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會計審計專業畢業論文
時間:2023-03-21 17:11:2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會計審計專業畢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 會計學專業;畢業論文;教學模式
畢業論文的撰寫是本科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和鍛煉學生獨立工作能力的有效手段,是對學生掌握和運用所學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以及從事科學研究能力的綜合考核。搞好學生的畢業論文工作,對全面衡量和提高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傳統的畢業論文教學模式運行狀況不容樂觀,許多見怪不怪的行為時有發生。為了使畢業論文回歸它的初衷,改革和創新傳統的畢業論文教學模式勢在必行。
一、傳統畢業論文教學模式存在的缺陷
(一)寫作周期太短,難于達到預期效果
很多高校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都習慣于將畢業論文作為一個獨立的教學環節安排在最后一個學期,寫作周期約三個月。然而,會計學專業畢業論文寫作能力的培養與提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僅僅靠論文指導教師通過短時間的突擊指導是很難見效的。一個完整的畢業論文實踐通常包括以下幾個環節:確定畢業論文題目,查找文獻資料,寫開題報告, 制定調查方案,進行調查和資料整理,撰寫畢業論文,答辯等。如此多的實踐教學環節,要在三個月左右的時間內完成,其難度是不言而喻的,更何況每一個環節都有一個理解、熟悉和消化的過程。特別在此之前缺乏前期性的訓練,部分學生就更加感到困惑了。比如,許多學生面對眾多的參考選題茫然不知所措,處于“什么題目都可以選,什么題目又都不能選”的矛盾之中;又比如,如何收集資料,收集哪些資料,如何進行實地調查,調查什么,一籌莫展。在這種情況下,為了學士學位,迫不得已,部分學生只好趕鴨子上架,走向另一個極端,其結果是不言而喻的,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文抄公”、 “摻水”現象不時而生。
(二)就業壓力過大,論文寫作應付了事
由于目前大多數院校實行的是學年學分制,在人才培養方案中畢業論文大都安排在第八學期,且這一學期又是畢業生求職的時期,所以二者的重合給畢業論文帶來了一定的影響。一方面,學生為了在限定的時間內找到好的工作崗位自然會把畢業論文放到從屬地位;另一方面,即使找到了工作,用人單位要求學生提前上班,致使這些學生無暇顧及畢業論文,所以無論是找到工作與否都不同程度地影響畢業論文的撰寫。
(三)寫作基礎薄弱,撰寫論文力不從心
本科畢業論文的寫作要求學生綜合運用專業的知識和理論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不論是問題的發現和提出,還是問題的分析和解決都需要扎實的知識和理論的支撐。沒有寬厚的知識和理論背景,就很難有什么新發現。目前學生缺乏寫作方面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訓練。很多學校沒有開設專門的畢業論文指導課,在校時各門專業課的考試又大多以試題考試為主,學生在校期間幾乎沒有受到專業論文的寫作訓練。即使在畢業論文寫作前,學校安排了幾次專題講座,但不少學生實際動筆時仍感覺到困難重重,不知如何展開研究工作。教師在指導畢業論文教學中,發現有相當多的學生非常缺乏論文寫作能力,在論文寫作時對于自己所論的問題、論點、例證和論證步驟不清晰,想到什么就寫什么,事無巨細的將一堆材料沒有邏輯聯系地堆砌在一起。
二、畢業論文教學模式的重構與創新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如何妥善解決其中的矛盾,本文探討了“3.8.2.1”畢業論文教學新模式,具體思路就是構建一套有理論支撐,有實踐基礎,具有漸進性、階段性訓練特點的畢業論文教學模式。具體模式見圖1:
模式中的 “3”是指開設《大學語文》、《寫作基礎知識》和《經濟文獻檢索》三門課程,開設這三門課的目的旨在為撰寫畢業論文奠定寫作基礎。其中《大學語文》安排在第一學期,《論文寫作基礎》安排在第二學期,《經濟文獻檢索》安排在第三學期。這種安排既保證了課程先行后續的合理性,同時又保證時間上的銜接性,而且也體現了大學與中學知識的延續性。
模式中的 “8”是指圍繞教育部工商管理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的會計學專業指導性教學計劃中規定的基礎會計、中級財務會計、高級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管理會計、審計學、財務管理、會計電算化(或會計信息系統)等八門主干專業課程進行課程論文訓練,通過課程論文寫作達到畢業論文前期性專業寫作訓練的目的。課程論文的寫作形式可多種多樣,如讀書體會、學習心得、文獻綜述、調查研究、案例分析、小論文等形式均可。具體要求可視課程的內容和難易程度確定。比如剛學習《基礎會計》時,考慮是專業入門課程,要求學生寫學習心得或讀書體會即可;《財務管理》可考慮案例分析,等等。專業主干課程論文時間安排與課程安排同步。通過這一系列的寫作,既可初步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同時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專業興趣,為畢業論文寫作打下專業基礎。
模式中的 “2”是指開設論文專題講座和進行一次學年論文寫作訓練,時間可安排在第七學期前半學期完成。首先,安排論文指導經驗比較豐富的教師講授2至3次論文專題講座,主要是結合專業特點,進行論文研究方法和論文規范性的培訓,使得學生能夠把握論文的基本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以及查詢資料的方法、論文寫作的規范性、摘要的寫作等。隨后安排5~6周時間進行學年論文寫作,為畢業論文奠定基礎。在寫作學年論文時,可以由老師根據自己的科研和教學問題,事先擬定選題,讓學生自主選擇感興趣的題目,并通過師生交換意見,實現雙向選擇。這樣既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可以尋求學生感興趣的科研切入點和師生之間協調的結合點。學年論文的寫作目的旨在為畢業論文搭建一個良好的平臺,此階段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是為后期撰寫畢業論文選好題。論文選題無論來自教學或科研,都應有一定的先進性和可行性,難度太大和太小的題目都不宜作為學年論文的選題。難度太大,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完不成任務;難度太小,學生得不到應有的鍛煉,達不到學年論文的質量要求。題目的難度應以學生經過努力能夠完成為基礎。其次是深入實習單位,搞好調查研究工作,學會如何搜集材料,如何整理材料等,此階段要達到畢業論文寫作前期模擬訓練的目的。
模式中的 “1”是指在最后一學期,學生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完成畢業論文撰寫全過程。在操作上筆者建議盡可能圍繞學年論文確定的題目作進一步的調查研究,使研究不斷深化升華,使內容不斷充實。理想狀態應是學年論文的揚棄而不是拋棄,這樣做的目的是減輕最后一學期畢業論文的壓力,使研究具有延續性,將畢業論文與學年論文連為一體,同時也有利于提高畢業論文的質量,也能較好地解決就業求職與畢業論文撰寫的矛盾。
按照上述模式組織畢業論文教學,至少有如下幾方面的好處。其一,能較好地解決目前畢業論文教學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有利于調動學生撰寫論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能較好地解決求職與論文撰寫的矛盾。其二,循序漸進,分階段訓練,有利于夯實寫作基礎,提高學生論文寫作能力,達到提高畢業論文質量的目的。其三,這種新模式能克服原來的畢業論文環節孤立、封閉、滯后及時間不足的弱點,將平時的專業課程論文訓練、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有機地結合起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須注意的問題
首先,本科會計學專業畢業論文的改革與創新是一項涉及專業建設、教學改革和教學管理的交叉性課題之一,是一項系統工程,它與學校日常的基礎課程、專業課程和實踐教學以及教育理念、培養目標等密不可分。只有在不斷轉變教學理念的過程中形成共識,明確思路才能提出創新的教學方案。其次,畢業論文教學模式改革方案的有效實施離不開指導老師、學生和教學職能部門管理人員的積極性,只有三者形成共識,密切配合,實施方案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再次,畢業論文教學模式改革是動態的,是一個由不太完善到逐步完善的過程,這其中需要我們不斷總結經驗,不斷補充和完善,特別是規范各階段具體操作規程,并制定相應的保障機制,做到有章可循,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否則難于達到預期目的。
【參考文獻】
[1] 趙 華,蔡曉波.關于提高財經類本科教育畢業論文質量的對策研究[J].交通高教研究,2001,(1):54-57.
[2] 徐 群.法學本科學生畢業論文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4,(2):23-26.
寫會計審計畢業論文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理論聯系實際,獨立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得到從事會計審計相關的基本訓練,小編為大家推薦介紹會計審計專業畢業論文題目大全,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1.會計越發展 政治越文明——論會計審計的政治環境及其在政治文明建設中的作用
2.信息環境下會計審計誠信問題之我見
3.當前企業會計審計誠信問題研究
4.論現代企業會計審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5.現代企業會計審計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6.關于加強企業會計審計的思考
7.信息環境下會計審計的誠信問題之我見
8.世界銀行充分肯定我國會計審計準則改革成就——解讀世界銀行《中國會計審計評估報告》
9.淺析會計審計中的會計核算方法
10.國際化會計審計人才培養策略研究
11.政府購買會計審計服務的績效評價研究
12.公允價值會計審計研究動態:國際視野與無形資產視角
13.當前我國企業會計審計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
14.會計審計獨立性的影響要素及措施分析
15.現代企業會計審計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16.分析會計審計對財務管理的促進作用
17.公允價值計量:中國引入綠色GDP理念和環境會計審計的重要前提
18.會計審計風險因素與信息化審計策略研究
19.探析會計電算化下的企業內部控制審計策略
20.會計審計風險因素與信息化審計對策探究
21.關于信息環境下會計審計誠信問題的思考
22.云計算的發展及其對會計、審計的挑戰
23.會計審計與會計財務核算的研究
24.中國企業境外上市、會計準則趨同與會計審計跨境監管——由中概股風波談起
25.會計審計風險因素與信息化審計策略研究
26.關于現代會計審計技術的思考
27.國際會計公司成員所的審計質量——基于中國審計市場的初步研究
28.基于信息環境下會計審計誠信價值的研究
29.基于信息環境下會計審計誠信價值的研究
30.淺談會計審計對企業經濟效益的影響
31.電算化條件下會計審計監督和風險防范
32.對會計審計實驗教學評價標準與環節設計探討
33.談提高會計審計質量與會計監督的措施
34.我國會計審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35.提高會計審計質量和會計監督的策略探討
36.會計審計以及會計財務核算淺析
37.探究企業會計審計誠信問題
38.試論會計審計風險因素與信息化審計策略
39.會計審計在企業經濟效益探討
40.分析現代企業會計審計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41.試論會計審計風險因素與信息化審計策略
42.會計審計對企業經濟效益的影響分析
43.中國商業銀行會計和審計的現狀與未來
44.會計審計制度改革中審計穩健性的概念體系構建
45.對企業會計審計存在問題的分析
46.提高企業會計審計質量和會計監督的策略探討
47.面向信息環境下會計審計誠信問題研究
48.論公允價值會計審計理論與實務中的若干重大問題
49.現代企業會計審計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50.信息環境下會計審計誠信問題分析
51.會計審計對工程財務管理的促進意義研究
52.會計審計的風險影響原因分析和信息化審計對策探微
53.基于信息環境下會計審計的誠信價值的研究
54.信息環境下會計審計中的誠信價值分析
55.對于會計審計獨立性的影響要素及措施分析
56.解析會計審計與會計財務核算
57.探析提高會計審計質量和會計監督的對策的分析
58.淺談會計審計對企業經濟效益的影響
59.論企業內部會計審計
60.會計審計的誠信價值與信任機制重構
61.探討信息環境下會計審計誠信問題
62.國際化會計審計人才培養策略
63.中國會計審計準則建設的歷史豐碑——中國會計審計準則體系會上的發言摘要
64.簡析信息環境下會計審計的誠信問題及建議
65.探討會計審計中的誠信價值的重要性
66.新會計準則下公路管理單位會計審計相關思考
67.對企業會計審計存在問題的分析
68.會計審計與會計財務核算的若干研究論述
69.會計審計對財務管理的促進意義研究
70.現代企業會計審計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71.淺析在國營企業會計審計工作當中的經驗
72.海峽兩岸會計審計高等教育資源共享機制研究——以福建省先行先試為平臺
73.國際化會計審計人才培養的實踐探索
74.會計審計中的誠信價值考量
75.我國會計審計發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76.會計審計質量與會計監督的提高途徑分析
77.企業會計審計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78.美國會計審計準則的國際趨同及其啟示
79.國際會計審計及其監管的最新發展與中國對策——歐盟國際會計審計發展大會綜述
80.內部控制審計對會計盈余質量的影響——基于滬市A股上市公司的實證分析
81.對新會計準則下公路管理單位會計審計的若干思考
82.解析會計審計與會計財務核算
83.現代企業會計審計存在的問題分析及應對策略探討
84.探究關于加強企業會計審計的思考
85.現代經營理念下企業的會計審計問題及對策
86.提高會計審計質量和會計監督的策略探討
87.淺談會計審計對企業經濟效益的影響
88.會計審計準則體系:中國會計審計發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89.會計審計中的誠信價值與博弈分析
90.探析會計審計對企業經濟效益的影響
91.探討企業會計審計對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影響
92.新會計審計準則對遏制會計信息失真的作用
93.對企業會計審計存在的問題分析
94.新會計準則下的衍生金融工具及其審計風險
95.加強企業會計審計的有效策略分析
96.會計審計工作對優化企業財務管理的路徑構建
97.會計獨董、治理環境與審計委員會勤勉度
98.會計信息化審計方法初探
【摘要】我國新會計制度在頒布實施以后,各個單位的財務和稅務管理體系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進,但仍然表現出了較多的問題和缺陷,因此,我國應該不斷擴展會計管理和會計信息的披露范圍,應從市價與成本比較、公允價值、歷史成本等方面實行計量屬性,提高對于未來預期的準確性。在改革財務體系的過程中,要加強會計準則的制定和完善工作,將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相分割,從而充分發揮會計制度的審計作用。本文就對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在公允價值的計量屬性上的差異進行了比較,分析了兩者之間的相互借鑒性。
【關鍵詞】財務會計;稅務會計;公允價值 會計畢業論文
為了保證企業提供會計信息的可靠性與相關性,我國在2006年頒布了三十八項會計行為準則和基本準則,并且在會計準則中有條件、謹慎和適度地引入了公允價值理念中的計量屬性。為了保證國家公平納稅和財政收入,我國對于企業所得稅法和相關的實施條例在歷史成本核計的基礎之上,對于以非貨幣形式所獲得的企業收入也利用公允價值理論進行了計算。在稅務會計和財務會計中都充分利用了公允價值的計量屬性,然而在這兩者之間,雖然存在較多的共性,但也有一定程度上的差異性,因此可以進行相互借鑒。
一、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在公允價值計量屬性上的比較
現階段,國際組織和各國對于公允價值的基本內涵尚未形成統一的界定,但一般情況下將其定義為:在會計計量日,對實體市場參與者相互之間所進行的交易中資產出售所獲得的價值,或是負債轉移所必須支付的價值所進行的報告,也就是當事人在市場交易中,自愿進行負債清償和資產交換所產生的金額。而我國則將其定義為:在公平的市場交易中,交易的雙方在全部熟悉情況的前提下,自愿進行債務清償和資產交換所產生的金額。
由此可見,公允價值并非是對于非貨幣財產的主觀評價,而是充分參考各項標準之后所擬定的,其主要包含以下幾方面的含義:第一,公允價值形成于市場的公平交易,且這種交易是自愿進行的,雙方都對交易情況有著清楚的了解,所以,強迫進行的清算和交易過程所產生的金額并不能作為公允價值。第二,在公允價值的計量中,其對象必須是所有交易者,負債和資產都具備一定的公允價值。第三,公允價值中交易的雙方及其交易行為,并不一定是現實的戓特有的交易雙方或交易行為,也可是虛擬的或者假定的交易雙方或交易行為,其價值的主要確定手段是估值技術。公允價值計算的主要特點在于交易市場的公平性,因為公允價值產生于理性的交易者在自愿的情況下所進行的交易,所以,公允價值取決于交易者在完全掌握市場信息時,雙方對于市場資產的實際價值所進行的估計,以及由此形成的公允價格,而與交易是否實際發生并無直接關系。
綜上,財務會計中公允價值十分強調交易的自愿性、對等性和公平性,公允價值是一種雙方協定的交易價值,是由估算產生的,其所反映的是市場的模擬價格。稅務會計的公允價值的含義基本可以概括為:由市場價格所決定的價值,也就是說,稅務會計所涉及的計量屬性是市場的現行價格。公允價值在稅務會計中的應用較為廣泛。公允價值在企業所得稅中的應用是指企業交易中所產生的商品價值的確定依據是公允價值。
根據我國稅法的相關規定,對納稅人銷售應稅勞務或貨物以及企業銷售行為的價格在無正當理由而明顯偏低的情況下,要以市場價格為基礎,確定企業的應繳稅額。如關聯方與企業進行交易活動,企業需要視關聯方為與企業無關的個人或是企業,并且根據市場價格或是計價標準來處理相關的費用和收入。稅務會計也可以利用重置成本屬性進行計量,重置成本是指企業所購置的與原資產相似和相同的資產,此類資產的價值應與市場價值相等。然而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中的現值和可變現凈值不同,這主要是由于稅務會計中一般沒有減值準備這一概念,在稅務會計中十分重視信息的確定性與可靠性,因此,不確定性信息是稅務會計所不能接受的。
二、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公允價值的相互借鑒分析
1.在公允價值的使用范圍方面的借鑒。
稅務會計對于公允價值的使用通常局限在實體經濟上,而財務會計對于公允價值的使用不僅限于實體經濟,也可以使用在資本市場當中,這也是稅務會計應該加以借鑒之處。稅務會計要關注資本市場上公允價值的應用,從而為公平征納稅款提供保證?,F階段,在交易市價較為活躍的資本市場上,財務會計中的公允價值理論已經基本上為稅務會計所接受,但仍未應用于沒有上市進行交易的各項金融工具之中,以未上市公司股權的激勵政策為例,公允價值理論很難得到應用,而只能以其自身的凈資產作為征收稅款和確定價值的基礎。
2.確定公允價值技術方面的借鑒分析。
在公允價值的層級中,第一層級的計量是以較為活躍的,且能夠核實并定期獲得的市場報價為基礎的,也是絕對可靠的。第二層級的計量是以市場報價以外間接或直接獲得的市場參數為基礎的,這部分是有可核實依據或能夠核實的。在選擇模型或進行相關調整的過程中雖然難免參雜一些主觀因素,但基本不會對計量結果發生較大影響,所以,這一層級也是基本可靠的。第三層級的計量是以不可觀察的參數為基礎的,也就是市場參與主體的主觀判斷和估計,具有較高的可操控性,可靠程度較低。由于將公允價值應用于市場交易活動是一種無法避免的趨勢,第三層次的財務會計的公允價值為了避免對于模型的過度依賴,提高公允價值計算的可靠性和穩定性,盡量減少波動和未來現金流折現及估值技術的難度,應該在財務會計中借鑒稅務會計常用的計算方法,通過成本利潤率來計算,但是,要注意成本的利潤率是可變的。
同樣,稅務會計在確定公允價值時,也要適當借鑒財務會計的確定方法,不能由于主觀認為確定公允價值的過程中存在較多的判斷和假設,就簡單地判定公允價值的確定結果是不可靠的,而是要按照公允價值的確定方法和具體的市場條件來加以判斷。只要公允價值的評價機構掌握正確的評估技術和有效的市場環境,其所做出的評估結果就基本可以認為是獨立客觀的。
3.在公允價值操作指導的制定上的借鑒分析。
公允價值計量應用于財務會計通常會分為三個基本層次,所以,要按照計量的特征,將資產劃分為不同的類別,并制定出一定的操作指引來對公允價值進行計量?,F階段,在我國的財務會計中,只有一部分的金融工具使用了公允價值進行計量,而其他的資產在計價時只是有條件地、適度地引入了公允價值的計量方法,然而,在實際的財務會計工作中,區分各項資產到底需要采用哪一層級來計量還存在一定的難度,所以,制定具體的公允價值操作指引是十分有必要的。公允價值應用于稅務會計之中,在劃分層次時具有十分明確的思路,這是因為對于層級的使用,稅法做出了十分明確的要求,畢業論文即只有在無法取得上一層級公允價值時,下一層級的公允價值才能夠獲得使用,所以,在使用時具有較強的剛性,在財務會計制定公允價值的操作指引時這一點可以得到充分的借鑒,這樣能夠有效地避免企業為獲得利潤而對公允價值進行操縱。
4.公允
--> 價值使用時的外部監督與內部控制上的借鑒分析。
財務會計在對通過公允價值計價的上市公司的每一層級制定出相應的操作指引以后,為有效避免企業刻意選擇有利于自身的計量手段,還要制定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為各層級計量的有效實施提供保證,而且還要在一定范圍內受到外部進行的監督和管理,會計師事務所所接受的社會公眾監督和審計監察就是較為典型的外部監督程序。稅務會計公允價值對于層級的使用會受到法律的嚴格控制,且這種控制在程序上是十分謹慎的,這也是財務會計應該充分借鑒的內容。然而,在稅務會計中,對于公允價值所進行的內部控制能否得到完全的執行還沒有明確的規定,現階段仍然由稅務機關進行獨家的認定,而在這一點上,稅務會計應該借鑒財務會計的具體做法,也就是接受來自于外部的監督。
5.在公允價值的信息披露方面的借鑒分析。
財務會計在確定公允價值時,要特別注意確定相應的信息披露方式。當公允價值會產生較大的波動幅度,以及市場投資者缺乏足夠的理性的條件下,計量日會產生偶然性較大的信息,所以,要適當地借鑒稅務會計中當前公允價值信息的披露手段,從而保證非市場因素的顯性化。財務會計對于公允價值的信息披露制度也是值得稅務會計借鑒的,這種信息披露方式能夠極大地提高納稅信息披露的透明度。我國現階段對于納稅人基本納稅信息在財務報告上的披露還僅限于基本的納稅數據,而沒有計算這些納稅數據的過程和方法,披露信息的透明度較低且信息數量很少,對于利用公允價值進行的計稅過程信息更是完全沒)有涉及,但財務報告又是社會公眾和投資者唯一能夠獲取企業納稅信息的渠道,所以,在今后的財務報告中必須要加強對于稅務會計公允價值信息的披露。
三、結語
綜上所述,公允價值理論由于自身具有較高的科學性,并且在我國的財務會計和會計專業畢業論文稅務會計實務中都得到了較為廣泛的運用,所以,應該對公允價值及其相關的理論做應用價值分析,從而使實踐與理論進行相互聯系,對公允價值理論進行應用性的實踐指導。在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中應用公允價值理論,雖然會遇到一些困難和阻礙,但從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的長遠發展來看,將公允價值理論應用于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將成為日后重要的發展趨勢,并且會隨著應用水平的不斷提高而日漸完善,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騰春慧.新企業會計制度下改革與完善財務報告探討[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1):23
[2]董盈厚.計量屬性選擇與所得稅會計信息質量[j].財會月刊.2007(9):11
[3]劉永?。摴蕛r值在財務會計中的應用分析[j].新財經.2011(5):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