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08 19:36:2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科學與管理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
從哲學的視角看管理,其本質是處在一定社會關系體系中的人,通過經濟、行政、法律、教育等方式,運用數學模型、計算機技術、系統科學等方法和手段,對自然資源、人、財、物、時間、空間、信息、社會關系等,進行規劃、控制、協調等活動,使之從無序到有序,產生良好效益,實現人類活動目標的過程。
管理既然是這樣一種活動過程,就不可避免會有科學合理的管理和不恰當的錯誤的管理之分,因此,籠統地說“管理是生產力”是不科學的,應該說科學管理是生產力。
科學管理理論是基于泰羅科學管理基礎之上更為深刻的認識,即按照客觀世界內在規律和人性發展的客觀需要進行管理活動,重視定量分析和戰略規劃,強調哲學思維和方法對管理的指導作用,把管理的外部環境和內在發展需要統一起來,按照人類共同的道德價值觀,堅持自然、社會、人本身和諧、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把管理看成是一個不斷和周圍環境相適應的復雜的過程。
第一,管理是主體按照客觀事物本身的內在規律,通過自主性活動實現管理目標的過程。社會越發達,事物之間聯系的多樣性、復雜性呈現給我們的也越多,孤立地、靜止地、片面地認識和處理問題難以發現隱藏在事物內部的本質和規律。因此,成功的管理必然是在變化中尋找本質和規律并適應其發展。
第二,管理必須適合和滿足人性發展的需要,管理的終極目標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管理思想發展史表明:在從一種管理方式演變成另一種管理方式的過程中,生產力發展導致經濟組織形式變化是根本原因,人性發展的新需要是重要條件。高等教育的普及提高了人的科學文化水平,網絡空間構成的虛擬世界改變了人們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以往群體勞動、集中生產基礎上形成的管理方式,已經不適應知識經濟社會的發展的要求,自然以人為本、科學管理的時代開始了。
第三,整體性思維、復雜性思維、過程哲學思想是現代科學管理的哲學方法論基礎。管理活動作為一項綜合性活動,涉及許多方面內容,自然科學方法、社會科學理論、技術科學成果以及關于人的科學的新認識是科學管理賴以存在和進一步發展的基礎。沒有這些學科的進步就沒有管理學的發展。
第四,堅持自然、社會、人類可持續發展是科學管理的顯著特征。自然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由于過多人口形成的物質需求壓力,人類粗放式的生產經營方式,以及不合理的分配方式,使自然資源受到嚴重破壞,出現了土壤沙化、資源短缺、森林面積減少、氣候異常、各種污染加劇等一系列后果。這些結果的出現進一步加大了不同國家和地區以及種族之間的利益紛爭,導致國家、地區間矛盾沖突不斷,影響人類和平發展。
第五,科學管理要以人類共同利益和價值觀為最高準則。世界是一個普遍聯系的整體,許多問題的解決僅靠一個地區、一個國家是不行的,需要全球各國通力合作,從人類的共同利益出發加以解決。任何個人、組織、國家都不應該為了自己的利益犧牲人類共同的幸福。
二
科學管理是生產力,但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生產力。傳統的生產力概念是建立在牛頓力學機械觀線性思維基礎上的,認為“生產力是人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創造物質財富的能力”。其不足之處在于:一是把人放在和自然界完全對立的基礎上,忘記了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依賴自然,應當與自然界共繁榮,而不是征服自然。二是只看到了物質生產力,忽視了精神生產力和人自身的生產力。固然,物質生產是人類社會賴以存在的基礎,是決定政治生活和其他生活的前提。但是,自從有人類以來,人們從來沒有停止過精神生產和人自身的生產;而且,隨著物質財富的增長,精神生產和人自身的生產成為社會越來越重要的內容,成為推動物質生產進步,實現人自由而全面發展的核心。
用系統論觀點和復雜性思維方式及過程哲學思想認識生產力。生產力是一個開放的動態系統,是系統與要素,結構與功能的統一體,是處在不同生產關系體系中的人,能動地從自然界獲取物質生產資料,創造精神財富,促進人自身自由全面發展的一種能力。這種能力是自然生產力和社會生產力的統一體。其中社會生產力包含物質生產力、精神生產力、人自身生產的能力。
自然生產力,“就是客觀存在于生態自然界同時又與人類的生產活動密切相關,并直接、間接影響生產活動的各種自然力量的總和,是自然界的自然力和生產力的統稱”。自然力就是自然界天然形成的與人的勞動無關,影響和作用于人們生活的力量。在人類早期,自然力對人們的生活和勞動起了根本性作用,決定了國家民族的富足程度。正如馬克思所說:“由于自然條件的生產率不同,同量勞動會體現為較多或較少的產品或使用價值?!庇捎谌祟惢顒幽芰Φ奶岣?,部分自然界成了打上人類烙印的“人化的自然”或稱人的思想“物化的世界”,從而形成一種非天然的自然界的勞動生產力。這種非天然的自然界的生產力已經成為制約人們生存和發展的一種外在力量。
社會生產力是以實踐著的人為主體和終極目標的物質生產力、精神生產力、人本身生產力的復合體。馬克思、恩格斯指出,社會生產是物質生產、精神生產和生命的生產的有機統一,社會生產力因此有物質生產力、精神生產力和人的生產力三個方面?!安粦焉鐣顒拥倪@三個方面看作是三個不同的階段,而只應看作是三個方面……從歷史的最初時期起,從第一批人出現時,三者就同時存在著,就是現在也還在歷史上起著作用”。
第一,一切歷史的第一個前提是人們為了滿足生活需要必須進行物質生產。物質生產力是人們利用工具,把自己的勞動作用于勞動對象,從自然界獲取物質生活資料的能力。包括生產工具、勞動對象、勞動資料和具有實踐能力的人。馬克思曾經說,各種經濟時代的區分,不在于生產什么,而在于怎樣生產,用什么勞動工具進行生產。生產工具的制造和使用、勞動對象的擴大,都離不開生產中人的力量。物質生產力提供的物質財富數量和質量決定社會人口的數量和質量,也直接影響人類精神生產的能力。因此,在人類發展相當長的歷史時期,追求物質生產力發展成為人們活動的最高目標,經濟增長是實踐活動的中心內容。
第二,當物質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社會積累了大量財富,精神勞動從物質勞動中分離出來,真正的精神生產便出現了。精神生產力是人們在物質生產基礎上,發展自己思維、情感、意志、審美、創造性等精神品質的能力,包括思想及其物化的技術形態和制度產品。弗里德里?!だ钏固卣J為,“思想與意識的自由對生產力影響很大”;還說,藝術家通過他的作品,對人類精神意志,對社會生產力發生作用,但是要享受藝術事先必須具有購得它的物質手段,因此,藝術家對于物質生產,對于節約行為也具有提供誘因的作用。李斯特提出,生產力主要在于個人的智力和社會條件,一個國家通過改進其社會和智力條件,就能夠運用現有的物質資本,使生產力提高十倍。精神生產力的成果表現為文學、藝術、政治、法律思想、科學、宗教,也表現為制度產品,如:經濟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公共制度以及社會的公序良俗。精神生產力不僅是物質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而且還是促進物質生產力進一步發展的條件。進入知識經濟社會后,知識和信息成為生產力的重要因素,機器代替人的勞動,生產效率大大提高,產業結構發生變化,直接從事物質生產的人將越來越少,從事精神生產的人會越來越多,精神生產力的提高以及由此推動人的發展,成為人類活動的價值追求。第三,人自身的生產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根本動力和終極目標。人是社會生活和實踐的主體,人的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以及種的繁衍是人活動的內在原動力。人類的終極目標是實現自由而全面的發展。人自身生產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人口的生產?!吧纳a,無論是通過勞動而達到的自己生命的生產,或是通過生育而達到的他人生命的生產,就立即表現為雙重關系:一方面是自然關系,另一方面是社會關系?!比丝诘纳a既是一種自然行為,也是一種社會行為。作為自然人繁衍后代,受自然生產力和社會生產力制約,每一個社會的生產力水平,只能提供一定數量人口所必須的生活資料,只能提供一定社會條件下人最大的發展空間。第二,人的社會化。只有經過社會化的人才是社會實踐和認識的主體,社會化的過程是人的另一種生產過程。這種生產過程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現實的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活動形成人的社會化需要和適應社會的各種勞動技能,以及作為有尊嚴的人的交往能力、認識能力、審美能力;另一方面是具有普遍意義的教育活動,通過教育傳授生產和生活知識、經驗,培養適合特定社會要求的道德品質、價值觀、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通過教育,人類優秀的文化遺產得以繼承,新社會發展需要的知識體系獲得廣泛傳播,新社會的實踐主體經過社會化和良好的教育,實現人力資源向人力資本的轉化。第三,自由而全面發展的人。迄今為止的一切社會,由于生產本身不發達、分配制度不合理,導致人總是處在片面發展和異化中。表現為勞動者為社會生產出財富的同時,卻為自己生產出貧困。勞動者的各種需求、勞動能力的提高、體力和腦力的恢復、甚至生育和撫養子女,都被看成資本再生產過程中的一個環節。人被異化成機器的一部分,資本的奴隸,失去了人的尊嚴、自由和全面性。只有在社會物質生產、精神生產充分發展的基礎上,實現社會關系的根本性變革,真正自由而全面發展的人才能產生。
三
生產力是由各種自然要素和社會要素聯接起來的有機整體。各種要素的結合方式、結合程度、結合效果反映了人的能動性力量,體現了科學管理的發展水平。如果把生產力的自然要素和社會要素比作魚網的經緯線,那么科學管理就是使其成為具有捕魚功能的魚網的紐結??茖W管理不是生產力的硬件——機器、廠房、設備,也不是生產力的軟件——先進的科學思想、良好的職業道德,而是把生產力硬件、軟件結合起來的組織件??茖W管理是根據生產力總體變化規律,從整體出發協調生產力系統諸要素之間關系,使之達到優化狀態的過程??茖W管理是生產力主要體現在三大方面,即科學技術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人作為生產力主體能動性的實現;有利于人全面發展的制度文明建設。
馬克思指出:不論生產的社會形式如何,勞動者和生產資料始終是生產的因素。但是兩者在彼此分離的情況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產要素。凡是進行生產就必須使它們結合起來。只有在科學管理條件下,各種要素有效地結合,才能形成現實生產力。同樣的道理,就像單個人不在自己頭腦支配下使自己的肌肉活動起來,就不能對自然界發生作用一樣,沒有生產的組織指揮,生產運動就不能有秩序地運作和運轉。
我們在論文的寫作當中引用的內容要按順序編碼標注,要用阿拉伯數字和方括號順序編碼,然后在參考文獻表中按文中標注的文獻順勢依次排列寫作。下面是學術參考網的小編整理的關于旅游管理論文參考文獻,給大家在寫作當中參考借鑒。
旅游管理論文參考文獻:
[1]王衍用.對旅游資源應該進行深度研究[J].旅游學刊,2007(2):11-12.
[2]伍延基,王計平,曾海洋.無景點旅游的理論解釋與實踐意義田.旅游科學,2008,22(4):28-31.
[3]宋丁.突破中國旅游市場的門票經濟瓶頸[J].旅游學刊,2008,23(5):11-12.
[4]陳耀.堅持旅游規劃創新,推進”大旅游”統籌發展[J].旅游學刊,2010,25(3):7-8.
[5]郭文.無景點旅游:一種新型旅游方式的興起及影響研究[J].旅游論壇,2010,3(5):566-571
[6]謝彥君.在旅游普查實踐中用學術的眼光審視目前國標的得失[J].旅游學刊,2005(4):8-9.
[7]謝朝武,黃遠水.論旅游地形象策劃的參與型組織模式[J].旅游學刊,2002,17(2):30-34.
[8]程遂營.我國居民的休閑時間、旅游休閑與休閑旅游[J].旅游學刊,2006,21(12):9-10.
[9]簡玉,峰劉長,生徐鈕.無景點旅游發展現狀及其對策研究-基于長沙與張家界旅游市場的比較分析[J].旅游論壇,2010,3(6):756-762.
[10]方田紅,雷可為.關于我國無景點旅游興起的思考[J]社會科學家,2009,(11):88-90.
旅游管理論文參考文獻:
[1]川劉松.休閑旅游理論及實證分析[D].沈陽:沈陽師范大學,2008:4-21.
[2]李洪濤.我國自助游發展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08:22-24.
[3]李永文.旅游地理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10-11.
[4]李天元.旅游學概論[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3:116-126.
[5]伏六明.無景點旅游發展障礙與對策思考[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3(3):82一84.
[6]克萊爾.A.岡恩(美),特格特.瓦爾(土).旅游規劃理論與案例[M].吳必虎,吳冬青,黨寧.譯.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_5:4.
[7]吳必虎.區域旅游規劃原理[M].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01:113-115,236-237.
[8]王林伶.銀川休閑旅游開發與空間構建研究[D].銀川:寧夏大學,2010:1_5-16.
[9]張廣瑞,魏小安,劉德謙.2003-200_5年中國旅游發展:分析與預測[C].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_5:19_5-207.
[10]張景群.旅游資源評價與開發[M].陜西: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出版社,2003:7-8.
[11]張素娟,樊莉莉.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研究[J].中國商貿,2010,9:17.
[12]丁磊.淺析自助旅游發展的障礙與對策[J].商業經濟,2006,(3):9.
[13]陳秀瓊.公共資源類旅游景區門票漲價的理性思考[J].價格理論與實踐,2006,(8):14-17.
[14]林炎釗.旅游形象設計:我國旅游城市面臨的新課題[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報,1995,(3):53-56.
[15]林捷.互助旅游者交往特征和模式研究一一基于社會基本論的視角[D].廣州:中山大學,2009:1-7.
旅游管理論文參考文獻:
[1]國家旅游局人事勞動教育司.旅行社經營管理[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3:69.
[2]王云良.網絡互助旅游及其基本特征[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4):23-28.
[3]郭小東.基于旅游心理動機視角的無景點旅游現象及其影響研究[D].南京:東南大學研究生院,2010:31-60.
[4]顧金梅.我國導游薪酬制度的研究[J].山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03):14-18.
[5]鐘麗娟.武漢市無景點旅游者行為研究[D].武漢:湖北大學,2010:26-40.
[6]鐘麗娟,鐘麗姬,涂建華.無景點旅游下導游的應對措施分析[J].資源開發與市場,2009,25(5):473-474.
[7]襲金紅.服務場景中的“其他顧客”.商場現代化,2009(34),27-28.
[8]姜玲玲.大學生自助旅游體驗研究.遼寧師范大學,2010.
[9]蘭龍耀.郵輪旅游體驗分析.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13(3),77-78.
[10]馬慶國.管理統計,數據獲取、統計原理、SPSS工具與應用研究.北京,科學出版杜,2002,320-378.
[11]李曉琴.旅游體驗影響因素與動態模型的建立.桂林旅游高等??茖W校學報,2006,17(5),609-611.
[12]李祗輝,白諱,馬琪,等.體驗經濟視角下服務場景對顧客滿意影響的實證.科技管理研究,2014,34(6),197-200.
[13]金立印.服務接觸中的員工溝通行為與顧客響應一一情緒感染視角下的實證研究.經濟管理,2009(18),28-35.
[14]倏靜,張麗華.旅游體驗的層次性及影響因素分析.過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41-43.
[15]王志文.購物對旅游體驗的影響分析--以海南島為例.現代商貿工業,2011,23(21),10-12.
論文關鍵詞:非基本生活消費,ELES模型,貢獻率,自適應預期模型
問題的提出[①]
消費是經濟發展的動力,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2008年按支出法計算,河南省國民生產總值18473.14億元,居全國第五位,最終消費支出為7759.33億元項目管理論文,占國民生產總值的42.0%(最終消費率),低于全國最終消費率平均水平6.6個百分點,居全國第25位。2007年河南省政府消費支出2011.27億元,占國民生產總值的13.4%(政府消費率),居民消費支出4820.00億元,占國民生產總值的32.1%(居民消費
圖1 河南省消費不足的邏輯推理
率),按照著名發展經濟學家H.錢納里等實證研究,政府消費率一般維持在11.9%—15.0%之間,河南省政府消費率符合H.錢納里的標準結構(箭頭 1),但是居民消費率卻遠低于標準結構中的居民消費率大于60%的水平論文服務。在居民消費支出中,河南省城鎮居民消費支出為8837.46元項目管理論文,占城鎮居民收入的66.793%,低于全國平均水平4.5個百分點,居全國倒數第5位。據初步統計2009年河南省城鎮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為34.2%,依據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的恩格爾系數標準,河南省城鎮居民生活水平自1996年已進入小康層次,消費方式已經開始由生存型向享受發展型轉變,基生活消費已經基本穩定且彈性較低(箭頭2),所以非基本生活消費低是才是問題的根源(如圖1)。
一、基于非基本生活消費模型分析
1、非基本生活消費的概念及界定
生活消費按滿足人們需要的順序,可分為基本生活消費和非基本生活消費,基本生活消費是維持勞動力再生產所必須的、最低限度的消費。非基本生活消費則是基本生活消費的對稱,是超出維持勞動力再生產所必需的消費。一般而言項目管理論文,人們只有在滿足了基本生活消費的條件下,才有可能發展非基本生活消費。本文參考了《消費經濟學大辭典》的合理詞義解釋部分,并對非基本生活消費做了一定的延伸和補充論文服務。非基本生活消費是指在滿足人們維持和延續其生命的基本生活消費的前提下,用于滿足自身發展和發揮其體力、智力以及為使生活舒適的物質消費、精神消費和勞務消費的總稱。生活消費支出、基本消費支出、非基本生活消費支出分別用CE(consumption expenditures)、BLC(basic living consumption)、NBLC(non-basic living consumption)表示。
2、擴展線性支出系統(ELES)下非基本生活消費的模型構建
假定某一時期人們對各種商品(服務)的需求量取決于人們的收入,而且人們對各種商品的需求分為基本需求和超過基本需求之外的需求兩部分,居民在基本需求得到滿足之后才將剩余收入按照某種邊際消費傾向安排各種非基本消費支出。非基本生活消費的ELES模型需求函數[②]:
參數是邊際消費傾向,滿足:0
對模型的進行變形:
令V=;a=;b=
對方程式進行回歸可得a*和b*,進一步可求出:
3、非基本生活消費的計量分析
模型采用1993—2008按收入水平分組的河南省城鎮居民消費支出的截面數據,為了修正和避免數據出現異方差,本文采用了加權最小二乘估計(WLS)法對方程參數進行回歸估計項目管理論文,權重W=resid^(-2)。顯著水平選取為0.05。t(d)是β*i的t觀測值,R2為方程的可決系數論文服務。
通過EVIEWS軟件進行WLS回歸結果如下[③]:
2008年河南省城鎮居民消費ELES模型的估計參數
tβ=598.6320 R2=1.000000 D-W=2.276046 F=358360.2
2007年河南省城鎮居民消費ELES模型的估計參數
tβ=31.44564 R2=0.999890 D-W=2.310967 F=988.8286
2006年河南省城鎮居民消費ELES模型的估計參數
tβ=59.77045 R2=1.000000D-W=1.776125 F=3572.506
2005年河南省城鎮居民消費ELES模型的回歸估計參數
tβ=2019.675R2=1.000000 D-W=1.427389 F=4079087.
2004年河南省城鎮居民消費ELES模型的回歸估計參數
tβ=239.4272R2=1.000000D-W=1.674908 F=57325.39
2003年河南省城鎮居民消費ELES模型的回歸估計參數
tβ=128.6925R2=0.999795D-W=1.609279 F=16561.75
2002年河南省城鎮居民消費ELES模型的估計參數
tβ=180.7875R2=0.999991D-W=1.718861 F=32684.13
2001年河南省城鎮居民消費ELES模型的估計參數
tβ=175.2843R2=0.999999D-W=1.181300 F=30724.59
2000年河南省城鎮居民消費ELES模型的估計參數
tβ=30.37496R2=0.999990D-W=1.323353 F=922.6385
1999年河南省城鎮居民消費ELES模型的估計參數
tβ=445.2760 R2=1.000000 D-W=2.680368 F=198270.7
1998年河南省城鎮居民消費ELES模型的估計參數
tβ=133.6603R2=0.999997D-W=1.623019 F=17865.07
1997年河南省城鎮居民消費ELES模型的估計參數
tβ=341.95878R2=0.999954D-W=1.505179 F=1760.539
1996年河南省城鎮居民消費ELES模型的估計參數
tβ=99.82376R2=0.999999 D-W=1.794003 F=9964.783
1995年河南省城鎮居民消費ELES模型的估計參數
tβ=1196.196R2=1.000000D-W=1.504203 F=1430885.
1994年河南省城鎮居民消費ELES模型的估計參數
tβ=3144.5403R2=0.999990D-W=2.396234 F=20891.89
1993年河南省城鎮居民消費ELES模型的估計參數
tβ=42.16312R2=0.999993D-W=2.142866 F=1777.729
1992年河南省城鎮居民消費ELES模型的估計參數
tβ=202.8902R2=0.999990 D-W=1.223436 F=41164.42
匯總回歸方程估計結果,通過Excel軟件處理結果如下:
表1 1993-2008年河南省城鎮居民基本消費和非基本消費支出情況單位:元
類別
年份
CE
a*
b*(β*i)
BLCi(BLC)
NBLC
2008
8837.46
1475.782
0.562177
3370.727
5466.733
2007
7826.72
1268.192
0.593939
3123.156
4703.564
2006
6685.18
1603.482
0.511453
3282.145
3403.035
2005
6038.02
1209.152
0.541007
2634.358
3403.662
2004
5294.19
1197.215
0.522404
2506.753
2787.437
2003
4941.60
955.1838
0.562634
2183.946
2757.654
2002
4504.68
1417.536
0.480717
2729.795
1774.885
2001
4110.17
676.3441
0.651922
1943.082
2167.088
2000
3830.71
814.1469
0.633153
2219.309
1611.401
1999
3497.53
745.6160
0.607170
1898.063
1599.467
1998
3415.65
882.5848
0.605248
2235.796
1179.854
1997
3378.02
590.5870
0.681768
1855.838
1522.182
1996
3009.35
596.1219
0.635379
1634.908
1374.442
1995
2673.95
622.2854
0.615177
1617.069
1056.881
1994
2155.15
359.2111
0.684511
1138.585
1016.565
1993
1609.26
393.4778
0.608181
1004.234
605.0264
1992
1342.58
260.5322
0.674353
800.0448
542.5352
數據來源:1994-2009年河南省統計年鑒
二、基本生活消費與非基本生活消費圖示分析
1、量的圖示分析
河南省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在1992年僅為1342.58元,在2008年達到8837.46元,基本生活消費自1992年的人均800.0448元變化到2008年的人均3370.727元,非基本生活消費也從1992年人均542.5352
圖2城鎮居民消費支出、基本生活消費與非基本生活消費比較
元增加至2008年的人均5466.733元。如圖2所示,我們不難發現,基本生活消費的變化趨勢比較緩慢,而非基本生活消費的上升趨勢較明顯。其中,2001年非基本生活消費在首次超過基本生活消費,雖然在2002年有所下降項目管理論文,但是在2003年非基本生活消費又超過基本生活消費,并逐漸擴大差距,截至2008年非基本生活消費已超出基本生活消費2096.006元。
2、增量投向與拉動分析
河南省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增量(CE)明顯呈倒“U”型,從1993年的人均266.68元降低至1998年的37.63元,隨后逐步上升,其中,近兩年的人居民消費支出增量明顯,2007年為人均1141.54元,2008年為人均1010.74元。基本生活消費增量(BLC)的波動不明顯,在九十年代前期逐步降低,隨后又逐步上升到1993年的水平項目管理論文,維持在人均200元左右,增量投向比和貢獻率總體呈下降趨勢,說明基本生活費已趨于穩定。與基本生活消費增量不同,非基本生活消費(NBLC)波動比較明顯,總體呈逐步增加趨勢,說明非基本生活消費受外界影響較大,也是拉動增量增長的主力論文服務。增量投向比與貢獻率也能很好的說明這一點,非基本生活消費增量投向比從1993年的0.23433上升至2008年0.75506,期間雖然起伏較大,但是趨勢比較明顯,貢獻率也從1993年的4.7的百分點擴大至2008年9.8個百分點。分析的結果(表2)表明非基本生活消費的拉動潛力比基本生活消費大。
表2 河南省城鎮居民消費增量投向與貢獻率比單位:元、%
年份項目
CE
BLC
NBLC
增量投向比
貢獻率
BLC/CE
NBLC/CE
CR1
CR2
1993
266.68
204.1892
62.4912
0.765671
0.23433
0.152087
0.046545606
1994
545.89
134.351
411.5386
0.246114
0.753886
0.083486
0.255731578
1995
518.8
478.484
40.316
0.92229
0.07771
0.222019
0.018706819
1996
335.4
17.839
317.561
0.053187
0.946813
0.006671
0.118761009
1997
368.67
220.93
147.74
0.599262
0.400738
0.073415
0.049093658
1998
37.63
379.958
-342.328
10.09721
-9.09721
0.112479
-0.10133984
1999
81.88
-337.733
419.613
-4.12473
5.124731
-0.09888
0.122850116
2000
333.18
321.246
11.934
0.964182
0.035818
0.091849
0.003412122
2001
279.46
-276.227
555.687
-0.98843
1.988431
-0.07211
0.145061098
2002
394.51
786.713
-392.203
1.994152
-0.99415
0.191406
-0.09542257
2003
436.92
-545.849
982.769
-1.24931
2.249311
-0.12117
0.218166218
2004
352.59
322.807
29.783
0.915531
0.084469
0.065324
0.006026995
2005
743.83
127.605
616.225
0.171551
0.828449
0.024103
0.116396465
2006
647.16
647.787
-0.627
1.000969
-0.00097
0.107285
-0.00010384
2007
1141.54
-158.989
1300.529
-0.13928
1.139276
-0.02378
0.194539115
2008
1010.74
247.571
763.169
0.24494
0.75506
0.031632
0.097508152
注:CR1、CR2代表基本生活消費、非基本生活消費對城鎮居民生活消費的貢獻率。CR1=g*BLC/CE項目管理論文,CR2= g*NBLC/CE,其中g=(CEt-CEt-1)/ CEt-1
三、預期收入與非基本生活消費的模型分析
1、預期收入與非基本生活消費的模型構建
建立預期收入與非基本生活消費模型需要對預期收入的形成機制做出某種假定,本文主要采用自適應預期模型,假定消費主體對收入的預期是通過一種簡單的學習過程而形成的,其機理是,消費主體會根據自己過去在作預期收入時所犯的錯誤的程度,來修正他們以后每一時期的預期收入,用數學式表示就是:
Yt*=Yt-1*+λ(Yt—Yt-1*),其中Y*為預期收入,λ為適應系數,0≤ λ≤1項目管理論文,模型的推導過程為:
NBLCt=??+??Yt*+??t………………………………(1)
將變形后的收入自適應過程代入(1)式:NBLCt=??+??[λYt*+(1—λ) Yt-1*]………………………(2)
將(1)—(2)×(1-λ),整理得:NBLCt=λ??+λ??Yt+(1—λ) NBLCt-1+[??t—(1—λ) ??t-1] ………………(3)
令a=λ??,b0=λ??,b1=(1—λ),ut=[??t—(1—λ) ??t-1] ………………………………(4)
模型可以變形為:NBLCt=a+ b0Yt+ b1 NBLCt-1+ut t………………………………(5)
對(4)式一階自回歸模型進行回歸,可以得到a、 b0、 b1的估計值,代入(4)式可求出模型估計值。
2、預期收入與非基本生活消費的實證分析
1)通過eviews軟件分析得出以下回歸結果[④]:
表3 自適應預期模型回歸結果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405.7075
128.1870
-3.164967
0.0075
Y
0.607486
0.090002
6.749687
0.0000
NBLC(-1)
-0.538431
0.253073
-2.127573
0.0531
R-squared
0.978529
Mean dependent var
2276.867
Adjusted R-squared
0.975226
S.D. dependent var
1383.685
S.E. of regression
217.7894
Akaike info criterion
13.77229
Sum squared resid
616618.6
Schwarz criterion
13.91715
Log likelihood
-107.1784
F-statistic
296.2347
Durbin-Watson stat
1.973887
Prob(F-statistic)
0.000000
2)模型檢驗
德賓h檢驗:
通過excel軟件計算,Var(b1*)= 0.221790948,回歸結果中D-W=1.973887
= 0.059412
因此接受原假設??=0,說明該回歸模型不存在一階自相關。
統計推斷檢驗:
由表3數據可得可決系數R2=0.978529修正的可決系數為0.975226,說明所建模型整體上對樣本數據擬合較好論文服務。由回歸的結果可以看出t(b0*)=6.749687項目管理論文,t(b1*)=-2.127573,prob(b0*)=0.00000
3)預期收入與非基本生活消費的方程
NBLC=-263.7151+0.39487Y*
從式中我們知道,預期收入對非基本消費有顯著影響,當預期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元,就有0.39487元用于非基本生活消費。
四、政策建議
河南省城鎮居民消費水平已達到富裕層次,通過基本消費與非基本消費支出的趨勢描述以及各自的增量投向與拉動分析,可知基本生活消費支出已經趨于穩定,非基本生活消費是擴大消費居民消費的關鍵,從回歸的結果看,預期收入對非基本生活消費有顯著影響,所以增加和穩定城鎮居民預期收入是提高城鎮居民消費的著力點。
參考文獻
[1]黃心田,易法海.湖北省城鎮居民食物消費結構趨勢分析[J] 統計與決策,1999(02)
[2]黃雅麗,吳彤.利用擴展線性支出系統對廣東省城鎮居民消費結構進行分析[J].消費經濟,1999(04)
論文關鍵詞:從百年大計看當前建筑管理中的項目控制
在施工項目工程工序的建設中,施工項目工程工序質量控制,是企業中最經常、最大量的質量管理活動,是企業實現百年大計和質量目標的基本保證。其實,施工建設項目是一個系統工程,要想有效的控制工程質量,應該從影響工程質量的全過程進行工程控制。所以,在工程實施的全過程中,我們還應該認真總結出建設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以及施工單位的共同參與和控制的質管理經驗,探討更加科學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以確保施工項目工程工序建設的工程質量。下面,本人結合自己的工作,從百年大計的角度,針對建筑管理中的項目控制問題談些體會和看法。
一、實施項目控制的必要性
項目控制是建筑工程項目管理的一個組成部分。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得到的中間結果可能與預期目標不符,甚至背道而馳,因此,必須及時調整人力、時間及其它資源,改變工作方法,以期達到預定目標。如果這樣做仍不能奏效,就不得不調整或修改目標。這個過程就稱為項目的控制。我國基本建設中浪費現象十分驚人,由于建筑工程項目投資失控、工期失控、質量失控的情況相當嚴重,給國家經濟發展造成了很大的損失項目管理論文,因此加強項目控制對保證項目目標的實現有著重要的作用。影響建筑工程項目目標實現的干擾因素很多,據國內外的研究資料表明,這些干擾因素主要包括:人的因素、材料設備的因素、機具因素、地基因素、資金因素、環境因素。在國內,一般認為人的因素對實現項目目標的干擾最大,如項目主管單位負責人用行政手段將自己的主觀意志強加于項目,使項目失誤;或者工人技術水平低,文化程度不高,責任心差等。其次是材料、設備因素的干擾,如材料價格上漲,引起成本失控;材料供應跟不上,延誤工期;設備制造企業不履行合同,設備質量低劣;設備不能按時到貨等。如果我們能設法找到項目干擾因素,試圖預先控制中間結果對預期目標的偏差,就可以對項目實行主動控制。項目控制的主要內容是進度控制、質量控制和成本控制。 二、項目控制的主要內容
1、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施工項目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涉及生產人員人身安全的目標管理,應給予高度重視論文怎么寫。確定安全生產責任制是以制度的形式明確企業各級領導、各職能部門、各類人員在施工生產活動中應負的安全職責,是最基本的一項安全管理制度。近年,建筑企業安全管理的生產實踐表明:嚴格執行安全生產責任制,使各級領導、各職能部門負起責任,建立健全安全專職機構,加強安全部門的領導,嚴格執行安全檢查制度,這是搞好安全生產有力的組織保證體系。通過制定安全生產責任制,做到安全生產“事事有其主,人人有其責”。每個施工項目應根據項目的性質、規模和特點,成立以項目經理為主的安全生產委員會或領導小組,并配備規定數量的專職和兼職安全管理員項目管理論文,做到按專業、崗位、區域等包干負責。同時隨著項目的推進開展文明施工競賽活動,做到有布置、有檢查、有考評、有獎懲。
2、合同管理
施工項目成本的控制,不僅是專業成本人員的責任,也是項目管理人員,特別是項目經理的責任。要按照自己的業務分工負責,圍繞生產經營這個中心開展工作。要建立以項目經理為核心的項目成本控制體系,實行項目經理負責制,就是要求項目經理對施工進度、質量、成本、安全和現場管理標準化全面負責,特別要把成本的控制放在首位。建立項目成本管理責任制,不同于工作責任,工作責任完成不等于成本責任完成。如:單方面強調質量,忽視了成本;單方面做到供貨及時,但忽視昂貴的價格等。因此在完成工作責任的同時,還應考慮成本責任的實施,進一步明確成本管理責任,使每個管理者都有成本管理意識,做到精打細算。對施工隊實行分包成本控制,項目部與施工隊之間建立特定勞務合同關系,項目部有權對施工隊的進度、質量、安全和現場管理標準進行監督管理,同時按合同支付勞務費用,并確保工資發放到工人手上。
3、信息管理
由于施工管理的多樣性和多變性。各部門和單位需要交互的信息量不斷擴大,信息的交流與傳遞頻度也在增加,相應地對信息管理的要求越來越高。在施工管理中,目前采取的還是傳統的信息管理方法。信息從它的產生、整理、加工、傳遞到檢索和利用都是基于紙介質進行的。結果,在整個過程中,信息都在以一種較為緩慢的速度在流動。這往往影響到獲取工程信息的及時性和有效性,將各種信息化技術引入項目的管理工作能夠有效解決這一問題。目前市場上有著各種各樣關于進度、合同、材料、預結算、工程資料等的項目管理軟件項目管理論文,通過這些軟件將項目部的各個職能部門變成一個端口,利用Internet將各端口相互連接并匯總到一個終端(項目經理)。即有信息的互通又有集中的管理使項目運行的每一環節符合規范化、科學化、標準化。
4、進度控制
進度控制是指對工程建設項目的各建設階段的工作順序和持續時間進行規劃、實施、檢查、協調及信息反饋等一系列活動的總稱,是以周密、合理的進度計劃為指導,對工程施工進度進行跟蹤檢查、分析、調整與控制。進度控制的最終目的是確保項目動用時間目標的實現。為了工程項目有計劃地進行施工,需要制定進度計劃,并按計劃進行施工。計劃是組織或個人為達到即定目標制定行動方案的過程,是對將要進行活動所做的事先安排。也就是說,控制是在項目進展的全過程中,定進度計劃,并按計劃進行施工。計劃是組織或個人為達到即定目標制定行動方案的過程,是對將要進行活動所做的事先安排。對于工程進度,項目管理中主要是督促承建單位,在開工前按合同要求,安排整個工程的進度計劃,檢查其合理性。在以后的施工過程中要求承建單位按季、月安排實施計劃,檢查其執行情況,與此同時對原材料、設備、勞動力的實際情況也給予充分的注意,及時掌握其動態,當發現某一環境脫節時,除在有關的人員參加例會上加以闡明外,同時還應及時向承包單位計劃部門及至上級計劃部門提出,以便采取補救措施。因此,承建單位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從最初的報價到項目竣工、驗收,應始終抓住計劃這個環節,對項目進行全過程的進度控制,以實現合同對項目建設的進度要求。 5、質量控制 項目的質量控制項目管理論文,是為了確保實現合同商定的質量要求,質量標準而采取的各種預防措施論文怎么寫。建設項目的質量不僅僅取決于施工質量,而且還取決于勘察、設計質量、材料、設備的質量以及項目投入使用過程的質量。因此,它是由建設全過程中各階段質量組成的一個整體概念。建設單位、設計單位和施工單位都有質量控制的任務。 6、成本控制
在施工階段,應充分運用企業自身優勢盡量提高經濟效益,以取得最大利潤。施工階段資金需求投入量、資金籌措、資金分配等方面應有計劃、有措施地協調運作,努力達到合理穩妥地控制投資。項目部相關部門應充分了解工程單價或總價的構成,掌握施工中的資金流動。施工過程的資金運動不是資金簡單地循環和周轉。在施工過程中,資金不僅發生價值形態的變化,而且發生價值量的變化。從成品資金的形態最后轉變為貨幣形態—最終結算和支付。在流動資金形態轉變中分離出利潤,給工程帶來生產能力,通過工程運行獲取收益。
7、組織與協調
組織協調是指在一個工作系統內,通過信息交換、會議溝通、函件往來、感情聯絡和研究討論等方式,消除系統內機構運行產生的矛盾、問題和障礙,確保系統內各個組織機構能夠正常運行的手段。利用會議進行協調。工程例會是進行協調的重要方法,參加會議的各方對工作的前一階段工作進行總結,對下一階段的工作進行安排。除例會之外,專題會議也是協調的方法之一。
項目管理是一門復雜的綜合性的工程管理,也是一門特殊的學科,是古今建筑業的結晶,其形象狀態從古代人居住的石穴、草房過渡到當今的高樓大廈以及地下建筑。施工管理科學在一代又一代人不斷的積累中不斷的得到發展,是一個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工程建設管理者應不斷積果經驗,學習高效的管理技能,努力實現項目管理的科學化。
參考文獻:[1]陳恒.工程項目成本管理中的問題與對策[J].太原大學學報.2006(01) [2]吳向東.鐵路施工企業成本管理新理念—戰略成本管理[J].2002(01) [3]王生謙.施工項目成本管理初探[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4(04)
[4]田世宇.工程建設質量控制[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7
[5](日)藤井隆雄編著.控制理論[M].科學出版社.2003
建立現代化建筑企業的財務管理體系
1建立企業的權責范圍明確企業法人代表在財務管理上的權責,明確總會計師在財務管理上的權責范圍,明確企業財務部門的權責范圍,明確企業各職能部門的權責范圍,明確企業內部各級單位的權責范圍,明確企業財務人員的權責范圍,建立有條不紊的權責體系,通過建章立制達到提高財務管理水平的目的。
2依法建好賬目、管住企業錢財要嚴格按照會計法的規定建立各種賬目,把帳建真建實,做到會掙錢、會理錢、會管錢,建立和完善會計管理機制,做到從管理秩序看財務水平,從所建賬本看管理效果,建好賬目是管住錢財的依據,只有把錢管住了,反映的企業經濟效益才是真實的。
3加強會計監督,全面提升會計人員整體素質要建立好財務隊伍,它是財務管理上水平求突破的組織保證,對財務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問題要及時進行整頓,作為財務人員不僅要學習貫徹會計法,還要學習國家的各種法律法規,規范財務秩序,加強財務人員的守法觀念。要明確責任、增強財務人員的自律意識,提高遵守財務紀律的覺悟,培養其敬業精神、責任意識、勤勉作風以及對企業的忠誠理念,繼續深化財務管理改革,規范會計行為、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完整。
4積極盤活企業資產、使企業保持良性循環對建筑施工企業而言工程任務尤如農民的土地一樣重要。目前“墊資施工”和“工程拖欠款回收難”就像兩把插在企業背上的利刃,雖然未深及致命、但也構成嚴重的財務風險,因此,企業要嚴格規范“墊資施工”、下大力氣清收工程拖欠款,對惡意不償還工程款的建設單位要用法律的手段進行解決,從根本上改善企業的財務狀況。
總之,財務管理體現在企業各項工作中,體現在生產經營的全過程中,更體現了企業戰略管理的核心,企業的目標規劃、投資決策、資本運營、資金籌集等都與財務管理密不可分,可以說沒有高水平的財務管理企業就會喪失科學性的支撐、就會放大企業的經營風險。
建立現代化建筑企業的成本管理體系
1人工費的控制方法加強勞動工資管理,進一步深化勞動、人事、分配三項制度改革,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實行勞動有計劃管理,合理安排勞動,減少窩工浪費。分工種列出定額用工,作為人工費承包依據,全面考察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工程業績。選擇好分包隊伍,對某些專業工程項目可實行分包,承包價應低于企業與業主所承包的這部分工程金額。壓縮非生產人員的比例,減少臨時用工數,通過提高勞動生產率,把臨時工作量分流到人工充裕的分部分項工程之中。采用工作量事先確定的方式,以做到在施工的初期就可基本確定人工費用的支出,便于準確地把握人工費用的盈虧情況。
2材料費的控制方法根據定額和施工進度編制材料計劃,并確定好材料的進出場時間,因為如果進場太早,就會早付款給材料商,增加公司貸款利息,還可能增加二次搬運費,有些易受潮的材料更可能堆放太久導致不能使用需重新訂貨、增加成本,若材料進場太晚又會影響工程進度還可能造成誤期罰款或增加趕工費。對采購的材料要認真計量驗收,如遇到材料數量不足、質量差,要及時進行索賠。在施工過程中應嚴格控制用料,實行限額領料制,加強現場管理,做好材料的保管工作,減少保管損耗。并充分利用邊角料,做好包裝品和余料的價值回收工作。加速周轉材料的周轉速度。在項目施工中,周轉材料也占了相當大的比重。因此,施工企業在施工計劃安排時,應該本著經濟、有效的原則,盡量縮短周轉材料的周期,加速周轉速度,提高周轉次數,從而減少費用開支,節約成本。對于存在分包情況的,項目經理應根據現場實際情況,與分包商確定一個合理的材料損耗率,建筑材料由其包干使用。如果材料節約,則雙方分成;反之則按照超額量從分包款中扣除相關費用。這樣有利于讓每一個分包商或施工人員在材料用量上都與其經濟利益掛鉤,降低整個工程的材料成本。超級秘書網
3機械使用費的控制方法機械費的支出是否合理,其根本在于施工技術方的編排是否科學。在工程開工前期,施工企業就應針對施工方案,從經濟的角度進行分析,做好機械使用的成本預測,并在施工規范準許的范圍內,權衡整體效益,不斷完善和修改方案,最終制定出一個合理的機械使用安排。在施工過程,機械費的降低,應做好以下工作:
①根據工程特點和施工方案,從機械性能、操作運行和合理成本等因素綜合考慮,選擇最適合工程施工的施工機械,做到經濟與實用并存。②本著“利用率高、經濟適用、技術先進”的原則,做好工序、工種機械施工的組織工作,最大限度地發揮機械效能,節約機械費用。③要建立科學合理的內部施工機械設備管理體制,按計劃對企業施工機械設備進行維修改造和保養,保證機械完好,隨時都能保持良好的狀態在施工中正常運轉,提高機械利用率。同時開展對外經營業務。
4其他直接費的控制方法原則上,其他直接費是按以上費用分析轉入的。特別注意的是,現場材料二次搬動費發生的汽車、小拖運費,應按白班計價,經項目經理簽證后,分析記入此項費用。
5間接費用的控制方法項目部管理人員的工資、辦公費記入“間接費用”明細科目。按工程取費標準計取的施工管理費,由企業本部、工區(建筑分公司)、項目部三級按比例分成,上交部分記入“間接費用”;其他在施工中發生的費用歸入有關成本科目。
建立現代化建筑企業的財務和成本管理體系相關文章:
1.建筑工程財務管理論文
2.建筑公司財務管理制度
3.建筑企業財務管理論文
論文關鍵詞:環境成本,核算,障礙,對策
一、企業環境成本核算的重要意義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我國經濟步入了快速發展軌道,但是,資源環境也日益受到破壞。強化企業環境成本核算與控制對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1 是社會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環境為企業提供了生產的資源,同時環境質量的優劣又影響著企業的生產經營方式。離開了生態環境系統的支持,社會經濟活動將無法進行。社會經濟在發展中創造大量財富,同時又使生態環境系統發生結構和質量變化。可持續發展是在經濟增長、生態環境和資源儲備三者間尋求發展的均衡,它以“既能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為原則⑴。進行環境成本核算,以環境成本為尺度對生態環境系統進行補償是社會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前提。
2 是實現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贏的需要
合理準確地核算環境成本是對其進行有效控制的基礎。確認環境成本核算范圍,對其進行計量,形成成本報告,從而進行嚴格控制是環環相扣的過程。企業主動追求生態效益,獲取綠色比較優勢,是企業順應綠色潮流,擴大出口,參與國際競爭,獲得生存和發展的重要途徑。環境成本核算不能單純以降低環境成本來獲取“成本比較優勢”成本管理論文,亦不能僅僅為了獲取“綠色比較優勢”而制定過高的環境標準,應當權衡分析二者對企業競爭力的影響,最終實現的是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
3 是彌補傳統成本理論缺陷、完善環境成本理論的需要
傳統的成本理論只反映生產中的直接消耗,反映能夠以貨幣計量的物化勞動和活勞動的耗費,而環境的消耗破壞沒有計入成本。這不僅導致了利潤的虛增和稅收的虛夸,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導向企業注重短期利益、用犧牲環境和透支未來以換取經濟的增長⑵。環境成本理論認為,環境資源是稀缺的,理應賦予一定價值并進行損耗補償。將環境成本理論補充到傳統成本理論中,使商品的市場價值較為準確地反映由于經濟活動所造成的資源環境的代價,有償開發使用環境資源將會使資金的流向集中到環境成本較低的方向。
二、企業實施環境成本核算的障礙分析
我國實施環境成本核算己經具有了一定的理論基礎,實施環境成本核算不僅是必要的,而且非常迫切,但我國的壞境成本會計實踐還非常少,當前我國還存在諸多障礙,制約了環境成本會計在我國的發展與實踐。
1 觀念障礙
(1)地方政府官員錯誤的政績觀與發展觀
“唯GDP論英雄”是不少地方政府工作的指導思想,綠色GDP沒有獲得地方政府普遍支持,2004年全國因環境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為5118億元,占當年GDP的3.05%。綠色GDP作為國民經濟發展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需要有微觀的企業環境會計核算作為基礎⑶。不少地方政府官員認為,經濟發展不上去,餓著肚子談環保就是一句空話,先污染后治理,已經被西方國家反復論證了許多年,要發展工業都逃不過這一劫。這種觀點顯然是站不住腳的。
(2)企業追求經濟利益最大化,忽視環境生態效益
企業是以營利為目的經濟組織,在收入既定的前提下,成本越低,利潤就越大。而如果企業考慮環境成本的話,總成本就會提高,利潤就會降低,企業的經營者當然不愿意考慮環境成本了。企業經營者為了保證經營業績實現,企業的經營者可能也會忽視環境問題。
對實施環境會計核算也缺乏動力。
2 制度障礙
(1)環境資源市場尚未建立
環境資源要充分發揮其價值,就要通過環境資源市場配置于最能發揮其作用的行業。環境資源市場的建立,將為企業獲取環境資源提供了最佳場所和途徑,同時也為以成本和價值為確認和計量對象的環境會計的推行奠定了基礎。但是,我國目前尚未建立起環境資源市場,這與可持續發展戰略構想是格格不入的成本管理論文,這不僅有礙于全社會環境資源的合理配置,而且也不利于環境成本核算的有效實施。
(2)環境(成本)會計法律制度還不健全
我國開展環境成本核算的研究起步比較晚,直到20世紀80年代末才引進環境會計理論。90年代,我國逐漸開展了對“綠色GDP”的研究,進而延伸至環境(成本)會計理論與方法。我國現行的會計準則、財務通則、行業會計制度、財務制度以及中國證監會的公開發行股票的公司執行的信息披露規則和準則,總體看來,這些法規對環境成本問題基本上沒有涉及。
3 技術障礙
(1)環境成本的確認障礙
會計核算系統的首要問題是會計確認問題。環境成本基本確認標準可以參考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的第5號財務會計概念公告中對基本確認標準的描述,如定義性、可計量性、相關性和可靠性等。但是由于環境會計要素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很難借鑒。我國目前還沒有制定《環境會計準則》,資源、環境、生態方面的法律法規也不很很完善,全國范圍內只有廢水、廢氣排放物等幾項國家標準,雖然有關部委己下達通知要求盡快制定有關環境資源的規章制度,推進“三綠工程”,但這與環境成本核算的要求仍有很大的差距,因此環境成本要素的確認具體標準就是缺失的。
(2)環境成本的計量障礙
會計計量是根據被計量對象的計量屬性,選擇運用一定的計量基礎和計量方法對符合會計要素的事項進行貨幣量化的過程,其目的是確保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和相關性。計量屬性和計量單位的選擇取決于外部經濟環境、人們對會計計量作用的認識程度、經濟管理對會計信息的需求,以及計量技術手段的發展等條件⑷。在環境會計中,由于環境成本和環境收益不能通過市場進行交易,因此也就沒有市場交易價格,所以,單純以交易價格為前提就不能作為環境會計計量屬性。目前環境成本計量的方法有歷史成本法、防護費用法、恢復費用法、法院裁定法、比例法等等。由于環境成本計價方法多種多樣,計量對象的多變性也使得在計量方法的選擇上有時會帶有較強的主觀性。
(3)環境成本報告的障礙
環境成本披露的模式和內容的不確定形成了環境成本報告的障礙。環境成本報告的模式有兩種主要觀點:一種是環境成本信息與現行會計報表合并披露,另一種則是編制環境成本報表或者環境成本報告書的方式單獨披露環境會計信息。對于這兩種披露模式的選擇和設計,目前會計界還存在許多爭議,尚未達成共識。就內容而言,不論哪種形式,應包含哪些項目,哪些是必須披露項目,哪些是選擇披露項目,也未形成統一的標準。
三、加強企業環境成本核算的建議
1 對政府官員加強科學的政績觀和發展觀教育
科學的政績觀就是既要看政績給眼前帶來的變化,又要看其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長遠影響,要經得起歷史的檢驗和后人的評判,其實質是用可持續發展的標準評價政績,對社會和歷史負責。貫徹科學發展觀,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成本管理論文,必須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放在工業化、現代化發展戰略的突出位置,落實到每個單位,要完善有利于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續發展體制機制。
2 對企業的管理者加強企業的社會責任觀教育
社會責任觀是以社會為著眼點,企業的目標除了追求經濟利益外,還應盡可能地維護和增進社會利益。企業不能因為片面強調社會責任而忽視經濟責任,企業也不能因為片面強調經濟責任而忽視、逃避社會責任。2000年全球18個跨國公司制定了“社會約束”的生產守則(即社會責任標準),其中保護環境就是企業社會責任的主要內容。中國企業要進入世界經濟市場并和國外企業經營接軌,就必須在理性共識的基礎上認同該標準所體現的核心理念,并積極參與其中,從而,應對全球范圍內企業社會責任運動所帶來的挑戰。
3 充分發揮資源市場的調節作用
政府應抓緊建立健全和完善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環境資源市場,徹底改變傳統的環境資源使用模式,優化環境資源配置。健全的環境資源市場,可以促使環境資源配置于社會最急需又適合的行業和部門,最大限度地發揮環境資源的價值,促使環境資源自身價值的完全實現和社會價值的增值,最終實現經濟、社會、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4 加強和完善環境會計立法
環境成本核算是環境會計的主要內容之一。要實施環境會計核算,必須以法律、法規的形式確定環境會計的地位和作用,使環境會計有法可依,使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有統一的標準。借鑒丹麥等西方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我們應該采取的做法是:第一,將環境會計核算和監督列入《會計法》,以法律形式確定環境會計的地位和作用。第二,制定環境會計準則,將涉及環境的內容列入會計要素,擴充報表體系。第三,設立環境會計制度,即依據會計準則所規定的有關環境原則設計會計制度,使環境會計具有實際可操作性。
5 明確環境成本的確認標準,合理計量環境成本
環境成本是依照對環境負責的原則,為管理企業活動對環境的影響而采取或被要求采取的措施的成本,以及因企業執行環境目標和要求所付出的其他成本,包括污染補償成本、環境損失成本、環境治理成本、環境保護維持成本、環境保護發展成本等。從環境經濟學角度把環境成本分為外部環境成本(社會成本)和內部環境成本(私人成本)⑸。
環境成本的計量單位不能僅限于貨幣,必要時可用非貨幣比,如實物來計量;環境成本的計量基礎既可以用傳統的歷史成本,還可以用機會成本、邊際成本、替代成本、公允價值等;其計量方法要考慮環境資源具有效用性、稀缺性、替代性、非交易性等特點。環境成本由于所涉及的內容復雜,其不確定性更為突出成本管理論文,因而要做到絕對精確是比較困難的。環境成本的數據雖然有一定的模糊性,但并不排除它對決策的有用性。隨著計量技術的發展,隨著它反映和控制的內容性質界定越來越清晰,它提供的信息將會越來越精確。
6 完善環境成本信息披露模式
環境成本信息批露宜采用編制壞境會計報表或者環境成本報告書的方式單獨披露環境成本信息,而不是環境成本信息與現行會計報表合并披露的方式。如果采用與現行會計報表合并方式披露環境信息,可能會出現有些企業利用環境信息調整企業利潤,以達到避稅或者上市等目的,而且環境信息和財務信息合并報送容易引起混亂,導致報表使用者對財務會計信息的錯誤理解。
四、結束語
我們對企業環境成本的研究,分析環境成本核算存在的各種主觀、客觀障礙,提出各方面的解決對策,就在于要引導、監督企業自覺地保護環境,減少污染,培養企業環保意識,通過對環境成本形成過程中各因素的控制,合理利用資源、減少資源耗量、減少廢棄物排放量,進而減少環境成本,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協調企業發展與環境效益之間的關系,實現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環境效益的雙贏。
參考文獻
⑴張薇,環境成本定義辨析---兼論環境成本核算的困境及其出路,[J].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2)
⑵劉建勝,廖珍珍:略論企業環境績效評價指標,[J] .企業活力,2010(10)
⑶岳希宇,我國全面實施環境會計的障礙與對策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
⑷,李建發:《現代環境會計問題、概念與實務》第一版[M] 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4
⑸付曉利,企業環境成本核算與控制體系研究,[D].河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
一、選題依據、意義和實際應用方面的價值
企業成本管理理論在企業管理理論中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分支,成本管理是為解決企業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而存在的,成本管理理論得以存在和不斷發展這一事實本身也印證了成本管理對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意義,加強成本管理降低成本對企業起著重要的意義。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可以為富鐵軌枕有限公司節約勞動耗費,增加生產,降低成本。從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增加盈利。為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和提高競爭能力提供保障。同時也為相關企業在成本管理問題上提供借鑒。
二、本課題在國內外的研究現狀
國外:企業成本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成本管理信息有用性和如何利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拓展成本管理功能、提高成本管理效率方面,特別是作業成本的應用和結合ERP的實施對成本管理的創新方面,取得了相當的成功。
英國教授羅賓-庫珀(RobinGooperand)提出了以作業成本制度為核心的戰略成本管理模式,這種模式的實質是在傳統的成本管理體系中全面引入作業成本法,關注企業競爭地位和競爭對手動向的變化,從而構成了一種嶄新的會計崗位--戰略管理會計。20世紀90年代以后,日本成本管理的理論界和企業界也開始加強對戰略成本管理及其競爭情報的應用等研究,提出了具有代表意義的戰略成本管理模式--成本企劃。這種戰略成本管理模式是從事物的最初點開始,實施充分透徹的成本信息分析,與競爭對手的產品比較,來設計產品的成本,從而使成本達到最低,其本質是一種對企業未來的利潤進行戰略性管理的情報研究過程。
國內:國有企業的成本預算內容不全面,不能發揮預算在成本管理中的指導作用。成本管理比較單一。成本管理的內容由產品成本逐漸向企業成本和戰略成本管理發展,理論研究者和企業也在進行相關研究和實踐。
三、課題研究的內容及擬采取的辦法
研究內容:從富鐵軌枕社會成本分析入手,針對富鐵軌枕存在的成本管理的問題,找出影響富鐵軌枕的成本管理的因素,并進行整理,結合理論所學和相關文獻的理論支承,提出解決富鐵軌枕成本管理問題的對策擬采取的辦法:實地調查、定量與定性相結合、歸納分析、規范研究等。
四、課題研究中的主要難點及解決辦法
難點:成本數據的失真,由于成本核算技術問題可能會導致相關數據偏離真實值。
解決:技術分析與邏輯分析,實地調查。
五、論文工作日程安排
第六周至第七周開題報告準備及開題答辯
第八周至第十周撰寫論文提綱整理資料外文譯文
第十一周論文初稿
第十二周至第十三周論文修改
第十四周至第十五周論文定稿、答辯準備
第十六周論文答辯
六、參考文獻:
[1]冉秋紅。戰略成本管理的觀念、方法與應用[J].中國軟科學,2001,(05)。
[2]于婕?;诳蛻魞r值創造的營銷成本分析[D].中國海洋大學,2015.
[3]張智洪。戰略成本會計在黑龍江省制造業的應用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5.
[4]韋德洪,王珊珊。成本管理系統的柔性研究[J].會計之友(下),2015,(01)。
[5]葛兆強。戰略管理、銀行成長與商業銀行戰略轉型[J].廣東金融學院學報,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