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1 17:11:4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初中英語教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更新教學思想
教學班就是一個學生組織,教師和學生都是這個組織的成員,互相支持,互相學習。教師的任務在于幫助學生認識學習對象,明確學習任務,確立學生目標;組織學習活動,創設學習環境;傳授獲取知識的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我重視師生認知領域里的思維活動,能力領域里的訓練活動,情感領域里的心理活動,并且注意三者的結合,以創造在學生年齡段上堪稱高水平的影響深遠的學習活動。
二、探索教學方法
1.激趣法。
教學心理學告訴我們,只有學生感興趣的東西,學生才會積極地開動腦筋認真思考,并以最簡捷、最有效的方法去獲得最必要的知識,這就是求知欲。可以說,沒有興趣就沒有求知欲。當學生初學英語時,興趣都很濃厚。
但隨著學習難度的增加,逐漸遇到一些困難,如單詞記不住,語音、語調掌握不準等,就會產生畏難情緒,學習成績也隨之降低。在這個關鍵時刻,一方面,我幫助學生在認知領域里學會動腦,傳授可供思考的知識,避免死記硬背。比如在引導學生讀、記單詞時,就教給拼讀規則。同時,繼續采用新奇而具“刺激”的教學手段,如放錄像,掛圖配合錄音,開展“默寫單詞、首誦句型”的競賽,等等,以幫助學生維持興趣。另一方面,在情意領域里,我幫助學生了解學習材料,明確學習目的,以提高學英語的理性認識。同時,幫助學生建立英語學習的目標體系,指導他們尋求達成一個個目標的途徑和方法,鼓勵他們在達成目標的過程中克服困難,磨練意志。如此不斷努力,一個個目標實現了,積小勝,成大勝,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更大、更持久。
2.創設情境法。
任何人的學習活動總是從特定的背景中走出來進入學習狀態的。這個背景就是學習者和周圍的環境、人群之間的關系。初中生年齡小,活潑好動,影響他們進入學習狀態的因素更是多種多樣。因此,我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創設情景,創設語境,吸引學生很快進入學習狀態,同時保證他們在課堂上始終保持昂揚、奮發、進取的心理狀態。主要做法是:①建直課前2分鐘用英語提問值日生制度,使學生牢固掌握每一課的Everyday Sentences。②課堂教學中等講英語,讓學生置身于英語的語境之中。利用實際生活情景,表演情景,模擬交際情景,直觀教具創設情景等形式,幫助學生聽懂英語,進而理解枯燥的單詞、乏味的句型。③課堂答問,師生用英語作簡單對話。④遇到內容育情節的課文,組織學生扮演角色,說一說,演一演。⑤每節課尾留出5分鐘,讓學生用英語練“說”。其內容是新學過的知識,真形式或看圖說話,或自由會話或敘述某事某物。
3.活動育智法。
活動為了鞏固、擴充知識,活動為了發展思維、培養能力,則是我所說的“活動育智法”。
首先,我通覽全學段英語教材,精研初中一年級課文,然后,根據大綱要求和教材的知識體系和能力訓練體系,分單元設計活動內容、活動形式。如,練唱字母歌及英語歌曲;猜謎語;背誦小詩;模擬會話;講述內容簡單的小故事;角色扮演,等等。這些活動多放在課內進行。有些活動還可放在課外進行。如開辟“每周10題”的英語學習專欄,選出與課文內容相關的練習題或短文,供學生自學,以鞏固新知,拓展知識視野。再如,開展“結對子,一幫一”活動,“對學”之間的活動主要是隨時隨地,見縫插針,觸景生情,自由會話;還時常舉行朗讀、講故事、練說話競賽,期末舉辦英語晚會等,以訓練和提高學生的讀、說能力。
論文關鍵詞:英語教學,跨文化,意識,培養
一 培養學生跨文化意識的意義
語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語言有豐富的文化內涵。文化是“特定社會中成員所擁有的信仰、思想方式、風俗習慣、行為方式、社會習慣等的總和”。英語教學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進行交流,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有利于學生進行跨文化交流。中學英語新課標指出,接觸和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有利于對英語的理解和使用,有利于加深對本國文化的理解與認識,有利于培養世界意識,有利于形成跨文化交際能力。學生跨文化意識的培養,不是靠單純灌輸語法知識的傳統外語教學模式就能有效開展的。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能力,逐步擴展文化知識的內容和范圍。教學中涉及的有關英語國家的文化知識應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等密切相關,并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文化的興趣。要擴大學生接觸異國文化的范圍,幫助學生拓展視野,使他們提高對中外文化異同的敏感性和鑒別能力,為發展他們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 培養學生跨文化意識的相關策略
(一)在詞匯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
詞匯中蘊含的豐富的文化內涵,因此,在英語詞匯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英語詞匯的正確讀音和本義,還應著重接受所教詞匯的文化意義,讓學生充分掌握英語詞匯與漢語詞匯的不對應文化現象,從而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例如,“紅色”在我們漢語文化中象征“歡樂、吉祥、喜慶、熱烈”,是一個褒義詞,然而在英語文化中“red” 卻與“危險、暴力、流血”相聯系。教師在詞匯教學中應當充分挖掘英語詞匯的文化內涵,并進行歸納、總結、對比,找出這些英語詞匯與漢語含義有別的特殊文化意義,在課堂上給予充分講解。同時中學英語教學論文,在學到蘊含著成語,諺語及其典故的英語詞匯時,應不失時機地將其介紹給學生,豐富學生的跨文化學識,同時教會學生運用這些詞句的場合,使學生能夠正確使用。
(二)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
閱讀是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手段,是初中學生了解外語國家的政治、經濟、歷史、宗教、風土人情渠道,也是英語學習的重要任務和重要的手段。在教學過程中,初中英語教師不僅要給學生介紹閱讀材料中的文化背景知識,還應對那些學生較為困惑不易理解的語言材料之外的文化因素有所涉獵,讓學生更好地了解該國的文化與本國文化的差異。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從大量的語言材料中看到語言與文化的密切關系,從而加深對英語民族文化與本民族文化的了解,有效培養自身的跨文化意識,從而提高語言的交際能力論文提綱格式。初中英語教師在講授某篇新課時,首先可以對該課文的相關背景進行詳細介紹,由此導入新課,為增加教學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導入新課,將生動活潑的影響材料呈現給學生,激活學生的背景知識。然后,教師與學生共同閱讀,讓師生都參與到閱讀中來,互相提問和解答,在問答中,教師應對中西方文化有差異的地方增強敏感度,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以加深對閱讀材料的理解,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閱讀教學中,加強對英語語篇思維模式的介紹。例如,許多英文文章語篇的基本特征是:先概括,后細節,先開門見山言明論點,然后逐步進行論述,層次分明,組織嚴密,環環相扣,而許多中文的段落思維模式一般沒有這么開門見山的。教師分析中英文的語篇模式差異,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課后教師還可以印發幾篇相關的文章讓學生閱讀,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
(三)在口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
英語教學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口語是學生進行文化交流的基礎。在初中英語口語教學中,教師應首先要求學生掌握語言知識,并運用語言清楚地表達自身的思想意識,在使用英語進行口語對話時,應教會學生考慮到自身扮演的角色,綜合自己的社會地位和所在語境,從對話者的反應判斷出是否使用了恰當的語言,并努力使受話人明白并接受自身表達的意思,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教師在讓學生說之前要告知其對話發生的相關背景中學英語教學論文,以及英美文化背景下的相關語用策略,讓他們了解該說什么,該怎么說。例如,西方人將年齡、身高、體重和收入等個人問題視為隱私,教師告知學生這是應當避而不談的話題。教師可以將談話禁忌歸納為四個詞: I, WARM, where, meal。其中I代表 income, W 代表 weight, A 代表 age, R 代表 religion, M 代表 marriage。就是跨文化交流過程中,不問對方收入、體重、年齡、宗教信仰、婚姻狀況,這樣有助于學生更容易掌握與英語國家人士交談的禁忌。初中英語教師可在課堂上,安排學生進行即興表演對話,構建真實的口語交流氛圍,創設各種語言場景,把抽象的文化與語言緊密結合起來,讓學生身臨其境,在實踐中體驗、感悟跨文化交流的魅力,使學生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去思考并進行口語交流,在真實的英語語境中進行對話,還可以在課外開設英語角活動,舉辦英語演講比賽等活動,給學生創設良好的口語環境,使學生在頻繁地口語鍛煉中培養自身的跨文化意識。
總之,只有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跨文化意識的培養,才能提高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促進學生學習英語的激情。初中英語教師可從詞匯教學,閱讀教學和口語教學三個方面,加強學生跨文化意識的培養,使學生真正熟練、準確地掌握英語口頭或書面交際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王力非<<現代外語教學論>>,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3】陳申.語言文化教學策略研究[M].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2001
【4】王篤勤.英語教學策略論[M].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一)學生方面
有些學生的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方法欠科學。他們在開始學習英語的時候興趣較濃,能夠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來,但是缺乏一定的學習目標,在遇到挫折和困難的時候容易喪失信心、知難而退,導致學習成績不斷下降,下降之后學習的信心更加不足,這種惡性循環導致英語教學中學生出現了兩極分化的現象。此外,很多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還缺乏科學有效的方法,比如,在記憶單詞的時候死記硬背,在做練習的時候不注重時態的變化,在翻譯句子的時候逐字逐句進行翻譯。這些錯誤的學習方法都嚴重影響了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并加劇了兩極分化現象。
(二)教師方面
課堂是學生學習英語的重要陣地,教師的教學方法與觀念對于學生學習的有效性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有些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采用的一直都是單一死板的教學方法,只注重知識的灌輸,不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只注重講解,不注重引導學生進行實踐,長此以往,學生很容易滿足于現有的知識水平,習慣于用背單詞、背課文、做習題等方式來學習英語,而忽視了聽英語、說英語、用英語等方面的訓練,從而很難實現學習能力的真正提高。此外,教師在對待學生方面,只喜歡成績好的學生,對于那些后進生總是以一種消極的態度來看待,不關注他們的學習,不為其創造表現的機會,這樣一來,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兩級分化現象也就越來越嚴重了。
二、針對初中英語教學兩極分化現象所采取的措施
(一)因材施教,關注后進生
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多關注后進生的學習,進行因材施教,減少和防止兩極分化現象的產生。不管是優等生還是學困生,學習能力的提高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每一個學生都有渴望進步與成功的想法,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對于特困生,教師要幫助他們打好基礎,講解知識時要循序漸進,在課堂上要多給他們提供表現的機會,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增強他們學習的信心;對于優等生,教師要多加肯定與表揚,并提出更高的要求來激勵優等生不斷提高自己。此外,教師還可以實施“一幫一”的教學計劃,讓學生之間相互溝通,以減少兩極分化的現象。
(二)轉變觀念,轉變角色
一名優秀的初中英語教師,一定要與時俱進地轉變觀念,適時地轉變角色,讓自身的引導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在課堂中,教師的任務是傳道授業解惑,但同時,教師也是一名長輩,是學生的朋友,應該深入了解和探測學生的心理,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促進學生學習熱情的高漲,讓學生不再害怕學習英語。首先,教師在課堂中要以和藹的微笑、溫柔的表情、燦爛的笑容面對學生,為學生創設互動的機會,如回答問題、做游戲、小組活動等,營造一種開放、平和的教學氛圍。其次,教師在課下要多與學生進行交流,積極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對于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教師要認真傾聽,引導和幫助他們解決困難,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
(三)激發動機,培養學生的興趣
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的有效性。初中英語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可以從創設問題情境入手,來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學起于思,思起于疑,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存疑、質疑到釋疑的過程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進而增強學習的信心,以防止兩極分化現象的產生。此外,初中學生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和表現欲,對此,教師可以在課堂中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激發他們的參與熱情,讓他們在競爭的氛圍中積極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如教師可以創設單詞拼寫比賽、英語演講比賽、對話表演比賽、英語朗讀比賽等形式的競爭活動,這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具有重要的意義。
(四)改變教學方法,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傳統的教學方式單一死板,僅僅是讓學生背單詞、聽寫和做練習,這樣的教學模式難免會讓人產生厭煩的心理。新課程標準下,教師要積極改變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方法。例如,在背誦課文的時候,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話劇表演的形式來背課文;可以通過聽語音的方式來聽寫單詞;可以通過分組比賽的方式來做練習;可以采取聽英文歌曲的方式來鍛煉學生的聽力;可以定期讓學生欣賞英文電影,培養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等。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熱情被調動起來了,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習能力自然也就提高了。即使是一個比較簡單的小活動,學生也會變得分外感興趣,學習的動力得到提高,學習成績也就能夠漸漸提高了,兩極分化的現象也就能夠遏止了。
三、結語
1.中國大學英語教學研究三十年發展狀況分析(1983-2012)
2.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模式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應用的可行性分析
3.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的未來發展方向研究
4.大學英語教學與雙語教學的銜接:現狀與思考
5.高職院校英語教學EOP轉向及其影響因素探究
6.再論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發展方向:通用英語和學術英語
7.公共英語教學的專業化與專業英語教學的公共化——我國高校英語教學改革的必由之路
8.從日本高校大學英語教學看我國外語教學目標調整
9.一個具有顛覆性的外語教學理念和方法——學術英語與大學英語差異研究
10.《大學英語教學指南》要點解讀
11.堅持科學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觀
12.高校開展專門學術英語教學之瓶頸與對策芻議——以法律英語教學為視角
13.淺談形成性評價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實施
14.激發學習興趣,促進英語教學
15.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策略研究
16.淺談中學英語教學中的減負提質
17.快樂嘗試小班化英語教學
18.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任務型教學模式
19.任務型教學模式下的英語語言學教學分析
20.淺析中職涉外護理英語教學策略
21.淺議職業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分層教學
22.淺談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英語教學
23.用“情”來凈化學生的心靈——中學英語教學中的情感滲透
24.基于交際法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
25.淺談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如何利用網絡資源優勢
26.關于初中英語教學現狀的分析
27.淺談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將終結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相結合
28.論“小先生制”在小學高年級英語教學兩極分化中的運用
29.新課程改革下高中英語教學有效性淺析
30.對初中英語高效教學的思考
31.深化高職英語教學改革促進職業教育發展
32.從中介語僵化看高職會展英語教學
33.從應用語言學視角看英語文化導入教學
34.中外合作模式下英語寫作教學問題及改進措施
35.高中英語教學中對學生文化意識的培養
36.情景教學法在高職旅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37.淺析高職商務英語教學監控評價體系的建立
38.淺談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英語教學能力的培養
39.英語語音智能測評軟件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開發和應用
40.“對話教學模式”在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41.限制交際教學法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有效應用的因素
42.關注視障生特殊需要,開展有效英語教學
43.談語篇分析理論在中職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44.淺談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滲透
45.論詞源學在大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
46.初中英語教學提升有效性研究
47.雅思聽力語料對大學英語聽力教學的作用
48.初中英語教學中常見問題及對策分析
19.交際性教學法視角下的英語語法教學探究
50.英語教學中“中國文化失語”現象對策探討
51.幼兒園英語課堂常規教學思考
52.多媒體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性探究
53.淺談小學英語教學原則
54.淺談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問題與建議
55.如何讓小學英語課堂教學閃光
56.淺談大學英語分級教學的優勢
57.基于需求分析的IT行業英語教學研究
58.大學英語教學中思辨能力培養的現狀調查——一項基于反思性問卷的研究
59.注重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60.互動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61.論文化背景知識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意義
62.淺談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合作學習
63.職業高中英語教學改革探索
64.關于大學英語教學ESP論的一點思考
65.對中國英語教學宏觀模式的思考
66.行業英語需求狀況調查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啟示
67.專業英語教學探索——計算機與網絡的運用
68.基于微課的翻轉教學模式研究——以大學影視英語課堂為例
69.基于特征的生態英語教學效率評價方法探究
70.大班基礎英語教學中以學生為授課主體的互動式課堂教學探討
71.大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教學新模式初探——南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紀實
72.基于ESP課程體系的中國大學英語教學連續體模型探索
73.建構和完善新型大學英語教學管理體系——一個解讀《大學英語教學指南》的視角
74.轉型時期的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特征和對策研究
75.大學英語教學背景下翻譯教學的個案研究
76.轉變教學理念,建立新的專業英語教學模式
77.旅游管理專業英語教學優化策略研究——基于澳門科技大學旅游管理專業英語學習行為特征的分析
78.大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的培養
79.走出中國英語教學的歷史誤區——外語教學的哲學思考
80.《高等學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實施效果的定性研究——用英語開設相關專業知識課程的影響分析
81.輸出驅動假設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思考與建議
82.通用英語教學轉向學術英語教學的探索——清華大學公外本科生英語教學改革設想
83.基于輸出驅動假設的研究生公共英語教學模式研究——以吉林大學直博研究生公共英語教學為例
84.從外語學習角度看大學英語教學和考試的改革
85.大學公共英語教學現狀的調查與反思
86.從中外合作大學學術英語教學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以西交利物浦大學為例
87.交際教學法對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啟示
88.大學英語教學的動力機制構建——研究現狀與理論思考
89.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現狀分析及應對策略的研究
90.論大學英語教學思辨能力培養模式構建
91.從教學要素角度探究多媒體環境下的英語教學策略
92.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改革探析——獨立學院英語課程改革實踐個案研究
93.我國第一份以學術英語為導向的大學英語教學指導文件的制定與說明
94.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目標設定研究——再論聽說與讀寫的關系
95.從通用英語到學術英語——回歸大學英語教學本位
96.外籍教師在我國的英語教學透析——一份中國學生問卷調查整理分析
97.翻轉課堂及其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98.基于網絡多媒體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的自主學習能力研究
關鍵詞:新農村 初中英語 英語教學 反思與探究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這些來自農村,服務農村的中學英語教師,心中充滿的是責任,是對多年來自己工作的反思,力求探索出更新、更好的初中英語教學之路。我認為農村初中英語教學應該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一、面對農村中學生的現狀,采取多種手段,引導學生跨入英語大門
1.現在,雖然農村小學從三年級開始就開設英語課,但由于未被列入主課,許多學校只是流與形式。再加上由于師資短缺,有很多的學校由語文或數學老師兼,英語課常被占用來上語文或數學。同時由于是非專業老師,容易造成語音不準和語法上的錯誤。
2.新農村的發展為農村中學的教學設施提供了物質基礎。由于農民經濟方面越來越富裕。有許多農村的孩子被家長花巨資送到縣城學校或是一些私立學校去讀書,而往往都是一些較好的學生,這樣農村初中生源很差,中考時考入重點高中的學生少,長期就會形成惡性循環。
3.家庭教育不能為英語教學提供有力支持。許多學生家長,有的外出搞運輸,有的在外地打工,有的即使在家也不重視看管孩子學習。
面對這樣的現實,農村教師更應該有積極的態度,采取多種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1)抓住時機,讓學生明白學習英語的重要性。(2)貼近生活介紹新語言知識,誘發學生興趣。(3)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因對英語老師的好感而增強學習英語的興趣。
二、農村英語教師要不斷提高業務素質,以適應新的教材教法
第一,農村英語教師要注意到自己的薄弱之處。新教材對教師的運用語言的能力提高了要求。因此我們自己一定要說得很流利,再要求學生說好。同時,在課堂上,要盡量多運用課堂用語。為學生創設英語的語言環境。
第二,農村英語教師還應加強教學理論和他人的先進經驗的學習。用來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而且自己要針對教學實踐,不斷反思,總結經驗。并寫出教學論文,把自己教學經驗與他人分享。也對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有很大的好處。
第三,加強集體研究,相互交流。這也是農村初中英語教師提高業務素質,適應新教材教法的有效途徑。隨著教師自己業務進修,教學經驗的增多,農村中學英語教師就能更好地適應教材改革。
三、運用現代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減輕學生課業負擔
農村初中的現代化教學設施也逐步完善。電腦室、語音室、多媒體教室都為農村中學英語教學的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提高了物質保障。
1.運用語音室,提高學生聽說能力。
語音室的使用,使學生們不再覺得學習英語單調乏味。興趣提高了,聽力能力也得到更快的提高。這樣做的好處是:學生不必擔心出錯,因為老師可以設置,別的同學無法聽到他的聲音。在課堂上不肯大膽講英語的學生,很多時候是因為不想在全班同學面前出差錯,因為這是初中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的。學生在這里還可以把自己的話錄下來自己聽,從而知道自己的發音是否準確。
2.運用多媒體技術,把文字、聲音、圖像、影像、動畫溶為一體,提高課堂利用率。
多媒體的使用,在教學中能有利于突破教學重點、難點。在網上下載一些適合每節課的資料、圖片、動畫。這樣的直觀教學,使學生很快就能記住所學內容。運用多媒體還能節約時間,節約了許多板書的時間,而且也增加了每節課的課堂容量,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
四、為適應課改要求,把“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落到實處
新課程實施以來,許多農村教師對這個理念在行動上還是流于形式。那些陳舊的教學方法必須改變。新農村的中學生,大部分人將來要回到農村,服務農村,建設農村。因此,我們要培養具有新時代精神的現代農民就必須從現在抓起。在日常英語教學中要不斷滲透自主學習的理念:
1.樹立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
2.營造“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結構。
3.“以學生為中心”要面向全體學生。
五、注重對學生創新意識和能力的培養。
當前,許多農村中學為了片面追求升學率。老師們在教學中只是對課本上的重點知識傳授,而忽視對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英語課堂是我們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主陣地。
1.充分利用藝術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為了幫助學生記憶所學內容,把一些難記的語法規律編成順口溜或歌詞。這樣既能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又能讓學生牢固掌握語法知識。
2.充分利用課本資源,引發學生創新能力。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出試卷,盡量出一些有新意的題型。這樣既可以促使學生認真復習所學課本知識。又能培養他們創新能力。
3.進行新教材教學過程本身就是探索和創新的過程,教師要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思路、新方法。引導學生發現、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以上是我從事農村英語教學工作十幾來的反思和對初中英語教學方法的探索。當然對于英語教學方法的探究是教師們永恒的話題。在農村這片廣闊的田野上有我們的希望。我們廣大農村英語教師,作為農村英語教育教學活動的主導者,新農村的建設給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給了我們更好的機遇。相信我們只要能做到與時俱進,不斷開拓進取。有奉獻自我的精神。一定能在新農村這片田野上收獲希望。
參考文獻:
[1]初中英語新課程教學法.
關鍵詞:班主任;心理調整;良好班風
班主任乃班之“主任”,一班之官,負責班級全面工作。對中學生來說,班主任要負責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工作做得好,本班會形成一個學風濃厚、緊密團結的優秀班集體,工作做不好,就會導致紀律渙散,學生懶惰,全班成為一盤散沙。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班主任無需事必躬親,否則,就會工作太忙,個人壓力太大。怎樣做才能減輕自己壓力又能帶出一個先進的班集體呢?下面就談談我自己的做法。
一、調整學生心理,營造班集體和諧氛圍
良好的氛圍,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關鍵,是衡量一個班集體好壞的重要指標。學生剛由小學步入初中,隨著學習任務的加重,獨立生活能力要求的提高,他們很可能在生理、心理上難于適應,出現緊張、不安、焦慮等心理狀態,嚴重影響他們的學習和生活。作為班主任,就要細心觀察,善于發現問題,隨時捕捉學生心理行為上的細微變化,及時調整學生心理上的偏差。努力營造和諧氣氛,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盡早融入班集體當中,真真正正把自己當做班之一員。這樣,班主任的管理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輕輕松松把班級管理好。
2010~2011學年度,我班有一個學生彭國福,英語成績很差,上課老是講廢話,課堂上經常做出異乎尋常的動作,吸引同學和老師的注意力,擾亂課堂秩序。針對這種不良習慣,我在課下多次找他談心,調整他的心理,工作中我發現他很純樸、熱心,而且還很有上進心。于是我就先從他熱心這方面做工作,讓他監督他的同桌讀句子、背單詞,幫助他同桌改掉不敢大聲回答問題的習慣。幾周過后,他同桌膽子大了,回答問題也響亮了,同時我也在班上肯定了他的成績,及時對他進行了表揚。成功的體驗讓他獲得了自信心,他更熱心幫助同學了。緊接著,我又因勢利導,讓他在課堂上多把精力放在認真聽課上。在體驗著學習帶來的快樂和幫助別人取得的成績的同時,他也在慢慢變成一個尊敬老師、團結同學、愛學習的好學生。期末結束時,他的成績突然提高到全班第十名。
2011~2012學年度,我班的學生陳麗婷,對任何事情都喜歡爭強好勝,只要有同學在學習或交往方面比她強,她就嫉妒,甚至不惜用一切手段來干擾,還經常對同學或老師發脾氣,情緒不穩定。針對這種情況,我也多次找她談心,耐心開導她,告訴她競爭是人生最快樂的事,只要你付出了,不管結果如何,自己問心無愧。人的能力有大有小,獲得成功的期望值也有高有低,凡事都要有個度,如果把競爭變成了嫉妒,性質就變了,不但體驗不到競爭的快樂,反而演變成一種病態的心理,長此以往,心理就會扭曲。要正確看待同學之間的有益的進步。作為一個中學生,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沖動是魔鬼,在發脾氣之前要深呼吸一下,想想亂發脾氣有用嗎?如果沒用,何不換另一種方式來表達呢?經過多次耐心說教,使她漸漸地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也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了,在班里成了受歡迎的同學,學習成績逐漸提高,近幾次考試,成績一直穩定在班里前八名之內。
二、嚴格要求,創良好班風
“嚴是愛,松是害”,師嚴才能出高徒。嚴格管理學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最起碼的要求。而良好的班風,是班級和學生好壞的決定因素。一個班集體,主流的東西好了,一切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否則就如一盤散沙,工作起來無從下手。班主任要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使他們有集體榮譽感,正確處理好集體與個人的關系,構建健康的競爭意識與心態,建立互幫互助的師生關系,要讓學生在學習中嘗到樂趣,進而形成良性循環。
由于我的工作認真和對學生的嚴格要求,近三年來,所教學生多次獲獎,2009~2010學年度,有四名學生獲得了英語競賽獎,其中祝嘉微獲得了全國中學生能力競賽三等獎,黎洪濤、羅志廣、唐林君分別獲得了陽春市三等獎;2010~2011學年度,七名學生參加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有六名獲獎,練偉杰獲全國三等獎、陽春市二等獎,練秋酉、黃昌濤、謝紹崎、張永銀和盤靄琳分別獲陽春市三等獎;2011~2012學年度,七名學生參加陽春市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全部獲獎,謝紹崎、黃家釗、王燕玲、劉業強分別獲陽春市二等獎,盤思梅、張世潔和江嚴理分別獲陽春市三等獎。
三、勤懇做工作,樹立良好形象
“身教”勝于“言傳”,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在學生心里落地生根,甚至成為學生效仿的榜樣。工作十七年來,我養成了嚴謹的工作作風,無論刮風下雨,上課開會從不遲到一分鐘,課前認真備課寫教案,課中以高昂的姿態授課,課后認真批改作業。善待每一個學生,不管他(她)學習好差、家庭貧富、家長的社會地位高低。學生提出來的每一個問題,不論是學習上的還是生活上的,我都盡力幫他們解決。處理好與領導同事的關系,注意自己的言行,待人接物慎之又慎,力爭為學生樹立一個好的榜樣。
論文關鍵詞 培養 學生 英語閱讀能力
閱讀是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的一種學習過程,它不僅僅是讀的過程,而且是動口動手動腦有機結合,統一協調的過程。在英語教學的初級階段,往往側重聽說技能的培養,但是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也不容忽視。
一、精選閱讀材料,激發學生對閱讀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真正的動力。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是提高閱讀能力的內在因素。教師可對已學的語言材料,重新進行組織,結合不同的語境供學生閱讀。也可選擇與課文難度相當的趣味的,幽默的材料。
二、注重方法,培養良好的朗讀習慣。
朗讀的教學過程一般為:教師、或錄音磁帶的范讀;講解技巧;領讀;學生朗讀;教師的反饋。
朗讀的形式多種多樣,包括范讀,跟讀,齊聲朗讀,個別朗讀,背誦等。教師可以根據需要,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進行教學。
三、明確閱讀能力,改變觀念。
閱讀是一種書面交際形式,既是目的又是手段,'目的'是指獲得閱讀理解的能力,'手段'是指從閱讀入手培養語感,積累語言經驗,獲得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閱讀是語言與思維相互作用的過程,是一種語言交際的行為,是由閱讀者以書面符號線索為基礎重新建立意義的推理活動。而能力是順利完成活動的個性心理特征。如果不具備一定的閱讀能力,學生便無法對文章進行理解,所以,只有具備用英語獲取信息的人,尤其是善于閱讀的人,才有可能獲得更強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和更多的終身受教育機會。
閱讀能力的提高是一個逐步積累的漸進過程,絕非一口吃個胖子,一蹴而就,它需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恒。閱讀是英語學習的一項基本要求,也是提高英語水平的重要途徑。
英語教學是一個由聽、說逐步向讀、寫過渡的階段。從教材的編排可以看到,每一單元開始出現了閱讀課文,也即開始提出對學生進行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在英語教學的初級階段,往往側重聽說技能的培養,但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也不容忽視。初中英語教學論文對學生的閱讀能力的培養是為以后進一步學習英語奠定基礎。因此,就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適時地初步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四、重視課堂閱讀,培養閱讀能力。
課堂是英語教學的主渠道,閱讀能力培養的最關鍵途徑是課堂閱讀能力。掌握良好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培養閱讀能力。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紿終把整篇課文當作一個整體來教學,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篇,不破壞故事的整體性、趣味性,又不影響學生對課文的整體理解,有利于學生對所學語言內容的整體認識,有利于培養閱讀教學的整體性原則。從閱讀課教學來告訴學生應怎樣對語篇進行分析。
五、加強課外閱讀及交際性訓練,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閱讀能力的培養的又一途徑是讓學生進行閱讀訓練。目前隨著出版業和影視業的發展,有關英文的課外讀物相當多,對教師來說,首先是要幫助學生選擇合適的課外讀物。選擇閱讀材料必須注意由淺入深,由簡到難的次序漸進。在我的教學過程中取材方面我一直堅持由淺入深、由簡到難的原則。閱讀的文章由短到長,詞量從少到多、句型從簡單到復雜內容從淺顯易懂到內涵豐富的精心安排來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速度。在閱讀的同時把部分材料進行交際化處理,加深理解進行練習?,F在我的學生已能完成簡單的短文練習、閱讀部分故事,部分同學還能仿寫短文習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