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18 09:15:1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收入與消費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論文關鍵詞:非基本生活消費,ELES模型,貢獻率,自適應預期模型
問題的提出[①]
消費是經濟發展的動力,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2008年按支出法計算,河南省國民生產總值18473.14億元,居全國第五位,最終消費支出為7759.33億元項目管理論文,占國民生產總值的42.0%(最終消費率),低于全國最終消費率平均水平6.6個百分點,居全國第25位。2007年河南省政府消費支出2011.27億元,占國民生產總值的13.4%(政府消費率),居民消費支出4820.00億元,占國民生產總值的32.1%(居民消費
圖1 河南省消費不足的邏輯推理
率),按照著名發展經濟學家H.錢納里等實證研究,政府消費率一般維持在11.9%—15.0%之間,河南省政府消費率符合H.錢納里的標準結構(箭頭 1),但是居民消費率卻遠低于標準結構中的居民消費率大于60%的水平論文服務。在居民消費支出中,河南省城鎮居民消費支出為8837.46元項目管理論文,占城鎮居民收入的66.793%,低于全國平均水平4.5個百分點,居全國倒數第5位。據初步統計2009年河南省城鎮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為34.2%,依據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的恩格爾系數標準,河南省城鎮居民生活水平自1996年已進入小康層次,消費方式已經開始由生存型向享受發展型轉變,基生活消費已經基本穩定且彈性較低(箭頭2),所以非基本生活消費低是才是問題的根源(如圖1)。
一、基于非基本生活消費模型分析
1、非基本生活消費的概念及界定
生活消費按滿足人們需要的順序,可分為基本生活消費和非基本生活消費,基本生活消費是維持勞動力再生產所必須的、最低限度的消費。非基本生活消費則是基本生活消費的對稱,是超出維持勞動力再生產所必需的消費。一般而言項目管理論文,人們只有在滿足了基本生活消費的條件下,才有可能發展非基本生活消費。本文參考了《消費經濟學大辭典》的合理詞義解釋部分,并對非基本生活消費做了一定的延伸和補充論文服務。非基本生活消費是指在滿足人們維持和延續其生命的基本生活消費的前提下,用于滿足自身發展和發揮其體力、智力以及為使生活舒適的物質消費、精神消費和勞務消費的總稱。生活消費支出、基本消費支出、非基本生活消費支出分別用CE(consumption expenditures)、BLC(basic living consumption)、NBLC(non-basic living consumption)表示。
2、擴展線性支出系統(ELES)下非基本生活消費的模型構建
假定某一時期人們對各種商品(服務)的需求量取決于人們的收入,而且人們對各種商品的需求分為基本需求和超過基本需求之外的需求兩部分,居民在基本需求得到滿足之后才將剩余收入按照某種邊際消費傾向安排各種非基本消費支出。非基本生活消費的ELES模型需求函數[②]:
參數是邊際消費傾向,滿足:0
對模型的進行變形:
令V=;a=;b=
對方程式進行回歸可得a*和b*,進一步可求出:
3、非基本生活消費的計量分析
模型采用1993—2008按收入水平分組的河南省城鎮居民消費支出的截面數據,為了修正和避免數據出現異方差,本文采用了加權最小二乘估計(WLS)法對方程參數進行回歸估計項目管理論文,權重W=resid^(-2)。顯著水平選取為0.05。t(d)是β*i的t觀測值,R2為方程的可決系數論文服務。
通過EVIEWS軟件進行WLS回歸結果如下[③]:
2008年河南省城鎮居民消費ELES模型的估計參數
tβ=598.6320 R2=1.000000 D-W=2.276046 F=358360.2
2007年河南省城鎮居民消費ELES模型的估計參數
tβ=31.44564 R2=0.999890 D-W=2.310967 F=988.8286
2006年河南省城鎮居民消費ELES模型的估計參數
tβ=59.77045 R2=1.000000D-W=1.776125 F=3572.506
2005年河南省城鎮居民消費ELES模型的回歸估計參數
tβ=2019.675R2=1.000000 D-W=1.427389 F=4079087.
2004年河南省城鎮居民消費ELES模型的回歸估計參數
tβ=239.4272R2=1.000000D-W=1.674908 F=57325.39
2003年河南省城鎮居民消費ELES模型的回歸估計參數
tβ=128.6925R2=0.999795D-W=1.609279 F=16561.75
2002年河南省城鎮居民消費ELES模型的估計參數
tβ=180.7875R2=0.999991D-W=1.718861 F=32684.13
2001年河南省城鎮居民消費ELES模型的估計參數
tβ=175.2843R2=0.999999D-W=1.181300 F=30724.59
2000年河南省城鎮居民消費ELES模型的估計參數
tβ=30.37496R2=0.999990D-W=1.323353 F=922.6385
1999年河南省城鎮居民消費ELES模型的估計參數
tβ=445.2760 R2=1.000000 D-W=2.680368 F=198270.7
1998年河南省城鎮居民消費ELES模型的估計參數
tβ=133.6603R2=0.999997D-W=1.623019 F=17865.07
1997年河南省城鎮居民消費ELES模型的估計參數
tβ=341.95878R2=0.999954D-W=1.505179 F=1760.539
1996年河南省城鎮居民消費ELES模型的估計參數
tβ=99.82376R2=0.999999 D-W=1.794003 F=9964.783
1995年河南省城鎮居民消費ELES模型的估計參數
tβ=1196.196R2=1.000000D-W=1.504203 F=1430885.
1994年河南省城鎮居民消費ELES模型的估計參數
tβ=3144.5403R2=0.999990D-W=2.396234 F=20891.89
1993年河南省城鎮居民消費ELES模型的估計參數
tβ=42.16312R2=0.999993D-W=2.142866 F=1777.729
1992年河南省城鎮居民消費ELES模型的估計參數
tβ=202.8902R2=0.999990 D-W=1.223436 F=41164.42
匯總回歸方程估計結果,通過Excel軟件處理結果如下:
表1 1993-2008年河南省城鎮居民基本消費和非基本消費支出情況單位:元
類別
年份
CE
a*
b*(β*i)
BLCi(BLC)
NBLC
2008
8837.46
1475.782
0.562177
3370.727
5466.733
2007
7826.72
1268.192
0.593939
3123.156
4703.564
2006
6685.18
1603.482
0.511453
3282.145
3403.035
2005
6038.02
1209.152
0.541007
2634.358
3403.662
2004
5294.19
1197.215
0.522404
2506.753
2787.437
2003
4941.60
955.1838
0.562634
2183.946
2757.654
2002
4504.68
1417.536
0.480717
2729.795
1774.885
2001
4110.17
676.3441
0.651922
1943.082
2167.088
2000
3830.71
814.1469
0.633153
2219.309
1611.401
1999
3497.53
745.6160
0.607170
1898.063
1599.467
1998
3415.65
882.5848
0.605248
2235.796
1179.854
1997
3378.02
590.5870
0.681768
1855.838
1522.182
1996
3009.35
596.1219
0.635379
1634.908
1374.442
1995
2673.95
622.2854
0.615177
1617.069
1056.881
1994
2155.15
359.2111
0.684511
1138.585
1016.565
1993
1609.26
393.4778
0.608181
1004.234
605.0264
1992
1342.58
260.5322
0.674353
800.0448
542.5352
數據來源:1994-2009年河南省統計年鑒
二、基本生活消費與非基本生活消費圖示分析
1、量的圖示分析
河南省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在1992年僅為1342.58元,在2008年達到8837.46元,基本生活消費自1992年的人均800.0448元變化到2008年的人均3370.727元,非基本生活消費也從1992年人均542.5352
圖2城鎮居民消費支出、基本生活消費與非基本生活消費比較
元增加至2008年的人均5466.733元。如圖2所示,我們不難發現,基本生活消費的變化趨勢比較緩慢,而非基本生活消費的上升趨勢較明顯。其中,2001年非基本生活消費在首次超過基本生活消費,雖然在2002年有所下降項目管理論文,但是在2003年非基本生活消費又超過基本生活消費,并逐漸擴大差距,截至2008年非基本生活消費已超出基本生活消費2096.006元。
2、增量投向與拉動分析
河南省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增量(CE)明顯呈倒“U”型,從1993年的人均266.68元降低至1998年的37.63元,隨后逐步上升,其中,近兩年的人居民消費支出增量明顯,2007年為人均1141.54元,2008年為人均1010.74元。基本生活消費增量(BLC)的波動不明顯,在九十年代前期逐步降低,隨后又逐步上升到1993年的水平項目管理論文,維持在人均200元左右,增量投向比和貢獻率總體呈下降趨勢,說明基本生活費已趨于穩定。與基本生活消費增量不同,非基本生活消費(NBLC)波動比較明顯,總體呈逐步增加趨勢,說明非基本生活消費受外界影響較大,也是拉動增量增長的主力論文服務。增量投向比與貢獻率也能很好的說明這一點,非基本生活消費增量投向比從1993年的0.23433上升至2008年0.75506,期間雖然起伏較大,但是趨勢比較明顯,貢獻率也從1993年的4.7的百分點擴大至2008年9.8個百分點。分析的結果(表2)表明非基本生活消費的拉動潛力比基本生活消費大。
表2 河南省城鎮居民消費增量投向與貢獻率比單位:元、%
年份項目
CE
BLC
NBLC
增量投向比
貢獻率
BLC/CE
NBLC/CE
CR1
CR2
1993
266.68
204.1892
62.4912
0.765671
0.23433
0.152087
0.046545606
1994
545.89
134.351
411.5386
0.246114
0.753886
0.083486
0.255731578
1995
518.8
478.484
40.316
0.92229
0.07771
0.222019
0.018706819
1996
335.4
17.839
317.561
0.053187
0.946813
0.006671
0.118761009
1997
368.67
220.93
147.74
0.599262
0.400738
0.073415
0.049093658
1998
37.63
379.958
-342.328
10.09721
-9.09721
0.112479
-0.10133984
1999
81.88
-337.733
419.613
-4.12473
5.124731
-0.09888
0.122850116
2000
333.18
321.246
11.934
0.964182
0.035818
0.091849
0.003412122
2001
279.46
-276.227
555.687
-0.98843
1.988431
-0.07211
0.145061098
2002
394.51
786.713
-392.203
1.994152
-0.99415
0.191406
-0.09542257
2003
436.92
-545.849
982.769
-1.24931
2.249311
-0.12117
0.218166218
2004
352.59
322.807
29.783
0.915531
0.084469
0.065324
0.006026995
2005
743.83
127.605
616.225
0.171551
0.828449
0.024103
0.116396465
2006
647.16
647.787
-0.627
1.000969
-0.00097
0.107285
-0.00010384
2007
1141.54
-158.989
1300.529
-0.13928
1.139276
-0.02378
0.194539115
2008
1010.74
247.571
763.169
0.24494
0.75506
0.031632
0.097508152
注:CR1、CR2代表基本生活消費、非基本生活消費對城鎮居民生活消費的貢獻率。CR1=g*BLC/CE項目管理論文,CR2= g*NBLC/CE,其中g=(CEt-CEt-1)/ CEt-1
三、預期收入與非基本生活消費的模型分析
1、預期收入與非基本生活消費的模型構建
建立預期收入與非基本生活消費模型需要對預期收入的形成機制做出某種假定,本文主要采用自適應預期模型,假定消費主體對收入的預期是通過一種簡單的學習過程而形成的,其機理是,消費主體會根據自己過去在作預期收入時所犯的錯誤的程度,來修正他們以后每一時期的預期收入,用數學式表示就是:
Yt*=Yt-1*+λ(Yt—Yt-1*),其中Y*為預期收入,λ為適應系數,0≤ λ≤1項目管理論文,模型的推導過程為:
NBLCt=??+??Yt*+??t………………………………(1)
將變形后的收入自適應過程代入(1)式:NBLCt=??+??[λYt*+(1—λ) Yt-1*]………………………(2)
將(1)—(2)×(1-λ),整理得:NBLCt=λ??+λ??Yt+(1—λ) NBLCt-1+[??t—(1—λ) ??t-1] ………………(3)
令a=λ??,b0=λ??,b1=(1—λ),ut=[??t—(1—λ) ??t-1] ………………………………(4)
模型可以變形為:NBLCt=a+ b0Yt+ b1 NBLCt-1+ut t………………………………(5)
對(4)式一階自回歸模型進行回歸,可以得到a、 b0、 b1的估計值,代入(4)式可求出模型估計值。
2、預期收入與非基本生活消費的實證分析
1)通過eviews軟件分析得出以下回歸結果[④]:
表3 自適應預期模型回歸結果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405.7075
128.1870
-3.164967
0.0075
Y
0.607486
0.090002
6.749687
0.0000
NBLC(-1)
-0.538431
0.253073
-2.127573
0.0531
R-squared
0.978529
Mean dependent var
2276.867
Adjusted R-squared
0.975226
S.D. dependent var
1383.685
S.E. of regression
217.7894
Akaike info criterion
13.77229
Sum squared resid
616618.6
Schwarz criterion
13.91715
Log likelihood
-107.1784
F-statistic
296.2347
Durbin-Watson stat
1.973887
Prob(F-statistic)
0.000000
2)模型檢驗
德賓h檢驗:
通過excel軟件計算,Var(b1*)= 0.221790948,回歸結果中D-W=1.973887
= 0.059412
因此接受原假設??=0,說明該回歸模型不存在一階自相關。
統計推斷檢驗:
由表3數據可得可決系數R2=0.978529修正的可決系數為0.975226,說明所建模型整體上對樣本數據擬合較好論文服務。由回歸的結果可以看出t(b0*)=6.749687項目管理論文,t(b1*)=-2.127573,prob(b0*)=0.00000
3)預期收入與非基本生活消費的方程
NBLC=-263.7151+0.39487Y*
從式中我們知道,預期收入對非基本消費有顯著影響,當預期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元,就有0.39487元用于非基本生活消費。
四、政策建議
河南省城鎮居民消費水平已達到富裕層次,通過基本消費與非基本消費支出的趨勢描述以及各自的增量投向與拉動分析,可知基本生活消費支出已經趨于穩定,非基本生活消費是擴大消費居民消費的關鍵,從回歸的結果看,預期收入對非基本生活消費有顯著影響,所以增加和穩定城鎮居民預期收入是提高城鎮居民消費的著力點。
參考文獻
[1]黃心田,易法海.湖北省城鎮居民食物消費結構趨勢分析[J] 統計與決策,1999(02)
[2]黃雅麗,吳彤.利用擴展線性支出系統對廣東省城鎮居民消費結構進行分析[J].消費經濟,1999(04)
論文關鍵詞:居民消費需求,居民平均收入,稅制改革
一、我國消費需求的現狀
(一)消費需求受到投資需求的嚴重擠壓
投資需求與消費需求作為國內需求的兩大支柱,一定程度上存在此消彼長的關系。一筆資金用于投資的同時卻不能用于消費。盡管投資可使建筑業建材、工程機械等行業工資增長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投資對消費的擠壓程度,但這不會使二者此消彼長的局面發生根本性的改變。我國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這種情況愈演愈烈。
表1GDP、消費及投資的增長狀況(單位:億元)
年份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GDP
60794
71177
78973
84402
89677
消費
28369
33955
36921
39229
41920
投資
25470
28784
29968
31314
32951
年份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GDP
99215
109655
120333
135823
159878
消費
45854
49213
52571
56834
63833
投資
34842
39769
45565
55963
69168
年份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GDP
183217
211923
257306
300670
335353
消費
71217
80476
93602
108392
125343
投資
80646
94402
110919
論文摘要:采用文獻資料、社會調查和數理統計等研究方法,對西安市城鎮居民的體育消費狀況進行了調查研究,結果表明:體育消費正成為大多數城鎮居民家庭生活消費的組成部分,但體育消費水平較低;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與其體育消費水平呈現正相關;消費結構側重于體育實物消費和體育健身消費;消費水平與消費結構都存在職業差異。
對西安市城鎮居民中不同職業群體的體育消費進行調查,有助于了解西部大城市不同職業群體的體育消費水平和結構分析影響不同職業群體進行體育消費的主要因素,有助于刺激居民的體育消費。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
以西安市城鎮居民不同職業群體作為本文的研究對象。
2.研究方法
文獻資料法。查閱1995年一2008年核心期刊有關體育消費文獻資料60余篇,閱讀消費和體育消費書籍5本。
(2)問卷調查法。共發放問卷1900份,回收1496份回收率78.7%其中有效問卷1433份,有效率75.4。其中男性796人(占55.6%)女性637人(占44.4%)。
二、結果與分析
1.西安城鎮居民體育消費水平的現狀
(1)體育消費的總體水平。體育消費作為一種集健身、娛樂精神愉悅于一體的社會文化消費現象。本研究調查結果顯示在被調查的190。西安市城鎮居民不同職業群眾參加過體育消費的人數為1279人占被調查者總數的85.5%沒有參加過體育消費的人數僅占被調查者總數的14.5%。說明多數西安市城鎮居民在日常生活費中存在著體育消費的支出。每年實際用于體育消費的支出在500元以上的占調查總人數的6.6%; 301元一500元的占20%; 151元一300元人數最多占31.5%; 150元一50元的占20.6%; 50元以下占6.8%; 14.5%的西安市城鎮居民無體育消費支出。從總體上看50%以上西安市城鎮居民的體育消費多集中在150元一500元。
(2)不同職業群體體育消費水平??偟膩砜?,西安市不同職業群體經濟收入由高到低排序為:管理人員、科教文工作者、工人、服務人員、其他職業人員、農民和學生.其趨勢基本符合全國城鎮居民各職業群體的經濟收入狀況。年消費在500元以上職業群體主要包括少數管理人員、科教文工作者、服務人員和學生年消費在301元一500元之間的職業群體主要包括多數管理人員科教文工作者及部分工人、服務人員、學生.年消費151元一300元的職業群體包括工人、服務人員、學生以及少部分科教文工作者,年消費在150元以下的職業群體主要是農民和其他職業人員。不同職業群體的月人均收入與年人均體育消費呈正相關各職業群體經濟收入的增加可以提高其體育消費水平。
2.西安市城鎮居民體育消費結構
體育消費主要分為3種:體育實物消費,體育信息消費和體育健身消費??傮w看來西安市不同職業群體的體育實物消費所占比例最高達到79.3%,但是體育實物消費與居民收入成正相關健身消費和體育信息消費比例相對較低分別為13.5%和7.2%從不同職業群體參與性體育消費比例中可以發現高收入職業群體的參與性體育消費水平明顯高于其他群體其中管理人員和部分科教文工作者、服務性人員是健身消費的主體人員科教文工作者、高等院校的學生、有較高學歷的以及部分管理是體育信息消費的主體。
3.影響西安市城鎮居民體育消費的因素
第一體育興趣和愛好。對體育的興趣和愛好是引發體育消費觀念和行為的最直接因素通過對體育的參與起到既能鍛煉身體、愉悅身心、又能增進社會交往、獲得一定的社會資本因此激發居民對體育的動機和興趣尤為重要。
第二收入水平與消費觀念。體育消費已開始成為有較高收入職業群體的重要消費之一花錢買健康.已為愈來愈多的人所認識和接受.特別是在管理人員、科教文工作者和服務性人員中受傳統消費觀念的影響.雖然我國社會、經濟有了非常巨大的發展但是多數城鎮居民在消費問題上是重積累長于計劃生活和子女教育開支投入到體育消費中的資金仍然很少。
第三,閑暇時間。閑暇時間少工作、學習、家務繁忙是制約體育消費的首要因素西安市城鎮居民選擇該因素的男性居民占56%女性居民占70.1繁忙的工作、學習和家務使他們的閑暇時間少,以及在路上的時間多制約了他們的體育消費。
第四,體育消費的環境。缺乏體育消費的環境西安市城鎮居民選擇該因素的男性居民為38.2%女性居民為42.3%:體育場地器材設備和指導力量等條件不足、體育消費價格過高、也是制約西安市城鎮居民參與體育消費;其中工人、農民認為缺乏必要物質條件的認同度非常高。
三、結束語
1.多數西安市城鎮居民在日常生活費中存在著體育消費的支出總體水平在150元一500元,管理人員、科教文工作者、工人、服務人員、學生是參與體育消費的主體。
論文關鍵詞:分期收款銷售,分次開票,一次性開票,納稅調整
1.引言
分期收款銷售是指在較長的時間內按照合同規定期限分期收取貨款的銷售方式。分期收款銷售是現代企業運用的一種重要促銷手段,一般適合于具有金額大、款項收回風險大等特點的大宗商品交易,如房產、汽車、重型設備等。從某種意義上說,它相當于銷售方給購貨方提供了一筆長期無息貸款。當然,分期收款銷貨的售價通常比現銷或普通賒銷的貨價更高一些,產生的差額部分可作為銷貨企業的信貸利息收入,部分可用來補償該種銷售方式可能帶來的損失。
采用分期收款方式銷貨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銷貨方可以借助這一銷貨方式將潛在消費者轉化為現實消費者,從而為企業的產品打開銷路,擴大市場占有率。另外一個原因便是分期收款銷貨的售價通常要高于現銷或普通賒銷的價格,但分期收款銷貨由于收款期限較長等原因發生的損失通常也要比普通賒銷大。
分期收款銷售根據開票時間的不同有兩種不同的核算方式:商品發出時一次性開具發票和按照合同或協議約定時間開具發票論文范文。
2.商品發出時一次性開具發票核算方式
例:某公司出售某系列大型設備分次開票,協議采用分期收款方式銷售,從銷售當年末起,分三年收款,每年末支付4000萬元,合計支付12000萬元。發出貨物當日即開出發票,金額為12000萬元。該大型設備成本為10000萬元,如果在銷售當日付款則只需支付11000萬元。假定企業除去此項業務外,每年的利潤為5000萬元,增值稅稅率為17%,所得稅稅率為25%。
《企業會計準則》規定,企業應按照從購貨方已收或者應收的合同或協議價款確定銷售商品收入金額。合同或協議價款的收取采用遞延方式,實質上具有融資性質的,應按照應收的合同或協議價款的公允價值確定銷售商品收入金額。應收的合同或協議價款與其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應當在合同與協議期間內采用實際利率法進行攤銷,計入當期損益。
在銷售當日確認的收入部分一次性計繳增值稅,分期確認的利息收入1000萬元其實也包含了增值稅額,分期收款銷售及其增值稅的計算如下:
應確認的收入=11000(萬元)
銷售收入應繳的增值稅額=11000×17%=1870(萬元)
不含稅利息收入=1000÷1.17=854.7(萬元)
利息收入部分應交的增值稅額=854.7×17%=145.3(萬元)
應交的增值稅總額=1870+145.3=2015.3(萬元)
運用插值法得到的實際利率為4.48%,每期具體的計算過程如下表所示:
表1單位:萬元
期初未收本金
利息收益
(含稅)
利息收益
(不含稅)
本金收現
總收現
期初
11000
第一年末
7492.80
492.80
421.20
3507.20
4000
第二年末
3828.48
335.68
269.90
3664.32
4000
第三年末
171.52
146.60*
3828.48
4000
總額
1000
854.70
論文關鍵詞:2010年第一季度我國宏觀經濟與財政政策分析報告—“方錐體”經濟格局下的人民幣匯率與財政政策“傘形調控”
2010年第一季度,世界經濟在復蘇的軌道上加速運行。美國經濟的各項總量、結構指標和先行指標都出現明顯好轉,勞動生產率大幅度提升,失業率也開始緩慢下降;歐元區經濟則在主權債務危機的擾動下奮力前行,宏觀經濟增長和勞動生產率逐步提升,通貨膨脹保持在低位運行;日本經濟復蘇的勢頭強勁,自2008年第2季度以來首現正增長,勞動生產率和就業狀態都出現明顯改善,通貨緊縮的風險得到了有效控制。我國宏觀經濟進入高速恢復期,相較于2009年第一季度的“谷底”,經濟增長出現了補償性反彈,增速高達11.9%,但經濟內部的結構性矛盾凸顯,經濟穩定增長、發展模式轉變和通貨膨脹預期控制的復合性困難增加。世界經濟初步形成了以美國為頂端,以中、歐、日為支柱的“方錐體”格局,人民幣匯率問題成為新格局下各方利益調整的糾結點。隨著宏觀經濟形勢的穩定,財政政策需要從總量擴張、快速拉動的方向上回調,強調中長期調控,重視政策效益畢業論文怎么寫,借助市場力量的戰略性調控框架應得到重視和實踐。
一、世界經濟“方錐體”格局的形成與人民幣匯率問題
隨著國際經濟的加速復蘇,后危機時期的世界經濟格局也逐步清晰。美國作為全球經濟、技術和國際機制協調的第一大國仍然是新格局的主導國,中國、歐盟、日本成為新格局的重要支柱,世界經濟由傳統的美、歐、日“大三角”轉化為4個相互聯接、相互影響的“大三角”。新格局下,國際經濟政策的角力由單純的國與國互動轉變為集團間利益的調整,由單純的實力對決轉化為國際機制與國家利益的協調,人民幣匯率問題在這一格局下被放大和扭曲,成為國際金融危機恢復期各方利益的糾結點。
(一)世界經濟“方錐體”格局的基本形態和內在機制
盡管國際金融危機對發達國家的金融和經濟帶來了重大打擊,但從經濟規模、技術能力和國際經濟規則和機制的控制能力看,美國、歐盟和日本仍然是全球經濟最重要的驅動力量(見表1所示)。中國經濟率先渡過危機的“拐點”,為國際經濟形勢的穩定和國際貿易秩序的有效恢復提供了重要支撐,并隨著自身經濟實力的快速上升,成為后危機時期世界經濟新格局的重要一環。
表1 2009年世界主要經濟體的經濟規模統計 單位:億美元
國家
經濟規模
國家
經濟規模
國家
經濟規模
美國
142587
日本
50730
中國
49093
德國
33576
法國
26798
英國
21980
意大利
20900
巴西
14820
西班牙
14661
加拿大
13190
印度
12430
俄羅斯
12282
澳大利亞
9200
墨西哥
8663
韓國
8003
荷蘭
7942
土耳其
5935
印尼
5419
在上述環境下,美國利率政策的效果需要進一步確定。在美聯儲加息的情況下,國內資本市場的投資受到抑制,但歐洲美元市場受到高利率的激勵而進一步加大美元資本回流美國的規模,國內資本供給總體上不會出現大的變動,加息也不會導致美國國內的資本短缺或對投資形成明顯抑制。當美聯儲選擇降息的時候畢業論文怎么寫,國內資本市場被激活,資本供給量上升,但歐洲美元市場的資本受到負激勵,大量的外部資本退出美國,所以總體上美國國內的資本存量和投資形成規模并不會有大的變化。但需要說明的是,由于金融危機期間,美聯儲已經執行了年利率不到1%的超低利率政策,在后危機時期,美聯儲進一步降息的空間極為有限。根據這一分析,我們可以得到如表3所示的美國貨幣政策結構:
表3 美國貨幣政策結構分析表
政策結構
政策效果
對宏觀經濟指標的影響
采用的可能性
加息+升值
對總投資影響不大;阻礙出口;對消費影響不大
對就業、經濟增長無明顯抑制;有利于控制通脹
中等
加息+貶值
對總投資影響不大;刺激出口;對消費產生一定抑制
對經濟增長、就業有激勵作用;不利于控制通脹
高
降息+升值
對總投資影響不大;阻礙出口;對消費產生激勵
對經濟增長、就業有促進作用;有利于控制通貨膨脹
較高
降息+貶值
對總投資影響不大;阻礙出口;對消費影響不大
對經濟增長、就業有促進作用;易導致急速上升的通脹
較低
3.人民幣升值帶來的風險與作用應進行全面而客觀的評價
在“方錐體”國際經濟新格局的壓力下,盡管我國始終堅持人民幣匯率政策的獨立性,堅持應以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完善為前提畢業論文怎么寫,應符合市場對人民幣匯率的要求而不是行政控制或者屈從于外來壓力等基本立場。但面對空前的國際壓力,對假定人民幣匯率升值后產生的經濟影響進行必要的全面而客觀的評價,提供有效的預警和調整安排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人民幣匯率升值的直接影響和最大的風險是出口受阻和國際儲備縮水核心期刊。在國際金融危機的恢復期,出口對于保持中國經濟整體復蘇環境的穩定和推動新興產業的形成與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考慮到人民幣升值對進口商品價格的抑制作用、出口商品成本的抬升作用和我國的加工貿易占一半以上的貿易方式,預計10%的人民幣匯率升值對出口產業形成的總體價格上升效果約為4%,在國內供給剛性和國際需求彈性較大的市場格局下,價格上升效果將基本上由中國的出口企業承擔,企業外部經濟環境的穩定和自身利潤空間受到了明顯擠壓。如果考慮到我國出口商品和企業的結構特點,勞動密集型商品出口企業受到人民幣匯率升值的影響更大,以人民幣匯率升值10%進行測定,傳遞到勞動密集型商品出口企業的價格上升壓力超過8%,這一壓力遠遠超過紡織品、服裝、箱包等產業4—5%的凈利潤水平。因為出口受阻,我國良好的經濟復蘇環境將遭到損害,勞動密集型企業大量的減產、停工也將明顯加劇我國的就業壓力。我國擁有全世界規模最大的外匯儲備,2010年3月末,這一規模達到24471億美元,其中美國國債約8700億美元,僅以美國國債作為分析基礎,人民幣對美元升值10%,外匯儲備約縮水5350億人民幣,約相當于2009年我國GDP的1.6%和財政收入的7.8%,是央行自有資本金的20倍。
但另一方面,人民幣匯率升值會在加強通貨膨脹控制,優化國內經濟結構方面提供一定的推動力量。主要國際大宗商品的進口近年來快速增加,國內產業對進口的依賴性也顯著提升,石油、鐵礦石、銅等重要的資源能源的進口占總消費的比重都達到或超過了50%,輸入性通貨膨脹已經是影響中國宏觀經濟形勢穩定的重要因素。隨著全球經濟的復蘇,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上升勢頭明顯,據統計,進入3月份后,世界能源價格同比上漲53.1%,金屬及礦產品價格上漲60.6%,農產品上漲18%,銅上漲99%,鋁上漲65.1%,北海布倫特原油上漲69.2%,輸入性通貨膨脹壓力再次增大,而人民幣升值將直接限制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對國內經濟增長和通貨膨脹預期的沖擊畢業論文怎么寫,維護經濟復蘇環境的穩定,防范“工資物價螺旋上升”風險的形成。此外,人民幣匯率升值還將在克服國內深層次經濟問題、促進國內經濟結構優化等方面提供幫助,人民幣匯率的適當、適時、適度的升值將有助于解決長期以來貿易品和非貿易品關系的失衡問題,進而調整制造業和服務業的結構性失衡,優化產業結構;有助于解決要素收入分配失當,勞動要素收入增長緩慢的問題;有助于解決金融業發展緩慢,并形成嚴重資產泡沫的問題;有助于解決國際價格體系的失序,特別是在資源價格改革調整中的滯步不前的問題等等。
總之,人民幣匯率問題的焦點不在于匯率水平的高與低,人民幣匯率的形成機制、運轉市場和國際經濟環境是人民幣匯率問題的關鍵所在。在危機恢復期,人民幣匯率問題更需要在保持宏觀經濟形勢穩定的前提下,以加強機制和市場建設為中心,適時、適度、適當的推動調整,并以中日歐“大三角”為主要平臺,綜合協調各方面的關系,為人民幣匯率問題的解決爭取良好的國際環境。
二、快速復蘇與穩定向好的中國經濟
2010年第一季度,我國宏觀經濟形勢穩定向好,經濟復蘇進程加速,主要經濟總量指標和結構指標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改善,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良好局面初步形成。房地產價格過快上漲和通貨膨脹預期仍是經濟增長的重要隱憂,也是宏觀調控的重點和難點,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一攬子計劃中應加以重視和調整。
(一)總體經濟形勢持續向好,通貨膨脹預期控制難度加大
一季度,我國共實現國內生產總值8057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1.9%,連續第4個季度保持了經濟增速上升(見圖8),經濟復蘇的形勢進一步穩定,經濟呈現出較快增長的良好局面。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國民經濟結構總體保持穩定,但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一攬子計劃的推動下,第二產業的增速明顯高于第一和第三產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513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8%,占GDP的比重下降為6.4%;第二產業增加值為3907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4.5%,占GDP的比重上升為48.5%;第三產業增加值為3636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0.2%,占GDP的比重為45.1%(見圖9)。在工業的區域結構中畢業論文怎么寫,中部地區成為增速最快的地區,達到23.1%,而東部和西部地區則分別達到18.3%和20.2%,地區結構適當優化。在輕重工業的結構上,重工業的增速為22.1%,明顯快于輕工業14.1%的水平,連續第10個月保持這一態勢,反應了后危機時期我國經濟結構的調整加快。在微觀指標上,工業企業的產銷銜接狀況良好,產銷率達到97.5%,比上年同期提高0.5個百分點。工業企業利潤達到6908億元,增速達到102.6%,企業利潤水平迅速提升,主要集中在重工業領域,包括:鋼鐵行業利潤同比增長33.8倍,電力行業利潤增長15.4倍,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利潤增長9.7倍,化纖行業利潤增長8.9倍,石油開采業利潤增長2.9倍,電子行業利潤增長2.3倍,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利潤增長2.1倍,化工行業利潤增長1.1倍。值得注意的是企業應收賬款、存貨和管理費用的變化:2010年1-2月,工業企業的應收賬款達到49409億元,同比增長24.8%;存貨達到52984億元,同比增長21.5%;管理費用達到3223億元,同比增長21.5%核心期刊。上述三個指標均較2009年同期有明顯的增長,初步判斷為企業研發活動增加,主動市場開拓行動增長和中間產品產出上升相關,不會影響經濟復蘇的微觀基礎。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物價水平上漲較快,通貨膨脹預期的控制難度加大。一季度,CPI同比上升2.2%,PPI同比上漲5.2%,物價水平上漲較快。其中,城市上漲2.1%,農村上漲2.4%。在商品構成上,食品上漲5.1%,煙酒及用品上漲1.6%,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上漲2.4%畢業論文怎么寫,居住上漲2.9%;衣著下降0.9%,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下降0.9%,交通和通信下降0.1%,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下降0.1%。CPI的總體形勢不容樂觀。在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同比上漲9.9%的壓力下,PPI表現為快速提升,輸入性通貨膨脹壓力增大,考慮到我國工業企業利潤主要向資源、能源等基礎產業集中的情況,一般制造業無力消化過多的成本上升壓力,通貨膨脹預期將向消費品領域傳遞。輸入性通脹和糧油等必需品價格的結構性快速上漲是推動物價水平提升的主因,通貨膨脹預期的控制難度顯著增加。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二)市場銷售規模平穩擴大,消費結構快速改善
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6374億元,同比增長17.9%,比上年同期加快2.9個百分點。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累計30571億元,同比增長18.4%;鄉村消費品零售額累計5803億元,增長15.4%。在國家政策的刺激和支持下,消費結構取得明顯改善,汽車類增長39.8%,家具類增長37.6%,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29.6%。在消費結構提升的支持下,上述產業的投資也得以擴張,并成為支撐中國經濟順利實現復蘇的重要動力。
(三)投資仍是推動經濟增長的首要動力,房地產投資持續快速增長
一季度,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5320億元,同比增長25.6%,比上年同期回落3.2個百分點。其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29793億元,增長26.4%,回落2.2個百分點;農村固定資產投資5528億元,增長21.0%,回落8.4個百分點。在城鎮固定資產投資中,第一產業投資增長9.7%,第二產業投資增長22.4%,第三產業投資增長30.0%,產業投資結構與國家產業政策的要求基本一致。分地區看,東部地區投資增長24.4%,中部地區增長26.2%畢業論文怎么寫,西部地區增長30.0%,區域投資結構進一步改善。此外,存貨投資也出現了相應的擴大,增速高達21.5%,與固定資產投資一起成為推動經濟復蘇的首要力量。值得注意的是,在房價位于歷史高位,且持續快速上漲的情況下,房地產開發投資達到6594億元,增長35.1%,比上年同期加快31個百分點。房地產投資過快增長一方面抑制了經濟發展方式和經濟結構的轉型,另一方面累積了大量的流動性,增大了維護宏觀經濟穩定的難度,提升了資本市場運行和金融體系穩定的風險。在房地產泡沫完全形成并破裂前,借助有利時機,通過緊縮性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對其進行結構性調整的安排尤為必要核心期刊。
(四)對外貿易出現逆差,外商直接投資平穩增長,國際儲備管理難度加大
一季度,進出口總額6178.5億美元,同比增長44.1%。其中,出口3161.7億美元,增長28.7%;進口3016.8億美元,增長64.6%,順差144.9億美元,比上年同期減少479億美元;其中,3月份貿易逆差72.4億美元。根據國際大宗商品的價格走勢和我國今年“拓市場、調結構、促平衡”的貿易發展戰略,我們在宏觀政策層面上要做好面對年度國際收支逆差的準備。表4是課題組根據商品價格指數的變化與進口數量需求的增長而預測的2010年3—12月的進口情況。
表4 2010年3月至年末主要進口商品規模的預測值 單位:億美元
商品名稱
大豆
原油
成品油
初級形狀塑料
鋼材
未鍛造銅及銅材
進口額
202.3
251.4
245.2
473.2
180.1
430.1
商品名稱
自動數據設備
自動數據設備零件
電視收音機無線電
集成電路
汽車
合計
進口額
294.8
242.2
75.3
1641
274.9
6573.2
我國國際儲備的增速減緩,但規模仍然龐大畢業論文怎么寫,仍居全球第一位。3月末,我國外匯儲備總規模為24471億美元,同比增長不到1%。由于美元貶值預期強烈和外匯儲備的幣種結構的原因,我國外匯儲備管理的難度明顯加大,目前應盡力做好三項工作,第一,適度調整幣種結構;第二,調整持有的美國債券期限結構;第三,適度加大對中投等主權財富投資基金的注資,以調整股權資產在整個外匯儲備中的比重。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五)居民收入穩步增長,但勞動要素收入的比重偏低,就業形勢仍然嚴峻
一季度,城鎮居民家庭人均總收入5787元。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08元,同比增長9.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5%。在城鎮居民家庭人均總收入中,工資性收入同比增長9.7%,轉移性收入增長13.3%,經營凈收入增長7.5%,財產性收入增長17.0%。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1814元,增長11.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9.2%。其中,工資性收入增長16.3%,家庭經營收入增長7.6%,財產性收入增長15.6%,轉移性收入增長13.8%。從勞動要素收入占國民收入的比重來看,仍然處于低位,直接影響了消費擴張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下一步應著力提高勞動者的收入水平,以推動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我國城鎮登記失業人口數量仍保持在900萬人以上,登記失業率約為4.3%,但就今年大學生的畢業人數和新增勞動力的規模來看,整體就業形式仍然嚴峻,調查失業率遠遠高于登記失業率的水平。我國仍應繼續堅持就業促進政策,保障就業培訓和就業指導投入,采取適當措施畢業論文怎么寫,切實完成新增900萬人就業的目標。
(六)貨幣供應量增速回落,新增信貸規模減少,結構性調控逐步增強
3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余額65.0萬億元,同比增長22.5%,比上年末回落5.2個百分點;狹義貨幣供應量(M1)余額22.9萬億元,增長29.9%,回落2.4個百分點;流通中貨幣(M0)余額3.9萬億元,增長15.8%,加快4.0個百分點。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42.6萬億元,比年初增加2.6萬億元,同比少增2.0萬億元;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63.8萬億元,比年初增加4.0萬億元,同比少增1.6萬億元。為抑制房地產價格過快上漲,貨幣當局開始啟動結構性政策調控市場,包括對第二套以上住房的差別利率政策和不同比率的首付款要求等措施,目前,調控效果初步顯現核心期刊。
三、支出波動與超收壓力并存的財政環境
2010年第一季度,國家財政收入保持快速增長,除增值稅外,其他主要稅種的增速均明顯超過同期的GDP增速,預計在全年經濟形勢穩定的情況下,我國將形成規模較大的超收壓力。在財政支出執行上,科學技術、教育、國土資源氣象等事務和商業服務業支出增長較快,支出結構與保持經濟穩定增長,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協調度明顯提高。但在社會保障和就業、農林水事務和糧油儲備等管理事務上的支出還未有效展開,加之西南地區旱災、玉樹地震、世博會和亞運會保障等因素的存在,預計今年的財政支出的波動性大大提高。
(一)快速增長的財政收入
一季度,全國財政收入達19627.0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985.02億元,增長34%。其中,中央本級收入9928.24億元,同比增長37.6%;地方本級收入9698.83億元,同比增長30.6%。財政收入中的稅收收入17702.55億元,同比增長35.9%;非稅收入1924.52億元,同比增長18.9%。稅收收入占財政總收入的比重達90.2%。
形成財政收入的主要稅收來源包括:國內增值稅5084.15億元,同比增長11.3%;國內消費稅1711.02億元,同比增長69.4%;營業稅2953.73億元畢業論文怎么寫,同比增長41.2%;企業所得稅2490.59億元,同比增長16.1%;個人所得稅1488.12億元,同比增長21.3%;進口貨物增值稅、消費稅2476億元,同比增長56.3%;關稅482.53億元,同比增長48.9%;車輛購置稅381.6億元,同比增長60.2%。除增值稅外,其他主要稅種的收入增幅均明顯超過同期GDP的增速,預計全年稅收收入將出現較大規模的超收。
考慮到去年同期經濟下滑,財政收入大幅度減收的情況,為更好的判斷財政收入形勢,采用環比和與2008年同期情況進行比較。一季度全國財政收入,與去年第三、四季度收入平均值相比,環比增長13.8%;與2008年一季度收入相比,增長22.9%(其中中央財政收入增長13.3%),折算到兩年中年均增長10.9%(其中中央財政收入增長6.5%),是一種恢復性增長。從完成預算進度看,一季度全國財政收入完成全年預算的26.5%,略高于25%的序時進度。
在財政收入的變化趨勢上,考慮到去年財政收入“前低后高”的形勢和通貨膨脹、煙草消費稅改革等因素的影響,在宏觀經濟形勢基本穩定的情況下,今年5月份后財政收入增幅將相應回落,全年收入增幅將呈“前高后低”走勢。
(二)波動與調整中的財政支出
一季度,全國財政支出14329.96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519.04億元,增長11.9%。其中,中央本級支出2818.34億元,同比增長15.1%;地方本級支出11511.62億元,同比增長11.1%。
增長較快的項目主要是: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支出同比增加64.41億元,增長67.2%;科學技術支出同比增加143.91億元,增長66.6%;交通運輸支出同比增加263.8億元,增長52%(主要是用車輛購置稅收入安排的用于公路建設等支出增加較多);國土資源氣象等事務支出同比增加42.8億元,增長38.9%;商業服務業等事務支出同比增加39.83億元,增長38.1%;城鄉社區事務支出同比增加146.75億元,增長18.8%;教育支出同比增加316.02億元,增長17.1%。
在執行中社會保障與就業支出、醫療衛生支出、環境保護支出、農林水事務、糧油物資儲備等管理事務、金融監管等支出進度仍然偏慢,預期第二季度上述支出將快速增長。此外,西南地區旱災和玉樹地震的救援與災后重建,上海世博會和廣州亞運會的保障仍將是擾動支出的重要因素畢業論文怎么寫,我國財政支出的波動性大大增強。
四、“內需發展”與“低碳經濟”取向下的財政政策“傘形調控”
在國際金融危機的恢復期,我國既面臨著嚴峻的國際經濟環境,也面臨著復雜的國內經濟形勢和復合的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在這一階段,我們應綜合分析國內外經濟因素的內在關系,大膽創新,突破關鍵,把握重點,在后危機時期的國際經濟競爭中搶占先機。
(一)國際金融危機恢復期的經濟發展目標與宏觀調控的“傘形”框架
國際金融危機恢復期的宏觀經濟發展目標是一個復合體,既要實現經濟的穩定較快增長,還要適時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既要應對通貨膨脹預期的干擾,還要防止資產價格大起大落給經濟社會穩定帶來的沖擊和損害。面對這種環境,現行的政策研究絕大部分強調要全范圍、大規模的調動政府的所有政策資源予以一一有針對性的克服和調整,但實際上,這種政策調整背后的是政府將耗費巨額的政策成本、運用繁雜而彼此干擾的政策措施、深層次的扭曲市場機制和規律才能逐步達到目標,政策的理論意義和操作效果并不突出核心期刊。為更好的解決這一問題,課題組深入分析宏觀經濟目標之間的內在聯系,利用目標間的互相促進、互相抑制、互相扭結、彼此抵銷的特點,將其進行必要的簡化,即以“內需發展”和“低碳經濟”為突破口,借助市場機制、凝聚政策力量,推動國民經濟的穩定有序發展。這種宏觀調控的政策框架我們稱之“傘形調控”(見圖12)。
在圖12中,首先將現行的4個政策目標簡化為兩個政策重心,即將通貨膨脹預期控制、經濟增長、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資產價格與市場管理四個目標簡化為內需發展與低碳經濟兩項關鍵“突破口”。其中內需發展強調消費升級、城市化、經濟結構調整、要素收入分配、良好的公共產品和服務等因素,是后危機時期我國經濟長期穩定發展的重要模式和載體;低碳經濟強調生產和生活方式的改變,強調技術創新、產業組織創新、市場機制創新和思想體系創新,是后危機時期我國經濟實現自我揚棄和趕超的關鍵動力和支撐點。但需要強調的是,內需發展和低碳經濟并不完全包括現行經濟發展4個目標的所有指標,與“突破口”不兼容或是存在較大差異的指標變量將在這一時期被擱置、被轉化或被調整。主要的指標調整情況如表5所示:
表5 傘形框架下的發展目標與“突破口”間的指標處置
發展目標
構成指標
指標性質
處置結果
經濟增長
投資
符合內需發展,有利于低碳經濟
政策調控的核心指標
消費
符合內需發展,有利于低碳經濟
政策調控的核心指標
出口
部分有利于低碳經濟
非核心指標,須轉化
經濟發展方式
城市化
符合內需發展,有利于低碳經濟
核心操作指標
經濟結構
符合內需發展,有利于低碳經濟
核心操作指標
要素收入分配
符合內需發展,有利于低碳經濟
核心操作指標
公共服務均等化
符合內需發展,有利于低碳經濟
核心操作指標
通貨膨脹預期
輸入性通脹
符合內需發展,有利于低碳經濟
核心操作指標
結構性通脹
部分符合內需發展
非核心指標,可擱置
貨幣性通脹
符合內需發展畢業論文怎么寫,不利于低碳經濟
核心操作指標,須調整
資產價格與市場
去泡沫化
符合內需發展,有利于低碳經濟
核心操作指標
風險可控
符合內需發展,有利于低碳經濟
核心操作指標
貨幣政策的政策資源包括利率、貨幣供應量和信貸指導等措施,總體調控原則是提高結構性調整的技術和效果。首先,在貨幣供應量上,考慮我國正處于危機恢復期,前期刺激政策進行的大規模投資仍需要后續的資金投入和實體經濟復蘇帶來的越來越多的資金需求,因此貨幣供應量的投放仍應保持適度寬松的態勢,年初規劃的相關貨幣供應計劃總體上是適當的。其次,在信貸指導上要防范兩方面的傾向并做好資金使用的有序引導,即既要防范信貸過分依賴房地產、能源、資源等少數產業,或在接受地方政府投資引導時,缺少必要的審慎和獨立性;又要防止銀行面對經濟復蘇中的局部風險而突然轉向“惜貸”。在投資的使用方向上主要應鼓勵投向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物聯網等低碳經濟產業,以推進低碳經濟的發展;或者加大對城市化、現代服務業、消費信貸等內需發展領域投入。再次,利率政策則應以支持經濟復蘇和防范資產泡沫作為調控的雙重目標。從我國房地產等資產價格的變動情況看,當前應通過加息的方式以遏制房地產價格的過快上漲,以及由此而產生的宏觀財政、金融和產業發展風險,這個要求在當前是迫切和強烈的;而在支撐經濟復蘇的重要動力——投資方向畢業論文怎么寫,則希望利率政策保持穩定,暫緩加息進程,形成了調控中的“兩難”。在操作上,利率政策應逐步加大結構性調控的力度,對投資性住房實施較高的利率水平,而對于保障性住房則堅持市場利率的平穩;對國家引導和支持的新興高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新能源產業等低碳經濟發展模式的支撐產業等實行優惠或較低的市場利率,而對于已經存在嚴重產能過剩、重復投資和有害于環境保護的產業則應適用高利率,以限制其無序擴張。此外,面對調控中的“兩難”,利率政策還應積極借助財政政策和匯率政策調控的支持,通過政策間的松緊搭配消除“兩難”的阻礙和影響。
匯率政策應以構建完善的匯率形成機制為基礎,適時、適度的適應市場變化并且獨立、中性、規范的調整人民幣匯率水平,形成人民幣完整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根據表5,我們把出口指標作為須調整指標從當前經濟復蘇的核心指標中去除了,那么影響匯率政策轉向逐步擴大匯率浮動幅度,使匯率形成機制更加市場化的軌道(目前來看,這個軌道的方向是人民幣升值,下文簡稱“升值軌道”)的主要障礙是外匯儲備的風險問題。在調控中,應注重完善外匯市場,加強外匯儲備管理,包括:繼續擴大允許非金融機構入市的范圍,豐富以遠期、掉期等衍生產品為基礎的避險手段,加快銀行間外匯市場發展;逐步釋放市場需求,實行以市場供求定價;大力推動金融市場建設和金融工具創新,不斷改進外匯管理,引導企業居民提高匯率風險管理能力;繼續擴大實施“藏匯于民”的政策,適度引導和擴大資本流出,同時加大反洗錢工作的力度,特別是對國際熱錢流入我國房地產和股票市場進行必要的限制;通過界定適度儲備規模,創新富余儲備管理機制,建立外匯儲備的安全預警機制來加強對外匯儲備的管理核心期刊。此外,還應重視“升值軌道”對當前利率政策調控“兩難”的支持,即在浮動匯率制下,調整利率對國際收支產生的影響,可以通過匯率調整來進行反向平衡,從而增加利率政策的有效性。更進一步的說,我國可在加息的利率政策外搭配以適度的匯率升值手段,從而在加強輸入性通貨膨脹控制的同時畢業論文怎么寫,有序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投資適度擴張。而在具體調控方案的安排上,可考慮實施“先升值,再加息”的方案。
在圖14中,匯率政策率先進入“升值軌道”,從而導致外匯市場上人民幣的供給不足,貨幣發行量獲得了外匯市場的支撐而穩步擴張,經濟的均衡點自A點調整為B點。在過程中,經濟增長得到了有效支撐,投資獲得了額外的貨幣供給的支持,而實際利率的下行趨勢,為我國實施加息政策預留了必要的空間和緩沖帶,從而在支持內需發展和低碳經濟的同時,有效維護了我國宏觀經濟形勢的穩定有序。
(三)“傘形調控”下的財政政策調整方案
當前,財政政策調控的總體方案是要進一步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充分發揮財政政策在穩定經濟增長,特別是優化結構、協調發展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并根據經濟運行情況的發展變化,及時完善相關政策措施,提高政策的針對性和靈活性,把握好政策的重點、力度和節奏,增強經濟發展的穩定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圖15框架性的描述了我國財政政策目前的政策運行環境和搭配方案。
根據圖15,在財政政策擴張的同時,隨著匯率政策和貨幣政策的相應調整,我國經濟均衡自C點過渡到D點,國內產出明顯擴張,實際利率和實際匯率變動并不顯著,輸入性通脹得到了有效控制,投資需求獲得了財政投入的有效支撐,經濟結構調整和消費升級獲得了外緊內松的良好環境,回旋的余地大大增加,內需發展和低碳經濟的總體環境得到了優化和改善。因此,“傘形調控”下的財政政策是符合當前宏觀經濟發展、產業振興和創新要求的政策模式,其具體構成措施應包括:
1.支持“內需發展”財政政策措施
以城鎮化為方向,加大鼓勵城鎮化發展的財政投入和優惠措施安排。城鎮化對于我國內需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據中國社科院世經政所的測算,若城鎮化率提升10%,在不考慮收入水平變動和資本品價格上漲的情況下,將新增消費需求4860億元和投資需求10萬億元,若以動態的方式考查畢業論文怎么寫,上述的效果將更加明顯。財政政策應加大統籌城鄉區域發展力度,促進小城鎮協調發展,為人口、商品和產業聚集提供良好的公共基礎設施和其他公共服務,并提供可行的稅費等優惠措施安排。
以消費升級為重點,帶動消費需求和國內投資的擴張。消費升級是指引導消費者從一般性必需品的消費轉向耐用消費品和高質量的生活必需品,在消費升級的激勵下,居民的總體消費水平上升,并帶動耐用消費品和高品質的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上升,產生了對投資的穩定性激勵,從而帶動國內投資的有序擴張。我們應堅持完善覆蓋全國城鄉的流通體系建設,堅持實施家電下鄉,汽車、摩托車下鄉等優惠政策,堅持家電以舊換新等耐用消費品品質提升政策,此外,還將加大對消費信貸的扶持力度,結合民族文化傳統和資金風險控制要求,鼓勵傳統金融機構進入消費信貸領域,或支持新型消費信貸型金融機構的發展。
以現代服務業為重點,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全面實施。我國服務業占國民經濟的比重要顯著低于發達國家,而且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升,對服務經濟的要求也將不斷提高。在內需發展上,現代服務業既是國內投資的新興熱點,也是擴大國內消費的重點。根據中國社科院世經政所的統計,服務業每新增100單位的產出,將有70單位以上用于消費,而工業、農業用于消費的產出則只有40—50左右的水平。此外,金融服務、交通運輸、郵電通訊等服務產業一直是社會資本未能有效進入的領域,下一步應逐步加大開放力度,既提供新興的投資空間,又提升產業競爭和效率。財政應借助市場手段加大對現代服務業發展的支持力度,積極推進增值稅擴圍等稅制調整,避免對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形成重復征稅或其他稅收歧視。
以要素收入分配為重點,不斷增加勞動者勞動報酬核心期刊。近年來,隨著房地產等資本品的價格快速上升,勞動者勞動報酬占國民收入的比重出現了持續下降的情形。這種情況,既與我國按勞分配為主體的要素收入分配改革的基本要求相背離,也導致了國內有效需求不足,消費增長不快、資產泡沫增加和勞動者素質提升緩慢。當前畢業論文怎么寫,應采用積極的財稅政策手段,提高勞動報酬在要素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并加大對收入差距的調整力度,壯大社會中產階層的規模和力量,為提升消費水平和擴大新興產品的投資提供良好的環境。
加大公共產品的提供能力,促進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當前要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進一步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把更多財政資源用于加強經濟社會發展薄弱環節、用于改善民生和發展社會事業,特別是要支持解決教育、就業、社會保障、醫療衛生、保障性住房建設、環境保護等方面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更有力地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切實推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以控制資產價格過快上漲為重點,防范資產泡沫對宏觀經濟穩定的影響。當前,我國房地產等資產價格上升過快,既影響了房地產行業的正常發展,也導致了國內投資取向的畸形化,新興的高新技術產業和新能源產業難以得到有效的社會投資,而不斷高企的房價在消耗過多的社會資源的同時,還吹生了具有全局性風險的資產泡沫。我們應加大對房地產領域的財稅調控力度,一方面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設,滿足社會公眾的基本居住性需求;另一方面,積極研究推出以房地產保有環節為征稅對象的財產稅制度,限制交易環節的土地出讓收入,使地方財政與土地收益的關系長期化、規范化。
2.支持“低碳經濟”的財稅政策
加大對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新興低碳產業的支持力度。包括鼓勵市場主體進行能效投資、節能技術研發、新能源投資的財政補貼,預算撥款,稅收減免,以及貸款貼息等鼓勵措施。
積極引導低碳消費模式和生活方式,抑制高碳產業發展或促使其加大技術研發力度,減低碳排放的增速和規模。如包括提高能源使用成本,鼓勵節能降耗,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能源稅、碳稅等政策措施。
作者單位:閆坤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張鵬 財政部科研所副研究員、經濟學博士
參考文獻:
1.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月報》
2.海關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統計》
3.中國人民銀行數據庫(pbc.gov.cn/diaochatongji/tongjishuju/)
4.中經網數據庫(cei.gov.cn/)
5.國家統計局數據庫(stats.gov.cn/tjsj/)
6.財政部,2010年3月財政收支情況[EB/OL],2010-4-22;
論文關鍵詞:關,鍵,詞,農村居民,消費結構,居民收入
重慶直轄以后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同時農村居民消費增長緩慢導致城鄉消費差距不斷擴大,居民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明顯減弱。由于農村人口占全市較大比重,挖掘農村居民消費潛力,開拓農村市場,促進農村居民消費和結構升級,將極大地帶動重慶經濟增長。
一、重慶農村居民消費現狀及特點
西部大開發和鼓勵農業政策促進了重慶農村經濟的發展,生產規模和生產效率有了明顯提高,農村居民收入不斷增長,消費水平也逐漸上升。1998-2008年農村居民消費總額從333.41億元增至581.91億元,提高74.53%;人均生活消費從1417.08元上升至2008年的2884.92元,年平均增長7.37%,剔除物價上漲因素實際增長5.8%。但與重慶城鎮居民相比,農村消費水平明顯滯后,在消費層次上相差兩個等級。2008年重慶農村人口占全市總人口的73.8%,而消費總額卻只占居民總消費的20.9%,農村消費明顯乏力。
(一)農村居民消費水平偏低,增長緩慢
重慶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不僅遠遠低于重慶城鎮居民,也低于全國農村人均水平(見表1)。重慶農村與全國農村人均之比從1997年的1.26:1下降至2008年的0.79:1(全國人均為1);與重慶城鎮人均之比從1997年的0.29:1進一步下降為2008年的0.24:1(城鎮人均為1),農村人均消費還不及城鎮的1/4,而這種顯著落后的差距還有逐漸擴大的趨勢。就是與西部省份相比,2008年重慶農村居民人均消費居四川、云南、陜西、青海和寧夏五省之后,也處于較落后水平。
表1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單位:元
年份
全國農村居民
重慶城鎮居民
重慶農村居民
1998
1128.16
4894.54
1417.08
1999
1144.61
5352.44
1388.64
2000
1284.74
5475.17
1395.53
2001
1364.08
5765.07
1475.16
2002
1541.83
6360.2
1497.72
2003
1656.32
7118.06
1583.31
2004
1842.75
7973.05
1853.94
2005
2231.14
8623.29
2142.12
2006
2533.91
9398.69
2205.21
2007
2970.65
9890.31
2526.7
2008
3660.68
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經濟危機,使世界經濟增長放慢,而我國自然也不能擺脫這一影響。這些年我國經濟的增長有將近20%是由出口拉動的,而這次經濟危機使美國及我國主要出口國的經濟嚴重受損,直接導致我國外部需求的減弱,凈出口對我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明顯降低。論文百事通由于外部環境的變化,使我國不得不加快調整我國的經濟結構。
2擴大居民消費需求的可行性分析
2、1消費對經濟的拉動存在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眾所周知,中國長期以來采取出口為主的外向型經濟模式,在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消費相對于出口和投資而言“跑得最慢”。從上表我們可以看出我國消費需求對經濟的貢獻率逐年下降,自2003以來一直低于40%,大大低于70%左右的世界平均水平。自1999年以來,我國經濟中的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能力持續下降,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由1999年的74.4%降至2007年的40%。這一方面說明,自1999年以來,伴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我國經濟內部國民的實際消費能力和消費福利在持續下降。但從另一方面也說明我國消費需求存在進一步的提升空間。
2、2居民財富的不斷增加為擴大消費需求提供了先決條件
2007年我國人均GDP已達到2456美元,2008年8月我國城鄉居民儲蓄存款已超過20萬億元。按國際通行說法,這正是消費水平快速成長的黃金時期。這次世界經濟大蕭條對我國經濟來說既是一次危機也是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由外向型經濟模式向以內需拉動為主轉變的大好機遇。
2、3農場消費市場的巨大潛力
在擴大消費需求方面,我國應把農村的發展和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擺在突出的位置。我國有13億人口,有8億多農民,但是長期以來,我國城鄉“二元格局”拉大了城鄉屆民之間的收入差距,盡管近些年來政府高度重視“三農問題”,提出了統籌城鄉發展,消除城鄉“二元格局”的戰略方針并組織實施,但是農村發展還遠遠滯后于城市,農民收入也遠遠低于城市居民。據有關調查顯示:2007年我國城鄉居民收入比已擴大到3.33:1。絕對差距達到9646元。在這種情形下,農民的消費需求是很難得以提高和滿足的,導致我國農民的消費意愿很強但是消費能力嚴重不足。農村巨大的消費市場可能成為我國拉動內需避免全球金融危機以及我國經濟下滑的支撐因素之一。
3擴大消費需求的稅收對策建議
我們知道我國居民的儲蓄存款突破20萬億,居世界首位,但貧富差距也是位于世界前列,從而使我國低收入人群消費能力不足,而高收人群消費意愿不足,是導致我國居民消費嚴重不足的主要原因。還有目前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不完善也是導致我國居民消費意愿不足的另一個關鍵因索。因此要擴大居民消費需求首先要提高農民和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水平,其次要刺激高收入群體的消費意愿,還有要完善社會保障制度,使居民消費以后有保障。下面就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刺激居民消費意愿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提出幾點稅收建議:論文百事通
3、1增加農民收入,加大開拓農村市場的力度
“農民不富,中國不富”,因此首先要增加農民的收入,加大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千方百計提高農民的收入,提高農民消費在居民總消費中的比重。從前面的分析中我們已經知道邊際消費傾向遠遠高于城鎮,因此增加農民收入是當前擴大內需的一個重要支撐點。要增加農民收入可以通過增加對農民的直接補貼,通過稅收改革減輕農民的負擔,我國農民購進的農業生產資料目前還不能抵扣增值稅,根據稅賦轉嫁的原理,農民的稅收分擔很重,不利于農民增加收入,我們應該將農民納入增值稅增收范圍,允許抵扣進項稅額,對農民的增值稅免征。還有為減輕農民的貸款困難,可以考慮對向其提供的貸款的金融機構免征營業稅。
3、2改革個人所得稅,縮小收入分配差距
個人所得稅對所得課稅,能夠對居民收入差距進行直接調節,從而調節消費和儲蓄行為。我國目前的個人所得稅制度很不完善,需要進行改革。首先我國應該實行綜合所得稅課稅和分類所得稅課稅相結合的混合所得稅模式;要合理確定個人收入課稅費用扣除額;其次減少工薪收人稅率級次,調整稅率結構。同時在合理劃分收入差距的前提下,縮減累進稅率的級次,對誠實勞動的綜合類收人實行低稅率,使個人所得稅的稅率級次起到“調高、擴中、提低”的作用,真正發揮其調控收入的職能作用。第三,對居民收入水平和收入結構實施全方位的監控管理,重點加大對高收入階層的監控。新晨
3、3運用稅收政策扶持企業開發新產品。提高居民消費意愿
我國居民消費不足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高收入者消費意愿不強,而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在與我國目前消費品的種類不多,消費服務還處于較低水平,難以滿足收入水平較高的消費者對于消費品升級換代和消費服務高水平、消費多樣性的需求。因此我們應該在企業開放新產品方面提供稅收優惠,促使企業開發新產品,滿足居民的消費需求。
3、4完善社會保障制度,轉變居民消費觀念
由于社會保障制度不完善,我國居民不敢拿出儲蓄來消費,從而形成我國的居民儲蓄存款很高而但消費卻不足的矛盾。要使居民轉變消費觀念,將儲蓄拿出來消費,刺激國內消費需求,首先就必須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我國在在城鎮地區已經建立起了初具雛形的社會保障體系,但是社會保障基金面臨巨大缺口。2005年5月,世界銀行的研究報告指出,在一定假設條件下,按照目前的制度模式,2001年-2005年間,中國基本養老保險的缺口將高達9.15萬億元。社會保障資金支付的巨大壓力是我國未來社會保障制度運行中面臨的難題,因此將社會保障費改為社會保障稅是完善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1]胡怡建,朱為群,稅收學[M],上海。三聯書店出版社,2002
[2]許生,擴大內需的財稅政策研究[J],稅務研究,2009,(1)
[3]辛小莉,擴大居民消費需求的稅收對策選擇[J],稅務與經濟,2009,(2)