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1 17:09:3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材料類專業導論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高職院校;管理類專業;畢業論文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4107(2013)07-0035-02
本科畢業論文的撰寫及答辯考核是學生畢業和獲得學士學位的必要條件,是檢驗學生在校學習成果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撰寫畢業論文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能夠理論聯系實際,獨立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學生以后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基礎。實踐證明,撰寫畢業論文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是保證出好人才的重要措施。
畢業論文的專業性是不言而喻的,各個學校對學生畢業論文的撰寫與答辯環節的教學都極其重視。
隨著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網上資料也越來越豐富,學士、碩士和博士論文隨處可以搜到下載,畢業論文的抄襲現象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感到指導學生畢業論文費時費力,學生感到畢業論文難寫,對高職本科管理類專業畢業論文教學環節更是如此。
一、問題的提出
按照類別劃分,教育可以為基礎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是和成人教育四大類。高等教育按層次劃分為高職(??疲?、本科、第二學士學位、碩士和博士研究生5個層次。高等職業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發展中的一個類型,完整體系包括高職??啤⒏呗毐究?、專業碩士、專業博士等4個層次。
2011年高職招生數量為310萬人。目前高等職業教育已占據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高等職業教育的主力是高職專科層次,2003年山東科技大學首開招收高等職業教育本科先河。雖然高職本科的招生數量只占一小部分,但是作為一個層次,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由于高職本科的生源是“三校生”(技工學校、中等專業學校、職業高中),學生的文化課分數普遍較低,入學前已有一定的專業基礎,其畢業論文的教學與要求和普通本科有較大的差別。根據高職本科教育的發展需要和學生的特點,進行畢業論文的改革和實踐勢在必行。
由于管理大類的市場營銷、財務管理等專業本身的特點,高職學生的畢業論文普遍存在選題空泛、結構不合理、資料堆砌、缺乏實踐、前松后緊、理解膚淺、格式不規范、語言文字錯誤、答辯準備不足等問題。
二、畢業論文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學生不夠重視
畢業論文都是安排在畢業前的最后一個學期。由于學生有畢業實習,學校都有就業率的指標要求,大多學生都忙于找工作或者已經定崗實習,對畢業論文的撰寫,除了在時間上存在困難以外,許多學生認為這是最后一門課程了,大多抱有“六十分萬歲”的思想,對畢業論文不夠重視。
比如,市場營銷專業是就業率高的專業,很多學生在畢業前已經簽訂就業協議或者已經定崗實習。這部分學生剛剛參加工作,對工作環境、業務流程等還不是很熟悉,工作比較忙,資料收集也有一定的困難,少數學生認為工作已經落實了,對畢業論文的撰寫放松了要求。
沒有就業的學生也不愿意返校做論文,不能按時與教師溝通匯報。個別學生存有上網下載,修改一下應付了事的僥幸心理,更有甚者在網上花錢找畢業論文。
(二)學校重視學術研究型論文,忽視實踐應用型論文
一些地方本科院校打著建設高水平大學的大旗,在“做大、做強、追趕一流”浪潮的推動下,迷失了自己的辦學方向和定位,盲目追求所謂的“高水平”,本科畢業論文評價傾向學術研究型,輕視與地方經濟和實際工作關聯性更大、更有利于和更適合學生發展和需要的應用型論文。高職本科在本科院校所占比例很小,學校沒有考慮到因材施教,管理評價都是采用普通本科的管理體系,師生普遍感到不適應。
(三)師生比例失調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大眾化發展,高校招生數量持續擴大,全國高校師生比為1:16左右,地方一般本科院校的師生比例遠超過這個比例。為了提高論文的指導水平,各個學校的管理部門一般都對不同職稱教師指導論文的數量作出了規定,比如教授、副教授指導論文的學生數不超過10人、講師不超過7人。實際教學中,往往都超過規定,變通的辦法就是讓行政、教輔人員掛名,個別學校和專業教師實際指導學生論文的數量甚至達到了20人,導致論文指導質量下降。
(四)論文選題大而空,結構內容雷同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畢業論文的選題作為論文撰寫的第一步非常重要。學生論文選題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大而空,動輒就是“中國……”、“跨國企業……”,要么就是肯德基、沃爾瑪、聯想等知名企業的營銷策略、成本管理等題目。對這類大題目,一是和很多的碩博論文題目重復,學生的駕馭能力達不到,內容只能抄襲;二是本科論文的字數一般在1―2萬字,問題的論證只能是蜻蜓點水,泛泛而談,缺乏針對性,也不能解決具體的實際問題。
(五)學生資料收集能力差,材料運用不當
目前高職本科學生的資料收集途徑主要是利用網絡進行二手資料的收集,對于書籍、雜志的閱讀量也非常少,不重視實際調研,很少有第一手資料。學生利用搜索引擎收集資料時,不會進行高級搜索,不能對重要字詞、特定時間、地點進行限制和選擇,導致出現數量巨大的搜索結果,尋找資料較為困難。
在使用中國知網(CNKI)進行文獻檢索時,也不會使用篇名、主題、關鍵詞等進行有效檢索。
高職本科學生的外語基礎普遍較差,對外文資料的收集運用流于形式。對收集到的資料,學生不會做筆記、卡片,不能對重點內容進行整理和重組,最擅長的使用就是直接復制粘貼,導致論文復制比過高。
(六)語言、文字使用不當
高職本科學生在高中階段的課程學習,主要側重相關的專業課和升學考試的課程,對語文等基礎課程不重視,書面語言基本功差,論文中大量出現口語化的語言,錯別字、不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現象幾乎每頁都存在,影響了論文的質量。
(七)缺少創新
思想的不重視,題目的大而空,資料收集運用不當,沒有結合具體的企業和工作問題,論文缺少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內容東拼西湊、張冠李戴,沒有創新,實用價值低。
(八)論文答辯漏洞百出
由于論文開題、撰寫準備不足,抄襲嚴重,論文答辯時,答非所問、漏洞百出的現象時有發生。其他的還有評價體系寬松,學生的畢業論文幾乎是100%通過,這也是學生不重視畢業論文的一個主要原因。
三、解決的主要途徑和方法
(一)加強管理,提高認識
加強對學生畢業論文撰寫的教育和管理,系、教研室、指導教師要制定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嚴格要求學生按計劃完成畢業論文的各個環節。通過電話、郵件、QQ等通訊工具和實際走訪,加強在校外完成論文的學生的論文指導。
開題要進行答辯,要對學生的選題、論文結構和資料收集的情況進行檢查和提出修改意見。
答辯前要通過中國知網(CNKI)、萬方數據庫等對論文進行檢索,復制比超過規定的,不允許答辯,從技術層面杜絕學生的論文抄襲。
(二)論文選題要符合“工學結合”的原則
指導教師和學生要結合生產實際進行擬題和選題,論文研究要與學生的實習、就業單位的崗位相結合,要與地方經濟的發展相結合,選擇學校所在地的企業實際問題進行論述。
比如,類似《齊齊哈爾市“冰糖雪梨”校園促銷策略研究》的論文,題目不大,學生也了解,資料相對也易收集,學生結合以前學習的課程和實習,能夠提出有建設性的建議,結論易被企業采納。
高等職業教育的教師要求具備“雙師”資格,教師的科研項目要注重解決企業的實際生產經營問題,教師可以把相關的課題的一部分讓學生作為畢業論文完成,既可以使論文具有針對性,又對教師的教學科研起到幫助、促進作用。
(三)吸收企業兼職教師指導論文
在符合論文指導教師條件的情況下,盡可能邀請實習基地的管理者和業務骨干對學生進行論文指導,對已經工作的學生的論文指導實行“校企雙教師”制度,既解決了指導教師數量不夠的問題,又能使學生的論文和企業的具體問題進行有機結合。
(四)類似題目的結構要多樣化
畢業論文的題目要做到一人一題,但是有些題目是類似的,對這類論文,不同學生論文的側重點要不同,結構、論點、論據和論證過程要做到完全不同。
(五)加強對資料收集和應用的指導
教研室和指導教師在學生論文選題前,要對學生進行資料收集方法的講座和訓練,加強學生外文資料的收集和翻譯指導。使學生選擇的題目能夠反映當前的熱點,具有一定的創新,資料的收集有針對性。要指導學生會對資料進行壓縮、擴展、修訂和補充,學會資料的運用,避免抄襲。
(六)注重細節
細節往往決定成敗,指導教師要對學生的遣詞造句、標點符號和論文格式嚴格把關,培養學生從小事做起,注重細節的態度。
(七)做好答辯的指導
首先,要培養學生的自信心,答辯時要充滿信心,沉著應對。答辯是一次鍛煉機會,是對論文進行完善的最有利途徑。其次,學生要充分準備,避免匆忙上陣。對論文的結構、重點、結論等了若指掌,預測答辯題目。最后,要注重答辯過程中語言、禮儀的運用。
參考文獻:
[1]張雅靜,洪傳春.地方本科高校經管類畢業論文寫作現狀與對策分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1,(14).
【關鍵詞】環境科學與工程導論 雙語教學 教學策略 探索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08C-0063-02
環境科學與工程導論是環境類專業本科生專業基礎課程,在廣西大學已連續7年采用雙語教學。在教學內容上,緊密結合學科發展動態,廣泛吸收現代環境科學與工程學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形成“環境問題-產生機制-影響程度-控制方法-過程原理-效果評價”的課程結構;建立以環境問題為導向、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的教學理念,不僅提供創新與發展空間,培養學生的專業精神,還要使學生通過課程學習,增強他們的環境意識。在教學實踐中,教學團隊在以下幾個方面開展了教學實踐的探索,于2010年成為國家級雙語示范課程。
一、雙語教學目標的確立與實現
(一)根據專業人才構建一個多層級的雙語教學目標體系。雙語教學目標是雙語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點,是雙語教學中師生共同的行動導向,具有激勵和評價功能。在雙語教學目標體系中,最高層次是人才培養目標,其次是雙語教學目標,再次是課程目標。本課程是環境科學和環境工程專業重要的專業基礎課,對學生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具有導向和示范作用。本課程依據環境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來構建一個多層級的雙語教學目標體系(見圖1),作為課程教學活動的宏觀指導和具體行動指南。
(二)構建雙語教學內部課程體系。此內部課程體系由雙語課堂教學、小組活動和隱性課程組成。
課堂教學是讓學生在“教中學”,以系統掌握必要的學習技能、專業本領和科技英語知識;小組活動(Group learning)主要在課后進行,這是一種“動”的狀態,其意義則是讓學生在“動中學”,以鞏固課堂知識,以“用”為導向,實現學以致用,這兩項教學活動之間是一種“學用結合”的關系。雙語隱性課程則要求為學生創設一種浸潤式的雙語情境,如通過視頻、音頻、科技文獻、游戲等給學生營造―種語言氛圍,使之在自覺與不自覺之中習得雙語;課堂教學是顯性課程,教學網站提供的影像資訊、材料閱讀和論文寫作是潛在的隱形課程,二者之間就是一種“顯隱結合”的關系。
(三)課程考核改革與試題庫建設。首先對考核方式進行必要的改革,加大平時成績所占比例,以平時成績為導向,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學習。成績構成分幾個方面,如圖2所示。
平時成績又三部分構成:一是課堂表現及課堂作業;二是基于解決問題的小組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三是課程小論文。
在課堂作業形式、小組學習內容、課程論文選題方面,教師精心設計,在內容上既要考慮涉及的知識點,又要保證合適的信息量;在形式上既要顧及年輕人喜歡挑戰、敢于展示能力的一面,又要做到輕松有趣,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學生的課堂表現主要通過案例討論的形式予以考察,根據大家時下關注的環境問題和環境熱點,結合專業理論,組織大家進行課堂討論。
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可設計為《××大學新生環境意識調查》,具體任務為:一是設計一份調查問卷(如環境意識調查、某個具體環境問題的公眾參與問卷等);二是完成調查工作,回收問卷;三是統計分析調查結果,按格式撰寫調查報告;四是選讀調查報告,制作Powerpoint幻燈片,采用漢語或英語陳述。此環節要求小組每個成員都提前做好準備,采取小組現場抽簽形式選出代表宣講,避免性格內向的學生被邊緣化。教師和助教按以上四個部分作業的完成情況給小組評分,各小組根據每個組員的具體表現,民主評議分配總分。
課程小論文可以設計為以“家鄉環境”為主題,要求個人獨立完成。學生可以通過網絡或書信收集家鄉環境信息,分析家鄉環境問題,撰寫以家鄉環境問題調查為內容的小論文,格式上嚴格按照《廣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投稿要求。學生在撰寫中英文摘要時,就是對“雙語”教學一種“學以致用”的體驗,也是對雙語教學效果最好的檢驗,教師可以將學生中英文摘要作為專題教學素材予以點評。
所有平時成績(課堂表現、小組學習、課程論文)都要及時講評和記錄,并及時在課程QQ群里公布,以便于及時提醒和引導學生完成學習任務。本課程教學實踐證明,這種以平時成績為導向的教學方式把“教”和“學”雙方緊密地聯系起來,教師對“學”的進程進行有效的引導和把控,學生對“教”的目的和“學”的內容及時了解,并對自己的學習成績“心中有數”。
對考試內容也要進行改革,使考試內容具有較強思考性與啟發性,試題的難度、區分度安排較合理,緊貼教學大綱;命題符合大綱要求,科學、合理,注重學生雙語能力的考查。
期末考試方式采用英文出題,除論述題外,其余用英文答題。既注重引導學生牢固掌握環境科學與工程學基本的知識點,將專業知識轉化為專業常識,還注重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四)建立一套專業課程雙語教學水平的評估體系。構建針對學生、教師的雙語教育評價標準與指標體系,發揮評價的導向、調節、鑒別與激勵功能,為使雙語教學向其他課程輻射奠定基礎。雙語教學評估體系可以包括:一是針對學生的評價標準與指標體系,如專業知識學習能力、專業英語交流能力、專業信息獲取能力等;二是針對雙語教師評價的標準與指標體系,如專業知識傳授能力評價、專業外語傳授能力評價、課堂組織能力評價、教學績效評價等。
一、基本情況
(一)啟動階段
20××年10月25日,教務處制發了《關于20××年畢業教學實踐工作安排的通知》,標志著20××屆本科畢業論文(設計)工作正式啟動。要求各專業本學期內完成選題和開題工作,規定畢業論文(設計)時間不少于9周。同時,文件對畢業實踐環節從前期準備、過程管理到成績評定都提出了要求。
20××年11月22日前,各二級學院將20××屆各專業畢業實踐教學工作安排交至教務處備查。
實踐教學科對2017年7月編印的《本科畢業論文(設計)工作指導手冊》重新進行了修訂,并發到每位指導教師手中。
上述文件的制發,進一步明確了畢設工作的指導思想和工作方向,規范了管理環節,保證了工作質量,為畢設工作順利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選題、開題階段
各學院成立了畢業論文(設計)工作領導小組,并對選題、擬題和審題、開題、論文寫作指導等工作環節提出具體要求。
選題、開題環節12個專業都能按照規范要求嚴格審查,并做到一人一題,來自社會生產一線的應用性選題比例較往年明顯增加。每個學生都下達了任務書,完成了開題報告,國際學院、人文學院還組織了開題答辯。
(三)前期指導檢查階段
寒假期間,各專業本科畢業生在教師指導下按照任務書要求,收集畢業論文(設計)所需的相關資料,構思整體框架,開始畢業論文(設計)的初稿撰寫工作。指導教師按照學校的要求,采取當面指導、電話、網絡等多種方式,定期和學生聯系,指導論文寫作。
(四)中期指導檢查和整改階段
20××年3月21日,教務處下發《關于開展20××年本科畢業論文(設計)工作中期檢查的通知》,并于3月24日至3月30日組織開展了中期檢查。
本次檢查的重點是工作進度、論文質量和教師指導情況。同時,也是對學生前期調研、論文(設計)完成過程、進度、工作態度的綜合評價。檢查分二級學院自查和學校專家組抽查兩個階段。自查階段,各分院從20××屆本科畢設是否做到一人一題,指導教師的資格和指導學生人數是否達到學校要求,工作進度和質量是否實現任務書目標等方面進行全面檢查,指導教師要為每為學生的工作態度和論文完成質量評價打分,學院對整體工作進行總結。抽查階段,學校組成文科和工科兩個專家檢查組,10為專家采取查閱資料、與學生座談、聽取匯報和質詢等形式,對分院的畢設工作給予綜合評價。
從檢查結果看,20××屆12個本科專業均能按照學校的整體安排,嚴格有序地開展工作。據統計,全校20××屆本科畢業生共1328人,1266人按時完成初稿,延遲完成62人??傮w優良率為79、5%。中期檢查通過1178人,占學生總數的89%。87、9%的學生態度認真或較認真。
7個工科專業畢業設計在實驗、實習、工程實踐和社會調查等社會實踐中完成比例均大于50%的合格標準,文科、經管類專業中工業工程、人力資源管理專業達標,財務管理、漢語言文學和英語專業整改后能基本達到要求。
專家組從指導工作、學生狀況、教學管理、資料留存等4個一級指標及9個二級指標,對各專業畢業論文(設計)工作給出了量化的總體評價。同時,針對性的指出了各專業的成績和存在問題,提出了整改要求。五月下旬,校評建辦聯合教務處、教學督導團及二級學院教學副院長開展了全校教學資料“四查”,其中本屆畢業論文(設計)為重點檢查內容。學校教學副院長還組織召開會議,把檢查出的問題當面向二級學院反饋,并要求限期整改。
(五)論文答辯階段
20××年4月30日,教務處下發《關于20××屆本科畢業論文(設計)答辯工作的通知》,本屆本科生畢業論文(設計)答辯工作于本學期第十二周至第十三周進行。
各院成立由專業負責人、骨干教師組成答辯工作小組,負責評閱學生畢業論文(設計)質量,審定學生答辯資格,統一答辯要求和評分標準,審核答辯成績等項工作。
5月19—25日,各學院集中組織學生論文答辯。教務處對各個專業的答辯開展情況逐一進行了檢查,并就發現的問題現場提出意見和整改建議。
(六)論文抽檢
為端正學風、規范學術行為,保證畢業論文(設計)的原創性,學校對本屆學生提出了明確要求,每位學生在簽訂任務書時都同時簽署了獨立完成論文(設計)的誠信聲明。成稿前,教務處要求學生統一利用維普通達系統對自己的論文(設計)進行復寫率檢測,并根據比對結果進行整改,規定學生最終提交的論文(設計)復寫率不得高于30%,優秀論文不得高于20%。
(七)評優選優階段
5月8日,教務處制發了《西安思源學院優秀畢業論文(設計)優秀指導教師評選辦法(試行)》,進一步明確了優秀論文(設計)和指導教師評選工作的組織管理、評選獎勵辦法以及理工類和文史經管類優秀論文(設計)的評選標準。
經二級學院評選,有88篇論文(設計)被推薦參評校級優秀。這些論文經教務處審核,并組織專家進行二次評審,最終20××屆12個本科專業共評選出優秀畢業論文(設計)76篇,推選出優秀論文指導教師40名。經校專家組評審后,將正式頒發文件給予表彰和獎勵。
(八)資料歸檔階段
目前,20××年畢設工作已基本順利完成,為做好畢業論文(設計)各項留存資料的整理歸檔工作,5月24日,教務處下發了《關于20××屆本科畢業論文(設計)資料歸檔工作的通知》,并提供專門的檔案袋,要求學生論文(設計)資料統一按照10項內容和順序歸檔保存。要求二級學院按照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2個教學環節收集整理歸檔資料。
二、畢設工作中發現和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層面
1、學生知識面窄,專業基礎理論欠扎實,缺乏的論文寫作的專門訓練,造成論文完全是策劃或材料堆積,缺少實證研究;
2、由于學校對本屆學生論文的格式提出了統一嚴格要求,并反復強調檢查,使論文格式規范化程度整體上大為改觀。但少數學生仍存在格式不規范,摘要寫作質量不高等問題;
3、學生論文研究課題的獨創性不夠,有的設計性課題過于簡單,只覆蓋1—2門課程的內容,學生在畢設中得不到全面的訓練和提高,不能起到檢驗學業水平的作用。學生尤其是文史類學生論文在實習、實驗、實訓和社會調查中完成的比例有待進一步提高。
4、近一半的由于提前找到了工作,有的已正式上班,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保質保量完成畢設工作。極個別學生對畢設工作采取消極的態度,土木工程、建筑學、漢語言文學專業各有一名學生因為沒有及時提交論文(設計),成績不及格。
(二)教師層面
1、部分青年教師沒有指導畢設的經驗,個別教師不能勝任指導過程所有知識內容的要求,需要別的老師協助完成。
2、外聘教師大多年事已高,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與學生交流、討論,指導學生完成畢設;部分專業幾次更換指導教師,由于每個教師的指導思路和方法不盡相同,造成學生長時間適應不了,因而影響了論文的進度和質量。
(三)二級學院層面
1、機電學院在畢設寫作階段對學生監督檢查不嚴,嚴重影響了答辯進度。
2、交通運輸專業提供給學生的選題中,分析類課題占50%多,設計類課題不到50%。學生論文內容敘述性文字多,專業知識含量和綜合技能的展示不足。
3、檢查發現,個別學院過程資料不完整,或表格填寫信息不統一,準確性不高。
(四)學校層面
1、大四學生沒有固定的自習教室,到圖書館作畢業論文(設計)時間有限,建議學校能給提供專門作畢業論文(設計)的教室、場所。
2、電信、機電、能源等學院都有部分學生結合畢業論文(設計),制做出實物成果,但學生和二級學院都缺少購買零部件的經費,建議學校能提供一定的經費支持。
論文摘要:通過對河南工業大學機械類學生培養的課程體系構建、實踐基地建設、師資隊伍建設、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的實踐與思考,反映了學校在該項工作中取得的成績與特色,為機械類專業學生的培養提供了一些可供借鑒的實踐經驗。
論文關鍵詞:實踐能力培養;課程體系;基地建設;師資隊伍;質量保障體系
面向2l世紀的機械類專業人才,不但要有較扎實的理論基礎,還要有較強的獨立工作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目前,從人才市場反饋的信息來看,機械類專業的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學生平時書本知識學的多,較系統。但是,接觸工程實際少,學生不善于將書本知識應用到工程實際中;課程中的實驗教學零散,彼此孤立,缺乏系統性和連貫性,難以形成解決工程問題的完整印象。從培養者角度來看,教師自身的工程素質亟待提高。隨著高校的連年擴招,教師隊伍也在大幅度膨脹,年輕教師學歷高,但往往實踐經驗少;教師忙于繁重的教學工作,與企業的聯系少,真正從事工程設計研究的也少。從學校和社會提供的培養條件來看,自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實行市場經濟后,學生的生產實習面臨很尷尬的局面。一方面,生產實習更為重要,企業對人才的實踐經驗更為看重;另一方面,企業對學生的生產實習的態度較過去計劃經濟時代消極了很多,主要原因是擔心影響生產和怕出現安全事故。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提高學生具有解決實際問題和創新設計的能力,是一個急需解決的重要課題。
一、課程體系的構建
根據我校機械類專業學生的培養目標與定位,即培養具備機械設計、制造基礎知識及應用能力,能在工業生產第一線從事機械制造領域內的設計制造、科技開發、應用研究、運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構建了由通識教育課程占32.9%、學科平臺課程占28.6%、專業平臺課程占13.2%、集中實踐教學環節占25.3%組成的課程體系。
課程設置是課程體系構建的基石,也是實現人才培養的具體內容。河南工業大學機械類專業在人才培養上一直堅持重基礎、強實踐的觀念,課程體系能夠保證英語、計算機類、實踐環節四年不斷線;確保通識類課程學時和質量;專業類課程形成有機的課程群;將基礎實驗串聯起來,獨立設課;課程設計循序漸進;社會實踐扎實有效,豐富多彩;畢業設計真題真做,過程管理規范、嚴格。通過近幾年的實踐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有了明顯提升,收到用人單位的好評。
(一)理論課程設置
通識教育課程包含:思想政治類、體育、數學、物理、英語類、計算機類、人文素質類、集中實踐類。學科平臺課程:機械工程導論、機械制圖、工程數學、工程力學、機械工程材料、材料成型工藝基礎、機械原理、機械設計、電工電子技術、互換性與技術測量、液壓與氣壓傳動、機械工程測試技術、機械工程控制基礎等。
專業平臺課程按照專業方向設定,大三進行專業分流,即現代制造工程方向、機械電子工程方向。強調計算機技術及應用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在校期間就將計算機知識與專業培育相結合,形成新型機械工程專業人才所必須的工程信息技術應用和開發能力。如開設計算機仿真、CAD原理與應用技術、數據庫及其在工程中的應用、自動化控制技術、產品造型設計、機電一體化實驗技術、電子商務技術、技術經濟學等,以增加學生畢業后的職業適應能力和發展潛力。
(二)實踐課程設置
1、實驗課
(1)獨立開設專業基礎實驗課
機械工程基礎實驗(含17個實驗)是一門獨立的實驗課程,所有實驗都在機械工程實驗教學示范中心進行。本實驗課與機械原理、機械設計、互換性與技術測量基礎等課程的理論教學相銜接。
(2) 課內實驗
其它專業課程所含的實驗主要有:液壓與氣動、控制與機電測試、材料及熱處理、微機原理及應用、PLC應用、數控技術等。這些實驗專業性較強,是機電設計制造必要的知識,這類實驗主要在加強應用性上做文章,推出了綜合性、設計性和研究性實驗。
(3)開放型實驗
開放型實驗拉近了學生與專家教授的距離,拓寬了學生的眼界,提高了學生的工程應用水平,增加了學生學習專業知識的興趣,自開設以來,參與的學生大量增加,也為學校參加諸如機械設計大賽、電子設計大賽、機器人大賽等提供了人員和平臺保證,取得了驕人成績,連續取得全國機械設計大賽“二等獎”,河南省電子設計大賽“一等獎”等榮譽。
2、集中實踐教學環節
集中實踐教學環節包括:課程設計、各類實習、實訓、畢業設計等。它們是學生獲得感性認識,培養工程實踐能力必不可少的教學環節,是學生理論初步聯系實際的橋梁。因此,精心設計和安排這一環節對培養學生的意義重大。這些環節應該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隨著學生專業知識的積累不斷鍛煉和提高。
(1)課程設計
課程設計一般安排在該課程結束后開始,常放在學期末或剛開學時集中進行,按順序從機械測繪與計算機繪圖、機械原理課程設計、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機械制造綜合設計、機電系統綜合設計等逐步展開。經過系統的訓練,逐步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專業問題的能力,使理論與實踐得到了初步的聯系。
(2)各類實習、實訓
實習、實訓是高校工科學生教學計劃中規定的一個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它能夠使學生了解社會,接觸生產實際,了解本行業傳統技術、先進技術、最新發展動態和前沿,增強勞動觀念和職業素養,鞏固所學知識,獲得本專業初步的生產技術和管理知識,培養學生獨立工作的能力。
金工實習是機械類學生的第一個必經的環節,重點訓練學生機械加工及工藝實踐方面的基本技能,使學生掌握各類常用機床的操作與使用,鉗工與焊接等工種的操作等,初步了解機械加工的基本概念。一般放在大二開學時進行,為陸續開設的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提供必要的感性認識基礎。
數控技術實訓緊連金工實習安排,讓學生親自操作數控機床通過模擬加工和實際加工演示,為數控技術課程和實驗提供了必要的操作技能準備和感性認識。
生產實習在大三下(第六學期末)安排,在校外國家認可的專業實習基地進行,我校機械類學生一直與河南洛陽一拖集團、湖北十堰東風汽車公司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生產實習以親身經歷與現場感受等特征,有著其他教學過程無法替代的顯著作用。學生還能夠在與現場工程師、工人師傅的交流中獲取寶貴的實踐經驗,培養觀察力、交流能力、適應能力等。
畢業實習是畢業設計的必經環節,通過畢業實習使學生對畢業設計的對象有了一個較為全面的了解,學生的工作任務應包括:該設備設計制造的國內外發展現狀和進展,關鍵技術有哪些,以及進行設計的必要資料和知識儲備等。
(3)畢業設計
畢業設計是機械類學生畢業前最后的綜合教學實踐環節,它要用學生所有的知識和能力去完成一項較為復雜、功能相對完整的機電設備的設計任務。要經過文獻翻譯、方案論證、初步設計、詳圖設計、計算制圖、撰寫設計說明書、畢業設計心得、答辯等環節。
畢業設計的選題應該盡量真題真做,若果條件達不到,也必須要有真實的工程背景。根據任務的難易程度和學生的知識水平,應進行合理的分組和分工。大家互提設計資料,各自為戰,還要協調配合。這樣,既可以鍛煉學生獨立工作的能力,與此同時還鍛煉了組織協調能力和團隊精神。
畢業設計吸收企業專家參與指導也是提高實戰經驗的好的做法,大大提高了真題真做的比例。經學院論證有條件的企業可以直接吸收一些學生到現場進行設計工作,企業導師輔以校內導師共同指導,設計題目即為企業的技術難題。
3、課外科技活動、競賽、社會實踐
其他實踐教學模塊包括學科競賽、科技活動和社會實踐等。我們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類科技競賽。鼓勵學生利用寒暑假課余時間接觸社會,培養適應能力,提高綜合素質。學生通過這些科技活動與實踐,把理論知識融入到研究過程,開拓了學術思想,培養了團隊協作精神及創新精神。另外,擬通過請領域內專家、技術人員、校友來校作專題講座形式,拓寬師生的知識面,了解技術的最新進展。
二、加強校內外實踐基地建設
(一)實驗平臺建設
實驗教學平臺是機械類專業人才培養必須保證的硬件條件,它搭建的科學性直接影響專業建設的良性發展。少花錢多辦事、辦好事是追求的目標,總結起來實驗教學平臺的建設應該注意以下幾點[3]:
1、盡可能綜合應用多課程專業基礎和專業知識,有助于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盡可能將實驗系統模塊化,通過提供實驗組件的方法,實現實驗系統的可組裝和可重構。以滿足不同年級、不同專業和不同課程的教學需要。
3、有助于提高學生獨立思考、發散思維和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培養。
4、具有開設創新型實驗和開展科學研究的軟、硬件擴展條件。
5、平臺應該滿足經濟、安全、可靠、節能、低消耗、低嘈聲和環保的技術要求。
6、鼓勵和激勵教師自行開發和研制。
我校的機械綜合實驗中心是河南省第一批批準的“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有機械設計、機械制造、材料組織與性能、液壓與氣動、機電傳動與控制、汽車、模具、計算機輔助設計、包裝、數控中心等實驗室,實驗設施省內一流,實驗室管理上采取專兼職教師模式。
(二)建立工程技術實訓中心
學校極為重視實踐教學,在市場經濟時代,為了保證實踐教學的質量,要立足自己建設,我校在新校區建成了總建筑面積12704平方米(其中生產場地3224平方米,教學實習場地8932平方米,地下設備間548平方米)的工程技術實訓中心,主要功能為車工、銑工、磨工、磨床裝配、磨料模具實習場地及現代制造技術中心,專職人員35人,擁有勞動部認可的《數控培訓基地》,以及勞動部授權的合格證頒發資格。為機械類專業學生的培養提供了國內一流的實訓條件。
(三)校外實習基地建設
在繼續保持好原有校外實習基地合作單位的前提下,根據專業特點不斷拓展合作企業,為畢業實習和社會實踐提供充足的基地。另外,通過與企業的接觸也了解人才的需求狀況和對人才培養要求的第一手資料。
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優良的師資隊伍是辦學條件中非常重要的條件,對于機械類學生實踐能力要求高的特點,加強“雙師型”人才非常迫切。通過對新進教師進行企業培訓,將新引進的有博士學位而無兩年以上實際企業工作經歷的教師安排到產學研合作企業鍛煉半年到一年。一方面,可以充實企業的技術力量,與企業技術人員一道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問題;另一方面,真刀真槍的工作,年輕教師自身的實踐能力得到提升,為今后的教學工作積累了寶貴的實際工作經驗。
四、建立實踐教學質量保證體系
領導重視、制度健全、管理有序是建立實踐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關鍵。學校一名副校長負責全面工作,教務處一名副處長負責管理工作,教務處設有實踐教學科、質量管理科、督導組;學院由主管副院長牽頭,系主任、專業負責人負責具體工作。做到任務有布置,工作有檢查,責任有分工,上下齊努力。
1留學目的地:伊利諾伊大學
伊利諾伊大學是“莫里爾法案”(由林肯總統在1862年簽署)生效最初十年期間通過公用土地贈與方式創立的全美37所高校之一,于1868年正式開學。其座落于美國伊利諾伊州南部安靜幽雅的姊妹城鎮-厄巴納和香檳,占地1458英畝,擁有272座主要建筑。此外,學校還擁有一個機場、433英畝森林保留地以及占地1765英畝的阿勒頓公園。
經過近140年的發展,伊利諾依大學已經是全美國最好的大學之一,位居全美公立大學的前五位。該校擁有僅次于哈佛大學和耶魯大學的美國第三大大學圖書館,圖書資料達一千七百多萬冊。此外,學校還有自然史博物館、世界傳統文化博物館以及一個美術館和一個表演藝術中心。該校能提供一百五十多個專業方向領域的四千多門課程,每年授予一萬五千多個學位,其中每年授予的博士學位獲得者人數穩居全美前五名。目前,該校擁有近兩千名教授和四萬余名學生。其中,學生由近三萬名大學生和一萬一千余名研究生組成,含外國留學生近五千名。
伊利諾伊大學以理工科尤稱翹楚,穩居全美大學排名前六位。進一步講,有十余個本科專業位列全美前二十五名,其中會計學、材料學、農業工程、土木工程、環境工程、計算機科學、核工程、機械工程等并位居前五位;有超過六十多個研究生專業位列全美前三十名,其中圖書館學、土木工程、材料學、微生物學、計算機科學、計算機工程、無機化學、分析化學、冷凝物質、邏輯學、數論等并高居前五位。該校共有11位教師及校友榮獲過諾貝爾獎,18位教師及校友榮獲過普利策獎。其中,該校教授巴丁因發明晶體管和提出低溫超導理論而成為歷史上在同一領域(固體物理學)兩次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第一人。另外,尼龍的發明者卡羅瑟斯、集成電路的發明者杰克科勒比、第7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獲得者李安等均為該校畢業生,我國前著名科學家竺可楨早年也曾在該校攻讀農學。
非常幸運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此番留學團隊組成成員的研究興趣或主攻方向均屬伊利諾伊大學的優勢學科方向,這為各位老師的學習和提高創造了非常重要的基礎和前提條件,同時也從側面反映了國家教育部留學基金委的工作非常到位和值得肯定。
2計算機學科課程設置的比較
我是北京交通大學計算機學院的一名專業基礎課程任課教師,主要講授本科“操作系統”和研究生“安全操作系統”,有幸被分派到久負盛名的伊利諾伊大學計算機科學系進行訪問學習。網絡神童馬克?安德森曾在那里設計了互聯網瀏覽器軟件Mosaic及Netscape,著名的微軟IE瀏覽器至今還是構建在Mosaic的基礎上。留學期間和回國后,我曾對伊利諾伊大學計算機學科課程設置進行了較為粗淺的分析和對比性研究。
伊利諾伊大學計算機科學系可提供三種不同的大學學位教育(即工學院的計算機科學專業理學學士以及文理學院的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理學學士、統計學與計算機科學理學學士)、五年制本碩連讀學位教育、輔修計算機科學專業學位教育及軟件工程學歷證書。本科學位教育主要由校院教學要求和專業教學要求兩部分構成。前述計算機科學專業理學學士、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理學學士、統計學與計算機科學理學學士的主要區別就在于學院要求和專業要求的不同。例如,工學院要求物理與化學,而文理學院則不要求,同時兩個學院的一般教學要求也略微有所不同。不同專業間的教學要求區別在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專業要求多上三門不同的數學類課程,同時又比計算機科學專業少上五門計算機科學類課程。統計學與計算機科學專業和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專業的要求大致相同,只是用統計學類課程替代了某些數學類課程。對于三個專業來講,有15門數學類或計算機科學類課程是相同的,所以共性大于不同。需要指出的是,計算機科學類課程由計算機科學系負責開設和講授,課號、名稱及要求完全一致。這和國內的大學是不一樣的,至少北京交通大學是如此:和計算機專業較為相似的理學院的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的某些計算機類核心課程(如“操作系統”)的要求和講授就與計算機學院無關。此外,國內大學本科培養方案則由通識教育、學科門類教育、自主教育三部分教學要求構成,它們與伊利諾伊大學的學院級或專業級教學要求間的對應關系并不明晰。其中,通識教育由綜合基礎和基本技能組成,為面向全校本科生的公共要求(伊利諾伊大學在這點上似乎不太明確或較弱);學科門類教育由學科門類基礎課程、大類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構成;自主教育包括全校通識教育與各學科門類教育課程與實踐、系列講座、競賽、證書、科研論文、自主和開放實驗、就業實踐、科研實踐等,是我國高校為加強實踐環節和推動就業競爭力而引入的具有中國特色的課程學分組成,國外自然無等同物。
具體以計算機科學專業培養方案為例對比來講,伊利諾伊大學總共要求128學分,含學院級要求39-51學分、專業要求76-85學分(參表1所示);北京交通大學總學分要求為190學分,含通識教育必修40學分和選修20學分、學科門類教育必修97.5學分和選修22.5學分以及自主教育選修10學分(參表2所示)。后者比前者高出62學分,主要包括必修類的英語16學分(國外對外語的要求為0-12學分,注意其并未指定特定語種)、選修類的自主教育10學分。國內通識教育綜合基礎部分(必修22學分、選修14學分)近似等同于國外的人文社會科學類課程(18學分),但多出18學分的教學要求。另外,國外大學專門設立寫作課程(含4學分寫作I、3學分高級寫作)來傳授和培養學生的寫作技巧與能力,國內大學則主要通過畢業設計環節的論文寫作(畢業設計共16學分)來達到相同的目標。國外大學把普通化學I和普通化學實驗I(共計4小學分)作為工科專業的公共基本要求,而國內大學如計算機科學專業在內的工科專業則可以不選修化學類課程;同時,國內大學設定數學、物理類課程同為學科門類基礎課程,而國外大學則把其中的微積分、概率論或統計學作為計算機科學專業的專業要求。
表1 伊利諾伊大學計算機科學本科專業培養方案
注:表中大類專業基礎理論與實踐(必修)主要包括計算機科學技術導論、電子技術類課程(電路分析基礎3學分、模擬電子技術3學分、模擬電子技術實驗1學分、數字電子技術3學分、數字電子技術實驗1學分)、計算機數學類課程(離散數學8學分)、計算機軟件類課程(數據結構4學分、高級語言程序設計4學分、操作系統4學分,編譯原理3學分)、計算機硬件類課程(計算機體系結構2學分、計算機組成原理3學分、計算機組成原理實驗1學分)等;專業主修(必修)課程主要包括數據庫系統原理、接口技術、計算機網絡原理、接口技術實驗、計算機網絡原理實驗、畢業設計等。專業特色課程(選修)則劃分為四個方向給出可選課程:1、計算機軟件類(軟件測試、統一建模語言、高性能計算導論、軟件工程、Web程序設計、Unix/Linux環境下程序設計、XML程序設計、軟件類綜合實踐);2、計算機硬件類(計算機控制技術、硬件類綜合實踐);3、計算機網絡類(計算機安全保密、網絡安全與管理);4、計算機應用技術類(人工智能、人機交互技術、計算機輔助造型與動畫設計、數字圖像處理)。
伊利諾伊大學要求學生學習和掌握數字計算機的理論、設計和應用的廣博深厚的知識。前兩年主要學習數學與物理以及入門性計算機科學基本原理。第三年完成基本的計算機科學課程,并要求選修和拓展學生的理論基礎。第四年鼓勵學生就自己感興趣的方向和課題進行學習和深入的理解(均為選修課)。進一步說,國外大學計算機科學專業關于計算機專業特色課程的公共要求簡單明晰,僅包括計算機科學導論、數據結構與軟件原理、計算機體系結構I/II、系統編程、大程序設計項目、計算理論入門,等,而多達24-27學分允許學生可按計算機科學、科學計算(計算機科學與工程)、數學三大方向分軌選課(參表3所示);而其中在計算機科學方向并給出系統、數據庫、圖形學、人機交互、編程語言、人工智能、信息安全、網絡等八個子方向,在科學計算方向上并給出航空宇宙工程、應用數學、天文學、大氣科學、生物學、生物醫學儀器、生物分子工程、化學工程、化學、控制、電子工程、工程機械學、環境工程學、遺傳學、地質學、制造工程、材料科學、機械工程、建模與仿真、神經系統科學、原子工程、運籌學、優化、物理學、等離子工程、心理學、放射學工程、機器人學、信號與圖像處理、統計學、結構工程等三十多個子方向上給出細化且較為明確的各6-分的選課指導和教學要求。
表3 伊利諾伊大學計算機科學專業按方向分軌選課
相比較之下,國內大學計算機專業設立的公共特色專業課程則較多,有時即便劃分出一些方向,要么方向太大,要么選課思路和教學要求不太明確。
3教學科研、學生素質培養及其他
在伊利諾伊大學,我主要選擇了三門與我在國內所授課程及研究方向關系密切的計算機科學專業課程(包括CS 423 Operating System Design“操作系統設計”,CS 523 Advanced Operating Systems“高級操作系統”和CS498DM Software Testing“軟件測試”)進行旁聽學習。
從專業課程教學內容組織安排及教學環節課堂組織可以看出,國外大學始終貫徹教學過程以“學生”為主體的宗旨和理念,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要求學生在課前完成充分的預習準備、課后完成復習思考或上機作業,否則課堂根本就是聽天書,學不會是學生自己的事情且歸因于其自身的問題);授課教師在課堂上主要扮演組織者的角色,引領學生在操作系統設計概念原理或軟件測試基本理論與技術的知識海洋中暢游,或快速前行或停下來慢慢品嘗,或提出問題讓學生分組討論和自己給出答案,或啟發式般把教學話題引向研究前沿進而開闊學生的課程視野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相比較之下,國內課程教學則把更多的責任賦予教師,要求教師關于課程教學內容組織的科學性并深入淺出地講清楚、講徹底,對學生的要求不是非常強調。
同時,國外大學授課教師關于課堂組織的自主性更為靈活多樣。其間,軟件測試授課教師并邀請了知名計算機軟件開發公司的資深測試師就軟件測試的公司組織運作方式和軟件測試技術及實用技巧,使學生實現了與社會公司及實用技術的零距離接觸;操作系統設計授課教師并委托她的兩個研究生分別就他們當前所作科研課題項目階段成果的主題報告,使學生對操作系統領域的研究前沿及自己將來可以利用本門課程所學知識在實業界有所作為的方向有了感性和更為明確的認識;高級操作系統授課教師更是針對研究生授課對象、采取自己在課程前后把關、指定不同主題和分發文獻資料由所有學生依次輪流課堂匯報的形式,既完成了課程內容的深度挖掘拓展及學生關于課程內容全面掌握的教學任務,又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鍛煉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提高了學生的科研文獻閱讀水平、科研調研能力和演講報告能力。另外,我還在伊利諾伊大學強化英語學院參加了教學術語與教育學(Professional Language and Pedagogy, 簡稱PLP)和美國文化與交流( American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簡稱ACC)等兩門課程的學習,其課堂組織形式和授課方式則更為多樣化,或讓學生自己走上講臺實踐和體驗課堂講授和組織技巧,或實地參觀訪問當地圖書館、校園問路、到餐館點菜用餐、到咖啡屋品嘗咖啡,甚至安排了與當地居民配對、每周定時交流談話一次的環節,這對于日益國際化的國內大學的語言教學的開展無疑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鑒作用。
從課程評分環節而言,國外課程強調實踐環節并以較高權重計入課程最終成績,鼓勵分組協作但應通過團隊演講或逐個交流等來細化組員得分等級,課程最終成績由期中考試成績、平時成績(考勤與平時作業)、實踐環節成績和期終考試成績綜合構成從而避免單純依靠期終考試成績計分機制可能造成的期末突擊風與無法真正掌握知識等弊端,其中平時成績、實踐環節得分和期中成績的計算充分利用和信任研究生助教,當然,從另一方面講也起到了培養研究生工作態度和能力的效應。國內大學特別是計算機專業關于課程實踐環節的教學要求也在逐步增強,但課程成績更多地取決于期末成績,大多數課程不在設立期中考試(這在一定程度上可歸因于近年來一直不斷擴招的客觀現實及由此引發的龐大工作量、教學資源等條件的限制),學生當中抱有憑借期末突擊過關心態的現象較為普遍,對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的負面影響不可忽視。
當然,這并不是說國外大學不重視課堂教學質量;相反,國外大學對課堂教學和成績考評的重視程度較之國內大學有過之而無不及(只不過其更遵循“學生”作為主體的客觀教學規律并據此開展課堂教學活動而已),這從其在各門課程最后一節課給學生分發和要求填寫課堂教學評價表、學年末由學生自主推選產生“我最敬愛的老師”以及學校專門常設有考卷測評研究機構等可見一斑。國內也有類似的課堂教學評測手段,只不過基于校園網在網上展開而已,同課堂分發為聽課者有份的評價機制相比,網上硬行要求每一位同學參與測評的方法存在部分不聽課同學隨意評價的問題。
另外,我覺得伊利諾伊大學同一專業課程(主要指本科高年級專業課程,如CS 423和CS498DM)在本科生和研究生之間打通的做法非常值得借鑒。一方面,研究生本來就存在跨專業報考和錄取的現實,自然而然地某些專業課程需要補修;另一方面,即便是本科和研究生讀的是同一專業,也可能由于興趣或研究方向的改變而使得需要選修某些本科階段就曾開過但不曾選修的專業課程。況且,國內為研究生和本科生開設的同一類型課程的教學內容往往也是大同小異,只是掌握深度和難度有所區別而已;而從實際技能與水平而言,本科高年級學生與課程學習階段的研究生本來就沒有什么大的區別。如果專業課程在本科和研究生之間打通,則可以節省教學資源并便于統一專業課程體系與教學安排。至于相關專業課程的本科與研究生要求的區別對待,則可采取補充針對研究生的課程要求、增強研究生實踐動手環節或論文演講環節等措施。同樣地,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專業課程(如CS523)同樣可以打通。
如前所述,伊利諾伊大學的科研實力是非常強的,科研氛圍自然也非常濃厚。另外,從整個校園、工學院乃至計算機科學系層出不窮、從不間斷的各種類型的學術報告、研討會或研討班,大廳或樓道里相關單位最新科研成果的展示、科研項目或相關人員的獲獎快報以及包括微軟研究院、谷歌、摩根斯坦利等參與的主題活動日與信息技術講座中也驗證和說明了這一點。
現今美國社會有其好的一面,也有其不好的一面,我們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應該學習其好的地方,但同時必須堅持自己好的方面。換句話說,應該在堅持自己的好的方面的基礎上吸收世界文化的精髓,而非完全拋棄自我和全盤吸收他國的無論精華還是糟粕。我國從古至今一直賦予教育機構道德教育的責任,這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應予堅持、加強。“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無論家庭,學校還是社會,要關注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付出再大也不為過。
另外,我們還利用春假參觀了著名的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給我的深刻影響是哈佛校園(建設)非常一般,草坪光禿禿的居多,難道真的是老牌名校不在乎這些?不過,其諾貝爾獲獎者人數又是非常之多。果真是“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吧!國內高校是否應該由此得到啟發,把本不富足的經費優先用于人才引進和真正的科研資助上,而非老是富麗堂皇的表象第一。
三月份的一個周末,伊利諾伊大學曾舉辦了一場規模龐大、全校各單位甚至外聯單位一并參與、面向全社會(老少與年輕人皆有“節目”可看)的學術活動節,展示了該校相關的科研學術成果、學生科技成果及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科普演示實驗等,活動節全體總動員和面向社會開放的舉措值得國內高校借鑒,這其實是拉近市民與高校距離,并向社會宣傳學校的一次大好機會。
參考文獻
[1] 北京交通大學教務處編制.北京交通大學本科教學一覽.2006.
[關鍵詞]工程訓練;以學生為中心;訓練體系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6)12-0137-04
工程作為實際的改造世界的物質實踐活動,具有建造性、人文性、生態性、整體性和協調性等本質特征。因此,高等工程教育必須克服目前存在的學術化、學科化傾向,擔負起工程自己的教育使命,回歸工程本身?;蛘哒f,高等工程教育要超越“科學范式”(強調工程科學與理論分析),確立“工程范式”(強調工程教育的實學性、集成性和創新性)。
為此,我國參照《華盛頓協議》,按“國際實質等效”的要求,從2006年開始試點工科專業的國際認證,并于2013年成為《華盛頓協議》的預備會員。《華盛頓協議》是國際工程師互認體系6個協議中最權威、國際化程度較高、體系較為完整的協議,該協議提出的工程教育國際認證通用標準對工科專業學生畢業時的能力要求,正是對工程本質特征的反映。
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實踐表明,“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對于工科高校工程訓練中心的建設和發展具有很好的推動作用。
一、工程訓練面臨的問題
工程教育的核心特征在于其實踐性。我國工程教育實踐教學主要包括實驗教學(理論課程的實驗和獨立開設的實驗課程)和集中實踐教學(工程訓練、認知實習、生產實習、課程設計、畢業設計)兩大部分。然而,在我國本科工程教學體系中,存在重知識學習、輕能力培養的現象。2009年,中國工程院了一個調研報告,對國內高等工程教育的現狀提出了批評:一是一些本科院校不能根據自己的實際,盲目爭辦“綜合性、研究型”大學,導致學校建設目標趨同,人才培養目標單一;二是工科院校的實踐教學被不同程度地削弱,使工程訓練達不到最基本的要求;三是教師學術化傾向十分明顯,學生創新能力不強,重論文、輕設計、缺實踐。
由于高校與企業聯系不密切,企業難以容納大批學生實習等問題,生產實多是走馬觀花,學生很少有動手和提高實踐能力的機會。因此,工科高校工程訓練中心的建設就顯得尤其重要。雖然我們在不斷進步,改革的步伐從未停滯,但與國外相比,我國高校工程訓練中心的建設還存在諸多不足,如:
(一)功能定位單一
以教為中心的教學功能幾乎是所有高校工程訓練中心存在的核心要素,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和能動性。這種教學理念及相應的教學方法,不利于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不利于培養學生主動實踐的能力。
(二)訓練目標不明確
訓練目標與工科專業培養未來合格工程師的要求有差距,目標仍然以驗證理論知識和掌握加工工藝為主,對培養學生的工程觀、組織管理、團隊協作等方面的要求比較模糊。
(三)專業課程體系設計不合理
專業課程體系設計盲目,訓練目標模糊,導致訓練體系層次偏低,訓練內容與理論教學和其他實踐環節脫節。對學生認識工程對于客觀世界和社會的影響,考慮經濟、環境、法律、安全、健康、倫理等制約因素,綜合運用理論和技術手段設計系統方案與思路創新等方面的訓練不足。
(四)師資及硬件資源投入不足
師資隊伍無法滿足工程訓練要求,軟硬件資源投入不足。真正的工程師只有由工程經驗豐富的教師,在一個充滿活力的工程環境中才能培養出來。而我國工科教師學術化傾向十分明顯,大部分教師熱衷于申請課題、,對教學工作,特別是實踐教學投入不足。
造成上述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學生為中心”的工程教育核心理念未能深入教育管理者和教師心中則是最主要的。由此,需要回答的問題有(但不限于):
1.什么是以學生為中心的目標導向?
2.如何設計訓練體系?
3.訓練體系如何與專業培養計劃中的理論教學和其他實踐環節貫通?
4.如何建設工程訓練所需的師資隊伍?
二、以目標為導向,進行訓練體系的反向設計
以學生為中心的目標導向就是用期望全體學生獲得的學習成果,反推出所需的培養過程、培養要素和培養環節,以及對應的持續改進機制。
(一)培養目標
培養目標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級各類教育機構中的具體化,它是由特定社會領域和特定社會層次的需要所決定的。在工程教育國際認證語境下,培養目標可表達為學生畢業5年左右,成為所工作領域的合格工程師,即解決“能做什么”的問題。而在“科學范式”教育模式下,通常是教師(強調工程科學與理論分析)根據自身的認識,主觀設定學生需掌握的知識,制訂課程體系,課程體系實際上決定了學生畢業時掌握的知識,這會造成畢業生能力與培養目標脫節,更與社會需求脫節。
(二)畢業生的能力要求
畢業生的能力要求是指學生完成學業時應該取得的學習成果,即學生產出,實質上是學生畢業時“能有什么”的問題。本文對畢業生能力要求的參考體系是《華盛頓協議》的通用標準,具體為:
1.具有人文社會科學素養、社會責任感和工程職業道德;
2.具有運用工程工作所需的相關數學、自然科學以及經濟和管理知識的能力;
3.具有運用工程基礎知識和本專業基本理論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系統的工程實踐學習經歷;了解本專業的前沿發展現狀和趨勢;
4.具備設計和實施工程實驗的能力,并能夠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
5.掌握基本的創新方法,具有追求創新的態度和意識;具有綜合運用理論和技術手段設計系統和過程的能力,設計過程中能夠綜合考慮經濟、環境、法律、安全、健康、倫理等制約因素;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
7.了解與本專業相關的職業和行業的生產、設計、研究與開發、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能正確認識工程對于客觀世界和社會的影響;
8.具有一定的組織管理能力、表達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以及在團隊中發揮作用的能力;
9.對終身學習有正確認識,具有不斷學習和適應發展的能力;
10.具有國際視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競爭與合作能力。
(三)訓練體系的反向設計
訓練體系的反向設計是指:調研內外需求,由需求確定培養目標;然后,由培養目標決定對畢業生的能力要求,把畢業生能力要求分解、落實到培養計劃的各個環節(包含工程訓練),形成課程體系。這里的課程體系是廣義的,即為各個教學環節。尤其要注意的是,課程體系的改革,要改變講課、實驗、實習相分離的傳統做法,充分利用工程訓練中心的條件,實現講課、實習、訓練一體化。這樣,在新生入校后,執行該培養計劃,在質量保障體系(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是質量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的作用下,就能保證學生在畢業被授予學位時實現各能力培養要求,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成果導向,解決“能有什么”的問題;進而有效達成培養目標,解決“能做什么”的問題。培養目標、畢業要求、能力達成、訓練體系之間的關系如表1所示。
三、訓練模式的重構
重構訓練模式與其他實踐環節的貫通,是學生能力培養的實現手段。在學生產出導向視角下,機械工程訓練教學體系必須摒棄“金工實習”的傳統觀念,樹立“大工程觀”。按國際工程認證通用標準劃分訓練層次,即認知、基本制造技術訓練、先進制造技術訓練、機電綜合訓練。隨著科學的發展與技術的進步,現代機械產品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純機械產品,而是機電一體化產品。因此,要開發以機械、電子、控制一體為核心,以工程性、綜合性為特點的訓練項目。
為滿足專業補充標準的要求,還要對機械類專業的訓練進行特殊設計和創新訓練,設置課外創新訓練課程。創新訓練分為初級、中級、高級三個層次。對初級訓練階段的學生開展機械創新設計基礎知識、機械運動方案創新設計、電路板設計等基礎性的專題培訓,夯實其基本理論與基本技能。對中級訓練階段的學生開展原理方案創新設計、機械系統創新案例、DSP系統設計、傳感器應用技術等提高型專題培訓,增強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對高級訓練階段的學生開展大團隊創新項目訓練,引導學生自主研究,充分挖掘學生的創新潛能。
這樣,就縱向形成了“認知、基本制造技術訓練、先進制造技術訓練、機電綜合訓練和創新訓練”為主線的遞進式、五層次訓練體系。
機械工程訓練中心的訓練還覆蓋能源動力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土木工程、水利水電工程、環境工程、輕化工程等工科專業,訓練中心還要按專業模塊劃分訓練環節,以滿足不同專業的需要,橫向形成多模塊訓練體系。
訓練時間的安排要靈活,可實施分段訓練。如,對安排4周工程訓練(金工實習)的機類專業學生,可令其先進行一周的認知實習,再用2周時間與工程材料及熱成型工藝、機械制造技術基礎等課程結合,在完成圖紙設計、教師審核后,分組、分批在一個學期內完成,最后一周則可與現代制造技術實習結合,完成工程實戰。
根據以上思路,訓練資源必須重新配置。要淘汰老舊落后設備,大量增加先進制造技術訓練、機電綜合訓練、創新訓練所需設備。
四、師資隊伍的建設
“以學生為中心”的工程教育理念對工程訓練中心的師資隊伍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我國博士研究生的培養機制基本上屬于研究導向型,缺乏工程實踐經驗方面的培養,很難勝任“工程范式”下的教學模式。因此,為了培養具有工程創新能力的工程人才,必須完善工科教師的培養機制。一要大力推動對工程博士的培養;二是利用省部共建引入的先進設備和技術支持,組織教師參加新技術培訓;三是大力推進產學研合作模式,引導教師校企聯合開展工程應用研究,提高他們的工程能力。唯有如此,才能將高質量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傳授給學生。
當前,重科研、輕教學的傾向在高校中是十分嚴重的??诶镏匾暯虒W,實則以論文、科研項目為教師評價體系權重的最大指標,廣大教師怎么會安心教學?所謂“教學出題目,科研做文章,成果進課堂”,講的是教學以科研為基礎,科研為教學服務??蒲胁粸榻虒W服務,以“學生為中心”就是一句空話。要以教師愛崗敬業、安心教學為前提,改革對教師的評價體系與職稱晉升機制,能很好地調節教師在教學、科研和其他方面的投入。
工程訓練中心需要教授、博士,更需要工程師和高級工程師,現場操作技師也是必不可少的。目前高校工程訓練中心指導教師普遍存在職稱、學歷低,年齡老化,人員嚴重不足的現象。必須解放思想,打破事業編制的限制,大力實行人事制,從企業招聘全職工程師、技師;也需要從學校相關院系聘請機械、電子、材料、管理、自動化等專業的教授、博士,兼職幫助工程訓練中心開展教學設計與建設工作。
五、典型訓練環節的實例與推廣
為探討校外實習的部分環節在校內訓練中心完成的可行性以及工程訓練與理論教學貫通的可行性,2013年,我們對長沙理工大學機制專業2010級學生現代制造技術實習進行了改革試點。該級學生第四學年秋季學期開設數控技術、現代制造技術實習(時間為2周)。數控技術任課教師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完成零件的編程,并通過數控仿真系統的虛擬制造考核(到工程訓練中心)。實習環節在訓練中心進行了1周,每個學生完成了3個零件的加工(線切割1件,數控機加工1件,快速成型1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剩下一周時間再到大型先進制造企業參觀,整體實習效果好,解決了到企業不能動手的問題。
在試點成功的基礎上,我們對機制專業安排在機械工程訓練中心的為期4周的實習進行了調整,實施過程及主要時間節點如下:
1.第一學年夏季學期機械工程導論與認知實習同時進行,時間1周。也為第二學年春季學期工程材料及熱成型工藝課程教學做準備。
2.第二學年夏季學期進行2周的基本制造技術訓練和先進制造技術訓練。
3.第三學年秋季學期開設機械制造技術基礎A、機械設計課程;隨后進行機械設計課程設計,由課程任課教師與專業教師聯合指導,完成正確的CAD圖紙。在此過程中,數控技術任課教師介入,選擇適合線切割、數控車、數控銑和加工中心加工的零部件重點指導。
4.第四學年秋季學期開設數控技術,在課程教學過程中完成零部件的編程,并通過數控仿真系統的虛擬制造考核(到訓練中心),要求理論教師先期熟悉訓練中心的虛擬制造系統;在現代制造技術實習環節(2周)時到訓練中心完成零件的加工,時間1周。以上分段完成了4周的訓練。現代制造技術實習的另一周時間要到大型先進制造企業進行參觀實習。
該實例的流程及與學生能力培養的關系如圖1所示。
對2015級學生,可全面實施圖1所示的計劃,學生將得到系統的工程實踐經歷。這使學生從2013年試點時只能完成3個零件的加工,發展到現在能完成機械部件乃至系統的設計制造,并得到綜合運用理論和技術手段實施工程的能力訓練,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認識專業責任和專業倫理。
[ 參 考 文 獻 ]
[1] 袁廣林.高等工程教育的理性回歸――基于工程本質屬性的思考[J].遼寧教育研究,2008(9):18-21.
[2] 李曉強.工程教育再造的機理與路徑[D].杭州:浙江大學,2008.
河南省發展(成長)最快高校
河南省高等教育質量社會滿意高校
中原經濟區建設服務高校
教育部應用技術大學改革戰略研究試點院校
河南省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
河南省大學生創業教育示范校
值得推薦的20張河南教育名片
黃淮學院簡介
黃淮學院是經教育部批準,由河南省人民政府主辦綜合性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是教育部應用技術大學改革戰略研究試點院校,中國應用技術大學聯盟副理事長單位。河南省首批示范性應用技術類型本科院校
學校位于駐馬店市經濟開發區,交通極為便利,高速鐵路、高速公路連通東西。占地2460畝,校舍面積57.83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區、體育活動區、師生生活區布局合理,設施完善、功能齊全,已經形成了集數字化、信息化、園林化、生態化于一體的現代大學園區,是河南省高校數字化校園示范學校。教學儀器設備資產總值1.75億元,圖書館藏書265萬冊。設有15個教學院系,5個公共教學部,42個本科專業招生,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萬余人。師資力量雄厚,教授副教授304人,博士碩士711人,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省管優秀專家、省級骨干教師等專業技術拔尖人才67人,從國內外大學和科研院所聘請91名兼職教授,從行業企業聘請兼職教師119名。依托學科專業,建有26項、省級教學質量工程項目和18個省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或研究所。
學校秉承“厚德、博學、篤行、自強”的校訓,牢固樹立“育人為本、質量立校、學科交融、特色取勝”的辦學理念,堅持“特色鮮明的應用型本科高?!钡霓k學定位和“就業能稱職、創業有能力、深造有基礎、發展有后勁”的應用型人才培養定位,強力實施“質量立校、人才強校、專業集群、項目帶動、開放合作”五大發展戰略,以“合作、發展、共贏”為宗旨,組建“黃淮學院合作發展聯盟”,與國內191家大中型行業、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開展深度合作,通過“開放式辦學引進優質教育資源 國際化合作牽手世界知名高?!保c英國、印度、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的13所知名大學和臺灣地區4所高校建立了校際合作關系。
學校堅持以教學為中心,走內涵式發展道路,大力推進“產學研相結合,教學做一體化”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注重學生“知識、能力、素質”培養和個性發展,近3年,學生在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設計大賽、數學建模競賽、電子設計大賽、計算機軟件設計大賽等各類競賽活動中獲省級以上獎勵632項,其中獎項98項,5個學生社團被命名為優秀團隊,學校連續多年被評為“河南省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河南省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河南省高等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近年來,學校獲得“河南省文明單位”,“河南省行風建設工作先進單位”、“中原經濟區建設服務高校”、“河南發展(成長)最快的院校”、“河南高等教育質量社會滿意院?!?、“河南省大學生創業教育示范校”、“值得推薦的20張河南教育名片”等榮譽稱號 。
專業介紹
視覺傳達設計(本科,學制四年)
核心課程:造型基礎、設計基礎、計算機輔助設計、數碼影像、圖形設計、版式設計(一)、招貼設計、標志設計、版式設計(二)、廣告策劃、包裝設計、企業形象設計、現代設計史、設計概論等。
就業方向:為專業設計機構、企業、高等院校和科研單位提供從事廣告設計、包裝設計、企業形象設計、書籍裝禎設計、印刷品設計、網頁設計等各類高級人才。
環境設計(本科,學制四年)
核心課程:造型基礎、設計基礎、計算機輔助設計、制圖與透視、技法表現、室內設計原理、人機工程學、景觀規劃設計原理、設計與工程管理、現代設計史、設計概論等。
就業方向:為新聞出版、各大建筑設計院、環境規劃局、室內外裝飾設計公司、房地產開發公司、高等院校和科研單位提供從事建筑設計、房產策劃、城市環境規劃、展覽會場設計、室內設計及教學、科研等工作的各類高級人才。
美術學(本科,學制四年)
核心課程:中國美術史、外國美術史、藝術概論、造型基礎、色彩、設計基礎、計算機輔助設計、裝飾基礎、裝飾雕塑、材料工藝等。
就業方向:在中、小學校以及相關部門從事美術教學、研究和管理工作,也可在企事業單位、報刊、宣傳媒體等從事美編、美術設計工作。
動畫(本科,學制四年)
核心課程:動畫概論、游戲概論、視聽語言、動畫劇本創作、角色造型、原畫設計、場景設計、運動規律、動畫分鏡頭設計、游戲道具與場景設計、游戲美術創作、數字合成、特效制作、二維動畫創作、三維動畫創作等。
就業方向:畢業生主要在各類文化宣傳部門、文化創意類公司、影視公司、游戲公司、電視臺、動漫雜志編輯部等企事業單位從事動畫設計制作、影視特效、后期合成、虛擬空間表現、動畫應用、動畫推廣、游戲策劃、游戲開發、游戲設計、游戲美工和游戲制作、動畫創意與策劃、編劇與導演等工作。
音樂學(本科,學制四年)
核心課程:基本樂理、視唱練耳、中國音樂簡史、西方音樂簡史、中國民族音樂、外國民族音樂、音樂作品分析、基礎和聲、音樂教學法、聲樂基礎、鋼琴基礎、中外樂器、歌曲編配與彈唱、音樂論文寫作、合唱指揮、文藝晚會編導、舞臺語言基礎等。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適應到大、中、小學從事音樂教育教學及管理工作,也適合在政府職能部門、公共事業單位從事文藝宣傳、群眾文化等與音樂有關的工作。
音樂表演(本科,學制四年)
核心課程:聲樂基礎、鋼琴基礎、聲樂表演、鋼琴演奏、舞蹈、舞蹈編導、中外樂器、鋼琴即興伴奏、表演與臺詞、合唱指揮、小樂隊編配、基本樂理、視唱練耳、應用和聲、中國音樂簡史、西方音樂簡史、文藝晚會編導、舞臺表演藝術等。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適應到專業文藝團體、藝術學校、企事業單位等相關的部門、機構從事音樂表演、編導及教學等工作。
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本科,學制四年)
核心課程:廣播電視概論、新聞采訪與寫作、視聽語言、廣播電視節目編導、廣播電視節目策劃、攝影攝像藝術、電視編輯、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紀錄片創作等。
就業方向:在地方廣播電視系統、宣傳和文化部門,以及其他媒體單位從事策劃、編導、攝錄、制作及新聞采編、影視創作、廣告創作、信息傳播等方面工作。
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本科,學制四年)
核心課程:播音與主持藝術導論、普通話語音、播音發聲、播音創作基礎、新聞采訪與寫作、廣播節目播音主持、電視節目播音主持、語言學概論、新聞學概論、傳播學概論。
就業方向:在廣播電臺、電視臺從事播音與主持、新聞報道、節目主持、采訪拍攝、編輯制作工作;在新聞網等新興媒體行業從事播音與主持、新聞報道、節目主持、采訪拍攝、編輯制作工作;在傳媒公司從事商業策劃、禮儀主持、拍攝制作等工作;在平面媒體從事采訪、寫作、編輯、策劃等工作。
美術學(中外合作辦學)(本科,學制四年)
核心課程: 設計基礎、造型基礎、設計與制作、計算機輔助設計、用戶研究方法、商業攝影、著色與色彩表現(Painting And Colour-based Representation)、繪畫表現(Graphic Representation)、視覺基礎(Basic Visual)、版畫(Printmaking)、雕塑(Sculpture)、制陶(Ceramics)、材料方法(Materials and Technique)、產品設計表現技法(sketchbook)、插畫(Illustration)、產品設計專業項目實踐等。
就業方向:畢業生主要在設計公司、美術館、各類媒體、策劃公司、各地方中小學校等單位從事產品視覺設計、藝術活動策劃與管理、中小學美術教學等工作,或在國內外高等教育機構或研究所進一步深造。
廣播電視編導(中外合作辦學)(本科,學制四年)
核心課程:廣播電視概論、戲劇藝術概論、視聽語言、廣播電視節目編導、廣播電視節目策劃、攝影攝像藝術、電視編輯、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紀錄片創作、媒體研究(Studying Media)、電影研究(Studying Film )、媒體制作(Media Production Workshop )、電視制作(Television Production)、媒體粉絲學(Media Fandom)、短劇形象設計(Imagining The Short)、兒童與媒體(Children And The Media )等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可以到廣播電臺、電視臺、網絡公司、傳媒公司、文化宣傳部門以及其他媒體單位從事記者、策劃、節目編導、攝像、編輯、撰稿、后期制作、剪輯等工作。
招生計劃
我校2016年本科藝術類專業擬面向全國部分省、市招收新生1210人。其中包括美術學專業、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環境設計專業、動畫專業、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音樂學專業、音樂表演專業、美術學(合作辦學)專業、廣播電視編導(合作辦學)專業。
藝術類(計劃1210人)面向全國招生計劃如下表:
專業名稱
學制
招生計劃
美術學
4
100
視覺傳達設計
4
200
環境設計
4
100
動畫
4
180
廣播電視編導
4
150
播音與主持藝術
4
80
音樂學
4
70
音樂表演
4
80
美術學(合作辦學)
4
150
廣播電視編導(合作辦學)
4
100
注:各省、市自冶區分專業招生計劃詳情,屆時請參閱本省、市招生辦公布的我校藝術類招生計劃。
錄取原則
文化分達到各省份(直轄市、自治區)本科最低控制分數線,專業分達到各省份(直轄市、自治區)聯考(統考)本科控制分數線。高考后根據文化分和專業分參照以下錄取原則報考專業志愿:
(1)音樂學、音樂表演、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按專業分排序從高到低依次擇優錄取。
(2)美術學、動畫、廣播電視編導、美術學(合作辦學)、廣播電視編導(合作辦學)專業:按文化分與專業分相加后的總分從高到低依次擇優錄取。
(3)環境設計、視覺傳達設計:按文化分排序從高到低依次擇優錄取。
填報志愿
專業成績合格,在普通高校文化考試報名時間內到戶口所在地的招生辦公室報名,參加全國普通高校招生統一考試。參加美術類??嫉目忌筛鶕I分與高考文化成績參照錄取原則綜合考慮同時兼報美術學專業、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環境設計專業、動畫專業、美術學(合作辦學)專業。由于我校多年來藝術類專業優先錄取第一志愿報考我校的考生,熱忱歡迎藝術類考生填報我校第一志愿。
學費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