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1 17:09:2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小學畢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當初來到這個學校,校領導讓我負責教務處工作,上一個班語文,并兼任中學語文學科主任。當時學校有七個年級,36個班級,中小學教學管理一體化,教務處除了我,還有同一條線的11位學科主任。面對這種全新的管理模式和陌生的小學教學,我深感自己肩上的擔子,只覺得壓力很大,同時我也清醒地認識到這么重的擔子,僅靠我個人是挑不起來的,必須靠大家。所以,一開始我對自己的定位是要有敏銳的眼光,廣闊的視野,虛懷若谷的胸懷,博采眾長為我所有的情懷,組織學校的教學管理,努力形成良好的管理態勢。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是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的:
一、努力成為優秀教師。
當時**需要管理者,但更需要優秀師資。更何況應聘來校任教的老師都很優秀,要想在起初的磨合期被同行認可、學生接納、家長信任、領導放心,首先必須加強自身的師德修養,提升業務素質,因此,三年來我始終要求自己做到以下幾點:
1、完善師德?!暗赂邽閹?,身正為范”,為人師表,以德為首。在工作中,我告誡自己,首先要“有心理容量”,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挫折,能合理排解自身的消極情緒,從而始終將思考的歡樂和收獲的喜悅送給學生,全身心地撲在教育事業上。其次要愛學生,“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我能以一顆博愛之心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絕不以家庭出身分高低,以智力好壞定親疏,以成績好壞分優劣,剛剛畢業的九
(6)班在年級里以調皮學生聚集而出名,我教他們三年本資料權屬文秘資源網嚴禁復制剽竊,能包容他們的無知,寬容他們的過錯,甚至還能忍讓有些學生的“挑釁”,對班上的單親學生還特別給予關愛,我以自己的真誠無私贏得了每一位學生的熱愛和尊敬。再者,能與周圍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在教學活動中能較好地與老師、學生、家長合作,與人相處真誠熱情,我始終堅信:一個伸手可以擁抱整個世界,敞開胸懷能夠容納整個宇宙的人,一定會得到別人的尊重和接納。三年來,我的年度考核均為“優秀”,并三次獲市政府“嘉獎”。
2、虛心學習。實踐證明,優秀教師的成才之路是用書籍筑起來的。在工作中我努力拓寬學習渠道,積極參加校內外的各種業務培訓,走近學者,與同行研討,和學生交流,以他人之長補己之短,把學習當作自己的工作,乃至生命不可或缺的部分。在這三年中,我參加了南師大的碩士生進修班學習,并圓滿也拿到了結業證書,還在業余學習中做了幾萬字的讀書筆記。 4、注重研究。高素質的教師應該具有強烈的科研意識。對于“研究”,我自身的定位不高,我不奢望自身能在教育教學理論方面有所突破,只想促進教育觀念的更新和教育教學行為的改善,因此,在實踐中我能有意識地繁衍教學經驗的同時滲透理性思考,總結中有所發現。三年來,我參加武進區“語文單元整體教學研究”課題組活動,并于200X年10月,為課題組開設了研究課《牛郎織女星》。平時,勤于練筆,所撰寫的《語文課堂質疑的優休化策略》獲“新世紀園丁論壇”三等獎,《在語文活動課中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讓孩子設計自己的未來》等論文、案例亦獲級獎項,《為有源頭活水來》獲區級獎項,《200X年中考話題作文走向》發表于《武進日報》,《一份試卷,一種理念》發表于市蘇教版語文教材研究網頁。另外,還寫了一些隨筆和感想未投稿或參賽,只是用來自娛自樂。
5、指導青年教師。教育是朝陽事業,青年教師是教育的未來。在工作中,我也十分關心青年教師的成長,總是熱心引導他們過好教學關、課標關、教材關,對教學上有個性的老師,總能千方百計為他們搭建展示個體精彩的舞臺。如余青、繆愛國等老師在我的力薦和他們自身的努力下,所上的公開課分別在區級獲好評,特別是繆愛國老師的評優課在江蘇獲獎后,在全國部分市開設,反響都十分強烈。
二、努力成為勤勉的管理者。
作為教務主任,早在2000年,面對著中小學教學管理一肩挑的重擔,我就牢固樹立了三種意識:
引言
上世紀50年代,德國從戰敗后一片廢墟的零基礎開始,僅用了20年的時間,到70年代已成為世界上最具有競爭能力的工業化國家之一。究其原因,是因為他們有一大批訓練有素的科學家、工程技術人員和生產一線的優秀技術工人,而科學的教育體制是其培養人才的基本保障。目前我國正處于經濟大發展時期,教育領域如何為國家提供優秀的人才是我國教育改革的重點。借鑒工業化國家發展過程中人才的培養模式方法和體制,使我們可以少走彎路,從而有效推動我國教育事業科學快速發展。為此,該文介紹了德國的教育體制及特點,供我國從事教育改革工作之參考。
1德國的教育體制
學前教育幼兒園3年,3或4歲開始,6或7歲結束。
小學教育4年,6或7歲開始,10或11歲畢業。
中學教育分三種類型,普通中學5年,實業中學6年,完全中學6年,多數16或17歲中學畢業。
研究生大學畢業后如愿意深造還可以申請攻讀博士,博士生的修業年限一般為5年,因此博士生畢業大多超過了30歲,甚至年齡更大一些。
2德國教育體制的特點
德國經過政府、企業、學校和家長長期的探索、實踐形成的教育體制,具有以下特點:
2.1 淡化考試制度,不是一考定終身德國的中學生只要獲得高中畢業文憑都可以申請上大學,德國沒有國家的統一考試或學校專門組織的升學考試。當然學生所申請的專業要由他高中學習時的成績來決定,熱門專業競爭者較強時,要按中學成績排隊確定。
2.2 不設重點小學、中學和大學德國采用就近升學原則,無重點中、小學之分。只要高中畢業即可申請全國內任一所大學,大學也不分重點和排名次,因為某大學僅某專業在國際,國內領先,不可能所有專業均為世界第一。大學的特色主要取決于在某專業領域教授的水平和聲譽。
2.3 倡導大眾教育,提高全民素質根據德國教育法,適齡兒童必須接受中學的普及教育,否則家長將受到法律的制裁。依法保證全國公民均有機會接受教育,德國大多數公民不以自己的孩子成為工人、售貨員、護士感到丟人、羞恥。而我國的家長一般總希望孩子讀大學,畢業后能成為高端人才,對技能崗位有一定的歧視。我國教育的方針與實際需求脫節,造成大學畢業就業困難,同時工廠企業缺乏訓練有素的技術工人。這與我國精英教育的社會導向有關。
2.4 人性化教育,合理分流,不走高考獨木橋德國的學生在小學畢業后,經過家長、教師和學生商討后即決定上普通中學、實業中學或完全中學。有些學生對當科學家、工程師、白領階層不感興趣,則直接就讀普通中學和實業中學,學習5年或6年,中學畢業后被企業招聘選送就讀職業學校。而就讀完全中學的學生可以在高級中學畢業后,直接上大學。所有進入高一級學校的學習均不經過全國考試,只要申請即可就讀。
2.5 大學寬進嚴出,淘汰率較高德國學生只要具有高級中學畢業文憑即可申請就讀全國的大學,無須經過考試。學習期間采用學分制,不受學習年限的硬性規定限制,大學學習期間可以申請休學參加工作,經過一段時間再繼續學習,只要修夠學分即可作畢業論文畢業。但對學生質量水平要求較高,一門功課不及格,經過兩次補考仍不及格即被淘汰,不能再繼續就讀大學,這時只好再接受職業教育當工人或售貨員、護士等。據統計,德國大學學生的淘汰率為40-50%,外國學生的淘汰率為70-80%。因此,有些學生可以選聽兩次或三次某門課程,才考慮申請考試,因而讀大學的年限通常多于5年,有人甚至讀7、8年或10年。
2.6 高素質的教師隊伍,保證人才培養質量由于德國教師的待遇比公務員或其他行業的待遇要高,而且是終身制,工作穩定可靠,又有寒暑假期,所以,在教師德國是一個令人羨慕的職業,競聘的人員較多,對學歷要求較高。所以無論是中小學或大學均有一批受過嚴格訓練有較高素質的教師隊伍。他們除了有較強的專業知識外,還具有高度的責任心、愛崗、敬業。以職業學校為例,所教的學生考試的及格率普遍達到90%。對不及格的學生還要義務補課直至全部及格。這些學生除參加職業學校的考試外,畢業后還要參加全國統一的德國工業商業聯合會(簡稱IHK)的職業資格考試,及格后方能獲得全國統一的技工資格證書。從理論上講,德國學校不能把學生分為好學生和壞學生,教師的責任是讓每一位受教育的學生盡量及格,獲得技工資格證書,不能讓這類學生因為成績不及格而將他們推向社會。
2.7 政府高投入,不收學費,力爭人人機會均等德國的中小學及職業學校不收學費,而且職業教育的學生還要從應聘的企業得到每月500~800歐元的生活費。政府對教育的投資超過國民經濟總收入的5%,保證大、中、小學和職業學校良好地運轉,使得所有家庭的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機會,家庭再貧困的學生只要努力學習都可以保證上大學。德國大學過去不收費,近幾年,經過激烈爭論,在某些學校開始象征性的收取一些學費也遭到學生和家長的強烈反對,收取學費是否能堅持尚需進一步討論研究。
2.8 市場規律運作,政府較少干預學校的教學內容,大學各具特色德國大學的水平主要取決于各專業領域教授的水平,教授的數量較少,每個教研室或研究所通常有一名教授。教授采用聘任制,不同于我國的按年限晉升制度,保證了教授具有競爭國際一流的水平。各個大學多由于某專業有國際知名教授,培養多少多優秀的大學生、研究生,獲得多少科研成果而成為該校特色。政府對大學的教學內容、專業設置、研究方向干預較少,其專業設置和變更大多是在預測德國和世界市場需求的變化,對所培養人才的專業方向進行不斷的更新調整,學校具有相當大的自主權。
2.9 良好的校企結合,教學科研緊密結合實際德國的職業教育完全根據工廠企業的實際需要進行技術工人的培養,其教學方法為面向職業工作任務的項目教學法。職業需要技工具備什么能力,學校就培養學生這種能力,畢業后零過渡,直接上崗工作。
其大學教育,工科院校的學生一畢業就是工程師,而理科類也向應用方向發展,即開設應用數學,應用物理,應用化學,應用力學專業,緊密結合生產發展需要。大學和職業學校的教師與廠礦企業的聯系緊密,而且必須在廠礦企業工作若干年后才能被聘任。如德國工科院校的教授必須在攻讀完博士后需在企業工作5~10年才能應聘教授的崗位,他們的羅輯是教授本人未從事過工程師的工作又何以能夠培養出工程師。
大學的科研課題大多來自廠礦企業,廠礦企業生產中的難題解決,關鍵技術的突破大多源自大學的研究所。廠礦企業采用大學的研究成果進一步發展,而同時又無償或最低費用給大學提供實驗手段及設備等,供其教學和研究。我國目前雖然已強調校企合作的重要性,但真正與工廠的緊密結合尚有較大差距,有待進一步改進。
2.10 以人為本,學生負擔較輕德國中、小學學習的內容遠少于中國學生。中國學生的數理化水平在世界上是處于領先水平的,但應用較少。中學生的家庭作業負擔沉重,重復的練習堪稱世界第一,但學生的自我學習,分析能力和動手能力、實際應用能力與德國學生相比尚有一定差距。以外語為例,中國學生的語法,閱讀勝過外國學生,但聽說能力卻明顯落后與外國學生。德國大學不開設外語課程,學生在中學階段已基本掌握一門或多門外語,德國中學生畢業后可以較熟練的用英語或西班牙語與外國人交流。中國學生即使上大學后語言交流也比較困難,這與我們的應試教育體制有關。
2.12 教授終身制,使學校的發展受到一定限制德國教授一旦競聘上崗后即為終身教授,直到68歲退休。有些教授,一開始很有朝氣,科研成果不斷,創新意識較強,能躋身世界前列,而當工作10年或更多一些時間后,則較為保守,該專業領域趕不上時展的步伐,使學校的發展受到限制。如德國斯圖加特大學,上世紀80年代非常知名,而到上世紀末則發展緩慢,落后于其他學校。因此,教授終身制也是德國教育改革討論的熱門話題之一。
唐義長
已過去了多年,母親失明的最初時日,至今回想起來依然記憶深刻。
我不知道母親心里當時又是怎樣的一種境況。那時,天很黑,心很暗。還是在一個溫暖的季節,我正在準備大學畢業論文與實習事宜,突然收到父親的來信,信中說母親已經雙目失明。我簡直不敢相信這是真的,幾乎是一下子地淚水就模糊了眼睛,簌簌地落在信紙上。那天晚上我失眠了,心緒翻江倒海,滿腦子是母親穿梭于深深叢林,躬耕于黃土的身影。母親站在長滿稻子的田地,眼睛很明亮的樣子,流露著只給我的溫柔和慈祥。我反反復復地想,我的母親怎么就失明了呢?怎么失明的又偏偏是我的母親呢?
我輾轉難眠,房間里的燈亮了一整夜,我十分害怕在身邊虎視眈眈的黑暗的夜。
第二天,我決定無論如何都要回家一趟,看望母親。請完假,簡單的收拾好行李,給母親買了她喜歡吃的糕點,便踏上回家的客車。車上人很多,一路上有上有下,但是,我卻仿佛什么也沒有看見。我緊張地數著窗外川流不息與一晃而過的樹和樓房,還有山坡,焦慮著回家的時辰。車窗外,狂風呼嘯而來,四處亂竄,刮得我鉆心的痛。車像一頭慢牛,速度比我想像的還要慢得多。好不容易才到達老家的站點。
下了車,已是下午兩點多鐘。四月的春天,太陽像雪花一樣飄飄灑灑地漫天飛舞,懶懶地照在我的身上,但一點也不覺得暖和,好像一道閃光撕裂了的夜空,就連路邊的草木也毫無顏色。
回到家里,看見整棟木房顯得十分寧靜,仿佛里面根本就沒有人住過似的,我隱隱約約地感覺到屋子里透著一股陰冷陰冷的寒氣。風使勁的刮著,塵灰四起,院落里滿是野草荒藤。有的樹枝夾雜著塵埃隨風飛起,有的枝條打到窗欞子上,發出“吱嘎吱嘎”的聲響,菜園子里的菜葉也被吹得直打哆嗦,可憐兮兮的。墻角和房屋都布滿了青苔,瘡痍滿目,自然是有一些日子沒人打掃了。我輕輕地推著那扇搖搖晃晃的木門,“吱嘎”一聲響,門開了。房里連一件像樣的家具都沒有,除了一張床,一口火盆,再也沒有別的東西了。母親的耳朵也不是很好使,我順著一縷發紅的燈光望去,見母親蜷縮著身子,躺在床上,嘴唇不停的顫抖著,眼睛四周掃視,用拳頭不斷地捶打著胸口,輕吟著……我哽咽著走進母親,叫了一聲媽,然后再也不知道說什么好。我拉著母親的手,一邊輕聲的寬慰,一邊給她捶打著胸口,問她是哪兒不舒服?她沒回聲,只知道是她的兒子回來了,然后不停的摸著我的臉,潸然淚下,我也無聲的哭了起來。母親的手在我的臉上不停的移動著,盡管是一雙粗糙的手,卻感覺十分的溫暖。
那天,父親不在家,母親說他去外地給她訪藥去了。
我想,那天即使父親在家,我也早已做好接過這個家的擔子的思想準備。不只是償還母親對我們的全部的愛。
母親對我的愛,我真的是無以回報。
母親是一位農村婦女,沒念過書,出生于一九三九年的冬天。那個年代的艱苦生活我們無從想象,只是在小時候聽母親說,他們那時經常餓肚皮。家里的負擔十分沉重,父親在外,家里一切全都落在了母親的肩上。家里的生活自然很拮據,經常吃著上餐卻沒了下餐時有發生。有時候,母親就磨些玉米熬些粥來勉強填飽一家人的肚子。
貧困像魔鬼一樣可怕,它會吞噬人的很多寶貴的東西。艱苦的生活使母親原很美麗的臉龐變得蒼桑,頭發花白,手也變得十分粗糙,額頭變得很黝黑,上面布滿了皺紋,就連喘氣那些紋路也向外凸出,清晰可見。
從我記事時起,母親總是穿著那件藍布衣服,包著青布帕子,穿著一雙解放鞋,再也沒有什么特別的服裝了。母親的衣服總是穿了又洗、洗了又穿,穿得脫了顏變了色,甚至布料紋路稀疏,也總舍不得換新。
母親很勤儉持家。那時在小學讀書,我總是穿我大哥穿過的衣服,母親總是把大哥的衣服改來改去,大的改小,小的改大,兄弟三人循環的穿。雖是家境貧寒點,但我卻勤奮好學,不計較吃穿的好壞,尤其是我所背的那書包,至今記憶猶新,除了背進學校,放學回家放牛,還會背上山坡,方便于看書。我十分珍惜我的書包,每次從書包里取出書來,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弄壞了。即使背的時間長了,背出一道口子,讓母親給縫一縫,我又繼續背著上學。偶爾,看見一縷縷陽光穿過,十分透明,十分溫暖與幸福。就這樣我的書包縫了又背,背了又縫,一直背到小學畢業。有幾次,因書包磨損開口了,鉛筆一次次從口子里掉出來,同伴不時還幫我撿了幾次,但多數時候鉛筆還是會給弄丟的?;丶冶涣R還算是很輕松,重的是要被罰跪,那滋味很真叫人難受。被母親打,很多時候是因為我放牛時看書,牲口常趁我看書著迷不留意之際去偷吃鄰家的莊稼。母親找到藤條,一下一下地往我身上甩,常常我痛得直流淚,母親自己也是滿臉的淚水。每天上學前,母親都要塞給我一個雞蛋,讓我放在書包里,說是留在學校吃。我接過雞蛋,還帶有余溫,一直暖到了我的心底。盡管母親不識字,甚至連名字都寫不上,但是,她對我的學習十分關心,經常會檢查我的作業本,她只知道老師批改作業的時候,正確的用紅筆打上鉤,錯了的打上叉。每次,母親翻閱我的作業后,看到作業本上全部是鉤,都十分高興。
母親用她的方式愛護著我們,只是自己當時太淘氣了,常常惹母親惦掛生氣。
母親心地善良,熱情和氣。記得上小學三年級的時候,一天早上,冬天來得格外的早,寒風刺骨,房上、地上、山川都蓋了一層白茫茫的薄霜,一個自稱家鄉鬧水荒的中年男子操著四川口音,背著背簍,攜著妻子和一雙兒女來到我家門口要飯。男孩七八歲,衣著不整,女孩三四歲,蓬頭散發。母親見他們冷得直打哆嗦,就讓進屋里先烘烤烘烤,暖和暖和身體,再找來一些衣服讓他們穿上,把我的衣服也讓給了他們的孩子。還做了飯給他們吃。臨走時,母親還把她挖山藥換來的,一直舍不得花的兩塊錢從布袋里一層層翻出來,讓他們帶上,母親說回去路途遙遠,在途中給孩子買點吃的。他們非常激動,也十分感謝母親,說她是大好人,是他們的救命恩人。母親卻只是淡淡一笑,催他們早些趕路。
母親對我要求很嚴,她從來沒有因為我是男孩而慣養過我,相對而言,母親對姐姐似乎疼愛很多。可惜姐姐卻未能在母親身邊盡孝。姐姐長到十八歲時,一天突然病倒了,醫生說是腦膜炎晚期。母親聽到這個消息,一下子變得懵懵懂懂,昏迷了兩天,嘆息了兩天。醫生說由于姐姐的病發現較遲,病情惡化加劇,治愈已是不可能了。就這樣,姐姐被接到家里進行藥物療養。
有一天,我在學校的教室里正在寫做作業,突然接到家里打來電話,說是家里有事情,要我回去一趟?;丶业穆飞?,我忐忑不安,眼皮跳得很兇。對面青山隱隱,山巔云彩依稀可見,幾只烏鴉哇哇的叫個不停,一種不祥的預感涌上心頭,我有些害怕與膽怯。果然,家里出事了。我很遠就聽見從屋子里傳出悲慘的哭聲,見家里里外外都擠滿了人。我還沒有來得及放下包就與母親抱成一團,失聲痛哭起來。姐姐去世了,家里一片狼藉,里外的東西都是亂七八糟的擺放著,有點禍不單行的感覺。我的心里很凄涼很害怕,母親哭得很厲害,聲音都哭得沙啞了。
姐姐的辭逝,家里顯得異常的寂靜。母親的性格也也變得沉默了許多,整天雙目顰蹙,度日如年?;氐綄W校,我正在備戰高考,所以沒有頻繁的回家,只是偶然回去,聽大伯說母親每天都在嚎啕大哭,眼睛幾乎哭瞎。哭聲驚動了十里山鄉,鄉親們無不為之動容,紛紛趕來安慰。我心里也十分的悲傷。因為姐姐的突然離開,給母親的心靈很深很深的烙印,打擊很大,一年半載都很難忘卻。有一次,我周末回家,一時找不到母親,就直奔田地,老遠就聽見從地里傳來哭泣的聲音。母親看見我走近了,立即取出手巾擦去淚水,還微笑著說:"兒?。]事的,剛才干活汗多,浸濕眼睛了。"
失去姐姐,母親就此也因此失去了很多快樂。母親也許從來沒有想到,命運讓她失去的,不僅僅是親人,就連享受一點光明的權利都要被剝奪。
大學畢業后,我有了一份安穩的工作,在一所中學當老師。每次回家看望母親,我總是一遍遍問母親想吃點什么。然而,母親很少向我提出什么要求,即使我從城里給她買了些東西回來,她也叫我別亂花錢,她說什么都不要,只要我們能常?;貋砜纯此秃?。
我也不只一次地問過母親想去哪走走,我問母親是否想去外面走走,當她的導游,告訴她一切。母親卻說哪里也不想去,還是家里很溫暖。
母親為我們做過了很多很多,但到今天,我已經工作好些年了,我卻不知道我能為母親做些什么!很慚愧。我雖然心裝做很輕松很不在意的樣子,讓母親感覺不到我的難過。我知道即便是母親的眼睛看不見了,但耳朵還很靈敏,所以有時在心情極壞的時候,我則會把話說得輕描淡寫,語氣很輕松快樂。我不敢難過,難過只會加重母親的病情。
我總是對母親說,只要有時間,我一定會盡量回家,陪在她吃吃飯,陪她說說話。家,已成了我人生的驛站。
眼科專家診斷,母親的眼睛患的是青光眼,由于年齡過大,視膜網脫落,不能復明,目前在國內是尚難治好的。聽到這個消息,我的心猶如千斤巨石,原本黑而沉的天一下子被猛地砸了下來,有一種茫然與失落的感覺。我憂傷而無奈,身體像是癱瘓了一樣,渾渾噩噩的,一點力氣也沒有,連說話也是喘粗氣。辛苦了一輩子,經受了萬般的痛苦,經歷了重重挫折?,F眼間的幾年時間,我們的日子漸漸好過了起來,卻偏偏淪落到這樣的地步。
二零零四年四月一日,母親又經受了一個不堪承受的打擊:我的父親病故了。父親去世時,我沒在身邊。當時我正在工作所在的學校,給學生上課,接到堂哥的打來的電話,當天是愚人節,我還以為是堂哥故意捉弄人。又想,愚人節也不會亂開玩笑的啊。我在電話里反復問堂哥愚人節不要亂開玩笑。他說,這事能開玩笑嘛,趕快回來吧。我掛了電話,頓時,感到一片黑云向我襲來。我強壓住不安,繼續把課上完。
等我趕到家時,父親那冰冷的身體已躺在一張冰冷的木板上……父親撒手而去,家里自然失去了支柱,少了脊梁,形如坍塌的屋子了。以為雙目失明的母親會痛不欲生,甚至對人生再無眷戀。讓我寬慰的是母親很快又堅強地站立了起來。電話里,母親總是讓我們好好在城里工作,不必擔心家里。
母親的脾氣很倔強,誰也勸不了,說走就走,看她彳亍在我眼前的背影,我上前扶著,牽著她那一雙皸裂的雙手,我很惆悵,很迷茫,無計可施。我太了解母親了,她一生中,就是這樣堅強和倔強。
母親節那天,我給母親買了一臺收音機,讓母親沒事了多聽聽,解解悶。
偶爾,我都會聽到村里人說母親某天又在念叨我們,某夜又在不停地哭,話里不無責怪。我無奈,卻不能勉強母親。有時打電話給母親,她總是說讓我們不要花太多時間回去看她,只是常說:"我的眼睛看不見了,不能下地勞動……"我知道母親話里沒有說出來的對我們的歉意,大概是說她現在不能夠自由的在田間勞動,飼養家禽,春節我們回家就不再有年豬殺了。往年我家都殺年豬,熏臘肉,還有糯米粑粑和豆腐等豐富的年貨,節日過得很祥和。隨著母親的失明這些美食都難再現了。
我不知道母親自己如此境地,卻依然惦念我們,把我們放在心里,牽著掛著。
每次看見母親,都覺得母親越來越蒼老,越來越沉默寡言,身體無法制止地消瘦著。一個周末,母親見我回來,一邊哭一邊喋喋不休地說:"兒?。∥椰F在成了廢人,做不了什么事情,活在世上也沒什么意義了。"聽到母親那樣悲楚的話,我的眼睛又濕潤了,禁不住簌簌地哭了起來,我的心在一陣莫名其妙的感動中蘇醒了,像大海一樣咆哮著。我走到母親身后,小心翼翼地推開碗柜,一股難聞的霉臭味撲鼻而來,一只殘缺的碗里還有半碗剩飯,旁邊有一雙筷子,另一只碗里有些殘湯,上面隱隱約約看見幾片漂浮的菜葉。一只蒼蠅不小心掉了進去,被困在湯里,拼命的一邊拍打著翅膀,一邊使勁的掙扎,好像在呼救。我本對蚊子如此無禮的糟蹋母親的菜湯而憤懣不已,但想到母親一生行善,如果知道我殘忍對待這個小生靈,一定會很不高興,便把它救了出來。小蚊子拍翅自顧自地飛走了,我一時又氣得七竅生煙,巴不得剛才就這樣讓它溺亡,它弄壞了母親的湯。角落里布滿了蜘蛛網,幾只蜘蛛在上面忙過不停,像是農忙時節漲起的春耕潮一樣。固然有很長一些時間沒有被清理了,仿佛蜘蛛也知道母親的身體狀況,才堂而惶之地在這里"安家",覺得既安全,又舒適。有點盛氣凌人。
我不懂母親為什么還要守著這個家,為什么就不愿和我們一起去城里住。
最初的痛苦和煎熬過去了,天似乎漸漸變晴了。我欣慰地看到母親的精神狀態漸漸好了起來。
母親個性很強?,F在我才明白,我其實沒有必要為母親擔心,她是那么的善良而堅強,有什么困難走不過去呢?在鄉下,我安排好母親的生活,準備好日常生活用品,便又趕回到城里。在家里,母親總是自己摸著柴火做些煮飯、炒菜等家務。有一次,母親讓我給她梳理頭發的時候,我才發現母親絲絲發際間埋藏著滄桑。我用手整理頭發的時候,只感覺自己的心在不停的抽搐著。有時母親做上一頓飯就吃上幾餐。想起母親的那些黑暗困窘的生活,是多么的酸楚和傷感,心常常疼痛如刀絞;想起母親摸著做事的艱難日子,我多次流淚洗面,常常在一個偏僻的地方一發愣就是一兩個小時,心里才感覺平靜點。好想抽支煙或者是喝上幾盅酒,喝得醉爛如牛才越顯助興。但我這樣就能減輕她的痛苦,改變一絲她那艱難的生活處境嗎?不能。我經常都會回家看望母親,也曾多次哀求她與我們一塊兒過日子,可是她都婉言拒絕了。她總是說:"你們工作忙,我年紀大了,什么也看不見,什么也做不了。我生在農村,對這里的環境比較的熟悉,生活很方便,沒事的。"她還叮囑我在外面要好好工作,好好做人。我牢牢地記住母親的話,作為我做人做事的準則。
如今,母親除了眼睛不能看見外面而外,沒其他什么病患。常常都是自己摸著洗衣服、背水、掃地等家務活兒。我每個月都會去看望母親一兩次,她總是讓我不要回去,要我好好工作。有時工作實在太忙,抽不開身,就給她打去電話;有時我和妻回去,都要從城里給母親捎些她喜歡吃的東西,她也十分的高興,纏著問這問那,要我給她講她孫女成長的經歷和我的工作情況,城里發生的的逸聞趣事。每次我都是把形如擔水、掃地之類的活干完后,和她拉拉家常才回城。我隱約覺得母親是住在一個深井里,我們的到訪是照進井里的一縷縷陽光。陽光的溫度很低,很少,但母親已十分滿足和幸福。臨走時,母親總送我出村口,對我千叮萬囑。我讓她回去,她也不走。很遠很遠了,母親還站在村口,如一座塑像,永遠佇立在那里。母親對時間還是無法控制和使用,白天亦晚上,晚上亦白天,她從來都分不清楚究竟什么時候是白天,什么時候是晚上。經常會在在晚上兩三點鐘就起床了,她以為是天亮了;也曾多次在白天中午一兩點鐘就睡覺,她以為是天黑了。大伯與鄰居也常常來幫助母親干活,拉拉家常。他們也告訴我母親深夜,常常在屋后的林子里走動,喃喃自語。就這樣,一種我們不知道的精神動力,支撐母親起那些空落的白天和黑夜,在那不眠的黑夜后的白天守望著,向前走著,走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