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1 17:12:1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審計執法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檢查和調研工作情況
1、認真學習《審計法》等法律法規
要嚴格執行審計法律法規,首先要學好審計法律法規。近幾年來,我局一直按照審計署“人、法、技”建設的要求,認真學習《審計法》等法律法規,認真學習與審計行政執法相關的行政處罰法、行政復議法、行政訴訟法,認真學習與審計業務工作相關的會計法、預算法、稅收征管法。通過學習,全面提高審計人員的法律意識,做到自覺遵守《審計法》等法律法規。
2、廣泛宣傳《審計法》等法律法規
執行好審計法律法規,不僅我局審計人員要熟悉審計法律法規,更要讓全社會熟悉審計法律法規,共同營造執行審計法律法規的良好氛圍。為此,我局采取多種渠道宣傳審計法律法規,讓社會各界和有關單位了解審計法律法規,自覺遵守和執行審計法律法規,支持審計工作,主動接受審計。
3、認真貫徹落實執法責任制
嚴格執行審計法律法規,要靠制度和機制來保障。我局先后建立了《審計項目質量責任追究辦法》、《審計復核工作辦法》、《審計業務會議制度》等制度辦法,健全了審計復核機構,完善了三級復核機制。同時,認真貫徹落實執法責任制,全面規范審計行政執法行為,對審計執法的各個環節,全面加強控制約束,從制度上、程序上預防以審謀私、講人情、放棄原則等問題的發生。
4、依法行政提高審計執法水平
我局在嚴格執行審計法律法規的基礎上,堅持依法行政,提高審計執法水平,緊緊圍繞“角度、廣度、力度、尺度”四個環節開展審計工作。一是圍繞中心,選準審計角度,將群眾普遍關注和反映強烈的問題及多年未審計的單位作為重點審計對象;二是突出重點,加大審計力度,著力查處嚴重違反財經紀律問題,堅持實事求是,依法辦事原則,做好違紀違規問題的定性和處理工作;三是拓寬領域,擴大審計廣度,積極開展重點領域、專項資金的審計;四是寬嚴結合,掌握處罰尺度。在依法審計的前提下,考慮被審計單位實際情況,重在加強教育、促進整改,不斷增強單位領導和財務人員財經法紀意識,規范財務管理。通過這四項工作,我局既堅持依法行政,又提高了審計執法水平。
二、貫徹落實審計法律法規取得的主要成效
1、全面完成審計業務
2007--2011年,我局深入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以本級預算執行審計和其他各項專業審計工作為突破口,密切聯系我區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積極開展審計工作,全面完成審計業務。五年間共完成審計項目40個,累計查出違規資金130,050元,管理不規范資金1,220,032.52元,提出審計建議13條,向市審計局報送審計論文和審計信息22篇,審計項目被評為市級優秀審計項目二等獎2個、三等獎1個。
2、促進了審計規范化建設
我局繼續推行政務公開和執法公開,將職責范圍、執法依據、執法程序等方面的內容公布上墻,并相繼公開了審計聽證規定、審計處罰告知、審計工作紀律、被審計單位承諾書等方面內容,擴大群眾的知情權和監督權,促進了審計規范化建設。
3、提高了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
我局堅持每星期業務學習制度,抓好審計人員的專業知識的學習和更新;加強工作作風建設,增強審計人員的服務意識,堅持“一審二幫三促”的方針,寓監督于服務之中;加強廉政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開展審前廉政談話制度,培養審計人員廉潔、公正、嚴謹的工作紀律,認真努力做好各項審計業務工作。通過這些工作,我局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明顯提高,在全面完成審計業務工作的同時,沒有發生違紀違規情況,樹立了良好的審計形象。
三、存在的突出問題及原因分析
我局嚴格執行審計法律法規,堅持依法行政,規范審計工作,取得了較好成績,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問題,其突出問題是審計人員對審計法律法規學習不夠,業務知識還不夠全面扎實,勤勉工作、服務意識不夠濃厚。其原因是我局存在一定的重業務輕學習現象,沒有把提高審計人員綜合素質作為嚴格執行審計法律法規的基礎根本性工作,切實抓緊抓好。
四、解決存在問題的幾點建議
1、加強學習,提高審計人員法律水平與法律意識
要針對部分審計人員沒有完全掌握審計法律法規的現實情況,加強學習,做到每月安排一天時間,專門學習審計法律法規。要聘請法律專家和學者給審計人員講解法律法規,提高審計人員法律水平與法律意識,為嚴格執行審計法律法規,打下扎實法律基礎。
2、加強培訓,提高審計人員的專業技術知識和能力
嚴格執行審計法律法規,必須要有扎實的業務知識來保證。要加強培訓,提高審計人員的專業技術知識和能力。通過培訓,使審計人員具備財務知識外,還具備一定的專業技術知識、較強的綜合分析能力及文字表達能力,適應不斷發展的審計工作需要。
[關鍵詞]司法會計;文證審查;探索
司法會計主要分成司法會計鑒定(以下簡稱為“鑒定”)與協助兩大塊工作內容。司法會計文證審查(以下簡稱為“文證審查”),則是協助中的一項主要內容,因以往司法會計工作的重點主要放在了查賬方面,使其不論在理論還是實務方面,都圍繞著司法會計文證審查概念這一最基礎的問題,產生了諸多困惑,因而長期處于一個停滯不前的狀態,亟待在理論上做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文證審查的對象
文證審查的對象問題。至少有兩層含義。首先是文證審查對象來源問題。有一種意見認為,文證審查的對象應當僅限于來自本單位外的涉案會計事實證明。另一種意見則認為,文證審查的對象還應包括來自本單位的涉案會計事實證明。
其次是文證審查對象的形式問題。有一種意見認為,文證審查的對象應當是成文的涉案會計事實證明結論文書(以下簡稱為“結論文書”)。另一種意見認為。文證審查的對象應包括不成文的涉案會計事實證明材料(以下簡稱為“證明材料”),譬如僅在案卷中列示的發票等原始憑證,甚至還可以包括與之相關的相應材料,譬如反映調取證明材料過程的筆錄等。
本文認為,文證審查的對象應以來自本單位外的結論文書為宜。第一,辦案人員對于本單位的司法會計人員較熟悉,對于由他們提供的結論文書,難懂或商榷之處應該就近溝通,完全可以省去另請他人或送出去審查的麻煩。第二,文證審查,顧名思義是對“文”的審查。第三,之所以證明材料未成文,一般的原因是其較簡單易懂,且數量少,因而也就沒有再審的必要了。即便有難懂之處,也可以通過向司法會計人員咨詢予以解決。
二、文證審查的依據
文證審查的對象既然是結論文書。那么,就應當包括鑒定結論與各類查賬報告(包括司法會計查賬、審計查賬或法務會計查賬報告等,下同),而鑒定結論與查賬報告所依據的技術標準或準則又各不相同,審查時該依據什么作為標準呢?
有一種意見認為,鑒定反映了涉案會計事實證明的最高要求,文證審查就應當以鑒定技術標準作為依據。另一種意見認為,既然對象中既有鑒定結論,又有查賬報告,就應當按照各自的技術標準或準則審查。
本文認為。文證審查的依據應當是適用性原則。第一,不是所有的案件都需要鑒定的,有的盡管涉案會計事實量大,但或技術上并不復雜,或不存在爭議,或結論文書在整個案件證據鏈中的地位也并非很重要,因而較適用于查賬報告。只有超出這些情況時,開展鑒定才是比較合理的。因而倘若完全按照鑒定技術要求審查的話,客觀上必然會無視查賬報告對證明案件事實的適用性,等于將查賬報告排斥在了涉案會計事實證明體系之外。第二,也不是所有的案件都具備了鑒定條件。有些案件雖然需要鑒定,但涉案會計資料可能有缺損,而通過查賬報告形式能夠證明一部分案件事實,或因案件簡單,查賬報告也足以適用了。因而倘若完全按照鑒定技術標準審的話,勢必會浪費這部分結論文書的作用。第三,倘若對查賬報告完全按照查賬相關準則審查的話,可能會出現查賬報告是合格的,但對于證明案件事實沒有作用的情況,也就等于是文證審查失去了意義。
當然。如何才算是適用的?實踐中確也是較難把握的,只有通過不斷的探索,才能達到一個理想的程度。一般對于鑒定結論按照鑒定技術標準審是較為合理的;對于查賬結論,可以參照鑒定技術標準,再適當放低一些要求。因為鑒定技術標準體現了訴訟證據規則的要求。凡是符合訴訟證據規則要求的涉案會計事實證明,對于證明案件事實也應該是適用的。
三、文證審查的方法
有一種意見認為,文證審查應當僅從書面上對結論文書的邏輯思維和用詞等方面進行審查。另一種意見認為,文證審查應當逐筆復查結論文書中的每一項事實依據。
本文認為,文證審查的方法應當是立足于書面,對結論文書內容進行形式性和程序性審查。第一,文證審查不是對結論文書形成過程的重復。也不是復核。因而沒有必要再重復司法會計人員原已完成的工作。第二,結論文書必須有充足的依據支撐,所涉范圍也應僅限于本專業,因而對于邏輯思維和用詞等方面的審查是必需的。第三。涉案會計事實證明活動的啟動、司法會計人員的主體資格、涉案會計資料的來源、涉案會計資料與案件事實的關聯性、涉案會計資料檢驗過程與結論的聯系等方面,對于結論文書的可采性往往是很關鍵的,有時甚至是致命的,因而對于這些方面在文字上進行程序性審查更是必需的。
當然,為了便于具體操作和統一規范,除了應制定相應的技術標準外,這一方法還應轉化成一份表格為宜。既可以針對鑒定結論文書與查賬報告文書分別制定表格。也可以二臺為一。放在一份表格中(參見本文所附樣式表);還可以轉化成電子表格格式。無論是哪一種形式。表格中既要有必審內容,又要有選審內容;既要有體現合法性等證據規則要求的內容,又要有體現關聯性等證據規則要求的內容;既要有原結論文書意見,又要有文證審查意見及其理由,還要有具體建議等。
四、文證審查的性質
有一種意見認為,文證審查是司法會計人員代辦案人員為之的審查活動,其意見只能是參考性質的。另一種意見認為,實踐中確有將文證審查意見在檢委會或審委會討論中作為依據使用的情況,因而其意見也可以作為證據使用。
本文認為,文證審查是一種代位的訴訟活動,其意見僅供辦案人員參考。第一,依據現行法律規定,對結論文書進行審查是辦案人員的法定義務,但交司法會計人員審查則不是他們的法定義務。第二,之所以將結論文書交司法會計人員進行審查,一般的原因是所涉問題已明顯超越了辦案人員的能力范圍。反過來說,未超越能力范圍的話,辦案人員也可以自己審查,實踐中這類情況也是很多的。因而一旦采納,可以將此類由司法會計人員代替辦案人員做出的審查意見,視作是辦案人員自己的意見。第三,文證審查畢竟不是對結論文書形成過程的重復,或重新改造,而僅是形式性和程序性審查,因而尚未最大限度地排除一些不確定因素。
五、文證審查的主體
按一般的默認值,文證審查的主體是檢察機關內部具有鑒定資質的司法會計人員。這一意見的理由是:第一,文證審查的目的是嚴格執法,而檢察機關法律監督的本質也是嚴格執法,因而最需要文證審查的是檢察機關。第二,司法會計的起步始于檢察機關,實務探索與理論研究又比較集中于檢察機關,而且從便捷與保密
角度考慮,檢察機關的司法會計人員更適合于承擔這一工作。第三,鑒定反映了涉案會計事實證明的最高要求,因而惟有具備鑒定資質的人員才適合承擔這一工作。
另一種意見認為,文證審查主體既可以是任一司法機關的司法會計人員,也可以是社會中介機構的司法會計人員。第一。既然司法會計工作并不局限于檢察機關,文證審查的主體也不應僅局限于檢察機關。第二。文證審查的目的是嚴格執法,但嚴格執法并非僅在檢察機關的法律監督中才有體現。第三,審判機關是訴訟證據采信的最后關口,因而更需要文證審查。然而,依據現行法律規定,審判機關不能設立鑒定機構,因而其司法會計人員就不可能具有鑒定資質。將鑒定資質作為主體的限定條件之一,勢必會削弱審判機關的文證審查工作。
論文摘要:會計信息失真已成為我國經濟生活中亟待克服的頑癥,需要從體制和機制上強化會計核算與監督兩大職能,從源頭上治理會計信息失真,對惡意造假者和直接責任人從嚴懲處,確保會計信息質量的全面提高。在此,筆者結合多年從事治黃財務工作的實際,就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危害及對策談一點粗淺的認識:
一、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
(一)信息不對稱
信息不對稱是會計信息制造者提供虛假會計信息的前提。企業經營者往往會從自身利益出發,隱瞞或虛報經營成果;使會計主體不能真正按市場經濟的要求走向科學化管理。
(二)會計體制不健全
會計管理體制存在弊端是會計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 會計人員作為企業的一員,受本單位領導的控制和制約,須按企業領導的意志進行會計核算,做假帳,提供虛假會計信息,使會計信息不能真正反映企業實際經濟狀況。
(三)監督體系不健全
監督機制不完善,也會導致會計信息的失真。由于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尚未建立健全,在許多方面與市場經濟還不相適應。從會計監督來看,改革賦予了企業自主權和會計核算的靈活性,但錯誤的思想認識造成會計核算失真等問題日益嚴重。審計監督由于面廣任務重,加之人員知識老化等問題,因而與承擔的任務和需要達到的目標不相適應,未能很好地保證會計信息的質量。
(四) 懲治措施不到位
有法不依、執法不嚴也是會計信息失真的重要因素。我國為規范會計核算,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規,基本上已與國際接軌。但有些企業的經營者和會計人員對法律孰視無睹,法律觀念極為淡薄,部分執法機構有章不循,執法時隨意性大,從而助長了經營者的違法行為,對會計造假往往是“重經濟處罰,輕行政、法律處罰;重對單位處罰,輕對個人處罰;重內部處理,輕外部公開處理”,從而減弱了法律的效力。
(五)會計人員素質及職業判斷
會計人員本身素質、職業判斷與會計信息質量的可靠性有很大的關系。一方面,業務素質不高,職業道德觀念不強,導致會計人員缺乏科學的理論指導和嚴格的業務訓練。另一方面,會計人員的管理日?;潭鹊?。日??己撕屠^續學習、知識更新成為薄弱環節,使會計人員的實際業務水平大打折扣。主管部門往往順從單位負責人的意見,出現了會計人員“頂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頂不住”,會計人員出于自我保護,屈服于單位領導,會計核算缺乏獨立性,內部監督職能沒有發揮出來。
(六)會計基礎工作薄弱
有些單位無視《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的規定,會計機構設置不健全,會計人員配備不合理,崗位責任制不明晰,會計交接手續不規范,缺乏有效的內部管理制度,會計監督機制不健全。
二、會計信息失真的危害
(一)危害市場經濟秩序
失真的會計信息是傳遞錯誤信息,誤導經濟行為的導火索。從微觀角度看,會計信息的影響滲透于各項管理工作和生產經營活動的全過程,包含投資、融資、利益分配的決策、計劃或控制等;失真的會計信息,直接影響國家稅收、導致各項經濟指標失真,最終導致國家經濟政策與實際的偏離,引起錯誤的社會經濟政策出臺,并帶來嚴重的社會經濟矛盾。
(二)損害各方利益
會計信息失真,其實質關系到經濟利益的分配。此外,對產品銷售收入與成本的確認,有的單位受隱瞞收入、降低利潤,減少稅金的利益驅動,可能減少收入確認數額,增加成本費用數額;推遲確認時間,反之,若經營者想夸大經營業績,也會相應歪曲這一信息。
(三)誘發經濟犯罪
假造會計票據、亂攤成本、設“兩本賬”、偷逃國家稅收、轉移國家資金搞“小金庫”等,這些行為會導致生產經營活動無法科學化、制度化,削弱了國家財經法紀的權威性。造成秩序混亂,從而誘發經濟犯罪。
(四)危害會計人員
會計信息失真,實際上使操作人員在執行國家財經法紀的行為上大打折扣,或者說是在實際操作中降低了執行財經法紀的力度,在一定程度上是對國家財經法紀的踐踏。會計人員應當強化職業道德修養,不做假賬,誠信做好會計工作,否則,輕者調離會計工作崗位,重者受到法律制裁。
三、防范會計信息失真的建議與對策
(一)強化會計法規與準則的學習與運用,減少會計虛假信息的施展空間
一是學習、完善、熟練運用會計準則與會計制度,壓縮財務會計報告的粉飾空間,適當增加財務報表附注,合理披露非財務信息,進一步完善與嚴格規范關聯交易的披露事項。嚴格按照現代企業制度,正確確認收入、成本費用和利潤,加強對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支出、利潤和現金流量信息的呈報。
(二)建立完善的現代企業制度
只有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使企業真正成為產權清晰,權責分明,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法人實體和市場競爭主體,完善單位內部會計控制體系,才能使企業嚴格執行會計法規,自覺遵守經濟規律,提供真實可靠的會計資料。
(三)從立法執法的角度,加大處罰力度和造假成本
嚴格執法,提高法律法規的嚴肅性,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新修改的《會計法》對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做出了明確規定,特別是加大了對提供虛假會計信息的打擊力度。但能否嚴格執法成為重中之重,若執法不嚴,法只能成為擺設。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雖然會計造假、會計信息失真無法完全杜絕,但必須制定切實可行的嚴厲處罰制度。對惡意造假者,一定要加大處罰力度,必須從立法執法對造假單位和責任人進行經濟處罰和刑事處罰,不僅要其付出傾家蕩產、聲名狼藉的代價,對造成嚴重后果的單位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還要坐牢,使惡意造假者付出的代價遠遠大于其得到的收益。提高會計造假的成本,才能從根本上遏制會計造假屢禁不止、愈演愈烈的勢頭。加強執法力度,才能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
(四)增強單位負責人的會計法律意識
強化單位負責人的法律意識,加強單位負責人對會計工作的領導。單位負責人的法律意識增強了,才能有效避免會計違紀、違法行為的發生,才能督促會計人員依法提供真實、完整的會計信息。在對會計工作的建設上,不能只把目標局限在財會部門和財會人員上,應把這項工作提升到整個經濟管理上來,標本兼治,從根上消除會計信息失真的現象。
(五)完善內部監督機制
“經濟越發展,會計越重要”。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強化會計監督是確保會計信息質量的關鍵所在。建立健全監督制度,制定切實可行的日常監督,臨時監督,事前、事中、事后監督及跟蹤監督的具體內容和要求,并加以落實;完善會計信息監管體系,加大會計監管力度,遏制會計信息失真的蔓延;正確處理單位與國家利益的關系,單位負責人要積極支持會計人員行使監督職責,以身作則,樹立會計人員在經濟管理中的良好形象。
(六)發揮外部監督的作用
強有力的外部監督體系。對會計信息質量進行驗證、檢查、監督是國際通行的做法。各級財政、稅務、審計機關要依法對企業加強財務檢查和審計監督,在對所屬單位的會計人員業務上進行指導,核算上進行監督、檢查,對查出的問題予以糾正,對弄虛作假、違反財經紀律的行為要嚴肅處理,對有關人員予以行政處分,直至追究刑事責任。
(七)加強會計職業道德教育提高會計隊伍綜合素質
[論文摘要]近年來,在財政部指導下,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一直致力于審計準則的建設工作,陸續制定實施了一系列審計準則,這對于提升注冊會計師的執業質量,促進注冊會計師行業的專業化發展,以及服務于市場經濟建設,都起到了積極作用。本文主要介紹了中國審計準則建設的情況,以及審計風險準則問題。
過去十多年來,在財政部指導下,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一直致力于審計準則的建設工作,陸續制定實施了一系列審計準則,這對于提升注冊會計師的執業質量,促進注冊會計師行業的專業化發展,以及服務于市場經濟建設,都起到了積極作用。審計準則作為衡量與保障注冊會計師執業質量的權威標準,已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同。
一、中國審計準則建設取得的成就和面臨的挑戰
自注冊會計師制度恢復重建以來,我國以規范行業管理和提高執業質量為目標,相繼制定了一系列注冊會計師行業的規章制度,并在審計準則建設方面取得了明顯的成就。審計準則建設以及準則體系的基本建立,有效地適應了注冊會計師執業的需要。審計準則已經成為注冊會計師執業的必備指南,成為衡量注冊會計師執業質量的依據,成為理論研究、教學教材建設的重要推動力量。同時,還是有關部門執法、判斷注冊會計師執業罪錯的依據。
盡管審計準則建設取得很大成就,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經濟全球化的加快,以及企業經營環境的急速變化,中國審計準則建設面臨著許多挑戰:
1.行業面臨的風險有日益增大趨勢。管理層財務舞弊事件頻繁爆發,如科龍事件等加大了注冊會計師行業的風險,嚴重損害了成千上萬投資者的利益,動搖了社會公眾對資本市場和審計有效性的信心。
2.現行審計實務不能有效應對財務報表重大錯報風險?,F行審計實務是建立在傳統審計風險模型基礎上,存在很大缺陷。注冊會計師往往不注重從宏觀層面把握財務報表存在的重大錯報風險,而直接實施控制測試和實質性測試,容易產生審計失敗。
3.經濟發展要求審計準則國際趨同。經濟全球化促使越來越多的國家打開國門,吸引外資,使經濟的發展超越了國界。目前,我國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經濟依存度日益提高。在這種情況下,審計準則國際趨同的要求越來越迫切。
二、以制定審計風險準則為重點,創新審計準則體系
1.關于審計準則的建設情況。根據行業面臨風險的特點以及國際審計準則的新進展,我們對我國審計準則體系中涉及審計風險的項目進行了研究,并對我國的審計環境進行了深入分析,在借鑒國際審計風險準則的基礎上,以審計風險準則為重點,完善審計準則。
2.創新審計準則體系。從目前看,我國注冊會計師承辦業務類型較多,其中既有財務報表審計和審閱、內部控制審核等具有鑒證職能的業務,又有代編財務信息、執行商定程序、管理咨詢和稅務咨詢等不具有鑒證職能的業務,還有特殊的鑒證業務,如司法訴訟中涉及會計、審計、稅務或其他事項的鑒證業務。因此,獨立審計準則體系已經不能完全包容注冊會計師各類業務使用的執業準則,需要對此進行改進。
根據我國實際情況和國際趨同的需要,新準則將“中國注冊會計師獨立審計準則體系”改進為“中國注冊會計師執業準則體系”,以適應注冊會計師業務多元化的需要。執業準則體系應當涵蓋注冊會計師所有執業領域,包括審計準則、審閱準則和其他鑒證業務準則,以及相關服務準則,其中審計準則是執業準則體系的核心內容,也是我們國際趨同努力的重點所在。為了便于社會公眾理解,在對外宣傳時,我們將執業準則簡稱為“審計準則”。
3.改進執業準則名稱。由于現行獨立審計準則體系包含了部分非審計業務準則,因此,有必要借鑒國際通行做法,將非審計業務準則從獨立審計準則體系中分離出來,按照其業務特性冠以適當的名稱。轉
4.完善執業準則編號。目前執業準則是按時間順序編號的,看起來連續,但實際上是零亂的,沒有內在邏輯。為了克服按時間循序順序編號帶來的弊端,我們擬按照會計科目編號原理進行編號。
三、審計風險準則著力解決的問題
審計風險準則進一步明確了財務報表審計的目標和基本原則、明確了注冊會計師審計證據的內容、數量和質量以及為獲取審計證據所實施的審計程序;進一步明確了注冊會計師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并評估重大錯報風險的程序;進一步明確了針對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實施的程序。與現行獨立審計準則相比,審計風險準則著力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1.要求注冊會計師加強對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的了解。注冊會計師應當實施程序,更廣和更深地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的各個方面。
2.要求注冊會計師在審計的所有階段都要實施風險評估程序。注冊會計師應當將識別的風險與認定層次可能發生錯報的領域相聯系時,實施更為嚴格的風險評估程序,不得不經過風險評估,直接將風險設定為高水平。
3.要求注冊會計師針對重大的各類交易、賬戶余額、列報和披露實施實質性測試。注冊會計師對重大錯報風險評估是一種判斷,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存在固有限制,無論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結果如何,注冊會計師應當針對重大的各類交易、賬戶余額、列報和披露實施實質性程序,不得將實質性測試只集中在例外事項上。
4.要求注冊會計師將識別、評估和應對風險的關鍵程序形成審計工作記錄,以保證執業質量,明確執業責任。
審計風險準則的出臺,有利于降低審計失敗發生的概率,增強社會公眾對行業的信心;有利于嚴格審計程序,識別、評估和應對重大錯報風險;有利于明確審計責任,實施有效的質量控制;有利于促使注冊會計師掌握新知識和新技能,提高整個行業的專業水平。
中國審計準則體系的,標志著我國已建立起一套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順應國際趨同大勢的審計準則體系。它的與實施,有利于提高注冊會計師行業的執業質量,提升財務信息質量,推動注冊會計師行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澤霞:管理舞弊導向.審計研究,2004.5
論文摘要:文章重點論述了醫院審計風險產生的原因及其防范措施。審計人員在履行審計職責時要樹立風險意識,對造成風險的主客觀因素加以防范和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審計風險。
近年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醫院審計范圍不斷擴大,審計工作面臨的情況也愈來愈復雜,審計的風險性也隨之增大,由于審計不當而導致訴諸法律的案件時有發生。因此,正確認識醫院審計風險,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防范是目前醫院審計部門面臨的重要課題。下文就醫院如何強化風險意識、規避審計風險問題進行闡述。
一、醫院審計的作用與意義
風險就是發生損失的可能性。所謂審計風險,就是由于從事審計活動未能發現會計報表中存在的重大錯報或漏報發表了不恰當意見,而使審計主體蒙受損失的可能性。審計風險不僅包括審計過程中審計人員主觀因素造成的風險,同時也包括審計過程之外的,非主觀因素產生的風險。當前,由于受市場經濟影響,醫療行業中的個別不正之風不但存在,而且還有愈演愈烈之勢。忽視全局、長遠利益的短期行為,造成衛生資源浪費。醫院審計面臨新的形勢與任務。醫院內部審計可以促進社會關心和支持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為衛生事業的宏觀管理及社會保障體系改革發揮監督和促進作用。過去我國醫院經濟管理部門因種種原因,風險意識一直淡薄,如今經濟形勢復雜多變,但社會對審計期望卻提高了,審計風險在升高,我國醫院的經濟管理部門必須提高風險意識,控制審計風險。這是因為:
1.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過程中,審計環境變化很大且日益復雜。各種經濟組織的經濟活動也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化,盈利能力、償債能力和持續經營能力都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由于競爭激烈,破產、兼并、重組的現象時有出現。經營風險如此之大,必然導致審計風險增加,醫院單位也不例外。中外許多審計訴訟案都是經審計認定持續經營能力較強的企業,不久便宣布破產。因此,加強醫院審計有利于其適應復雜的競爭環境,提高其生存能力,避免審計風險而沒有“近憂遠慮”。
2.醫院是社會的組成部分,其性質決定了需要加強審計監督。醫院的宗旨是醫治和預防疾病,保護人民健康,其性質是社會主義事業單位。因此醫院的改革必須把提高人民群眾的健康水平放在首位,在不斷提高經濟效益的同時,更重要的注意要提高社會效益。因此,對醫院的經濟活動進行審查、監督和評價,以促進醫院的健康發展,保障經濟改革的順利進行,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3.從我國立法、執法情況分析,加強醫院的審計監督,可以促進健全經濟法制。當前我國的法制建設尚處在不斷建立、健全和完善階段。在財經法紀方面更是如此。一方面,因為我國存在法律法規不健全、立法滯后、執法不嚴的問題,違紀現象嚴重。另一方面,國家諸多法律中對審計的法律責任逐漸明確,社會公眾對審計的認識和對審計人員可控制的因素導致的問題的關注越發提高。在某些醫院里,違反職業道德、弄虛作假、營私舞弊等行為不同程度地滋生和蔓延,如在醫院中屢禁不止的“紅包”問題。通過有計劃的、有步驟地開展審計監督可以完善國家的法制和管理體制,維護財經紀律。
4.為促進醫院工作管理改善,提高會計工作水平,審計監督也十分必要。在日常工作中,由于有的會計業務水平不高,責任性不強和管理人員經驗不足等原因,會計核算、財務管理常會出現賬目混亂、財產不清、賬實不符、成本不實、濫用資金、不講效果等問題。如某市某醫院,在2005年就暴露出在醫院擴建中的貪污收受賄賂等問題,影響醫院的管理。因此,只有通過審計加以監督,可以促進改進工作。
二、醫院審計存在的問題及風險成因分析
結合審計風險的含義,分析內部審計風險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醫院審計環境、審計地位和內部控制局限性易形成審計風險。審計工作是醫院管理工作中重要的管理職能,是控制手段,作為擔當醫院內部審計的職能部門,要想完全獨立于自身所處的環境之外,幾乎是不可能的,它難以跨越這種環境障礙,其行使的職能極易為環境所左右。在各類審計活動中,某些醫院管理人員出于對本位利益和外部競爭壓力的考慮,往往不能積極配合審計人員工作、不能如實提供會計資料、不能如實反映醫院真實經營情況。企業內控制度是指被審計單位為了保證業務活動的有效進行,保護資產的安全完整,防止、發現、糾正錯誤與舞弊、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實施的政策和程序。在內部控制制度方面容易產生作弊有兩個方面原因:一是內控制度不完善、不健全,將導致不能杜絕一切重大差錯和舞弊;二是內控制度不能得到有效執行,形同虛設,如工作人員串通作弊,管理人員責任心差導致控制系統失效,管理者對控制制度不重視,內控系統不能發揮作用等。這些都使得審計人員在實施審計業務時增加了工作難度,易受到環境制約而不能作出準確判斷,增加了審計風險。
2.審計項目的復雜性增加了審計風險。隨著醫療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醫院實行多種形式的重組、兼并等資產結構調整。在資產結構調整中涉及到國家、集體、個人三方面的利益。醫院改制時要進行清產核資,審計人員要對醫院的債權債務進行清理,核實資產、負債、損益的真實性,避免在醫院改制過程中某些人乘機轉移、隱匿、貪污國有資產。如果在審計過程中審計人員未能做出準確的職業判斷,就有可能造成醫院資產流失,損害了醫院的利益,也同時出現了審計風險。我國內部審計機構成立的時間短,無論是審計理論,還是審計實踐方面都不十分成熟,特別是醫療行業的特殊性,醫院內部控制與質量管理方面沒有完整的管理體系。對內部審計的認識和重視不夠,給審計工作帶來很多困難,另外審計機構缺乏對審計人員的約束監督機制,不能嚴格執行審計法,按審計法的要求去履行責任,甚至置國家法律于不顧,大大增加了審計風險。
3.內部審計人員的素質等原因形成的審計風險。審計人員應該具有審計準則所要求具備的業務能力和職業道德。審計人員應有較高的專業知識水平和相關專業水平、具有較高的綜合分析能力、判斷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與溝通能力,才能夠在執行審計業務時客觀公正、認真負責、清正廉潔,確保審計工作質量。由于目前審計人員大多是從財務專業轉崗而來,大多不具備審計專業學歷,缺乏企業管理知識和法律知識,影響了審計工作質量,容易產生審計風險。
三、防范和控制醫院審計風險的對策
審計風險是客觀存在的,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就會轉化為現實的損失。由于受到主、客觀因素的限制,審計人員不可能對其發生的時間、地點、深度及廣度進行準確的預測。從這個意義上講,審計風險具有不確定性,風險就是和損失相聯系的一種不確定性。審計風險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從管理職能的角度,審計風險管理是整個審計管理的具體化和進一步深化。但審計主體可以通過經驗和積累,預測方法和技術的改進等主觀努力,把握審計風險的規律,降低審計風險的這種不確定性。審計風險管理的最終目的是減小審計風險,降低審計人員的法律責任。因此審計人員必須對經營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容易產生風險的環節做到了如指掌,并要求主管部門對可能產生風險的環節加強管理,嚴格把關,及時反饋信息,分析可能產生的原因。無論是哪種主體風險,通過審計人員的主觀努力,都可得到有效控制,而不引發審計責任,最終將客觀審計風險控制到可以接受的水平。具體言之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合理設置內審機構和人員,內審機構及人員保持相對足夠的獨立于他們所審計的經濟活動之外,以確保內審部門有較高的權威性,保證其對該經濟活動審計的客觀公正性。同時,要合理分配人員。不同的審計項目,每個項目中不同的工作對審計人員都提出不同的要求,衛生系統內審人員結構應逐步形成從單一的財會人員向以財務、經濟、工程、機械、法律等專業技術人員為主的結構轉變,既要熟悉所屬單位財務制度及相關法律法規,又要掌握所屬單位的各種業務,只有這樣才能對本單位及所屬單位的資金運行情況實行全方位的監督檢查,最大限度地發揮資金的使用效益,確保內審工作的質量。
[論文摘要] 目前,我國上市公司造假事件依然時有發生,對于財務造假的治理首先得探明原因,其次要看清其手段,然后才能找到行之有效的對策。本文就財務造假的原因和手段進行了簡單的分析,并提出減少或遏制造假的一些建議和方法。
我國股票市場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推動了國企改革、加速了gdp的增長。但是,上市公司財務造假時有發生,使投資者蒙受巨大損失,給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增添了一道厚厚的屏障。下面,筆者就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原因、手段,以及防范措施談談個人的看法。
一、上市公司財務虛假的原因
目前,我國上市公司財務造假之所以時有發生,主要有如下原因:
1.我國上市公司的治理結構不健全,是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原因之一。在我國現有的近2000家上市公司中,改制上市的公司占了相當比重,但凡改制上市公司,都有一個“連體企業”——上市公司的主要關聯方:第一大股東(母公司)。在這種狀況下,上市公司大股東為了實現自己的某些目的,授意并操縱上市公司造假。
2.非法投機機構利誘上市公司的關鍵管理人員造假以實現自己謀取暴利的目的。在1998年、1999年度,由于股市行情火暴,吸引了大批資金參與股票炒作,一些大資金為了謀取暴利,聯合上市公司的關鍵管理人員編制虛假財務報告,欺騙中小投資者,2001年前后發生的財務造假大多始于那兩年。在2006年和2007年的牛市行情中,同樣催生了一些財務虛假的上市公司。
3.實施上市公司審計的會計師事務所管理不規范。會計師事務所是會計報表質量的重要把關者,他們在審計中的不客觀必然導致虛假報告的增加。事實上,由于事務所之間的惡性競爭,使得事務所有意無意的放縱上市公司,讓上市公司購買會計政策的行為屢屢得逞,虛假報告的出現就成為必然。
4.我國《企業會計準則》不夠完善為財務造假留下了空間。2007年頒布并實施的新會計準則在規定的完整性和謹慎性方面依然存在一定的問題,從而造成上市公司部分業務出現制度真空或者出現利潤操作空間,為造假者制造了寬松的環境。另外,相關法律對財務造假者的懲罰不重、執法不嚴,導致造假成本極低,也是財務造假的重要原因。
二、上市公司財務虛假的主要手段
1.虛增利潤,隱瞞虧損,這是盈利能力差的上市公司最主要的造假行手段??儾钌鲜泄咎撛隼麧?,其目的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為了達到證券法規定的再籌資條件;為了保持公司股票的流動性和上市公司的身份,使公司股票不至于被st或暫停上市;為了配合股票投機機構炒作本公司的股票等。為了實現利潤虛增,公司常用的做法有:公司財務各崗位協調一致,編制虛假銷售憑證,虛增收入;利用關聯企業或友好企業,通過互相開銷售發票的方式虛增利潤;對于折舊、利息等不計提或少計提;對企業發生的資產減值損失視而不見;利用會計準則的缺陷進行利潤操縱等。
2.調節利潤,這是業績較好但不穩定的公司最主要的造假行為。均衡利潤是一種常見的會計造假,進行該類造假的上市公司一般是基于以下目的:為了保持良好的公司形象,使企業在一個較長的時期內呈穩步增長的態勢,以穩定股價或刺激股價上漲;為了避免因某一年度利潤驟降而使該年的凈資產收益率低于證券法或證監會規定的籌資條件。上市公司在調節利潤時,常用的方法有:提前或推遲確認收入;提前或延后確認費用;設置秘密準備等。
3.不謹慎使用資產,變相侵吞中小股東資產,侵犯中小股東利益。這種造假行為一般是在大股東的操縱下進行的,其目的是以上市公司為工具獲取低成本資金,其常見的做法有:在不考慮是否能收回的情況下向大股東提供資金,最終導致公司資金流失,留下虧損隱患;以不公允的價格進行交易,往往是一方面通過從大股東處高價購進原料,另一方面向大股東低價銷售產品或其他資產;通過引誘中小投資者配股而自己卻放棄配股的方式從中小投資者處獲取資金,然后又用該資金對所有投資者進行分配等。
三、上市公司財務虛假的治理
對于上述財務造假行為,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方面加以治理:
1.完善上市機制,減少上市公司關聯交易,凈化會計環境
針對改制上市存在的缺點,應盡量的實行整體上市,這一方面可以避免“一股獨大”和股權分置問題,從而減少大股東對上市公司的控制、減少關聯企業、減少人為操縱會計信息的空間;另一方面又可以使一般部分整體狀況較差的公司被阻攔在股票市場之外,以減少會計造假的潛在可能性,從而凈化會計環境。
2.完善法規制度,加強報表唯一性管理。前面文中提到利用準則漏洞進行利潤調節,有鑒于此,應該逐步完善現行制度中存在的問題,減少財務造假的空間。另外,有些公司因為不同的目的而提供不同的報表:對稅務提交利潤虛減后的報表;對社會公眾提供利潤虛高后的報表。對此,我們可以借鑒其他一些國家的做法,加強報表惟一性管理:公司報表生成后,提交給一個專門的管理部門,以后所有需要該公司報表的主體都只能從該部門獲得報表,從而避免一個企業對不同的對象、基于不同的目的而提交不同的報表,以減少企業財務造假的動機。
3.提高造假成本,嚴格執行會計法。《公司法》、《刑法》、《會計法》等法律和規范都規定了對虛假財務報告的處置辦法,如了對個人和單位的行政處分、黨紀處分、經濟處罰、刑事裁判等。筆者認為,對于嚴重的財務造假應該加大刑事處罰力度,并且在處罰上要嚴格執法,加大查處力度,增加造假者的成本,使造假者覺得不合算、風險大,從利益上遏制住財務造假的蔓延。
4.提高注冊會計師的職業道德和業務素質,加強對會計師事務所的監管。提高注冊會計師的職業道德和業務素質,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年檢、繼續教育等形式進行;同時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要加強對注冊會計師的審計進行再監督,定期或不定期地對注冊會計師的審計進行抽查,以更好地督促注冊會計師嚴格按獨立審計準則規定的程序和方法執業。
參考文獻:
[1]黃清河黃俊婷:企業虛假財務報告的成因分析及防范對策.中國審計,2003
[2]何英姿:《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對策》.職場觀察,2006
[3]汪易強:《探索新形式下會計信息失真治理的有效途徑》.黃山學院學報,2006
[4]袁小勇:虛假財務報告研究.經濟管理出版社,2006
[論文關鍵詞]審計;核心;價值觀
《審計署“十二五”審計工作發展規劃》指出,要加強審計文化建設,弘揚審計精神,樹立“責任、忠誠、清廉、依法、獨立、奉獻”的審計價值理念和文明形象,增強審計事業的凝聚力。審計核心價值觀作為審計文化最本質、最核心的因素,對統一國家審計價值取向,實現國家審計目標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責任、忠誠、清廉、依法、獨立、奉獻”,也是劉家義審計長闡釋的審計人員核心價值觀,高度概括了審計工作長期以來的實踐探索,體現了審計人員的精神追求和國家審計的職業特點。要求審計人員以這一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塑造審計精神,恪守審計職業操守,堅守審計職業道德。
當前為什么提出建立審計核心價值體系?當代審計機關的青年干部應具有怎樣的核心價值觀?如何構建核心價值體系?
一、為什么建立審計核心價值體系?
眾所周知,價值觀是指一個人對周圍的客觀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義、重要性的總評價和總看法。一方面表現為價值取向、價值追求,凝結為一定的價值目標;另一方面表現為價值尺度和準則,成為人們判斷價值事物有無價值及價值大小的評價標準。個人的價值觀一旦確立,便具有相對穩定性。
核心價值觀簡單來說就是某一社會群體判斷社會事務時依據的是非標準,遵循的行為準則。
一個人為人處世,總要受一定價值觀的影響和支配,它就好比是人生的指南針,不可或缺。同樣,一個機關、一個群體,也需要有全體成員普遍認同的價值體系來維系。
建立核心價值觀:一是有助于樹立科學審計理念。審計的核心價值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計制度的內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它揭示了新時期國家審計的發展動力,體現了審計工作的本質要求。審計理念是核心價值觀的具體表現形式。審計核心價值觀能夠幫助審計工作者理解國家審計本質、堅定國家審計發展方向,制定符合審計發展規律的審計理念。二是有助于提高審計的統一性。對于同一個事物,由于人們的價值觀不同,就會產生出不同的行為。如果核心價值觀無法引起共識,審計工作同時出現多個目標,就會使成果的廣度和深度受到限制,無法達到為宏觀經濟管理提供有用信息的要求。提出建設國家審計核心價值體系,有利于進一步凝聚人心,通過不斷提高審計工作質量,在多變的社會轉型過程中維護審計工作的權威性。三是有助于豐富中國特色的國家審計理論。審計核心價值體系是國家審計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設審計核心價值體系,是鞏固審計機關全體人員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的需要。
二、審計干部應具有怎樣的核心價值觀
在當今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形勢瞬息萬變,也在考驗一個人價值觀?!柏熑?、忠誠、清廉、依法、獨立、奉獻”是劉家義審計長對審計人員核心價值觀的總體概述,筆者認為,作為一個審計干部具有的核心價值觀,應體現在審計人員的具體思想和行為中,重點表現在:
(一)樹立正確的三觀
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是哲學思想的基礎構件,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影響。自然或自發狀態下人生觀和世界觀對價值觀的形成有決定作用,而通過自覺學習修煉養成的價值觀也可以使人生觀和世界觀產生異化和改變。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對每個人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這個問題不解決,或解決得不牢靠,無論做什么事都不會取得好成效。當我們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也就掌握了“實事求是”的根本觀點及其辯證的思想方法,就能善于分析各種復雜矛盾,透過現象看清本質;當我們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就能知道人生的真諦,擺正個人同社會、他人的關系,富有使命感,能做到淡泊名利,克己奉公,無私無畏;當我們樹立了正確的價值觀,就能使自己的目標設定和行為取向的選擇,產生科學的價值意識和正確的價值判斷,從而由此獲得的是正當的、合理的、高尚的物質動因與精神動因。只有樹立正確的三觀,才能開拓創新,經受住社會種種誘惑,樹立清廉的文明形象、保持永久的活力。
(二)強烈的責任意識是基礎
一個負責任的國家才會是有希望的國家,沒有責任感,就容易產生敷衍了事的思想。審計監督不僅是國家經濟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已經成為國家治理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審計機關具有客觀、公正、獨立、超脫特點,在審計中,如果審計人員沒有責任感或責任心不強,難免就會出現“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的現象,審計的力度將大打折扣,甚至出現審計人員利用職務之便謀取不正當利益。沒有強烈的責任意識,容易被金錢誘惑,無法自覺遵守廉政紀律,很難站在公正立場做出評價,也就無法履行審計職責,更談不上奉獻自己的力量給審計事業。每一個審計人員都要明確自己的責任,都承擔起責任,只有如此,才能充分體現審計的核心價值。
(三)堅持客觀公正原則
審計是監督檢查部門,我們在審計工作當中,經常要遇到對與錯,原則與非原則,罪與非罪等問題,當面臨這些問題的時候,我們要堅持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原則,努力發揮審計的監督作用??陀^公正不僅表現于審計結果的客觀公正,還表現審計從業人員的業務水平上,審計人員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審計業務水平,才能提高自己的執法能力,才能做到真正的客觀公正。
(四)科學的創新精神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沒有創新就談不上審計的核心價值。創新是審計事業科學發展的不竭動力,是審計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保障。只有具備創新意識,才能與時俱進,才能針對審計目標、審計領域和審計對象發生深刻的變化的新形勢,適時提出新的審計工作目標;才能在經濟環境變化、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條件下,探索出環保審計、計算機聯網審計等新的審計技術方法,推動審計事業科學發展、和諧發展。
三、如何構建審計干部核心價值體系
正確的價值體系只有被人民群眾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轉化為社會群體意識,才能為人們所自覺遵守和奉行。這不僅是精神層面的長期工程,更是審計實踐的長期積累。建設審計的核心價值體系,需要廣大審計人員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加強審計理論文化修養,認真履行黨和國家及人民賦予的審計監督職責,為國家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和穩中求進保駕護航。
(一)統一思想、在深化認識上下功夫
首先要加大研究和宣傳力度,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要采取多種形式,大力宣傳審計核心價值體系的重大意義和基本內容,要把審計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審計機關精神文明建設的全過程,貫穿到審計實踐中去,以更好更多的精神文化產品,推動審計的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其次更新理念。審計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形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決不能一蹴而就,應通過教育、倡導和模范人物的宣傳感召等方式,使審計人員核心價值觀轉化為審計人員的基本價值取向,喚起審計人員對自己生活和工作意義的深思,對審計事業的信念和追求,樹立正確的、有利于審計機關發展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自覺成為思想和行為的準則。
(二)加強學習,在提升自身修養上下功夫
審計人員打造正確的價值觀,必須要有很好的思想理論和文化修養作支撐。因此,學習就成了打造價值觀的首要任務,只有不斷學習,汲取知識,提高自己,才能正確認識世界、認識社會,才能更好地做好各項審計工作。學習是固本之舉,也是我們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和辦法。能擔當得起責任,做到能審、會審、善審,在信息化的今天,審計干部不僅要掌握財稅、金融、法律、投資、土地和社會事業制度等知識,還要熟練掌握計算機技能。通過學習,不斷提高審計能力和水平,努力踐行審計人員的價值觀,擁有全面的審計技能。只有掌握了全面的審計技能才能有條不紊,處變不驚的處理審計事務中的各種問題、迎接各種挑戰。
(三)求真務實,在推動開拓創新上下功夫
打造審計人員價值觀,需要審計人員在工作中努力開拓創新,求真務實,做好各項審計工作。在審計事業的道路上,要激發趕超意識、競爭意識和創新意識,對待困難和問題不避讓、不推諉,以百折不撓的意志和勇氣爭創審計佳績。以創新的理念開展審計工作,以創新的方法破解審計中的難點熱點問題,用創新的舉措謀求審計成果新突破,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和奮發進取的工作作風。以務實的作風推動審計工作,堅持求真務實的精神,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和科學的發展觀,想問題、干事情、抓落實,把每一審計工作、每一審計事項做好抓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