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1 17:11:1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價值觀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事實價值觀,指元倫理學中的自然主義。其根本的命題是從事實引出價值的本源、價值的根據,它不僅把價值與事實等同起來,而且要根據事實解答價值問題。[5]“根據自然主義,倫理的言明在一切關于經驗事實的言明上并沒有減少其內容,因而能翻譯成后者?!保?]用事實的言明代替倫理的、價值的言明,以此給出價值生成的根據,乃是所有自然主義倫理學的理想。將倫理學“科學化”,以科學的態度對待倫理學中的價值問題,以科學知識論建立邏輯價值論,從而在最終意義上遺棄價值論的言說,成為現代分析倫理學的目標。
英國倫理學家穆爾,在其《倫理學原理》中把善的性質比作黃色的性質。人能夠用認識黃色的方法說明善。[7]不過,20世紀上半葉關于顏色的研究表明,黃色是光的一種客觀特性,依靠顏色的色澤度、光亮度和飽和度,可以對之加以具體的解明。但怎樣以此闡釋善的性質呢?
由于不可能從事實性的言明中推出價值性的言明,邏輯實證主義者只有提出價值情緒說,以此為價值論的開啟給出回避的理由。A·J·艾耶爾在《語言·真理·邏輯》中說:“在命題中倫理符號所表達的并沒有在其命題的事實性內容上增加任何東西。”[8]關于倫理上的善惡陳述如同發音的語調和句子的感嘆號,這不會為文章的意義帶來什么新的東西,只對表現說話人的感情有作用。
企圖從事實引出價值的事實價值觀的結局,必然是價值情緒說。因為事實不是價值,情緒也不是一種現成性的事實。把價值同人的情緒聯系起來,用人的情緒給出價值的根據在終極意義上是不可能的。在情緒和價值之間,不存在必然的相關性。何況,情緒本不可能加以經驗性的言說,以不可言說的情緒去言說價值,暴露出自然主義者最初抱著的價值不可言說的信念。
事實價值觀集中體現在倫理學中,這源于倫理學始終沒有將價值同倫理的善相區別?!皟r值一般是在與道德的關聯中被當作問題提出,甚至將道德價值認定為最重要的決定性價值?!保?]現代分析哲學家們,繼承這種對價值和善不加分別的傳統,誤以為關于善的觀念的分析就能代替對價值本身的分析。其結果當然是無的放矢。價值不是倫理的善,斯多葛派哲學家如是區別。按照我們前面關于價值一詞的語義分析,價值是物的有用性;物的有用性來自物的差別性,物的差別性由人的差別性指向力或人規定差別性的能力給與。這在根本上同邏輯相關而不是與倫理的道德相關。價值之所以是價值,因為它不是事實,因為它同事實存在終極的差別。事實價值觀,表達的是一種關于世界的事實性言說信仰,而且是一種沒有終極根據的信仰。認定天地陰陽氣之類的事實性在者,這不可能言明人的存在、人的共在、人的同在的價值,不可能開啟作為意識生命而存在的人、作為精神生命與他人共在的人、作為文化生命向終極者同在的人。
事實價值觀內含如下的信仰:“從事實導出價值、從陳述性的東西引出規范性的東西”[10]在邏輯上是可能的。這種可能性的前提為:事實與價值的同一性和以事實代替價值的合理性,從而抹去關于世界的價值性言說,即人關于世界的差別性言說。具體地說,這種抹去的工作開端于物和人的差別處,進而將事實價值化、物人化。
在價值論上,事實價值觀構成邏輯虛無主義的根源一。
根據事實價值觀,邏輯虛無主義,相信世界只由事實性在者構成而不由人的主體活動生成,相信沒有關于世界的邏輯性言說和差別性言說。不僅世界中的物與人沒有差別,而且物的差別就是人的差別。一切價值論在邏輯虛無主義者看來毫無意義。人關于物質自然的在、自然生命的生長、肉體生命的生存的差別性規定,在邏輯上不存在終極的根據。由上帝承諾的終極差別,對于物質界、植物界、動物界甚至整個人類無效。這樣,邏輯虛無主義的展開方式為物的人化。它包括物質的人化、生命的人化、肉體的人化。
廣義的物概念,指物質自然、自然生命、肉體生命,這也是事實一詞的真正涵義。廣義的價值概念,喚起的是作為價值給與者的存在者、共在者和同在者。物的人化,即事實的價值化,目的是為了以物的差別性代替人的差別性。所謂事實與價值不分,實質上是物與人無差別,人這個差別性的存在者喪失給與差別性的能力。
物的人化觀念,把物的事實性之在理解為人的價值性存在,進而以物質的物性、植物的生長性、動物的生存性規定人性。在人的心理邏輯和物理邏輯、生理邏輯、生命邏輯之間沒有根本的差別,并且,是后三種邏輯相的規定性規定著人的心理邏輯相的內容。動物的生存延續本能、植物的生長本能、物質的在的本性,就是人的人性的全部內涵。
作為邏輯虛無主義的一種展開方式,物的人化和作為的一種展開方式的人的物化,僅僅在出發點上有差別。前者以物性為人性,后者以人性為物性。由于物的人化必然通過人的物化來實現,所以,邏輯虛無主義與在言說內容上出現了相同的地方。[11]不過,兩者發生的根據卻不同。物的人化,根據物與人無差別的信念即邏輯虛無主義;人的物化,依憑人的過去時間觀即。
二事實價值觀的非價值性
法哲學家拉德布爾夫,屬于新康德派成員,在其《法哲學》中說:“當為命題只能由其他當為命題給出基礎使之得以立證。正因為如此,終極的當為命題是不可能證實的,如同公理一樣不能證明只能確信。所以,和終極的當為命題關聯的、相對立的主張,即相對立的價值觀與世界觀在相互爭論、對抗的時候,人們用科學的一義性來解決它們,這在先是不可能的??茖W考察的是可以教人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但無能教人應干什么?!保?2]這里,拉德布爾夫不僅指出科學對于價值問題在邏輯上的有限性,而且認為價值論中的“當為命題”同“終極的當為命題”相關,是終極的當為命題給出一切個別的價值觀的立證基礎。
科學告訴人物質界、植物界、動物界是什么,它無法為此提供更多的為什么的解釋。它甚至對于人是什么這個事實性命題只能做出非本質的描述。因為,人是什么,在根本上不屬于事實性命題而屬于價值性命題。
事實價值觀這種價值論上的科學主義形式,在面對價值問題時同樣有拉德布爾夫所說的有限性。事實作為事實本身,因為它不是價值,更不可能充當價值的根據。事實在事實上的事實性,即它的有限性。有限性的事實,不可能成為與終極差別(“終極的當為命題”)相關聯的價值根據的設定者。在另一方面,當我們言說物的價值的時候,實質上是言說此物在相對于被言說前的又一種功用或又一種差別。這種差別,喚起人的注意。不過,人關于物的差別的意識,卻取自于他相應的差別意識力,是人的差別指向力言說出物的差別、物的價值。
人的差別指向力,根源于人的差別性存在。人的差別性存在,由終極差別給與。只有終極差別關于人的存在的差別性承諾,才使同在者全體相互差別。在此,價值的根據在人的差別指向力,在邏輯上由終極差別設定。價值的根源,顯然不在事實上,相反,是價值本有的差別性決定著事實的事實性。
一個事實與另一個事實的差別,其根據在于差別的規定性。因為,事實給與事實的,只能是又一個有限的事實。事實的個別性作為事實的共性,來自于終極差別通過人的差別指向力即人的邏輯能力的承諾。終極差別在邏輯上,使一個事實差別于另一個事實。
事實價值觀這種偽真價值觀本身的成立,建立在事實與價值的差別基礎上。從事實引出價值,以事實規定價值,其最低條件在于事實與價值的差別。否則,事實怎樣去承諾價值呢?而把事實和價值區別開來的恰恰是價值。價值本來意味著差別。價值在邏輯上先于事實。它既把自身同事實分別,又給與事實之間以差別。事實之間的差別,和事實與價值的差別,無不背靠著價值。這在本源論上可以稱為事實的價值性。
還有,事實在事實價值觀中,即使能夠給與以價值什么,其所給與的至多也不過是事實性的事實,而不可能是價值性的價值。事實無力像價值那樣充當差別性的承諾者。
三肉體價值觀
事實價值觀,是人關于外在世界的偽真價值觀,它對象化在人身上則為肉體價值觀。
肉體價值觀首先將肉體與價值的差別抹去,再用肉體的生存性來規定價值的內涵,從肉體的生存中引出價值的根源、價值的根據。人作為肉體的在、它的生長、生存是人的意識的中心和人與他人共在的目的,同時是人這個同在者全體向上帝同在的基本意向。
按照肉體價值觀,肉體的差別性是人的價值差別性的給與者。人與人在價值上的差別,自始至終是肉體生存者之間的差別。肉體這個事實性在者——人的身體,是人的價值根據的所在。人作為人就在此誕生、成長、終結。為了生命的自我保存,每個人都有相應的自然權利,“就是每一個人按照自己所愿意的方式運用自己的力量保全自己的天性——也就是保全自己的生命——的自由?!保?3]這里的人的“天性”,無非是人作為肉體生存者的生存。它和動物這種肉體生存者在根本上沒有區別,甚至可以等同于植物的自然生命的生長。另一個唯物論者拉美特利,在其《人是機器》書中指出:我們尊重他人的錢包和生命,是為了保全自己的財產、名譽和我們的身體。[14]個人的身體的自我保存,構成人生的全部主題。人和人的差別,只不過是肉體生命體間的差別,但在肉體價值觀看來,這是人和人在價值上的差別。
肉體價值觀以肉體的生存規定人的價值存在,使之成為邏輯虛無主義的根源二。依照我們關于邏輯的語義闡釋,邏輯承諾價值的差別性以終極性,它為肉體和價值的終級差別設定邊界。邏輯虛無主義,在肉體價值觀中表現為肉體與價值的終極邊界的消失,或者說是抹去兩者的差別。邊界消失后的肉體,在肉體價值觀中充當價值的給與者和承諾者。肉體生存化為價值的根據。
由于價值同終極差別的內在關聯,由于終極差別是自在永在的上帝和人作為承受者的差別,那么,肉體價值化的結局自然是人的上帝化。人“將像上帝一樣,認識善惡”[15],充當善與惡差別的判斷者。肉體在人的價值存在中、在肉體價值觀中的功能,根本上是承諾者的功能,類似于終極差別的給與機能。終極差別的給與,表現為上帝在下的言成肉身的努力。不過,對于肉體價值觀而言,上帝不過是一個同人一樣的肉體生命體。
肉體價值化這種人把自己上帝化的方式,通過人的意識生命的上帝化、精神生命的上帝化和文化生命的上帝化得以展開。人的意識、精神、文化在事實性上的三位和在以肉體生存為目的的一體,即上帝的三位一體,人性即上帝性。此種現象發生的原因在于:肉體價值化對于肉體與價值的差別的終極根據的取消,耶穌基督在以肉體為價值本源的肉體價值觀中被取消。他的靈生及受死后的復活,由于沒有圣靈的根據只有肉體的根據,因而是一種無根據的根據。無根據的耶穌基督,在肉體價值觀中沒有存在的必然性。這正好是肉體價值化所盼望的結果。
肉體價值化為人的存在本質,價值化為意識生命、精神生命、文化生命的本質。這樣,人的上帝化所帶來的,必然是人的肉體的上帝化,因為人的差別性存在由其肉體生存所規定。肉體的無差別本身,導致意識生命、精神生命、文化生命的無差別。它的事實性,使其在上帝化中代替了意識生命、精神生命、文化生命的生成性。這樣,意識所意識到的,除了同樣的肉體事實性外將不會有差別,精神的創造淪為一種事實向另一種事實的轉換活動。至于文化生命這種人自覺自己的心靈的產物,也降格為一個事實性在者。
“如果人是他自己的上帝,那么,他就能為所欲為而對審判無所畏懼?!麘敵绨莺褪藤核约憾皇莿撛煺摺?,[16]不是承諾終極差別和價值的上帝本身。人在自己的上帝化中已經登上了上帝的寶座,代替上帝給與自己的生存以終極合法性。人在肉體生存中作為事實性在者的無差別性,使其對自己在肉體價值化的行為中的差別承諾成為空洞的承諾。肉體因人的上帝化,而墮落為肉體自身的價值根據和生存邊界。人順從肉體的欲望,行各樣污穢的事,“裝滿了各樣不義、邪惡、貪婪、墮落,滿心是嫉妒、兇殺、爭競、詭詐、惡念;又是讒言的、誹謗的、憎神的、不遜的、傲慢的、自夸的;他們還是捏造惡事的人、背逆父母的人,是無知、無信、無情、無慈悲的人。”[17]保羅在此列舉的人的罪,都是根源于人的上帝化或肉體的價值化的信仰。只要不信上帝在三位一體的承諾中所承諾的人與上帝的終極差別,在邏輯上,人就無法避免上帝化自己的必然性;一旦人上帝化了,人的肉體及靈魂所行的一切過犯便找到了最終的合法依據。
因為,肉體的價值化和人的上帝化所帶給意識生命、精神生命、文化生命是同一事實性的規定——人的肉體生存性的規定,人在價值論的意義上被創造為一個虛無性的在者,他的精神活動將圍繞生存的事實而展開,他的文化最多不過顯現為關于肉體如何生存的非價值性理念體系??傊?,肉體生存占領了人的全部意識空間、精神家園和文化傳統。人在價值論上的存在樣式——意識、精神、文化——只是肉體生存的不同表達。所以,邏輯虛無主義,實質上以價值的虛無化為特點,其說到底是在為肉體生存主義辯護。
四肉體價值觀的非價值性
肉體價值觀是這樣一種偽真價值觀:基于對肉體和價值的同一性信仰,而且是價值向著肉體同一而非肉體向著價值同一的信仰,肉體成為價值根據、價值本源的承諾者;全部價值觀念——意識、精神、文化——的規定性無不以肉體生存的事實性為內容;人在價值論上,僅僅被當作肉體生存者。他的一切生成性活動的目的,指向肉體生命的生存本身,不是把人創造為一個獨立的存在者。
肉體價值觀,通過肉體的價值化、人的上帝化來實踐其偽真的價值理想。說它是偽真的,因為它不是本真的,不是價值根據的終極承諾者,更不是價值本源的給與者。由肉體價值觀所帶來的事實上相互差別的世界,實質上是一個在價值論上毫無差別的世界,因為肉體價值觀通過肉體承諾給價值的只是作為事實性在者的肉體。在肉體價值觀所生成的世界圖景中,肉體的生存,既是中心又是邊緣,既為目的又為手段。
價值本來代表邏輯承諾的差別,或者是人通過邏輯承諾的差別。價值概念,內在地要求差別性而不是同一性的規定性。一個對象和其它對象如果沒有差別,它就談不上什么價值;一個對象如果無能喚起人的差別性意識,它也沒有價值根源。價值這個概念,一方面同對象的差別性相關,但更重要的是同人的差別指向力相關。是人主觀的差別指向力,賦予一個對象以獨特的價值。不過,人的差別指向力又建立在什么基礎上呢?
在談論邏輯這個概念時,我們發現:邏輯內含有終極差別的涵義,還一般地討論了終極差別與價值的相關性。[18]按照我們前面的言說,只有終極差別才是一切價值所喚起的差別性相的終極承諾者。由上帝借著三位一體的承諾所建立起來的人與上帝的終極差別,即邏輯的內在規定性。人作為終極差別的承受者,因此具有了差別指向力或賦予對象以價值的能力。
但是,肉體價值觀,從抹去肉體與價值的差別開始,通過肉體的生存性規定人的價值和差別指向力,以此企圖實現對人的意識世界、精神世界、文化世界的差別性的規定。其結果,在根本上不僅沒有給與它們以差別,反而是以肉體的生存性把它們統一為同一性的肉體世界。人的生成性世界,墮落為以肉體的生存性為內核的現成性世界。人在這種現成性的事實性規定中,喪失了自己作為與物的差別和作為一個類與植物、動物的差別。其中,動物的肉體生存性,一躍成為人的人性。
此外,肉體價值觀這種偽真價值觀,因不可能在價值論上承諾價值與肉體本身的根本差別,其承諾本身實際上與價值沒有關系。價值承諾的差別性,在肉體價值觀中的不可能性,使肉體價值觀關于價值的偽真承諾在終極意義上和價值無涉。和價值不相關的肉體價值觀,當然同差別也不相關,因而無關于終極差別。也可以說,肉體價值觀,僅僅承諾了一個在終極意義上無差別的世界(包括對人自身的承諾),一個以肉體生存為主體的無價值世界。所以,肉體價值觀,是非價值性的偽真價值觀。
另一方面,人和人肉體上的相互差別,根源于給與差別的價值本身。人與人之間在肉體上的生理同一性能夠顯明出差別,只是因為各人所背靠的價值的差別性。各人按照自己對終極差別的信念向他人言說出自己的個體性,即他在人類中的終極差別性。俗話說,相隨心變,在價值邏輯論中即肉體的差別取決于它所依托的價值的差別。肉體自身,并不能給出人和人的差別性,盡管有人在生理上有缺陷,但那造我們的那一位從來沒有承諾過在肉體上何為人的完全的形象;相反,他要求我們追求的是一種價值上的完全和他的身量,滿有他的信仰。肉體,不但不能給與價值以差別,而且自身的差別還得自于價值承諾的差別。人的言說與書寫,不過是這種差別承諾的表達方式。
注釋:
[1]巖波講座卷9《哲學·價值》,111頁,細谷貞雄文“價值與主體”,巖波書店,1971年。
[2]同上,27頁,山下正男文“價值研究的歷史”。
[3]同上,轉引自213頁,此段為韋伯關于價值的定義。
[4]同上,293、353頁。參看上山春平“價值研究的課題”一文;尼采將價值同道德相關聯起來闡釋,并在生命價值邏輯與生理價值邏輯兩個層面上展開全部價值邏輯圖景,這一方面帶來了價值與個別價值邏輯相的混亂,另一方面致使各種個別價值邏輯相之間的界線模糊。由于作為至高價值根源的生存意志在生命世界(植物界、動物界、人物界)中的有限性,由于人借助成長為超人的神化和由此而來的與神圣世界的分隔,尼采必然陷入虛無主義的相對價值論。他在《權力意志》258節中說:“我的主要學說是:沒有任何道德現象,有的只是關于現象的道德解釋。這種解釋本身的根源在道德之外”(214頁,倫敦,1924年)。這個之外的根源,就是以生存意志為核心的權力意志,解釋者的生命和生存意志。尼采關于道德價值與生理學價值的相關性問題,參看日本學者原佑的論文“價值的轉換——尼采”一文(巖波講座卷9《哲學·價值》,134—139頁,巖波書店,1971年。
[5]巖波講座卷9《哲學·價值》,11頁,山下正男文“價值研究的歷史”,巖波書店,1971年。
[6]同上,87頁。碧海純一文“事實與價值”。
[7]同上,48頁。山下正男文“價值研究的歷史”。
[8]同上,轉引自95頁。關于價值情緒說,碧海純一在其論文“事實與價值”中有較詳盡的討論,參看從89—99頁。
[9]同上,134頁。
[10]同上,257頁。關于事實價值觀在邏輯上的不可能性問題,參看同書中粟田賢三“與價值問題”一文。
[11]虛無主義與過去時間觀的關系,我將在另外的文章中作詳細的討論。
[12]轉引自巖波講座9卷《哲學·價值》,43頁,山下正男文“價值研究的歷史”,巖波書店,1971年。
[13]霍布斯:《利維坦》,97頁,黎思復、黎廷弼譯,商務印書館,1985年。
[14]《西方哲學原著選讀》下卷,118頁,商務印書館,1982年。
[15]《創世紀》3:5。新國際版(NIV),密歇根,1984年。
[16]WarrenW·Wiersbe,《要公義》,23—24頁,伊利諾伊,1977年。
[17]《羅馬書》1:24—31。譯文參考和合本《圣經》,據新國際版(NIV)和日本圣經協會1900年日文版《圣經》有部分改動。
[18]邏輯與價值的內在相關性,我將在另外的文章中作詳細的討論。
內容提要:價值論是關于價值的本源、價值的根據、價值的展開方式的理論。在關于價值論的思想史上,由于沒有把價值論的探究植根于邏輯論,沒有追溯價值的終極根據,出現了以事實、肉體(人的存在所背靠的事實)為價值本源的理論。前者稱作事實價值觀,后者為肉體價值觀。
法學作為一門高等教育的知識學科,其知識體系至少可以粗略地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形而下的所謂“死知識”。這類知識內容以法律條文的具體規定、名詞概念的具體含義等為代表,掌握這類知識,對于學生而言,主要就是識記,教師稍加解釋和輔導即可。第二個層次的知識是形而上的抽象內容。這類知識以法學教育所要灌輸的各種價值觀、各種理念精神為代表。掌握這類知識更多的是要靠“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的模式,即教師只能將一些框架性的內容傳授給學生,同時加以點撥、引導。對于學生而言,這類內容不能僅僅停留在“知道”的層面,還應當進一步內化為自己的主動認知,只有這樣,才算是教育的成功。這一問題以往常常被我們忽視,在教學過程中,形而上的內容被等同于法律條文一般,教的人認為宣講了即可,學的人認為記住了就行。如此一來,價值觀停留在內心之外,流于形式也就不可避免了。
對此,有學者就從心理學、教育學的角度進行系統研究并提出,價值觀不能僅僅停留在“知道”的認識層面,還應當“內化”。這一認同的內化機理具體來說包含五個環節,即理性認知、情感共鳴、思想轉化、心理調適和沉淀固化。結合目前我們的價值觀教育可以清晰地看出,問題在于現行教育模式把重點放置在了第一個環節,即僅僅強調理性認知這一認識環節,而在這一基礎之上的其余四個環節則幾乎被忽略。事實上,后面的四個環節才是決定價值觀確立的關鍵。
除此之外,我們目前法學專業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的不成功還與另外一個原因有關,那就是愈發嚴重的應試化傾向。眾所周知,目前國內法學專業大學生的就業壓力很大。由于這種壓力的存在,它回溯性地產生了一種連鎖反應,導致我們的法學教育走上了一條越來越應試化的道路。具體來說,就業壓力首先影響了高中畢業生的專業選擇,畢業之后的就業難使得很多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前就對法學專業有所顧忌。近年來一些法學院系招生規模的萎縮即表明了這一點。招生困境反過來會直接影響大學的很多方面,其中就包括教育思路和教育理念。國內前些年熱議的法學教育該不該走向法律職業教育的討論即源自這一背景。同時,國內高校的評估評價體系中看重畢業生的就業率,又返回來推動或者說加劇了這種應試化。就學生自身而言,就業當然更是頭等大事,作為法學專業的大學生,入校以后就會考慮要準備將來的一系列考試,如司法考試、研究生入學考試和公務員考試等。由于這些考試決定了他們未來的人生,因此學生們對其都格外重視,校方由于考慮到就業率的壓力,對此也往往持積極鼓勵的態度。最終,各種因素匯聚成的無情現實使得國內各高校的法學專業教育義無反顧地走向了應試這條道路。
這種應試化帶來的負面效應迅速累積,并引發連鎖反應,使得當前的法學教育陷入到一種退化的困境之中。其突出表現就是對簡單識記的強調,對閱讀和思考的忽視。而這一狀況又與前述第一個原因密不可分,即能夠量化、標準化地以統一試卷的形式加以考查的多是形而下的知識,形而上的知識雖然與此不同,但也只能無奈地與“死知識”一同以試卷形式考查,最終使得知識層次不加區分,考查方式無區別,進而造成教學模式也完全同質化。
以司法考試為代表,探討其與法學教育的關系,以及法學教育自身的定位,是前些年學界的一個熱點問題。經過了多年討論,目前對此基本上已經形成了比較一致的看法,即考試不能成為法學教育的單一化指標,法學教育應當有自身的品格。正如北京大學的潘劍鋒教授所言:“法學教育的性質是多維而非單一的。一方面,法學教育應當注重法律職業知識和技能的傳授,使學生具備從事法律職業的基本素質;另一方面,法學教育不能只限定于法學知識的講授,而應當向學生提供經濟學、社會學、歷史學、語言學等人文社會科學乃至自然科學的知識講解和學術訓練,使學生養成‘多知識角度的觀點’,并進而培養學生的批判精神和公正氣質?!?/p>
二、法學專業價值觀教育的改進路向
內容摘要:本文對組織理論進行了脈絡梳理。筆者認為組織理論經歷了一個從沒有人的組織、沒有組織的人,沒有社會的組織到社會的組織的演變過程。并認為組織理論的最終目標是建立一種新的價值觀系統,使人的本性得以真正體現。
關鍵詞:理性系統自然系統開放系統生態系統價值觀
本文通過對組織理論的脈絡梳理來考察組織中的價值面,為組織管理提供理論和實踐意義。
一、理性的古典組織理論
理性的古典組織理論認為組織是意圖尋求具體目標并且結構形式化程度較高的社會結構集合體,它具有兩個方面的結構特征:組織是有意圖地實現相對具體目標的集合體;組織是形式化程度較高的集合體。在理性古典組織理論中,組織結構是為了有效實現目標而專門設計的。從根本上說,組織模型是機械模型,這個模型把組織作為可操作部件的結構,每個部件都可以單獨改變,以提高整體的效能。理性古典組織理論的思想主要來源于泰勒的科學管理,以及法約爾和韋伯的行政管理理論與科層制理論。泰勒提倡通過改變傳統的經驗管理來達到科學管理,其理論核心是為了提高勞動生產率,它的重點放在計劃、標準化和在作業層改進員工的努力方向,以便用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大的產出,通過最大限度地提高每個員工的生產效率,使勞資雙方都能獲得最大收益。行政管理理論提出了“自上而下”的理性化方案,主要闡述正式組織結構與一般管理過程的關系,其關注點是管理的行為和功能,以期通過協作與專門化尋求建立一個單一而有效的部門原則。韋伯則致力于對科層制結構特征的簡要描述,以期能提高組織的效率。比較而言,泰勒主要是從微觀社會心理學的角度,對個體參與者的工作和決定予以考察,把結構特征作為影響行為的環境因素;而法約爾和韋伯則更多地是從結構角度出發,他們力圖把組織形式的特征概念化并予以分析。
總之,該理論采納了封閉系統戰略:組織中的所有成分都是為特定目的而存在的,且都會對組織整體起到積極的甚至是最佳的作用;所有資源都是恰當有用的,且這些資源的配置都滿足于組織計劃;組織的所有行動都是合理的,組織的結果也是可預測的。由于理性系統強調的是結構特征而不是參與者的特征,因此,理性系統視野的價值觀是“沒有人的組織”。
二、自然的新古典組織理論
該理論認為組織是一個集合體,其參與者尋求多種相同或者不同的利益。但是,它也認識到組織遠不只是達成既定目標的工具,從其本質上說,組織是力圖在特定環境中適應并生存下來的社會團體,因此,不應把組織看做主要是達成特定目標的手段,而應把它本身看成是目的。它強調個體參與者從來都不只是被雇傭的勞動力,他們投入的是他們的智慧和情感:他們加入組織時帶著個人的觀念、抱負和計劃,他們帶來了不同的價值觀、興趣和能力。通過相互作用,所有這些因素創造了一個相對穩定的非正式結構,Roethlisberger和Dickson(1939)稱之為“感情的邏輯”。與些同時,該理論遵循了功能分析,系統如果要生存,就必須滿足一定的功能需求,而且所有研究都試圖發現滿足這些需求的機制。為此,該理論強調行為的結構,關注做了什么,責任和動機就成了更為突出的變量,這為理解組織行動提供了比正式結構更豐富和精確的指導。它的思想主要來源于梅奧的人際關系理論和巴納德的協作體系和Likert的結構分析。人際關系理論主要研究員工在組織中的行為及其產生行為的原因,以便調節企業中的人際關系,提高生產率。而巴納德的社會協作體系把組織作為有目標的溝通合作體系,將所有參與者整合到一起以使組織目的被成員接受的非物質性的、非正式的、人際關系的以及道德的行為基礎。Likert通過對領導類型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第四系統組織。
總之,該理論認為參與者只有部分行為是與組織有關的,而只有這些與任務相關的行為才能作為問題來討論;自然新古典組織理論則將與組織相關的行為界定擴展到個體活動和態度的方面。如果說理性古典組織理論采用的是結構機械模型,那么,自然新古典組織理論采用的就是有機模型。理性組織是設計出來的,而自然組織是演進出來的;前者是有意識地設計,后者順其自然地發展;理性組織以精打細算為特征,而自然組織則以發自自然為特征。因此,自然系統視野的價值觀是“沒有組織的人”。
三、開放系統的現代組織理論
該理論認為組織是與參與者之間不斷變化的相互聯系、相互依賴的活動體系,該體系根植于其運作的環境之中,既依賴于與環境之間的交換,同時又由環境建構。它強調個體要素的復雜性和多變性及其相互之間的松散性。個體要素被看成是半自主行為的主體,它與其他要素之間的聯系是松散的,個體和子群體之間的聯合時而形成,時而解體,協作與控制變成了主要問題。同時,系統邊界也似乎是無形的,行動者的任務和針對組織或環境的行動也似乎是武斷的,并依據系統運作而變化。開放系統并不只是使組織結構特征的一致性變得松散,而是將其注意力從結構轉向了過程,強調的都是組織行動而不是組織,過程不僅被看成是組織的內部運作,而且是作為系統的組織自身運作。開放系統的現代組織理論的思想主要來源于西蒙的決策行為理論以及系統理論和權變理論。決策行為理論考察組織的結構特征對個體決策者的影響,并由此提出了基于有限理性的滿意原則的“管理人”。該理論認為決策貫穿于管理的整個過程中。系統理論認為組織是由各種子系統構成的完整系統且與環境系統發生相互作用和影響。系統理論關注系統中的戰略性部分及其相互依賴性,系統中把各部分聯系在一起并相互協調的主要過程及其所追求的目標。而權變理論所要研究的是組織與其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和各分系統內與各分系統之間的相互關系,以及確定關系模式即各變量的形態。權變觀點的最終目的在于提出最適合于具體情況的組織設計。
總之,該理論認為組織是一個動態系統,組織與其環境的相互依賴關系在開放系統的現代組織理論中受到了應有的重視。開放系統的現代組織理論強調組織與其周圍及滲透到組織的要素之間的聯系的交互紐帶,環境被看成是物質的、能量的、信息的終極資源,并成為系統延續的關鍵。作為組織與其環境相互依賴關系的開放系統,組織不僅要服務于人,建立和維護內部的運行機制,組織還必須建立基于價值的社會共同目標以服務于社會,維持一個社會的正常運行,滿足社會的需要。因此,開放系統視野的價值觀是“沒有社會的組織”。
四、生態系統的當代組織理論
該理論認為組織是致力于研究人類行為、組織結構與其環境互動性的社會體系,主張行為個體、組織只有在與環境、背景的關系中才能得以生存、定義、描述和認識。生態系統的當代組織理論把組織看成是一個關系的、生成的、演進的實體或一個視野中的實體,即現代社會的運行是在“組織實體”之間進行的,而不是在“生產者”之間進行的?,F代社會是由各類組織機構組成的,組織機構是由全體成員共同構成的,而不是由各種生產資源要素構成的,組織就是社會中的一個社區,所謂“組織是社會的一個器官”。生態系統當代組織理論的思想主要來源于尼爾森和溫特的演化理論以及組織生態學理論。演化理論主要是從組織內部的知識生產、傳播和利用以及個體與組織的交互學習過程來解釋組織異質性、持續競爭優勢和多樣化等問題。演化理論集中關注組織慣例、慣例的變體、環境選擇以及成功慣例的累積性保留并認為慣例是有規律的、可預測的企業行為模式。而漢南和弗里曼的組織生態學致力于探討組織種群的創造、成長及消亡的過程及其與環境轉變的關系,該理論重點解釋為什么會存在多種類型的組織,同時探討了相同組織內的不同組織形式如何在長期的競爭環境壓力下作出反應。
總之,該理論認為組織并不是為了自己而存在的,組織的目標是對個人和社會做某種貢獻。組織是一個以滿足社會需求為目的,將人們聯合起來的社會結構系統。組織不能只關心利潤,不能把經濟績效理解為利潤,利潤是組織也不能把組織目的定義為利潤最大化,把組織的性質或概念,理解為“生產者”或“經營者”,而應該理解為社會經濟和人文活動的組織者,理解為社會組織的管理者,使自然生態、社會生態和人格生態得到和諧發展以期人類本性得以真正體現。因此,生態系統視野的價值觀是“社會的組織”。
五、述評及其啟示
理性古典組織理論和自然新古典組織理論的錯誤在于堅持了對組織認識的這種兩分法。從理性的古典組織理論來看,由于過于關注組織的規范結構,理性系統的分析家實際上忽略了組織的行為結構。在堅持勞動分工是組織基礎的同時,理性的古典組織理論卻從個人的經驗和有限的觀察出發,旨在尋找組織設計的先驗假設。此外,理性系統中的理性概念是有局限性的。在組織的最上層,指導整個決策制定的價值前提是處于體系之外的。自然的新古典組織理論放棄了理性的主張而代之于感情的邏輯,但是,在對非正式組織理論的重點研究中,自然的新古典組織理論卻放棄了對非常重要的正式組織與非正式組織的關系的認識。借用權變理念的術語來說,自然的新古典組織理論只是極端地關注了有機型的組織。
開放系統的現代組織理論由于堅持了開放系統的這一正確主張,從而標志著嚴格意義上的管理學組織理論的形成。但是,開放系統既沒有按照統一的研究綱領來進行,也沒有據以運作的分析單位及其關鍵維度。正是這些缺陷,使得開放系統的現代組織理論根本無法提出對組織結構和行為的統一觀點,而始終處于組織研究兩分法的艱難境地。此外,西蒙的決策理論雖然始終致力于微觀分析,但是,作為分析單位的決策前提卻從未被人予以操作化,以便使之得到廣泛而一般的應用。由于關注了決策前提,西蒙主義對組織結構的研究是薄弱的。而系統理論把組織的目標和價值分系統作為組織系統的子系統加以研究并認為組織的很多價值觀來源于較為廣泛的社會文化環境,通過該系統從外界社會文化環境中取得信息并確定組織的價值觀,以便組織履行社會大系統所確定的目標和職能。但是,組織系統理論沒有更為深入剖析組織的價值觀也沒有予以操作化。
生態系統的當代組織理論使用變異—選擇—保留的基本環境機制作為解釋工具。但是,演化理論和組織生態學理論過多地與生態學系統進行類比,導致它沒有涉及人的決策和動機,致使價值觀問題也被忽略了,而且整個過程都被視作不可避免的。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對組織理論的研究中圍繞著組織管理系統的價值觀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使得組織管理面臨基點不穩的問題,即組織的價值觀問題未能得到徹底解決。面對這些事實,當代組織理論研究者們深思的是一個具有“二律背反”意味的問題:強調個人的自主性與強調組織的制約性一般是互斥的,但為什么成功的企業組織能有一種綜合協調的機制揚個人自主性、個人的發展之長而避其短,使企業組織趨向良性運轉呢?當代組織理論研究者們的回答是:建立一種以幸福為中心的價值觀系統,而這種具有終極性的價值觀系統正是組織管理系統的核心所在,它的存在對個人行動和組織的行為產生的韌性約束,推動了組織成功地邁向卓越,使人的本性得以真正體現。
參考文獻:
1、家庭成員結構差異的影響價值觀優化教育雖然面對眾多學生群體,但它的具體實施過程卻更多的是個性化過程。學生從入學到就業選擇的過程中等諸多事項背后都有家庭決策的背景。因此,家庭成員結構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價值觀優化的教育過程。甚至某種程度上,學生價值觀的形成是在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之間“博弈”的結果。2、家庭教育觀念差異的影響學生家長的教育層次和教育觀念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家庭價值觀教育的成敗得失。價值觀優化教育的整個過程要面對情況復雜的學生家庭背景,分層次分類別的進行具體的教育活動。
二、入學前學校教育的影響因素
由于價值觀養成本身具有相當復雜的影響因子和形成過程,因此對價值觀的優化更多的應是個性化的“一對一”的活動。學生在入校前的教育背景更是值得關注,學生的價值觀某種程度上會打上之前教育的印記。因此,個人價值觀養成中教育背景的梳理有助于我們開展價值觀優化教育工作。
三、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標桿對學生價值觀的優化過程探討
(一)價值觀優化的總體方向
優化教育的過程,也就是讓學生群體中的主流價值觀和主體價值觀逐步切合國家的主導價值觀。宏觀上來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因其包容性、整合力、引領力決定了其在國家社會中的主導地位,這也是學生群體價值觀優化教育的方向所在。
(二)價值觀念優化的目標層次
1、落后價值觀念部分的摒棄———著力于清理在媒體時代,消極的價值觀念得到了迅速的傳播,擴散效應迅猛,形成學生文化中消極的部分。在這一層面上學生群體中的消極文化會消解價值觀優化教育過程中價值建構的功能發揮。因此,在價值觀優化教育過程中,對于落后的價值觀念,要堅決的予以抵制和摒棄。2、價值觀念爭議部分的厘清———著力于明辨隨著社會寬容度的擴展及市場化程度的延伸,關于價值及其選擇的討論及爭議也越來越司空見慣。正是因為學生意識和行為的評判主體和評判標準不同于社會主導性目標要求,因此他們與“主流價值導向”既存在符合又存在偏離。爭議是社會其他群體與學生群體的價值觀念爭議,有代際因素和時空環境差異存在,涉及值觀念爭議的部分,應在不斷的討論、辯論及實踐中接受檢驗,并逐漸明晰固定下來。3、核心價值體系標準的堅持———著力于褒揚核心價值體系是凝聚中華民族的精神理念,是整合社會群體共識的價值指引。代表著全社會價值觀念的主流標準和價值觀優化教育的方向,是包括學生在內的社會群體的價值觀念體系的核心和基礎部分。因此,應著力褒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使之真正成為學生價值體系中的主體、主導和定勢。
(三)價值觀優化的具體思路
1、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整合力和引領力,突出方法創意性、形式活潑性、過程實踐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不應該僅僅是抽象的概念,而應該是文化、觀念、制度、載體的有機集合體,要在實踐中的學生青年的生活中能夠落地生根,開花結果。高職院校具體的價值觀優化教育工作中要能夠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具體的活動載體設計相結合,有系統的實施方案,使得廣大的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能夠看得見、感受得到、認同得了、實踐得出。在具體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活動中,要突出方法創意性、形式活潑性和過程實踐性,讓學生真正感受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給自身和外部社會帶來的具體變化,從而內化為當代學生群體價值觀的主體部分。2“、政治認同”是價值觀優化教育的首要取向價值觀教育從總體來說是從促進社會全而進步和促進個人全面發展的意義上而存在的。社會主義國家的國體決定了我們進行價值觀教育的核心內容是的基本理論和原則,同時符合中國社會實際情況的、促進中國社會發展進程的先進的思想和理論,應該是價值觀教育的政治性所應該體現的。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標準的價值觀優化教育,首要的目標就是對政治制度和目標的認同。
(四)價值觀優化的幾種路徑
1、重點運用價值觀教育的社會化環境價值觀優化教育并非封閉的校內體系,為有效嫁接學校價值觀教育和社會教育,學生價值觀優化教育就必須借用社會資源,以校內教育為理念指導,具體參與社會實際的平臺,讓學生在真實的社會環境中得到錘煉和磨礪。借用社會化資源并非意味著脫離學校教育平臺,而是有組織、有計劃、有選擇的適度的介入社會,在感受真實社會獲取感性經驗的同時,再次返回第一課堂。2、不同教育階段之間價值觀教育的銜接整合學校的教育活動應充分調研學生群體入校前教育過程中所進行的涉及價值觀養成的各項活動,有效的進行效果評價,建立在這樣調研基礎上的優化教育活動才具有可行性。價值觀教育活動不能固步自封或自成體系,應有其寬闊的視野。而且,價值觀教育的推進已經面臨著一個瓶頸,即在群體教育的基礎上向個體教育的延伸,這就需要對入校前學生接受價值觀教育的情況進行深入了解。3、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對價值觀形成的合力家庭教育具有情感性、親和性和補充性的特點。教育家蘇霍姆林斯指出:“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都不可能造就全面發展的人”。構建包括家庭人員交流談心機制、定期聯絡機制、德育榜樣機制、家訓倫理機制等在內家庭教育機制是非常需要的。當前,要努力探索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思想、方法和諧統一的支撐點,以及家庭參與學校教育的有效途徑和方式,切實發揮家庭教育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使之與學校教育和諧統一起來,以發揮教育合力作用。4、思政教育者對學生群體思想的深度融入教育者應充分尊重青年自己創造的文化,在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中心的多層次價值觀目標追求的指引下,引導學生群體創造屬于自己的青年文化,多些寬容、理解和尊重,學生青年群體必定可以顯現出無窮的創造力。知識型、研究型、實踐型德育工作者今后會有更多的施展空間,因此應充分發揮魅力型優勢結合事實與科學的立論依據來開展價值觀教育工作。范。首先,教師要改變個人的思維模式,這就要求教師要對目的國進行一番深入的了解,改變自己對目的國的刻板的印象,形成一套對目的國更系統更客觀的認識。其次,教師要在之前認識的基礎上改變自己的情感反應,要樂于與不同文化的人進行交流并且欣然接受目的國文化跟本民族文化上存在的差異,能夠跟不同文化的人們建立良好的關系。最后,以上兩個方面的訓練都是為了使教師能夠融入到目的國的文化中去,改變自己的行為,使自己跟目的國的人們的溝通交流毫無障礙,甚至可以幫助其他人與目的國家的人們建立良好的關系。除了以上的培訓外,教師還要具備較強的語言功底,交際能力和教學能力。同時還要對本國語言和文化有更為深入的認識和了解,運用其敏銳的洞察力發現本國文化與目的國文化之間存在的差別。從而在課上進行重點講解。
(五)語言教學與文化教學相結合
論文摘要:隨著我國大學招生與畢業生就業制度及醫療衛生體制等改革的不斷推進,醫學生職業價值觀的偏差已成其“就業難”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本文針對如何對醫學生職業價值觀的偏差進行有效的教育調適進行了思考,并提出以“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為價值標準,以“科學發展觀”為價值取向的教育探索。
隨著我國大學招生與畢業生就業制度及醫療衛生體制等改革的不斷推進,各醫療單位的人事體制、用人制度等出現了前所未有的靈活性,醫學生所面臨的就業競爭也愈加激烈。與其他專業比,廣東省醫學類學生的就業率已連續兩年為倒數第一。但是,在調查中發現,廣東粵西、粵東、粵北以及珠三角的一些基層醫院還有很多醫療崗位空缺,而現在的醫學類畢業生不愿去,只想去大城市、去專業對口或條件更好的醫院,但由于這些醫院人才飽和,競爭激烈,對本科生來說不容易找到工作,因此形成了一種“有業不就”的尷尬局面。教育部周濟部長在2004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指出,如果說“無業可就”反映的是就業制度、政策與教育教學方面的深層次問題,那么“有業不就”反映的則是畢業生的職業觀方面的深層次問題??梢?,新形勢下醫學生職業價值觀的偏差已成其“就業難”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而如何對醫學生職業價值觀的偏差進行有效的教育調適,已成各高等醫學院校所面臨的緊迫而至關重要的課題。
1職業價值觀的涵義
醫學生職業價值觀概念的提出與演變,是伴隨著醫生職業的發展以及醫學生就業形勢的不斷變化而提出來的,但是,關于職業價值觀至今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本文綜合國內外學者對職業價值觀所下的定義,認為職業價值觀屬于職業傾向性范疇,主要有兩種涵義:廣義性職業價值觀和狹義性職業價值觀。前者又稱為“職業發展觀”,是人們依據自身的需要對待職業、職業行為和工作結果的比較穩定的、具有概括性動力作用的一套信息系統,也是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職業問題上的反映。后者是人們對社會職業的需求所表現出來的評價,由職業錨、職業目標、職業道德、職業評價等要素構成,其中,職業錨是核心要素。
2新形勢下醫學生職業價值觀可能出現的偏差
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人,國家對醫藥衛生體制以及大學生就業機制的多元化改革,對醫學生的擇業、就業觀念產生了巨大的沖擊,從而促使醫學生職業價值觀也相應地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化??偟膩碚f,醫學生職業價值觀的變化是符合時展方向的,是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與發展相適應的,其主流是健康的,積極向上的;但不可否認,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偏差,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從職業活動滿足個人需要的角度看,醫學生職業價值觀的偏差主要表現為:①不能正確處理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的關系。從歷史發展的趨勢來看,人的各種精神因素(包括科學技術、政治、教育、文化、社會道德等)作為智力資源和精神動力,對生產力和社會進步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尤其在近幾年,隨著我國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各種精神需要的地位也相對的突現出來。但是,有研究(我們在實踐中)發現,還有少部分醫學生因受拜金主義的影響,認為有錢就有一切,而完全忽略了個人在精神需要方面的追求,甚至有些連醫生必需的醫德、醫風也都忘得一干二凈。②不能正確認識個人成長與成才必需因素的關系。我們在研究中發現,有不少醫學生由于對成長以及成才的必需因素和條件認識不足,誤認為個人的全面發展就等同于人才的全面發展,或認為考上大學就肯定能成才等,從而缺乏追求成才的自主性、能動性。因此,他們在畢業時寧可失業也極力避開到生活工作環境艱苦的基層醫院和地區去工作。事實上,與大醫院比,基層醫院更能磨練人的意志,增長才干,對人才的需求也更加迫切,能為醫學生的成才提供更廣闊的天地;另外,“先就業,再擇業”的理念也是有利于成長、成才的有效途徑之一。
從職業服務功能所涉及的個人和社會的關系看,醫學生職業價值觀的偏差主要表現為:不能正確處理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關系。就個人來說,最優價值目標選擇,就是按照社會價值目標正確處理個人利益和社會利益的選擇。而這樣的選擇,不僅取決于人的機遇和知識,更重要的是取決于一個人的價值取向。但是,在“職業價值取向”調查中發現,有47.8%的學生選擇“自身價值得到社會承認的職業”,24.4%的學生選“能充分滿足自己的興趣愛好的職業”,僅有12.5%的學生選“為實現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統一”。這說明,與社會價值相比,當前醫學生更注重個人的自身價值,甚至,有少部分醫學生倘若缺乏引導或引導不當,還可能滑向急功近利或惟利是圖這一極端,出現與社會價值游離的現象。
從職業的穩定性來看,醫學生職業價值觀的偏差主要表現為:不能根據國情和人才流動、職業結構的變化來進行自我調整,不能正確處理好理想職業和職業理想的關系。在研究中發現,有部分醫學生由于未能審時度勢,根據我國醫學畢業生就業制度、醫療衛生體制等改革的變化,及時對個人的理想職業進行科學地評估以及正確地調整個人的職業理想,因此,常常表現出矛盾的職業心理和隨機應變、漂浮不定等職業行為。
3關于醫學生職業價值觀教育的幾點思考
3.1以“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為價值標準,以“科學發展觀”為價值取向,引導醫學生端正“職業發展觀”
在價值觀體系中,價值標準是核心,而價值標準又決定了人們的價值取向。一個人的價值觀如何,最終都要落實到價值標準和價值取向上,并通過價值標準和價值取向體現出來。醫學生的“職業發展觀”(廣義性職業價值觀)也一樣,必然體現為職業價值標準和職業價值取向。
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則是職業價值觀教育調適的價值標準。職業的本質是人的社會分工,表現在具體職業上,則是其從業者具體的社會實踐和具體的社會關系的分工。從社會職業發展史以及社會的發展規律(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矛盾運動規律)可知,判斷某種職業有無價值、有多大價值的標準,主要是看從業者具體的社會實踐能否代表著當前社會的先進生產力,具體的社會關系能否代表著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能否代表著社會的先進文化等。
另外,社會發展需要科學發展觀,個人的發展也一樣,并且這兩種發展觀的基本點是一致的:“宗旨—可持續發展、和諧發展,第一要義—發展,核心—以人為本”??梢?,在新形勢下,如何有效地引導醫學生朝著代表當前最先進的醫療技術水平,代表著廣大患者的利益,代表著最崇高的醫德、醫風,可持續、和諧的成長、成才,已成醫學生職業價值觀教育的重中之重。
3.2拓展醫學生的就業指導平臺,發揮職業測驗的教育調適作用,引導醫學生處理好四個“統一”
要對醫學生職業價值觀進行有效的教育調適,首先,要通過系統、科學的職業測驗來幫助醫學生發現自我、認識自我及挖掘職業潛能等,更重要的是,能讓我們較全面、準確的了解及把握醫學生職業價值觀的現狀及偏差。
其次,要以“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等先進理論體系為指導,引導醫學生處理好“物質需要”與“精神需要”的統一,“個人成長”與“個人成才”的統一,“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以及“理想職業”與“職業理想”的統一等,形成較為明晰的與醫生職業有關的自我概念—狹義性職業價值觀,并在實際的職業實踐中盡早確定自己長期的職業錨。
另外,由于在我國還有不少醫學院校的就業指導觀過于講究實用性和工具性,只能應對醫學畢業生擇業一時之需,而忽略了人生規劃和長遠職業發展,只能培養出缺乏人文情懷的“經濟人”和“功利型”的“人體工匠”。因此,有必要借鑒各種先進的理念、體系和機制等來拓展醫學生的就業指導平臺,充分發揮職業測驗的教育調適作用,引導醫學生處理好四個“統一”,為社會培養出不僅能看“病”還能看“人”的負有人性關愛的大師。
3.3學校、家庭、社會三者相結合,做到盡可能用一個聲音說話,使各種教育調適力量的組合達到最優化
(一)中國傳統文化對休閑價值觀及活動的影響
中國傳統文化屬于大陸文化,其發展的沃土是持久的農耕經濟。在農業社會,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始終占據主導地位,勞動人民與土地密切相關。因此,人們在文化上更重視本民族的文化傳承,有著較強的安土重遷思想,追求穩定,排斥冒險,較為保守內斂。從儒家追求的修身養性、克己復禮、實現內心寧靜,到道家強調“無為而治”、用“坐忘”和“心齋”等方法尋求絕對的自由,再到佛教超脫世俗、追求“無我”和“空”的境界,都強調一種心態的平和、內在的修養和精神的寧靜。由于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中國的休閑觀推崇體靜心閑,認為休閑是在怡情養性中兼求養生?!皬撵o中觀物動,向閑處看人忙,才得超塵脫俗的趣味;遇忙處會偷閑,處鬧中能取靜,便是安身立命的工?!睆暮閼鞯摹恫烁T》中不難看出休閑對于中國人個體生命的意義。只有當人們內心趨于寧靜,對世間萬物的感知能力才會愈發細膩、敏銳,從而在與自然相互交融的過程中達到內心清明澄澈,實現精神世界和客觀世界的和諧統一,達到休閑的目的。中國的傳統休閑運動以靜態為主,體現出一種靜態美和柔和美,側重于康體和養生,追求個人的一種自在清凈,如太極拳、八段錦、琴棋書畫、花鳥蟲魚等持中守恒、含蓄內斂的休閑運動。
(二)西方文化對休閑價值觀及運動的影響
西方文化主要屬于海洋文化,其發展的背景是發達的海洋貿易。海洋的廣袤無垠和流動變幻使人們大氣、開放、富有創造力和想象力,又因為海洋無法由私人占有,使人們有較大的自由度,較少形成保守思想和狹隘觀念。海洋的艱險環境又培養出人們機智強悍的品質和熱情勇敢的冒險精神。因此,西方人崇尚力量的品格和自由的天性,具有強烈的個體和開創意識。無論是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還是工業革命后英國在世界范圍內拓展殖民地,以及頗具移民文化的美國,都體現出一種對外征服和探索的傾向。在這種文化的影響下,西方人倡導“生命在于運動”,在健體的過程中愉悅身心,同時注重個體自身需求和完整性,認為休閑是人的本性需要,人們能在其中實現并完善自我。古希臘學者亞里士多德所說的“游嬉使緊張的身心得到弛懈之感”,就是強調休閑活動對于個人機體恢復和身心發展的重大意義。受此價值觀的影響,西方的傳統休閑運動以動態為主,趨于激烈與競爭。人們在舒緩筋骨的同時,注重張揚個性,尋求感官刺激,偏好集體和團隊活動。因此,除了摔跤、拳擊、攀巖之外,籃球、橄欖球和足球也都為人們所喜愛。
(三)中西方文化差異背景下的休閑運動項目差異
當代中國人的休閑運動注重調適心靈,強調內在性而非對抗性。2004年零點指標數據網對北京、上海、廣州、太原、成都、長沙6個城市居民作了調查,報告顯示參與人數最多的休閑運動項目是散步(占62.4%),其次為騎自行車和羽毛球。同2001年相比,乒乓球、游泳、羽毛球的參與人數激增2倍以上。這些運動都沒有肢體的沖撞和對抗性,更多的是心理素質的展現。在西方國家,以美國為例,在參與休閑運動最多的30-40歲的人群中,僅在運動量方面是同齡中國人的10倍,而在運動類型上更喜歡攀巖、劃水等戶外項目,如登山、滑翔、潛水等極限運動已經成為了上層人士的象征。
二、中西方文化差異對休閑價值觀及運動影響的意義
“厚德博學”的校訓源于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基因,植根于億萬中國人民內心深處,潛移默化影響著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先人留給我們的豐富的精神食糧以當代社會價值觀的方式繼承下來。所以“厚德博學”的校訓,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脈相承?!吧萍紕撔隆钡男S栿w現著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以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是構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之一。創新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時代特征,體現著時代和社會發展進步的要求,最能激勵中華兒女銳意進取。所以“善技創新”的校訓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昂竦虏W,善技創新”的校訓和“團結、拼搏、求實、創新”的學校精神既繼承了優良傳統,從祖國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燦爛文化中汲取營養,又與時俱進,緊跟時代前進的步伐,反映時代前進的要求,展現時代前進的方向。兩者集中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梢赃@樣說,“厚德”就是致力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家國情懷,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會理想,涵養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人生操守;“博學”就是完善自我、造福社會的途徑與手段;“善技”就是修身報國、服務社會、踐行“厚德”之價值觀的能力與本領;而“創新”就是在追求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過程中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新境界。準確把握校訓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映射關系,便可把校訓精神的傳承、發揚作為載體,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新時期北工職院人才培養和校園生活全過程,使之成為指導學校辦學、規范師生品行的圭臬。
2弘揚校訓精神,培育優秀育人文化
校訓精神具有文化的價值和功能,它通過勵志、傳道、尚德、增智、怡情、養心、明理、崇義等,不斷提升人們的精神境界和創造能力,進而推動社會和諧發展。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偉大實踐中,以校訓精神為校園文化的核心要素,將大學精神與價值的凝練融入校園文化、教風學風建設的全過程,理應成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社會服務能力、提振輻射示范效應的軟實力。
2.1建設文化景觀物化校訓精神
校訓精神本身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是校訓精神的內涵可以通過一些物化的形式展現出來。北工職院歷來非常重視文化建筑景觀的設計建造,這些建筑景觀或精致、或卓越、或雄偉的表現,是建立在精心的設計施工和細致入微的管理基礎上的。學校通過在校園內建造適宜的文化景觀、積極營造最能夠體現校訓精神文化的代表性、標志性象征物,來營造育人氣氛,展現辦學特色,物化校訓精神[3]。聳立在學校中心位置的校訓石上鐫刻著“厚德博學,善技創新”;校園文化廣場浮雕墻上用小隸刻寫著校訓精神及其意義所在;老校門里的“夸父誕宏志,乃與日競走”的雕塑,通過夸父的英雄故事激勵師生對知識與技能的渴望與追求,昭示著北工職院應具有勇往直前、敢于擔當的志向和氣魄;立于運動場一角的雕塑“擎”,力挺千鈞終著地、步履些微須望天,用工業化表現手法敘述著北工職院人“團結拼搏”開創高職事業新征程,描繪出“求實創新、產教融合、服務社會”的學校精神內涵。這些建筑物已經成為學校一道道靚麗的人文景觀屹立于校園內,師生往來穿梭,抬眼即見,歲月滋長、潛移默化,校訓的精神文化已深深扎根于師生心中,成為內化的精神追求、外化的行為準則。除校園景觀建設外,北工職院還將校訓精神的宣傳載體多樣化、細致化。比如將校訓精神寫入招生簡章、錄取通知書、畢業紀念冊等實物中,使校訓精神融入學校工作的每一個細微之處,從而使校訓精神之精髓滋養后學,賡揚傳承,綿延不絕,生生不息。
2.2營造文化氛圍彰顯校訓精神
有什么樣的校園文化,就有什么樣的大學精神,就會培養什么樣的學生。精心培育健康向上、蘊含校訓精神的校園文化,為學生成長成才提供智力支撐和精神保障,為學校培養“三高”人才提供堅實的文化底蘊和思想基礎,這既是“立德樹人”的重要任務,也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本質要求。北工職院按照提出的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的要求,圍繞校訓精神采取多種形式和途徑的校園文化活動,把“厚德博學,善技創新”校訓所表達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新內涵、新追求,滲透到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教書育人實踐中,使之在“勤學、修德、明辨、篤行”的濃郁校園文化氛圍中,內化為北工職院人面向新時代的精神追求,外化為師生們實現中國夢的自覺行動。學校充分發揮校園網絡、校園廣播、院報、宣傳櫥窗等宣傳平臺營造校訓文化的氛圍;通過定期舉辦講座和專題活動對校訓內涵進行宣傳教育;開辟校訓文化專欄、文化論壇、征文比賽等多種形式激發師生實踐校訓精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深入挖掘整理校史、專業史、人物史,形成各具特色的學校文化體系;邀請杰出校友或典型人物為師生作報告,介紹校訓精神對其人生事業的積極影響,提高師生對校訓精神的榮譽感和自豪感等,從而深化師生對校訓精神的理解、認識[4]。
2.3強化特色制度發揚校訓精神
學校將校訓精神的內涵轉化為制度與體系建設,培育學生厚德之情操、博學之品行、善技之技能、創新之精神。保衛處開設失物招領網上平臺,服務師生找回丟失物品,促成學生養成撿拾物品不動用、不挪用的習慣。后勤集團大力推廣食堂餐盤自主回收制度,學生用餐后自己將殘食送到回收車,培育學生的勞動意識、主人翁精神和為他人服務意識,從細微處培育“厚德”,營造一個平安和諧的校園環境。學校創新教育學習模式,有條件的課程均實施項目化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具有真實職業情境的項目化教室進行學習和能力訓練。這樣通過任務驅動讓學生主動學習,獨立工作,以項目任務拉動教學,在教學過程中突出課程的實踐性和應用性,在教學效果上強化學生的工程意識、經濟意識和實踐能力,學生收效顯著,學習成果提高明顯。為錘煉提升學生技能,學校將技能大賽融入日常教學中,通過開展技能競賽活動改進教學方法,強化技能教學,突出“做中學,學中做”的職業教育教學特色。學校設立了校內競賽、市級競賽、全國大賽的3級競賽體系,校內技能大賽選拔出的優秀選手參加市賽、市賽的優勝選手參加國賽,通過這種3層選拔機制,鼓舞全體學生對技能大賽的參與熱情,形成“以賽促練,以賽促改”的局面,帶動學生整體技能水平的提高。學校建立由實驗實訓室、校內實訓基地、校外實習基地構成的“三位一體”實踐教學平臺,使學生階梯式獲得基本技能、專業技能、綜合技能、創新能力和就業能力。此外學校創新校企合作機制,開展技術合作研發,共建技術合作平臺,建立頂崗實習、訂單培訓、技能培訓、崗前培訓、在崗培訓等校企間人才、技術交流制度,為應用型人才培養搭建優質平臺。
2.4凝聚校友力量傳承校訓精神
“校訓精神是一所大學的育人之綱與精神氣質。校訓精神更是一種血脈,它跨越時空,具有強大的穿透力,不僅停留在校園內,更會伴隨每個校友的一生。[5]”校訓精神承載著歷代師者育人的殷切期盼,如同家風家訓一樣,代代傳承,讓學子們心有歸屬。校訓精神不僅讓青年學子深感認同,而且融入了無數校友的血脈之中。一代又一代北工職院人走向社會踏上工作崗位后,繼續堅守著“厚德博學,善技創新”的校訓精神傳統,愛崗敬業、求實拼搏,他們就是北工職院校訓精神活的宣傳,是校訓精神文化的獲益者也是傳承者,是校訓精神文化的展示者更是傳播者。北工職院一直非常關心支持校友工作,近年來,成立了校友會工作的執行機構理事會及其秘書處,建立健全了校友會工作的機制。校友理事會開展了系列切實有效的工作,為凝聚校友、弘揚校訓精神發揮了積極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學校將校友理事會工作機制建設列入學校承擔的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項目——在石景山區建立“高等職業教育試驗區”,依托校友理事會這個平臺,拓寬社會力量關心學校建設,支持職業教育發展的途徑。學校建設了校友會工作與校友交流的平臺“北工職院校友網”,采集、整理廣大校友的基本信息,將校友信息資源庫嵌入到校友網站中,利用Web頁面對數據信息進行維護和管理;定期學校大事、校友新聞、捐贈動態等信息,使校友能夠及時準確了解母校的發展動態。學校采編出版了校友通訊,向各地校友會介紹學校辦學育人成就與各地校友動態,進一步聯絡了校友,增進了校友與母校、校友與校友之間的感情,調動了校友關注和支持母校發展的積極性。學校在廣大校友中及時、廣泛宣傳優秀校友的事跡與成就。我國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強、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張玉梅、“首都教育十大新聞人物”陳建民等杰出校友的事跡增強了廣大校友的自豪感,激發了他們拼搏進取的斗志,從而使得北工職院校訓的精神內涵在不同領域不同行業校友中熠熠生輝。中國國電集團總經理助理、地質84屆校友許明軍在校友座談會上深情地說:“自己的每一個進步、每一點成就都來源于學校的培養,來源于嚴謹務實的校風校紀的錘煉。有母校才有我們的今天,母校校訓精神將繼續導航我們的前行!”
3校訓精神引領學??茖W發展
回顧北工職院的辦學歷程,學校能夠幾經變遷,在十分困難的情況下仍不斷發展、壯大,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條經驗就是:全體師生員工恪守“厚德博學,善技創新”的校訓,發揚“團結、拼搏、求實、創新”的精神,以推動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為己任,主動適應行業、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持續深化學校辦學機制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今天,學校已成為國家示范高職院校之一,生動的實踐充分證明,培育與弘揚校訓精神大益于滿足師生員工多層次、多方位、多樣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大益于北工職院人增強對學校的歸屬感和凝聚力,大益于學校的科學發展。
4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