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1 17:11:0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大學理念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新世紀以來,我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進入了新時期。2002年12月教育部頒布的《關于大學英語教學改革部分項目的通知》拉開了序幕,它要求進一步推動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不斷提高大學英語教學質量,并要求推動大學英語課程體系建設。2007年7月教育部公布的《新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為了適應社會發展對大學畢業生英語水平要求的提高,將大學英語教學目標定位如下“: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交際,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以適應我國社會發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币獙崿F這個目標,關鍵在于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學習能力。與此同時,本世紀初麻省理工學院提出將CDIO工程教育理念引入中國,筆者認為這種教學理念不僅適合工科教學,而且能和新時期大學英語相契合,基于此,本研究在理論探討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大學英語實際情況,借鑒CDIO理念,從宏觀和微觀方面來探討其對我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啟示。
2CDIO教學理念概述
CDIO全稱為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翻譯成漢語是構思、設計、實施、運行的意思。這是21世紀初期才興起的一種新的教育模式,也有些研究者將其歸納為“做中學”和“基于項目教育和學習”。它是麻省理工學院和其他3所著名工學院理論研究的成果,將教育實踐過程和工程項目研發做類比,最初應用于工程專業學生的培養,旨在向他們灌輸現代工程學習觀,讓他們增強學習的主動性,注意課程之間有機聯系,并提高實踐操作能力。尤其是構思與設計兩個環節,對于學生創新性思維培養和成事能力培養具有關鍵的作用。CDIO教育模式被介紹到中國以后,馬上受到學術界的高度關注。特別是在工程和管理學領域,發表了一系列論文并進行了廣泛的學術交流,2008年5月17日中國CDIO工程教育模式研討會的召開及相關課題組的成立推動該研究走向。此后,CDIO的研究范圍不斷推廣,主要集中在各個學科課程和人才培養方面,如IT課程、藝術專業課程、機械與電子信息課程等;人才培養包括創新型人才培養、應用型人才培養等;然而,目前將CDIO教育模式用于英語教學改革的研究并不多。在學術期刊網站錄入關鍵詞“CDIO,英語教學”,總共收錄文獻12篇,其中多從微觀方面來闡述,如楊揚2011年發表在天津市教科院學報的《CDIO項目式教學法在英語專業精讀課程中的應用以CDIO教育模式》,以具體的英語專業課程為例論證了CDIO項目式教學法的實用性,2014年2月簡耀的《CDIO商務英語閱讀課程教學設置》則從課程設計方面闡明了CDIO模式在商務英語閱讀課堂中的可行性和優勢。除了研究英語專業的,近年也有涉及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但同樣缺乏宏觀的視角,如楊小鵑發表在《高教探索》2011年5期的《借鑒CDIO模式深化工科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認為CDIO對提高英語學習效率,培養工程思維能力,團隊工作能力,自主構建意義和創新能力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3CDIO教學理念下的大學英語改革實踐路徑
3.1CDIO教學理念下的大學英語課程設置
新時期大學英語課程設置應當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CDIO模式的設計(Design)啟示我們要進行整體化大學英語課程設計。改革后的大學英語課程應當由三大塊組成,一是語言基礎類課程如基礎英語,根據學生實際英語水平由易到難可分為一級到六級。二是英語技能類課程如寫作(初級、中級、高級)、口語(初級、中級、高級),三是和學生專業相結合的應用型大學英語課程(旅游英語口語、科技學術英語泛讀)等。研究者認為,在構思(Conceive)理念的影響下,大學英語課程不必拘泥于形式,如打破必修和選修課程的區別,而要充分利用好學分制,每一個同學只要修滿規定的大學英語學分數量即可,而不規定學生必須選哪些課程。這樣充分考慮了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和實際情況,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水平和興趣,任意搭配不同類別的大學英語課程。當然,具體學生選修什么課程,課程開設的先后,必須尊重循序漸進的原則。此外,過去被忽視的專門用途英語(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ESP)課程有利于培養大學英語各個專業學生在今后工作中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而目前大學英語課程建設在這方面比較薄弱,我們不能再流于形式,要在這方面進行優化。
3.2CDIO教學理念下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改革
問題或項目教學是CDIO模式提倡的主動學習和經驗學習的主要方法,與外語教學遵循的“做中學”(learningbydoing)和發現學習(discoverylearning)同門同根。問題教學法(problemmethod)源于20世紀初的研究性學習思想。美國實用主義教育學家J.杜威認為,思維的自然規律不是形式邏輯,而是所謂“實驗邏輯”的反省的思維,它是對問題反復地、持續地進行探究的過程。我們采用此種教學法,指導學生獨立地探索和獲取知識,以求發展自己的智力與創造才能。我們利用教學藍本或者在真實創設的情景中讓學生積極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為他們創造自主學習,主動參與的條件,不僅注意英語基礎知識的鞏固和應用技能的訓練,還注意語篇和語境一體化,其間涉及篇章結構分析,題材和體裁分析,時而加入互文性(in-ter-textuality)分析。比如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全新版第一冊Unit3UnderstandingScience,TextAPublicAttitudeTowardScience,學生首先從標題發現問題。他們把Attitude和Sci-ence兩詞作為切入點,提出的問題主要有:公眾對科學的態度是支持還是好奇?科學到底能給我們帶來什么?公眾對科學的態度會影響科學的發展進程嗎?教師可以先設置或導入問題,然后再以頭腦風暴的形式來討論并解決問題。
3.3CDIO教學理念下的大學英語教學評估改革
現行大學英語教學評估方式不太合理,單純以學生期末考試或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成績來評判教學效果,而沒有把過程評價考慮在內,缺乏可信度。CDIO教學理念的第四個環節運行(Operate)要求改革現行大學英語教學評估制度。首先,評價的主體要全面化,除了教學管理者外,廣大教師和學生也是評價的參與者,甚至是教材編寫者,社會機構人員也可以參與其中。在所有的評價主體中,學生處于核心地位。評價體系改革的內容必須尊重學生的選擇,滿足他們的需求,并符合他們的實際情況。其次,新時期大學英語課程評價內容要實現多樣化。需要構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多樣化評估機制。此外,教學評估手段也可以多種多樣,除了傳統的課堂教學評估和訪談外,定期發放調查問卷等也不失為一種新方法。
4結語
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新聞系擬從2010年起在教學計劃中刪除畢業論文,而以在報上發表新聞作品、評論等有具體篇目及質量要求的畢業設計來代替(見本報今日報道)。
近幾年,取消本科畢業論文的議題,一次又一次地被重提。因此,川大擬取消新聞畢業論文,給人以驚喜之感,不失為富有價值的破冰之舉。但仔細探詢取消的理由,筆者不免生發出憂慮之感。
且看取消論文的三點理由:畢業論文不僅學生寫起來痛苦——學生為了完成任務,只好大量復制、粘貼,等于把學生往剽竊上趕;指導老師棘手——導師們沒有時間,也不可能對論文寫作進行一一指導;社會又指責論文太水,可以說是‘人神共怒’。與其處于目前這種尷尬局面,不如放棄。如果真是這些原因取消論文,那就不如不取消。
是否取消論文,應該從論文當初設置的初衷有沒有實現,應該從有無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研究水平、思辨力,應該從有無利于推動師生互動、有利于促進教育事業等方面判斷。如果因為老師沒時間指導學生寫論文,如果因為學生寫的論文無創見、無真知灼見,就取消畢業論文,這實際上是笨拙的鋸箭療法——有人中了箭,請外科醫生治療,醫生將箭桿鋸下,即索謝禮。問他為什么不把箭頭取出?他說:那是內科的事,你去尋內科好了。這一做法不僅沒有解決問題,反而掩蓋了問題。
實際上,論文只是皮,這張皮下隱藏著肥厚而蕪雜的脂肪,換言之,本科生的論文從來都不是論文本身的問題,不能僅僅就皮論皮,如果只談論文這張皮,就遮蔽了大學許多更沉重的現實病灶。
首先隱匿著高校的論文亂象。當初,要求本科生寫論文時,本科生確實能兢兢業業,獨立思考也的確有產生了良性價值,但為何近幾年本科生越來越力不從心,越來越習慣于復制或抄襲?除了一些學生荒廢學業以外,難道沒有學校的因素、沒有老師的因素?毋庸諱言,當前教育一大亂象是研究生本科化、本科生高中化,關鍵在于,當學術腐敗愈演愈烈,老師抄襲論文、學術造假已成司空見慣時,學生便很難保持潔身自好。
其次隱匿著老師浮躁、荒廢學生的現象。一句“導師們沒有時間”,讓人無限感慨,為何沒有時間,一是招生擴大,老師沒有精力過問那么多,二是老師心猿意馬,圍著孔方兄轉,根本不愿意把精力投放到學生身上。早就有人提出高校的放羊現象,當學生難見老師一面,老師永遠那么行色匆匆,無暇顧及學生。學生處于放羊狀態,又怎能寫出好的論文?
最后則隱匿著高校浮躁的教育理念。日前,關于通識教育引起熱議,實際上別說通識,連專門的職業訓練也不合格。曾有學者提出,當代大學存在理念危機,缺失大學理念的大學只是一個執行職業培訓功能的機構、整個市場的一種產業,進而導致教育轉變為商業行為,不再成為真正的教育。誠然,在這種理念下,老師不安心教學,學生難以心靜讀書,一切只為就業,但取消了論文也未必對就業有好處。
值得提及的是,川大不是僅僅刪除畢業論文,而是以在報上發表新聞作品、評論等有具體篇目及質量要求的畢業設計來代替。這固然是轉圜之策,但如果老師不敬業,浮躁的教育理念不改觀,依然難以治本,深層次的危機依然存在。王石川
聯系方式:
電話:0431-96618
郵箱:xwhsp@sina.com
關鍵詞:工作坊 學術英語寫作 主導――主體 建構 支架式教學
一、工作坊內涵
工作坊(workshop),也稱專題研習工作坊,最初是指一種基于專題的研究性學習方式,后來逐漸發展演變成如今的一種實踐教學模式。[1]該模式建立在師生平等地位的基礎之上,教學中強調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參與和體驗。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載體,國外的互動教學歷時已久,學科涉及廣泛,經驗豐富;而我國開展較晚,經驗不足。由于工作坊很好地契合了高校特別是研究型高校對創新型人才綜合素養培養的需要,因此受到學界的青睞與推崇。
二、工作坊的理據背景
1、團體動力學理論
社會心理學家庫爾特?溫勒在1939年發表的《社會空間試驗》中首次指出:“團體是一個不可分割的分析單位,是有著聯系的個體間的一組關系。其成員不是孤立的個體存在,而是被組織到一個復雜的、相互依賴的系統之中。雖然團體的行動要看構成團體的成員本身,但已經建立起來的團體,其個體成員動機與團體目標幾乎混為一體,所以,一般來說,通過引起社會團體變化而改變其個體要比直接改變個體容易得多?!盵2]工作坊模式的實踐屬性決定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參與,團體動力學所描述的團體系統的特性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參與的形式。
2、EAP理論
學術英語寫作(EAW)是學術英語EAP(English for Academic Writing)的一個重要分支。在我國EAP又可分為EGAP和ESAP兩類,其中前者指普通學術英語,后者指專門用途學術英語。學術英語是指涉及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共有學術語境特點的英語教學,是“把重點放在學術環境中某一特定群體的交流需求和行為上而進行的教學,……是基于對某一學科認知、社會和語言等方面的需求而進行的教學?!盵3]從定義中可以推斷出學術英語寫作是以真實性原則和交際性原則為背景:即無論從師者的層面還是習得者的層面,真實語料的研讀與分析加上真實任務的完成貫穿于學術英語寫作的整個流程。而真實性的體現需要實踐性理念與實踐性環境的有力支持,工作坊模式正好契合了這一需求。
3、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興起于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它是行為主義發展到認知主義之后的理論。建構主義特別強調學習活動中的情境創設與合作學習,認為學習過程是學習者主動建構內部心里結構的過程,學習是在原有的經驗和認知結構基礎上,通過與外界的相互作用,主動建構知識的意義從而達到個人對新知識的理解。[4]定義中的外界即是指合作學習和教學情境的創設,由此可以看出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工作坊模式奠定了基礎。
三、工作坊運作模式
1、構建前衛的教學理念
傳統的教學理念是以師授為中心的教學體系,隨著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誕生,以學為主的教學理念愈來愈受到重視。根據中國學生的學習特點,中國學者提出了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學教并重”的教學理念,[5]研究生學術英語工作坊的運作正是依據此理念構建并展開的。具體模式如下:[6]
圖表 1主導―主體研究生學術英語寫作工作坊模式
2、教學設計
(1)構建目標
經過多方協商與討論,X大學的研究生學術英語教學定位為學術英語寫作,目的是滿足該校研究生完成學業的要求:①用英語在國際期刊上②寫出規范的中文期刊所要求的英文摘要。
(2)構建內容
學術英語寫作以真實的交際任務為依托,針對教學目的,該課程的內容架構確立為:①學術論文各組成部分諸如引言、方法、結果、討論結論、摘要及各組成部分語言特色的研讀與陳述;②摘要改寫;③期刊論文寫作與發表④期刊論文的格式要求。
(3)構建手段
根據X校研究生的入校成績及學習特點,為保證研究生建構過程的有效性和可持續性,工作坊模式下的學術英語寫作采取師授、師助+互動(師生之間與生生之間)的教學模式。整個教學過程采取建構主義所倡導的支架式教學方式,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設計、組織教學的地位和學生主體自我建構的理念。所謂支架式教學是為學習者建構對知識的理解所提供的一種概念框架,如同建筑行業中使用的“腳手架”。這種框架中的概念是為發展學習者對問題的進一步理解所需要的,支架式教學由五個環節組成:搭腳手架、進入情境、獨立探索、協作學習和效果評價。
(4)具體操作
材料準備:任何寫作都是以閱讀為基礎的,學術英語論文寫作也不例外。學生被要求在其導師的指導下,利用數據庫檢索與本專業相關的優秀的期刊學術論文,并在充分研讀的基礎上,每人選擇出8-10篇以備工作坊使用。
搭腳手架進入情境:教師的授課要采用具有啟發意義的提問方式和案例分析的方式進行。引領學生進入情境。授課內容要圍繞提出的問題設計并展開,并且在課程的行進中以問答的方式一對一或一對組地引導學生思考。其次,進行案例分析教學,幫助學生建構學術論文各組成部分的寫作模型及其語言特色。
獨立探索與協作:教師案例分析的目的是要調動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學生以手中的論文為范本,以小組為單位(通常由6-7人組成),積極展開論文各組成部分的研討,并對比自己手中的論文和教師案例所涉各組成部分模型的異同。各組商議之后,組長匯總意見,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報告結果,小組的其他成員可以補充,其他小組還可以提出異議。課后仍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問題共商的協作學習――追加任務:即每位同學利用自己手中的范本拍攝一段視頻,分工陳述或評論寫作各部分的模型和語言特色,其中要加載PPT展示,目的是進一步監督學生的建構過程并強化建構效果。
摘要的寫作建構安排在論文各組成部分之后。原因是摘要的寫作要以各部分為基礎。由于第一學期研究生還沒有開題,摘要改寫不失為一種有效的任務,但同時允許實寫(有些導師布置了研究任務)。經過一個學期的互動研討與陳述,摘要的寫作建構由學生自主完成。
根據X校的研究生英語課時安排,期刊論文寫作安排在第二個學期。論文的寫作流程遵循這樣的模式:研究生論文第一次提交、教師第一次反饋+研究生論文第二次提交、教師第二次反饋+研究生論文第三次提交、教師(包括外籍教師)第三次反饋++修改。從該模式可以看出期刊論文寫作與發表是研究生獨立探索與師生協作的結果。并且在該過程中按照發表的要求,融入期刊論文格式建構項目,其中包括題目撰寫、引用、圖表和參考文獻等。
效果評價:支架式教學的特點決定了其效果評價的多元化。單一的總結性評價已經不能滿足互動教學的目標需求,工作坊模式下的教學學生參與的環節多,因此形成性評價更客觀、更具有連續性。無論在論文結構的建構階段,還是期刊論文的寫作與發表階段形成性評價都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在進行總結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的過程中,同時融入教師的筆評和師生共同參與的口評。除此之外,網絡評價和小組自評與互評也在形成之中。
四、工作坊模式下的學術英語寫作效果分析
1、與傳統學術寫作的比較
傳統的學術寫作教學實際上也含有互動的因素,但局限性大,多為教師與學生個體之間;而工作坊模式把這種互動擴展到生生之間,因此學生的協作精神、自我建構能力和自信心都比以前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并且教師在課程互動的各個環節起主導作用,這是傳統教學所不及的。
2、創造性思維的提升
羅杰斯認為:“適度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是創造性活動的一般條件……?!?[7]如何通過教學提升學生的創造力,已是當下高等教育所承載的使命。適度的心理安全和心里自由如何提供?工作坊模式下的學術英語寫作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課堂上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體現著合作學習的含義,即這種合作不是順從、妥協和等待而是以獨立為基礎的相互認同和相互接納,體現出學習過程個人化和社會化的相互融合。據調查學生普遍認為學術英語寫作改善了課堂上人與人之間的社會心理氛圍,使他們能夠在更加寬松與和諧的環境下競爭,促進了他們良好非智力品質的發展,而創造性正是受到很多非智力因素的影響,其中之一就是情緒。Isen在1985年通過實驗總結出了正面情緒促進創造性思維的假說;我國學者盧家楣等人在2005年通過教學現場實驗驗證了正面情緒促進創造性思維的假說。因此工作坊模式所創造的良好氛圍對學生創造性思維活動的激發與培養提供了重要的平臺。
3、面臨的問題
如何構建語言教師與指導教師之間穩固而有效的鏈接,是當下面臨的問題。語言教師負責英語學術論文的結構問題、語言應用問題以及把關論文出版的格式要求。但語言畢竟是信息的載體,學術論文信息的可行性、真實性以及邏輯上的正確性等都需要指導教師的鑒定與評判。因此工作坊模式下如何使兩者有機地結合就成了研究生學術英語論文成功發表與否的關鍵。
參考文獻:
[1] 張楚鶯.基于工作坊的商務英語翻譯教學模式的應用與探析[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0,(6):113-114.
[2]王雪華.工作坊模式在高校教學中的應用[J].管理研究, 2011, (8):29-30.
[3]張曉君.英國EAP教學發展對公外研究生英語課程設置的啟示[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4,(11):152.
[4] [5] [6]吳疆.現代教育技術教程(二級)(第三版)[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1.
一、重點工作
1.各專業教學水平提升工作
(1)完成時限
2021年12月
(2)工作目標
提高各專業教師教學水平,創新課堂教學模式和方法,促進課堂教學改革,提升學生學習效果與自主學習能力。
(3)主要措施
l 加強教育科學理論學習,了解先進科學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結合課堂教學實踐進行探索與實踐。
l 鼓勵教師參加線上或線下教學類講座或培訓活動。
l 開展觀摩線上或線下的優秀教師課堂活動。
l 開展教學工作坊,加強教師之間的溝通與交流,研究如何解決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促進相互學習。
(4)推進計劃
l 1-2月、7-8月:教育教學理論學習、參加線上或線下教學類講座或培訓
l 3-6月、9-12月:結合課堂教學實踐進行教學理念、模式和方法的探索與實踐
l 3月、9月學期初觀摩線上或線下的優秀教師課堂活動。
l 學期初與學期中開展教學工作坊,交流學生學習問題和教學問題,分享經驗,提出解決方案。
2.培訓優秀學生參加相關學科競賽
(1)完成時限
2021年12月
(2)工作目標
各專業篩選并培訓優秀學生參加比賽
例:西語專業 “永旺杯”多語種全國口譯大賽。
朝鮮語專業 山東省大學生服務外包韓語大賽。
(3)主要措施
由相關任課教師組成指導教師小組,組織面試,篩選優秀學生參賽,并制定培訓計劃,對參賽學生進行培訓和指導。
(4)推進計劃
l 7月末或9月初:面試篩選出優秀學生參賽。
l 10月-11月:制定培訓計劃,對參賽學生進行培訓和指導。
3.西班牙和朝鮮語四級考試工作
(1)完成時限
2021年6月
(2)工作目標
提高專四通過率
(3)主要措施
開展專四考試輔導
(4)推進計劃
3月-6月:相關任課教師以線下、線上或隨堂等方式進行專四考試輔導
4.2021屆畢業論文指導、答辯工作(俄語專業、西班牙語專業、阿拉伯語專業)
(1)完成時限
2021年6月
(2)工作目標
順利完成畢業論文指導、答辯工作。
(3)主要措施
指導教師安排好論文指導計劃,與學生保持好聯系,
(4)推進計劃
l 1-4月:論文撰寫指導,完成畢業論文系統上傳和審核工作。
l 5月:完成畢業論文、答辯。
l 6月:完成畢業論文所有相關工作。
5.2022屆畢業論文指導教師分配和論文選題工作
(1)完成時限
2021年6月-12月
(2)工作目標
按照學校進度要求節點,完成畢業論文選題、開題、初稿等工作。
(3)主要措施
以通過專業教師會議、論文題庫建設,選題報告、寫作提綱制訂等方式確保開題工作的嚴密性與科學性。
(4)推進計劃
2021年6月召開各教研室會議,布置畢業生論文選題工作,集體商討建設并下發論文題庫。
2021年9月匯總論文選題后根據選題情況分配指導教師,完成師生互選。選題確定后,指導教師認真聽取學生想法,了解學生思路并給予有針對性的輔導。
2021年10月幫助學生完成開題工作并擬定寫作提綱。對于學生的論文初稿嚴格要求,仔細審閱確保無嚴重抄襲現象。
6. 畢業生考研
(1)完成時限
2021年11月
(2)工作目標
上線率突破往年成績。
(3)主要措施
召開動員會幫助學生分析就業前景、并選擇合適的方向與學校。各專業聯系優秀考研畢業生組織經驗介紹會。
(4)推進計劃
2021年9月召開專業動員會,鼓勵學生報名考試,并組織往屆優秀學生介紹考研經驗。從考研與就業、參考書的選擇、復習時間的安排、復習方法、考研心態、考研信息的收集、應試技巧等方面進行交流。安排專業教師進行針對性輔導,并根據筆試成績進行面試指導。
7.專業科研工作
(1)完成時限
2021年12月
(2)工作目標
加強教師科研能力,促進科研成果產出
(3)主要措施
l 鼓勵教師積極參加線上線下學術研討會,加強學術交流,提升學術能力。
l 探索教學與科研融合的道路,依托教學實踐,學習教學理論知識和科研方法,開展教學類科學研究。積極申報教改類課題項目,撰寫研究論文。
(4)推進計劃
積極推進科研工作貫穿整個學年,重點抓住寒暑假,形成科研與日常教學融合并進的狀態。
(5)補充內容
阿拉伯語專業本年度內完成國家語委委托項目《一帶一路背景下海灣國家語言生態研究》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創傷記憶下的尋路之旅-阿拉伯新生代小說家研究》結項。專業內2篇以上。
俄語專業重點開展申請校級教學質量工程和臨沂大學“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工作
二、創新工作
1. 教育信息技術與專業教學融合研究
(1)完成時限
2021年12月
(2)工作目標
專業教師積極探索教育信息技術與專業教學有效融合的路徑,促進信息技術背景下專業教學發展。
(3)主要措施
加強理論學習,調查研究信息技術背景下專業教學的現狀,發現問題,并學習國內外優秀的融合方式,探索本專業與教育信息技術融合的有效路徑。
(4)推進計劃
l 1-3月:理論學習
l 4-7月:調查研究本專業教育信息技術使用的現狀。
l 8-12月:積極學習國內外優秀的融合方式,并提出本專業與教育信息技術融合的有效路徑。
2.俄語專業舉辦“弘揚沂蒙精神口語大賽”
(1)完成時限
2021年5月前
(2)工作目標
為了提高學生的俄語口語水平,考查學生的俄語實際運用能力,豐富同學們的課余文化生活。俄語專業將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為目標舉辦口語大賽。
(3)主要措施
比賽的第一個環節是參賽選手的自我介紹,比賽的第二個環節就“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傳承中華傳統文化”這一主題進行演講,題目自擬。大賽設評委5名,其中外籍教師2名,預設特等獎1名,1等獎2名,2等獎3名,3等獎5名字。
(4)推進計劃
2021年3月1日向學生發放參賽報名通知;
2021年3月7日報名截止;
2021年3月7日-3月27日準備比賽;
2021年3月28日公布分組名單;
2021年3月29日預賽;
2021年4月6日決賽。
3.鼓勵參加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
(1)完成時限
2021年5月
(2)工作目標
2019年立項項目全部結項。在此基礎上2021年爭取立項3項以上。
(3)主要措施
調研已立項項目的進展情況以及當前面臨的問題,督促指導教師聯系項目負責學生按時保質保量完成項目。
(4)推進計劃
2021年寒假調研已立項項目的進展情況以及當前面臨的問題,督促指導教師聯系項目負責學生按時保質保量完成項目。
2021年寒假啟動2021年項目宣傳工作,鼓勵學生利用寒假時間進行調研為項目申報做好準備。開學后根據學校工作安排,輔導學生撰寫申報書并開展創新項目建設。
4.精品課程群建設
(1)完成時限
2021年12月
(2)工作目標
建設重點課程2-3門
(3)主要措施
調研已立項項目的進展情況以及當前面臨的問題,督促主持人按時保質保量完成項目。在此基礎上根據課程特點建設線上(線上線下混合)課程一門以上、精品課程一門以上。
(4)推進計劃
2021年3月召開專業會議,已立項主持人對目前項目推進情況進行說明并對結項工作進行規劃。
2021年4月根據學校工作計劃撰寫相應項目的立項申報書,進行專業內論證修改。
筆者在美國聽過Ronald S. Hermann教授一學期的科學教育課,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中美兩國教育觀念的巨大差別。
一、情景引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無論講什么內容,教授很少直接從理論開始,而是盡量創設一些情境,如一個社會熱點、一個經典科學史、一個演示實驗,或者展示一段科學家或學生活動的視頻,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出相應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討論。這些問題與即將學習的理論和方法相聯系,是后續重要內容學習的自然鋪墊。
有人可能認為,大學教授不應該把大學生當作中學生看待,沒必要在大學的課堂中采用中學的教學方式。其實教授有著更深層次的考慮,他認為,自己這樣做一方面可以為學生將來的“假課”(模擬課)和學生在中學實踐時提供示范和樣例,提醒學生要注意課堂引入環節的情景性,讓學生親身體驗到情景引入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自己的這種做法可以幫助學生養成習慣,形成課堂教學的常規。同時,教授也認為,對于中學生而言,無論什么樣的教學內容,興趣都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才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和重視,學生才能積極地參與進來。從心理學上分析,情景引入符合中學生的年齡特點。
二、問題與活動深化教學內容
沒有問題,就沒有教學,這是教授的重要授課理念之一,也是其課堂教學的常規做法。教授講解每個重要的理論或觀點時,都會提出相應的、有一定梯度的問題,讓學生思考、討論和回答。每完成一項內容,教授都會留出一段時間,讓學生提出自己的疑惑或值得討論的問題。此時,教授會讓每位學生發言,闡明自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或觀點。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這句話在教授的課堂教學中得到了驗證。教授用問題來引導學生思考、學習,用問題來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用問題來訓練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思維方式。
由于有層層遞進的問題引導,同時又需要表明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學生需要不斷地深入思考,因此,在這樣的課堂中,看不到學生玩手機、聽音樂或睡覺。一節大課兩個半小時,學生都是在認真地思考和討論之中度過。
學生活動是授課的重要形式之一。最常見的學生活動是小組討論,有時教授會提前準備一些背景資料或討論提綱,小組討論后每位學生都會公開闡明自己的觀點。小實驗也是常見的活動形式,盡管有的實驗比較簡單,但可以加深學生的印象,強化用事實和具體的操作來傳遞科學知識的教學觀念,即“做中學”的教學觀念。
從授課的理論內容來看,教授基本不講一些深的理論和大的原則,總是以具體的學科,如生物、物理、化學、地理的某一個內容來引入教學,最后再花一些時間闡述相關的理論、原理、觀念或方法。吸引(Engagement)、探究(Exploration)、解釋(Explanation)、遷移(Elaboration)和評價(Evaluation),即5E教學模式是教授重點分析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理論。同時,教學設計應以教學目標為核心,以活動來落實,是教授反復強調的一種教學理念。
下面筆者以第一節的科學教育課為例,呈現教授的具體做法和基本理念。這節課教授需要解決的問題主要有兩個:什么是科學?什么是科學教育,也就是說科學教育中我們應該具有什么樣的態度?
首先,解決什么是科學的問題。教授的具體做法是,先展示八段短視頻:光電現象、無線傳輸、衛星通信、釀酒發酵、鐵具生銹,等等,讓學生討論哪些是科學現象,哪些是科學原理在生活和生產中的應用,科學所涵蓋的范圍有哪些。教授要求學生結合所觀察到的現象發言。討論活動持續了較長的時間,每個學生都表達了自己的觀點。這一事實表明,教授非常重視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試圖從學生的發言中了解學生的知識視野以及對科學概念的基本理解,同時也能夠很好地培養學生的觀察、理解、概括及口頭表達能力。
其次,解決對待科學教育態度的問題。科學教育需要向學生傳播科學知識,培養其基本的科學方法和技能,這是科學教師都知道的道理??茖W教育應該幫助學生樹立起科學、嚴謹、實事求是的態度則少有教師重視,而這又是科學教育的根本所在。如何讓學生重視這些理念呢?教授的具體做法是,呈現韓國科學家黃禹錫2004年2月和2005年3月在SCIENCE雜志上發表的兩篇論文的復印件,這兩篇論文宣布在世界上率先用卵子成功培育出人類胚胎干細胞,宣布攻克了利用患者體細胞克隆胚胎干細胞的科學難題。這被認為是在疑難病癥治療方面取得的突破性進展,其研究成果一時轟動全球。教授要求學生閱讀這兩篇論文,討論這兩篇的意義;然后呈現SCIENCE雜志發表的對這兩篇論文的撤回聲明,并補充黃禹錫論文造假及其研究過程,要求學生討論如何看待黃禹錫造假事件,在科學教育過程中應該注意對學生進行哪些方面的教育。在討論過程中,教授還指出,黃禹錫不僅是在論文上造假,而且有違科學倫理道德,即使用該研究組研究員提供的有償卵子,并隱瞞其獲取卵子的數量,要求學生對這一行為進行討論。教授之所以引用這個事件,是想通過討論的方式讓學生理解:科學教育課不僅僅是教會學生知識、方法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對待科學的態度要實事求是,要嚴謹,科學成果和結論要經得起檢驗,等等。
回顧一個學期的科學教育課,可以看出其教學方式與國內教授在處理同樣課程上方法明顯不同:
其一,鼓勵學生自由表達意見,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每個學生都要表達意見,這是科學教育課給人的深刻印象之一。有的意見是因教授的具體問題而引起的,有的是對相關內容或教授的不同看法而引起的,有的是因同學不同的觀點而引起的。總之,讓每位學生表達意見,既體現了課堂教學的民主,也突顯了學術上的自由,同時還訓練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其二,用事實說話,少講空洞高深的理論。一切結論都是建立在事實和證據的基礎之上,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科學、嚴謹和實事求是的態度和方法。
其三,以自己的切身教法示范,如呈現問題情境,要求學生分析、討論,進行探究性活動,幫助學生掌握科學教育中的基本教學模式、方法和原則。
三、過程性評價體現多方位的評價理念
與國內師范大學學生情況不同,這里的學生每節課都有作業,有課堂作業,但更多的是課后作業。例如,閱讀指定的書目篇章,網上學習馬里蘭州關于科學課的基本內容要求,網上學習5E教學模式的具體內容、科學技術與社會的相關內容,等等,教授會要求學生上交一份閱讀摘要或閱讀感受,然后在下一次課結束時將評分情況告訴學生。
與之相對應的是,教授往往是概括性地講授這些內容,針對一些重點內容進行分析。教授并不要求學生記住這些內容,以備將來考試之用,而是要求學生理解其中的一些主要觀點,然后用自己的教學行為來實踐和落實這些觀點。換言之,在教學中教學理論和原則并不是主要的教學內容,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用自己的行動實踐這些理論和原則。
大多數活動是要計分的,會在學生的學業成績中占據一定的比例,因此,學生不會因為考試通不過而擔心。這里的教學課堂沒有學生大量抄寫筆記的現象,只是學生偶爾會做一些重點記錄。
教授非常注重過程性評價,其評分內容和比例大致是,平時出勤:10%;上課參與程度:10%;平時作業:30%;上模擬課:20%;期末考試:30%。
四、課堂演練提升學生的實際教學能力
所謂課堂演練,就是要求每位學生都要講一節中學科學課,模擬中學課堂的教學實際情況,為將來的教育實習積累經驗,這是教育實習的初級階段。
具體來說,從第五周開始,每節課都有兩位學生模擬課堂講課練習,即從中學教學的內容中選取某章節,根據學習的教學理念和方法,設計一節教案,讓同班同學模擬中學學生,以實際上課的形式展示自己的教學設計思路和過程(圖1)。在下學期的教學安排中,學生還要經過一個學期的正式課堂聽課和第三個階段的獨立講課實習,因此,學生在正式走上工作崗位之前,已經有了充足的課堂教學實踐經驗,可以更快更好地適應中學的課堂教學需要。
科學教育課一共有20位學生,大多數學生是兩人一組完成一節演示課,因此,一個學期下來,大概有12節左右的模擬課可供學生觀摩和學習,這些課涉及物理、化學、生物和自然地理。這是一個很好的實習和學習平臺,學生可以將剛學到的一些教育、教學理論和方法應用到自己的課堂之中,同時,不同學科的學生也可以相互借鑒,相互學習。
學生課堂演示的具體過程主要分以下幾個環節:情景或問題引入、問題討論、學生探究活動(動手操作或實驗)、師生交流、進一步活動、解決問題、形成結論、學生質疑、教授點評。學生都在學習教授的授課模式,力圖體現教授的課堂教學要求和教育理念,即在活動中學習,在活動中解決問題和提高能力,在活動中理解和掌握一些重要的概念。
以下是教授用于評價學生模擬課堂教學表格的一部分(表1),可以根據表格給學生確定優、良、合格和不合格四個等級。從這六項評價指標中可以清晰地看出,課堂教學既要重視結果,更要重視導致結果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過程。
不過,學生的模擬教學課也有需要改進的地方。例如,設計思路不夠嚴密,一些教學環節比較松散,一些內容存在科學性問題,教師的行為規范過于隨意,等等。但總體來看,學生都很認真,都在盡力通過活動幫助他人理解自己的教學內容。一個學期下來,通過實踐和借鑒其他學生的演練經驗,每位學生都得到了很大的鍛煉,能力得到了提高。
作為本科生進入社會的“最后一課”和學生走向社會的“橋梁”,畢業論文是“引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向工作崗位過渡的綜合性實踐教學環節”,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主”。基于此,將畢業論文和畢業實習緊密結合起來的做法已成慣例,理論研究中很少有質疑。比如,我院的教學安排是,將畢業實習嵌入到論文寫作過程中,第8學期8周后結束實習,專注論文撰寫。此種安排設計的初衷在于:實習與論文相互結合、相互促進———結合實習意向確定論文選題,結合實習中發現的問題確定論文提綱和研究內容,結合論文的撰寫進一步做好實習工作。但上述目標很難達成,原因在于:一是時間上的不協調。如我院規定,“各二級學院應在第7學期期末向學生下達畢業論文任務書(其內容包括畢業論文的題目、課題內容、課題任務要求、主要參考文獻、工作計劃表)”,此時,多數同學可能還沒有落實實習單位。二是實習過程難以深入,不足以支撐研究所需。多數同學的實習實際上是體驗式,甚至是打雜式的,難以真正參與單位運作,遑論經營管理,即便能夠發現一定問題,也談不上研究。事實上,畢業實習非但沒有促進論文寫作,反倒起了相反的作用:第8學期是擇業黃金期,不少同學忙于應聘或準備各類考試,無暇顧及論文;普遍“就業難”的背景下,畢業論文被給予的空間和時間進一步被擇業所擠壓,所剩無幾,質量難有保障。
二、本科畢業論文的目標定位
本科畢業論文是基于一定目標之上的教學行為或師生互動過程,如何定位本科畢業論文,絕非輕易之事。任何系統都具有整體性、有序性、集合性和相關性的共性,決定了子系統的目標、功能和結構必須與大系統和外部環境相匹配。本科教育的諸要素———學科、課程設置、教師、教學理念、學術氛圍、社會環境等,無不對本科論文子系統的運行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鑒于創新的時代意義,社會對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一度非常關注,并將畢業論文視為“培養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手段”;甚至“期望畢業論文實現對四年所學知識的全面升華,期望不同層次本科院校所有學生的論文都能標新立異,提出新問題,或解決他人之未解決”,這既脫離了本科教育的現實,又背離了《高等教育法》“本科教育應當使學生具有從事本專業實際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和《學位條例》授予學士學位條件之一是“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或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初步能力”的規定,無異“揠苗助長”,事倍功半。高校本科論文所遭受的質疑和指責,多半由此而生??梢?,畢業論文的目標設定,需要審慎分析適時發展的外部環境和社會需求,準確定位,不可隨波逐流、盲目拔高、妄談“創新”。
作為人才培養模式的一個子系統,畢業論文的目標設定與功能實現必然依賴于整體系統的功能發揮,并受外部(主要是社會)環境因素影響。系統內部的影響因素主要包括:課程設置、專業實習和教學實踐環節、教學理念、監控體系等。其中,課程設置的目標、教學理念和考核方式等,直接決定了學生是否具備了“創造性學習”的基礎。畢業設計應該是學生既有的創新能力的系統訓練與提升,而非“從零開始”的學習與培養,質量監控體系的有效運行是畢業論文目標實現的最后防線?;谏鲜霏h境分析以及學生能力和訴求的差異化,本科論文目標設定應該區分對待,分設基本目標和發展目標?;緡栏裣薅ㄔ诨A知識的綜合運用,基本技能的初步培養與實踐,以及科學嚴謹的工作作風的初步養成;發展目標可以定位于“創新能力”的培養。我院在會計學專業培養方案中,將培養目標定位于“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能力”,并將撰寫畢業論文的目的限定在“提高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基礎理論知識、專業知識去發現、分析和解決會計、審計、內部控制和公司治理等領域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理順會計、審計、內部控制等理論和實踐的正確關系,培養嚴謹的科學態度和認真踏實的工作作風;掌握撰寫達到相應水平的學術論文的一般程序和方法”,既能適應用人單位對人才素質的要求,又符合我院學生實際情況,符合《高等教育法》和《學位條例》的相關規定,可資借鑒。
三、本科畢業論文制度的現實困境
現實中,影響目標實現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制度本身的合理性,制度是否具備了良好的配套措施和制度環境,組織和人員是否得力,等等。概括起來,核心的問題無非兩個:一個是激勵機制是否有效,另一個是約束機制是否有力。從激勵機制來看,由于畢業論文答辯處于畢業前的最后階段,此時,絕大多數同學已經簽訂工作合同,學校的評優評獎基本上也已塵埃落定,學生參加論文答辯的訴求基本上限于畢業,拿學位,論文成績的好壞幾乎沒有什么區別,考核評價應有的激勵功能嚴重缺失,很大程度上導致學生積極性不高、時間精力投入不夠。加之學院一貫以來通過率極高的傳統,不及格的威懾力幾乎蕩然無存,論文質量更加難以保障———指導老師催得緊,學生做得就認真些,若是指導老師松懈,學生就更加不當回事了。從約束機制來看,當前畢業論文考核采用五級計分制,教務處對優秀和及格兩類要進行重點檢查。由此,成績多集中分布于“良好”和“中等”兩個等級。雖然學校也對畢業論文工作進度做了適時的監控,但學校層面的檢查以“抽查”方式進行,抽查名單出來后臨時準備照樣可以過關,監督的效力大打折扣;加之學生自身和指導老師在認知態度、知識結構和時間精力等方面的制約,特別是“在大學生畢業論文同就業之間存在一定的時間沖突的情況下,指導老師往往因為學生的就業問題而放松管理”,畢業論文質量受到嚴重沖擊。
四、保障本科論文質量的制度安排
(一)時間安排
保障畢業論文質量,需要同時解決激勵不足和約束不力的困境,而時間安排又是二者的前提??蓢L試將畢業論文工作整體前移一個學期,即第6學期初期開始啟動,第7學期期末結束。調整的目的,一是與畢業實習和擇業錯開時間,二是便于實施激勵和約束;同時,在畢業實習之前接受系統的專業知識和初步研究能力的訓練,還能夠幫助學生全面認識和提升自己,更有針對性地選擇實習單位和就業方向,增進畢業實習的功效。然而,畢業論文時間調整必然涉及相關規則的現實和整個人才培養方案的相應調整,難度較大,推進的具體思路尚需審慎論證。國內已有類似的探索,如黑龍江大學探索“分批答辯,適當提前”的策略,即滿足學生合理的個性化需求(考研、就業等),又不放松畢業論文的質量要求;集美大學的實踐效果也表明,絕大多數同學希望畢業論文(設計)能提前到第七學期進行修讀,提前修讀畢業論文質量明顯提升,且更有助于用人單位的接收。
(二)激勵機制
將原來的采用五級記分制(優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縮減為三級(優秀、合格和不合格):“合格”論文滿足基本目標即可;“優秀”論文要實現發展目標。激勵機制旨在促進發展目標的實現。一方面優秀論文比例不做嚴格限制,但其產生過程需要接受嚴格監督;另一方面,給予優秀論文的學生一定物質獎勵,同時與第8學期評獎、評優、保研、入黨和推薦工作相掛鉤,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部分獎項(比如優秀畢業生)可以將其設定為必要條件。
(三)約束機制約束機制
關鍵詞:翻轉教學;網絡;論文指導
中圖分類號:G43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0-8772(2016)06-0176-02
教學模式可視為教學要素結構和教學流程組合的一種方式,它以特定的教學理念為基礎,并服務于特定的教學目的,是一個由教學目的、教學流程、教學功能和教學環境所構成的體系。翻轉教學模式顛倒了知識傳授與知識內化的順序以及傳統教學中的師生角色,重新規劃了課堂教學時間的使用。其理論基礎是發展區理論。這一理論認為,學生在課堂外通過視頻自主學習,將學不懂的地方作為問題記下來,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集中講解,這種講解就講在了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從而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發展,大大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互聯網的普及和人工智能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使翻轉教學模式變得可行和現實。通過互聯網,學生很容易得到優質的多媒體學習資源,可以不完全依賴授課教師的課堂教學。因此,課堂教學的作用發生了變化,其更大的作用是幫助學生解決疑難問題,引導學生去運用知識。
翻轉教學把原來的“先教后學、以教為主、以學為輔”的模式轉變為“先學后教、以學為主、以教為輔”的模式,它是一種“從教學到學教”,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一種顛覆。這種模式的主要特點是:(1)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2)從知識導向到問題導向。從課后復習消化課堂知識為主到課前自學提出問題為主;(3)充分利用互聯網等現代通訊技術;(4)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學生的個性化需求。翻轉教學也是一種混合教學方式:學生學習的一部分是通過在線學習接收內容和講座,且自主控制學習時間、地點、路線和進程;一部分是在教師監督和指導下的實體地點進行。由于學生減少了出席實體學校的面對面課程,這種教學模式非常適合實踐環境多變和實習地點分散的畢業論文(設計)環節。因此,其應用并不只局限于課堂教學的改進,對畢業論文指導這類實踐性較強的教學環節也有很大的借鑒參考意義。
一、加強問題導向,使論文選題更加貼合實際
畢業論文選題的來源多種多樣。依據翻轉教學模式的原理,畢業論文的關鍵是要以問題為導向,把問題擺到前面,讓學生帶著問題的眼光去尋找問題、發現問題、探究問題,才可能確定一個好的選題。具體而言,一個好的選題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去發現。(1)實際和實踐的途徑。通過對現實事物和活動的認真調查、觀察或親身參與,以及憑借以往積累的有關知識和經驗,從現象中發現問題所在。(2)大眾傳媒的途徑。關注各種媒體傳播的內容,可以找出一些熱點問題或社會普遍關切的問題。(3)與人溝通的途徑。與教師、領導、同伴、任務委托人等他人的溝通交流也是發現問題和碰撞思想的一個重要途徑。(4)閱讀文獻的途徑。這個途徑可以說是從問題到問題。通過對別人研究的問題學習和思考,可能會產生新的問題和新的想法。
二、畢業論文指導應更加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和平臺
互聯網技術和平臺多種多樣,主要平臺說明如下。
第一,短信群、微信圈、QQ群、微博和電子郵件等各種現代即時通訊技術。利用這些通訊工具,可以實現音、像、畫、圖等各種類型信息實時的雙向和多向傳遞,不受時間空間限制,學生既可以得到教師的指導意見,也可以看到學生對問題的見解和分析。同時,這種指導與交流方式具有追溯回看功能,有助于更充分、深入地進行總結歸納。此外,利用這些虛擬網絡,可以臨時組成富有彈性的虛擬攻關小組,集中各方面的知識,通過更好的交流和協作能力去解決問題。
第二,擴大開放式指導。翻轉教學的一個重要優勢,就是通過互聯網平臺引進更多更廣的外部優質教育資源,具有很強的開放性特征。對畢業論文指導來說,借鑒這一思路,可以加大引入社會人士、校外專業力量加入指導隊伍,參與當面指導或遠程網上指導,實現跨學校、跨地區的教學資源整合。甚至可以組建成立畢業論文指導專業協作組,以指導本學校學生為主,兼顧參與有協作關系的外校學生某部分某階段的論文指導工作,形成交叉與復合的指導格局,從而更有效地激發學生創新思維,乃至創出特色,順應現代社會發展的大潮流。
第三,導入不同論文選題涉及專業知識點的信息資源,幫助學生復習、回顧、鞏固用到的知識。畢業論文也是大學所學知識的綜合應用與全面復習。仿照翻轉課堂教學,在畢業論文指導過程中可以建立專門網站,上傳各種與畢業論文選題緊密相關的微課、慕課視頻資源供學生在“干中學”。同時,可以鏈接一些相關文獻、數據、統計資料資源,為畢業論文工作提供大數據支撐。第四,建立畢業論文專題論壇和分論壇。通過網上論壇,可以和展示各自的觀點,分享與共享階段報告、文獻綜述等,起到互相啟發、思想碰撞的作用,實現擴大交流和擴大知識點的效果。
三、進一步增強個性化指導
翻轉課堂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可以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組織教學,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問題,發現學生的特征,并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畢業論文同樣如此,通過利用以上互聯網技術和平臺,指導教師可以發現學生有創意的、個性化的項目和問題,對其畢業論文進行引導和指導。為此,教師需要在針對學生個性進行指導方面做更多的精心設計。比如,對論文選題和不同學生進行分類指導,對學生在線情況進行統計跟蹤,開發在線測試和評價等自動功能,以滿足翻轉教學模式下的畢業論文指導需要。總之,翻轉教學模式下的畢業論文指導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畢業論文指導,它是綜合性、全方位、基于實時信息和多向互動的指導。引入翻轉教學模式的概念有助于改進和拓寬現有論文指導方式,緩解傳統的全程面對面指導無法應對學生地點分散、師資資源不足等問題,特別是在畢業論文階段,學生面臨實習、應聘、考研等未來去向的重重壓力,經常不能集中進行指導的問題。對畢業論文指導教學工作在組織和流程上的改變,既是有形的媒體和硬件的改進,也是教學理念和方法的創新。隨著新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滲透和應用,數字化學習、移動課堂、電子書包、虛擬現實學習及游戲化學習等新的教學形態將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畢業論文指導也不例外,必須像翻轉教學模式一樣,采用與時俱進的新的教學理念進行變革。
參考文獻:
[1]何朝陽,歐玉芳,曹祁.美國大學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啟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3).
[2]毛姣艷.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優勢與應用挑戰[J].時代教育,2014(7).
[3]趙興龍.翻轉教學的先進性與局限性[J].中國教育學刊,2013(4).
[4]劉彬讓.研究型農業大學本科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J].高等農業教育,2009(11).
[5]劉彬讓,李論.試論研究型農業大學教學方法的改革[J].高等農業教育,2010(7).
[6]張利榮.我國本科生學習現狀的調查與分析——以武漢地區高校為例[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2(4).
[7]楊俊,王光明,張玘.影響本科研究型教學實施效果的教師因素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