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1 17:11:0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電子信息教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目前電子信息專業學生生產實習面臨的問題主要為實習企業難尋。
生產實習的目的就是讓學生能直接參與到電子信息及其相關企業的生產環節中。但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許多國營企業被兼并或調整,無暇接收學生的實習;而合資企業、獨資企業由于害怕技術和管理方法泄漏以及實習會給企業帶來不便,也不愿意接待學生實習;再者由于學生缺乏實踐經驗,很難給企業直接創造利潤,因此,企業不愿意也沒有義務接收學生實習。而電子信息企業多屬于民營、外資或者合資企業,愿意接受學生實習的就更少;其次,組織學生到專業對口的大型企事業單位進行參觀是一般工科專業生產實習的傳統模式。但是對于電子信息專業,簡單的參觀模式效果并不理想。以往跟班作業或代崗勞動是生產實習的主要內容,但是對于電子信息專業,跟班作業或代崗勞動幾乎不可能。一是一般電子信息企業規模不大,即使能安排跟班作業,人數也十分有限;二是電子信息企業屬智力勞動密集型企業,跟班作業必須有指導教師,這些指導工作校內老師不能勝任,而企業為其自利益所慮,一般不會指派專業技術人員指導;三是軟件開發是一個特殊產業,按照軟件工程原理,研發小組中途增加新的成員不僅不能提高生產效率,可能還會增加軟件開發的復雜性,更何況是增加沒有實際工作經驗的學生;隨著高校擴招,高校實習學生人數急劇增長,加之目前企業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實習收費標準,使得實習所需的費用上漲,而學校對實習經費的投入遠遠滯后于企業收費增長的速度。實習經費不足嚴重影響了實習單位接納學生生產實習的積極性;另外高校連年擴招,導致學生人數不斷增加,要安排如此多的學生實習,在組織上和管理上都是十分困難的。
2校企聯合生產實習新模式探索
目前有些企業成立了專業化的實訓基地,其按照生產實習的本質要求,嚴格從看、學、做三個環節組織教學,為高校解決生產實習問題提供了一條新的途徑。這些實習基地依托大企業,面向高等院校,既有濃厚的現代企業氛圍,又具有一定的教育培訓經驗,是連接企業和學校的紐帶。
這類實習基地依托大企業,能很好解決學生到生產一線參觀學習的問題;實習基地有專門的培訓老師,他們來自企業研發和生產的第一線,有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他們所采用的教學方式與高等院校有很大的區別,比如有的專業化實訓基地采用1:3:6的教學模式,即10%的時間針對實訓中反映出來的問題,對學生進行答疑式的理論培訓;30%的時間對實訓基地所依托的企業曾經開發的實際項目進行案例分析,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60%的時間組織學生參觀現代企業的管理模式和生產流程,并進行項目開發實踐或代崗勞動;這些的實習基地通過自建研發實驗室或模擬生產線對企業已完成的項目進行再現開發訓練,保證學生能在較短時間內完成項目開發,體驗項目開發和產品生產的全過程;到實習基地進行實習可以促進學生擇業、就業觀念的轉變,促進學生從專業知識向專業技能的轉化,從學生身份向員工身份的轉化,最終實現大學生就業“零適應期”的培養目標。在實習的過程中學生將逐步樹立企業意識、責任意識、團隊意識、資源意識、效率和效益意識、競爭意識;同時老師會注重學生職業精神和團隊精神的培養以及實際動手能力、崗位適應能力、資源運用能力、協同工作能力的培養;實習基地還會幫助學生了解兩個產業背景,即:電子信息產業的背景,以及電子信息行業服務對象的行業背景。
基于這種優勢和現狀,我們提出了校企合作共同建設實訓基地的設想,基地的硬件建設由企業投資,實訓內容由學校與企業根據理論教學與企業生產實際共同制定,實訓指導由學校專業教師和企業高級技術人員共同承擔,保證了學校到企業、學習到工作的平滑過渡,學校的學生實習時支付一定的費用。這種校企合作的方式可以依據學校的要求,量身訂做實習方案,針對性強。
3校企聯合生產實習新模式實踐
近五年來我們一直與成都某實訓基地合作,經過多年的合作與探討,學校與企業共同摸索出了一個適合電子信息專業學生生產實習的實習模式。通過幾屆實踐,取得了較好的實習效果。
其實習流程如下:(1)報到;(2)統一領取工作牌、實習指南、實訓資料、辦公設備等;(3)參觀熟悉工作環境;(4)集中實習;(5)分組實踐;(6)總結。
項目開發主要流程有(根據不同項目裁減,SQA貫穿始終):(1)立項:明確項目目標、范圍及內容;項目質量要求;項目備案及啟動。(2)計劃:劃分里程碑并確定里程碑目標;明確項目跟蹤與監控機制;明確項目的資源配置;確定角色、參與人員并分配職責;劃分及分解工作任務;確定項目進度。(3)需求:確定項目的目標和范圍;明確項目的功能性需求和非功能性需求;明確項目的其他要求。(4)分析設計:對需求進行理解、轉化,并抽象出系統中各個對象的屬性及行為;對抽象出的系統對象進行設計,形成設計方案。(5)實施:使用工程化的方法,采用適當的開發工具生成滿足需求、符合設計方案的目標系統。(6)系統測試(驗收測試):檢驗開發的系統是否符合需求。(7)質量保證:向實訓中心提供項目驗收報告;(8)結項:完善各類文檔;提交結項報告。
在實訓過程中,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推薦一名項目經理,然后項目經理按照軟件項目的開發流程合理地安排小組中的各成員的任務,項目成員通力合作完成整個項目的開發任務。這種小型項目的開發完全是按照軟件公司的軟件開發模式來進行的,并得到企業軟件工程師的現場指導。
4結束語
校企結合的電子信息專業生產實習的教學改革已經進行了五年,初步解決了以往生產實習中的問題和矛盾,該模式能讓學生將所學理論更好地與電子信息工程實踐結合起來,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增強了感性認識,收到了較好的效果。依托專業化實訓基地的校企業聯合的電子信息專業生產實習模式,能夠滿足本科電子信息專業生產實習教學要求,并取得了較滿意的效果。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對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教學質量是教學改革的永恒主題。我們將在以后的實踐中不斷探索、建立和完善生產實習模式,保證生產實習教學質量。
論文關鍵詞:中職學生 語文活動 語文能力
論文摘要:語文活動課體現了語文課堂教學的開放性、自主性以及教學方法的多樣性。中職語文教師應以語文課堂教學為主要陣地,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把課內和課外語文學習結合起來,把語文學習貫穿在學生的生活實踐中,深化中職語文教學改革,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全面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去年,筆者有幸傾聽了廣州市電子信息學校梁麗敏老師《琢磨“活化石”》教學設計的講解分析,真是收益匪淺。梁老師教學策略的運用,突破了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首先,布置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課前搜集相關信息,并以多樣的表現形式整合在課件里,在上課時呈現出來。其次,選擇汽車電子實驗室作為授課場所,幫助學生在濃郁的專業氛圍中愉快地學習語文知識。梁老師教學策略的運用給中職語文教學提供了一面鏡子,作為中職語文教師必需以語文課堂教學為主要陣地,在課堂教學中應充分體現“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的職教理念,深入挖掘語文教學中的專業因子,使語文教學與專業學習有機結合;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靈活運用各種教學策略,把課內和課外語文學習結合起來,把語文學習貫穿在學生的生活實踐中,以語文活動為突破口,培養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全面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一、中職語文活動的特點
1.中職語文活動具有自主、開放性的特點
活動課的出現,體現了語文課堂教學的開放性、自主性以及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它主要以學生自主參與活動為特征,結合專業學習特色和有關職業的實際需要出發,選取活動內容,設計活動項目,創設活動情境,引導學生通過各種途徑搜集資料,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采用小組合作、交流展示、總結評價等步驟,圍繞活動主題開展語文實踐活動,有效地引導學生在活動中掌握知識、技能,提高語文應用能力,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2.中職語文活動具有專業、實用性的特點
當前,普遍認為“實用性、職業性和生活性應當成為普通文化課程內容改革的基本理念”。語文活動訓練應著眼于學生聽、說、讀、寫以及提取信息能力的提高,語文活動的設計應著眼于學生的學以致用,訓練的材料應盡可能來自日常生活或挖掘其與學生生活的聯系,便于學生理解接受。設計語文活動可以與專業實訓緊密結合在一起,收到一舉兩得的效果。
二、以語文活動為突破口,促進中職學生語文應用能力的提高
中職教師根據各專業學生的特點設計真正從學生個體出發的更加人性化和多元化的語文課堂教學,以豐富的語文活動為突破口,深化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改革,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1.口語交際訓練常規化,提高聽說能力的策略
《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明確指出,中職學生應掌握日常生活和職業崗位需要的口語交際能力。在實際教學中,要從社會實際需要出發,善于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創設情境讓學生主動學說,并逐步成為一種習慣。例如,可安排課前“3分鐘演講”活動,充分利用早讀、晚修及語文課這幾個時間,輪流讓學生到講臺演講一分鐘。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自信心自然大增,極大地激發了學習的興趣。教師還應考慮結合學生各專業特點,想方設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靈活地安排自我介紹、即席發言、模擬應聘、推銷等綜合方式進行活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達到能夠根據學習、生活和職業工作的目的和情景進行恰當地表達和交流,提高聽說能力,以適應社會交際的需要。
2.提交個性化作業,培養學生搜集、篩選和提取有用信息能力的策略
根據中職學生的專業學習特點,教師可開展“網絡寫作”、QQ日志寫作比賽等活動,使學生既能上機練習電子郵件的使用,又方便學生進行修改,提高作業的效率和質量。在開展各種活動時,要求學生通過在網絡上搜集資料,根據不同主題篩選整理與綜合信息,并將這些信息制作成PPT文檔或word文檔,利用網絡資源上傳,或在活動成果展示時呈現,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體現了語文課程教學為專業課程服務的教學理念,培養學生對信息的整理能力,提高了學生利用網絡資源進行自主學習的能力。
結合中職學校的專業特點,靈活應對學生的語文作業。教師設計一些如“奇妙的語言——廣告”“手抄報比賽”“商品推銷大比拼”等專題的作業,要求學生分組合作、搜集資料、共同探究、展示成果,既讓學生感受到語文在現代生活中應用的情況,加強了中職學生實際應用語文的能力訓練,培養學生搜集整合提取信息的能力。
3.重視指導興趣小組活動,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策略
中職學校的語文教學必須加快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重視訓練學生閱讀的速度,擴寬學生的閱讀面。教師應引導學生除閱讀教材外,還應閱讀各種優秀作品,體會其中豐富的內涵,加深和拓寬中職學生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思考和認識,因此,教師應重視利用課外閱讀資源,組織學生成立“閱讀興趣”小組,定期交流閱讀體會,指導學生開展“好書推介”“最令我心動的一本書”等專題交流活動,引導學生分組合作,搜集整合資料制作課件,利用多種感官效果把閱讀成果向師生展示,幫助學生養成愛讀書、會讀書的良好習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文化素養。
4.突出實用寫作訓練,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策略
語文教學要體現“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的職教理念,因此,中職學生寫作訓練項目的設立必需以學生的實際生活和社會的需要為準則,結合專業特點設計訓練,把與學生專業密切相關的和在學生以后工作中使用較廣泛的應用文和說明文作為訓練的重點,指導學生練習寫作通知、求職信、應聘信、產品說明書、合同、總結等應用文,可以引導學生在產品制作、維修項目、實訓項目等方面寫作說明文。為了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教師可組織學生成立“文學社”,聯合校園廣播站,開通校園廣播“美文獻給你”活動,每周準時把社員撰寫的稿件向全校廣播。不但訓練了各專業學生的寫作能力,也為校園文化建設添上了精彩的一筆。還可創建文學社博客主頁、建立QQ群及投稿郵箱,鼓勵學生加入社團,通過多種途徑投稿,并定期出版期刊。期刊的編輯、審稿由師生共同完成,而文字的錄入、校對、排版、封面設計等則由學生全權負責,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發揮各專業學生的特長,學生的寫作能力在活動中逐步提高。
實踐證明,語文實踐活動是中職學生學習語文的一種有效途徑,是有效教學的一種展現形式。以語文活動為突破口,深化改革語文課堂教學,不但注重培養學生語文應用的能力,體現語文教學為專業課程服務的教學理念,更有利于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勇于創新的精神,使學生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也有利于拓寬中職學生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提高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全面提高中職業語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陳金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集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關鍵詞】主體育人為本開放教學道德人格
多年來,本人作為首先使用新教材的農村一線思品教師,圍繞思品新課標新教材所體現的新理念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和實踐,現就思品課新教材談一點兒自己的看法及體會,和大家一起交流和探討。
一、學校建立思品宣傳欄
學校是培養人才的主陣地,教書育人、向社會輸送大批合格人才是學校的職責,要成才先成人,國家的棟梁之才應該是德才兼備。《讀者》上有一段利奧?巴恩格利亞先生寫的話:“我們整天在干些什么?我們如此忙于傳授知識。如果我們沒有教莉亞妮任何真正需要知道的東西,譬如,如何快樂地生活著,如何有個人價值感和自尊心,而單教給她如何讀書、寫作、算題、背誦,這又有什么用呢?”,教學過程若不能成為學生道德提升和人格發展的過程,這是以學科為本位的教學的最大失職。素質教育呼喚人的主體精神,要求教育者以育人為本,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學校除進行升旗儀式國旗下講話教育外,還得開辟專門的思品宣傳欄,大張旗鼓的進行宣傳,如我國嫦娥三號成功登月后,就要抓住這個契機,張貼有關畫報,及時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增強同學們的愛國情感,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努力學習,以實際行動報效祖國,定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班級建立思品學習角
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思品的興趣,擴大學生知識面,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充分利用教室墻壁的一角開辟“思品學習角”。教師在開講每個單元之前,就把整個單元中學生關注的熱點、感興趣的話題、難點問題、以及課本知識的拓展方面的材料等,以專題的形式收集整理,并用電腦排版打印好,然后交給科代表編輯,再張貼到班上的“思品學習角”。每期的“思品學習角”都留有四分之一的空白,讓學生跟貼,就如網絡論壇上的BBS一樣可以隨意發表自己的意見。開始學生只是看看,很少跟貼,隨著思品新課改各種形式的開展和“思品學習角”給同學們帶來知識的樂趣,越來越多的同學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更有的同學充分利用“思品學習角”提出一些思品方面的學習問題讓大家解答。
“思品學習角”是師生共建的園地,不僅使教師和學生的個體得到交流,也使教師與全體學生之間,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得到更廣泛的橫向溝通和聯系。讓學生閱讀和發表意見,從而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有利于發揮學生的特長和培養創造性思維。“思品學習角”逐漸成為一個有特色的思品第二課堂活動,同時成為宣傳校本教材的陣地。
三、教師建立思品教學袋
新課程標準指出:新教材不再是主要表達知識的工具,而是一種資源。倡導教師靈活運用新教材,進行開放式教學。而新教材剛剛使用,進行新課改可以說誰都沒經驗,都是摸著石頭過河。為了更好地領會新課標的新教學理念和靈活地用好新教材這種資源,我為自己建立了“思品教學袋”,確切來說它是教師在實施新課改教學中的檔案和記錄。“思品教學袋”分為三類:資料類、記錄類和成果類。
(一)資料類
我認為與新課改相匹備的應該是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平臺,為了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平臺,運用信息技術與思品新教材整合,自制思品教學課件,每個單元上兩到三節思品多媒體課,并把它作為最重要的教學資料放在“思品教學袋”保存。除制作課件外,平時注意收集與教學有關的案例、數據、圖片和模型,并把它們整理為資料卡、圖表和直觀教具等,用以備課、上課之需。例如講到信息時代身邊的電子信息產品時,我拉開“思品教學袋”,向學生展示我身邊的電子信息產品:手機、小靈通、電子防盜鎖、快譯通和U盤……學生驚訝于我的“思品教學袋”猶如魔術袋般變出他們想象不到的東西。
(二)記錄類
在使用新教材的過程中,常常遇到一些新的問題,同時也有一些新設想,有時是一閃而過的靈感,都注意及時把它記錄下來。如每節課后寫下教后記,實驗班與對比班的實驗數據記錄,對新教材與校本教材相結合的使用心得,信息技術與新教材整合的設想方案,學生探究性活動記錄,還有學生發展性評價記錄,聽課記錄等等。通過這些記錄,積累了第一手材料,為新課改的實踐和探索提供了最有力的依據。
(三)成果類
主要是在思品新課改下取得的一些成果,如,每班學生每學段實驗達標成績,為新教材設計的單元測試卷,新課改立項的課題和實施方案,新教材教學比賽的課例,校本教材,以及關于新教材的教育教學論文等。
建立“思品教學袋”目的在于:在邊教邊改中不斷提高和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為我校新課改的實施和探索做好原始記錄和統計,并在新課改實踐中不斷探索出一條既符合新課程理念,又有自己教學特色的教學方法。
四、學生建立思品綜合本、學習包
新課標指出:以學生發展為本,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對知識形成和學習過程的體驗,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倡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為此,我為每個學生建立了“思品綜合本學習包”。如果說“思品教學袋”是思品教師實施新課改教學中的檔案記錄,那么學生的“思品綜合本學習包”就是學習思品新教材的成長記錄。
開學初,讓每個學生準備一個“思品綜合本學習包”,按班級、姓名和學號編好,“思品綜合本學習包”里附一張“初三思品課學生學習成長記錄評價表”,并要求學生把思品課學習中的有關資料保存在“思品綜合本學習包”里。比如每次測驗的試卷、作業、筆記、開展探究性學習的課題小論文、思品手工作品、學習心得、小結、小組活動發言記錄及獲獎證書等等。每個月要求學生進行自評和小組評定,然后教師評定。到學期末還進行一次學生“思品綜合本學習包”的展覽,并評出優秀的“思品綜合本學習包”。
關鍵詞:C++;課程研究;教材建設;負反饋教學
1C++教材建設現狀
C++語言是兼容C語言的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語言,隨著軟件工程技術和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技術的發展,迅速成為主流的面向過程和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語言,是編寫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的通用語言,也是各類高校,尤其是理工類和綜合性高校開設高級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的首選教學語言之一,同時也是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等級考試和計算機專業程序員水平與資格考試指定語種之一,其影響廣泛而深遠。C++程序設計課程(以下簡稱C++課程)也因此成為國內外高校普遍開設的計算機基礎課程。它不僅是一門程序設計課程,而且是許多專業課程(如數據結構、操作系統、微機原理,單片機及應用)的重要基礎,更是這些專業開展計算機研究、應用和綜合運用本專業知識的重要表達工具和開發工具。它的基礎性、普遍性和重要性逐步為人認識和重視。國外高校比較重視該課程建設,從原版影印教材可見一斑。國內高校講授該課程較晚,課程建設也較晚,現有教材狀況可分下列幾類。
1) 英文影印版。主要用于高校圖書館館藏、教學參考和高校雙語教學試點,如高等教育出版社影印出版的《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BjarneStroustrup著)和《Programming in C++》(Nell Dale,Chip Weems和Mark Headington著)。由于國外高校課程體系與國內高校有較大差別,且國外高校的教學課程通常只指定教學參考書而不指定教材,因此,若把這些教學參考書當教材使用,必然使主講教師所講內容與所選教材吻合度較差,很難發揮教材應有的作用。
2) 英文編著版。這類教材是指由高校主講教師依據本校雙語教學試點要求和/或合作辦學要求自編,目前尚處于探索階段。
3) 編譯版。這類教材是指引進國外經典C++教材,翻譯成中文,在國內銷售的教材,如Harvey M.Deitel, Paul James Deitel編著的《C++ How to Program》分別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名為《C++程序設計教程》,施平安譯)及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名為《C++大學教程》,邱仲潘等譯)。由于翻譯質量、閱讀習慣、價格、教材配套、課程體系等方面的問題,通常用作教學參考和圖書館館藏,很少用作教材。
4) 中文編著版。這類教材量大面廣,通常由高校主講教師(如南京理工大學張岳新,浙江工業大學錢能,清華大學鄭莉,西安交通大學羅建軍,華南理工大學周靄如,北京大學呂鳳翥等)結合本校實際編寫。編寫思路多,如有的以算法為主、有的以語法為主、有的先講面向過程程序設計后講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有的自始至終貫徹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思想,還有的參照國外教材的編排體系等。但上述教材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足,如起點高、跨度大、系統性不強、急于闡述C++的新進展等,對實驗、學習、課程設計指導等重視不夠,不一定滿足其他學校的教學要求。
2C++教材建設思路
C++課程是各類高校普遍開設的計算機核心基礎課程,應用廣、影響大。與歐美發達國家高校相比,我國高校生平均教學資源占有率嚴重偏低,尤其是可用的C++課程教學參考資料較少,因此,教材在我國既是知識的載體,又是教學的工具,對保障教學質量顯得格外重要。與傳統教材相比,C++課程教材的內容廣,理論性、實踐性和綜合性強,更新速度快,成熟意味著過時,教材作者新人輩出,教材種類多、更新快、問題也多。因此,C++課程教材改革與建設有其自身的顯著特點。
C++課程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并重,學以致用,以通過編程解決實際問題為目標;課程內容涉及基本語法、基本算法、基本數據結構、編程思想、編程技巧和程序調試技術等,綜合性、實踐性強,理論與實踐結合緊密;實驗編程環境極其嚴格,結果要求百分之百正確,對培養大學生編程能力、創新能力和嚴謹的科學作風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好的C++程序設計教材首先應以長期持續的課程建設為依托,以堅實的教學研究和教學實踐為基礎,體現課程建設成果;其次應結合自身實際,分析研究C++課程的目標、特點、內容、結構及與其他課程的關系,在教材的編寫思路、框架結構和教學內容的組織、取舍、闡述、更新、難點處理等諸多方面有所改進和創新,注重學生實際編程能力培養和創新能力培養;再次應符合讀者的認識規律和編程能力的形成規律,既便于自學和教學,又利于教學效果的鞏固和教學質量的提高;最后還應有必要的優質的配套教學資源。
3C++課程建設歷程
我校于1998年在計算機專業首先開設C++課程,2000年擴展到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電氣工程、自動化、信息計算、信息系統與信息管理等非計算機專業。目前課程規模年均近2000人。
基于C++課程的基礎性和重要性,2000年在校教務部門和院領導的指導和支持下,專門成立了以具有豐富教學經驗和實際編程經驗的教師為主體的C++教學研究小組(以下簡稱教研組),并設立課程負責人,使課程的教學、研究、建設和管理步入持續不斷的良性發展軌道。
十多年來,教研組結合我校實際,對C++課程的特點、內容、結構、方法及與其他課程的關系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以提高教學質量為首要目標,改進教學方法,形成了一整套針對該課程實際的教學理論和教學方法,即C++課程負反饋教學法,并編寫了大量具有負反饋教學法特色的教學材料,采取了一系列的教改措施,使該課程的教學質量得到明顯的提高,為本課程的精品化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3.1積極穩妥推進教學方法改革,形成頗具特色的負反饋教學法[1-3]
課題組根據多年教學研究與實踐,在教育學和心理學的基礎上,用現代過程控制理論分析傳統教學過程,于2002年建立負反饋教學模型(如圖1所示)。由于模型引入了負反饋環節,從理論上可以確保教學質量的穩定。在負反饋教學模型基礎上,吸收單元教學法、布魯納的“發現教學法”和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學法”的合理成分,形成負反饋教學法,在我校C++課程教學實踐中,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負反饋教學法的原理是從教學過程中反饋(作業、實驗、答疑、單元測驗等)的問題入手,通過及時講評,解決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各種問題,以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由于反饋的是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故稱此方法為負反饋教學法。負反饋教學法包括以下4個主要方面。
1) 教學內容單元化組織。
按程序設計方法演進發展的自然順序及C++實際編程能力形成的3個關鍵期,即結構化程序設計模塊程序設計面向對象程序設計,將C++教學內容組織為3個單元,有利于教學的組織、實施、考核,有利于教學效果的鞏固和教學質量的提高。
2) 用“范例”組織課堂教學,貫徹“發現式”教學思想,注重學生創新素質和優秀人才的培養。
范例教學法由教育學家瓦根舍因(M.Wagenshein)提出,教師通過范例輔助學生理解、掌握知識和原理,其目的是讓學生能夠獨立地獲得判斷能力、推理能力、認識能力和繼續學習的能力。以往,程序設計課程教學通常以一門具體語言為主線,圍繞語法知識展開。而實質上,設計程序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是一種縝密思維方式、創新素質和綜合能力的培養,要使學生對程序設計有興趣,必須使他們親自感受并體驗程序設計的無限魅力。為此,我們改用范例組織本課程的課堂教學。在多媒體教學設備和真實編程環境的支持下,課堂教學以程序(范例)為主線。所選范例程序具有典型性、綜合性和可擴展性,涉及基本語法、基本算法和基本調試技術。范例程序的講解首先符合“現象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驗證”的探索過程,使學生掌握基本語法、算法及應用;其次,通過對范例程序的啟發式擴展,揭示程序由小到大、由簡單到復雜直到實用的過程,激發學生的探索熱情和興趣,使學生掌握知識間的聯系和編程的工程化思想,獲得實際編程能力。
3) 采集教學負反饋信息,做好分類、分析和講評,注重學生整體水平。
按負反饋教學法要求,任課教師做好作業和實驗報告抽樣批改、單元測驗的全樣批改,重視實驗指導和答疑。在獲取足夠的負反饋信息后,任課教師及時做好問題的分類、分析和講評,以保證學生整體水平的提高。
4) 根據大班教學特點,推進強同步教學策略,確保整體效果。
大班教學成功的關鍵在于保持教學的師生同步狀態。負反饋教學法的師生同步措施有:授課、作業、實驗、講評和測驗。其中,作業與實驗報告同步效果欠佳,其原因是大班教學學生抄襲現象較為普遍,因此,作業與實驗報告為弱同步措施;授課、講評與測驗同步效果較好,為強同步措施。為使大班教學取得較好的效果,采用強同步措施是必要的。我們在每個單元結束時安排一次測驗,以實現師生的強同步,及時取得真實的負反饋信息。
由于采用負反饋教學法,所以課堂教學可以突出重點和難點,而將易于自學的內容只做要求不做講解,這樣,一方面解決了課時少與內容多、難點多的矛盾,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
3.2強化實踐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編程能力和創新能力[1-3]
C++課程難點多、綜合性,主要涉及基本語法、基本算法、基本操作及綜合應用等方面內容。
實驗是本課程至關重要的環節,學生只有通過實驗才能檢驗自己是否真正掌握和運用該語言:通過上機調試程序,會發現很多想不到的問題;通過解決這些問題,可以加深對語言和算法的理解、提高程序調試能力、實際編程能力和創新能力。為此,本課程設有課內實驗和課程設計實踐教學環節。
1) 課內實驗注重培養學生基本調試能力和基本編程能力。
基本調試能力是學生通過深入學習取得實際編程能力的前提,常被人忽視。因此,我們根據教學內容編寫了一套以調試技術、基本語法、基本算法、綜合編程為核心內容的同步實驗指導,共擬定了17個實驗,每個實驗通常包括調試題、編程題和選做題,可供不同層次的學生選用。
2) 課程設計注重培養學生綜合編程能力。
C++課程設計以綜合性程序設計訓練為主,選題具有典型性、綜合性和示范性,突出難點及其實用價值,使學生體會到難點不難,而且感到難點在實際編程中非常有用。學生通過訓練進一步鞏固和掌握基本語法、基本算法和基本調試技術,養成良好程序設計風格(模塊化、結構化)和嚴謹的科學作風,初步形成軟件工程化思想,并具有一定的程序組織能力。
C++課程設計的內容包括基本算法和數據結構的綜合運用。其中,基本算法涉及窮舉、迭代、遞推、遞歸、排序和查找等,數據結構涉及數組、結構、指針、動態內存分配、單向鏈表、類、文件等。
3) 強化實踐教學輔導和考核,確保實踐教學質量。
實踐環節實行教師輔導、答疑和考核。課內實驗實踐環節主要涉及預習情況檢查、輔導情況記錄、實驗報告批閱和典型問題講評,課程設計實踐環節主要涉及預習情況檢查、輔導情況記錄、聯機考核和課程設計報告批閱。對于課程設計考核,每位學生的聯機考核時間約5~10分鐘,考核內容包括講解和演示自編程序,回答老師提問(3~5個)。通過采取上述措施,實踐教學質量得到充分保障。
4) 及時總結和推廣實踐教學經驗。
根據教師多年的實際編程經驗和教學經驗,編印典型問題和綜合問題編程專題,供學生課外閱讀參考,便于學生突破難點,融會貫通,體驗綜合編程的樂趣,培養他們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3積極開展教學內容研究,及時更新教學內容
根據程序設計課程本身發展快、更新快、綜合性強、存在問題多的特點,針對同類教材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積極開展教學內容的研究,確保教學內容的正確性和系統性,確保將重點難點內容講清講透,先后發表教學內容研究論文20多篇。代表性論文有:C++運算符重載教學和編程中易被忽視的問題、C++語言引用型變量的實現機制淺析、C/C++語言可變參數函數的參數傳遞機制剖析、C/C++中數組與指針的關系、C++中二維數組與指針關系的深入剖析、C++迭代器機制剖析、C++標準模板庫與代碼重用。
4C++教材建設成果
教研組根據對國內外流行C++教材的研究分析和試用,結合我校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計算機專業教學改革和課程建設的實際,積極穩妥地開展體現負反饋教學特色的系列教材的編寫和出版工作。
2005年2月,教研組自編教材《Visual C++程序設計習題、實驗與編程實踐》由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同年12月第二次印刷,累計印刷3次,得到了社會讀者的認同。2005年10月,我校C++課程獲江蘇省高等學校精品教材立項建設,在清華大學出版社的支持下,于2007年2月主編出版教材《C++程序設計實踐教程》(含教學課件),累計印刷3次;在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支持下,于2007年11月主編出版教材《C++程序設計教程》(含教學課件)和《C++程序設計實驗與編程實踐》。
教材的配套建設充分發揮了教材的作用,滿足了我校教學需要。其中,《C++程序設計教程》和《C++程序設計實驗與編程實踐》主要用于我校計算機專業教學,《C++程序設計實踐教程》和《Visual C++程序設計習題、實驗與編程實踐》主要用于我校非計算機專業教學。
下面簡要介紹教研組近年主編出版的C++課程系列教材的特點。
4.1 《C++程序設計教程》及其配套教材[4-5]
1) 內容組織結構合理,層次分明。教材按程序設計方法演進發展的自然順序及C++實際編程能力形成的三個關鍵期,將C++教學內容分為三大單元,即結構化程序設計(1~4章)模塊化程序設計(5~9章)面向對象程序設計(10~14章)。內容組織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符合讀者的認識規律和編程能力的形成規律,便于教學的組織、實施和考核,利于教學效果的鞏固和教學質量的提高。
2) 緊跟標準,內容求新。本書介紹的是標準C++,符合ANSI/ISO C++標準(包括1998第一版和2003第二版),引導讀者按C++標準編寫程序。本書對以往教材中帶有一定普遍性的問題如“指針就是地址,地址就是指針”等進行了澄清和糾正。
3) 不避難點,力求突破。許多有一定基礎的讀者學習程序設計半途而廢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未能突破實際編程中的難點問題,這與不少主流教材以各種理由極力回避難點有密切的關系。本書針對教學和實際編程中的難點(如遞歸、指針、動態內存分配、虛函數等),精挑多選范例程序,想方設法講清講透,力求使讀者突破難點,學以致用,不致半途而廢。
4) 范例程序,精心設計。程序是語法、算法、思想和方法有機結合的載體,是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的鑰匙,學習程序設計離不開程序。書中大量的范例程序是經過作者精心挑選和精心設計的,表達準確、簡練,書寫規范,示范性強。
配套教材《C++程序設計實驗與編程實踐》分三部分:
1) 實驗指導。實驗與課堂教學同步進行,是本課程至關重要的環節。共20個實驗,每個實驗通常包括調試題、編程題和選做題,供不同層次讀者選用。
2) 典型問題和綜合問題編程。列舉實際編程中提煉的典型和綜合問題的編程范例,突出難點及其實用價值,使讀者體會到難點不難,難點在實際編程中非常有用。所列范例程序涉及程序的結構化書寫格式、程序由小到大、由簡單到復雜直到實用的過程。
3)Visual C++ 6.0程序調試技術。這部分內容幫助讀者熟練掌握主流的C++開發環境Visual C++ 6.0的程序調試技術,使他們具備主動上機調試程序的能力。
4.3 《C++程序設計實踐教程》[6]
1) 內容組織原則與4.2一致。
2) 內容取舍上,根據閱讀對象為高校理工類專業的一年級新生的實際,注重基礎和系統,兼顧提高。內容包括:結構化程序設計基礎(C++概述、數據類型、運算符、表達式、簡單的輸入輸出、算法及其表示、流程控制)、模塊化程序設計(函數、編譯預處理、數組、結構體、共用體、枚舉類型、指針和引用)和面向對象程序設計(類、對象、繼承、派生、友元、虛函數、運算符重載、I/O流類庫、模板、異常處理、命名空間等)。
3) 編寫思路上,通過以基本語法和基本算法為主線的典型、綜合范例程序,適時闡述有關程序設計的思想、方法和技巧,將C++語法、基本算法和程序設計方法有機結合起來,理論聯系實際,注重學生實際編程能力培養。
4) 內容闡述上,注重概念準確、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圖文并茂、簡明扼要、舉一反三、用例精練,便于教學和自學。范例程序表達簡潔,書寫規范,示范性強。
5) 難點處理上,不回避教學和實際編程中的難點,并適時提出擴展性問題,激發學生的探索熱情和興趣,利于創新人才培養。
6) 內容的更新上,及時反映C++程序設計課程的教學研究成果,對以往教材中帶有一定普遍性的問題如“引用型變量不占內存”等進行了澄清和糾正。
7) 配套的教學資源上,豐富、實用,包括實驗與編程指導、學習指導、課程設計指導、電子教案、試卷庫和課程網站等。
8) 教學的試點上,校內試用多年,幾經調整,起點低,教學效果好。
4.4 《Visual C++程序設計習題、實驗與編程實踐》[7]
1) 學習指導。根據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等級考試要求,按章編排了相應具有較強啟發性的典型例題和習題。為取得較好學習效果,按C++實際編程能力形成的三個關鍵期,共設置了三個單元測驗。單元測驗的內容突出重點和難點以及綜合運用,目的是及時發現并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 實驗指導。共有17個實驗,每個實驗包含調試技術介紹、程序調試題、程序設計題和選做題,注重培養學生的編程能力和調試能力,強化其實際編程能力訓練,激發其編程興趣。
3) 典型問題和綜合問題編程。共8個專題,便于學生突破難點,融會貫通,體驗綜合編程的樂趣,培養他們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 二級考試模擬試卷。
5)VC++ 6.0程序調試技術,包括使用VC++ 6.0 IDE編寫和調試程序的方法和技巧。
5結語
十多年來,教研組圍繞C++課程,潛心教學、研究、建設和積累,形成了頗具特色的負反饋教學法,發表相關教學論文20多篇,出版教材4部,建成1門省級精品課程(《Visual C++程序設計》)、1部省級精品教材(《C++程序設計教程》)和1個校級優秀教學團隊,取得中國交通教育研究會2007-2009年度優秀成果一等獎(《C++程序設計實踐教程》)1項,獲得第十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科技作品競賽全國二等獎等5項省級以上獎勵。
精品教材建設是一個長期過程,我們將繼續沿著自底向上的建設路徑,及時總結C++教材建設的經驗,認真做好特色系列教材的編寫、重印、修訂、再版和配套建設,進一步提升教材建設的層次,不斷擴大C++教材在校內、省內和國內的受益面。
參考文獻:
[1] 陳建平,劉維富,王春明,等. Visual C++程序設計課程建設研究與實踐[J]. 計算機教育,2007(12):18-20.
[2] 劉維富,陳建平,王春明,等. 淺談“C++程序設計”課程的建設與實踐[C]//大學計算機課程報告論壇組委會. 大學計算機課程報告論壇論文集2006.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92-97.
[3] 顧暉,劉維富,管致錦,等. 負反饋教學法的原理與實踐[J]. 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04(4):102-104.
[4] 陳建平,劉維富,葛建芳. C++程序設計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前言.
[5] 劉維富,葛建芳. C++程序設計實驗與編程實踐[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前言
[6] 劉維富,陳建平,葛建芳,等. C++程序設計實踐教程[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前言.
[7] 劉維富,丁衛平,沈學華,等. Visual C++程序設計習題、實驗與編程實踐[M]. 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05:前言.
C++ Programming Course Research and Textbook Construction
LIU Wei-fu, CHEN Jian-ping, WANG Chun-ming, GE Jian-fang, QIU Jian-lin, GU Hui
(Computer Schoo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tong University, Nantong 226019, Ch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