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10 03:22:2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農業生產技術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綜合性強。農業科學是一個綜合性很強,涉及范圍很廣的科學體系。從農業結構上來看,它包括農、林、牧、副、漁各業;從自然條件看,它涉及水、土、光、熱、氣等非生物因素;從農業生產的一個周期來看,它包括播種、施肥、中耕、灌溉、防護、收割、加工、運輸、入倉、經營等許多環節。所以,農業科技檔案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科技檔案門類。因此,對農業科技檔案進行科學的分類管理,直接影響農業科技檔案管理水平。
2、外業形成量大。農業生產和工業生產不同,它不是在車間廠房里作業,而是在田間作業,既使農業科學研究,也有大量的工作是在室外進行。這種情況決定了農業科技檔案外業形成量大這樣一個特點。即大量的農業科技檔案是在野外、田間形成的。這一特點帶來了農業科技檔案形成、積累、管理的復雜性,因此,在農業科技檔案的管理中應十分注意這個問題。
3、地域性強。農業生產離不開地理環境和自然條件的影響和制約。主要包括水文、土壤、陽光、氣候等。農業生產的布局、品種、栽培技術等,都因地域條件的不同而不同。因此,才有糧作區、畜牧區、林果區、水產區之分。糧作區也有水稻、旱作區的區別,水稻區也有因地域條件的差別而選用不同的品種,采用不同的栽培技術。作為農業生產伴生物的農業科技檔案,也具有較強的地域性,即在不同的地域范圍內,農業科技檔案的種類、內容、成份都有很大差異,在形成、管理上也相應帶有自己的特點。研究把握這個特點,是做好農業科技檔案工作的基本要求。
二、利用農業科技檔案信息資源產生效益
1、借閱(借出和室內查閱)、復制工作產生效益
幾年來,總站檔案室為有關人員查閱寫總結、論文、調查報告、匯報、規劃、報獎、填報資料、項目申報等查閱利用2000多人次。共有200多篇論文在國家、省級報刊雜志上發表。以技術檔案為依據,一是2008年落實了省級重點農業新技術項目15項3748.75萬畝次,總增產116700.74萬公斤,總增收221125.136萬元。其中:(1)大豆優質高產栽培技術442萬畝、畝產173.4公斤、畝增產20.4公斤;(2)大豆壟三栽培技術383萬畝、畝產169.6公斤、畝增產16.6公斤;(3)重迎茬大豆綜合栽培技術94萬畝、畝產164.6公斤、畝增產11.6公斤(4)大豆45㎝雙條密植栽培技術44.6萬畝、畝產189公斤、畝增產38.7公斤(5)強筋小麥保優節本栽培技術0.5萬畝、畝產238公斤、畝增產36公斤(6)優質小麥栽培技術0.5萬畝、畝產238公斤、畝增產36公斤(7)玉米密植通透高產栽培技術59.5萬畝、畝產618.6公斤(8)專用玉米栽培技術369萬畝、畝產633.1公斤、畝增產34.1公斤(9)水稻大中棚超稀植栽培技術300.2萬畝、畝產591.2公斤、畝增產47.2公斤(10)水稻節水增效配套技術250萬畝、畝產572.6公斤、畝增產27.2公斤(11)優質稻谷綜合配套栽培技術200萬畝、畝產561.3公斤、畝增產6.8公斤(12)水稻溫室-大棚兩段育苗高產栽培技術20.2萬畝、畝產695.8公斤、畝增產121.9公斤(13)大豆、小麥、玉米、水稻生產技術規程1382萬畝(大豆生產技術規程401.5萬畝、畝產166公斤、畝增產13公斤;小麥生產技術規程0.5萬畝、畝產238公斤、畝增產36公斤;玉米生產技術規程730萬畝、畝產626.3公斤、畝增產27.3公斤;水稻生產技術規程250萬畝、畝產594.6公斤、畝增產59.2公斤),(14)大豆、小麥、玉米、水稻高效栽培技術97.5萬畝(大豆套種經濟作物高產高效栽培技術5.6萬畝;玉米間種經濟作物或雜豆69萬畝;水稻育秧大棚綜合利用260萬畝;小麥后茬復種、復栽秋菜0.5萬畝)(15)高效可持續農業——科學輪作體系的示范與推廣105.75萬畝(北部、東部地區建立玉米—豆—經等輪作方式大豆11萬畝;中西部、中南部以玉米—大豆—經濟作物方式玉米91.75萬畝;山區以玉米—大豆—雜糧—經濟作物方式玉米3萬畝)。二是落實了市本級重點農業新技術12項,涵蓋了糧食作物、瓜菜作物及其施肥技術、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計劃推廣5195.5萬畝次、完成5448.6萬畝。為全市的農業持續發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2、主動提供利用產生效益
近年來,總站主動到基層參加技術活動、向基層技術人員和農民提供信息資料、舉辦展覽、調查問卷等,在農業科技創新、項目研發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
關鍵詞作物生產技術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新體系
農業高職教育對推動河南省地方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就業再就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農業高職教育的功能價值就在于培養適應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所需要的應用型、技能型人才[1]。農業院校培養出來的學生既要懂專業理論,又要會專業技能。學生的實踐能力、水平與培養目標密切相關,這對實踐性教學環節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1傳統實踐性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高職院校農學系畢業的大學生大多分配到基層,直接指導農業生產,進行農業科技推廣工作和農村基層管理等方面工作,沒有較強的實踐經驗,難以勝任本職工作。因此,實踐性教學環節有待加強。
1.1實踐性教育環節系統性和整體性薄弱
農學專業實踐性教學受到教學計劃和作物生長季節性限制,教學安排很難讓學生觀察研究大田作物的整個生命周期;農學實驗中,往往只能借助標本,讓學生了解某種作物某一生育期的形態、特征;缺乏現場,不能深入生產第一線,學生對農村、農業、農民缺乏了解;學生缺乏對農作物全面而系統的了解,掌握的只是抽象的概念,掌握的實踐操作技能也不系統,在生產第一線實際應用容易出現各種問題[2]。
1.2社會、學校經濟條件影響實踐教學質量
現有的教育觀念跟不上經濟發展的步伐,思想落后于環境,與理論教學比較,實踐性教學環節經費投入不足,嚴重影響實踐性環節的質量。由于受實習經費限制,對實習環節進行精減,一些實習費用較高的環節只好變相取消。原有的為期4~5個月的分散畢業實習,大多因實習差旅費、學生生活補貼等上漲難以維系。另外,教師到實習點進行實習指導難度大,實習質量難以保證。
1.3就業壓力使畢業實習效果下降
學生畢業不包分配,畢業生和用人單位通過雙向選擇就業,眾多大學生從3年級第1學期就開始聯系工作單位。這給學生的管理帶來新的問題,同時對畢業實習也帶來沖擊。畢業實習是分散的,遍布各個縣市,學校不能對其進行嚴格管理,一些學生就利用實習時間聯系工作單位,畢業實習質量難以保證[3]。由于以上因素的影響,使得作物生產技術專業原有的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生產勞動、生產實習、社會調查、農業推廣、畢業實習、農學實驗等6個環節缺乏有效的運行機制。
2實踐教學體系改革的基本內容
2.1基本思路
農學專業的實踐對象主要是種植在大田中的作物,有季節性、農時性,不同于實驗室實驗。因此,有必要把生產勞動、專業勞動、課程實驗、課程設計、教學實習、科研實踐、社會實踐、生產實習、畢業論文或設計等環節重新整合,組成一個相對獨立于理論教學的實踐性體系。把實踐性教學環節納入教學計劃,明確教學要求和考核辦法。根據商丘職業技術學院現有的條件,可重點加強農學專業,尤其是一些主干課程,如病蟲害防治、作物栽培、作物育種等的實踐教學內容。學生入學后每學期均開設實踐性課程“專業實踐”,在實踐教學課程中,將主要專業課(如作物栽培學、作物育種學、耕作學、農業生態學等)中的實驗、教學實習與生產實習,以“一門必修課程”性質進行定位和建設,改變原來依附于專業理論課程的實踐教學模式,成為一門與理論課相獨立的實踐性的專業骨干課程,并使專業實踐教學內容系統化。完善實踐教學模式,拓寬專業口徑,擴大知識面,使學生綜合素質得到全面鍛煉,教育教學的效果明顯提高。
2.2基本內容
(1)設置七大實踐性教學環節。根據新形勢下人才培養規格的要求和農村區域經濟發展的新趨勢,確定七大實踐性教學環節,即社會調查、生產實習、專業實踐課、教學實習、實驗實習、科研訓練、畢業實習等專業實踐性教學環節,在學生3年學習中不間斷地全面實施。
(2)開設專業實踐課,并作為實踐性教學內容列入教學計劃,貫穿3年全學程。2、3年級還安排4~8周到實踐基地進行生產實習鍛煉。
(3)實踐教學3個階段側重點各不相同。第1階段:1年級進行專業思想和基本勞動技能培養,以參加農事活動和社會調查為主要方式。勞動技能培養根據農時季節,每學期為30學時。重點訓練基本勞動技能和作物生產技術。增強學生勞動觀念,鞏固專業思想。社會調查安排在假期,使學生深入了解農村、農民、農業,提高學生社會調查和組織能力。
第2階段:2年級進行專業基本素質培養,通過生產實習與農業科技推廣相結合等方式,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并進,訓練作物大田管理、雜交制種、病蟲害綜合防治等技術,種子經營、農業科技推廣、作物科研等技能;加大論文綜述、論文設計的份量和力度。實施方式以“學校+公司”聯合進行生產實習,生產實習與農業科技推廣相結合。雙方合作,互助互利。
第3階段:3年級進行綜合素質訓練提高。畢業實習要求學生以見習農藝師、生產技術員或技術推廣員的身份進行“頂崗實習”。也可在教師的指導下,結合指導教師的科研來進行。通過教學與科研、推廣相結合,使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作用并重,加大教學、科研、生產結合的份量和力度。使學生掌握主要農作物的生產技術,具備試驗設計、分析總結等科研能力,能夠指導農業生產和進行農業技術承包。
(4)實踐性教學體系中每個環節都有教學大綱、考核標準和方法,編寫商丘職業技術學院使用的教材和指導書。院內建有農學、園藝(果樹、蔬菜)、園林(花卉、園林植物、苗圃)等試驗基地;校外建有6個綜合實習基地,十幾個具有專項教學功能的教學實習點(基地),能滿足學生實習的需要;實踐性教學師資合理配備,隊伍較穩定,均為各專業的骨干,老中青相結合,以保證教學質量。
3改革后農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特色
3.1農學專業實踐性教學環節系統而有序
專業課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同步進行,避免兩者的重復與脫節,課堂教學時數大大壓縮。學生對理論知識掌握得更加牢固和靈活機動,對操作技能的掌握更加熟練。特別是改革后所有的校內外實習均由班主任負責組織,這樣,學生大多表現積極,避免缺課不參加生產實習等現象,提高實踐性教學的質量。
3.2有利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
改革后實踐教學體系要求每個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必須完成各項具體任務,并進行嚴格的考核,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以科技攻關項目為依托,基地農業生產技術先進,科技含量高,提供能夠很好體現“驗證—改進—創新”過程的實踐教學現場,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4]。
3.3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學生在校外綜合實習,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三農問題,感受時代脈搏。實踐技能訓練更加系統,聯系生產實際進行理論學習和試驗研究,同時參加技術開發和生產實踐,這對掌握科學的研究方法具有重要作用。通過社會調查,訓練交流能力、組織管理能力,積累群眾工作經驗。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進一步的提高,為今后更好地從事農業或農村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5]。
實踐性教學的改革,涉及教育思想與教育模式的轉變,直接影響畢業生的質量,是學校能否主動適應社會經濟建設發展需要的重大問題[6]。探索和建立以素質能力培養為基點的現代教育模式,新形勢下的實踐性教學體系改革和完善勢在必行,任重而道遠。
4參考文獻
[1] 殷曦敏.適應社會對人才培養的需求,深化教學內容與體系建設[J].高等農業教育,2004,16(10):66-69.
[2] 金文林.農事學[M].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0.
[3] 溫增起.淺談實踐教學[J].實驗室科學,2004,24(4):18-20.
[4] 王亞東,黃梯云,趙春江.中國農業信息化建設研究[J].情報學報,2002,21(2):214-218.
關鍵詞:循環農業
論文正文:
中國循環農業思考
一、我國循環農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認識不足
由于我國農民的自身素質還處于一個較低的水平,對循環農業經濟的意識淡薄,只注重投資項目本身的經濟效益,對農副產品廢棄物再利用所產生經濟效益的關注不夠,使本可以通過循環利用所得的經濟效益流失。
2.發展處于初級階段
我國成熟的循環農業生產技術比較少,發展規模小,在農業中的比重不大,未形成發展循環農業經濟的良好氛圍。
3.支持循環農業發展的資金不足
綜合利用農業廢棄物,提高資源利用率,需要有足夠資金的投入。目前由于經濟條件有限和認識不到位等原因,用于發展循環農業的資金投入還比較少。
二、我國發展循環農業的對策措施
1.加強宣傳,達成共識
要充分發揮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媒體的宣傳作用,使全社會充分認識發展循環農業對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培育全社會的參與意識,提高參與能力,深入宣傳發展循環農業的扶持政策,調動各方面發展循環農業的積極性。
2.科技先行,推進循環農業技術創新
循環農業實際上是一種技術模式,沼氣利用、秸稈氣化及發電、稻草還田機具、測土配方施肥等都需要有科技的投入,需要動員一大批科研工作者研究循環農業應用技術,技術上的可行性需要不斷地技術創新,以促進農業廢棄資源的循環再利用。
3.加強土壤、耕地資源的保護與利用
耕地可持續利用,實際上就是要求土地資源與人口之間取得平衡,勿使土地負擔過重,降低人的生活質量,又要求高效率地利用每一塊土地,使其發揮較大的效能,為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減少耕地的浪費。
4.加強循環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體系建設
要加強對農技推廣服務體系的完善,建設鄉鎮、村級服務網絡,強化循環農業技術培訓和服務,使農民逐步掌握對農產品廢棄物的循環使用方法和操作規程,積極組織開展循環農業技術交流、技術推廣、技術服務和信息等活動,確保取得實實在在的經濟、社會、生態效益。
論文摘要 概述了滁州市無公害農產品發展的現狀,分析了發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對加快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的對策進行了探討,供有關部門參考。
隨著現代農業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人們對農產品市場消費安全化、健康化需求日益增強。發展無公害農產品,全面提高農產品質量,已成為新時期農業發展的必然選擇和參與國內外市場競爭的戰略舉措。近幾年來,滁州市無公害農產品發展迅速,對推動滁州市農村經濟的發展和促進農業結構調整起到了很大地作用,同時在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了不少問題。針對這些情況,筆者較詳細的分析了滁州市無公害農產品發展的現狀,以期為有關部門提供參考。
1 發展現狀
滁州市是傳統的農業大市,自然條件優越,農業資源豐富,其糧油、蔬菜、花生、茶葉、豬肉、淡水魚類等產量均居全省前列。我市無公害農產品自“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實施以來,在各級政府和農業部門的積極組織和推動下,保持了快速發展的強勁態勢,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數量迅速增加,總量已具備一定規模。2004年,全市只有3家企業、3個產品獲得無公害農產品認證,認定產地3個,面積300hm2,實物總產量僅240t。經過4年的發展,截至2007年底,全市已有20家企業、47個產品獲得了無公害農產品認證,認定產地24個,面積2.46萬公頃,實物總量9.96萬噸,企業總數增長了5.7倍,產地增長了7.0倍,認定面積增長了80.9倍,產品數增長了14.7倍,總產增長了414.2倍。據安徽省農委“2007年度全省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和產地認定情況通報”顯示:近幾年滁州市無公害農產品發展速度位于全省前列,這表明我市無公害農產品正走向快速發展時期。
2 存在的問題
2.1產品少規模小
近年來,滁州市無公害農產品發展步伐不斷加快,但與省內外其他地區相比,差距還較大。目前,我市無公害農產品產地面積較小,認定的產地面積只占耕地總面積的5%左右,認證產品數和產量也較少,遠遠不能滿足人們的消費需求。我市龍頭企業數量雖有不少,但大都是規模小、資金有限,缺少大型規?;⑿б婧玫幕?;在參與發展無公害農產品上存在著投入不足、產地面積小、產量少,產品不能精深加工,生產、加工、包裝、運輸達不到標準;機制落后,管理跟不上等問題,遠遠不能帶動全市無公害農產品發展需要。
2.2發展不平衡
從地區上看,產品認證數超過10個的只有2個縣,產地認定數在4個以上也僅有3個縣,截至目前,我市仍有部分縣(市、區)至今沒有開展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工作。從產品結構來看,我市無公害農產品主要集中在蔬菜和淡水魚類上,而糧油、肉蛋禽類和一些地方特色無公害農產品少之又少。較為單一的產品結構和生產布局適應不了大市場、跨地域、多元化大流通格局的需要,制約了消費者對無公害農產品的選擇,不利于開拓滁州無公害農產品消費市場。
2.3重申報輕管理
一些企業和農民認為申報的生產基地環境符合無公害農產品產地環境要求,產品也達到了無公害農產品的質量標準,所生產的的產品就是無公害農產品。其實不然,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有著嚴格的生產技術操作要求,部分企業疏于管理,不對生產人員進行科學施肥、安全用藥、先進栽培技術的培訓;不按照標準規范生產,導致由于使用農藥、化肥等生產資料不當和生產操作規程執行過程中的失誤造成產品污染,生產的產品達不到無公害農產品的質量要求。此外,我市無公害農產品的管理體制不完善,檢測能力不夠,追蹤服務欠缺,缺乏督查力度,檢測設施薄弱,單靠現有的管理、檢測、監督體系遠不能滿足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的需要。
2.4認知程度不足
無公害消費意識還未深入扎根于每個消費者頭腦中,廣大消費者對無公害農產品只有要求而缺乏需求,無公害產品消費群體仍十分有限,無公害農產品的市場需求量并不大。無公害農產品產量少,市場有效供給不足,且產品檔次不高,包裝差,難以刺激消費者的購買和消費欲望。這就造成在較嚴格的生產條件下生產出來的無公害農產品沒有獲得相應的較高收益回報,價格低于價值,嚴重挫傷了生產者的積極性。生產者質量安全意識偏低,部分農民缺乏安全責任感和社會公德,在選用農業投入品上不按標準規范操作,主要追求效果和價格,只要價格低、效果好就用,而不管是不是高毒高殘留農藥,也不管生產的農產品是否危害群眾身體健康。
2.5統分經營矛盾突出
標準化生產要求農產品生產、管理、采收、包裝等采用統一的標準來組織實施。但是,目前農村實行的是以的經營體制,很難把千家萬戶的生產統一起來,按照一個模式組織生產?!靶∞r戶”與標準化生產矛盾突出,單家獨戶的種養殖方式,難以滿足標準化的要求,加大了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的標準實施、日常監管難度。
3 對策和建議
3.1加大宣傳引導,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意識
農產品的安全問題,關系到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各地要采用多種形式宣傳農產品生產標準化技術及人們對無公害農產品質量的要求,轉變農民群眾觀念,提高農產品生產者質量安全意識,使農民把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真正變成自己的自覺行動。要著力培育一大批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示范帶頭人,帶動千家萬戶的農業生產者生產無公害農產品,提高廣大農業生產者的科技素質和生產技能。在生產過程中,要嚴格按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組織生產,嚴格記錄生產、加工、包裝、生產資料使用和病蟲害發生與防治等情況。同時,農業部門要進一步加強無公害農業關鍵技術的開發,完善農業標準化生產技術和操作規程,努力提高標準化生產的操作水平。
3.2做好試驗示范,帶動無公害農產品發展
采取示范引路、逐步推進的辦法,各級科研、推廣部門要在突破無公害農產品生產關鍵技術的基礎上,制定相應的生產操作規程,采用試驗示范、以點帶面,加快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技術的推廣與普及,通過建設無公害農產品生產試驗示范區,進一步推動我市無公害農產品發展。目前,我市無公害農產品的生產規模還不大,嚴重制約了產品數量和市場有效供給量。要徹底改變這種不利局面,只有大力拓展生產規模,努力增加產品總量,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繼續鼓勵和支持企業申報無公害農產品,加快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和產品認證工作,從而使我市無公害農產品的生產基地和產品在數量和質量上再上一個新臺階。
3.3加強市場監管,實行全過程質量監控
一是建立健全執法、監督及檢測無公害農產品管理機構。加強隊伍及基礎設施建設,定期和不定期抽檢產品質量,確保對產品質量的適時監控。同時要督促生產企業及基地制定并實施自檢制度,共同把好產品質量關。二是要實行市場準入制度。上市的農產品要有自己的“身份證”,標明產地、生產者、生產日期、聯系地址、電話和檢測合格證明等,實行不合格農產品的責任追究和退出市場制度,對不符合質量安全標準要求的產品予以公布曝光。三是加強對生產基地的環境和投入品的管理。防止產地、產品受工業“三廢”和不符合生產要求的農業投入品污染,真正實現產品從田間到餐桌全過程的質量控制。
3.4培育壯大龍頭企業
發展無公害農產品,不是傳統的一家一戶農業生產模式,而是要有組織地統一農業生產行為。要通過培育、扶持一批龍頭企業來推動無公害農產品發展,把培育壯大龍頭企業作為提升農產品質量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通過引進、改造培育、政策扶持一批龍頭企業,發揮龍頭企業組織的帶動作用,把農民組織起來;建立“公司+基地+標準+農戶”的模式,加快建設無公害農產品的銷售網絡,積極培育營銷隊伍,讓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同時要通過積極發展專業合作經濟基礎組織、行業協會,重點培育個體私營大戶等措施,提高生產者的組織化程度。
3.5全面推進生態農業建設
大力推廣“豬-沼-菜”等循環農業模式,以沼氣池作為種植養殖業的紐帶,將人畜糞便作為資源加以利用的同時,人畜糞便通過沼氣池的厭氧發酵技術變成了無公害蔬菜(糧油)生產中的優質有機肥,降低化肥、農藥用量,減輕農藥化肥污染,從而極大地降低農業生產成本。無公害農產品生產中農藥化肥用量的下降,實現了生態農業降低農業環境污染的目的,能夠有力推動生態農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生態農業建設和無公害農產品發展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3.6加大政府投入,全面推進無公害農產品發展
發展無公害農產品是關系到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一項民心工程,是為人民辦的最現實、最直接的實事、好事。各級政府要設立無公害農產品發展專項資金,重點支持農產品基地生態環境改善與建設、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技術研究與推廣、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等;要引導農業生產者積極開展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工作,幫助他們解決認證過程中的困難,并采取以獎代補的措施,將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的費用納入財政支持范圍。
4 參考文獻
關鍵詞:農業產業化經營風險,表現,原因,防范
我國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實踐表明,農業產業化的經營風險不僅客觀存在,而且會造成一定的危害,因此研究農業產業化經營風險及其防范具有極其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一.農業產業化經營風險的表現特征
農業產業化發展到現在,已出現多種形式,而且大多數是跨行業的,但農業產業化的起點是農業,基礎是農戶,因而農業產業化經營主要有四種風險:自然風險、市場風險、技術風險和信用風險。
1.自然風險。主要是指自然災害風險。在農業產業化經營過程中,農業生產是農業產業化的基礎。而在農業生產受天然地理環境、大氣、氣候、光照、溫度影響較大。農業生產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波動幅度較大。由于農業對自然條件的依賴,因此,在農業產業化經營過程中,自然災害風險對農業產業化的影響也是不小的。其突出表現特征是:(1)客觀存在性。由于自然災害的發生不是以人們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它是客觀存在的。幾乎每年都有自然災害的發生,只是地區不同、程度不同、時間不同而己。(2)波及范圍大。如果由于自然災害導致農業產業化生產原料的供給不足,農業產業化的其他產業鏈會因原料的供給不足而失去運轉的可能,它造成的危害波及整個產業鏈。(3)難以控制性。人們只能通過事先預測,在災害發生前采取一系列防災措施,減輕自然災害帶來的損失。而對自然災害的發生是不能完全控制的。(4)影響程度越來越深。近年來,由于人類活動對自然條件的影響,使自然環境變得越來越惡劣,自然災害更是頻頻發生,發生的規模也越來越大,對農業生產造成了極大的危害。
2.市場風險 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是不存在市場風險的,而在市場經濟體制下,農業產業化經營都必須按市場經濟規律運行。這樣,市場風險則是經濟轉型時期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必然產物。市場風險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主要表現為價格風險。波動的價格尤如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只要價格有足夠的彈性,價格就能平衡供求,實現資源的配置效率并增進社會及個人的福利。但另一方面,價格的波動必然引起市場經濟的波動,使市場各主體時刻面臨著因價格變動而遭受經濟損失的風險。在農業產業化經營過程中,除了農業生產的農產品要受價格風險除外,農業產業化經營鏈中其他加工業、深加工業的產品也要遭受市場風險。
3.信用風險 在農業產業化經營過程中,為較好地維系龍頭企業與農戶或基地的關系,鞏固農業產業化發展基礎,一些地方探索出了合同、契約農業產業化之路。也即人們常說的“訂單農業”。但是,在當前我國各級監督管理體制不是很健全的情況下,合同訂單的執行情況比較差,存在著較大的信用風險。履行合同時農戶由于缺乏較好的信用意識,往往是根據市場情況來決定自己產品的歸屬,而不能較好地履行合同規定。龍頭企業有時也會因為市場行情突變,在農業生產前對某一產品的較好的預期被現在較差的現實代替之后,龍頭企業也會因為產品效益差的緣故而不生產或減少生產,從而不收購或減少對農戶或原料的收購量。即使收購也不按合同價。信用風險的存在,使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違約情況時有發生,嚴重影響了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4.技術風險 技術風險主要是指某個生產過程中采用某項技術所帶來的實際收益與預期收益發生背離的可能性。在農業產業化經營過程中農業生產要用到農業技術,農業產業化中的其它產業,如加工業、深加工業同樣也要運用不同的技術。但是,技術的運用帶來的不僅僅是收益和效率,其背后一樣隱含著風險。農業技術與其他技術要求運用者具備一定的文化知識和技能,而農業產業化經營在我國大多數以農民為主而其文化水平太低而難以掌握技術要求帶來的風險。另外,每一項技術的運用特別是農業技術的應用有一個適應的特點。論文大全。農業產業化的經營以農業生產為主。所以,技術優勢的體現要更多地依靠自然環境,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一項先進技術的運用不一定能帶來相應的收益,而且在中國加入WTO后,各種貿易壁壘客觀存在,使中國農產品本來技術含量低、競爭力不強的局面更加被動。論文大全。因此,經濟轉型時期,在農業產業化經營過程中,技術風險將更突出和加強。技術風險主要表現在一是產品的產量減少,達不到預期的產量,二是產品滯銷。這樣,實際上,技術風險在一定程度上就可能轉化為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
二.農業產業化經營風險緣由分析
農業產業化經營風險的客觀存在,其原因是多方面:
1.農業生產周期長,季節性強,受自然環境影響大。農業生產到目前為止還不能改變其生產是以土地為基礎,光照、肥、水為必要條件的生產模式。從種子播種到成熟收割,一種農作物的生長一般為三到五個月,其生產周期過長。其中如果某一環節出問題,則農業生產的收益效果就會打折扣,達不到預期效果。另外,農業生產也不是一年四季都能隨心所欲種植想種的作物,它必須按作物生長的規律辦事。季節不符合作物生長所需,則農業生產難以成功。最后農業生產受自然環境影響大,如風調雨順,則農業豐收;但事情往往不會盡人意。每年水災、雹災、蟲害的威脅不斷,農業生產往往會因自然環境影響而達不到理想的效益。所以,農業生產理想效益的不可能性將給農業產業化帶來經營生產的風險。論文大全。
2.市場的不確定性決定了市場風險的存在。在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過程中,由于各經營主體在市場經濟這一大體制下進行產業化生產,其要受市場因素的影響。(1)市場的飛速變化。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需求日趨個性化,多樣化,隨之產生的企業與行業間競爭日趨激烈,導致市場的變化速度加快,且更加出人意料,(2)市場難以正確預測。市場變化引起的不確定性對農業產業化形成客觀上的影響,使農業產業化的經營方向更難以確定。農業產業化經營過程中農業“龍頭”企業對市場的預測能力有限,只能對市場的變化做出大致的判斷,或者說市場預測總會存在不同程度的誤差。這就產生了風險。(3)市場的擴大化。加入WTO后,意味著我國市場競爭將會更直接面臨激烈的國際市場的競爭。在農業方面,農產品市場將進一步開放,國外質優價廉的農產品的進口量會大大增加,會使原本就己十分落后的農業面臨更嚴峻的挑戰。
3.農民素質偏低。作為農業生產的主體的農民,其素質偏低,給農業產業化經營帶來了一定的風險。(1)缺乏風險意識。在農業產業化經營過程中對風險的反應還不敏感,風險管理的意識還不強。(2)環境保護意識薄弱。農業生產是人類有目的的社會經濟在生產過程。近些年來,由于人類活動過度向自然的索取,導致自然生態環境破壞,引發各種危害人類經濟生產的破壞性現象,嚴重影響了農業的正常生產秩序。(3)信用意識淡薄。我國農民文化科技素質不高的事實決定了在當前我國農民信用普遍低下的現實,受經濟利益的驅使,他們很容易改變自己的行為。因此,農民信用意識的淡薄決定了農業產業化經營過程中信用風險的客觀存在。(4)農民素質不高的局面嚴重阻礙了新技術在農業產業化中的應用。現代科技的發展要求有一批高素質的人掌握新技術,運用新技術,而目前我國農民文化水平低,農民素質不高的局面嚴重阻礙了新技術在農業產業化中的應用。
4.合同不規范。在農業產業化經營過程中,龍頭企業與農業簽訂的合同由于合同主體不合格,合同內容不詳細,不具體和不完整,合同條款表述含糊,缺少違約處罰條款等使合同變得不規范,不合格,使其失去法律效力。農戶和龍頭企業在違約后,由于合同是無效合同或合同內容表述不當,不易追查具體責任人,使合同的履約方權益得不到保護,合同的違約方得不到懲罰。這在一定程度上縱容了違約行為的發生。不利于農業產業化經營實體重合同,守信用意識的建立。
三.農業產業化經營風險的防范
1.利用期貨市場規避經營風險。自芝加哥貿易所于1848年成立以來,美國已有多家農產品期貨交易市場。自中國開放鄭州谷物交易市場以來,中國雖然有了自己的期貨市場,但農民并不能用作為防范風險的工具。一是因為農民經營規模太小,而期貨合同規定量大;二是期貨市場目前運營還不規范。今后,我們一方面進一步規范和完善已有的農產品期貨市場,另一方面在條件的地區建立一批農產品期貨市場,同時以龍頭企業作為主體參與期貨市場,以滿足期貨市場交易量。
2.建立風險基金制度。這是世界各國鼓勵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在政策上普遍的做法。這種方法就是在經營利潤較多的時期,企業應從經營利潤中按一定比例提取風險保障基金,這樣在市場價低于保護價時,龍頭企業才有可能按保護價收購,農戶與企業訂立的合同才能落到實處。此外,風險基金制度還可以用做農戶防御自然災害的保險,以此來為農戶分擔風險和保護農民利益,進而保證企業自己加工和銷售的貨源。
3.引導經營主體參與商業投保和合作保險。目前我國的農業保險由于高風險、高賠付率,贏利低,商業保險在農業領域不活躍,保險的范圍、災種都十分有限。所以,今后要深入貫徹國務院農村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積極組建各種政策性農業保險機構。此外,還要發展合作保險方式。行業性、地區性的合作保險組織以互助共濟為目的,不追求贏利,又可以降低成本,是解決一般保險公司不愿經營農業保險問題的有效方法。通過農村保險事業的發展來推動和保障農業產業化的發展。
4.建立合同約束機制。合同(契約)約束機制是農業產業化經營普遍采用的運行方式,“龍頭”企業與基地和農戶簽訂具有法律效力的產銷合同,資金扶持合同和科技成果引進開發合同等,明確規定各方的責權利,以合同關系為紐帶,進入市場,參與競爭,謀求發展。合同一經簽訂,應當保持其連續性和穩定性,基地,農戶接受龍頭企業指導,搞好農產品的生產,按合同規定向龍頭企業交售產品;龍頭企業為基地,農戶提供服務,按照讓利原則保護性地收購農戶簽約產品。簽約雙方必須履約,違約必究。一方面要防止龍頭企業利用自己強勢地位對農戶進行強買強賣,與農戶爭利,甚至侵害農民權益;另一方面,也要防止農戶違約,搞簽約產品誰出價高,就賣給誰的違約活動。爭取讓合同(契約)機制在農業產業化經營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5。加強對農民的教育,提高農民素質。加強對農民的教育,不僅包括文化科學知識和農業生產技術方面的教育,還包括思想素質方面的教育。加強文化和技術的教育,可以使他們掌握更多的生產方面的知識,有利于降低技術應用方面的風險,加強對他們的思想素質方面的教育,可以使他們增強信用觀念,提高合同(契約)的兌現率,減少違約風險。
參考文獻:
1.楊明洪.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經濟風險及其防范.農業經濟問題,2001.8
2。牛若峰,張集文等.農業產業化的市場與技術.湖北科技出版社,1999.8
3.謝家智.入世對我國農業的影響及其對策.農民日報,2002.4.10
關鍵詞:綠色農業,科學發展觀,發展對策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要加強農業基礎地位,發展現代農業,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與此同時,針對國家在中部崛起思路中提出的“加強現代農業特別是糧食主產區建設”的建議,湖南正搶抓發展現代農業的機遇。而發展綠色農業正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前沿點,是現代農業發展的主導模式。因此,通過發展綠色農業,做精做大綠色品牌,才能使湖南實現從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經濟強省的轉變。
1.綠色農業的含義及特點
綠色農業是指一種有利于環境保護,有利于農產品數量與質量安全的現代農業發展的形態與模式。具體地說綠色農業是指以可持續發展理論為指導原則,從注重自然生態平衡、減少環境污染、保護和節約自然資源、維護人類社會長遠利益及其長久發展的角度出發,在農業從“田間到餐桌”的整個產業鏈條中,以綠色科技創新為依托,并結合傳統農業精華技術,生產無公害、無污染有益于人類健康的農產品產業。其基本內容包括生物的多樣性,在農業發展過程中保持人、環境、自然與經濟的和諧統一,生產無污染、無公害的各類農產品三個方面。打造綠色農業,不僅要著眼于自身,更要將農業融于社會的整個領域,貫穿于經濟發展的整個過程。
綠色農業強調四個良性循環:一是農業生產的良性循環。利用科學合理的生產方式、種養模式,采用先進適用技術充分利用資源發展生產。二是農業產業的良性循環。科技論文。農業產業內部協調,結構合理,布局有序;農業與相關產業尤其與環保產業協調。三是農業與資源、環境的良性循環。農業生產條件好,基礎設施完備,農田溝、路、渠、林配套,用地養地結合,穩產高產的標準農田比重大,綜合生產能力強;對土地等要素占用合理;污染少,對環境損害輕或不構成破壞,且農村水體、大氣、土地都要符合環保要求。科技論文。四是農業與農村經濟社會的良性循環。要求農業人口結構趨于合理,素質不斷提高;農村勞動力就業充分,人力資源得到有效開發;農業對農民增收的貢獻增加;農村貧困消除,經濟、社會、文化全面發展,第三產業和社會化服務業發達;農民居住環境改善,生活質量提高,消費健康。因此,綠色農業具有4個鮮明的特征:開放性、持續性、高效性、標準化。
2.湖南推進綠色農業進展情況
2.1形成了鮮明的綠色農業區
一是以長株潭為核心的都市綠色農業區。主要開展城郊結合的環保、觀光休閑型農業,妥善處理城市垃圾等廢棄物,建立節能減排的高效型設施農業。二是環洞庭湖綠色農業區。著重開展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合理利用湖區水資源,實現糧、油、麻、漁等農產品優質、高效生產。三是漣邵中部丘陵盆地區。利用該區地勢平緩、排水良好、光照充足和交通、城鎮、勞動力之便利,大興油茶、烤煙、豬牛生態養殖,建立了種、養、運一體化流程。四是大湘西綠色農業區。該區自然環境相對潔凈,建立了柑橘、有機名茶、獼猴桃、百合、鮮食玉米、無公害草食畜禽產品等名優特色農產品帶。五是大湘南綠色農業區。主要以提高農業集約化經營為重點,開展烤煙、黃花菜、臨武鴨、東江魚等品牌優質農產品種植(養殖),建立污染物無害化處理和高效利用的綠色農業。
2.2農業示范縣建設初見成效
全省已建成長沙、慈利、南縣、瀏陽4個國家級綠色農業示范縣和桃源、冷水灘、沅江、衡山、邵東、新化6個省級綠色農業示范縣,基本實現了管理規范化、建設工程化、工程模式化和生態效益化,產生了較好的示范效應。
2.3綠色農業技術與復合模式研究得到了相應的發展
在綠色農業示范區建設過程中,農業專家研究并探索出了適合綠色農業發展的新技術,如丘崗資源保護性開墾利用技術、秸稈還田技術、農業面源污染防控等一批實用技術,建立了丘陵區茶園生態系統優化技術體系和生豬規?;】叼B殖技術體系,構建了適應湖南綠色農業區新的發展方向。
雖然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但湖南綠色農業建設仍舊突出,表現為:農業資源供給不足,農業增長過度依賴農用化學物品的大量投入,農業基礎設施薄弱,農業生態結構脆弱,農業的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功能未能充分發揮,綠色農業建設機制不完善、體系不健全等。
3.湖南綠色農業發展對策
湖南作為農業大省,選擇綠色農業模式,才能做到傳統農業和現代農業有機結合,生產和保護相結合,合理開發和充分利用相結合。目前,對湖南而言,綠色農業還剛剛起步。綠色農業的發展,需要政府的高度重視,需要政策的扶持和引導,還需要社會各界的鼎力相助。
3.1要加大對綠色農業的宣傳力度,讓綠色農業的發展理念深入人心
要加大綠色農業投資力度和示范區建設的力度,圍繞湖南的農業優勢產業如水稻、柑橘、生豬、茶葉、水產等,確定重點項目集中攻關。要注意解決從常規農業向綠色農業轉換過程中的一些瓶頸性問題,從實際需要出發,在綠色農業立項、產品開發、產品營銷、信貸、稅收等方面制定優惠政策,扶持農民和企業建設綠色農業生產基地,開拓綠色食品市場。
3.2以實施農業標準化為重點,加大綠色農業標準化體系推廣
要依托各級農業技術推廣部門,在優化生態環境的基礎上,大力推廣綠色農業生產新技術、新工藝、新品種,用綠色農業的生態意識保護農業生產環境,用綠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觀點開發利用農業資源,用綠色農產品的生產標準生產現代農產品??萍颊撐?。農業部門要充分發揮技術優勢,結合農業信息網絡、農技電波入戶、跨世紀青年農民培訓“、綠色”證書培訓和科技下鄉等形式,對廣大農民進行綠色農業生產技術規程與質量標準的宣傳、培訓,提高農業勞動者的綠色生產意識。同時發揮典型示范的推動作用,選擇生態環境好、無污染的標準化生產基地,率先向綠色農業轉換。
3.3注重調研,做好區劃
“十一五”時期,是湖南綠色農業發展的關鍵時期,要重點建設一批專業化、規?;蜆藴驶姆N養業綠色食品基地。各地要在原有農業資源調查與區劃基礎上,采用GIS等現代技術手段,與傳統方法相結合的方式,繼續做好綠色農業資源調查,建立綠色農業資源管理信息庫,對農產品原產地自然條件(土壤、大氣、水等)進行科學檢測,對產地社會經濟條件、耕作習慣、區域優勢進行調查,在綜合分析、科學研究與論證的基礎上,確定各地綠色農發展的對策和措施。
3.4扶持一批重點產品和龍頭企業。
要選擇一批質量好、市場潛力大、產品特色突出、附加值高的重點產品和項目,從各方面予以扶持,使生產要素向重點產品、重點企業集中,扶持一批骨干龍頭企業。扶持龍頭企業的關鍵是要在項目、資金、技術、政策環境等方面給予重點傾斜。在加強示范基地建設的同時,有計劃地建設一批高標準、高起點、規模大、市場競爭力強的綠色食品原料生產基地,對基礎好、發展潛力大、資源環境有優勢的地區優先安排。依托綠色食品原料生產基地,通過優惠政策扶持,新建或改建一批大中型綠色食品加工企業,特別是吸引湖南一些名牌企業加入開發綠色農業的行列。
3.5做精品牌,做大市場。
綠色食品是在優良的產地環境,采用先進的農業技術、先進的管理方式和先進的裝備手段生產出來的產品,其品質是一流的。因此,必須大力培育綠色優質品牌,靠優質品牌打開市場,帶動產業,增加企業和農民的收入。要堅持質量與發展并重的原則,加強對“從土地到餐桌”全過程質量控制與管理,確保綠色食品的產品質量,維護綠色食品的精品形象。要充分利用綠色食品的競爭優勢,加快綠色產品開發,打造一批綠色食品品牌,開拓國際市場;要采取措施,鼓勵和扶持綠色食品企業發展成為外向型企業,同時還要引進國外大公司來湖南投資綠色農業,建立外向型的綠色食品出口創匯基地;可以充分利用展示展銷、物流配送、超市服務、連鎖經營、電子交易、網上銷售等現代營銷手段,創新營銷方式,拓展營銷領域,開辟新的市場。
參考文獻:
[1]王秋躍,田艷麗.構建“兩型”社會背景下綠色農業發展對策探討[J]. 貴州商業高等??茖W校學報,2008(9).
[2]李祺,劉凌峰. 促進湖南生態農業發展建設農業生態文明[J].農業科技管理,2008,(12).
[3]周潔.關于山西綠色農業發展的思考[J].山西農經,2009(1).
[4]唐安來,蔡雪芳,鄭斌.大力發展綠色農業[J].當代江西,2008(5).
稿件需是有關北方落葉果樹方面的研究論文、文獻綜述、調查報告及新品種、新技術、新方法、科技動態與信息等。所投稿件要求試驗設計科學并有新意,論點明確,論述條理清晰,文字簡練,數據真實可靠,研究結果有獨到的發現或見解,對今后的生產或科學研究具有參考價值和啟迪作用。生產技術類文章應緊密聯系實際,緊扣時令,科學實用。
2 稿件寫作
2.1 文題 要求突出中心,簡明扼要,一般不超過20個字,不用副標題,并盡量附英文題名。
2.2 作者 要標明每位作者的工作單位、所在城市及郵政編碼,文后附第一作者簡介,包括姓名、性別、年齡、學歷、職稱、職務、研究方向(或從事職業)。文末務請注明作者的詳細通訊地址、郵政編碼及聯系電話。
2.3 摘要和關鍵詞 摘要一般用第三人稱,圍繞創新點對文章內容進行概述,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結果、結論,字數要求200字左右。關鍵詞一般3~8個,要求能反映文章特征內容,并為通用的規范性詞匯。
2.4 表格 表格請制成三線表,制圖去掉背景及網格線,去掉圖及圖中標注的框,字體最小用6號字,應能在word文檔中打開并修改。
2.5 文中標題 要求一級標題用1,2,3……; 二級標題用1.1,1.2,1.3……; 三級標題用1.1.1,1.1.2,1.1.3……;其余類推,層次劃分一般不要超過三級,頂格書寫。
2.6 計量單位 要求使用國家法定計量單位和符號,但為方便果農訂戶的閱讀和結合農業生產的實際,凡遇用畝、天、小時、分、秒等情況,使用時可相應書寫為“667 m2、d、h、min、s”等,其他的單位、符號可參考近期本刊。
2.7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按論文中所引用的文獻出現的先后順序連續編號注錄。文后參考文獻中責任者不超過3個時,全部著錄;超過3個時,只著錄前3個責任者,其后加“等”。各類文獻的著錄格式,請參考近期本刊。
另外,有省部級以上基金或項目資助者,請在論文首頁下注明資助來源及項目編號,項目名稱。
3 稿件修改與發表
來稿文責自負,編輯部有必要的修改權,作者若不允許對文稿作文字性修改及摘登,或不同意其他報刊轉載、網絡收錄等,請在來稿時聲明,本刊將做適當處理,不聲明者視為同意。嚴禁抄襲侵權,造成不良后果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