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1 17:09:4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政治時政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報章文體的演進與形成
其實,報章文體并非梁啟超所獨創,這是一種在前人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新報刊文體,這種新文體的形成有著較長的演進過程,最早大概要算中國古代文人們寫的政論文章了吧。
自古以來,中國人就有著議政的傳統,“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而中國文人更甚。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下,中國文人歷來有一種深沉的歷史責任感,中國文壇歷來洋溢著一種“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的弘大氣象。于是,以“言論報國”便成了一些文人實現政治抱負的最佳選擇。由此可見,中國的政論文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李斯的《諫逐客書》、賈誼的《過秦論》等就是古代政論文中的名篇。后來報刊上的政論與這種傳統的政論文相比,其實并沒有根本區別,可以說是由其脫胎而來的。
當然,報刊政論文體從中國傳統的政論文發展成為另一種獨立的文體,經歷了一個較長的歷史過程。它始見于外國人在華出版的一些中文報刊?!暗谝环葜形慕鷪罂恫焓浪酌吭陆y記傳》雖刊有言論稿,但均為闡發教義之作,未見有對政治時事的評說?!敝蟮摹啊稏|西洋考每月統記傳》辟有言論專欄,政治時事性很強,可說是最早重視政論的外人辦的中文報刊。但作者多為外國人,他們的中文水平不高,寫出來的文章詞義不甚可曉,也并未引起讀者的重視。此后很長時期所出版的中文報刊(包括由中國人所主編的報刊),均不設言論欄,政論也較少見。直到1872年《申報》創刊后,才把言論列為必備的內容,開報紙重視言論之風。此后外國人創辦的中文報紙《字林滬報》、《新聞報》等均仿效,一時蔚為風氣”。這些外報對推動這種政論文體的成長曾作出過一定的貢獻?!斑@些報紙曾經發表過相當數量的評論時政、鼓吹改革的文章,其中也有若干頗具見解的佳作。這些文章形式上有較大的自由,不拘一格,為適應不同讀者的文化水平,文字較淺顯通達。少見雕琢。政論文體的若干特色在這里已初見端倪。中國報刊上的最初的政論文體就是在這些報紙上產生的?!?/p>
遺憾的是,報刊政論文體并沒有從此一帆風順地發展下去。作為以盈利為目的的商業報紙,“它們所刊的論說大多為應景之作和一些無關宏旨、格調平庸的文章”。這些文章“雖然對當時影響較大的八股文、桐城派古文有所突破,但這些舊傳統對它的束縛仍然存在”,在盈利的目標驅使下,報刊政論文體的發展不會太順利。而真正推動報刊政論文體向前發展的是國人自辦的報刊,而其中最為人稱道的當屬王韜的《循環日報》,王韜本人也因此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報刊政論家。他不僅在實踐中為報刊政論文體的改革作出了榜樣,同時也對這種文體的寫作提出了指導性的原則。他在報刊政論文體的發展上功不可沒??墒牵捎谑芩帟r代及真正的政論文體起步較晚等原因的局限,王韜的政論也不可避免地帶上了一些被束縛的痕跡。真正對報刊政論在理論及實踐上有全面發展并且使之成為一種成熟形態的人,是梁啟超。
梁啟超與“時務體”
梁啟超主筆《時務報》時期,雖很年輕,卻早已是“康、梁”并稱、名聞全國了,尤其是他的那些以駢散合一、筆端帶有豐富感情的文字寫成的政論文體――“時務體”,更是吸引了成千上萬的讀者。在《時務報》創刊號上,就有梁啟超的《論報刊有益于國事》、《變法通議自序》兩篇文章,他獨具一格的酣暢淋漓的新文體令讀者耳目一新。前者是梁啟超作為主筆登上中國文壇的一個開場白,他摒棄了一切陳舊的文章做法,開篇即開門見山地寫道:
覘國之強弱,則于其通塞而已。血脈不通則病,學術不通則陋。道路不通,故秦越之視肥瘠。漠不相關,語言不通,故閩粵之于中原,邈若異域。惟國亦然,上下不通,故無宣德達情之效。而舞文之吏,因緣為奸,內外不通,故無知己知彼之能。而守舊之儒。乃鼓其舌,中國受侮數十年,坐此焉耳!
梁啟超開篇的這些“通塞”之論,實在是留給后人的至理名言,同時,也是他“時務體”的典范之作。而另一名篇《變法通議》,則更是將他的“時務體”展現得淋漓盡致。
法何以必變,凡在天地之間者,莫不變。晝夜變而成日,寒暑變而成歲,大地肇起。流質炎炎,熱冰遷,累變而成地球。海草螺蛤,大木大烏,飛魚飛龜,袋獸脊獸,彼生此滅。更代迭變,而成世界。紫血紅血,流注體內,呼炭吸養,刻刻相續。一日千變,而成生人。藉日不變,則天地人類,并時而息矣。故夫變者,古今之公理也。
文中所展示的“變”、地球之形成及人類萬物之進化,對于當時的國人來說還是極為新鮮的,梁啟超以他獨有的語言生動地將這一幅幅畫面展示給讀者。因此接受這天下之公理,一般民眾并不艱難。梁啟超的文字熱情洋溢,氣勢磅礴,給國人以極大的震動。《時務報》在不到半年的時間里,銷量已突破一萬份,“為中國有報以來所未有”。一時間,“自通都大邑,下至僻壤窮陬,無不知有新會梁氏者”。更有對梁啟超的文章評價之高如此者,恐無人能及:
雷鳴潮吼,恣睢淋漓,叱咤風云,震駭心魂,時或哀感曼嗚,長歌代哭,湘蘭漢月,血沸神銷,以飽帶情感之筆,寫流利暢達之文,洋洋萬言,雅俗共賞,讀時則攝魂忘疲,讀竟或怒發沖冠,或熱淚濕紙。此非阿諛,惟有梁啟超之文如此耳!
如此看來,報章文體在梁啟超主持《時務報》筆政時,已是頗具規模了,成為公認的維新派諸報刊的文章魁首。之后。梁啟超還經歷了《清議報》的過渡,但真正代表其成熟文風的,則是《新民叢報》了。
梁啟超與“新民體”
《新民叢報》的創刊,把梁啟超推上了一個無與倫比的、無人能及的巔峰。相隔不到一年,較之于《清議報》上的文章,梁啟超的筆下顯得從容多了,“大概是從日本人的諸多翻譯中汲取了不少新的知識,由人類而環球,由環球而中國,由興衰而民族,由民族而英雄,總之寫的是屬于世界的人類文明史的興衰之別、‘新民之道’”。
自世界初有人類以迄今日,國于環球上者何啻千萬,問其巋然今存,能在五大洲地圖占一顏色者,幾何乎?日百十而已矣。此百十國中,其能屹然強立,有左右世界之力,將來可以戰勝于天演界者,幾何乎?日四五而已矣。……
《新民叢報》的大部分文章都出自梁啟超之手,他的文字華美犀利,文風恣肆,筆鋒飽含感情。流亡生活不僅沒有使他步入頹廢,相反以其知識的廣博、新穎及筆力的雄健和推論的嚴密,聯想的奇妙而使眾多的年輕人傾倒。他無可爭議地成了中國“言論界之驕子”。難怪黃遵憲在《致飲冰室主人書》中贊嘆道:“《清議報》勝《時務報》遠矣,今之《新民叢報》又勝《清議報》百倍矣!驚心動魄。一字千金,人人筆下所無,卻為人人意中所有,雖鐵石人亦應感動,從古至今文字之力之大,無過于此者矣。”黃遵憲還認為,中國幾十家報紙,“無一非助公之舌戰,拾公之牙慧”。至少。從形式到議論,中國的報章因之而“大變矣”!
一、高中教學利用影視資源的反思
高中語文、歷史、政治、地理、英語等學科教學和學生思想教育、素質拓展中,都較廣泛地使用著影視資源。運用影視資源,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進行情感教育、思想教育、審美教育,陶冶學生情操,提高思想品德修養;輔助教學,擴大教學信息,拓展教材;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邏輯思維、批判性思維和創新能力;幫助學生掌握學習策略,學會學習、有效學習;強化學生成就動機,樹立終身學習意識;促進教學手段信息化,提高課堂效率,等等。影視資源設計要注意科學性、目的性、可行性、適度性、整體性等基本原則。在影視資源設計形式上,要注重學校影視資源庫建設,注意利用影視資源促進課堂教學,進行研究性學習。這些認識和研究成果,關注到了高中教育教學利用影視資源的一般教育意義、設計原則和設計形式,有一定的實踐基礎。但更多停留在對高中教學表層意義的認識上,且主要集中在歷史學科,缺乏對優質影視資源教育價值的深入挖掘和拓展,如果影視資源更多停留在對高中教學表層意義的認識上,且主要集中在歷史學科,缺乏對優質影視資源教育價值的深入挖掘和拓展,是很難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取得預期效果的。
1.影視資源在高中教學中的作用和價值。很多教師和學者認為,采用影視資料只是為輔助教學,它可以激發學生興趣、設計教學情境、展現教師的多媒體技術水平,是教育教學信息化的基本要求。這些認識,顯然沒有真正把影視資源作為一種重要課程資源來看,沒有界定影視資料的類別和質量好壞,沒有從人文與社會領域來審視影視資源的特殊價值和意義,沒有充分把握高中歷史、政治學科的特點和人文性、社會性、教育性、思辨性與科學性,也沒有考慮多媒體教學的實際效果。毋庸置疑,課堂教學的關鍵在于教學設計,教學質量根本上取決于教學設計。高中教學利用影視資源,不僅可以輔助教學、活化課堂、設置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更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潛在價值和廣闊前景。特別是歷史教學中,利用優質影視資源可以創造出引人入勝的、無可替代的歷史情境,讓不可復原的歷史最大程度上得以重現,使學生在身臨其境中親近歷史,在體驗、感悟歷史中高效學習、增長智慧、快樂成長。
2.影視資源的選用和空泛化趨勢。影視資源題材廣泛,包羅萬象,且更新速度快。從電影、電視劇來看,資源之繁雜足以使人眼花繚亂、迷失方向。在當今文化產業化、市場化潮流中,部分商家為追求票房、利潤和所謂“時尚”,不惜以低俗、媚俗、庸俗的影視作品來吸引觀眾;不惜將歷史庸俗化、娛樂化,來迎合世風、搶占市場。這些作品對正處于青春期、成長期、叛逆期和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轉型期的高中生來講,無疑遺毒甚巨。因此,高中教育教學中選用影視資源,教師一定要高度負責、謹慎、有的放矢、精心準備,堅持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取精華棄糟粕,選用集知識性、科學性、趣味性、時政性、探究性、高清度于一體的優質影視資源為教育教學所用,否則,寧缺勿濫。這樣的作品可以是影視片斷,也可以是完整版影視,甚至可以是影視海報、精彩花絮或者節目預告。由于所屬領域、學科性質和教學目標的不同,高中各科利用影視資源的效果卻大相徑庭,甚至出現空泛化趨勢,從而使部分學生誤認為影視資源利用就是看看而已,甚至是自己趁機放松消遣、嬉皮搞笑的時候。這樣利用影視資源,顯然已經悖其初衷。高中教育教學利用影視資源,一定要有突出的學科特點與明確的教育教學目的和要求。特別是政治、歷史教學,利用影視資源要有利于將課堂變得鮮活、充滿智慧與情趣,有利于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人文素養、公民意識、民族民主精神和全球視野。
二、高中政史教學中影視資源的有效利用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實驗)》和《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實驗)》共同指出,“凡是對實現課程目標有利的因素都是課程資源?!蔽淖?、音像(包括圖片、照片、錄音、錄像和影視作品等)、人力資源(教師和學生)、實踐活動資源(社區、工廠)、信息化資源,都是基本的課程資源。鑒于學科的特殊性,要達到預期教育目標,高中政史教學利用影視資源必須堅持一些重要原則。
1.科學性。即選用的影視資源應有鮮明的學科特點,事實客觀、可信,有充分的說服力;知識性、思想性強,有利于傳承文明、科學和理性;有利于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個性健康發展。正如培根所說:“讀史可以使人明智,讀詩可以使人靈秀……凡有所學,皆成性格?!?/p>
2.政治性。即所選影視資源應具有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符合黨和國家政策、法律法規及輿論導向,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彰顯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開放為核心的時代精神,能夠用“正確的輿論引導人,高尚的精神鼓舞人,優秀的作品塑造人,崇高的人格激勵人”,促進學生健康、全面成長。
3.時效性。即影視資源的選用,一定要緊扣時展和社會熱點,關系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資源新穎且為學生所喜聞樂見。特別是歷史影視資源,可以重大歷史事件、重要歷史人物或周年問題為切入點,在歷史與現實之間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學科素質拓展。
4.趣味性。即選用的影視資源應當生動、鮮活、有情趣,符合特定階段學生生理心理的特點和學習需要,能夠為學生的知識積累、成長經驗、興趣愛好和成就動機所接受、消化。這類作品,政治教學中可以是小品、演講,也可以是歷史影視。歷史教學中,則可以是歷史文獻片、政論文獻片、專題片、史詩劇片斷,如《故宮》、《六集歷史文獻片•》、《電影頻道•世界歷史》、《大國崛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