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1 17:11:5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監管體系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摘要:結合我國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我國對外資銀行市場準入的監管存在自己的特殊需要也存在著諸如政策寬嚴不一等不足,本文從立法層面、監管內容方面分析其不足,進而對我國外資銀行市場準入的監管制度從立法、監管的具體制度、國際合作等方面提出完善建議,以期對我國外資銀行市場準入的監管有所裨益。
關鍵詞:市場準入監管法制不足完善
一、我國外資銀行市場準入監管法制的不足
我國對外資銀行市場準入的監管主要是通過對外資銀行的組織形式、開業條件、業務范圍等方面對外資銀行的市場準入實施規制。但我國并未樹立明確的監管原則,政策上寬嚴不一,某些存在的模糊性給實際操作帶來麻煩,而有些真空地帶又為經營者留下可乘之機。
1.立法層面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及其實施細則與我國的《商業銀行法》相比,前者更多的是原則性的規定,且其是國務院的行政法規,其立法層次低于《商業銀行法》。同一監管當局對外資銀行和內資銀行所依據的監管法律在效力層次上的不一致易使被監管者對執法的公平性和可靠性產生懷疑,破壞法律權威,導致執法環境的惡化。而且,在很多新型的準入問題上如海外市場的準入等問題,我國尚未有配套的管制措施,立法漏洞明顯。
2.監管內容上。我國法律的規定過于籠統,監管體系并不完備。從《外資銀行管理條例》縱觀從申請到審批的整個過程,主體主要為申請人和監管機構,經監管機構認可的會計師事務所只有在一定條件下,正式申請參與專業性問題的審計,程序的封閉性問題暴露出來。《外資銀行管理條例》第16條規定:申請人應當自獲準籌建之日起6個月內完成籌建工作。在規定期限內未完成的,應說明理由,經擬設立機構所在地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批準可再延長3個月。在延長期限內仍未完成籌建工作的,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做出的批準籌建決定自動失效。而在申請批準和批準程序之后,相應的修改和撤銷程序缺位,其顯然不符合正確的立法邏輯。
二、我國外資銀行市場準入監管制度的完善
(一)完善外資銀行市場準入的立法
我國現在并無完善的《外資銀行法》或者《外資銀行監管法》,根據實際問題處理的需要,可以在適當時機出臺上述法律,也可以對《商業銀行法》進一步做出修改,完善有關市場準入的制度規則。針對實踐中可能出現的申請人的申請及對其核準存在錯誤或者因事實或者環境變化導致核準不符合實際的,有必要規定核準的修改和撤銷程序。對于外資銀行通過收購股份進入中國市場的問題,可以借鑒國外的經驗,對外資股權占有的最高比例進行限制,采用資本控制的標準,并對投資者的經營實力從資產與資本兩方面進行要求,以資本總額為主要標準,在時間上有所延續。
(二)市場準入方面具體制度的完善
市場準入方面的具體制度主要涉及組織形式、開業條件、地域限制、業務范圍等方面。
1.組織形式的改進。如果說銀行業開放之初傾斜于分行的政策其客觀需要和可取性,那么時至今日,這種外資銀行準入的形式未免顯得單一,分行占絕對比例的狀況有待改善。“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進一個籃內”,風險的分散是防范和控制風險的良方。我國應提倡準入形式的多樣化,特別是鼓勵以中外合資的形式引進外資銀行。
2.開業條件的放寬。我國對外資銀行要求較高的資本標準,但僅有這樣的一項高標準顯得過于單調。以美國作比較,美國大銀行的平均資產是265億美元,盈利占31%。這就是說并不是只要財力雄厚、規模龐大的銀行就可以經營有道、盈利性強。相反,很多資產規模不大的中小型銀行反而異軍突起,單純的限定高額的資本金意義不大。此外,外資銀行的最低注冊資本明顯少于內資銀行的最低注冊資本。這種規定給予外資銀行以超國民待遇,反而不利于內資銀行與外資銀行在平等條件下的公平競爭,給本來就處于劣勢的內資銀行加重了法律上的負擔。亟待解決的便是適當調高擬設立機構的最低注冊資本,至少與內資銀行的注冊資本基本一致。
3.地域限制的開放。我國在入世承諾中明確了地域限制的逐次開放。具體如下:外匯業務,自加入時起無地域限制;本幣業務,地域限制按下列時間表逐步取消:加入時起,開放上海、深圳、天津、大連;加入后一年內,開放廣州、珠海、青島、南京、武漢;加入后兩年內,開放濟南、福州、成都和重慶;加入后三年內開放昆明、北京、廈門;加入后四年內,開放汕頭、寧波、沈陽和西安;加入后五年內取消所有地域限制。表面上看,這是對外資銀行的一種限制,但實際上這些提前開放的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反而減輕了外資銀行的發展顧慮。外資銀行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目標,一般只愿選擇經濟發展程度較高的金融中心發展。我國應該著手調整外資銀行的市場分布,結合我國的中西部大開發戰略,從市場準入方面為中西部的外資銀行準入提供相對優惠的條件。
4.業務范圍的限制。2006年起,外資銀行可以向我國國內任何客戶提供外匯和本幣服務。外資銀行所享有的“超國民待遇”是非常不利于我國自我金融秩序的完善的。我國應適當增加對外資銀行某些業務的限制,比如零售業務。同時,也可以對一些特殊客戶的資產、負債業務給予適當的限制。結合《外資銀行管理條例》的修改,我國應注重該《條例》與《商業銀行法》的一致性,做到對外資銀行和內資銀行的監管基本一致。
論文摘要:探討了基于嵌入式GIS的城市規劃紅線管理信息系統(eURLIS)總體結構模型。在PDA上設計實現了系統紅線的查詢、生成、量算、統計、指標分析和草圖繪制等功能模塊。介紹了系統開發平臺與技術路線。給出了紅線管理決策支持解決方案、各類紅線輔助生成算法和嵌入式MapXActiveX與S309PictureBOXActiveX集成等關鍵技術。
城市規劃是城市發展的龍頭,而在城市規劃中,規劃紅線至關重要,因為城市的規劃紅線是城市規劃目的在有限的城市地域空間上的具體落實,由于城市空間的有限性、差異性等,城市復雜的自然、經濟和人口等諸多因素隨著城市化發展相互影響制約,直接影響到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規劃紅線成為城市管理部門依法行政管理的法津依據。
規劃紅線是按城市規劃的要求,以圖形、文字、數據〔紅線點坐標、距離、方位等〕表示規劃項目的地理位置和規劃區域。它是實施城市空間準入和空間管制的依據,具有法律效力,長期以來傳統的規劃紅線資料均以圖紙的形式保存,有許多缺點。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城市正在鋪設信息高速公路、構筑數字城市。傳統的規劃紅線管理已不能滿足現代化城市規劃建設需要,城市規劃紅線管理與決策支持已成為新的課題。探索全新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勢在必行。
地理信息系統是融計算機圖形和多種數據庫于一體。存儲和處理空間信息的高新技術,它可以把規劃紅線等具有空間特征的管理對象的地理位置和相關屬性有機結合起來,具有空間數據的查詢與顯示、屬性管理、統計分析、制圖和連接多媒體等功能??山柚涮赜械目臻g分析功能和可視化表達,進行各種輔助決策分析。地理信息系統的上述特點使之被公認為城市數字化建設最為理想的技術之一。
本文研究開發基于嵌入式GIS的城市規劃紅線管理信息系統,可為政府城市規劃等部門決策提供多要素、多層次、多時態的城市規劃紅線以及自然、人文、社會與經濟信息,使其能更好、更有效地實現城市空間管治目標。
1嵌入式GIS城市規劃紅線管理系統設計
1.1系統目標
城市規劃管理人員主要根據以文字及表格的形式提供規劃紅線的信息資料作出決策。如用地單位名稱、項目名稱、地點、面積、國土文號、城規文號、調查情況及建議等,這些抽象的文字資料,難以全面地反映紅線情況,如紅線形狀、附近街道、鄰近大型機構、現場拆遷狀況等,缺乏直觀性和可視化。隨著城市建設的高速發展,規劃管理迫切需要一種能夠隨時隨地將紅線信息以電子地圖、幻燈、照片、錄像等多種媒體方式清晰地表現出來的決策支持系統,使決策者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提高現場辦公速度和決策的準確性,本系統為此而研發。
城市規劃紅線管理信息系統(eURIS)是利用嵌入式GIS開發的一套輔助城市規劃管理決策的信息子系統。利用它可以實現城市規劃紅線規劃設計與管理的現代化;真正提高紅線規劃決策的科學性;更好地建立與完善城市規劃管理信息系統,提高城市規劃與管理的技術手段,以適應現代城市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
系統目標是能夠方便查詢紅線的圖形和屬性信息,充分利用GIS技術對規劃紅線的空間信息、屬性進行管理,在PDA等移動計算機平臺上實現方便、快捷的紅線圖形、屬性互動查詢及規劃紅線相關的量測統計工作;能夠對紅線數據作修正和添加;提供方便的輔助設計工具,用來繪制規劃紅線、標注規劃紅線、分割及合并用地紅線,能夠對紅線范圍內的建筑設施、道路與交叉口的特征指標作統計與分析;方便、準確地查詢與記錄紅線和放驗線圖歷史檔案,提供用地紅線圖輸出功能;要充分利用Internet技術,進行無線遠程多媒體規劃紅線信息交換與收發,針對規劃紅線管治進行實時網上及網上辦公,這對提高政府規劃辦公效率及辦公透明度具有重要的意義。
1.2系統結構棋童
手持式PC等嵌入式移動設備設計系統面向掌上型PDA,采用辦公自動化系統(OA)親切友好的人機交互式界面設計思想,以功能模塊化形式組織信息,有效地集成系統管理模塊、規劃紅線管理模塊、網絡信息交換模塊。系統呈樹狀結構,層次數據模型。各種類信息以事件工作簿的形式分類裝入電子文件庫,海量信息關系清晰,層次分明,易于檢索,有利于系統的動態信息管理,隨時增加和變更信息,擴充信息層,實現系統功能需求。嵌入式城市規劃紅線管理系統總體結構如圖1所示。
2嵌入式規趔紅線管理系統的功能實現與關健技術
2.1系統開發平臺與技術路線
城市化進程強化了城市空間管治,多元化的嵌入式規劃紅線管理系統需求將擴大,用戶將增多,這一領域需求一種價格低廉、功能齊全、性能良好、功耗低、體積小的規劃紅線管理信息系統。隨著IT技術的發展,設計這種廉價的嵌入式規劃紅線管理模塊成為可能。城市空間管治規劃紅線管理信息系統開發以智能終端PDA(PersonalDigitalAssistant),GPS接收機或其它專用智能設備為硬件載體;建立規劃紅線智能輔助設計與分析模型庫;在WindowsCE3。0環境下采用MicrosoftWindowsCETooltikforVisualBasic(eVB)開發工具和嵌入式GIS控件MaplnofMapXActiveX開發實用的、適合移動城市空間管治規劃紅線管理現場辦工的實用軟件平臺。通過綜合運用PDA、PC、通信、網絡等多方面技術,使整體工作更高效,更具實時性。
2.2紅線查詢功能開發與實現
設計了靈活地從屬性查圖形、文本和多媒體信息及從圖形中直接查屬性的功能。從屬性查圖形:系統提供了用地規劃和建設工程審批辦案過程中的道路紅線、征地紅線、拆遷紅線、用地紅線、建筑紅線及放驗線圖歷史檔案等。根據用戶輸入的屬性條件,如記錄用地紅線審批表“案卷編號”、“申請單位”等信息,系統自動檢索符合條件的紅線圖在屏幕上閃爍反色區別于其它紅線點顯示。從圖形查屬性:根據選擇的一宗規劃紅線可以查詢該紅線的審批表的信息及相關附件。用光筆在圖形上點取所需查詢紅線點層的空間位置,如路段或交叉路口,則很快將其屬性顯示在屏幕上。圖形選擇方式有直接鼠標點取、窗口范圍選擇和多邊形范圍選擇。紅線屬性查詢子模塊在WinCE環境下采用高級編程工具WindowsCETololtikofrVisualBasic6.0實現,空間信息查詢子模塊,采用MapXMobile控件管理規劃紅線管理模塊,創建或插入記入當前工作薄數據庫中的shapeifle文件(Tab表),實現對數據庫中所有shapeifle文件的放大、縮小、漫游等嵌入式GIS的圖形操作功能以及空間屬性信息互查。圖形中的每一個基本元素對應著數據文件(Tab表)的中一個記錄。二者之間通過用戶標識符建立起內在聯系。在Maplnfo中主要通過Tab表實現圖形數據和屬性數據之間的相互連接,這樣通過圖形可以檢索、調用屬性數據。同樣,由屬性數據也可以顯示檢索圖形。
空間信息查詢需要選擇查詢信息所在圖層,例如點查詢根據carsearch—layer的值判斷筆點查看的是哪一圖層實體信息。區域查詢需要首先在主圖形窗口中畫出多邊形區域,再判斷carsearch—layer值落入多邊形區域內的實體信息。清除選擇即釋放被選中的實體。WinCE環境仿真模擬器下空間信息查詢測試結果與源代碼表如圖2。
2.3紅線生成功能開發與實現
規劃紅線生成子模塊開發直接在高級編程工具eVB環境中編程實現。生成規劃紅線模型有:條件紅線生成和無條件紅線生成兩類。
(1)無條件紅線生成
坐標紅線生成、圖形紅線生成都屬于無條件紅線生成。坐標紅線生成是根據用地紅線圖坐標的文本文件生成用地紅線圖,通過PDA屏幕窗口直接箱入紅線點解析坐標的精確紅線生成方法;圖形紅線生成是在PDA屏幕上用光筆拾取紅線點坐標,記入紅線圖層數據庫,加入紅線屬性信息直接生成紅線Tab(MapInfo)表,將選中的點編輯連成多邊形,生成一宗用地紅線圖;并使紅線點互相連線顯示。
(2)條件紅線生成
條件紅線生成是在PDA屏幕窗口上用光筆采集集中紅線區域邊界點坐標,先暫存WinCEAccess動態數據庫。根據箱入的紅線生成條件,利用區域邊界點坐標,按條件生成多邊形紅線的數學模型計算各點坐標。在該區域內生成多塊條件紅線圖形,并將新生成紅線圖形輪廊坐標依次記入紅線圖層數據庫,再分別加入紅線屬性信息生成紅線Tab(MapInfo)表。
例如,面積條件紅線生成之一:三邊形地塊按面積條件生成3個多邊形紅線的程序與數學模型,如圖4所示,巳采集待分紅線點地塊區域邊界點坐標A(X,,,Y,,)、B(XB,YB)、
2.4紅線管理決策支持功能開發與實現
(1)地圖量算功能:分為長度量算和面積量算,分別采用MapXMobile控件支持實現量算結果的顯示。
(2)規劃紅線統計功能:實現背景數據圖層與當前工作薄新建圖層的信息疊加空間信息比較分析功能,獲取城市空間結構變化的量化指標??臻g分析子模塊開發直接利用嵌入GIS控件MapXMobile,對Tab表中所需信息查詢顯示即可。如統計道路紅線范圍內拆遷的房屋情況,包括房屋全部包含在紅線范圍內,與紅線相交,距離紅線多少米范圍等,執行GIS緩沖區分析操作后、在圖上用黃色顯示要拆遷的房子。
(3)規劃紅線指標分析功能:子模塊在高級編程工具eVB環境中編程實現。程序流程是依據紅線點“點名”關鍵字段計算該點當前采集坐標與歷史圖層(插入工作圖層)對應紅線點坐標之差,并在狀態欄顯示差值大小。“點名”信息存于工作薄數據庫Tab表中和插入工作圖層數據庫中。兩次搜索獲取坐標數據。并設紅線閉值,當兩坐標差值超過閉值時,加紅色圓圈,閃爍顯示警告信息。規劃紅線指標分析子模塊如圖So
(4)工作草圖繪制功能:在WinCE環境中開發工作草圖輔助決策工具直接利用Microsoft第三方支持提供的一個優秀的PDA繪圖ActiveX組件,即提供的S309PictureBOXActiveXControlModule控件。子模塊在高級編程工具eVB環境中編程實現,開發的工作草圖繪制子模塊在WinCE環境仿真模擬器下測試結果。
部分模塊程序源代碼及ActiveX組件參數聲明如下:
(1)先聲明幾個城市區域中會使用到的變量。字符串變量strFileNane是用來儲存圖形文件的名稱的。變量PenColor是用來記錄畫筆的顏色的。變量intOldX,intOldY是用來儲存舊的坐標點位置(在畫圖的時候會用到)的。
(2)在MenMBarl對象當中加入[Open]以及[Save]按鈕。接著再加入[PenSize]menu,在[PenSize]menu中,加入5個項目,分別代表5種大小的畫筆。之后再加入[[Color]按鈕,用來顯示調色盤。
(3)當觸控筆一碰到S309PictureBox對象時,就會引發此MouseDown事件。使用DrawPoint方法在S309PictureBox對象上畫一個點。把所畫的初始坐標儲存在intOldX與intOldY中。因為這兩個值在MouseMove事件中的DrawMouseMoveUnesEx方法會使用。用觸控筆在S309nctureBox對象上移動時,當使用OrawMouseMoveUnesEx方法畫線事件。也把現在的坐標儲存在intOldX與intOldY當中,以便下次使用這個方法的時候可以用到。
論文關鍵詞:完善工程質量監督體系
“十一五”時期是我國經濟、社會、城市發展的重要時期,為完成我國“十一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的各項指標和任務,建設系統應當在其中發揮更大的作用。要通過體制、.制度、科技創新,建立更加科學規范的管理體系和市場體系,使各項工作都取得新成績、新突破,并走在全國建設系統的前列。為此,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總體規劃,特制定我國建筑業2006-2010年發展規劃。該規劃是我國建筑業和工程建設發展的總體規劃,建筑節能和建設科技等規劃作為其專項規劃是在總體規劃統領下的具體化和補充,總體規劃對各專項規劃具有綱領性和指導性,專項規劃更具有可操作性,兩者互為依托、相輔相成、協調一致,共同構成我國建筑業“十一五”期間發展的全面規劃.
一、建立健全工作質量監管體系的必要性
建筑業是我國國民經濟建設中的中流砒柱,而提高工程質量是我國建筑業的長期戰略方針。建筑工程是大型的綜合項目,其工程質量問題不僅涉及到個人與財產的安全,而且還涉及到社會的穩定。但是,目前該行業存在的問題還相當嚴重,比較突出的問題之一是建筑工程質量參差不齊。近年來,發生的一些重大工程質量事故不但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也產生了嚴重的社會影響。所以,加強工程質最監管力度刻不容緩。就目前工程質量監督管理中,我認為還存在如卜幾中函待解決的問題:
(一)監管工作手段單一,技術含金量低
20年來,質監機構在質監手段方法上的發展創新速度遠遠低于其組織機構建設速度。20年過去了,監督手段基本還停留在眼看、手摸、錘敲階段,即使增加了一部分現場檢測,也是有限的輔助手段,主要工作方法的革命并沒有完成。質監人員構成不盡合理。大多數質監機構直接招聘應屆大學畢業生充實隊伍,表面上人員的學歷層次上了好幾個臺階,但因缺乏施工現場的實際工作經驗,大多數人并未發揮出與其學歷相適應的作用。質監在技術上的專業性尚未得到最大程度地體現.因而也未能很好地實現政府監督工程質量的初衷。
(二)建筑市場機制尚不完善,政府監管服務功能有待加強
在市場準入和清出、政府各相關部門的監管關系、建設單位的質量安全責任、建筑務工人員的權益保護、市區內外統一管理、促進新型市場主體發育和建筑節能等方面的法規制度還比較薄弱;在監管對象、監管內容、監管方法和監管程度等方面,存在著“缺位”與“越位”問題;建筑市場秩序仍不夠規范,工程轉包、資質掛靠、違法分包和招投標中的圍標、串標等違法違規行為依然存在:對不同投資性質的工程沒有形成不同方式和不同程度的監管模式。
(三)工程質最監管體制尚不健全,與市場管理結合尚不到位
政府監管水平尚待進一步提高。監管體制分散、部門之間條塊分割現象嚴重,容易出現行政的越位、缺位和錯位,造成部分工程逃脫監管,極大地影響了行政效率:工程監管模式單一,沒有形成針對工程的不同技術特點和投資屬性及不同質量責任主體的多元化的工程監管模式,難以提高監管效率;對在建工程的質量管理比較重視,而對既有工程質量管理還處于空白,全壽命周期的質量管理體制尚未形成:工程監管較為粗放,沒有形成量化的評價體系;執法人員的業務素質不高,部分法律法規沒有得到嚴格落實。
(四)施工全過程安全份理和全方位監管尚未全部落實,班任體系還份進一步強化
1.政府監管水平尚需進一步提高。部分監管部門工作主動性、預見性差,對安全生產形勢分析不夠,對事故的防范措施不夠有力,政府監管存在盲點;未能合理組織利用建設系統各種管理資源和充分發揮各個管理層次、環節的整體效能,未形成安全生產的監管合力;部分監管機構權威性不高,對違法違規行為和重大事故執法不嚴、處罰不力,缺乏強硬的手段措施,對有關方面起不到震懾作用:在監管體制方面,由于相關法規規定的職責存在交叉,界定不清,各部門之間的關系沒有理順,安全監管工作受到一定影響.
2.保障安全生產的有關環境急需改善。在市場環境方面,一些建設項目不履行法定建設程序,企業間的惡性競爭,以及轉包、掛靠、違法分包等現象,都直接影響安全生產的正常開展。施工安全形勢不容樂觀,建筑施工傷亡事故總量仍然偏高,“十五”期間共發生傷亡事故194起,死亡391人,其中二級重大事故5起。
二、工程質量監管體系的創斷思路
(一)研究和探索新的監管思路,應是迫在眉晚的任務
改革開放初期,全國呈現出大干快上的氛圍,作為代表政府的第三方監督機構,對穩定和提高當時我國建設工程的質量水平,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但是,隨著我國建筑市場逐步走向成熟,建筑領域的法律法規日趨健全,工程監理制度漸趨完善,一大批高水準的施工企業己經形成,全國尤其是北京、上海等經濟發達地區的建設工程質量水平,更多的是依托創新的監管體系得到控制。因此。研鄉i和探索新的監管思路,應是迫在眉睫的任務。
1.巡查制度是監督機構的主要運作模式。如果說取消工程質量核驗,建立竣工驗收備案制度,由對實體質量的檢查轉變為對責任主體質量行為的抽查監督,是進入新世紀工程質量監督制度的第一次大的轉變的話,逐步推行巡查制度可能是第二次轉變,也是第一次轉變的繼續深化。
由于工程建設任務量大、責任主體多,監督機構的運作模式應當主要采用巡查方式,而且應當是不定期、不告知的隨機巡查。質量監督人員到現場不是直接控制工程質量或進行質量把關,而是為了發現責任單位主體的違法行為,并加以處罰,目的是確保企業和項目質量保證體系的建立和正常運行;質量監督機構的隨機抽查,是在各方責任主體對實體質量有合格結論的基礎上進行,主要日的是復查。
筆者認為,多年來沿襲的以項目為單位、定點監督為主要方式的監督做法存在不少弊端,有些質量監督機構只注重對辦理質量監督手續的項目進行監督,而不愿意過問不辦理質監手續的項目,導致自覺守法的項目被反復檢查,而故意逃避監督的行為反而無人查處。因此,實施巡查制度,既強化了對建設工程各責任主體質量行為的監督,也在管理中進一步體現了各責任土體對建設工程應承擔的質量責任。
2,充分利用中介機構和社會力量做好工程質量監管。隨著市場經濟的逐步發展,監督管理工作應及時調整思路,市場可以調節的應該交給市場,可以依靠中介機構甚至社會監督制約的,就要充分利用。也就是要充分體現《行政許可法》中所說的“四個優先”原則。建設、勘察、設計、施工、工程監理五方責任主休,分別承擔相應的質量責任,其質量行為也是政府監管的重點內容。但是,隨著形勢發展,一方面應將工程質量檢測機構、施工圖審查機構也納入責任主體范圍,同時,幾方責任在層次上應有所不同,在今后質量監管中更要逐步突出建設單位的第一責任。另一方面,市場經濟比較發達、中介機構比較成熟的地區,要重視對施工圖審查機構、監理公司、工程質量檢測機構發展的支持,充分依靠、發揮它們對質量監督的技術輔助作用,同時也要加強對其履行質量責任情況的監督力度,以此來達到施工圖設計文件以及實體質量符合強制性標準的目的。也就是說,政府工程質量監督機構不應對工程質量作任何直接的合格評價,而是通過對施工圖審查機構、監理公司工程質量檢測機構所作合格結論進行抽檢核查的方式來間接達到調控目的。
3.政府投資工程和非政府投資工程監管方式應有所不同。隨著投資主體的多元化,特別是國務院《關于投資體制改革的決定》提出“對今后不使用政府資金的投資項目,一律不實行審批制度,而是改為核準制和備案制,完全由投資方來承擔風險”’后果,政府工程和非政府工程如何區別對待就成為擺在質量監督部門面前的一個課題.
對于政府投資丁_程和非政府投資工程的監管方式應該有所區分。對政府投資工程實施全過程監督,感覺上監督機構是以政府投資工程業主的身份去進行監督,可能會出現建設單位游離于監督范圍之外,并且也容易和現場監督的工作角色混淆。因此,對于政府工程,層次監督性質的巡查制度應該是今后的主要工作方式之一,另外,考慮增加代表政府進行驗收把關的環節,作為對建設單位工作評估的內容可能也有其現實研究意義。國務院即將出臺《政府投資工程條例》,如何對政府投資工程實施工程質量監督,我們應加強調研、明確職責。
(二)從單純注重施工現場的質量安全監管,轉移到既注重施工現場又注重建設項目實施全過程的質量安全監管,開掘監管的深度
隨著專業化程度的提高,規劃、設計、施工、維修等的劃分越來越具體,使建設監管難度越來越大,衡陽衡州市場“11·3"事故和常德橋南市場“12·21"事故的發生,充分說明只注重對施工現場的質量安全監管,而忽視建設工程全過程監管是極其危險的。
所謂建設全過程,就是事前、事中、事后的整個過程,包括工程建設規劃許可、設計審查、施工許可、工程監理、質量安全監督、竣工驗收備案、產權登記等所有建設程序和步驟。衡陽衡州市場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嚴重違反法定建設程序,在沒有辦理規劃、施工許可證的情況下,擅自開工,而更為嚴重的是其開發商私下雇請有關人員擅自設計、施工,并降低工程質量標準,在未經工程竣工驗收和消防驗收的情況下攫自投入使用。因此,要遏制事故的發生,就必須加強建設工程全過程的監管.
要規范工程參建各方質量行為,從源頭抓起,從工程的招投標、施工許可、資質管理、竣工驗收等各個環節加強監管。要督促建設單位依法履行職責,嚴格遵守基本建設程序,履行合同約定,按照誰投資,誰決策、誰收益、誰承擔風險和責任的原則,認真擔負起質量安全責任,切實把好質量安全關:要督促建設單位和施工企業做好質量安全保證體系的建立健全工作,嚴格落實質量安全保證體系,做到質量安全管理機構和制度健全,嚴格執行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條文和規范,確保提供優質合格的建筑產品。
(三)從單純注重監管行為,轉移到既注近監管行為又注,監管制度的創新,加大監管的力度
目前,建設工程監管通過采取日常巡查、隨機抽查、告知性檢查和強制性介入檢查等監管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建設工程質量安全不僅僅靠監管,更重要的是要靠套好的制度來保證,努力建立質量安全的長效機制,用制度引導,制度橄勵,制度約束,制度規范來保證質量安全監管到位。
1.是要完善市場準入制度。認真制定勘查、設計、施工企業質量安全管理規范,把企業是否具有質盆安全保證能力作為市場準入的必備條件.在保證建設上程質量安全的前提下,規范和保障各方主體的權益。
2.是要逐步建立市場誠信機制。建立健令以道德為支撐、以產權為基礎、以法律為保障的市場信用制度,形成建設工程市場信用體系。在加強對建設工程質量安全各方責任主體的不良行為記錄管理工作的基礎上,完善建設工程市場責任主體信用檔案,建立起建筑企業、中介機構和從業人員的信用檔案,全面接受社會監督。同時要進一步完善企業質量和安全行為評價體系,對企業的質量和安全狀況進行科學量化的評價,實現用現代科技手段對企業資質實行動態管理的目標。
3是要建立建設工程保險制度。工程保險就是用市場的手段來保證工程質量安全的一項措施,通過工程保險的引入可以促進丁程質量安全水平的提高,降低質量安全風險,同時也促進建設上程市場的誠信建設。
三、強化工程安全監二確保工程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健全施工安全技術標準體系和制度體系
按照建設部《建筑工程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導則》的有關要求,完善建筑工程安全生產管理制度,規范安全生產監督行為.從資質審查、招投標.施工許可、現場監管等多個環節,從規范施工單位、建設單位、監理單位、勘察設計單位等多個主體,從整頓規范建筑市場秩序、發展成建制勞務企業、改善農民工生產生活環境、減少最低價中標對安全生產的負面影響等多個方面,形成覆蓋建筑市場各方責任主體,各級安全監管部門和建設工程全過程的安全管理制度體系。使安全管理工作做到科學化、規范化、標準化、程序化。
(二)施工現場安全監管體系
進一步落實監理單位的安全責任。根據《建設工程安全管理條例》和《建設工程監理條例》,切實落實監理企業的安全責任。要督促監理企業和監理人員認真學習安全生產有關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提高安全監理業務素質。細化監理的安全責任,要求監理企業把安全監理內容納入監理規劃,并在審查施工企業相關資格、安全生產保證體系、安全與文明施工措施費用使用計劃、現場防護、安全技術措施、檢查危險性較大工程作業情況,以及督促施工單位整改事故隱患等方面,充分發揮監理企業的監管作用。要強化對監理企業的監督檢查,嚴格執行監理報告制度,支持監理企業按規定履行安全監理職責。
論文關鍵詞:金融監管;原則;必要性;對策
論文摘要:美國次貸危機發生后,經濟學家認為,此次美國金融危機很大部分是因為政府監管失靈。闡述了金融監管定義、原則和必要性,提出了完善我國金融體系的響應對策,以其為有關金融業工作者提供參考。
1有關金融監管
(1)金融監管定義。金融監管是指政府通過特定的機構(如中央銀行)對金融交易行為主體進行的某種限制或規定。金融監管本質上是一種具有特定內涵和特征的政府規制行為。
(2)金融監管的原則。金融監管的原則為了實現上述金融監管目標,中央銀行在金融監管中堅持分類管理、公平對待、公開監管三條基本原則。
(3)金融監管的必要性。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體系是全社會貨幣的供給者和貨幣運行及信用活動的中心,金融穩定對社會經濟的運行和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有效的金融監管不僅是我國金融體系內部完善的迫切要求,更是對外資金融機構進行有效規范、實施必要監管,保護國內金融體系,順利完成金融改革的前提條件。
2完善我國金融監管體系的對策
(1)健全金融監管體系,加強金融監管制度創新。①根據我國金融調控和金融穩定的現實需要,合理確定金融監管部門的職能定位,根據權責一致原則,界定金融監管職責分工,盡快建立由人民銀行、財政部和監管機構組成的金融監管協調機制,解決監管主體混亂的問題,理順監管機構之間的關系,處理好金融監管中的一些重大問題。②改革現有的監管制度,實現監管手段和方式由直接干預向間接調控、由人治向法制的轉變,加快金融立法,將金融活動納入法制的軌道。通過監管制度創新,有效防范金融風險累積,保證金融體系高效穩健運行。
(2)樹立維護穩定與提高效率的雙重金融監管目標。隨著我國加入與金融自由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我國金融業同境外金融機構在國內和國際市場都存在激烈的競爭,而對國外金融機構的強大競爭優勢,維護金融機構合法穩健運行將不再是監管的單一目標,在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的同時,積極扶持金融機構發展,提高金融機構的服務水平和競爭能力成為新形勢下對金融監管的迫切要求。在依法實施監管的過程中盡可能降低監管成本和資源的占用成為實行高效監管的新觀念。
(3)利用網絡,踐行金融電子化監管。實施金融電子化監管對于提高金融監管效率,降低金融監管成本,擴大金融監管范圍,提高金融監管質量,實現金融監管的規范化、系統化和科學化具有重要作用。①提高金融監管的持續性、有效性和全面性。②提高對金融風險的預測能力,實現全過程的動態監管。③實現監管數據的共享。利用金融電子化監管系統使監管過程的大部分工作實現自動化,從而可以減少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提高監管的效益,降低成本。
論文關鍵詞:宏觀;審慎監管;貨幣政策;調控
0 導語
為了保證我國經濟金融發展的安全、穩定與效率,客觀上需要建設審慎的金融監管體系。審慎的金融監管體系不否認金融監管,而是要加強金融監管,這種監管是建立在對尊重市場自主權的基礎之上,是一種審慎的監管。同時要求有更為深入廣泛的金融監管體系,這個體系應更多的從宏觀角度對金融進行管理,尊重市場的調節和金融體系的效率,對市場的不完備進行補充。
1 金融危機與宏觀審慎監管的提出
1.1 金融危機的爆發及原因評析
2007年引爆于美國的次級住房抵押貸款債券市場危機持續升級,影響逐漸加劇,最終演變成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機。表面上看,此次危機爆發于金融體系最完善、金融創新最前沿以及金融理論和人才最豐富發達國家——美國,而且起端次級住房抵押貸款債券市場這一金融創新領域。危機似乎不同于八、九十年代爆發于發展中國家或地區的,主要集中在貨幣和銀行的危機。然而,IMF前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等人根據有關金融危機的標準研究,通過將此次危機的資產價格、增長和政府債務等指標同二戰以來發生的重大金融危機進行一系列對比,研究結果表明此次危機和以往的危機并無本質差別。
但是在客觀忽略資產價格泡沫極度膨脹的通貨膨脹目標制的宏觀經濟理論,以及以資本監管為核心的微觀審慎監管理論的指導下,形成的忽略金融監管的宏觀政策框架,必然催生資產價格泡沫,積聚系統性風險,在金融體系內埋下重大隱患。泡沫一旦破滅,積聚的風險迅速釋放,最終演變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機,給實體經濟造成巨大的沖擊。
1.2 宏觀審慎監管的提出
危機爆發后,國際理論界和實務界都對金融監管進行了深刻反思。為維護金融穩定,金融監管變革在所難免。綜合G20、FSB、BIS和IMF報告文件來看,金融監管改革目的是保證金融穩定,防止類似的危機的沖擊,預防系統性風險。
改革主要集中在六大塊:
(1)增加資本和提高資本質量,同時改善流動性和緩沖機制,緩解資本監管順周期性。
(2)改革薪酬制度,維護金融穩定。
(3)增強會計準則實效性。
(4)改善場外衍生品交易市場。
(5)對具有系統性重要影響的金融機構妥善處置。
(6)加強全球金融監管合作,強化遵循統一監管標準。其他方面還包括對沖基金、信用評級公司和證券化等方面的監管和改革。部分改革已在逐漸付諸行動并進行了效果評估,有些改革尚處在討論和研究階段,監管改革的機遇與挑戰并存。
當然,以往的微觀審慎監管對于保證單一機構安全,從而保護金融消費者(存款者和投資者)的利益有著積極意義。但是由于微觀監管的固有弱點表明了其不僅強化了順周期性并且未能有效防范系統性風險,在保證單個金融機構安全的同時卻有可能最終導致整個金融體系的崩潰。因而需要加強宏觀審慎監管。
“宏觀審慎監管”的概念提出已久,地位也隨著此次危機的爆發顯著上升?!昂暧^審慎監管”目前尚無明確定義。據已有的文獻來看,宏觀審慎監管主要是相對“微觀審慎監管”而言,金融監管當局從金融體系而非單一機構的角度實施監管,降低金融危機發生的概念,維護金融穩定,密切關注金融體系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宏觀審慎監管同微觀審慎監管在監管目標、最終目標、風險性質的對待、機構間風險暴露相關性的重要性和審慎控制的實現方式上都有著本質區別。
當前,金融監管改革依然處在成型階段。為維護金融穩定,總的改革趨勢將向立足于微觀審慎監管的宏觀審慎監管模式的方向發展。其主要的新特征將體現在逆周期性監管政策工具的選用和宏觀審慎監管框架的構建。
2 我國當前金融監管體系存在的不足與改良
2.1 我國當前金融監管體系的形成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金融業的快速發展,我國的金融監管模式也在不斷變革??偟脕碚f,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1984年至1992年的統一監管體制時期,人民銀行履行統一監管職能。
第二階段為統一監管向分業監管的過渡時期。1992年10月證監會的成立標志分業監管的開始,1998年保監會的成立標志人民銀行、證監會、保監會明確分工,分別對銀行業、證券業和保險業進行監管的分業監管模式初步形成。
第三階段為1998年后的分業監管體制時期。
其中2003年銀監會的成立標志著我國“一行三會”為基本格局的金融監管體系最終形成,即分業多頭監管的格局形成。為加強協調溝通、信息共享,形成安全有效的監管網絡,監管聯席會議制度被引入。2004年三會簽署了《三大金融監管機構金融監管分工合作備忘錄》,在明確各自職責分工的基礎上,建立定期信息交流制度,經常聯席會機制。然而監管聯席會已長時間沒召開,沒有達到預期效果。目前主要由一位國務院副總理定期召開金融旬會來加強監管政策協調。
2.2 我國金融監管體系的不足
盡管我國目前分業監管有利于提升監管專業化水平,有效防止了金融風險傳染效應,但如同大部分分業監管模式一樣,我國當前的監管體系存在不足。錢小安認為我國監管體系不足體現在監管重復與監管空缺并存、監管資源配置低效、監管協調機制較弱等方面。根據引發此次金融危機金融監管方面的缺失,從宏觀審慎監管角度來看,我國金融體系存在三大方面的不足。
首先,缺乏穩健的宏觀審慎分析平臺。系統性風險的有效防范,必然需要對金融體系的數據信息進行整合、分析、檢測和評估,發現金融系統不穩定性的來源,發出風險警示。這就需要一個專門的分析平臺,一方面整合各微觀部門的信息數據,另一方面同時整合分析宏觀部門和微觀部門的信息數據。而目前,我國并沒有搭建這樣一個平臺。 轉貼于
其次,系統性風險防范不足,存在監管盲區。此次金融危機表明,由于缺乏對具有系統性重要影響的金融機構(集團)有效監管,致使這些金融機構過度承擔風險,最終加劇金融危機程度。
最后,宏觀審慎監管政策工具不完備。有效的金融監管需要先進監管理念的同時,還需要有效的完備的金融監管政策工具。而無論是在時間維度上的逆周期監管政策,還是在行業維度上的對系統性風險的有效監控政策,我國都存在不足。
2.3 我國宏觀審慎監管的框架構建
在前面的章節中我們分析提出了我國在金融監管上存在的不足,因此在我國未來的金融宏觀審慎監管框架的構建中,我們要提出針對性的對策。總得來看,我國宏觀審慎監管框架有賴于宏觀審慎分析平臺的搭建、宏觀審慎監管政策工具的完善以及組織合理安排下的政策協調機制健全。
首先,搭建宏觀審慎分析平臺,建立預警機制。宏觀審慎分析平臺的構建,對系統性風險進行分析、評估和預警,對系統性風險的防范具有重要意義。我國在這一環節的構建大體可分為四步。首先確定平臺,即明確微觀和宏觀數據整合分析的職能的具體承擔部門,可以是“一行三會”當中一個也可以新建一個部門。其二,信息數據的收集和整理。平臺構建后,相關職能部門就得強化對系統性風險相關信息數據的收集和整理,特別加強微觀和宏觀數據的有效整合,全面掌控系統性風險變化趨勢。其三,系統性風險評估體系的構建。即從金融體系宏觀層面又從銀行、證券和保險等行業微觀層面加強對系統性風險的檢測與評估,加大各行業微觀層面風險評估對金融體系宏觀層面風險評估的支持力度。
第二,完善宏觀審慎監管政策工具,建立危機處理機制。從時間維度上說,我國應完善包括逆周期貸款損失撥備和逆周期的信貸政策等在內的各種逆周期監管政策機制。同時,要加強對杠桿倍數的檢測,從微觀和宏觀角度有效控制金融體系的風險過度承擔。完善相機抉擇機制,有效避免危機擴大和擴散。從行業維度上說,要加強對金融控股集團監管立法,完善對交叉性金融業務的監管政策工具,有效監管金融創新、金融衍生產品。完善危機處理機制,設計多層次的應急處理監管政策工具。加快建立存款保險制度。
最后,合理架構組織,健全宏觀審慎監管政策協調機制。組織結構鋪排,各部門政策協調是宏觀審慎監管框架能否成功搭建的最關鍵因素。首先,系統性風險信息的獲得、預警機制的建立、宏觀審慎監管政策工具的設定需要各部門明確職責并加強溝通協作。其二,宏觀審慎監管政策的制定和執行需要各部門的密切配合。組織架構設定對宏觀審慎監管的效果有極大的影響。我國宏觀審慎監管框架中的組織安排,首先是確定宏觀審慎分析平臺,作為宏觀審慎監管總的召集人;其次是三會要加強對各自監管行業的宏觀審慎監管和微觀審慎監管結合意識;其三,要加強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同宏觀貨幣政策之間的協調;最后,宏觀審慎監管政策實施部門要加強同人民銀行、財政部以及發改委等部門協調,制定科學的監管政策并有效執行,提高監管水平和效率,維護宏觀金融穩定。
3 宏觀審慎監管與貨幣政策調控的聯系
在金融監管中,有一項監管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即銀行監管。這是由于:首先,銀行業在金融體系占主體地位。其次,在各類金融機構中,銀行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也是最容易引發金融危機的部門。因此,作為我國貨幣政策執行機構的中央銀行——中國人民銀行的監管必然在宏觀的金融監管中占據極其重要的作用。
而在新的金融機制改革中,基于對資本充足率監管的要求,必然要改革在此前大行其道的硬約束監管機制。但在當前的新的金融運作形勢下,對于資金的過于嚴格的監管可能會導致雁行的信貸減少,進而導致整個社會總投資的下降,這自然不是金融監管希望的結果。
但是在新的宏觀審慎的監管機制下,政府實行貨幣調控政策則可以利用這樣較為完整系統的機制來進行整體的調控,不僅可以提高貨幣政策在有效引導國民經濟向更好的發展方向上進步,還可以在這一較為拔高的視角上有效的規避一些金融風險,更加有效的將我國經濟引導至又好又快發展的康莊大道!
4 結語
[論文關鍵詞]期貨交易 上市品種 監管
[論文摘要]文章指出了我國期貨市場上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了存在問題的原因,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適合我國期貨市場發展的策略。
當前,我國期貨市場在發展的過程中仍面臨著一些問題與障礙,隨著商品經濟在我國的發展,當前期貨市場面臨著難得的機遇。站在繼往開來的十字路口,我們有必要重新審視我國的期貨市場,分析我國期貨市場上存在的主要問題,為我國期貨市場的發展提供建議。
一、我國期貨市場存在的問題
(一)交易主體單一
我國期貨市場的交易主體僅限于私營企業和自然人。國有企業只能限于作套期保值交易,金融機構和事業單位不得參與期貨交易,并嚴禁信貸資金和財政資金進行期貨交易。在新的《期貨管理條例》推行之前,期貨公司作為市場主體只能不能自營[1]。
(二)交易品種少,成本高
(三)監管模式不適應期貨市場發展趨勢
監管方式以行政手段為主;證監會在代表政府實施監管的過程中,一方面缺少對行業發展的宏觀決策權,另一方面又對行業內部管理又過于寬泛,過于微觀;監管法規以限制性規定為主,嚴重阻礙期貨市場的良性發展。相應的法律法規主要考慮的是如何管住市場,而沒有考慮如何鼓勵交易、發展市場,發揮期貨市場的經濟功能,使期貨市場發展空間受到極大限制,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
(四)期貨市場與現貨市場結合不密切
二、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交易主體方面
我國期貨市場與國外期貨市場相比,發展層次單薄,期貨市場持續發展動力不足。究其原因在于:我國期貨市場不是由現貨商根據自身發展需要自發組織起來的,現貨市場的不發達導致期貨市場在合約質量標準和交割環節存在一定的成本,生產者直接進入期貨市場特別是農產品期貨市場進行套期保值交易不夠廣泛。
(二)上市品種方面
我國期貨市場品種結構單一的現狀,主要是由于落后的品種推出機制。我國期貨品種推出審批權在證監會之手,這是一種行政性行為。同時,證監會并未建立品種推出長效機制。品種推出審批過程過于繁瑣,推出時滯相當長,有些品種甚至在這種冗長的審批程序中被“高高掛起”[3]。金融期貨交易在我國期貨市場上未能取得成功,原因是在當時的中國金融市場上,主要的金融價格還不是完全的市場決定的價格,基本上不具備發展金融衍生產品的基本條件,匯率雖然已經實現并軌,但是國家對外匯實施嚴格管制;國家對存貸款利率和國債發行利率存在著正式或潛在的管制,真正的市場化利率也尚未形成。
(三)交易成本方面
我國期貨市場上交易成本過高,主要由于期貨交易所交易成本過高。交易所交易成本與交易所體制有關。各交易所熱衷于交易所的豪華,其房產投資成為期貨交易成本的主要組成部分;期貨交易所追求利潤和稅收,交易所會員的意見對交易所并無約束力[4]。
(四)監管體系方面
法制不健全,在期貨交易的各個環節,法律手段運用表現為可操作性差、執法力度弱,不能形成完整的期貨法規體系;在建立期貨市場初期,各地為了各自區域的發展,把本地區辦成一個金融貿易中心,爭辦交易所,一哄而上。中央政府開始行政管理時,已有幾十家交易所。中國證監會對交易所的高層干部實行直接管理。對于期貨市場對國民經濟的重要貢獻認識不足,難以重視它的正面作用[5]。在這種情況下,政策取代了法律,行政干預的過多、過亂,使得期貨市場監管機制錯位,無法形成嚴密的監管體系。期貨交易所的自律也因政府的干預使效果大打折扣。
(五)我國期貨市場與現貨市場關系方面
中國的現貨市場極不發達,流通渠道很不暢通,中間環節繁雜,合約履約率低,廣大生產、經營企業在現貨市場中除要承擔價格風險外,還在很大程度上面臨合同單方違約、資金拖欠、質量糾紛及貨物運輸不到位等非價格因素的風險。
三、完善我國期貨市場的建議
期貨市場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市場經濟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針對當前中國期貨市場存在的問題,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解決上述問題。 提高期貨市場監管水平;完善期貨市場法律體系,借鑒國際期貨市場的三級監管體制,形成市場自律為主的監管體系;完善市場結構,建立以市場為導向的品種上市機制,不斷增加新的交易品種以滿足市場經濟主體套期保值的需求,加快品種上市的制度改革,為有效控制期貨市場的風險;完善處罰制度;明確期貨公司定位,加強公司結構治理,完善內控制度,不斷增強公司的實力,提高抗風險的能力。
參考文獻
[2]上海期貨交易所.2006 Annual[EB/OL].shef.com.cn,2007-04-27
[3]吳建平,當前中國期貨市場存在的主要問題探討[EB/OL],cqvip.com
[4]汪五一,劉明星,目前我國期貨市場發展中的問題及解決建議[J],行業資料金融,2006(6):67-68
【論文摘要】 我國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估計偏高,因此影響了對金融穩定性的衡量。本文討論了在金融危機背景下我國應如何從金融監管的角度應對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偏低的問題。
近些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中國的財政金融體制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加入wto后,中國面臨著金融風險相互傳遞所帶來的風險。這對于中國構建穩健的金融體系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一、金融穩健統計在衡量金融穩定性中的地位:
20世紀90年代以來,金融風暴在全球經濟體系中造成了巨大的危害性。隨著金融業趨向全球化,全球金融市場之間的聯系和依賴加強,金融風險在國家之間相互轉移、擴散的趨勢也在增強。此時,在國際化的背景下,金融穩健統計成為了新時期維護國家經濟穩定、提高金融體系穩定性的必然要求。
在貨幣與金融統計中,對金融穩定性的審慎分析包括金融監管統計和金融穩健統計。其中,金融監管統計是從微觀層面上,對單個金融機構的風險進行監管和統計,衡量的是個體風險;而金融穩健統計則是從宏觀層面上,對各個金融機構的集體行為對宏觀經濟運行產生的影響進行分析和統計,衡量的是整個金融體系的風險,即系統風險。
金融穩健統計,是一個國家檢測宏觀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的重要工作。其核算基礎是《國民經濟核算》《國際會計準則》和《巴塞爾協議》,在對金融機構業務經營、信用狀況的監控方面,金融穩健統計遵循審慎性原則,堅持《巴塞爾協議》中的camels標準,它包括五項考核指標,即:資本充足狀況,資產質量,收益與利潤狀況,流動性和對市場的敏感程度。金融穩健統計涉及的統計對象包括存款機構部門、非銀行金融機構、企業部門、住戶部門、金融市場和房地產市場。其中,對一國金融穩定影響最大的當屬存款機構部門。
銀行資本是銀行抵御風險的基礎,因此,巴塞爾協議始終堅持以資本充足率為核心的監管思路。90年代中期來,由于國際銀行業的經營環境發生了較大變化,盡管《巴塞爾協議》中關于資本充足率的規定已經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銀行信貸風險,但國際銀行業存在的信貸風險遠未消除。
本次國際金融危機表明,即便在銀行資本充足和資本質量得到保證的前提下,流動性出現問題也容易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因此,在2010年12月16日,巴塞爾委員會了第三版巴塞爾協議(basel iii)的最終文本,并要求各成員經濟體兩年內完成相應監管法規的制定和修訂工作。雖然目前來看,我國難以在短期內達到巴塞爾協議新標準,但是從長遠看,我國金融業分步驟地實行。
根據第三版巴塞爾協議,《指導意見》統籌考慮宏觀審慎監管與微觀審慎監管的要求,設定了三個層次的資產充足率監管標準:一是三個最低資本充足率要求,即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和資本充足率分別不低于5%、6%和8%。二是引入逆周期超額資本要求,三是系統重要性銀行的附加資本要求,暫定為1%。
二、金融國際化對我國金融監管的啟示:
在我國,由于商業銀行損失準備計提嚴重不足,因此導致估計的資本充足率嚴重偏高。此外,對資本充足率偏低的銀行,沒有明確的監管措施,并在許多方面放寬了標準。這些問題是導致我國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明顯偏低的重要原因。伴隨著金融國際化發展趨勢,各國都在不斷地對金融監管進行調整,適合國情的、有效的監管框架是促進金融體系穩健發展,維護公眾的信心的關鍵。我國現有的金融監管在開放發展中應一些做必要的調整,加強和改進金融監管的對策有:
1、監管理念、內容、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創新:
監管活動應從事后被動處置向事前預警防范轉變;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規,規范監管行為;從注重金融機構外部監管向注重金融機構內部控制及加強行業自律轉變,實現社會聯動監管;樹立全面風險管理理念,轉變控制金融風險的思路,從目前以防范風險為主的監管向支持金融創新與防范風險并重的監管轉變。
2、加強監管機構間的協調配合:
加強綜合監管力度,不斷提高整體監管的水平和效率,從整體上降低監管成本。提高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的能力。銀監會、證監會和保監會應相互協調、相互支持,對有些業務和有些領域應當實施聯合監管和綜合監管,要充分發揮銀、證、保之間有效的政策協調的信息共享機制的作用,從整體上降低監管成本,提高和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的能力。
3、完善金融法律體系,為監管提供強有力的法律保障:
對同一發展階段的不同經濟體而言,立法之后會使其在國際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并付出高昂成本。如不盡快完善我國的金融監管法律體系,填補金融監管的法律空白,外資金融機構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卓越的優秀人才,有可能發現法律漏洞乘虛而入,從而引發惡性行業競爭,影響金融秩序。
4、在分業監管的基礎上,為最終的同一監管創造條件:
建立有效的金融金融監管體系是一國金融健康運行的必要前提。但是一國選擇何種金融監管體系模式或金融監管體系變遷的路徑則取決于其經濟、金融運行的內外部環境。在西方各國監管的發展的發展中,英國、美國的金融監管最具有特色。尤其是監管機構和監管內容的變化最能反映出金融監管制度的適應性與靈活性。
加入wto后,一方面,我國金融業將越來越多地開始按照國際慣例進行風險管理;另一方面,我國金融業將會面臨外資金融機構全方位的競爭和挑戰。在這種情況下,我國各金融機構就必須采取一定的措施和對策,不僅需要注意各金融機構盈利能力的提高,更需要注意其安全能力的保障,因此,新時期下金融機構業務,需要我國的金融監管和風險管理能力的與時俱進,更需要我國的貨幣金融統計工作加強金融穩健統計的基礎,為提高金融體系穩定性、防范金融市場系統性風險、加強金融體系對抗風險的能力做好充分的準備。
參考文獻:
[1] 王佳佳.我國金融監管協調機制的完善[j].理論界, 2009,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