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1 17:10:2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醫藥行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我們在主編的《醫藥工業安全風險評估技術標準》中也納入了危害分析和關鍵控制點評價方法。
2危害分析和關鍵控制點(HACCP)簡介
(1)進行危害分析(HA)。然后確定這些潛在危害中可能發生的顯著危害,并對每種顯著危害制訂預防措施;(2)確定加工中的關鍵控制點(CCP)。對每個顯著危害確定適當的關鍵控制點;(3)確定關鍵限值。對確定的關鍵控制點的每一個預防措施確定關鍵限值;(4)建立HACCP監控程序。建立包括監控什么、如何監控、監控頻率和誰來監控等內容的程序,以確保關鍵限值得以完全符合;(5)確定當發生關鍵限值偏離時,可采取的糾偏行動,以確?;謴蛯庸さ目刂?,并確保沒有不安全的產品銷售出去;(6)建立驗證程序,證明HACCP系統是否正常運轉;(7)建立有效的記錄保持程序。目前HACCP體系制度接受和推廣較好的國家有:加拿大、英國、法國、澳大利亞、新西蘭、丹麥等國,這些國家大部分頒布了相應的法規,強制性推行HACCP體系制度。我國HACCP的發展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而在我國的全面推廣應用是在近幾年展開的。當前,在全球HACCP已被越來越多地應用于其他行業,如:汽車工業、航空和化工等。在我國自2005-07-01起正式施行的《保健食品注冊管理辦法(試行)》[3]中,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首次將保健食品GMP認證制度納入強制性規定。而專家認為,與GMP認證緊密相關、被納入推薦性認證范圍的HACCP認證不久將被劃入強制性范疇,在《保健食品注冊申請申報資料項目要求(試行)》第三部分第十一條明確規定:“其他有助于產品評審的資料,包括生產企業質量保證體系文件(GMP、HACCP)證明”等。
3HACCP體系的應用指導原則
(1)擬應用HACCP的部分應在按照良好的規范(即GMP)和遵守相關法律的原則下運轉;(2)如要實施有效的HACCP體系,有必要做出管理承諾;(3)HACCP應單獨地應用于各具體操作;(4)在任何參考文件給出的任何例子(包括GMP指南)中所確定的CCPs不一定是對這一特定應用中所確定的CCPs或者可能具有不同的特性;(5)當對產品、工藝或任一步驟進行了改進時,應對HACCP的應用進行復查并做出必要的改變;(6)當應用HACCP時,考慮操作的特點和規模很重要;(7)應該有HACCP計劃。計劃的格式也許有所不同,但其應更好的適用于特定的產品、工藝過程或操作。通用的HACCP計劃在制定產品和工藝的HACCP計劃時提供有用的指導,但是,在制定HACCP計劃所有組成部分時,考慮各種設施之內的具體情況是很必要的。
4HACCP的實施
HACCP原則的實施包括下列12個步驟。(1)組建HACCP小組:制藥企業應確保在建立有效的HACCP方案時具有足夠的與其產品相關的專業知識和專業經驗,為此最好建立多學科的HACCP小組,其成員應具有所有相關的學科知識,例如:研發、生產、質量控制、質量保證、微生物學、工程學、銷售等。HACCP小組成員應具有關于藥品及其生產工藝的專業知識和經驗,如果現場的小組成員也不具備某方面的專業經驗時應咨詢其他專家的意見。HACCP小組成員應該做到以下幾方面:①能夠進行危害分析;②能夠確認潛在危害;③能夠確認應控制的危害;④能夠提出關鍵控制和關鍵限值;⑤能夠建立監控和核查程序;⑥能夠提出在出現偏差時的糾正措施;⑦能夠審核HACCP方案。應明確規定HACCP計劃的適用范圍,要具體到整個過程的每個階段,并確認出現危害的種類。(2)對產品及生產工藝的說明:應對產品及生產過程進行完整的描述和說明,包括相關質量信息。例如:組成、物理/化學性質、結構、pH值、溫度、清潔方法、滅菌方法、烘干、過篩、混合、包裝以及貯藏條件。此外,對銷售及運輸方法也應進行說明,尤其對于熱不穩定的產品更應如此。(3)確定產品的預期用途:產品預期用途的確定應基于最終使用者或消費者所期望的用途。在特殊情況下,必須要考慮到弱勢群體,如:老年患者嬰幼兒及免疫缺陷病人。(4)繪制流程圖:流程圖由HACCP小組繪制,流程圖應覆蓋工藝過程的所有操作步驟及決策。當繪制某一特定的操作時,其前后步驟均應考慮到,通常用矩形圖來繪制流程圖。(5)現場確認流程圖:流程圖中列出的每一個步驟必須在生產現場進行確認。HACCP小組必須通過現場觀察操作,來確認他們繪制的流程圖與實際生產是否一致。必要時可對流程圖進行修改,且應進行記錄。(6)列出和每一生產步驟相關的潛在危害,進行危害分析,考慮各種可以控制危害的措施(原則1)。進行危害分析時,安全方面與質量方面必須有所區分。HACCP小組應當列出整個生產、檢驗銷售直至使用過程中所有可能出現的危害。然后應進行危害分析以確認HACCP計劃可將危害消除或將其降低到可以接受的程度。要進行完整的危害分析以確保有效的控制點,建議采取兩個階段進行危害分析。在第一階段,HACCP小組應核查產品的原料、活性、生產設備、貯藏、銷售以及預期用途等,應列出每一環節中可能引入、增加或能夠控制的潛在危害(生物性、物理性和化學性危害)。在危害分析中,應盡可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危害發生的可能性及其對健康的危害程度;②對存在危害的質和/或量的評估;③相關微生物殘留或微生物繁殖;④毒素類藥品、化學或物理制劑的生產及保存;⑤導致以上幾方面情況出現的條件。在第二階段,進行危害評估,即應對潛在危害的嚴重性及其發生的可能性進行評估。而且,HACCP小組應確定哪些潛在危害要列入HACCP計劃中以及對于每個危害的監控措施。一種危害可能需要多種控制措施,一種控制措施也可以控制多種危害。至少應考慮到下列幾個方面相關的潛在危害:①物料和有效成分;②物理性質及產品組成;③生產工藝;④微生物限度(如適用);⑤設施;⑥設備;⑦包裝;⑧衛生;⑨人員;⑩易燃易爆危險性;混和。(7)確定關鍵控制點(原則2):應用邏輯方法的決策樹可以更容易的確定HACCP系統中的關鍵控制點。決策樹方法[4]的使用視生產、包裝、再加工、貯藏、銷售等領域的操作而定。如果為確保安全,有必要對某一步驟進行監控卻沒有相應的監控措施而確認在此步驟存在危害時,則應對該步驟的產品或工藝過程進行調整,或在其前后的步驟中建立相應的監控措施。(8)對每個關鍵控制點CCP建立關鍵限值(原則3):必須盡可能對每一個CCP的關鍵限值進行規定并經過驗證。有時,有的特定步驟可能有多個關鍵限值。常用的參數包括對溫度、時間、濕度、pH值以及外觀參數的測量,關鍵限值的規定應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目前,HACCP方法已應用于注射劑車間、危險化學品倉儲及生物制劑等的安全評價等,如將配液時的pH值、滅菌溫度、危險化學品的貨損率、作業準確率、潔凈車間的換氣次數等作為關鍵控制點進行評價。(9)對每個關鍵控制點(CCP)建立監測系統(原則4):監測是按照預定的計劃進行測量或觀察來判定一個CCP是否在其關鍵限值之內,并應準確記錄。監測程序必須能夠及時檢測出CCP的失控之處,并及時準確的獲得該信息以對其進行調整,以保證對工藝過程的控制并防止超越關鍵限值。當監控結果顯示一個CCP有失控傾向時,應在偏差發生前對生產過程進行調整。監測結果的評價須指定專人負責,該人員應有能力和權力根據監測結果采取糾正措施。如果監測是非連續性的,那么,監測的數量和頻率必須足以保證對關鍵控制點CCP的控制。大多數CCPs監控程序與在線生產緊密相關,因而沒有時間滿足長時間的分析檢驗,這些程序需要能夠快速實施。故微生物學檢驗通常使用快捷的物理、化學方法。進行CCPs監測及實施監控措施的人員應為從事生產的人員(如:生產線上的監督員,維修人員),也可以是質量控制人員。如有可能進行連續監控,需確定可靠的監控程序及監控周期,應用統計學的原理進行數據收集或抽樣體系的設計。所有有關CCPs監測的記錄及文件均須由實施監測的人員和公司的核查負責人簽名,并注明日期。(10)建立糾正措施(原則5):HACCP體系中,應針對每一個CCP建立特定的糾正措施,以處理偏差的發生。這些措施應當確保CCP處于受控狀態之下。糾正措施至少應包括以下內容:①確定和糾正引起偏差的原因;②確定如何處理在偏離期間生產的產品;③記錄實施的糾正措施。應事先建立針對每一個CCP的糾正措施并將其列入到HACCP計劃中,HACCP計劃至少應詳細說明偏差發生時應如何糾正、由誰來負責實施糾正措施,并且糾正措施的實施應當詳盡記錄并保存。指派能夠完全熟悉生產工藝、產品以及HACCP計劃的人員負責對糾正措施的監督。可以通過咨詢專家對監控信息進行評估以幫助確定如何處理偏離期間生產的產品,同時,也要包括處理這些產品所采取的措施。偏差和產品處置的程序應制訂文件并列入到HACCP記錄中。(11)建立校驗程序(原則6):應建立校驗程序。對方法、程序和試驗進行校驗和審核,包括隨機抽樣和分析,可以用來確認HACCP體系是否正常運行。校驗的頻率應足以確保HACCP體系的正常功能。校驗的內容應包括:①HACCP體系及其記錄的審查;②偏差以及產品處置的審查;③確認CCP處于受控狀態之下。HACCP計劃的首次校驗對于確認其是否具有科學性和技術性十分重要,此時可以確認全部危害,而且,如果HACCP計劃能夠正確執行,這些危害就可以被有效的控制。對HACCP計劃進行校驗時需要審查的資料應包括:①專家意見及科學研究的資料;②在生產中進行觀察、檢測和評估的資料。例如,對無菌注射劑的濕熱滅菌工藝的校驗應包括:為達到適當殺死病原微生物(如:腸道病原體)對加熱時間、壓力和溫度的科學認證和可保證全部樣品在所需時間下維持所需溫度的滅菌條件的確證研究。根據需要,后續的校驗需要由HACCP小組或其他獨立的專家來執行并記錄。例如:當出現無法解釋的系統故障,產品、生產工藝或包裝發生顯著改變,或者出現新危害時進行的校驗。另外,由公正、獨立的第三方定期對HACCP體系進行全面的評估是很有好處的,應包括危害分析的技術評估,HACCP計劃的每一個環節、整個流程圖的現場審核以及計劃實施的完整記錄。這種完整的校驗必須獨立于其他校驗程序而實施,以保證通過HACCP計劃而使危害得以控制。如果校驗結果證明HACCP體系存在缺陷,那么HACCP計劃小組應當對HACCP進行必要的調整。實施校驗的人員應具有履行這一職責所必須的專業知識。如有可能,校驗過程應包括對HACCP計劃的所有環節的有效性的確證。(12)建立文件并保存記錄(原則7):正確、有效的文件和記錄保存對于HACCP體系的應用是必須的,文件和記錄的要求應適應于操作的特性和規模。例如,要求建立文件的活動應包括:①危害分析;②CCP的確定;③HACCP計劃;④關鍵限值確定。要求保存記錄的活動應包括:①CCP監測活動;②工藝步驟;③相關危害;④關鍵限值;⑤校驗程序和時間表;⑥偏離;⑦相關的糾正措施;⑧HACCP體系的調整。
5可能成為HACCP計劃一部分的主要工業危險物質示例
(一)醫藥工業的生產、控制、分配相關的主要有害物質
1、爆炸與火災
爆炸會導致建筑物的破壞,人員的傷亡和產品的損壞。應考慮爆炸的類型,包括爆然,氣體爆炸和粉塵爆炸,有限的和無限的氣云爆炸。因為爆炸與火災的可能性,要求工業上采取控制措施以阻止此類危害。因此,應在每一個危險物質點使用恰當的危險控制系統。
2.工作人員的安全
3.外部環境
3.1有害廢棄物
3.2溢出物
(二)一般失效示例應鑒別一般失效模式和運用適當的控制方法。
1.部件失效
此類失效的原因包括:差的設計,壓力,腐蝕性介質,高溫,泵、風機和攪拌器的機械失效,控制系統的失效(如:傳感器),焊接和法蘭的失效,以及安全系統(如:閥門)的失效。
2.常規運行狀態的偏差
常規運行狀態的偏差包括:關鍵工藝參數的監控失效(如:壓力、溫度),公用工程的失效,如:蒸汽、冷卻介質、電氣和壓縮空氣,工藝過程的開啟、關閉的失效,副產物的形成,殘留和雜質。
3.人員與組織的錯誤
操作人員可能會犯各種錯誤。常見的錯誤包括:操作人員錯誤,錯誤啟動按鍵,警報器斷連接,物質錯混,交流錯誤和不正確的維護和維修。4.自然因素自然因素由自然力量引起,如:風、水、陽光和光照。
6結論
【論文摘要】利用因子分析和相關分析的方法,考察了醫藥行業的績效和營銷渠道模式選擇之間的相關性,提出了在醫藥行業里由于該行業的特殊性,并不存在固定的適用于該行業的渠道模式的結論。
引言
營銷渠道作為市場營銷的四大基本要素之一,是產品到達消費者之間流動的載體,是連接生產者與最終消費者之間的紐帶,在市場運作中具有產品分銷、服務傳遞、信息溝通及資金流動等功能,是企業實現銷售目標的工具,也是企業的一種重要資源。一個對目標市場全方位覆蓋、全渠道控制的營銷渠道是絕大多數產品取得成功的先決因素。
營銷渠道已經變成了企業核心竟爭力的一個源泉,對增強企業競爭力,促進企業持續快速發展起著極為關鍵的作用。近年來,我國企業已經逐步意識到渠道資產是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基礎和關鍵,但我國企業的營銷渠道方式選擇對公司業績增長是否有正面促進作用還缺乏科學和一致的實證研究結論支持,所以作者認為有必要對此進行深人研究。醫藥行業是一個高利潤的特殊行業,它的渠道模式也與其它行業有所差異。為此,本文選擇醫藥行業進行研究,考察營銷渠道決策與企業績效的相關性。
2相關理論
2.1營銷渠道治理理論
營銷渠道治理的研究已經發展了很長時間,早期的研究一般認為,Weld是渠道管理結構研究的奠基人(劉偉宇,2000)。他論及營銷渠道管理的效率,認為職能專業化產生經濟效益,因而專業化的中間商所從事的分銷是合理的。Converse等(1940)研究了營銷縱向一體化的潛在優勢,即營銷費用的降低和原材料或商品銷路的確定性;同時指出,一體化也帶來了相應的管理和協調間題。
20世紀40年代末期和50年代初,營銷渠道治理理論的發展有了新的變化,1954一1973年間,渠道治理結構理論研究達到一個高峰。營銷學者利用經濟學理論分析營銷渠道管理產生、結構演變、渠道管理設計等問題。Balderston(1958)提出了一種顯示了專業化經濟性和競爭過程之間的互動模型,指出設立在一組買賣雙方之間的中間商如何通過減少交易的數量來減少系統成本。Cox等(1965)從更宏觀的角度審視了分銷渠道管理的結構,使用‘、營銷流程(marketing flows )”這一概念來描述通過分銷網絡發生的營銷活動。McCammon (1965)認為,協調營銷體系的潛在經濟效益日益明顯,可以用公司型、管理型和契約型3種方式有效地協調營銷渠道管理體系。Baligh等(1967)進一步擴展了Bolderston (1958)的有關渠道管理結構的經濟分析,涉及了更多種類的營銷活動。還有一些學者試圖了解環境因素如何影響渠道管理網絡的發展和經濟發展如何影響渠道管理的變化(Moyer等,1968 )
近期的研究中提出治理決策是在內部組織和外部組織之間做出的,本質上與交易費用理論中所使用的方式相似(Hei-de,1994)。這些模型的基本決策標準是經濟效率( b4allen ,1973)和效益。于是,渠道管理結構治理的重點是優化渠道管理結構來提高效率和效益。而本文研究討論的正是醫藥行業采取哪種治理結構更有利于企業獲取更好的收益。
2.2渠道結構模式分類
按照國內家電行業具體情況,本文對渠道結構進行了劃分,其具體結構形式如下:
(1)常規渠道。按照科特勒(1999)的說法,傳統或常規渠道由一個或一組獨立的生產者批發商和零售商組成,每個成員都作為一個獨立的企業實體追求自己利潤的最大化,即使它是以損害系統整體利益為代價也在所不惜。沒有一個渠道成員對于其他成員擁有全部的或者足夠的控制權。
(2)垂直渠道。為了解決常規渠道所存在的不足,產生了垂直渠道形式,又稱縱向一體化公司渠道形式。如果制造商向分銷職能整合,由自己的員工完成分銷工作,這被稱之為從生產向前整合或向下游整合;如果下游的渠道成員,如分銷商和零售商,向后承擔生產供應職能,這被稱之為從分銷或終端的后向整合。不論是制造商向前整合還是下游渠道成員向后整合,結果都是由一個組織來承擔所有的工作,這就被稱之為縱向一體化或內部一體化或一體化公司渠道。這里,分銷角色雖然被替代,但分銷的職能卻是相同的。
(3)混合渠道。為了獲得兩種渠道模式的好處,一些企業將常規渠道模式與一體化渠道模式混合使用,產生了所謂的混合渠道模式,即一個企業的渠道模式中既有一體化渠道又有常規渠道,兩種渠道各自對應于不同的銷售對象與目標,在實現一定程度的控制的同時,達到較大的市場覆蓋面。
3實證研究
在這部分研究中,為了具體考察渠道治理決策對醫藥行業的影響,對醫藥行業企業效益和營銷渠道結構選擇的關系進行了分析。文中選取了醫藥行業的134家上市公司,對這些上市公司的幾個主要效益指標進行了提取,并且利用SPSS應用統計軟件對這些數據進行了處理,綜合后得到了對企業的最終效益考察指標,然后利用相關性分析對這個效益值與渠道結構分類相關性做出了分析,得出行業的效益與營銷渠道結構之間的相關性數據,進而驗證醫藥行業營銷渠道結構與績效關系。
3.1數據來源
文中所采納的醫藥行業的各項原始指標數據均來自于上市A股公司近一段時間提供的數據,而其營銷渠道指標則是在對每個企業的資料進行查詢分析后歸類確定的。以行業上市公司為代表研究行業渠道治理抉擇方向是由于上市公司的規模和成熟度相對高一些,研究結果就會有代表性,并且上市公司的原始數據比較容易獲取,同時也便于綜合整理。
3.2變量設定
原始變量:企業股票的每股收益、每股凈資產、每股公積金、主營收人增長率(%)、凈資產收益率(%),為便于運算將這些變量所對應數值記為Xi,XZ,XS.xa,XSo
因子變量: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進行提取后得到的降維后的因子記為f},fz>f3,'二。
綜合指標:對因子變量進行加權運算后得到的最終指標即是綜合指標,記為y。
定量變量之間的運算關系:
fi,fz,fs'二為原始變量xi,xz,x;,xa,xs的第一、第二、…第m個主成分。其中f;在總方差中所占比例最大,綜合原有變量的能力也最強,其余成分綜合原變量的能力依次減弱。主成分分析就是選取前面幾個方差較大的主成分(本文選取其相應特征值大于1的成分)。xi,xz,xs,xa,xs對應的系數向量是協方差矩陣的特征值(
Total Variance Explained的第一列)對應的特征向量二
綜合指標與因子變量的關系:Y-wife十wzfz+...}y} 其中因子變量的系數(即權重)來自于Total Variance Ex-plainedo
定性變量的設定,由于渠道選擇模式均為定性變量,為使之便于考察,按照常規將其定量化為:1代表垂直營銷渠道,2代表常規營銷渠道,3代表混合營銷渠道。
3.3模型假設
W所分析的醫藥行業選取的A股上市公司具有行業代表性,基本上可以體現行業整體營銷渠道治理狀況。
(2)模型提取的企業近期股票的每股收益、每股凈資產、每股公積金、主營收人增長率(%)、凈資產收益率(%)等值具有一定代表性,能夠比較真實的反映該企業的運營狀況。
(3)醫藥行業中比較成功的企業選取的營銷渠道是有利于企業績效的,該渠道是適于企業使用的渠道。
(4)醫藥行業中大多數績效較好的企業都使用的營銷渠道治理方式是與該行業相匹配的方式。
(s)如果最終獲得的綜合指標與營銷渠道相關性比較高,
則可以說明在醫藥行業里營銷模式有趨同性,也就是說適合該行業整體的營銷產品銷售模式相近。
(6)根據我國現有的經濟環境、政策環境以及市場環境推斷醫藥行業企業效益與渠道相關性不會存在相關性。
首先根據已有數據對醫藥行業做一個初步的分析,考察一下各原始變量與營銷渠道之間是否存在一定的相關性。
3.4統計分析
步驟1
表1醫藥行業相關性數據表
從表1可以發現營銷渠道與每股收益、每股凈資產、每股公積金、主營收人增長率(%)、凈資產收益率(%)的相關系數分別為0.028 ,0.015 ,0.057 ,0.078 ,-0.017,從*標記可見營銷渠道的選取與企業考察指標相關性都較弱。從這些數據初步推斷出醫藥行業的營銷渠道與效益間不存在相關規律性,但仍需要進一步進行綜合考察以明確驗證這一點。
步驟2
為了進行因子分析,首先檢驗已知數據是否適合進行因子分析,為此進行KMO檢驗和Bartlett球度檢驗。
表2醫藥行業KMO檢驗和Bartlett球度檢驗表
表2分別給出了KMO檢驗和Bartlett球度檢驗結果。其中K&10值為0.479,根據統計學家Kaiser給出的標準,KMO取值小于0.6,不是很適合因子分析。Bartlett球度檢驗給出的相伴概率0.000,小于顯著性水平0.05,因此拒絕Bartlett球度檢驗零假設,認為適合進行因子分析。
步驟3
由表2檢驗知所提取的數據可以進行因子分析,接下來進行因子提取。
表3反映了初始解按照一定標準(提取因子的標準是特征值大于I)提取了1個公共因子后對原變量總體的描述情況。
表中是因子分析后因子提取和因子旋轉的結果。其中,Component列和Initial Eigenvalue,列(第一gIJ到第四列)描述了因子分析初始解對原始變量總體描述情況。
第五列至第七列則是從初始解中按照一定標準(在前面的分析中,設定了提取因子的標準是特征值大于1)提取了1個公共因子后對原變量總體的描述情況。從表中可見提取了1個公共因子后,它反映了原變量的約一半的信息。第九列(%of Variance)的數值是最后獲得的因子得分進行加權的系數,對應著F1是45.162。由于所提取的公因子反映初始變量的程度太小,所以根據表中第二列特征值基本情況重新設定特征值為0.97,重新提取后得到表4a
步驟4
表4反映了初始解按照一定標準(提取因子的標準是特征值大于0.97)提取了3個公共因子后對原變量總體的描述情況。從表中可見提取了3個公共因子后,它們反映了原變量的大部分信息。第九列(% of Variance)的數值是最后獲得的因子得分進行加權的系數,對應著Fl ,F2和F3分別是38.646 ,23.805和22.1500
步驟5
從表5中可以看出,因子1解釋了每股公積金和每股凈資產兩個原始變量,因子2解釋了凈資產收益率(%)和每股收益兩個原始變量,因子3解釋了主營收人增長率。
步驟6 表6是輸出的因子攣量的協方差矩陣,該矩陣為一個單位矩陣,恰好證明了3個因子變量之間是不相關的。這也正好滿足了因子變量應該是正交、不相關的條件。
步驟7 表7是最終的綜合指標與營銷渠道相關性表,綜合指標是由公式(2)計算得到的。在本行業中,二者的相關性系數是0.047,相關性很低。通過該相關性數據說明了在醫藥行業企業的效益與其采取的銷售渠道是沒有關系的,這證明了假設(5)是錯誤的,同時證明了假設(6是正確的。并且事實上在本文中所考察的所有企業中只有三種渠道模式,而且其數量差別不大,也就是說采取垂直型、常規型和混合型營銷渠道的企業比例均衡,而且經營狀況也沒有太大差別,根據對醫藥行業資料的查證發現這個結果直接與我國的行業情況有關系。多年來,醫藥行業依靠一些保護政策運作的情況很嚴重,這導致了渠道結構對其效益沒有很明顯的影響,就出現了本文調查所得的結論。但在反商業賄賂的政策旗幟下,2006年醫藥行業已經加速進人行業規范階段,同時多年以來行業內部同質化競爭加劇,導致利潤不斷稀薄,整體行業在政策的洗禮下進人洗牌階段,勝者為王的時代已經來臨,無論是企業還是經銷商都在戰略上尋求新的盈利模式。在此環境背景下,醫藥企業紛紛轉型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和企業可持續運作的經營模式,而營銷模式的轉變是經營模式轉型的重要課題。所以醫藥行業營銷模式創新已經成為一種必然。在醫藥行業整體面臨轉型的今天,也更需要對醫藥行業結構模式進行研究,以求獲取更有利于行業發展的方式。
4結論
通過對醫藥行業企業的樣本調查和數據分析,對營銷渠道治理機制和醫藥行業績效之間的關系進行了深人探討,并主要得到以下幾個結論:
(1)從整個行業角度來看,醫藥行業目前的營銷渠道治理決策對企業績效是沒有多少影響的,二者之間相關性很弱。
醫藥行業財務會計管理與內部控制中的問題
(一)風險意識不足
在財務管理方面,醫藥企業普遍存在著風險意識薄弱的問題,甚至有些醫藥企業對風險的概念知之甚少,這使得企業的財務會計制度鮮少涉及風險防范的內容。在上述醫藥企業所面臨的內部、外部風險中,應收賬款風險的主要成因是藥品銷售商的違約行為,由于應收賬款占據了醫藥企業銷售收入的很大一部分,影響著企業的整條資金鏈,如果醫藥企業不及時處理超過賬齡的應收賬款,不僅會增加壞賬產生的可能性,業會嚴重阻礙醫藥企業的經營發展。在此,以我國某醫藥企業A舉例說明,2015年年末A企業未就某項金額為1500萬的應收賬款與B民營醫院對賬,相關手續也沒有進行完善;2016年年初,B醫院由于經營不善被C國有醫院整合,由于前述應收賬款的手續不健全,C醫院對此產生疑慮,表示要對其真實性進行進一步驗證,如此一來,A醫藥企業的收賬風險大大增加,甚至可能會嚴重影響公司的財務狀況。
(二)醫藥購銷業務控制難度大
醫藥購銷活動作為推動醫藥企業經營、發展的重點內容和關鍵環節,具有控制難度大、影響范圍廣的特點,而目前我國的醫藥企業普遍 缺少風險預警機制,想要通過自身控制來降低經營管理風險的愿望很難實現。我國醫藥行業的銷售市場相對狹窄,主要的銷售市場僅有OTC藥店、醫藥公司、醫藥機構等,但是各個銷售市場均制定了不同的推銷、采購、配送規則,這些規則都是建立在各個銷售市場的不同實際經營情況的基礎上,具有多元性和復雜性,給醫藥企業的運行管理造成了不可避免的困難。
(三)成本控制不到位
目前,大多數醫藥企業的成本控制能力較弱,這是由于企業對行業、市場以及自身需求的不明確造成的,企業應當根據實際情況適時地調整所采用的成本核算方法,而實際上,不在少數的醫藥企業仍然在應用較為落后的資產折舊方法、存貨方法、成本核算方法等。就成本核算方式而言,絕大多數醫藥企業使用的還是傳統的總成本核算方式,而非服務成本費用核算、科室全成本費用核算,對高效的、現代化的核算方法(例如作業成本核算方法等)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這使得企業對成本的制約和控制能力大打折扣。醫藥行業財務會計管理與內部控制
醫藥行業財務會計管理與內部控制的完善建議
(一)增強風險管理意識,提高風險管理水平
醫藥企業必須加強風險意識,要對企業所面臨的各項風險進行透徹的分析,并根據分析結果出具風險評估報告,并經由理事會、監事會、董事會認真審議、核查;管理層要組織相關人員定期或不定期地檢查資金、應收賬款、應付賬款的往來賬目并作出相關處理。
(二)完善內部控制體系,加快各方體制建設
醫藥企業內部控制機制的完善和風險管理的要求是并存的,所以企業必須盡快建立健全內部控制體系。具體途徑如下:第一,建設完善的內部治理結構。醫藥企業必須依照現代企業制度,真正實現經營權、所有權的分離,將風險控制、公司治理、內部控制有機地結合起來,使企業的風險管理貫穿于內部控制全過程,不斷防范“內部人控制”、規范控股股東行為,同時完善監事會機制、董事會機制、股東大會機制,夯實激勵約束機制、績效評價機制和信息披露機制,協調各個利益相關者的關系,從而實現完善醫藥企業內部治理結構的目的。
第二,建設規范的內部控制制度。醫藥企業應該充分結合自身情況,同時遵循《企業會計準則》、《稅法》、《會計法》等法律法規,健全財務核算控制體系,該舉主要是為了強化企業的財務監督功能、預算管理功能以及各項授權審批制度,使企業的內部控制作用于各個經營環節,最大限度地對各種風險進行防范。與此同時,醫藥企業要致力于規范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工作,實現監督的公正性、客觀性和獨立性,進而建立以專項管理為補充、以績效考核為保證、以成本控制為中心、以經營目標為導向的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第三,整合人力資源管理。人力資源不僅是醫藥企業內部控制工作中的主體,也是內部控制的控制對象。因此,醫藥企業必須強化以人為本的經營管理理念,加強對人力資源的管理和控制,積極開發、挖掘人力資源潛能,充分發揮企業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建立健全激勵獎懲機制,用以約束員工遵循財務會計管理和內部控制的要求、目標行事,發揮、培育團隊精神,不斷提高整個團隊的凝聚力。
(三)樹立成本意識,加強成本控制
醫藥行業必須加快樹立成本意識的步伐,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制藥的技術和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自然地制藥成本也與日俱增,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醫藥企業要想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樹立成本意識勢在必行。醫藥企業必須將成本管理上升到戰略高度,加強對日常成本的控制能力,最大程度地避免浪費,對各項資源進行循環利用。針對采購成本而言,企業要成立產品成本信息庫,用來加強對制藥成本的控制和管理,充分了解、掌握供應商資源,選擇質優價廉的原材料。此外,醫藥企業必須引進現代化的成本核算方法,在加強自身成本管理的同時,積極適應國內外的市場要求。
(四)推進信息化建設,適應現代化發展
在信息時代,醫藥企業必須對管理方式展開更深層次的探索與研究,在確保企業產品質量、資產安全的同時,最大程度地減少經營風險。推進企業財務會計管理與內部控制的信息化建設,是醫藥企業適應時代要求的必然選擇,具體做法可參考如下建議:一是建立統一的信息平臺。醫藥企業可以在企業范圍內采用統一的財務管理軟件,企業上上下下的所有財務事項只能通過該系統來變更,這樣既避免了人工操作的低效和弊端,也規范了整個公司的財務管理;二是規范財務系統的應用程序。
為防止數據丟失,除了排除系統運行問題之外,醫藥企業還要不斷地完善數據庫管理,使其具備完整的機房準入規定、詳細的系統操作指南、嚴格的系統操作審批流程、科學合理的錯誤應急處理辦法等,同時也不能忽略輔的系統操作登記臺賬、機房準入規定等;三是增強權利約束與監督。為減少徇私舞弊行為,必須建立一套針對操作人員的監督約束機制,可以通過劃分不同模塊的方式來進行人員職能分工,或是通過設置財務管理系統權限來實現;四是注意安全管理。醫藥企業必須對財務管理系統進行加密措施,嚴格設置各級別權限,定期對系統進行殺毒和數據備份;同時設置獨立的、線下的設備存儲空間,用于保護設備安全。
醫藥行業財務會計管理與內部控制中的問題相關文章:
1.財務管理在企業內部控制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2.酒店財務管理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3.會計內部控制本科畢業論文
4.財務內部控制制度范文3篇
1 我國生物醫藥知識產權保護的現狀
1.1 知識產權保護的品種少,質量差 我國醫藥行業多年的快速發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大量仿制國外藥品,由于科研水平較低,研究與開發投入嚴重不足,致使新藥開發能力弱,我國生產的化學藥品中大多數是仿制自國外藥品,“八五”期間開發的1500多種新藥,70種為一類新藥,但僅有2種具有獨立的分子結構,為世界公認的創新藥品鳳毛麟角。同時,在我國臨床醫療所使用的醫療器械產品的生產中,主要有47大類,3000多個品種,11000多種規格的產品,但產品主要集中在常規設備等中低檔醫療器械,而高檔產品的生產較少,并且在技術方面較為落后,這種狀況嚴重影響了我國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1 2 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淡薄 知識產權制度對作為知識產品“生產基地”的醫學高等院??蒲性核R床醫院的發展具有重大的推動作用,然而這一功能還沒有為生物醫藥科研人員,管理人員所認識,不少人對知識產權和知識產權保護含義知之甚少。據對某高校抽樣調查顯示,知道知識產權包括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的人員占45%,進一步了解其內容的僅占15%;知道知識產權保護包括立法、司法、執法過程的不足20%,知道如何利用法律手段,保護自己的發明創造和合法權益的不足10%.這種現象在我國生物醫藥行業同樣存在。這種對知識產權保護的淡漠反映在:對無償使用別人的成果習以為常,對自己的成果被別人仿冒、抄襲不以為然。這一現象應引起我國醫藥衛生事業管理者的高度重視。
1.3 人員流失導致知識產權流失嚴重 醫學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可轉化的科技成果主要是職務性成果。近年來,由于科研人員流動數量日益增多,導致高校、科研院所所擁有的知識產權流失狀況日益嚴重,這不僅挫傷了科研人員的積極性,侵犯了科研院校和院所的權益,而且直接影響了科技成果轉化的順利進行。
1.4 管理不嚴導致知識產權無法保護 科技成果轉化部分采用技術轉讓方式。在這種合作中,由于合同簽訂不規范,或由于責、權、利不清,或由于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等,導致有意或無意中造成資產流失,同時不少管理者對這種現象并不介意,采取一種聽其自然的默認態度,造成知識產權無法保護的局面。
2 生物醫藥行業知識產權保護的對策與措施
2.1 建立健全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用十幾年的時間,建立起比較完善的知識產權制度,并初步與國際接軌,這是一個歷史性的跨越。但是法規的制定及施行,不等于法制的健全。我國生物醫藥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在社會觀念的轉變,執法機制的形成、管理制度的完善、法律知識的普及、專業人才的培養以及司法、行政執法、行政管理、實施監督和法律咨詢服務等方面,仍有大片空白,需要加快填補,使之臻于完善。知識產權保護不僅要解決立法問題,同時也要解決執法問題。一方面要嚴肅查處各類侵權、假冒等違法活動,逐步優化法律環境;另一方面要積極扶植我國生物制藥知識產權產業的形成和發展,努力提高醫藥行業企事單位自身保護和運用知識產權的能力。
2.2 提高全行業知識產權保護意識與水平 針對當前生物醫藥行業的實際情況,以及面臨著的生物醫藥,特別是中醫藥現代化,國際化的強勁走勢,要提高全行業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和整體水平,深刻認識知識產權作為無形資產和竟爭武器的重要價值及其在開拓、占領國內外市場,保護竟爭優勢和發展后勁方面的積極作用,要從企事業單位科研、經營策略和發展戰略的高度上重視和看待知識產權問題。
2.3 充分發揮我國中醫藥行業的優勢 盡管我國在生物制藥領域沒有太大的優勢,但在中醫藥領域發展前景卻是廣闊的。一是化學藥物將逐漸淡出而代之以生物制藥和中藥已成為一種必然趨勢。這是由于化學藥物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根據WTO的統計資料,幾乎所有化學藥物的“致病”作用與其治療作用是等同的,也就是說,應用某一化學藥物在治療某一疾病的同時會潛在地引發另外一種疾病。二是醫學模式的改變決定了藥物治療的目的已經由直接殺傷外源病原體轉化為調整生物體自身功能,這正是中醫藥的優勢所在。三是由于環境污染、生態平衡失調、醫源性藥源性疾病增加、老齡化社會來臨,導致疾病譜發生了根本變化,傳統的化學藥物已經遠遠不能滿足需要。近幾年來,在“崇尚自然”的大潮下,包括歐美在內的各國政府,把希望投向了我國的中醫藥。隨著各國有關法規的建立健全,中醫藥進入醫療主流已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四是在西歐,中醫藥已被列入醫療保險體系。在美國,由于民眾對中醫藥需求日盛,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DA)已擬定了一部《天然藥物法規指南》,頒布實施后,處于“支流”狀況的中醫藥將轉向“主流”藥品。這為中醫藥進入國際市場提供了良好的契機和條件。
中醫藥是目前我國唯一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藥物,但是歐美國家已加大投入進行研究開發,如美國每年投資近1000萬美元在科研機構設立“替代醫學”博士后流動站,主要從事中醫藥的現代化研究,在應用中藥治療癌癥、疼痛、艾滋病等方面已經取得了進展,這給我國提出了挑戰。我國現有35大類、43種劑型、5000多種中成藥,經過長期臨床應用,其許多方面優于西藥。如果能開發出三效(速效、長效、高效)、三?。ǘ拘孕?、副作用小、用量?。⑷悖▋Υ娣奖?、攜帶方便、服用方便)的中成藥,就能大大提高我國醫藥行業的竟爭能力。
2.4 進一步完善通過知識產權促進科技創新的利益激勵機制 加強科技創新,增強科技持續創新能力的關鍵是人才。建立公平合理、有效運行的激勵機制是充分發揮科技人員積極性和創造性的重要杠桿。同時專利制度是激勵科技創新、提高科技創新能力的重要機制。專利制度對具有新穎性、創造性、實用性的發明創造依法進行保護,是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的具體體現。為了實現中藥現代化的目標,要加強科技研究,在繼承傳統、保持特色的基礎上充分運用、吸收現代科學技術,不斷提高中藥行業創新能力,要積極鼓勵發明創造、調動申請專利的企事業單位發明人的積極性,引導科技工作者把取得專利作為科研開發立項的目標之一。制定激勵政策,把取得專利作為業績考核指標之一。設立專利獎,將專利獎勵與科技獎勵同等對待。
2.5 培養中醫藥國際經貿與知識產權的專門人才 普及知識產權教育,建議在醫學院校開設一定學時的知識產權課程,將知識產權教育培訓工作納入學生的課程計劃中,通過學習基本知識,使學生較早受到知識產權知識的普及教育,初步樹立產權意識。對生物醫藥領域研究開發的從業人員普遍進行知識產權的宣傳、學習、并列為崗前教育的必修內容之一,提高全行業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對醫藥研究、開發、生產部門的負責人,由行業主管部門組織開辦短期知識產權輪訓班,并將之作為履行職責的考核內容。醫藥研究開發院所,應培訓通曉知識產權的專門人才,負責在醫藥研究開發立項、鑒定、申請獎勵以及有關論文、報告、宣傳材料公開發表前的審閱和和專利申請、商標注冊的咨詢工作。
論文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中醫藥的社會需求與中醫藥人才的培養很不協調,改變中醫藥職業教育的現狀,加速發展中醫藥高等職業教育是滿足社會需要,促進我國中醫藥事業和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發表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中醫藥行業將逐步成為我國經濟新的增長點,充分利用我國中醫藥資源,主動適應市場對中醫藥護各類專門人才的需求,是未來中醫藥高等職業教育的重要發展方向,下大力抓好中醫藥高等職業教育勢在必行。
一、中醫藥高等職業教育的現狀
到2002年底,全國有獨立設置的高等中醫藥院校23所、民族醫藥院校3所、中醫藥職業技術學院(專科)3所、中等醫藥學校48所。呈現“二多一少”現象,即使本科院校多、中職學校多、高職院校少。隨著高校的擴招,本科及本科以上的中醫理論研究、中醫醫療、中藥研究與開發以及中醫管理人才,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得到了相應的擴充提高,但高素質的應用型技術人才,如中醫護理、中藥制藥工藝、中藥種植栽培、康復保健等人才奇缺。因此,有必要加速高職教育發展,以滿足中醫藥事業對高素質應用型技術人才的需求。
中醫藥高職教育要面向農村基層及城鎮社區,面向中醫藥行業各級醫療機構的醫技崗位和各級各類康復保健機構,以職業技術和崗位培訓為中心,培養技術應用型和勞動服務型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中醫藥護專門人才。
二、對高素質中醫藥應用型人才的需求分析
1.中藥產業雷要一大批高級技術型人才據全國中藥資源調查表明,我國現有中藥資源12 807種,是世界最大的藥材生產國;中藥產業擁有資源、勞動力、價格及知識產權等優勢,在市場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我國加入WTO后,國內部分西藥企業轉產中成藥,中藥產業面臨整體力量加強的極好發展契機。我國現有1 059家中成藥制藥企業,31家領先中藥企業的產值就占行業產值的26%,中小企業有1 018家,占96%%。據不完全統計,在這些企業專業技術人員中,中專及中專以下學歷者高達75.8%。一方面缺乏高素質的勞動者和專門人才,特別缺乏高級應用型的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另一方面,大量新增勞動力還沒有經過中高等專業教育或培養??梢灶A見,今后相當一段時間,我國中藥行業對此類人才的需求量是很大的,如不采取有效的途徑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勢必制約整個中藥行業的健康發展;同時,現有在職人員也急需接受在職繼續教育,使他們更好地掌握實用技術,適應社會的發展。此外,為保證中藥材的質量和規模經營的的需要,中藥的種植、養殖、加工生產,也需要專門技術人才;通過職業教育,為農村培養這方面的高素質技術人才,對于中藥材的產業化生產和邊遠山區農民的脫貧致富,也是一項有效的措施
2,農村及城鎮社區對應用型中醫藥人才蓄求旺盛長期以來,中醫藥以其療效肯定、費用低廉、毒副作用小深受廣大患者歡迎。我國是農業大國,經過多年建設,農村醫療機構網絡粗具規模,但仍不能滿足農村日益增長的醫療保健需要。在全國80多萬個行政村中,約10%的村無醫療點;全國農村醫生和衛生員100萬人,每千人擁有醫衛人員1.15人。據全國30個貧困縣的調查,92%的患者在村醫療點和鄉醫療點就診,農村缺醫少藥的問題普遍存在。然而農村中醫藥人員現狀更令人擔優,數量偏少、學歷層次和職稱結構偏低,大專以上學歷、中高等職稱分別只占15%左右。因此,培養一大批適應農村醫療實際的應用性中醫藥人才,顯的十分緊迫。隨著城市醫療體制的改革,社區醫療作為城市醫療體系的基礎,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統計顯示,城鎮居民的醫療保健支出呈逐年上升的趨勢。社區醫療同樣需要中西醫并重,而且需要的是與綜合醫院??漆t生有別的全科醫生,這些醫務人員必須能中能西、懂醫懂藥、能醫能護、能防能治,有很強的動手能力,能深人居民家庭提供醫療預防保健服務。培養這種技術應用能力強、素質高、理論知識適度的具有高等技術應用特點的中醫復合型人才,正是中醫藥高等職業教育的任務。
3.中醫藥康復保健事業的發展也雷要大批應用型人才21世紀,我國將全面進人小康社會,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富裕時間的相對增加、老齡化社會的到來,使人們對生活質量的提高給予了更多的關注,休閑將成為一種時尚,養生保健方面的需求將快速增長,康復保健醫療作為預防醫學和臨床醫學的結合體,其市場將迅速擴大。近10年來,我國康復保健機構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長,但其從業人員的80%沒有接受過醫學專業教育,對具有較高文化層次的高級技術應用型中醫藥康復保健人才的需求量將迅速增大。
三、積極發展中醫藥高等職業教育發表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提出:中醫藥教育在層次上要加強面向農村和基層的中醫藥人才的培養;在類型結構上,逐步實現中醫藥高等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協調發展。2002年底我國高等中醫藥院校在校生41 336人,其中高職高專9 464人占23%;中專學校在校生51 260人。從目前社會需求看,在農村迫切需要大專學歷以上醫護人才。因此發展能醫能藥、能防能護、下得去、留的住、用得上的高層次實用人才勢在必行。從中醫藥教育現狀出發,筆者認為,應充分利用現有的中等醫藥教育資源,發展中醫藥高職教育,多種途徑培養中醫藥高職人才。
1.調整院校結構選擇具備條件的重點中專校改辦高等職業技術學院或是舉辦高職班;同時鼓勵、支持中醫藥大學與中醫藥學校合并或聯合辦學,成立校(院)屬的高等職業技術學院,集高等中醫藥教育、成人教育、職業教育為一體,培養中醫藥高職人才。
論文關鍵詞:中小醫藥,戰略管理,問題,解決方案
戰略管理一詞最初是美國學者兼企業家安索夫提出。此后,其他許多戰略研究學者也提出了不同的見解?,F在觀點認為,戰略管理是企業高層管理人員為了企業長期的生存和發展,在充分分析企業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的基礎上,確定和選擇達到目標的有效戰略,并將戰略【2】付諸實施和對戰略實施的過程進行控制和評價的一個動態管理過程。戰略管理的目的及作用是提高企業對外部環境的適應性,使企業實現可持續性發展。
1.中小醫藥實行企業戰略管理的必要性
作為我國醫藥行業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小醫藥企業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進程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已成為推動經濟持續增長的主要動力、擴大就業的主要渠道、自主創新的新生力量以及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力量。但中小型醫藥企業戰略管理問題一直沒有重視。中小醫藥企業對我國醫藥行業所做的貢獻有目共睹,但與此同時,每年仍有數以百計的企業倒閉,有研究表明,盡管倒閉的原因多種,但基本癥結卻是缺乏戰略管理的技能,或沒有開展戰略管理。中小型醫藥企業戰略管理實踐嚴重缺乏,強化企業戰略管理已迫在眉睫。
2.我國中小醫藥企業發展現狀分析
近年來,我國醫藥產業迅猛發展, 在國民經濟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從1995年到2010 年的15年中我國的中小醫藥企業不斷壯大現代企業管理論文,在經歷了初步的競爭后,醫藥市場不斷規范,相關法律日益健全,體制改革逐步深入。但是目前,我國中小醫藥企業人才匱乏,技術力量單薄,生產條件落后,企業生產規模較小,水平低、集中度不高等致命弱點,其無疑也是醫藥企業未來發展的巨大阻力。而如今世界,醫藥競爭卻日益加劇,正在向規模化、集約化的方向發展。面對競爭,如果我國的中小醫藥企業不盡快增強自身的實力,終將會被殘酷的市場競爭所淘汰。如何找出自身的可持續發展戰略,發揮其優勢,充分整合資源,進而提高自身的競爭力,是當前中小醫藥企業所共同面臨的亟需探討的問題。
3.我國中小醫藥企業戰略管理存在的問題
3.1管理者勝任力欠缺
3.1.1缺乏戰略思想,短期行為嚴重:大部分中小醫藥,尤其是處于嬰兒期的企業,根本沒有意識到戰略定位的重要性,其成立和運行僅出于對地方資源的即時利用或短期出現的市場需求,缺乏長遠的目標。
3.1.2錯把計劃當戰略,盲目擴張發展:許多中小醫藥企業沒有戰略,但幾乎所有的企業都有計劃。有的醫藥企業錯把計劃當戰略,耽誤了企業發展,計劃和戰略有著根本不同。
3.2企業戰略文化環境欠佳
我國一些醫藥企業普遍存在這樣的現象,所形成的企業文化不能準確體現企業核心的精神層面,缺乏未來導向性,不能在實際工作中激勵員工。此種現象的出現,不利于醫藥企業形成企業的獨有特色及增強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不能為醫藥企業戰略的實施創造良好的文化。
3.3.高素質人才的匱乏
隨著時代的發展,較高素質的人才已經成為我國醫藥企業的必備因素醫藥企業之間在市場上的競爭最終取決于人才的競爭。目前,一些醫藥企業人員整體素質較低,不僅缺少生產技術人才、市場營銷人才,還缺少企業管理人才和產品開發人才。雖然一些企業初步形成了相對完整的自主研發體系和逐漸壯大的科研隊伍,但仍不能為醫藥企業人才戰略的實施提供優秀的人力資源。
3.4產品營銷管理力度不足
目前現代企業管理論文,我國的一些醫藥企業營銷方式仍以傳統推銷為主,缺少創新,,不能很好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在醫藥企業營銷戰略的實施過程中并未起到較強的促進作用。
3.5創新能力低,國際競爭能力差
我國的醫藥產業對于研發的投入僅占銷售額的2%~3%左右,而發達國家醫藥業將銷售額的10%~20%用于新藥研究與開發,其研制成功一種新的化學合成藥耗資2~3 億美元,甚至10 億美元以上。20世紀70~90 年代,世界各國共開發152 種新藥,僅美國就占了將近一半, 而我國顆粒無收。這些無疑說明了我國在國際醫藥市場所處的劣勢,創新能力低下。
4.中小醫藥企業戰略管理實施與對策
4.1提高管理者與員工的整體綜合素質,吸納高素質人才
對我國中小醫藥企業來說,人才已成為企業創新與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企業針對自身條件,圍繞著管理人員、研發技術人員、營銷人員和3支隊伍分級、分類、分批進行長期或短期培訓,不斷提高人才隊伍素質。
4.2 加強企業文化建設, 保持企業團隊的旺盛的戰斗力
加強企業的組織文化建設和企業對員工的培訓, 不能是一個時期的行為, 而是需要采用不斷升級培訓的方式,針對不同基層的員工采用不同方式、不同級別的培訓。圍繞企業文化建設,企業應做好一下幾方面工作:(1)深入貫徹企業精神,宣傳企業文化。(2)重視企業責任觀和價值觀(3)在繼承原有企業文化的基礎上力求創新。
4.3“科技創新”增強醫藥企業核心競爭力
鼓勵創新精神,醫藥科技創新【3】投入大、門檻高、風險大、是一個持續投入、不懈探索、執著追求的過程,我們必須大力鼓勵創新精神,以倡導尊重科學規律、寬容失敗來弘揚科學精神,用長跑的技能和心態代替急功近利和短、平、快。
4.4有效戰略管理和組織再造是中小醫藥企業生存和發展的保障
制定明確的發展方向和具有可操作的能夠推行的企業發展的戰略實施步驟, 并能夠建立與發展相適應的短期目標。組織再造是實現企業戰略管理變革的有效方法, 進行組織再造流程,需要醫藥企業與消費者保持更緊密的聯系。認真分析消費者醫藥消費需求特征, 從中找出既符合企業發展目標, 又能適應中國消費者尚未被滿足的需求的市場機會。
參考文獻:
【1】官文龍.中小醫藥企業艱難前行,路在何方[N].醫藥經濟報,2008-01- 18.
【2】湯少梁.基于合作競爭的我國醫藥企業競爭戰略中國藥業,2008(10):9.
英文名稱:Pharmaceutical and Clinical Research
主管單位:江蘇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主辦單位:江蘇省藥學會
出版周期:雙月刊
出版地址:江蘇省南京市
語
種:中文
開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673-7806
國內刊號:32-1773/R
郵發代號:80-170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93
期刊收錄:
核心期刊:
期刊榮譽:
聯系方式
期刊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