要么停業清算。把企業的經營狀態抽象為持續經營和中止經營兩種狀態,并且以持續經營為正常狀態,是一種很牽強的假定。這只有在滿足以下條件時才能認為是合理的:當企業陷入財務危機后,從持續經營狀態轉換成中止經營狀態所需的時間很短。但是,隨著資本市場的完善,以上條件很難得到滿足。企業在面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所帶來的巨大風險和不確定性的同時,自身抗風險的能力也在相應增強。當企業發生財務危機時,企業可以通過各種形式的重組活動解決或延緩破產清算的發生。
因此,將企業狀態簡單地分為持續經營和中止經營兩種情況不能客觀地反映經濟環境??梢栽谶@兩種狀態之間設定第三種狀態,即不確定程度較高的弱持續經營狀態。在一般情況下,企業持續經營存在實質性重大疑問的時間點應從管理當局的挽救活動即重組活動開始。此時,企業能否持續經營已經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可將財務報表的編制基礎由持續經營假設修訂為弱持續經營假設,強調弱持續經營假設并不是否定持續經營假設,而是對其進行修訂和補充。修訂的目的是充分揭示企業經營中存在的實質性重大疑問,公允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在此基礎上可以演繹出許多具體的會計處理方法,如確認或有損失、預計不確定性對資產負債分類的影響等。以上會計處理方法,只有在弱持續經營假設前提下才能得到邏輯上的統一。
三、資產重組對會計分期假設的完善
論文關鍵詞:資本市場,股票,債券
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資本市場也完成了從無到有、從嘗試探索到深入發展的巨大轉變。目前,中國資本市場正處在一個歷史性的發展階段, 如何認識當前的資本市場, 如何保持資本市場發展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如何在人民幣升值和流動性過剩等金融環境下大力推進資本市場發展,如何利用資本市場的平臺推進包括商業銀行在內的金融體系的結構性調整和市場化改革, 這都是我們應當關注的重要問題。而要解決好上述問題,必須對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歷程和目前制約其健康發展的因素有一個明確的認識。
一、我國資本市場制度變遷的簡單回顧
資本市場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具體來說,資本市場的產生是與股份制的產生和發展相伴而生的。我國現代資本市場的建立始于20世紀80年代初期,發展至今大致經歷了一個從起步、規范到發展的過程股票,基本可歸納為以下三個階段:
(一)從1980年到1990年基本處于起步階段
我國資本市場的興起是從1981年首期國庫券的發行開始的論文開題報告。在這一階段資本市場中發行量最大的是國債。從1981年至1984年,國庫券每年發行量為40億元,到1990年底共發行10年、5年和3年期國庫券484.92億元。從1988年起,國家陸續發行了財政債券、國家建設及特種國債等,期間發行量列第二、三位的分別是金融債券和企業債券,而發行量最[1]小的是股票。我國股票發行試點始于1984年7月,到1990年底,全國共發行股票45.9億元。在整個20世紀80年代,我國資本市場基本處于起步階段,投資者意識淡薄,市場規模狹小,主要以一級市場為主,且極不規范。
(二)從1991年到2005年是中國資本市場的探索期
1.1991年到1995年的初步發展階段
流動性是證券的重要特性,面對國庫券和股票黑市交易現象的存在,政府以柜臺交易為試點進行嘗試性探索。柜臺交易市場的發展使整個社會逐漸認識到了證券投資股票,尤其是股票投資的巨大的潛在利潤,一舉扭轉了國債和股票發行的困難局面,相對降低了發行成本,促進了企業的股份制改造,并為成立全國性的證券交易所奠定了基礎。1990年12月,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成立,1991年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營業。在國債的一級市場承購包銷發行方式的成功,標志著我國資本市場步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從上市公司看,到1996年底,已由最初的十幾家發展到530家,投資基金已有75只,對境外投資者共發行B股85家、H股23家。從股票二級市場交易額看,1990年為18億元人民幣,而1996年已達22693億元。
2.1996年到2000年的規范化發展階段
自1995年以后,我國資本市場無論在市場規模、市場結構方面股票,還是在法制建設、投資主體構成、管理體制等方面,都呈現出新的變化,使我國資本市場發展步入了一個倡導理性投資、加強規范化建設的新階段。至1998年底,深滬兩有上市公司851家,總股本為2345.36億元,總流通股本為740.94億股,總市值為19506億元,投資者已達3700多萬戶,證券公司近百家,證券交易營業部達2400多個論文開題報告。1998年12月29日人大審議通過并于1999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對證券發行制度做了重大調整。這標志著我國資本市場逐步走上規范化、法制化的軌道?!?】
3.2001年到2005年的制度創新階段
1990年中國股票市場剛剛問世,面對種種不確定性以及要保持“公有”的特性,中國政府對股票發行上市采取了“規??刂?實質審批”模式,確保股票上市進程的平穩和有序進而弱化供給沖擊。其基本操作模式是:中央政府事先確定一個年度總規模,然后按行政分配原則在不同部門、省市進行分配。2001年4月股票,中國證監會正式取消實行了9年之久的審批制和指標制,代以“核準制+通道制”的發行模式,為加速資本市場的發展打下了基礎。在這將近15年的探索期間,我國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都有了長足的發展。
(三)從2005年5月以后中國資本市場進入快速成長期
針對股權分置下大股東與小股東之間的利益不一致問題,我國從2005年4月29日開始啟動股權分置改革,對這一存在缺陷的制度設計進行了革新。這次變革將從根本上解決長期困擾我國資本市場發展的頑癥。2005年5月以后,中國資本市場解決了制約市場發展的股權分置的制度平臺,進而為國內資本市場的市場化、國際化,為中國資本市場建立有利于上市公司長期發展的激勵機制打下了基礎?!?】
2006年股權分置改革完成之后, 由于中國資本市場不同利益主體之間利益關系的理順, 投資者預期發生了重大調整。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幣升值預期和國際化趨勢使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面臨更優的金融環境。中國資本市場在2006之后迎來了一個歷史上少有的快速發展期——短短2年時間, 股票市值從2005的3萬億元增長到當前的30余萬億元。更為重要的是, 隨著市場規模的擴張, 內地市場對大盤藍籌的承受能力不斷增強, 2007年全年, 新入市資金逐月走高, 中國石油、神華股份、中鐵等公司的發行凍結資金量均在2萬億元~3萬億元,這標志著目前的內地資本市場已經具備了相當強的需求論文開題報告。
二、我國資本市場目前存在的問題
發展資本市場是一項重要的戰略任務,對我國實現本世紀頭20年國民經濟翻兩番的戰略目標具有重要意義。一是有利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更大程度地發揮資本市場優化資源配置的功能,將社會資金有效轉化為長期投資;二是有利于國有經濟的結構調整和戰略性改組,加快非國有經濟發展;三是有利于提高直接融資比例,完善金融市場結構股票,提高金融市場效率,維護金融安全。目前,我國資本市場主要存在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
(一)資本市場結構方面的問題
1、投資主體結構不合理
我國資本市場投資主體結構不合理,投資者現在還是以個人投資者為主,機構投資者數量相對來說較少,兩者比重相差較大?!?】個人投資者的投資行為主要是以投機為主,其投資行為取決于個人對證券產品的投資偏好,這種投資偏好的市場隨機性很強,增加了不穩定性;而機構投資者則更注重對上市公司基本面分析,選擇策略投資對象進行理性的價值投資,是穩定資本市場的重要力量。但是目前市場上養老基金、保險基金等機構投資者還比較弱小,難以適應投資機構化的需要,阻礙了這種穩定資本市場功能的發揮。
2、上市公司結構不合理
(1)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不合理。主要體現在:①國家股、法人股等過于集中,導致“一股獨大”現象;②公眾流通股的比重低,絕大部分股份不能上市流通(非流通陸續解禁后也有限售期);③流通股過于分散股票,機構投資者比重??;④上市公司的最大股東不是自然人,通常是一家控股公司。這樣,上市雖然有助于企業在市場上直接得到資金從而緩解經營困難,但長期來看對其公司治理結構的影響未必理想。同時,在國家股和法人股始終占主導地位的情況下,流通股規模較小,很容易形成機構大戶操縱市場的局面,并且由于國有股不能自由地交易和轉讓,由市場所決定的資產兼并重組就不可能發生。在股市上所進行的企業并購只是在政府部門授意下才可能發生,這就決定了我國的股市難免投機盛行。
(2)上市公司組成結構不合理。主要體現在:①國有企業比重大,非國有企業比重??;②大中型企業比重大,小企業比重??;③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多,企業整體上市公司少;④傳統產業上市公司多,高新技術產業上市公司少。例如,滬深兩市2000多家上市公司中股票,通過直接上市和買殼上市的民營企業所占比例只有16%左右;行業分布存在較大缺陷,傳統產業的上市公司數量太多,競爭性領域企業數量超過85%論文開題報告。
3、金融產品結構不合理
(1)傳統金融業務產品結構單一。在銀行業,業務集中在信貸等傳統的零售業務領域,即使在傳統的零售業務中,也缺乏為企業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務的系列產品,金融中介等批發業務嚴重不足;而國外銀行業在企業的整個發展期、成熟期,甚至二次創業中都會提供一系列的金融服務品種。在證券市場,中國股票市場相對于債券市場發展迅速,同樣存在法人股、國有股的流通問題以及A股和B股的合并問題。
(2)金融衍生工具發展滯后。衍生工具是企業規避或分散經營與投資風險的重要手段之一。1991年中國建立了期貨市場,但交易品種局限于綠豆、有色金屬等商品期貨,至今尚未推出利率、匯率、股指期貨以及期權、貨幣互換、股權互換等來規避金融風險?!?】由于缺少組合投資所必需的金融衍生品,各類投資者行為趨同,容易形成市場的單邊運行,在宏觀經濟運行和金融調控方向發生變化時可能導致風險積聚。
(3)金融手段創新不足。在金融業全球化、一體化的發展潮流中股票,各國金融業已借助電子技術的發展迅速實現金融業的電子化、網絡化,為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提高競爭力、拓展生存與發展空間。中國銀行業和證券業已基本實現電子化,銀行、證券業務網絡化也已起步,但與國外發達水平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同時,由于體制問題,金融機構在電子化與網絡化過程中各自為戰,如各銀行的自動取款系統和結算系統獨立運行、互不兼容,增加了金融業電子化與網絡化的發展成本,也因規模不經濟和便利性不足而抑制了自身的快速發展。
(二)資本市場制度方面的問題
1、體制方面的問題
我國資本市場制度方面的問題主要是體制問題。我國資本市場由于政府和行政機構的介入,行政化色彩較濃,是“計劃”的資本市場論文開題報告。首先,資本一級市場受到行政壟斷,影響了市場融資體系的社會化和融資渠道的多樣性,地方政府為了保證地方財政收入,在選擇上市公司時很少考慮其成長性。所以股票,企業將主要精力放在“政府公關”和“包裝上市”上,而不是放在生產經營和結構調整上。很多上市公司上市前并沒有實質性改制,主要目的是“圈錢”,但沒能有效地利用圈來的錢。此外,發行市盈率也受到限制。券商不能發揮職責的原因之一就是一級市場“包賺不包賠”式的運作,投資者的利益得不到保護。
2、機制方面的問題
從某種程度上說,體制方面的問題是造成我國資本市場緩慢發展的主要原因。正是由于體制滯后,我國資本市場存在競爭機制失效、約束機制弱化和激勵機制不健全等問題。(1)競爭機制失效。在上市公司中,首先缺乏產權關系明確的市場主體,其次缺乏競爭機制形成的市場價格,導致資本市場不能形成有效的資源配置機制,行政機制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市場機制。(2)約束機制弱化。我國大部分上市公司都是有國有企業改造而來,存在著“轉軌”不轉制現象。主要表現在:一是“翻牌”。將未根本改制的原名企業改為股份有限公司并建立相應的組織機構論文開題報告。二是“圈錢”。在上市中按溢價募集資金,力保配股資格,達到圈錢的目的。上市公司中股票,國有股處于控制地位,處于“產權虛置”狀態,上市公司原主管部門以國有股代表的身份對企業進行干預,又不對后果負責;而且董事會的成員大部分來自大股東和企業內部,很難真正發揮監督的作用。(3)激勵機制不健全。發達國家上市公司的經營者實行即時薪金與長期薪酬相結合的收入形式,具有較大的激勵作用;而我國只有即時薪金的激勵辦法,上市公司股票價格的變化與公司決策經營無利益關系。因此,導致了經營者不太重視企業的長遠發展,往往為了眼前利益而犧牲長遠利益。
我國資本市場存在的種種問題,嚴重制約了它的健康發展,必須采取有效的對策與措施,促進其進一步發展,并趨于成熟和完善。從我國的實際情況出發,借鑒國外資本市場成功的經驗,針對我國資本市場存在的結構和制度方面的問題股票,大力發展機構投資者,不斷完善投資主體結構,建立金融產品創新機制,不斷完善金融產品結構,優化資源配置,不斷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健全我國資本市場體系,豐富證券投資品種,逐步建立滿足不同類型企業融資需求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
參考文獻:
[1]邊小東:我國資本市場制度變遷的回顧與思考.《會計之友》2009年1期下.
[2]吳曉求:對當前中國資本市場的若干思考.《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7年9期.
[3]應展宇:中國資本市場證券供給政策的回顧與戰略前瞻.《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3008年3期.
[4]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csrc.gov.cn/pub/newsite/sjtj/.
論文摘要:國際金融交易和涉外金融交易是極其復雜的金融交易,其交易結果、狀況直接涉及一國的國際收支狀況,影響一國內外均衡。在傳統經濟向現代經濟轉型中,各國均經歷過或正在經歷著金融市場由管制到開放的過程。許多國家實踐表明資本市場過早開放使得國內經濟潛在和積家的矛質在宏觀經濟出現問題時徹底地爆發出來,釀成經濟危機。在實施漸進式改革和開放的指導思想下,我國在金融市場開放中,實際上形成了符合中國實際的開放路徑:設立涉外金融交易—逐步加大涉外金融交易的領城、規?!鸩皆鰪娚嫱饨鹑诮灰椎氖袌鲂浴鸩綄崿F涉外金融交易向國際金融市場交易轉變。
一、涉外金融交易的界定
構成金融交易的基礎要素有三個:籌資人、投資人、交易貨幣。一般意義上,一國金融市場(完全)對外開放與一國建立(與國際接軌)國際金融市場在概念上具有等價意義。當一國金融市場未完全開放時,客觀地存在“涉外金融交易”概念,涉外金融交易既與國內金融交易不同,也與國際金融交易不同。
關于什么是國際金融交易,理論界有不同的看法,一種觀點可被稱為“市場論”,其劃分標準是資金是否跨境流動;另一種觀點可被稱為“要素論”,劃分標準是金融交易活動中是否存在“涉外因素”。而“市場論”認為國際金融交易是在國際金融市場上進行??梢韵聢D表示。
在上圖中,①屬于國內金融交易,②③④屬于國際金融交易?!吧嫱庖蛩卣摗闭J為,將構成金融交易的基礎要素:籌資人、投資人、貨幣進行組合,可產生以下幾個不同的結果:
1.投資人以其本國貨幣貸款給其本國居民;
2.投資人以外國貨幣貸款給其本國居民;
3.投資人以其本國貨幣貸款給非本國居民;
4.投資人以外國貨幣(第三國貨幣)貸款給非本國居民;
5.投資人以外國貨幣(籌資人國貨幣)貸款給非本國居民;
第1種情況是100%的國內金融交易,但若擔保人為境外機構,或資金被用于國際貿易,這種交易可能被認為是國際金融交易。
第3、4、5種情況,無論按“市場論”或“要素論”的標準,都是國際金融交易。
第2種情況,按“市場論”應為國內金融交易,按“要素論”應為國際金融交易。在我國現行規章制度管理下,這類交易被稱為“涉外金融交易”中的“外匯貸款,’(外匯貸款屬于“涉外貸款”,涉外貸款包括:外匯貸款、對外商投資企業貸款、外貿貸款)。
此外,還有人從國際收支統計口徑出發,以交易結果是否引起國際收支變動乃至是否影響一國外債而判斷是屬國內金融交易或屬國際金融交易。筆者認為,應該將涉外金融交易分為廣義和狹義兩類。
在上述五種組合中,除第1種以外,其余四類都應界定為廣義的涉外金融交易(廣義的金融交易包含國際金融交易);界定狹義的涉外金融交易標準應是金融交易是否存在國家金融管制。在2、3、4、5種組合列中凡以市場機制為主要調節機制的金融交易應定義為國際金融交易;凡以國家金融管制為主要調節機制的金融交易應定義為涉外金融交易。
金融交易中的國際金融交易和涉外金融交易是極其復雜的金融交易,其交易結果、狀況直接涉及一國的國際收支狀況,深層次地影響一國內外均衡。因此,在傳統經濟向現代經濟轉型中,各國均經歷過或正在經歷著金融市場由管制到開放的過程。
二、中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的路徑
如果將金融市場“對外完全開放”和“對外完全不開放”作為一數軸的兩端,在“完全不開放”端點附近,居民與非居民之間的金融交易大部分屬于涉外金融交易,相應的金融交易處于國家較嚴格的金融管制之中;當向另一端移動時,意味著出現了國際金融交易與涉外金融交易的替代,國家金融管制趨于放松。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資本市場開放都是必需面對的重大間題。對于發展中國家和地區來說,過快開放資本市場導致的金融經濟體系的波動成為一個共同面臨的問題。墨西哥于1993年實行資本項目自由兌換,1994年徹底開放資本市場,允許51家外國銀行、證券、保險和其他金融機構進人。
資本市場的過早開放使得國內經濟中潛在和積累的矛盾在宏觀經濟出現問題時徹底地爆發出來,釀成1994年12月的經濟危機。韓國的情形與此類似,1996年為了加人oECD,被迫接受金融自由化要求,接受允許企業自由借款的條款。一年之后的1997年,韓國也在東南亞金融危機的沖擊下卷人嚴重的經濟危機。日本作為延遲推進資本市場開放的另一類范例,同樣值得關注。日本1964年承擔IMF第8條款開放經常賬戶義務,1984年對《外匯及其外貿管理法》進行修改,放松了對資本項目的管制,這一過程用了20年時間。并且至今依然保留著許多限制外資進人,以及對國內金融機構進行保護的措施。對于金融市場的過度保護,使得金融體系始終缺乏足夠的競爭力,這可能是導致日本經濟近年來停滯不前的根本原因之一。
綜觀各國金融市場開放的過程,都存在著如何防范金融風險的問題。因為防范金融風險是金融監管的基本目標。這樣在一國金融開放的過程中存在著雙重目標統籌協調問題:實現金融開放和防范金融風險。為此,存在兩種不同的做法:一是強化管制,通過限制金融機構的經營業務范圍、控制金融產品的價格來保證金融市場的穩定,這是許多發展中國家通常采取的做法。這種做法會導致金融業競爭力低下,實質上是以犧牲金融市場的發展為代價。并且由于強化金融管制產生了金融風險的積累,當金融市場開放后,往往長期聚集起來的金融風險在出現導火索時驟然爆發了。另一種做法是:放松管制,通過強化金融市場競爭,促進金融市場的發育與金融業的發展。這種方式大體可分為兩種:休克式和漸進式。前一種方式往往導致一國出現若干年國民經濟的衰退,社會和政治領域經歷較長的動蕩和混亂,社會發展在歷史的軌道上轉向。后一方式現在得到較廣泛的認可,認為在這種方式下,在金融管制逐步放松的過程中,由于金融風險會不斷暴露和釋放出來,在應對風險的過程中,金融機構的風險防范能力和監管機構的風險監管能力均得以逐步提高,從而有利于金融安全。當然,這種方式由于金融市場開放歷時較長,可能使金融領域的不確定性增加。如果在這一過程中對國內機構保護過多,會使金融體系缺乏競爭力,日本就是例證。因此,在金融市場開放過程中,必須把握住放松金融管制的順序、路徑和節奏。
以往,我國金融監管較多地傾向于不斷強化管制,金融市場沒有得到應有的發育,金融機構的競爭力相對較弱。但是在實施漸進式改革和開放的指導思想下,我國在金融市場開放中,實際上形成了符合中國實際的開放路徑:設立涉外金融交易—逐步加大涉外金融交易的領域、規?!鸩皆鰪娚嫱饨鹑诮灰椎氖袌鲂?。這實際上是使涉外金融交易成為金融市場逐步開放的一個操作平臺(盡管在改革的歷史進程中,這一路徑是在為了解決當時宏觀經濟所面臨的問題而形成的)。根據中國的承諾,加人WTO后,我國金融市場將大幅度對外開放。在開放的過程中,外資金融機構將利用其雄厚的資金實力、靈活的經營手段和先進的管理水平,與國內金融機構展開競爭。外部的金融市場動蕩將如何影響我國金融運行的安全和穩定,取決于國內金融機構能否抵御激烈的外部競爭和外來沖擊。又由于任何金融開放都是一種制度變遷,而制度變遷存在著路徑依賴,因此,總結分析以往的金融開放路徑,探討如何為今后的金融開放構建更加合理、有效的操作平臺,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三、外匯體制改革:從涉外金融交易向國際金融交易轉變的制度演進案例分析
中國自1978年一2002年,進出口貿易增長了1748.73%。外匯體制改革是過去這20年推動中國出口成長的一個重要因素。改革開放以來,對外貿易嚴格按照中央計劃部門制定的進出口計劃經營。國家計劃委員會制訂計劃時,首先開列一份必須進口的物品清單,然后根據所需款額,找出國內能夠出口以換取這筆外匯的物資。由于當時匯率對外貿水平和進出口貨種的影響甚微,當局遂參照旅游業、華僑匯款等少數非貿易性活動可能受到的影響以制訂匯率。主要根據中國一籃子消費品與世界各大城市的相對價格而做出。由于中國不少消費品定價偏低,因而大大高估了人民幣。
1998年,中國決定開放經濟、拓展外貿。隨著外貿權下放到地方政府和企業,匯率由原來制訂外貿計劃時的會計手段,變成推動進出口決策的重要信號。最初出臺的措施,主要是為了抵消匯率偏高而對出口的抑制。其后,為進一步推動對外貿易發展,國家對匯率制度進行了多項改革:
第一,逐步下調官方匯率,以抵消出口成本上漲的影響。
第二,實施外匯留成制度,允許出口企業和地方政府保留部分外匯收人,以滿足自身進口需要。
第三,開放外匯調劑中心,讓出口企業可把外匯留成以較為有利的匯率折換成人民幣。在隨后的十多年中,國家以貶值為基本措施,來刺激對外貿易的發展。第一次貶值是1981年1月,以2.8元人民幣對1美元為內部結算價(創匯成本)。制訂內部結算價時,管理當局以賺取1美元外匯的平均成本為基數,在此水平上追加10%的“利潤”率。這次貶值是中國外匯政策的一個轉折點:主要根據創匯成本,而非國內消費品相對于海外的價格而制訂匯率水平。1983年到1993年期間,由于創匯成本在這期間內不斷上漲,當局不斷下調匯率,使出口較為有利可圖。這期間,人民幣先后六次貶值,幅度由9.6%到44.9%不等,官定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由2.8:1調到5.32:1。19叫年1月1日匯率并軌,官方匯率更一舉下調到8.7:l水平。當年,出口、旅游和外來直接投資增幅分別高達31.9%、56.4%和22.7%。外匯儲備在1994年和1995年分別增長114.5%和42.6%,1998年5月達到1409億美元。由于外匯供應增加,官方匯率逐步輕微上調。1998年4月后,官方匯率大約處于8.28元人民幣對1美元的水平。貶值基本上是在市場“倒逼”下實施的,因此,貶值在一定角度上可看成是對管制的放松。
出口企業自1978年起獲準留成外匯。其后,留成的比例顯著提高。1979年規定,地方政府的出口如果超越前一年的水平,獲準留成超出部分的40%。1985年,獲準的外匯留成已不少于出口總額的25%。1991年,留成更可高達出口總額的30%,但中央政府保留權利,必要時得以調劑價收購企業30%的外匯收人(1994年統一匯價后,留成制度便被撤銷)。留成制度實施后不久,出口企業和地方政府獲準將外匯配額轉售給需要外匯作進口用的單位。這一來,企業與企業也就能夠在市場上兌換外匯。持有配額的單位由于能更好地利用其外匯留成,拓展出口的積極性更高。除了用來進口產品設備,出口單位還可以以高于官方的匯率換取留成的利潤。留成制度擴大了涉外金融交易規模,引人了市場機制。如同留成制度,外匯調劑市場事實上也逐步加大了涉外金融交易規模;逐步加人和加大市場的機制。
1950年,中國銀行廣東分行率先開辦外匯調劑服務。有關業務迅即擴至內地12個大城市。早期的交易價是3.08元人民幣對l美元。1985年,深圳設立第一家官方的外匯調劑中心。翌年,上海和北京跟進。再一年后,同類中心擴大至天津。在1985年到1987年,外匯調劑中心只對中外合資企業提供服務,國內企業不得參與。1987年,國內的輕工業公司、工藝品公司和服裝業也獲準在調節市場上出售留成。1988年4月,所有國內企業都獲準在調劑中心上出售留成。外匯管制放寬后,外匯中心的數目和交易量都有所增加。1992年12月底,全國有100多家調劑中心,交易額達到250億美元。在1994年的改革中,全國性的銀行同業外匯市場取代了調劑中心,并實施外匯結售制度。出口企業所有外匯收人按規定一律須出售給指定的銀行。對進口企業而言,企業只要向當局授權的銀行出示進口合同和境外金融機構簽發的付款通知,即可換取外匯。
以上措施,從一個角度看,實際上起到了逐步放松對涉外金融交易的嚴厲管制。1994年以來,最根本的變革也許是撤銷調劑市場,在國內設立統一的全國性銀行同業外匯市場。
在新制度下,國家通過中國人民銀行的貨幣政策和外經貿部實施的行政控制來維持匯率的穩定性和經常賬差額,而非借著對經常賬的來往實施外匯管制。在新的制度下,匯率不僅影響進出口,還通過各種市場和機制間的聯系,對經濟造成廣泛的影響。因此,制訂匯率不再只是貿易和經常賬的問題,必須同時考慮到宏觀經濟的穩定性、各種不同利益團體的平衡、貨幣及財政政策等廣泛的問題。由于中國對內和對外經濟部門之間存在著一定的關系,制訂匯率時,也就不能只是為了促進出口。事實上,經過1994年的改革,中國基本上不再以創匯成本來制訂人民幣匯率。從1994年到1997年,中國的一般物價水平漲幅約50%,創匯成本也顯著上升,但由于外匯供應增長,人民幣匯率反而輕微上揚。人民幣升值,加上出口成本上升,降低了出口的盈利性。隨著市場機制作用的加大,中國經濟對內和對外部門之間的聯系加強,匯率的影響擴散到外貿以外的部門。中國利用匯率政策以促進出口的自由度因而有所下降。1996年以后,出口增長幅度一波三折,19%年出口只增長了1.5%,1997年出口上升20.9%,1998年,出口升幅較1997年大幅回落,1999年抬升,2000年大幅上升,2001年又大幅回落。雖然出口部門力促人民幣貶值,中國人民銀行為了實現國民經濟內外均衡,仍然保持匯率穩定。2002年初,國家進一步改革、完善有管理的人民幣匯率制度和人民幣外匯市場交易制度,提高外匯指定銀行周轉金額度,降低進口企業設立外匯賬戶門檻;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出口企業售匯自主意愿。前不久,金融管理當局又批準四大國有銀行開展外匯衍生金融工具交易。至此,在經常賬戶項下,人民幣與外匯間的兌換(交易),在市場機制對管制的替代過程中,不斷向市場化方向演變,現在離進出口企業完全意愿結售匯越來越近。
筆者認為經常項下外匯市場的開放,客觀地看,對宏觀經濟的影響是比較成功的。資本市場的開放應遵循著這一基本思路:在逐步加大涉外金融交易規模和逐步放松對涉外金融交易的管制中,逐步開放資本市場。
參考資料
【關鍵詞】村鎮銀行,農村金融,可持續發展
為進一步加快新農村建設,加強金融支持農村經濟發展,2006年12月銀監會公布了《關于調整放寬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準入政策,更好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到今年,已,有接近八年的時間。截至2013年末,全國共組建村鎮銀行1071家,其中開業987家,籌建84家,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我國村鎮銀行發展速度相當迅速。而當前不論是理論界還是實務界,不論是國外還是國內專家學者都對村鎮銀行的發展及其服務于農村金融的作用等問題,都展開了深入的研究與探討。
一、國外研究綜述
(一)農村金融理論文獻綜述
國外對農村金融的研究比較早,并且全面而深入,研究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農村信貸補貼、農村金融市場和不完全競爭市場。
1、農業信貸補貼論
農業信貸補貼論,也稱為農業融資論。20世紀80年代以前,農業信貸補貼論一直都是農村金融理論界占主流地位的傳統學說。該理論的主要觀點是:農村面臨的最主要問題是資金短缺的問題。由于農業所面臨的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大、投資周期長、又缺乏抵押品等特點,而農戶絕大多數都是貧困人群,他們收入少、沒有儲蓄,因此作為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商業銀行是不可能貸款給農民以及農業企業的。為此,要促進農業的發展、緩解農村貧困的問題,就只有采取政策性的手段,為農業注入政策性資金,建立非營利性的政策性金融機構開展資金分配,增加農業生產投入。
2、農村金融市場論
20世紀80年代以后,隨著金融自由化理論的深入發展,人們開始反思農業信貸補貼論存在的不足,農村金融市場論逐步取代了農業信貸補貼論的位置。與農業信貸補貼論不同的是,農村金融市場論注重的是市場機制。其主要觀點為:農民以及貧困階層具有一定儲蓄能力,不需從外部向農村注入政策性資金;正是由于如農業信貸補貼論這種低利政策的實施反而阻礙了人們存款,抑制了金融的進一步發展……農村金融市場論的主要觀點完全依賴市場機制,極力反對政策性金融對市場的扭曲,特別強調利率的市場化,認為利率自由化可以使農村金融機構能夠自由調整利率,不用依賴外部的資金來源,也能保證利潤目標的實現。
早在80年代之前,已有一些專家學者對農業信貸補貼論提出了質疑,如McKinnon(1973)提出專制貨幣政策阻礙了欠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長;Shaw (1973)指出發展中國家的金融市場不完全,資本市場受到了嚴重扭曲,政府對金融的管制大大阻礙了國家經濟的發展;只有通過制度安排才能促進資金和維持經濟發展過程中金融的穩定性。農村金融市場理論觀點的代表者(Adams,1984)對農業信貸補貼理論提出了質疑,他認為貧困農戶是有儲蓄需求的,只要有儲蓄激勵機制,大多數貧困的農戶愿意選擇到金融機構儲蓄。
3、不完全競爭市場論
20世紀90年代東南亞爆發嚴重的金融危機,揭示出市場機制并不是一只“萬能“的手,要培育一個有效率的、穩定的金融市場,仍需要一些社會性的、非市場的要素去支持它,如政府的合理干預。構成農村金融不完全競爭市場理論的基礎是以2000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著名經濟學家Stiglitz為代表的對不完全競爭市場和信息不對稱問題的研究。Stiglitz(1990)根據其研究結果指出,在小組貸款的方式中,組員之間的相互監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銀行所面臨的道德風險,能大幅度提高貸款回收率。同時他也指出金融市場失敗主要是因為存在不完全競爭、投資者缺乏信息等七個主要問題,他認為,由于市場的失敗,政府就需要展開合理的干預以保證金融市場的穩定和有效率。Ghatak(1999,2000)、Tsaael(1999)等也在建立模型開展實證研究的基礎上總結出:在采用小組聯保的形式下,同一類型的借款者集中在一組能進行充分的信息交流,從而可以有效避免因信息不對稱所帶來的逆向選擇問題。
國外專家學者對農村金融的研究除了以上三個主要的理論之外,還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農村金融組織體系及供給主體的研究。如WynGrant和AnjeMaeNamara(1996)探討了英國和愛爾蘭兩國農業貸款機構的發展及其之后的商業化。同時其研究結果也標明規模大的農戶通常能更好地把握借款機會及運用新的金融工具。Han,D.Seibel(2001)指出非正規金融機構進入農村金融市場后由于受到規模、延伸和持續性等因素的限制,發展并不理想,提出非正規金融正規化的觀點。(2)對農村金融組織微觀運營機制的研究。M .S.Sriram (2002)以印度為研究對象,探討了減少交易成本的機制主要是通過建立信用來解決信息不充分問題。除此之外還包括對對農村金融機構產權制度的研究等。
(二)有關社區銀行、村鎮銀行以及中小型銀行的研究
1、中小銀行優勢、定位及發展策略的相關研究。
Berger & Udell(1995)提出了“小銀行優勢”假說,其研究發現與大銀行相比小銀行更愿意貸款給中小企業,并且像社區銀行這類中小銀行在獲取和處理“軟數據”的能力比大銀行更強,在向信息不透明的中小企業發放關系型借貸上擁有比較優勢。Hauswald和Marquez的研究結果同樣也表明,大銀行在處理“硬數據”的能力比較強,但是由于遠離關系型中小企業借款者,因此其處理地方“軟數據”的能力遠不如小銀行。Mester等人也指出,與大銀行相比小銀行在處理信息上具有較強的優勢。Keeton、Harvey、Willis (2003)根據以往10年的實證研究結果指出,社區銀行與大銀行相比具有良好的盈利能力,并且多數社區銀行能獨立運作、增長速度較快。
2、中小銀行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關系。
Samolyk的實證研究結果表明地區銀行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當地經濟的發展,經營狀況良好的地區銀行能較好地推動地區經濟發展。Simo和Stavins通過實證研究指出當地銀行為當地家庭和中小企業的主要金融服務機構,并且當地銀行的經營狀況與當地經濟的發展有較強的相關關系。Holland等人的研究結果表明正是由于地區銀行的規模小,他們破產或者倒閉所引起的系統性風險的概率非常小,但是大銀行雖然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分散風險,但他們的破產倒閉對整個國家的影響卻可能是致命的。
3、村鎮銀行的發展模式。
盂加拉國的Grameen bank(GB)模式是世界上公認的最成功的小額貸款運作模式。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孟加拉國的經濟學家Muhammad Yunus研究調查發現正規金融機構不愿意貸款給貧困階層,而非正規金融的高利貸只會讓貧困階層雪上加霜。1983年Yunus在孟加拉國開辦了Grameen bank,Yunus(1999)的研究結果中提出該行的主要貸款對象為貧困階層,目的是幫助他們脫離貧窮;貸款流程共包括三個環節:貸前、貸中和貸后,貸款的模式為“小組+中心+工作人員”,這種模式充分運用了多次博弈可大大降低信用風險的原理。
二、國內研究綜述
在國內,村鎮銀行作為一個新生事物,國內學者研究較晚,但自其試點以來,理論界和實踐部門都對其展開了較為廣泛的研究,研究內容主要包括:存在的問題、市場定位、可持續發展、公司治理結構、以及包括風險控制等。
(一)關于村鎮銀行運營管理中出現的問題研究。
目前專家學者對此問題研究較多。劉津慧,唐青生(2009)指出我國村鎮銀行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村鎮銀行變相成為當前商業銀行在當地的“分支機構”,村鎮銀行并未按銀監會的要求將網點設在貧窮的地方,而更多的設在比較富裕的地區,吸存能力有限等。曹澤輝等(2012)指出我國農村金融市場開發力不夠,發展遠遠滯后于城市金融市場,以村鎮銀行為代表的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缺乏競爭力,農村金融體系結構也有待完善等。劉姣華(2014)指出當前我國村鎮銀行存在以下問題:發起行一支獨大,民間資本參股動力不足,網點單一、社會公信度低、業務品種少、政策支持力度不足、支農作用不明顯等。李照杰(2014)根據對天津村鎮銀行的調研情況總結出天津村鎮銀行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市場注入受到限制、目標定位不明確,與其他銀行相比缺乏競爭優勢。
(二)關于銀行可持續發展機制研究。
鮑吉(2009)指出,村鎮銀行可以通過建立分支機構擴大營業范圍和資金來源范圍,把觸角延伸到農村金融空白區,以建立一個覆蓋面更為廣泛的村鎮銀行,真正發揮為“三農”提供服務的作用。傅皓輝(2009)指出我國村鎮銀行作為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在促進新農村建設和彌補農村金融空白發揮了積極作用,但是其在經營的過程中仍然面臨諸如資本實力弱、政策支持力度不夠、外部配套環境不健全等障礙。我國村鎮銀行可以充分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如格萊珉銀行的“小組模式”、印度ICICI銀行拓展農村業務渠道的方式,通過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實現錯位經營、多渠道壯大村鎮銀行的資金實力、引導村鎮銀行的資金投向、提高其風險防控能力等來實現村鎮銀行的可持續發展。李曉?。?011)指出廣西村鎮銀行發展中面臨的問題主要有:社會認同度低、支農配套體系不健全、中間業務發展不充分、績效薪酬機制有待完善;并提出存進廣西村鎮銀行可持續發展的對策:導入企業識別系統、加大宣傳力度、提高社會認同度、加大對村鎮銀行的政策支持力度、完善支農配套體系建設、提高業務經營水平、加強信貸風險管理、健全績效薪酬機制。周才云,張毓卿(2014)指出我國村鎮銀行在經營過程中遭遇到一些諸如經營風險高、獲利能力不足、資金來源少等瓶頸,制約了村鎮銀行的進一步發展,為保證村鎮銀行的可持續發展,周才云等提出應從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和內部監管出發加強金融監管,政府也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同時村鎮銀行應優化人才培養機制和構建區域金融發展圈。
(三)關于村鎮銀行市場定位的研究。
國內學者從不同角度出發分析了我國村鎮銀行的定位:
1、市場定位偏離初衷。
唐立新(2008)指出當前不少村鎮銀行的市場定位偏離服務“農村、農民、農業”的初衷。由于針對“三農”的金融業務風險、成本較高從而違背了村鎮銀行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原則,因此他們在經營時無疑會選擇那些貸款金額大風險相對較小的客戶如中小企業。
2、應明確市場定位。
鄒力宏,姚瀅(2008)采用swot分析法從村鎮銀行的優、劣勢及其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這四個基本要素出發明確了我國村鎮銀行的市場定位:主要在欠發達地區為農戶和微小企業提供小額貸款,但需注意減少政府的干預,同時應加強信用擔保制度建設和風險控制。張寰(2009)認為村鎮銀行創新信貸模式,完善小額信貸的管理機制,致力于為小農戶提供服務。田仲菊(2009)指出農村金融機構應以服務地方經濟為宗旨,可以為農村的高端金融市場――包括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大型涉農企業、鄉鎮企業提供金融服務,創新擔保模式,為其提供多樣化的金融產品和服務。
(四)關于村鎮銀行治理結構的研究。
柴瑞娟(2010)等認為首先村鎮銀行的公司治理結構非常靈活,村鎮銀行可以根據業務的具體情況和決策管理的特點來靈活設置組織結構和業務流程。其次村鎮銀行的約束有效,由于村鎮銀行的主發起人通常都是經驗豐富、管理模式成熟的商業銀行,其自身的約束力本身就較強,公司治理結構合理,故而村鎮由銀行的內部約束力也較強。陸智強(2012)認為村鎮銀行的內部治理結構類型是村鎮銀行的成本和發展模式兩個影響因子的函數,根據其所設立的四類內部治理結構模型,得出結論:并沒有適合村鎮銀行的最優內部治理結構,各個村鎮銀行可以根據自身特點選擇最適合的內部治理結構。
綜上所述,國外有關農村金融、村鎮銀行、社區銀行等理論已被我國理論和實務界接納吸收,應用在指導我國村鎮銀行的發展實踐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各個國家的國國情不同,我們只能借鑒而不能完全照搬這些理論。目前我國的學者也從不同角度對我國村鎮銀行的發展進行了研究和討論,但更多的是從理論上進行研究,而像國外那樣收集翔實的資料數據展開定量的實證研究的卻較少。
參考文獻:
[1]高曉燕,孫曉靚. 《我國村鎮銀行可持續發展研究》[J]財經問題研究2011,(6)
[2]樊巍.《對民間資本入股村鎮銀行問題的若干思考》[J] 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 2013,(1)
[3]孟德鋒,盧亞娟,方金兵.《金融排斥視角下村鎮銀行發展的影響因素分析》[J] 經濟學動態2012,(9)
論文摘要:資產證券化的最基本功能是增強流動性;資產證券化將中介融資同直接融資有機融合貫通,形成了最優金融結構體制;資產證券化使得融資由依據整體資信變為依據部分優質資產,從而革新了融資評審通過機制。這兩條具有革命性意義。即便目前資產證券化的條件尚未完全成熟,我們也應當積極推進資產證券化。
資產證券化(Asset Securitization)自20世紀70年代在美國興起以來,發展迅猛,按揭支持證券(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 ,MBS)余額現已超過美國國債成為第一大市場。資產證券化在歐洲和日韓、澳大利亞等國也有較大的發展。它是二十世紀金融領域中最重要的金融創新之一。而在我國則是方興未艾,首單規范化的實踐已是在2005年末的建行和開發行的建元一期和開元一期項目。
資產證券化到底有什么功能使得它一經誕生就獲得了如此迅猛的發展?而在我國為什么發展不快?我國發展資產證券化的必要性如何?這是需要深入探討的問題。本文在分析其最基本的功能后,著重分析其最有革命性的功能;進而探討我國發展資產證券化的必要性。為論述方便,本文主要以MBS為例進行討論,省略MBS之外的其它資產支持證券。
一、資產證券化最基本的功能
貸款一級市場尤其是長期貸款市場的內在必然要求是有二級市場。對于銀行來說,“存短貸長”是其經營的一個根本性的制度缺陷,由于這種限制,使得銀行不得不經常放棄一些盈利性好的長期貸款項目,否則就易出現流動性問題。
解決這個問題的對策之一,也是早期的對策,就是將其貸款出售給其他銀行。但這樣受讓銀行將貸款再出售也將是困難的。銀行就一般而言都有“存短貸長”的流動性問題,這樣轉讓解決不了整個銀行體系的問題。
第二種對策,就是表內模式的資產證券化。銀行通過自己發行其按揭資產支撐的債券,將貸款債權及時收回。同時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者隨時可將購買的債券轉讓出去,因此投資者也具有充分的流動性。
第三種對策就是SPV(Special Purpose Vehicle,特殊目的載體) 模式即表外模式的資產證券化,在這種模式下也是銀行通過證券化而及時收回貸款債權,MBS的投資者也同樣具有充分的流動性。
可見這兩種模式的資產證券化在保證銀行的流動性方面以及保證投資者的流動性方面具有相同的功能。這兩種證券化模式在安全性方面的功能卻有非常大的區別的,這就意味著安全性方面的功能不是資產證券化的最基本的功能,因為資產證券化的最基本的功能一定應當是各種模式的證券化都共同具備的功能。這意味著資產證券化的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增強流動性(銀行的,和投資者的)。再考慮到歷史上資產證券化起源時的本來動機就是解決“存短貸長”的矛盾,所以應當認為資產證券化的最基本的功能和意義就是解決流動性問題。
我國資產證券化之所以長期開展不起來,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我國按揭貸款開始時間尚不長和規模有限。根據國際經驗,住房貸款占全部貸款比例達到30%左右時,可能給銀行帶來流動性威脅,商業銀行就會提出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的要求。而根據去年央行研究報告,2005年我國住房抵押貸款余額1.9萬億元,約占全部貸款余額的10%。預計到2007年余額將達到5萬億元,到2012年將會達到40萬億元。①目前上述流動性問題尚不嚴重。因此自然不太需要基本功能就是增強流動性的資產證券化。等到按揭充分發展起來后,就需要資產證券化來發揮它的這種基本功能了。
等到按揭充分發展起來后,就需要資產證券化來發揮此最基本的功能了。
二、資產證券化的革命性功能之一
既然資產證券化時銀行要借助于證券市場,那么為什么原始借款人不直接在證券市場上發行證券融資,而要向銀行借款?然后再由銀行通過資產證券化在證券市場融資呢?(進一步說,銀行的存在到底有何意義?銀行是否會像有人認為的那樣遲早成為被淘汰的恐龍?)
銀行的必要性之一在于其資信審查功能。原始借款人不可能全部都通過證券市場籌資。沒有銀行的話投資者就得在數以萬計的證券中一一進行資信調查,其投資的信息成本就太大了。個人籌資自不必說,而企業若全都自己發行證券,那么大多數企業由于其資信有限,就很難在證券市場上獲得投資者青睞。因此銀行的必要性就體現出來了:銀行作為中介了投資者對于籌資者進行資信調查,從而解決了融資時的信息溝通和信息不對稱問題。
但是銀行中介同時也有一個根本性的缺陷,即作為中介必然有資金來源和運用的協調問題,其主要的矛盾是上面所說的“存短貸長”。通過資產證券化,可以相當徹底地解決銀行“存短貸長”的矛盾,同時又能繼續發揮銀行的資信中介功能。銀行和證券市場各司其職,前后合理分工,這樣,資產證券化正好將銀行中介功能同直接信用“出資者流動性高”“融資期限長”等功能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將中介信用同證券市場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更加優良的金融結構。筆者認為這種金融結構是現在所能設想的最優的金融結構。而傳統的以銀行為主的日德式的金融體制和以證券市場為主的美國式金融體制都是不夠完善的。
這就是資產證券化的革命性意義之一。
我國一直以銀行信用為主,直接融資發展不足,這是我們的金融體制的一個主要缺陷,過分依賴銀行系統也是造成商業銀行不良信貸資產持續增加的原因之一。一般認為現在我們應當加緊發展直接融資。而資產證券化正好為此提供了一個好機會,在發展資產證券化的同時,自然就促進了證券市場?!耙徊降轿弧钡匦纬蓪y行中介信用與證券信用有機融合的最佳的金融結構。所以,我國開展資產證券化比起金融體制相對健全的國家,更具有意義。 轉貼于
資產證券化還有利于打破金融資源的分割格局。我國銀行內部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各自為政,割地為據的情況,銀行之間的橫向資金流動也存在一定困難。另一方面隨著非存款金融機構發展,正逐步出現商行與養老基金、保險公司、證券投資基金等機構分割金融資源局面。而資產證券化使得銀行融資和直接融資融為一體,這樣原本分割的銀行融資的資金便通過證券化而進入了全國統一的各類金融機構廣泛參與的金融市場,從而促進了資金在社會上的流動。
因此,僅從這個意義上,我們也應當積極推進資產證券化——雖然微觀主體(銀行等)由于流動性問題尚不嚴重因而資產證券化動力不很足,但只要條件許可,政府就應當積極推進資產證券化。這才是我們應有的基本態度。
三、資產證券化的革命性功能之二
資金供給者在選擇資金投放對象時一般將眼光投在資信等級較高的公司和證券上,而資本需求者或許擁有某些高質量的資產,但可能因整體資信不佳而無法籌集到所需的資本。而資產證券化則是憑借資產發起人的一部分資產池的未來收益能力來融資的,資產池的償付能力與發起人的資信能力以“破產隔離”的方式比較徹底地分割開來。投資者在決定是否購買MBS時,主要關注資產池本身質量狀況、未來現金收入流量的可靠性和穩定性,以及交易結構的嚴謹性和有效性,而將資產發起人自身的資信能力置于一個相對次要位置。
這意味著融資機制的一種革命性變革。它變整體風險為風險“結構化”。銀行的風險原本就是由一項一項的資產的風險構成的,資產證券化的精巧技術使得發起銀行獲得融資的憑借是其局部優質資產,而不是魚龍混雜的整體資產,這樣使得社會整體融資效益大大增強。這對于解決我國中小銀行、中小企業和資信有限但有局部優質資產的組織的融資困難這個老大難問題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新途徑。
目前還沒有其他方式能像資產證券化那樣實現融資的這種結構性功能。筆者認為這一點具有革命性的重大意義。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資產證券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新功能和意義。我們對此應有深刻的認識。僅考慮這兩條革命性意義,我們也應當在目前(銀行流動性尚充足等)資產證券化條件不完全成熟的情況下,盡力創造條件,積極發展資產證券化;更何況我國按揭貸款正在迅速發展,隨之資產證券化的條件正趨于成熟,大規模的資產證券化時代即將到來,因此現在應當積極推進資產證券化的發展。
參考資料:
[1] 弗蘭克.J.法博齊(美).資本市場:機構與工具[M]. 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8.
[2] 何小鋒等.資產證券化:中國的模式[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3] 顏斌.資產證券化是化解金融風險的良策[J].商業經濟 .2005.1.
[4] 吳霏雨.談我國資產證券化的意義及運作程序[J].金融經濟. 2006.18.
關鍵詞:薪酬管理平均主義福利
一、薪酬管理基本理論解析
(一)薪酬的概念和內容
薪酬是指員工在從事勞動、履行職責并完成任務之后所獲得的經濟上的酬勞或回報。狹義來說,它是指直接獲得的報酬,例如工資、獎金、津貼、股權等。廣義來說,薪酬還包括間接獲得的報酬,例如福利。
(二)薪酬管理的含義和內容
企業的薪酬管理,就是企業管理者對本企業員工報酬的支付標準、發放水平、要素結構進行確定、分配和調整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企業必須就薪酬水平、薪酬體系、薪酬結構、薪酬形勢以及特殊員工群體的薪酬做出決策。同時,作為一種持續的組織過程,企業還要持續不斷地制訂薪酬計劃、擬定薪酬預算、就薪酬管理問題與員工進行溝通,同時對薪酬系統本身的有效性做出評價而后不斷予以完善。企業薪酬管理主要包括確定薪酬管理目標、選擇薪酬政策、制定薪酬計劃、調整薪酬結構四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確定薪酬管理目標
根據企業的人力資源戰略規劃,薪酬管理目標具體地講包括以下三個方面:①建立穩定的員工隊伍,吸引高素質的人才;②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創造高績效;③努力實現組織目標和員工個人發展目標的協調。
第二,選擇薪酬政策
薪酬政策,就是企業管理者對企業薪酬管理運行的目標、任務和手段的選擇與組合,是企業在員工薪酬上所采取的方針策略。薪酬政策具體的講包括以下三個方面:①企業薪酬成本投入政策;②根據企業的自身情況選擇企業合理的工資制度;③確定企業的工資結構以及工資水平。
第三,制定薪酬計劃
薪酬計劃,就是企業預計要實施的員工薪酬支付水平、支付結構及薪酬管理重點等內容,是企業薪酬政策的具體化。企業在制定薪酬計劃時要堅持以下兩個原則:①與企業目標管理相協調的原則;②以增強企業競爭力為原則。
第四,調整薪酬結構
薪酬結構,就是企業員工之間的各種薪酬比例及其構成。薪酬結構具體的講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①企業工資成本在不同員工之間的分配;②職務和崗位工資率的確定;③員工基本、輔助和浮動工資的比例以及基本工資及獎勵工資的調整等。對薪酬結構的確定和調整要堅持給予員工最大激勵的原則。
(三)薪酬管理的影響因素
第一,外在環境因素(externalenvironmentfactors)。包括政府政令,經濟,社會,工會,勞動市場,生活水平等。
第二,組織內在因素(organizationinternalfactors)。包括財務能力,預算控制,薪酬政策,企業規模,企業文化,比較工作價值,競爭力,公平因素。
第三,個人因素(individualfactors)。包括年資,績效,經驗,教育程度,發展潛力,個人能力等。
二、我國企業薪酬管理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20世紀90年代以來,人才競爭呈咄咄逼人之態,我國企業在人才競爭中處于劣勢,人才外流相當嚴重。一方面是跨國公司進入中國,充分利用其雄厚的資金實力和優厚的待遇,從各方面登陸搶灘,網羅優秀人才,使中國企業尤其是高新技術企業面臨著嚴峻的人才競爭和挑戰。當前,我國企業薪酬管理問題比較突出,甚至成為企業發展的桎梏,較低的工資與福利水平使企業薪酬缺乏市場競爭力,無法爭取和留住優秀人才,并導致人力資源重置成本的增加。
(一)政府對企業的薪酬管理干預過多
我國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的分配主體地位還沒有根本確立起來。雖然企業已經擁有較大的內部分配自,但為了實現社會公平大多國有企業的工資總額決定權仍由政府有關部門掌握,政府通過行政手段對企業實行工效掛鉤或工資總額包干辦法。非國有制企業大都實行工資總額包干或直接由政府有關部門核定工資總額的辦法。有的地方政府,不僅控制企業的工資總額,而且直接干預企業內部工資比例等具體管理決策。這使企業的薪酬管理自難以落實,嚴重影響了內部分配制度改革的質量。
(二)平均主義傾向嚴重
改革開放以來,在分配方式上我國打破了計劃經濟體制下吃“大鍋飯”的局面,堅持“按勞分配,效率優先[論文之家],兼顧公平”的原則,然而許多企業在薪酬分配上的平均主義仍很嚴重,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企業經營者收入普遍存在平均主義傾向。一方面經營者收入與員工收入水平平均化問題嚴重。據調查,在企業經營者與本企業員工的年收入比較方面,有半數以上的企業經營者年收入在本企業員工收入的2倍以下的占57%,有1/3為員工收入的2-5倍,年收入在員工5倍以上的比例較低,為9.7%;另一方面,企業之間,經營者的收入差距不大。在我國企業中,一方面業績優秀的企業經營者不一定獲得高收入,不少業績很差企業的經營者卻獲得及不相稱的等同收入。
第二,企業員工之間薪酬水平平均。企業內部技術管理人員的工資收入與一般員工工資收入差距不大,關鍵的技術、管理崗位人員的工資水平相當于普通崗位人員的工資水平不到2倍。薪酬決定因素中,代表身份的工齡和資歷占重要地位,而與受教育程度關系不大。企業員工工資外收入基本是以補貼和獎金的形式平均發放,項目多、分配復雜。
第三,企業經營管理者激勵與約束機制不健全。一方面企業經營管理者的報酬收入水平偏低,另一方面對企業家的報酬激勵方式比較單一,大多仍為基本工資加獎金、年度獎金獎勵等構成。對企業經營管理者考核監控力度薄弱,考核指標體系單一,
(三)福利設計缺乏彈性
我國企業員工的福利還停留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傳統福利,如醫療保險、住房補貼、加班費、洗理補貼、子女入托補助等等,缺乏一些在西方國家開展的諸如顧問服務、教育培訓福利計劃、家庭關愛福利、家屬福利等人性化的福利項目。此外,我國企業提供的福利都是固定的,福利設計并沒有真正讓員工參與進來,缺乏靈活性。
三、我國企業薪酬管理產生的原因
薪酬管理是一個時期組織內外環境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產物,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企業薪酬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由于傳統思想的束縛,加上企業內部原因,我國企業薪酬管理與國外企業仍存在著很大差距。
(一)企業尚未成為自主分配的主體
在長期計劃經濟體制下,企業只是整個社會計劃生產和分配的一部分,一切按照計劃進行,所有資源都是有計劃實現的。企業享有分配自成為分配主體的過程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需要經過長時間的改革才能達到目的。
(二)薪酬管理上技術上的失誤
一方面,我國企業內部機構重疊,崗位職責不清,人浮于事的現象仍較為普遺,人員能進不能出,崗位能上不能下的問題仍然突出。這一問題嚴重制約著分配制度改革的進行。另一方面,企業在進行薪酬設計時不以崗位分析為前提,不考慮崗位之間的差異,使薪酬本身缺乏激勵作用。雖然有些企業已認識到薪酬管理的重要作用,但缺乏令現代薪酬管理理念得以運行的方法、技術和人才,企業薪酬管理難以實施。
(三)薪酬管理配套措施建設滯后
外部[論文之家]環境對企業薪酬管理影響很大,隨著經濟持續高速度的增長,企業薪酬管理外部環境有了一定改善,但是仍然存在著一些不足,一是國有企業所有者“虛置”,缺乏一個對經營者強有力的考核激勵約束主體。二是國家至今未出臺統一的成熟的年薪制和期權期股的相關規定,各地各企業的做法不一,差距很大,很不平衡。三是目前中國資本市場很不健全.在股票市場的表現是缺乏一個成熟、穩健、法制化的股市,期權、期股實行的基礎不穩固。四是企業經營者與黨政領導干部界限不清,二者的福利待遇沒有明確規定。
四、我國企業加強薪酬管理的對策
21世紀是一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時代,是一個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時代,是人力資源競爭的時代。在這樣一個時代,薪酬管理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傳統的薪酬策略和薪酬實踐己經越來越不適應新的環境,如何利用好薪酬這個激勵杠桿,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令其獲得經濟上和心理上的滿足是企業發展必須考慮的問題,我國企業要結合企業自身實施進行科學合理的薪酬管理政策。
(一)轉變政府職能為企業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
企業薪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不是企業本身可以完全解決的,首先需要外部有良好的環境。國家要繼續為企業提供政策支持,摒除附著在企業上的政治,社會功能,使其真正成為可以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市場經濟主體。給與企業在用人、薪酬管理方面的完全自,這樣企業才能根據市場競爭狀況與市場薪酬水平自主決定薪酬結構與薪酬水平。
(二)打破平均主義,科學規劃薪酬制度體系
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占企業總人數的比例雖然很小,但是他們卻對整個企業的發展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他們的成就感、事業感、爭取較高的社會地位等因素是推動他們發揮聰明才智的動力,但較豐厚的薪金報酬也是至關重要的因素,他們的工資可以采取結構工資制。結構工資制的合理性和科學性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結構內容的選擇及具體的分等定級,其構成如下:工資=基本工資+崗位工資+學歷工資十績效工資+福利。對企業經營管理者給與適當的薪酬激勵,實行年薪制、股票期權制。
(三)建立科學的考核體系,完善健全的增資機制
企業在*具體確定工資總額和工資增長率時,要講求操作的規范性和科學性。首先,進行薪酬調查,取得相關行業企業的薪酬結構和薪酬水平的資料,以及社會發展的狀況和勞動能力的分析;其次,嚴格實行全面考核,不僅考核職工的技術業務水平和實際工作能力,以正確區分勞動差別;最后,綜合以上的情況,對工資結構、工資標準、工資形式,以及工資晉升條件等十項進行決策,決策前應征求企業工會職代會及全體職工的意見。
(四)促進福利政策設計的人本化
企業要留住人才,不僅要提供給員工有市場競爭力的薪資,優厚的福利也是必不可少的。福利政策應該是公司整體競爭優勢戰略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福利項目包括優厚的資金、法定福利、衣食住房補貼、完備的員工培訓、購房購車無息貸款、補充性養老保險、有薪假期、特殊福利、員工俱樂部活動等.加入WTO后,面對激烈的人才競爭,我國企業應將西方國家人性化的福利項目與我國的實際結合,不斷推出多元化的符合中國特點的福利項目,尤其是那些滿足員工豐富需要,促進組織目標實現的福利項目,如教育福利等,為員工提供一個自我發展、自我實現的優良環境。同時,企業還可以借鑒在西方國家大行其道的“彈利計劃”,由員工在企業規定的時間和金額范圍內,按照自己的意愿搭建自己的福利項目組合,滿足員工對福利靈活機動的要求,提高員工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1]齊剛《薪酬管理的發展趨勢》,中國經營報,2004年1月12日
[2]鄭曉明著《現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導論》,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年版
[3]葉向峰著《員工考核與薪酬管理》,企業管理出版社,1999年版
[4]譫新民著《薪酬設計技巧》,廣東經濟出版社,2002年版
[5]丁向陽《中國企業的薪酬問題和薪酬設計》載《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04年第3期
[6]汪純孝《企業薪酬管理公平性對員工工作績效的影響》載《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4期
[7]史永川《我國企業薪酬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載《市場論壇》,2006年第3期
[8]張翼《淺談企業的薪酬管理制度》載《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5年第2期
[9]陳卓《企業人才激勵與薪酬管理》載《遼寧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4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