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1 17:11:0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農業產業化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西部地區生態農業產業化優勢劣勢
前言
生態農業是在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思想的指導下,按照生態系統內物質循環和能量轉化規律建立起來的綜合生產結構,是把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三者相結合的農業生產方式,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成功模式。而生態農業產業化是一種生態經濟優化的農業產業化體系,是在生態農業規模細小化、技術支持系統不過硬、社會化服務體系薄弱等問題導致生態農業功能逐漸減弱的背景下提出的生態農業高效經營模式,生態農業產業化是生態農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
近些年,我國西部地區的生態農業建設雖然已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仍然存在著過分依賴傳統技術、規模狹小和封閉經營等弊病,尚未擺脫自給自足的傳統農業特征。鑒于此,西部生態農業必須走一條獨具特色的生態農業產業化之路,這是轉型期西部農村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趨勢。
生態農業產業化經營具有規模優勢、市場優勢、生產經營優勢、風險共擔優勢和教育優勢,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產業化對于西部地區來說,可以使西部農業擺脫傳統農業的束縛,發揮出整體協調、循環再生、自適應和科技驅動的作用。而就目前的情況來看,西部地區發展生態農業產業化所面臨的條件是有喜有憂。
西部地區生態農業產業化的優勢
(一)為發展特優農產品提供必要的物質基礎
西部地區土地廣闊,人均耕地、林地、牧草占有量分別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4倍、1.9倍和3.6倍;未利用土地占全國未利用土地總面積的86.7%,可利用的耕地中中低產田占有較大比重,草場的載畜量也較低。可見,西部地區仍有提高生產能力的潛力。西北地區是我國降水量最少的地區之一,水資源嚴重緊缺已成為制約西北地區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通過推廣應用一些常規的節水技術,改變大水灌溉的粗放用水方式,必將在較大程度上實現節水的生產潛力。
此外,西部地區復雜的生態環境還造就了豐富多樣的生物資源,我國11個物種豐富、特有物種數量多的陸地生物多樣性關鍵區,有6個在西部,2個在中、西部接壤處。這無疑為發展特色農業提供了豐富多樣的后備資源,從而使西部地區的生態農業不僅自身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而且通過選擇適當的生態農業產業化模式可以實現其他農業開發的潛力。
(二)為生產無公害或綠色農產品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
隨著科技和工業的高速發展,農業采用工廠化生產,破壞了農業生產的自然規律,造成不同程度的農業污染。耕作大量施用化肥、農藥,不僅引起湖泊、水庫的富營養化以及地下水污染,造成生態環境的破壞,而且使糧食、蔬菜、水果和其他農副產品中有毒成分增多,影響食品安全。西部地區由于農業的低水平循環,限制了許多現代物質生產要素的大量投入,這雖然嚴重影響了農業發展水平的提高,卻在某種程度上為西部地區走生態農業產業化之路創造了條件。此外,對西部地區而言,發展傳統農業產品如糧食等已無任何優勢可言,只有發展獨具特色的綠色食品參與市場競爭,充分發揮比較優勢,農民才有出路,農業才能發展,農村生態環境才能得到有效改善。因此,西部地區應抓住市場機遇,大力發展生態農業,走生態農業產業化之路。
(三)為發展生態農業產業化提供有力保障
西部地區的生態農業在覆蓋范圍上已由點向面的方向轉變,在單元規模上由以戶、村、鄉為單位向著區域發展方向轉變,在思想認識上開始實現由科研示范向著企業化發展轉變。所以說,西部地區已經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生態農業建設經驗,而且還具備了許多開發綠色農產品及高科技生物產品的技術和方法,這些都為西部地區發展生態農業產業化提供有力保障。
(四)特色農業產業展露優勢
一直以來,特色農業都是西部農業發展的重點。西部地區依據當地豐富的物種資源和氣候資源,遵循“發揮自己的優勢,做出自己的特色”的原則,圍繞棉花、糖料、煙葉、水果、肉類、奶類、花卉、中藥材等優勢資源,積極發展了諸多特色農業和農副產品加工業,并建立了各類農產品生產基地,逐漸形成了以特色農業產業為重點的區域布局。例如,內蒙古的乳品加工、新疆的番茄加工等。目前,這些農產品加工業大多數已形成一定的規模,經濟實力較強,輻射范圍較大,在區域內起著“龍頭”作用。例如,陜西省的果業產業化發展就為當地農民純收入的提高做出巨大的貢獻。
(五)經營組織結構趨于合理
西部農業產業化的健康發展,不僅體現在它所能帶來的經濟效益,而且體現在農業產業化組織結構的不斷優化和完善。據農業部最新統計,2005年,全國各類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總數達9.4萬個,比2000年增長了41.6%,東中西部地區產業化經營組織的分布差距逐步縮小。東部地區4.3萬個,占41.6%,中部地區2.9萬個,占45.2%,西部地區2.2萬個,占23.6%,與2000年相比,中西部比重增加了3個百分點。
(六)為生態農業產業化建設提供政策支持
隨著我國加入WTO,面對更為廣闊的國際市場空間,充分發揮比較優勢,依托更多的資源發展生態農業和特色農業,實現產業一體化經營,提高特色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成為農業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農業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由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由數量增長型轉向質量效益型,由大宗農產品的數量保障轉向滿足多層次需求的質量保障,開始擺脫糧食長期短缺的壓力。
西部大開發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又進一步為西部地區生態農業的發展注入了活力,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持。西部地區應以可持續發展理論為指導,堅持朝著生態化、產業化的方向發展,走生態農業產業化之路。西部地區應不斷拓展多層次需求的新市場空間,不失時機地發展生態農業,走生態農業產業化之路,促進當地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西部地區生態農業產業化的劣勢
(一)生態環境脆弱且趨于惡化
西部地區大部分為干旱、高寒和沙漠化、石漠化地區,自然條件差,生態環境脆弱。從西北地區來看,降水少,蒸發大,高原戈壁的荒漠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等本身就很脆弱,處于一種不穩定的狀態。加之水資源的短缺和時空分布差異大等眾多因素的影響,這種不穩定就會強烈地影響到生態系統的發展方向。綠洲農業作為西北農業的主要特色,在新疆的吐哈盆地、甘肅的河西走廊及沿黃灌區等地區都獲得了良好的發展。但上述地區在西北不但所占面積比重太小,而且受沙漠化的威脅日益嚴重。從總體上來看,西北地區農業實質上是一種缺水性的弱質農業,長期的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已成為制約生態農業產業化發展的主要障礙。
(二)農業經濟基礎薄弱且組織結構不合理
長期以來,由于受自然環境不穩定、生態脆弱、社會歷史的承襲性、人口素質低下以及深居內陸的封閉區位等諸多因素的限制,加之國家優惠政策的不到位,致使西部地區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相對滯后,農業經濟基礎十分薄弱。據統計,2005年,全國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為39450.9億元,西部為8123.37億元,僅占20.59%。東部約為西部的2倍多。同時,西部地區所有制結構不合理、產業結構單一、產業組織發育水平低等問題日益凸現,在很大程度上導致西部地區發展生態農業產業化的先天條件不足。
從產業結構來看,長期以來,由于受農業生產水平低而不穩、農業生態環境破壞嚴重、農民思想意識落后,西部地區農業產業結構單一、產業內比例失調,區域資源優勢未能得到充分發揮,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西部地區特色農產品產業化經營的發展。
(三)勞動力素質結構偏低
農業人口總量下降、人口素質不斷提高是實現生態農業持續發展的前提。如果勞動力素質不能得到提高,構建生態農業產業化的艱難度將會倍增。然而,從現階段來看,農村勞動力文化素質較低,勞動技能差,已經成為制約西部農業現代化發展的主要“瓶頸”。西部地區的農村剩余勞動力綜合素質低下,使其向非農產業的轉移進程中障礙重重,只能在低層次產業中形成過渡性就業競爭,這樣就造成了農村非農產業的發展出現結構性失衡,嚴重影響了西部生態農業產業化的發展。
(四)經濟發展與科技水平落后
技術進步是農業發展的主要動力,要實現生態農業產業化戰略和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將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經濟效益有機地結合起來,就必須以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為前提。農業技術的不斷進步有賴于農業技術創新、農業技術措施的適用度及農業技術的推廣和農業技術的轉化。然而,由于經濟發展水平落后、生態環境惡化、社會發育程度不高等諸多因素的制約,西部地區農村科技資源十分稀缺,農業科技服務的組織機構也不健全,科技進步對西部農業發展的推動作用還不顯著。
(五)市場機制不完善且開放程度低
農業產業化發展是開發農業新產品的動力,而開發新產品的能力主要體現在市場競爭力上。顯而易見,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進程中,西部地區的市場化進程明顯地滯后于全國平均水平。尤其是與東部發達地區相比,西部地區的市場化水平還只是處于初期階段。由于西部地區有著較為濃重的公有制偏好,因此,廣大地區實際上形成了一種傳統經濟體制與農業小生產方式結合在一起,排斥市場化因素的強大力量。這樣一來,便制約了生態農業產業化所依存的市場機制的完善,使其作用空間狹小,作用力薄弱。
(六)資金投入不足且資本吸引力匱乏
西部地區的農業發展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整體效益仍然不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西部地區經濟基礎薄弱,自我積累能力較差,從而導致資金投入不足;另一方面是西部地區惡劣的生態環境和封閉的經濟區位,致使外部投資環境較差,農業對資本的吸引力匱乏。目前,西部農業投資中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企業資金不足,財政資金困難,個人擁有的資金也十分缺乏,農業信貸資金所占比重較小。資金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在西部生態農業產業化過程中起著“催化劑”的作用,那么,資金供給不足就會在很大程度上制約生態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發展規模和速度。因此,要保證西部生態農業產業化的健康發展,必須建立一個包括財政、金融等在內的全方位、多層次的支持體系,加大對生態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支持力度,最大限度地滿足生態農業產業化發展的資金需求。
參考文獻:
1.牛叔文.西北地區荒漠化環境演變及生態農業建設模式[M].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2001
2.李春燕.論發展生態農業是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主要途徑[J].2006.6
1.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不斷發展壯大,出現的形式也多種多樣。
據調查,截至2010年底,全國各類農業產業化組織總數達31萬個,比2006年增長132.2%;帶動農戶4億戶,戶均增收3900多元。2010年,龍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10萬多億元,凈利潤6700多億元,當然這些農業產業化組織模式中居于首位的是龍頭企業帶動型,截至2010年底所占比例也是最大占41%,合作組織帶動型約占33%,專業市場帶動型約占12%,其他類型約占14%。由此可見,目前由龍頭企業帶動農產品的生產是中國農業產業化主要的組織方式。
2.農業產業化發展很快,但地域發展不平衡,存在一定的差異。
20世紀90年代初、中期,中國各省區先后實施了農業產業化戰略,而東北地區推行農業產業化稍晚于南方沿海及山東,河南等省份,因此與南方發達省份相比,東北地區農業產業化起步較晚,水平還很低。其中最主要的表現為龍頭企業少(據統計,中國有60%以上的龍頭企業分布在東部,僅有10%以下的龍頭企業分布在中西部),農產品加工層次低,產業化運行機制不健全,可以看出,農業產業化組織對經濟發達地區經濟發達地區的拉動作用比經濟欠發達地區大。
二、中國農業產業化經營中存在的問題
1.龍頭企業規模小,雖然近年來中國龍頭企業數量增加了不少,但規模大、競爭力強、具有廣闊發展前景的企業不多。
但是相對于發達國家,中國的農業產業化組織數目仍相對較少,且多數龍頭企業規模小。據統計,各類龍頭企業近9萬家,其中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近6萬家,過億元的達8000多家。多數企業規模較小,且主要從事從產品粗加工。而農業生產力方式需要轉變,農業的產業結構也需要調整,中國農產品的價值鏈需要上移,這些都離不開技術。但現在中國的科技部門大多涉及制造業和服務業多,對農業領域涉及得甚少,農業的教育和科研和農業的生產也沒有形成有效地結合?,F有農業的高校畢業生進入農業就業的比例也很低,農業科技知識力量缺乏。農民盼望科技,卻不懂如何通過市場機制獲取科技,這是農業產業化邁不開步伐的重要影響因素。
2.契約關系的保障效應低下。
主要表現在農戶和企業間的非對等的關系。首先是由于企業所擁有的完善的組織機構、治理結構、營銷系統,決定了它處于優勢地位;而大多數農戶經營規模小且高度分散缺乏相應的組織支撐,資金、技術力量薄弱。因此在訂立契約時農戶往往是出于劣勢地位。其次由于公司和農戶間的目標利益不同可能導致的契約執行過程中的敗德問題。企業的目的在于降低原材料成本,提高經濟效益,而對農戶來說,他們在意的是農產品自身的銷售是否能收回成本,增加收入。因此,當公司出現經營困難的狀況,或者合同價格低于市場價格很多時,他們就會根據自己的目標利益把自己生產的農產品賣給其他公司。以上所述的違約情況相當普遍,這樣必然影響到農業產業化的順利進行,是當前農業產業化經營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三、健全和完善中國農業產業化的政策建議
1.大力加強龍頭企業建設。
搞好龍頭企業建設,能帶動多種農副產品的開發。具體做法有:
(1)發展一些機制好、競爭力強的龍頭企業,利用龍頭企業額的規模優勢加快技術改造,增強實力,使其能夠發展成為大型龍頭企業集團。
(2)將重點放在農產品價值鏈的提升上,選擇附加值高的產品提高龍頭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3)利用現有的農業教育和科研院校聯合創辦高科技示范農業園,興辦農業基地,進行專業生產合作。
(4)加快龍頭企業的科技進步,與有關科研、教學單位共建開發區,應用現代科學技術裝備企業。
2.大力發展科學技術,促進農業產業化創新提升。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技創新推動農業產業化提升,從而推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跨越。因此要帶動農業產業化的創新升級應該著重于三個方面。
(1)要加快科技體制改革,使科技力量在農業產業化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新品種開發、引進、培育中發揮龍頭作用,在農業產業化中發揮紐帶服務作用。
(2)搞好農民科技培訓,建立靈活高效實用的培訓體系,鞏固完善培訓網絡,采取多種形式加強對農民的科技教育培訓,不斷提高其科技文化素質和致富本領,使農民能在產業化鏈條中使得科技服務充分發揮驅動作用。
(3)技術創新應該是以節約資源、提高效率為導向的。集約利用自然資源、科技資源和經濟資源,保障農業生產可持續性,促進農業生態持續協調發展。
3.利用契約來完善現有的制度安排。
(1)降低交易成本。
充分運用好股份合作制的經營機制和利益分配機制。股份合作制是一種將龍頭企業與農戶之間的利益緊密結合的組織形式。是農戶入股龍頭企業或者與企業一起組建合作制企業,將龍頭企業與農戶以資產為紐帶聯結起來,使雙方收益趨于一致,就可以大大減少農業產業化運作中的運行成本,此外,可以加大合作社的資本積累和培養大戶,且保護資產價值的相對穩定。
(2)增強公司和農戶的資產專用性投資,穩定契約。
(一)龍頭企業實施安全低碳技術與管理的成本收益
對于龍頭企業,實施安全低碳技術需要提高農產品的加工標準化程度,加強質量安全管理。在產品的包裝、運輸中,需要采用合理的技術、安全衛生的包裝材料,以保證流通環節的產品質量安全。對于產品定價,還需要進行市場調研,了解消費者能接受的價格水平,以合理定價。技術上的規范與質量管理均需要投入成本,而產品競爭力與良好的社會聲譽則會給企業帶來收益。
(二)政府加強安全低碳監管的成本收益
目前這種污染環境的“化學農業”難以在短期內有效改善,“低碳化”的整體規模也很難迅速擴大。究其原因,主要是農戶與龍頭企業面對“安全低碳農業”缺乏積極性,低碳技術需要的大量投入阻礙了其產業化發展。保證投資和融資,確定農產品的“低碳”標準立法,建立有效的預警、監督與懲罰機制,這些都需要政府的大量投入。但是,“低碳農業”有效運行之后,政府的整體成本會顯著下降,運行效率會更高。
(三)消費者選用安全低碳產品的成本收益
顯而易見,安全低碳農產品的投入成本高,其定價相應也高。消費者會在“安全低碳”與價格之間進行權衡。高價格的安全低碳產品會讓消費者更放心,但會損失消費者的一部分經濟利益。但大多數時候,消費者不得不選擇生活中的某些必需品,即便知道存在劣質危害,這使得一些生產者去冒險違法生產劣質不合格的產品,這一問題成為當前關注的熱點。
二、農業產業化的主要利益相關者行動策略博弈分析
(一)政府與農戶之間低碳博弈分析
在目前我國農價穩定的政策環境下,農戶采用高碳技術得到的收益很高,例如化肥等的施用,少量的投入即可以帶來大量的產出。而采用低碳技術,雖然一方面農產品最終收獲的價格較高,這個價格高于采用高碳技術農產品的價格,另一方面采用低碳技術的投入成本也可能較低,但是采用低碳技術所對應的農產品產量也很低,例如有機食品、綠色食品等。綜合分析考慮,采用低碳技術的收益相應是較低的。因此,在這種情形下,基地農戶不愿意采用低碳技術,這形成了一種均衡。打破這一均衡的方法是引入政府對農戶采用低碳技術的財政補貼。一方面,對采用低碳技術和生產方式的農戶、采用低碳生產資料的農戶給予財政補貼,或者對提供低碳技術的科技服務企業給予補貼,以便降低采用低碳技術的成本,提高采用低碳技術農產品的收益;另一方面,對采用高碳技術的農產品予以處罰性的政策和法律,例如征收碳稅、環境治理費用等等。在政府財政補貼的參與下,農戶采用高碳技術的相應成本增加,采用低碳技術的相應成本減少。導致的結果是農戶會選擇采用低碳技術,這就因此打破了原有均衡,形成了新的均衡。
(二)政府與龍頭企業之間低碳博弈分析
對于龍頭企業來說,在目前農產品價格較穩定的背景下,龍頭企業采用技術化的生產方式、“化學農業”等得到的收益很高,其付出的相應成本則很低。目前發生的很多食品安全事件,其主要原因是生產加工者的生產成本低,其收益遠大于成本。生產加工者通過使用農藥、添加劑等改善了產品的外觀和產量,降低了生產成本,結果卻得到了更高的效用,于是很多生產加工者甘冒風險。若龍頭企業提供低劣產品,這種行為會對消費者產生負外部性,這種負外部性會影響社會穩定、增加政府監管成本。龍頭企業若沒有采取安全低碳技術及管理,最終提供給消費者的產品就存在質量安全問題,對消費者及政府的利益都會有損害。雖然采用低碳技術得到的價格可能高,但是一方面采用低碳技術的產出很低,另一方面采用低碳技術本身需要成本,例如循環經濟中的人工成本、農家肥等等。綜合分析,龍頭企業采用低碳技術的收益很低,因此龍頭企業不愿意采用低碳技術。為打破這種均衡,需要政府一方面對采用低碳技術和生產方式的龍頭企業、采用低碳生產資料的龍頭企業給予財政補貼,或者對提供低碳技術的科技服務企業予以補貼,以便降低龍頭企業采用低碳技術的成本,提高因采用低碳技術的收益。另一方面,需要實施懲罰性賠償制度、質量監管制度等政策制度。懲罰性賠償制度是指法院判決侵權行為人應承擔的賠償額高于其侵權行為引發的實際損害額的一種民事賠償制度。懲罰性賠償制度則會使這些生產加工者在其原有成本的基礎上,考慮懲罰性賠償所帶來的額外成本風險,因此,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這種行為。質量監管制度也是如此,質量監管制度的推行會促使龍頭企業嚴格按標準進行生產、檢驗、包裝、運輸和貯存,進而產品質量得到保證,也給龍頭企業帶來了額外的成本。懲罰性賠償制度、質量監管制度等政策制度的推行,都使得龍頭企業采用高碳技術的相應成本增加,使龍頭企業充分考慮成本收益,放棄使用高碳技術,選擇采用低碳技術,因此打破了原有均衡,形成新的均衡。
(三)龍頭企業與消費者之間低碳博弈分析
在農業產業化利益相關者之間:一方面,若龍頭企業向消費者提供低劣產品,使消費者的相關權益受到損害,即這種行為會對消費者產生負外部性。若龍頭企業沒有采取安全低碳技術及管理,最終提供給消費者的產品存在質量安全問題,對消費者的利益會有損害。另一方面,如果龍頭企業采用安全低碳技術,生產出來的產品價格高、產量少。結果導致龍頭企業不愿意采用安全低碳技術,即使采用安全低碳技術,因為低碳產品成本價格高,雖然低碳產品質量可靠,但是考慮到價格因素,消費者對高價格安全低碳產品的購買量也很少,這形成了一種均衡。打破這種不利均衡,需要政府的參與,需要對采用低碳技術和生產方式的龍頭企業予以補貼,才可能使采用低碳技術的產品降價、消費者愿意購買;或者對采用低碳生產資料的龍頭企業予以財政補貼,給提供低碳技術的科技服務企業予以財政支持,以便降低采用低碳技術的成本,提高采用低碳技術的收益;或者對購買和使用低碳農產品的消費者予以補貼,降低因購買低碳技術產品的成本。另一方面,政府官員問責制度、社會責任監管制度的建立等,都有利于打破原有的不利均衡。政府官員問責制度有助于減少和抑制行政不作為或亂作為的行為,減少帶來的相應損失,也有利于明確相應的責任主體;嚴格按標準進行生產、檢驗、包裝、運輸和貯存,產品質量就可以得到保證,這有利于提高競爭力,保護人身安全、生態環境以及合理利用資源,也有助于維護消費者權益。社會責任監管制度的推行,意味著除政府外,社會公眾的參與對龍頭企業采用低碳技術成本收益的影響。因采用低碳技術對龍頭企業社會聲譽信譽、媒體社會形象、以及企業品牌價格等都會帶來影響??傮w上,會使龍頭企業采用高碳技術的社會成本增加,采用低碳技術的社會成本減少。在此基礎上,龍頭企業進行選擇時會充分考慮社會責任帶來的成本收益。綜上,在政府財政補貼和社會監管的參與下,龍頭企業采用高碳技術的相應成本增加,采用低碳技術的相應成本減少;消費者購買低碳產品的成本減少。這會使得龍頭企業愿意選擇采用低碳技術,消費者愿意購買低碳技術產品,因此打破了原有均衡,形成了新的均衡。
三、政策建議
1.政府應對農戶采用低碳技術進行財政補貼。
對采用低碳技術和生產方式的農戶、采用低碳生產資料的農戶給予財政補貼,或對提供低碳技術的科技服務企業給予補貼,以降低采用低碳技術的成本,提高采用低碳技術農產品的收益;對采用高碳技術的農產品予以處罰性的政策和法律,例如征收碳稅、環境治理費用等。使農戶在政府財政補貼的參與下采用高碳技術的相應成本增加,采用低碳技術的相應成本減少,讓農戶選擇采用安全低碳技術。
2.應建立一個能夠促使龍頭企業選用安全低碳技術的激勵約束機制、風險機制、合同機制、責任機制和聲譽機制等機制的制度安排
促使龍頭企業在充分考慮其成本收益的基礎上,選擇實施安全低碳技術。對采用低碳技術和生產方式的龍頭企業、采用低碳生產資料的龍頭企業給予財政補貼,或對提供低碳技術的科技服務企業予以補貼,以便降低龍頭企業采用低碳技術的成本,提高因采用低碳技術的收益。推行懲罰性賠償制度、質量監管制度等政策制度,讓龍頭企業通過懲罰性賠償等制度充分考慮法律成本,使其不采用安全低碳技術和管理的成本上升、收益下降、風險提高,采用安全低碳技術和管理的成本下降、收益提高。使龍頭企業采用高碳技術的相應成本增加,讓其放棄使用高碳技術,選擇采用低碳技術。
3.對采用低碳技術和生產方式的龍頭企業予以補貼
使采用低碳技術的產品降價、消費者愿意購買;或對采用低碳生產資料的龍頭企業予以財政補貼,給提供低碳技術的科技服務企業予以財政支持,以便降低采用低碳技術的成本,提高采用低碳技術的收益;或對購買和使用低碳農產品的消費者予以補貼,降低因購買低碳技術產品的成本。使龍頭企業在政府財政補貼和社會監管的參與下采用高碳技術的相應成本增加,采用低碳技術的相應成本減少;消費者購買低碳產品的成本減少。最終讓龍頭企業愿意選擇采用低碳技術,消費者愿意購買低碳技術產品。
4.政府應給予充分的支持。
1.1云南農業科技水平穩步提升云南省高穩產農田達3800萬畝,農作物綜合機械水平達1億畝。建立了元謀無公害特色蔬菜、思茅茶葉、大理野生食用菌等6個國家級加工示范基地,還有丘北辣椒系列產品加工基地等6個國家農業產業化創業基地。云南農業科技成果有935項獲省部級以上獎勵,云南省農業植物新品種累計申請國家植物新品種保護247個,獲得授權74件,居全國第11位。擁有嵩明縣、宣威市、硯山縣3個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建有昆明國家生物產業基地、云南紅河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石林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等國家級科技平臺和農業科技園。科技機構漸成體系,云南省擁有農業研究機構55個,農業研究機構科技活動人員數3598人。云南高等院校內設了科研機構,如在云南農業大學建立了生物多樣性國家工程中心、高原特色農業協同中心等。
1.2龍頭企業科技創新能力提高云南農業產業化發展過程中,龍頭企業將許多適用技術和高新技術直接運用于生產加工過程,直接推廣到戶,覆蓋從技術設備、良種供應、種養管理到產品收購、加工、儲運和銷售全過程,大大縮短了科學技術的推廣周期,開發出技術含量高、產品附加值高的農產品。
1.3農業農村信息服務體系建設得到加強云南省逐步建立起農業信息體系建設,構建起省、州、縣三級農業部門運作體系,擁有各類信息服務機構155個,工作人員735人、農村信息員3685人。建成覆蓋全省鄉村的云南農業信息網、云南農業技術推廣網等農業農村信息服務體系平臺,金農工程“、三電合一”等項目扎實推進,發揮出了巨大的作用。云南特色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迅速,2013年12月12日,云南省與阿里巴巴集團合力推進的淘寶特色中國云南館在“雙十二”試運營,云南館銷售定單數超過4萬單,總銷售金額達到200多萬元人民幣。
1.4境外農業合作平臺建設取得新進展云南省農業科學院與東南亞各國開展農業科技領域的合作與交流,在老挺、柬埔寨、緬甸等國建立了農業示范園、境外動物疫情監測站,開展如“老北農業示范中心”、“越中農業科技示范園”“、農業科技友誼示范園”等項目。云南省培育的雜交水稻、陸稻、雜交小麥等品種已被周邊國家引進、示范和大面積推廣,推動云南乃至中國農業先進技術、良種、農資和農產品“走出去”,提高農業科技的創新能力。
2云南農業科技發展存在的問題
2.1科技經費投入不足云南農業科技資金投入不足,從農業科技研發、推廣應用到產業轉化,經費保障不足,嚴重阻礙科技興農技術進步。發達國家農業科技投資占農業總產值比重為5%,發展中國家為0.67%,中國平均為0.27%,云南省農業科技投入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為0.15%,遠遠落后于其他省市,大部分科研推廣機構出現“牌子空了”、“隊伍散了”,農技服務職能空洞化的狀況。云南涉農企業對于農業科技研發的經費投入有限,自主研發創新能力不足,產品加工增值低,而個人科研投資幾乎是看不見的。由于科研經費的不足,導致云南農業科技試驗及示范工作難以開展,造成新品種和新技術的推廣慢。也導致云南農業科研設施建設落后,新儀器設備缺乏,影響科技工作水平的提高。
2.2農業科技人員缺乏一是涉農科技人員不足。截至2012年底,全省有農業科技人才約1600人,農技推廣人才約4.5萬人。平均每萬畝耕地有農業科研人才0.23人,技術推廣人才6.54人。農村實用人才、農技推廣人才和農業科研人才等農業農村人才不足,農技推廣人員待遇太低,不愿深入到農業生產一線中去,導致了農業科技創新動力的嚴重不足。二是農業人才結構不合理。專業技術人員知識老化,熟悉傳統農業技能占大部分,熟悉信息技術、生物技術等新技術的少。全國農技推廣人員本科學歷不到10%,推廣人員中具有對口專業學歷的不到55%,云南專業技術人員青黃不接、人員老化現象尤為突出。三是一些農村專業合作組織中的農民帶頭人大多數綜合素質不高,仍以當地的“土專家”,農民特派員為主,懂技術人才缺乏,制約了科技推廣的創新和發展。
2.3科技成果轉化率不高目前科技進步對農業產業化的貢獻率水平不高,科技參與產業鏈發展的范圍較小,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較低。2012年云南農業科技貢獻率為50%,農業綜合機械化率為36%,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云南省絕大多數農產品以初級產品為主,農產品深加工轉化率只有31%,深加工比例不到5%。農技推廣的“最后一公里”存在困難,大量科技成果未能及時轉化為現實生產力,造成農業科技資源的嚴重浪費。農民是農業技術應用的使用者,但云南農村農民科技意識淡薄,對于農業科技創新成果的吸收、利用、消化的能力不足。此外,科技服務組織與農戶之間關系不密切,科技服務組織不了解農戶和農村對于科技的需求,導致一部分科學研究缺乏實際應用價值,降低了科技成果的轉化率。
2.4農業科技推廣體系不健全農業科技與生產脫節的現象突出。云南農業科技推廣體系行政色彩較濃,以政府基層農技推廣部門為主,政府和農村經濟合作組織、農業科技龍頭企業之間相對獨立,缺乏有效的溝通與合作。云南農業科技研究多集中在產中環節研究,產前、產后技術力量薄弱,尤其產前的良種良苗、產中的農產品標準化規?;a、產后的農產品的加工和綜合利用、保鮮技術等的研發和利用十分薄弱??蒲畜w系條塊分割、各自為政的現象也存在。農業技術推廣部門負責科研成果的轉化、推廣,農業科研部門負責農業科學的研究,造成農業技術與科技成果之間分離。同時,許多部門對農業的科研項目進行立項和管理,帶來較多的低水平的重復研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成果少。
3促進云南農業科技發展的對策
3.1提升農業科學技術水平構建農產品加工科技創新體系和推廣應用平臺,增強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加強優良品種的選育、示范,推廣高效栽培和養殖關鍵技術、設施農業、節水灌溉技術、病蟲害預防與控制技術。加大無公害生產技術的推廣,保證農產品良好品質。加強配方施肥、動植物疫病綜合防治等農業綜合配套技術推廣,加大重大技術推廣項目的實施,建設農業科技示范區和示范場。不僅要開發、引進和推廣降耗增效和優化農產品品質的技術,還要加大農產品加工保鮮儲運、資源綜合利用和環境保護技術的推廣應用力度。
3.2創新農業科技研發與推廣體系積極構建以龍頭企業為主體、產學研密切結合的新型農業科技創新體系。鼓勵龍頭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聯合攻關,采用一流的設備,改進加工生產工藝,不斷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支持龍頭企業購買科研院所的最新科研成果和專利技術,推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品種、新產品、新技術。積極扶持科技型龍頭企業的發展,提高科技對農業產業化發展的作用。
看一看我們周圍的世界,細心的人們會發現:盡管我們只需要最終的消費品,可只有很少的人在直接生產它們,而更多的人,都在做著生產前的準備工作,并為此不惜花費大量的時間。試想一下,如果原始人想吃魚,可以跳進水里,直接用手去抓,對他們來說,這是最有實質性意義的行為。可后來人類進化了,在捕魚之前,先要織網和造船,要織網、造船,就得事先制造織網和造船的工具。魚打得多了,就晾曬起來,吃干魚、熏魚。到現在,人們用魚制成的各種食品,不計其數,甚至還把魚皮做成服裝,把魚骨制成藥品。最初一個簡單的用手抓魚的行為,被無限的“復雜化”了。對此,你可以做多種解釋,但無論怎么說,總歸就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往生產鏈條上不斷增加了新的環節,用薩繆爾森教授的話來說,這叫生產的“迂回性”。生產的迂回,帶給我們的是經濟的富足和繁榮。
我們常說,農業是個弱質產業。旱了不行,澇了不行,蟲災病災也不行,這是自然風險。好不容易遇上個好年景,卻不一定能趕上好行情,這是市場風險。自然風險是老天爺的事,我們暫且按下不議。要說市場風險,各種產品都免不了,但農產品風險尤其大,因為它的需求較穩定,往往受價格的影響。比如小麥1塊錢1斤,你能吃兩個饅頭,等降到5毛錢1斤,你也不會撐破肚皮去吃三個。用經濟學的術語來說,這叫需求彈性小。一旦供給增加,需求保持相對穩定,價格自然會下跌不止??裳娱L了產業鏈,情況就大不一樣了。比如用糧食做飼料,用飼料養螃蟹,需求彈性就大多了。螃蟹豐產,價格當然還會下跌,可價格一跌會刺激需求,反過來又會穩住價格。這樣一來,市場風險無疑會小一些。社會越發展,人均糧食消費量越大,但直接消費的糧食會減少。20世紀60年代,守著一碗青菜湯,你可能要吃下三碗白米飯?,F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平常的日子,餐桌上都有蛋有肉,高興了再喝上兩瓶啤酒,米飯吃的就少多了。
但是,肉、蛋、啤酒都得用糧食去轉化,而且得用更多的糧食去轉化。所以,農產品的鏈條必須向這里延伸,否則,就越來越沒有市場。這可不是件可為可不為的事情,而是必須要走的一步。何況這還有利于克服農業的“弱質”。
關鍵詞:農業產業化,農業規?;⒓s化經營,分包,投包,農業政策
農業產業化是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重要途徑,是農業體制的創新和生產經營方式的變革,是在鞏固的基礎上,把小生產變為大生產,實現農業規?;⒓s化、企業化經營的有效途徑,也是農村穩定,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有力措施;扶持、引導擴大農民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走農業產化之路,是當前農村工作重中之重。
一、關于農業產業化經營
農業產業化經營是以國內外市場為導向,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資源開發為基礎,對農業和農村經濟的主導產業、主導產品,按照產、供、銷,種、養、加,貿、工、農,農、科、教一體化經營的原則,把農業的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各個環節結成統一的利益共同體。在實現形式上表現為生產的專業化,布局的區域化,服務的社會化,管理的企業化。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本質特征是:以市場機制組織農產品的生產、加工和銷售,使三者之間由原來的單純買賣關系變為以利益為紐帶,以契約的方式結成利益共同體,形成促進農業發展的新機制,實現利益一體化。
從制訂戰略性政策的角度來認識"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基本內涵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推進農業運行的全過程,其中除農業產品市場化外,特別重要的是作為農業生產資料的土地和技術的市場化;二是推進農業運行的高度化。一方面是將傳統的低級產業一一糧食種植業降低比重,通過發展其它種植業,用農業結構調整的方式,促進農業高度化發展;另一方面是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使農業向第二產業延伸提高其附加值,再則是提高農業生產的技術含量和水平,使大工業技術和"實驗室"技術能普遍而有效地運用于農業生產的全過程.三是實現農業運行的有序化,不但使農業生產各部門要有組織性地進行局部的分工與協作,而且還要實現全社會范圍內農業資源的有序和有效配置。
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農業從傳統的產品生產演進到商品生產,農業商品化、市場化經營明顯區別于計劃經濟時期的產品農業?;谶@一認識上的轉變,將為政府制定和實施農業政策注入新的內容。如何實現農業增產只是問題的一方面,實現農民增收才是我們工作的中心。這是因為在市場經濟環境下,農產品市場已經實現了"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的轉變,農產品短缺的歷史將一去不復返。過去一提到農業往往意味著農業生產以產出為首要目標,現在所說的農業產業化經營首先必須認識"經營"農業的真實含義,即搞農業生產要與賺錢掛鉤;農業不再是過去的"從田頭到地頭"只求產出不求收益的統購統銷的模式,而是要使農業的產前、產中、產后諸環節一直延伸到"餐桌",讓農業經營者利用市場機制獲得和投資其它產業-樣的平均利潤。農業不僅包括傳統的種植業,也涵蓋畜牧和水產養殖業的向產前和產后的延伸。在產業化經營農業的觀念下,過去單個的某一種農產品都形成了一個產業鏈或產業體系,整個農業將呈現為眾多的各具特色的"鏈條型經濟"格局。積極探索種、養、加相結合,農、工、商綜合經營,貿、工、農一體化,產、加、銷一條龍的產業化經營方式,增加農產品的附加值,提高農產品的科技含量,從根本上提升農業的經濟效益和市場竟爭力,實現農業的深度和廣度發展,是制訂和實施農業產業政策基本點。
"經營"農業還體現人們對農業的需求結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人們在對農業產品的質量和多樣化提出新要求的同時,也要求農業功能的多元化,出現了"生態環保農業","旅游觀光和休閑農業"等新的內容,這就要求農業生產者要實現質的飛躍,不僅要懂得農業生產的"田間管理"而且還要懂得農業的經營管理,要樹立競爭意識和品牌經營意識,講究市場營銷策略,努力開拓國內外市場,要借用工商企業管理的理念,用工商企業的經營之道去經營農業生產,推進農業的企業化建設。
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另一種含義是對農業再生產過程的整合,它包括相關各經濟利益主體的明確分工和利益的合理分享,這是"利益共同體"的內在要求,最終能使各相關的利益主體都得到保障的同時實現降低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市場成本。目前,農業產業經營實現形式是龍頭企業帶動農戶,實行基地化,集約化生產,這種模式是由具體的農產品生產引發和拓展而成的。我國農業產業化經營基本上屬于這個層次,雖然已取得了初步的成績,但仍屬于起步階段。"公司十農戶","訂單農業"多受制于市場開發不力,流通渠道不暢及信用關系脆弱等因素的影響,農民時有增產不增收的現象,靠"田頭擺賣",小商小販式地"慘淡經營"。因此,尋找農戶小規模經營與社會化大市場對接的有效途徑,通過生產要素的合理流轉和配置及在產業鏈上的分工與合作,將各經濟主體的利益有機地結合起來,轉化市場風險,提高農戶的組織化程度,應成為我國政府農業工作的基本出發點。
農業產業化經營呼喚政府職能的轉變,因而對政府指導和管理農業提出了新的要求,政府在農業產業化經營條件下主要是通過相關政府和法律為各參與主體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從制訂政策的角度來把握,一是要發揮農民主體精神和首創精神,遵重農民意志,不搞硬性搭配,不搞一刀切,實行自愿、自覺的原則,以典型示范引路,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引導農民調整生產要素結構和產品結構,提高農業效益。二是要加大各級政府農業管理機構的設置和職能定位的改革力度,從創造"產業化"農業和"經營"農業的良好環境出發,切實轉變工作思路,為農業產業化發展保駕護航。三是要重視農業產業化經營人才培養。長期計劃經濟的影響,農業生產產品化的觀念使農業商業化經營未能獲得全社會認同,農業經營管理人才奇缺。因此,要十分注重發現、培養農業經營人才,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積極引導具有市場開拓能力人才投身農業產業化經營。
二、關于農業產業集約化、規?;l展
沒有土地規模經營,就沒有高效的農業產業化經營!這是國內外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樸素而寶貴的經驗。農業產業化作為我國農業市場取向改革的繼續和延伸,必然要求引入新的市場關系。作為生產要素之一的土地市場建設尤其為首,因此,必須加快培育農村土地市場,實現農地流轉的市場化。目前我國土地經營大都停留在聯產承包責任制基礎上的"分包"這一層次上,土地經營規模狹小,地塊零散,調整頻繁,土地使用權流轉機制沒有形成,極大地阻滯了生產要素的合理配置。另外,個體農民無力改善農業基礎設施和進行農業技術改造,集體組織的弱化難于將分散的勞動集中起來,削弱了農業生產持續穩定發展的后勁。這種分散經營的結果還會引致土地低效率利用,同時也無法滿足"大農業"所要求實行機械化,規?;a的條件。筆者認為:制訂相關并實
施有關政策,建立土地使用權流轉機制,通過土地入股的方式實現分散的土地使用權再次集中,把土地資源的配置問題與農業產業化經營問題結合起來,促進農業土地資源向優勢產業和優勢龍頭企業轉移是當務之急,是我國解決農業產業化經營所面臨問題的關鍵性工作。
前提下,平均分包形成的土地使用格局已不能適應社會化大生產、大市場的要求。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土地的稀缺性進一步提高,土地經營格局的相對凝固化使想多耕地的人不能多耕,不想耕地的人又不能不耕;耕地的人不愿增加對土地的投入,不想耕地的人又不愿放棄所承包的土地。這樣就不利于土地向農業龍頭企業集中,不利于土地的規?;s化經營,也不利于農業勞動力進一步向第二、三產業轉移。平均分包土地只能解決農民基本生活條件問題,對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提高土地利用率來說存在明顯缺陷:(一)、農業粗放經營,規模過小。(二)、出現農戶兼業或棄耕現象,土地丟荒,降低土地效率。(三)、國家集體因發展和建設需要征用農村土地十分困難,不利于農村城市化規劃與發展,妨礙農村小城鎮建設。(四)、土地開發和流轉過程中經濟利益分配不公。(五)、因征地完全失去土地的農民的生活難以保障。為此,把解決土地的所有權、使用權、承包權問題作為突破口,改"均田制"為"投包制",實現土地經營從"公平"到"效率"的飛躍,是新時期農業產業化發展的"結點"。建立土地使用權流轉機制的基本設想是:在不改變原土地所有制的前提下將土地折價入股,農戶土地經營權轉換為土地收益權,土地經營從實物形態轉換為價值形態,使土地收益和分配股份化,從而保證了農民承包土地的收益。,通過股份合作社(村、鎮集體經濟實體、農業公司)土地所有權的入股,把所有權同處分權分離開來,集體的土地所有權不變,土地處分權在股份合作社里,收益權在農戶手中,實現土地"三權"分離,這樣使土地可以在股份合作社或更大的范圍內集中、流動和合理規劃使用,實現更大規模,更高起點上配置土地資源。農業也就能夠由粗放經營走向集約經營,由小生產轉向大市場。
目前,我國正積極調整優化農業生產結構,大力發展"三高"農業,逐步形成開發了一批各具特色的農業商品基地,對增加土地效益,實現農業專業化生產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農業基地化、專業化生產并非是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終結,它僅僅是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前端,是初級階段。從土地使用權結構上來看,"基地化"生產,是以農戶分散生產為特征的,是在有限的土地上集中了大量的農戶進行同一品種、類型的農業產品生產。這種以分散農戶做主體的生產模式,必然不能適應靈活地變換農產品種的生產。由于分散經營的模式自身存在不能適應市場變化的缺陷,農戶的利益只能命系于目前單一市場功能的"龍頭企業",而這種帶有明顯"中介"性質的組織和農戶之間并未能達成"共擔風險,共享收益"的共識,脆弱的信用關系常常因為市場價格變化的不利影響而相互毀約,使處于相對弱勢的農戶利益得不到保障。
和我國中西部地區相比,廣東順德、南海、東莞等農業產業化發展程度要高一個層次。這里"農田基礎設施的建設較好"、"農業科技投入較大"、"農村信息網建設較快"等。但筆者認為最根本的原因還在于他們敢于大膽革除不適應農村經濟發展的舊的土地管理體制,建立了加速土地使用權有償流轉的機制,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產出率。順德、南海在土地使用權流轉制度建設中走在全國的最前頭,早在1993年便開始了以土地使用權為中心的農村股份合作制改革。這項改革在保證集體對土地的所有權的前提下,改變土地分散經營的格局,從整體上對土地資源進行綜合規劃和利用,促進土地的合理流轉和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并通過向村民配置股權,把土地承包經營權轉換為土地收益權,進一步明確了農民在集體經濟組織中的地位,明確了產權關系和利益分配關系,保障了村民承包經營土地的收益權。目前他們在進行"固化資產"改革,就是將村里集體資產、土地量化成為若干股,其中20%為集體股,80%為個人股。集體股所得紅利用于村里公益事業各項集體福利,個人股按聯產承包責任制或現在可以入股的人數平均分配,股份可以在一定的范圍內流通、轉讓。土地管理權歸村、鎮股份合作社,股份持有人有投包土地使用權的優先權……。他們改革的成功之處在于:(一)、實現了土地資源的重組。由于農戶土地經營權由分散承包向投標集中招包方式轉變,承包期內農田基本建設投入有了保障,大規模利用土地成為可能,建設農田"園林化、布局區域化、作業機械化、農藝規范化、經營規?;⒎丈鐣?、管理科學化"的現代農業示范園區便有了條件。(二)、由土地資源的重組引發勞動力資源重組。因為推行股份合作制后,保障了農民對土地的收益權,使土地的承包權與經營權從原來不可分割關系轉變為可分離關系,為部分有資金有門路的農民放棄對土地的"依戀"提供了條件。他們從被"束縛"的狀態中解放出來,一心一意從事第二、三產業,加快了農村過剩勞動力轉移的速度,實現了勞動力資源的優化組合。(三)、一部分有技術專長的農民(當地農民、外地農民和外商等)通過投標獲得了發展規模農業和"三高"農業所需的"大土地",使"龍頭企業"的成長、發育有了根基。因為建立在土地規模經營基礎上的龍頭企業(即擁有自有土地使用權、擁有自有生產基地的大型農業經營者)才是農業產業化經營的主力軍,一句話,農業產業化的發展最終需要"大農場"的建設來奠基。(四)、實行土地"三權分離",改變了原來因人均分包土地,使土地難于集中規劃和合理利用的狀況,為土地集中統一規劃、統一開發、統一管理創造了條件,加快了農村城市化進程。
目前,我國農村土地使用權流轉機制基本上沒有形成,從全國范圍來看,土地在農戶之間的調整大都采用行政方式為主。土地作為農業生產中不可替代的生產要素,如果不能實現流轉的市場化,那么農業產業化經營必定是殘缺不全的。因此,必須高度重視農村土地市場化問題的研究,發揮政府在農業產業化過程中的主導作用,在充分照顧我國農民各方面利益的基礎上,制定和實施農業土地使用權流轉政策,用市場化的理念實現土地資源向大型龍頭企業、農業公司集中,進而實現農業土地結構的調整和優化。
三、關于龍頭企業培育與建設
培育經濟實力較強、具有健全銷售渠道和較強農產品深加工能力,與農戶結成利益共同體的農業龍頭企業是實現農業產業化、現代化的重要基礎。在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調整中,龍頭企業擔負著開拓市場、技術創新、引導和組織基地化生產與農戶經營的重任,是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調整的重要力量。
"公司十農戶"的經營模式是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初級階段,在這個階段中,按照"一體化"農業的要求,全面重新配置資源,形成一大批產業關聯度大、技術裝備水平高、經濟實力雄厚、帶動能力強的龍頭企業和企業集團,使其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中占有相當份額,形成農業主導產業和產業開發體系,使農產品加工業增加值在農業增加值中的比重有較大提高,帶動更多的農戶和生產基地,促進農民收入穩定增長。目前,在未能形成大規模、集約化農業生產的情況下,把龍頭加工、流通企業建設好不惜為明智之舉。農戶可根據加工企業對農副產品原料的需求狀況來調整自己的種養結構,將自己的生產進程變成產業鏈上的一個有機環節。這樣,通過龍頭企業的組織與帶動,使眾多的分散經營的小農戶逐步走向專業化生產,從而在一定的經濟區域內形成了規模化經營。大力發展加工型龍頭企業,使更多的農產品在深加工中成倍增值,改變我國農產品加工能力不足,包裝落后,銷售渠道不暢狀況具有積極意義。據了解,發達國家的農產品加工業產值大都在農業產值的三倍以上,而我國還不到80%。發達國家農產品的加工程度-般都在9O%以上,我國只有2O%一3O%。因此,必須把培育龍頭加工企業作為發展農業產業化的關鍵工作來抓。從長遠的角度來看,我國農業生產應選擇規?;⒓s化發展方向,構建擁有自有農業生產基地的"大農場"才是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程度的根本出路。目前,由于我國龍頭企業數量少、規模小、帶動力弱,普遍存在組織程度低,產品流通渠道不暢等問題。尤其是企業與農戶各個環節的聯結上沒有建立起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穩定機制,影響了農戶追求產業化規模經營發展的動力。因此,政府農業工作機構如何轉變職能,創造條件,加快龍頭企業尤其是具備市場開拓能力的大型企業建設和規范顯得特別重要。
目前,我國沿海地區外商投資經營的農業開發企業正發揮著重要的帶動和龍頭作用,這也是我國龍頭企業建設的重要力量。我國政府應充分認識并制訂實施優惠政策,大力引進國際先進農業企業管理人才和吸收先進管理技術。學習外商興辦農業企業的管理經驗,積極推行農業企業化管理模式。充分利用外商資汛靈活、渠道暢通的優勢,,拓寬銷售渠道,拓展國內外市場,解決農民"賣難"問題。同時要突破引進外資只興辦工商實業的傳統觀念,大力倡導引進外商興辦農業。
培育龍頭企業要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真正將農業產業化模式與市場機制結合起來,我國政府農業工作重心應放在支持、引導、協調、規范和服務上。實施政策的著力點應放在為農業發展提供諸如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公益性技術服務,金融、信息服務等"公共產品"上。特別應避免培育龍頭企業時政府農業機構具體介入,因為那樣做將違背市場經濟中市場主體要做到"四自主"的最基本原則。各級政府應清醒地認識到,市場機制的誘導才是企業真正成長、壯大之道。出臺引導、扶持政策為的是鼓勵農業生產的組織創新和技術創新,使之不斷提高和改善農業經濟效益,而不是因政策的實施或因政府的硬性捏合,象設立政府工作機關那樣"人為造就"龍頭企業,最終造成農業"龍頭企業"的建設和培育對政府的嚴重依賴,削弱農業的組織創新能力,并讓政府財政背上包袱。
四、關于農業產業結構調整
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必然涉及到土地使用結構調整和農產品結構調整。這是農產品市場狀況發生變化的結果。目前,我國農業經濟所面臨的市場格局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一方面,表現為農產品的供需狀況已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急劇轉變。從市場需求的變化來看,在解決了溫飽和進入了小康階段后,在食品需求當中,增長最快的不是作為原料的初級農產品,而是經過多次加工具有較高附加值的農副產品,消費者的食品支出中歸初級農產品生產者的份額日益下降。相反,對肉、禽、蛋、魚和蔬菜、瓜果類副食品的需求明顯增加。市場需求的變化方向已通過市場價格機制明確指示農戶縮減或淘汰目前已不受歡迎的傳統作物和品種,特別是質量低劣的品種,而開發和擴大具有市場潛力的新興作物或新產品種植成為農業企業家能否在農產品市場中獲利的關鍵。另一方面,農業生產成本發生也發生了變化,農業勞動力機會成本的上升,誘發農業工資的攀升,隨著耕作方式的改變,種植業更多地依賴化肥、農藥和農膜等現代物質的投入,由于這些投入品的價格不斷上升,使種植業在農業產業結構中處在最不利的地位,糧食作物中的一些傳統品種,盡管受到強有力的行政干預,種植面積仍然大幅度減少,農戶們只好被動地應付那種"用最好的土地來生產最不值錢的東西"的政策。與此同時,新的、比較優勢產生,使一大批新興品種和優質品種的開發和引進,農產品結構正在廣大農村發生深刻變化,再考慮到"入世"將帶來農產品市場的整體開放,有理由認為,這種市場格局的深刻變化將導致全國性農業基本矛盾的尖銳化。調整農業產業和產品結構正好是這一市場格局變化內在要求。
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歸根結底是實現在新的市場格局中的農業效益和體現農業結構變化中的比較優勢。所以,從制定政策的思路上考慮,為保持農業生產的持續增長,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標,就必須把發展效益農業作為農業生產產業化經營的一項基本政策來實施。因為效益農業的實質是農民追求利潤最大化的農業,因而必然是以市場為導向的農業,農業生產產業化的變革充分顯示了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也顯示了效益農業與農業現代化的高度一致性,這啟示著我們必須為農業的政策環境的進一步改善作出努力。因此,各級政府要從提高我國農業整體效益的要求出發,制訂切合實際的可操作性的政策,鼓勵農戶對農業結構作深刻的調整。我國目前調整農業結構最大的困難是在對用地結構的調整政策的理解和運用上,系列農業政策中對區域性糧食自給或基本自給目標的追求造成我國農業產出結構調整的范圍和靈活性受到限制。如何使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政策適應當前農村市場經濟發展,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又一重大課題。超級秘書網:
主要參考文獻
1、廣東南海市農村改革試驗區資料匯編
關鍵詞:農業產業化,農業規模化、集約化經營,分包,投包,農業政策。
農業產業化是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重要途徑,是農業體制的創新和生產經營方式的變革,是在鞏固的基礎上,把小生產變為大生產,實現農業規模化、集約化、企業化經營的有效途徑,也是農村穩定,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有力措施;扶持、引導擴大農民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走農業產化之路,是當前農村工作重中之重。
一、關于農業產業化經營
農業產業化經營是以國內外市場為導向,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資源開發為基礎,對農業和農村經濟的主導產業、主導產品,按照產、供、銷,種、養、加,貿、工、農,農、科、教一體化經營的原則,把農業的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各個環節結成統一的利益共同體。在實現形式上表現為生產的專業化,布局的區域化,服務的社會化,管理的企業化。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本質特征是:以市場機制組織農產品的生產、加工和銷售,使三者之間由原來的單純買賣關系變為以利益為紐帶,以契約的方式結成利益共同體,形成促進農業發展的新機制,實現利益一體化。
從制訂戰略性政策的角度來認識"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基本內涵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推進農業運行的全過程,其中除農業產品市場化外,特別重要的是作為農業生產資料的土地和技術的市場化;二是推進農業運行的高度化。一方面是將傳統的低級產業一一糧食種植業降低比重,通過發展其它種植業,用農業結構調整的方式,促進農業高度化發展;另一方面是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使農業向第二產業延伸提高其附加值,再則是提高農業生產的技術含量和水平,使大工業技術和"實驗室"技術能普遍而有效地運用于農業生產的全過程.三是實現農業運行的有序化,不但使農業生產各部門要有組織性地進行局部的分工與協作,而且還要實現全社會范圍內農業資源的有序和有效配置。
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農業從傳統的產品生產演進到商品生產,農業商品化、市場化經營明顯區別于計劃經濟時期的產品農業。基于這一認識上的轉變,將為政府制定和實施農業政策注入新的內容。如何實現農業增產只是問題的一方面,實現農民增收才是我們工作的中心。這是因為在市場經濟環境下,農產品市場已經實現了"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的轉變,農產品短缺的歷史將一去不復返。過去一提到農業往往意味著農業生產以產出為首要目標,現在所說的農業產業化經營首先必須認識"經營"農業的真實含義,即搞農業生產要與賺錢掛鉤;農業不再是過去的"從田頭到地頭"只求產出不求收益的統購統銷的模式,而是要使農業的產前、產中、產后諸環節一直延伸到"餐桌",讓農業經營者利用市場機制獲得和投資其它產業-樣的平均利潤。農業不僅包括傳統的種植業,也涵蓋畜牧和水產養殖業的向產前和產后的延伸。在產業化經營農業的觀念下,過去單個的某一種農產品都形成了一個產業鏈或產業體系,整個農業將呈現為眾多的各具特色的"鏈條型經濟"格局。積極探索種、養、加相結合,農、工、商綜合經營,貿、工、農一體化,產、加、銷一條龍的產業化經營方式,增加農產品的附加值,提高農產品的科技含量,從根本上提升農業的經濟效益和市場竟爭力,實現農業的深度和廣度發展,是制訂和實施農業產業政策基本點。
"經營"農業還體現人們對農業的需求結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人們在對農業產品的質量和多樣化提出新要求的同時,也要求農業功能的多元化,出現了"生態環保農業","旅游觀光和休閑農業"等新的內容,這就要求農業生產者要實現質的飛躍,不僅要懂得農業生產的"田間管理"而且還要懂得農業的經營管理,要樹立競爭意識和品牌經營意識,講究市場營銷策略,努力開拓國內外市場,要借用工商企業管理的理念,用工商企業的經營之道去經營農業生產,推進農業的企業化建設。
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另一種含義是對農業再生產過程的整合,它包括相關各經濟利益主體的明確分工和利益的合理分享,這是"利益共同體"的內在要求,最終能使各相關的利益主體都得到保障的同時實現降低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市場成本。目前,農業產業經營實現形式是龍頭企業帶動農戶,實行基地化,集約化生產,這種模式是由具體的農產品生產引發和拓展而成的。我國農業產業化經營基本上屬于這個層次,雖然已取得了初步的成績,但仍屬于起步階段。"公司十農戶","訂單農業"多受制于市場開發不力,流通渠道不暢及信用關系脆弱等因素的影響,農民時有增產不增收的現象,靠"田頭擺賣",小商小販式地"慘淡經營"。因此,尋找農戶小規模經營與社會化大市場對接的有效途徑,通過生產要素的合理流轉和配置及在產業鏈上的分工與合作,將各經濟主體的利益有機地結合起來,轉化市場風險,提高農戶的組織化程度,應成為我國政府農業工作的基本出發點。
農業產業化經營呼喚政府職能的轉變,因而對政府指導和管理農業提出了新的要求,政府在農業產業化經營條件下主要是通過相關政府和法律為各參與主體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從制訂政策的角度來把握,一是要發揮農民主體精神和首創精神,遵重農民意志,不搞硬性搭配,不搞一刀切,實行自愿、自覺的原則,以典型示范引路,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引導農民調整生產要素結構和產品結構,提高農業效益。二是要加大各級政府農業管理機構的設置和職能定位的改革力度,從創造"產業化"農業和"經營"農業的良好環境出發,切實轉變工作思路,為農業產業化發展保駕護航。三是要重視農業產業化經營人才培養。長期計劃經濟的影響,農業生產產品化的觀念使農業商業化經營未能獲得全社會認同,農業經營管理人才奇缺。因此,要十分注重發現、培養農業經營人才,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積極引導具有市場開拓能力人才投身農業產業化經營。
二、關于農業產業集約化、規?;l展
沒有土地規模經營,就沒有高效的農業產業化經營!這是國內外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樸素而寶貴的經驗。農業產業化作為我國農業市場取向改革的繼續和延伸,必然要求引入新的市場關系。作為生產要素之一的土地市場建設尤其為首,因此,必須加快培育農村土地市場,實現農地流轉的市場化。目前我國土地經營大都停留在聯產承包責任制基礎上的"分包"這一層次上,土地經營規模狹小,地塊零散,調整頻繁,土地使用權流轉機制沒有形成,極大地阻滯了生產要素的合理配置。另外,個體農民無力改善農業基礎設施和進行農業技術改造,集體組織的弱化難于將分散的勞動集中起來,削弱了農業生產持續穩定發展的后勁。這種分散經營的結果還會引致土地低效率利用,同時也無法滿足"大農業"所要求實行機械化,規模化生產的條件。筆者認為:制訂相關并實施有關政策,建立土地使用權流轉機制,通過土地入股的方式實現分散的土地使用權再次集中,把土地資源的配置問題與農業產業化經營問題結合起來,促進農業土地資源向優勢產業和優勢龍頭企業轉移是當務之急,是我國解決農業產業化經營所面臨問題的關鍵性工作。
前提下,平均分包形成的土地使用格局已不能適應社會化大生產、大市場的要求。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土地的稀缺性進一步提高,土地經營格局的相對凝固化使想多耕地的人不能多耕,不想耕地的人又不能不耕;耕地的人不愿增加對土地的投入,不想耕地的人又不愿放棄所承包的土地。這樣就不利于土地向農業龍頭企業集中,不利于土地的規?;s化經營,也不利于農業勞動力進一步向第二、三產業轉移。平均分包土地只能解決農民基本生活條件問題,對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提高土地利用率來說存在明顯缺陷:(一)、農業粗放經營,規模過小。(二)、出現農戶兼業或棄耕現象,土地丟荒,降低土地效率。(三)、國家集體因發展和建設需要征用農村土地十分困難,不利于農村城市化規劃與發展,妨礙農村小城鎮建設。(四)、土地開發和流轉過程中經濟利益分配不公。(五)、因征地完全失去土地的農民的生活難以保障。為此,把解決土地的所有權、使用權、承包權問題作為突破口,改"均田制"為"投包制",實現土地經營從"公平"到"效率"的飛躍,是新時期農業產業化發展的"結點"。建立土地使用權流轉機制的基本設想是:在不改變原土地所有制的前提下將土地折價入股,農戶土地經營權轉換為土地收益權,土地經營從實物形態轉換為價值形態,使土地收益和分配股份化,從而保證了農民承包土地的收益。,通過股份合作社(村、鎮集體經濟實體、農業公司)土地所有權的入股,把所有權同處分權分離開來,集體的土地所有權不變,土地處分權在股份合作社里,收益權在農戶手中,實現土地"三權"分離,這樣使土地可以在股份合作社或更大的范圍內集中、流動和合理規劃使用,實現更大規模,更高起點上配置土地資源。農業也就能夠由粗放經營走向集約經營,由小生產轉向大市場。
目前,我國正積極調整優化農業生產結構,大力發展"三高"農業,逐步形成開發了一批各具特色的農業商品基地,對增加土地效益,實現農業專業化生產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農業基地化、專業化生產并非是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終結,它僅僅是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前端,是初級階段。從土地使用權結構上來看,"基地化"生產,是以農戶分散生產為特征的,是在有限的土地上集中了大量的農戶進行同一品種、類型的農業產品生產。這種以分散農戶做主體的生產模式,必然不能適應靈活地變換農產品種的生產。由于分散經營的模式自身存在不能適應市場變化的缺陷,農戶的利益只能命系于目前單一市場功能的"龍頭企業",而這種帶有明顯"中介"性質的組織和農戶之間并未能達成"共擔風險,共享收益"的共識,脆弱的信用關系常常因為市場價格變化的不利影響而相互毀約,使處于相對弱勢的農戶利益得不到保障。
和我國中西部地區相比,廣東順德、南海、東莞等農業產業化發展程度要高一個層次。這里"農田基礎設施的建設較好"、"農業科技投入較大"、"農村信息網建設較快"等。但筆者認為最根本的原因還在于他們敢于大膽革除不適應農村經濟發展的舊的土地管理體制,建立了加速土地使用權有償流轉的機制,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產出率。順德、南海在土地使用權流轉制度建設中走在全國的最前頭,早在1993年便開始了以土地使用權為中心的農村股份合作制改革。這項改革在保證集體對土地的所有權的前提下,改變土地分散經營的格局,從整體上對土地資源進行綜合規劃和利用,促進土地的合理流轉和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并通過向村民配置股權,把土地承包經營權轉換為土地收益權,進一步明確了農民在集體經濟組織中的地位,明確了產權關系和利益分配關系,保障了村民承包經營土地的收益權。目前他們在進行"固化資產"改革,就是將村里集體資產、土地量化成為若干股,其中20%為集體股,80%為個人股。集體股所得紅利用于村里公益事業各項集體福利,個人股按聯產承包責任制或現在可以入股的人數平均分配,股份可以在一定的范圍內流通、轉讓。土地管理權歸村、鎮股份合作社,股份持有人有投包土地使用權的優先權……。他們改革的成功之處在于:(一)、實現了土地資源的重組。由于農戶土地經營權由分散承包向投標集中招包方式轉變,承包期內農田基本建設投入有了保障,大規模利用土地成為可能,建設農田"園林化、布局區域化、作業機械化、農藝規范化、經營規模化、服務社會化、管理科學化"的現代農業示范園區便有了條件。(二)、由土地資源的重組引發勞動力資源重組。因為推行股份合作制后,保障了農民對土地的收益權,使土地的承包權與經營權從原來不可分割關系轉變為可分離關系,為部分有資金有門路的農民放棄對土地的"依戀"提供了條件。他們從被"束縛"的狀態中解放出來,一心一意從事第二、三產業,加快了農村過剩勞動力轉移的速度,實現了勞動力資源的優化組合。(三)、一部分有技術專長的農民(當地農民、外地農民和外商等)通過投標獲得了發展規模農業和"三高"農業所需的"大土地",使"龍頭企業"的成長、發育有了根基。因為建立在土地規模經營基礎上的龍頭企業(即擁有自有土地使用權、擁有自有生產基地的大型農業經營者)才是農業產業化經營的主力軍,一句話,農業產業化的發展最終需要"大農場"的建設來奠基。(四)、實行土地"三權分離",改變了原來因人均分包土地,使土地難于集中規劃和合理利用的狀況,為土地集中統一規劃、統一開發、統一管理創造了條件,加快了農村城市化進程。
目前,我國農村土地使用權流轉機制基本上沒有形成,從全國范圍來看,土地在農戶之間的調整大都采用行政方式為主。土地作為農業生產中不可替代的生產要素,如果不能實現流轉的市場化,那么農業產業化經營必定是殘缺不全的。因此,必須高度重視農村土地市場化問題的研究,發揮政府在農業產業化過程中的主導作用,在充分照顧我國農民各方面利益的基礎上,制定和實施農業土地使用權流轉政策,用市場化的理念實現土地資源向大型龍頭企業、農業公司集中,進而實現農業土地結構的調整和優化。
三、關于龍頭企業培育與建設
培育經濟實力較強、具有健全銷售渠道和較強農產品深加工能力,與農戶結成利益共同體的農業龍頭企業是實現農業產業化、現代化的重要基礎。在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調整中,龍頭企業擔負著開拓市場、技術創新、引導和組織基地化生產與農戶經營的重任,是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調整的重要力量。
"公司十農戶"的經營模式是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初級階段,在這個階段中,按照"一體化"農業的要求,全面重新配置資源,形成一大批產業關聯度大、技術裝備水平高、經濟實力雄厚、帶動能力強的龍頭企業和企業集團,使其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中占有相當份額,形成農業主導產業和產業開發體系,使農產品加工業增加值在農業增加值中的比重有較大提高,帶動更多的農戶和生產基地,促進農民收入穩定增長。目前,在未能形成大規模、集約化農業生產的情況下,把龍頭加工、流通企業建設好不惜為明智之舉。農戶可根據加工企業對農副產品原料的需求狀況來調整自己的種養結構,將自己的生產進程變成產業鏈上的一個有機環節。這樣,通過龍頭企業的組織與帶動,使眾多的分散經營的小農戶逐步走向專業化生產,從而在一定的經濟區域內形成了規?;洜I。大力發展加工型龍頭企業,使更多的農產品在深加工中成倍增值,改變我國農產品加工能力不足,包裝落后,銷售渠道不暢狀況具有積極意義。據了解,發達國家的農產品加工業產值大都在農業產值的三倍以上,而我國還不到80%。發達國家農產品的加工程度-般都在9O%以上,我國只有2O%一3O%。因此,必須把培育龍頭加工企業作為發展農業產業化的關鍵工作來抓。從長遠的角度來看,我國農業生產應選擇規模化、集約化發展方向,構建擁有自有農業生產基地的"大農場"才是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程度的根本出路。目前,由于我國龍頭企業數量少、規模小、帶動力弱,普遍存在組織程度低,產品流通渠道不暢等問題。尤其是企業與農戶各個環節的聯結上沒有建立起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穩定機制,影響了農戶追求產業化規模經營發展的動力。因此,政府農業工作機構如何轉變職能,創造條件,加快龍頭企業尤其是具備市場開拓能力的大型企業建設和規范顯得特別重要。
目前,我國沿海地區外商投資經營的農業開發企業正發揮著重要的帶動和龍頭作用,這也是我國龍頭企業建設的重要力量。我國政府應充分認識并制訂實施優惠政策,大力引進國際先進農業企業管理人才和吸收先進管理技術。學習外商興辦農業企業的管理經驗,積極推行農業企業化管理模式。充分利用外商資汛靈活、渠道暢通的優勢,,拓寬銷售渠道,拓展國內外市場,解決農民"賣難"問題。同時要突破引進外資只興辦工商實業的傳統觀念,大力倡導引進外商興辦農業。
培育龍頭企業要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真正將農業產業化模式與市場機制結合起來,我國政府農業工作重心應放在支持、引導、協調、規范和服務上。實施政策的著力點應放在為農業發展提供諸如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公益性技術服務,金融、信息服務等"公共產品"上。特別應避免培育龍頭企業時政府農業機構具體介入,因為那樣做將違背市場經濟中市場主體要做到"四自主"的最基本原則。各級政府應清醒地認識到,市場機制的誘導才是企業真正成長、壯大之道。出臺引導、扶持政策為的是鼓勵農業生產的組織創新和技術創新,使之不斷提高和改善農業經濟效益,而不是因政策的實施或因政府的硬性捏合,象設立政府工作機關那樣"人為造就"龍頭企業,最終造成農業"龍頭企業"的建設和培育對政府的嚴重依賴,削弱農業的組織創新能力,并讓政府財政背上包袱。
四、關于農業產業結構調整
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必然涉及到土地使用結構調整和農產品結構調整。這是農產品市場狀況發生變化的結果。目前,我國農業經濟所面臨的市場格局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一方面,表現為農產品的供需狀況已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急劇轉變。從市場需求的變化來看,在解決了溫飽和進入了小康階段后,在食品需求當中,增長最快的不是作為原料的初級農產品,而是經過多次加工具有較高附加值的農副產品,消費者的食品支出中歸初級農產品生產者的份額日益下降。相反,對肉、禽、蛋、魚和蔬菜、瓜果類副食品的需求明顯增加。市場需求的變化方向已通過市場價格機制明確指示農戶縮減或淘汰目前已不受歡迎的傳統作物和品種,特別是質量低劣的品種,而開發和擴大具有市場潛力的新興作物或新產品種植成為農業企業家能否在農產品市場中獲利的關鍵。另一方面,農業生產成本發生也發生了變化,農業勞動力機會成本的上升,誘發農業工資的攀升,隨著耕作方式的改變,種植業更多地依賴化肥、農藥和農膜等現代物質的投入,由于這些投入品的價格不斷上升,使種植業在農業產業結構中處在最不利的地位,糧食作物中的一些傳統品種,盡管受到強有力的行政干預,種植面積仍然大幅度減少,農戶們只好被動地應付那種"用最好的土地來生產最不值錢的東西"的政策。與此同時,新的、比較優勢產生,使一大批新興品種和優質品種的開發和引進,農產品結構正在廣大農村發生深刻變化,再考慮到"入世"將帶來農產品市場的整體開放,有理由認為,這種市場格局的深刻變化將導致全國性農業基本矛盾的尖銳化。調整農業產業和產品結構正好是這一市場格局變化內在要求。
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歸根結底是實現在新的市場格局中的農業效益和體現農業結構變化中的比較優勢。所以,從制定政策的思路上考慮,為保持農業生產的持續增長,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標,就必須把發展效益農業作為農業生產產業化經營的一項基本政策來實施。因為效益農業的實質是農民追求利潤最大化的農業,因而必然是以市場為導向的農業,農業生產產業化的變革充分顯示了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也顯示了效益農業與農業現代化的高度一致性,這啟示著我們必須為農業的政策環境的進一步改善作出努力。因此,各級政府要從提高我國農業整體效益的要求出發,制訂切合實際的可操作性的政策,鼓勵農戶對農業結構作深刻的調整。我國目前調整農業結構最大的困難是在對用地結構的調整政策的理解和運用上,系列農業政策中對區域性糧食自給或基本自給目標的追求造成我國農業產出結構調整的范圍和靈活性受到限制。如何使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政策適應當前農村市場經濟發展,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又一重大課題。
主要參考文獻
1、廣東南海市農村改革試驗區資料匯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